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6914B - 一种马达控制板引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马达控制板引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76914B
CN101976914B CN2010105419668A CN201010541966A CN101976914B CN 101976914 B CN101976914 B CN 101976914B CN 2010105419668 A CN2010105419668 A CN 2010105419668A CN 201010541966 A CN201010541966 A CN 201010541966A CN 101976914 B CN101976914 B CN 1019769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hole
control board
ste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419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76914A (zh
Inventor
汤守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RAD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RAD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RAD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RAD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4196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769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76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69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769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69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马达控制板引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弹性触头和引线柱;所述弹性触头包括底板,触头通孔,一个以上的焊脚以及一个以上的弹片,每个弹片上有至少一个的触点,所述触点设置在弹片的端部,所述触头通孔开在底板上,弹片弯曲折合后在触头通孔上方合围,各个触点所围成的触点环的直径小于引线柱的直径。本发明在安装时,压下控制板,使各个卡槽嵌入各个卡头,此时引线柱的前端从板通孔和触头通孔穿过,并冲开触点环,使各个触点弹性地紧紧压在引线柱上。本发明有结构简单紧凑,制作容易,安装方便,易于维护的优点。本发明安全、可靠、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马达控制板引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达控制板引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尤其涉及当马达控制板固定在马达线圈骨架上时,定子线圈引线与控制板的引线连接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当马达控制板固定在马达线圈骨架上时,定子线圈引线与控制板的引线连接方法是一个难题,因为控制板与线圈骨架是刚性连接,马达的所有振动都传输到控制板,尤其是定子线圈的引线,在马达工作期间,始终是在不停地抖动,时间长久之后引线与控制板之间的焊接就会裂开,接触不良,造成接触电阻加大,继而是发热造成故障。
为了解决由于振动原因产生的脱焊、接触不良的问题,有的厂家采用将引线的一段用机械的方法固定在控制板上,使线头焊接点尽量少受振动力的影响,但这种做法的后果是被固定的引线仍是会被振动力所振断。
现有技术还有种种做法,或者是增加了成本,或是增加了操作加工难度,而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承载电流小,不可靠、不安全、寿命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马达控制板引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本发明的马达控制板引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十分简便,马达定子线圈的引线端子是柱状体,固定于马达定子线圈骨架的端面上,可以承载较大的电流,本发明设计了一个弹性触头安装于控制板上,将传统的,沿用百年的引线必是焊接在控制板的做法,改为触头接触。而且本发明不借助其他的连接器,以免增大体积。 
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制作容易,性能提高,使用更加安全、可靠、方便和寿命长。
本发明是通过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实施一种马达控制板引线连接的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步骤:
A.   首先在马达定子线圈骨架的端面上向外固定一个以上的引线柱,该引线柱的下部与马达定子线圈的线头连接; 
B.   然后在控制板上与引线柱相对的位置开板通孔,所述板通孔的直径大于引线柱的直径,在板通孔的旁边设置有过孔的焊盘;
C.   制备一弹性触头,所述弹性触头有焊脚、底板、一个以上的弹片、每个弹片上有至少一个的触点、触头通孔,各个触点所围成的触点环的直径小于引线柱的直径;
D.   将弹性触头的焊脚从控制板正面插入板通孔旁焊盘的过孔,并焊接,此时板通孔与触头通孔中心对正;
E.    然后将控制板背面朝向马达定子线圈骨架的端面安装,首先使引线柱对准板通孔,再使马达定子线圈骨架的各个卡头对准控制板上相应的卡槽;
F.    压下控制板,使各个卡槽嵌入各个卡头,此时引线柱的前端从板通孔和触头通孔穿过,并冲开触点环,使各个触点通过弹片的弹性紧紧压在引线柱上。
上述方法中,步骤B所述在板通孔的旁边设置有过孔的焊盘,通过连线与控制板其他元器件电连接。
上述方法中,骤A所述引线柱的前部与触点接触的部位加工有细槽。
根据上述方法设计制造一种马达控制板引线连接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弹性触头,引线柱;
所述弹性触头包括底板;
一个以上的焊脚;
一个以上的弹片;
每个弹片上有至少一个的触点;
触头通孔;
所述触头通孔开在底板上,所述焊脚与底板连接;
所述弹片与底板连接,弯曲折合后在触头通孔上方合围;
所述触点设置在弹片的端部,各个触点所围成的触点环的直径小于引线柱的直径。
所述引线柱被固定于马达定子线圈骨架的端面上。
所述弹性触头被固定在控制板的板通孔位置。
所述弹性触头的触头通孔与板通孔对准。
所述控制板固定在马达定子线圈骨架上之后,引线柱从板通孔和触头通孔中穿过,顶开各个触点所围成的触点环,使触点通过弹片的弹性,紧紧压在引线柱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将焊接改为弹性接触,解决了马达定子线圈引线与控制板焊接后,因振动易脱焊的难题。
本发明有结构简单紧凑,制作容易,安装方便,易于维护的优点。
本发明使用安全、可靠、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马达控制板引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中的马达定子线圈骨架以及引线柱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马达控制板引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中控制板正面安装上弹性触头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马达控制板引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中控制板背面板通孔的设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马达控制板引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中弹性触头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马达控制板引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中弹性触头主视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马达控制板引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中的弹性触头仰视示意图。
图中标号:
20控制板   21覆铜板    22控制板正面   23控制板背面
25卡孔      27板通孔     28元器件
30弹性触头      31焊脚     35底板    
32弹片                  33触点   
34触头通孔       51定子铁芯      52定子骨架压片
53转子轴孔   54定子线圈
55卡头       56引线柱      57 定子线圈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一种马达控制板引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然而所述实施例仅为提供说明与解释之用,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如图1~图6所示,实施一种马达控制板引线连接的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步骤:
A.   首先在马达定子线圈骨架57的端面上向外固定一个以上的引线柱56,该引线柱56的下部与马达定子线圈54的线头连接; 
B.   然后在控制板20上与引线柱56相对的位置开板通孔27,所述板通孔27的直径大于引线柱56的直径,在板通孔27的旁边设置有过孔的焊盘;
C.   制备一弹性触头30,所述弹性触头30有焊脚31、底板35、一个以上的弹片32、每个弹片上有至少一个的触点33、触头通孔34,各个触点所围成的触点环的直径小于引线柱56的直径;
D.   将弹性触头30的焊脚31从控制板正面22插入板通孔27旁焊盘的过孔,并焊接,此时板通孔27与触头通孔34中心对正;
E.    然后将控制板背面23朝向马达定子线圈骨架57的端面安装,首先使引线柱56对准板通孔27,再使马达定子线圈骨架57的各个卡头55对准控制板20上相应的卡槽25;
F.    压下控制板20,使各个卡槽25嵌入各个卡头55,此时引线柱56的前端从板通孔27和触头通孔34穿过,并冲开触点环,使各个触点33通过弹片32的弹性紧紧压在引线柱56上。
上述方法中,步骤B所述在板通孔27的旁边设置有过孔的焊盘,通过连线与控制板20其他元器件电连接。
上述方法中,步骤A所述引线柱56的前部与触点33接触的部位加工有细槽。
设计加工一种马达控制板引线连接的装置,如图1和图2、图4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弹性触头30,引线柱56;
所述弹性触头30包括底板35;
一个以上的焊脚31;
一个以上的弹片32;
每个弹片上有至少一个的触点33;
触头通孔34;
所述触头通孔34开在底板35上,所述焊脚31与底板35连接;
所述弹片32与底板35连接,弯曲折合后在触头通孔34上方合围;
所述触点33设置在弹片32的端部,各个触点所围成的触点环的直径小于引线柱56的直径。
所述引线柱56被固定于马达定子线圈骨架57的端面上。
所述弹性触头30被固定在控制板20的板通孔27位置。
所述弹性触头30的触头通孔34与板通孔27对准。
所述控制板20固定在马达定子线圈骨架57上之后,引线柱56从板通孔27和触头通孔34中穿过,顶开各个触点所围成的触点环,使触点33通过弹片32的弹性,紧紧压在引线柱56上。
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引线柱56是两个,固定在定子线圈骨架57上。
在图3所示的控制板20中,相应的开有两个板通孔27,两个弹性触头30安装在两孔处,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是带过孔的焊盘,弹性触头30有两焊脚31,从过孔中穿过后焊接。
在其他实施方式里,也可以将焊脚用铆钉、螺丝固定后焊接,当然,最佳实施方式的机械强度已经足够了,只有在需要更加牢固固定的场合,才用加固措施。
在图2的控制板上,还要设置往马达之外引线的接线端子。
图4所示的弹片在最佳实施例中是4个,当然,3个也可以,5个也可以,更多也可以。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焊脚可以是多个。
本发明的技术可以适应不同功率的马达使用,尤其是在有振动的场合的引线。
本发明的优点是弹性触头30的弹片吸收了振动,多个弹片、触点保证了接触良好。
本发明有结构简单紧凑,制作容易,安装方便,易于维护的优点。
本发明使用安全、可靠、寿命长。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马达控制板引线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首先在马达定子线圈骨架(57)的端面上向外固定一个以上的引线柱(56),该引线柱(56)的下部与马达定子线圈(54)的线头连接; 
B.然后在控制板(20)上与引线柱(56)相对的位置开板通孔(27),所述板通孔(27)的直径大于引线柱(56)的直径,在板通孔(27)的旁边设置有过孔的焊盘;
C.制备一弹性触头(30),所述弹性触头(30)有焊脚(31)、底板(35)、一个以上的弹片(32)、每个弹片上有至少一个的触点(33)、触头通孔(34),各个触点所围成的触点环的直径小于引线柱(56)的直径;
D.将弹性触头(30)的焊脚(31)从控制板正面(22)插入板通孔(27)旁焊盘的过孔,并焊接,此时板通孔(27)与触头通孔(34)中心对正;
E.然后将控制板背面(23)朝向马达定子线圈骨架(57)的端面安装,首先使引线柱(56)对准板通孔(27),再使马达定子线圈骨架(57)的各个卡头(55)对准控制板(20)上相应的卡槽(25);
F.压下控制板(20),使各个卡槽(25)嵌入各个卡头(55),此时引线柱(56)的前端从板通孔(27)和触头通孔(34)穿过,并冲开触点环,使各个触点(33)通过弹片(32)的弹性紧紧压在引线柱(5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控制板引线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B所述在板通孔(27)的旁边设置有过孔的焊盘,通过连线与控制板(20)其他元器件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控制板引线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
步骤A所述引线柱(56)的前部与触点(33)接触的部位加工有细槽。
CN2010105419668A 2010-11-12 2010-11-12 一种马达控制板引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19769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419668A CN101976914B (zh) 2010-11-12 2010-11-12 一种马达控制板引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419668A CN101976914B (zh) 2010-11-12 2010-11-12 一种马达控制板引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6914A CN101976914A (zh) 2011-02-16
CN101976914B true CN101976914B (zh) 2012-07-25

Family

ID=43576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419668A Active CN101976914B (zh) 2010-11-12 2010-11-12 一种马达控制板引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769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0503A (zh) * 2017-11-17 2018-02-09 科成精密模塑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抗干扰防磨损的模塑面框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45171A (ja) * 1993-07-29 1995-02-14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モータの過負荷保護装置
JP2005065418A (ja) * 2003-08-13 2005-03-10 Tamagawa Seiki Co Ltd モータ構造
CN201038334Y (zh) * 2007-05-31 2008-03-19 许晓华 电容引脚与电机引线连接结构
CN201222665Y (zh) * 2008-06-10 2009-04-15 许晓华 定子与线路板配合结构
CN201408848Y (zh) * 2009-05-25 2010-02-17 景嘉有限公司 一种接线插头和用此插头的马达
CN201854143U (zh) * 2010-11-12 2011-06-01 意拉德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马达控制板引线连接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6914A (zh) 2011-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33207U (zh) 一种用于连接电机线圈绕组和线路板的连接机构
CN201854143U (zh) 一种马达控制板引线连接的装置
CN101976914B (zh) 一种马达控制板引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N201282387Y (zh) 一种小型电机
CN201044284Y (zh) 一种用于连接pcb板的接线端子
CN104122056A (zh) 一种电气元件震动检测装置
CN202550187U (zh) 磁吸快速接线装置
CN204028130U (zh) 一种大规格塑壳断路器短路特性试验夹具
CN101702559A (zh) 具有新型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的绕线式电机
CN111292976A (zh) 一种保护压板
CN103123854A (zh) 补偿电抗器
CN208451159U (zh) 一种汽车夹具用定位机构
CN105932446A (zh) 一种集成式电接线端子及其接触件
CN103545679A (zh) 跳帽装置
CN203119721U (zh) 一种凸极实心磁极及凸极实心磁极同步电机
CN201344939Y (zh) 电机测试导电座
CN202332753U (zh) 接线端子
CN114545051A (zh) 一种电能表组件
CN207572540U (zh) 一种蓄电池接线座
CN101552503A (zh) 定子铁芯绕组过桥线的连接方法
CN204156245U (zh) 多功能磁扣
CN201294448Y (zh) 插拔式可交换电容板
CN211554088U (zh) 一种定子检测辅助装置
CN103957291A (zh) 一种手机芯片插接结构及插接方法
CN218241737U (zh) 一种断路器的接线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necting leads of motor control boar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Dongguan branch

Pledgor: ELRAD ELECTRONICS (DONGGUAN)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9042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