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5132A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5132A
CN101995132A CN2010102500615A CN201010250061A CN101995132A CN 101995132 A CN101995132 A CN 101995132A CN 2010102500615 A CN2010102500615 A CN 2010102500615A CN 201010250061 A CN201010250061 A CN 201010250061A CN 101995132 A CN101995132 A CN 1019951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connection
side electrode
connection section
electric power
electrod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500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5132B (zh
Inventor
石桥郁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Consumer Electronics Holdings Corp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Consumer Electronics Holdings Corp,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95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5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51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51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冰箱,其构成如下:在冰箱本体上可装卸地设置具有施加有高电压的电力接收部的例如静电雾化装置般的电力接收单元,本体侧电极部不易淋水,且提高了安全性。静电雾化装置30的雾化单元32(电力接收单元)可装卸地设置在冷藏室3底部的间隔板8上所设置的单元收纳部35。本体侧电极部61构成为朝向前方,雾化单元32后部的电连接部55朝向后方,本体侧电极部61及电连接部55是通过将电连接部55水平方向地插入本体侧电极部61而将两者连接。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构成为具备具有施加有高电压的电力接收部的例如静电雾化(electrostatic atomization)装置般的电力接收单元,且所述电力接收单元相对于冰箱本体而可装卸地设置着。
背景技术
提出了一种冰箱,将具有施加有高电压的电极(电力接收部)的静电雾化装置(电力接收单元)设置在冰箱本体所具备的冷藏(chilled)室和切换室之间的间隔板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具备静电雾化装置的冰箱中,就安全方面考虑,为了避免使用者接触高电压零件,通常是将静电雾化装置设置在使用者触摸不到的地方。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052353号公报
但是,在施加有高电压的静电雾化装置中,由于需要供水或除尘等维护,而考虑将雾化单元设为可装卸,使用者必须装卸操作该雾化单元。
这种情况下,通常考虑构成为如下:相对于冰箱本体侧的朝向上方的本体侧电极部,从上方插入雾化单元的朝向下方的电连接部。然而,认为在该构成中,当雾化单元的设置部附近漏水这样的情况下,所述本体侧电极部容易淋水,就电气绝缘方面来说会产生问题。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冰箱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冰箱,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情况研究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在将具有施加有高电压的电力接收部的电力接收单元可装卸地设置于冰箱本体上的构成中,可以使冰箱本体的本体侧电极部不易淋水,从而可提高安全性。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为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的冰箱,包括:冰箱本体;设置在所述冰箱本体上的高电压施加用的本体侧电极部;以及电力接收单元,可装卸地设置在所述冰箱本体上,具有电连接部,并且具有电力接收部,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本体侧电极部可相接或离开地连接,所述电力接收部经由所述本体侧电极部及所述电连接部而施加有高电压;所述本体侧电极部及所述电连接部构成为,相对于所述本体侧电极部水平方向地插入所述电连接部,借此将所述电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本体侧电极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冰箱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本体侧电极部成为与水平面大体平行的横向的构成,而并非朝向上方,所以即便本体侧电极部附近漏水,所述本体侧电极部也不易淋水,从而可以提高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冰箱构成如下:在冰箱本体上可装卸地设置具有施加有高电压的电力接收部的例如静电雾化装置般的电力接收单元,本体侧电极部不易淋水,且提高了安全性。静电雾化装置的雾化单元(电力接收单元)可装卸地设置在冷藏室底部的间隔板上所设置的单元收纳部。本体侧电极部构成为朝向前方,雾化单元后部的电连接部朝向后方,本体侧电极部及电连接部是通过将电连接部水平方向地插入本体侧电极部而将两者连接。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冰箱的纵剖侧视图。
图2表示设置着静电雾化装置的附近,图2A是将单元收纳部的收纳部用盖关闭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B是将收纳部用盖打开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静电雾化装置设置部分的纵剖侧视图。
图4是在与图3不同的位置处切断后的静电雾化装置设置部分的纵剖侧视图。
图5是沿着图4中的X1-X1线的剖面图。
图6表示雾化单元的外观,图6A是从右斜前方观察的透视图,图6B是倒置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7表示雾化单元后部的电连接部部分,且是从雾化单元的底部后方侧观察的立体图。
1:冰箱本体            2:隔热箱体
3:冷藏室(储藏室)      4:蔬菜室(储藏室)
3a、4a、5a、7a:门        5:制冰室
7:冷冻室                 8:间隔板
8a:前部                  9:隔热间隔壁
11:制冰盘                12:自动制冰装置
13:冷藏用冷凝器          14:冷藏用风扇
15:冷气管                15a:冷气喷出口
16:冷冻用冷凝器          17:冷冻用风扇
18:机械室                19:压缩机
20:制冰用供水槽          21:小物件箱
22:蛋箱                  23:冷藏室
24:冷藏箱                25:门架
30:静电雾化装置          31:底板
32:雾化单元(电力接收单元)33:开口部
34:收纳部用盖            35:单元收纳部(设置部)
36:储水槽                36a:周围壁
37:槽盖                  38:单元内箱
39:单元外箱              40:嵌合凹部
41:朝下肋                42:满水线
45:吸水销                46:保水材
47:导电性薄片            48:雾气释放部(电力接收部)
48a:前端                 49:筒部
50:释放部遮罩            51:释放口
52:雾气释放口            53:下部容器
54:上部容器              55:电连接部
55a:基端部部分           56:导电构件
57:空间部                58:包围壁
59:筒部                  60:卡合凸部(被卡合部)
61:本体侧电极部          62:覆盖壁
63:卡合爪(卡合部)        65:直流高电压电源装置
68:定位凸部              69:设置开关
70:盖开关                71:杠杆
72:按压部                75:线路板
76:动作显示器            77:维修显示器
78:维修显示部            80:浮标
81:引导棒                82:永久磁铁
83、84:磁力传感器        86:操作面板
90:控制装置                W:水
X、Y1、Y2:箭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冰箱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以下,参照图式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首先,在图1中,冰箱本体1的隔热箱体2是在外箱与内箱之间填充发泡隔热材而形成的。在所述冰箱本体1的内部,从上往下设置着冷藏室3、蔬菜室4、及制冰室5和小冷冻室(未图示),而且制冰室5和小冷冻室(未图示)左右并列设置着,且在最下部配设着冷冻室7。
其中,冷藏室3及蔬菜室4是将库内温度控制在1~4℃的冷藏温度空间,且均构成冷藏温度区的储藏室。这些冷藏室3及蔬菜室4是相同冷藏温度区的储藏室,所以利用基本上由合成树脂形成的间隔板8而上下划分。其它储藏室的制冰室5、小冷冻室及冷冻室7构成冷冻温度区的储藏室。
另外,小冷冻室也可以作为能够由使用者切换设定温度的温度切换室。冷藏温度区下部的蔬菜室4、与它正下方所配设的冷冻温度区的制冰室5及小冷冻室之间,是通过隔热间隔壁9而划分。
冷藏室3是通过侧开式可转动的门3a而开关,其它蔬菜室4、制冰室5、小冷冻室及冷冻室7是分别通过抽出式门4a、5a、7a而开关。
另外,在各储藏室(冷藏室3、蔬菜室4、制冰室5、小冷冻室、冷冻室7)中,设置着检测所对应的门3a、4a、5a、7a的开关的门开关(未图示)。门开关构成门开关检测机构。在制冰室5中,配设着具备制冰盘11的自动制冰装置12。
在冷藏室3下部的背部配设着冷藏用冷凝器(condenser)13,在蔬菜室4的背部配设着冷藏用风扇(fan)14,所述冷藏用风扇14使由所述冷藏用冷凝器13冷却的冷气供给到冷藏温度区的储藏室即冷藏室3及蔬菜室4内,并使冷气循环。
在冷藏室3的后面设置着冷气管(duct)15。在所述冷气管15上形成着多个冷气喷出口15a,将通过冷气管15内的冷气从冷气喷出口15a喷出到冷藏室3内。
此外,在冷冻室7的背部配设着冷冻用冷凝器16,在制冰室5及小冷冻室的背部配设着冷冻用风扇17,所述冷冻用风扇17使由冷冻用冷凝器16冷却的冷气供给到冷冻温度区的储藏室即制冰室5、小冷冻室及冷冻室7,并使冷气循环。
在冰箱本体1的后底部形成着机械室18,且在此处配设着冷冻循环的压缩机(compressor)19。所述压缩机19由冷藏用冷凝器13和冷冻用冷凝器16共用。
如图2A、图2B所示,在冷藏室3内的下部,在左端将制冰用供水槽20可装卸地设置在间隔板8的上方,在所述制冰用供水槽20右侧,抽出式的小物件箱21和蛋箱22分上下两段设置着,而且在右侧设置着冷藏(chilled)室23。在冷藏室23内设置着冷藏箱24。
这种情况下,制冰用供水槽20、小物件箱21、蛋箱22、冷藏室23的前端位于比间隔板8的前端更靠后方,从而在间隔板8的前部8a的上方形成着空间部。所述空间部成为冷藏室3的门3a内面所设置的门架(doorpocket)25(参照图1及图3)用的空间。
然后,在将冷藏室3与蔬菜室4之间隔开的所述间隔板8的前部8a处,设置着静电雾化装置30,以下,也参照图3~图7,来说明所述静电雾化装置30的构成。
如图2B所示,静电雾化装置30在间隔板8的前部8a,配置在比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略靠左的小物件箱21的下方。在间隔板8的下表面,安装着用来设置静电雾化装置30的底板31,在间隔板8上形成着开口部33,所述开口部33用来取出放入静电雾化装置30的雾化单元32。
雾化单元32构成本发明中的电力接收单元。在间隔板8上,打开关闭所述开口部33的收纳部用盖34设置成能够前后方向滑动。在间隔板8与底板31之间,设置着单元收纳部35(相当于设置部),所述单元收纳部35用来可装卸地设置雾化单元32。收纳部用盖34打开或关闭所述单元收纳部35上表面的开口部33。
雾化单元32包括:储水槽36(相当于储水部),蓄积雾化用的水W;槽盖37,安装在所述储水槽36的上表面;单元内箱38,组装在所述槽盖37的上部;以及单元外箱39,设置成从上方覆盖所述单元内箱38。这些储水槽36、槽盖37、单元内箱38、及单元外箱39分别由合成树脂而形成。
如图4所示,在槽盖37的下表面设置着从上方嵌合在储水槽36的上表面开口周边部的周围壁36a上的嵌合凹部40,并且在所述周围壁36a(嵌合凹部40)的更靠外周侧、且从所述周围壁36a离开的位置处,设置着朝向下方突出的朝下肋(rib)41。
在储水槽36的外周面中、前面部的上部设置着满水线42,所述满水线42表示储水槽36中所蓄积的水W满水时的水面位置(参照图6B)。所述满水线42是向储水槽36中放入水时的基准。
在所述单元内箱38内,设置着一根棒状的吸水销(pin)45、保水材46、导电性薄片(sheet)47、以及多根雾气(mist)释放部48。
其中,吸水销45例如使聚酯纤维缠绕成棒状而形成,其保水性、水分的吸取特性优异。
所述吸水销45成为如下状态:以插入到单元内箱38的前部所设置的筒部49中的状态,保持为指向上下方向的状态,下部通过筒部49后插入到储水槽36内的水W中。
保水材46例如由氨基甲酸酯海绵(urethane sponge)形成,保水性及水分的吸取特性优异。所述保水材46是以接触吸水销45的上部外周部的状态而配置在单元内箱38的上表面侧。
导电性薄片47例如使聚酯纤维、和作为导电性物质的碳纤维混合形成为毛毡状(不织布状),具有保水性、水分的吸取特性、及导电性。所述导电性薄片47在单元内箱38的上表面侧配置在所述保水材46的上表面侧。
雾气释放部48例如使聚酯纤维、和作为导电性物质的碳纤维混合缠绕成销状而形成,与吸水销45同样地具有保水性及水分的吸取特性,并且与导电性薄片47同样地具有导电性。
各雾气释放部48中承载有铂纳米胶体(colloid)。例如可以使雾气释放部48浸渍在含有所述铂纳米胶体的处理液中,并通过煅烧而使其承载铂纳米胶体。
这些各雾气释放部48位于储水槽36的更后方,在单元内箱38内保持为上下方向指向的状态,而且各者的上端部接触于所述导电性薄片47。这种情况下,雾气释放部48的下端侧的前端48a的位置比储水槽36中的所述满水线42更靠上方。
各雾气释放部48的下端部是以贯穿单元内箱38而向下方垂下的状态突出。在单元内箱38内,以从下方覆盖这些雾气释放部48的方式,而可装卸地设置着释放部遮罩(cover)50。
在所述释放部遮罩50上,形成着位于雾气释放部48的下方的释放口51。在所述底板31上,形成着位于释放口51的后方的雾气释放口52(参照图3)。雾气释放口52连通于蔬菜室4内的上部。
若释放口51与雾气释放口52连通,并从所述雾气释放部48释放雾气,则如图3的箭头X所示,所述雾气从释放口51通过雾气释放口52而供给到蔬菜室4内。
此处,吸水销45吸取储水槽36内的水W并供给到保水材46及导电性薄片47。保水材46保持从吸水销45所供给的水,并且将所述水供给到所述导电性薄片47。导电性薄片47将从吸水销45及保水材46所供给的水供给到雾气释放部48。这种情况下,吸水销45、保水材46、导电性薄片47构成向雾气释放部48供给水分的供水部。
如图1所示,在所述蔬菜室4内,设置着下部容器53、及配置在所述下部容器53上部的上部容器54。上部容器54形成为前后方向的长度比下部容器53小,而且配置在下部容器53的后部侧。
如图3所示,上部容器54的前端部位于所述底板31的所述雾气释放口52的下方。而且,若在此状态下从雾气释放口52向蔬菜室4内释放雾气,则所述雾气会供给到下部容器53和上部容器54这两者。
将所述雾化单元32设置在单元收纳部35内时,在使所述收纳部用盖34向后方滑动且使开口部33打开的状态下,如图3的箭头Y1所示,将所述雾化单元32从开口部33插入到单元收纳部35内之后,向后方滑动而设置在规定的设置位置处。
此外,将雾化单元32从单元收纳部35内取出时,如图3的箭头Y2所示,使所述雾化单元32向近前滑动,之后提起雾化单元32而从开口部33取出。
如图4及图7所示,在雾化单元32的后部设置着朝向后方突出的销状的电连接部55。所述电连接部55的基端部经由导电构件56而连接于所述导电性薄片47。
在雾化单元32的单元外箱39上,一体设置着经由空间部57而包围电连接部55的外周部的包围壁58,并且一体设置着覆盖电连接部55的基端部的筒部59。包围壁58构成为矩形框状,而且电连接部55的前端侧即后部侧形成开口。
该包围壁58的后端部形成在与电连接部55的后端部大体相同的位置处。在筒部59的外周部,一体设置着两个构成被卡合部的卡合凸部60(参照图5)。这种情况下,电连接部55上从单元外箱39的筒部59露出的基端部部分55a,位于所述储水槽36的所述满水线42的更上方。
若将雾化单元32设置在单元收纳部35内的规定位置处,则如图4及图5所示,电连接部55的前端部是从水平方向插入连接于底板31侧所设置的本体侧电极部61。本体侧电极部61是使一对板簧状的导电板对向配置而成的构成,且朝向水平方向的前方。
在所述本体侧电极部61侧,设置着从周围覆盖本体侧电极部61的覆盖壁62,如图4所示,在将电连接部55的前端部插入连接于本体侧电极部61的状态下,成为覆盖壁62伸入到电连接部55与包围壁58之间的空间部57内的构成。
而且,在本体侧电极部61侧,设置着位于覆盖壁62内侧、且可弹性变形的构成卡合部的一对卡合爪63(参照图5)。在将电连接部55的前端部插入连接于本体侧电极部61的状态下,成为所述一对卡合爪63弹性卡合于所述卡合凸部60的构成。
本体侧电极部61连接于直流高电压电源装置65的负极。此处,经由导电性薄片47、电连接部55、本体侧电极部61,而对所述雾气释放部48施加直流高电压电源装置65的负高电压(-4~-10kV)。
若对各雾气释放部48施加直流高电压电源装置65的负高电压,则电流会向最易放电的雾气释放部48的前端部集中。
借此,由各雾气释放部48产生自然放电现象,并利用因所述放电作用而产生的离子风(ionic-wind),将雾气释放部48的表面所分裂的水分释放成微细的雾气。
如此一来,静电雾化装置30并不具备相对于雾气释放部48的异性极,所以不会产生臭氧,因此所释放的雾气中不含有臭氧。
雾气释放部48相当于本发明的电力接收部。这种情况下,本体侧电极部61位于所述雾气释放口52的上方。
在单元收纳部35内的底部,设置着对雾化单元32进行定位的定位凸部68(参照图3)。而且,在单元收纳部35内的后部,设置着检测雾化单元32的设置状态的设置开关69。所述设置开关69构成设置检测机构。
此外,在底板31的前部,设置着盖开关70及杠杆(lever)71。在收纳部用盖34闭锁的状态下,经由收纳部用盖34的按压部72而转动杠杆71时,盖开关70被按压操作,当收纳部用盖34打开时,对盖开关70的按压操作被解除。
借此,通过盖开关70来检测收纳部用盖34的开关。盖开关70构成检测收纳部用盖34的开关的盖开关检测机构。另外,设置开关69及盖开关70并不限定于机械式开关,也可以由霍尔集成电路(Hall integratedcircuit)、红外线等的检测机构而构成。
在图4中,在底板31的前部设置着由印刷线路板构成的线路板75,而且在所述线路板75上设置着分别由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diode)构成的动作显示器76及维修显示器77。其中动作显示器76用来显示静电雾化装置30的雾化单元32是否为可动作状态,这种情况下,为蓝色且朝向后方。
若动作显示器76亮灯,会照亮单元收纳部35及雾化单元32附近。维修显示器77在需要对雾化单元32进行供水等的维护时亮灯,这种情况下,为红色且朝向上方。
在间隔板8上,设置着位于维修显示器77上方的维修显示部78,通过维修显示部78可以确认维修显示器77的亮灯。
如图4所示,在所述储水槽36内,浮标(float)80设置成可以沿着引导棒81而上下移动。所述浮标80浮在储水槽36内的水W上,对应储水槽36内的水位而上下移动。在浮标80上设置着永久磁铁82。
在单元收纳部35内,位于浮标80的附近,上下设置着两个磁力传感器(magnetometric sensor)83、84。使用这些磁力传感器83、84和浮标80的永久磁铁82,通过磁力传感器83、84来检测浮标80的永久磁铁82的位置,借此可以检测储水槽36内的水的有无。
这种情况下,通过上方的磁力传感器83而检测永久磁铁82的磁通量,来检测储水槽36内有水,通过下方的磁力传感器84而检测永久磁铁82的磁通量,来检测储水槽36内无水。磁力传感器83、84和浮标80的永久磁铁82构成检测储水槽36内的水的有无的水检测机构。
在冷藏室3的门3a的前面部,设置着操作面板86(参照图1)。在所述操作面板86上,设置着用来切换静电雾化装置30的模式的模式切换开关(未图示)等。所述模式切换开关用来切换使静电雾化装置30正常动作的动作模式、和使静电雾化装置30强制停止动作的断开模式。
在冰箱本体1的背部,设置着以微电脑(microcomputer)为主体的控制装置90(参照图1)。控制装置90中输入有来自所述静电雾化装置30的模式切换开关、门开关、盖开关70、设置开关69、磁力传感器83、84、及未图示的温度传感器等的信号。
控制装置90具备根据这些信号、和预先准备的控制程序,来控制压缩机19、冷藏用风扇14、冷冻用风扇17、自动制冰装置12、静电雾化装置30、动作显示器76、维修显示器77等的功能,所述控制装置90构成控制机构。
其次,说明所述构成的作用。
首先,说明静电雾化装置30的基本作用。将模式切换开关设定为动作模式,将雾化单元32设置在单元收纳部35内的规定位置处,在储水槽36内蓄积水W,并将单元收纳部35的收纳部用盖34闭锁,且将各储藏室的门闭锁,在此状态下,对静电雾化装置30的各雾气释放部48施加负高电压时,从各雾气释放部48释放出微细的雾气,所述雾气从雾气释放口52被供给到蔬菜室4的上部容器54及下部容器53内。
所述雾气含有具有强氧化作用的羟自由基(hydroxy radical),将含有所述羟自由基的雾气供给到蔬菜室4的上部容器54及下部容器53内,借此可以对上部容器54及下部容器53进行除菌或除臭。
此外,所述雾气也有希望将上部容器54及下部容器53内所收纳的蔬菜等保鲜等。另外,当各储藏室的门闭锁,静电雾化装置30处于运转状态时,动作显示器76及维修显示器77灭灯。
在所述状态下,若储藏室中的冷藏室3的门3a打开,则控制装置90根据用来检测该门3a的打开的门开关的检测信号,断开向雾化单元32的通电,并且使动作显示器76亮灯。
此时,通过使向雾化单元32的通电断开,从雾气释放部48产生雾气的动作停止,而通过使动作显示器76亮灯,让使用者知道雾化单元32处于可动作状态。
但是,若储水槽36内的水W消失,则静电雾化装置30无法产生雾气,所以需要定期补给水。而且,伴随着使用而在雾气释放部48表面附着如粘液般的污渍并产生堵塞时,雾气的释放性能会降低,因此优选为例如1年对雾气释放部48除尘一次左右。
因此,例如若储水槽36内的水消失,则磁力传感器84会对此进行检测。控制装置90根据所述磁力传感器84的检测信号,判断储水槽36内的水消失,而使维修显示器77亮灯。
此外,控制装置90累计从雾化单元32设置起的时间,当所述累计时间到达设置时间后,使维修显示器77亮灯。使用者打开冷藏室3的门3a时看到维修显示部78的显示,从而明白需要维护该雾化单元32。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在打开冷藏室3的门3a的状态下,使间隔板8的前部8a的收纳部用盖34向后方滑动,而打开单元收纳部35的开口部33。然后,使用者将手插入到单元收纳部35内抓住雾化单元32,并使其向水平方向的前方滑动。
随后,解除雾化单元32后部的覆盖电连接部55的基端部外周部的筒部59的卡合凸部60、和本体侧电极部61周围的卡合爪63的卡合,并且将电连接部55从本体侧电极部61向前方退出。之后,使用者提起雾化单元32,将其从单元收纳部35中取出。
而且,在补给水时,从雾化单元32卸下储水槽36,向所述储水槽36内放入水W之后,将储水槽36再次组装到雾化单元32中。在对雾气释放部48进行除尘时,卸下释放部遮罩50,在露出雾气释放部48的状态下进行所述除尘。
当水的补给或除尘结束之后,将雾化单元32组装回原样,然后从开口部33将雾化单元32插入到单元收纳部35内。接着,使雾化单元32向后方水平方向地滑动并设置在规定位置处时,后部的电连接部55从前方水平方向地插入到本体侧电极部61并形成连接。
此时,在电连接部55与周围的包围壁58之间的空间部57内,本体侧电极部61周围的覆盖壁62相对地伸入,并且在覆盖电连接部55的基端部的外周部的筒部59上所设置的卡合凸部60上,本体侧电极部61周围的卡合爪63会卡合。
此外,由雾化单元32中的单元外箱39的后面来按压所述设置开关69,所述设置开关69处于接通状态。控制装置90根据所述设置开关69的检测信号,来检测已将雾化单元32设置在规定位置处。
使用者如所述般将雾化单元32设置在规定位置处之后,将收纳部用盖34向前方滑动而闭锁开口部33,从而将冷藏室3的门3a闭锁。控制装置90根据磁力传感器83的检测信号,来判断储水槽36内有水W,当判断雾化单元32设置在规定位置处,且收纳部用盖34已闭锁时,维修显示器77灭灯。而且,若冷藏室3的门3a闭锁,则控制装置90开始对雾化单元32通电,再次开始雾化动作。
此时,控制装置90在雾化单元32未设置在规定位置处、或者收纳部用盖34未关闭的情况下,使所述维护显示器77维持亮灯,而且也不再次对静电雾化装置30通电。
根据所述实施形态,可以获得如下所述的作用效果。
本体侧电极部61、及雾化单元32中的电连接部55构成如下:相对于本体侧电极部61水平方向地插入电连接部55,借此将电连接部55与本体侧电极部61连接。
因此,本体侧电极部61成为与水平面大体平行的横向构成,而并非朝向上方,所以即便单元收纳部35附近(本体侧电极部61附近)漏水,所述水也不易淋到本体侧电极部61,从而可以提高安全性。
雾化单元32具有经由空间部57而包围电连接部55外周部的包围壁58,在冰箱本体1侧具有从周围覆盖本体侧电极部61的覆盖壁62,随着所述电连接部55连接于所述本体侧电极部61,所述覆盖壁62伸入到电连接部55与所述包围壁58之间的所述空间部57内。
借此,由电连接部55与本体侧电极部61的连接部分到雾化单元32外部为止成为锯齿状的迷宫状,可以容易地确保较长的绝缘距离。而且,雾化单元32的电连接部55的后端部位于与包围壁58的后端部大体相同的位置处,所以在操作雾化单元32时,电连接部55不易和其它零件接触,可以防止所述电连接部55受到应力。
雾化单元32中,在覆盖电连接部55基端部的外周部的筒部59上设有卡合凸部60(被卡合部),而且,在冰箱本体1侧设有一对卡合爪63(卡合部),其随着所述电连接部55连接于本体侧电极部61而与所述卡合凸部60卡合。
借此,冰箱本体1侧的一对卡合爪63成为从两侧进入电连接部55侧的卡合凸部60的形态,所以可以确实地保持电连接部55与本体侧电极部61的连接,而防止意外脱落。
本体侧电极部61位于用来设置雾化单元32的单元收纳部35的底部所设置的雾气释放口52的上方。因此,即便单元收纳部35内漏水,所述水也会从雾气释放口52流到下方的蔬菜室4内,从而可以防止漏出的水接触本体侧电极部61。
构成为使电连接部55上从雾化单元32中的单元外箱39的筒部59露出的基端部部分55a(参照图5),位于储水槽36中所蓄积的水W在满水时的水面即满水线42的上方。
这种情况下,储水槽36内所蓄积的水W因毛细管现象而由吸水销45、保水材46等吸取,可以防止所吸取的水从所述基端部部分55a向单元外箱39的外侧垂落。
而且,构成为使雾气释放部48的下端部的前端48a位于储水槽36的所述满水线42的上方,所以能够防止因毛细管现象而由吸水销45、保水材46等所吸取的水从雾气释放部48的下端部的前端48a垂落。
构成为:储水槽36的上表面所安装的槽盖37,在比储水槽36的上表面开口部中的周边部的周围壁36a更靠外周侧、且从所述周围壁36a离开的位置处,具有朝向下方突出的朝下肋41。
借此,例如即便储水槽36内的水溢出而电气接触周围壁36a的上端时,也可以防止接触朝下肋41的下端。
因此,即便手指触摸槽盖37的朝下肋41,也可以防止接触储水槽36内的水,由此可以提高电气安全性。
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所述实施形态,可以如下般进行变形或扩展。
静电雾化装置30的雾化单元32的设置场所并不限定于间隔板8,也可以是冷藏室3内、或蔬菜室4内。
作为具有施加有高电压的电力接收部的电力接收单元,并不限定于静电雾化装置30的雾化单元32,只要具有施加有高电压的电力接收部,例如也可以将附近具有放电电极和异性极的静电雾化装置、具有放电机构的除臭装置等作为对象。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冰箱本体;
设置在所述冰箱本体上的高电压施加用的本体侧电极部;以及
电力接收单元,相对于所述冰箱本体而可装卸地设置着,具有电连接部,并且具有电力接收部,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本体侧电极部可相接或离开地连接,所述电力接收部经由所述本体侧电极部及所述电连接部而施加有高电压;
所述本体侧电极部及所述电连接部构成为,相对于所述本体侧电极部水平方向地插入所述电连接部,借此将所述电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本体侧电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接收单元具有经由空间部而包围所述电连接部的外周部的包围壁,
所述冰箱本体侧具有从周围覆盖所述本体侧电极部的覆盖壁,
将所述电连接部插入所述本体侧电极部而加以连接,借此使所述覆盖壁伸入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包围壁之间的所述空间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接收单元中,在覆盖所述电连接部的基端部的外周部的部分设有被卡合部,
在所述冰箱本体侧,设有通过将所述电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本体侧电极部而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接收单元是将水雾化的雾化装置,
在所述冰箱本体侧,在可装卸地设置所述电力接收单元的设置部附近设有雾气释放口,
构造为从所述电力接收单元释放的雾气从所述雾气释放口向下方的空间供给,
所述本体侧电极部配置在所述雾气释放口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接收单元是将水雾化的雾化装置,且具有蓄积雾化用水的储水槽,
所述电连接部上从所述电力接收单元的单元箱露出的基端部部分,位于蓄积在所述储水槽中的水在满水时的水面即满水线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接收单元是将水雾化的雾化装置,且具有蓄积雾化用水的储水槽、和释放雾气的雾气释放部,
所述雾气释放部的前端位于蓄积在所述储水槽中的水在满水时的水面即满水线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接收单元是将水雾化的雾化装置,且具有蓄积雾化用水的储水槽、和安装在所述储水槽的上表面的槽盖,
所述槽盖在比所述储水槽的上表面开口部周边部的周围壁更靠外周侧、且从所述储水槽的所述周围壁离开的位置处,具有朝向下方突出的朝下肋。
CN 201010250061 2009-08-19 2010-08-09 冰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51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90049 2009-08-19
JP2009190049A JP5468330B2 (ja) 2009-08-19 2009-08-19 冷蔵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5132A true CN101995132A (zh) 2011-03-30
CN101995132B CN101995132B (zh) 2013-06-05

Family

ID=43785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5006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5132B (zh) 2009-08-19 2010-08-09 冰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468330B2 (zh)
CN (1) CN10199513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8590B (zh) * 2018-09-25 2022-03-21 日商日立環球生活方案股份有限公司 電冰箱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4574A (zh) * 2000-03-22 2001-09-26 东芝株式会社 电冰箱
JP4052353B2 (ja) * 2004-07-22 2008-02-2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冷蔵庫
WO2008072759A1 (en) * 2006-12-15 2008-06-19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Electrostatically atomizing unit for use in a temperature-regulating appliance
CN101346187A (zh) * 2005-12-22 2009-01-14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静电喷雾设备和设有该静电喷雾设备的食品容器
JP2009115377A (ja) * 2007-11-06 2009-05-28 Panasonic Corp 冷蔵庫
JP2009115373A (ja) * 2007-11-06 2009-05-28 Panasonic Corp 冷蔵庫
JP2009174797A (ja) * 2008-01-25 2009-08-06 Panasonic Corp 冷蔵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71202U (zh) * 1974-11-28 1976-06-04
JPS5617334Y2 (zh) * 1975-06-24 1981-04-22
JPH0128049Y2 (zh) * 1987-06-25 1989-08-25
JP2001272151A (ja) * 2000-03-29 2001-10-05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3927885B2 (ja) * 2002-08-08 2007-06-13 株式会社東芝 冷蔵庫
JP2006049193A (ja) * 2004-08-06 2006-02-16 Toyota Motor Corp コネクタ
JP2006105418A (ja) * 2004-09-30 2006-04-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自動製氷機及び自動製氷機を備えた冷凍冷蔵庫
JP2006112737A (ja) * 2004-10-15 2006-04-27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2007145353A (ja) * 2005-11-25 2007-06-14 Kao Corp キャップ
JP2008145009A (ja) * 2006-12-07 2008-06-26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蔵庫
JP4325730B2 (ja) * 2008-05-26 2009-09-02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静電霧化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清浄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4574A (zh) * 2000-03-22 2001-09-26 东芝株式会社 电冰箱
JP4052353B2 (ja) * 2004-07-22 2008-02-2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冷蔵庫
CN101346187A (zh) * 2005-12-22 2009-01-14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静电喷雾设备和设有该静电喷雾设备的食品容器
WO2008072759A1 (en) * 2006-12-15 2008-06-19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Electrostatically atomizing unit for use in a temperature-regulating appliance
JP2009115377A (ja) * 2007-11-06 2009-05-28 Panasonic Corp 冷蔵庫
JP2009115373A (ja) * 2007-11-06 2009-05-28 Panasonic Corp 冷蔵庫
JP2009174797A (ja) * 2008-01-25 2009-08-06 Panasonic Corp 冷蔵庫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8590B (zh) * 2018-09-25 2022-03-21 日商日立環球生活方案股份有限公司 電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68330B2 (ja) 2014-04-09
CN101995132B (zh) 2013-06-05
JP2011043262A (ja) 2011-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12133B2 (ja) 冷蔵庫用除菌装置
KR20090096210A (ko) 냉장고의 수평조절장치
CN107356042A (zh) 冰箱、相机装置
CN102980348B (zh) 冰箱
CN105074365A (zh) 冰箱、相机装置、冰箱用门上搁物架、通信终端、家电网络系统、箱内图像显示程序
KR101158676B1 (ko) 상변화 물질을 이용한 이동형 냉각장치
KR102471457B1 (ko) 냉장고 및 냉장고의 제어 방법
JP2010230226A (ja) 温度表示器及び温度表示器を備えた冷却貯蔵庫
JP2010230225A (ja) 冷却貯蔵庫
CN103438652B (zh) 冰箱
JP6296675B2 (ja) 冷蔵庫
CN101995132B (zh) 冰箱
CN102494476B (zh) 冰箱
US20100071400A1 (en) Refrigerator with an ice maker
CN102419059A (zh) 冰箱
JP2014037919A (ja) 冷蔵庫
JP2019086282A (ja) 冷蔵庫
KR101162845B1 (ko) 냉장고
KR101519198B1 (ko) 냉장고
CN102927749A (zh) 冰箱
JP5449977B2 (ja) 冷蔵庫
CN103512296A (zh) 一种自动除冰的冰箱
JP4489057B2 (ja) 冷蔵庫
CN102494483B (zh) 一种冰箱门体和具有该冰箱门体的冰箱
CN219199694U (zh) 一种用于冰箱的储物容器及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

Termination date: 2015080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