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02517B - 制备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备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02517B
CN102002517B CN2010102993970A CN201010299397A CN102002517B CN 102002517 B CN102002517 B CN 102002517B CN 2010102993970 A CN2010102993970 A CN 2010102993970A CN 201010299397 A CN201010299397 A CN 201010299397A CN 102002517 B CN102002517 B CN 1020025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culture
medium
sequence
trypto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993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02517A (zh
Inventor
揣文华
梁伟锋
韩普
王瑞琳
洪海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N INTERNATIONAL SCI-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N INTERNATIONAL SCI-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N INTERNATIONAL SCI-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N INTERNATIONAL SCI-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9939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025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02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2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025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25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制备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发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重组菌接种于所述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得到发酵液,即得到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所述重组菌为向大肠杆菌中导入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基因,得到的重组大肠杆菌,所述序列中序列1所示基因通过如下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将序列中序列1所示基因插入PET-30a载体的多克隆位点得到的重组表达载体。本方法可重复性好;菌体生长快,可大幅缩短发酵周期;菌体产量高,可满足高密度发酵需要和目标蛋白表达率高,且可溶性良好。

Description

制备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备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简称IL-1ra)是一种存在于人体的蛋白质类细胞因子受体拮抗剂,通过结合白细胞介素-1(IL-1)受体,特异性地封闭IL-1的活性。
自Arend等1990年克隆出人IL-1ra的cDNA以来,各国学者都在对IL-1ra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同时,众多制药厂商也都在致力于IL-1ra的开发,2003年美国FDA批准Amgen公司生产的重组人IL-1ra(商品名Kineret)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我国SFDA 2008年批准西藏华西药业生产的重组人IL-1ra用于治疗眼部非感染性炎症,虽然也有厂家申请IL-1ra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但是至今未有产品正式上市销售。
目前制备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方法有真核表达和原核表达两种。真核表达产量低,成本高,但蛋白活性好。原核表达(大肠杆菌)表达分包涵体表达和可溶性表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发酵培养基。
本发明所提供的发酵培养基,由以下成分组成:
胰蛋白胨、酵母粉、氯化钠、葡萄糖、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氯化钙、硫酸镁、维生素B1、丙三醇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和水;
以上成分在所述发酵培养基中浓度分别为:
胰蛋白胨32g/L、酵母粉20g/L、氯化钠0.5g/L、葡萄糖2g/L、十二水磷酸氢二钠15g/L、磷酸二氢钾3g/L、氯化钙0.011g/L、硫酸镁0.96g/L、维生素B10.033g/L、丙三醇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0.2ml/L。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制备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重组菌接种于所述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得到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所述重组菌为向大肠杆菌中导入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基因,得到的重组大肠杆菌,所述序列中序列1所示基因通过如下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将序列中序列1所示基因插入PET-30a载体的多克隆位点得到的重组表达载体。
所述方法中,在所述发酵培养前,包括如下种子培养的步骤:
(1)一级种子培养:将重组菌接种于种子培养基A,在PH值为7.2、37℃和200rpm的条件下培养12小时得到一级种子液;
所述种子培养基A由以下成分组成:
胰蛋白胨、酵母粉、氯化钠和水;
以上成分在所述种子培养基A中浓度分别为:
胰蛋白胨10g/L、酵母粉5g/L、氯化钠10g/L;
(2)二级种子培养:将步骤(1)得到的一级种子液按1%接种量接入种子培养基B,在PH值为7.2、37℃和200rpm的条件下培养7-8小时得到二级种子液;
所述种子培养基B由以下成分组成:
胰蛋白胨、酵母粉、氯化钠和水;
以上成分在所述种子培养基B中浓度分别为:
胰蛋白胨16g/L、酵母粉10g/L和氯化钠5g/L。
所述发酵培养的温度为37℃;
所述接种量为9%-10%,具体为9%和10%;
所述发酵培养中,使发酵体系的溶氧量保持在30%-50%,具体为30%、40%和50%;
所述发酵体系的pH值为7.0-7.2,具体为7.0、7.1和7.2;
所述发酵体系为发酵容器内的所有物质。
所述发酵培养过程中,包括如下补料的步骤:在所述发酵体系的OD600达到7.0-9.0时,开始向发酵体系中补加补料培养基;
所述补加的补料培养基与所述发酵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3;
所述补料培养基由以下成分组成:
酵母粉、胰蛋白胨、甘油、葡萄糖、氯化铵、硫酸镁、维生素B1和水;
以上成分在所述补料培养基中浓度分别为:
酵母粉200g/L、胰蛋白胨20g/L、甘油200ml/L、葡萄糖10g/L、氯化铵10g/L、硫酸镁5g/L、维生素B10.1g/L。
所述发酵培养中,包括如下诱导培养步骤:在发酵体系的OD600值达到35-45时,向发酵体系中加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进行诱导培养,使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在发酵体系中的浓度为0.1mmol/L-0.2mmol/L,诱导培养的时间为3h-4h;
所述大肠杆菌为大肠杆菌菌株BL21(DE3)。
本发明的制备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方法,适合重组大肠杆菌的生长和目标蛋白的表达。本工艺可重复性好;菌体生长快,可大幅缩短发酵周期;菌体产量高,可满足高密度发酵需要和目标蛋白表达率高,且可溶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PET-30a-IL-1Ra表达质粒构建示意图。
图2为IL-1ra PCR鉴定图。
图3为pET-hIL-1ra表达质粒酶切图谱
图4为IL-1ra大肠杆菌表达结果。
图5为IL-1ra工程菌划种LB琼脂平板的结果。
图6为电镜检查IL-1ra工程菌的形态。
图7为20100623批发酵SDS-PAGE电泳。
图8为20100205批发酵菌体生长曲线图。
图9为质谱分析测定IL-1ra工程菌发酵液样品的C末端序列结果。
图10为EDMAN降解蛋白质N-末端氨基酸的序列分析方法测定IL-1ra工程菌发酵液样品的N-末端氨基酸的序列。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构建IL-1ra工程菌
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30a购自Novagen公司,产品目录号:69909-3;
大肠杆菌JM109菌株购自Promega公司;
大肠杆菌菌株BL21(DE3)购自MERCK公司;
PHA刺激的人外周血T细胞cDNA文库,购自美国Clontech Laboratories.Inc。
一、获得IL-1ra基因
1、IL-1ra cDNA的PCR扩增
以PHA刺激的人外周血T细胞cDNA文库为模板,加入合成的IL-1ra引物和dNTP,上游引物为:5′-GGCATATGCGACCCTCTGGGA-3′,下游引物为:5′-GGAGGACGAGTAAGTCGACAA-3′,上游引物引入NdeI酶切位点,从编码成熟人IL-1ra的第一个氨基酸开始,下游引物导入大肠杆菌高效终止密码TAA和SalI酶切位点。95℃5’变性后加入pfu DNA聚合酶2.5U,95℃1’,50℃1’30”,72℃1’30”一轮,经35轮反应,最后一轮72℃15’,得到的PCR产物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鉴定,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利用美国Promega公司的Magic PCR纯化试剂盒纯化IL-1raPCR产物。
2、IL-1ra表达质粒的构建
将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30a用NdeI和SalI酶切,将步骤1的PCR产物用NdeI和SalI酶切,与上面处理好的PET-30a连接,所用连接酶为T4DNA连接酶,构建成IL-1ra表达质粒PET-30a-IL-1Ra(图1)。
3、质粒酶切鉴定
将表达质粒PET-30a-IL-1Ra转入大肠杆菌JM109菌株,抗性筛选,挑取阳性克隆,将阳性克隆进行液体培养,提纯PET-30a-IL-1Ra表达质粒,经酚抽提,乙醇沉淀后,经内切酶KpnI、SalI消化,1%琼脂糖电泳鉴定,其酶谱与预期结果一致(图3:泳道1为λDNA+Hind III分子量标准;泳道2为PET-30a-IL-1Ra/Kpn I;泳道3为PET-30a-IL-1Ra/SalI;泳道4未切的pET-hIL-1ra。
4、目的基因的序列分析
PET-30a-IL-1Ra质粒高保真Taq酶PCR(上游引物为:5′-GGCATATGCGACCCTCTGGGA-3′,下游引物为:5′-GGAGGACGAGTAAGTCGACAA-3′),产物片段连入pGEM-T质粒(购自Promega公司)的克隆位点,构建成pGEM-T-IL-1Ra质粒,利用Pharmacia Biotech公司的自动DNA测序仪进行DNA的自动测序。
目的基因的DNA序列分析结果如下:
pGEM-T-IL-1Ra质粒的插入片段的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经序列分析证明与公布的序列完全一致,无突变点出现。序列表中序列1为完整的成熟区IL-1ra cDNA序列。成熟区IL-1ra cDNA编码152个氨基酸,包括N端附加的甲硫氨酸共为153个氨基酸(序列表中序列2)。
二、构建表达载体
1、人重组IL-1ra在大肠杆菌的表达
表达载体PET-30a-IL-1Ra转化宿主菌BL21(DE3)细胞,构建IL-1ra工程菌。同时用转空载体对照质粒PET-30a转化宿主菌BL21(DE3)细胞,构建转空载体对照菌。挑取单个菌落,接种IL-1ra工程菌和转空载体对照菌于LB培养基中(含100μg/ml Kana)在37℃培养振荡过夜,再以2%浓度接种于LB培养液中,到OD600为0.4左右,添加0.2mMIPTG开始诱导,继续培养4小时。将诱导表达的细菌离心,收集菌体,直接加入含SDS的裂解液进行SDS-PAGE分析及等电点分析。
诱导表达后的细菌裂解物通过SDS-PAGE分析,发现pET-30a-hIL-1ra克隆出现明显的表达带,分子量20KD,与文献报道分子量一致,而转空载体对照菌未出现分子量为20KD的表达带(见图4,图4为IL-1ra大肠杆菌表达结果,其中,泳道1为蛋白质分子量标准;泳道2为转空载体对照菌;泳道3为诱导后全菌;泳道4为菌体超声上清。)。经薄层扫描结果,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以上。
三、鉴定IL-1ra工程菌
(一)种子库鉴定
(1)菌种检定:划种LB琼脂平板
IL-1ra工程菌呈典型大肠杆菌集落形态,无其他杂菌生长。菌落圆形、小、隆起、透明或半透明、整齐、发亮(图5)。
(2)涂片革兰氏染色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为典型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3)电镜检查
IL-1ra工程菌呈典型的大肠杆菌形态,无支原体、病毒样颗粒及其他微生物污染(图6)。
(4)生化反应
IL-1ra工程菌生化反应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IL-1ra工程菌生化反应检测结果
 DP3(三氯新)  -   OFG(葡萄糖氧化)   +   GC(阳性生物抑制)  +
 ACE(乙酰氨)  +   ESC(七叶树苷)   -   PLI(植物尿蓝母)  -
 URE(尿素)  +   CIT(枸椽酸盐)   +   MAL(丙二酸盐)  +
 TDA(苯丙氨酸)  -   PXB(多粘菌素B)   -   LAC(乳糖)  +
 MLT(麦芽糖)  -   MAN(甘露醇)   +   XYL(木糖)  +
 RAF(棉子糖)  -   SOR(山梨糖)   +   SUC(蔗糖)  -
 INO(肌醇)  -   ADO(侧金盏花醇)   -   COU(香豆酸)  +
 H2S(硫化氢)  -   ONP(β-半乳糖苷酶)   +   RHA(鼠李糖)  +
 ARA(阿拉伯糖)  +   GLU(葡萄糖发酵)   +   ARG(精氨酸)  -
 LYS(赖氨酸)  -   ORN(鸟氨酸)   -   OXI(氧化酶)  -
(二)工程菌传代稳定性
1.酶切鉴定
根据IL-1ra基因和载体质粒pET-30a酶切图谱,IL-1ra基因序列中有KpnI、PvuII的单酶切位点。从工程菌原代开始每传五代提一次质粒,并用KpnI和PvuII分别酶切质粒,一直到第50代,其酶谱与预期结果一致。
2.抗性鉴定
将LB平板分成左右两个区,从工程菌原代开始,每传五代,划一次LB平板,一直到第50代,结果表明工程菌的Kana抗性很稳定。
3.工程菌传代表达稳定性
(1)实验材料:试管Φ10、100;甘油(分析纯);甘油冻存菌(-20℃、-70℃);1L中含有LB培养基:Tyrptone         10g;
              Yeast extract    5g;
              NaCl             10g;
             卡那霉素          0.5g;
             氢氧化钠          调PH7.2
(2)使用设备:空气恒温摇床G24(NBS);超净工作台JS-90(北京);恒温培养箱HHX-50(湖北);灭菌锅(日本);扫描仪Alpha Image 1220(美国)
(3)实验方法:
A.配置LB培养基:称取Tyrptone 5g、Yeaster extract 2.5g、NaCl 5g,放到1L烧杯中加纯水溶解,用1N NaOH调pH为7.2,定容到500ml,分装到两只500ml三解瓶中,121℃、30分钟灭菌。待冷却到50℃,加卡那霉素使终浓度为100μg/ml,超净台中分装试管2ml/只,4℃保存备用。
B.培养:取甘油保存(-20℃)菌种一支,向LB试管加入0.1ml菌种,37℃培养箱培养过夜。将培养好的菌种各取0.1ml分别加入三只新的LB试管中,一支放到37℃培养箱中培养,作为下代菌种,其余两支入到摇床中37℃、250转/分培养4小时,然后取出其中一支作为诱导前对照,将另一支试管进行诱导4小时。以上步骤重复50代。
C.制样:SDS-PAGE:各取摇床中培养好的两支试管中1ml菌液,离心,去上清,加入0.2ml纯水,振荡使菌体混悬,加入0.1ml buffer水煮5分钟。制成样品。上样20μl进行SDS-PAGE电泳,常规脱色后,进行表达量分析。各代菌种蛋白表达量扫描结果见表2。
表2各代菌种蛋白表达量扫描结果
Figure BSA00000292731000061
由表2可见,各代菌种蛋白表达量相对稳定。
实施例2、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发酵工艺
一、摇瓶发酵
1、种子培养
将IL-1ra工程菌单克隆接种于装有50mlLB培养基(LB培养基的组成为:胰蛋白胨10g/L、酵母粉5g/L和氯化钠10g/L)的250ml三角瓶,37℃,200rpm,振荡培养12-15h,得到种子。
2、发酵瓶培养
在步骤1的基础上,按1%接种量将种子接入2×YT培养基(2×YT培养基的组成为:胰蛋白胨16g/L、酵母粉10g/L和氯化钠5g/L)发酵培养瓶,37℃,200rpm,振荡培养2-2.5h,OD600达1.0左右开始加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培养。
3、IPTG诱导浓度摸索
采用摇瓶,在发酵液OD600达到1.0时分别加入IPTG,终浓度分别为0.0001mmol/L、0.001mmol/L、0.1mmol/L、0.1mmol/L和1.0mmol/L,诱导4h下瓶分析发酵液。
表3IPTG使用浓度与蛋白表达率
Figure BSA00000292731000072
Figure BSA00000292731000081
通过表3中目标蛋白表达情况来看,当培养基中TPTG在浓度为0.01mmol/以下时仍能起到诱导效果,但诱导能力明显下降。因此,在摇瓶实验中IPTG浓度不应该低于0.01mmol/L。
4、IPTG诱导时机摸索
采用摇瓶,在发酵生长阶段的2.5h、3h、3.5h和4h分别诱导,诱导4h下瓶分析发酵液。
表4IPTG诱导时机实验发酵数据
Figure BSA00000292731000082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诱导时OD600的增加,目标蛋白的表达率逐渐下降,杂蛋白量上升;菌体产量随着诱导时OD600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因此得出,从后期纯化角度看,在较低OD600(约1.0左右)时诱导时目标蛋白表达率高,有利于纯化;从菌体产量角度看,在较高OD600时诱导有助于提高菌体产量。
5、培养基优化
(1)碳源实验
以2×YT为发酵基础培养基,分别在基础料和在发酵诱导时补加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和甘油,看其对菌体产量和目标蛋白表达率的影响。
表5基础料补加实验结果
Figure BSA00000292731000083
Figure BSA00000292731000091
表6诱导时补料实验结果
Figure BSA00000292731000092
表5数据显示,基础料补加0.1-0.2%的葡萄糖可提高菌体产量,以0.1%葡萄糖效果最好,但补加葡萄糖使目的蛋白表达率下降;基础料补加甘油可以提高目标蛋白表达率,但菌体产量低,分析原因,葡萄糖为速效碳源,易被菌体利用,有利于提高菌体产量,但由于葡萄糖代谢产酸不利目标蛋白合成;甘油为缓慢利用碳源,代谢产酸量少,有利目标蛋白表达,但不利于菌体产量提高。
表6数据结果显示,在加IPTG诱导时补加葡萄糖和甘油均能提高菌体产量,补加0.2%的葡萄糖对提高菌体产量最有利,但蛋白表达率下降;补加甘油在提高菌体产量方面不如葡萄糖,补加2%甘油使目标蛋白表达率略有上升。由此得出,发酵中期补料应以甘油为主要碳源,适量配以葡萄糖。
(2)氮源实验
在发酵过程中补加酵母粉,蛋白胨,氯化铵不同氮源。采用正交实验法,做3因素3水平实验。
表7补加酵母粉、蛋白胨、氯化铵不同氮源的正交实验结果
Figure BSA00000292731000101
经极差分析可知,3因素按重要性顺序为:酵母粉>胰蛋白胨>氯化铵,最佳配比为A3B3C3由此得出,补料氮源应该以酵母粉为主,适当配以胰蛋白胨和氯化铵。
(3)发酵培养基对照实验
采用5种不同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进一步摸索最佳发酵培养基。5种培养基分别为①2×YT②超级肉汤(胰蛋白胨32g/L,酵母粉20g/L,氯化钠5g/L),③LB+M9(胰蛋白胨10g/L,酵母粉5g/L,氯化钠0.5g/L,葡萄糖2g/L,十二水磷酸氢二钠15g/L,磷酸二氢钾3g/L,氯化钙0.011g/L,硫酸镁0.24g/L)④2×YT+M9⑤超级肉汤+M9培养基配后调PH至7.30。
表8不同发酵培养基发酵实验结果
Figure BSA00000292731000102
Figure BSA00000292731000111
表8实验结果显示,超级肉汤+M9培养基在菌体产量和蛋白表达双方面均比其他培养基高,优势较为明显。
(4)无机盐及维生素实验
在超级肉汤+M9培养基基础上,调整硫酸镁和氯化铵用量,同时引入维生素B1,采用正交实验法,做3因素3水平实验。
表9硫酸镁、氯化铵用量和维生素B1正交实验结果
Figure BSA00000292731000112
经极差分析可知,3因素按重要性顺序为:硫酸镁>维生素B1>氯化铵,最佳配比为A3B1C3,硫酸镁对菌体产量提高影响最大,维生素B1次之,氯化铵影响最小。
二、发酵罐实验
1、发酵培养基确定
以步骤一摇瓶发酵培养基优化的结果为依据,发酵罐基础料培养基以超级肉汤+M9培养基为基础,结合步骤一中无机盐及维生素实验的结果,发酵罐基础料培养基由以下成分组成:胰蛋白胨(购自OXOID,LOT:772424)32g/L,酵母粉(购自OXOID,LOT:1090788-02)20g/L、氯化钠0.5g/L、葡萄糖2g/L、十二水磷酸氢二钠15g/L、磷酸二氢钾3g/L、氯化钙0.011g/L、硫酸镁0.96g/L、维生素B10.033g/L和丙三醇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0.2ml/L,其余为水(硫酸镁、氯化钙和维生素B1各自灭菌后加入;灭菌:维生素B1过滤除菌,其他同发酵罐一起118℃,30min高压蒸汽;灭菌前培养基调PH至7.20)。
发酵罐补料培养基以步骤一中碳源实验、氮源实验和无机盐及维生素实验的实验数据为依据,补料应当以浓缩液形式补加,将各组分扩大适当倍数。发酵罐补料培养基由以下成分组成:酵母粉200g/L、胰蛋白胨20g/L、甘油200ml/L、葡萄糖10g/L、氯化铵10g/L、硫酸镁5g/L和维生素B10.1g/L,其余为水(配后自然PH,118℃灭菌30min)。
2、发酵培养
(1)种子培养
一级种子培养:将IL-1ra工程菌单克隆接入装有8ml种子培养基A(即LB培养基)试管,在PH值为7.2、37℃和200rpm的条件下培养12小时得到一级种子液;
所述种子培养基A由以下成分组成:
胰蛋白胨、酵母粉、氯化钠和水;
以上成分在所述种子培养基A中浓度分别为:
胰蛋白胨10g/L、酵母粉5g/L和氯化钠10g/L;
(2)二级种子培养:按1%将一级种子液接种量接入装有150ml种子培养基B(即2×YT培养基)的1L三角瓶,共计2瓶,在PH值7.2、37℃和200rpm的条件下培养7-8小时得到二级种子。
所述种子培养基B由以下成分组成:
胰蛋白胨、酵母粉、氯化钠和水;
以上成分在所述种子培养基B中浓度分别为:
胰蛋白胨16g/L、酵母粉10g/L和氯化钠5g/L。
(2)发酵培养
以优化后的发酵罐基础料培养基和发酵罐补料培养基进行发酵实验。分别做三个批次发酵实验,三个批次发酵实验的条件分别为:
发酵批次20100205:将培养好的二级种子液接入装有3L基础料(即初始发酵培养基)发酵罐,接种量为9%(体积百分比,接种量=种子液体积/(种子液体积+基础料体积)×100%),37℃下进行发酵培养,发酵过程中保持发酵体系的溶氧为30%(通过如下方式保持溶氧:调节搅拌速度和向发酵体系中通入氧气与空气混合气,通气速率为1.0L/min/L初始发酵培养基)当发酵体系的OD600值达到7.0时(一般为发酵2.5-3h时),开始流加补料(发酵过程中流加补料的量为:发酵0h-发酵1h:以50ml/h/3L初始发酵培养基的速度补料,发酵1h-发酵2h:以100ml/h/3L初始发酵培养基的速度补料,发酵2h-发酵3h:以150ml/h/3L初始发酵培养基的速度补料,发酵3h-放罐前15分钟:以175ml-200ml/h/3L初始发酵培养基的速度补料),发酵过程共计补料1L,即补加的补料培养基与初始发酵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3。当搅拌转速达到本次发酵预设最高转速(500rpm)后溶氧降至30%以下时,开始通氧气与空气混合气,以保持发酵体系的溶氧量在30%以上。当菌体生长至对数生长中后期即OD600达到35时,向发酵体系中加入IPTG进行诱导培养,使IPTG在发酵体系中的浓度为0.1mmol/L,诱导培养的时间为3h;发酵过程中通过2M氢氧化钠调节发酵体系的PH为7.0。
通过以上发酵方法得到发酵液,发酵液为容器内的所有物质,发酵体系也为发酵容器内的所有物质。
发酵批次20100623:将培养好的种子液接入装有3L基础料发酵罐,接种量为10%,37℃下进行发酵培养,发酵过程中保持发酵体系的溶氧为40%(通过如下方式保持溶氧:调节搅拌速度和向发酵体系中通入无菌空气,通气速率为1.0L/min/L初始发酵培养基),当发酵体系的OD600值达到8.0时(一般为发酵2.5-3h),开始流加补料(发酵过程中流加补料的量为:发酵0h-发酵1h:以50ml/h/3L初始发酵培养基的速度补料,发酵1h-发酵2h:以100ml/h/3L初始发酵培养基的速度补料,发酵2h-发酵3h:以150ml/h/3L初始发酵培养基的速度补料,发酵3h-放罐前15分钟:以175m1-200ml/h/3L初始发酵培养基的速度补料),发酵过程共计补料1L。当搅拌转速达到本次发酵预设最高转速(500rpm)后溶氧降至40%以下时,开始通氧气与空气混合气,以保持发酵体系的溶氧量在40%以上。当菌体生长至对数生长中后期即OD600值达到40时,向发酵体系中加入IPTG进行诱导培养,使IPTG在发酵体系中的浓度为0.2mmol/L,诱导培养的时间为3h;发酵过程中通过2M氢氧化钠调节PH为7.1。
通过以上发酵方法得到发酵液,发酵液为容器内的所有物质,发酵体系也为发酵容器内的所有物质。
发酵批次20100714:将培养好的种子液接入装有3L基础料发酵罐,接种量为10%,37℃下进行发酵培养,发酵过程中保持发酵体系的溶氧为50%(通过如下方式保持溶氧:调节搅拌速度和向发酵体系中通入无菌空气,通气速率为1.0L/min/L初始发酵培养基),当发酵体系的OD600值达到9.0(一般为发酵2.5-3h时),开始流加补料(发酵过程中流加补料的量为:发酵0h-发酵1h:以50ml/h/3L初始发酵培养基的速度补料,发酵1h-发酵2h:以100ml/h/3L初始发酵培养基的速度补料,发酵2h-发酵3h:以150ml/h/3L初始发酵培养基的速度补料,发酵3h-放罐前15分钟:以175m1-200ml/h/3L初始发酵培养基的速度补料),发酵过程共计补料1L。当搅拌转速达到本次发酵预设最高转速(500rpm)后溶氧降50%以下时,开始通氧气与空气混合气以保持发酵体系的溶氧量为50%以上。当菌体生长至对数生长中后期即OD600值达到45时,向发酵体系中加入IPTG进行诱导培养,使IPTG在发酵体系中的浓度为0.2mmol/L,诱导培养的时间为4h;发酵过程中通过2M氢氧化钠调节PH为7.2。
通过以上发酵方法得到发酵液,发酵液为容器内的所有物质,发酵体系也为发酵容器内的所有物质。
3、发酵结果
(1)目的蛋白的产率
通过多次发酵实验,优化后的培养基和发酵培养条件适合菌体生长和蛋白表达,实现高密度发酵目的。发酵水平稳定,每升发酵液收获湿菌保持在120g以上,目的蛋白表达率30%以上,且可溶性良好,表10为三个批次的发酵实验结果。
表10部分发酵批次情况
Figure BSA00000292731000141
放罐即发酵结束。
湿菌重是按照如下方法得到的:取发酵结束后的发酵液,称量体积,经4℃,8000rpm冷冻离心10min,收集菌体称重,即得到湿菌重。
产率为每升发酵液经离心后得到的湿菌重量(发酵液指发酵容器内的所有物质)。
蛋白表达率是指目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量的百分率。
(2)SDS-PAGE电泳检测
取40μL发酵液,加5×LoadingBuffer 10μL,沸水浴10min,10000rpm离心5min,取10μL上样,跑12%分离胶的SDS-PAGE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2h,经脱色液脱色,Bandscan5.0(凝胶图像分析软件)分析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如图7所示。图7为20100623批发酵SDS-PAGE电泳结果,由图中可见,诱导1小时、2小时、3小时以及放罐上清中均出现分子量20KD的表达带,而诱导前和超声沉淀中均未检测到该表达带。
优化后培养基和发酵工艺,适合重组大肠杆菌的生长和目标蛋白的表达。本工艺具有可重复性好;菌体生长快(图8),可大幅缩短发酵周期;菌体产量高,满足高密度发酵需要和目标蛋白表达率高,且可溶性良好等优点。发酵培养基中,酵母粉有助于提高菌体产量,甘油有助于目的蛋白表达。发酵过程中溶氧控制,诱导时OD600值,流加补料控制对于提高菌体产量至关重要。
三、分离提取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并鉴定
1、分离提取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取发酵结束后的发酵液,称量体积,经4℃,8000rpm冷冻离心10min,收集菌体称重。将菌体悬于20mmol/LTris-HCl缓冲液中,超声破碎,离心,收集上清。
2、蛋白鉴定:
(1)质谱分析测定C末端序列
取分离提取后的IL-1ra工程菌发酵液样品溶液,用溴化氰裂解,裂解后的样品进行Q-TOF2串联质谱测序。检测条件:正离子检测方式;毛细管电压3000V,cone电压50V,Collision电压10V;MCP检测器电压2150V。检测环境:环境温度20.5℃;环境相对湿度37%。检测仪器名称及型号:Q-TOF2 ESI-MS/MS(Micromass),仪器允许误差为0.1Da。
Q-TOF2串联质谱序列分析结果见图9,该样品的C端氨基酸的序列为:Val Thr LysPhe Tyr Phe Gln Glu Asp Glu。此序列与IL-1ra cDNA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表中序列2)C端序列一致。
(2)N-末端氨基酸的序列分析
将菌体破碎后的上清液转膜后,用EDMAN降解蛋白质N-末端氨基酸的序列分析方法测定N-末端氨基酸的序列。检测仪器名称及型号为美国Applied Biosystems公司PROCISE491。检测环境为:室内温度25℃,相对湿度46.0%RH。检测图谱见图10,得到该样品的N-末端15个氨基酸的序列为:Met Arg Pro Ser Gly Arg Lys Ser Ser LysMet Gln Ala Phe Arg。此序列与IL-1ra cDNA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表中序列2)N-末端序列一致。
由以上样品中蛋白C末端序列和N-末端氨基酸的序列的分析结果可知,分离提取获得的蛋白即为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Figure ISA00000292731200011
Figure ISA00000292731200021
Figure ISA00000292731200031

Claims (7)

1.一种用于制备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发酵培养基,由以下成分组成:胰蛋白胨、酵母粉、氯化钠、葡萄糖、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氯化钙、硫酸镁、维生素B1、丙三醇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和水;
以上成分在所述发酵培养基中浓度分别为:
胰蛋白胨32g/L、酵母粉20g/L、氯化钠0.5g/L、葡萄糖2g/L、十二水磷酸氢二钠15g/L、磷酸二氢钾3g/L、氯化钙0.011g/L、硫酸镁0.96g/L、维生素B1 0.033g/L、丙三醇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0.2ml/L。
2.制备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重组菌接种于权利要求1所述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得到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所述重组菌为向大肠杆菌中导入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基因,得到的重组大肠杆菌,所述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基因通过如下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将序列中序列1所示基因插入PET-30a载体的多克隆位点得到的重组表达载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在所述发酵培养前,包括如下种子培养的步骤:
(1)一级种子培养:将重组菌接种于种子培养基A,在PH值为7.2、37℃和200rpm的条件下培养12小时得到一级种子液;
所述种子培养基A由以下成分组成:
胰蛋白胨、酵母粉、氯化钠和水;
以上成分在所述种子培养基A中浓度分别为:
胰蛋白胨10g/L、酵母粉5g/L和氯化钠10g/L;
(2)二级种子培养:将步骤(1)得到的一级种子液按1%接种量接入种子培养基B,在PH值为7.2、37℃和200rpm的条件下培养7-8小时得到二级种子液;
所述种子培养基B由以下成分组成:
胰蛋白胨、酵母粉、氯化钠和水;
以上成分在所述种子培养基B中浓度分别为:
胰蛋白胨16g/L、酵母粉10g/L和氯化钠5g/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发酵培养的温度为37℃;
发酵培养中,接种量为9%-10%;
发酵培养中,使发酵体系的溶氧量保持在30%-50%;
发酵培养中,发酵体系的pH值为7.0-7.2;
所述发酵体系为发酵容器内的所有物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过程中,包括如下补料的步骤:在所述发酵体系的OD600值达到7.0-9.0时,开始向发酵体系中补加补料培养基;
所述补加的补料培养基与权利要求1所述发酵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3;
所述补料培养基由以下成分组成:
酵母粉、胰蛋白胨、甘油、葡萄糖、氯化铵、硫酸镁、维生素B1和水;
以上成分在所述补料培养基中浓度分别为:
酵母粉200g/L、胰蛋白胨20g/L、甘油200ml/L、葡萄糖10g/L、氯化铵10g/L、硫酸镁5g/L和维生素B10.1g/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中,包括如下诱导培养步骤:在发酵体系的OD600值达到35-45时,向发酵体系中加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进行诱导培养,使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在发酵体系中的浓度为0.1mmol/L-0.2mmol/L,诱导培养的时间为3h-4h。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肠杆菌为大肠杆菌菌株BL21(DE3)。
CN2010102993970A 2010-09-29 2010-09-29 制备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方法 Active CN1020025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993970A CN102002517B (zh) 2010-09-29 2010-09-29 制备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993970A CN102002517B (zh) 2010-09-29 2010-09-29 制备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2517A CN102002517A (zh) 2011-04-06
CN102002517B true CN102002517B (zh) 2012-11-28

Family

ID=43810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993970A Active CN102002517B (zh) 2010-09-29 2010-09-29 制备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025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75945B (zh) * 2013-05-20 2015-03-04 北京工业大学 可溶性hiv-1整合酶重组蛋白的制备方法
CN115125224B (zh) * 2022-08-11 2023-07-18 福州大学 一种可规模化生产具有活性的dna聚合酶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58A (zh) * 1993-05-21 1994-01-19 沈阳军区后勤部军事医学研究所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制备工艺
CN101805404A (zh) * 2009-12-31 2010-08-18 大连水产学院 重组牙鲆白细胞介素6蛋白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58A (zh) * 1993-05-21 1994-01-19 沈阳军区后勤部军事医学研究所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制备工艺
CN101805404A (zh) * 2009-12-31 2010-08-18 大连水产学院 重组牙鲆白细胞介素6蛋白及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路凡等.人白细胞介素1 受体拮抗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第22卷(第6期),522-52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2517A (zh) 2011-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95341B (zh) 一种由海洋细菌分泌的褐藻胶裂解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8766B (zh) 一株生产戊二胺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制备戊二胺的方法
CN110819572B (zh) 一种拟蕈状芽孢杆菌
CN107384844A (zh) 一种产磷脂酶d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
WO2023098678A1 (zh) 一株高蛋白酿酒酵母及其应用
CN110331102A (zh) 异常威克汉姆酵母菌1027jm-2在酱油酿造中的应用
CN103305442B (zh) 巴氏醋杆菌Ab3及利用巴氏醋杆菌Ab3发酵法生产二羟基神经酰胺的方法
CN102061278B (zh) 一种食甲基菌mp688及其应用
CN104450571B (zh) 一种高效降解蝇蛆蛋白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
CN102002517B (zh) 制备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方法
JPH0923785A (ja) 繊毛虫類の大量培養法
CN107012095B (zh) 猪结肠微生物组体外模拟培养的发酵参数
CN103122324B (zh) 鸡大肠杆菌培养方法
CN109536427A (zh) 一种酸胁迫抗性提高的乳酸菌工程菌
CN110628653B (zh) 一种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的增殖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11897A (zh) 一种沙雷氏菌及其在蛋白酶生产中的应用
CN109486730A (zh) 芽孢杆菌h3、由其发酵鱼皮制备胶原蛋白多肽的用途和胶原蛋白多肽
RU2745093C1 (ru) Штамм метанокисляющих бактерий Methylococcus capsulatus BF19-07 - продуцент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микробной белковой массы
CN109251941A (zh) 一种高产琥珀酸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
CN116286513B (zh) 一株希氏乳杆菌FR-1012及其工业化生产γ-氨基丁酸的方法
CN117568194B (zh) 一株酿酒酵母、应用
CN116574613B (zh) 一种蛋白核小球藻叶绿素合成缺陷型突变株及其应用
RU2803269C1 (ru) Питательная среда для культивирования пастерелл в промышленных биореакторах
CN102191227B (zh) 一种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
CN110964641B (zh) 控制浮游植物的盐藻养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