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4723A - 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4723A
CN101984723A CN2010105663703A CN201010566370A CN101984723A CN 101984723 A CN101984723 A CN 101984723A CN 2010105663703 A CN2010105663703 A CN 2010105663703A CN 201010566370 A CN201010566370 A CN 201010566370A CN 101984723 A CN101984723 A CN 1019847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
terminal
circuit
soft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663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84723B (zh
Inventor
高立扬
梁建国
张小莹
周翔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H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HT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HT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HT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56637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847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84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47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47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47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包括:初始化步骤、呼叫发起步骤和呼叫应答步骤。在呼叫发起时,电路交换机接收由电路终端发送的呼叫发起信息后向调度中继网关发送包含调度组号的虚拟呼叫消息;在呼叫应答时,调度中继网关对该应答消息进行协议转换后向电路交换机发送呼叫代答消息,电路交换机接收该呼叫代答消息后向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发送应答消息,并为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与应答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建立通信链路。本发明的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可以在节约的系统资源和物理端口的基础上实现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之间的调度组呼叫,以提高呼叫可靠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系统。

Description

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话网络主要包括传统的通过电路交换的电路交换网和基于软件提供呼叫控制的软交换网。随着技术的发展,软交换技术以其成本低等优点逐渐应用在以电路交换为主的电路交换网上,但是在短时间内软交换不可能完全替换电路交换,因此存在一个融合演进的过程。
目前,在电路交换网的专网通信中,尤其是对通信可靠性要求非常高的行业和部门,例如电力、铁路、石化、政府应急通信部门等,通常采用调度组通信,即不同的终端设备(如普通话机或智能话机等)可逻辑定义成一个调度组,对外提供一个调度组号码,当呼叫该组号码时,组内成员同时振铃,任何一个成员接听后,其他成员停止振铃。这样调度组通信能有效解决调度坐席单点设备故障的问题。保证在某个坐席设备故障的情况下,其他坐席能够正常进行呼叫,从而保证调度组呼叫的高可靠性。
然而,现有技术中,仅可在电路交换网内实现调度组呼叫功能,而不能在由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组成的呼叫处理系统中实现调度组呼叫功能。主要原因如下:
1、在由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组成的呼叫处理系统中,电路交换网的电路交换机和软交换网的软交换服务器通过调度中继网关相互交换通信,而现有的电路交换机和调度中继网关等的标准设置不支持两个网络间的调度同组呼叫功能;
2、在电路交换网内,普通电路终端向电路交换机发起调度组呼叫时,电路交换机根据具有相同调度组号的电路调度终端的数目分配通话物理端口的数目,并通过物理端口向相同调度组号的电路调度终端发起呼叫,同时跟踪记录每个物理端口的呼叫状态。由于该呼叫在电路调度终端没有应答时,即在电路调度终端和普通电路终端没有实际通话的时候,对各个电路调度终端的呼叫仍然占用系统的系统资源和物理端口,因此将这种呼叫方式被称为“物理呼叫”。如果相同调度组号对应的电路调度终端的数目越多,则该调度组呼叫占用的物理端口和系统资源就越多。由于每个电路交换网络的物理端口和系统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如果要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实现调度同组功能需要占用更多的物理端口和系统资源。所以,受到电路交换网的物理端口数目和系统资源的限制,不能够在由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组成的呼叫处理系统中实现调度同组功能。
因此,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交互网络中,如果电路交换网中的调度坐席出现故障时,将无法实现呼叫。所以现有技术的呼叫处理系统呼叫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可实现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之间的调度组呼叫、提高呼叫可靠性、并能节约硬件资源的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包括:
一种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用于实现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之间的调度组呼叫,该方法包括:
初始化步骤:将电路调度终端和软交换调度终端设置为相同的调度组号; 
呼叫发起步骤:电路交换机接收由电路终端发送的呼叫发起信息后向调度中继网关发送包含调度组号的虚拟呼叫消息,并向具有该调度组号的电路调度终端发起物理呼叫,所述调度中继网关所接收的虚拟呼叫消息进行协议转换后向软交换服务器发送呼叫发起消息,所述软交换服务器向具有该调度组号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发起呼叫;
呼叫应答步骤:其中一台软交换调度终端应答后向所述软交换服务器发送应答消息,所述软交换服务器向所述调度中继网关发送应答消息,所述调度中继网关对该应答消息进行协议转换后向所述电路交换机发送呼叫代答消息,所述电路交换机接收所述呼叫代答消息后向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发送应答消息,并为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与应答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建立通信链路。
优选地,上述初始化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电路交换机获取并保存所述电路调度终端的终端号和调度组号;所述软交换服务器获取并保存所述软交换调度终端的终端号和调度组号。
优选地,上述呼叫应答步骤还包括:所述电路交换机接收呼叫代答消息后向具有相同调度组号的所述电路调度终端发送呼叫拆除消息;所述软交换服务器接收应答消息后向其他具有相同调度组号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发送呼叫拆除消息的步骤。
优选地,上述虚拟呼叫消息包括主叫信息、被叫信息和呼叫编号,所述主叫信息包括发起呼叫电路终端的号码和终端号,所述被叫信息包括被叫调度组号。
优选地,上述呼叫代答消息包括主叫信息、被叫信息,所述主叫信息为所述应答软交换调度终端的终端号,所述被叫信息为设定的代答码和原被叫调度组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系统,该系统包括:
电路终端,用于向电路交换机发送呼叫发起消息;电路交换机,用于实现电路终端、电路调度终端和调度中继网关之间的信息交互;电路调度终端,用于接收所述电路交换机发起的物理呼叫;调度中继网关,用于实现所述电路交换机和软交换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互;软交换服务器,用于实现所述调度中继网关和软交换调度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软交换调度终端,用于接收所述软交换服务器发送的调度组呼叫,应答后向所述软交换服务器发送应答消息;
其中,所述电路交换机具体包括:第一呼叫发起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路终端发送的呼叫发起消息后向调度中继网关发送包含调度组号的虚拟呼叫消息,并向具有该调度组号的电路调度终端发起物理呼叫;第一呼叫应答模块,用于接收调度中继网关发送的呼叫代答消息后向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发送应答消息,为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与应答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建立通信链路;
所述调度中继网关具体包括:第二呼叫发起模块,用于对所接收的虚拟呼叫消息进行协议转换后向软交换服务器发送呼叫发起消息;第二呼叫应答模块,用于对所接收的应答消息进行协议转换后向所述电路交换机发送呼叫代答消息;
所述软交换服务器具体包括:第三呼叫发起模块,用于接收呼叫发起消息后向具有该调度组号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发起呼叫;第三呼叫应答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软交换调度终端发送的应答消息后向所述调度中继网关发送应答消息。
优选地,上述电路交换机还包括第一信息存储模块,用于获取并保存电路调度终端的终端号和调度组号;所述软交换服务器还包括第三信息存储模块,用于获取并保存软交换调度终端的终端号和调度组号。
优选地,上述电路交换机还包括第一呼叫拆除模块,用于接收呼叫代答消息后向具有相同调度组号的所述电路调度终端发送呼叫拆除消息;所述软交换服务器还包括第三呼叫拆除模块,用于接收应答消息后向其他具有相同调度组号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发送呼叫拆除消息。
优选地,上述虚拟呼叫消息包括主叫信息、被叫信息和呼叫编号,所述主叫信息包括发起呼叫电路终端的号码和终端号,所述被叫信息包括被叫调度组号。
优选地,上述呼叫代答消息包括主叫信息、被叫信息,所述主叫信息为所述应答软交换调度终端的终端号,所述被叫信息为设定的代答码和原被叫调度组号。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及系统中,电路交换机接收由电路终端发送的呼叫发起信息后向调度中继网关发送包含调度组号的虚拟呼叫消息。该虚拟呼叫消息与实际的物理呼叫不同,电路交换机不需要根据软交换网内的具有相同调度组号的软交换调度终端数目给与调度中继网关的呼叫信息分配相应数目的物理端口和系统资源,而只是给调度中继网关发送包含调度组号的虚拟呼叫消息,调度中继网关接收虚拟呼叫消息后对该虚拟呼叫消息进行协议转换,然后根据协议转换后的虚拟呼叫消息向软交换服务器发送呼叫发起消息,再由该软交换服务器向具有该调度组号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发起呼叫。
并且,调度中继网关对该应答消息进行协议转换后向所述电路交换机发送呼叫代答消息,该呼叫代答消息相当于由应答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向呼叫发起电路终端以代答形式的发起呼叫,电路交换机接收该呼叫代答消息后向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发送应答消息,并为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与应答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建立通信链路。
即本发明的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及系统在呼叫阶段,电路交换机不给软交换网分配物理端口,即不用跟踪记录所分配物理端口的呼叫状态,只有在软交换网内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应答后才分配具体的物理端口,为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与应答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建立通信链路。因此,本发明的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及系统可以在节约的系统资源和物理端口的基础上,实现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之间的调度组呼叫,可以提高呼叫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呼叫发起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呼叫应答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呼叫应答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呼叫应答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用于实现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之间的调度组呼叫,电路交换网内设置有电路交换机和电路调度终端,如图2所示,每台电路交换机对应多台电路调度终端。软交换网内设置有软交换服务器和软交换调度终端,每台软交换服务器对应多台软交换调度终端。电路交换网的电路交换机和软交换网的软交换服务器通过调度中继网关进行信息交互。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101、初始化步骤:将电路调度终端和软交换调度终端设置为相同的调度组号。如图2所示,例如将终端号分别为1001和1002的电路调度终端、终端号分别为1003和1004的软交换调度终端的调度组号设置为1000。
102、呼叫发起步骤:电路交换机接收由电路终端发送的呼叫发起信息后向调度中继网关发送包含调度组号的虚拟呼叫消息,并向具有该调度组号的电路调度终端发起物理呼叫,所述调度中继网关所接收的虚拟呼叫消息进行协议转换后向软交换服务器发送呼叫发起消息,所述软交换服务器向具有该调度组号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发起呼叫;
103、呼叫应答步骤:其中一台软交换调度终端应答后向所述软交换服务器发送应答消息,所述软交换服务器向所述调度中继网关发送应答消息,所述调度中继网关对该应答消息进行协议转换后向所述电路交换机发送呼叫代答消息,所述电路交换机接收所述呼叫代答消息后向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发送应答消息,并为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与应答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建立通信链路。
较佳地,初始化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电路交换机获取并保存所述电路调度终端的终端号和调度组号;所述软交换服务器获取并保存所述软交换调度终端的终端号和调度组号。即在电路交换机内存储有与其连接的所有电路调度终端的终端号和调度组号,因此,当电路交换机接收到调度组呼叫时,可以根据该存储的信息分别向具有该调度组号的电路调度终端发起呼叫。同理,在软交换服务器内存储有与其连接的所有软交换调度终端的终端号和调度组号,当软交换服务器接收到调度组呼叫时,可以根据该存储的信息分别向具有该调度组号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发起呼叫。
较佳地,虚拟呼叫消息包括主叫信息、被叫信息和呼叫编号,所述主叫信息包括发起呼叫电路终端的号码和终端号,所述被叫信息包括被叫调度组号。呼叫编号是指每一个电路终端呼叫发起后,由电路交换机自动生成的呼叫编号,该呼叫编号用于识别每一个呼叫。
本发明所述的物理呼叫是指:电路交换机接收呼叫终端的调度组呼叫后,根据具有相同调度组号的电路调度终端的数目分配通话物理端口的数目,并通过物理端口向相同调度组号的电路调度终端发起呼叫,同时跟踪记录每个物理端口的呼叫状态。由于该呼叫在电路调度终端没有应答时,即在电路调度终端和呼叫终端没有实际通话的时候,对各个电路调度终端的呼叫仍然占用系统的系统资源和物理端口。
本发明所述的电路交换机向调度中继网关发送包含调度组号的虚拟呼叫消息是指:电路交换机给调度中继网关发送包含调度组号的虚拟呼叫消息,通知调度中继网关具有该调度组呼叫,电路交换机不需要如物理呼叫那样,根据软交换网内的具有相同调度组号的软交换调度终端数目给与调度中继网关的呼叫信息分配相应数目的物理端口和系统资源。因此,发送虚拟呼叫消息,只是发送呼叫通知消息,不需要实际分配物理端口,不占用系统的资源。
较佳地,呼叫代答消息包括主叫信息、被叫信息,所述主叫信息为所述应答软交换调度终端的终端号,所述被叫信息为设定的代答码和原被叫调度组号。即呼叫代答消息是由应答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向呼叫发起电路终端以代答形式的发起呼叫的消息。因此,当由软交换网内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应答时,调度中继网关是以呼叫代答消息的形式将应答信息反馈给电路交换机的,电路交换机接收该呼叫代答消息后触发其向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发送应答消息,并为该以呼叫代答的形式的呼叫发起消息分配相应的物理端口和系统资源,即为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与应答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建立通信链路。本发明的代答码是调度中继网关内预先设定的用于识别呼叫代答消息的编码。调度中继网关向电路交换机发送呼叫代答消息时,自动添加该代答码,以使电路交换机可识别消息为呼叫代答类型的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中,电路交换机接收由电路终端发送的呼叫发起信息后向调度中继网关发送包含调度组号的虚拟呼叫消息。调度中继网关接收虚拟呼叫消息后对该虚拟呼叫消息进行协议转换,然后根据协议转换后的虚拟呼叫消息向软交换服务器发送呼叫发起消息,再由该软交换服务器向具有该调度组号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发起呼叫。
并且,呼叫应答时,调度中继网关对该应答消息进行协议转换后向所述电路交换机发送呼叫代答消息,电路交换机接收该呼叫代答消息后向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发送应答消息,并为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与应答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建立通信链路。
即本发明的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在呼叫阶段,电路交换机不给软交换网分配物理端口,即不用跟踪记录所分配物理端口的呼叫状态,只有在软交换网内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应答后才分配具体的物理端口,为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与应答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建立通信链路。因此,本发明的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可以在节约的系统资源和物理端口的基础上,实现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之间的调度组呼叫,可以提高呼叫的可靠性。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呼叫发起步骤包括:
201、电路终端向电路交换机发送呼叫发起信息;
202、电路交换机向调度中继网关发送包含调度组号的虚拟呼叫消息;
203、电路交换机向具有该调度组号的电路调度终端发起物理呼叫;
204、调度中继网关对所接收的虚拟呼叫消息进行协议转换后向软交换服务器发送呼叫发起消息;
205、软交换服务器向具有该调度组号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发起呼叫。
如图4所示,所述呼叫发起步骤包括:
301、其中一台软交换调度终端应答后向所述软交换服务器发送应答消息;
302、所述软交换服务器向所述调度中继网关发送应答消息;
303、所述软交换服务器向其他具有相同调度组号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发送呼叫拆除消息;
304、所述调度中继网关对应答消息进行协议转换后向所述电路交换机发送呼叫代答消息;
305、所述电路交换机接收呼叫代答消息后向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发送应答消息,并为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与应答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建立通信链路;
306、所述电路交换机接收呼叫代答消息后向具有相同调度组号的所述电路调度终端发送呼叫拆除消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即当电路交换网采用Q.931协议、软交换网采用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会话发起协议)协议时,上述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的具体为:
如图5所示,所述呼叫发起步骤包括:
401、电路终端向电路交换机发送Q.931协议的SETUP呼叫发起信息;
402、电路交换机向调度中继网关发送包含调度组号的Q.931协议的NOTIFY虚拟呼叫消息;
403、电路交换机向具有该调度组号的电路调度终端发送Q.931协议的SETUP呼叫发起信息,并为具有该调度号的电路调度终端分配物理端口和系统资源;
404、调度中继网关对所接收的Q.931协议的NOTIFY虚拟呼叫消息进行协议转换后向软交换服务器发送SIP协议的INVITE呼叫发起消息;
405、软交换服务器向具有该调度组号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发送SIP协议的INVITE呼叫发起消息。
如图6所示,所述呼叫应答步骤包括:
501、其中一台软交换调度终端应答后向所述软交换服务器发送SIP协议的应答消息200OK;
502、所述软交换服务器向所述调度中继网关发送SIP协议的应答消息200OK;
503、所述软交换服务器向其他具有相同调度组号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发送SIP协议的CANCEL呼叫拆除消息;
504、所述调度中继网关对SIP协议的应答消息200OK进行协议转换后向所述电路交换机发送Q.931协议的SETUP呼叫代答消息;
505、所述电路交换机接收所述Q.931协议的SETUP呼叫代答消息后向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发送Q.931协议的CONNECT应答消息,并为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与应答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建立通信链路;
506、所述电路交换机接收呼叫代答消息后向具有相同调度组号的所述电路调度终端发送Q.931协议的RELEASE呼叫拆除消息。
当其他具有相同调度组号的软交换调度接收到终端发送SIP协议的CANCEL呼叫拆除消息,将停止振铃。当具有相同调度组号的所述电路调度终端发送Q.931协议的RELEASE呼叫拆除消息后,也会停止振铃。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其它协议实现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实现上述调度组呼叫的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系统,用于实现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之间的调度组呼叫,如图7所示,该系统包括:
电路终端10,用于向电路交换机20发送呼叫发起消息;
电路交换机20,用于实现电路终端10、电路调度终端30和调度中继网关40之间的信息交互;
电路调度终端30,用于接收所述电路交换机20发起的物理呼叫;
调度中继网关40,用于实现所述电路交换机20和软交换服务器50之间的信息交互;
软交换服务器50,用于实现所述调度中继网关40和软交换调度终端60之间的信息交互;
软交换调度终端60,用于接收所述软交换服务器50发送的调度组呼叫,应答后向所述软交换服务器50发送应答消息;
其中,所述电路交换机20具体包括:第一呼叫发起模块21,用于接收所述电路终端10发送的呼叫发起消息后向调度中继网关40发送包含调度组号的虚拟呼叫消息,并向具有该调度组号的电路调度终端30发起物理呼叫;第一呼叫应答模块22,用于接收调度中继网关40发送的呼叫代答消息后向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10发送应答消息,为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10与应答的软交换调度终端60建立通信链路;
所述调度中继网关40具体包括:第二呼叫发起模块41,用于对所接收的虚拟呼叫消息进行协议转换后向软交换服务器50发送呼叫发起消息;第二呼叫应答模块42,用于对所接收的应答消息进行协议转换后向所述电路交换机20发送呼叫代答消息。
所述软交换服务器50具体包括:第三呼叫发起模块51,用于接收呼叫发起消息后向具有该调度组号的软交换调度终端60发起呼叫;第三呼叫应答模块52,用于接收所述软交换调度终端60发送的应答消息后向所述调度中继网关40发送应答消息。
较佳地,电路交换机20还包括第一信息存储模块23,用于获取并保存电路调度终端30的终端号和调度组号;所述软交换服务器50还包括第三信息存储模块53,用于获取并保存软交换调度终端60的终端号和调度组号。在第一信息存储模块23内存储有与电路交换机20连接的所有电路调度终端30的终端号和调度组号,因此,当第一呼叫发起模块21接收到调度组呼叫时,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存储模块23存储的信息分别向具有该调度组号的电路调度终端30发起呼叫。同理,在第三信息存储模块53内存储有与软交换服务器50连接的所有软交换调度终端60的终端号和调度组号,当第二呼叫发起模块41收到调度组呼叫时,可以根据第三信息存储模块53存储的信息分别向具有该调度组号的软交换调度终端60发起呼叫。
较佳地,电路交换机20还包括第一呼叫拆除模块24,用于接收呼叫代答消息后向具有相同调度组号的所述电路调度终端30发送呼叫拆除消息;所述软交换服务器50还包括第三呼叫拆除模块54,用于接收应答消息后向其他具有相同调度组号的软交换调度终端60发送呼叫拆除消息。
较佳地,虚拟呼叫消息包括主叫信息、被叫信息和呼叫编号,所述主叫信息包括发起呼叫电路终端10的号码和终端号,所述被叫信息包括被叫调度组号。呼叫编号是指每一个电路终端呼叫发起后,由电路交换机20自动生成的呼叫编号,该呼叫编号应于识别每一个呼叫。
本发明所述的物理呼叫是指:电路交换机20接收呼叫终端的调度组呼叫后,根据具有相同调度组号的电路调度终端30的数目分配通话物理端口的数目,并通过物理端口向相同调度组号的电路调度终端30发起呼叫,同时跟踪记录每个物理端口的呼叫状态。由于该呼叫在电路调度终端30没有应答时,即在电路调度终端30和呼叫终端没有实际通话的时候,对各个电路调度终端30的呼叫仍然占用系统的系统资源和物理端口。
而本发明所述的电路交换机20向调度中继网关40发送包含调度组号的虚拟呼叫消息是指:电路交换机20给调度中继网关40发送包含调度组号的虚拟呼叫消息,通知调度中继网关40具有该调度组呼叫,电路交换机20不需要如物理呼叫那样,根据软交换网内的具有相同调度组号的软交换调度终端60数目给与调度中继网关40的呼叫信息分配相应数目的物理端口和系统资源。因此,发送虚拟呼叫消息,只是发送呼叫通知消息,不需要实际分配物理端口,不占用系统的资源。
较佳地,呼叫代答消息包括主叫信息、被叫信息,所述主叫信息为所述应答软交换调度终端60的终端号,所述被叫信息为设定的代答码和原被叫调度组号。即呼叫代答消息是由应答的软交换调度终端60向呼叫发起电路终端10以代答形式的发起呼叫的消息。因此,当由软交换网内的软交换调度终端60应答时,调度中继网关40是以呼叫代答消息的形式将应答信息反馈给电路交换机20的,电路交换机20接收该呼叫代答消息后触发其向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10发送应答消息,并为该以呼叫代答的形式的呼叫发起消息分配相应的物理端口和系统资源,即为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10与应答的软交换调度终端60建立通信链路。本发明的代答码是调度中继网关40内预先设定的用于识别呼叫代答消息的编码。调度中继网关40向电路交换机20发送呼叫代答消息时,自动添加该代答码,以使电路交换机20可识别消息为呼叫代答类型的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系统中,电路交换机20接收由电路终端10发送的呼叫发起信息后向调度中继网关40发送包含调度组号的虚拟呼叫消息。调度中继网关40接收虚拟呼叫消息后对该虚拟呼叫消息进行协议转换,然后根据协议转换后的虚拟呼叫消息向软交换服务器50发送呼叫发起消息,再由该软交换服务器50向具有该调度组号的软交换调度终端60发起呼叫。
并且,调度中继网关40对该应答消息进行协议转换后向所述电路交换机20发送呼叫代答消息,该呼叫代答消息相当于由应答的软交换调度终端60向呼叫发起电路终端10以代答形式的发起呼叫,电路交换机20接收该呼叫代答消息后向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10发送应答消息,并为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10与应答的软交换调度终端60建立通信链路。
即本发明的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系统在呼叫阶段,电路交换机20不给软交换网分配物理端口,即不用跟踪记录所分配物理端口的呼叫状态,只有在软交换网内的软交换调度终端60应答后才分配具体的物理端口,为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10与应答的软交换调度终端60建立通信链路。因此,本发明的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系统可以在节约的系统资源和物理端口的基础上,实现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之间的调度组呼叫,可以提高呼叫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初始化步骤:将电路调度终端和软交换调度终端设置为相同的调度组号;
呼叫发起步骤:
电路交换机接收由电路终端发送的呼叫发起信息后向调度中继网关发送包含调度组号的虚拟呼叫消息,并向具有该调度组号的电路调度终端发起物理呼叫,所述调度中继网关所接收的虚拟呼叫消息进行协议转换后向软交换服务器发送呼叫发起消息,所述软交换服务器向具有该调度组号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发起呼叫;
呼叫应答步骤:
其中一台软交换调度终端应答后向所述软交换服务器发送应答消息,所述软交换服务器向所述调度中继网关发送应答消息,所述调度中继网关对该应答消息进行协议转换后向所述电路交换机发送呼叫代答消息,所述电路交换机接收所述呼叫代答消息后向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发送应答消息,并为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与应答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建立通信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化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电路交换机获取并保存所述电路调度终端的终端号和调度组号;
所述软交换服务器获取并保存所述软交换调度终端的终端号和调度组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应答步骤还包括:
所述电路交换机接收呼叫代答消息后向具有相同调度组号的所述电路调度终端发送呼叫拆除消息;
所述软交换服务器接收应答消息后向其他具有相同调度组号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发送呼叫拆除消息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呼叫消息包括主叫信息、被叫信息和呼叫编号,所述主叫信息包括发起呼叫电路终端的号码和终端号,所述被叫信息包括被叫调度组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代答消息包括主叫信息、被叫信息,所述主叫信息为所述应答软交换调度终端的终端号,所述被叫信息为设定的代答码和原被叫调度组号。
6.一种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电路终端,用于向电路交换机发送呼叫发起消息;电路交换机,用于实现电路终端、电路调度终端和调度中继网关之间的信息交互;电路调度终端,用于接收所述电路交换机发起的物理呼叫;调度中继网关,用于实现所述电路交换机和软交换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互;软交换服务器,用于实现所述调度中继网关和软交换调度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软交换调度终端,用于接收所述软交换服务器发送的调度组呼叫,应答后向所述软交换服务器发送应答消息;
其中,所述电路交换机具体包括:第一呼叫发起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路终端发送的呼叫发起消息后向调度中继网关发送包含调度组号的虚拟呼叫消息,并向具有该调度组号的电路调度终端发起物理呼叫;第一呼叫应答模块,用于接收调度中继网关发送的呼叫代答消息后向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发送应答消息,为呼叫发起的电路终端与应答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建立通信链路;
所述调度中继网关具体包括:第二呼叫发起模块,用于对所接收的虚拟呼叫消息进行协议转换后向软交换服务器发送呼叫发起消息;第二呼叫应答模块,用于对所接收的应答消息进行协议转换后向所述电路交换机发送呼叫代答消息;
所述软交换服务器具体包括:第三呼叫发起模块,用于接收呼叫发起消息后向具有该调度组号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发起呼叫;第三呼叫应答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软交换调度终端发送的应答消息后向所述调度中继网关发送应答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交换机还包括第一信息存储模块,用于获取并保存电路调度终端的终端号和调度组号;
所述软交换服务器还包括第三信息存储模块,用于获取并保存软交换调度终端的终端号和调度组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交换机还包括第一呼叫拆除模块,用于接收呼叫代答消息后向具有相同调度组号的所述电路调度终端发送呼叫拆除消息;
所述软交换服务器还包括第三呼叫拆除模块,用于接收应答消息后向其他具有相同调度组号的软交换调度终端发送呼叫拆除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呼叫消息包括主叫信息、被叫信息和呼叫编号,所述主叫信息包括发起呼叫电路终端的号码和终端号,所述被叫信息包括被叫调度组号。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代答消息包括主叫信息、被叫信息,所述主叫信息为所述应答软交换调度终端的终端号,所述被叫信息为设定的代答码和原被叫调度组号。
CN 201010566370 2010-12-01 2010-12-01 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19847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66370 CN101984723B (zh) 2010-12-01 2010-12-01 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66370 CN101984723B (zh) 2010-12-01 2010-12-01 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4723A true CN101984723A (zh) 2011-03-09
CN101984723B CN101984723B (zh) 2013-05-01

Family

ID=43641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566370 Active CN101984723B (zh) 2010-12-01 2010-12-01 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8472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8006A (zh) * 2011-09-09 2012-05-02 河北远东哈里斯通信有限公司 实现程控交换和软交换调度台混合同组的系统和方法
CN102833426A (zh) * 2012-09-10 2012-12-19 浙江省电力公司 一种代答方法
CN102883081A (zh) * 2012-09-18 2013-01-16 浙江省电力公司 互联系统和互联方法
CN114364025B (zh) * 2022-01-12 2023-06-23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3568A (zh) * 2000-08-15 2002-10-09 朗迅科技公司 用于在数字通信系统执行话音调度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37126A (zh) * 2007-02-07 2008-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cdma数字集群系统的组呼呼叫模式自动优化的方法
CN101272609A (zh) * 2007-03-23 2008-09-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ip电话调度组的管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3568A (zh) * 2000-08-15 2002-10-09 朗迅科技公司 用于在数字通信系统执行话音调度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37126A (zh) * 2007-02-07 2008-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cdma数字集群系统的组呼呼叫模式自动优化的方法
CN101272609A (zh) * 2007-03-23 2008-09-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ip电话调度组的管理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8006A (zh) * 2011-09-09 2012-05-02 河北远东哈里斯通信有限公司 实现程控交换和软交换调度台混合同组的系统和方法
CN102438006B (zh) * 2011-09-09 2014-08-20 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实现程控交换和软交换调度台混合同组的系统和方法
CN102833426A (zh) * 2012-09-10 2012-12-19 浙江省电力公司 一种代答方法
CN102833426B (zh) * 2012-09-10 2015-08-05 浙江省电力公司 一种代答方法
CN102883081A (zh) * 2012-09-18 2013-01-16 浙江省电力公司 互联系统和互联方法
CN114364025B (zh) * 2022-01-12 2023-06-23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4723B (zh) 2013-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17601B (zh) 盲转业务方法和装置
CN109889534B (zh) 一种融合IP网络与LTE网络的VoIP通话方法
CN101217600A (zh) 询问转接业务方法和装置
CN101984723B (zh) 跨电路交换网和软交换网的调度组呼叫方法及系统
CN102137198B (zh) 总机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网关设备
CN105307227A (zh) 电路交换域中的通信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951346B (zh) Sip中继路由方法
CN108401080B (zh) 坐席控制方法以及系统
CN101106606B (zh) 实现交互式语音应答向软自动呼叫分配注册的方法
CN101150770B (zh) 控制移动终端转接电话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095690A (zh) 一种呼叫处理方法及应用服务器
CN105100520A (zh) 终端呼叫转接方法及其装置
CN101931620B (zh) 业务实现方法和系统、业务能力服务器
CN115883668A (zh) 一种话务调度平台
CN112019636B (zh) 一种基于ims系统的通信呼叫转移装置及方法
CN106358156A (zh) 一种多方通话中的呼叫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938496B (zh) 话务台的呼叫控制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8206993A (zh) 业务共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1756937B (zh) 一种供电服务中心ims调度指挥坐席系统及方法
CN103905671A (zh) Voip系统紧急呼叫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03179287A (zh) 一种呼叫遇忙处理方法及业务平台设备
CN103179118A (zh) 一种基于调度系统的sip++协议
CN104702602A (zh) 基于sip实现集群网关动态创建通道和扩容的系统和方法
CN101945185A (zh) 调度组呼叫方法和系统
CN110113371B (zh) 一种会话管理系统及会话管理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Guangzhou Science City, south of Guangdong City, the first cloud road, No. 16

Patentee after: GH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Guangzhou Science City, south of Guangdong City, the first cloud road, No. 16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GHT Communicatio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