CN102023426A - 阵列基板以及液晶面板 - Google Patents

阵列基板以及液晶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23426A
CN102023426A CN2009100929002A CN200910092900A CN102023426A CN 102023426 A CN102023426 A CN 102023426A CN 2009100929002 A CN2009100929002 A CN 2009100929002A CN 200910092900 A CN200910092900 A CN 200910092900A CN 102023426 A CN102023426 A CN 1020234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line
grid lin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g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929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23426B (zh
Inventor
韩承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929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234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234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34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234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34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阵列基板以及液晶面板。该阵列基板,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一栅线、第二栅线、第三栅线、第四栅线和第五栅线,第一栅线和第二栅线之间依次设有第一像素、第二像素、第三像素和第四像素,第三栅线和第四栅线之间依次设有第五像素、第六像素、第七像素和第八像素,从同一条数据线上分支出来的第一子数据线和第二子数据线。本发明通过从同一条数据线分支出来的两个子数据线分别向同一行的4个像素提供图像信号的方式,克服了现有的数据线共享方案只能使两列像素共享一条数据线的缺陷,从而大幅减少了所需的数据集成电路的个数,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制造成本方面的优势。

Description

阵列基板以及液晶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领域,特别涉及阵列基板以及液晶面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是一种通过位于面板内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场,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并通过控制液晶分子对光的折射率,显示画面的一种平板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的面板由阵列基板(array substrate)和彩膜基板(color filter substrate)构成,其中阵列基板由横向延伸的栅线和纵向延伸的数据线构成,并且在每个栅线和数据线的交叉处设有一个开关,以控制每个像素。
在阵列基板的设计中,为了提高在制造成本方面的优势,研发出很多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的技术方案,其中的一种为减少数据集成电路(Data IntegratedCircuit,简称为DIC)的方法,即将数据线数量减少为一半的数据线共享(Dataline sharing,简称为DLS)方案。
图1为现有的采用数据线共享方案的阵列基板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阵列基板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横向延伸的第一栅线G1、第二栅线G2、第三栅线G3和第四栅线G4,
在第一栅线G1和第二栅线G2之间依次横向设置有第一像素1、第二像素2、第三像素3和第四像素4,在第三栅线G3和第四栅线G4之间依次横向设置有第五像素5、第六像素6、第七像素7和第八像素8,其中在第一栅线G1分别向第一像素1和第三像素3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第二栅线G2分别向第二像素2和第四像素4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第三栅线G3分别向第五像素5和第七像素7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第四栅线G4分别向第六像素6和第八像素8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
阵列基板设有纵向延伸的第一数据线D1和第二数据线D2,其中第一数据线D1的一侧分别与第一像素4和第五像素5电连接,第一数据线D1的另一侧分别与第二像素2和第六像素6电连接;第二数据线D2的一侧分别与第三像素3和第七像素7电连接,第二数据线D2的另一侧分别与第四像素4和第八像素8电连接。
具有现有结构的阵列基板具体显示画面的过程如下:
在第一阶段,第一栅线G1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第一像素接收第一数据线D1的图像信号,第三像素接收第二数据线D2的图像信号。
在第二阶段,第二栅线G2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第二像素接收第一数据线D1的图像信号,第四像素接收第二数据线D2的图像信号。
通过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阵列基板完成了对第一行的扫描。
在第三阶段,第三栅线G3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第五像素接收第一数据线D1的图像信号,第七像素接收第二数据线D2的图像信号。
在第四阶段,第四栅线G4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第六像素接收第一数据线D1的图像信号,第八像素接收第二数据线D2的图像信号。
通过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阵列基板完成了对第二行的扫描。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阵列基板中,每两列像素共享一条数据线,相比每条数据线只给一列像素输入信号的阵列基板相比,使得数据集成电路数量减半。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亟待研发出进一步降低数据集成电路数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阵列基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阵列基板以及液晶面板,使得进步一减少阵列基板所需的数据集成电路数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其中包括用于提供驱动信号的多个栅线以及用于提供图像信号的多个数据线,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一栅线、第二栅线、第三栅线、第四栅线和第五栅线,所述第一栅线和所述第二栅线之间依次设有第一像素、第二像素、第三像素和第四像素,所述第三栅线和所述第四栅线之间依次设有第五像素、第六像素、第七像素和第八像素,从同一条数据线上分支出来的第一子数据线和第二子数据线,所述第一子数据线在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之间纵向延伸,所述第二子数据线在所述第三像素和所述第四像素之间纵向延伸,所述第一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一栅线和所述第三栅线同时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一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一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栅线、所述第三栅线和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二栅线和所述第三栅线同时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一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二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二栅线、所述第三栅线和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三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一栅线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二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三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栅线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四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二栅线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二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四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二栅线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五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三栅线和所述第五栅线同时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一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五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三栅线、所述第五栅线和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六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四栅线和所述第五栅线同时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一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六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四栅线、所述第五栅线和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七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三栅线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二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七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三栅线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八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四栅线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二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八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四栅线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器件、所述第二开关器件、所述第五开关器件和所述第六开关器件分别由多个薄膜晶体管构成;所述第三开关器件、所述第四开关器件、所述第七开关器件和所述第八开关器件分别由一个薄膜晶体管构成。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由第一像素的第一子薄膜晶体管和第一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构成,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的第一子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栅线电连接,其源极与所述第一栅线电连接,其漏极与所述第一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其漏极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由第二像素的第一子薄膜晶体管和第二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构成,其中,所述第二像素的第一子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栅线电连接,其源极与所述第二栅线电连接,其漏极与所述第二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其漏极与所述第二像素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由第三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构成,所述第三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栅线电连接,其源极与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其漏极与第三像素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四开关器件由第四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构成,所述第四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栅线电连接,其源极与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其漏极与第四像素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五开关器件由第五像素的第一子薄膜晶体管和第五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构成,其中,所述第五像素的第一子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五栅线电连接,其源极与所述第三栅线电连接,其漏极与所述第五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五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其漏极与所述第五像素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六开关器件由第六像素的第一子薄膜晶体管和第六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构成,其中,所述第六像素的第一子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五栅线电连接,其源极与所述第四栅线电连接,其漏极与所述第六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六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其漏极与所述第六像素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七开关器件由第七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构成,所述第七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栅线电连接,其源极与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其漏极与第七像素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八开关器件由第八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构成,所述第八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四栅线电连接,其源极与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其漏极与第八像素电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液晶面板,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用于提供驱动信号的多个栅线以及用于提供图像信号的多个数据线,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一栅线、第二栅线、第三栅线、第四栅线和第五栅线,所述第一栅线和所述第二栅线之间依次设有第一像素、第二像素、第三像素和第四像素,所述第三栅线和所述第四栅线之间依次设有第五像素、第六像素、第七像素和第八像素,从同一条数据线上分支出来的第一子数据线和第二子数据线,所述第一子数据线在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之间纵向延伸,所述第二子数据线在所述第三像素和所述第四像素之间纵向延伸,所述第一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一栅线和所述第三栅线同时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一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一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栅线、所述第三栅线和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二栅线和所述第三栅线同时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一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二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二栅线、所述第三栅线和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三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一栅线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二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三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栅线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四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二栅线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二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四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二栅线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五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三栅线和所述第五栅线同时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一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五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三栅线、所述第五栅线和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六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四栅线和所述第五栅线同时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一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六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四栅线、所述第五栅线和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七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三栅线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二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七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三栅线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八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四栅线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二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八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四栅线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器件、所述第二开关器件、所述第五开关器件和所述第六开关器件分别由多个薄膜晶体管构成;所述第三开关器件、所述第四开关器件、所述第七开关器件和所述第八开关器件分别由一个薄膜晶体管构成。
本发明通过从同一条数据线分支出来的两个子数据线分别向同一行的4个像素提供图像信号的方式,克服了现有的数据线共享方案只能使两列像素共享一条数据线的缺陷,从而大幅减少了所需的数据集成电路的个数,具体为:与现有的数据线共享方案相比能够减少一半的数据集成电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制造成本方面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采用数据线共享方案的阵列基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用本发明的数据线共享方案的阵列基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栅线的时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液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2为采用本发明的数据线共享方案的阵列基板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阵列基板至少包括用于提供驱动信号的多个栅线以及用于提供图像信号的多个数据线。该阵列基板具体包括:
横向延伸的第一栅线G1、第二栅线G2、第三栅线G3、第四栅线G4和第五栅线G5,所述第一栅线G1和所述第二栅线G2之间依次设有第一像素1、第二像素2、第三像素3和第四像素4,所述第三栅线G3和所述第四栅线G4之间依次设有第五像素5、第六像素6、第七像素7和第八像素8,从与一个数据集成电路连接的一条数据线D上分支出来的第一子数据线D1和第二子数据线D2,所述第一子数据线D1在所述第一像素1和所述第二像素2之间纵向延伸,所述第二子数据线D2在所述第三像素3和所述第四像素4之间纵向延伸,所述第一像素1通过仅当所述第一栅线G1和所述第三栅线G3同时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一子数据线D1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一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栅线G1、所述第三栅线G3和所述第一子数据线D1电连接;所述第二像素2通过仅当所述第二栅线G2和所述第三栅G3线同时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一子数据线D1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二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二栅线G2、所述第三栅G3线和所述第一子数据线D1电连接;所述第三像素3通过仅当所述第一栅线G1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二子数据线D2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三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栅线G1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线D2电连接;所述第四像素4通过仅当所述第二栅线G2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二子数据线D2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四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二栅线G2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线D2电连接;所述第五像素5通过仅当所述第三栅线G3和所述第五栅线G5同时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一子数据线D1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五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三栅线G3、所述第五栅G5线和所述第一子数据线D1电连接;所述第六像素6通过仅当所述第四栅线G4和所述第五栅线G5同时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一子数据线D1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六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四栅线G4、所述第五栅线G5和所述第一子数据线D1电连接;所述第七像素7通过仅当所述第三栅线G3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二子数据线D2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七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三栅线G3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线D2电连接;所述第八像素8通过仅当所述第四栅线G4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二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八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四栅线G4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线D2电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阵列基板,通过从同一条数据线分支出来的两个子数据线分别向同一行的4个像素提供图像信号的方式,克服了现有的数据线共享方案只能使两列像素共享一条数据线的缺陷,从而大幅减少了所需的数据集成电路的个数,具体为:与现有的数据线共享方案相比能够减少一半的数据集成电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制造成本方面的优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器件、所述第二开关器件、所述第五开关器件和所述第六开关器件分别由多个薄膜晶体管构成;所述第三开关器件、所述第四开关器件、所述第七开关器件和所述第八开关器件分别由一个薄膜晶体管构成。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由第一像素的第一子薄膜晶体管T11和第一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T12构成,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的第一子薄膜晶体管T11的栅极与所述第三栅线G3电连接,其源极与所述第一栅线G1电连接,其漏极与所述第一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T12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T12的源极与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其漏极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连接。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由第二像素的第一子薄膜晶体管T21和第二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T22构成,其中,所述第二像素的第一子薄膜晶体管T21的栅极与所述第三栅线G3电连接,其源极与所述第二栅线G2电连接,其漏极与所述第二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T22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T22的源极与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其漏极与所述第二像素电连接。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由第三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构成T3,所述第三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3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栅线G1电连接,其源极与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其漏极与第三像素电连接。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开关器件由第四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4构成,所述第四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4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栅线G2电连接,其源极与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其漏极与第四像素电连接。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开关器件由第五像素的第一子薄膜晶体管T51和第五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T52构成,
其中,所述第五像素的第一子薄膜晶体管T51的栅极与所述第五栅线G5电连接,其源极与所述第三栅线G3电连接,其漏极与所述第五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T52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五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T52的源极与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其漏极与所述第五像素电连接。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六开关器件由第六像素的第一子薄膜晶体管T61和第六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T62构成,其中,所述第六像素的第一子薄膜晶体管T61的栅极与所述第五栅线G5电连接,其源极与所述第四栅线G4电连接,其漏极与所述第六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T62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六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T62的源极与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其漏极与所述第六像素电连接。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七开关器件由第七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构成T7,所述第七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7的栅极与所述第三栅线G3电连接,其源极与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其漏极与第七像素电连接。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八开关器件由第八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8构成,所述第八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8的栅极与所述第四栅线G4电连接,其源极与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其漏极与第八像素电连接。
为了便于对本发明的理解,以下通过时序图,对上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原理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3为本发明的栅线的时序图。如图3所示,具有上述结构的阵列基板具体显示画面的过程如下:
在第一阶段中,只有第一栅线G1和第三栅线G3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此时,一方面,第一像素的第一子薄膜晶体管被导通,将第一栅线G1的高电平驱动信号传输至第一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并使其导通,从而第一像素接收数据线的图像信号;另一方面,随着第一栅线G1和第三栅线G3的高电平驱动信号,第三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七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也分别被导通,因此在第一阶段内第三像素和第七像素接收与第一像素相同的图像信号。
在第二阶段中,只有第二栅线G2和第三栅线G3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此时,一方面,第二像素的第一子薄膜晶体管被导通,将第二栅线G2的高电平驱动信号传输至第二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并使其导通,从而第二像素接收数据线的图像信号;另一方面,随着第二栅线G2和第三栅线G3的高电平驱动信号,第四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七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也分别被导通,因此在第二阶段内第四像素和第七像素接收与第二像素相同的图像信号。
在第三阶段中,只有第一栅线G1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此时,第三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被导通,从而第三像素接收数据线的图像信号。由于在显示一帧画面的过程中,第三像素不会再接收来自数据线的图像信号,因此在显示下一帧画面之前,第三像素会维持在第三阶段内接收的图像信号。
在第四阶段中,只有第二栅线G2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此时,一方面,第四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被导通,因此第四像素接收数据线的图像信号;另一方面,随着第二栅线G2的高电平驱动信号,第七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也被导通,因此在第四阶段内第七像素接收与第四像素相同的图像信号。由于在显示一帧画面的过程中,第四像素不会再接收来自数据线的图像信号,因此在显示下一帧画面之前,第四像素会维持在第四阶段内接收的图像信号。
通过第一阶段~第四阶段,阵列基板完成了对第一行的扫描。
在第五阶段中,只有第三栅线G3和第五栅线G5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此时,一方面,第五像素的第一子薄膜晶体管被导通,将第五栅线G5的高电平驱动信号传输至第五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并使其导通,使得第五像素接收数据线的图像信号;另一方面,随着第三栅线G3的高电平驱动信号,第七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也被导通,因此在第五阶段内第七像素接收与第五像素相同的图像信号。
在第六阶段中,只有第四栅线G4和第五栅线G5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此时,一方面,第六像素的第一子薄膜晶体管被导通,将第四栅线G4的高电平驱动信号传输至第六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并使其导通,使得第六像素接收数据线的图像信号;另一方面,随着第四栅线G4的高电平驱动信号,第八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也被导通,因此在第六阶段内第八像素接收与第六像素相同的图像信号。
在第七阶段中,只有第三栅线G3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此时,第七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被导通,从而第七像素接收数据线的图像信号。由于在显示一帧画面的过程中,第七像素不会再接收来自数据线的图像信号,因此在显示下一帧画面之前,第七像素会维持在第七阶段内接收的图像信号。
在第八阶段中,只有第四栅线G4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此时,第八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被导通,从而第八像素接收数据线的图像信号。由于在显示一帧画面的过程中,第八像素不会再接收来自数据线的图像信号,因此在显示下一帧画面之前,第八像素会维持在第八阶段内接收的图像信号。
通过第五阶段~第八阶段,阵列基板完成了对第二行的扫描。
虽然在显示一帧的过程中,有些像素会多次接收来自数据线的图像信号,但是由于会被最后接收的图像信号被覆盖,并维持到显示下一帧画面之前,因此不会被肉眼所察觉的前提下完整地显示了一副画面。
图4为本发明的液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晶面板,包括彩膜基板CS、阵列基板AS以及位于所述彩膜基板CS和所述阵列基板AS之间的液晶,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用于提供驱动信号的多个栅线以及用于提供图像信号的多个数据线。该阵列基板具体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一栅线G1、第二栅线G2、第三栅线G3、第四栅线G4和第五栅线G5,所述第一栅线G1和所述第二栅线G2之间依次设有第一像素1、第二像素2、第三像素3和第四像素4,所述第三栅线G3和所述第四栅线G4之间依次设有第五像素5、第六像素6、第七像素7和第八像素8,从同一条数据线上分支出来的第一子数据线和第二子数据线,所述第一子数据线在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之间纵向延伸,所述第二子数据线在所述第三像素和所述第四像素之间纵向延伸,所述第一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一栅线G1和所述第三栅线G3同时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一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一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栅线G1、所述第三栅线G3和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二栅线G2和所述第三栅线G3同时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一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二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二栅线G2、所述第三栅线G3和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三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一栅线G1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二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三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栅线G1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四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二栅线G2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二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四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二栅线G2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五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三栅线G3和所述第五栅线G5同时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一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五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三栅线G3、所述第五栅线G5和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六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四栅线G4和所述第五栅线G5同时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一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六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四栅线G4、所述第五栅线G5和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七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三栅线G3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二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七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三栅线G3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八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四栅线G4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二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八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四栅线G4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面板,通过从同一条数据线分支出来的两个子数据线分别向同一行的4个像素提供图像信号的方式,克服了现有的数据线共享方案只能使两列像素共享一条数据线的缺陷,从而大幅减少了所需的数据集成电路的个数,具体为:与现有的数据线共享方案相比能够减少一半的数据集成电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制造成本方面的优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器件、所述第二开关器件、所述第五开关器件和所述第六开关器件分别由多个薄膜晶体管构成;所述第三开关器件、所述第四开关器件、所述第七开关器件和所述第八开关器件分别由一个薄膜晶体管构成。
关于每个开关器件,在关于本发明阵列基板的说明中已经详细记载,并且其工作原理也在关于本发明阵列基板的说明中已经详细记载,因此在这里对上述两点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阵列基板,包括用于提供驱动信号的多个栅线以及用于提供图像信号的多个数据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横向延伸的第一栅线、第二栅线、第三栅线、第四栅线和第五栅线,
所述第一栅线和所述第二栅线之间依次设有第一像素、第二像素、第三像素和第四像素,
所述第三栅线和所述第四栅线之间依次设有第五像素、第六像素、第七像素和第八像素,
从同一条数据线上分支出来的第一子数据线和第二子数据线,所述第一子数据线在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之间纵向延伸,所述第二子数据线在所述第三像素和所述第四像素之间纵向延伸,
所述第一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一栅线和所述第三栅线同时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一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一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栅线、所述第三栅线和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
所述第二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二栅线和所述第三栅线同时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一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二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二栅线、所述第三栅线和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
所述第三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一栅线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二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三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栅线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
所述第四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二栅线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二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四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二栅线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
所述第五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三栅线和所述第五栅线同时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一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五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三栅线、所述第五栅线和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
所述第六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四栅线和所述第五栅线同时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一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六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四栅线、所述第五栅线和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
所述第七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三栅线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二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七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三栅线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
所述第八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四栅线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二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八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四栅线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器件、所述第二开关器件、所述第五开关器件和所述第六开关器件分别由多个薄膜晶体管构成;
所述第三开关器件、所述第四开关器件、所述第七开关器件和所述第八开关器件分别由一个薄膜晶体管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由第一像素的第一子薄膜晶体管和第一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构成,
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的第一子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栅线电连接,其源极与所述第一栅线电连接,其漏极与所述第一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其漏极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由第二像素的第一子薄膜晶体管和第二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构成,
其中,所述第二像素的第一子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栅线电连接,其源极与所述第二栅线电连接,其漏极与所述第二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其漏极与所述第二像素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由第三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构成,
所述第三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栅线电连接,其源极与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其漏极与第三像素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开关器件由第四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构成,
所述第四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栅线电连接,其源极与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其漏极与第四像素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开关器件由第五像素的第一子薄膜晶体管和第五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构成,
其中,所述第五像素的第一子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五栅线电连接,其源极与所述第三栅线电连接,其漏极与所述第五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第五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其漏极与所述第五像素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开关器件由第六像素的第一子薄膜晶体管和第六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构成,
其中,所述第六像素的第一子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五栅线电连接,其源极与所述第四栅线电连接,其漏极与所述第六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第六像素的第二子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其漏极与所述第六像素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开关器件由第七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构成,
所述第七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栅线电连接,其源极与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其漏极与第七像素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开关器件由第八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构成,
所述第八像素的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四栅线电连接,其源极与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其漏极与第八像素电连接。
11.一种液晶面板,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用于提供驱动信号的多个栅线以及用于提供图像信号的多个数据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横向延伸的第一栅线、第二栅线、第三栅线、第四栅线和第五栅线,
所述第一栅线和所述第二栅线之间依次设有第一像素、第二像素、第三像素和第四像素,
所述第三栅线和所述第四栅线之间依次设有第五像素、第六像素、第七像素和第八像素,
从同一条数据线上分支出来的第一子数据线和第二子数据线,所述第一子数据线在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之间纵向延伸,所述第二子数据线在所述第三像素和所述第四像素之间纵向延伸,
所述第一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一栅线和所述第三栅线同时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一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一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栅线、所述第三栅线和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
所述第二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二栅线和所述第三栅线同时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一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二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二栅线、所述第三栅线和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
所述第三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一栅线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二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三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栅线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
所述第四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二栅线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二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四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二栅线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
所述第五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三栅线和所述第五栅线同时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一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五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三栅线、所述第五栅线和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
所述第六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四栅线和所述第五栅线同时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一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六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四栅线、所述第五栅线和所述第一子数据线电连接;
所述第七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三栅线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二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七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三栅线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
所述第八像素通过仅当所述第四栅线提供高电平驱动信号时允许第二子数据线上的图像信号充入像素内的第八开关器件,分别与所述第四栅线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器件、所述第二开关器件、所述第五开关器件和所述第六开关器件分别由多个薄膜晶体管构成;
所述第三开关器件、所述第四开关器件、所述第七开关器件和所述第八开关器件分别由一个薄膜晶体管构成。
CN2009100929002A 2009-09-10 2009-09-10 阵列基板以及液晶面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234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29002A CN102023426B (zh) 2009-09-10 2009-09-10 阵列基板以及液晶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29002A CN102023426B (zh) 2009-09-10 2009-09-10 阵列基板以及液晶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3426A true CN102023426A (zh) 2011-04-20
CN102023426B CN102023426B (zh) 2012-02-29

Family

ID=43864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9290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23426B (zh) 2009-09-10 2009-09-10 阵列基板以及液晶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23426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9772A (zh) * 2011-04-22 2012-10-24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CN103149762A (zh) * 2013-02-28 2013-06-12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8508458B2 (en) 2009-12-24 2013-08-13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rray substrate and shift register
CN104155817A (zh) * 2014-07-17 2014-11-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4698646A (zh) * 2015-04-03 2015-06-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481690A (zh) * 2017-08-25 2017-12-1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画素结构及其应用于显示面板
CN107526223A (zh) * 2016-06-15 2017-12-29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WO2020093512A1 (zh) * 2018-11-06 2020-05-1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电路、阵列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3990251A (zh) * 2021-10-27 2022-01-28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44940B (en) * 2002-07-03 2003-08-01 Au Optronics Corp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KR100578843B1 (ko) * 2004-05-25 2006-05-1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08458B2 (en) 2009-12-24 2013-08-13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rray substrate and shift register
CN102749772B (zh) * 2011-04-22 2014-09-10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CN102749772A (zh) * 2011-04-22 2012-10-24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CN103149762B (zh) * 2013-02-28 2015-05-27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14131223A1 (zh) * 2013-02-28 2014-09-0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149762A (zh) * 2013-02-28 2013-06-12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9336737B2 (en) 2013-02-28 2016-05-10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4155817A (zh) * 2014-07-17 2014-11-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4698646A (zh) * 2015-04-03 2015-06-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526223A (zh) * 2016-06-15 2017-12-29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07481690A (zh) * 2017-08-25 2017-12-1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画素结构及其应用于显示面板
WO2020093512A1 (zh) * 2018-11-06 2020-05-1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电路、阵列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3990251A (zh) * 2021-10-27 2022-01-28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3426B (zh) 2012-0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3426B (zh) 阵列基板以及液晶面板
KR101160836B1 (ko) 시프트 레지스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JP4942405B2 (ja) 表示装置用シフトレジスタ及びこれを含む表示装置
US10720117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7886923B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1136185B (zh) 能够显示局部画面的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02842300B (zh) 电光装置、电光装置的驱动方法、电子设备
CN104914641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KR101393635B1 (ko)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823294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1799981B1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것의 구동 방법
CN105047161B (zh) 像素单元驱动装置、方法和显示装置
TW200537417A (en) Display driv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es of the display driving device
JP2005292831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7450225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777129A (zh) 移位寄存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1290444B (zh) 驱动一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03472642A (zh) 一种用于改善液晶面板的竖直云纹的控制方法
CN105761704A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
CN111477141A (zh) 一种省功耗的显示屏结构及其驱动方法
US8508458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shift register
CN101452165A (zh) 液晶显示面板
US20110063260A1 (en) Driving circuit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9616072A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设备
JP2009244287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Effective date: 20150623

Owner name: JINGDONG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62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623

Address after: 100015 Jiuxianqiao Road, Beijing, No. 10, No.

Patentee after: BO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est Central Road, No. 8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