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6392B - 一种导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6392B
CN101986392B CN2010101838535A CN201010183853A CN101986392B CN 101986392 B CN101986392 B CN 101986392B CN 2010101838535 A CN2010101838535 A CN 2010101838535A CN 201010183853 A CN201010183853 A CN 201010183853A CN 101986392 B CN101986392 B CN 1019863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ite
conducting material
electric conducting
polymer
po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8385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86392A (zh
Inventor
李平
张世渊
吴一宁
徐晶
韩一帆
周兴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01018385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863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86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63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63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63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Fuel Cell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提供的导电材料的组成为石墨和聚合物,所述的聚合物是中间相沥青、和/或聚芳基乙炔;所述石墨和聚合物的重量比为1∶0.05-1∶5,特别适用于燃料电池体系。

Description

一种导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邻域,特别涉及可用作燃料电池双极板的导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直接以电化学反应方式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发电装置,是一项高效利用能源而又不污染环境的新技术。燃料电池由许多单电池组成,每个单电池通常由膜电极、扩散层和双极板三部分构成。双极板是将燃料单电池串联起来组装成电池堆的关键部件,它的一侧与一个单电池的阳极接触,另一侧与毗邻单电池的阴极接触,其作用是分隔气体并通过流场将反应气体导入燃料电池,收集并传导电流和支撑膜电极,同时还担负起整个电池系统的散热和排水功能。因此,双极板在燃料电池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需同时具备高导电导热性、高化学稳定性、高力学性、低透气性等特点。
目前广泛应用的双极板材料主要有金属、石墨及复合材料三种。其中石墨基复合材料双极板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用于制造石墨基复合材料双极板的聚合物材料有热塑性和热固性两类,材料复合工艺有湿混和干混两种。为了增强热塑性树脂(如聚丙烯、聚醚或聚偏氟乙烯)或热固性树脂(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或不饱和聚酯)与石墨的混合效果,大多采用湿混技术,但是湿混过程需消耗大量有毒溶剂和添加剂,不但产生浪费、增加成本,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如罗晓宽等(电源技术,2008,32(3):174-176)选用高分子双酚A型环氧树脂及线型酚醛树脂与膨胀石墨制作复合材料,需用乙醇做溶剂,与树脂混合配成溶液,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将溶液灌入膨胀石墨,而后再将所得材料在烘箱中加温蒸发除去溶剂。中国专利CN101252029公开了一种以石墨为基体,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为黏结剂,采用干混热压工艺制备导电复合材料的方法,可用于双极板制造。Q.Yin等(J Power Sources,2007,165(2):717-721)以酚醛树脂粉和石墨粉末为原料,通过热压法制备双极板,研究了模压温度、时间及树脂含量对双极板的导电性能、弯曲强度的影响,发现随着树脂用量的增大,导电性能下降,弯曲强度增大。
然而,目前的石墨基复合材料双极板仍存在着诸如导电性差、强度低、易透气、稳定性差、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提供一种能克服这些缺陷的新型石墨基复合材料双极板及其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新型的石墨基复合材料双极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中间相沥青和聚芳基乙炔的新用途。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导电材料,所述导电材料的组成为石墨和聚合物,所述的聚合物是中间相沥青、和/或聚芳基乙炔;所述石墨和聚合物的重量比为1∶0.05-1∶5;更佳地,所述石墨和聚合物的重量比为1∶0.1-1∶1.5。
在另一优选例中,中间相沥青和聚芳基乙炔的重量比例为1∶0-0∶1;更佳地,中间相沥青和聚芳基乙炔的重量比例为1∶0.1-0.1∶1。
所述导电材料是以石墨为基体,以聚合物为粘结剂。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本发明提供的导电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将石墨和聚合物按比例混合形成的混合物进行热压成型,得到如上所述的本发明提供的导电材料;所述的聚合物是中间相沥青、和/或聚芳基乙炔。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混合物的粒径为1-100μ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热压成型是在5-40Mpa和80-320℃,保温0.1-3小时的条件下进行。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本发明提供的导电材料的用途,用于制备燃料电池、和/或用作燃料电池双极板。
据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克服这些缺陷的新型石墨基复合材料双极板及其制造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发现可以使用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聚合物,通过简单有效的复合成型工艺,从而获得导电性好、强度高、透气性差、稳定性好的导电材料。
具体地,发明人使用的聚合物是中间相沥青、和/或聚芳基乙炔,同石墨以一定的重量比经过干混热压后形成的复合材料致密不透气,因而可用于制造新型的石墨基复合材料双极板。
导电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导电材料中包括石墨和聚合物,其重量比为1∶0.05-1∶5,优选1∶0.1-1∶1.5,更佳地为1∶0.5-1∶1.5。所述的聚合物是中间相沥青、和/或聚芳基乙炔,中间相沥青和聚芳基乙炔的重量比例为1∶0-0∶1,优选1∶0.1-0.1∶1,更佳地为1∶0.1-0.5∶1。
如本文所用,“石墨”选自天然石墨或人造石墨。人造石墨可以是现有技术生产的任意一种,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得到。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本发明所述的石墨纯度≥99.85%。更优选上海胶体化工厂生产的试剂石墨。
如本文所用,“中间相沥青”是通过普通沥青、重质油、煤焦油等原料经热缩聚反应制得,或以芳香化合物如萘等为原料经催化缩合而成的物质,分子结构中的碳/氢比很高。中间相沥青的软化点温度通常在205℃以上,与其他树脂相比,低温下使用温度宽,耐热性好,且机械强度大。中间相沥青可以是现有技术生产的任意一种,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得到。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所述的中间相沥青优选软化点为265-305℃,中间相含量为80-100%(质量分数),密度为0.55-0.80g/cm3
如本文所用,“聚芳基乙炔(Polyarylacetylene,缩写PAA)”是一类由乙炔基芳烃为单体聚合而成的高性能聚合物,分子结构仅含C、H两种元素,预聚物呈液态或易溶易熔的固态。聚芳基乙炔可以是现有技术生产的任意一种,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得到。
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采用中间相沥青和/或聚芳基乙炔为聚合物粘结剂制造以石墨为基体的导电材料时,可以使用常规的干混热压成型技术。干混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固体物料混合在一起的方式;热压是指将固体物料在加热加压状态下进行加工的方式;成型是指将物料从粉末颗粒或其它状态加工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固体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导电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石墨和聚合物粘结剂混合形成的混合物经过热压成型而得到。
石墨和聚合物粘结剂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是粒径为1-100μm的颗粒/粉末,可以是将石墨和聚合物混合后经过本领域常规的方式得到,也可以是将分别经过本领域常规的碾磨方式得到的石墨颗粒/粉末和聚合物颗粒/粉末混合形成。所述的聚合物粘结剂是中间相沥青、和/或聚芳基乙炔。
所述的热压成型条件为5-40Mpa压力下加热至80-320℃,保温0.1-3小时。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导电材料采用以下步骤制备:
(1)称取石墨、中间相沥青和聚芳基乙炔,按一定重量比例放入球磨罐中,于球磨机上进行干混研磨(XQM-2L型球磨机,南京科析实验仪器研究所出品),转速为300-500rpm,时间为0.5-10h;
(2)将一定量的固体粉料从球磨罐中取出后放入模具中,然后将模具放置于热压机上,在5-40Mpa压力下加热至80-320℃,保温0.1-3h;和
(3)冷却后从模具中取出固体成型材料,即得具有一定厚度和密度的导电材料。
用途
本发明提供的导电材料可以用于制备燃料电池,也可以用作双极板。由本发明提供的导电材料形成的双极板具有导电性好、强度高、透气性小、稳定性好、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燃料电池体系。
本发明提到的上述特征,或实施例提到的特征可以任意组合。本案说明书所揭示的所有特征可与任何组合物形式并用,说明书中所揭示的各个特征,可以任何可提供相同、均等或相似目的的替代性特征取代。因此除有特别说明,所揭示的特征仅为均等或相似特征的一般性例子。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所有的百分比和份数按重量计。
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方法中。文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作示范之用。
下述实施例中使用的石墨是购自上海胶体化工厂生产的试剂石墨,石墨纯度≥99.85%。
中间相沥青购自日本三菱天然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中间相沥青,软化点为289.2℃,中间相含量为100%(质量分数),密度为0.67g/cm3
聚芳基乙炔采用文献(丁学文等,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1,27(2):161-164)公开的方法制备,在空气中可稳定至350℃。
实施例1
固体物料组成:石墨1份,中间相沥青0.5份,聚芳基乙炔0.5份;采用球磨干混,转速400rpm,时间5h;热压成型压力25Mpa,温度250℃,保温1.5h。
得到的双极板厚度1.5mm,密度1.73g/cm3,电导率132S/cm,抗弯强度78.2Mpa,透气率2×10-7cm3/(cm2·s)。
实施例2
固体物料组成:石墨1份,中间相沥青0.5份;采用球磨干混,转速400rpm,时间4h;热压成型压力25Mpa,温度320℃,保温1h。
得到的双极板厚度1.5mm,密度1.85g/cm3,电导率157S/cm,抗弯强度69.4Mpa,透气率6×10-7cm3/(cm2·s)。
实施例3
固体物料组成:石墨1份,聚芳基乙炔0.5份;采用球磨干混,转速400rpm,时间4h;热压成型压力25Mpa,温度80℃,保温1h。
得到的双极板厚度1.5mm,密度1.80g/cm3,电导率136S/cm,抗弯强度71.5Mpa,透气率3×10-7cm3/(cm2·s)。
实施例4
固体物料组成:石墨1份,中间相沥青0.05份,聚芳基乙炔0.1份;采用球磨干混,转速300rpm,时间0.5h;热压成型压力5Mpa,温度150℃,保温3h。
得到的双极板厚度2.0mm,密度1.96g/cm3,电导率208S/cm,抗弯强度28.4Mpa,透气率3×10-5cm3/(cm2·s)。
实施例5
固体物料组成:石墨1份,中间相沥青3.5份,聚芳基乙炔1.5份;采用球磨干混,转速500rpm,时间10h;热压成型压力40Mpa,温度280℃,保温0.5h。
得到的双极板厚度1.0mm,密度1.68g/cm3,电导率82S/cm,抗弯强度83.1Mpa,透气率<1×10-7cm3/(cm2·s)。
实施例6
固体物料组成:石墨1份,中间相沥青0.3份,聚芳基乙炔0.05份;采用球磨干混,转速400rpm,时间4h;热压成型压力30Mpa,温度200℃,保温1.5h。
得到的双极板厚度1.5mm,密度1.78g/cm3,电导率145S/cm,抗弯强度75.0Mpa,透气率2×10-7cm3/(cm2·s)。
实施例7
聚合物粘结剂采用热固性酚醛树脂(商品牌号2124型,上海双树塑料厂)
固体物料组成:石墨1份,热固性酚醛树脂0.5份;采用球磨干混,转速400rpm,时间4h;热压成型压力30Mpa,温度120℃,保温1.5h。
得到的双极板厚度2.0mm,密度1.87g/cm3,电导率95S/cm,抗弯强度45.0Mpa,透气率8×10-6cm3/(cm2·s)。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内容范围,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内容是广义地定义于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中,任何他人完成的技术实体或方法,若是与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定义的完全相同,也或是一种等效的变更,均将被视为涵盖于该权利要求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导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材料的组成为石墨和聚合物,所述的聚合物是中间相沥青、和/或聚芳基乙炔;所述石墨和聚合物的重量比为1∶0.05-1∶5;所述石墨选自天然石墨或人造石墨;
所述导电材料通过下述步骤制备得到:将石墨和聚合物按比例混合形成的混合物进行热压成型;所述热压成型是在5-40Mpa和80-320℃,保温0.1-3小时的条件下进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和聚合物的重量比为1∶0.1-1∶1.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电材料,其特征在于,中间相沥青和聚芳基乙炔的重量比例为1∶0-0∶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材料,其特征在于,中间相沥青和聚芳基乙炔的重量比例为1∶0.1-0.1∶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材料是以石墨为基体,以聚合物为粘结剂。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导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将石墨和聚合物按比例混合形成的混合物进行热压成型,得到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导电材料;
所述石墨选自天然石墨或人造石墨;
所述的聚合物是中间相沥青、和/或聚芳基乙炔;
所述热压成型是在5-40Mpa和80-320℃,保温0.1-3小时的条件下进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的粒径为1-100μm。
8.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导电材料的用途,用于制备燃料电池、和/或用作燃料电池双极板。
CN2010101838535A 2010-05-25 2010-05-25 一种导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863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838535A CN101986392B (zh) 2010-05-25 2010-05-25 一种导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838535A CN101986392B (zh) 2010-05-25 2010-05-25 一种导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6392A CN101986392A (zh) 2011-03-16
CN101986392B true CN101986392B (zh) 2013-10-02

Family

ID=43710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8385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86392B (zh) 2010-05-25 2010-05-25 一种导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863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4278A (zh) * 2011-05-31 2011-11-16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膨胀石墨复合双极板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10606699B (zh) * 2018-06-15 2021-06-22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导热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76096B (zh) * 2022-04-20 2024-03-26 同济大学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用双树脂体系复合石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4955A (zh) * 2003-12-01 2005-06-08 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1252029A (zh) * 2008-03-26 2008-08-27 山东大学 一种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62974A1 (en) * 2002-07-09 2004-04-01 Abd Elhamid Mahmoud H. Separator plate for PEM fuel cell
JP5045867B2 (ja) * 2005-05-23 2012-10-10 日清紡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
US8728679B2 (en) * 2007-05-29 2014-05-20 Nanotek Instruments, Inc. Laminated exfoliated graphite composite-metal compositions for fuel cell flow field plate or bipolar plate appl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4955A (zh) * 2003-12-01 2005-06-08 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1252029A (zh) * 2008-03-26 2008-08-27 山东大学 一种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6392A (zh) 201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7452B (zh) 一种液流电池的复合材料双极板制备方法
CN102244278A (zh) 一种膨胀石墨复合双极板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7819136B (zh) 一种层叠结构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69828A (zh) 燃料电池双极板用的微晶石墨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84307B (zh) 一种石墨烯增强膨胀石墨/聚酰亚胺-聚醚醚酮复合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10235A (zh) 膨胀石墨/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55578A (zh)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用的复合石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86392B (zh) 一种导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511764A (zh) 复合导电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099121A (zh) 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Yang et al. Study on the mesocarbon microbeads/polyphenylene sulfide composite bipolar plates applied for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
CN102544525B (zh)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复合材料双极板注射成型方法
CN101399331A (zh) 一种钒电池用高导电率双极板的制备方法
CN109546160A (zh) 一种燃料电池用复合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Guan et al. Prepar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activated carbon microspheres from recycled novolak phenol formaldehyde
CN105097291B (zh) 一种氮硼共掺杂明胶基二维炭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22209B (zh) 一种高能镍碳超级电容器负极负极板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02354616B (zh) 一种高能镍碳超级电容器负极板浆料
CN115472858B (zh) 一种增强型复合石墨极板的制造方法
CN107026028A (zh) 一种利用生物质材料快速制备超级电容器用碳气凝胶的方法
Li et al. Fabrication of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s for bipolar plate by two‐step compression molding technique
CN114759209B (zh) 一种膨胀石墨/聚酰亚胺-聚醚砜复合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76785A (zh) 一种聚酰亚胺-石墨复合材料双极板的制备方法
CN115322516A (zh) 一种高性能燃料电池双极板基材及其制备方法
FENG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in carbon-based composite molded bipolar plat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