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7975A - 移动电话机 - Google Patents

移动电话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7975A
CN101997975A CN2010102457013A CN201010245701A CN101997975A CN 101997975 A CN101997975 A CN 101997975A CN 2010102457013 A CN2010102457013 A CN 2010102457013A CN 201010245701 A CN201010245701 A CN 201010245701A CN 101997975 A CN101997975 A CN 1019979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obile phone
telephone set
side shifting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457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边英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na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na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na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na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97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79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5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for remote control of applia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5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functional features of a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74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with voice recognition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81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 H04N1/0030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with a mobile telephon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terminal equipment, e.g. arrangements of the camera and the display
    • H04N2007/145Handheld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1/00Still video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4Digital still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移动电话机,具有:拍摄部;第一通信部,其进行电话通信;控制部,其在由第一通信部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进行电话呼叫并在操作侧移动电话机接入了电话从而确立通话状态的状态下,基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规定的第一操作,执行拍摄部的拍摄动作。

Description

移动电话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电话机,特别涉及具有拍摄部的移动电话机。
背景技术
以前,具有拍摄部的移动电话机为人们所知。这样的移动电话机,例如在日本特开2005-101867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323254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3-219043号公报中公开。
在上述日本特开2005-10186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移动电话机(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该移动电话机具有如下的照相机功能:能够对来自于具有预先登记的电话号码的移动电话机(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来电做出应答并能够执行拍摄动作。在该移动电话机中,在接收到来自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呼叫(呼叫信号)并确立了通话状态之后,在该状态下基于来自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规定的操作,使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进行拍摄。另外,上述所谓“通话状态”,表示电话机之间的通信线路处于已连接的状态,表示处于用户之间能够通过声音等进行对话的状态。
另外,在上述日本特开2005-32325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移动电话(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该移动电话带有能够对来自远程的移动电话机(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来电做出应答并执行拍摄动作的照相机。在该带有照相机的移动电话中,在接收到来自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呼叫(呼叫信号)并确立了通话状态之后,在该状态下基于来自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规定的操作,使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进行拍摄。
另外,在上述日本特开2003-219043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带照相机的折叠式移动电话,该移动电话能够基于来自远程的操作终端(PC或移动电话机等)的操作来执行拍摄动作。在该带照相机的折叠式移动电话(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中,在远程的操作终端访问(access)通信企业者服务器(server)等的状态下,从操作终端侧发送拍摄执行命令等的各种控制命令(command),由此按照经由通信企业者服务器而接收到的各种控制命令进行拍摄。另外,由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所拍摄的图像数据,经由通信企业者服务器向操作终端侧传送。另外,在上述终端间的通信过程中,适用在任意的时刻收发附带了包含各种控制命令的信息及拍摄后的图像数据等的信息。
然而,在上述日本特开2005-101867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5-323254号公报记载的具备照相机功能的移动电话机中,在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接收来自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呼叫(呼叫信号)并确立了通话状态的状态下,通过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进行拍摄,因此,认为例如在操作者侧移动电话机以外的移动电话机或者固定电话机与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之间,在事前产生某些通信状态(通话状态)期间,不能确立想要进行拍摄操作的操作者侧移动电话机和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之间的通信(通话)。即,存在以下不良状况:在操作者侧移动电话机以外的电话机和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之间的通信状态切断之前,不能确保想要进行拍摄操作的操作者侧移动电话机和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之间的通信状态。因此,在用户想要进行拍摄操作的时刻不能与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进行通信,所以存在所期望的时刻不能进行拍摄操作的问题点。
另外,在上述日本特开2003-219043号公报记载的带照相机的折叠式移动电话中,通过基于包含各种控制命令的信息的借助通信企业者服务器的收发的通信方式,进行操作终端与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之间的通信,因此认为在通信企业者服务器发生网络迟延等时,不能实现从操作终端面向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的控制命令的即时性。另外,在基于信息的收发的通信方式中,用户从操作终端对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进行远程操作的过程中,有时来自不同于用户的操作终端的第三方的信息通信或电话通信(电话来电)等会中途插进到达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因此来自操作终端的远程操作被暂时中断。因此,存在以下问题点:在用户想要进行拍摄操作的时刻不能与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进行通信,在所期望的时刻不能进行拍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在用户所期望的时刻能够进行拍摄操作的移动电话机。
本发明一技术方案提供的移动电话机具有:拍摄部;第一通信部,其进行电话通信;控制部,其在由第一通信部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进行电话呼叫并由操作侧移动电话机接入了电话从而确立通话状态的状态下,基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规定的第一操作,使拍摄部执行拍摄动作。
在本发明一技术方案提供的移动电话机中,如上所述,通过具有在由第一通信部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进行电话呼叫并在操作侧移动电话机接入了电话从而确立通话状态的状态下,基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规定的第一操作来使拍摄部执行拍摄动作的控制部,由此在用户使拍摄侧的移动电话机执行拍摄动作时,拍摄侧的移动电话机变为呼叫源来向操作侧移动电话机进行电话呼叫从而确立通信状态(通话状态),所以从拍摄侧的移动电话机呼叫直到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之间变为通话状态期间,能够抑制在拍摄侧的移动电话机发生通信中断(中途插入其他通信),并且通话状态确立之后通话状态也不会由于中途插入其他通信等而被中断。由此,来自拍摄侧的移动电话机的呼叫之后,不会由于中途插入其他通信等而被中断,用户能够在可靠地独占拍摄侧的移动电话机的状态下执行拍摄动作,所以用户能够在所期望的时刻进行拍摄操作。
在上述一技术方案提供的移动电话机中,优选的,控制部基于用户进行的操作,控制第一通信部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进行电话呼叫。若这样构成,基于用户的对于拍摄侧的移动电话机的规定的操作,能够容易地执行确保成为拍摄动作所需要的用于电话线路的电话呼叫。
此时,优选的,第一动作模式与第二动作模式之间能够进行切换,第一动作模式是指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之间进行通常电话通信的模式,第二动作模式是指基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规定的第一操作来使拍摄部执行拍摄动作的模式;在由用户设定成第二动作模式时,控制部控制第一通信部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进行电话呼叫。若这样构成,拍摄侧的移动电话机,以用户从第一动作模式切换到第二动作模式为契机,能够可靠地使操作侧移动电话机进行电话呼叫。
在上述一技术方案提供的移动电话机中,优选的,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规定的第一操作,包括由用户切断通话状态的操作;在由用户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一侧切断处于通话状态的通信状态时,控制部控制拍摄部执行拍摄动作。若这样构成,以来自操作侧移动电话机侧的“切断通话”这样的一般性的操作为触发(契机),能够容易地使拍摄侧移动电话机执行拍摄动作。
此时,优选的,在由用户切断处于通话状态的通信状态时,操作侧移动电话机发送用于结束通信状态的信号,在由第一通信部接收到用于结束通信状态的信号时,控制部检测出已由用户切断处于通话状态的通信状态,从而控制拍摄部执行拍摄动作。若这样构成,用户进行的“切断通话”这一操作在操作侧移动电话机侧变换为用于“结束通信状态的信号”之后,接收了该“用于结束通信状态的信号”的拍摄侧的移动电话机,将“用于结束通信状态的信号”识别为使拍摄部执行拍摄动作的命令,所以利用移动电话机之间的通信能够使拍摄动作可靠地执行。
在上述一技术方案提供的移动电话机中,优选的,还具有第二通信部,该第二通信部能够用电话通信以外的方法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通信,且能够取得操作侧移动电话机所具有的识别信息;在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进行电话呼叫时,控制部基于第二通信部所预先取得的识别信息,使用第一通信部控制向操作侧移动电话机进行电话呼叫。若这样构成,在从拍摄侧的移动电话机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进行电话呼叫(进行呼叫)时,基于第二通信部所预先取得的识别信息(电话号码等)能够进行电话呼叫,所以用户无需手动对拍摄侧的移动电话机进行电话呼叫操作,能够抑制给用户的操作带来负担。
此时,优选的,第一动作模式与第二动作模式之间能够进行切换,第一动作模式是指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之间进行电话通信的模式,第二动作模式是指基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规定的第一操作来使拍摄部执行拍摄动作的模式,由用户设定成第二动作模式时,控制部通过第二通信部控制取得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识别信息。若这样构成,在拍摄侧的移动电话机中,以用户从第一动作模式向第二动作模式切换为契机,能够对可靠地取得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识别信息进行控制。
在还具有上述第二通信部的结构中,优选的,控制部控制进行如下控制:使用一种以上的通信方式,通过第二通信部预先取得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识别信息,在使用第一通信方式不能够取得识别信息时,使用不同于第一通信方式的第二通信方式,来取得识别信息。若这样构成,在使用第一通信方式不能取得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识别信息时,能够尝试使用不同于第一通信方式的第二通信方式再次取得识别信息。由此,能够更可靠地取得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识别信息。
在上述一技术方案提供的移动电话机中,优选的,用户能够选择或者能够输入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识别信息,在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进行电话呼叫时,控制部基于由用户所选择或者输入的识别信息,控制进行电话呼叫。若这样构成,用户直接操作拍摄侧的移动电话机来选择或输入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识别信息,由此能够容易确立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之间的通话状态。由此即使用户使用不能与拍摄侧的移动电话机的第二通信部进行通信的操作侧移动电话机,也能够容易地进行拍摄操作。
在上述一技术方案提供的移动电话机中,优选的,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规定的第一操作,包括用户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发送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一音频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的操作;在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之间的通话状态已确立的状态下,控制部基于来自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一音频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控制拍摄部执行拍摄动作。若这样构成,例如,用户发出规定的喊声等的第一声音信号或者操作操作侧移动电话机来发生第一音频信号,由此以第一声音信号或者第一音频信号的接收动作为触发,能够时拍摄侧的移动电话机容易地执行拍摄动作。
此时,优选的,还具有存储部,其存储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一音频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在来自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声音信号和音频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与存储在存储部中的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一音频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相一致时,控制部控制拍摄部执行拍摄动作。若这样构成,控制部仅仅对存储在存储部中的第一声音信号或者第一音频信号和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接收到的声音信号或者音频信号进行比较,就能够在容易地区别出用于执行拍摄动作的第一声音信号或者第一音频信号之后,使拍摄部执行拍摄动作。
上述规定的第一操作包括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发送第一声音信号的操作的结构中,优选的,第一声音信号是与规定的声音模式或者规定的音量相关的信号。若这样构成,例如,用户仅仅发出具有规定的音量的一点声音就能够使拍摄部容易地执行拍摄动作。另外,即使用户在想要拍摄的时刻发出喊声等的规定的声音模式,也能够使拍摄部执行拍摄动作。
在上述一技术方案提供的移动电话机中,优选的,控制部基于来自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不同于规定的第一操作的第二操作,控制拍摄部在执行拍摄动作之前拍摄试拍图像,并且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发送所拍摄的试拍图像。若这样构成,在执行拍摄动作之前,利用第二操作能够在操作侧移动电话机侧取得预先试拍图像,所以用户能够边确认该试拍图像边适当调整拍摄侧的移动电话机或者被摄物体的位置、角度。
此时,优选的,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通过进行电话通信的第一通信部,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发送基于第二操作所拍摄的试拍图像。若这样构成,能够使用电话线路迅速地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发送试拍图像。即,与使用经由电话线路以外的例如因特网等的服务器的网络线路对试拍图像进行数据发送时不同,能够即时性地在拍摄侧的移动电话机和操作侧移动电话机之间进行试拍图像数据的收发。因此,用户能够边迅速地确认试拍图像边在所期望的时刻进行拍摄操作。
在上述控制部通过第一通信部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发送试拍图像的结构中,优选的,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发送试拍图像之后,维持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之间的通话状态。若这样构成,电话通信的试拍图像的发送之后也维持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之间的通话状态,所以用户能够再次进行第二操作并使操作侧移动电话机发送试拍图像。另外,因为在试拍图像的发送之后也维持通话状态,所以用户能够在所期望的时刻进行第一操作(拍摄操作)。
在上述控制部基于来自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第二操作执行拍摄动作之前拍摄试拍图像的结构中,优选的,在基于第二操作拍摄试拍图像时,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用比基于规定的第一操作执行拍摄动作时的像素数小的像素数拍摄试拍图像,并且对所拍摄的试拍图像进行压缩,从而以压缩状态向操作侧移动电话机发送所拍摄的试拍图像。若这样构成,能够使试拍图像的数据发送量变少,所以能够响应地缩短数据发送所需要的时间。由此,能够更迅速地进行试拍图像的确认。
在上述控制部在基于来自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第二操作执行拍摄动作之前拍摄试拍图像的结构中,优选的,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接收由用户在试拍图像中所指定的拍摄范围相关的信息,并且基于拍摄范围相关的信息,控制设定基于规定的第一操作执行拍摄动作时的拍摄范围。若这样构成,在用户看着试拍图像选择出所拍摄的拍摄范围之后,能够将所选择的拍摄范围相关信息发送到拍摄侧的移动电话机,所以在基于规定的第一操作执行拍摄动作时,能够拍摄用户所期望的拍摄范围。
在上述控制部在基于来自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第二操作执行拍摄动作之前拍摄试拍图像的结构中,优选的,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规定的第一操作,包括用户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发送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一音频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的操作;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第二操作,包括用户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发送不同于第一声音信号的第二声音信号和不同于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二音频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的操作;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基于来自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第二声音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拍摄部在执行拍摄动作之前拍摄试拍图像,并且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发送所拍摄的试拍图像。若这样构成,使用不同于第一声音信号的第二声音信号和不同于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二音频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能够容易地在操作侧移动电话机侧取得试拍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的拍摄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的框图。
图3是用于说明图1表示的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框图。
图4是用于说明使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的拍摄动作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的拍摄动作的控制流程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的拍摄动作的控制流程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的框图。
图8是用于说明由图7表示的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所拍摄的预览图像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由图7表示的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所拍摄的拍摄图像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的拍摄动作的控制流程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的拍摄动作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至图4,对由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及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构成的拍摄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是本发明的“移动电话机”及“拍摄侧移动电话机”的一例。
如图1所示,使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机的拍摄系统由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和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构成,其中,所述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能够设置在三脚架60上,对拍摄范围50内的被摄物体51进行拍摄,所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能够远程操作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拍摄系统中,预先将在后述的“远距离(remote)拍摄模式”中进行远程操作的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在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侧登记为“操作侧移动电话机”。另外,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与其他移动电话机之间进行通常的电话通信时的动作模式是本发明的“第一动作模式”,上述“远距离拍摄模式”是本发明的“第二动作模式”的一例。
首先,如图2所示,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是具有拍摄功能(照相机功能)的移动电话机,具有:CPU11、电话通信部12、用于进行拍摄的拍摄部13、IR(红外线)通信部14及蓝牙(Bluetooth)通信部15(Bluetooth为注册商标)、非易失性存储器16、输入部17、显示部18、扬声器19及话筒20。另外,CPU11是本发明的“控制部”的一例,电话通信部12是本发明的“第一通信部”的一例。另外,IR(红外线)通信部14及蓝牙通信部15分别为本发明的“第二通信部”的一例。
CPU11具有负责控制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功能。另外,电话通信部12能够与移动电话公司的基站(未图示)之间收发电波,并且通过基站能够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参照图1)等的其他外线电话机进行无线电话通信、数据通信及可视电话通信等。
IR通信部14及蓝牙通信部15能够分别使用不同于无线电话通信的无线通信方式来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参照图1及图3)等外部设备进行数据收发。具体而言,IR通信部14通过红外线通信与外部设备之间收发数据,并且蓝牙通信部15在进行蓝牙标准规定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状态下,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收发。由此,通过IR通信部14及蓝牙通信部15来取得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电话号码及电子邮件地址(mail address)等,另一方面,向外部设备发送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自身的电话号码及电子邮件地址等。另外,红外线通信及蓝牙标准规定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是本发明的“通信方式”的一例。另外,电话号码及电子邮件地址是本发明的“识别信息”的一例。
另外,非易失性存储器16具有存储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自身的电话号码、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等其他移动电话机的电话号码、CPU11的控制程序及拍摄部13所拍摄的图像等各种数据的功能。
另外,输入部17由用于在来电时按下从而确立通话的通话连接按钮17a、在结束通话时按下的切断按钮17b、在电话号码的拨号(dial)输入时按下的拨号按钮17c(“0”至“9”、“*”及“#”按钮)及选择操作按钮17d等的多个按钮构成。另外,选择操作按钮17d是由用户40按下由此进行显示部18所表示的操作画面的各种操作的按钮。例如,用户40通过选择操作按钮17d来执行规定的操作,由此能够将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CPU11)切换到后述的“远距离拍摄模式”。另外,通过该选择操作按钮17d,能够根据登记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6所存储的电话簿存储部16a中的多个识别信息(电话号码等),来选择远程拍摄所用的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识别信息。
另外,显示部18具有显示功能,显示用户40操作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时的操作画面,以及由拍摄部13所拍摄的图像等。另外,扬声器19具有输出功能,输出通过电话通信部12接收的声音、由CPU11输入的声音。另外,话筒20具有将声音变换为电信号并将其输出至CPU11等的功能。
接着,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与上述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大致同样地构成。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具有CPU21、电话通信部22、IR(红外线)通信部23及蓝牙通信部24、非易失性存储器25、输入部26、显示部27、扬声器28和话筒29。
CPU21具有负责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控制的功能。另外,CPU21发送功能,在与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之间的通话已经确立的状态下,通过电话通信部22将由话筒29输入的声音信号等发送到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另外,电话通信部22能够与移动电话公司的基站(未图示)之间进行电波收发,并且能够通过基站来与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参照图2)等其他外线电话机进行电话通信、数据通信及可视电话通信等。
IR通信部23及蓝牙通信部24能够分别使用无线通信(红外线通信及基于蓝牙标准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来与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等外部设备之间收发数据。即,IR通信部23及蓝牙通信部24具有如下功能:接收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电话号码及电子邮件地址等,并且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及电子邮件地址等发送到连接目标的外部设备(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等)。
另外,为了能够与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蓝牙(Bluetooth)通信部15进行互相数据通信,蓝牙通信部24能够预先设定配对密匙(pairingpasskey)。由此,在预先与蓝牙通信部15和24设定配对密匙时,能够将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电话号码及电子邮件地址等的识别信息发送到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
另外,非易失性存储器25具有存储功能,存储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自身的电话号码及电子邮件地址、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等其他移动电话机的电话号码及CPU21的控制程序等各种数据。
另外,输入部26由通话连接按钮26a、切断按钮26b、拨号按钮26c(“0”至“9”、“*”及“#”按钮)及选择操作按钮26d等构成。另外,拨号按钮26c除了进行拨号输入时使用之外,还拥有在按钮按下时将与各个按钮相对应产生的音频(tone)信号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发送到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另外,选择操作按钮26d是由用户40按下而进行显示部27所表示的操作画面上的各种操作(操作项目的选择等)的按钮。另外,用户40使用选择操作按钮26d能够进行使IR通信部23(红外线通信功能)及蓝牙通信部24(蓝牙通信功能)起动的操作等,从而将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识别信息(电话号码)发送到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
另外,显示部27具有显示用户40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进行操作时的操作画面等的功能。另外,扬声器28具有输出通过电话通信部22接收的声音以及由CPU21输入的声音的功能。另外,话筒29具有将声音变换为电信号并将其输出至CPU21等的功能。
这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用户40将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设定成“远距离拍摄模式”时,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CPU11(参照图2)在规定的时刻,对用户40的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进行电话呼叫。并且,在有电话接入的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和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之间的通话状态已经确立的状态下,例如,在用户40进行了按下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切断按钮26b的操作时,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CPU11(参照图2)进行如下控制:基于对切断按钮26b的按压操作,按下拍摄部13的快门(shutter)。另外,由用户40进行的对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远距离拍摄模式”的设定是本发明的“用户的操作”的一例。另外,由用户40进行的按下切断按钮26b的操作是本发明的“规定的第一操作”及“规定的操作”的一例。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以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结束通话”操作为触发事件(trigger)(契机),使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执行拍摄动作(按下快门的动作)。
接着,参照图1至图5,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远距离拍摄模式”的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拍摄动作的控制流程进行说明。
首先,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远距离拍摄模式”下的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拍摄动作的概要。如图1所示,如果由用户40将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设定为“远距离拍摄模式”,则从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向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发出电话呼叫。之后,用户40基于在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中来自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来电信号而确立通话。在该状态下,如图4所示,用户40已移动到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拍摄范围50内后,在规定的时刻按下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切断按钮26b(参照图3),由此在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拍摄部13执行拍摄动作。
接着,详细说明“远距离拍摄模式”的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控制流程。
首先,如图5所示,在步骤S1中,用户40操作选择操作按钮17d(参照图1),由此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切换到“远距离拍摄模式”。由此,CPU11(参照图2)开始“远距离拍摄模式”。
接着,在步骤S2至S8中,进行确定通信目标(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参照图1))的处理。即,在步骤S2中,由CPU11判断蓝牙通信部15是否有效。在蓝牙功能无效时,转移到步骤S5。在蓝牙功能有效时,进入步骤S3,检索存在于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通信范围内的蓝牙设备(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具体而言,在蓝牙通信部15中预先设定有配对密匙时,检索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存在,其中,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具有特定的蓝牙通信部24(参照图3),上述特定的蓝牙通信部24设有与蓝牙通信部15相同的配对密匙。在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存在于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可通信范围内时,将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识别为能够连接的设备(device),并且通过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蓝牙通信部24,接收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电话号码及电子邮件地址等的识别信息。另一方面,在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不在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通信范围内时,或在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蓝牙通信部24未设定配对密匙时等,不接收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电话号码及电子邮件地址等的识别信息。另外,本控制流程的蓝牙通信部15和24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是本发明的“第一通信方式”的一例。
在步骤S4中,由CPU11判断是否已通过蓝牙通信部15接收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电话号码及电子邮件地址等的识别信息。在已接收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识别信息时,进入步骤S9。另一方面,在未接收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识别信息时,进入步骤S5。
在步骤S5中,由CPU11判断IR通信部14是否有效。即,在IR通信功能无效时,进入步骤S8。另一方面,在IR通信功能有效时,进入步骤S6,检索存在于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通信范围内的IR通信设备(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具体而言,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IR通信部23(参照图3)基于用户40的操作而起动,并且在使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识别信息(电话号码)成为能够发送的状态时,从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IR通信部14发送数据请求。在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可通信范围内存在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时,通过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IR通信部23利用红外线通信来接收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电话号码及电子邮件地址等的识别信息。另一方面,在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不在IR能够通信的范围内时,或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IR通信功能无效时,不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接收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识别信息。另外,在本控制流程的IR通信部14和23之间的IR通信(红外线通信)是本发明的“第二通信方式”的一例。
在步骤S7中,由CPU11判断是否已通过IR通信部14接收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电话号码及电子邮件地址等的识别信息。即,按照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IR通信部14发送来的数据请求,判断是否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IR通信部23向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IR通信部14发送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电话号码及电子邮件地址等识别信息。在已通过IR通信部14接收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识别信息时,进入步骤S9。另一方面,在未通过IR通信部14接收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识别信息时,进入步骤S8。
在步骤S8中,用户40通过输入部17检索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6所存储的数据(电话簿数据),由此选择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电话号码。这样一来,在确定了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识别信息之后,进入下一个步骤S9。
这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9中,由CPU11从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进行拨号呼叫(电话呼叫)。然后,在步骤S10中,判断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之间的通话是否确立。即,基于来自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来电信号,用户40按下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通话连接按钮26a(参照图3)时,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和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之间的通话得以确立。
在步骤S10中判断为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之间的通话状态已确立的情况下,在步骤S11中,由CPU11判断当前确立的通话状态是否被切断。即,判断是否已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接收到表示用户40按下切断按钮26b(参照图3)的“通话结束信号”。另外,在未接收到表示切断按钮26b被按下的“通话结束信号”时,重复进行步骤S11的判断,由此使通话状态继续。另外,通话结束信号是本发明的“用于结束通信状态的信号”的一例。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1中已接收到表示切断按钮26b被按下的信号(通话结束信号)时,在步骤S12中,以接收到的“通话结束信号”为触发(契机),CPU11执行拍摄部13的拍摄动作。由此,所拍摄的被摄物体51(参照图4)的图像数据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6(参照图1)中。另外,在拍摄之后,基于接收到的“通话结束信号”,CPU11切断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之间的通话。
之后,在步骤S13中,CPU11解除“远距离拍摄模式”。如上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远距离拍摄模式”的拍摄动作的控制流程结束。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具有CPU11,该CPU11在电话通信部12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进行电话呼叫并由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接入电话从而确立通话状态的状态下,基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规定的操作(切断通话状态的操作)来执行拍摄部13的拍摄动作。即,在用户40使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执行拍摄动作时,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成为呼叫源来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进行电话呼叫从而确立通信状态(通话状态),所以在从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呼叫并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之间成为通话状态为止的期间内,能够抑制在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发生通信中断(抑制中途插入其他通信),并且在通话状态确立之后也不会由于中途插入其他通信等而引起通话状态中断。由此,从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发出呼叫之后,不会因中途插入其他通信而被中断,所以用户40能够在可靠独占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状态下执行拍摄动作,所以用户40能够在所期望的时刻进行拍摄操作。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CPU11进行如下控制:基于用户40的操作,对由电话通信部12进行的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电话呼叫进行控制。由此,基于用户40对于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规定的操作,能够容易地执行拍摄动作所需要的用于确保电话线路的电话呼叫。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CPU11进行如下控制:在由用户40设定为“远距离拍摄模式”时,对由电话通信部12进行的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电话呼叫进行控制。由此,在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中,以用户40从进行通常的电话通信的动作模式向“远距离拍摄模式”切换为契机,能够使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进行可靠地电话呼叫。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CPU11进行如下控制:基于由用户40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一侧切断处于通话状态的通信状态的操作,控制拍摄部13执行拍摄动作。由此,以来自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一侧的“切断通话”这样的一般的操作为触发(契机),能够容易地使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执行拍摄动作。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CPU11进行如下控制:在由电话通信部12接收到用于结束通信状态的“通话结束信号”时,检测用户40切断处于通话状态的通信状态的操作,并控制拍摄部13执行拍摄动作。由此,用户40的“切断通话”的操作,在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一侧变换为“通话结束信号”(用于结束通信状态的信号)之后,接收到该“通话结束信号”的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将“通话结束信号”识别为执行拍摄部13的拍摄动作的命令,所以能够利用移动电话机之间的通信来可靠地执行拍摄动作。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CPU11进行如下控制:在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进行电话呼叫时,基于由IR通信部14或者蓝牙通信部15所预先取得的识别信息(电话号码),使用电话通信部12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进行电话呼叫。由此,在从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向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进行电话呼叫(拨号)时,能够基于由IR通信部14或者蓝牙通信部15所预先取得的识别信息(电话号码等)进行电话呼叫,所以用户40无需手动对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进行电话呼叫操作,能够抑制用户操作的负担。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CPU11进行如下控制:在由用户40设定为“远距离拍摄模式”时,利用IR通信部14或者蓝牙通信部15取得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识别信息(电话号码等)。由此,在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中,以由用户40进行的从进行通常的电话通信的动作模式向“远距离拍摄模式”的切换为契机,能够进行可靠地取得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识别信息的控制。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CPU11进行如下控制:在使用蓝牙通信不能取得识别信息时,使用IR通信(红外线通信)来取得识别信息。由此,在使用蓝牙通信不能取得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识别信息时,能够尝试使用IR通信(红外线通信)再次取得识别信息。由此,能够更可靠地取得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识别信息。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用户40能够选择或者能够输入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识别信息,CPU11进行如下控制: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进行电话呼叫时,对基于用户40所选择或者输入的识别信息来进行电话呼叫。由此,用户40对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进行直接操作,从而选择或输入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识别信息,由此能够容易确立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之间的通话状态。因此,即使使用不能与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IR通信部14或者蓝牙通信部15进行通信的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用户也能够容易地进行拍摄操作。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2及图3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对基于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发送的规定的声音信号或者音频信号来使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进行拍摄的例子进行说明。
这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6中,在电话簿存储部16a的基础上,设置声音模式(sound pattern)存储部16b及音频信号存储部16c。声音模式存储部16b存储规定的音量及规定的声音模式的“拍摄用声音信号”。该声音模式包括拍摄照片时所使用的喊声(例如,特定的音量的“好,摆姿势”这样的喊声)等。另外,音频信号存储部16c存储由规定的多个音频信号的组合构成的“拍摄用音频信号”。另外,“拍摄用声音信号”及“拍摄用音频信号”分别为本发明的“第一声音信号”及“第一音频信号”的一例。另外,声音模式存储部16b及音频信号存储部16c分别为本发明的“存储部”的一例。
这里,音频信号是以DTMF(Dual-Tone Multi-Frequency:双音多频)方式生成的信号。该音频信号是合成音,组合如下两个音:即,由频率各不相同的4种音构成的高组(高音组)所含的一个音,和由频率彼此不同的4种音构成的低组(低音组)的一个音,并且能够生成高组4种×低组4种=16种信号。通常,这16种音频信号分别与“0”至“9”、“*”以及“#”这12种拨号按钮17c(在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中为拨号按钮26c)中的每一个对应使用。音频信号存储部16c使用该音频信号,存储例如拨号按钮的“1”、“3”、“1”所对应的三个音频信号的组合(拍摄用音频信号)。另外,这些“拍摄用声音信号”(声音模式)及“拍摄用音频信号”(音频信号的组合),能够预先登录在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中。
即,在第二实施形态中,在已确立有电话接入的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和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之间的通话状态的状态下,在用户40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话筒29(参照图3)发声,或者进行按下拨号按钮26c(参照图3)的操作时,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CPU11(参照图2)基于“拍摄用声音信号”或者“拍摄用音频信号”,进行按下拍摄部13(参照图2)的快门的控制。另外,对话筒29发声及按下拨号按钮26c的操作分别是本发明的“规定的第一操作”及“规定的操作”的一例。
接着,参照图1至图6,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远距离拍摄模式”的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拍摄动作的控制流程。
首先,如图6所示,在步骤S21中,用户40操作选择操作按钮17d(参照图1),由此使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切换到“远距离拍摄模式”开始“远距离拍摄模式”。
接着,在步骤S22中,进行确定通信目标(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参照图3))的处理。即,通过使用蓝牙通信部15的通信、使用IR通信部14的通信或者用户40使用输入部17来检索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6的电话簿存储部16a(参照图2)所存储的电话簿数据等的方法,CPU11(参照图2)取得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识别信息。此时,在通过IR通信或者蓝牙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时,通过使用IR通信部23(参照图3)的通信连接或者通过蓝牙通信部24(参照图3)进行通信连接,由此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CPU21(参照图3)执行识别信息的收发。另外,该步骤S22的处理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拍摄动作相关的控制流程(参照图5)的步骤S2至S8的处理相同,省略其说明。
之后,在步骤S23中,CPU11从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进行拨号呼叫(电话呼叫)。然后,在步骤S24中,判断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之间的通话是否已确立。即,基于来自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来电信号,在用户40按下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通话连接按钮26a时,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和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之间的通话确立。另外,在步骤S24以后的处理中,如图6所示,在已确立了通话的状态下进行处理,直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切断通话为止。
然后,在步骤S25中,CPU11判断是否已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接收到信号(声音信号或者音频信号)。在未确认接收时,进入步骤S31。在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接收到信号(声音信号或者音频信号)时,进入步骤S26。
在步骤S26中,由CPU11判断所接收到的信号是否为音频信号,在为音频信号时,进入步骤S27。另一方面,在所接收到的信号为音频信号以外的声音信号时,进入步骤S28。
在步骤S27中,CPU11解释所接收到的音频信号。具体而言,通过比较所接收到的音频信号的组合和登记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6的音频信号存储部16c中的“拍摄用音频信号”(例如,“1”、“3”、“1”这三个数字对应的音频信号的组合),由此解释音频信号。
另外,在所接收到的信号为音频信号以外的声音信号时,在步骤S28中,CPU11对所接收到的声音信号执行声音识别。具体而言,通过对预先登记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6的声音模式存储部16b中的“拍摄用声音信号”的音量及声音模式(例如,特定的音量的“好,摆好姿势这样的喊声)和所接收到的声音信号的音量及声音模式进行比较,由此识别声音信号。
在步骤S29中,判断接收到的音频信号(步骤S27时)与登记在音频信号存储部16c中的“拍摄用音频信号”是否一致,或者判断接收到的声音信号(步骤S28时)与登记在声音模式存储部16b中的“拍摄用声音信号”是否一致。在接收到的信号(音频信号或者声音信号)与所登记的拍摄用信号(“拍摄用音频信号”或者“拍摄用声音信号”)一致时,进入步骤S30。另一方面,在接收到的信号(音频信号或者声音信号)与所登记的拍摄用信号(“拍摄用音频信号”或者“拍摄用声音信号”)不一致时,进入步骤S31。
在步骤S30中,基于接收到的“拍摄用音频信号”或者“拍摄用声音信号”,由CPU11执行拍摄部13的拍摄动作。由此,所拍摄的被摄物体51(参照图4)的图像数据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6中。
然后,进入步骤S31,CPU11判断是否已检测出“通话结束信号。在用户40想保持原样继续进行拍摄操作时,在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侧不切断通话而是再次将信号(音频信号或者声音信号)发送到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由此再次重复步骤S25至S30为止的动作。另外,若用户40按下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切断按钮26b(参照图3)从而切断通话,则CPU11检测到“通话结束信号”,进入步骤S32。之后,在步骤S32中,CPU11解除“远距离拍摄模式”。如上所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远距离拍摄模式”的拍摄动作的控制流程结束。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CPU11进行如下控制:基于由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发送来的“拍摄用声音信号”(例如,特定的音量的“好,摆好姿势”这样的喊声)和“拍摄用音频信号”(例如,例如,“1”、“3”、“1”这三个数字对应的音频信号的组合)中的至少一种信号,执行拍摄部13的拍摄动作,由此,用户40使用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话筒29将“拍摄用声音信号”发送到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或者用户40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拨号按钮26c进行操作来将“拍摄用音频信号”发送到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从而以“拍摄用声音信号”或者“拍摄用音频信号”的接收动作为触发,能够使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的拍摄部13容易地执行拍摄动作。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CPU11进行如下控制:在由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发送来的声音信号和音频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与存储在声音模式存储部16b中的“拍摄用声音信号”和存储在音频信号存储部16c中的“拍摄用音频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相一致时,执行拍摄部13的拍摄动作,由此CPU11仅仅通过对存储在声音模式存储部16b中的“拍摄用声音信号”或者存储在音频信号存储部16c中的“拍摄用音频信号”和由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所发送出的声音信号或者音频信号进行比较,就能够在容易地区别用于执行拍摄动作的“拍摄用声音信号”或者“拍摄用音频信号”之后,使拍摄部13执行拍摄动作。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将“拍摄用声音信号”作为与规定的声音模式以及规定的音量相关的信号,由此,例如用户40仅仅将一定以上音量的声音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话筒29发送到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就能够执行拍摄动作。另外,在将喊声的声音模式等作为“拍摄用声音信号”时,在用户40想进行拍摄的时刻将规定的喊声声音(“拍摄用声音信号”)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发送到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由此能够在用户40想要进行拍摄的时刻使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执行拍摄动作。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规定的声音模式作为“好,摆好姿势”等的照片拍摄相关的喊声的声音模式,由此即使对于在拍摄合影等时成为被摄物体51的人们也能够容易地识别出拍摄的时刻。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拍摄用音频信号”作为多个音频信号的规定的组合(例如拨号按钮的“1”、“3”、“1”的组合),由此与“拍摄用音频信号”一致的组合的音频信号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发送到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时能够执行拍摄动作。由此,与通过单一的拨号按钮26c的输入而执行拍摄动作时不同,能够抑制因错误输入拨号按钮26c而导致的在用户40不希望的时刻进行拍摄动作等。
(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首先,参照图1、图4、图7及图8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在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基于来自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规定的声音信号或者规定音频信号来进行拍摄的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基于来自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其他规定的声音信号或者规定的音频信号,由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发送预览图像及接受拍摄范围的指定,下面对此例子进行说明。另外,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是本发明的“移动电话机”及“拍摄侧移动电话机”的一例。
如图7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具有:CPU311、电话通信部12、拍摄部13、IR通信部14、蓝牙通信部15、非易失性存储器316、输入部17、显示部18、扬声器19和话筒20。另外,在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中,对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相同的结构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CPU311是本发明的“控制部”的一例。
这里,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能够基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发送来的多个不同声音信号或者音频信号,进行拍摄动作和预览拍摄动作。
即,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如图7所示,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16中,在存储“拍摄用声音信号”的声音模式存储部16b及存储“拍摄用音频信号”的音频信号存储部16c的基础上,还设置预览用声音模式存储部316a及预览用音频信号存储部316b。
预览用声音模式存储部316a,存储“预览用声音信号”,该“预览用声音信号”具有与“拍摄用声音信号”(例如,特定音量的”好,摆好姿势”这样的喊声))不同的音量及声音模式。另外,预览用音频信号存储部316b存储“预览用音频信号”。该“预览用音频信号”由与“拍摄用音频信号”(例如,“1”、“3”、“1”对应的音频信号)不同的音频信号的组合构成。这些“预览用声音信号”(声音模式)及“预览用音频信号”(音频信号的组合)由用户40预先登记在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中。另外,“预览用声音信号”及“预览用音频信号”分别是本发明的“第二声音信号”及“第二音频信号”的一例。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在由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发送来的声音模式与非易失性存储器316的预览用声音模式存储部316a所存储的声音模式(“预览用声音信号”)一致时,或者由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发送来的音频信号与预览用音频信号存储部316b所存储的音频信号的组合(“预览用音频信号”)一致时,CPU311进行后述的拍摄部13的预览拍摄动作。并且,CPU311压缩所拍摄的预览图像350(参照图8)的图像数据并将压缩后的数据发送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另外,预览图像350是本发明的“试拍图像”的一例。
这里,所谓的预览拍摄动作,是用比基于拍摄用信号(“拍摄用声音信号”或者“拍摄用音频信号”)执行拍摄动作时的像素数(例如,2048×1536像素(约300万像素))少的像素数(例如,1280×768像素(约100万像素))进行拍摄的拍摄动作。另外,作为减少像素数的方法,例如使用以规定模式对由拍摄部13拍摄到的图像的像素(上述2048×1536像素)进行采样的方法,或对拍摄部13所拍摄的每个图像的像素,对附近像素的像素值进行加权平均的方法等。在该预览拍摄动作中,CPU311执行动画或者静止画中的任一种预览图像350的拍摄。
另外,在预览拍摄动作中拍摄出动画的预览图像350的情况下,CPU311根据规定的压缩方式(Mpeg等)对预览拍摄动作所取得的动画进行压缩,并且通过使用了电话通信部12的可视电话通信,将预览图像350发送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另外,在预览拍摄动作中拍摄出静止画的预览图像350时,CPU311根据规定的压缩方式(Jpeg等)对预览拍摄动作所取得的静止画进行压缩,并且使用电话通信部12通过数据通信(电子邮件等)将预览图像350发送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此时,CPU311间歇性地执行静止画(预览图像350)的拍摄,并且继续向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发送。
另外,如图8所示,CPU311通过电话通信部12(参照图7)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参照图4)接收表示预览图像350所包含的规定拍摄范围351(用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的“拍摄范围信息”。并且,CPU311控制设定基于接收到的“拍摄范围信息”,最终基于“拍摄用声音信号”或者“拍摄用音频信号”进行拍摄时的拍摄范围。其结果,如图9所示,在基于“拍摄用声音信号”或者“拍摄用音频信号”所拍摄的拍摄图像360的拍摄范围与拍摄范围351一致的状态下进行拍摄。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用户40能够这样边看着预览图像350边选择拍摄拍摄图像360时的拍摄范围(图8的拍摄范围351)。另外,“拍摄范围信息”是本发明的“拍摄范围相关的信息”的一例。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将从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接收到的预览图像350(参照图8)显示在显示部27(参照图1)上。此时,如果有用户40使用选择操作按钮26d(参照图1)等从显示部27所显示的预览图像350选择拍摄范围351,则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CPU21生成“拍摄范围信息”,并且利用音频信号发送。该“拍摄范围信息”,例如由拍摄范围351的对角的坐标信息等构成。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接着,参照图2、图3、图5及图7至图11,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远距离拍摄模式的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的控制流程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0所示,在步骤S51中,用户40操作输入部17(参照图7),由此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切换到“远距离拍摄模式”,开始“远距离拍摄模式”。
接着,在步骤S52中,进行确定通信目标(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处理。即,通过使用了蓝牙通信部15的通信、使用了IR通信部14的通信,或者用户40使用输入部17来检索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的非易失性存储器316所存储的数据(电话簿数据)等的方法,CPU311取得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识别信息。此时,在由IR通信或者蓝牙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时,通过使用了IR通信部23的通信连接或者通过蓝牙通信部24进行的通信连接,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CPU21执行识别信息的收发处理。另外,该步骤S52的处理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拍摄动作相关的控制流程(参照图5)的步骤S2至S8的处理相同,省略其说明。
之后,在步骤S53中,CPU311从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进行拨号呼叫(电话呼叫)。然后,在步骤S54中,判断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之间通话是否已确立。即,基于来自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的来电信号,在用户40按下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通话连接按钮26a时,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和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之间的通话得以确立。另外,在步骤S54以后的处理中,如图10所示,在已确立通话的状态下进行处理,直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切断通话为止,。
这里,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在接着的步骤S55中,在已确立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和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之间的通话的状态下,基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所发送的声音信号或音频信号,进行拍摄控制处理,该拍摄控制处理进行拍摄动作、预览拍摄动作等。以下,参照图11详细说明步骤S55的拍摄控制处理。另外,在图11中,为了说明移动电话机之间的通信,在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的控制流程的基础上,也示出了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控制流程。
即,如图11所示,在步骤S71中,由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的CPU311(参照图7)判断是否已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接收到信号(声音信号或者音频信号)。在未确认接收时,通过重复执行该步骤S71的判断,等待接受来自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信号。
另一方面,在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一侧,在步骤S91中,CPU21(参照图3)判断有无预览拍摄的指示。如果用户40通过话筒29(参照图3)进行输入“预览用声音信号”(发声)的操作或者用户40进行按下“预览用音频信号”对应的拨号按钮26c的组合的操作,则进入步骤S92,所输入的声音信号或者音频信号通过电话通信部22(参照图3)对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发送。另外,在未输入预览用信号(“预览用音频信号”或者“预览用声音信号”)时,进入步骤S97。另外,输入“预览用声音信号”(发声)的操作及按下拨号按钮26c的组合的操作是本发明的“第二操作”的一例。
如果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接收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所发送的信号,则进入步骤S72,通过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的CPU311判断所接收到的信号是否为音频信号。在所接收到的信号为音频信号时,进入步骤S73。另一方面,在所接收的信号为音频信号以外的声音信号时,进入步骤S74。
在步骤S73中,由CPU311解释所接收到的音频信号。具体而言,通过比较所接收到的音频信号的组合和登记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16的音频信号存储部16c中的“拍摄用音频信号”及登记在预览用音频信号存储部316b中的“预览用音频信号”来解释音频信号。
在所接收到的信号为音频信号以外的声音信号时,在步骤S74中,由CPU311执行对所接收到的声音信号的声音识别。具体而言,通过将登记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16的声音模式存储部16b中的“拍摄用声音信号”及存储在预览用声音模式存储部316a的“预览用声音信号”与所接收到的声音信号的音量及声音模式进行比较,来识别声音信号。
在步骤S75中,判断接收到的音频信号(步骤S73时)与登记在预览用音频信号存储部316b中的“预览用音频信号”是否一致,或者,接收到的声音信号(步骤S74时)与存储在预览用声音模式存储部316a中的“预览用声音信号”是否一致。在接收到的信号(音频信号或者声音信号)与所登记的预览用信号(“预览用音频信号”或者“预览用声音信号”)一致时,进入步骤S76。另一方面,在接收到的信号(音频信号或者声音信号)与所登记的预览用信号(“预览用音频信号”或者“预览用声音信号”)不一致时,进入步骤S78。
在步骤S76中,基于接收到的预览用信号(“预览用音频信号”或者“预览用声音信号”),由CPU311执行预览拍摄动作。由此,通过拍摄部13(参照图2)拍摄动画的或者静止画的预览图像350(参照图8)。然后,在步骤S77中,通过电话通信部12将所拍摄的预览图像350向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发送。此时,在预览图像350为动画时,由CPU311通过规定的压缩方式(Mpeg等)压缩预览图像350,并且通过可视电话通信将预览图像350向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发送。另一方面,在预览图像350为静止画时,由CPU311通过规定的压缩方式(Jpeg等)压缩预览图像350,并且通过数据通信(电子邮件等)将预览图像350发送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
另外,如果发送预览图像350,则在后述的步骤S78及步骤S80分别由CPU311判断为“否”,由此返回步骤S71。
另一方面,如果将预览图像350发送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则在步骤S93中,通过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电话通信部22接收预览图像350。然后,在步骤S94中,由CPU21在显示部27上显示接收到的预览图像350(参照图8)。
在步骤S95中,由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CPU21判断是否已指定拍摄范围351。如图8所示,如果由用户40使用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光标等来指定拍摄范围351,则进入步骤S96。另一方面,在未指定拍摄范围351时,进入步骤S97。
在步骤S96中,由CPU21生成拍摄范围351的对角的坐标信息等的“拍摄范围信息”,并且使用电话通信部22通过音频信号对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发送“拍摄范围信息”。
如果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接收到“拍摄范围信息”,则进入步骤S78。即,再次在步骤S71中由CPU311判断为已接收到信号,并经由步骤S73进入步骤S75。然后,在步骤S75由CPU311判断为不是预览用信号(否),由此进入步骤S78。在步骤S78中,由CPU311判断是否包含“拍摄范围信息”。然后,在接收到的音频信号包含“拍摄范围信息”时,进入步骤S79。另外,在接收到的音频信号中不包含“拍摄范围信息”时,进入步骤S80。
在步骤S79中,基于接收到的“拍摄范围信息”,由CPU311基于“拍摄用声音信号”或者“拍摄用音频信号”来设定执行拍摄动作时的拍摄范围351。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调整为拍摄图像360的拍摄范围与由用户40所指定的拍摄范围351一致。另外,如果设定拍摄范围351,则进入后述的步骤S80,由CPU311判断为“否”,由此再次返回步骤S71。
之后,在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一侧,在步骤S97中,由CPU21判断有无拍摄动作的指示。如果用户40通过话筒29输入“拍摄用声音信号”(发声)或者用户40按下“拍摄用音频信号”对应的拨号按钮26c的组合,则进入步骤S98,通过电话通信部22对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发送所输入的声音信号或者音频信号。在步骤S98中对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发送声音信号或者音频信号或者在步骤S97未由用户40输入拍摄用信号(“拍摄用声音信号”或者“拍摄用音频信号”)时,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一侧的拍摄控制处理结束。
如果由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接收到拍摄用信号(“拍摄用声音信号”或者“拍摄用音频信号”,则再次在步骤S71由CPU311判断为已接收到信号,并进入步骤S80。即,经过步骤S73(“拍摄用音频信号”时)或者步骤S74(“拍摄用声音信号”时),并且在步骤S75中由CPU311判断为不是预览拍摄信号(否),由此进入步骤S78。并且,在步骤S78中由CPU311判断为不包含“拍摄范围信息”(否),由此进入步骤S80。
在步骤S80中,判断接收到的音频信号(经过步骤S73时)与登记在音频信号存储部16c中的“拍摄用音频信号”是否一致或者接收到的声音信号(经过步骤S74时)与存储在声音模式存储部16b中的“拍摄用声音信号”一致。在接收到的信号(音频信号或者声音信号)与所登记的拍摄用信号(“拍摄用音频信号”或者“拍摄用声音信号”一致时,进入步骤S81。另一方面,在接收到的信号(音频信号或者声音信号)与所登记的拍摄用信号(“拍摄用音频信号”或者“拍摄用声音信号”)不一致时,进入步骤S71。在步骤S81中,基于接收到的拍摄用信号(“拍摄用音频信号”或者“拍摄用声音信号”),由CPU311执行拍摄部13的拍摄动作。此时,在基于“拍摄范围信息”设定拍摄范围351时,由拍摄部13拍摄与该拍摄范围351一致的拍摄图像360(参照图9)。由此,所拍摄的被摄物体51(参照图9)的图像数据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16中。另外,该拍摄图像360,与预览图像350不同,不是使像素数减少而进行拍摄。之后,如果由CPU311执行拍摄动作,则拍摄控制处理结束,并返回图10的步骤S55以后的处理。
然后,进入步骤S56,由CPU311判断是否检测到“通话结束信号”。在用户40想保持原样继续进行拍摄操作时,在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一侧并不切断通话而是再次将信号(音频信号或者声音信号)发送到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由此再次重复执行步骤S55的处理。另外,若用户40按下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切断按钮26b从而切断通话,则由CPU311检测“通话结束信号”,并进入步骤S57。之后,在步骤S57中,由CPU311解除“远距离拍摄模式”。
如上所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的“远距离拍摄模式”的拍摄动作的控制流程结束。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如上所述,构成CPU311,以便如果接收到不同于“拍摄用声音信号”的“预览用声音信号”或者不同于“拍摄用音频信号”的“预览用音频信号”,则在由拍摄部13执行拍摄动作之前拍摄预览图像350,并且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发送拍摄到的预览图像350。由此,在基于拍摄用信号(“拍摄用声音信号”或者“拍摄用音频信号”)执行拍摄动作之前,能够预先在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一侧接收预览图像350,所以用户40能够一边将该预览图像350显示在显示部27上进行确认,一边对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拍摄部13)或者被摄物体51的位置及角度等进行微调整。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CPU311进行如下控制:在接收到“预览用声音信号”或者“预览用音频信号”时,用比基于“拍摄用声音信号”或者“拍摄用音频信号”执行拍摄动作时的像素数(例如,2048×1536像素(约300万像素))少的像素数(例如,1280×768像素(约100万像素))拍摄预览图像350,并且将拍摄到的预览图像350的数据在压缩(Mpeg或者Jpeg等)的状态下发送至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由此,能够使预览图像350的数据量变少,所以能够使数据发送需要时间变短。由此,能够顺利的进行使用拍摄前的预览图像350的确认及微调整作业。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CPU311进行如下控制:通过电话通信部12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接收表示预览图像350包含的拍摄范围351的“拍摄范围信息”,基于“拍摄范围信息”,并且基于“拍摄用声音信号”或者“拍摄用音频信号”来设定执行拍摄动作时的拍摄范围。由此,用户40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指定了想从预览图像350拍摄的区域(拍摄范围351)之后,基于该拍摄范围351能够将“拍摄范围信息”发送到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所以在基于“拍摄用声音信号”或者“拍摄用音频信号”执行拍摄动作时,能够只拍摄用户40所期望的拍摄范围351。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CPU311进行如下控制:基于来自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预览用声音信号”和“预览用音频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在由拍摄部13执行拍摄动作之前拍摄预览图像350,并且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发送所拍摄到的预览图像350。由此,使用与“拍摄用声音信号”不同的“预览用声音信号”和与“拍摄用音频信号”不同的“预览用音频信号”的至少一种信号,能够容易地在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侧取得预览图像350。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CPU311进行如下控制:通过进行电话通信的电话通信部12,进行输入“预览用声音信号”(发声)的操作或者基于按下“预览用音频信号”对应的拨号按钮26c的组合的操作,来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发送所拍摄的预览图像350。由此,能够使用电话线路迅速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发送预览图像350。即,与使用电话线路以外的例如经由因特网等的服务器(server)的网络线路对预览图像350进行数据发送的情况不同,在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和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之间即时性地收发预览图像350。因此,用户40能够边迅速地确认预览图像350边在所期望的时刻进行拍摄操作。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CPU311进行如下控制:在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发送预览图像350之后,维持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之间的通话状态。由此,由电话通信进行的预览图像350的发送之后也维持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之间的通话状态,所以用户40能够再次进行输入“预览用声音信号”(发声)的操作或者进行按下“预览用音频信号”对应的拨号按钮26c的组合的操作,并使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发送预览图像350。另外,因为预览图像350的发送后也维持通话状态,所以用户40能够在所期望的时刻进行拍摄操作。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其他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另外,本次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应当认为是在全部的点的例示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示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并且包含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意义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示出了这样的例子:在通话状态下,以由用户40进行的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切断按钮26b的操作、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话筒29发声或者按下拨号按钮26c来发生音频信号的操作为触发,使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300)执行拍摄动作,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内置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加速度传感器等,以用户40在规定的方向快速地摇(使之倾斜)操作侧移动电话机动作为触发,使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执行拍摄动作。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示出了这样的例子: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300)的CPU11(311)进行控制,从而基于“拍摄用声音信号”或者“拍摄用音频信号”来执行拍摄部13的拍摄动作,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控制部也可以基于组合第一声音信号及第一音频信号这两者的信号执行拍摄动作。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示出了这样的例子,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300)的CPU11(311)进行控制,从而基于规定的音量及规定的声音模式的“拍摄用声音信号”执行拍摄部13的拍摄动作,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即,控制部也可以仅仅基于规定的音量或者规定的声音模式作为第一声音信号执行拍摄动作。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示出了以“拍摄用声音信号”的声音模式为照片拍摄时所使用的喊声(例如,特定的音量的“好,摆好姿势”这样的喊声)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第一声音信号的声音模式也可以是照片拍摄时所使用的喊声以外的喊声,或者其他信号的声音模式。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示出了以“拍摄用音频信号”为规定的多个(三个)音频信号的组合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第一音频信号也可以是作为单一的音频信号。另外,也可以以第一音频信号为2个或者4个以上的音频信号的组合。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示出了在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300)中设置进行不同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的无线电话通信的无线通信的IR通信部14及蓝牙通信部15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即,也可以不设置本发明的“第二通信部”,而是操作者手动地检索或输入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识别信息。另外,作为本发明的“第二通信部”,也可以设置进行基于红外线通信及蓝牙标准的短距离无线通信以外的无线通信的通信部。例如,可以设置进行所谓的非接触1C卡等所用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部。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示出了在通话状态,用户40从操作侧移动电话机200发送“预览用声音信号”或者“预览用音频信号”,由此使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进行预览拍摄动作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用户40通过进行发生上述声音信号或音频信号以外的信号的操作,由此使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300进行预览拍摄动作。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示出了进行具有比基于拍摄用信号(“拍摄用声音信号”或者“拍摄用音频信号”)执行拍摄动作时的像素数少的像素数的预览图像350的拍摄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用与拍摄图像360的像素数相同的像素数拍摄预览图像350的像素数。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示出了由音频信号发送表示拍摄范围351的“拍摄范围信息”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拍摄范围信息”也可以通过音频信号以外的声音信号、使用电子邮件的信息、使用可视电话的数据通信、使用推送(push)型电子邮件即SMS(Short MessagingService:短消息服务)的信息等进行发送。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示出了构成CPU21,以便生成所按下的拨号按钮26c(“0”至“9”、“*”及“#”按钮)对应的音频信号,并对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100(300)发送所按下的拨号按钮26c对应的音频信号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本发明中,无需随着拨号按钮输入而发送音频信号。即,例如在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存储“0”至“9”、“*”及“#”按钮对应的音频信号,并且能够组合再生非易失性存储器所存储的音频信号。并且,也可以在操作侧移动电话机和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之间的通话已确立的状态下,基于用户进行的使用选择操作按钮的操作输入,组合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所存储的音频信号并再生“拍摄用音频信号”或者“预览用音频信号”,由此对照相机侧移动电话机发送音频信号(“拍摄用音频信号”或者“预览用音频信号”)。

Claims (18)

1.一种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拍摄部;
第一通信部,其进行电话通信;
控制部,其在由上述第一通信部对操作侧移动电话机进行电话呼叫并由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接入了电话从而确立通话状态的状态下,基于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规定的第一操作,使上述拍摄部执行拍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基于用户进行的操作,控制上述第一通信部对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进行电话呼叫。
3.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动作模式与第二动作模式之间能够进行切换,上述第一动作模式是指与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进行通常电话通信的模式,上述第二动作模式是指基于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规定的第一操作来使上述拍摄部执行拍摄动作的模式,
在由上述用户设定成上述第二动作模式时,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第一通信部对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进行电话呼叫。
4.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上述规定的第一操作,包括由用户切断上述通话状态的操作,
在由上述用户从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一侧切断处于上述通话状态的通信状态时,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拍摄部执行拍摄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在由上述用户切断处于上述通话状态的通信状态时,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发送用于结束上述通信状态的信号,
在由上述第一通信部接收到用于结束上述通信状态的信号时,上述控制部检测出已由上述用户切断了处于上述通话状态的通信状态,并控制上述拍摄部执行拍摄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第二通信部,该第二通信部能够用电话通信以外的方法与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通信,而且能够取得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所具有的识别信息,
在对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进行电话呼叫时,上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基于上述第二通信部所预先取得的上述识别信息,使用上述第一通信部来向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进行电话呼叫。
7.根据权利要求6记载的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动作模式与第二动作模式之间能够进行切换,上述第一动作模式是指与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进行电话通信的模式,上述第二动作模式是指基于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规定的第一操作来使上述拍摄部执行拍摄动作的模式,
在由用户设定为上述第二动作模式时,上述控制部控制为通过上述第二通信部来取得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识别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记载的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使用一种以上的通信方式,通过上述第二通信部来预先取得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所具有的识别信息,
在使用第一通信方式不能够取得上述识别信息时,上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使用不同于上述第一通信方式的第二通信方式,来取得上述识别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用户能够选择或者能够输入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识别信息,
在对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进行电话呼叫时,上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基于由上述用户选择或者输入的上述识别信息,进行电话呼叫。
10.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上述规定的第一操作,包括用户从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发送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一音频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的操作,
在与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之间的上述通话状态已确立的状态下,上述控制部基于来自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上述第一声音信号和上述第一音频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控制上述拍摄部执行拍摄动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记载的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存储部,该存储部存储上述第一声音信号和上述第一音频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
在来自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声音信号和音频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与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中的上述第一声音信号和上述第一音频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相一致时,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拍摄部执行拍摄动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0记载的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声音信号是与规定的声音模式或者规定的音量相关的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基于来自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不同于上述规定的第一操作的第二操作,使上述拍摄部在执行拍摄动作之前拍摄试拍图像,并对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发送所拍摄的上述试拍图像。
14.根据权利要求13记载的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通过进行电话通信的上述第一通信部,对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发送基于上述第二操作来拍摄的上述试拍图像。
15.根据权利要求14记载的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对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发送了上述试拍图像之后,维持与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之间的通话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3记载的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在基于上述第二操作来拍摄上述试拍图像时,上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用比基于上述规定的第一操作执行拍摄动作时的像素数小的像素数来拍摄上述试拍图像,并将所拍摄的上述试拍图像的数据以压缩状态向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发送。
17.根据权利要求13记载的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上述规定的第一操作,包括用户从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发送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一音频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的操作,
上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从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接收由用户对上述试拍图像所指定的拍摄范围相关的信息,并基于上述拍摄范围相关的信息,设定在基于上述规定的第一操作来执行拍摄动作时的拍摄范围。
18.根据权利要求13记载的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上述第二操作,包括用户从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发送不同于上述第一声音信号的第二声音信号和不同于上述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二音频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的操作,
上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基于来自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的上述第二声音信号和上述第二音频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使上述拍摄部在执行拍摄动作之前拍摄试拍图像,并对上述操作侧移动电话机发送所拍摄的上述试拍图像。
CN2010102457013A 2009-08-03 2010-08-03 移动电话机 Pending CN1019979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80694 2009-08-03
JP2009180694A JP2011035716A (ja) 2009-08-03 2009-08-03 携帯電話機、携帯電話機を用いた撮像システムおよび撮像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7975A true CN101997975A (zh) 2011-03-30

Family

ID=43138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457013A Pending CN101997975A (zh) 2009-08-03 2010-08-03 移动电话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639301B2 (zh)
EP (1) EP2282496A3 (zh)
JP (1) JP2011035716A (zh)
CN (1) CN10199797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10810A1 (en) * 2011-02-18 2012-08-23 Bae Systems Plc Application of a non-secure warning tone to a packetised voice signal
JP2014179956A (ja) * 2013-03-15 2014-09-25 Olympus Corp 撮像指示端末、撮像システム、撮像指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800249B2 (ja) * 2013-06-21 2015-10-2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影条件設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41137B2 (ja) * 2013-07-31 2017-06-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遠隔操作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システム、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3607538A (zh) * 2013-11-07 2014-02-26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及拍摄装置
KR20170086869A (ko) * 2016-01-19 2017-07-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음성통화 중 영상을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6833397B2 (ja) * 2016-08-12 2021-0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11206582B2 (en) * 2017-05-12 2021-12-21 Apple Inc. Fast return to Wi-Fi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5171A (zh) * 2001-06-29 2003-12-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配备照相机的蜂窝电话
JP2007195200A (ja) * 2007-01-30 2007-08-02 Kyocera Corp 携帯電話端末
CN101212240A (zh) * 2006-12-25 2008-07-0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的联系人自动绑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3376B1 (en) * 1997-08-13 2001-06-05 Mediaring.Com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phone call connection over the internet connection
JP3726064B2 (ja) 2002-01-21 2005-12-14 Nec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遠隔撮影可能なデジタルカメラ付き折り畳み式携帯電話機
JP2004214862A (ja) 2002-12-27 2004-07-29 Casio Comput Co Ltd 電子カメラ装置、遠隔撮影方法および遠隔撮影システム
US20040183918A1 (en) * 2003-03-20 2004-09-23 Eastman Kodak Company Producing enhanced photographic products from images captured at known picture sites
JP2005005813A (ja) 2003-06-09 2005-01-06 Nec Saitama Ltd 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機および同電話機の遠隔操作方法
JP2005101867A (ja) 2003-09-24 2005-04-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携帯電話機
JP2005323254A (ja) 2004-05-11 2005-11-1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
US7489925B2 (en) * 2004-07-01 2009-02-10 Scenera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sending a captured image to a phone call participant
US7634263B2 (en) * 2006-01-30 2009-12-15 Apple Inc. Remote control of electronic devices
US20070254640A1 (en) 2006-04-27 2007-11-01 Bliss Stephen J Remote control and viewfinder for mobile camera phone
US8655271B2 (en) * 2006-05-10 2014-02-18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or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tags in an electronic phonebook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5171A (zh) * 2001-06-29 2003-12-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配备照相机的蜂窝电话
CN101212240A (zh) * 2006-12-25 2008-07-0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的联系人自动绑定方法
JP2007195200A (ja) * 2007-01-30 2007-08-02 Kyocera Corp 携帯電話端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35716A (ja) 2011-02-17
EP2282496A2 (en) 2011-02-09
EP2282496A3 (en) 2013-10-23
US20110105179A1 (en) 2011-05-05
US8639301B2 (en) 2014-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7975A (zh) 移动电话机
JP4352471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US7671886B2 (en) Video-phone terminal apparatus, image-shoot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duct
EP1467564B1 (en) Videophone with screen display setting method
JP2003125451A (ja) 携帯端末装置
JP2003018254A (ja) 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機
CN101022528A (zh) 配备有相机的便携式终端和使用该终端的相片发送方法
JP5413034B2 (ja) 携帯電話機、携帯電話機を用いた撮像システムおよび携帯電話機を用いた撮像方法
JP2009267663A (ja)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撮像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携帯端末装置
KR100438540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이미지 송수신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030176197A1 (en)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 handset for integrated data services
JP2003143261A (ja) 携帯電話端末
JP2010016885A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KR100663480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메시지 삭제 방법
CN109982307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JP2011035722A (ja) 携帯電話機、携帯電話機を用いた撮像システムおよび撮像方法
KR100557152B1 (ko) 휴대 단말기의 멀티단축기능 수행방법
JPWO2005050308A1 (ja) 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機
JP4306140B2 (ja) 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KR100630078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영상 데이터 재구성방법
KR100793014B1 (ko) 주소록 정보 갱신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단말기
JP2004120269A (ja) 携帯型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KR100735379B1 (ko) 휴대 단말기에서 메시지의 자동 재전송 방법
JP2002125208A (ja) 画像電話システム
KR100934819B1 (ko) 엠엠에스 데이터 전송기능을 갖는 멀티 공중전화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