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1252B - 使纤维幅材从一个支持织物转移到另一支持织物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使纤维幅材从一个支持织物转移到另一支持织物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1252B
CN101981252B CN200980111309.5A CN200980111309A CN101981252B CN 101981252 B CN101981252 B CN 101981252B CN 200980111309 A CN200980111309 A CN 200980111309A CN 101981252 B CN101981252 B CN 1019812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web
fabric
support
transfer
adsorption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1130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81252A (zh
Inventor
卡勒·希尔韦莱
彼得·洪卡兰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met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Metso Paper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tso Paper Oy filed Critical Metso Paper Oy
Publication of CN101981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12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12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12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2/00Transferring webs from wet ends to press sec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1/48Suction apparatus
    • D21F1/52Suction boxes without rolls
    • D21F1/523Covers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3/00Press section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3/00Press section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3/02Wet presses
    • D21F3/04Arrangements thereof
    • D21F3/045Arrangements thereof including at least one extended press nip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5/00Dryer section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GCALENDERS; ACCESSORIES FOR PAPER-MAKING MACHINES
    • D21G9/00Other accessories for paper-making machines
    • D21G9/0063Devices for threading a web tail through a paper-making machin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纤维幅材从第一支持织物(44;46;52;66)转移到第二支持织物(46;52;66)的方法,在该方法中,纤维幅材(W)被传送到靠近位于第一支持织物表面上的吸附装置(48;56;68)的位置;纤维幅材被该吸附装置从位于相对于吸附装置的相反侧的第一织物脱离,并进一步被转移到位于该吸附装置一侧上的第二支持织物的表面上。位于相对于纤维幅材(W)的相反侧上的导引辊(50;54;70)的闭合间隙(G)的区域受到该吸附装置(48;56;68)的吸附作用,并且纤维幅材W在导引辊(50;54;70)之前被从位于导引辊(50;54;70)一侧上的支持织物(44;46;52)脱离。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转移纤维幅材的装置。

Description

使纤维幅材从一个支持织物转移到另一支持织物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纤维幅材从第一支持织物(support fabric)转移到第二支持织物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使纤维幅材从第一支持织物转移到第二支持织物的装置。
因此,本发明涉及将纤维幅材从一个支持织物转移到另一支持织物。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例如适用于将幅材从网部转移到压榨毛毯、及从压榨机(press)转移到干燥部。特别地,上述方法和装置适用于在造纸机或纸板机中将幅材从第一支持织物转移到第二支持织物。
背景技术
下面参照造纸机的示例性的压榨部,详细论述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转移纸幅的方法和装置。现今,网部之后的压榨部最通常是包括两个随后的压榨机,在所述压榨机中纸幅通常是在至少一个毛毯(更广泛而言为织物)的支持下从一个压榨压区被转移到另一个压榨压区,由此,纸幅也会暂时在两个织物的支持下/在两个织物之间运行。就此而言,织物也可指转移带(transferbelt)。当从第一压榨机传送纸幅,或者说从第一压榨压区传送纸幅时,必须首先使纸幅从第一毛毯(例如首先从第一压榨压区的上毛毯)脱离并保持与第二毛毯例如下毛毯附连。此后,幅材在所述第二毛毯的支持下被转移到第二压榨机或干燥部,在该第二压榨机或干燥部中,幅材被转移到第二压榨机的毛毯或者干燥网(drying wire)。理论上,这一过程是按如下方式进行的:首先使幅材与第二压榨机的第一毛毯接触,使幅材从第一压榨机的第二毛毯脱离,使幅材保持与第二压榨机的第一毛毯附连,并将幅材进一步导引至压榨压区,或者在网的支持下将幅材导引至干燥部。
在幅材转移中的关键点特指这样的点:幅材在这些点从毛毯脱离并被转移到下一个织物。如果这种脱离操作没有被小心谨慎地执行的话,则存在幅材断开或撕裂的风险。幅材分离点最通常是与毛毯导引辊相连,第一压榨毛毯环绕毛毯导引辊,同时第二毛毯在经过该辊时继续呈相对平直状。当第一毛毯环绕该辊时,幅材受到离心力,该离心力显然取决于辊的直径和转速,但无论如何该离心力是相对较大的,该力自然旨在使幅材脱离第一毛毯。然而,人们已认识到不能仅依靠使用离心力,而通常不得不借助设于所述辊之前的吸附装置(suction device)来促进幅材的分离。
从现有技术中已知两种基本类型的吸附装置,即吸附辊和转移吸附箱(transfer suction box)。在例如美国第5,888,354号专利中解释了这些装置的使用。这两种装置的操作基本上都是透过仍在支持幅材的毛毯来提供吸附力,以便既能使幅材从位于相对于吸附装置的相反侧上的毛毯脱离,又使幅材保持在位于与吸附装置相同侧上的毛毯上面。这样的吸附辊是可靠的装置,并且在将幅材从第一毛毯实际分离时或者将幅材保持在第二毛毯的表面上时使用吸附辊一般不会产生问题。然而,吸附辊的使用会导致其他类型的问题。首先,对吸附辊中的吸附段的开口进行调节是具有挑战性的。此外,获取、使用和维护吸附辊的成本高昂。
就获取和操作方面而言,另一种选择,即转移吸附箱显然更为经济。在其它专利文献中,美国第4,113,557号专利公报披露了用于使纸幅与网分离的转移吸附箱的使用。该公报详细描述了如何取下与网和毛毯一起围绕辊的纸幅。转移吸附箱被设置成靠近该辊,但无论如何位于该辊之后,以便使幅材从网分离。借助转移吸附箱,使毛毯的方向、且因此也使幅材的方向从网的方向偏离不超过45°,以造成对纤维幅材的强烈吸附。换言之,毛毯的行进路径被吸附箱的凸状盖偏移,而由此也增大了盖和毛毯的磨损。
转移吸附箱不可能与运行速度非常快的机器一同使用,因为如上文已提到的,吸附箱的盖发生磨损,并且还磨耗在其表面上运行的毛毯。这是因为传统上设置毛毯的行进路径的方式使得毛毯在吸附箱的顶部改变方向并且毛毯的张力使毛毯紧贴吸附箱的盖。吸附箱的盖沿机器方向延长,这样就增大了磨耗接触的长度。换言之,上述的毛毯的运行方向在吸附箱处的改变、及吸附箱的负压吸附毛毯紧贴吸附箱的盖,使得毛毯和吸附箱的盖均快速地磨损。这种磨损又被经过吸附箱盖的毛毯的高速度加强。因此,出于上述原因,随着纤维幅材机的速度增大,转移吸附箱的使用日益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通过提出一种用于使纤维幅材从一个支持织物转移到另一支持织物的新型方案,来克服现有技术的装置的缺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纤维幅材从环绕式的第一支持织物转移到环绕式的第二支持织物的方法,在所述方法中,所述纤维幅材在所述第一支持织物的表面上被传送到被设置在第二支持织物环内侧的转移吸附箱的位置;所述纤维幅材被所述转移吸附箱从位于相对于所述转移吸附箱的相反侧上的所述第一支持织物脱离,并进一步被转移到位于所述转移吸附箱一侧上的所述第二支持织物的表面上,其特征在于,通过借助所述转移吸附箱使所述第二支持织物的行进路径偏移,来使得所述第二支持织物在被设置于第一支持织物环内侧的导引辊之前与支持所述纤维幅材的所述第一支持织物接触;并且使得处于闭合间隙的区域内的所述纤维幅材受到所述转移吸附箱的吸附,以使得所述纤维幅材从所述第一支持织物脱离;所述闭合间隙的区域沿所述纤维幅材的运行方向形成于所述导引辊之前,位于所述第一支持织物与所述导引辊的覆层之间,在相对于所述纤维幅材的相反侧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纤维幅材机,其包括:环绕式的第一支持织物和环绕式的第二支持织物;导引辊,被设置在第一支持织物环的内侧;以及吸附装置,用于使纤维幅材从第一支持织物转移到第二支持织物,所述吸附装置与所述第二支持织物相接触地设置,并且借助所述吸附装置来使所述纤维幅材从所述第一支持织物转移到所述第二支持织物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是转移吸附箱,被设置为使所述第二支持织物的行进路径偏移,来使得所述第二支持织物在所述导引辊之前与所述第一支持织物接触;并且所述转移吸附箱被设置为对处于所述导引辊的闭合间隙的区域内的所述纤维幅材进行吸附;所述闭合间隙的区域沿所述纤维幅材的运行方向形成于所述导引辊之前,位于所述第一支持织物与所述导引辊的覆层之间。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使纤维幅材从第一支持织物转移到第二支持织物的方法来实现的,在该方法中,纤维幅材被传送到位于第一支持织物的表面上的吸附装置的位置;纤维幅材被吸附装置从位于相对于吸附装置的相反侧上的第一织物脱离,并进一步被转移到位于该吸附装置一侧上的第二支持织物的表面上。该方法主要的特有特征在于,相对于纤维幅材的相反侧上的导引辊的闭合间隙的区域受到吸附装置的吸附,并且纤维幅材在该导引辊之前被从位于导引辊的同侧上的支持织物脱离。
因此,由于本发明利用了支持织物和辊的运动的空气动力学效应,所以幅材从一个支持织物向另一支持织物的转移是可靠的,并且机器的速度有助于成功的转移。由于支持织物与辊的运动效应,所以在辊与支持织物之间的闭合间隙形成由气流引起的过压区域,这样就强化了幅材从第一支持织物的脱离。
当从幅材上切下的边缘部窄条已被移除时,幅材以及位于幅材的边缘之外、但位于支持织物的边缘之内的区域受到吸附。这样就促进了幅材的成功转移。因而,尤其是幅材的边缘区域在转移期间运作顺利。
在该方法中,通过借助吸附装置使第二支持织物的路径偏移,来使位于吸附装置这一侧上的第二支持织物与支持纤维幅材的第一织物相关联。当经过吸附装置时,第二支持织物的路径形成一定角度,该角度处于170°-179°的优选级别(order),优选为173°-177°。
通过使第二支持织物的运行速度高于第一支持织物的运行速度的方式,能够以受控的方式来适当地维持幅材的张力。在根据本发明的幅材转移方法中利用速度差异是有利的,因为例如第一支持织物与第二支持织物之间沿机器方向的接触长度足够的短。接触长度短还使得支持织物与吸附装置之间的接触表面能够借助润滑水喷射装置(此润滑水喷射装置沿幅材的运行方向被设于吸附装置前面)来有效而简单地润滑。当沿机器方向的接触表面较短时,润滑水用量相对较少,由此降低了幅材再度润湿的风险。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于使纤维幅材从纤维幅材机的网部转移到压榨部、用于使纤维幅材从纤维幅材机的压榨部转移到干燥部和/或用于使纤维幅材从纤维幅材机的压榨部中在前的压榨机转移到下一个压榨机。在纤维幅材制造和精整的工序和/或其装置中还能有其它应用。
一种用于使纤维幅材从第一支持织物转移到第二支持织物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吸附装置,其与第二支持织物相关联地设置,借助该吸附装置来使幅材从第一支持织物转移到第二支持织物的表面;以及导引辊,其被设置在该第一织物的另一侧。该装置主要的特有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被设置为对处于该导引辊之前的、位于该纤维幅材的相对于该吸附装置的相反侧上的闭合间隙的区域产生吸附作用,以便使纤维幅材从织物的位于该导引辊的这一侧上的表面分离。
因为本发明利用了支持织物和辊的运动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因此这样的装置是可靠的,并且在转移中利用了机器的速度。由于支持织物与辊的运动,在辊与支持织物之间的闭合间隙形成由气流引起的过压区域,这样就强化了幅材从第一支持织物脱离。
所述吸附装置是转移吸附箱,该转移吸附箱具有盖和设于该盖中的至少一个吸槽(suction slot)。所述至少一个吸槽沿支持织物的运行方向以如下方式被设置于引导辊的前面:盖中的至少一个吸槽基本上处于第一支持织物的位于形成在支持织物与辊的覆层(mantle)之间的闭合间隙内的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转移吸附箱的盖呈凸状。转移吸附箱优选为按如下方式设置:盖包括第一狭条(strip)和第二狭条,而吸槽被设置在所述狭条之间。由此,第二支持织物在位于吸附箱的盖上的覆盖区域从第一狭条沿机器方向延伸到第二狭条是有利的。
转移吸附箱优选为:狭条被附连到特定的配件,并且这些配件被借助轮廓锁定(profile locking)附连到吸附箱的逆向轮廓(counter profile)。这使得狭条能够被简单地附连和快速地改变。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吸槽在幅材的宽度上延伸,并到达位于幅材的边缘之外、但位于织物的边缘之内的区域。吸附装置的盖中的槽或横跨纤维幅材的一排分开的开口优选被设置为从经过导引辊的轴的中心线和纤维幅材从第一织物脱离的那条直线所在的平面开始。因此,所述的槽或一排分开的开口可以比纤维幅材的宽度长,而比织物的位于吸附装置那一侧上的宽度短。
根据一实施例,本发明中包括尾部引领步骤,在该步骤中,一个吸附装置或多个吸附装置的真空度起初是增大的真空度,而在尾部引领步骤之后,所述吸附装置的真空度处于正常水平,同时幅材正常运行。在增大的真空度下,压力优选为低于环境压力10-50kPa,在正常的真空度下,压力在环境压力以下1-10kPa。这种正常的真空度是有利的,因为在此情况下织物通常不接触吸附装置的盖。在更高要求的转移中,或者例如在与更重的纸品关联的情况下,该正常真空度可以提高到20kPa。即使织物与盖接触,织物的磨损也不显著。
除此以外,本发明的其它值得提及的优点如下:
从一个织物到另一织物的可靠的幅材转移;
本质上,其获取和使用比现有的吸附辊更为经济,因为吸附箱本身就构造而言已经比吸附辊更为有利,且不论吸附辊的使用方面及其能耗;
所需的润滑水量很少。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论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其中:
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使纤维幅材从一个支持织物转移到另一支持织物的装置;
图2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从一个支持织物转移到另一支持织物的另一种装置;
图3示出包括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纤维幅材机的压榨部的优选实施例的总体图;
图4示出根据优选实施例的吸附箱的侧视图;
图5示出图3中的幅材的转移点;
图6示出用于将狭条附连到转移吸附箱的优选实施例;而
图7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吸附箱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一个造纸机的压榨部的局部视图,其根据现有技术、并且如美国第5,888,354号专利中所述带有用于使纤维幅材从压榨部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的装置。该图中所示的压榨部包括第一压榨机10和第二压榨机20。在图中,由其靴辊(shoe roll)12及背压辊(counter roll)14来代表第一压榨机,在图中纸幅W穿过第一压榨机在两个织物32和34之间从左向右运行。第一毛毯32是环绕式的,围绕织物导引辊16并围封靴辊12,在该实施例中的第一毛毯以图中所示的方式移动并进一步向上运行。第二毛毯34则在背压辊14上运行。借助处于背压辊14与织物导引辊16之间的行程内的转移吸附箱18使纸幅W从第一毛毯32脱离。由此,吸附箱18的吸附力透过第二毛毯34被施加到纤维幅材W,以便使幅材与第一毛毯32分离。同时,当第一毛毯32的运行方向不再沿着吸附箱18的盖、而是稍微高一些的时候,纸幅W容易从第一织物被脱离。同时,吸附箱的吸附力使纸幅W保持与第二毛毯34附连。在该实施例中,已经以可确保第二织物保持持续地接触吸附箱18的盖的方式,借助吸附箱18升高了第二毛毯34。由此进而确保了纸幅W持续地受到均匀的吸附,并借助均匀的吸附而使纸幅保持可靠地附连到第二毛毯34。然而,在该方法中吸附箱的盖受到相对高的磨耗,导致盖与压榨毛毯的快速磨损。这尤其发生于较高的速度,例如>1100m/min的速度情况下。
纤维幅材W在第二毛毯34上面被送到压榨部的第二部20,即所谓的第二压榨机,该第二压榨机由第三毛毯22和转移吸附辊24来代表。转移吸附辊24的作用是在第二毛毯34围绕辊26被向下导引之前,从第一压榨机的第二毛毯34吸取纤维幅材。理论上,如之前与转移吸附箱18关联地描述的,吸附辊使纤维幅材脱离第二毛毯34。借助代表第二压榨机20的吸附辊24、第三毛毯22,使纸幅W进一步运行,直到第二压榨机上的第四毛毯(未示出)从下方出现,由此使两个毛毯之间的纸幅再次被送到第二压榨机的压区、或者可能分别被送到更多的随后的压区。
图2示出同样在美国第5,888,354号专利中披露的造纸机的相应的压榨部,其中对应的结构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实际上,与图1的实施例的唯一差异在于图1的转移吸附箱18已被吸附辊18'取代,吸附辊18'与吸附箱18的功能相同。由此,该实施例因吸附辊18'而既无织物的磨损问题也无吸附箱的磨损问题。然而,所述问题是通过一种获取、使用和维护成本昂贵的装置来解决的。换言之,与吸附箱相比,吸附辊作为一种旋转装置,除了作为共用设备的真空泵和管道之外,既需要有轴承、旋转压力密封件,还需要有驱动装置。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总体图,或者说纤维幅材机的包括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压榨部。根据图3的压榨部由围绕第一压榨压区42形成的压榨机40组成。幅材W例如在网44的支持下从纤维幅材机的网部到达压榨机。借助位于靠近导引辊50的位置处的吸附装置48和导引辊,来自网44的幅材被转移成由第一压榨毛毯46支持。在该实施例中,湿网和压榨毛毯作为幅材W的支持织物。
更确切而言,吸附箱是转移吸附箱48,其被设置为对处于导引辊50之前的、位于纤维幅材的相对于转移吸附箱48的相反侧上的导引辊50的闭合间隙G的区域产生吸附作用,以便使织物44从表面脱离。这里的闭合间隙G指的是位于辊的覆层与触经该辊运行的织物之间的区域,所述区域具有由辊表面与织物的运动产生的气流所导致的升高的压力水平。稍后将更详细地论述图3的构思中的转移吸附箱的结构和操作。
在根据图3的装置中,为用于使幅材从网部转移到压榨部的装置设置了用于支持织物46的导引辊47、49,幅材W被转移到该支持织物46,导引辊47、49沿支持织物的运行方向被设于吸附装置的两侧并处于彼此相距相对较短的距离内,以便确保织物的顺利运行。此外,由于上述两辊之间的行程短的结果,所以支持织物经过转移吸附箱的运行更为可靠,且由此使得幅材的转移更为可靠。此外,为确保对幅材的支持,可以使用在专利申请FI20076039中示出的所谓的深槽辊49。
在第一压榨毛毯46的支持下,幅材W被传送到位于第一压榨毛毯46与第二压榨毛毯52之间的压榨压区42。幅材从压区42开始在毛毯46和被称为支持织物的织物52之间运行,并进一步在经过该压区后一直运行到导引辊54,沿幅材的运行方向在该导引辊的前方设置有转移吸附箱56,该转移吸附箱56位于幅材的相对于导引辊54的相反侧,借助该转移吸附箱使幅材脱离压榨毛毯46并转移到支持织物52的表面。在图中,压榨毛毯46向上行进。幅材W在压榨毛毯52的支持下沿该幅材的路径被传送到纤维幅材机的下一个部60,该下一个部可以是干燥部,或者在一些情况下为下一个压榨部。向下一个机器部的转移是按这样的方式执行的:使幅材W首先接触支持织物66,例如接触干燥网或压榨毛毯;随后借助转移吸附箱68和被设置在第二压榨毛毯52内侧的导引辊70,使幅材W在紧靠导引辊70的位置处脱离第二压榨毛毯52,从而由支持织物66支持。在根据图3的装置中,为将幅材从网部转移到压榨部的装置提供了用于支持织物66的辊72、74;幅材W被转移到该支持织物66,辊72、74沿支持织物的运行方向被设于吸附装置的两侧并且彼此处于相对较短的距离内,以便确保织物的顺利运行。此外,为确保对幅材的支持,可以使用在专利申请FI20076039中示出的所谓深槽辊74。在例如转移到干燥部时,深槽辊74也可被设于织物和幅材的下方。
图4示意性地示出转移吸附箱56;转移吸附箱56被用作图3的吸附装置,但其在适合的情况下也适用于转移吸附箱68,其中不同于转移箱56和48的是,转移吸附箱68只有一个吸槽。图中所示的位置本身并不重要,但是图中所示的各元件的相互位置较为重要。幅材从第一支持织物46的表面到第二支持织物的表面的转移的执行过程如下。第一支持织物46(支持织物,幅材被从该织物移离)表面上的纤维幅材W被朝向位于该第一支持织物的内环(即所谓支持织物环的内侧)的辊54传送,在图4中为从左向右。转移吸附箱56在闭合间隙G的位于导引辊54之前的区段(region)中,尤其是以该吸附装置的吸附作用能够施加在该区域中的纤维幅材上的方式,被设置到第二支持织物的内环,也就是针对导引辊54的闭合间隙G的区域而言的所谓支持织物环的内侧,上述闭合间隙G的区域位于纤维幅材的相对于转移吸附箱56而言的相反侧上。由于支持织物46的运动与辊的旋转引起的气流的作用,在此闭合间隙的区段内产生与环境压力相比升高的压力水平。因为转移吸附箱的盖80处于从辊54的覆层表面起的距离Z内,所以闭合间隙的过压促进幅材W从支持织物46的表面的转移。距离Z的最小值典型地为5-50mm,优选为7-30mm。如此,还有如下优点:机器的速度使得过压遍及于间隙G。当吸附作用与此同时被作用于支持织物(此处指相对于幅材位于相反侧上的第二支持织物52)上的幅材W时,理论上机器的速度越高,幅材转移进行得越可靠。
吸附箱56按这样的方式设置:其偏离第二织物的行进路径,并且到达的织物与离开的织物形成一角度α。角度α为170°-179°,优选为173°-177°。这种方式下,幅材将被转移到其上的支持织物借助吸附作用而与幅材从其上脱离的支持织物(幅材W通过偏离第二织物52的行进路径而被从该支持织物移离)关联,并且同时与幅材的表面关联。在幅材从一个机器部到另一机器部的每一次转移中,也就是从一个驱动组到另一驱动组的转移中,通过使第二支持织物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支持织物的行进速度这种方式,能够消除非期望的伸展。
图4还示意性示出转移吸附箱56的盖80。盖80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吸槽82,给该箱设置的负压通过该第一吸槽82被传递到待被转移的纤维幅材W。所述吸槽82执行使幅材W从第一织物的表面到第二织物的表面的转移,也就是说幅材的实际转移在两个狭条86、88之间的吸槽82中执行。转移吸附箱按如下方式设置:盖80的至少一个吸槽82(所谓的幅材转移吸槽82)基本上位于第一支持织物46的处于由该支持织物与辊54的覆层形成的闭合间隙G中的位置处。
盖80包括第一狭条86和第二狭条88,所述幅材转移吸槽82形成在这两个狭条之间。图4所示的转移吸附箱还包括第三狭条90,第三狭条90沿幅材的运行方向被设置在从第二狭条88起的一定距离之内。在第三狭条90与该第二狭条之间设有第二吸槽83,所述吸槽基本上位于在支持织物52(支持织物52沿转移吸附箱的盖80运行)与支持织物45(支持织物45与前述支持织物分离并贴绕着辊运行)之间开口的间隙区域。第二吸槽即为所谓的幅材支持吸槽。转移吸附箱优选按如下方式设计:在此幅材支持吸槽中,换言之在第二吸槽83中(不是在幅材转移吸槽即第一吸槽82中),真空度占优势。这是通过例如如下方式来执行的:第二吸槽83通过一通道被连接到转移吸附箱的气联箱(header),第二吸槽83的流动表面面积小于第一吸槽82的流动表面面积。
盖80呈凸状,其方式如下:该盖在第一狭条上的前缘和第二狭条上的尾缘形成一角度,该角度至少为α。该凸面可由环绕在一特定的凸面中心点周围的表面形成,但是该凸面也可以是可变的凸面表面。后者、即第二狭条88的表面可至少在靠近该尾缘处与正在分离的第二支持织物的方向重合。沿机器方向的狭条的尺寸,也就是狭条的宽度为5-60mm,优选为10-40mm。
单个吸槽沿机器方向的长度(其可以被认为是吸槽沿吸附箱的纵轴方向的宽度)典型地为8-40mm,优选为15-20mm。当槽的宽度增大时,织物趋向于朝向槽弯曲,由此使狭条和支持织物的磨损过大。并且,吸附也需要相当大的更多能量。盖的狭条88、86的材料优选为陶瓷,并且这些狭条是按如下方式设计的:狭条的棱角部被倒圆,以使狭条和支持织物二者的磨损最小化。倒圆的曲率半径优选为2-6mm。陶瓷表面典型地通过随后在狭条本体的表面上贴陶瓷片来制成。有时也可考虑使用塑料狭条,尤其是在转移吸附箱被设置成贴着干燥网的情况下。
图5示出与图3中的压榨毛毯46及压榨毛毯52类似的转移点。图5示出了由图3得出的仰视图,由此已从图中略去压榨毛毯46和导引辊50。图中示出纤维幅材W及其横向宽度Lw,支持织物46及其横向宽度Lf,以及由吸附装置的狭条限定的沿机器方向的槽及其横向宽度Ls。如箭头A所示,吸附装置的槽宽Ls可通过移动设置在槽中的密封体来调整。图5明确地示出了压榨毛毯46、槽82的宽度和宽度W具有按所述的顺序递减的宽度。换言之,支持织物46比槽82宽,而槽比纤维幅材W宽。通过所述结构实现了将一空气层拖引到幅材W的靠近边缘的两侧上。发明人已观察到通过这种方法,幅材的转移更为稳定。图5还示出受控的负压源87,借助该负压源在吸附装置中提供负压。
已显而易见的是,使经过槽82的压榨毛毯46的边缘部分大于经过幅材W的槽82的边缘部分是有利的,换言之,在图5中,尺寸Y必须大于X。X的尺寸优选为5-150mm,且最优选为40-70mm。借助100-200mm的Y值获得了良好结果。必须注意的是,在转移点的所有实施例中,槽被形成为一个开口或者一排横跨幅材(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许多开口。由此,开口为圆孔或短槽等。图示的装置在优选为低于50kPa的负压的吸附箱的作用下操作。在正常操作中,足够的真空度(负压)通常为1-10kPa。真空度取决于例如干物质含量、织物与幅材的密度、及上述那对支持织物的表面和粘着特性。尤其是在尾部引领中,可应用比正常操作中更高的真空度,例如10-50kPa的负压。由此可显著地改善尾部引领。这一正常的真空度是有利的,因为这样织物通常不与吸附装置的盖接触。在更高要求的转移中,或者尤其是在加工更重的纸品时,该真空度可提高到20kPa。即使织物可能与盖接触,织物的磨损也不显著。
由此,可显著改善尾部引领。然而,实质应注意到在图5的情形中,幅材已具有完整宽度,使得其可以基本上毫无问题地在整个纤维幅材机中被传送。这意味着需要从由现有的纤维幅材机制成的幅材的边缘去除纸边窄条(trim strip)。因此,显然如果恰恰在转移吸附箱之前切除纸边窄条,则必须确保被切除的纸边窄条不随着沿转移吸附箱向前行进的幅材W被带走,而是跟随支持织物(实际的幅材从该支持织物被转移到下一支持织物)行进。在这样的情况下,与上文的描述不同的是,吸槽的宽度Ls基本上为被切幅材的宽度,也就是说Ls近似为Lw。纸边窄条的行进路线例如由被设置为靠近这些边缘处窄条的吸附或吹送装置51来保证。
图6示出狭条88、86与转移吸附箱48附连的详图。狭条88、86被附连到配件120,配件120被借助轮廓锁定附连到吸附箱48的逆向轮廓122,以利于改变狭条的设置。狭条优选为借助支承件柔性地安装,例如可借助压缩气体软管150来实现这种安装,在图6中软管150被设置在配件120与逆向轮廓122之间。这种设置方式使得,如果较厚的纤维幅材层因扰动而突然地到达吸附箱和导引辊之间时,狭条能够悬起。因此,允许狭条向图中的下方移动并且不会造成损害。狭条的悬起也可由弹性体等来实现,例如由金属弹簧元件来实现。
为了优化织物导引辊和该辊旁的、在所有图示的转移点处组装的转移吸附箱的位置,导引辊或箱,或者两者都(如可能的话)必须被设置成可活动的。
图7披露了被用作吸附装置的图3的转移吸附箱56的另一实施例。除了图7的转移吸附箱的盖80具有不同的结构且相对于辊54以不同的方式被定位以外,该实施例与图4所示的转移吸附箱是一致的。这里,盖包括位于闭合间隙G的一侧上的吸槽82,并且还包括沿机器方向被设置在织物46、52彼此分离之前的位置处的第二吸槽。此外,在这两个吸槽之间有不受吸附作用的间隙83.1。不受吸附作用影响的槽83.1例如被板83.2塞住。图7的实施例的一个可行的替代选择是一实体,其中多个吸槽与多个独立的转移吸附箱关联,并在这些槽之间保留无吸附作用的区域。在这种设置方式下,沿幅材的运行方向的第一槽并不使幅材实际转移到第二(下部)织物,而是使幅材在两个织物的支持下继续经过塞住的槽。然而,这样有利于使位于第二织物表面上的幅材在下一槽进行转移。
该实施例尤其有利于被用在以下场合:幅材所要脱离的织物较厚、空气透过性不佳,和/或该织物具有趋向于将幅材附连到其表面的表面特性。平滑性是影响例如附着力的因素,并且幅材趋向于保持在平滑织物的表面上。该设置按如下方式起作用:沿幅材的运行方向,第一吸槽82弱化幅材在织物表面上的接触;沿幅材的运行方向,第二吸槽、即后一吸槽83最终使幅材转移到位于转移吸附箱一侧的织物的表面;吸槽彼此处于一定距离内,并且在吸槽之间有不受吸附作用的槽83.2。因为确保了幅材朝向位于转移吸附箱一侧上的织物的最终转移在期望的点发生,也就是由后一吸槽83来实现,因此使磨损织物的接触保持在可接受的限度内。
基于前文的描述,必须谨记的是,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也能够以压榨部向幅材的其他转移点的内部转移的给定实例的方式应用到纤维幅材机中。类似地,应明确的是,虽然上文仅论述了纤维幅材机,但本发明同样能够关联地应用于造纸机和纸板机。因此,应理解的是,术语“纤维幅材”也指代作为一种子类型的纸板。一般而言,本发明适用于幅材被从一支持织物转移到另一支持织物的任何场合。应注意的是,与不同实施例相关联地描述的单个特征,可在本发明的基本构思的范围内与其他实施例一同使用和/或组合而构成不同的单独的实施例,如果期望如此并且在技术上也可行的话。

Claims (18)

1.使纤维幅材从环绕式的第一支持织物(44;46;52;66)转移到环绕式的第二支持织物(46;52;66)的方法,在所述方法中,所述纤维幅材(W)在所述第一支持织物的表面上被传送到被设置在第二支持织物环内侧的转移吸附箱(48;56;68)的位置;所述纤维幅材被所述转移吸附箱从位于相对于所述转移吸附箱的相反侧上的所述第一支持织物脱离,并进一步被转移到位于所述转移吸附箱一侧上的所述第二支持织物的表面上,其特征在于,通过借助所述转移吸附箱(48;56;68)使所述第二支持织物(46;52;66)的行进路径偏移,来使得所述第二支持织物(46;52;66)在被设置于第一支持织物环内侧的导引辊(50;54;70)之前与支持所述纤维幅材的所述第一支持织物接触;并且使得处于闭合间隙(G)的区域内的所述纤维幅材受到所述转移吸附箱(48;56;68)的吸附,以使得所述纤维幅材(W)从所述第一支持织物(44;46;52)脱离;所述闭合间隙(G)的区域沿所述纤维幅材的运行方向形成于所述导引辊之前,位于所述第一支持织物与所述导引辊(50;54;70)的覆层之间,在相对于所述纤维幅材(W)的相反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纤维幅材(W)的边缘之外、但位于所述第一支持织物和第二支持织物(44;46;52)的边缘之内的区域以及所述纤维幅材受到所述纤维幅材的运行方向的横向的吸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经过所述转移吸附箱时,所述第二支持织物的运行路线形成170°-179°的角度。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持织物的运行速度高于所述第一支持织物的运行速度。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分两个阶段来执行,其中,第一阶段使所述纤维幅材(W)从所述第一支持织物转移到所述第二支持织物的表面;而第二阶段作为支持性吸附来操作,使所述纤维幅材维持在所述第二支持织物的表面上。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分两个阶段来执行,其中,第一阶段使所述纤维幅材(W)从所述第一支持织物转移到所述第二支持织物的表面;而第二阶段作为支持性吸附来操作,使所述纤维幅材维持在所述第二支持织物的表面上。
7.纤维幅材机,包括:环绕式的第一支持织物(44;46;52;66)和环绕式的第二支持织物(46;52;66);导引辊,被设置在第一支持织物环的内侧;以及吸附装置,用于使纤维幅材从第一支持织物转移到第二支持织物,所述吸附装置(48;56;68)与所述第二支持织物相接触地设置,并且借助所述吸附装置来使所述纤维幅材(W)从所述第一支持织物(44,46,52,66)转移到所述第二支持织物(46,52,66)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是转移吸附箱,被设置为使所述第二支持织物(46,52,66)的行进路径偏移,来使得所述第二支持织物在所述导引辊之前与所述第一支持织物(44,46,52,66)接触;并且所述转移吸附箱被设置为对处于所述导引辊(50;54;70)的闭合间隙的区域内的所述纤维幅材进行吸附;所述闭合间隙的区域沿所述纤维幅材的运行方向形成于所述导引辊之前,位于所述第一支持织物与所述导引辊(50;54;70)的覆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纤维幅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吸附箱(48;56;68)具有盖(80)和设于所述盖(80)中的至少一个吸槽(8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纤维幅材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中至少设有两个吸槽(8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纤维幅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80)设有转移吸槽(82)和支持吸槽(83)。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纤维幅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槽(82)沿所述纤维幅材的运行方向以如下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导引辊(50;54;70)的前面:所述吸槽(82)基本上处于所述闭合间隙(G)的区域内。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纤维幅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吸附箱(48;56;68)的所述盖(80)呈凸状。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纤维幅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包括第一狭条(86)和第二狭条(88),并且所述吸槽(82)被设置在所述狭条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纤维幅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持织物在位于所述转移吸附箱的所述盖(80)上的覆盖区域从所述第一狭条(86)沿机器方向延伸到所述第二狭条(88)。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纤维幅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槽在所述纤维幅材(W)的宽度上延伸,并到达位于所述纤维幅材的边缘之外、但位于所述织物的边缘之内的区域。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7-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幅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吸附箱被用来将纤维幅材从所述纤维幅材机的网部转移到压榨部。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7-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幅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吸附箱被用来将纤维幅材从所述纤维幅材机的压榨部转移到干燥部。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7-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幅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吸附箱被用来将纤维幅材从所述纤维幅材机的压榨部的在前的压榨机转移到下一个压榨机。
CN200980111309.5A 2008-03-28 2009-03-20 使纤维幅材从一个支持织物转移到另一支持织物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19812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I20085259 2008-03-28
FI20085259A FI122309B (fi) 2008-03-28 2008-03-28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kuiturainaradan siirtämiseksi tukikudokselta toiselle
PCT/FI2009/050214 WO2009118450A1 (en) 2008-03-28 2009-03-20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fiber web from a support fabric to anoth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1252A CN101981252A (zh) 2011-02-23
CN101981252B true CN101981252B (zh) 2014-04-09

Family

ID=39269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11309.5A Active CN101981252B (zh) 2008-03-28 2009-03-20 使纤维幅材从一个支持织物转移到另一支持织物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81252B (zh)
AT (1) AT508470B1 (zh)
DE (1) DE112009000701T5 (zh)
FI (1) FI122309B (zh)
WO (1) WO20091184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25032B (fi) * 2011-06-07 2015-04-30 Valmet Technologies Inc Sovitelma ja menetelmä päänviennissä kuiturainakoneella
SE537959C2 (sv) 2013-03-27 2015-12-08 Valmet Aktiebolag Rullstol och förfarande för upprullning av en pappersbana itorränden av en pappersmaskin
SE537744C2 (sv) 2013-04-26 2015-10-13 Valmet Aktiebolag Rullstol för upprullning av en pappersbana till en rulle ochförfarande för upprullning av en pappersbana för att bildaen rulle
MX368475B (es) 2013-09-09 2019-10-04 Valmet Oy Bobinadora y método para enrollar en un rollo una membrana de papel y para iniciar un nuevo rollo.
WO2016083172A1 (de) * 2014-11-28 2016-06-02 Voith Patent Gmbh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r faserstoffbahn
CN209024880U (zh) * 2014-11-28 2019-06-25 福伊特专利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纤维料幅的设备
WO2016083171A1 (de) * 2014-11-28 2016-06-02 Voith Patent Gmbh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r faserstoffbahn
DE102015224390A1 (de) 2015-12-07 2016-12-29 Voith Patent Gmbh Saugkasten innerhalb einer Papiermaschine
HUE057663T2 (hu) * 2017-05-19 2022-06-28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Berendezés és eljárás orsóba tekercselt anyaglap végrészének kinyerésére
CN107558287A (zh) * 2017-09-28 2018-01-09 浙江兰良实业有限公司 用于玻璃纤维纸生产线上成型加工和烘干加工工序间的中转装置
CN113201959B (zh) * 2021-05-25 2022-11-15 于都县正亿纸品纸业有限公司 造纸设备中的纸边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3557A (en) * 1976-04-14 1978-09-12 Valmet Oy Paper manufacturing structure particularly for detaching a web from a wire
WO1981002753A1 (en) * 1980-03-14 1981-10-01 Valmet Oy Procedure in the wire section of a paper machine,and twin-wire former applying the procedure
US5609728A (en) * 1995-03-24 1997-03-11 James River Corporation Of Virgini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a web from a forming wire to a transferring felt in a paper making machine
DE19613939A1 (de) * 1996-04-06 1997-10-09 Voith Sulzer Papiermasch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Stabilisierung einer Papierbahn in einer Papiermaschine im Bereich einer Walze
DE10227757A1 (de) * 2002-06-21 2004-01-08 Voith Paper Patent Gmbh Bahnübergabevorrichtung
DE10329808A1 (de) * 2002-07-12 2004-04-01 Metso Paper, Inc. Saugwalze
DE102007043087A1 (de) * 2006-09-29 2008-04-03 Metso Paper, Inc.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Überführen der Papierbahn von einem Stützgeweb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10440B (fi) 1996-04-04 2003-01-31 Metso Paper Inc Rainan siirto paperikoneen kaksihuopaisesta viimeisestä puristinnipistä seuraavalle kuivatusosalle
WO2009065433A1 (de) * 2007-11-19 2009-05-28 Metso Paper, Inc.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überführen einer papierbahn von einem stützgewebe auf ein ander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3557A (en) * 1976-04-14 1978-09-12 Valmet Oy Paper manufacturing structure particularly for detaching a web from a wire
WO1981002753A1 (en) * 1980-03-14 1981-10-01 Valmet Oy Procedure in the wire section of a paper machine,and twin-wire former applying the procedure
US5609728A (en) * 1995-03-24 1997-03-11 James River Corporation Of Virgini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a web from a forming wire to a transferring felt in a paper making machine
DE19613939A1 (de) * 1996-04-06 1997-10-09 Voith Sulzer Papiermasch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Stabilisierung einer Papierbahn in einer Papiermaschine im Bereich einer Walze
DE10227757A1 (de) * 2002-06-21 2004-01-08 Voith Paper Patent Gmbh Bahnübergabevorrichtung
DE10329808A1 (de) * 2002-07-12 2004-04-01 Metso Paper, Inc. Saugwalze
DE102007043087A1 (de) * 2006-09-29 2008-04-03 Metso Paper, Inc.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Überführen der Papierbahn von einem Stützgeweb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I20085259A0 (fi) 2008-03-28
AT508470A3 (de) 2012-01-15
AT508470A2 (de) 2011-01-15
FI20085259A (fi) 2009-09-29
FI122309B (fi) 2011-11-30
AT508470B1 (de) 2012-04-15
WO2009118450A1 (en) 2009-10-01
DE112009000701T5 (de) 2011-03-31
CN101981252A (zh) 2011-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1252B (zh) 使纤维幅材从一个支持织物转移到另一支持织物的方法和装置
EP1543194B1 (en) Forming of a paper or board web in a twin-wire former
FI95730C (fi) Yksirivinen kuivausosa ja menetelmä rainan kuivaamiseksi
US4648942A (en) Paper machine
US3726758A (en) Twin-wire web forming system with dewatering by centrifugal forces
US4055461A (en) Paper machine with single-wire and curved twin-wire formers
US4807371A (en)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the edges of a web in conformity with a dryer felt
US3565757A (en) Apparatus for forming and dewatering a fibrous web
EP2350385A1 (en) Forming section
FI111971B (fi) Laite monikerrospaperin muodostamiseksi
CA2311381C (en) Device for conveying and guiding a lead-in strip of a web in a paper machine
CN101868578B (zh) 将纸幅材从一个支撑织物输送到另一个支撑织物的方法及设备
AU200234823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a sheet from a dryer to a reel
US3419203A (en) High speed paper making machine
CA2433708C (en)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tail threading in the dryer section of a paper machine or a similar machine
FI114226B (fi) Rainansiirtolaite
FI127367B (fi) Kuiturainakoneen siirtoimulaatikko
CN215976628U (zh) 用于纤维幅材生产机的成形部的纤维幅材的转向系统
CN101607645A (zh) 用于传送卷筒纸材料的装置和方法
CA3136864C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the tail of a web
CA2427591C (en) Device for conveying and guiding a lead-in strip of a web in a paper machine
FI81855B (fi) Foerfarande och anordningar foer foerande av en pappersbana fraon en slaetytad vals i en press till en torkvira.
CN102277770B (zh) 传送吸箱
FI106475B (fi) Menetelmä ja laite paperirainan tai vastaavan päänviennissä
CN112424421A (zh) 压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