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2687A - 一种电磁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2687A
CN101982687A CN2010105505678A CN201010550567A CN101982687A CN 101982687 A CN101982687 A CN 101982687A CN 2010105505678 A CN2010105505678 A CN 2010105505678A CN 201010550567 A CN201010550567 A CN 201010550567A CN 101982687 A CN101982687 A CN 1019826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
solenoid valve
air
cavity
valv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505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82687B (zh
Inventor
武青海
王群伟
范荣巍
焦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ubway Rolling Stock Equipment Co., Ltd.
Locomotive and Car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Original Assignee
Locomotive and Car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comotive and Car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filed Critical Locomotive and Car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Priority to CN 20101055056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826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82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2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26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26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磁阀,其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有一腔体,该电磁阀还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阀体两侧的第一电磁铁底座和第二电磁铁底座、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磁铁底座之上的第一电磁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电磁铁底座之上的第二电磁铁。本发明的电磁阀即可以通过电磁铁控制换向,也可通过人工控制换向;本发明的电磁阀动作后,在没有电磁铁或人工控制换向的前提下,电磁阀可以始终保持状态;对于电磁阀的控制换向仅仅需要相应地电磁铁保持得电1~2秒即可完成换向功能,电磁阀上的电磁铁无须一直通电。因此使用本发明的电磁阀的高速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性更有保障,车辆内的司乘人员也更容易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阀,尤其是一种适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的双脉冲电磁阀。
背景技术
目前,电磁阀被广泛的使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当中,但是传统的电磁阀存在以下两点不足:第一,传统电磁阀需要一直通电才能让其始终保持某一状态;一旦失电,电磁阀的开关状态就会发生变化。第二,传统电磁阀没有能够满足轨道交通车辆现场应用的人工控制开关。
上述缺点1导致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性受到威胁,特别是当传统的电磁阀应用于高速轨道交通车辆上,一旦由于供电原因导致电磁阀的开关状态发生变化,非常容易导致高速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受到威胁。上述缺点2的存在也不利于高速轨道交通车辆内的司乘人员临时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因此,实有必要发明一种适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的电磁阀,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通用性较高的能够安全可靠的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的电磁阀。该电磁阀不需要持续的电源供给就能保持自身的状态不发生改变,并且还具有人工控制开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磁阀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阀,其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有一腔体,该电磁阀还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阀体两侧的第一电磁铁底座和第二电磁铁底座、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磁铁底座之上的第一电磁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电磁铁底座之上的第二电磁铁。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腔体与5条通道连通,所述5条通道依次分别为第一排风通道、第一出风通道、进风通道、第二出风通道、第二排风通道。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出风通道、第二出风通道为电磁阀的下游管路供风;所述第一排风通道、第二排风通道直接通向大气。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腔体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用于选择将所述进风通道与第一出风通道或第二出风通道连通。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风通道与第一出风通道连通时,所述第二出风通道与第二排风通道连通;所述进风通道与第二出风通道连通时,所述第一出风通道与第一排风通道连通。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活塞上设有密封件。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电磁铁底座和第二电磁铁底座内均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设有凸起结构。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空腔内设有手动按钮。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手动按钮包括按钮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按钮本体与所述凸起结构之间的弹性装置。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性装置是压缩弹簧。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空腔的位置与所述腔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按钮本体的一端与活塞的一端互相抵接。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电磁铁的底部设有第一阀座,所述第二电磁铁的底部设有第二阀座。
本发明的电磁阀即可以通过电磁铁控制换向,也可通过人工控制换向;本发明的电磁阀动作后,在没有电磁铁或人工控制换向的前提下,电磁阀可以始终保持状态(即电磁阀的供风通道保持不变);对于电磁阀的控制换向仅仅需要相应地电磁铁保持得电1~2秒即可完成换向功能,电磁阀上的电磁铁无须一直通电。因此使用本发明的电磁阀的高速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性更有保障,车辆内的司乘人员也更容易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电磁阀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代表的组件名称如下:
10阀体          12第一电磁铁底座    13第二电磁铁底座
14第一电磁铁    15第二电磁铁        16第一阀座         17第二阀座
100腔体         1001第一排风通道    1002第一出风通道
1003进风通道    1004第二出风通道    1005第二排风通道
102活塞         1020密封件          120空腔            1200凸起结构
122手动按钮     1220按钮本体        1222弹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本发明或其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通用性较高的能够安全可靠的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的电磁阀。
本发明的电磁阀为两位五通双电控电磁阀,其包括阀体10、分别连接在所述阀体10两侧的第一电磁铁底座12和第二电磁铁底座13、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磁铁底座12之上的第一电磁铁14、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电磁铁底座13之上的第二电磁铁15。所述第一电磁铁14的底部设有第一阀座16,所述第二电磁铁15的底部设有第二阀座17。
所述阀体10内有一腔体100,该腔体100与5条设置在所述阀体10上的通道连通。所述5条通道从左到右依次分别为第一排风通道1001、第一出风通道1002、进风通道1003、第二出风通道1004、第二排风通道1005。所述第一出风通道1002、第二出风通道1004为电磁阀的下游管路供风;所述第一排风通道1001、第二排风通道1005则直接通向大气。
所述腔体100内设有活塞102,所述活塞102用于选择将所述进风通道1003与第一出风通道1002或第二出风通道1004连通。所述进风通道1003与第一出风通道1002连通时,所述第二出风通道1004与第二排风通道1005连通;所述进风通道1003与第二出风通道1004连通时,所述第一出风通道1002与第一排风通道1001连通。优选地,所述活塞102上设有密封件1020。
所述第一电磁铁底座12和第二电磁铁底座13内均设有空腔120,该空腔120的内壁上设有凸起结构1200。所述空腔120内设有手动按钮122,该手动按钮122包括按钮本体1220以及设置在所述按钮本体1220与凸起结构1200之间的弹性装置1222。优选地,所述空腔120的位置与所述腔体100的位置相对应,以便所述按钮本体1220的一端可以与活塞102的一端互相抵接。所述弹性装置1222优选为空气弹簧。
本发明的电磁阀主要作用是控制下游管路的进风和排风动作。本发明的电磁阀工作原理如下:
本发明的电磁阀为滑阀式结构,活塞102主结构为凹槽结构,根据活塞102所处的位置(如图1所示位置)可以分别沟通所述进风通道1003和第一出风通道1002,以及所述第二出风通道1004和第二排风通道1005。如图1所示活塞102所处位置,电磁阀向第一出风通道1002的下游管路供风,同时所述第二出风通道1004通过第二排风通道1005排风。
活塞102可以通过两个电磁铁来控制其在阀体10中所处的位置;例如,第二电磁铁15得电时,先导压力通过打开阀体10的第二阀座17进入活塞102右端的先导腔,先导压力推动活塞102向左移动到左端位置,从而沟通第一出风通道1002和进风通道1003,以及第二出风通道1004和第二排风通道1005;如果需要换向,则需所述第一电磁铁14得电1~2秒,先导压力通过打开阀体10的第一阀座16进入活塞102左端的先导腔,先导压力推动活塞102向右移动到右端位置,从而沟通进风通道1003和第二出风通道1004,以及第一出风通道1002和第一排风通道1001,从而实现换向。
所述阀体10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手动按钮122,在没有电控信号时,可以通过按下相应的手动按钮来控制电磁阀的换向。
由于活塞102具有稳态作用,也就是活塞102在不受到左右两端先导压力的作用时,会始终保持当前所处状态。比如在失电前电磁阀状态是怎样的,那么在失电后电磁阀还是保持怎样的状态,直到电磁阀的某一个电磁铁得电,状态才发生变化。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电磁阀在工作时无需电磁线圈长期得电,增加电磁阀的工作可靠性。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发明公开的范畴。

Claims (12)

1.一种电磁阀,其包括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有一腔体,该电磁阀还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阀体两侧的第一电磁铁底座和第二电磁铁底座、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磁铁底座之上的第一电磁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电磁铁底座之上的第二电磁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与5条通道连通,所述5条通道依次分别为第一排风通道、第一出风通道、进风通道、第二出风通道、第二排风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通道、第二出风通道为电磁阀的下游管路供风;所述第一排风通道、第二排风通道直接通向大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用于选择将所述进风通道与第一出风通道或第二出风通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与第一出风通道连通时,所述第二出风通道与第二排风通道连通;所述进风通道与第二出风通道连通时,所述第一出风通道与第一排风通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上设有密封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铁底座和第二电磁铁底座内均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设有凸起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有手动按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按钮包括按钮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按钮本体与所述凸起结构之间的弹性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是压缩弹簧。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位置与所述腔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按钮本体的一端与活塞的一端互相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铁的底部设有第一阀座,所述第二电磁铁的底部设有第二阀座。
CN 201010550567 2010-11-19 2010-11-19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的电磁阀 Active CN1019826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50567 CN101982687B (zh) 2010-11-19 2010-11-19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的电磁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50567 CN101982687B (zh) 2010-11-19 2010-11-19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的电磁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2687A true CN101982687A (zh) 2011-03-02
CN101982687B CN101982687B (zh) 2013-04-17

Family

ID=43619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550567 Active CN101982687B (zh) 2010-11-19 2010-11-19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的电磁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8268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4029A (zh) * 2013-07-30 2015-02-11 毛孟其 一种多功能组合阀
CN106321939A (zh) * 2016-10-10 2017-01-11 合肥协力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换向阀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49A (zh) * 1994-11-22 1996-09-18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双电磁铁控制式电磁阀
DE19518902A1 (de) * 1995-05-26 1996-11-28 Hartmann & Laemmle Drei-Stellungs-Magnetventil
CN1144312A (zh) * 1995-07-26 1997-03-05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导向型转换阀
CN1208829A (zh) * 1997-08-14 1999-02-24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5通电磁阀基体的2通电磁阀
CN1209517A (zh) * 1997-08-21 1999-03-03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5端口电磁阀阀体的3端口电磁阀
JP2001280519A (ja) * 2000-03-30 2001-10-10 Koganei Corp 3ポート電磁弁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49A (zh) * 1994-11-22 1996-09-18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双电磁铁控制式电磁阀
DE19518902A1 (de) * 1995-05-26 1996-11-28 Hartmann & Laemmle Drei-Stellungs-Magnetventil
CN1144312A (zh) * 1995-07-26 1997-03-05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导向型转换阀
CN1208829A (zh) * 1997-08-14 1999-02-24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5通电磁阀基体的2通电磁阀
CN1209517A (zh) * 1997-08-21 1999-03-03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5端口电磁阀阀体的3端口电磁阀
JP2001280519A (ja) * 2000-03-30 2001-10-10 Koganei Corp 3ポート電磁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4029A (zh) * 2013-07-30 2015-02-11 毛孟其 一种多功能组合阀
CN106321939A (zh) * 2016-10-10 2017-01-11 合肥协力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换向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2687B (zh) 2013-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6670B (zh) 轨道车辆的紧急制动装置
CN106671964B (zh) 一种智能电子驻车系统模块总成
CN101982687B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的电磁阀
CN207773124U (zh) 一种模拟器液控单向阀以及线控制动踏板系统
CN107864540B (zh) 车辆外部照明控制电路、地铁车辆、控制方法
CN110103927A (zh) 一种电子驻车控制系统
CN104265719B (zh) 气动集成阀组
CN101161522A (zh) 电控真空助力器及控制方法
CN210781477U (zh) 一种地铁车辆照明控制电路
KR101252542B1 (ko) 철도차량의 차량간 출입문 제어회로
CN204055373U (zh) 教练车主、副离合控制系统及使用该控制系统的教练车
CN212079015U (zh) 一种行车过程中禁止门开的保护系统
CN108639033A (zh) 一种带挂车的装载机手制动系统及方法
CN103043074A (zh) 高速动车组和城轨交通车辆用紧急阀
CN104210482B (zh) 动车组制动电气控制电路
CN203611971U (zh) 一种可缩短制动反应时间的制动系统
CN214999575U (zh) 一种车门安全控制用双联阀
US1297514A (en) Electrofluid-pressure brake.
CN211369988U (zh) 一种双路供电的车辆控制电路
CN204415374U (zh) 一种客货车电控气刹器
CN203876745U (zh) 电控继动阀
US2279365A (en) Clutch mechanism
CN114069588B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应急升弓泵外接电源控制电路
CN217753750U (zh) 一种机车重联时解除从车紧急制动的装置
CN109780298A (zh) 一种快速响应电磁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SUBWAY ROLLING STOCK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62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623

Address after: 100081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Daliushu Road No. 2

Patentee after: Locomotive & Car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ubway Rolling Stock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1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Daliushu Road No. 2

Patentee before: Locomotive & Car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