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01275B - 遮阳篷顶装置的框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遮阳篷顶装置的框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01275B
CN102001275B CN2010102627283A CN201010262728A CN102001275B CN 102001275 B CN102001275 B CN 102001275B CN 2010102627283 A CN2010102627283 A CN 2010102627283A CN 201010262728 A CN201010262728 A CN 201010262728A CN 102001275 B CN102001275 B CN 1020012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it
cable
guide
framework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6272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01275A (zh
Inventor
堀田贡市
片山肇
三桥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chiyo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chiyo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chiyo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chiyo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01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12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012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12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2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 B60J7/04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with rigid plate-like element or elements, e.g. open roofs with harmonica-type folding rigid panels
    • B60J7/057Driving or actuating arrangements e.g. manually operated levers or knobs
    • B60J7/0573Driving or actuating arrangements e.g. manually operated levers or knobs power driven arrangements, e.g. electr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084Water draining for non-fixed roofs or roof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遮阳篷顶装置的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包括:一对导轨,该一对导轨分别设置在车辆的开口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并且引导遮阳篷顶板的运动;框架,该框架包括横跨所述方向延伸的排水沟,并且连接所述导轨的端部;滑动件,该滑动件分别在所述导轨中滑动;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框架处,并且使所述滑动件滑动;线缆,该线缆将所述滑动件与所述装置连接,并且其布置路线定为在所述排水沟上方越过;导管,该导管覆盖所述线缆;以及导管槽,该导管槽凹入地设置在所述框架处,并且在所述导管槽处分别设置所述导管,其中,设置从所述管的外周向外突出的突出部,并且其中在所述槽中形成接合所述突出部的接合部。

Description

遮阳篷顶装置的框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遮阳篷顶装置的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设置在车顶的开口中的遮阳篷顶装置,例如,已知日本专利No.4265052(在下文中称为“JP4265052”)(图2)中描述的技术。JP4265052中所述的遮阳篷顶装置主要包括一对导轨、用于将导轨的前端连接的框架、沿导轨移动的遮阳篷顶板、用于移动遮阳篷顶板的驱动装置、以及用于连接驱动装置和遮阳篷顶板的线缆。
框架将所述一对导轨的前端连接并且设有驱动装置、线缆、用于覆盖线缆的导管等。此外,与车辆的宽度方向交叉地形成排水沟的框架起到排放在遮阳篷顶装置中流动的雨水等的作用。
线缆将形成在遮阳篷顶板中的滑动件和设置在框架的前端侧上的驱动装置连接,并且该线缆沿车顶的开口从导轨铺设到框架。线缆的一部分铺设成横跨车顶的排水沟。此外,线缆插入通过导轨中的线缆槽,并且线缆的外周被框架中的例如金属制成的导管覆盖。通过用导管覆盖线缆,保护线缆不受灰尘和水的影响,并且防止线缆偏转。
这里,在涉及JP4265052的发明的框架中还形成用于支撑导管的支撑部(JP4265052中的支撑部62)。即,在发明的导管的后端侧上形成从导管的外周突出的轴环部(JP4265052中的轴环部82);并且在框架的排水沟中形成用于锁定导管的轴环的支撑部。
在接合导轨和框架期间,在导管的轴环部锁定在支撑部的凹部之后,当导管的顶端插入凹槽部(JP4265052中的凹槽部32d)时,导轨和框架被组装。
对于JP4265052的遮阳篷顶装置,因为形成在框架中的支撑部设置在排水沟中,所以存在支撑部妨碍排水顺畅地流动的问题。具体地,因为JP4265052中描述的支撑部是相对于排水的流向垂直地安装的板状构件,所以水趋于围绕支撑部汇聚。
此外,在接合框架和导轨期间,因为框架、导轨以及导管的三个构件必须同时组装,所以存在组装工作麻烦的问题。
创造本发明以解决这种问题,并且本发明提供排水性和组装性优良的遮阳篷顶装置的框架结构。
发明内容
所述遮阳篷顶装置的框架结构,包括:一对导轨,该一对导轨设置在车辆的开口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并且构造成引导遮阳篷顶板的运动;框架,该框架包括横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排水沟,并且构造成将所述导轨的端部彼此连接;滑动件,该滑动件附接至所述遮阳篷顶板,并且构造成分别在所述导轨中滑动;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框架处,并且构造成使所述滑动件滑动;线缆,该线缆构造成将所述滑动件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并且其布置路线定为在所述排水沟上方越过;导管,该导管构造成分别覆盖所述线缆;以及导管槽,该导管槽凹入地设置在所述框架处,并且在所述导管槽处分别设置所述导管,其中,分别设置构造成从所述导管的外周向外突出的突出部,并且其中在所述导管槽中分别形成与所述突出部接合的接合部。
根据这种结构,因为在所述导管槽中分别设置用于接合所述导管的所述接合部,所以不必象传统那样在所述框架的所述排水沟中设置接合构件。因此可以防止在所述框架中流动的排水被中断。此外,因为所述框架和所述导轨仅可以在所述导管被预先接合在所述导管槽中的状态下组装,所以可以提高所述框架和所述导轨的组装性。
此外,优选地在所述框架中面对所述导轨的区域处形成配合部,该配合部构造成分别将所述线缆插入贯穿其中并且装配在所述导轨的端部中。根据这种结构,因为所述导轨和所述框架可以通过形成在该框架中的所述配合部装配,所以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框架和所述导轨的组装性。
此外,优选地在所述框架中形成管状部,该管状部构造成在所述排水沟上方越过并且分别将所述线缆插入贯穿其中。根据这种结构,可以用所述管状部覆盖所述线缆的所述外周,并且可以将线缆引向所述导轨的侧部。
此外,在所述框架中,优选地在所述线缆从所述导管暴露出的区域处分别形成构造成引导该线缆的导向部。根据这种结构,可以容易地使所述线缆在所述导管中对准。
根据所述遮阳篷顶装置的框架结构,可以提高该框架结构的排水性和组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遮阳篷顶装置的平面图。
图2是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前框架和导轨的平面图。
图3是图2的I-I剖视图。
图4是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前框架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图4的II-II剖视图。
图6是图4的III-III剖视图。
图7是涉及本实施方式的配合部的立体图。
图8是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导管的后端侧的放大立体图。
图9是示出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前框架和导轨的组装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10是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前框架和导轨的组装状态的前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视需要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遮阳篷顶装置1安装在车辆的车顶U的开口Ua中。说明书中的“上下”、“左右”以及“前后”将基于车辆的行驶方向。对于设置在左右的一对构件,和功能上与其相对应的构件将通过在相同的字母数字之后添加表示“左”或“右”的“L”或“R”来分类。例如,对于导轨,位于左侧的导轨是导轨11L;位于右侧的导轨是导轨11R;并且那些导轨将总称为导轨11。首先,将描述遮阳篷顶装置1的一般结构。
遮阳篷顶装置1主要包括:遮阳篷顶框架2,该遮阳篷顶框架2安装在车顶U处而围绕开口Ua;遮阳篷顶板3,该遮阳篷顶板3设置成沿框架2的前后方向滑动,以打开和关闭开口Ua,并且能在开口Ua中向上或向下倾斜;驱动装置4,该驱动装置4构造成驱动板3打开和关闭;一对线缆22(22L、22R),该一对线缆22构造成连接板3和装置4;以及一对导管25(25L、25R),该一对导管构造成分别供线缆22插入贯穿。
遮阳篷顶框架2包括左导轨11L和右导轨11R,该左导轨11L和右导轨11R分别安装在车辆的开口Ua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并且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前框架12,该前框架12构造成连接导轨11L、11R的前端,以及中央框架13,该中央框架13构造成连接导轨11L、11R的中间部。在左导轨11L和右导轨11R中,经过导轨11L、11R的全长分别形成线缆槽37L、37R,该线缆槽37L、37R构造成引导稍后描述的左线缆22L和右线缆22R。
在遮阳篷顶板3中形成沿其左边缘和右边缘板的板支架5L、5R,并且在支架5L、5R中形成一对左前滑动件6L和右前滑动件6R以及一对左后滑动件7L和右后滑动件7R。前滑动件6L、6R和后滑动件7L、7R形成为可沿导轨11滑动。后滑动件7L、7R通过众所周知的凸轮机构与板支架5相连接,通过相对于支架5的相对运动使遮阳篷顶板3倾斜,并且通过与支架5接合使板3沿前后方向移动。
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4包括:驱动齿轮23,该驱动齿轮23安装在前框架12的下表面上并且构造成与两根线缆22的齿轮(从动齿轮21)啮合;以及电动机24,该电动机24构造成通过未示出的减速器使齿轮23旋转。
线缆22(22L、22R)的一端分别与后滑动件7L、7R相连接,并且另一端与驱动装置4相连接,线缆22包括从动齿轮21,该从动齿轮21由围绕钢制的柔性主体的外周成螺旋形缠绕的金属线形成。线缆22是构造成通过驱动装置4的驱动推拉遮阳篷顶板3的推拉线缆。线缆22的路线定为沿着车顶U的开口Ua的外周。线缆22沿导轨11中的线缆槽37L、37R线性引导。一方面,在驱动齿轮23和导轨11的接合部之间,线缆22分别被安装在前框架12处的一对导管25(25L、25R)引导。
如图1和2所示,导管25L是用于覆盖将驱动装置4和左后滑动件7L连接的线缆22L的管状构件(见图1)。虽然不具体限制导管25L的原料,但是导管25L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树脂制成。导管25L包括:驱动导管部25La,该驱动导管部25La构造成将线缆22L引导至导轨11L侧;以及闲置导管部25Lb,该闲置导管部25Lb构造成供线缆22L的闲置端插入贯穿其中。
如图2所示,导管25L布置在凹入设置于前框架12的前侧上的导管槽51L中。该导管槽51L包括:驱动导管槽部51La,该驱动导管槽部51La构造成保持驱动导管部25La;和闲置导管槽部51Lb,该闲置导管槽部51Lb构造成保持闲置导管部25Lb。
如图1和2所示,导管25R是构造成覆盖将驱动装置4和右后滑动件7R连接的线缆22R的管状构件(见图1)。虽然不具体限制导管25R的原料,但是导管25R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树脂制成。导管25R包括:驱动导管部25Ra,该驱动导管部25Ra构造成将线缆22R引导至导轨11R侧;和闲置导管部25Rb,该闲置导管部25Rb构造成供线缆22R的闲置端插入贯穿其中。
如图2所示,导管25R布置在凹入设置于前框架12的前侧上的导管槽51R中。该导管槽51R包括:驱动导管槽部51Ra,该驱动导管槽部51Ra构造成保持驱动导管部25Ra;和闲置导管槽部51Rb,该闲置导管槽部51Rb构造成保持闲置导管部25Rb;
导管25形成为保护线缆22不受灰尘和水的影响,从而当线缆22被驱动齿轮23推拉时调节线缆22的偏转,并且使得后滑动件7随齿轮23的旋转而移动。于是线缆22L、22R保持面对面而在驱动齿轮23的啮合部处彼此平行,并且随齿轮23的旋转同步地推拉后滑动件7。
当遮阳篷顶装置1被完全关闭时,它构造成使得遮阳篷顶板3的上表面和车辆的车顶U处于相同的水平面,并且当驱动齿轮23被驱动并且线缆22被推拉时,板3的后端借助于后滑动件7通过凸轮机构向上倾斜而被翻起超过车顶U,或者向下倾斜,或者板3被操作成随同滑动件7的运动一起打开和关闭。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本实施方式的每个构件的结构。另外,因为导轨11、前框架12以及导管25近似对称地形成,所以将举例说明其左侧构件。
如图3所示,导轨11L包括底部31、内壁部32、相对于底部31垂直设置的外壁部33以及垂直设置在底部31中间的中间壁部34。在内壁部32和中间壁部34之间形成导轨槽35。前滑动件6L和后滑动件7L沿导轨槽35滑动。在中间壁部34和外壁部33之间形成排水沟36。排水沟36形成为收集从遮阳篷顶板3流动的雨水等,并且使雨水流向稍后描述的前框架12的排水沟44侧。底部31中形成缝隙38。在缝隙38中插入稍后描述的配合部61L。外壁部33中形成向外延伸的延伸部33a。中间壁部34中形成供线缆22L插入贯穿的线缆槽37L。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铝合金制成的挤压构件用作导轨11L,但是导轨11L的原料和成型方法不受限制。
如图2和4所示,前框架12是从导轨11L、11R的前侧垂直地接合至该导轨11L、11R的构件。另外,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前框架12的放大平面图,并且示出了未布置导管25L、25R的状态。
如图4和5所示,前框架12包括底板部41、相对于底板部41形成在更前侧上的前板状部42、以及相对于底板部41形成在更后侧的后板状部43。底板部41形成在比前板状部42和后板状部43低一个台阶的位置。即,前框架12中形成排水沟44,排水沟44的底面是底板部41。如图4所示,排水沟44横跨前框架12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沿前后方向连续地形成在框架12的两侧。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排水沟44形成为面对导轨11L的排水沟36(见图3)。在前框架12的角部形成向外打开的开口44La,并且排水沟44中收集的排水被从开口44La向外排出。
如图4和5所示,在前板状部42处主要形成导管槽51L(驱动导管槽部51La)、导管槽51R(闲置导管槽部51Rb)以及引导线缆22L的导向部52L。
驱动导管槽部51La在其剖视图中形成为字母U形,并且保持导管25L的导管部25La。驱动导管槽部51La在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同时,沿前框架12的角在该前框架的角部处弯曲,并且沿车辆的前后方向近似在排水沟44之前延伸。驱动导管槽部51La包括多个夹部53、以及分别形成在面对排水沟44的区域处的第一接合部54L和第二接合部55L。
如图5所示,夹部53是用于夹住和保持导管25L的区域。夹部53中的每一个均包括位于驱动导管槽部51La的侧面上的一对夹爪53a、53a。因为每个夹爪53a的顶端是自由端,所以当导管25L被推入任何一个夹爪53a、53a时,管25L被夹住。此外,因为导管25L仅被夹住,所以可以容易地从夹爪53a、53a移除管25L。
如图4和6所示,第一接合部54L是导管25L的第一突出部81被接合的区域。第一接合部54L被切口并且形成为与第一突出部81接合。第一接合部54L在其平面图中形成在闲置导管槽51Rb和排水沟44之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第一接合部54L被切口和形成,但是它不限于此,并且可以是第一突出部81可以被接合的模式。
第二接合部55L是导管25L的第二突出部82L被接合的区域。第二接合部55L形成在驱动导管槽部51La的面对排水沟44的一侧的后端。第二接合部55L形成为其宽度比驱动导管槽部51La的槽宽度宽。第二接合部55L在其平面图中相对于第一接合部54L形成在更接近排水沟44的一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第二接合部55L形成为其宽度比驱动导管槽部51La的槽宽宽,但是它不限于此,并且可以是第二突出部82L可以被接合的模式。
如图4和5所示,闲置导管槽部51Rb在其剖视图中形成为字母U形,并且保持导管25R的闲置导管部25Rb。闲置导管槽部51Rb在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同时,与驱动导管槽部51La在其下侧相交,并且沿前框架12的角在该前框架的角部处弯曲。闲置导管槽部51Rb包括多个夹部53。
如图4和6所示,导向部52L突出地设置在前框架12的前板状部42。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向部52L相对于第二接合部55L形成在更接近排水沟44的一侧上。导向部52L在其侧剖视图中形成为矩形,并且其上表面52a形成在比驱动导管槽部51La的底面更高的位置。导向部52L是用于使暴露的线缆22L与上表面52a接触并且使线缆22L相对于导管25L对准的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前框架12用树脂制成并且由注射成型法形成,但是其原料和成型方法不受限制。
如图4、6以及7所示,在后板状部43处形成配合部61L。该配合部61L包括相对于后板状部43垂直地设置的第一垂直设置部62、垂直于第一垂直设置部62的第二垂直设置部63、以及构造成从第一垂直设置部62和第二垂直设置部63延伸并且设置在其上的上盖64。第一垂直设置部62中设置与稍后描述的管状部71L连通的穿透孔62a。线缆22L插入贯穿穿透孔62a。从后板状部43到上部64的高度形成为近似等于从导轨11L(见图3)的底部31的下表面到中间壁部34的上端面的高度。配合部61L是装配在导轨11L的中间壁部34中的区域。
如图4和6所示,在排水沟44上方形成管状部71L。管状部71L跨接在前板状部42和后板状部43之间并且形成为在排水沟44上方越过。管状部71L的前端侧通向导向部52L侧;其后端侧与配合部61L相连通。在管状部71L内形成其剖视图中的圆形中空部,并且线缆22L插入贯穿其中。
图8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导管25L的后端侧的放大立体图。对于导管25L(驱动导管部25La),在面对排水沟44的一侧上形成第一突出部81L和第二突出部82L。线缆22L插入贯穿导管25L。
第一突出部81L从导管25L的外周突出地向外形成。第一突出部81L与形成在前框架12中的第一接合部54L接合。第一突出部81L可以形成为与第一接合部54L接合并且其自身的形状和尺寸不受限制。
第二突出部82L形成为锥形,该锥形在导管25L的开口部从该导管的外周开始直径逐渐变大。第二突出部82L与形成在前框架12中的第二接合部55L接合。第二突出部82L可以形成为与第二接合部55L接合并且其自身形状和尺寸不受限制。
接下来将描述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导轨11L、前框架12等的组装结构。另外,因为前框架12是近似对称的,所以也将举例说明组装结构中的其左侧结构。
首先,如图2和9所示,导管25L(驱动导管部25La)插入形成在前框架12中的导管槽51L(驱动导管槽部51La)中,并且被夹部53夹住和固定。此外,导管25L的第一突出部81L与导管槽51L的第一接合部54L接合。而且,导管25L的第二突出部82L与导管槽51L的第二接合部55L接合。因此导管25L固定在前框架12内。
其次,导管25R(闲置导管部25Rb)插入导管槽51R(闲置导管槽部51Rb)中,并且由夹部53固定。
接着,如图9和10所示,前框架12的后端侧被组装到导轨11L的前端侧。即,当前框架12的配合部61L装配在导轨11L的中间壁部34中时,使框架12的上表面与导轨11L的下表面抵接。
当组装导轨11L和前框架12时,使导轨11L的中间壁部34的外侧和配合部61L的第二垂直设置部63、上部64彼此抵接,并且配合部61L的第二垂直设置部63插入缝隙38。此外,使导轨11L的底部31和前框架12的底部41抵接。而且,使导轨11L的延伸部33a和前框架12的前板状部42抵接。延伸部33a和前板状部42由螺栓和螺母紧固。
最后,当线缆22L插入贯穿导管25L(驱动导管部25La)时,线缆22L插入贯穿管状部71L、配合部61L以及进一步通过导轨11L的线缆槽37L。线缆22L从作为导管槽51L(驱动导管槽部51La)的后端的第二接合部55L到管状部71L暴露于外侧。在线缆22L暴露于外侧的部分,构造成使得线缆22L和导向部52L的上表面52a接触并且线缆22L通过导管25L的中心。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如上进行组装,但是组装程序不限于此。
根据以上描述的实施方式,因为用于接合导管25L的第一接合部54L和第二接合部55L设置在导管槽51L中,所以不必象传统那样在前框架12的排水沟44中设置接合构件。因此可以防止排水沟44的排水流被中断。此外,因此前框架12和导轨11L仅可以在导管25L被预先接合在导管槽51L中的状态下组装,所以可以提高框架12和导轨11L的组装性。
此外,因为导轨11L和前框架12可以通过形成在框架12中的配合部61L装配,所以可以进一步提高框架12和导轨11L的组装性。
此外,在前框架12中,因为用于引导线缆22L的导向部52L形成在线缆22L从导管25L中暴露的区域,所以可以使线缆22L相对于管25L对准。
因此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适当地改变设计。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用于连接车辆的前侧的前框架12,也可以利用和应用用于连接车辆的后侧的构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设置了两对接合部54、55和突出部81、82,但是可以利用和应用至少一对。
此外,虽然如上所述形成了配合部61,但是那些不限于此;那些可以是前框架12和导轨11可以装配在其中的模式。此外,即使驱动装置4具有能通过线缆22移动遮阳篷顶板3的结构,也可以利用和应用其他模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尽管导管槽51L和导管25L从驱动装置4布置到近似在排水沟44之前(前侧),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图9所示的导管槽51L和导管25L也可以延伸到排水沟44上方,并且布置成将底板部41和导管槽51L分离。
更详细地说,导管槽51L和导管25L延伸到排水沟44上方;并且导向部52L、接合部(例如,第一接合部54L、第二接合部55L)和突出部(例如,第一突出部81L、第二突出部82L)也可形成为与底板部41分离,并且位于排水沟44上方。
即使是这样的构造也不会妨碍排水性,因为在排水沟44(底板部41)与导管槽51L之间存在间隙。

Claims (4)

1.一种遮阳蓬顶装置的框架结构,该遮阳蓬顶装置的框架结构包括:
一对导轨,该一对导轨分别设置在车辆的开口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并且构造成引导遮阳蓬顶板的运动;
框架,该框架包括横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排水沟,并且构造成将所述导轨的端部彼此连接;
滑动件,所述滑动件附接至所述遮阳蓬顶板,并且构造成分别在所述导轨中滑动;
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框架处,并且构造成使所述滑动件滑动;
线缆,所述线缆构造成分别将所述滑动件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并且其布置路线定为在所述排水沟上方越过;
导管,所述导管构造成分别覆盖所述线缆;以及
导管槽,所述导管槽凹入地设置在所述框架处,并且在所述导管槽处分别设置所述导管,
其中,分别设置构造成从所述导管的外周向外突出的突出部,
其中,在所述导管槽中分别形成与所述突出部接合的接合部,并且
其中所述框架中形成管状部,该管状部构造成在所述排水沟上方越过并且分别将所述线缆插入贯穿其中,并且所述管状部的一个端侧分别构造成面对所述导管和所述导管槽,所述管状部的另一端侧分别构造成面对所述导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蓬顶装置的框架结构,其中,在所述管状部的所述另一端侧上分别形成配合部,所述配合部构造成装配在所述导轨的端部中,并且其中所述线缆分别构造成插入所述配合部之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蓬顶装置的框架结构,其中,在所述框架中,在所述导管槽与所述管状部的所述一个端侧之间的、并且所述线缆从所述导管暴露出的区域处分别形成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构造成引导所述线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阳蓬顶装置的框架结构,其中,在所述框架中,在所述导管槽与所述管状部的所述一个端侧之间的、并且所述线缆从所述导管暴露出的区域处分别形成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构造成引导所述线缆。
CN2010102627283A 2009-08-27 2010-08-24 遮阳篷顶装置的框架结构 Active CN1020012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96374 2009-08-27
JP2009-196374 2009-08-27
JP2010176861A JP5357843B2 (ja) 2009-08-27 2010-08-06 サンルーフ装置のフレーム構造
JP2010-176861 2010-08-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1275A CN102001275A (zh) 2011-04-06
CN102001275B true CN102001275B (zh) 2012-11-28

Family

ID=43033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627283A Active CN102001275B (zh) 2009-08-27 2010-08-24 遮阳篷顶装置的框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118357B2 (zh)
EP (1) EP2289723B1 (zh)
JP (1) JP5357843B2 (zh)
CN (1) CN1020012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07004B8 (de) * 2011-04-07 2013-01-10 Bos Gmbh & Co. Kg Rollobaueinheit für ein Kraftfahrzeug
EP2664473B1 (en) * 2012-05-16 2016-03-02 Volvo Car Corporation Side track for a vehicular sun roof
CN102717685A (zh) * 2012-06-11 2012-10-10 芜湖莫森泰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天窗构件
DE102012024566A1 (de) * 2012-12-15 2013-08-01 Daimler Ag Dachmodul für ein Fahrzeugdach eines Personenkraftwagens
US20150224857A1 (en) * 2014-02-12 2015-08-13 Craig Calkins Rear window sunshade for vehicl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US20160288631A1 (en) * 2015-03-31 2016-10-0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ual drive sunroof transmission assembly
CN106183750A (zh) * 2016-08-12 2016-12-07 安徽省地坤汽车天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窗运动机构
CN107234953A (zh) * 2017-06-21 2017-10-10 安徽省地坤汽车天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外滑式天窗后梁结构
JP6637107B2 (ja) 2018-05-16 2020-01-29 日機装株式会社 圧力検出器
CN108944373B (zh) * 2018-05-21 2021-07-27 上海尚宏汽车天窗有限公司 汽车天窗遮阳帘静音驱动系统
DE102021211994A1 (de) * 2021-10-25 2023-04-27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Laderaumabdeckvorrichtung und Kraftfahrzeu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49227A (en) * 1985-09-09 1988-06-07 Webasto-Werk W. Baier Gmbh & Co. Preassembled installation unit for sliding and lifting roofs of motor vehicles
US6431644B1 (en) * 1999-10-29 2002-08-13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liding roof device
CN1735520A (zh) * 2003-05-20 2006-02-15 安托林-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天窗的支撑框架
CN1735521A (zh) * 2003-04-10 2006-02-15 安托林-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机动车辆天窗的支撑框架
CN2910648Y (zh) * 2006-05-17 2007-06-13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用电动天窗的框架总成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22319U (zh) * 1988-02-05 1989-08-18
FR2664211B1 (fr) * 1990-07-09 1992-10-16 Heuliez Webasto Cadre modulaire pour toits coulissants et/ou entrebaillants guides par cables.
JP4265052B2 (ja) 1999-10-29 2009-05-2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スライディングルーフ装置
JP4495571B2 (ja) * 2004-11-10 2010-07-07 八千代工業株式会社 サンルーフ装置におけるケーブルの挿通構造
JP4504797B2 (ja) * 2004-12-16 2010-07-14 八千代工業株式会社 サンルーフ装置における駆動モータユニットの取り付け構造
JP5030705B2 (ja) * 2007-08-09 2012-09-19 株式会社城南製作所 サンルーフ用のケーブルガイドパイプ取付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49227A (en) * 1985-09-09 1988-06-07 Webasto-Werk W. Baier Gmbh & Co. Preassembled installation unit for sliding and lifting roofs of motor vehicles
US6431644B1 (en) * 1999-10-29 2002-08-13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liding roof device
CN1735521A (zh) * 2003-04-10 2006-02-15 安托林-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机动车辆天窗的支撑框架
CN1735520A (zh) * 2003-05-20 2006-02-15 安托林-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天窗的支撑框架
CN2910648Y (zh) * 2006-05-17 2007-06-13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用电动天窗的框架总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1275A (zh) 2011-04-06
JP5357843B2 (ja) 2013-12-04
EP2289723B1 (en) 2014-02-26
US8118357B2 (en) 2012-02-21
JP2011068340A (ja) 2011-04-07
EP2289723A3 (en) 2013-01-02
EP2289723A2 (en) 2011-03-02
US20110049938A1 (en) 2011-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1275B (zh) 遮阳篷顶装置的框架结构
CN102161308B (zh) 天窗装置的导流机构
US8322075B2 (en) Channel seal for a sliding window assembly
US8272168B2 (en) Sliding window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sealing
JP6018953B2 (ja) サンルーフ装置
BRPI0717864A2 (pt) Conjunto de janela de veículo adaptado para ser fixado dentro de uma abertura de carroçaria do veículo, veículo, e método para formar um conjunto de janela de veículo
US8595981B2 (en) Sliding window assembly
CN101734127B (zh) 用于将车顶行李架安装至车辆的可开式车顶的装置
US20140230333A1 (en) Sliding Window Assembly Including A Drain Hole
US20130285418A1 (en) Sunroof apparatus
CN100467300C (zh) 机动车辆天窗的支撑框架
US20090051193A1 (en) Window regulator system for a vehicle door assembly
JP2016144976A (ja) 車両の排水構造
US9079475B1 (en) Panoramic sunroof assembly
EP1195281B1 (en) Open Roof construction for a vehicle
JP4460421B2 (ja) サンルーフ装置におけるガイドフレームの構造
CN212861044U (zh) 一种汽车天窗后横梁
CN210101288U (zh) 一种汽车天窗导轨
CN102900340B (zh) 换气装置
CN209955717U (zh) 一种易排水汽车天窗导轨
JP2008037229A (ja) サンルーフ装置におけるガイドフレームの取り付け構造
KR100802398B1 (ko) 차량용 선루프
CN102900341B (zh) 换气装置的夹持构造
CN100343084C (zh) 车辆用窗玻璃安装结构
JP4748056B2 (ja) サンルーフ車両の排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