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04436A - 携带钟表 - Google Patents

携带钟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04436A
CN102004436A CN201010273672.1A CN201010273672A CN102004436A CN 102004436 A CN102004436 A CN 102004436A CN 201010273672 A CN201010273672 A CN 201010273672A CN 102004436 A CN102004436 A CN 1020044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ch
clock
valve body
sealing surface
encapsu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736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04436B (zh
Inventor
平沼春树
今井一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Instrumen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Instruments Inc filed Critical Seiko Instrument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004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44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044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44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7/00Cases
    • G04B37/02Evacuated cases; Cases filled with gas or liquids; Cases containing substances for absorbing or binding moisture or dust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7/00Cases
    • G04B37/08Hermetic sealing of openings, joints, passages or sli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 Safety Valves (AREA)
  • Self-Closing Valves And Venting Or Aerating Valves (AREA)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携带钟表,该携带钟表通过自动排气阀而使钟表外装组件的内压难以升高,并且,伴随着自动排气工作,水难以从外部浸入钟表外装组件内。手表具备钟表外装组件、阀体、螺旋弹簧以及密封材料。在外装组件连通其内外而设置的管具有密封面和空隙部。阀体具备阀体轴部和阀体头部,该阀体轴部具有从外装组件的外侧卡在管的缘部的防脱部并插入管,该阀体头部配置在外装组件的内部。将向外装组件的内侧对阀体施力的弹簧夹在阀体头部和钟表外装组件之间。与密封面对应地安装在阀体轴部的密封材料,由于阀体的轴向往返移动而在密封位置和排气位置移动,而且,在与密封面接触的状态下,与阀体轴部的外周和与该外周相对的空隙部一起隔出封闭空间。

Description

携带钟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像饱和潜水用的潜水表等那样的、钟表外装组件的内压有可能较高的携带钟表。
背景技术
为了应对壳的内压高于外压的情况,已知一种设在该壳的自动排气阀进行工作,能够将壳的内部的气体自动地向该壳的外侧排出的饱和潜水用的潜水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该潜水表具备的自动排气阀具有贯穿壳的阶梯孔、管、阀、螺旋弹簧以及防水垫片。
具体而言,阶梯孔的小径孔部向壳的内侧开放,阶梯孔的大径孔部向壳的外侧开放。管具有阶梯部,从大径孔部侧插向小径孔部,被定位在小径孔部和大径孔部所成的阶梯。阀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沿轴向插入管内部,并且,该阀具有位于大径孔部侧的头部和位于小径孔部内的接受部。螺旋弹簧以压缩状态被夹在阶梯部和接受部之间,向壳的内侧对阀施力。防水垫片因螺旋弹簧的作用力而设置成被压缩在与阶梯孔的阶梯重叠的管部位和阀的头部之间。
该自动排气阀在壳的内压低于螺旋弹簧的作用力的情况下,维持为关闭的状态。但是,由于伴随着饱和潜水作业而侵入壳内的氦气使得壳的内压升高,因而大气压下,阀抵抗螺旋弹簧的作用力而向壳的外侧移动,从而解放防水垫片的压缩。于是自动排气阀打开,因而将壳内的气体排出。由此,壳的内外的压力差消失,螺旋弹簧的作用力使得自动排气阀再次成为关闭的状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408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设置于水中的氦气气氛的居住区中,该居住区内的氦气透过专利文献1的潜水表所具备的上述自动排气阀的防水垫片,侵入潜水表的壳内。这种情况下,防水垫片的使用数量仅为1次,此外,该防水垫片的防水性能主要取决于螺旋弹簧,但压缩防水垫片的螺旋弹簧的作用力的每个弹簧的偏差较大。所以,在专利文献1的潜水表中,在饱和潜水中所使用的氦气很有可能透过防水垫片而侵入壳内,该壳的内压容易升高。
而且,在饱和潜水后自动排气阀打开的状况下,水有可能积存在阶梯孔的大径孔部,并且在雨天时,雨水有时候浸入大径孔部。当在这样的状况下进行自动排气时,在排气结束之后防水垫片未被压缩的状态下,需要考虑大径孔部内的水浸入壳内的可能性。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着气体容易通过自动排气阀而从外部透过至壳内,并且,伴随着排气操作的结束,水有可能从外部浸入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钟表外装组件,设有具有多个密封面和多个空隙部的阀体安装孔,所述钟表外装组件的内部和外部通过该安装孔而连通;阀体,具备阀体轴部和阀体头部,所述阀体轴部具有从该钟表外装组件的外侧卡在所述阀体安装孔的缘部的防脱部并能够移动地插入所述阀体安装孔,所述阀体头部与该阀体轴部连接并配置在所述钟表外装组件的内部;施力体,被夹在所述阀体头部和所述钟表外装组件之间,向所述钟表外装组件的内侧对所述阀体施力;以及密封材料,与所述多个密封面对应地在所述阀体轴部安装有多个,通过所述阀体的轴向往返移动,从而在具有过盈量而与所述密封面接触的密封位置和与所述空隙部相对的排气位置移动,并且,在与所述密封面接触的状态下,与所述阀体轴部的外周和与该外周相对的所述空隙部一起隔出封闭空间。
在本发明中,多个密封面所成的孔部位的直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并且,多个空隙面所成的孔部位的直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发明中,优选阀体安装孔由安装在钟表外装组件的管形成,但作为替代,也可以在钟表外装组件的壳体等直接开孔,使用该孔作为阀体安装孔。在本发明中,优选阀体的防脱部与阀体轴部形成为一体,但也可以与阀体轴部分体地安装在阀体轴部。在本发明中,施力体能够适合地使用螺旋弹簧,但也可以是板簧等,另外,该施力体的作用力设定得比例如大气压的指定气压高一些。在本发明中,密封材料“具有过盈量”是指密封材料与密封面接触,与自由状态相比,直径减小,紧贴在密封面的状态。
在本发明的携带钟表的通常的状态下,施力体的施力使得在阀体的防脱部卡在阀体安装孔的缘部的状态下保持阀体,并且,多个密封材料分别具有过盈量而配置在密封位置。在该状态下,密封材料的密封处沿阀体的轴向形成有多处,在沿轴向邻接的密封材料之间形成封闭空间。因此,在饱和潜水中所使用的氦气等密封材料透过性气体透过各密封材料的状况下,从钟表外装组件的外部向内部的压力梯度阶段性地下降,因而能够缓和气体向钟表外装组件内的透过。
在气体的侵入使得钟表外装组件的内压高于外部的气压的情况下,阀体在大气压下抵抗施力体而向钟表外装组件的外部移动,各密封材料配置在排气位置,因而钟表外装组件内的气体通过阀体的周围向外部排出。在如此地结束自动排气之后,阀体因施力体的作用力而移动,使得密封材料从排气位置移动到密封位置,这时,即使钟表外装组件外的水浸入阀体安装孔,多个密封材料成为堤防,并且,能够将进入阀体安装孔的水积存在封闭空间。另外,在自动排气时,利用从钟表外装组件的内部向外部排气的气体的流动而将积存在封闭空间的水挤出。
在本发明的携带钟表的优选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钟表外装组件的内压使得所述阀体向所述钟表外装组件的外部移动的状态下,沿所述阀体轴部的轴向邻接的密封材料中的所述钟表外装组件的外部侧的密封材料和该密封材料所接触或离开的所述密封面的轴向第1离开距离,短于所述邻接的密封材料中的所述钟表外装组件的内部侧的密封材料和该密封材料所接触或离开的所述密封面的轴向第2离开距离。
在本发明的方式中,在进行自动排气的情况下,由于所述轴向第1离开距离和轴向第2离开距离的差,首先,相对于钟表外装组件的内部而较近的一方的密封材料从密封位置到达排气位置,然后,相对于钟表外装组件的内部而较远的一方的密封材料从密封位置到达排气位置,从此时刻起,向钟表外装组件的外部排出气体。反之,在阀体被施力体按回,返回通常的状态的情况下,首先,相对于钟表外装组件的内部而较远的一方的密封材料从排气位置到达密封位置,然后,相对于钟表外装组件的内部而较近的一方的密封材料从排气位置到达密封位置。如此,多个密封材料的密封具有时间差而形成。由此,在阀体被施力体按回与适当的移动行程相同的距离的途中的阶段,能够利用相对于钟表外装组件的内部而较远的一方的密封材料来密封阀体的周围。
在本发明的携带钟表的优选方式中,其特征在于,设置第1密封面和第2密封面作为所述密封面,所述第2密封面相对于该第1密封面而位于所述钟表外装组件的外部侧,而且,所述第2密封面所成的孔部位的孔径大于所述第1密封面所成的孔部位的孔径,并且,设置第1空隙部和第2空隙部作为所述空隙部,所述第1空隙部由所述第2密封面的所述第1密封面侧的部位兼用,所述第2空隙部相对于所述第2密封面而位于所述钟表外装组件的外部侧,而且,所述第2空隙部所成的孔部位的孔径大于所述第2密封面所成的孔部位的孔径,所述阀体轴部具有第1轴部位和第2轴部位,所述第1轴部位与所述第1密封面相对,所述第2轴部位的直径大于该第1轴部位,且所述第2轴部位与所述第2密封面相对,设置第1密封材料和直径大于该第1密封材料的第2密封材料作为所述密封材料,并且,所述第1密封材料安装在所述第1轴部位的周部,所述第2密封材料安装在所述第2轴部位的周部。
在本发明的方式中,由于未设置3个以上的密封材料和与其对应的数量的密封面以及空隙部,因而安装有阀体的阀体安装孔的轴长最小,与此相伴的是,能够抑制钟表外装组件的大型化,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携带钟表的优选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空隙部具有与所述第1密封面连续的第1渐缩面,并且,所述第2空隙部具有与所述第2密封面连续的第2渐缩面。
在本发明的方式中,当在钟表外装组件加工第1、第2密封面和第1、第2空隙部时,能够按照这些所成的孔部位的孔径的差,利用切削等容易地依次加工从小的孔部位至大的孔部位,并且,能够利用渐缩面的引导作用而顺利地形成密封材料的过盈量。
在本发明的携带钟表的优选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向所述阀体轴部的周面开放的所述封封闭空间用的环状槽,形成在沿所述阀体轴部的轴向邻接的密封材料之间。
在本发明的方式中,由于环状槽能够使封闭空间的容积变大,因而具有的优点是:即使在伴随着排气结束的来自外部的水的浸入量多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其积存在封闭空间,使向钟表外装组件的内部的浸水变得更加困难。
在本发明的携带钟表的优选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状槽的所述第2轴部位侧的槽端部,设有跨越在所述第2轴部位的外周和所述环状槽的槽底的斜状面。
在本发明的方式中,具有的优点是:以该环状槽的斜状面作为引导,利用在气体排出时所排出的气体,将积存在环状槽的水顺利地挤出至环状槽外。
在本发明的携带钟表的优选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安装孔由安装在所述钟表外装组件的管形成,在该管的内周设有所述密封面和所述空隙部。
在本发明的方式中,具有的优点是:能够在管为单独的状态下,在其内周加工的密封面和空隙部,因而与在钟表外装组件的壳体等直接开孔而设置阀体安装孔的情况相比,加工性好。
在本发明的携带钟表的优选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头部具有筒状周壁,在该筒状周壁形成有通气部。
在本发明的方式中,在钟表外装组件的内压使阀体向钟表外装组件的外部开始移动至阀体所具有的筒状周壁碰到钟表外装组件的排气状态下,能够利用筒状周壁的通气部而将与阀体安装孔连通的筒状周壁的内侧空间和钟表外装组件的内部连通。所以,尽管筒状周壁抵接于钟表外装组件,但排气路径不被切断,能够可靠地排出钟表外装组件的内部的气体。
依照本发明,具有的效果是:能够提供一种携带钟表,该携带钟表能够缓和气体通过自动排气阀的阀体周围而透过至钟表外装组件的内部的情况,并且,随着排气操作的结束,水难以从外部浸入钟表外装组件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表的俯视图。
图2是在排气阀进行排气前的状态下沿着图1中的F-F线显示图1的手表的剖视图。
图3是在排气阀进行工作的途中的状态下沿着图1中的F-F线显示图1的手表的剖视图。
图4是在排气阀结束排气的状态下沿着图1中的F-F线显示图1的手表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手表(携带钟表)
2…钟表外装组件
2a…钟表外装组件的内部
9…自动排气阀
23…管(阀体安装孔)
23b…阀体安装孔的缘部
24…第1密封面
25…第2密封面
26…第1空隙部
27…第2空隙部
28…第1渐缩面
29…第2渐缩面
31…阀体
32…阀体轴部
32a…防脱部
33…阀体头部
33a…筒状周壁
34…通气部
35…第1轴部位
36…第2轴部位
37…环状槽
37a…斜状面
41…第1密封材料
42…第2密封材料
45…螺旋弹簧(施力体)
S…封闭空间
L5…轴向第1离开距离
L6…轴向第2离开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1至图4中的符号1表示携带钟表,例如还适合于在饱和潜水中使用的潜水表等手表。该手表1具备钟表外装组件2、阀体31、例如2个的多个密封材料41,42以及例如螺旋弹簧45的施力体。成为钟表外装组件2的后述的阀体安装孔的管23、阀体31、密封材料41,42以及螺旋弹簧45构成用于自动地减小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压的自动排气阀9。
如图2至图4所示,在钟表外装组件2内置有时刻表示板3和机芯4,并且,如图1所示,在钟表外装组件2的周部安装有转柄5。
钟表外装组件2具备壳体部11a和后盖部11b形成为一体的金属制的外装部件11、玻璃支撑部件13以及玻璃盖15。玻璃支撑部件13为环形,从壳体部11a的正面侧螺纹接合并固定在壳体部11a。玻璃盖15液密地安装在玻璃支撑部件13的内侧,其背面与时刻表示板3相对。
另外,也能够使用钟表外装组件2来代替外装部件11,该钟表外装组件2具备的构成为在相当于壳体部11a的壳体螺纹接合与其分体地形成的相当于后盖部11b的后盖。而且,能够沿着玻璃支撑部件13的外周被进行旋转操作的环形的旋转表圈6安装在钟表外装组件2。旋转表圈6,通过在其背面沿着周向每隔一定间隔而设置的卡合槽6a(仅图示一个)卡合有卡止弹簧7的图中未显示的卡止片,从而在任意的旋转位置保持静止的状态。
如图2至图4所示,在钟表外装组件2的例如壳体部11a,设有内侧凹部20a、外侧凹部20b以及跨越这些凹部的管通孔21。内侧凹部20a和外侧凹部20b均为圆形孔,内侧凹部20a向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部2a开放,外侧凹部20b向例如壳体部11a的外面的钟表外装组件2的外面开放。管通孔21是直径小于内侧凹部20a和外侧凹部20b的圆孔。该管通孔21的一端向外侧凹部20b开放,且另一端向内侧凹部20a开放。
由金属的圆形直管形成的管23插入贯通于管通孔21,利用钎焊材料22将该管23钎焊在壳体部11a。用于钎焊的凸缘部23a在管23的一端部外周一体地突出设置。设有该凸缘部23a的管23所具有的一端部成为阀体安装孔的缘部23b,收容在外侧凹部20b。位于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部2a侧的管23的另一端部具有弹簧接受阶梯部23c。
由于如上所述地将管23安装在钟表外装组件2而设置阀体安装孔,因而能够在该管23为单独的状态下,在其内周加工后述的密封面和空隙部。因此,与在钟表外装组件2的壳体部11a等直接开孔而设置阀体安装孔的情况相比,加工性好。
管23在其内周具有多个密封面和与其连续的多个空隙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密封面24和第2密封面25,在管23的内周沿该管23的轴向相互离开地设置,并且,第1空隙部26和第2空隙部27在管23的内周沿该管23的轴向相互离开地设置。
第1密封面24形成于管23的上述另一端部内周,第2空隙部27形成于管23的上述一端部内周。第2密封面25和第1空隙部26是兼用的。即,第1空隙部26在第2密封面25的第1密封面24侧的部位形成。因此,兼作第1空隙部26的第2密封面25位于第1密封面24和第2空隙部27之间,形成于管23的内周。所以,第1密封面24、第1空隙部26及第2密封面25、第2空隙部27,以该记载的顺序沿管23的轴向交替排列而设置。
第2密封面25和第1空隙部26所成的孔部位的孔径大于第1密封面24所成的孔部位的孔径。第1空隙部26具有与第1密封面24连续的第1渐缩面28。因此,相对于第2密封面25而与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部2a侧连续的第1空隙部26所成的孔部位的孔径,也大于第1密封面24所成的孔部位的孔径。第2空隙部27所成的孔部位向钟表外装组件2的外部开放。第2空隙部27具有与第2密封面25连续的第2渐缩面29。因此,第2空隙部27所成的孔部位的孔径大于第2密封面25所成的孔部位的孔径。
如上所述,第1空隙部26和第1密封面24经由第1渐缩面28而连续,并且,第2空隙部27和第2密封面25经由第2渐缩面29而连续,因而,管23的内径从壳体外侧的管23的壳体外(钟表外装组件2的外部)侧的一端向壳体内侧(内部2a侧)阶段性地形成得越来越小。
根据这样的孔径之差,当在钟表外装组件2的管23加工第1密封面24、第1空隙部26及第2密封面25、第2空隙部27时,能够利用切削等来依次加工从小孔径至大孔径。所以,在成为阀体安装孔的管23的加工性良好的方面是优选的。
而且,具有这样的优点:在后述的阀体31被螺旋弹簧45向壳体内侧(内部2a侧)按回的情况下,其移动顺利。即,能够用第1渐缩面28抑制伴随着阀体31被按回,后述的第1密封材料41进入第1密封面24所成的孔部位时卡住的情况。并且,能够将该第1渐缩面28作为引导,使第1密封材料41在具有过盈量的状态下顺利地弹性变形,插入第1密封面24所成的孔部位。同样地,能够用第2渐缩面29抑制伴随着阀体31向壳体内侧(内部2a侧)被按回,后述的第2密封材料42进入第2密封面25所成的孔部位时卡住的空气。并且,能够将该第2渐缩面29作为引导,使第2密封材料42在具有过盈量的状态下顺利地弹性变形,插入第2密封面25所成的孔部位。
阀体31具备阀体轴部32和与其连接的阀体头部33。
阀体轴部32的外周是圆形,该阀体轴部32从钟表外装组件2的外部插入管23。阀体轴部32能够沿管23的轴向移动,在该钟表外装组件2的外部侧的端部具有防脱部32a。防脱部32a在上述端部的外周为圆形的凸缘状,一体地突出设置。该防脱部32a的直径大于第2空隙部27所成的孔部位的孔径,该防脱部32a能够接触或离开上述缘部23b,通过其接触,即卡住,防止阀体31从管23向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部2a侧进一步移动。
阀体头部33具有嵌合于上述内侧凹部20a的大小的筒状周壁33a。在该阀体头部33的背面中央部一体地突出设置有螺钉部,通过在该螺钉部螺纹接合有阀体轴部32,从而组装阀体31。另外,为了能够进行该组装,在阀体轴部32的钟表外装组件2的外部侧的端部和阀体头部33,分别形成有对阀体轴部32和阀体头部33进行旋转操作的工具(图中未显示)所卡合的槽。
在筒状周壁33a形成有将该筒状周壁33a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通气部34。通气部34间隔地沿筒状周壁33a的周向而设置多个。这些通气部34例如向指向内侧凹部20a的底的筒状周壁33a的周部端面开放而设置。筒状周壁33a的周部端面,通过阀体头部33被进行按下操作,从而能够抵接于内侧凹部20a的底。通过该抵接,适当地规定向着钟表外装组件2的外侧的阀体31的移动行程。
阀体轴部32具有第1轴部位35、第2轴部位36以及环状槽37。第1轴部位35由阀体轴部32的阀体头部33侧的轴部位形成。第2轴部位36由阀体轴部32的防脱部32a侧的轴部位形成。环状槽37在第1轴部位35和第2轴部位36之间的轴部位向其外周开放而形成。
环状槽37在第2轴部位36侧的槽端部具有斜状面37a。斜状面37a设置在与环状槽37连续的第2轴部位36的外周和环状槽37的槽底。根据该构成,环状槽37在第2轴部位36侧不具有相对于槽底而垂直的端面,因而能够利用在后述的气体自动排出时所排出的气体,以斜状面37a为引导而将积存在环状槽37的水顺利地挤出到环状槽37外。
第1轴部位35的直径是嵌合于第1密封面24所成的孔部位的大小,并且,小于兼作第1空隙部26的第2密封面25所成的孔部位的孔径。第2轴部位36的直径大于第1轴部位35的直径。而且,该第2轴部位36的直径是嵌合于第2密封面25所成的孔部位的大小,并且,小于第2空隙部27所成的孔部位的孔径。
密封材料41,42由合成橡胶或弹性体等弹性材料形成为环形。由密封材料41,42中的一方形成的第1密封材料41嵌合并安装在形成于第1轴部位35的周部的环状密封槽。该第1密封材料41在自由状态下的外周径,大于第1密封面24所成的孔部位的孔径,且小于兼作第1空隙部26的第2密封面25所成的孔部位的孔径。由密封材料41,42中的另一方形成的第2密封材料42嵌合并安装在形成于第2轴部位36的周部的环状密封槽。第2密封材料42的直径大于第1密封材料41。而且,该第2密封材料42在自由状态下的外周径,大于第2密封面25所成的孔部位的孔径,且小于第2空隙部27所成的孔部位的孔径。
螺旋弹簧45以压缩状态被夹在阀体头部33和钟表外装组件2(具体而言,是管23的弹簧接受阶梯部23c)之间。通过螺旋弹簧45的作用力而向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侧对阀体31施力。如图2所示,由于该施力,阀体31被保持为其防脱部32a卡在管23的缘部23b的状态。该螺旋弹簧45具有相当于比大气压高一些的压力的弹力(作用力)。
在图2所示的手表1的通常的状态下,沿阀体31的轴向邻接的密封材料41、42中的相对地配置在靠近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部的第1密封材料41,在弹性变形的状态,即具有过盈量的状态下,可滑动地紧贴在第1密封面24。并且,沿阀体31的轴向邻接的密封材料41、42中的相对地配置在靠近钟表外装组件2的外部的第2密封材料42,在弹性变形的状态,即具有过盈量的状态下,可滑动地紧贴在第2密封面25。
在此,将第1密封材料41和第2密封材料42如此地配置成具有过盈量的状态的情况称为配置在密封位置。配置在密封位置的状态的第1密封材料41和第2密封材料42,与其间的阀体轴部32的外周和与该外周相对的第2空隙部27一起隔出封闭空间S。环状槽37与该封闭空间S相对,由此包含环状槽37而形成封闭空间S。
而且,在如图2所示地自动排气时的阀体31的适当的移动行程为L1的情况下,配置在密封位置的第1密封材料41,位于以第1密封面24的第1空隙部26侧的端为基准的阀体头部33侧的不足1/2行程的距离L2内,紧贴在第1密封面24。同样地,配置在密封位置的第2密封材料42,位于以第2密封面25的第2空隙部27侧的端基准的阀体头部33侧的1/2行程以上且不足1行程的距离L3内,紧贴在第2密封面25。
在手表1被携带的状态下,如上所述,第1密封材料41和第2密封材料42分别在具有过盈量的状态下配置在密封位置。因此,这些密封材料的密封处沿阀体31的轴向形成有多处(2处),并且,在沿阀体31的轴向邻接的密封处之间形成有封闭空间S。
在饱和潜水中,由于在水中的居住区中使用的氦气等密封材料透过性气体透过玻璃盖15周围的密封材料和阀体31周围的密封材料,因而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部的气压升高。
这种情况下,由于阀体31的周围被沿该阀体31的轴向隔开间隔而设置的第1密封材料41和第2密封材料42分别密封,因而从钟表外装组件2的外部向内部的压力梯度阶段性地下降。即,第2空隙部27所成的孔部位内的气压与水中的居住区的气压相等,为最高,被第1密封材料41和第2密封材料42隔出的封闭空间S的压力为次高,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部2a内的压力为最低。
因此,由于第2空隙部27所成的孔部位和封闭空间S的气压之差较小,因而缓和了氦气透过第2密封材料42的情况,同样地,由于封闭空间S和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部2a的气压的差较小,因而缓和了氦气透过第1密封材料41的情况。由于如此地缓和了经由阀体31周围的气体的透过,因而能够抑制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压升高。
如果使用者从水中的居住区浮起,则在此时刻,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压高于钟表外装组件2的外部的压力(大气压)。因此,在该内压大于螺旋弹簧45的作用力的情况下,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压导致阀体31使螺旋弹簧45进一步压缩并向钟表外装组件2的外侧移动。由此,自动排气阀9自动地打开,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部2a的高压的气体被向钟表外装组件2的外部排出。
在该排气中,阀体31处于移动途中的状态,例如,阀体31被按入阀体31适当移动时的阀体31的适当移动行程L1的约1/2行程的状态,如图3所示。
在该状态下,靠近钟表外装组件2的外部的第2密封材料42仍然处于具有过盈量的、紧贴在第2密封面25的状态,但靠近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部2a的第1密封材料41处于从第1密封面24脱离而与第1空隙部26相对的状态。所以,第1密封材料41复原至不具有过盈量的自由状态,并且,封闭空间S向形成于第1密封材料41和第1空隙部26之间的间隙开放。因此,通过该间隙,第1密封材料41和第2密封材料42之间成为与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部2a相同的压力。
图4显示了阀体31移动适当的移动行程L1,阀体头部33的筒状周壁33a的周部端面与内侧凹部20a的底抵接的状态。如果阀体31如此地向钟表外装组件2的外侧适当地移动,则第2密封材料42成为从第2密封面25脱离而与第2空隙部27相对的状态。另外,在该状态下,第1密封材料41也与第1空隙部26相对。
在这样的状态下,靠近钟表外装组件2的外部的第2密封材料42和其所接触或离开的第2密封面25的轴向第1离开距离L5,短于靠近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部2a的第1密封材料41和其所接触或离开的第1密封面24的轴向第2离开距离L6。在此,将第1密封材料41和第2密封材料42如此地均配置成与对应的空隙部相对的状态的情况称为第1密封材料41和第2密封材料42配置在排气位置。
通过这样的配置,第2密封材料42复原至不具有过盈量的自由状态,并且,通过形成于该第2密封材料42和第2空隙部27之间的间隙,第1密封材料41和第2密封材料42之间与钟表外装组件2的外部连通。
如上所述,伴随着阀体31被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压向钟表外装组件2的外侧按出,首先,相对于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部2a而较近的一方的第1密封材料41从其密封位置到达排气位置(参照图3的状态)。然后,相对于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部2a而较远的一方的第2密封材料42从其密封位置到达排气位置(参照图4的状态)。
所以,从该时刻起,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部2a的气体通过阀体31的周围而流出到钟表外装组件2的外部。这种情况下,由于设有阀体头部33的通气部34,因而尽管如上所述地筒状周壁33a的前端与内侧凹部20a的底抵接,但阀体轴部32和管23之间的间隙与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部2a的连通因阀体头部33的通气部34而持续。因此,由于利用通气部34来确保不切断排气路径,因而能够可靠地排出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部2a的气体。然后,在伴随着该排气,如后述地水积存于封闭空间S的情况下,利用从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部2a向外部排气的气体的流动,从而能够将该水从封闭空间S挤出。
在如上所述地结束排气,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压与大气压相等的同时,螺旋弹簧45的弹力将阀体31向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侧按回,因而第1密封材料41和第2密封材料42分别从排气位置移动到密封位置,返回图2所示的通常的状态。
在如此地螺旋弹簧45使阀体31移动,使得第1密封材料41和第2密封材料42从排气位置移动到密封位置时,至此为止进入管23的第2空隙部27所成的孔部位的水有时候向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部2a浸入。这种情况下,第1密封材料41和第2密封材料42分别成为堤防,因而进入管23的水难以到达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部2a。
此时,能够将越过第2密封材料42的水积存于正在形成的封闭空间S。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水向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部2a浸入。而且,封闭空间S的容积因与其面对的环状槽37而确保得较大。所以,即使在伴随着排气结束的水的浸入量较多的情况下,由于其积存在封闭空间S,因而能够使越过第1密封材料41并浸入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部2a变得更加困难。
而且,在以上的排气结束后,在阀体31被螺旋弹簧45向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侧方向按回,自动排气阀9返回通常的状态的情况下,由于轴向第1离开距离L5和轴向第2离开距离L6的差,首先,相对于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部2a而较远的一方的第2密封材料42从其排气位置到达密封位置。然后,相对于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部2a而较近的一方的第1密封材料41从其排气位置到达密封位置。
这样,多个密封材料41,42的密封具有时间差而形成。由此,在阀体31被按回与上述适当的移动行程L1相同的距离之前,例如在阀体31向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侧方向开始移动起的较早阶段,相对于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部2a而较远的一方的第2密封材料42配置在密封位置,成为具有过盈量的状态。所以,在这一点,能够使钟表外装组件2外的水难以通过成为阀体安装孔的管23而浸入钟表外装组件2的内部2a。
另外,在上述一个实施方式中,由于未设置3个以上的密封材料和与其对应的数量的密封面以及空隙部,因而安装有阀体31的管23的轴长最小,与此相伴的是,能够抑制钟表外装组件2的大型化。

Claims (8)

1.一种携带钟表,其特征在于,具备:
钟表外装组件,设有具有多个密封面和多个空隙部的阀体安装孔,所述钟表外装组件的内部和外部通过该安装孔而连通;
阀体,具备阀体轴部和阀体头部,所述阀体轴部具有从该钟表外装组件的外侧卡在所述阀体安装孔的缘部的防脱部并能够移动地插入所述阀体安装孔,所述阀体头部与该阀体轴部连接并配置在所述钟表外装组件的内部;
施力体,被夹在所述阀体头部和所述钟表外装组件之间,向所述钟表外装组件的内侧对所述阀体施力;以及
密封材料,与所述多个密封面对应地在所述阀体轴部安装有多个,通过所述阀体的轴向往返移动,从而在具有过盈量而与所述密封面接触的密封位置和与所述空隙部相对的排气位置移动,并且,在与所述密封面接触的状态下,与所述阀体轴部的外周和与该外周相对的所述空隙部一起隔出封闭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钟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钟表外装组件的内压使得所述阀体向所述钟表外装组件的外部移动的状态下,沿所述阀体轴部的轴向邻接的密封材料中的所述钟表外装组件的外部侧的密封材料和该密封材料所接触或离开的所述密封面的轴向第1离开距离,短于所述邻接的密封材料中的所述钟表外装组件的内部侧的密封材料和该密封材料所接触或离开的所述密封面的轴向第2离开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携带钟表,其特征在于,
设置第1密封面和第2密封面作为所述密封面,所述第2密封面相对于该第1密封面而位于所述钟表外装组件的外部侧,而且,所述第2密封面所成的孔部位的孔径大于所述第1密封面所成的孔部位的孔径,并且,
设置第1空隙部和第2空隙部作为所述空隙部,所述第1空隙部由所述第2密封面的所述第1密封面侧的部位兼用,所述第2空隙部相对于所述第2密封面而位于所述钟表外装组件的外部侧,而且,所述第2空隙部所成的孔部位的孔径大于所述第2密封面所成的孔部位的孔径,
所述阀体轴部具有第1轴部位和第2轴部位,所述第1轴部位与所述第1密封面相对,所述第2轴部位的直径大于该第1轴部位,且所述第2轴部位与所述第2密封面相对,
设置第1密封材料和直径大于该第1密封材料的第2密封材料作为所述密封材料,并且,所述第1密封材料安装在所述第1轴部位的周部,所述第2密封材料安装在所述第2轴部位的周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携带钟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空隙部具有与所述第1密封面连续的第1渐缩面,并且,所述第2空隙部具有与所述第2密封面连续的第2渐缩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携带钟表,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阀体轴部的周面开放的所述封闭空间用的环状槽,形成在沿所述阀体轴部的轴向邻接的密封材料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携带钟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环状槽的所述第2轴部位侧的槽端部,设有跨越在所述第2轴部位的外周和所述环状槽的槽底的斜状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携带钟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安装孔由安装在所述钟表外装组件的管形成,在该管的内周设有所述密封面和所述空隙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携带钟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头部具有筒状周壁,在该筒状周壁形成有通气部。
CN201010273672.1A 2009-08-28 2010-08-26 携带钟表 Active CN1020044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98714 2009-08-28
JP2009198714A JP5405945B2 (ja) 2009-08-28 2009-08-28 携帯時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4436A true CN102004436A (zh) 2011-04-06
CN102004436B CN102004436B (zh) 2014-04-23

Family

ID=43617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73672.1A Active CN102004436B (zh) 2009-08-28 2010-08-26 携带钟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333503B2 (zh)
JP (1) JP5405945B2 (zh)
CN (1) CN102004436B (zh)
CH (1) CH701719B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6825A (zh) * 2014-04-11 2014-07-16 天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表壳前圈及其潜水表
CN104849997A (zh) * 2015-04-20 2015-08-19 天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潜水表
CN109283827A (zh) * 2017-07-20 2019-01-29 Meco有限公司 用于钟表的安全阀
CN109751441A (zh) * 2017-11-08 2019-05-14 奥米加股份有限公司 手表安全阀
CN112154380A (zh) * 2018-07-09 2020-12-29 天梭股份有限公司 装备有包括带集成氦阀的表圈锁定系统的旋转表圈的手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31581A1 (en) 2017-05-22 2020-04-08 Timelink AG Crown for a time piece and time piece with crown and crystal
EP3428740B1 (fr) * 2017-07-14 2020-09-02 The Swatch Grou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td Soupape de sécurité pour montre
CN112947036B (zh) * 2021-02-01 2022-01-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89158A (en) * 1976-03-23 1978-05-16 Boninchi S.A. Fluid-tight winding button assembly
JP2003240877A (ja) * 2002-02-14 2003-08-27 Citizen Watch Co Ltd 排気バルブ
CN1515814A (zh) * 1997-06-11 2004-07-28 ÷�ƹɷݹ�˾�����ٹ�˾ 计时器的安全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91803A (en) * 1943-04-27 1945-12-25 Simon John Waterproof push button for timepieces
CH563032A (en) * 1963-02-12 1975-06-13 Sealing membrane for watch press button controls - with improved method of fixing seals under press button controls
CH508922A (fr) * 1967-06-28 1971-02-26 Boninchi Sa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un mécanisme d'horlogerie
EP0195636B1 (en) * 1985-03-19 1991-07-10 Citizen Watch Co. Ltd. Wristwatch with pressure sensor
CH682199B5 (fr) * 1992-02-07 1994-02-15 Smh Management Services Ag Soupape de sécurité pour pièce d'horlogérie de plongeur.
CH685901B5 (fr) * 1993-11-25 1996-05-15 Smh Management Services Ag Couronne-poussoir pour piece d'horlogerie.
NL1002502C2 (nl) * 1996-03-01 1997-09-03 Ide Albert Van Der Velde Vlamwerende drukvereffeningsklep.
CH691936A5 (de) * 1997-06-11 2001-11-30 Meco Sa Grenchen Betätigungsmittel mit Dichtung für eine Uh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89158A (en) * 1976-03-23 1978-05-16 Boninchi S.A. Fluid-tight winding button assembly
CN1515814A (zh) * 1997-06-11 2004-07-28 ÷�ƹɷݹ�˾�����ٹ�˾ 计时器的安全阀
JP2003240877A (ja) * 2002-02-14 2003-08-27 Citizen Watch Co Ltd 排気バルブ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6825A (zh) * 2014-04-11 2014-07-16 天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表壳前圈及其潜水表
CN104849997A (zh) * 2015-04-20 2015-08-19 天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潜水表
CN109283827A (zh) * 2017-07-20 2019-01-29 Meco有限公司 用于钟表的安全阀
CN109283827B (zh) * 2017-07-20 2020-11-27 Meco有限公司 用于钟表的安全阀
CN109751441A (zh) * 2017-11-08 2019-05-14 奥米加股份有限公司 手表安全阀
CN112154380A (zh) * 2018-07-09 2020-12-29 天梭股份有限公司 装备有包括带集成氦阀的表圈锁定系统的旋转表圈的手表
CN112154380B (zh) * 2018-07-09 2022-07-01 天梭股份有限公司 装备有包括带集成氦阀的表圈锁定系统的旋转表圈的手表
US11994830B2 (en) 2018-07-09 2024-05-28 Tissot Sa Watch equipped with a rotating bezel with a bezel locking system provided with an integrated helium val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4436B (zh) 2014-04-23
US8333503B2 (en) 2012-12-18
US20110051571A1 (en) 2011-03-03
JP2011047897A (ja) 2011-03-10
CH701719B1 (de) 2014-11-14
JP5405945B2 (ja) 2014-02-05
CH701719A2 (de) 2011-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4438B (zh) 携带钟表
CN102004436A (zh) 携带钟表
CN102004435B (zh) 携带钟表
CN102200752B (zh) 携带钟表
CN102200753B (zh) 携带钟表
ATE529170T1 (de) Ölfilteranordnung
CN101699829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扬声器座
CN105546153A (zh) 一种内卡结构的衡压阀
EP1821355A3 (en) Battery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battery
CN103995457A (zh) 便携设备和便携表
HK1084241A1 (en) Electrochemical cell with low volume cover assembly
CN105467814A (zh) 开关装置以及钟表
CN106352110B (zh) 一种按键式开关阀芯
US7234858B2 (en) Watch case
CN112511929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声学模组阻水防护机构
CN213780666U (zh) 一种排气手表柄头及手表
KR20190034212A (ko) 감압 밸브
CN210153249U (zh) 一种大口径高温高压快速启闭刀闸阀
CN209469838U (zh) 一种溢流切断阀
CN216436944U (zh) 一种潜水电机调压器
CN210038463U (zh) 一种陶瓷手表
CN210181413U (zh) 一种手表的防水结构
CN202784362U (zh) 精密手表盒密封结构
CN202520674U (zh) 一种伺服机油箱
CN115623728A (zh) 密封结构以及无人机侦测干扰户外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