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5745A - 颜色分离合成系统和投影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颜色分离合成系统和投影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5745A
CN101995745A CN2010102473779A CN201010247377A CN101995745A CN 101995745 A CN101995745 A CN 101995745A CN 2010102473779 A CN2010102473779 A CN 2010102473779A CN 201010247377 A CN201010247377 A CN 201010247377A CN 101995745 A CN101995745 A CN 1019957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olor
reflection
polarization beam
beam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473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5745B (zh
Inventor
猪子和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995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57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57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57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2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 G02B27/283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used for 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73Polarisers in the lamp hous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3/00Colour photography, other than mere exposure or projection of a colour film
    • G03B33/10Simultaneous recording or projection
    • G03B33/12Simultaneous recording or projection using beam-splitting or beam-combining systems, e.g. dichroic mirr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颜色分离合成系统以及具有该颜色分离合成系统的投影显示装置,该颜色分离合成系统包括位于第一偏振分束器和光路合成器之间的光路上的第一透明部件和位于第二偏振分束器和光路合成器之间的光路上的第二透明部件。满足0.05(mm)<|t1/vd1-t2/vd2|<1.00(mm),这里,t1是第一透明部件的厚度,t2是第二透明部件的厚度,vd1是第一透明部件的材料的Abbe数,vd2是第二透明部件的材料的Abbe数。

Description

颜色分离合成系统和投影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液晶面板)调制从光源发射的光束并显示图像的颜色分离合成系统以及具有该颜色分离合成系统的投影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被配置为在预定的表面上投影和显示彩色图像的投影显示装置,已知的投影显示装置通过使用一个偏振分束器反射和透射两个颜色光束,并将各颜色光束引向相应的反射型液晶显示元件(液晶面板)。
在许多情况下,入射到偏振分束器的偏振分离表面上的光的入射角不是恒定的,而是具有范围(latitude)。由此,入射光未在偏振分离表面上被完美地分离成透射光和反射光,并且最初将被透射的光被反射或者将被反射的光被透射。以下,该光将被称为多余的光。然后,该多余的光通过偏振分束器干涉入射到相应的反射型液晶显示元件上并被其调制的反射的图像光,并且,在屏幕上投影干涉图案。被配置为减少屏幕上的干涉图案的投影显示装置是已知的。与日本专利公开No.(“JP”)2006-047968对应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US”)2005/0243279和JP 2006-343692。
在US 2005/0243279中公开的投影显示装置通过使得投影透镜自身的轴向色差大来减少屏幕上的干涉图案。但是,由于这种轴向色差,可能出现单色带中的光斑。
在JP 2006-047968中公开的投影显示装置通过使用具有轴向色差的色差板(平行平板)来减少屏幕上的干涉图案。此时,由于色差板而出现球面像差。即使对于通常不会如同透镜一样具有折光力的平板玻璃(平行平板(plane parallel plate)),实际上也根据其厚度出现球面像差。因此,与在其中不插入平板玻璃的光路相比,在其中插入平板玻璃的光路上分辨(resolving)性能趋向于较低。
当JP 2006-343692中公开的投影显示装置通过使用轴向色差透镜减少屏幕上的干涉图案时,由于诸如投影透镜的倍率色差和远心特性的对于图像质量性能的其它影响,投影图像的图像质量趋向于劣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可适当地维持投影图像的图像质量并减少屏幕上的干涉图案的颜色分离合成系统和具有该颜色分离合成系统的投影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颜色分离合成系统包括:被配置为将第一颜色光引向第一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并分解来自第一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的第一反射光的第一偏振分束器;被配置为将第二颜色光引向第二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并分解来自第二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的第二反射光以及将第三颜色光引向第三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并分解来自第三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的第三反射光的第二偏振分束器;被配置为合成从第一偏振分束器发射的第一颜色光与从第二偏振分束器发射的第二颜色光和第三颜色光的光路合成器;位于第一偏振分束器和光路合成器之间的光路上的第一透明部件;和位于第二偏振分束器和光路合成器之间的光路上的第二透明部件,其中,满足0.05(mm)<|t1/v1-t2/v2|<1.00(mm),这里,t1是第一透明部件的厚度,t2是第二透明部件的厚度,v1是第一透明部件的材料的Abbe数,v2是第二透明部件的材料的Abbe数。
参照附图阅读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投影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2A和2B是由平行平板玻璃导致的轴向色差的说明图。
图3是使用常规的反射型液晶面板的投影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4是在屏幕上出现的干涉图案的原理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之前,现在参照图1给出根据本发明的颜色分离合成系统和投影显示装置的概况的简要描述。图1示出颜色分离合成系统和具有该颜色分离合成系统的投影显示装置。颜色分离合成系统通过使用诸如二向色反射镜或二向色棱镜的分色器3将来自照明光学系统2的入射光束分成诸如绿光、红光和蓝光的具有不同波长带的多个颜色光束。各颜色光(color light)被引向预定表面,诸如液晶面板的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5、8和9中的一个被定位在该预定表面上。被预定表面上的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调制的光束通过由偏振分束器构成的光路合成器13相互合成,并且从一个方向被发射。在被分色器3分离的光束中,诸如绿光的一个颜色光通过第一偏振分束器4被引到第一预定表面上。来自设置在第一预定表面上的液晶面板5的光进入第一偏振分束器4并通过第一透明部件11进入光路合成器13。
另一方面,透射通过分色器3的光被第二偏振分束器7分成两个光束(红光和蓝光),并且它们被引向第二和第三预定表面。来自设置在第二和第三预定表面上的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的光束通过第二偏振分束器7和第二透明部件12入射到光路合成器13上。通过光路合成器13合成的三色光束通过投影光学系统14被投影到诸如屏幕S的预定表面上。由此,在屏幕表面S上形成图像信息。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投影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从诸如高压汞灯的光源(单元)1发射的(白色)光被成形,以使得通过使用远心光束照射反射型液晶显示面板5、8和9。当光源1被配置为发射非偏振光时,偏振转换元件被结合入照明光学系统2中,并且,照明光学系统2发射具有p偏振光(如||||所示的那样在纸面上振荡的线性偏振光)的偏振状态的光束。当光源1被配置为发射偏振光时,从照明光学系统2发射的光的偏振方向被设定为使得光具有p偏振光的偏振状态。
无论如何,从照明光学系统2发射的并且入射到二向色镜(分色器)3上的所有光束不管波长如何都符合p偏振光。在二向色镜3之中,第一颜色光(由实线示出)(绿光)(G)被反射并沿第一光路行进,并且,第二颜色光(由虚线示出)(红光)R和第三颜色光(由交替的长短虚线示出)(蓝光)B透射并沿第二光路行进。此时,二向色镜3的光谱特性被设定为使得第一颜色光可以是绿光。在二向色镜3上反射的第一颜色光G进入第一偏振分束器4,然后穿过其偏振分离表面4a,然后入射到第一反射型液晶面板(第一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5并被其光学调制。然后,光再次入射到偏振分束器4的偏振分离表面4a。偏振分束器4的偏振分离表面特征性地透射p偏振光,并且反射s偏振光(如····所示的那样沿与纸面垂直的方向振荡的线性偏振光)。因此,被第一反射型液晶面板5调制成s偏振光的分量在偏振分束器4的偏振分离表面4a上被反射(作为第一反射光),并且被引向光路合成器13。
另一方面,已透射通过二向色镜3的第二颜色光R和第三颜色光B入射到第一波长选择性波长板(波长选择性相位差板)6。本实施例将第二颜色光R设为红光并将第三颜色光B设为蓝光。第一波长选择性波长板6特征性地仅使第二颜色光R的波长分量在偏振方向上旋转90°。第二颜色光R通过第一波长选择性波长板6,并且被转换成s偏振光。已通过第一波长选择性波长板6的第二颜色光R和第三颜色光B入射到第二偏振分束器7。与第一偏振分束器4的偏振分离表面4a类似,第二偏振分束器7的偏振分离表面7a特征性地透射p偏振光并反射s偏振光或分解(analyze)该光。结果,第二颜色光R在偏振分离表面7a上被反射并入射到第二反射型液晶面板(第二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8,而第三颜色光B透射通过偏振分离表面7a并入射到第三反射型液晶面板(第三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9。
被反射型液晶面板8光学调制的颜色光R和被反射型液晶面板9光学调制的颜色光B再次入射到第二偏振分束器7的偏振分离表面7a。被反射型液晶面板8和9调制的光束中的第二颜色光(第二反射光)R的p偏振光分量和第三颜色光(第三反射光)B的s偏振光分量经由偏振分离表面7a向第二波长选择性波长板10行进。第二波长选择性波长板10特征性地仅使第三颜色光B的波长分量的偏振方向旋转90°。作为结果,已被反射型液晶面板9调制并被转换成s偏振光的第三颜色光B在偏振分离表面7a上被反射,通过第二波长选择性波长板10,并且,被转换成p偏振光。通过第二波长选择性波长板10的第二颜色光R和第三颜色光B向光路合成器13行进。
第一颜色光G穿过间隙玻璃11,并且,第二颜色光R和第三颜色光B在入射到光路合成器13之前穿过间隙玻璃12。第一间隙玻璃(第一透明部件)11在第一颜色光G行进的第一光路上位于光路合成器13和偏振分束器4之间,第二间隙玻璃(第二透明部件)12在第二颜色光R和第三颜色光B行进的第二光路上位于光路合成器13和偏振分束器7之间。光路合成器13包含偏振分束器,并且通过在偏振分离表面13a上反射第一颜色光G的s偏振光并透射第二颜色光R和第三颜色光B中的每一个的p偏振光来合成光路。对于其合成光路的第一颜色光G、第二颜色光R和第三颜色光B被投影透镜14投影到屏幕S上,并且,在屏幕S上形成图像信息。这是使用根据本实施例的投影光学系统的投影显示装置的基本结构。
现在给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征的避免干涉图案的方法的描述。使用反射型液晶面板的投影型显示装置(投影仪)可在液晶面板的前面(光入射侧)布置偏振分束器,以根据液晶面板的开和关来选择光。由此,颜色分离合成系统趋向于变得比透射型复杂,但是,通过使用波长选择性波长板可以提供比较简单的结构。现在参照图3,描述一个示例性的使用该结构的投影显示装置。
与图1相比较,图3没有第一和第二间隙玻璃11和12。从光源1发射的光束穿过照明光学系统2,然后以统一的偏振方向被发射。从照明光学系统2发射的光束被二向色镜3分成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第一颜色光G沿第一光路行进,并且,第二颜色光R和第三颜色光B沿第二光路行进。沿第一光路行进的第一颜色光G穿过第一偏振分束器4的偏振分离表面4a,然后被第一反射型液晶面板5调制和反射。调制后的光再次入射到偏振分束器4的偏振分离表面4a,并且,图像形成光在偏振分离表面4a上被反射并向光路合成器13行进。
另一方面,沿第二光路行进的第二颜色光R和第三颜色光B穿过第一波长选择性波长板6,因此,颜色光束中的一个的偏振旋转90°。作为结果,第二偏振分束器7的偏振分离表面7a允许一个颜色光束穿过并反射另一颜色光束,使得这些颜色光束可入射到分开的反射型液晶面板8和9。被反射型液晶面板8和9调制的颜色光束的光路被偏振分束器7的偏振分离表面7a合成,并且合成的光向着光路合成器13行进。在该过程中,合成的光穿过第二波长选择性波长板10,但是,相差90°的偏振光束相互一致并且入射到光路合成器13。光路合成器13合成第一光路的颜色光G和第二光路的颜色光束R和G,并将合成的光束引向投影透镜14。
但是,该结构可导致从偏振分束器发射的光束之间的干涉图案。将参照图4描述干涉图案的产生。干涉图案主要是由入射到偏振分束器41的p偏振光导致的。一般地,通过保持电介质多层膜(偏振分离表面)41a的一对三角柱状玻璃棱镜42和43来配置偏振分束器41。电介质多层膜41a的膜材料被配置为满足其中对于p偏振光的反射率为零的所谓的Brewster条件,并且,电介质多层膜41a的膜厚被配置为增强相应表面上的反射光束。作为结果,电介质多层膜41a特征性地透射p偏振光并反射s偏振光。但是,由于该原理的性质,当电介质多层膜41a上的入射角度从Brewster角度偏移时,p偏振光被反射并且偏振分离特性变得不完美。
由于投影仪的照射光束一般具有有限的角度分布,因此,p偏振光可特别地在电介质多层膜41a上导致不可忽视的反射光(泄漏光)。因此,如图4所示,入射到偏振分束器41上的p偏振光部分地在偏振分离表面41a上导致反射光(多余的光),并且,导致在反射光路上的光(虚线)和透射光路上的光(实线)之间具有与所谓的Michelson干涉计相同的关系。作为结果,当两个光束的光路之间的往复距离差在从光源发射的光的相干距离内时,由这些光束产生干涉图案。特别地,在其中透射光路上的光量大致等于反射光路上的光量的低亮度投影图像中干涉图案突出,并且,图像质量明显劣化。此时,在图4中,附图标记44和45表示液晶面板。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结构中,第二反射型液晶面板8和第三反射型液晶面板9共享第二偏振分束器7,从而提供与所谓的Michelson干涉计相同的光学布置。假定从对于第二反射型液晶面板8和第三反射型液晶面板9的第二偏振分束器7的偏振分离表面7a到液晶面板8和9中的每一个的往复距离差在从光源1发射的光的相干距离内。然后,在这两个液晶面板8和9上反射的正常光和泄漏光(多余的光)在屏幕上叠加并形成干涉图案,从而使图像质量劣化。
为了避免这种干涉图案,本实施例在光路合成器13和偏振分束器4之间插入间隙玻璃11(平行平板),并且在光路合成器13和偏振分束器7之间插入间隙玻璃12(平行平板)。另外,本实施例对于第一间隙玻璃11和第二间隙玻璃12使用具有明显不同的波长色散特性的玻璃材料。
现在参照图2描述当光束穿过平行平板时产生的轴向色差的量。图2A示出不插入平行平板时的旁轴光线,假定光线以倾角θ在距光轴La的高度tθ处穿过位于旁轴成像点21前面且相距空气间隔(距离)t的位置22。图2B示出具有折射率n并填充于该空气间隙t中的平行平板玻璃23。在平行平板23的内部入射的光线的倾角θ′变为θ′=θ/n。因此,在图2A中,光线在位于旁轴成像位置21处的平行平板23的出射表面23b上在高度t(θ-θ′)处穿过。从平行平板玻璃23发射的光线重新以倾角θ行进,并且在从图2A的旁轴成像位置21偏移距离δ的位置24处形成图像。
此时,偏移量δ变为δ=t(θ-θ′)/θ=t(1-1/n)。偏移量δ是折射率n的函数,并且,其的值根据依赖于波长的折射率n的不同而不同。两个波长之间的偏移量δ的差值Δ是平行平板玻璃23的轴向色差。对于F线(486.13nm)和C线(656.27nm),具体的差值Δ被如下地计算:
Δ=δF-δC=t(1/nC-1/nF)=t{(nF-nC)/(nC*nF)}
使用d线(587.56nm)的折射率n,玻璃材料的Abbe数被表示为vd=(nd-1)/(nF-nC)。
然后,用vd将Δ重写如下:
Δ={(nd-1)/(nC*nF)}*(t/vd)
这里,在现有的玻璃材料的折射率范围中,项(nd-1)/(nC*nF)可被视为0.2,由此,对于F线和C线的由于平行平板玻璃23导致的轴向色差(偏移量δ的差值Δ)的等式可被近似如下:
Δ=0.2*(t/vd)
这里,t1是第一间隙玻璃11的厚度,t2是第二间隙玻璃12的厚度,vd1是第一间隙玻璃11的材料的Abbe数,vd2是第二间隙玻璃12的材料的Abbe数,在间隙玻璃11中产生的轴向色差Δ1和在间隙玻璃12中产生的轴向色差Δ2被定义如下:
Δ1=0.2·(t1/vd1)
Δ2=0.2·(t2/vd2)
第二光路需要产生比相干距离(对于高压汞灯为约10μm)大的轴向色差,以防止被第二和第三反射型液晶面板8和9反射的正常光和泄漏光之间的干涉。因此,可以选择玻璃类型(高色散)以使得Abbe数vd2可比Abbe数vd1小。
另一方面,由于只有第一颜色光G通过第一光路,因此第一光路不会导致干涉图案。因此,考虑到干涉图案的产生,不限制Abbe数vd1,但是,可以选择玻璃材料(低色散),使得Abbe数vd1可尽可能地大以防止单色带中的色斑。
当第一光路的玻璃厚度t1明显地与第二光路的玻璃厚度t2不同时,由通过第一光路的颜色光导致的球面像差的量与通过第二光路的颜色光所导致的球面像差的量大不相同,并且变得难以适当地对于所有颜色校正球面像差。换句话说,第一光路的玻璃厚度t1的值和第二光路的玻璃厚度t2的值可相互接近以减少像差。
由于当光源使用高压汞灯时相干距离为约10μm,因此可以满足以下的条件以避免干涉图案并维持分辨力:
0.01(mm)<0.2*|t1/vd1-t2/vd2|<0.2(mm)
换句话说,可以满足以下的条件:
0.05(mm)<|t1/vd1-t2/vd2|<1.00(mm)        (1)
另外,可以满足以下的条件:
|t1-t2|<9.0(mm)        (2)
当该值比条件式(1)的下限低时,作为正常光和泄漏光之间的光路长度差落在从一般的投影仪的光源发射的光的相干距离内的结果,出现干涉图案。当该值比上限大时,轴向色差的产生量变得过大,并且,在第二颜色光R和第三颜色光B的带中出现大量的色斑。当该值超过条件式(2)的上限时,球面像差的产生量在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之间大大不同,并且,变得难以对于所有的颜色适当地维持分辨性能。
上式可被如下地改变:
0.075(mm)<|t1/vd1-t2/vd2|<0.5(mm)  (1a)
|t1-t2|<2.0(mm)  (2a)
在这些条件下,可以减轻分辨感(resolving sense)的劣化,同时可以避免干涉图案。具体而言,当第一颜色光被设为绿色、第二颜色光被设为红色并且第三颜色光被设为蓝色时,可以提供以下的数值例。
数值例1
当t1=8.0、vd1=64.1、t2=8.0并且vd2=25.4时,
式(1)变为0.19并且式(2)变为0.0。
数值例2
当t1=10.0、vd1=70.0、t2=9.0并且vd2=25.4时,
式(1)变为0.211并且式(2)变为1.0。
数值例3
当t1=10.0、vd1=80.0、t2=3.0并且vd2=50.0时,
式(1)变为0.065并且式(2)变为7.0。
数值例4
当t1=8.0、vd1=50.0、t2=3.0并且vd2=35.0时,
式(1)变为0.075并且式(2)变为5.0。
该结构在第一光路上出现的轴向色差的量和第二光路上出现的轴向色差的量之间提供38μm(0.19×0.2=0.038μm)的差值。换句话说,在投影透镜的设计中,通过考虑具有8.0mm的厚度和64.1的Abbe数的间隙玻璃使轴向色差最小化是足够的。由此,由于第二光路上的间隙玻璃12的作用,可以避免红光R和蓝光B之间的干涉图案。另外,由于对于所有的颜色光束可维持必要的后焦点,因此,对于所有的颜色光束的球面像差的产生量中不存在差值,并且,对于所有的颜色可获得高分辨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明部件11可与第一偏振分束器4或光路合成器13中的至少一个接合。类似地,第二透明部件12可与第二偏振分束器7和光路合成器13中的至少一个接合。由此,制造组件变得更容易。如上所述,本实施例可避免干涉图案并且抑制色斑或球面像差。
特别地,通过在远心光路中插入具有不同的Abbe数的平板玻璃,可以等同地产生球面像差,并且,可以在不影响倍率色差的情况下仅产生轴向色差。本实施例将此原理用于反射型液晶投影仪中的颜色分离合成系统,并且实现了可抑制干涉图案或维持分辨感的投影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颜色分离合成系统可满足以下的条件式中的一个:
0.05(mm)<t2/vd2<1.00(mm)  (3)
40<vd1  (4)
这里,t1是第一透明部件11的厚度,t2是第二透明部件12的厚度,vd1是第一透明部件11的材料的Abbe数,vd2是第二透明部件12的材料的Abbe数。
当满足条件式(3)时,可通过产生比相干距离(对于高压汞灯为10μm)大的轴向色差以使得在第二光路上由第二和第三反射型液晶面板8和9反射的正常光与泄漏光不相互干涉,来减少干涉图案。
当满足条件式(4)时,色散变小并且Abbe数vd1可减少单带中的色斑的产生量。
通过满足以上的条件,实施例可提供可适当地维持投影图像的图像质量并减少屏幕上的干涉图案的颜色分离合成系统和具有该颜色分离合成系统的投影显示装置。
在各数值例中,条件式(3)和(4)具有以下的值:
在数值例1中,条件式(3)变为0.315,并且条件式(4)变为64.1。
在数值例2中,条件式(3)变为0.354,并且条件式(4)变为70.0。
根据数值例3,条件式(3)变为0.060,并且条件式(4)变为80.0。
根据数值例4,条件式(3)变为0.086,并且条件式(4)变为50.0。
可以满足以下的条件中的一个:
0.075(mm)<t2/vd2<0.5(mm)    (3a)
45<vd1            (4a)
可以满足下的条件:
50<vd1<90            (4b)
虽然已参照示例性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的变更方式、等同的结构和功能。例如,关于偏振、颜色光和各种光学元件,可以利用本实施例以外的组合。总之,本发明适用于通过一个偏振分束器使用一对反射型液晶面板的光学系统的结构。

Claims (6)

1.一种颜色分离合成系统,包括:
第一偏振分束器,被配置为将第一颜色光引向第一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并分解来自所述第一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的第一反射光;
第二偏振分束器,被配置为将第二颜色光引向第二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并且分解来自所述第二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的第二反射光,以及将第三颜色光引向第三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并且分解来自所述第三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的第三反射光;
光路合成器,被配置为合成从所述第一偏振分束器发射的第一颜色光与从所述第二偏振分束器发射的第二颜色光和第三颜色光;
第一透明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偏振分束器和所述光路合成器之间的光路上;和
第二透明部件,位于所述第二偏振分束器和所述光路合成器之间的光路上,
其中,满足0.05(mm)<|t1/vd1-t2/vd2|<1.00(mm),
这里,t1是所述第一透明部件的厚度,t2是所述第二透明部件的厚度,vd1是所述第一透明部件的材料的Abbe数,vd2是所述第二透明部件的材料的Abbe数。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颜色分离合成系统,其中,进一步满足|t1-t2|<9.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颜色分离合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颜色光是绿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颜色分离合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透明部件与所述第一偏振分束器和所述光路合成器中的至少一个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颜色分离合成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透明部件与所述第二偏振分束器和所述光路合成器中的至少一个接合。
6.一种投影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被配置为显示图像;
第二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被配置为显示图像;
第三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被配置为显示图像;
照明光学系统,被配置为通过使用来自光源的光照射所述第一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所述第二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和所述第三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和
颜色分离合成系统;其中,所述颜色分离合成系统包含:
第一偏振分束器,被配置为将第一颜色光引向所述第一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并分解来自所述第一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的第一反射光;
第二偏振分束器,被配置为将第二颜色光引向所述第二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并且分解来自所述第二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的第二反射光,以及将第三颜色光引向所述第三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并且分解来自所述第三反射型图像显示元件的第三反射光;
光路合成器,被配置为合成从所述第一偏振分束器发射的第一颜色光与从所述第二偏振分束器发射的第二颜色光和第三颜色光;
第一透明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偏振分束器和所述光路合成器之间的光路上;和
第二透明部件,位于所述第二偏振分束器和所述光路合成器之间的光路上,
其中,满足0.05(mm)<|t1/vd1-t2/vd2|<1.00(mm),
这里,t1是所述第一透明部件的厚度,t2是所述第二透明部件的厚度,vd1是所述第一透明部件的材料的Abbe数,vd2是所述第二透明部件的材料的Abbe数。
CN2010102473779A 2009-08-10 2010-08-05 颜色分离合成系统和投影显示装置 Active CN1019957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85379 2009-08-10
JP2009-185379 2009-08-10
JP2010-154956 2010-07-07
JP2010154956A JP2011059661A (ja) 2009-08-10 2010-07-07 色分離合成系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投射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5745A true CN101995745A (zh) 2011-03-30
CN101995745B CN101995745B (zh) 2012-05-09

Family

ID=43534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473779A Active CN101995745B (zh) 2009-08-10 2010-08-05 颜色分离合成系统和投影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14745B2 (zh)
JP (1) JP2011059661A (zh)
CN (1) CN10199574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6468A (zh) * 2016-07-13 2019-03-01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频率转换激光的紧凑且有效的光束吸收器
CN110308607A (zh) * 2018-03-27 2019-10-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和投影仪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58601B (en) * 2008-03-14 2012-02-21 Young Optics Inc Light-mixing device and projector
JP6080381B2 (ja) * 2012-04-26 2017-0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系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15145976A (ja) * 2014-02-03 2015-08-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投射型表示装置
US11846773B2 (en) 2017-10-27 2023-12-1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system
US10688930B2 (en) 2018-01-30 2020-06-23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Cloaking devices constructed from reflection boundaries and color filters and vehicles comprising the same
US10479276B2 (en) 2018-04-04 2019-11-19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Cloaking devices constructed from reflection boundaries, half-mirrors and multiband dichroic color filters and vehicles comprising the sam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3847A (zh) * 2000-12-02 2002-08-14 Lg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投影仪的光学系统
US20040001186A1 (en) * 2002-06-20 2004-01-01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Projection type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1725058A (zh) * 1998-09-29 2006-01-25 索尼株式会社 投射式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39584A (ja) * 1998-07-23 2000-02-08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JP2005189478A (ja) * 2003-12-25 2005-07-14 Fujinon Corp 投写レンズ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投写型表示装置
JP4581755B2 (ja) 2004-04-30 2010-11-17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投射表示装置
JP2006343692A (ja) 2005-06-10 2006-12-21 Victor Co Of Japan Ltd 投射表示装置
US20060256289A1 (en) * 2004-04-30 2006-11-16 Yoshio Fukuzaki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US7273279B2 (en) 2004-04-30 2007-09-25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imited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5058A (zh) * 1998-09-29 2006-01-25 索尼株式会社 投射式显示装置
CN1363847A (zh) * 2000-12-02 2002-08-14 Lg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投影仪的光学系统
US20040001186A1 (en) * 2002-06-20 2004-01-01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Projection type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6468A (zh) * 2016-07-13 2019-03-01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频率转换激光的紧凑且有效的光束吸收器
CN109416468B (zh) * 2016-07-13 2022-02-11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频率转换激光装置的紧凑且有效的光束吸收器
CN110308607A (zh) * 2018-03-27 2019-10-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和投影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59661A (ja) 2011-03-24
CN101995745B (zh) 2012-05-09
US8714745B2 (en) 2014-05-06
US20110032487A1 (en) 2011-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5745B (zh) 颜色分离合成系统和投影显示装置
US9632403B2 (en) Light source optical system capable of using converted light and non-converted light from 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 light source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KR102307021B1 (ko) 콤팩트한 헤드 마운트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CN101609249B (zh) 立体图像投影仪及用于立体图像投影仪的适配器
US20060227300A1 (en) Imaging system for projector and corresponding projector
US10663849B2 (en) 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 and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20100165300A1 (en) Illumination apparatus and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2005181993A (ja) 投影レンズ
US6137635A (en) Projector apparatus
KR100839108B1 (ko) 조명 광학계 및 화상 투사장치
KR100391018B1 (ko) 광학장치와광학적보정방법및프로젝션디스플레이장치
US7273279B2 (en)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US7517095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20060256289A1 (en)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KR100264105B1 (ko) 투사형 컬러화상표시장치
CN111837073B (zh) 图像显示设备
JP5274107B2 (ja) 画像投射装置
CN112462564A (zh) 激光光学投影模块及包含其的穿戴装置
US11586104B2 (en) Projection system and projector
CN101625513A (zh) 投影设备和用于投影设备的图像合成装置
JPH04149426A (ja) 投射型表示装置
KR100755859B1 (ko) 반사형 광학 시스템
KR20070095688A (ko) 조명 광학계
JP2020020818A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投射型表示装置
US20070040996A1 (en) Projector and beam splitter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