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4298A - 用氩等离子体处理金属表面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氩等离子体处理金属表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74298A
CN101974298A CN2010105402510A CN201010540251A CN101974298A CN 101974298 A CN101974298 A CN 101974298A CN 2010105402510 A CN2010105402510 A CN 2010105402510A CN 201010540251 A CN201010540251 A CN 201010540251A CN 101974298 A CN101974298 A CN 1019742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plasma
nickel
cavity
treating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402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晓京
刘立龙
张昕
卢茜
朱玮
周乾飞
杜晓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d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d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1054025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74298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74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42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s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封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氩等离子体处理金属表面方法。该方法是利用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法对待处理件进行表面处理,其中所述等离子体为氩等离子体,所述的待处理件为金属或镀有该金属的制品。本发明还提供用所述方法得到的经表面处理的金属和镀有该经表面处理的金属的制品,以及它们作为引线框架材料的应用。本发明利用氩等离子体处理镍金属的表面,经过处理的镍金属的表面与环氧树脂的粘附性能得到大幅提高,从而使以镍金属作为引线框架材料或者在表面镀镍的引线框架材料的稳定性以及防潮性能得到提高,且该方法操作流程简单,成本低廉且易于控制,不会出现热氧化方法存在的可重复性差的缺陷。

Description

用氩等离子体处理金属表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封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表面处理方法,以及用该方法制得的产品,以及该产品的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子封装领域,主要利用环氧树脂进行封装。环氧树脂与引线框架的粘接性能直接影响到该电子部件的后期使用性能和稳定性。由于封装材料和框架粘接的缺陷会导致如分层甚至所谓的“爆米花”现象。因此,如何增加这两者直接的粘接性能一直是该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
现在人们已为该问题找寻了一些解决方案,如对作为引线的金属表面进行处理以增加其表面粗糙度;或者对环氧树脂的配方加以改进使得其对金属的粘接性能得以提高。然而,除了一些镜面材料以外,大多数的金属表面已经很粗糙,因此通过提高表面粗糙度的方法能改进的程度有限。而对环氧树脂配方的改进也非常困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
当前的电子部件中通常用金属铜作为引线,但是如果在铜引线的表面镀镍的话,可以提高其焊接性能和导电性能。因此金属镍的使用也逐渐流行。尽管铜-镍引线中以铜为主,但是由于镍是镀于铜线表面,因此对该引线的表面处理实际上就变成了对金属镍的表面处理。对镍的处理常用的是热氧化法,使得镍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薄膜,然而热氧化法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以及时间,并且由于其难以控制的特点,氧化薄膜的厚度可重复性差。
因此,人们亟需寻找一种镍金属的表面处理方法,使得处理过后的镍金属表面与环氧树脂的粘接性能大幅提高,并且操作的成本低廉且易于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进行电子封装时,环氧树脂与引线框架的粘结性能不高,导致分层和“爆米花”现象,以及用热氧化方法处理引线时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和时间并且氧化薄膜的厚度可重复性差等缺陷,提供一种用等离子体浸没式注入法处理金属表面尤其是镍金属表面的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处理后的产品及其用途。
经过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后的镍金属或镀有该镍金属的制品作为电子封装中的引线框架材料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粘附性能得到大幅提高,且该方法重复性好,使得封装后的电子器件具有更加稳定的使用性能,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本发明提供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利用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法(PIII)对待处理件进行表面处理,其中所述的等离子体为氩等离子体,所述的待处理件为金属或镀有该金属的制品。
其中,所述的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的工艺条件和方法可根据本领域常规方法进行选择,本发明采用下述步骤进行:在腔体中,在氩等离子体的气氛中,在所述待处理件上加载负偏压脉冲,将所述等离子体注入所述待处理件的表面即可。较佳地,将所述腔体的气压维持在0.1Pa~1Pa。为维持所述腔体的优选气压,向所述腔体中通入氩气体,该气体的流量较佳的为1毫升/秒~100毫升/秒。
在本发明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的具体操作步骤为:(1)将所述待处理件置于基台上,所述待处理件与所述基台电学联通;(2)将腔体抽真空至10-3Pa量级;(3)打开气体源,向所述腔体中通入氩气体;(4)通过射频源在含有所述气体的腔体内产生氩等离子体;(5)通过偏压源产生负偏压脉冲,将该负偏压脉冲加载于所述待处理件上,使氩(Ar+)处理所述待处理件表面,即可。
较佳地,本发明将步骤(3)中所述腔体的气压维持在0.1Pa~1Pa。为维持所述腔体的优选气压,较佳地保持通入所述腔体中的氩气体的流量为1毫升/秒~100毫升/秒。
本发明中,所述射频源的功率可根据本领域常识进行选择,较佳的为50~600W,更佳的为50W~300W。
本发明中,所述负偏压脉冲可根据本领域常识进行选择,其中所述负偏压的电压值较佳的为1KV~60KV;所述负偏压脉冲的频率较佳的为50Hz~150Hz;所述负偏压脉冲的宽度较佳的为5微秒~50微秒。所述注入的时间可根据本领域常识进行选择,为达到较好的表面处理效果,本发明优选1分钟~180分钟,为实现较好的经济效果更佳的为3分钟~60分钟。所述等离子体的注入剂量可通过改变注入时间或射频源功率进行控制,注入时间越长或射频源功率越高,处理剂量越大。
在本发明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金属较佳的为镍或铜,更佳的为镍。所述的镀有该金属的制品较佳的为镀有镍的铜。所述的制品可根据实际需要制成各种形状,如块状、线状、条状或不规则形状,较佳的为镀镍的铜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得到的金属或镀有该金属的制品。其中,所述的金属较佳的为镍或铜,更佳的为镍;所述的镀有该金属的制品较佳的为镀镍的铜,更佳的为镀镍的铜线。当所述金属为镍时,得到的经表面处理的镍金属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粘附性相对于未经表面处理的镍金属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金属或镀有该金属的制品作为引线框架材料的应用,所述的金属为铜或镍,较佳的为镍。
本发明所用的原料、试剂和设备均市售可得。
本发明中,上述优选条件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
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等离子体浸没式注入法处理金属尤其是镍金属表面的方法。本发明主要利用氩等离子体处理金属的表面。在本发明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经本发明方法处理过的镍金属的表面与环氧树脂的粘附性能得到大幅提高,从而使表面镀镍的铜引线的稳定性以及防潮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2、本发明的表面处理方法操作流程简单,成本低廉且易于控制,不会出现热氧化方法中可重复性差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对镍金属进行表面处理的设备示意图。
图2为效果实施例1的框架(Tab Pull)吸附力测试中框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采用图1所示设备对镍金属框架材料进行表面处理:
将镍金属框架材料放置在基台1上;采用包含机械泵2和分子泵3的两级泵抽真空系统将腔体6的真空度抽至10-3Pa量级;打开氩气源4向该低真空腔体内通入氩气体(氩气流量控制在6毫升/秒,将腔体6内气压维持在0.5Pa);打开RF射频源7(射频源的功率为75W),在腔体6内产生氩等离子体;开启负偏压源8,在该框架材料上加载负偏压脉冲(负偏压的电压值为5KV,脉冲频率为50Hz,脉冲宽度为20μs)进行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注入时间为10分钟),从而形成了经表面处理的镍金属框架材料。
实施例2
采用图1所示设备对镍金属框架材料进行表面处理:
将镍金属框架材料放置在基台1上;采用包含机械泵2和分子泵3的两级泵的抽真空系统将腔体6的真空度抽至10-3Pa量级;打开氩气源4向该低真空腔内通入氩气体(氩气流量控制在6毫升/秒,将腔体6内气压维持在0.8Pa);打开RF射频源7(射频源的功率为80W),在腔体6内产生氩等离子体;开启负偏压源8,在该框架材料上加载负偏压脉冲(负偏压的电压值为5KV,脉冲频率为50Hz,脉冲宽度为20μs)进行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注入时间为30分钟),从而形成了经表面处理的镍金属框架材料。
效果实施例1框架黏附力测试(Tab Pull)
用环氧树脂对未经表面处理的和实施例1~2经表面处理的镍金属框架材料进行封装(环氧树脂型号为Hysol GR868, 批号为KL-G730-2),然后分别在PMC(Post Mold Cure)和MSL3(Moisture Sensitive Level 3,IPC/JEDEC J-STD-020)的测试条件下通过Tab Pull吸附力测试比较两者的粘附性能。针对用环氧树脂封装的未经表面处理的和实施例1~2中经表面处理的镍金属框架材料进行四次力学性能测试,取其平均值。
一、框架吸附力测试方法(Tab Pull)
图2为框架吸附力测试(Tab Pull)中所用测试样品的示意图。
该样品的测试方法为:(1)将环氧树脂12和经表面处理的镍金属框架材料9~11按照图2的结构固化粘接在一起;(2)采用万能拉力测验机进行拉力试验:将所述框架材料9和10固定在拉力台上,并对所述框架材料11施加如箭头P所示的拉力,直至环氧树脂12与所述框架材料11相互剥离,取最大拉力值为该次测试的有效数据。
该测试样品的制作方法为:
1、将框架专用模具放在压机上并预热;
2、将框架专用模具从压机上取下并打开,放入所述框架材料9~11;
3、将框架专用模具放在压机上并对所述框架材料预热约20秒; 
4、预热所述环氧树脂料饼; 
5、将约40~50g环氧树脂料饼放入料筒,启动压机,开始传递模塑,将注塑压力加在该料饼上,将环氧树脂注塑到框架专用模具中; 
6、当传递模塑完成后,取下框架专用模具,打开模具取出封装好的框架并编号; 
7、将封装好的框架在175℃下固化6小时;
8、将框架放入潮箱中吸湿; 
9、将吸湿好的框架在回流焊炉中进行回流; 
10、将框架上多余的部分剪除得测试样品。
二、测试结果
用氩等离子体处理的镍金属与环氧树脂的粘附性能
对实施例1~4所述的经表面处理的镍金属框架材料进行吸附力测试,结果列于表1中。从表1中可知,对所述经表面处理的镍金属框架材料进行封装并固化后,镍金属框架材料和环氧树脂的粘附力可达到158~194N,而在MSL3的测试条件下,其粘附力仍可保有51~141N。未经等离子浸没式离子注入法处理的镍金属表面和环氧树脂几乎没有粘附力,而经过本发明中所述方法处理过后,其粘附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表1
Figure 454022DEST_PATH_IMAGE001

Claims (11)

1.一种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利用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法对待处理件进行表面处理,所述的等离子体为氩等离子体,所述的待处理件为金属或镀有该金属的制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法采用下述步骤进行:在一腔体中,在氩等离子体的气氛中,在所述待处理件上加载负偏压脉冲,将所述等离子体注入所述待处理件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的具体操作步骤为:(1)在腔体中,将所述待处理件置于基台上,所述待处理件与所述基台电学联通;(2)将腔体抽真空至10-3Pa量级;(3)打开气体源,向腔体中通入氩气体;(4)通过射频源在含有所述气体的腔体内产生等离子体;(5)通过偏压源产生负偏压脉冲,将该负偏压脉冲加载于所述待处理件上,用氩等离子体处理所述待处理件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腔体中通入氩气体后的气压维持在0.1Pa~1Pa。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向所述腔体中通入氩气体,控制所述气体的流量为1毫升/秒~100毫升/秒。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源的功率为50W~600W。
7.如权利要求2~6之一所述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偏压的电压值为1KV~60KV;所述负偏压脉冲的频率为50Hz~150Hz;所述负偏压脉冲的宽度为5微秒~50微秒;所述注入的时间为1分钟~180分钟。
8.如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为镍或铜,所述的镀有该金属的制品为镀镍的铜。
9.一种由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得到的金属或镀有该金属的制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镀有该金属的制品为镀镍的铜引线。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金属或镀有该金属的制品作为引线框架材料的应用,所述的金属为镍或铜。
CN2010105402510A 2010-11-11 2010-11-11 用氩等离子体处理金属表面方法 Pending CN1019742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402510A CN101974298A (zh) 2010-11-11 2010-11-11 用氩等离子体处理金属表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402510A CN101974298A (zh) 2010-11-11 2010-11-11 用氩等离子体处理金属表面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4298A true CN101974298A (zh) 2011-02-16

Family

ID=43574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402510A Pending CN101974298A (zh) 2010-11-11 2010-11-11 用氩等离子体处理金属表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7429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5207A (zh) * 2013-02-05 2013-07-17 江苏协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等离子毛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7773782A (zh) * 2016-08-24 2018-03-09 上海双申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纯钛和钛合金表面骨细胞相容性和抑菌性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82076A (ja) * 1987-01-23 1988-07-27 Nippon Steel Corp 表面処理金属板
JPH04259218A (ja) * 1991-02-14 1992-09-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配線基板の表面処理方法
CN2146492Y (zh) * 1993-03-22 1993-11-17 樊亚平 金属表面改性装置
CN1097223A (zh) * 1993-07-03 1995-01-11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脉冲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用于材料表面处理的方法
CN1511333A (zh) * 2001-03-27 2004-07-07 APIT�ɷ����޹�˾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的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82076A (ja) * 1987-01-23 1988-07-27 Nippon Steel Corp 表面処理金属板
JPH04259218A (ja) * 1991-02-14 1992-09-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配線基板の表面処理方法
CN2146492Y (zh) * 1993-03-22 1993-11-17 樊亚平 金属表面改性装置
CN1097223A (zh) * 1993-07-03 1995-01-11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脉冲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用于材料表面处理的方法
CN1511333A (zh) * 2001-03-27 2004-07-07 APIT�ɷ����޹�˾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的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5207A (zh) * 2013-02-05 2013-07-17 江苏协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等离子毛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7773782A (zh) * 2016-08-24 2018-03-09 上海双申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纯钛和钛合金表面骨细胞相容性和抑菌性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1992004729A1 (en) Leadframe for molded plastic electronic packages
EP2833393A1 (en) Conductive paste for die bonding, and die bonding method using conductive paste for die bonding
WO2013170648A1 (zh) 一种压敏电阻器及制造方法
TW200719778A (en) Circuit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for circuit connection structure
CN105632748A (zh) 一种提高烧结钕铁硼薄片磁体磁性能的方法
CN105870104A (zh) 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封装结构
CN101974298A (zh) 用氩等离子体处理金属表面方法
CN107154392B (zh) 导线架
CN105097167B (zh) 一种圆环取向非晶磁粉芯的制备方法
CN106783768B (zh) 一种预成型纳米银膜
CN102061440A (zh) 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及由此制得的产品,及其应用
CN109545505A (zh) 一种高可靠性电感及其制作方法
CN103594219A (zh) 铁硅铝材料及μ173铁硅铝磁粉芯的制造方法
CN114018446A (zh) 可部分降解的自供电压力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其测试电路
CN105679492A (zh) 一种电感及其制作方法
CN107910143A (zh) 一种超薄芯片型热敏电阻的制备方法
CN106531389A (zh) 一种纳米晶复合磁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54670B (zh) 一种提高半导体封装可靠性的综合表面处理方法
CN106887542B (zh) 一种锂电池钢塑膜的制备方法
CN102412166B (zh) 一种半导体封装在塑封前的表面纳米膜处理方法
CN211016802U (zh) 边部留白的铝电解电容器用阳极箔和电容器
CN102061438A (zh) 用加热一氧化碳处理金属表面的方法
CN110035629A (zh) 采用纳米银浆对微波模块进行气密封盖的方法
CN101930845A (zh) 一种圆柱形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CN205488129U (zh) 一种抗干扰抗腐蚀厚膜混合集成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