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8775A - 太阳能-空气-地能多源双机热泵供热空调复合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空气-地能多源双机热泵供热空调复合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88775A CN101988775A CN2010105452276A CN201010545227A CN101988775A CN 101988775 A CN101988775 A CN 101988775A CN 2010105452276 A CN2010105452276 A CN 2010105452276A CN 201010545227 A CN201010545227 A CN 201010545227A CN 101988775 A CN101988775 A CN 1019887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valve
- water
- air
- pump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s Substance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901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3
- 239000003570 ai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1257 shell material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521 glasse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398 formation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338 heat storage Methods 0.000 abstract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72 regener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e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236 heat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20 moisturi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81000160586 Solar Air compan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287 bat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58 core component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73 ground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2 surface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Y02A30/272—Solar heating or cooling
-
- Y02B10/22—
-
- Y02B10/24—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Abstract
Description
太阳能-空气-地能多源双机热泵供热空调复合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太阳能、空气、地埋管地源热泵为冷热源的供热空调制冷复合 系统,属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及制冷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当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两个突出问题,引起 世界各国的关注。为此,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各国的有效发展战略。而能够被 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太阳能、地能和空气能源。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 的提高,用于采暖、空调和生活用热水的能源消耗占能源总量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对将太 阳能、地能和空气应用于采暖、空调和生活用热水的研究越来越广泛。
[0003] 太阳能作为拥有巨大前景和市场的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和有效利用越来越受到重 视。地能利用了地下浅层地热资源(包括地下水、地下岩土或地表水等)的恒温性,是既可 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能源。其中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较少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因而正日益 受到重视。空气能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应用最广的。但是,这三者在应用中都有自己的缺 点:太阳能受日照强度的影响,不能维持常量,须提供备用能源;地能的利用受到占地面积 的限制,而空气能也会受到环境气候条件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联合利用太阳能、地能和空气 能,以更高效地进行供热空调制冷,以更好地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减少对常规能源的消
^^ ο
[0004] 在已有的太阳能多源热泵供热空调制冷技术专利中,以太阳能与空气作为复 合冷热源的居多,如200910028142.8《实现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机组》、 200910033558. 9《可实现多模式运行的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装置》、200720181525. 5《太 阳能热管集热器和空气源热泵双热源地板辐射采暖装置》等等,或者将太阳能与地能联合, 如02146305. 0《土壤蓄热式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及供热方法》。目前检索到的以太阳能、地 能和空气共同作为冷热源的热泵系统仅1例,200820069365. X《空气-太阳能-地能三热 源复合热泵装置》。在这个专利中,核心部件为翅片-套管式三介质复合式换热器,该复合 式换热器包括外套管、穿装在外套管中的内套管以及与外套管外壁相结合的翅片。内套管 外壁与外套管内壁之间的环形空间为一种介质通道,内套管的管腔构成另一种介质通道, 外套管外壁与翅片之间构成空气热源介质通道。但这种换热器存在一个问题:太阳能或地 能提供的热水具有的温度与空气的温度在有些时候是相反的,如提供的热水温度大于制冷 剂温度,而空气温度小于制冷剂温度时,这会降低制冷剂的能效。而且对于热泵机组,对于 空气源侧和水源侧的换热器,制冷剂参数是不同的,如果将空气源和水源强制放在一起,可 能会影响到压缩机的性能。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上述的问题,鉴于目前压缩机在热泵系统中的高效节能,且价格不高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太阳能、地能和空气作为冷热源的多源双压缩机的热泵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冬天供暖、夏天制冷,全年提供生活用热水。而且此系统夏季不存在太阳能集热器的 过热问题,因为夏季多余的太阳能热量在土壤中蓄存起来,以备冬季使用,尤其在冬季热负 荷大于夏季冷负荷的地区更具有应用性。
[0006] 一种太阳能-空气-地能多源双机热泵供热空调复合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 地埋管、蓄热水箱、蓄/换热水箱、控制系统和末端用户等装置,通过管路连接,具体来说: [0007] 太阳能集热器用于收集太阳热量来加热水,以此来为全年的热水和冬季采暖、空 调提供能量。通过管道将太阳能集热器与地埋管、蓄热水箱和蓄/换热水箱连接起来,控 制系统控制阀门的开启使得太阳能集热器里的热水可以分别通向地埋管、蓄热水箱和蓄/ 换热水箱,从而实现夏季土壤蓄热、全年热水供应,以及为末端用户提供热量。太阳能集热 器的壳程出入口分别连接到第一四通阀和第一循环水泵,第一循环水泵再连接到第二四通 阀。
[0008] 地埋管实现管内换热介质与土壤的热交换,其两端分别连接到第一四通阀和第 二四通阀;冬季,地埋管和太阳能集热器可以共同作为热源加热蓄/换热水箱里的水;夏 季,地埋管可将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到的多余热量蓄存起来,以备冬季使用。地埋管起到了大 地蓄热器的作用,而且还避免了普通太阳能采暖系统遇到的冬季供热量不足,夏季集热器 内热量无法排除而形成过热或烧毁的现象。
[0009] 蓄热水箱上设有备用电加热器、第二补水阀,并通过第一流量调节阀连接到热水 供应装置;蓄热水箱的两端分别连接到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蓄热水箱主要用于全年 的热水供应。在冬季严寒时节当太阳能提供的热量不足于满足热水的需求时,水箱内的备 用电加热器打开,进行加热以满足需要。
[0010] 蓄/换热水箱的壳程出入口分别连接到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其管程出入口 分别连接到第一制冷四通阀和第一节流装置,第一节流装置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三通阀; 蓄/换热水箱上设置有第一补水阀,并通过第二流量调节装阀连接到热水供应装置;第一 制冷四通阀通过第一压缩机连接到第一三通阀;蓄/换热水箱兼有蓄热器和换热器的作 用。当蓄/换热水箱作为蓄热器时,冬天蓄存太阳能集热器和地埋管的热量加热其中的水 以供冬季采暖空调和热水供应;夏天蓄存来自末端用户排出的热量提供热水以供洗浴。当 蓄/换热水箱作为换热器时,则为复合热泵水源热泵的一个组成部分,夏季为水源热泵的 冷凝器,冬季为水源热泵的蒸发器。
[0011] 第二换热器的管程出入口分别连接到第二制冷四通阀和第二节流装置,第二制冷 四通阀通过第二压缩机连接到第一三通阀,第二节流装置另一端连接到第二三通阀;第二 换热器的管外流通空气。 [0012] 第一换热器的管程出入口分别连接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第一换热器的壳程 出入口分别连接第三循环水泵和空调末端。
[0013]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通过运行模式和水温控制各个阀门的开启与否,以控制整个系 统,实现太阳能集热器、地埋管、空气源热泵和水源热泵的开启、运行,这是容易实现的。
[0014] 空调末端采用冬天地暖、夏天风机盘管的形式或者全部为辐射空调的形式,通过 第三循环水泵与第一换热器实现冷量或热量交换,这是容易实现的。
[0015]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为平板型集热器、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U型管式真空 管集热器、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和直流式真空管集热器等。[0016] 优选的,所述地埋管为竖直U型埋管、水平埋管、桩埋管或连续螺旋埋管等。
[0017] 进一步的,蓄/换热水箱、两个换热器、两个压缩机、两个制冷四通阀、两个节流装 置、两个三通阀构成复合热泵系统;其中,蓄/换热水箱、第一制冷四通阀、第一压缩机、第 一节流装置构成水源热泵,第二换热器、第二制冷四通阀、第二压缩机、第二节流装置构成 空气源热泵,第一换热器作为用户侧换热器;共同实现复合热泵系统冬夏季制冷剂工质流 向的转变,从而使两个热泵系统中的2个换热器实现相反的冬夏季蒸发器与冷凝器的作 用。复合热泵系统包含两套热泵系统:水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这两套热泵系统都分别由 2个换热器、压缩机、节流装置和制冷四通阀组成。他们共用一个用户侧换热器,另外的换热 器分别对应水侧、空气侧的换热器,水侧换热器即为蓄/换热水箱。四通换向阀实现热泵系 统冬夏季制冷剂工质流向的转变,从而使两个热泵系统中的2个换热器实现相反的冬夏季 蒸发器与冷凝器的作用。用户用换热器在夏季为复合热泵系统的蒸发器,冬季为冷凝器,而 水侧和空气侧的换热器的作用正好与之相反,分别给夏季冷凝器,冬季蒸发器。
[0018] 补水阀对水箱内进行补水,流量调节阀则由热水供应的要求来控制流量。三通阀 可以进行分流,也可以进行合流,提供运行模式来控制流动的方向。四通阀有热泵制冷循环 里的制冷四通阀,以及普通的四通阀。制冷四通阀可以通过不同的热泵运行模式来控制制 冷剂的流向,而普通四通阀则由设定的比较模式,通过太阳能集热器、蓄热水箱和蓄/换热 水箱里的水温来控制四通各方向的开启。
[0019] 冬季阳光充足时,太阳能集热系统采集太阳能量后,先加热蓄热水箱中的生活用 水达到设定温度后,再加热蓄/换热水箱中的水,为水源热泵系统提供热量。当太阳能集热 系统提供的热量足以满足蓄/换热水箱里的水温需要时,地埋管换热系统关闭。而当蓄/换 热水箱里的水温低于太阳能集热器里的水温时,太阳能集热系统停止运行,改由地埋管系 统来为蓄/换热器提供热量。同时,空气源热泵在室外温度合适时工作,温度低时关闭。这 样还避免了空气源热泵在低温时无法工作的不足。在连续恶劣天气时,太阳能集热系统提 供的热量不足于满足蓄热水箱里的水温要求时,备用电加热器运行,加热水到要求的温度。
[0020] 夏天,空气源侧换热器作为热泵系统的冷凝器将用户传来的热量排到室外,部分 用户排出的热量还可以通过水源热泵来加热蓄/换热水箱里的水供生活用。太阳能集热器 采集能量后,先加热蓄热水箱中的生活用水达到设定温度后,再直接注入地埋管系统,将多 余的太阳能热量直接蓄存到地埋管系统的土壤里,以备冬天使用。
[0021] 本发明提供的以太阳能、地能和空气为冷热源的多源双机热泵供热空调复合系统 的优点为:(1)以清洁、可再生的太阳能、空气能和地能来提供绝大部分能量,既可全年供 热又可进行空调采暖,具有节能、高效、环保等优点。(2)夏季空调主要是通过复合热泵系统 的空气源热泵和水源热泵实现,水源热泵还可以加热蓄/换热水箱中的水用于生活需要。 而太阳能集热器采集的能量主要排向大地,避免了夏季集热器过热,使大地起到了蓄热器 的作用,以备冬季使用,更有利于地源热泵系统的全年冷热负荷平衡,适用于冬季热负荷大 于夏季冷负荷的地区。(3)冬季,太阳能集热器、地埋管、复合热泵系统的空气源热泵共同提 供能量,用于采暖和生活热水。其中,太阳能集热器和空气源热泵在室外气候满足条件时开 启。极端条件下备用电加热器可以补充生活用热水所需热量。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原理示意图。
[0023] 其中,1是太阳能集热器,2是循环水泵,3是地埋管,4是四通阀,5是热水供应,6 是补水阀,7是蓄/换热水箱,8是制冷四通阀,9是压缩机,10是换热器,11是节流装置,12 是三通阀,13是蓄热水箱,14是备用电加热器,15是流量调节阀,16是末端用户。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以非限定性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说明本技术方案。
[0025] 一种太阳能-空气-地能多源双机热泵供热空调复合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地埋管3、蓄热水箱13、蓄/换热水箱7、控制系统和末端用户16等,通过管 路连接,具体来说:
[0026] 太阳能集热器1用于收集太阳热量来加热水,太阳能集热器1的壳程出入口分别连接到第一四通阀4-1和第一循环水泵2-1,第一循环水泵2-1再连接到第二四通阀4-2 ;
[0027] 地埋管3实现管内换热介质与土壤的热交换,其两端分别连接到第一四通阀4-1和第二四通阀4-2 ;
[0028] 蓄热水箱13上设有备用电加热器14、第二补水阀6-2,并通过第一流量调节阀15_1连接到热水供应装置5 ;蓄热水箱13的两端分别连接到第一四通阀4-1和第二四通阀4-2 ;
[0029] 蓄/换热水箱7的壳程出入口分别连接到第一四通阀4-1和第二四通阀4-2,其管程出入口分别连接到第一制冷四通阀8-1和第一节流装置11-1,第一节流装置11-1的另一 端连接到第二三通阀12-2 ;蓄/换热水箱7上设置有第一补水阀6-1,并通过第二流量调节 装阀15-2连接到热水供应装置5 ;第一制冷四通阀8-1通过第一压缩机9-1连接到第一三 通阀12-1 ;
[0030] 第二换热器10-2的管程出入口分别连接到第二制冷四通阀8-2和第二节流装 置11-2,第二制冷四通阀8-2通过第二压缩机9-2连接到第一三通阀12-1,第二节流装置 11-2另一端连接到第二三通阀12-2 ;第二换热器10-2的管外流通空气;
[0031] 第一换热器10-1的管程出入口分别连接第一三通阀12-1和第二三通阀12-2 ;第一换热器10-1的壳程出入口分别连接第三循环水泵2-1和空调末端16 ;
[0032]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通过运行模式和水温控制各个阀门的开启与否,以控制整个系统,在现有的控制技术条件下这是容易实现的,故不在赘述;
[0033] 空调末端16采用冬天地暖、夏天风机盘管的形式或者全部为辐射空调的形式,通过第三循环水泵2-3与第一换热器10-1实现冷量或热量交换。
[0034] 夏季:当太阳能集热器1内的水温高于设定值后,四通阀4-1和4-2的a、b向开 通,循环水泵2-1开启,从而对蓄热水箱13中的水加热,当蓄热水箱13内的水温高于生活 用热水要求后,四通阀4-1和4-2的b向关闭,d向开通,直接将集热器1内的水注入地埋 管3内,从而将太阳的能量储存在土壤中。太阳能集热器1内的水温低于设定值后,四通阀 4-1和4-2的a向和循环水泵2-1关闭。
[0035] 夏季的空调末端用户16采用的是“制冷”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复合热泵系统内 的制冷介质流向如图1实线所示。用户排出的热量一部分由制冷剂循环工作排至换热器 10-2,被空气带走;一部分通过制冷剂循环工作排至蓄/换热水箱7,加热水箱内的水。当水箱7内的水温高至设定值时,压缩机9-1和三通阀12-1的a向、三通阀12_2的d向关闭, 水源热泵停止工作;用户排出的热量全部由空气源热泵来承担。当蓄/换热水箱7内的水 温降低后,压缩机9-1和三通阀12-1的a向、三通阀12-2的d向开启,水源热泵重新开始工作。
[0036] 夏季热水供应5开启时,优先开启流量调节阀15-2,使用蓄/换热水箱7来提供生 活用热水。同时打开补水阀6-1进行补水,以使水源热泵在蓄/换热水箱7内能够高效工 作。当蓄/换热水箱7内提供的水温达不到生活热水要求时,流量调节阀15-1开启,蓄热 水箱13也同时提供热水。
[0037] 冬季:当太阳能集热器1内的水温高于蓄热水箱13里的水温时,四通阀4-1和4-2 的a、b向开通,循环水泵2-1开启,从而对蓄热水箱13中的水加热,当蓄热水箱13内的水 温高于生活用热水要求后,四通阀4-1和4-2的b向关闭,c向开通,从而停止对蓄热水箱 13进行加热,开始对蓄/换热水箱7里的水加热。当太阳能集热器1内的水温低于蓄/换 热水箱7里的水温后,四通阀4-1和4-2的b向和循环水泵2-1关闭,太阳能集热系统停止 运行。与此同时,四通阀4-1和4-2的d向开通,循环水泵2-2开启,地埋管换热系统开始 对蓄/换热水箱7里的水加热。
[0038] 冬季空调末端用户16采用的是“制热”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复合热泵系统内的 制冷介质流向如图1上虚线所示。用户需要的热量主要由蓄/换热水箱7内的水提供。此 时,压缩机9-1启动,三通阀12-1的a向、三通阀12-2的d向开启,水源热泵工作。当室外 的气温达到设定的要求值时,压缩机9-2启动,三通阀12-1的b向、三通阀12-2的a向开 启,空气源热泵也开始同时工作。室外气温降低到要求值后,压缩机9-2、三通阀12-1的b 向、三通阀12-2的a向关闭,空气源热泵停止工作。
[0039] 冬季热水供应5开启时,开启流量调节阀15-1,使用蓄热水箱13来提供生活用热 水。流量调节阀15-2是常关的。在极端条件下,例如连续阴雨、雨雪天气,太阳能集热器无 法工作或提供的水温不足于满足需要,则开启备用电加热器14,对蓄热水箱13里的水进行 加热,以满足生活用热水要求。
Claims (4)
- 一种太阳能‑空气‑地能多源双机热泵供热空调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地埋管(3)、蓄热水箱(13)、蓄/换热水箱(7)、控制系统和末端用户(16),具体来说:太阳能集热器(1)用于收集太阳热量来加热水,太阳能集热器(1)的壳程出入口分别连接到第一四通阀(4‑1)和第一循环水泵(2‑1),第一循环水泵(2‑1)再连接到第二四通阀(4‑2);地埋管(3)实现管内换热介质与土壤的热交换,其两端分别连接到第一四通阀(4‑1)和第二四通阀(4‑2);蓄热水箱(13)上设有备用电加热器(14)、第二补水阀(6‑2),并通过第一流量调节阀(15‑1)连接到热水供应装置(5);蓄热水箱(13)的两端分别连接到第一四通阀(4‑1)和第二四通阀(4‑2);蓄/换热水箱(7)的壳程出入口分别连接到第一四通阀(4‑1)和第二四通阀(4‑2),其管程出入口分别连接到第一制冷四通阀(8‑1)和第一节流装置(11‑1),第一节流装置(11‑1)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三通阀(12‑2);蓄/换热水箱(7)上设置有第一补水阀(6‑1),并通过第二流量调节装阀(15‑2)连接到热水供应装置(5);第一制冷四通阀(8‑1)通过第一压缩机(9‑1)连接到第一三通阀(12‑1);第二换热器(10‑2)的管程出入口分别连接到第二制冷四通阀(8‑2)和第二节流装置(11‑2),第二制冷四通阀(8‑2)通过第二压缩机(9‑2)连接到第一三通阀(12‑1),第二节流装置(11‑2)另一端连接到第二三通阀(12‑2);第二换热器(10‑2)的管外流通空气;第一换热器(10‑1)的管程出入口分别连接第一三通阀(12‑1)和第二三通阀(12‑2);第一换热器(10‑1)的壳程出入口分别连接第三循环水泵(2‑1)和空调末端(16);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通过运行模式和水温控制各个阀门的开启与否,以控制整个系统;空调末端(16)采用冬天地暖、夏天风机盘管的形式或者全部为辐射空调的形式,通过第三循环水泵(2‑3)与第一换热器(10‑1)实现冷量或热量交换。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_空气-地能多源双机热泵供热空调复合系统,其 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为平板型集热器、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U型管式真空管集热 器、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和直流式真空管集热器。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_空气-地能多源双机热泵供热空调复合系统,其特 征在于:地埋管为竖直U型埋管、水平埋管、桩埋管或连续螺旋埋管。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_空气-地能多源双机热泵供热空调复合系统,其特 征在于:蓄/换热水箱(7)、两个换热器(10-1、10-2)、两个压缩机(9-1、9-2)、两个制冷四 通阀(8-1、8-2)、两个节流装置(11-1、11_2)、两个三通阀(12_1、12_2)构成复合热泵系统; 其中,蓄/换热水箱(7)、第一制冷四通阀(8-1)、第一压缩机(9-1)、第一节流装置(11-1) 构成水源热泵,第二换热器(10-2)、第二制冷四通阀(8-2)、第二压缩机(9-2)、第二节流装 置(11-2)构成空气源热泵,第一换热器(10-1)作为用户侧换热器;共同实现复合热泵系统 冬夏季制冷剂工质流向的转变,从而使两个热泵系统中的2个换热器实现相反的冬夏季蒸 发器与冷凝器的作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452276A CN101988775B (zh) | 2010-11-16 | 2010-11-16 | 太阳能-空气-地能多源双机热泵供热空调复合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452276A CN101988775B (zh) | 2010-11-16 | 2010-11-16 | 太阳能-空气-地能多源双机热泵供热空调复合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88775A true CN101988775A (zh) | 2011-03-23 |
CN101988775B CN101988775B (zh) | 2012-08-15 |
Family
ID=43745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452276A CN101988775B (zh) | 2010-11-16 | 2010-11-16 | 太阳能-空气-地能多源双机热泵供热空调复合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88775B (zh) |
Cited By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97545A (zh) * | 2011-06-24 | 2011-12-28 | 清华大学 | 一种co2埋存的加热系统 |
CN102393099A (zh) * | 2011-11-10 | 2012-03-28 | 安徽日源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太阳能修复土壤能量的地源热泵复合系统 |
CN102410668A (zh) * | 2011-11-16 | 2012-04-11 | 丁志华 | 相变蓄能式太阳能复合能源冷、暖、热水三联供系统 |
CN102927605A (zh) * | 2012-11-09 | 2013-02-13 | 沈阳建筑大学 | 太阳能-地源热泵与热网互补供热装置 |
CN103047802A (zh) * | 2012-12-26 | 2013-04-17 | 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空气源热泵冬季除霜系统 |
CN103088740A (zh) * | 2013-01-17 | 2013-05-08 | 东南大学 | 寒区隧道路面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蓄热加热系统 |
CN103088873A (zh) * | 2013-01-17 | 2013-05-08 | 东南大学 | 寒区隧道消防管道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蓄热加热系统 |
CN103090553A (zh) * | 2013-01-17 | 2013-05-08 | 东南大学 | 寒区隧道衬砌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蓄热加热系统及方式 |
CN103148636A (zh) * | 2013-03-28 | 2013-06-12 | 高国利 | 空气能太阳能蓄热式热泵系统 |
CN103225909A (zh) * | 2013-03-22 | 2013-07-31 | 北京咏辉飏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双热源供热系统的冷热分隔式多组态控制方法及应用 |
CN103528295A (zh) * | 2013-11-04 | 2014-01-22 | 山东宏力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复合能源热泵式节能型户式中央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782846A (zh) * | 2014-01-21 | 2014-05-14 | 同济大学 | 基于季节性太阳能土壤蓄热的农业大棚供热系统 |
CN104033950A (zh) * | 2013-10-29 | 2014-09-10 | 安徽理工大学 | 一种蓄热型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系统 |
GB2518742A (en) * | 2013-07-31 | 2015-04-01 | Sasie Ltd | Energy system |
CN104515219A (zh) * | 2013-09-27 | 2015-04-15 | 宁夏银晨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源复合空调系统 |
CN104704302A (zh) * | 2012-10-05 | 2015-06-1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热泵装置 |
CN104792067A (zh) * | 2015-04-15 | 2015-07-22 | 常州海卡太阳能热泵有限公司 | 土壤源太阳能热泵温室大棚供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06440401A (zh) * | 2015-08-10 | 2017-02-22 | 丁德华 | 太阳能加双源热泵挂面烘干机应用于挂面烘干集成系统及制备工艺 |
RU2645203C1 (ru) * | 2016-12-28 | 2018-02-16 |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Авангард" | Система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микроклиматом в помещениях для размещения животных |
CN108981035A (zh) * | 2018-05-08 | 2018-12-11 | 福建工程学院 | 一种地下空间除湿方法及系统 |
CN109357415A (zh) * | 2015-09-25 | 2019-02-19 | 蒂莫西·迈克尔·格拉博斯基 | 太阳能热水和回收系统 |
CN109373481A (zh) * | 2018-10-12 | 2019-02-22 |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人体优先受用的炕体通风空调及采暖系统 |
WO2019076279A1 (zh) * | 2017-10-16 | 2019-04-25 | 深圳市爱能森科技有限公司 | Multi-energy complementary application system |
CN109764514A (zh) * | 2019-01-09 | 2019-05-17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CN109780906A (zh) * | 2019-01-09 | 2019-05-2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中转换热器和能源站 |
CN110285556A (zh) * | 2019-07-05 | 2019-09-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多功能热水机控制系统、方法和装置 |
CN110726197A (zh) * | 2019-10-25 | 2020-01-24 | 华北理工大学 | 多能耦合空调装置 |
US10876740B2 (en) | 2018-05-25 | 2020-12-29 | Timothy Michael Graboski | Solar hot water and recovery system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2006018520U1 (de) * | 2006-12-06 | 2007-06-06 | Samak, Nabil | Air conditioning plus (solar) renewable energy as electric power and heat generator and storage |
CN101270933A (zh) * | 2008-05-16 | 2008-09-24 | 山东方亚地源热泵空调技术有限公司 | 地源热泵空调/制冷复合系统 |
CN201163124Y (zh) * | 2008-02-18 | 2008-12-10 | 中原工学院 | 空气—太阳能—地能三热源复合热泵装置 |
DE202008000374U1 (de) * | 2008-01-10 | 2009-05-20 | Karow, Steffen | Wärmepumpe |
CN201866994U (zh) * | 2010-11-16 | 2011-06-15 | 山东建筑大学 | 太阳能-空气-地能多源双机热泵供热空调复合系统 |
-
2010
- 2010-11-16 CN CN2010105452276A patent/CN101988775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2006018520U1 (de) * | 2006-12-06 | 2007-06-06 | Samak, Nabil | Air conditioning plus (solar) renewable energy as electric power and heat generator and storage |
DE202008000374U1 (de) * | 2008-01-10 | 2009-05-20 | Karow, Steffen | Wärmepumpe |
CN201163124Y (zh) * | 2008-02-18 | 2008-12-10 | 中原工学院 | 空气—太阳能—地能三热源复合热泵装置 |
CN101270933A (zh) * | 2008-05-16 | 2008-09-24 | 山东方亚地源热泵空调技术有限公司 | 地源热泵空调/制冷复合系统 |
CN201866994U (zh) * | 2010-11-16 | 2011-06-15 | 山东建筑大学 | 太阳能-空气-地能多源双机热泵供热空调复合系统 |
Cited By (3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97545A (zh) * | 2011-06-24 | 2011-12-28 | 清华大学 | 一种co2埋存的加热系统 |
CN102393099A (zh) * | 2011-11-10 | 2012-03-28 | 安徽日源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太阳能修复土壤能量的地源热泵复合系统 |
CN102393099B (zh) * | 2011-11-10 | 2013-04-17 | 安徽日源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太阳能修复土壤能量的地源热泵复合系统 |
CN102410668A (zh) * | 2011-11-16 | 2012-04-11 | 丁志华 | 相变蓄能式太阳能复合能源冷、暖、热水三联供系统 |
CN104704302B (zh) * | 2012-10-05 | 2017-05-1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热泵装置 |
CN104704302A (zh) * | 2012-10-05 | 2015-06-1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热泵装置 |
CN102927605A (zh) * | 2012-11-09 | 2013-02-13 | 沈阳建筑大学 | 太阳能-地源热泵与热网互补供热装置 |
CN103047802A (zh) * | 2012-12-26 | 2013-04-17 | 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空气源热泵冬季除霜系统 |
CN103088740A (zh) * | 2013-01-17 | 2013-05-08 | 东南大学 | 寒区隧道路面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蓄热加热系统 |
CN103088873A (zh) * | 2013-01-17 | 2013-05-08 | 东南大学 | 寒区隧道消防管道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蓄热加热系统 |
CN103090553A (zh) * | 2013-01-17 | 2013-05-08 | 东南大学 | 寒区隧道衬砌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蓄热加热系统及方式 |
CN103225909A (zh) * | 2013-03-22 | 2013-07-31 | 北京咏辉飏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双热源供热系统的冷热分隔式多组态控制方法及应用 |
CN103225909B (zh) * | 2013-03-22 | 2014-10-01 | 北京咏辉飏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双热源供热系统的冷热分隔式多组态控制方法及应用 |
CN103148636A (zh) * | 2013-03-28 | 2013-06-12 | 高国利 | 空气能太阳能蓄热式热泵系统 |
GB2518742A (en) * | 2013-07-31 | 2015-04-01 | Sasie Ltd | Energy system |
CN104515219A (zh) * | 2013-09-27 | 2015-04-15 | 宁夏银晨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源复合空调系统 |
CN104033950B (zh) * | 2013-10-29 | 2017-01-18 | 安徽理工大学 | 一种蓄热型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系统 |
CN104033950A (zh) * | 2013-10-29 | 2014-09-10 | 安徽理工大学 | 一种蓄热型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系统 |
CN103528295A (zh) * | 2013-11-04 | 2014-01-22 | 山东宏力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复合能源热泵式节能型户式中央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528295B (zh) * | 2013-11-04 | 2015-12-09 | 山东宏力热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复合能源热泵式节能型户式中央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782846A (zh) * | 2014-01-21 | 2014-05-14 | 同济大学 | 基于季节性太阳能土壤蓄热的农业大棚供热系统 |
CN104792067B (zh) * | 2015-04-15 | 2017-09-12 | 常州海卡太阳能热泵有限公司 | 土壤源太阳能热泵温室大棚供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04792067A (zh) * | 2015-04-15 | 2015-07-22 | 常州海卡太阳能热泵有限公司 | 土壤源太阳能热泵温室大棚供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06440401A (zh) * | 2015-08-10 | 2017-02-22 | 丁德华 | 太阳能加双源热泵挂面烘干机应用于挂面烘干集成系统及制备工艺 |
CN109357415A (zh) * | 2015-09-25 | 2019-02-19 | 蒂莫西·迈克尔·格拉博斯基 | 太阳能热水和回收系统 |
RU2645203C1 (ru) * | 2016-12-28 | 2018-02-16 |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Авангард" | Система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микроклиматом в помещениях для размещения животных |
WO2019076279A1 (zh) * | 2017-10-16 | 2019-04-25 | 深圳市爱能森科技有限公司 | Multi-energy complementary application system |
CN108981035A (zh) * | 2018-05-08 | 2018-12-11 | 福建工程学院 | 一种地下空间除湿方法及系统 |
US10876740B2 (en) | 2018-05-25 | 2020-12-29 | Timothy Michael Graboski | Solar hot water and recovery system |
CN109373481A (zh) * | 2018-10-12 | 2019-02-22 |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人体优先受用的炕体通风空调及采暖系统 |
CN109373481B (zh) * | 2018-10-12 | 2020-11-24 |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人体优先受用的炕体通风空调及采暖系统 |
CN109780906A (zh) * | 2019-01-09 | 2019-05-2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中转换热器和能源站 |
CN109764514A (zh) * | 2019-01-09 | 2019-05-17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CN110285556A (zh) * | 2019-07-05 | 2019-09-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多功能热水机控制系统、方法和装置 |
CN110285556B (zh) * | 2019-07-05 | 2020-09-2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多功能热水机控制系统、方法和装置 |
CN110726197A (zh) * | 2019-10-25 | 2020-01-24 | 华北理工大学 | 多能耦合空调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88775B (zh) | 2012-08-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56082B (zh) | 太阳能蓄热地源热泵供热水系统 | |
CN101236024B (zh) | 一簇改进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 | |
CN2493893Y (zh) | 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空调机组 | |
US8733429B2 (en) | Hybrid heating and/or cooling system | |
CN101650098B (zh) | 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自平衡综合应用系统 | |
CN101458005B (zh) | 太阳能光伏-市电混合驱动蓄冷蓄热型热泵机组 | |
EP2784412B1 (en) | Seasonal energy-storage cooling and heating system | |
CN101464058B (zh) | 大型蓄能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 | |
CN101476760B (zh) |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多热源住宅舒适集成系统 | |
CN101240949B (zh) | 梯级能量利用的可调容量的家庭能源系统 | |
CN202532727U (zh) | 一种低能耗住宅太阳能复合利用装置 | |
CN100460775C (zh) | 带导流套筒换热器储水箱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 |
CN101963412B (zh) | 太阳能与电能联合工作复合式热泵系统及制冷制热方法 | |
CN101403521B (zh) |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与地源热泵耦合联供系统 | |
CN201488394U (zh) | 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自平衡综合应用系统 | |
CN102550340B (zh) | 一种用于温室供暖的太阳能蓄热供暖装置 | |
CN100422663C (zh) | 多热源多功能太阳能热泵 | |
CN201181093Y (zh) | 集热/蓄能/蒸发一体化热泵热水器 | |
CN101158507B (zh) | 复叠式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 |
CN100561076C (zh) | 复合源集热/蓄能/蒸发一体化热泵热水系统 | |
CN103206807B (zh) | 集成太阳能、空气能和套管蓄能的多源热泵冷热水机组 | |
CN1807995B (zh) | 采用燃气或燃油辅助加热的太阳能热水与空调采暖系统 | |
US20110314856A1 (en) | Low-pressure high-efficiency aqua ammonia absorption heat pump system for BCHP residential use | |
CN102269484B (zh) | 太阳能辅热地源空调热水一体机 | |
CN102679624B (zh) | 一种太阳能与热源塔热泵复合式三联供空调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323 Assignee: Shandong Fangya GSHP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Shandong Construction University Contract record no.: 2014370000006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Solar-air-geothermal multisource dual-machine heat pump heat supply and air conditioning composite syste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15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40124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323 Assignee: Shandong Fangya GSHP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Shandong Construction University Contract record no.: 2014370000006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Solar-air-geothermal multisource dual-machine heat pump heat supply and air conditioning composite syste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15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4012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15 Termination date: 2018111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