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8560A - 多级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多级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8560A
CN101988560A CN2010102395341A CN201010239534A CN101988560A CN 101988560 A CN101988560 A CN 101988560A CN 2010102395341 A CN2010102395341 A CN 2010102395341A CN 201010239534 A CN201010239534 A CN 201010239534A CN 101988560 A CN101988560 A CN 1019885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controlling rod
cam lever
cam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395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88560B (zh
Inventor
松本真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785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8522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9921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34920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88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85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85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85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 F16H3/083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with radially acting and axially controlled clutching members, e.g. sliding ke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2063/3093Final output elements, i.e. the final elements to establish gear ratio, e.g. dog clutches or other means establishing coupling to shaft
    • F16H2063/3096Sliding keys as final output elements; Details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219Interchangeably lock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219Interchangeably locked
    • Y10T74/19251Control mechanism
    • Y10T74/19279Cam oper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多级变速器包括用于限制加速降档和减速升档的空动机构。限制杆与控制杆一体运动。与限制杆内的每个凸轮槽相对应的切口被形成,销钉与滑动接触的凸轮槽一起装配在所述切口内。与用于正向旋转的凸轮杆的凸轮槽相对应的限制杆的切口被形成,其比在速度换挡状态下升档时控制杆运动方向相反侧的对应凸轮槽要长。对应于用于反向旋转的凸轮杆的凸轮槽的限制杆的切口被形成,其比运动方向相反侧的对应凸轮槽要长。

Description

多级变速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在35 USC 119下要求于2009年7月3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9-178504和2009年8月3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9-199219的优先权,所述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通过引用被合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变速器,在所述多级变速器中,多个驱动齿轮和多个从动齿轮以在每种速度下恒定的啮合状态支承于相互平行的齿轮轴。
背景技术
在恒定啮合型多级变速器中,驱动齿轮组或从动齿轮组固定于齿轮轴,另一个齿轮组可转动地支承于齿轮轴,通过装配(fit)装置,从可转动的齿轮中切换装配于旋转的轴的齿轮,可实现换挡。
本申请人已知这种构造,其中,空动机构包括换挡驱动装置,所述换挡驱动装置通过切换装配装置执行换挡,所述装配装置被设置在多个齿轮与齿轮轴之间,以及所述换挡装配装置装配一个齿轮和齿轮轴,用于驱动新齿轮。例如,见日本专利JP 2008-246754。
对于专利JP 2008-246754中公开的多级变速器的换挡驱动装置,沿齿轮轴空心部分的中心轴布置的控制杆滑动地与四种类型的凸轮杆的内侧相接触,所述凸轮杆可轴向运动地与空心齿轮轴的内周滑动接触。空动机构在侧向上被布置在四种类型的凸轮杆内,且每个空动机构与所要求的凸轮杆相连接。
在空动机构中,轴向作用的弹簧被插入控制杆与每个凸轮杆之间,用于互锁,且空动机构被容纳于齿轮轴的空心部分内。
当控制杆运动以进行换挡时,其装配先前被保持的装配装置在从换挡之前的装配被装配装置保持的状态至换挡之后的装配被装配装置保持的状态的过渡中将自动地被这个空动机构释放。因此,平滑过渡成为可能,且实现连续地平滑换挡。
加速时的升档和减速时的降档被平滑实现,如上所述。但是,在加速中降档和减速中升档时,由于其装配在换挡前被保持的装配装置未被自然释放,在没有任何装置下无法实现换挡。
但是,由于尽管无法进行换挡,但控制杆被空动机构移动,操作换挡的驾驶员(司机)会产生对下述情形的不协调感,在所述情形中,尽管能够进行操作,但无法进行换挡。
当通过换挡操作,转动换挡鼓轮预定角度以移动控制杆,以及换挡被执行时,通过空动机构,换挡前通过装配装置的装配被保持,直至换挡后通过装配工具的装配为止,换档前装配装置的装配通过换挡后装配装置的装配被平稳释放,换挡连续地平稳地实现。
由于换挡前装配装置的装配被保持,直至换挡后装配装置的装配,当用于下次换挡的操作在换挡前通过装配装置的装配被释放之前被执行时,换挡鼓轮被转动,空动机构的弹簧被进一步压缩,控制杆被移动,由于控制杆的进一步移动,换挡后装配装置可装配的状态被释放,在换挡前装配装置的装配不能被最终释放,无法进行换挡。
然而,由于换挡鼓轮被转动,换挡鼓轮的换挡位置和实际速度不匹配的情形将会发生。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多级变速器设置有空动机构,所述空动机构可执行平滑换挡,以及限制加速中降档操作和减速中升档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多级变速器包括多个驱动齿轮和多个从动齿轮,所述多个驱动齿轮和多个从动齿轮在对于每种速度恒定啮合的状态下支承于相互平行的齿轮轴上,多个驱动齿轮或多个从动齿轮固定于齿轮轴,通过切换装配装置执行换挡,所述装配装置被设置在另外多个齿轮与齿轮轴之间,并通过换挡驱动装置和驱动新齿轮,对它们进行装配。装配装置包括正向旋转型装配装置和反向旋转型装配装置,所述正向旋转型装配装置和反向旋转型装配装置仅能够在每个正向旋转的旋转方向上以及每个反向旋转的方向上装配,在所述正向旋转的旋转方向上来自内燃机的动力被齿轮传递,在所述反向旋转的旋转方向上来自驱动轮侧的动力被传递,每个装配装置设置有装配突出部分,所述装配突出部分沿每个齿轮内侧面的周向方向被设置在多个位置处,且在周向方向上具有装配面;装配部件,所述装配部件可被设置于齿轮轴,以及可分离地装配于每个齿轮的装配突出部分;多个凸轮杆,所述凸轮杆在轴向上可滑动地被齿轮轴支承,并且在每个所述凸轮杆的滑动面上,多个凸轮槽沿轴向形成在要求的位置处;以及销钉,所述销钉沿直径方向被装配在齿轮轴的要求的位置处,所述销钉可交替地与轴向运动的凸轮杆的滑动面和凸轮槽相接触,前进和后退,以及操作装配部件。换挡驱动装置设置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在凸轮杆内侧沿中心轴被设置在齿轮轴的空心部分内;以及空动机构,被插入在控制杆的外周与多个凸轮杆的内侧面之间,并通过弹簧对控制杆和每个凸轮杆进行互锁,所述弹簧可轴向作用,可与控制杆一体运动的限制杆可滑动地与凸轮杆相接触,并被设置至齿轮轴,切口在限制杆上与每个凸轮槽相对应地形成,所述销钉可与滑动地接触的凸轮杆的凸轮槽一起被装配于所述切口内,对应于正向旋转的凸轮杆的凸轮槽的限制杆的切口被形成为比在速度被设立的状态下在升档中控制杆运动方向相反侧的凸轮槽要长,以及对应于反向旋转的凸轮杆的凸轮槽的限制杆的切口被形成为比在速度被设立的状态下降档时控制杆运动方向的相反侧的凸轮槽要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限制杆可在轴向上相对滑动地设置,并保持在用于正向旋转的凸轮杆与用于反向旋转的凸轮杆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限制杆由与控制杆分开的部件形成,且通过连接装置被连接以使得限制杆与控制杆一体地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连接装置为半开口销,半开口销被装配于设置在控制杆外周上的装配槽内和设置在限制杆内侧面上的装配槽内,并且限制杆一体地连接到控制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针对凸轮杆和限制杆,设置为具有相同功能的杆相对地被布置在控制杆外周上的对称位置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控制杆被操作的多级变速器中,由于与控制杆一体运动的限制杆被设置至齿轮轴,且限制杆可滑动地与凸轮杆相接触,用于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的任一种类型的装配装置可通过空动机构被切换,并执行换挡,以及对应于正向旋转的凸轮杆的凸轮槽的限制杆的切口被形成为比速度被设立的状态下升档时控制杆运动方向相反侧的凸轮槽要长。控制杆与限制杆一体运动,并进行平稳升档,因为,当控制杆在加速中被移动以升档时,限制杆的切口在运动方向相反侧比装配在限制杆的切口内的装配装置的销钉具有更大的间隙,在所述加速升档中来自内燃机的动力被传递。但是,当尝试移动控制杆以在加速中降档时,限制杆的切口在运动方向相反侧比装配在切口内的装配装置的销钉具有更小的间隙,控制杆的运动与限制杆一起被限制,用于降档的操作本身被限制,并且尝试该操作的驾驶员(司机)不会产生不协调感。
此外,由于对应于反向旋转的凸轮杆的凸轮槽的限制杆的切口被形成为比速度被设立的状态下降档时控制杆运动方向相反侧的凸轮槽要长,与限制杆形成一体的控制杆被移动,并进行平稳降档,因为,当控制杆被移动进行减速降档时,限制杆的切口在运动方向相反侧比装配在切口内的装配装置的销钉具有更大的间隙,在所述减速降档中来自主动轮侧的动力被传递。但是,当控制杆被尝试移动以进行减速升档时,限制杆的切口在运动方向相反侧比装配在切口内的装配装置的销钉具有更小的间隙,控制杆的运动与限制杆一起被限制,以及用于升档的操作本身被限制。因此,操作的驾驶员(司机)不会产生不协调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限制杆在轴向上被相对可滑动地设置,且限制杆保持在用于正向旋转的凸轮杆与用于反向旋转的凸轮杆之间,仅需一个可滑动的槽被设置于齿轮轴,所述齿轮轴沿共同的轴向对限制杆和用于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的凸轮杆进行支承,无需为每种情况设置专用槽,从而可减小加工工时。
因此,对应于用于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的两个凸轮杆的凸轮槽,切口可被设置于一个限制杆,从而可减小部件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限制杆由与控制杆的分开的部件形成,并通过连接装置与控制杆相连以实现一体运动,限制杆和控制杆被分开地形成,可比限制杆和控制杆形成整体的情况更容易地被加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半开口销被装配于设置在控制杆外周上的装配槽内和设置在限制杆内侧面上的装配槽内,且限制杆与控制杆一体地连接,各自分开的控制杆和限制杆可通过简单的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分别具有相同功能的凸轮杆和限制杆相对地被布置在控制杆外周上的对称位置处,控制杆的运动可均匀地被传递至凸轮杆和限制杆,轴线被保持,从而使运动平稳。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多级变速器被设置,通过限制在极短时间间隔内连续的换挡操作,所述多级变速器可防止错误操作,以避免换挡鼓轮的换挡位置与实际速度不匹配的情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多级变速器包括多个驱动齿轮和多个从动齿轮,所述多个驱动齿轮和多个从动齿轮以在每种速度下恒定啮合的状态支承于相互平行的齿轮轴,所述多个驱动齿轮或所述多个从动齿轮固定于齿轮轴,通过切换每个装配装置执行换挡,所述装配装置被设置在另外多个齿轮与齿轮轴之间,并通过换挡驱动装置进行相互装配。装配装置设置有装配部分,所述装配部分相对于每个齿轮内侧面的周向方向的多个位置被设置,且具有在周向方向的装配面,装配部件被设置至齿轮轴,且可分离地装配于每个齿轮的装配部分和多个凸轮杆,所述凸轮杆在轴向上可滑动地与空心齿轮轴的内周相接触,在其每个滑动面上,多个凸轮面在轴向上的要求位置处被形成,并通过装配部件的运动被操作。换挡驱动装置设置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可轴向运动地在多个凸轮杆内侧沿空心齿轮轴的中心轴被设置,以及空动机构,所述空动机构被插入在控制杆与多个凸轮杆之间,并通过轴向作用的弹簧对控制杆和每个凸轮杆进行互锁。空动限制装置可防止空动机构在一个换挡行程上的空动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空动机构由弹簧保持器构造,所述弹簧保持器覆盖通过减小控制杆的直径形成的外侧凹形部分,所述弹簧保持器在轴向位置上可滑动地铠装(armor)在控制杆上,被一体装配于所要求的凸轮杆,并且其中,具有与外侧凹形部分相同轴向长度的内侧凹形部分被形成,与外侧凹形部分相对应,一对弹簧支承件跨过控制杆的外侧凹型部分的空间和弹簧保持器的相应的内侧凹型部分的空间相对地设置,所述弹簧被插在所述一对弹簧支承件之间,并沿使两个弹簧支承件分离的方向推挤两个弹簧支承件。直径延长的限动部件沿控制杆的外侧凹形部分的轴向中心被形成,作为空动限制装置,所述限动部件的直径被延长,直径延长的限动部件的两个端面与所述一对弹簧支承件相对,且用于一个换挡行程的移动距离在两个端面之间为最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弹簧支承件通过开口销被构造,所述开口销通过将环形形状分成两半而获得,并且弹簧保持器由有底圆柱形部件构造,所述有底圆柱形部件的内侧凹型部分被轴向分成两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空动机构被插在控制杆的外周与多个凸轮杆的每个内侧面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空动机构被插在凸轮杆的轴向端部与控制杆的外周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空动限制装置被设置,所述空动限制装置可在一个换挡行程内防止空动机构的空动操作,在一个行程的换挡操作已完成后,通过限制进一步的换挡操作可防止错误操作,所述进一步的换挡操作在换挡前通过装配装置的装配被释放之前的一个换挡行程内将造成空动操作。因此,错误操作被防止,从而可避免换挡鼓轮的换挡位置与实际速度不匹配的情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空动限制装置可由简单结构构造,其中,直径延长的限动部件沿控制杆的外侧凹形部分的轴向中心被形成,所述限动部件的直径被延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弹簧支承件由开口销构造,并且弹簧保持器由有底圆柱形部件构造,所述有底圆柱形部件的内侧凹形部分被轴向分成两部分,开口销被布置在两侧的每个凹形部分内,即使直径延长的限动部件形成在控制杆的外侧凹形部分的轴向中心,弹簧保持器可容易地被安装,从而有利于空动机构的组装。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空动机构被插在控制杆的外周与多个凸轮杆的每个内侧面之间,变速器的轴向宽度可被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空动机构被插在凸轮杆的轴向端部与控制杆的外周之间,空动机构组装方便,且空动机构具有极好的组装操作性。
本发明可适用的其它范围通过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将显而易见。但是,应当理解,尽管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和特定例子仅以示例的方式给出,因为在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内的各种改变和修改从详细描述中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本发明通过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和附图将更全面地被理解,所述附图仅通过示例被给出,因此,其不限制本发明,其中,
图1为等同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级变速器的截面视图;
图2为中间齿轮轴和其周围结构的截面视图(沿图4和5中线II-II看去的截面视图);
图3为中间齿轮轴和其周围结构的另一个截面视图(沿图4和5中线III-III看去的截面视图);
图4为沿图2和3中线IV-IV看去的截面视图;
图5为沿图2和3中线V-V看去的截面视图;
图6为控制杆和空动机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7为空动机构安装于控制杆、凸轮杆和其它部件的状态的分解透视图;
图8为限制杆的透视图;
图9为限制杆的左侧视图(从图8中箭头IX方向看去的视图);
图10为中间齿轮轴、销钉和弹簧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11为中间齿轮轴的左侧视图(从图10中箭头XI方向看去的视图);
图12为摆动棘爪、支承销钉、销钉和弹簧的分解透视图;
图13为换挡驱动装置的部件和装配装置安装于控制杆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4为在图13所示的状态下轴承环被铠装在中间齿轮轴上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5为在第一速度的加速状态下凸轮杆、限制杆和销钉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16为在第二速度的加速状态下凸轮杆、限制杆和销钉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17为在第二速度的减速状态下凸轮杆、限制杆和销钉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18为等同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级变速器的截面视图;
图19为中间齿轮轴和其周围结构的截面视图(沿图21和22中线II-II看去的截面视图)
图20为中间齿轮轴和其周围结构的另一个截面视图(沿图21和22中线III-III看去的截面视图);
图21为沿图19和20中线IV-IV看去的截面视图;
图22为沿图19和20中线V-V看去的截面视图;
图23为控制杆和空动机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24为空动机构安装于控制杆、凸轮杆和其它部件的状态的分解透视图;
图25为中间齿轮轴、销钉的一部分和弹簧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26为中间齿轮轴的左侧视图(从图25中箭头IX方向看去的视图);
图27为摆动棘爪、支承销钉、销钉和弹簧的分解透视图;
图28为换挡驱动装置的一部分和装配装置安装于控制杆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29为在图28所示的状态下一个轴承环被铠装在中间齿轮轴上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0为在即将完成升档至第二速度之前中间齿轮轴和其周围结构的截面视图;
图31为沿图30中的线XIV-XIV看去的截面视图;
图32为沿图30中的线XV-XV看去的截面视图;以及
图33为等同于另一个实施例的多级变速器的中间齿轮轴和其周围结构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17,本发明将在以下被描述,其中,多级变速器10被设置于安装在摩托车中的内燃机内。
图1为多级变速器10的截面视图,如图1所示,多级变速器10被设置于发动机壳1上,所述发动机壳也覆盖内燃机。
通过结合左发动机壳1L和右发动机壳1R构造发动机壳1,其中,侧向分割形成变速箱2,主齿轮轴11和中间齿轮轴12可转动地支承于变速箱2,所述齿轮轴侧向相互平行地布置。
主齿轮轴11通过每个轴承3L、3R可转动地支承于左发动机壳1L的侧壁和右发动机壳1R的侧壁1RR上,并穿过右轴承3R。多盘式摩擦离合器5被设置于其右端,并从变速箱2突出。
主从动齿轮4在摩擦离合器5左侧可转动地支承于主齿轮轴11,未显示的曲轴的旋转被传递至所述主从动齿轮4。
内燃机曲轴的旋转通过与主从动齿轮4处于连接状态的摩擦离合器5由被传递至主齿轮轴11。
中间齿轮轴12也可通过每个轴承7L、7R可转动地支承在左发动机壳1L的侧壁和右发动机壳1R的侧壁1RR上,并穿过左轴承7L。输出链轮70固定于其左端,并通过花键从变速箱2突出。
缠绕在输出链轮70上的传动链条被缠绕在链轮上,所述链轮对输出链轮后面的未显示的后轮进行驱动,中间齿轮轴12的转动动力被传递至后轮,从而实现对车辆的操作。
驱动传动齿轮组m在主齿轮轴11上形成于左、右轴承3L、3R之间,这样齿轮组可与主齿轮轴11一体地被转动。
第一驱动传动齿轮m1沿右轴承3R与主齿轮轴11形成一体,并且直径从右向左依次顺序增加的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驱动传动齿轮m2、m3、m4、m5、m6经由花键连接被装配于形成在主齿轮轴11的第一驱动传动齿轮m1与左轴承3L之间的花键上。
此外,从动传动齿轮组n通过每个环形轴承环13可转动地与位于左、右轴承7L、7R之间的中间齿轮轴12相连。
在中间齿轮轴12上,5个轴承环13等间隔地被铠装在其右端的轴承环13与其左端的轴承环13之间,所述右端的轴承环通过安装在右轴承7R左侧上的垫圈14R被铠装,所述左端的轴承环通过安装在左轴承7L右侧上的垫圈14L被铠装,并且每个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从动传动齿轮n1、n2、n3、n4、n5、n6被可转动地支承,且其直径从右向左依次顺序减小,且每个从动传动齿轮被安装在全部7个轴承环13中的相邻的轴承环13之间。
与主齿轮轴11一体地转动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驱动传动齿轮m1、m2、m3、m4、m5、m6可分别与相应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从动传动齿轮n1、n2、n3、n4、n5、n6恒定地啮合,所述从动传动齿轮分别可转动地支承于中间齿轮轴12。
第一驱动传动齿轮m1与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的啮合可产生第一速度,所述第一速度的减速比是最大的,第六驱动传动齿轮m6和第六从动传动齿轮n6的啮合可产生第六速度,所述第六速度的减速比是最小的,在它们中间减速比顺序减小,产生第二速度、第三速度、第四速度和第五速度。
在中间齿轮轴12上,用于奇数速度(第一、第三和第五从动传动齿轮n1、n3、n5)的齿轮和用于偶数速度(第二、第四和第六从动传动齿轮n2、n4、n6)的齿轮被交替地布置。
装配装置20被设置于空心圆柱形中间齿轮轴12内,如后文所述,所述装配装置20可装配于每个从动传动齿轮n。全部四种八个凸轮杆C(Cao、Cao、Cae、Cae、Cbo、Cbo、Cbe、Cbe)和全部两种四限制杆E、F被装配于形成在空心中间齿轮轴12内周上的凸轮导引槽12g内,并将在后文中被描述,所述八个凸轮杆由每一种类型的两个构成,所述类型如上文所述为装配装置20的一个元件,所述四限制杆由每一种类型的两个构成,并且凸轮杆和限制杆被可轴向运动地设置。
控制杆51沿中间齿轮轴12的空心部分的中心轴线被插入,所述控制杆51为换挡驱动装置50的一个元件,所述换挡驱动装置50驱动凸轮杆C和进行换挡,控制杆51的轴向运动一体地移动限制杆E、F,以及通过空动机构52、53使互锁状态的凸轮杆C轴向运动。
在轴向上使控制杆51运动的机构被设置至右发动机壳1R。
通过空动机构52、53,控制杆51的轴向运动可使互锁的凸轮杆C轴向运动,凸轮杆C的运动可通过设立于中间齿轮轴12内的装配装置20,有选择地将每个从动传动齿轮n装配于中间齿轮轴12,从而对速度进行换挡。
如图6所示,换挡驱动装置50的控制杆51具有圆柱形杆的形状,中心凹形部分51c沿其轴向形成在中心处,此外,外侧凹形部分51a、51b以预定长度形成在侧向的两个位置处。
控制杆51的左端51aa较短,并且在右端,公螺纹端部51bb和位于公螺纹端部51bb之前的六角螺母51n被形成,在所述公螺纹端部处形成长的公螺纹。
对应于控制杆51的左、右外侧凹形部分51a、51b,空动机构52、53被装配。
左、右空动机构52、53具有相同的结构,且在两侧被对称地布置。
通过连接长保持器52hl和短保持器52hs,构造左空动机构52的弹簧保持器52h,控制杆51可滑动地装配于所述弹簧保持器内,并且对应于控制杆51的外侧凹形部分51a的内侧凹形部分52ha形成在其内侧面上。
当控制杆51穿过弹簧保持器52h,以及弹簧保持器52h位于外侧凹形部分51a内时,弹簧保持器52h的内侧凹形部分52ha的空间和控制杆51的外侧凹形部分51a的空间处于共同空间内。
一对用于支承弹簧的左、右开口销52c、52c被相对地插入弹簧保持器52h的内侧凹形部分52ha的空间与控制杆51的外侧凹形部分51a的空间内,缠绕在控制杆51上的压缩卷簧52s被插于开口销52c、52c之间,以及在两个开口销被分离的方向上压缩卷簧对这两个开口销52c、52c进行挤压。
开口销52c具有空心圆盘形状,所述空心圆盘以弹簧保持器52h的内侧凹形部分52ha的内径作为其外径,以控制杆51的外部部分51a的外径作为其内径,并被分成两半用于组装。
右空动机构53(弹簧保持器53h、长保持器53hl、短保持器53hs、内侧凹形部分53ha、开口销53c、压缩卷簧53s)也具有相同的结构,并被布置在控制杆51的外侧凹形部分51b中。
因此,当控制杆51轴向运动时,弹簧保持器52h、53h通过左、右空动机构52、53的压缩卷簧52s、53s进行轴向运动。
八个凸轮杆C(Cao、Cao、Cae、Cae、Cbo、Cbo、Cbe、Cbe)在径向上与空动机构52、53的弹簧保持器52h、53h的外侧面相接触,所述空动机构装配在控制杆51的左、右外侧凹形部分51a、51b内(见图7)。
凸轮杆C为棱柱,所述棱柱的截面为矩形,且轴向被延长,在内侧的相反侧上的外周侧形成凸轮面,所述内侧与弹簧保持器52h、53h相接触,凸轮槽v形成在凸轮面上三个要求的位置处,以及用于装配任一弹簧保持器52h、53h的一对装配棘爪p从内侧突出,所述任一弹簧保持器被保持在所述一对装配棘爪之间。
由于凸轮杆C不具有特殊的截面形状,且轮廓基本上为简单的矩形棱柱,凸轮杆C可容易地被制造。
用于奇数速度(档位)的凸轮杆Cao、Cbo具有用于正向旋转(在加速时作用力由从动传动齿轮n施加于中间齿轮轴12的旋转方向)和用于反向旋转(在减速时作用力由从动传动齿轮n施加于中间齿轮轴12的旋转方向)的两种类型,在所述用于奇数速度的凸轮杆中,凸轮槽v1、v3、v5形成在与用于奇数速度(第一、第三和第五从动传动齿轮n1、n3、n5)的齿轮相对应的三个位置处。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一个凸轮杆Cao设置有装配棘爪p,所述装配棘爪用于装配于内侧上的右弹簧保持器53h,以及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另一凸轮杆Cbo设置有装配棘爪p,所述装配棘爪用于装配于内侧上的左弹簧保持器52h(见图7)。
类似地,用于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ae、Cbe具有两种类型,一种用于正向旋转,一种用于反向旋转,在所述用于偶数速度的凸轮杆中,凸轮槽v2、v4、v6形成在与用于偶数速度(第二、第四和第六从动传动齿轮n2、n4、n6)的齿轮相对应的三个位置处。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一个凸轮杆Cae设置有装配棘爪p,所述装配棘爪用于装配于内侧上的左弹簧保持器52h,以及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另一凸轮杆Cbe设置有装配棘爪p,所述装配棘爪用于装配于内侧上的右弹簧保持器53h(见图7)。
因此,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ao和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be通过右空动机构53的压缩卷簧53s,在轴向上连同弹簧保持器53h,与控制杆51的轴向运动互锁,以及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bo和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ae通过左空动机构52的卷簧52s,连同弹簧保持器52h,在轴向上互锁。
此外,如图7所示,所有四个限制杆都被设置为每个限制杆保持在两个凸轮杆C之间,所述四个限制杆由两种类型的两个限制杆E、F构成。
一个限制杆E被安装为限制杆E保持在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ae与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bo之间,其它的限制杆F被安装为限制杆F保持在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ao与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be之间。
如图8和9所示,限制杆E、F的每个截面具有窄扇形,每个限制杆为侧向长杆,与凸轮杆C的矩形截面相比,直径长度基本上相同,且周向宽度更大。
对于限制杆E,切口e2、e4、e6被形成,与侧边缘处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ae的凸轮槽v2、v4、v6相对应,在所述侧边缘处侧边与外周相交叉,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ae可滑动地与所述侧边相接触;以及切口e1、e3、e5被形成,与侧边缘处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bo的凸轮槽v1、v3、v5相对应,在所述侧边缘处侧边与外周相交叉,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bo可滑动地与所述侧边相接触。
类似地,针对限制杆F,切口f1、f3、f5被形成,与侧边缘处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ao的凸轮槽v1、v3、v5相对应,在所述侧边缘处侧边与外周相交叉,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ao可滑动地与所述侧边相接触;以及切口f2、f4、f6被形成,与侧边缘处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be的凸轮槽v2、v4、v6相对应,在所述侧边缘处侧边与外周相交叉,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be可滑动地与所述侧边相接触。
凸轮槽v1、v2、v3、v4、v5、v6在轴向都具有相同的较短长度,而除限制杆E的切口e1和e6及限制杆F的切口f1、f2、f3、f4、f5、f6之外的其它切口e2、e3、e4、e5在轴向上都比凸轮槽大约长两倍,且切口e1和e6基本上与凸轮槽v具有相同的轴向长度。
对于限制杆E,一对以预定宽度相对的装配棘爪ep在其内侧面上轴向上中心附近的预定位置处突出,以及类似地,对于限制杆F,一对装配棘爪fp也在其内侧面上的预定位置处突出。
每个限制杆E、F被布置为,在每个限制杆保持在两个凸轮杆C(图9中交替的1长和2短的虚线所示)之间的状态下,如图9所示,每个限制杆的内侧面与每个空动机构52、53的弹簧保持器52h、53h相接触,但是,如图7所示,用于组装的半开口销80被装配在控制杆51的中心凹形部分51c内,由限制杆E的内侧面突出的成对装配棘爪ep和由限制杆F的内侧面突出的成对装配棘爪fp被装配于开口销80,且开口销保持在这些成对棘爪之间,以及控制杆51和限制杆E、F通过开口销80相连接。
通过将开口销装配在限制杆E的装配棘爪ep之间的装配槽内和限制杆F的装配棘爪fp之间的装配槽内,以及在开口销80的外侧面和装配在控制杆51的中心凹形部分51c内的一侧被涂覆有护圈81,以及垫圈82与开口销80的另一侧相接触的状态下,装配护圈81和垫圈82,控制杆51和限制杆E、F连接在一起。
因此,限制杆E、F在轴向上与控制杆51一体地向侧向运动。
如图7所示,控制杆工作油缸55通过装配在工作油缸内的滚珠轴承56与控制杆51的螺母51n右侧的右端相连接。
对于滚珠轴承56,两个滚珠轴承轴向连接,被装配于控制杆51的螺母51n右侧的右端,并通过拧紧在公螺纹端部51bb处的螺母57被紧固,滚珠轴承位于螺母51与螺母57之间。
因此,控制杆工作油缸55可旋转地保持控制杆51的右端。
在直径方向上钻的销钉孔55h形成于在控制杆工作油缸55的螺母57右侧延伸的圆柱形部件内,且换挡销钉58穿过销钉孔55h。
穿过控制杆工作油缸55的换挡销钉58的两端如图1所示突出。
槽60侧向地形成在导引部件1Ra内,所述导引部件从右发动机壳1R的侧壁1RR向右突出,且在换挡销钉58一端的突出头可滑动地装配在槽60内,从而防止换挡销钉58的转动。
芯轴65从侧壁1RR向右突出,换挡鼓轮67通过轴承66可转动地支承在轴65上,以及换挡销钉58的突出的另一端可滑动地装配在换挡鼓轮67的换挡槽67v内。
换挡鼓轮67的换挡槽67v基本上环绕鼓轮的外侧面螺旋地形成,并且在那里,从第一速度至第六速度中每个速度的位置和在这些位置的路径上的空挡位置每隔预定的转动角(例如,60度)被形成。
因此,换挡鼓轮67的转动可使换挡销钉58与控制杆工作油缸55一起轴向运动,所述换挡销钉装配在换挡槽67v内。
由于控制杆工作油缸55可旋转地保持控制杆51的右端,换挡鼓轮67的转动最终使控制杆51轴向运动。
通过对未显示的挡位选择操作杆的手动操作,利用挡位传递装置(未显示)使换挡鼓轮67转动。
挡位传递装置设置有例如换挡凸轮的机构,所述换挡凸轮用于在每个预定角度的速度位置上稳定地保持换挡鼓轮67,通过操作挡位选择操作杆将动力传递至形成在换挡鼓轮67侧边缘处的齿轮67g,并顺序地将换挡鼓轮67转动至所述速度位置。
如上所述,在换挡驱动装置50内,换挡鼓轮67通过挡位选择操作杆的手动操作被转动,换挡鼓轮67的转动对装配在换挡槽67v内的换挡销钉58进行导引和使其轴向移动,换挡销钉58的运动通过控制杆工作油缸55轴向地移动控制杆51,以及通过控制杆51的运动,利用空动机构52、53使装配装置20的八个凸轮杆Cao、Cao、Cae、Cae、Cbo、Cbo、Cbe、Cbe互锁。
控制杆51插入中间齿轮轴12的空心部分内,并沿中心轴线被布置,空动机构52、53被装配在所述控制杆上。
对于空心圆柱中间齿轮轴12,内径基本上等于空动机构52、53的每个弹簧保持器52h、53h的外径,且安装在控制杆51上的弹簧保持器52h、53h被可滑动地装配。
如图11中示出中间齿轮轴12的左侧视图所示,四个凸轮导引槽12g在空心中间齿轮轴12的内周上沿周向方向等间距地在四个径向位置处轴向延伸,所述凸轮导引槽的每个截面为扇形。
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ae和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bo,以及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ao和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be可滑动地装配在凸轮导引槽12g内,在所述凸轮杆Cae和凸轮杆Cbo之间保持限制杆E,在所述凸轮杆Cao和凸轮杆Cbe之间保持限制杆F。
相同类型的凸轮杆C和限制杆E、F被布置在对称的位置处。
因此,控制杆51的运动可均匀地传递至凸轮杆C和限制杆E、F,轴线被保持,从而实现平稳运动。
由于两个凸轮杆C和一个限制杆E、F(所述两个凸轮杆和一个限制杆被分别地捆绑(bundle))装配在每个凸轮导引槽12g内以防止中间齿轮轴12内的八个凸轮杆C和四个限制杆E、F随所述两个凸轮杆和一个限制杆转动,不需要多于四个凸轮导引槽,从而可减少加工中间齿轮轴12的工时。
凸轮导引槽12g的深度基本上等于凸轮杆C和限制杆E、F直径方向上的长度,因此,凸轮面基本上滑动地与凸轮导引槽12g的底部相接触,所述凸轮面为凸轮杆C的外周侧,在与内周基本相同的水平上,内侧与弹簧保持器52h、53h的外侧面相接触,以及装配棘爪p从内侧突出,所述装配棘爪从两侧保持任一弹簧保持器52h或53h。
对于空心圆柱中间齿轮轴12,左圆柱部件12b和右圆柱部件12c形成在中心圆柱部件12a的左、右侧,所述左圆柱部件的外径被减小,从动传动齿轮n通过轴承环13支承在所述中心圆柱部件12a上(见图10)。
轴承7L通过垫圈14L装配于左圆柱部件12b,花键12s部分地形成,以及输出链轮70被装配于花键。此外,轴承7R通过垫圈14R被装配于右圆柱部件12c(见图1、2和3)。
在中间齿轮轴12的空心部分内,小直径内周和大直径内周被形成(见图2和3),小直径内周的内径等于弹簧保持器52h、53h的外径,凸轮槽12g形成在所述小直径内周的内径处,所述大直径内周的内径在小直径内周的两侧,且基本上在与凸轮导引槽12g的底部为同一水平处。
控制杆工作油缸55大约插入向右延伸的内径部分内一半。
如上所述,当控制杆51、空动机构52、53、八个凸轮杆Cao、Cao、Cae、Cae、Cbo、Cbo、Cbe、Cbe和四个限制杆E、F安装于中间齿轮轴12的空心部分内时,所有这些部件被一起转动,当控制杆51轴向运动时,限制杆E、F与控制杆51一起轴向运动,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bo和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ae通过左空动机构52的卷簧52s轴向互锁,以及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ao和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be通过右空动机构53的卷簧53s轴向互锁。
当空动机构52、53插在控制杆51的外侧面与多个凸轮杆C的内侧面之间,且空动机构沿中间齿轮轴12的轴向被布置时,由于控制杆51、空动机构52、53和凸轮杆C沿直径方向上被层叠在中间齿轮轴12的空心部分内的结构,可防止多级变速器10在轴向上的延伸,空动机构52、53被紧凑地置于中间齿轮轴12的空心部分内,从而可实现多级变速器10自身的小型化。
由于空动机构52、53轴向地被设置在控制杆51上,以及每个空动机构52、53与单独的凸轮杆C互锁,一个控制杆51的运动可分别地使两种类型的多个凸轮杆C运动,因此,实现平稳换挡,通过使空动机构52、53具有对称结构,缩减制造成本,以及简化组装中部件的管理。
如图10所示,中间齿轮轴12的中心圆柱部件12a的外径大且厚,从动传动齿轮n通过轴承环13被所述中间齿轮轴12支承,六个窄的周向槽12cv围绕中心圆柱部件等间距地沿轴向形成,与厚外周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从动传动齿轮n1、n2、n3、n4、n5、n6相对应,且四个轴向槽12av在周向方向上等间距地形成。
而且,长矩形凹形部分12p和短矩形凹形部件12q在轴向交替地形成在中间齿轮轴12的中心圆柱部件12a的外周上,所述长矩形凹形部分侧向对称地延伸在轴向槽12av之间,其中,被四个轴向槽12av分割的四个部分中的每一个均接近在每个周向槽12cv内的每个周向槽12cv的槽宽,所述短矩形凹形部分侧向对称地延伸在轴向槽12av之间的部分中,所述部分接近周向槽12cv的槽宽。
弹簧支承件12d形成在长矩形凹形部分12p底部沿周向分开的两个位置中,所述弹簧支承件为轴向长椭圆形的形状,且沿周向槽12cv稍微内凹。
此外,在短矩形凹形部分12q与轴向槽12av之间的厚部中的周向槽12cv上,沿直径方向钻销钉孔12h,直至凸轮导引槽12g。
更具体地,沿凸轮导引槽12g的径向方向钻销钉孔12h,所述凸轮导引槽从空心中间齿轮轴12的内周在四个位置处沿周向方向被切割而成。
四个销钉孔12h形成在每个周向槽12cv上。
椭圆形缠绕的压缩弹簧22被设置至弹簧支承件12d,且其端部被装配。
销钉23可滑动地被装配在销钉孔12h内。
在两个凸轮杆保持一个限制杆的状态下,由于一个限制杆E(F)和两个凸轮杆C以捆绑状态被滑动地装配在每个导引槽12g内,装配在销钉孔12h内的销钉23的中心侧上的端部从相应凸轮杆C的凸轮面至限制杆E(F)的外周被接触,当凸轮槽v和切口e(f)通过凸轮杆C和限制杆E(F)的运动与销钉孔12h对应时,销钉23进入凸轮槽v和切口e(f),当除凸轮槽v之外的滑动面和除切口e(f)之外的外周对应时,销钉在滑动面和外周上运行,并且通过凸轮杆C和限制杆E(F)的运动实现销钉的前进和后退。
销钉23在销钉孔12h内的前进和后退限定离心侧端部进入周向槽12cv的底部和从该底部退出。
摆动棘爪R埋置于长矩形凹形部分12p、短矩形凹形部分12q和周向槽12cv内,所述周向槽与分别形成在中间齿轮轴12的中心圆柱部件12a外周上的凹形部分连通,所述中间齿轮轴具有上述结构,以及支承销钉26埋置于轴向槽12av内,所述连接销钉可摆动地由摆动棘爪R支承。
如上所述,所有摆动棘爪R被安装,图13示出了这种状态。
图12中的分解透视图示出了在保持相同的相对角位置关系的位置处,置于与奇数齿轮(第一、第三、第五从动传动齿轮n1、n3、n5)分别对应的周向槽12cv、长矩形凹形部分12p和短矩形凹形部分12q内的四个摆动棘爪R,以及置于与偶数齿轮(第二、第四、第六从动传动齿轮n2、n4、n6)分别对应的周向槽12cv、长矩形凹形部分12p和短矩形凹形部分12q内的四个摆动棘爪R。此外,分解透视图也示出了支承每个摆动棘爪R的支承销钉26,以及压缩弹簧22,所述压缩弹簧对每个摆动棘爪R和销钉23施加作用。
所有的摆动棘爪R具有相同的形状,在轴向视图上基本为圆弧形,用于穿过支承销钉26的通孔的外周在摆动棘爪的中心被去除,并且形成轴承凹形部分Rd,宽矩形装配棘爪部件Rp形成在摆动中心的具有轴承凹形部分Rd的一侧,窄销钉支承件Rr在另一侧延伸,并且宽端部Rq形成在销钉支承件的端部。
对于摆动棘爪R,销钉支承件Rr可摆动地被装配在周向槽12cv内,销钉孔12h形成在所述周向槽内。一个装配棘爪部件Rp可摆动地装配在长矩形凹形部分12p内,轴承凹形部分Rd与轴向槽12av匹配,以及另一宽端部Rq装配在短矩形凹形部分12q内。
支承销钉26装配在匹配的轴承凹形部分Rd和轴向槽12av内。
摆动棘爪R关于装配的周向槽12cv对称地形成,一个宽矩形装配棘爪部件Rp比另一销钉支承件Rr和宽端部Rq重,当摆动棘爪与中间齿轮轴12一起转动,且摆动棘爪通过支承销钉26支承时,装配棘爪部件Rp作为克服离心力的重量,以及装配棘爪部件使摆动棘爪R摆动,使得摆动棘爪沿离心方向突出。
摆动棘爪R被形成为使销钉支承件Rr的宽度比摆动中心相反侧的装配棘爪部件Rp的宽度窄。
由于销钉支承件Rr仅须具有足够的宽度以支承销钉23,摆动棘爪R可被小型化,且有利于通过另一装配棘爪部件Rp作用的离心力的摆动。
由于周向方向相邻的摆动棘爪R被安装在中间齿轮轴12上彼此对称的位置,以预定间隔相对的装配棘爪部件Rp装配在共同的长矩形凹形部分12p内,以及彼此靠近的另一宽端部Rq装配在共同的短矩形凹形部分12q内。
压缩弹簧22被插在摆动棘爪R的装配棘爪部件Rp的内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被中间齿轮轴12的弹簧支承件12d支承,装配在销钉孔12h内的销钉23在销钉支承件Rr内侧被插在凸轮杆C与销钉支承件之间。
如上所述,由于摆动棘爪R通过支承销钉26被摆动地支承,被分别置于中间齿轮轴12的长矩形凹形部分12p、短矩形凹形部分12q和周向槽12cv内,一个装配棘爪部件Rp被压缩弹簧22推挤到外侧,另一销钉支承件Rr被销钉23的前进和后退挤压,摆动棘爪R克服压缩弹簧22的压力和装配棘爪部件Rp的离心力摆动。
当销钉23在离心方向前进,并使摆动棘爪R摆动时,装配棘爪部件Rp不出现在摆动棘爪R内的长矩形凹形部分12p内,且不会从中间齿轮轴12的中心圆柱部件12a的外周向外突出。
当销钉23后退时,装配棘爪部件Rp从中间齿轮轴12的中心圆柱部件12a的外周向外突出,并可装配于从动传动齿轮n,所述装配棘爪部件被压缩弹簧22挤压,且被离心力施加作用。
由于压缩弹簧22被插在摆动棘爪R的装配棘爪部件Rp的内侧面与相对的中间齿轮轴12的长矩形凹形部分12p之间,不需要轴向上用于弹簧的专用空间,可防止中间齿轮轴12在轴向上的大尺寸,压缩弹簧22被布置在摆动棘爪R的轴向宽度的中心,且轴向上摆动棘爪R自身的两侧可为对称布置。因此,两种类型的摆动棘爪可为相同的形状,所述摆动棘爪的装配和装配释放可在从动传动齿轮n和中间齿轮轴12的相对旋转的两个方向上进行,并且不同形状的摆动棘爪不需被准备。
由于压缩弹簧22具有椭圆形状,所述椭圆的较长直径沿着中间齿轮轴12的轴线,椭圆形压缩弹簧22的较长直径比摆动棘爪R的销钉支承件Rr的宽度大,且压缩弹簧跨过圆形周槽12cv被捕获,销钉支承件Rr可摆动地装配在所述圆形周槽内。因此,可便于中间齿轮轴12的加工,且摆动棘爪R可稳定地安装在中间齿轮轴12上。
对应于奇数齿轮(第一、第三和第五从动传动齿轮n1、n3、n5)的四个摆动棘爪R和对应于偶数齿轮(第二、第四和第六从动传动齿轮n2、n4、n6)的四个摆动棘爪R以相对的角位置关系定位,在所述角位置关系中,它们彼此相对中心的轴转动90度。
对于对应于奇数齿轮(第一、第三和第五从动传动齿轮n1、n3、n5)的四个摆动棘爪R,一对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和一对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bo以对称的位置被设置,所述一对摆动棘爪Rao在齿轮正向旋转方向上邻接,且被装配以使得每个奇数从动传动齿轮n1、n3、n5和中间齿轮轴12同步转动,所述一对摆动棘爪Rbo一齿轮反向旋转方向上邻接,且被装配为使得每个奇数从动传动齿轮n1、n3、n5和中间齿轮轴12同步转动。
类似地,对于对应于偶数齿轮(第二、第四和第六从动传动齿轮n2、n4、n6)的四个摆动棘爪R,一对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e和一对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be以对称的位置被设置,所述一对摆动棘爪Rae在齿轮正向旋转方向上邻接,且被装配为使得每个偶数从动传动齿轮n2、n4、n6和中间齿轮轴12同步旋转,所述一对摆动棘爪Rbe在齿轮反向旋转方向邻接,且被装配为使得每个偶数从动传动齿轮n2、n4、n6和中间齿轮轴12同步旋转。
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通过销钉23被摆动,所述销钉23通过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ao的运动进行前进和后退,以及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bo通过销钉23被摆动,所述销钉23通过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bo的运动进行前进和后退。
类似地,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e通过销钉23被摆动,所述销钉通过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ae的运动进行前进和后退,以及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be通过销钉23被摆动,所述销钉通过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be的运动进行前进和后退。
当装配装置20内置于中间齿轮轴12内时,在右端处的轴承环13首先被铠装于中心圆柱部件12a的外侧端,支承销钉26的一端装配在轴承环13内侧的轴向槽12av内,在右端处的装配装置20被内置,在下一个轴承环13被铠装以覆盖支承销钉26的另一端之后,下一个装配装置20被内置作为最后的装配装置,通过顺序地重复上述步骤,在左端处的轴承环13最后被铠装,然后所有的步骤被完成。
如图14所示,轴承环13被铠装在除中心圆柱部件12a的各个长矩形凹形部分12p和短矩形凹形部分12q之外的轴向位置处,并且每个轴承环跨过每个支承销钉26和其相邻支承销钉26被布置,所述支承销钉沿一条线连续地被埋置于轴向槽12av内,以防止支承销钉26和摆动棘爪R的掉落。
由于支承销钉26被很深地埋入,且与中心圆柱部件12a的外周相接触,当轴承环13被铠装时,支承销钉被牢固地固定,所述支承销钉埋置于中间齿轮轴12的中心圆柱部件12a的轴向槽12av内。
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e)和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bo(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be)的装配棘爪部件Rp在彼此相对的侧面延伸,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e)沿从动传动齿轮n(和中间齿轮轴12)的正向旋转方向与装配突出部分31相接触,并装配在其上,以及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bo(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be)沿从动传动齿轮n(和中间齿轮轴12)的反向旋转方向与装配突出部分31相接触,并装配在其上。
当从动传动齿轮n沿反向旋转时,即使装配棘爪部件Rp向外突出,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e)也不被装配。类似地,当从动传动齿轮n沿正向旋转时,即使装配棘爪部件Rp向外突出,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bo(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be)也不被装配。
当凸轮杆C位于空挡位置时,所有的从动传动齿轮n处于装配释放状态,在所述状态下销钉23位于相应的装配装置20的凸轮杆C被移动和突出的位置处,这时,摆动棘爪R的销钉支承件Rq从内侧被向上推挤,以及装配棘爪部件Rp缩回内侧,并且从动传动齿轮可自由地在中间齿轮轴12上转动。
同时,在能够装配的状态下,其中,位于除空挡位置(在所述空挡位置上,装配装置20的凸轮杆C被移动)之外的位置处的销钉23进入凸轮槽v(以及限制杆E、F的切口e、f),摆动棘爪R被摆动,且装配棘爪部件Rp向外突出,对应的从动传动齿轮n的装配突出部分31与装配棘爪部件Rp相接触,且对应的从动传动齿轮n的转动被传递至中间齿轮轴12或中间齿轮轴12的旋转被传递至对应的从动传动齿轮n。
在换挡驱动装置50内,换挡鼓轮67通过挡位选择操作杆的手动操作转动预定量,通过装配在换挡槽67v内的换挡销钉58,换挡鼓轮67的转动使控制杆51轴向运动预定量,并且通过空动机构52、53,装配装置20的八个凸轮杆Cao、Cao、Cae、Cae、Cbo、Cbo、Cbe、Cbe被互锁。
当凸轮杆C(和限制杆E、F)被轴向移动时,销钉23进入凸轮槽v和从凸轮槽v退出、前进和后退,其中,所述销钉23可滑动地与凸轮杆C的凸轮面相接触,结果,摆动棘爪R被摆动,与从动传动齿轮n的装配被释放,摆动棘爪R被装配于另一个从动传动齿轮n,且通过改变装配于中间齿轮轴12的从动传动齿轮n,实现换挡。
内燃机的动力通过摩擦离合器5被传递至主齿轮轴11,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驱动传动齿轮m1、m2、m3、m4、m5、m6被一起地转动,并且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从动传动齿轮n1、n2、n3、n4、n5、n6以各自的旋转速度转动,所述从动传动齿轮分别地与这些驱动传动齿轮恒定地啮合。
图2~5示出了第一速度状态,在图4中,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沿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在图5中,第二从动传动齿轮n2以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并且第二从动齿轮n2的转动速度高于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
图15为在第一速度的加速状态下(来自内燃机的动力被传递的状态),凸轮杆Cae、Cbo、Cao、Cbe,限制杆E、F和销钉23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为转换至较高速度,控制杆51需要移动至右侧,为转换至较低速度,控制杆51需要移动至左侧,通过控制杆51的运动,限制杆E、F被一体地移动,并且凸轮杆Cae、Cbo、Cao、Cbe也通过空动机构52、53被互锁。
如图15所示,在第一速度被建立的状态下,对应于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ae的凸轮槽v2、v4,限制杆E的切口e2、e4被形成,其长度比位于向右方向的相反侧的向左方向上的凸轮槽v2、v4要长,所述向右方向为在转换至较高速度中控制杆51的运动方向。
类似地,对应于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ao的凸轮槽v1、v3、v5,限制杆F的切口f1、f3、f5被形成,其长度比位于向右方向的相反侧的向左方向上的凸轮槽v1、v3、v5要长,所述向右方向为在切换至较高速度中控制杆51的运动方向。
同时,对应于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bo的凸轮槽v3、v5,限制杆E的切口e3、e5被形成,其比位于向左方向的相反侧向右方向上的凸轮槽v3、v5要长,所述向左方向为在切换至较低速度中控制杆51的运动方向,以及对应于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be的凸轮槽v2、v4、v6,限制杆F的切口f2、f4、f6被形成,其比位于向左方向的相反侧的向右方向上的凸轮槽v2、v4、v6要长,所述向左方向为在切换至较低速度中控制杆51的运动方向。
更具体地,限制杆E的切口e1和切口e6基本上具有与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bo的相应凸轮槽v1及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ae的相应凸轮槽v6相同的短宽度。
限制杆E、F和凸轮杆C可相对地轴向滑动,但是,凸轮杆C相应的凸轮槽v可位于限制杆E、F的每个切口的宽度上。
当销钉进入凸轮杆C的凸轮槽v时,销钉23也同时进入限制杆E、F的切口,所述销钉的外径大于凸轮杆C的宽度。
在图15所示的第一速度的加速状态下,每个销钉23进入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ao的凸轮槽v1和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bo的凸轮槽v1,并且同时,每个相同的销钉23也进入限制杆E的切口e1和限制杆F的切口f1。
其它销钉23全部与凸轮杆C的每个滑动面相接触,且不落入凸轮杆C的凸轮槽v内,并全部突出。
更具体地,仅对应于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的装配装置20的销钉23进入用于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ao、Cbo的凸轮槽v1(见图2),因此,装配装置20的用于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Rbo的装配棘爪部件Rp向外突出,转动的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的装配突出部分31被装配到用于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Rbo中的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的装配棘爪部件Rp(见图4),以及中间齿轮轴12以与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相同的转速与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一起旋转。
在第一速度的加速状态下,第二从动传动齿轮n2处于空闲,因为相应装配装置20的销钉23从用于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ae、Cbe的凸轮槽v2退出,并突出(见图3),并且用于装配装置20的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e、Rbe的装配棘爪部件Rp向内缩回。
其它的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从动传动齿轮n3、n4、n5、n6也类似地处于空闲(见图2和3)。
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被装配于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的装配突出部分31,并传递动力,因为当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所述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接收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的动力)被销钉23的突出部分摆动以释放装配时将造成相当大的摩擦阻力,将销钉23突出是很困难的,并且销钉23处于的状态为销钉落入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ao的凸轮槽v1和限制杆F的切口f1内(见图15),并且其外侧端部被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压紧。
在图15和16中,处于突出部分被摆动棘爪R压紧的状态下的销钉23以网格线表示。
凸轮杆C和限制杆E、F的各个运动被销钉23调节,其中销钉23位于凸轮槽v内,所述销钉的突出部分被压紧,所述销钉位于切口e、f内。
因此,在图15所示的第一速度的加速状态下,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ao的两个轴向方向上的运动被限制,其中,销钉23位于凸轮槽v1内,所述销钉的突出部分被压紧(hold down)。
限制杆F的运动也被限制,其中相同的销钉23位于切口f1内,但是,由于切口f1比凸轮槽v1长,且在第一速度的加速状态下,切口f1在轴向向左上比图15所示的凸轮槽v1长,尽管限制杆F的向左运动被限制,但允许向右运动预定距离。
更具体地,通过开口销80与限制杆F相连的控制杆51的向左运动被限制,但是,允许向右运动预定距离。
当通过加速状态,第一速度切换至第二速度时,通过挡位选择操作杆的手动操作,换挡鼓轮67被转动,且控制杆51尝试进行轴向向右运动,但是,由于与限制杆F相连的控制杆51的向右运动被允许,控制杆可容易地进行向右运动。
因为控制杆51的向左运动被限制,用于由第一速度的加速状态至较低速度的挡位选择操作杆的手动操作被禁止。
当控制杆51由第一速度的加速状态轴向向右运动时,通过空动机构52、53的卷簧52s、53s互锁的八个凸轮杆Cao、Cao、Cae、Cae、Cbo、Cbo、Cbe、Cbe的轴向向右运动被尝试,但是,由于通过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ao的销钉23被操作的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被装配于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的装配突出部分31,并接收来自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的动力,从而在摆动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以及释放装配时造成相当大的摩擦阻力,初始时摆动棘爪并不立即运动。因此,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be也保持停止,但是,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ae和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bo可进行无阻力的运动。
通过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bo的运动,用于第一速度的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bo的装配棘爪部件Rp向内缩回。
通过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ae的运动,销钉23进入凸轮槽v2,相应地,对应于第二从动传动齿轮n2的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e通过压缩弹簧22的压力和装配棘爪部件Rp的离心力被摆动,装配棘爪部件Rp向外突出,并且能够装配于第二从动传动齿轮n2,并且第二从动传动齿轮n2的装配突出部分31追上装配棘爪部件Rp,并与之相接触,所述第二从动传动齿轮的旋转速度高于与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一起旋转的中间齿轮轴12,所述装配棘爪部件Rp突出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e的外侧。
之后,通过以较高速度旋转的第二从动传动齿轮n2,中间齿轮轴12即刻开始以与第二从动传动齿轮n2相同的转速旋转,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的装配棘爪部件Rp与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的装配突出部分31分离,并且由第一速度至第二速度的实际换挡被执行。
当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的装配棘爪部件Rp与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的装配突出部分31分离时,固定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的摩擦阻力将不存在,被空动机构53的卷簧53s挤压的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ao在后面向右运动,位于凸轮槽v1内的销钉23脱离凸轮槽,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被摆动,且装配棘爪部件Rp向内缩回。
如上所述,当第一速度的加速状态被切换至第二速度时,所述第二速度的减速比小一个级别,由于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的装配突出部分31与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的装配棘爪部件Rp相接触,并装配于其上,以较高速度旋转的第二从动传动齿轮n2的装配突出部分31追上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e的装配棘爪部件Rp,并在中间齿轮轴12以与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相同速度旋转的状态下与其相接触,中间齿轮轴12以较高速度与第二从动传动齿轮n2一起旋转,并执行换挡,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的装配棘爪部件Rp可容易地与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的装配突出部分31分离,由于装配被平滑地释放,装配的释放不需要动力,并且可实施平滑操作和平滑换挡。
此外,类似地,在从第二速度至第三速度、第三速度至第四速度、第四速度至第五速度以及第五速度至第六速度的每个换挡中,由于在从动传动齿轮n装配于摆动棘爪R的状态下,减速比小一个级别的从动传动齿轮n被装配于摆动棘爪R,并执行换挡,可实现平滑操作,装配的释放不需要动力,换挡操作不需要离合器,且在换挡中不浪费切换时间,也不浪费驱动力,换挡冲击也很小,从而实施平稳换挡。
此外,类似地,在降档中,由于在从动传动齿轮n装配于摆动棘爪R的状态下,摆动棘爪R被装配于减速比大一级的从动传动齿轮n,并执行降档,装配的释放不需要动力,能够实现平滑操作,换挡操作不需要离合器,且在换挡中不浪费切换时间,也不浪费驱动力,换挡冲击也很小,从而实施平稳换挡。
图16示出了在第二速度的加速状态下凸轮杆C、限制杆E、F和销钉23之间的位置关系,对应于第二从动传动齿轮n2的装配装置20的销钉23位于用于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ae的凸轮槽v2和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be的凸轮槽v2内,以及类似地,相同的销钉23也位于限制杆E的切口e2和限制杆F的切口f2内。
其它销钉23都不位于凸轮杆C的凸轮槽v内,并与每个凸轮杆C的滑动面相接触,且突出。
正是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e被装配于第二从动传动齿轮n2的装配突出部分31,并传递动力,且在销钉落入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ae的凸轮槽v2和限制杆E的切口e2内的状态下,操作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e的销钉23的外侧端部(图16中网格式剖面线所示的销钉23)被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e压紧。
因此,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ae的两个轴向运动被限制,其中,销钉23位于凸轮槽v2内,所述销钉的突出部分被压紧。
限制杆E的运动也被限制,相同销钉23位于所述限制杆的切口e2内,但是,由于切口e2比凸轮槽v2长,且在轴向向左比第二速度下的对应的凸轮槽v2长(如图16所示),尽管限制杆E向左运动被限制,但允许向右运动预定距离。
更具体地,与限制杆E相连的控制杆51的向左运动被限制,但是,允许向右运动预定距离。
因此,在加速状态下当挡位选择操作杆被手动操作从第二速度切换至第三速度时,因为控制杆51的向右运动被允许,并且向第三速度的换挡被执行,能够实现平滑操作。
但是,当在第二速度的加速状态下向第一速度的降低被尝试时,控制杆无法移动,因为,即使挡位选择操作杆被手动操作,以及控制杆51的轴向向左运动被尝试,控制杆51的向左运动被销钉23限制,因此,挡位选择操作杆自身的手动操作被限制。
由于第二从动传动齿轮n2被装配于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ae的这种状态在第二速度的加速状态下在初始被保持,即使执行降档操作,其转动慢于第二从动传动齿轮n2的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也不被装配于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ae。因此,在第二速度的装配状态被保持的状态下,向第一速度的换挡被禁止。
如上所述,由于迄今为止,控制杆51可向左运动,且挡位选择操作杆可被操作,而不是通过在加速状态下禁止降档来被限制,驾驶员(司机)会产生不协调感。
即使在加速期间进行降档,也不会发生任何事情,但是,降档发生在减速之后,驾驶员(司机)也可能具有运动的不协调感。
为避免这种情形,在这种多级变速器的情况下,当在挡位选择操作杆加速状态下用于降档的手动操作本身被限制时,驾驶员(司机)将不会产生不协调感。
图17示出了第二速度被减速的状态(在所述状态下动力由驱动轮侧被传递),并且与图16中所示的第二速度的加速状态相比,应用网格式剖面线的销钉23是不同的。
更具体地,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be将动力由驱动轮侧(中间齿轮轴12)传递至第二从动传动齿轮n2,并且,在销钉位于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be的凸轮槽v2和限制杆F的切口f2内的状态下,操作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be的销钉23(图17中网格式剖面线所示的销钉23)的外侧端部被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be压紧。
因此,限制杆F的运动被限制,其中销钉23位于其切口f2内,所述销钉的突出部分被压紧,但是,由于切口f2比凸轮槽v2长,且在第二速度状态下,如图17所示,切口f2在轴向向右上比对应的凸轮槽v2长,尽管限制杆F的向右运动被限制,但允许限制杆向左运动预定距离。
更具体地,与限制杆F相连的控制杆51的向右运动被限制,但是,允许向左运动预定距离。
因此,在减速状态下当挡位选择操作杆被手动操作以从第二速度切换至第一速度时,因为控制杆51的向左运动被允许,因此能够实现平滑操作,且第二速度可被切换至第一速度。
但是,即使挡位选择操作杆被手动操作,并且控制杆51的轴向向右运动被尝试以在第二速度的减速状态换挡至第三速度,控制杆无法移动,因为控制杆51的向右运动被销钉23限制,相应地,挡位选择操作杆的手动操作本身被限制。
第一速度和第二速度已在以上被描述,但是,其它的速度也是类似的,在某一速度已建立的状态下,对于加速时降档和减速时升档,通过限制驾驶员(司机)的换挡操作本身和禁止所述操作,可防止驾驶员(司机)产生不协调感。
由于每个限制杆E、F,用于正向旋转的凸轮杆C和用于反向旋转的凸轮杆C与限制杆捆绑在一起,并在捆绑状态下被装配在中间齿轮轴12的凸轮导引槽12g内,所述限制杆被轴向滑动地保持在用于正向旋转的凸轮杆C与用于反向旋转的凸轮杆C之间,导引槽12g无需被分别设置,从而减小用于加工中间齿轮轴12的工时。
对应于用于正向旋转和用于反向旋转的两个凸轮杆C的凸轮槽v的每个切口e、f可被设置于每个限制杆E、F,部件的数量可减小。
由于限制杆E、F由与控制杆51分开的部件形成,并与控制杆51相连,以通过开口销80的连接装置实现与控制杆的一体运动,限制杆E、F和控制杆51被分开地形成,并可比限制杆E、F和控制杆51形成一体的情况更便于加工。
参考图18~32,本发明发明的实施例将在以下被描述。
等同于本实施例的多级变速器110被内置于安装在摩托车中的内燃机中。
图18为多级变速器110的截面视图,并且如图18所示,多级变速器110被设置于发动机壳100,所述发动机壳100也覆盖内燃机。
通过结合侧向分开的左发动机壳101L和右发动机壳101R构造的发动机壳100形成变速箱102,并且主齿轮轴111和中间齿轮轴112可转动地支承于变速箱102,所述齿轮轴相互平行地侧向布置。
主齿轮轴111可通过每个轴承103L、103R可旋转地与支承于左发动机壳101L的侧壁和右发动机壳101R的侧壁101RR,并穿过右轴承103R,以及多片式摩擦离合器105被设置至主齿轮轴111的从变速箱102突出的右端。
主从动齿轮104在摩擦离合器105左侧可转动地支承于主齿轮轴111,未显示的曲轴的旋转被传递至所述主从动齿轮104。
内燃机的曲轴的旋转通过摩擦离合器105被传递至与主从动齿轮104处于连接状态的主齿轮轴111。
此外,中间齿轮轴112也可通过每个轴承107L、107R可转动地支承于左发动机壳101L的侧壁和右发动机壳101R的侧壁101RR,并且输出链轮(未显示)通过花键被固定于左端,所述左端穿过左轴承107L并从变速箱102突出。
缠绕在输出链轮上的传动链条被缠绕在用于驱动未显示的后轮的链轮上,中间齿轮轴112的旋转动力被传递至后轮,从而车辆被操作。
驱动传动齿轮组m在主齿轮轴111上形成于左、右轴承103L、103R之间,使得齿轮组可与主齿轮轴111一体地被转动。
第一驱动传动齿轮m1沿右轴承103R与主齿轮轴111形成一体,并且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驱动传动齿轮m2、m3、m4、m5、m6经由每个花键被装配,所述每个驱动齿轮的直径从右向左依次顺序增加,所述花键形成在主齿轮轴111的第一驱动传动齿轮m1与左轴承103L之间。
此外,从动传动齿轮组n通过每个环形轴承环113可转动地支承于位于左、右轴承107L、107R之间的中间齿轮轴112。
在中间齿轮轴112上,5个轴承环113等间隔地被铠装在其右端的轴承环113与其左端的轴承环113之间,所述右端的轴承环通过安装在右轴承107R左侧上的垫圈114R被铠装,所述左端的轴承环通过安装在左轴承107L右侧上的垫圈114L被铠装,并且,每个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从动传动齿轮n1、n2、n3、n4、n5、n6被可转动地支承,并且其直径从右向左依次顺序减小,每个从动传动齿轮被安装在全部7个轴承环113中相邻的轴承环113之间。
与主齿轮轴111一体地旋转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驱动传动齿轮m1、m2、m3、m4、m5、m6可分别与相应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从动传动齿轮n1、n2、n3、n4、n5、n6恒定地啮合,所述从动传动齿轮分别由中间齿轮轴112可转动地支承。
第一驱动传动齿轮m1与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的啮合可产生第一速度,所述第一速度的减速比是最大的,第六驱动传动齿轮m6和第六从动传动齿轮n6的啮合可产生第六速度,所述第六速度的减速比是最小的,在它们中间减速比顺序减小,然后第二速度、第三速度、第三速度和第五速度被产生。
在中间齿轮轴112上,用于奇数速度(第一、第三和第五从动传动齿轮n1、n3、n5)的齿轮和用于偶数速度(第二、第三和第六从动传动齿轮n2、n4、n6)的齿轮被交替地布置。
装配装置120(如后文所述)被设立于空心圆柱形中间齿轮轴112内,所述装配装置可被装配于每个从动传动齿轮n,所有的四种类型的八个凸轮杆C(Cao、Cao、Cae、Cae、Cbo、Cbo、Cbe、Cbe)(每种类型两个)是如后文所述的装配装置120的一个组成部分,被装配于形成在空心中间齿轮轴112内周上的凸轮导引槽112g(将在后文中被描述)内,并且八个凸轮杆可轴向运动地设置。
控制杆151沿空心中间齿轮轴112的中心轴被插入,所述控制杆为换挡驱动装置150的一个元件,所述换挡驱动装置150驱动凸轮杆C和换挡,控制杆151的轴向运动可使通过空动机构152、153互锁的凸轮杆C轴向运动。
轴向地移动控制杆151的机构被设置至右发动机壳101R。
控制杆151的轴向运动可使通过空动机构152、153互锁的凸轮杆C轴向运动,凸轮杆C的运动通过内置于中间齿轮轴112中的装配装置120,有选择地将每个从动传动齿轮n装配于中间齿轮轴112,从而对速度进行换挡。
如图23所示,换挡驱动装置150的控制杆151为圆柱形杆,外侧凹形部分151a、151b形成为预定长度,通过沿轴向在左侧的两个位置和右侧的两个位置处减小直径形成所述外侧凹形部分,以及直径延长的限动部件151as、151bs沿每个外侧凹形部分151a、151b的轴向中心被形成,所述限动部件的直径被延长。
在每个直径延长的限动部件151as、151bs两侧上的外侧凹形部分151a、151b具有相同的轴向预定长度,且每个直径延长的限动部件151as、151bs的外径基本上等于除外侧凹形部分151a、151b之外的控制杆151的外径。
控制杆151的左端为双平面宽度切除端部151aa,在平行平面上所述双平面宽度切除端部的圆弧的一部分被切掉,并在双平面宽度切除端部151aa处钻销钉孔151h,且所述销钉孔穿过两个平面。
控制杆151的右端为公螺纹端部151bb,在所述公螺纹端部处形成有公螺纹,以及六角螺母151c被装配在公螺纹端部151bb内侧。
空动机构152、153相对应地被安装于控制杆151的左、右外侧凹形部分151a、151b。
左、右空动机构152、153具有相同的结构。
对于左空动机构152,通过连接长保持器152hl和短保持器152hs,弹簧保持器152h被形成,控制杆51可滑动地插于所述弹簧保持器内,所述长保持器152hl为有底圆柱形部件,并且对应于控制杆151的外侧凹形部分151a的内侧凹形部分152ha形成在其内侧面上。
当控制杆151穿过弹簧保持器152h,以及弹簧保持器152h位于外侧凹形部分151a内时,弹簧保持器152h的内侧凹形部分152ha的空间和控制杆151的外侧凹形部分151a的空间形成共同空间。
一对为弹簧支承件的右、左开口销152c跨过弹簧保持器152h的内侧凹形部分152ha的空间与控制杆151的外侧凹形部分151a的空间被相对地装配。缠绕在控制杆151上的压缩卷簧152s被插于两个开口销152c之间,以及在两个开口销被分离的方向上,压缩卷簧对这两个开口销152c进行挤压。
如图19和20所示,直径延长的限动部件151as位于右、左开口销152c之间,所述直径延长的限动部件形成在控制杆151的外侧凹形部分151a的中心,以及当某一速度被建立时,控制杆151的直径延长的限动部件151as与每一侧处开口销152c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换挡行程。
开口销152c具有空心圆盘形状,所述空心圆盘将弹簧保持器152h的内侧凹形部分152ha的内径作为其外径,将控制杆151的外侧凹形部分151a的外径作为其内径,且开口销被分成两半用于组装。
右空动机构153(弹簧保持器153h、长保持器153hl、短保持器153hs、内侧凹形部分153ha、开口销153c、压缩卷簧153s)也具有相同的结构,并被布置在控制杆151的外侧凹形部分151b内。
当某一速度被建立时,控制杆151的直径延长的限动部件151as与每一侧的开口销153c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换挡行程。
因此,当控制杆151轴向运动一个换挡行程时,弹簧保持器152h、153h通过左、右空动机构152、153的压缩卷簧152s、153s进行轴向运动。
当空动操作在一个换挡行程上被尝试时,控制杆151的每个直径延长的限动部件151as、151bs与一个开口销152c、153c邻接,从而控制杆151的运动被限制。
八个凸轮杆C(Cao、Cao、Cae、Cae、Cbo、Cbo、Cbe、Cbe)在径向上与空动机构152、153的弹簧保持器152h、153h的外侧面相接触,所述空动机构安装在控制杆151的左、右外侧凹形部分151a、151b内(见图24)。
凸轮杆C为棱柱,所述棱柱的截面为矩形,且轴向地延长,在内侧的相反侧上的外周侧构成凸轮面,所述内侧与弹簧保持器152h、153h相接触,凸轮槽v形成在凸轮面上三个要求的位置处,以及用于装配任一弹簧保持器152h、153h的一对装配棘爪p从内侧突出,所述任一弹簧保持器被保持在所述一对装配棘爪之间。
由于凸轮杆C不具有特殊的截面形状,且轮廓基本上为简单的矩形棱柱,凸轮杆C可容易地被制造。
用于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ao、Cbo具有用于正向旋转(在加速下作用力由从动传动齿轮n施加于中间齿轮轴112的旋转方向)和用于反向旋转(在减速下作用力由从动传动齿轮n施加于中间齿轮轴112的旋转方向)的两种类型,在所述用于奇数速度的凸轮杆中,凸轮槽v1、v3、v5形成在与用于奇数速度(第一、第三和第五从动传动齿轮n1、n3、n5)的齿轮相对应的三个位置处。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一个凸轮杆Cao设置有装配棘爪p,所述装配棘爪用于装配于内侧的右弹簧保持器153h,以及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另一凸轮杆Cbo设置有装配棘爪p,所述装配棘爪用于装配至内侧的左弹簧保持器152h(见图24)。
类似地,用于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ae、Cbe具有两种类型,一种用于正向旋转,一种用于反向旋转,在所述用于偶数速度的凸轮杆中,凸轮槽v2、v4、v6形成在与用于偶数速度(第二、第四和第六从动传动齿轮n2、n4、n6)的齿轮相对应的三个位置处。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一个凸轮杆Cae设置有装配棘爪p,所述装配棘爪用于装配至内侧的左弹簧保持器152h,以及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另一凸轮杆Cbe设置有装配棘爪p,所述装配棘爪用于装配于内侧的右弹簧保持器153h(见图24)。
因此,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ao和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be通过右空动机构153的压缩卷簧153s,在轴向上与弹簧保持器153h一起与控制杆151的轴向运动互锁,以及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bo和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ae通过左空动机构152的卷簧152s,与弹簧保持器152h一起在轴向上互锁。
如图24所示,控制杆工作油缸155通过装配在其内的滚珠轴承156与位于控制杆151的螺母151n右侧的右端相连接。
对于滚珠轴承156,两个滚珠轴承轴向连接,被装配于控制杆151的螺母151c右侧的右端,并且滚珠轴承通过拧紧在公螺纹端部151bb处的螺母157实现紧固,滚珠轴承位于螺母157与螺母151c之间。
因此,控制杆工作油缸155可旋转地保持控制杆151的右端。
在直径方向上钻的销钉孔155h形成在控制杆工作油缸155的螺母157右侧延伸的圆柱形部件内,且换挡销钉158穿过销钉孔155h。
装配销钉159穿过形成在控制杆151左端的双平面宽度切除端部151aa处的销钉孔151h。
穿过控制杆工作油缸155的换挡销钉158的两端突出,如图18所示。
槽160侧向地形成在导引部件101Ra内,所述导引部件101Ra在右发动机壳101R的侧壁101RR的右侧突出,且在换挡销钉158一端的突出头可滑动地装配在槽160内,从而防止换挡销钉158的旋转。
芯轴165被植入侧壁101RR内,并向右突出,换挡鼓轮167通过轴承166可旋转地支承于芯轴165,以及换挡销钉158的突出的另一端可滑动地装配在换挡鼓轮167的换挡槽167v内。
换挡鼓轮167的换挡槽167v基本上环绕鼓轮的外周螺旋形成,并且每隔预定的转动角(例如,60度)从第一速度至第六速度的每个换挡行程的位置和在路径中的空挡位置被形成在那里。
因此,换挡鼓轮167的转动可使换挡销钉158与控制杆工作油缸155一起轴向运动,所述换挡销钉装配在换挡槽167v内。
由于控制杆工作油缸155可转动地保持控制杆151的右端,换挡鼓轮167的转动最终使控制杆151轴向运动。
通过对未显示的挡位选择操作杆的手动操作,经由挡位传递装置(未显示)使换挡鼓轮167转动。
挡位传递装置设置有例如换挡凸轮的机构,所述换挡凸轮在每隔预定角度的每个换挡行程位置上稳定地保持换挡鼓轮167,并将挡位选择操作杆的操作动力传递至形成在换挡鼓轮167侧边缘的齿轮167g,并顺序地将换挡鼓轮167转动至每个换挡行程位置。
如上所述,在换挡驱动装置150内,换挡鼓轮167通过挡位选择操作杆的手动操作被转动,换挡鼓轮167的转动对装配在换挡槽167v内的换挡销钉158进行导引和轴向移动,换挡销钉158的运动通过控制杆工作油缸155轴向移动控制杆151,以及控制杆151的运动经由空动机构152、153与装配装置120的八个凸轮杆Cao、Cao、Cae、Cae、Cbo、Cbo、Cbe、Cbe互锁。
控制杆151插入中间齿轮轴112的空心部分内,并沿中心轴被布置,空动机构152、153被安装在所述控制杆上。
空心圆柱中间齿轮轴112的内径基本上等于每个空动机构152、153的弹簧保持器152h、153h的外径,且安装在控制杆151上的弹簧保持器152h、153h被可滑动地插入。
八个凸轮导引槽112g在空心中间齿轮轴112内周上的八个径向位置处轴向延伸(见图26),所述凸轮导引槽的每个截面均为矩形。
八个凸轮杆Cao、Cao、Cae、Cae、Cbo、Cbo、Cbe、Cbe滑动地装配在如图24中所示布置的对应的凸轮导引槽112g内。
相同类型的凸轮杆C被布置在对称的位置处。
凸轮导引槽112g的截面为简单的U形,从而凸轮导引槽可方便地被加工,所述凸轮导引槽用作用于中间齿轮轴112的凸轮杆C的制动器。
凸轮导引槽112g的深度等于凸轮杆C径向上的宽度,因此,凸轮面可滑动地与凸轮导引槽112g的底部相接触,所述凸轮面为凸轮杆C的外周侧,内侧与在与空心部分的内周基本相同的高度上的弹簧保持器152h、153h的外周相接触,以及从内侧突出的装配棘爪p夹紧任一弹簧保持器52h或53h,且带有弹簧保持器的弹簧从两侧被保持。
对于空心圆柱中间齿轮轴112,左圆柱部件112b和右圆柱部件112c形成在中心圆柱部件112a的两侧,所述每个左圆柱部件和右圆柱部件的外径被减小,从动传动齿轮n通过轴承环113支承于所述中心圆柱部件(见图25)。
轴承7L通过垫圈114L装配于左圆柱部件112b,花键112s部分地形成,以及输出链轮(未显示)通过花键被装配,以及轴承107R通过垫圈114R被装配于右圆柱部件112c(见图18、19和20)。
在中间齿轮轴112的空心部分内,小直径内周和大直径内周被形成(见图19和20),凸轮槽112g形成在所述小直径处,小直径内周的内径等于弹簧保持器152h、153h的外径,所述大直径内周的在小直径内周两侧的内径基本上与凸轮导引槽112g的底部在同一水平上。
控制杆工作油缸155大约插入向右延伸的内径部分内一半。
穿过销钉孔151h的装配销钉159的两端被装配于凸轮导引槽112g,所述销钉孔151h形成在控制杆151左端的双平面宽度切除端部151aa处,所述凸轮导引槽112g位于对称位置,且装配销钉用作制动器。因此,控制杆151的相对旋转被限制,使中间齿轮轴112能够进行轴向相对运动,以及控制杆被整体旋转。
装配销钉可用作用于中间齿轮轴112的控制杆151的制动器,中间齿轮轴112具有简单结构,其中,利用凸轮导引槽112g对装配销钉159进行装配。
如上所述,当控制杆151、空动机构152、153和八个凸轮杆Cao、Cao、Cae、Cae、Cbo、Cbo、Cbe、Cbe内置于中间齿轮轴112的空心部分内时,所有这些部件一体地转动,当控制杆151轴向运动时,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bo和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ae通过左空动机构152的卷簧152s被轴向互锁,以及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ao和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be通过右空动机构153的卷簧153s被轴向互锁。
由于空动机构152、153插在控制杆151的外侧面与多个凸轮杆C的内侧面之间,且空动机构沿中间齿轮轴112的轴向被布置,因为控制杆151、空动机构152、153和凸轮杆C沿直径方向上被叠置在中间齿轮轴112的空心部分内的结构,可防止在多级变速器110的轴向延伸,空动机构152、153被紧凑地容纳在中间齿轮轴112的空心部分内,从而可实现多级变速器110自身的小型化。
由于两个空动机构152、153轴向地被设置在控制杆151上,以及每个空动机构152、153与单独的凸轮杆C互锁,一个控制杆151的运动使多个凸轮杆C以两种形式进行不同的运动,能够实现平滑换挡,由于空动机构152、153具有相同的结构,制造成本被缩减,以及组装中部件的管理被简化。
由于空动机构152、153的每个卷簧152s、153s插入由弹簧保持器152h、153h的每个内侧凹形部分152ha、153ha形成的空间内,所述弹簧保持器插在凸轮杆151的外周、多个凸轮杆C的内侧与控制杆151的外侧凹形部分151a、151b之间,具有相同形状的空动机构152、153可在控制杆151上被构造。
由于空动机构152(153)的开口销152c是分成两半的开口销,且弹簧保持器152h(153h)被分成长保持器152hl(153hl)和短保持器152hs(153hs)两部分,开口销152c被布置在直径延长的限动部件两侧的凹形部分内,即使直径延长的限动部件151as(151bs)形成在控制杆151的外侧凹形部分151a(151b)的轴向的中心,弹簧保持器152h(153h)也可被简单地安装,从而可简化空动机构152(153)的组装。
如图25所示,中心圆柱部件112a的外径形成为大且厚,从动传动齿轮n通过中间齿轮轴112的轴承环113支承于所述中心圆柱部件,在周向方向环绕中心圆柱部件的六个窄周向槽112cv在轴向上等间距地形成在厚外周上,对应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从动传动齿轮n1、n2、n3、n4、n5、n6,且四个轴向槽112av在周向方向上等间距地形成。
而且,长矩形凹形部分112p和短矩形凹形部件112q在轴向上交替地形成在中间齿轮轴112的中心圆柱部件112a的外周上,所述长矩形凹形部分侧向对称地延伸在轴向槽112av之间,其中,被四个轴向槽112av分割的四个部分中的每一个均接近于每个周向槽112cv内每个周向槽112cv的槽宽,所述短矩形凹形部分侧向对称地延伸在轴向槽112av之间的部分内,所述部分接近于周向槽112cv的槽宽。
弹簧保持器112d形成在长矩形凹形部分112p底部的沿周向方向分开的两个位置,所述弹簧保持器为轴向长椭圆形,且沿周向槽112cv稍微内凹。
此外,在介于短矩形凹形部分112q与轴向槽112av之间的厚部分中,沿直径方向钻销钉孔112h,直至周向槽112cv上的凸轮导引槽112g。
更具体地,沿凸轮导引槽112g的径向方向钻销钉孔112h,所述凸轮导引槽从空心中间齿轮轴112的内周在四个位置处沿周向方向被切割。
四个销钉孔112h形成在每个周向槽112cv上。
椭圆形缠绕的压缩弹簧122被设置至弹簧支承件112d,且其端部被装配。
销钉123可滑动地被装配在销钉孔112h内。
凸轮导引槽112g的宽度小于销钉123的外径,销钉孔112h与所述凸轮导引槽112g连通。
因此,由于销钉123被防止落入凸轮导引槽112g内,所述销钉在销钉孔112h内前进和后退,便于在中间齿轮轴112内设立装配装置120。
由于凸轮杆C滑动地装配在凸轮导引槽112g内,位于销钉123的中心侧的端部与对应的凸轮杆C的凸轮面相接触,所述销钉装配于销钉孔112h内,当凸轮槽v通过凸轮杆C的运动与销钉孔112h相重叠时,销钉123落入凸轮槽v内,当除凸轮槽v之外的滑动面被重叠时,销钉到达滑动面上,并且销钉通过凸轮杆C的运动前进和后退。
销钉123在销钉孔112h内的前进和后退使其在离心侧的末端推动至周向槽112cv的底部外或推动至底部上。
摆动棘爪R埋置于长矩形凹形部分112p、短矩形凹形部分112q和周向槽112cv内,所述周向槽112cv与分别形成在中间齿轮轴112的中心圆柱部件112a外周上的凹形部分连通,所述中间齿轮轴具有上述结构,以及支承销钉126埋置于轴向槽112av内,所述支承销钉可摆动地支承于摆动棘爪R。
如上所述,图28示出了所有摆动棘爪R被安装的状态。
图27中分解的透视图示出了在保持彼此相对的角位置关系的位置处,埋置于与奇数齿轮(第一、第三、第五从动齿轮n1、n3、n5)分别对应的周向槽112cv、长矩形凹形部分112p和短矩形凹形部分112q内的四个摆动棘爪R,以及埋置于与偶数齿轮(第二、第四、第六从动齿轮n2、n4、n6)分别对应的周向槽112cv、长矩形凹形部分112p和短矩形凹形部分112q内的四个摆动棘爪R。此外,支承销钉126支承每个摆动棘爪R,以及压缩弹簧122对每个摆动棘爪R和销钉123施加作用。
所有的摆动棘爪R具有相同的形状,在轴向视图上摆动棘爪部件基本为圆弧形,用于使支承销钉126在中心穿过的通孔的外周被去除,并且形成轴承凹形部分Rd,且轴承凹形部分Rd位于摆动的中心,可摆动地装配在长矩形凹形部分112p内的宽矩形装配棘爪部件Rp形成在一侧上,窄销钉支承件Rr可摆动地装配在周向槽112cv(在所述周向槽内,销钉孔112h被形成)内并在另一侧延伸,其末端到达短矩形凹形部分112q,并在那里形成有宽端部Rq。
对于摆动棘爪R,销钉支承件Rr被装配在周向槽112cv内,销钉孔112h形成在所述周向槽内,一个装配棘爪部件Rp装配在长矩形凹形部分112p内,轴承凹形部分Rd与轴向槽112av匹配,以及另一宽端部Rq装配在短矩形凹形部分112q内。
支承销钉126装配在匹配的轴承凹形部分Rd和轴向槽112av内。
摆动棘爪R关于装配的周向槽112av被对称地形成,一个宽矩形装配棘爪部件Rp比另一销钉支承件Rr和其它的宽端部Rq重,并且当摆动棘爪R由支承销钉126支承且与中间齿轮轴112一起转动时,装配棘爪部件Rp作为克服离心力的重量,并且使摆动棘爪R摆动,使得摆动棘爪沿离心方向突出。
摆动棘爪R被形成为使得销钉支承件Rr的宽度比关于摆动中心的相反侧的装配棘爪部件Rp的宽度窄。
由于销钉支承件Rr仅须具有足够的宽度以支承销钉123,摆动棘爪R可被小型化,且有助于通过另一装配棘爪部件Rp通过离心力摆动。
由于周向方向相邻的摆动棘爪R被安装在中间齿轮轴112上彼此对称的位置,以预定间隔相对的装配棘爪部件Rp装配在共同的长矩形凹形部分112p内,以及彼此靠近的另一宽端部Rq装配在共同的短矩形凹形部分112q内。
压缩弹簧122被插在摆动棘爪R的装配棘爪部件Rp的内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被中间齿轮轴112的弹簧支承件112d支承,装配在销钉孔112h内的销钉123在销钉支承件Rr内侧被插在凸轮杆C与销钉支承件之间。
如上所述,由于摆动棘爪R被可摆动地支承于支承销钉126,被分别置于中间齿轮轴112的长矩形凹形部分112p、短矩形凹形部分112q和周向槽112cv内,一个装配棘爪部件Rp被压缩弹簧122t向外推,另一销钉支承件Rr被销钉23的前进和后退挤压,摆动棘爪R克服压缩弹簧122的压力而摆动。
当销钉123在离心方向前进,并使摆动棘爪R摆动时,摆动棘爪R的装配棘爪部件Rp下沉于长矩形凹形部分112p内,并不会从中间齿轮轴112的中心圆柱部件112a的外周向外突出。
此外,当销钉123后退时,被压缩弹簧122推挤的装配棘爪部件Rp从中间齿轮轴112的中心圆柱部件112a的外周向外突出,并可装配于从动传动齿轮n。
由于压缩弹簧122具有椭圆形状,所述椭圆的较长直径沿着中间齿轮轴112的轴线,椭圆形压缩弹簧122的较长直径比摆动棘爪R的销钉支承件Rr的宽度大,且压缩弹簧跨过圆形周向槽112cv被捕获,销钉支承件Rr可摆动地装配在所述圆形周向槽内。这样,可便于中间齿轮轴112的加工,且摆动棘爪R可稳定地安装在中间齿轮轴112上。
对应于奇数齿轮(第一、第三和第五从动传动齿轮n1、n3、n5)的四个摆动棘爪R和对应于偶数齿轮(第二、第四和第六从动传动齿轮n2、n4、n6)的四个摆动棘爪R位于相对的角位置关系,在所述角位置关系中,它们彼此相对中心的轴旋转90度。
对于对应于奇数齿轮(第一、第三和第五从动传动齿轮n1、n3、n5)的四个摆动棘爪R,一对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和一对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bo以对称的位置被设置,所述一对摆动棘爪Rao在齿轮正向旋转方向上邻接,且被装配以使得每个奇数从动传动齿轮n1、n3、n5和中间齿轮轴112同步转动,所述一对摆动棘爪Rbo在齿轮反向旋转方向上邻接,且被装配以使得每个奇数从动传动齿轮n1、n3、n5和中间齿轮轴112同步旋转。
类似地,对于对应于偶数齿轮(第二、第四和第六从动传动齿轮n2、n4、n6)的四个摆动棘爪R,一对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e和一对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be以对称的位置被设置,所述一对摆动棘爪Rae在齿轮正向旋转方向上邻接,且被装配以使得每个偶数从动传动齿轮n2、n4、n6和中间齿轮轴112同步旋转,所述一对摆动棘爪Rbe在齿轮反向旋转方向上邻接,且被装配以使得每个偶数从动传动齿轮n2、n4、n6和中间齿轮轴112同步转动。
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通过销钉123被摆动,所述销钉通过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ao的运动进行前进和后退,以及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bo通过销钉123被摆动,所述销钉通过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bo的运动进行前进和后退。
类似地,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e通过销钉123被摆动,所述销钉通过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ae的运动进行前进和后退,以及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be通过销钉123被摆动,所述销钉通过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be的运动进行前进和后退。
当装配装置120内置于中间齿轮轴112中时,在右端处的轴承环113首先被铠装于中心圆柱部件112a的外侧端部,支承销钉126的一端被装配在轴承环113内侧的轴向槽112av内,在右端处的装配装置120被内置,在下一个轴承环113被铠装以覆盖支承销钉126的另一端之后,下一个装配装置120被内置作为最后的装配装置,通过顺序地重复上述步骤,在左端处的轴承环113最后被铠装,然后所有的步骤被完成。
如图29所示,轴承环113被铠装在除中心圆柱部件112a的各个长矩形凹形部分112p和短矩形凹形部分112q之外的轴向位置处,并且跨过相邻的支承销钉126被布置,以防止支承销钉126和摆动棘爪R的掉落,所述支承销钉沿一条线连续地被埋置于轴向槽112av内。
由于支承销钉126被很深地埋入,且与中心圆柱部件112a的外周相接触,其中所述支承销钉埋置于中间齿轮轴112的中心圆柱部件112a的轴向槽112av内,当轴承环113被铠装时,支承销钉被牢固地固定。
七个轴承环113等间距地被铠装在中间齿轮轴112上,且从动传动齿轮n可转动地支承在相邻的轴承环113之间。
每个从动传动齿轮n在侧向内边缘(内侧面的侧向周边缘)被切去,薄的环形突出物130形成在侧向切口之间,以及侧向轴承环113可滑动地装配在切口内,且突出部130被保持在轴承环之间(见图19和20)。
六个装配突出部分131沿周向方向等间距地形成在每个从动传动齿轮n的内侧面的突出物130内(见图19、20、21和22)。
装配突出部分131在侧视图中为薄圆弧形(图21和22中所示的轴视图),且其周向方向两端面作为用于装配至摆动棘爪R的装配棘爪部件Rp的装配面。
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e)和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bo(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be)的装配棘爪部件Rp在彼此相对侧延伸,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e)沿从动传动齿轮n(和中间齿轮轴112)的正向旋转方向与装配突出部分131相接触,并装配在其上,以及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bo(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be)沿从动传动齿轮n(和中间齿轮轴12)的反向旋转方向与装配突出部分131相接触,并装配在其上。
当从动传动齿轮n沿反向转动时,即使装配棘爪部件Rp向外突出,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e)不被装配。类似地,当从动传动齿轮n沿正向转动时,即使装配棘爪部件Rp向外突出,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bo(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be)不被装配。
将上述装配装置120安装于中间齿轮轴112的步骤将在以下被描述。
左、右两个空动机构152、153被安装于控制杆151上,控制杆工作油缸155和装配销钉159与所述控制杆相连接,在八个凸轮杆Cao、Cao、Cae、Cae、Cbo、Cbo、Cbe、Cbe被布置在空动机构152、153的外周上的状态下,控制杆被插入中间齿轮轴112的空心部分内。
在那种情况下,八个凸轮杆Cao、Cao、Cae、Cae、Cbo、Cbo、Cbe、Cbe被插入对应的八个凸轮导引槽112g内。
用于八个凸轮杆Cao、Cao、Cae、Cae、Cbo、Cbo、Cbe、Cbe的中间齿轮轴112的侧向运动位置被设置为空挡。
使在这种状态下的中间齿轮轴112处于左侧保持为较高的状态。
首先,如图29中的实线所示,在右端处的轴承环113被铠装在中心圆柱部件112a的下端(右端)之后,销钉123被插入对应于最低的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的周向槽112cv内的销钉孔112h内,压缩弹簧122的一端被弹簧保持器112d支承,摆动棘爪R被装配在长矩形凹形部分112p、短矩形凹形部分112q和周向槽112cv内,支承销钉126被装配在右端处轴承环113内侧的轴向槽112av内,以及同时被装配在摆动棘爪R的轴承凹形部分Rd内,然后,摆动棘爪R被安装。
凸轮杆C位于空挡位置,销钉123与除凸轮槽之外的滑动面相接触,销钉前进,以及从内侧挤压摆动棘爪R的销钉支承件Rq,并克服压缩弹簧122的压力使其摆动,以使装配棘爪部件Rp下沉于长矩形凹形部分112p内,且销钉不使任何部件从中心圆柱部件112a的外周向外突出。
当对应于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的周向槽112cv内的四个摆动棘爪R被安装时,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从上侧被装配,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的突出部130与轴承环113相接触,以及切口被装配,接下来,第二轴承环113从上侧被装配,被装配于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的切口,并被铠装至中间齿轮轴112的预定位置处,并且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被轴向定位和安装。
接下来,用于第二从动传动齿轮n2的装配装置120被安装,第二从动传动齿轮n2被连接,之后,余下的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从动传动齿轮n3、n4、n5、n6通过重复这些步骤被顺序安装,最后,第七轴承环113被铠装。
在六个从动传动齿轮n如上所述被安装在上述的中间齿轮轴112上的状态下,如图18所示,当中间齿轮轴112可转动地支承于左、右轴承107L、107R时,其中,所述左、右轴承通过垫圈114L、114R装配于左发动机壳101L和右发动机壳101R的侧壁101RR,且中间齿轮轴被保持在轴承107L、107R之间,六个从动传动齿轮n和七个轴承环113被交替地组合和侧向保持,并且它们被轴向定位。
轴承环113承受每个从动传动齿轮n的轴向力,轴向定位以及可接受推力。
如上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从动传动齿轮n1、n2、n3、n4、n5、n6通过轴承环113可转动地支承于中间齿轮轴112。
由于凸轮杆C位于空挡位置,所有的从动传动齿轮n均处于装配释放状态,在所述状态中,根据对应的装配装置120的凸轮杆C的运动位置,销钉123突出,摆动棘爪R的销钉支承件Rq从内侧被向上推挤,以及装配棘爪部件Rp缩回内侧,并且所有的从动传动齿轮可自由地在中间齿轮轴112上转动。
此外,在能够装配的状态下,在所述状态下,根据装配装置120的凸轮杆C的除空挡位置之外的运动位置,销钉123进入凸轮槽v,摆动棘爪R被摆动,且装配棘爪部件Rp向外突出,对应的从动传动齿轮n的装配突出部分131与装配棘爪部件Rp相接触,且从动传动齿轮n的转动被传递至中间齿轮轴112或中间齿轮轴112的旋转被传递至对应的从动传动齿轮n。
在换挡驱动装置150内,换挡鼓轮167通过挡位选择操作杆的手动操作转动预定量,通过装配在换挡槽167v内的换挡销钉158,换挡鼓轮167的转动使控制杆151轴向运动预定量,并且通过空动机构152、153,装配装置120的八个凸轮杆Cao、Cao、Cae、Cae、Cbo、Cbo、Cbe、Cbe被互锁。
当凸轮杆轴向运动时,销钉123从凸轮槽v进入或退出,前进或后退,所述销钉可滑动地与凸轮杆C的凸轮面相接触,摆动棘爪R被摆动,对从动传动齿轮n的装配被释放,另一个从动传动齿轮n被装配,且通过改变装配于中间齿轮轴112的从动传动齿轮n,实现换挡。
在通过手动操作挡位选择操作杆进行换挡的情况下,挡位选择操作杆的一个操作使换挡鼓轮167转动预定角度,通过换挡销钉158和控制杆工作油缸155使控制杆151运动预定量(等于一个换挡行程),挡位选择操作杆自身被返回至初始位置,并准备下一次换挡。
图19~22示出了第一速度的加速状态,考虑通过挡位选择操作杆的手动操作由第一速度的加速状态换挡至第二速度的情况,通过挡位选择操作杆的手动操作使换挡鼓轮167转动预定角度,以及通过换挡销钉158使控制杆151沿轴向向右运动预定量。
当控制杆151向右运动时,通过空动机构152、153的卷簧152s、153s,八个凸轮杆Cao、Cao、Cae、Cae、Cbo、Cbo、Cbe、Cbe被互锁,且尝试沿轴向向右运动。但是,由于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被装配于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的装配突出部分131,并接收来自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的动力,其中,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ao可通过销钉123对所述摆动棘爪Rao进行操作,对于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的摆动和装配的释放将存在相当大的摩擦阻力,不能立即进行运动。因此,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be也保持停止。但是,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ae和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bo可进行无阻力的运动。
通过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bo的运动,用于第一速度的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bo的装配棘爪部件Rp缩回内侧。
如图30~32所示,通过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ae的运动,销钉123进入凸轮槽v2。因此,对应于第二从动传动齿轮n2的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e在压缩弹簧122的压力和装配棘爪部件Rp的离心力作用下被摆动,装配棘爪部件Rp向外突出,并能够装配于第二从动传动齿轮n2,并且第二从动传动齿轮n2的装配突出部分131追上装配棘爪部件Rp,并与之相接触,所述第二从动传动齿轮的转动速度高于与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一起旋转的中间齿轮轴112的速度,所述装配棘爪部件突出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e的外侧。
图30~32示出了在第二从动传动齿轮n2的装配突出部分131即将追上装配棘爪部件Rp之前的状态,所述装配棘爪部件突出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e的外侧。图31示出了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的装配突出部分131装配于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的状态,以及同时示出了在第二从动传动齿轮n2的装配突出部分131即将追上装配棘爪部件Rp之前的状态,所述装配棘爪部件突出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e的外侧,如图32所示。
这时,由于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仍装配于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的装配突出部分131,以及接收来自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的动力,控制杆151被移动。但是,由于摩擦阻力,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ao保持停止,并且如图30所示,控制杆151的直径延长的限动部件151bs基本上与空动机构153的右开口销153c相接触。
直到在此之前,即使挡位选择操作杆的升档操作被再次执行,在直径延长的限动部件151bs被停止的状态下,控制杆151与空动机构153的右开口销153c相接触,所述空动机构与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ao形成一体,运动被禁止,以及在极短的时间间隔内连续的升档操作被禁止。
当第二从动传动齿轮n2的装配突出部分131由图30~32中所示的状态追上装配棘爪部件Rp时,所述装配棘爪部件突出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e的外侧,中间齿轮轴112以与第二从动传动齿轮n2相同的转速开始旋转,其中第二从动传动齿轮n2以较高的速度转动,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的装配棘爪部件Rp从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的装配突出部分131分离,以及从第一速度向第二速度的实际升档被执行。
当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的装配棘爪部件Rp与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的装配突出部分131分离时,摩擦阻力将不存在,所述摩擦阻力固定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被空动机构153的卷簧153s挤压的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ao之后向右运动,位于凸轮槽v1内的销钉123脱离凸轮槽,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被摆动,且装配棘爪部件Rp缩回内侧。
如上所述,当第一速度的加速状态被切换至第二速度时,所述第二速度的减速比小一个行程,由于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的装配突出部分131与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的装配棘爪部件Rp相接触,并装配至其上,以较高速度转动的第二从动传动齿轮n2的装配突出部分131追上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e的装配棘爪部件Rp,并在中间齿轮轴112以与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相同速度旋转的状态下与其相接触,中间齿轮轴12以较高速度与第二从动传动齿轮n2一起旋转,并执行换挡,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的装配棘爪部件Rp自然地从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的装配突出部分131分离,由于装配被平滑释放,装配的释放不需要动力,并且可实施平滑操作和平稳换挡。
此外,类似地,在从第二速度至第三速度、第三速度至第四速度、第四速度至第五速度,以及第五速度至第六速度的每个换挡中,由于在从动传动齿轮n装配于摆动棘爪R的状态下,减速比小一个进程的从动传动齿轮n被装配于摆动棘爪R,并执行换挡,能够实现平滑操作,装配的释放不需要动力,换挡操作不需要离合器,且在换挡中不浪费切换时间,也不浪费驱动力,换挡冲击也很小,从而实施平滑换挡。
此外,类似地,在降档中,由于在从动传动齿轮n装配于摆动棘爪R的状态下,摆动棘爪R被装配于减速比大一个进程的从动传动齿轮n,并执行降档,装配的释放不需要动力,能够实现平滑操作,换挡操作不需要离合器,且在换挡中不浪费切换时间,也不浪费驱动力,换挡冲击也很小,从而实施平滑换挡。
由于到目前为止,诸如直径延长的限动部件151as、151bs的空动限制装置未提供给控制杆151,在进行挡位选择操作杆的升档操作以由第一速度切换至第二速度的操作中,例如,在图30~32中所示的状态之前(在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的装配棘爪部件Rp与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的装配突出部件131分离以及装配被释放之前),当再次执行挡位选择操作杆的升档操作时,控制杆151可进行运动而不被限制。因此,换挡鼓轮167被转动,且使控制杆151向右运动,空动机构153的弹簧153s被进一步压缩,突出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e的外侧的装配棘爪部件Rp通过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ae的运动被拉动,且不能被装配于第二从动传动齿轮n2的装配突出部分131。因此,第一从动传动齿轮n1的装配突出部分131对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摆动棘爪Rao的装配棘爪部件Rp的装配不被释放。最后,换挡被禁止。
然而,由于换挡鼓轮167被转动,换挡鼓轮167的换挡位置和实际速度不匹配的情形发生。
同时,由于在本发明的多级变速器110中,直径延长的限动部件151as、151bs被提供给控制杆151,以及空动限制装置被设置,所述空动限制装置可在一整个换挡行程中限制空动操作,错误操作可被防止,因为,在通过挡位选择操作杆的手动操作执行一个换挡行程的操作以及在换挡前对通过装配装置的装配进行释放之前,在挡位选择操作杆的相同方向上的操作被禁止。因此,换挡鼓轮67的换挡位置和实际速度不匹配的情形可被避免。
尽管在一整个进程内的空动操作在升档中被直径延长的限动部件151as、151bs禁止,它也适用于降档。
由于这些空动机构152、153被设置在控制杆151的外周与八个凸轮杆C的每个内侧面之间,由于空动机构152、153的布置,轴向宽度无需被延长。因此,多级变速器110的轴向宽度可被减小。
接下来,参考图33,另一个实施例被描述。
图33为为等同于本实施例的多级变速器的中间齿轮轴172和其周围结构的截面视图。
在上述实施例中的空动机构152、153被设置在控制杆151的外周与八个凸轮杆C的每个内侧面之间,而在本实施例中空动机构182、183被设置在凸轮杆C的轴向端部与控制杆181的外周之间,除此之外的结构基本相同。
在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同部件的数字或符号被用于除中间齿轮轴172、控制杆181和空动机构182、183之外的部件。
八个凸轮杆C滑动地与控制杆181的外周相接触,外侧凹形部分形成在右、左部件内,所述右、左部件位于沿控制杆181轴向的两侧,每个弹簧182s、183s被容纳在圆柱形弹簧保持器182h、183h的每个内侧凹形部分(在一端,每个卡环182w、183w被设置)与每个右、左直径减小的部件之间,以及每个弹簧182s、183s被保持在位于两侧的开口销182c或183c之间,每个所述开口销被装配在内侧凹形部分和直径减小的部件内。
对于左弹簧保持器182h,分别与在其右端面处的两种类型的四个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bo和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ae相对的部件突出,装配棘爪182hc形成在那里,形成在用于反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bo和用于正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ae内的每个装配棘爪和装配棘爪182hc被相互装配,且左弹簧保持器与凸轮杆可一体地轴向滑动地连接。
类似地,对于右弹簧保持器183h,分别与在其左端面处的两种类型的四个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ao和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be相对的部件突出,装配棘爪183hc形成在那里,形成在用于正向旋转和奇数速度的凸轮杆Cao和用于反向旋转和偶数速度的凸轮杆Cbe内的每个装配棘爪和装配棘爪183hc被相互装配,且右弹簧保持器与凸轮杆可一体地轴向滑动地连接。
空动机构182、183完成与上述实施例内空动机构152、153相同的功能。
直径延长的限动部件181as、181bs形成在控制杆181的每个外侧凹形部分的轴向中心,所述直径延长的限动部件的直径被加长。
当直径延长的限动部件181as(181bs)位于右、左开口销182c(183c)之间,以及某一速度被建立时,控制杆181的直径延长的限动部件181as(181bs)与每一侧处的开口销182c(183c)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换挡行程。
因此,当控制杆181轴向运动一个换挡行程时,弹簧保持器182h、183h通过左、右空动机构182、183的压缩卷簧182s、183s进行轴向运动。
如果控制杆181在一个进程上的运动被尝试,控制杆181的直径延长的限动部件182as、182bs与一个开口销182c、183c相接触。因此,控制杆181的运动被限制。
因此,由于在通过挡位选择操作杆的手动操作执行一个行程的换挡操作以及在换挡前对通过装配装置的装配进行释放之前,在挡位选择操作杆相同方向上的进一步操作被禁止,错误操作可被防止,并且换挡鼓轮167的换挡位置和实际速度不匹配的情形可被避免。
由于这些空动机构182、183与所要求的凸轮杆C的轴向端部相连,它们可被方便地连接,且具有极好的组装操作性。
尽管本发明被这样描述,本发明可以多种方式被改变,这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变化不应当被认为与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相背离,并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所有这些改变将被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多级变速器,其中,多个驱动齿轮和多个从动齿轮以对于每种速度恒定的啮合状态支承于相互平行的齿轮轴,所述多个驱动齿轮或所述多个从动齿轮固定于所述齿轮轴,通过切换装配装置执行换挡,所述装配装置设置在另外多个齿轮与齿轮轴之间并通过换挡驱动装置和驱动新齿轮进行相互装配;
其中,所述装配装置包括正向旋转型装配装置和反向旋转型装配装置,所述正向旋转型装配装置和反向旋转型装配装置仅能够在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的每个旋转方向中装配,在所述正向旋转中,来自内燃机的动力被齿轮传递,在所述反向旋转中,来自驱动轮侧的动力被传递;
其中,每个装配装置设置有:
装配突出部分,所述装配突出部分在每个齿轮的内周侧上沿周向方向被设置在多个位置处,且在周向方向上具有装配面;
装配部件,所述装配部件被设置于齿轮轴,且所述装配部件突出或缩回,以及可拆卸地装配于每个齿轮的装配突出部分;
多个凸轮杆,所述多个凸轮杆轴向可滑动地被齿轮轴支承,并且在所述凸轮杆的每个滑动面上,多个凸轮槽形成在要求的轴向位置处;
以及销钉,所述销钉沿直径方向被插入齿轮轴的要求位置中,所述销钉可交替地与轴向运动的凸轮杆的滑动面和凸轮槽相接触,前进和后退,以及操作所述装配部件;和
其中,换挡驱动装置设置有:
控制杆,所述控制杆在多个凸轮杆内侧沿齿轮轴的空心部分的中心轴设置;
以及空动机构,所述空动机构被插入在控制杆的外周与多个凸轮杆的每个内侧面之间,并通过轴向作用的弹簧对控制杆和每个凸轮杆进行互锁;
其中,与控制杆一体运动的限制杆设置于齿轮轴,且限制杆滑动地接触凸轮杆;
其中,在限制杆内与每个凸轮槽相对应地形成切口,在所述切口内,销钉能够与滑动接触的凸轮杆的凸轮槽装配在一起;
其中,对应于用于正向旋转的凸轮杆的凸轮槽的限制杆的切口被形成为比在换挡速度被设立的状态下升档时在控制杆运动方向的相反侧的凸轮槽要长;以及
对应于用于反向旋转的凸轮杆的凸轮槽的限制杆的切口被形成为比在换挡速度被设立的状态下降档时在控制杆运动方向的相反侧的凸轮槽要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中,限制杆被轴向可相对滑动地设置和保持在用于正向旋转的凸轮杆与用于反向旋转的凸轮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中,
限制杆由与控制杆分开的部件形成;以及
限制杆通过连接装置被连接以能够与控制杆一体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中,限制杆由与控制杆分开的部件形成;以及
限制杆通过连接装置被连接以能够与控制杆一体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中,连接装置为半开口销;以及
所述半开口销被装配于设置在控制杆外周上的装配槽内和设置在限制杆内侧面上的装配槽内,并且限制杆与控制杆一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中,连接装置为半开口销;以及
所述半开口销被装配于设置在控制杆外周上的装配槽内和设置在限制杆内侧面上的装配槽内,并且限制杆与控制杆一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中,具有相同功能的杆被布置在对称位置处,与控制杆的外周相对,作为凸轮杆和限制杆。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中,具有相同功能的杆被布置在对称位置处,与控制杆的外周相对,作为凸轮杆和限制杆。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中,具有相同功能的杆相对地被布置在控制杆外周上的对称位置处,作为凸轮杆和限制杆。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中,具有相同功能的杆被布置在对称位置处,与控制杆的外周相对,作为凸轮杆和限制杆。
11.一种多级变速器,其中,多个驱动齿轮和多个从动齿轮以对于每种速度恒定的啮合状态支承于相互平行的齿轮轴,所述多个驱动齿轮或所述多个从动齿轮固定于齿轮轴,装配装置被设置在另外的所述多个齿轮与所述齿轮轴之间,并且相互装配,通过换挡驱动装置对所述装配装置进行切换,从而执行换挡,
其中,装配装置设置有:
装配部分,所述装配部分在每个齿轮的内侧面的周向方向上的多个位置处在周向方向上设置有装配面;
装配部件,所述装配部件被设置于齿轮轴,以及可分离地装配于每个齿轮的装配部分;以及
多个凸轮杆,所述多个凸轮杆可轴向运动地与空心齿轮轴的内周滑动地接触,多个凸轮面形成在在凸轮杆的滑动面上的要求的轴向位置处,并且,所述凸轮杆通过其运动操作装配部件;
其中,所述换挡驱动装置设置有:
控制杆,所述控制杆在多个凸轮杆内侧可轴向运动地沿齿轮轴的空心部分的中心轴被设置;以及
空动机构,所述空动机构被插入在控制杆与多个凸轮杆之间,并通过轴向作用的弹簧对控制杆和每个凸轮杆进行互锁;
以及空动限制装置,所述空动限制装置用于在对应空动机构的换挡的一个行程上禁止空动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中,空动机构包括:
弹簧保持器,所述弹簧保持器覆盖通过减小控制杆的直径而形成的外侧凹形部分,在轴向位置上可滑动地铠装在控制杆上,被一体地装配于要求的凸轮杆,并且在所述弹簧保持器中对应外侧凹形部分形成具有相同轴向长度的内侧凹形部分;
一对相对的弹簧支承件,所述弹簧支承件跨过控制杆的外侧凹形部分的空间和弹簧保持器的相应的内侧凹形部分的空间;以及
所述弹簧,所述弹簧被插在所述一对弹簧支承件之间,并沿使弹簧支承件分离的方向推挤两个弹簧支承件;以及,
其中,作为空动限制装置,在控制杆的外侧凹形部分的轴向中心形成通过延长直径得到的直径延长的限动部件,并且直径延长的限动部件的两个端面与所述一对弹簧支承件相对,且用于一个换挡行程的移动距离在两个端面之间为最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级变速器,
其中,弹簧支承件由开口销构造,所述开口销通过将环形形状分成两半而获得;以及
弹簧保持器由有底圆柱形部件构造,通过在轴向上将内侧凹形部分分成两部分来获得所述有底圆柱形部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中,空动机构被插在控制杆的外周与多个凸轮杆的每个内侧面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中,空动机构被插在控制杆的外周与多个凸轮杆的每个内侧面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中,空动机构被插在控制杆的外周与多个凸轮杆的每个内侧面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中,空动机构被插在凸轮杆的轴向端部与控制杆的外周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中,空动机构被插在凸轮杆的轴向端部与控制杆的外周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中,空动机构被插在凸轮杆的轴向端部与控制杆的外周之间。
CN2010102395341A 2009-07-31 2010-07-27 多级变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885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78504 2009-07-31
JP2009178504A JP5185227B2 (ja) 2009-07-31 2009-07-31 多段変速機
JP2009199219A JP5349209B2 (ja) 2009-08-31 2009-08-31 多段変速機
JP2009-199219 2009-08-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8560A true CN101988560A (zh) 2011-03-23
CN101988560B CN101988560B (zh) 2013-03-06

Family

ID=42732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3953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88560B (zh) 2009-07-31 2010-07-27 多级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99655B2 (zh)
EP (2) EP2302258B1 (zh)
CN (1) CN101988560B (zh)
AT (1) ATE550572T1 (zh)
CA (2) CA2710263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4118A (zh) * 2011-12-02 2012-06-13 钱印 旋云杆发动机变速器
CN106985964A (zh) * 2017-05-11 2017-07-28 张家港川梭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单轮驱动棘爪移动式换挡三挡变速装置
CN107878668A (zh) * 2016-09-29 2018-04-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鞍型机动车的变速器装置
CN112128320A (zh) * 2020-07-30 2020-12-25 艾其宽 一种变速箱
CN112984077A (zh) * 2021-02-04 2021-06-18 杭州筝友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装置及其带有变速装置的风筝轮、渔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99086B2 (ja) * 2012-08-23 2016-04-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多段変速機の変速駆動機構
CN105422756A (zh) * 2015-11-17 2016-03-23 陈伯恒 一种机械自动变速机构
DE102016207103B4 (de) 2016-04-27 2018-06-0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Getriebe mit Kupplung und unterbrechungsfrei schaltbarer Schalteinheit zum Schalten zwischen den Getriebeeingangswellen
DE102016208932A1 (de) 2016-05-24 2017-11-30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Doppelkupplung mit unterbrechungsfrei schaltbarer Schalteinheit und Antriebsstrang mit Doppelkupplung
DE102017008376B9 (de) * 2016-12-06 2018-06-21 Jürgen Karrenberg Mehrstufiges Lastschaltgetriebe, vorzugsweise für Fahrzeuge mit Fußschaltung
JP6760861B2 (ja) * 2017-01-30 2020-09-2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ラチェット機構を備えた鞍乗型車両用常時噛み合い式変速装置
JP6803759B2 (ja) * 2017-01-30 2020-12-2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ラチェット機構を備えた鞍乗型車両用常時噛み合い式変速装置
CN108591442A (zh) * 2018-06-07 2018-09-28 北京光宇之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挡机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97698A (en) * 1931-12-24 1935-04-16 Adolphe C Peterson Variable freewheeling transmission means
US5029689A (en) * 1990-09-10 1991-07-09 Sundstrand Corporation Spring clutch assembly for use in a transmission
JP2008246754A (ja) * 2007-03-29 2008-10-16 Zebra Pen Corp 筆記具用クリップ取付構造及び該筆記具用クリップ取付構造の製造方法
US20090078073A1 (en) * 2007-09-21 2009-03-26 Honda Motor Co., Ltd. Transmission and method of up-shifting for transmission
US20090078071A1 (en) * 2007-09-21 2009-03-26 Honda Motor Co., Ltd. Transmiss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72185B2 (ja) 2007-09-21 2009-11-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機
JP4926088B2 (ja) 2008-02-01 2012-05-09 株式会社タイトー 床面操作式クレーンゲーム機
JP5224846B2 (ja) 2008-02-20 2013-07-03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Pid制御機器および不揮発性メモリ保護方法
JP5049238B2 (ja) 2008-09-25 2012-10-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多段変速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97698A (en) * 1931-12-24 1935-04-16 Adolphe C Peterson Variable freewheeling transmission means
US5029689A (en) * 1990-09-10 1991-07-09 Sundstrand Corporation Spring clutch assembly for use in a transmission
JP2008246754A (ja) * 2007-03-29 2008-10-16 Zebra Pen Corp 筆記具用クリップ取付構造及び該筆記具用クリップ取付構造の製造方法
US20090078073A1 (en) * 2007-09-21 2009-03-26 Honda Motor Co., Ltd. Transmission and method of up-shifting for transmission
US20090078071A1 (en) * 2007-09-21 2009-03-26 Honda Motor Co., Ltd. Transmission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4118A (zh) * 2011-12-02 2012-06-13 钱印 旋云杆发动机变速器
CN102494118B (zh) * 2011-12-02 2014-07-09 钱印 旋云杆发动机变速器
CN107878668A (zh) * 2016-09-29 2018-04-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鞍型机动车的变速器装置
CN106985964A (zh) * 2017-05-11 2017-07-28 张家港川梭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单轮驱动棘爪移动式换挡三挡变速装置
CN112128320A (zh) * 2020-07-30 2020-12-25 艾其宽 一种变速箱
CN112128320B (zh) * 2020-07-30 2022-11-22 艾其宽 一种变速箱
CN112984077A (zh) * 2021-02-04 2021-06-18 杭州筝友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装置及其带有变速装置的风筝轮、渔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02258A1 (en) 2011-03-30
EP2284419A1 (en) 2011-02-16
EP2284419B1 (en) 2014-03-05
US20110023639A1 (en) 2011-02-03
US8499655B2 (en) 2013-08-06
CA2783622A1 (en) 2011-01-31
ATE550572T1 (de) 2012-04-15
CA2710263A1 (en) 2011-01-31
EP2302258B1 (en) 2012-03-21
CA2783622C (en) 2014-09-23
CA2710263C (en) 2013-09-17
CN101988560B (zh) 2013-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8560B (zh) 多级变速器
CN101684852B (zh) 多级变速器
CN101981346B (zh) 多级变速器
CN101981345B (zh) 多级变速器
CN101684853B (zh) 多级变速器
CN101981356A (zh) 多级变速器
EP2463555B1 (en) Multi-stage transmission
CN101981347A (zh) 多级变速器
CN101981357B (zh) 多级变速器
JP5185227B2 (ja) 多段変速機
JP2009074637A (ja) 変速機におけるシフトアップ方法
JP5208811B2 (ja) 多段変速機の変速駆動機構
JP2009074640A (ja) 変速機
JP5349209B2 (ja) 多段変速機
KR20030028527A (ko) 싱크로메시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동력전달장치
JP2012215236A (ja) 多段変速機
JP4414455B2 (ja) 変速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06

Termination date: 201507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