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8449A - 键照明开关模块及导光片 - Google Patents

键照明开关模块及导光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78449A
CN101978449A CN2009801099581A CN200980109958A CN101978449A CN 101978449 A CN101978449 A CN 101978449A CN 2009801099581 A CN2009801099581 A CN 2009801099581A CN 200980109958 A CN200980109958 A CN 200980109958A CN 101978449 A CN101978449 A CN 1019784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guide sheet
hole
contact spring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99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加藤友将
富阪泰博
藤原敏光
丹村俊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78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84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83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legends, e.g. Brail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light emitting or optic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06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omprising a separate movable contact element for each switch site, all other elements being integrated in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5/00Movable contacts
    • H01H2205/016Separate bridge contact
    • H01H2205/024Means to facilitate positioning
    • H01H2205/026Adhesive she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9/00Legends
    • H01H2219/036Light emitting elements
    • H01H2219/044Edge lighting of lay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9/00Legends
    • H01H2219/054Optical elements
    • H01H2219/062Light condu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7/00Dimensions; Characteristic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7/00Dimensions; Characteristics
    • H01H2227/002Layer thicknes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7/00Dimensions; Characteristics
    • H01H2227/026Separate dome contact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在保护片(14)的背面形成有粘接层(17)。圆顶状的触点弹簧(13)通过粘接层(17)将其顶点部分粘接于保护片(14)的背面。另外,在印刷配线基板(12)上设置有通过触点弹簧(13)切换为导通状态或绝缘状态的第一固定触点(16a)和第二固定触点(16b)。另外,在保护片(14)的表面侧配置有导光片(15)。在该导光片(15)上,在与触点弹簧(13)的顶点部分对应的位置形成有通过切缝加工加工成十字状的切缝(18)(贯通孔)。

Description

键照明开关模块及导光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键照明开关模块及导光片。具体而言,涉及组装在携带式电话或数字式音响设备等使用的键照明开关中使用的键照明开关模块和用于键照明开关模块中使用的导光片。
背景技术
在携带式电话等中,使用如下的键开关,即用手指按压键使其背面侧的触点弹簧变形,通过触点弹簧使触点部彼此之间导通,使开关接通的构造的键开关。这样的键开关中,有时被称为从背面侧能够照明排列有键的面的键照明开关。
作为键照明开关,例如有专利文献1中的图2所公开的那样。该键照明开关中,以覆盖基板上的固定触点的方式配设有圆顶状的触点弹簧,且在其上层叠绝缘片或EL片,并在其上设置键。而且,通过使EL片发光,对排列有键的面进行照明。
这样,当将绝缘片或EL片层叠于触点弹簧上时,按压键使触点弹簧弹性变形时的点击感变差。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键照明开关中,如专利文献1中图1、图2所示,以夹持触点弹簧的方式在其两侧,在绝缘片或EL片上形成圆弧状的切口,通过减弱触点弹簧的约束,来实现改进点击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56737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键开关中,在绝缘片及EL片的背面粘接有触点弹簧的顶点部分整体。因此,在触点弹簧的外周部,在绝缘片及EL片上形成切缝的效果被消除,通过切口改进点击感的效果减小。
另外,在不使用EL片而使用导光片的方式的键照明开关中,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设有切口的情况下,存在导光片的发光亮度的均匀性降低的问题。即,在触点弹簧的外周部,以夹持触点弹簧的方式在两侧设有圆弧状的切口的情况下,由于切口导入到导光片内的光被遮断,因此,发光亮度的均匀性降低。特别是由于以包围触点弹簧的方式设有切口,所以,光难以进入由切口包围的触点弹簧的部位,产生在键的位置亮度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技术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对排列有键的面整体均匀地照明,且在键操作时具有良好的点击感的键照明开关模块及用于此的导光片。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键照明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具备:保护片,其背面具有粘接层;圆顶状的触点弹簧,其顶点部分通过粘接层粘接于所述保护片的背面;基板,其具有通过触点弹簧切换为导通状态或绝缘状态的第一固定触点和第二固定触点;导光片,其配置于所述保护片的表面侧,所述导光片在与所述触点弹簧的顶点部分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贯通孔。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键照明开关模块中,由于在导光片的与触点开关的顶点部分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贯通孔,因此,在与触点弹簧的顶点部分的部位,导光片容易挠曲,从导光片上按压触点弹簧时的点击感变得良好。而且,由于贯通孔仅设于与触点弹簧的顶点部分相对应的位置,所以可减小贯通孔,导入到导光片内的光难以被贯通孔遮断。因此,即使在导光片设置用于提高点击感的贯通孔,也能够在导光片整体均匀地扩展光并使其从射出面射出,从而能够实现发光强度的均匀化。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键照明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具备:导光片,其背面具有粘接层;圆顶状的触点弹簧,其顶点部分通过粘接层粘接于所述导光片的背面;基板,其具有通过触点弹簧切换为导通状态或绝缘状态的第一固定触点和第二固定触点,所述导光片在与所述触点弹簧的顶点部分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贯通孔。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键照明开关模块中,由于在导光片的与触点弹簧的顶点部分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贯通孔,因此,在与触点弹簧的顶点部分的部位,导光片容易挠曲,从导光片上按压触点弹簧时的点击感变得良好。而且,由于贯通孔仅设于与触点弹簧的顶点部分相对应的位置,所以可减小贯通孔,导入到导光片内的光难以被贯通孔遮断。因此,即使在导光片设置用于提高点击感的贯通孔,也能够在导光片整体均匀地扩展光并使其从射出面射出,从而能够实现发光强度的均匀化。
本发明第一或第二方面的键照明开关模块的某实施方式中,所述贯通孔通过切缝加工形成。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由于贯通孔由通过切缝加工而形成的切缝孔构成,所以即使光从贯通孔的内面向外部漏出,也能够从贯通孔的相对的面向导光片内再入射。因此,导入到导光片内的光难以被贯通孔遮断,从而能够实现发光强度的均匀化。
特别优选的是,通过切缝加工而形成的所述贯通孔在该贯通孔内的相对的侧壁面彼此之间具有间隙。如果在通过切缝加工形成的贯通孔的侧壁面彼此之间设置间隙,则通过键按压导光片时贯通孔的侧壁面彼此难以摩擦,难以产生磨损屑。因此,能够防止磨损屑被夹在触点弹簧及基板的触点部等之间而引起导通不良。
本发明第一或第二方面的键照明开关模块的某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通过切缝加工形成为十字形状。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由于贯通孔通过切缝加工形成为十字形状,所以即使光从贯通孔的内面漏出向外部,也能够从贯通孔的相对的面再入射到导光片内。因此,导入到导光片内的光难以被贯通孔遮断,从而能够实现发光强度的均匀化。另外,由于贯通孔形成为十字形状,所以在贯通孔的周围,导光片难以挠曲,按压触点弹簧时的点击感进一步提高。
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切缝加工成十字形状的所述贯通孔的切缝长度为0.1mm以上4mm以下。当贯通孔的切缝长度大于4mm时,从键照明开关模块的正面看,贯通孔醒目,作为商品的外观性变差,因此,优选贯通孔的切缝长度为4mm以下。另外,切缝状的贯通孔的加工精度目前大致为0.1mm。
本发明第一或第二方面的键照明开关模块的再其它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从与所述导光片垂直的方向观察时,所述贯通孔的中心被收纳在以所述触点弹簧的顶点为中心且以所述触点弹簧的直径的3/20倍的长度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根据测定结果,如果切缝的中心在该范围,则即使导光片(切缝)的位置偏差,也能够维持高的点击率。
本发明第一或第二方面的键照明开关模块的再其它实施方式中,从与所述导光片垂直的方向观察时,与所述贯通孔外接的圆的直径比所述触点弹簧的直径小。根据测定结果,与贯通孔外接的圆的直径比触点弹簧的直径大时,点击率降低,因此,优选与贯通孔外接的圆的直径比触点弹簧的直径小。
本发明第一或第二方面的键照明开关模块的再其它实施方式中,对所述贯通孔内部的侧壁面实施遮光处理。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防止在贯通孔的侧壁面反射的光及折射的光等成为杂散光而使亮度的均匀性降低。
本发明第一或第二方面的键照明开关模块的再其它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片中的与所述贯通孔对应的区域的片厚度为自与所述贯通孔相对应的区域离开的区域的片厚度的0.1倍以上0.9倍以下。通过在导光片上设置上述那种厚度的薄壁部,能够使导光片的与触点弹簧相对的部分更容易挠曲,因此,可以使点击感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的导光片,其特征在于,通过切缝加工形成有贯通孔。
在本发明的导光片中,由于贯通孔通过切缝加工形成,所以即使光从导通孔的内面漏出向外部,也能够从贯通孔的相对的面再入射到导光片内。因此,导入到导光片内的光难以被贯通孔遮断,从而实现发光强度的均匀化。
本发明的导光片的某实施方式中,通过切缝加工形成的所述贯通孔在该贯通孔的相对的侧壁面彼此之间具有间隔为0.1mm以上0.5mm以下的间隙。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由于贯通孔的侧壁面彼此不摩擦,所以能够抑制磨损屑的发生,防止触点的导通不良。另外,如果间隙的大小为0.1mm以上0.5mm以下,则可提高照明键排列面时的外观性和点击感,而且量产性也优异。
本发明的导光片的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贯通孔通过切缝加工形成为十字形状。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由于贯通孔通过切缝加工形成为十字形状,所以即使光从导通孔的内面向外部漏出,也能够从贯通孔的相对的面再入射到导光片内。因此,导入到导光片内的光难以被贯通孔遮断,从而实现发光强度的均匀化。另外,由于贯通孔形成十字形状,因此,在贯通孔的周围,导光片容易挠曲,按压触点弹簧时的点击感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的导光片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十字形状的所述贯通孔的切缝长度为0.1mm以上4mm以下。当切缝加工成十字形状的贯通孔的切缝触点大于4mm时,从键照明开关模块的正面看,贯通孔醒目,作为商品的外观性变差,因此,优选贯通孔的切缝长度为4mm以下。另外,切缝状的贯通孔的加工精度目前大致为0.1mm。
本发明的导光片的再其它实施方式中,该导光片在背面侧配置有保护片,并通过粘接层将圆顶状的触点弹簧粘接于该保护片的背面,从垂直的方向观察时,与所述贯通孔外接的圆的直径比所述触点弹簧的直径小。根据测定结果,当与贯通孔外接的圆的直径比触点弹簧的直径大时,点击率降低,因此,优选与贯通孔外接的优的直径比触点弹簧的直径小。
本发明的导光片的再其它实施方式中,该导光片为用于通过粘接剂层将圆顶状的触点弹簧粘接于背面的导光片,从垂直的方向观察时,与所述贯通孔外接的圆的直径比所述触点弹簧的直径小。根据测定结果,当与贯通孔外接的圆的直径比触点弹簧的直径大时,点击率降低,因此,优选与贯通孔外接的圆的直径比触点弹簧的直径小。
本发明的导光片的再其它实施方式中,对所述贯通孔内部的侧壁面实施遮光处理。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能够防止由贯通孔的侧壁面反射的光及折射的光等成为杂散光而使亮度的均匀性降低。
本发明的导光片的再其它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设有所述贯通孔的区域的片的厚度为未设有所述贯通孔的区域的片厚度的0.1倍以上0.9倍以下。通过在导光片上设置上述那种厚度的薄壁部,能够使导光片的与触点弹簧相对的部分更容易挠曲,因此,可以使点击感进一步提高。
另外,用于解决本发明的所述课题的装置,具有将以上说明的构成要素适宜组合的特征,本发明可根据这种构成要素的组合进行更多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键照明开关模块的正面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键照明开关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键照明开关模块的包含一个触点弹簧的区域的放大剖面图;
图4是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导光片的正面图;
图5(a)是用于实施方式1的导光片的作用说明的概略图,图5(b)是比较例的导光片的作用说明图;
图6(a)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通过切缝的光的动作的图,图6(b)是表示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通过切缝的光的动作的图;
图7是表示对各种试样测定对触点弹簧施加的负荷和位移变化的关系(F-S曲线)的结果的图;
图8是表示从一枚导光片切取的导光片的图;
图9是使用了实施方式1的键照明开关模块的携带式电话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用于外观性和亮度均匀性的评价的携带式电话的正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键照明开关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在实施方式2的键照明开关模块的前面层叠了键头的键照明开关的剖面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导光片的正面图;
图14(a)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导光片的立体图,图14(b)是表示一个切缝的放大立体图;
图15(a)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导光片的正面图,图15(b)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其它导光片的正面图;
图16(a)是表示用于点击率评价的圆形孔的图,图16(b)是表示用于点击率评价的十字状的切缝的图,图16(c)是表示用于点击率评价的放射状的切缝的图;
图17是表示使图16(a)所示的圆形孔的孔径变化而评价点击率的结果的图;
图18是表示使图16(b)所示的十字状的切缝的长度变化而评价点击率的结果的图;
图19是表示使图16(c)所示的放射状的切缝的切缝间距变化而评价点击率的结果的图;
图20(a)是表示使用了具有薄壁部的导光片的键照明开关模块的剖面图,图20(b)是表示使用了具有薄壁部的导光片的其它键照明开关模块的剖面图;
图21(a)是表示由圆筒状的凹部构成的薄壁部的形状的立体图,图21(b)是其剖面图;
图22(a)是表示薄壁部的其它形状的立体图,图22(b)是其剖面图;
图23(a)是表示薄壁部的再其它形状的立体图,图23(b)是其剖面图;
图24(a)是表示薄壁部的再其它形状的立体图,图24(b)是其剖面图;
图25是表示切缝的中心和触点弹簧的顶点的偏差量D带来的点击率的变化的图;
图26是表示切缝的中心和触点弹簧的顶点的偏差量D的图。
符号说明
11、41 键照明开关模块
12 印刷配线基板
13 触点弹簧
14 保护片
15 导光片
16a 第一触点部
16b 第二触点部
17 粘接层
18 切缝
20 光源
23 光射出面
24 光偏向图案
25 导光片
31 携带式电话
32 键头
34 键
43 压件
44 粘接层
51 遮光层
62 薄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实施方式1的键照明开关模块11的正面图,图2是键照明开关模块11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键照明开关模块11的包含一个触点弹簧的区域的放大剖面图。
如图2所示,键照明开关模块11通过由挠性印刷基板等构成的印刷配线基板12(基板)、触点弹簧13、保护片14及导光片15构成。在印刷配线基板12的表面排列有多个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的圆形的第一触点部16a,在这些第一触点部16a的周围具有包围第一触点部16a的环状的第二触点部16b。在第一触点部16a和第二触点部16b之间形成有绝缘用间隙。另外,印刷配线基板12在角部具有定位孔21。
触点弹簧13由具有导电性和弹性的金属材料、优选为不锈钢材料形成为凸型圆顶状,背面侧凹陷为碗状。触点弹簧13的直径比第二触点部16b的内径大,比第二触点部16b的外径小。
保护片14具有保持触点弹簧13的作用和作为导光片15的反射片的作用。因此,保护片14由薄且柔软的高反射率的树脂制片、优选白色树脂片构成。另外,在保护片14的背面通过粘接剂设置有均匀厚度的粘接层17(图3所示)。
导光片15通过高折射率的透明树脂材料成形为片状,具有可挠性。作为导光片15的材质,例如可使用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树脂、PET,或根据需要使用Si等。在导光片15的一端部设有切口为圆弧状的光入射部19,在与光入射部19相对的位置配设LED等光源20。另外,在导光片15的角部设置有与定位孔21成对的定位孔22。
图4是导光片15的正面图。在导光片15的表面(光射出面23)中由虚线包围的图案区域形成有数十μm~数百μm的微细的扩散图案,在导光片15的背面形成有多个微细的光偏向图案24(参照图5)。另外,在导光片15上以与第一触点部16相同的配置的方式设置有通过切缝加工而形成为十文字状的贯通孔、即切缝18。该切缝18使直线状的切缝交叉成十字形状,并从导光片15的表面贯通到背面。切缝18通过由薄刃的刀具等切入而形成,因此,即使说是贯通孔,也不是二维地开设较宽的某孔。
组装的状态的键照明开关模块11如图1及图3所示。通过将顶点部分粘接于粘接层17,各触点弹簧13被固定在保护片14背面的规定位置。触点弹簧13以覆盖第一触点部16a的方式置于第二触点部16b上,通过将粘接层17与印刷配线基板12的表面粘接,将保护片14和印刷配线基板12一体化,同时将触点弹簧13定位固定于印刷配线基板12的表面。导光片15以使定位孔22与印刷配线基板12的定位孔21一致的方式重叠于保护片14上,且通过双面胶带或浆糊等固定在保护片14上。在这样定位的导光片15上,各切缝18的中心与触点弹簧13的顶点(中央)的位置一致。另外,在印刷配线基板12上以与光入射部19相对的方式安装光源20。
在该键照明开关模块11中,如图5(a)所示,由于与导光片15的光入射部19相对设置有光源20,所以当使光源20发光时,从光源20射出的光L向光入射部19入射,通过圆弧状的光入射部19使入射到导光片15的光在面内扩散。入射到导光片15内的光在导光片15的表面和背面之间重复反射而进行导光。在导光片15的与光射出面23相反侧的面(与保护片14相对的面)设有形成三角棱状、圆锥状、半球状等形状多个微细的光偏向图案24。导入到导光片15内的光L入射到光偏向图案24时,通过光偏向图案24进行全反射的光L从光射出面23向外部射出。另外,由于在光射出面23形成有微细的扩散图案,因此,从光射出面23射出的光通过扩散图案进行扩散,导光片15的背面的亮度分布被均匀化。因此,只要将键与导光片15的光射出面23相对排列,则可通过从导光片15射出的光将键从背面进行照明。
另外,与导光片15的背面相对的保护片14为高反射率且具有反射片的作用,因此,从导光片15的背面泄漏出的光通过保护片14反射,再入射到导光片15内。因此,可降低从导光片15泄漏出的光带来的损耗,使光的利用效率提高。另外,由于保护片14具有反射片的作用,因此,不另外需要反射片,可使成本降低。
图5(b)表示导光片15的比较例,光偏向图案24与距光源20的距离无关,为一定的分布密度。如果为这样的光偏向图案24的分布,则在中途从光射出面23射出光,其结果是到达距光源20远的光偏向图案24的光量减少,因此,距光源20远的区域变暗。
为消除这样的不良情况,如图5(a)所示,优选的是,距光源20的距离越大,光偏向图案24的分布密度越大。距光源20的距离越大,到达光偏向图案24的光量越少,但光偏向图案24的分布密度增大,因此,光由光偏向图案24反射的概率越大,其结果使从光射出面23射出的光量均匀化,使亮度分布均匀化。
另外,为提高点击感,在该导光片15上设有切缝18,但只要是由直线状的切缝构成,则切缝18难以阻碍亮度分布的均匀性。图6(a)、图(b)用于说明该理由。当如专利文献1的切缝那样弯曲的切缝18’时,如图6(b)所示,通过切缝18’的光L中使方向大幅弯曲的光增加,容易由切缝18’遮断光L。另外,当以夹持触点弹簧13的方式设置切缝18’时,光难以到达触点弹簧13的区域而变暗。与之相对,如果为直线状的切缝,则如图6(a)所示,光L不改变方向而通过切缝18,因此,光难以被切缝18遮断。而且,由于切缝18设于触点弹簧13的顶点部分,所以不会产生被切缝18包围的区域,从而亮度难以不均匀。
对本实施方式的键照明开关模块11的点击感进行说明。图3中这样构造的键照明开关模块11中,当从导光片15上按压触点弹簧13的局部时,触点弹簧13进行点击动作,与第一触点部16a接触,经由触点弹簧13将第一触点部16a和第二触点部16b之间导通,从而开关导通(闭合状态)。此时,以切缝18的中心与触点弹簧13的顶点相对应的方式在导光片15上设置有切缝18,因此,通过切缝18,导光片15在触点弹簧13的局部容易挠曲,按压触点弹簧13时的反作用力降低。即,由于按压触点弹簧13时的复位负荷增大,因此,点击感(点击率)良好。
接着,对通过实际的试样确认了本实施方式的效果的结果进行说明。
图7表示对各种试样测定了作用于触点弹簧的负荷和位移变化的关系(F-S曲线)的结果。所使用的试样为:(1)没有导光片的键照明开关模块;(2)使用了没有切缝的导光片的键照明开关模块11;(3)使用了具有切缝长度B为1mm的十字状切缝的导光片的键照明开关模块11;(4)使用了具有切缝长度B为2mm的十字状切缝的导光片的键照明开关模块11;(5)使用了具有切缝长度B为3mm的十字状切缝的导光片的键照明开关模块11。而且,从该测定结果计算出各试样的点击率。另外,触点弹簧13的直径A为4mm。
另外,点击率如下计算。对各试样在触点弹簧的正上方依次施加大的负荷,测定此时的触点弹簧的顶点的位移(图7)。当依次增加负荷时,当达到某负荷时触点弹簧产生弹性变形而开始点击动作,因此,测定该点击动作开始时的负荷(动作负荷)F1。另外,当点击动作结束从触点弹簧13弹性变形的状态依次减少负荷时,在某负荷触点弹簧弹性复位,因此,测定该弹性复位时的负荷(复位负荷)F2。使用这样测得的动作负荷F1和复位负荷F2,并利用下式计算点击率。
点击率[%]=100×(F1-F2)/F1
该点击率的值越大,点击时的感觉越良好。
自图7表明,所有的试样的动作负荷均一定。另一方面,复位负荷因试样而不同,因此,点击率的值对于每个试样也不同。计算点击率的结果是,(1)无导光片的试样的点击率为28.6%。与之相对,(2)使用无切缝的导光片的试样的点击率为21.3%,证实当加入导光片时大大影响点击感。这是由于,当加入导光片时,导光片的反作用力增加,故而复位负荷增大。
接着,在使用了具有长度为1~3mm的切缝的导光片(1)~(3)的试样中,点击率分别为24.6%、27.1%、27.5%,由此可知,通过在导光片上设置切缝,改进点击感。这是由于,通过在导光片上形成切缝,可以使来自导光片的反作用力变小,通过设置切缝,可以使点击率接近没有导光片的情况的值。
另外,切缝的长度越长,则点击率高,但切缝的长度短则通过切缝难以遮断光,因此,照明时的外观性提高。与没有导光片的情况相比,如果点击率低3%程度,则按压触点弹簧进行点击时的感觉毫不逊色,因此,优选切缝的长度为2mm以上。
另外,导光片15通常通过冲压机从大板的导光片25冲压或裁减出外形而一次得到多枚。因此,例如如果是通过冲压机加工进行冲压的情况,则在用于冲压导光片15的外形的冲压机模型上设置用于切入切缝18的刀,如图8所示,可以在从导光片25切出导光片15的外形的同时,切入切缝18。根据这种方法,可以不增加工序而得到具有切缝18的导光片15,因此,可以以与目前相同的成本得到导光片15。
图9表示在上述键照明开关模块11的前面层叠键头32且由框35将其周围覆盖的携带式电话31的操作部。在键头32上具备拨动开关33、和用于从导光片15之上按压各触点弹簧13的键34。
表1表示:使用(1)没有导光片的携带式电话;(2)使用了没有切缝长度B为1mm的十字状切缝的导光片的携带式电话;(3)使用了具有切缝长度B为2mm的十字状切缝的导光片的携带式电话;(4)使用了具有切缝长度B为3mm的十字状切缝的导光片的携带式电话;(5)使用了具有切缝长度B为4mm的十字状切缝的导光片的携带式电话,评价各自的键排列面的外观性(外观)和亮度的均匀性的结果。
表1
Figure BPA00001229235100111
在此,亮度均匀性如下进行测定。即,测定图10中黑圈表示的各键34的中心的亮度,由亮度均匀性=100×亮度最小值/亮度最大值而定义的亮度均匀性。另外,外观性是通过目视观察外观,将感觉均匀发光的设为○,将感觉不均匀的设为×。
根据表1的评价结果,得知如果是切缝长度为2mm以下的十文字状的切缝,则得到与没有切缝的情况大致同等的外观性和亮度均匀性。因此,为使外观性和亮度均匀性良好,优选切缝长度B为2mm以下。切缝长度为3mm的情况下,也得到45%的亮度均匀性,这与现在市售的携带式电话的键部分的亮度均匀性相同或比其好,因此,切缝长度只要小于4mm即可。由于长度弹簧13的直径为4mm,所以这意味着只要切缝18的长度比触点弹簧13的直径小即可。
为使点击感良好,如上优选切缝长度为2mm以上,照明的键部分的外观性只要切缝长度为2mm以下即为良好,因此,考虑两者,将切缝长度设为2mm最适合兼得点击感和照明时的外观性这两者。
(第二实施方式)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键照明开关模块41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12是在实施方式2的键照明开关模块41的前面层叠了键头32的键照明开关的剖面图。该实施方式没有保护片,在具有切缝18的导光片15的背面设置有粘接层44。而且,通过该粘接层将触点弹簧13的顶点部分与切缝18的位置相对应地粘接于导光片15的背面,从而固定触点弹簧13。
键头32在柔软的键片42的表面设置键34,与键片42的背面对应在键片42的背面设有压件43。而且,使压件43与触点弹簧13的顶点部分及切缝18相对并与导光片15的表面抵接。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将键照明开关模块41省略了保护片的量,从而使其薄形化,且也能降低成本。另外,由于在键34和触点弹簧13之间未设有保护片,所以点击感也进一步提高。另外,在与触点弹簧13的顶点对应的位置,在导光片15上设有十字状的切缝18,因此,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可不损害照明部分的外观性而提高点击感。
(第三实施方式)
图13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图,是导光片15的正面图。该实施方式中,切缝18不只是在导光片15上加入切痕,而且通过以某宽度切取导光片15而形成。因此,在切缝18的相对的侧壁面间存在间隙。
本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防止按压键时的磨损屑的产生。当通过薄刃的刀具等切入时,在按压键而使导光片15挠曲时,切缝18的侧壁面彼此之间产生摩擦,由于重复按压键,可能从切缝18产生磨损屑。当该磨损屑侵入到触点13和触点部16a、16a之间时,防碍触点弹簧13和触点部16a、16b的导通,从而可能使开关发生导通不良。
与之相对,在实施方式3中,由于切缝18的侧壁面彼此之间不产生摩擦,所以磨损屑的产生被抑制,能够防止触点的导通不良。作为切缝18内部的侧壁面间的间隙的大小δ,若考虑照明时的外观性和点击性能和量产工法,则0.1mm~0.5mm左右比较合适。
另外,作为具有这种间隙的切缝18的量产方法,列举模型进行的冲压、激光加工等方法。
(第四实施方式)
图14(a)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导光片15的立体图,图14(b)是表示一个切缝18的放大立体图。该实施方式中,在切缝18内部的侧壁面整体形成有遮光层51。遮光层51只要由黑色涂料、黑色墨等光吸收率高的涂料或染料等形成即可。例如在导光片15上设置了切缝18后,通过分配器等将黑色墨等涂敷于切缝18时,黑色墨等因毛细管现象等而浸透到切缝18并向整体扩散,形成遮光层51。另外,此时的切缝18可以具有间隙,也可以没有间隙。
这样,只要在切缝18的侧壁面设置遮光层51,则能够防止由切缝18反射的光或折射的光等成为杂散光而使亮度均匀性降低。另外,即使光不能通过切缝18,由于切缝18位于切缝18的顶点,所以也如在与触点弹簧13的外周部相对的位置以夹持触点弹簧13的方式设置切缝的专利文献1那样,不可能产生暗部。
(第五实施方式)
至此的实施方式中,对十字状的切缝18进行叙述,但切缝18只要是组合了直线状的切缝的结构即可。例如也可以为图15(a)所示的放射状的切缝18。另外,也可以是图15(b)所示的直线状的切缝18,还可以将十字状的切缝18、直线状的切缝18、放射状的切缝18等混合。特别是如果使切缝18的形状根据设置切缝18的位置变化,则可通过切缝18的形状减小键的点击感的偏差。
这样,作为切缝18的形状可以有多种,因此,对良好的切缝18的形状进行了探讨。首先,考虑图16(a)那样的圆形孔52,使其直径C变化为0mm(即没有圆形孔的情况)、2mm、4mm,求S/N比(dB)。该S/N比与点击率相关,S/N比的绝对值越小,点击率越高。图17表示该测定结果,具有圆形孔52的直径越大点击率越低的趋势。其理由认为是由于,通过减小圆形孔52,得到导光片15的隔离效果,键头32的压件43不能按压触点弹簧13。因此,优选圆形孔52的孔径C尽可能小,因此,圆形孔52即使与切缝18重叠也可以不设置。
另外,考虑图16(b)那样的十字状的切缝18,使其切缝长度B变化为0mm(即没有切缝的情况)、1mm、2mm,求S/N比(dB)。图18表示该测定结果,具有切缝18的长度B越大点击率越高的趋势。其理由认为是由于,切缝长度B越长,导光片15的反作用力越小,能够抑制复位负荷。因此,为改进点击率,优选切缝18的切缝长度B长。
其次,考虑图16(c)那样的放射状的切缝18,使该切割间距θ(切缝间的角度)变化为180°(即直线状的切缝)、90°(即十字状的切缝)、60°(即六方放射状的切缝),求S/N比(dB)。图19表示该测定结果,切割间距θ为180°比为90°的点击率高,但即使切割间距θ为60°,点击率也饱和,与90°的情况相比没有提高。若切割间距θ为90°以下,则点击率几乎相同,而且,当切割间距θ减小时,用于形成切缝18的模型复杂化,因此,切割间距θ=90°,即十字状的切缝18为最佳。
(第六实施方式)
导光片15可以使与触点弹簧13对应的部分局部减薄。例如图20(a)所示的键照明开关61,也可以将导光片15的表面侧局部切削而形成薄壁部62,如图20(b)所示的键照明开关63,也可以将导光片15的背面侧局部切削而形成薄壁部62。薄壁部62的厚度为薄壁部62以外的部分的厚度的10%~90%左右。如果为这样的构造,则导光片15的与触点弹簧13相对的部分更容易挠曲,反作用力减小,因此,能够与没有导光片的情况的点击率同等(点击率的降低为0.5%以下)的性能。
当减薄导光片15整体的厚度时,从光源20向导光片15的入光量减少,或者导入到导光片15内的光的衰减量增加,难以确保亮度及亮度均匀性,但通过局部减薄导光片15的厚度,能够避免这样的不良情况。
另外,当减薄导光片15整体的厚度时,导光片15容易挠曲,因此,难以进行组装键照明开关模块时的操作,因此,需要高昂的操作装置,成本可能会增加,但通过局部地减薄导光片15的厚度,也能够避免这样的不良情况。
作为局部减薄导光片15的方法,有在成形导光片15后通过冲压方法成形薄壁部62的方法、通过在成形导光片15时转印模型的凸部而形成薄壁部62的方法等。
另外,若考虑薄壁部62的偏差和键头32的压件43的直径,则希望薄壁部62的直径比触点弹簧13的直径A(4mm以上)大。
薄壁部62的形状不限于单纯的凹形状,如图21(a)(b)、图22(a)(b)、图23(a)(b)、图24(a)(b)所示,可以为各种形状。图21(a)(b)表示由上述那样的圆筒状的凹部构成的薄壁部62。图22(a)(b)表示通过形成球面状的凹部而制成薄壁部62。图23(a)(b)表示通过形成倒圆锥台形状的凹部而制成薄壁部62。图24(a)(b)表示通过形成圆锥状的凹部而制成薄壁部62。
在台阶的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几何学上导光片15的薄壁部62之外的平面部分和薄壁部62构成的角度越浅,从薄壁部62周边泄漏的光越少,对作为键照明模块的外观性带来的影响越小。因此,在薄壁部62的底面不平的情况下,十字状的切缝18的从触点弹簧13的顶点的偏差的容许范围变窄,但外观性良好,在光学上优异,因此,根据用途只要使用优选形状的薄壁部62即可。
(切缝和触点弹簧的偏差)
期望设于导光片15的切缝18的中心与触点弹簧13的顶点一致,但如图26所示,可容许稍微的偏差。于是,调查切缝18的中心和触点弹簧13的顶点的偏差D的容许量。
以在触点弹簧13的中央配置了对导光片15加工的切缝18的中心的状态为基准位置,评价切缝18的偏差D容许到何种程度。评价通过点击率进行,作为基准的值以从使用没有切缝的导光片的情况(点击率31%)到点击率降低为5%以内(点击率26%以上)为容许范围。作为试验试样,使用具有切缝长度B为2mm的十字状的切缝的导光片。另外,触点弹簧13的直径为4mm。
图25表示切缝18的位置偏差D和点击率的关系,线K表示点击率降低5%的容许限度。根据该评价结果,切缝18的偏差如果在±0.6mm以下是可以容许的。该容许值是指,由于触点弹簧13的直径A为4mm,所以切缝18的中心收纳在以触点弹簧13的顶点为中心且以触点弹簧13的直径A的3/20倍的长度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该值和触点弹簧13的实装偏差±0.2mm和导光片15的实装偏差±0.2mm相比,也判断为是非常实用的水平。
另外,如实施方式5,在导光片15上设置薄壁部62时,如图21(a)(b)、图23(a)(b),在薄壁部62的底面平的情况下,十字状的切缝18的位置偏差只要在从触点弹簧13的中央到触点弹簧13的直径A的15%以内则是容许的。

Claims (18)

1.一种键照明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具备:保护片,其背面具有粘接层;圆顶状的触点弹簧,其顶点部分通过粘接层粘接于所述保护片的背面;基板,其具有通过触点弹簧切换为导通状态或绝缘状态的第一固定触点和第二固定触点;导光片,其配置于所述保护片的表面侧,
所述导光片在与所述触点弹簧的顶点部分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贯通孔。
2.一种键照明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具备:导光片,其背面具有粘接层;圆顶状的触点弹簧,其顶点部分通过粘接层粘接于所述导光片的背面;基板,其具有通过触点弹簧切换为导通状态或绝缘状态的第一固定触点和第二固定触点,
所述导光片在与所述触点弹簧的顶点部分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贯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键照明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通过切缝加工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照明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通过切缝加工形成的所述贯通孔在该贯通孔内的相对的侧壁面彼此之间具有间隙。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键照明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通过切缝加工形成为十字形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键照明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形成为十字形状的所述贯通孔的切缝长度为0.1mm以上4mm以下。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键照明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从与所述导光片垂直的方向观察时,所述贯通孔的中心被收纳在以所述触点弹簧的顶点为中心且以所述触点弹簧的直径的3/20倍的长度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键照明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从与所述导光片垂直的方向观察时,与所述贯通孔外接的圆的直径比所述触点弹簧的直径小。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键照明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贯通孔内部的侧壁面实施遮光处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照明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片中的与所述贯通孔对应的区域的片厚度为自与所述贯通孔对应的区域离开的区域的片厚度的0.1倍以上0.9倍以下。
11.一种导光片,通过切缝加工形成有贯通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光片,其特征在于,通过切缝加工形成的所述贯通孔在该贯通孔的相对的侧壁面彼此之间具有间隔为0.1mm以上0.5mm以下的间隙。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通过切缝加工形成为十字形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导光片,其特征在于,形成为十字形状的所述贯通孔的切缝长度为0.1mm以上4mm以下。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光片,其特征在于,该导光片在背面侧配置有保护片,并通过粘接层将圆顶状的触点弹簧粘接于该保护片的背面,
从垂直的方向观察时,与所述贯通孔外接的圆的直径比所述触点弹簧的直径小。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光片,其特征在于,该导光片为用于通过粘接剂层将圆顶状的触点弹簧粘接于其背面的导光片,
从垂直的方向观察时,与所述贯通孔外接的圆的直径比所述触点弹簧的直径小。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光片,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贯通孔内部的侧壁面实施遮光处理。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光片,其特征在于,设有所述贯通孔的区域的片的厚度为未设有所述贯通孔的区域的片厚度的0.1倍以上0.9倍以下。
CN2009801099581A 2008-04-01 2009-03-17 键照明开关模块及导光片 Pending CN1019784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94549A JP2009245909A (ja) 2008-04-01 2008-04-01 キー照明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及び導光シート
JP094549/08 2008-04-01
PCT/JP2009/001186 WO2009122661A1 (ja) 2008-04-01 2009-03-17 キー照明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及び導光シー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8449A true CN101978449A (zh) 2011-02-16

Family

ID=41135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99581A Pending CN101978449A (zh) 2008-04-01 2009-03-17 键照明开关模块及导光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84354A1 (zh)
EP (1) EP2284852A1 (zh)
JP (1) JP2009245909A (zh)
CN (1) CN101978449A (zh)
WO (1) WO200912266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3406A (zh) * 2013-05-27 2014-12-03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键盘装置
CN105917295A (zh) * 2014-01-15 2016-08-31 凯尔西-海耶斯公司 带有时尚按钮的控制面板
WO2019136572A1 (zh) * 2018-01-15 2019-07-18 璩泽明 具高深宽比光导孔阵列的光导板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94941B2 (ja) 2009-06-29 2012-03-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導光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可動接点体
WO2011162293A1 (ja) 2010-06-23 2011-12-29 日本化成株式会社 無機有機ハイブリッド材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材料並びに無機有機複合材組成物
TWI449071B (zh) * 2012-04-27 2014-08-1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手持裝置之發光按鍵模組
KR101590145B1 (ko) * 2014-04-07 2016-02-01 리모트솔루션주식회사 도광 필름을 이용하여 폴리 돔 시트를 구성한 리모컨 입력장치
JP6513731B2 (ja) * 2017-04-25 2019-05-15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ラミネータ、被圧着シート、配置方法、補助シート及びラミネートフィルムセット
CN110364384A (zh) * 2018-04-11 2019-10-22 光宝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装置及键盘
JP7127623B2 (ja) * 2019-07-23 2022-08-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判定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44395Y (zh) * 2002-08-09 2003-04-09 贺清波 具有按键背景照明的家电遥控器
JP2004079339A (ja) * 2002-08-19 2004-03-11 Seiko Precision Inc 照光スイッチ
CN1747089A (zh) * 2004-08-27 2006-03-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可动接点体组及其制造方法
CN1917113A (zh) * 2005-08-19 2007-02-21 西铁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薄片开关、薄片开关模块及面板开关
CN101097812A (zh) * 2006-06-30 2008-01-02 保力马科技株式会社 按键板及按钮开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56737A (ja) 2000-08-08 2002-02-22 Seiko Precision Inc 照光式スイッチ
JP4094602B2 (ja) * 2004-11-19 2008-06-04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のキーボタン照明構造
WO2008091868A2 (en) * 2007-01-22 2008-07-31 Coactive Technologies, Inc. Dome sheet with light guide for membrane switch
JP2008204769A (ja) * 2007-02-20 2008-09-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導光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可動接点体とスイッ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44395Y (zh) * 2002-08-09 2003-04-09 贺清波 具有按键背景照明的家电遥控器
JP2004079339A (ja) * 2002-08-19 2004-03-11 Seiko Precision Inc 照光スイッチ
CN1747089A (zh) * 2004-08-27 2006-03-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可动接点体组及其制造方法
CN1917113A (zh) * 2005-08-19 2007-02-21 西铁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薄片开关、薄片开关模块及面板开关
CN101097812A (zh) * 2006-06-30 2008-01-02 保力马科技株式会社 按键板及按钮开关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3406A (zh) * 2013-05-27 2014-12-03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键盘装置
CN104183406B (zh) * 2013-05-27 2016-08-10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键盘装置
CN105917295A (zh) * 2014-01-15 2016-08-31 凯尔西-海耶斯公司 带有时尚按钮的控制面板
CN105917295B (zh) * 2014-01-15 2019-03-12 凯尔西-海耶斯公司 带有时尚按钮的控制面板
WO2019136572A1 (zh) * 2018-01-15 2019-07-18 璩泽明 具高深宽比光导孔阵列的光导板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122661A1 (ja) 2009-10-08
JP2009245909A (ja) 2009-10-22
EP2284852A1 (en) 2011-02-16
US20110284354A1 (en) 2011-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8449A (zh) 键照明开关模块及导光片
US9509812B2 (en) Case for a hand held device
CN105283938B (zh) 移动装置的触摸按键组件及灯光指示器组件
US20080117618A1 (en) Light Guide Structure And Keypad Having The Same
CN101546667A (zh) 键开关用片以及键开关模块
DE102008032376A1 (de) Folienschaltermodul
CN101241205B (zh) 导光板的导光方法以及使用该导光板的按键结构
CN102804309A (zh) 面状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100170775A1 (en) Keypad assembl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3369892B (zh) 电子装置
CN213815918U (zh) 一种背光效果好的薄膜按键面板
KR100667587B1 (ko) 휴대 단말기용 키패드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080314722A1 (en) Movable contact assembly and switch using the same
CN102132369B (zh) 输入装置及输入装置所使用的带半球的片
CN101329958A (zh) 可动触点体及使用该可动触点体的开关
KR200442488Y1 (ko) 돔 스위치의 상부에 가압돌기가 형성된 시트를 구비한키패드 조립체
US20090178906A1 (en) Keypad panel assembly having arrays of micropores
US20090178753A1 (en) Process for keypad panel having arrays of micropores
CN212230297U (zh) 按键结构和电子产品
JP2009238726A (ja) キースイッチ構造および導光シート
CN102099884A (zh) 键照明开关模块
CN203521256U (zh) 按钮开关
CN107104013B (zh) 按键及电子产品
WO2015132999A1 (ja) キースイッチ構造
CN102714104B (zh) 开关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