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2036A - 纳米气泡稳定化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纳米气泡稳定化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2036A
CN101992036A CN2009101778230A CN200910177823A CN101992036A CN 101992036 A CN101992036 A CN 101992036A CN 2009101778230 A CN2009101778230 A CN 2009101778230A CN 200910177823 A CN200910177823 A CN 200910177823A CN 101992036 A CN101992036 A CN 1019920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bble
nano
chamber
micron
nano bub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782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正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gatr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gatr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gatr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gatr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92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20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BNANOSTRUCTURES FORMED BY MANIPULATION OF INDIVIDUAL ATOMS, MOLECULES, OR LIMITED COLLECTIONS OF ATOMS OR MOLECULES AS DISCRETE UNIT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 B82B3/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by manipulation of individual atoms or molecules, or limited collections of atoms or molecules as discrete units
    • B82B3/0061Methods for manipulating nanostructures
    • B82B3/0071Sorting nano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 General Preparation And Processing Of Foods (AREA)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气泡稳定化装置及方法,更为具体的是,对由气泡产生器产生的气泡,通过撞击细化使之产生纳米气泡,在上述细化的纳米气泡中使微米气泡或比其大的气泡上升,以进行第一次的去除,再次使气泡做时针方向的螺旋运动,使微米气泡或比其大的气泡上升,以进行第二次的去除,从而分离出纳米气泡,引导上述分离出的纳米气泡,在一定压力的引导管中使纳米气泡稳定地维持一定,以进行提供,因而其特征在于,在需要纳米气泡的食品、饮料、医疗、洗净、环境相关领域及其他专研领域等中,提供可靠的纳米气泡。

Description

纳米气泡稳定化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维持纳米气泡使之一定的稳定化装置及方法,更为具体的是一种对由微米气泡产生器产生的微米气泡通过撞击进行细化使之产生纳米气泡,对在上述细化的气泡中分离出的纳米气泡进行分离引导,在一定压力的引导管中稳定纳米气泡使其维持一定,从而向需要纳米气泡的食品、饮料、医疗、洗净、环境相关领域及其他专研领域等提供可靠的纳米材料的纳米气泡稳定化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发展,水质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这种水质污染的改善上,适用有多种方法,最近公开的有,利用气泡净化水质及增大溶解氧含量等亲环境净化方法。
为此,研发出各种产生气泡的装置,并且对于气泡的应用,食品、医疗及其他专研领域等正在做各种研发。
但是,以往的气泡产生装置所提供的气泡在微米或纳米级别,气泡大小不一定,并且不稳定,因此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即,做出了持续的努力,以稳定上述气泡、尤其是稳定细化的气泡使其维持一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诸多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微米气泡通过撞击细化使之产生纳米气泡之后,分离纳米气泡,使其维持一定地进行稳定的方法和装置,进而向需要纳米气泡的食品、饮料、医疗、洗净、环境相关领域及其他专研领域等提供可靠的纳米气泡。
这种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按照以下步骤的纳米气泡稳定化方法。
气泡细化步骤,将由气泡产生器产生的微米气泡强行引入腔室内部中央的纳米气泡腔室,通过撞击细化使之产生纳米气泡;
纳米气泡分离步骤,朝纳米气泡腔室的外部引导在上述气泡细化步骤中细化的气泡,使细化的气泡中的微米气泡上升,以对微米气泡进行第一次去除,对于剩余的气泡朝下部引导,使其做螺旋运动,并且再次使微米气泡上升,以对微米气泡进行第二次去除,从而分离出纳米气泡;
纳米气泡稳定化步骤,使上述纳米气泡分离步骤中分离出的纳米气泡通过一定压力的引导管,以稳定地维持纳米气泡。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微米气泡的流入时的压力在3k矽cm2以上,在纳米气泡的上述纳米气泡稳定化步骤中引导管的内部压力在2kg/cm2以上。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由以下构成。
罐体,在上部形成有划分的气体排出腔室;气泡细化腔室,设在上述罐体的内部中央,朝上部贯通形成有气泡流入管,外侧圆周上具有多个通孔;气泡一次分离腔室,以偏离一定间隔地设在上述气泡细化腔室的外侧,将从气泡细化腔室朝外部引导的气泡中,使微米气泡一次上升分离,通过上部引导孔排出至气体排出腔室;螺旋形气泡引导管,从上述气泡一次分离腔室以螺旋形贯通连接至罐体的下部,引导气泡使其做螺旋运动;气泡二次分离腔室,在由上述螺旋形气泡引导管的引导朝时针方向做螺旋运动的气泡中,使微米气泡二次分离上升,通过引导孔排出至气体排出腔室;稳定化引导管,通过流入孔排出在上述气泡二次分离腔室中分离出的纳米气泡,内部形成有一定的压力,从而使纳米气泡稳定,以排出。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气泡细化腔室的内部设有多个用于通过撞击细化气泡的细化突起。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罐体以朝上下尖尖地突出的长方形的橄榄球形态形成。
这种本发明,对由微米气泡产生器产生的微米气泡通过撞击进行细化使之产生纳米气泡,对在上述细化的气泡中分离出的纳米气泡进行分离引导,在一定压力的引导管中稳定纳米气泡使其维持一定,从而进行提供,因而具有向需要纳米气泡的食品、饮料、医疗、洗净、环境相关领域及其他专研领域等提供可靠的纳米材料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装置的截面结构图;
图2为图1的要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要部平截面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装置的动作状态的截面结构图。
图中:10、罐体;11、气体排出腔室;12、气泡细化腔室;121、气泡流入管;122、通孔;13、气泡一次分离腔室;131、151、引导孔;15、气泡二次分离腔室;16、稳定化引导管;161、流入孔;125、细化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发明的纳米气泡稳定化方法进行说明。
气泡细化步骤,将由气泡产生器产生的微米气泡强行引入腔室内部中央的纳米气泡腔室,通过撞击细化使之产生纳米气泡;
纳米气泡分离步骤,朝纳米气泡腔室的外部引导在上述气泡细化步骤中细化的气泡,使细化的气泡中的微米气泡上升,以对微米气泡进行第一次去除,对于剩余的气泡朝下部引导,使其做朝时针方向的螺旋运动,并且再次使微米气泡上升,以对微米气泡进行第二次去除,从而分离出纳米气泡;
纳米气泡稳定化步骤,使上述纳米气泡分离步骤中分离出的纳米气泡通过一定压力的引导管,以稳定地维持纳米气泡。
此时,优选的是,在上述气泡细化步骤中流入微米气泡时的压力在3kg/cm2以上,在上述纳米气泡稳定化步骤中引导管的压力在2kg/cm2以上。
本发明将由气泡产生器产生的微米气泡强行引入腔室内部中央的纳米气泡腔室,通过撞击细化使之产生纳米气泡,朝纳米气泡腔室外部引导细化的气泡,使细化的气泡中的微米气泡上升,以对微米气泡进行第一次的去除,之后再次朝下部引导使之做螺旋运动,同时使微米气泡上升,以对其进行第二次的去除,由此分离出纳米气泡之后,使上述纳米气泡通过具有一定压力的引导管,从而使纳米气泡稳定地维持一定,以进行提供。
即,上述纳米气泡(5~10纳米大小的气泡)以稳定到一定状态之后进行提供,进而向需要纳米气泡的食品、饮料、医疗、洗净、环境相关领域及其他专研领域等提供可靠的纳米材料。
为实现上述方法的本发明的装置如图1~图3所示,由以下构成:
罐体10,在上部形成有划分的气体排出腔室11;
气泡细化腔室12,设在上述罐体10的内部中央,朝上部贯通形成有气泡流入管121,外侧圆周上具有多个通孔122;
气泡一次分离腔室13,以偏离一定间隔地设在上述气泡细化腔室的外侧,将从气泡细化腔室朝外部引导的气泡中,使微米气泡一次上升分离,通过上部引导孔131排出至气体排出腔室11;
螺旋形气泡引导管14,从上述气泡一次分离腔室以螺旋形贯通连接至罐体10的下部,引导气泡使其做螺旋运动;
气泡二次分离腔室15,在由上述螺旋形气泡引导管的引导朝时针方向做螺旋运动的气泡中,使微米气泡二次分离上升,通过引导孔151排出至气体排出腔室11;
稳定化引导管16,通过流入孔161排出在上述气泡二次分离腔室中分离出的纳米气泡,内部形成有一定的压力,从而使纳米气泡稳定,以排出。
此时,在上述气泡细化腔室12的内部形成有多个用于通过撞击细化气泡的细化突起125。
上述细化突起125,除了如图所示的山形突起之外,还可以由半球形突起、多种形态的凹凸突起形成,这是显而易见的。
并且,在上述气体排出腔室11上形成有用于通过气体的排出去除气泡的气体排出口17。
并且,上述罐体10以朝上下尖尖地突出的长方形的橄榄球形态,以有效引导内部气泡。
作为未说明的符号,162表示排出纳米气泡的排出口。
下面,对如上构成的本发明的动作及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将在气泡产生器(未图示)产生的气泡,尤其微米气泡通过罐体10的气泡流入管121引入气泡细化腔室12,并且通过撞击细化使之产生纳米气泡。
此时,流入上述微米气泡时的压力设为3kg/cm2以上,上述微米气泡撞击在气泡细化腔室12内部的细化突起145上,使细化效果更佳。
如此,在气泡细化腔室12内部细化的气泡通过外侧的通孔122流入外部的气泡一次分离腔室13。
此时,在上述细化的气泡中,未被细化的微米气泡或与纳米气泡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微米气泡上升,通过上部引导孔131排出至排出腔室11,以被去除。
并且,上述气泡一次分离腔室13中的剩余的气泡引入从上述气泡一次分离装置以螺旋状贯通连接至罐体下部的螺旋形气泡流入管14,从而做时针方向的螺旋运动。
如此,做螺旋运动的气泡在气泡二次分离腔室15中,微米气泡或比其大的气泡被再次引导上升,通过引导孔151排出至气体排出腔室11,以进行去除。
并且,在上述气泡二次分离腔室15的下部分离的纳米气泡通过流入孔161引入至稳定化引导管16。
此时,将上述纳米气泡引导管的压力设为2kg/cm2以上。
如此,将上述纳米气泡(5~10纳米大小的气泡)通过一定压力稳定地维持一定之后排出,以进行提供。
如此,将防止纳米气泡以防止相互熔合并且稳定地维持一定的状态进行提供,因此在需要纳米气泡的食品、医疗及其他专研部门中,使可靠性优秀。
另外,引入上述气体排出腔室11的气泡通过气体排出口17的气体排出去除气泡。

Claims (6)

1.一种纳米气泡稳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泡细化步骤,将由气泡产生器产生的微米气泡强行引入腔室内部中央的纳米气泡腔室,通过撞击细化使之产生纳米气泡;
纳米气泡分离步骤,朝纳米气泡腔室的外部引导在所述气泡细化步骤中细化的气泡,使细化的气泡中的微米气泡上升,以对微米气泡进行第一次去除,对于剩余的气泡朝下部引导,使其做螺旋运动,并且再次使微米气泡上升,以对微米气泡进行第二次去除,从而分离出纳米气泡;
纳米气泡稳定化步骤,使所述纳米气泡分离步骤中分离出的纳米气泡通过一定压力的引导管,以稳定地维持纳米气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气泡稳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泡细化步骤中,微米气泡的流入时的压力在3kg/cm2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气泡稳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纳米气泡稳定化步骤中,引导管的内部压力在2kg/cm2以上。
4.一种纳米气泡稳定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构成:
罐体(10),在上部形成有划分的气体排出腔室(11);
气泡细化腔室(12),设在所述罐体(10)的内部中央,朝上部贯通形成有气泡流入管(121),外侧圆周上具有多个通孔(122);
气泡一次分离腔室(13),以偏离一定间隔地设在所述气泡细化腔室的外侧,将从气泡细化腔室朝外部引导的气泡中,使微米气泡一次上升分离,通过上部引导孔(131)排出至气体排出腔室(11);
螺旋形气泡引导管(14),从所述气泡一次分离腔室以螺旋形贯通连接至罐体(10)的下部,引导气泡使其做螺旋运动;
气泡二次分离腔室(15),在由所述螺旋形气泡引导管的引导朝时针方向做螺旋运动的气泡中,使微米气泡二次分离上升,通过引导孔(151)排出至气体排出腔室(11);
稳定化引导管(16),通过流入孔(161)排出在所述气泡二次分离腔室中分离出的纳米气泡,内部形成有一定的压力,从而使纳米气泡稳定,以排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气泡稳定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细化腔室(12)的内部设有多个用于通过撞击细化气泡的细化突起(125)。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气泡稳定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0)以朝上下尖尖地突出的长方形的橄榄球形态形成。
CN2009101778230A 2009-08-17 2009-09-25 纳米气泡稳定化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019920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9-0075590 2009-08-17
KR1020090075590A KR101028608B1 (ko) 2009-08-17 2009-08-17 나노 버블 안정화 장치 및 방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2036A true CN101992036A (zh) 2011-03-30

Family

ID=43775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78230A Pending CN101992036A (zh) 2009-08-17 2009-09-25 纳米气泡稳定化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028608B1 (zh)
CN (1) CN10199203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8446A (zh) * 2013-08-01 2015-02-11 伊耐特株式会社 超微细气泡发生装置以及利用该装置的液体处理方法
CN111054097A (zh) * 2018-10-16 2020-04-24 台湾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气泡分离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128827A (ko) 2021-03-15 2022-09-22 이준석 마이크로 버블과 오존 기포의 생성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58346B1 (ja) 2006-07-11 2007-08-15 南舘 誠 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8446A (zh) * 2013-08-01 2015-02-11 伊耐特株式会社 超微细气泡发生装置以及利用该装置的液体处理方法
CN111054097A (zh) * 2018-10-16 2020-04-24 台湾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气泡分离装置
CN111054097B (zh) * 2018-10-16 2021-11-16 台湾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气泡分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028608B1 (ko) 2011-04-11
KR20110018008A (ko) 2011-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96480B2 (ja) 液体処理装置及び液体処理方法
CN101347687B (zh) 一种带微细气泡含油水的发生装置
WO2016119087A1 (zh) 一种气液混合装置
US10029219B2 (en) Microbubble generating device and contaminated water purifying system provided with microbubble generating device
WO2009116711A2 (en) Apparatus of generating microbubbles
JP2009136864A (ja) マイクロバブル発生装置
EP3485968A1 (en) Ultrafine bubble generation device for aquaculture or wastewater treatment
CN102133509B (zh) 气液混合循环流产生装置
CN101992036A (zh) 纳米气泡稳定化装置及方法
US9707534B2 (en) Antibubble generato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JP5372585B2 (ja) 気液溶解タンク
CN209442699U (zh) 一种旋流式涡流空化器
CN105967413A (zh) 打磨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KR20150003733U (ko) 회전식 기포 제거 장치
JP2011088061A (ja) 気液溶解タンク
CN202529882U (zh) 一种新型溶气释放器
CN203820498U (zh) 污水泡沫光解处理器
CN113526614B (zh) 一种处理含油污水的管道加气旋流聚结分离装置及方法
JP5894857B2 (ja) 排水処理装置および排水処理方法
JP2002307054A (ja) オゾン水生成装置の気液分離器、及びオゾン水生成装置
CN201283275Y (zh) 一种带微细气泡含油水的发生装置
CN205035110U (zh) 一种利用反气泡制备微泡的装置
CN105129892A (zh) 一种利用反气泡制备微泡的装置及方法
CN210656258U (zh) 一种离心式油水分离装置
CN107952741A (zh) 一种微纳米发生器在电镀水洗中的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