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1237A - 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71237A
CN101971237A CN2009801054307A CN200980105430A CN101971237A CN 101971237 A CN101971237 A CN 101971237A CN 2009801054307 A CN2009801054307 A CN 2009801054307A CN 200980105430 A CN200980105430 A CN 200980105430A CN 101971237 A CN101971237 A CN 101971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ixel
image
parallax
parallax optic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54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71237B (zh
Inventor
内森·詹姆斯·史密斯
本杰明·约翰·布劳顿
莱斯利·安妮·帕里-琼斯
乔纳森·马瑟
哈里·加斯·沃尔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71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12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712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12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05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lenticular lenses, e.g. arrangements of cylindrical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3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1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parallax b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49Multi-view displays for displaying three or more geometrical viewpoints without viewer tracking
    • H04N13/351Multi-view displays for displaying three or more geometrical viewpoints without viewer tracking for displaying simultaneous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56Image reproducers having separate monoscopic and stereoscopic modes
    • H04N13/359Switching between monoscopic and stereoscopic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器包括视差光学部件(2)例如组合的视差隔栅和透镜阵列、以及像素化显示装置(1)。显示装置(1)的像素设置成组,其中像素组与视差光学部件(2)的视差元件(4)相协作。每一组包括与视差元件(4)的中心对准的第一像素(A)、位于第一像素(A)各侧的第二和第三像素(B、C)、以及与相邻组共享且位于第二像素(B、C)外部的第四像素(D)。视差元件(4)使得每一组中不同的像素在不同的观看区域中可见。控制装置选择显示器的区域,并选择每一组中像素的不同组合以在响应区域中进行图像显示,从而提供同时呈现的、具有不同观看范围特性的不同观看模式。

Description

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这种显示器可以用作方向性显示器,例如用于移动电话、膝上型个人计算机、电视机、桌面监视器等。这种显示装置可以具备多图像显示功能,例如,常规显示器、私密显示器、自动立体3D显示器。
背景技术
多个用户可以同时观看常规显示装置上的相同图像。常规显示装置的特性在于观看者能够相对于显示器从不同角度看到相同图像(后文称作“公开模式”)。这在许多用户需要从显示器——例如,机场和火车站的出发信息显示器——获取相同信息的应用中是有效的。然而,在许多应用中希望单独的用户或多个用户能够从同一显示器看到角度相关信息。示例1——“双视”:希望位于汽车仪表台上的单一显示器向司机转播卫星导航数据,而同时乘客观看电影。示例2——“私密性”:单一的显示器用户希望在公共场所观看机密材料,并因此希望仅在轴显示机密图像(即,仅对用户的眼睛显示),并离轴显示第三方能看到的非机密图像。示例3——“3D功能”:为了从显示器观看3D图像(具有感知深度的图像),单一用户需要不同图像(立体对)进入到每一只眼睛中。
GB2405542描述了使用视差光学部件和显示器来建立方向性显示器。GB2405542中的实施例集中于实现双视显示器,从而在两个不同主方向上可观看到两个独立图像。强调了其在车内使用中的应用,因此一幅图像可在显示器法向轴左侧观看,同时第二图像可在显示器法向轴右侧观看。通过将相同图像引导至左右视图,实现常规“公开”模式。公开模式的主要缺点在于:与没有安装视差光学部件的同等图像面板相比,图像只有50%的分辨率以及约50%的亮度。这种相对差的公开模式性能将这种显示模式的应用限制在相对小众的市场。GB2405542还提到了也可以实现能够进行公开宽观看模式和私密窄观看模式的可切换私密显示器。然而,GB2405542没有明确说明如何实现私密显示器,也没有描述如何在所述私密显示器的公开宽观看模式和私密窄观看模式之间进行电切换。
在2006年9月27日,夏普宣布了“三视方向性观看LCD”(后文称作“三视显示器”),其通过将现有液晶装置(LCD)与视差光学部件相结合,实现了同时显示三副独立图像,如附图中图1所示。显示器9x包括显示装置9b以及形成于基板7上的视差光学部件2,并显示三个视图使得它们在观看区域28中可观看。该LCD具备如下图像功能:公开宽观看模式以及三视模式。在三视模式中,显示可从不同方向观看的三幅独立图像,使得一幅图像基本上可由观看者5在轴观看,另一幅图像基本上可由观看者5b在显示器左侧离轴观看,而另一幅图像基本上可由观看者5c在显示器右侧离轴观看。三视模式也用作私密模式,因为在轴用户5能够观看不能离轴观看的内容。通过将相同图像引导到左侧至观看者5b,引导到中间至观看者5,以及引导到右侧至观看者5c,在三视显示器上实现了常规公开模式。公开模式的主要缺点在于:与没有安装视差光学部件的同等图像面板相比,图像只有33%的分辨率以及约33%的亮度。这种相对差的公开模式性能将这种显示模式的应用限制在相对小众的市场。
GB2426352描述了能够实现公开宽观看模式、私密窄观看模式以及自动立体3D模式的显示器。US11/348602描述了能够实现公开宽观看模式、私密窄观看模式、双视模式以及自动立体3D模式的显示器。GB2426352和US11/348602的主要缺点在于:为了实现具有额外图像功能的显示器,需要额外的液晶开关单元。额外的液晶开关单元使整个显示模块的相对厚度和重量增加了约40%。额外的重量和厚度是极为不希望的,尤其对于诸如移动电话、膝上型个人计算机等移动显示产品。使用额外的液晶单元来改变显示面板的视角特性的方法在GB2413394、GB2427033、GB2439961、JP09230377、JP3607272、JP3607286、US5825436和WO04070451中也有记载。
有多种技术描述了通过利用液晶显示器的自然视角依赖性来建立可切换私密性的方式,这些技术包括JP0923077、US05844640、US20070040975A1、US20070121047A1、US20060109224、US20040207594以及GB2428152A1、JP1999-11-30783、US6646707、JP1999-11-30783、US20060267905A1、US20070046881、GB2428101、GB专利申请No.0721255.8。尽管所有这些方法在不向现有显示面板增加额外厚度或重量方面是有利的,但是它们专用于液晶显示器(LCD)模式,而不能用于(例如)制造可切换私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
US5844640、US20070040975和US20070121047公开了用于改变单层LCD面板的视角特性的技术。这针对垂直对准向列(VAN)液晶模式来实现。这些技术中视差光学部件不是必要的。
使用透镜和视差光学部件来建立不可切换私密显示器的相关现有技术包括:JP2002299039、JP2006236655、US6809470、US7091652、US6935914、WO0133598、WO03007663。不能在公开宽观看模式和私密窄观看模式之间切换的显示器与可在两种模式之间切换的显示器相比内在地是不利的。
不利用运动部件从公开模式切换到私密模式的一种方法是在显示面板之后安装光控制膜,并在光控制膜与面板之间放置可电开关的漫射器。当漫射器未激活时,光控制膜限制视角范围,且显示器处于私密模式。当漫射器打开时,其使以宽角度范围行进的光通过面板,且显示器处于公开模式。也可以在面板之前安装光控制膜,并在光控制膜之前放置可切换漫射器,以实现相同效果。这种类型的可切换私密设备在US5831698、US6211930和US05877829中有记载。它们均具有这样的缺点:光控制膜总是吸收入射到其上的光的一大部分,无论显示器处于公开模式还是私密模式。因此,这种显示器在光的利用方面是低效的。由于在公开模式中漫射器将光扩展到宽的角度范围中,这些显示器在公开模式中要比在私密模式中暗,除非将背光调亮来予以补偿。
在US6421033中描述了一种应用于LED和OLED显示器的寻址方案,其中使用多个相对电极来控制有源矩阵显示器的有效分辨率增强,而不用增加薄膜晶体管(TFT)的总数。然而,US6421033并没有提出使用多个相对电极来得到多图像功能显示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器,包括:视差光学部件,具有多个视差元件;显示装置,具有设置成组的多个像素,每一组与视差光学部件的视差元件中相应一个视差元件相协作,从而组中相应的像素在相应的不同观看区域中可观看;以及控制装置,能够选择显示装置的任意第一和第二区域,并能够针对图像显示,同时选择第一区域中每一组的像素的第一组合以及第二区域中每一组的像素的不同于第一组合的第二组合,以提供同时的、具备不同观看范围特性的第一和第二显示观看模式。
控制装置可以能够选择显示装置的任意至少一个另一区域,并能够针对图像显示,选择所述至少一个另一区域中每一组的像素的不同于第一和第二组合的至少一个另一组合,以提供同时的、具有不同于第一和第二模式的观看范围特性的至少一个另一观看模式。所述至少一个另一区域可以包括单独的第三区域。备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另一区域可以包括多个另外区域。
第一模式可以是公开模式。
观看区域中相邻的观看区域可以部分交迭。
视差光学部件可以是非可控的。
显示模式的选择可以由每一组的像素选择唯一地确定。
每一模式可以选自以下各项中的至少某些项:第一私密模式,其观看区域包括显示器轴;第二私密模式,其观看区域偏离显示器轴;公开模式;第一双视模式,其观看区域位于显示器轴两侧;第二双视模式,其观看区域位于显示器轴一侧;以及自动立体模式。至少一个模式可以包括自动立体模式,且该显示器可以包括用于生成用户可操作控制装置的三维图像以由显示装置显示的图像发生器以及用于检测用户操作的输入装置,其中图像发生器被设置为响应于输入装置检测到用户操作,改变控制装置图像的感知深度位置。控制装置可以是控制按钮。图像发生器可以被设置为响应于输入装置的检测,改变控制按钮图像的上表面的感知深度平面。输入装置可以包括鼠标、触摸屏、姿态识别装置和接近度检测器之一。
每一视差元件可以提供二维视差。
每一视差元件可以提供一维视差。每一组可以包括与相协作的视差元件的中心对准的第一像素、位于第一像素的相反侧的第二和第三像素、以及位于第二或第三像素与第一像素相反一侧的至少一个第四像素。所述至少一个第四像素可以由相邻组共享。
每一组可以包括位于包含相协作的视差元件的中心线且实质上垂直于视差光学部件延伸的平面相反侧的第一和第二像素、以及位于第一和第二像素与所述平面相反侧的第三像素。至少一个第三像素可以由相邻组共享。
每一组可以包括位于包含相协作的视差元件的中心线且实质上垂直于视差光学部件延伸的平面相反侧的第一和第二像素、以及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二像素与所述平面相反侧的第三和第四像素。
每一组的像素可以具有相同颜色。
视差光学部件可以包括视差元件的一维阵列。备选地,视差光学部件可以包括视差元件的二维阵列。
视差光学部件可以包括透镜阵列。备选地,视差光学部件可以包括视差隔栅。每一视差元件可以包括含有透镜的孔。
视差光学部件可以形成于显示装置的基板上。备选地,视差光学部件可以附于显示装置的基板上。
视差光学部件可以置于显示装置的外侧元件之间。
显示装置可以是透射型装置、反射型装置和透反型装置之一。显示装置可以是液晶装置。
显示装置可以是发射型装置。显示装置可以是发光二极管装置、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等离子显示装置、场发射装置和阴极射线管之一。
视差光学部件可以置于显示装置和观看区域之间。
该显示器可以包括手动输入装置,该手动输入装置与显示装置相协作以允许手动选择观看模式。手动输入装置可以包括触摸屏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器,包括视差光学部件以及具有设置成组的多个像素的显示装置,每一组与视差光学部件的视差元件相协作并包括与视差元件对准的第一像素、处于第一像素相反侧的第二和第三像素、以及处于第二或第三像素与第一像素相反侧的至少一个第四像素。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交互式三维显示器,包括:显示装置;图像发生器,用于生成用户可操作控制装置的三维图像以便由显示装置显示;以及输入装置,用于检测用户操作,其中图像发生器被设置为响应于输入装置检测到用户操作,改变控制装置图像的感知深度位置。
显示装置可以是自动立体显示装置。
控制装置可以是控制按钮。图像发生器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输入装置的检测,改变控制按钮图像的上表面的感知深度平面。
输入装置可以包括鼠标、触摸屏、姿态识别装置和接近度检测器之一。
因此,可以提供一种显示器,其能够同时提供具有不同角度观看特性的不同观看模式。这些不同模式可以提供在显示器上任何地方,这在配置显示器以进行所需操作方面提供了完全的灵活性。可以完全任意地选择区域,因为通过选择每一组中哪些像素激活来选择模式。因此,所有像素组提供相同观看区域能力。如果希望,整个显示器可以工作于单一模式,且这可以从具体实施例中可获得的任一模式中选择。然而,显示器能够在显示器的任意区域中提供可用模式中的任何观看模式,且同时在显示器的任何其他任意区域提供任何其他可用模式。
在典型的实施例中,与像素化图像显示器结合的视差光学部件对于图像显示器的像素建立了角度相关观看区域。通过将数据适当寻址到图像显示器的像素,可以实现至少四种不同图像显示功能。这些图像显示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公开模式、私密模式、双视模式和自动立体3D模式。在公开模式中,从所有方向可观看所显示的图像。在私密模式中,显示至少两幅可从不同方向观看的独立图像,使得一幅图像基本上可在轴观看,而另一幅图像基本上可离轴观看。在双视模式中,显示至少两幅独立图像,使得一幅图像基本上可在显示器左侧离轴观看,而另一幅图像基本上可在显示器右侧离轴观看。在自动立体3D模式(下文称为3D模式)中,显示被感知为具有深度的图像;因此也实现了三维图像。
像素化图像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器(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或等离子显示面板(PDP)或电泳显示器或电润湿显示器或场发射显示器(FED),或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显示器(SED)或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或等离子显示器(PDP)或场发射显示器等。
像素化图像显示器可以是但不限于透射型显示器或发射型显示器或反射型显示器或透反型显示器。
像素在图像面板上的配置布局并不重要。因此,像素化图像显示器可以是但不限于像素色彩的一维阵列或者以Pentile RGBWTM配置来设置的色彩或像素的2维阵列。
视差光学部件可以是由透射区域和非透射区域构成的视差隔栅。视差光学部件可以由透镜阵列构成。视差光学部件可以由视差隔栅和透镜阵列构成。视差光学部件可以在一维中是周期性的。视差光学部件可以在二维中是周期性的。透镜元件可以将光聚焦到平面上(柱状透镜)或者聚焦为点(球状透镜)。
视差光学部件可以制造在基板上,该基板随后被附于图像显示装置上。视差光学部件可以直接形成在图像面板最靠近观看者的基板上。视差光学部件可以形成于构成图像面板的基板之间。
视差光学部件上结构的间距可以选择为对于位于显示器中心轴附近的用户实现在图像面板显示器的整个范围上均匀观看图像。
视差光学部件的间距可以基本上等于四个像素的间距。视差光学部件建立了每个像素的角度相关观看区域。第一像素可以基本上相对于图像显示器在轴观看。第二像素可以部分在轴观看且可以部分在图像显示器右侧离轴观看。第三像素可以部分在轴观看且可以部分在图像显示器左侧离轴观看。第四像素可以基本上相对于图像显示器离轴观看。
视差光学部件和将图像寻址到像素化图像显示装置的方法可以与任意类型的像素化信息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或等离子显示器或场发射显示器(FED)或电泳显示器等结合使用。这种技术也与透射、发射、反射和透反型像素化显示器类型兼容。这种对于任何类型像素化信息显示器的广泛应用性具有商业优点,因为仅仅一种技术的开发就实现了将多图像功能应用于任意像素化信息显示器。
视差光学部件可以是添加到信息显示器中的唯一物理元件。视差光学部件相对薄(<500μm),因此没有给图像显示器增加可察觉的厚度或重量。为了实现显示器的多图像功能,有时必须减小图像显示器中基板的厚度,使得视差光学部件可以紧密靠近图像显示器的像素。因此,包括图像显示装置加上视差光学部件在内的显示器的总体厚度和重量与原始未改进的图像显示面板大致相同。该特征对于厚度和重量是重要指标的移动显示产品如移动电话、膝上型计算机等尤其重要。
一旦将视差光学部件正确安装到图像显示器上,通过图像寻址方法可以激活所有多图像功能。因此,多图像功能之间的切换是廉价、可靠和快速的。图像寻址的方法也非常简单,因此需要极少的计算能力。可以非常快速地激活图像功能,例如私密模式。一般而言,任一图像显示功能的激活时间与显示器的刷新时间紧密相关,显示器的刷新时间典型的快于100ms且对于某些显示器能够快于1ms。
另一优点在于:通过适当设计视差光学部件,可以实现水平、垂直和对角线方向(360°)上的私密性。另一优点在于:可以在使用双视模式或3D模式同时激活私密选项。
另一优点在于:可以提供多种私密强度选项。因此,用户可以选择私密强度和私密方向,以适应其需求和环境。例如,用户可以对用户的左侧选择“标准”图像私密强度,而对用户的右侧不选择图像私密性。在另一示例中,用户可以对用户的左侧选择“强”图像私密强度,而对用户的右侧不选择图像私密性。私密模式的多样性使得用户能够最大化图像显示的在轴亮度和分辨率,同时又保持所需的图像私密水平。
另一优点在于:显示器的多图像功能可以在显示器表面上的不同空间位置同时激活。因此,可以实现这样的显示器,该显示器的一部分隐蔽机密信息(例如密码或图片),该显示器的另一部分呈现3D内容,且该显示器的另一部分呈现双视内容。一般而言,显示器的任何空间位置可以提供任何前述图像功能。
公开模式性能在亮度和分辨率方面可以大大优于提供多图像显示功能的其他方向性显示器。由于公开模式可能在大多数时间激活,因此公开模式的有利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夏普的三视显示器的在轴分辨率是原有图像显示器的三分之一,但是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在轴分辨率是原有图像显示器的四分之三。
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前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易于理解。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三视显示器——现有技术;
图2示出了在基板上形成且附于图像面板的视差光学部件;
图3a示出了像素化显示器(图像面板);
图3b示出了在基板上形成且附于图像面板的视差光学部件;
图4示出了像素化显示器(图像面板);
图5a示出了在图像面板的基板上形成的视差光学部件;
图5b示出了在图像面板的基板上形成的视差光学部件;
图6a示出了像素化显示器(图像面板);
图6b示出了形成于图像面板的基板之间的视差光学部件;
图7a示出了形成于基板上、包括透镜阵列和非透射视差隔栅的视差光学部件;
图7b示出了形成于基板上、包括透镜阵列的视差光学部件;
图7c示出了形成于基板上、包括紧密封装透镜阵列的视差光学部件;
图7d示出了形成于基板上、包括非透射视差隔栅的视差光学部件;
图8a示出了形成于图像显示器的基板上、包括透镜阵列和非透射视差隔栅的视差光学部件;
图8b示出了形成于图像显示器的基板上、包括透镜阵列的视差光学部件;
图8c示出了形成于图像显示器的基板上、包括紧密封装透镜阵列的视差光学部件;
图8d示出了形成于图像显示器的基板上、包括非透射视差隔栅的视差光学部件;
图9a示出了形成于图像显示器的基板之间、包括透镜阵列和非透射视差隔栅的视差光学部件;
图9b示出了形成于图像显示器的基板之间、包括透镜阵列的视差光学部件;
图9c示出了形成于图像显示器的基板之间、包括紧密封装透镜阵列的视差光学部件;
图9d示出了形成于图像显示器的基板之间、包括非透射视差隔栅的视差光学部件;
图10a示出了由光学元件条构成的视差光学部件;
图10b示出了由光学元件的棋盘配置构成的视差光学部件;
图11a示出了由球状透镜构成的视差光学部件;
图11b示出了由球状透镜构成的视差光学部件;
图12a示出了附于图像显示器的基板上的视差光学部件;
图12b示出了附于图像显示器的基板上的视差光学部件;
图12c示出了附于图像显示器的基板上的视差光学部件;
图12d示出了附于图像显示器的基板上的视差光学部件;
图12e示出了附于图像显示器的基板上的视差光学部件;
图13a示出了1维彩色像素布局;
图13b示出了2维彩色像素布局;
图13c示出了结合白像素的彩色像素布局(Pentile显示器);
图13d示出了交错彩色像素布局;
图14示出了对显示器用户的视点校正图;
图15示出了由视差光学部件和像素化显示器构成的方向性显示器;
图16a示出了像素1a的观看窗口;
图16b示出了像素1a的亮度的建模角度响应;
图17a示出了像素1b的观看窗口;
图17b示出了像素1b的亮度的建模角度响应;
图18a示出了像素1c的观看窗口;
图18b示出了像素1c的亮度的建模角度响应;
图19a示出了像素1d的观看窗口;
图19b示出了像素1d的亮度的建模角度响应;
图20a示出了寻址到像素、产生公开宽观看模式的图像;
图20b示出了寻址到像素、产生强私密模式的图像;
图20c示出了寻址到像素、产生私密模式的图像;
图20d示出了寻址到像素、产生冲刷图像相消私密观看模式的图像;
图20e示出了寻址到像素、产生非对称私密强度的图像;
图20f示出了寻址到像素、产生非对称私密强度的图像;
图20g示出了寻址到像素、产生非对称私密强度的图像;
图20h示出了寻址到像素、产生非对称私密强度的图像;
图20i示出了寻址到像素、产生双视模式的图像;
图20j示出了寻址到像素、产生带有离轴私密性的双视模式的图像;
图20k示出了寻址到像素、产生带有在轴私密性的双视模式的图像;
图20l示出了寻址到像素、产生带有离轴私密性的双视模式的图像;
图20m示出了寻址到像素、产生在轴3D模式的图像;
图20n示出了寻址到像素、产生离轴3D模式的图像;
图20o示出了寻址到像素、产生离轴3D模式的图像;
图20p示出了寻址到像素、产生带有离轴私密性的在轴3D模式的图像;
图20q示出了寻址到像素、产生带有离轴冲刷私密性的在轴3D模式的图像;
图21示出了其中视差光学部件夹在偏振器之间的透射型LCD;
图22a示出了其中视差光学部件位于层叠偏振器外部的透射型LCD;
图22b示出了其中视差光学部件位于单元内偏振器外部的透射型LCD;
图23示出了其中视差光学部件和补偿层仅位于一侧的透射型LCD;
图24示出了其中视差光学部件与背光相邻的透射型LCD;
图25示出了带有视差光学部件的反射型LCD;
图26a和26b示出了带有视差光学部件的透反型LCD;
图27示出了带有视差光学部件、不使用偏振器来形成图像的显示器;
图28a示出了OLED显示器的阳极配置的平面图;
图28b示出了OLED显示器的阴极配置的平面图;
图28c示出了OLED显示器的侧视图,其中示出了视差光学部件和像素;
图29示出了同时展现4种不同图像显示功能的显示器;
图30示出了具有用户定义图像功能区域的显示器;
图31示出了具有用户定义图像功能窗口的显示器;
图32示出了具有示出3D按钮的窗口的显示器;
图33示出了由视差光学部件和像素化显示器构成的方向性显示器;
图34a示出了像素1e的观看窗口;
图34b示出了像素1e的亮度的建模角度响应;
图35a示出了像素1f的观看窗口;
图35b示出了像素1f的亮度的建模角度响应;
图36a示出了像素1h的观看窗口;
图36b示出了像素1h的亮度的建模角度响应;
图37a示出了像素1g的观看窗口;
图37b示出了像素1g的亮度的建模角度响应;
图38a示出了寻址到像素、产生公开宽观看模式的图像;
图38b示出了寻址到像素、产生强私密模式的图像;
图38c示出了寻址到像素、产生强私密模式的图像;
图38d示出了寻址到像素、产生强私密3D模式的图像;
图38e示出了寻址到像素、产生3D模式的图像;
图39示出了由视差光学部件和像素化显示器构成的方向性显示器;
图40a示出了像素1j的观看窗口;
图40b示出了像素1j的亮度的建模角度响应;
图41a示出了像素1k的观看窗口;
图41b示出了像素1k的亮度的建模角度响应;
图42a示出了像素1l的观看窗口;
图42b示出了像素1l的亮度的建模角度响应;
图43a示出了寻址到像素、产生公开宽观看模式的图像;
图43b示出了寻址到像素、产生强私密模式的图像;
图43c示出了寻址到像素、产生强私密3D模式的图像;
图43d示出了寻址到像素、产生3D模式的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图29图示了多图像功能显示器22,该显示器同时呈现但不限于四种不同图像功能40、41、42、43。图像功能40、41、42、43具有给定的尺寸和形状,并处于显示器上不同的空间位置。图像功能可以是但并不局限于常规模式40、3D模式41、私密模式42和双视模式43。图像功能40、41、42、43可以在显示器的预定区域中激活,或者可以在显示器上用户定义的区域50中激活(图30)。图像功能40、41、42、43也可以与运行应用程序如字处理软件、电子制表软件、图片图像浏览器或视频图像浏览器的特定窗口61(图31)相关联。这种窗口61将保持所分配的图像功能,而无论该窗口在显示器22上的位置如何。
显示器22包含控制装置(或者与外部控制装置相协作),其选择由显示装置的哪些区域执行哪些图像功能或“显示观看模式”。显示装置的任何区域,典型地包括多个“拓扑相连”像素,能够执行任一图像功能,从而控制装置可以根据显示器的当前应用,任意选择任一显示装置区域来执行任一图像功能。图像功能同时执行,并且由控制装置排他地选择,该控制装置选择与相应视差元件相关联的每一像素组中哪些显示装置像素来显示哪些图像像素,如后所述。
因此,在图29所示的示例中,控制装置选择显示装置中与40相对应的“任意”第一区域以及第一区域中每一像素组的像素的第一组合,以提供具有第一观看范围特性的第一显示观看模式(例如常规模式)。控制装置同时选择显示装置中与41、42、43相对应的“任意”第二、第三和第四区域以及相应显示装置区域中每一组的像素的第二、第三和第四组合,以提供具有与第一观看范围特性不同、且彼此不同的观看范围特性的第二(3D)、第三(私密)和第四(双视)显示观看模式。
图30示出了多图像功能显示器22上的用户定义区域50。多图像功能显示器22具有运行应用程序例如字处理软件、电子制表软件、图片图像浏览器或视频图像浏览器的窗口60。用户定义区域50可以通过输入装置如鼠标、键盘或触摸屏来建立。然后预定图像功能40、41、42、43可以分配给用户定义区域50,使得与用户定义区域在空间上交迭的窗口60进行与用户定义区域50相关联的图像功能。该图像功能可以是但不限于常规模式40、3D模式41、私密模式42和双视模式43。
参考图30,考虑具有用户定义图像功能区域50的多功能显示器22的具体示例。在该示例中,用户定义区域50的图像功能是私密模式42,而用户定义区域50之外的所有区域是常规模式40。与图像功能为私密模式42的用户定义区域50在空间上交迭的窗口60中包含的信息可由相对显示器基本上位于在轴位置的人观看。然而,与用户定义区域50在空间上交迭的窗口60中包含的信息不可由相对显示器基本上位于离轴位置的人观看。与用户定义区域50在空间上不交迭的窗口60中包含的信息可由相对显示器位于在轴和离轴位置的人观看,即,与用户定义区域50在空间上不交迭的窗口60是常规模式。
图31示出了带有窗口61的多图像功能显示器22,其中窗口61具有用户定义图像功能40、41、42、43。窗口61例如可以包含应用程序,如字处理软件、图片浏览器、web浏览器等。窗口61例如可以包含图片和/或文本和/或视频信息。与窗口61相关联的图像功能可以是但不限于常规模式40、3D模式41、私密模式42和双视模式43。用户通过输入装置如鼠标、键盘或触摸屏,可以定义窗口61的图像功能。自动化处理可以定义窗口61的图像功能。用户或者自动化处理可以在显示器上移动(“托和拉”)窗口61,同时窗口61保持与之相关联的图像功能。
参考图31,考虑带有具备用户定义图像功能的窗口61的多功能显示器22的具体示例。在该示例中,窗口61的图像功能是私密模式42,而窗口61之外的所有区域是常规模式40。窗口61中包含的信息可由相对显示器基本上位于在轴位置的人观看。窗口61中包含的信息不可由相对显示器基本上位于离轴位置的人观看。
允许任意选择不同显示装置区域以具备观看范围特性不同的不同观看模式的功能在下述实施例中描述。
图15中示意性示出了优选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非可控视差光学部件2和显示器9,如图3b详细所示。视差光学部件根据图7a形成,且包括透镜元件4的阵列,其中透镜元件之间的间隔填充有非透明材料3。图7b、c和d中示出了备选视差光学部件。透镜元件4是柱状会聚型,并提供一维视差。然而,可选地,透镜元件4可以为球状会聚,并可以提供二维视差(例如,如图11a和11b所示)。图15中的视差光学部件2所具有的间距(间距1)基本上与显示器9的四个像素的间距(间距2)相同。间距2结合了像素类型A、B、C和D。与每一透镜元件4相关联的A、B、C和D类像素构成一组,其中第一像素1a与透镜元件4对准,第二和第三像素1b、1c在第一像素1a相反侧,且第四像素1d在第二和第三像素之外。每一第四像素由相邻的像素组共享。分别为A、B、C和D类型的像素1a、1b、1c和1d可以是白像素。分别为A、B、C和D类型的像素1a、1b、1c和1d可以是彩色子像素。透镜4顶点基本上居中于像素类型A周围。
当非透明材料3(隔栅)的宽度与视差光学部件的间距(间距1)之比在0%和40%之间,优选值在20%左右时,得到满意的成像性能。大的隔栅宽度与透镜宽度之比得到好的成像能力。然而,如果该比值过大,由于隔栅变得可见而出现图像假象。因此,必须选择隔栅宽度,使其对于观看者基本上不醒目,但又实现足够的成像结果。按棋盘配置设置的隔栅(图10b)相对于一维隔栅配置(图10a)给出较少的可见图像假象。使用60μm的隔栅宽度、240μm的透镜宽度、50μm的透镜高度以及曲率半径为200μm的透镜,可以得到优选的性能。与基板6的厚度相等的距离将透镜的顶点与像素层分开。当基板6的厚度在30μm和200μm之间改变时,得到满意的成像性能。当基板6的厚度在100μm左右时得到优选的性能。一般而言,当基板6的厚度使得视差光学部件针对像素类型A产生如图16b所示的角度相关观看窗口从而像素类型A基本上可由显示器的观看者5在轴观看而基本上不可由显示器的观看者5b、5c离轴观看时,得到优选的成像性能。
当根据图12d将视差光学部件附到像素化显示器上时,得到优选的成像性能。每一组的各像素类型A、B、C和D与相应的透镜相协作,使得组中相应的像素可在显示器9和视差光学部件2(因而位于显示器9和观看窗口之间)之前的相应不同观看区域或“窗口”中观看。像素类型A的角度相关观看区域或窗口5A在图16a中示意性示出,并且在图16b中根据上述优选成像条件的详情予以准确建模。像素类型A基本上提供可由观看者5在轴以及绕显示器9的“中心”轴5’观看的图像。像素类型A不提供显示器9的观看者5b、5c基本上离轴可观看的图像。
像素类型B的角度相关观看区域或窗口5B在图17a中示意性示出,并且在图17b中根据上述优选成像条件的详情予以准确建模。像素类型B基本上提供可由观看者5在轴观看以及可由显示器9的观看者5b在左侧离轴观看的图像。像素类型B不提供显示器9的观看者5c在右侧基本上离轴可观看的图像。
像素类型C的角度相关观看区域或窗口5C在图18a中示意性示出,并且在图18b中根据上述优选成像条件的详情予以准确建模。像素类型C基本上提供可由观看者5在轴观看以及可由显示器的观看者5c在右侧离轴观看的图像。像素类型C不提供显示器9的观看者5b在左侧基本上离轴可观看的图像。
像素类型D的每一角度相关观看区域或窗口5D在图19a中示意性示出,并且在图19b中根据上述优选成像条件的详情予以准确建模。像素类型D基本上提供可由显示器9的观看者5c在右侧离轴观看以及显示器的观看者5b在左侧离轴观看的图像。像素类型D不提供显示器9的观看者5基本上在轴可观看的图像。通过设置像素类型A、B、C和D以在显示器的任一给定行和/或列中产生相同颜色,可以最小化不希望的图像假象。
从图16b、17b、18b和19b中可以看到,像素类型A、B、C和D与透镜元件4相协作,以产生观看区域,这些观看区域中相邻的观看区域部分交迭。
使用如图15所示的视差光学部件2和像素化显示器9,实现了具备多图像功能的显示器。为了实际实现多图像功能,必须以预定方式将图像寻址到像素化显示器上。更为具体地,不同图像必须以预定方式在空间上交织。显示模式的选择由每一组中像素的选择排他地确定。将图像寻址到图15所示实施例的像素类型A、B、C和D的一种方法在图20a-q中示出。图20a图示了通过以相同图像(人脸)来寻址像素类型A、B、C和D,从而实现宽角度观看公开模式(即,可从所有方向观看到人脸)。图20b图示了通过以第一图像(人脸)来寻址像素类型A,以与第一图像不同的第二图像(花朵)来寻址像素类型D,且以基本上是黑色图像(黑方框)的第三图像来寻址像素类型B和C,从而实现强私密模式,其中第一图像(人脸)基本上可由观看者5在轴观看,而第二图像(花朵)基本上可由观看者5b、5c离轴观看。
图20c图示了通过以第一图像(人脸)来寻址像素类型A、B和C且以第二图像(花朵)来寻址像素类型D,从而实现私密模式,其中第一图像(人脸)基本上可由观看者5在轴观看,而观看者5b、5c可离轴观看的图像是第一和第二图像的交织(脸部和花朵的交织)。因此,提供了对于在轴第一图像(人脸)的一定程度的私密性。图20b所提供的私密强度(即,在轴图像对于离轴观看者的模糊程度)优于图20c所提供的私密强度。然而,通过图20c中的寻址方案所提供的在轴图像质量在亮度和分辨率方面优于图20b所示的寻址方案。
图20d图示了以第一图像(人脸)来寻址像素类型A、B和C且以第二图像(人脸)来寻址像素类型D,其中第二图像由第一图像通过以预定方式改变亮度值使得第二图像亮度有效地为第一图像的逆或“负”来得到(即,第一图像中具有低亮度值的像素在第二图像中变为具有高亮度值的像素,反之亦然)。原始人脸图像(亮度值未变更)基本上可由观看者5在轴观看,而观看者5b、5c可离轴观看的图像是人脸和“负”人脸图像的交织,这导致离轴图像基本上不具备对比度从而难以解读(即,实现了离轴私密功能)。图20d中所示寻址方案的私密强度可以强于图20c中所示寻址方案提供的私密强度。
图20e图示了通过以第一图像(人脸)来寻址像素类型A和B,以基本上是黑色(黑方框)的第二图像来寻址像素类型C,且以第三图像(花朵)来寻址像素类型D,从而对于显示器9的观看者5c在右侧离轴观看,实现了如图20b所述寻址方案的强私密性,而对于显示器9的观看者5b在左侧离轴观看,实现了如图20c所述寻址方案的私密性。图20f图示了通过以第一图像(人脸)来寻址像素类型A和C,以基本上是黑色(黑方框)的第二图像来寻址像素类型B,且以第三图像(花朵)来寻址像素类型D,从而对于显示器9的观看者5b在左侧离轴观看,实现了如图20b所述寻址方案的强私密性,而对于显示器9的观看者5c在右侧离轴观看,实现了如图20c所述寻址方案的私密性。
图20g图示了通过以第一图像(人脸)来寻址像素类型A和B,以基本上是黑色(黑方框)的第二图像来寻址像素类型C,且以作为寻址到像素类型A和B的图像之“负”的第三图像(“负”人脸)来寻址像素类型D,从而对于显示器9的观看者5c在右侧离轴观看,实现了如图20b所述寻址方案的强私密性,而对于显示器9的观看者5b在左侧离轴观看,实现了如图20d所述寻址方案的私密性。
图20h图示了通过以第一图像(人脸)来寻址像素类型A和C,以基本上是黑色(黑方框)的第二图像来寻址像素类型B,且以作为寻址到像素类型A和C的图像(人脸)之“负”的第三图像来寻址像素类型D,从而对于显示器9的观看者5b在左侧离轴观看,实现了如图20b所述寻址方案的强私密性,而对于显示器9的观看者5c在右侧离轴观看,实现了如图20d所述寻址方案的私密性。
图20i图示了通过以基本上是黑色(黑方框)的第一图像来寻址像素类型A和D,以第二图像(人脸)来寻址图像类型B,且以第三图像(花朵)来寻址图像类型C,从而实现双视显示器9,其中第二图像(人脸)基本上可由显示器9的用户5b在左侧离轴观看,第三图像(花朵)基本上可由显示器9的用户5c在右侧离轴观看。
图20j图示了通过以基本上是黑色(黑方框)的第一图像来寻址像素类型A,以第二图像(人脸)来寻址图像类型B,以以第三图像(花朵)来寻址图像类型C,且以第四图像(太阳)来寻址像素类型D,从而实现了带有离轴私密性(如图20e中所述)的双视显示(如图20i所述)。参考图17b、图18b、图19b和图20j,第二图像(人脸)的观看窗口在显示器左侧离轴~5至~30度的角度,第三图像(花朵)的观看窗口在显示器右侧离轴~5至~30度的角度,同时对于所有离轴角度>~30度,得到私密性。
图20k图示了通过以第一图像(太阳)来寻址像素类型A,以第二图像(人脸)来寻址像素类型B,以第三图像(花朵)来寻址像素类型C,且以基本上是黑色(黑方框)的第四图像来寻址图像类型D,从而实现了带有在轴私密性的双视显示(如图20i所述)。参考图16b、图17b、图18b、图19b和图20k,第二图像(人脸)的观看窗口在显示器左侧离轴>~30度的角度,第三图像(花朵)的观看窗口在显示器右侧离轴>~30度的角度,同时观看者基本上在轴观看到由第一、第二和第三图像构成的交织图像。
图201图示了通过以基本上是黑色(黑方框)的第一图像来寻址像素类型A,以第二图像(人脸)来寻址像素类型B,以第三图像(花朵)来寻址像素类型C,且以第二图像的“负”的第四图像(“负”人脸)来寻址图像类型D,从而实现了带有离轴私密性的双视显示(如图20j所述)。
图20m图示了通过以基本上是黑色(黑方框)的第一图像来寻址像素类型A和D,以第二图像(人左眼看到的船只)来寻址像素类型B,且以第三图像(人右眼看到的船只)来寻址像素类型C,从而可在轴观看船只的自动立体图像。第二和第三图像是“立体图像对”,且表示每一只眼睛观看到的船只图像。
图20n图示了通过以基本上是黑色(黑方框)的第一图像来寻址像素类型A和C,以第二图像(人右眼看到的船只)来寻址像素类型B,且以第三图像(人左眼看到的船只)来寻址像素类型D,从而可在显示器左侧离轴观看船只的自动立体图像。
图20o图示了通过以基本上是黑色(黑方框)的第一图像来寻址像素类型A和B,以第二图像(人左眼看到的船只)来寻址像素类型C,且以第三图像(人右眼看到的船只)来寻址像素类型D,从而可在显示器右侧离轴观看船只的自动立体图像。
图20p图示了以基本上是黑色(黑方框)的第一图像来寻址像素类型A,以第二图像(人左眼看到的船只)来寻址像素类型B,以第三图像(人右眼看到的船只)来寻址像素类型C,且以第四图像(太阳)来寻址像素类型D,从而可在轴观看船只的自动立体图像,同时带有图20c所述的离轴私密性。
图20q图示了以基本上是黑色(黑方框)的第一图像来寻址像素类型A,以第二图像(人左眼看到的船只)来寻址像素类型B,以第三图像(人右眼看到的船只)来寻址像素类型C,且以第四图像(“负”船只)来寻址像素类型D,从而可在轴观看船只的自动立体图像,同时带有图20d所述的离轴私密性。
图2示出了多图像功能显示器22,包括像素化显示器9、视差光学部件2以及视差光学部件所形成于的基板7。眼睛5指示多图像功能显示器22的观看侧。图3a示出了常规像素化显示器9,其不具备多图像功能,包括与观看者5最接近的基板6、与基板6相对的第二基板6b、以及像素1的阵列。图3b示出了图3a所示常规显示器如何通过增加视差光学部件2进行改进以实现具备多图像功能的显示器22。可能需要减薄图像面板基板6以便使视差光学部件7位于相距像素1适当距离处。为了减小多图像功能显示器22的厚度和重量,可以在将视差光学部件2附至图像显示器9之后来减薄基板7。
图4示出了多图像功能显示器22,包括像素化显示器9以及直接形成于图像显示器上的视差光学部件2。用户5的眼睛指示多图像功能显示器22的观看侧。图5a示出了常规像素化显示器,其不具备多图像功能,包括与观看者5最接近的基板6、与基板6相对的第二基板6b、以及像素1的阵列。图5b示出了图5a所示常规显示器9如何通过增加视差光学部件2进行改进以实现具备多图像功能的显示器22。可能需要减薄图像面板基板6以便使视差光学部件2位于相距像素1适当距离处。第二基板6b可以保持不变。由于省略了视差光学部件所形成于的基板7,图5b所示具有多图像功能的显示装置可以比图3b所示的显示装置更薄和更轻。
图6a示出了常规像素化显示器9,其不具备多图像功能,包括与观看者5最接近的基板6、与基板6相对的第二基板6b、以及像素1的阵列。图6b示出了图6a所示显示器如何通过增加视差光学部件2进行改进以实现具备多图像功能的显示器22。视差光学部件2位于图像显示面板22的基板6和基板6b之间。
图7图示了形成于基板7上,可以用于实现如图3b或6b所示多图像功能显示器22的各种类型视差光学部件2。
图7a示出了由透镜元件4的阵列构成的视差光学部件2,其中透镜元件之间的间隔填充有非透明材料3。该配置形成视差隔栅(barrier),其中每一视差元件包括含有透镜的孔。图7b示出了由透镜元件4的阵列构成的视差光学部件,在透镜元件之间具有透明区域。图7c示出了由透镜元件4的紧密封装阵列构成的视差光学部件。图7d示出了由非透明材料3形成的非透射区域的周期性阵列所构成的视差光学部件。
图8图示了可以直接形成于像素化显示器9的基板6上以便实现如图5b所示多图像功能显示器22的各种类型视差光学部件2。图8a示出了由透镜元件4的阵列构成的视差光学部件2,其中透镜元件之间的间隔填充有非透明材料3。图8b示出了由透镜元件4的阵列构成的视差光学部件,在透镜元件4之间具有透明区域。图8c示出了由透镜元件4的紧密封装阵列构成的视差光学部件。图8a、图8b和图8c所示的透镜元件可以通过刻蚀工艺或模制工艺直接形成于基板6中。图8d示出了由非透明材料3形成的非透射区域的周期性阵列所构成的视差光学部件。
图9图示了可以形成于像素化显示器9的基板6和基板6b之间以便实现如图6b所示多图像功能显示器22的各种类型视差光学部件2。图9a示出了由透镜元件4的阵列构成的视差光学部件2,其中透镜元件之间的间隔填充有非透明材料3。图9b示出了由透镜元件4的阵列构成的视差光学部件,在透镜元件之间具有透明区域。图9c示出了由透镜元件4的紧密封装阵列构成的视差光学部件。图9d示出了由非透明材料3形成的非透射区域的周期性阵列所构成的视差光学部件。在图9(a-d)的所有示例中,透明偏振层20可以用于偏振化视差光学部件,并使视差光学部件与像素1相隔预定量。偏置层可以根据SU-8 2050(MicroChem)来制造。
图10a示出了由透镜元件4、21以及非透明材料3的阵列构成的视差光学部件如何可以制造为仅在一维中为周期性的结构。透镜元件4可以是柱状的,以提供柱状汇聚。图10b图示了由透镜元件4、21以及非透明材料3的阵列构成的视差光学部件如何可以制造为在二维中为周期性且形成棋盘配置的结构。透镜元件4可以为柱状或球状。对于非透明材料的相同覆盖面积,同图10a中所示的配置相比,图10b中的棋盘配置可见度低且产生较少的不希望图像假象。
图11a图示了由球状透镜元件4以及非透明材料3的阵列构成的视差光学部件如何可以制造为在二维中为周期性的结构。图11a中的透镜元件能够将光聚焦为点。图11b图示了由球状透镜元件4以及非透明材料3的阵列构成的视差光学部件如何可以制造为在二维中为周期性的结构。图11b中的透镜元件能够将光聚焦为点。
图12图示了如何将视差光学部件附至像素化显示器9的基板6以实现如图3b所示的多图像功能显示器22。图12a图示了如何使用胶8或胶状材料8b来粘附视差光学部件。为了使透镜阵列执行成像功能,图12a中的胶8或胶状材料8b必须具有与构成透镜的材料实质上不同的折射率。将视差光学部件2胶粘至像素化显示器9建立了物理上健壮的光学系统。为了增加透镜的成像能力,图12a中所示的胶层可以以空气替代。图12b、图12c、图12d以及图12e图示了如何将视差光学部件附至基板6使得空气23界面基本上围绕透镜。
具备多图像功能的显示器22可以由像素化显示器9来建立,无论像素化显示器9的像素布局配置如何。图13a、图13b、图13c和图13d图示了与多图像功能显示器22兼容的不同像素布局配置的一些但并非穷尽的列表。红、绿、蓝和白像素分别以24、25、26和27示出。
图14图示了对于处于有限距离处的观看者5,位于像素化显示器9中心的像素的角度观看函数必须不同于位于像素化显示器9外围的像素的角度观看函数。为了有助于对中心像素和外围像素实现不同观看函数,视差光学部件的间距需要小于或等于具体像素配置的间距(即,对于图15、图33和图39,间距2≥间距1)。这被称作视点校正。典型的,α间距1=间距2,其中α取1至0.99的值。
参考图21,所使用的显示器类型为透射型LCD,其具有例如由玻璃制成的基板6和17。光源是置于显示器与视差光学部件2相反侧的背光10。在该情况下,图像形成层是液晶11的薄层,其通过连接至透明电极13的TFT来寻址。为了形成图像,液晶层必须夹在一对偏振器14之间,并且图像质量经常由于使用位于液晶层任一侧且位于偏振器内部的补偿膜15来得以改善。在该实施例中,透镜4和隔栅3视差光学部件处于偏振器之间,从而从背光到观看者的方向光学元件的顺序为:偏振器14、补偿层15、液晶层11、透镜4和隔栅配置3、补偿层15、偏振器14。
参考图22,示出了透射型LCD,其中由透镜4和隔栅3构成的视差光学部件2位于偏振器对14外部。从背光10到观看者的方向光学元件的顺序现在为:偏振器14、补偿层15、液晶层11、补偿层15、偏振器14、透镜4和隔栅配置3。偏振器和补偿层可以具有层叠于将液晶层夹于中间的玻璃基板6、17上的类型,如图22a所示。备选地,偏振器和补偿层可以为单元内型,从而它们位于玻璃基板和液晶层之间,如图22b所示。备选地,可以具有单元内光学元件(偏振器、补偿膜)和可层叠光学元件(偏振器、补偿膜)的任意组合。
参考图23,所使用的显示器类型为透射型LCD。在该情况下,偏振器14位于透镜4和隔栅3的任一侧,但是补偿层均处于透镜和隔栅配置的一侧,如图23所示。同样,补偿层15可以位于玻璃基板外部或者与液晶层11相邻。偏振器14形成显示器的“外侧元件”,且由隔栅3和透镜形成的视差光学部件位于这些外侧元件之间。
参考图24,所使用的显示器类型为透射型LCD,其中由透镜4和隔栅3构成的视差光学部件2位于背光和LCD之间。
参考图25,所使用的显示器类型为反射型LCD。在此,光源为环境光,环境光通过前偏振器14,然后通过可选的补偿层15,然后通过形成视差光学部件2的透镜4加隔栅3以及液晶层11,之后被反射器16反射,且然后通过光学系统(液晶层至视差光学部件至偏振器)返回。在图25中,反射器16位于电极13b之上。反射器16可以位于电极13a之下,或者位于基板17的外表面上。
参考图26,所使用的显示器类型为透反型LCD,其中显示器的每一像素具有透射和反射部分。图26图示了每一像素的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可以沿着透镜的对称轴设置。图26a示出了反射部分内该装置的截面图,图26b示出了透射部分内的截面图。
参考图27,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使用并不利用偏置光学部件来形成图像的显示器。图27图示了图像形成层18,该图像形成层可以为电泳层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层或发光二极管(LED)层或等离子显示层或场效应装置(FED)层或表面传导电子发射(SED)层或荧光层。
参考图28a、图28b和图28c,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利用仅工作于反向或正向偏置的显示器,例如LED显示器或OLED显示器。这里,使用OLED显示器的示例来说明本发明该实施例的构思。图28a中示出了电极(可以是阳极)和电子开关配置的平面图,其中每一像素包括两个区域:1x和1y。电压V1施加于区域1x和1y。1x和1y的横向宽度可以相同,但是区域1y的优选横向宽度约为区域1x横向宽度的2至4倍。
图28b中示出了电极配置(可以是阴极)的平面图,其中图28a中所示的像素区域1x和1y分别直接位于电极19a和19b下方。电压V2和V3分别独立施加于电极19a和19b。
图28c图示了具有像素区域1x和1y的显示器的侧视图以及视差光学部件的相对定位以便为区域1x和1y提供角度相关观看窗口。在工作于正向偏置的OLED显示器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相同的电子开关12b,例如提供OLED发射所需电流的薄膜晶体管(TFT)配置,来寻址像素区域1x和1y。为了接通区域1x和1y,V2和V3设置为与V1充分不同,使得越过二极管光发射阈值并进行光发射。
为了关闭区域1y,V3设置为与V1充分不同,使得不越过二极管光发射阈值且不出现光发射。通过从像素区域1x和1y发光的情况改变为只有区域1x发光的情况,显示器的视角将从宽变为窄(公开变为私密),这是由于如图28c所示的视差光学部件所提供的成像功能。该系统的优点在于:因为相同数据施加到像素区域1x和1y,只需要1个电子开关来控制区域1x和1y。通过将相对电极19a、19b图案化为与像素区域1x和1y重合且独立控制施加于19a和19b的电压,可以选择是否在像素区域1x或1y或两个区域或者不在其上显示TFT数据。这种驱动技术对于LED或OLED显示器起作用,因为这种显示器需要正向偏置,但是不能用于(例如)向列LCD中,因为其对正负电压都进行响应。然而,其可以用于双稳态或极性LCD(例如铁电或挠曲电(flexoelectrics)物质),这种LCD依赖于为对其寻址而施加的电压的符号来开关。
US20070146236A1中描述的方法可以用来增加多图像功能显示器的亮度。GB 2445982中描述的方法可以用来增强多图像功能显示器的图像质量。
显示器或者结合有显示器的装置或设备的另一功能(例如输出特征)可以同时根据图像显示功能或模式来控制。例如,当显示器在公开模式和私密模式之间改变时,可以改变声音设置的音量。
用户可以通过手动输入装置,例如触摸屏、专用控制按钮、语音识别输入或姿态识别输入,将给定的图像显示功能(例如,公开模式)改变为不同的图像显示功能(例如,私密模式)。可以通过预定的自动化处理,将给定的图像显示功能(例如,公开模式)改变为不同的图像显示功能(例如,私密模式)。
参考图32,对于数据输入可以实现3D触摸按钮应用70。能够对在轴用户5进行3D模式41的多图像功能显示器22包括图像发生器或与图像发生器相协作,以显示具有3D外观的按钮的图像。3D按钮图像的顶部表面可以被设计成表现为基本上处于显示器的平面之上71或者基本上处于显示器的平面中72或者基本上处于显示器的平面之下73。通过输入装置,例如鼠标、触摸屏、姿态识别单元等,用户可以与3D按钮交互以调用动作。在与特定3D按钮交互时,图像发生器改变3D按钮图像,以改变图像的感知深度位置。例如,所表现出来的3D按钮顶部所处的平面发生改变,即,一旦记录了交互,3D按钮的顶部基本上表现为处于不同平面中。对所表现出来的3D按钮顶部所处的平面进行改变,提供了对用户的视觉确认:与3D按钮的交互过程已被记录,信息已被成功输入。如果多图像功能显示器22装配有具备接近度检测功能的触摸传感器,则用户可以与3D按钮交互,而无需物理触摸多图像功能显示器22。这具有这样的优点:避免多图像功能显示器22被指尖触摸,而这会降低图像质量。
图33示意性示出的实施例包括视差光学部件2和显示器9,如图3b详细所示。视差光学部件根据图7a形成,包括透镜元件4的阵列,其中透镜元件之间的间隔填充有非透明材料3。备选的视差光学部件选项在图7b、c和d中示出。图33中的视差光学部件2具有的间距(间距1)基本上与显示器9的四个像素的间距(间距2)相同。间距2结合了像素类型分别为E、F、G和H的第一至第四像素。像素类型E、F、G和H可以是白像素。像素类型E、F、G和H可以是彩色像素。透镜4顶点相对于像素类型E和F对称居中。具体地,类型E和F的第一和第二像素位于包含透镜4的中心线31且基本上垂直于视差光学部件2延伸的平面30的相反侧。类型G和H的第三和第四像素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二像素与平面30相反的一侧。
当非透明材料(隔栅)的宽度与视差光学部件的间距(间距1)之比在0%和40%之间,优选值在20%左右时,得到满意的成像性能。大的隔栅宽度与透镜宽度之比得到好的成像能力。然而,如果该比值过大,由于隔栅变得可见而出现图像假象。因此,必须选择隔栅宽度,使其对于观看者基本上不醒目,但又实现足够的成像结果。按棋盘配置设置的隔栅(图10b)相对于一维隔栅配置(图10a)给出较少的可见图像假象。使用30μm的隔栅宽度、120μm的透镜宽度、40μm的透镜高度以及曲率半径为65μm的透镜,可以得到优选的性能。与基板6的厚度相等的距离将透镜的顶点与像素层分开。当基板6的厚度在30μm和200μm之间改变时,得到满意的成像性能。当基板6的厚度在75μm左右时得到优选的性能。当根据图12d将视差光学部件附到像素化显示器上时,得到优选的成像性能。
像素类型E的角度相关观看窗口在图34a中示意性示出,并且在图34b中根据上述优选成像条件的详情予以准确建模。像素类型E基本上提供可由观看者5在轴观看以及显示器9的观看者5b在左侧离轴观看的图像。
像素类型F的角度相关观看窗口在图35a中示意性示出,并且在图35b中根据上述优选成像条件的详情予以准确建模。像素类型E基本上提供可由观看者5在轴观看以及显示器9的观看者5c在右侧离轴观看的图像。
像素类型H的角度相关观看窗口在图36a中示意性示出,并且在图36b中根据上述优选成像条件的详情予以准确建模。像素类型H基本上提供可由显示器9的观看者5c在右侧离轴观看的图像。
像素类型G的角度相关观看窗口在图37a中示意性示出,并且在图37b中根据上述优选成像条件的详情予以准确建模。像素类型G基本上提供可由观看者5b在左侧离轴观看的图像。通过设置像素类型E、F、G和H以在任一给定行和/或列中产生相同颜色,可以最小化不希望的图像假象。
使用如图33所示的视差光学部件2和像素化显示器9,实现了具备多图像功能的显示器。为了实际实现多图像功能,必须以预定方式将图像寻址到像素化显示器上。更为具体地,不同图像必须以预定方式在空间上交织。将图像寻址到图33所示实施例的像素类型E、F、G和H的一种方法在图38a-e中示出。图38a图示了通过以相同图像(人脸)来寻址像素类型E、F、G和H,从而实现宽角度观看公开模式(即,可从所有方向观看到微笑的人脸)。图38b图示了通过以第一图像(人脸)来寻址像素类型E和F,且以与第一图像不同的第二图像(花朵)来寻址像素类型G和F,从而实现强私密模式,其中第一图像(人脸)基本上可由观看者5在轴观看,而第二图像(花朵)基本上可由观看者5b、5c离轴观看。
图38c图示了通过以第一图像(人脸)来寻址像素类型E和F,以第二图像(太阳)来寻址像素类型G,且以第三图像(花朵)来寻址图像类型H,从而实现了私密模式,其中第一图像(人脸)基本上可由观看者5在轴观看,而第二图像(太阳)可由观看者5b在左侧离轴观看,同时第三图像(花朵)可由观看者5c在右侧离轴观看。因此,对于在轴第一图像(人脸)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私密性。
图38d图示了通过以第一图像(人左眼看到的船只)来寻址像素类型E且以第二图像(人右眼看到的船只)来寻址像素类型F,从而可在轴观看船只的自动立体图像。第一和第二图像是“立体图像对”,且表示每一只眼睛观看到的船只图像。通过以第三图像(花朵)来寻址像素类型G和H,实现了3D私密模式,其中可在轴观看船只的自动立体图像,且离轴看到花朵的图像。
图38e图示了通过以第一图像(人左眼看到的船只)来寻址像素类型E,以第二图像(人右眼看到的船只)来寻址像素类型F,且以第三图像(船只的非立体图像)来寻址像素类型G和H,从而可在轴观看船只的自动立体图像,同时可离轴观看相同船只图像的非立体图像。
图39示意性示出的实施例包括视差光学部件2和显示器9,如图3b详细所示。视差光学部件根据图7a形成,包括透镜元件4的阵列,其中透镜元件之间的间隔填充有非透明材料3。备选的视差光学部件选项在图7b、c和d中示出。图39中的视差光学部件2具有的间距(间距1)基本上与显示器9的三个像素的间距(间距3)相同。间距3结合了像素类型分别为J、K和L的第一至第三像素。像素类型J、K和L可以是白像素。像素类型J、K和L可以是彩色像素。透镜4顶点相对于像素类型J和K对称居中。具体地,类型J和K的第一和第二像素位于平面30的相反侧,类型L的第三像素位于第一和第二像素与平面30的相反侧。除了显示器边缘之外的第三像素由第一至第三像素的相邻组所共享。
当非透明材料(隔栅)的宽度与视差光学部件的间距(间距1)之比在0%和40%之间,优选值在20%左右时,得到满意的成像性能。大的隔栅宽度与透镜宽度之比得到好的成像能力。然而,如果该比值过大,由于隔栅变得可见而出现图像假象。因此,必须选择隔栅宽度,使其对于观看者基本上不醒目,但又实现足够的成像结果。按棋盘配置设置的隔栅(图10b)相对于一维隔栅配置(图10a)给出较少的可见图像假象。使用35μm的隔栅宽度、113μm的透镜宽度、30μm的透镜高度以及曲率半径为39μm的透镜,可以得到优选的性能。与基板6的厚度相等的距离将透镜的顶点与像素层分开。当基板6的厚度在30μm和200μm之间改变时,得到满意的成像性能。当基板6的厚度在75μm左右时得到优选的性能。当根据图12d将视差光学部件附到像素化显示器上时,得到优选的成像性能。
像素类型J的角度相关观看窗口在图40a中示意性示出,并且在图40b中根据上述优选成像条件的详情予以准确建模。像素类型J基本上提供观看者5可在轴观看以及显示器9的观看者5b可在左侧离轴观看的图像。
像素类型K的角度相关观看窗口在图41a中示意性示出,并且在图41b中根据上述优选成像条件的详情予以准确建模。像素类型K基本上提供观看者5可在轴观看以及显示器9的观看者5c可在右侧离轴观看的图像。
像素类型L的角度相关观看窗口在图42a中示意性示出,并且在图42b中根据上述优选成像条件的详情予以准确建模。像素类型L基本上提供观看者5c可在右侧离轴观看以及显示器9的观看者5b可在左侧离轴观看的图像。
使用如图39所示的视差光学部件2和像素化显示器9,实现了具备多图像功能的显示器。为了实际实现多图像功能,必须以预定方式将图像寻址到像素化显示器上。更为具体地,不同图像必须以预定方式在空间上交织。将图像寻址到图39所示实施例的像素类型J、K和L的一种方法在图43a-d中示出。
图43a图示了通过以相同图像(微笑的人脸)来寻址像素类型J、K和L,从而实现宽角度观看公开模式(即,可从所有方向观看到微笑的人脸)。
图43b图示了通过以第一图像(人脸)来寻址像素类型J和K且以与第一图像不同的第二图像(花朵)来寻址像素类型L,从而实现强私密模式,其中第一图像(人脸)基本上可由观看者5在轴观看,而第二图像(花朵)基本上可由观看者5b在左侧以及观看者5c在右侧离轴观看。
图43c图示了通过以第一图像(人左眼看到的船只)来寻址像素类型J且以第二图像(人右眼看到的船只)来寻址像素类型K,从而可在轴观看船只的自动立体图像。第一和第二图像是“立体图像对”,且表示每一只眼睛观看到的船只图像。通过以第三图像(花朵)来寻址像素类型L,实现了3D私密模式,其中可在轴观看船只的自动立体图像,且离轴看到花朵的图像。
图43d图示了通过以第一图像(人左眼看到的船只)来寻址像素类型J,以第二图像(人右眼看到的船只)来寻址像素类型K,且以第三图像(船只的非立体图像)来寻址像素类型L,从而可在轴观看船只的自动立体图像,同时可离轴观看相同船只图像的非立体图像。
参考图15、图17、图18和图20m,可以实现自动立体3D模式,其中观看者5在轴感知到3D图像,而观看者5b、5c离轴感知到2D图像。参考图33、图34、图35、图38d和图38e,可以实现自动立体3D模式,其中观看者5在轴感知到3D图像,而观看者5b、5c离轴感知到2D图像。参考图39、图40、图41、图43c和图43d,可以实现自动立体3D模式,其中观看者5在轴感知到3D图像,而观看者5b、5c离轴感知到2D图像。具有3D图像的单一观看位置而所有其他观看位置提供2D图像的自动立体3D显示系统,如上述这些系统,具有如下优点:用户不会经历“逆3D图像”。逆3D图像使得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反转,从而左眼图像被右眼看到,反之亦然。逆3D图像是非跟踪自动立体3D显示器的共同问题,且在用户横向移动头部离开正确3D观看位置可察觉到的距离时发生。3D图像和逆3D图像之间的图像抖动对于用户而言是不舒适且令人扫兴的。
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显然,可以进行多种改变。这种改变不应被视为脱离了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明显的所有这种修改应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42)

1.一种显示器,包括:
视差光学部件,具有多个视差元件;
显示装置,具有设置成组的多个像素,每一组与视差光学部件的视差元件相协作,从而组中相应的像素在相应的不同观看区域中可观看;以及
控制装置,能够选择显示装置的任意第一和第二区域,并能够针对图像显示,同时选择第一区域中每一组的像素的第一组合以及第二区域中每一组的像素的不同于第一组合的第二组合,以提供同时的、具备不同观看范围特性的第一和第二显示观看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控制装置能够选择显示装置的任意至少一个另一区域,并能够针对图像显示,选择所述至少一个另一区域中每一组的像素的不同于第一和第二组合的至少一个另一组合,以提供同时的、具有不同于第一和第二模式的观看范围特性的至少一个另一观看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另一区域包括单独的第三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另一区域包括多个另外区域。
5.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器,其中,第一模式是公开模式。
6.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观看区域中相邻的观看区域部分交迭。
7.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视差光学部件是非可控的。
8.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显示模式的选择由每一组的像素选择唯一地确定。
9.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每一模式选自以下各项中的至少某些项:第一私密模式,其观看区域包括显示器轴;第二私密模式,其观看区域偏离显示器轴;公开模式;第一双视模式,其观看区域位于显示器轴两侧;第二双视模式,其观看区域位于显示器轴一侧;以及自动立体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至少一个模式包括自动立体模式,且该显示器包括用于生成用户可操作控制装置的三维图像以由显示装置显示的图像发生器以及用于检测用户操作的输入装置,其中图像发生器被设置为响应于输入装置检测到用户操作,改变控制装置图像的感知深度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控制装置是控制按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器,其中,图像发生器被设置为响应于输入装置的检测,改变控制按钮图像的上表面的感知深度平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输入装置包括鼠标、触摸屏、姿态识别装置和接近度检测器之一。
14.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每一视差元件提供二维视差。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每一视差元件提供一维视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每一组包括与相协作的视差元件的中心对准的第一像素、位于第一像素的相反侧的第二和第三像素、以及位于第二或第三像素与第一像素相反一侧的至少一个第四像素。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四像素由相邻组共享。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每一组包括位于包含相协作的视差元件的中心线且实质上垂直于视差光学部件延伸的平面相反侧的第一和第二像素、以及位于第一和第二像素与所述平面相反侧的第三像素。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至少一个第三像素由相邻组共享。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每一组包括位于包含相协作的视差元件的中心线且实质上垂直于视差光学部件延伸的平面相反侧的第一和第二像素、以及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二像素与所述平面相反侧的第三和第四像素。
21.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每一组的像素具有相同颜色。
22.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视差光学部件包括视差元件的一维阵列。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视差光学部件包括视差元件的二维阵列。
24.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视差光学部件包括透镜阵列。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视差光学部件包括视差隔栅。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每一视差元件包括含有透镜的孔径。
27.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视差光学部件形成于显示装置的基板上。
28.根据权利要求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视差光学部件附于显示装置的基板上。
29.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视差光学部件置于显示装置的外侧元件之间。
30.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显示装置是透射型装置、反射型装置和透反型装置之一。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显示装置是液晶装置。
32.根据权利要求1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显示装置是发射型装置。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显示装置是发光二极管装置、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等离子显示装置、场发射装置和阴极射线管之一。
34.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视差光学部件置于显示装置和观看区域之间。
35.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器,包括手动输入装置,该手动输入装置与显示装置相协作以允许手动选择观看模式。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手动输入装置包括触摸屏装置。
37.一种显示器,包括视差光学部件以及具有设置成组的多个像素的显示装置,每一组与视差光学部件的视差元件相协作并包括与视差元件对准的第一像素、处于第一像素相反侧的第二和第三像素、以及处于第二或第三像素与第一像素相反侧的至少一个第四像素。
38.一种交互式三维显示器,包括:
显示装置;
图像发生器,用于生成用户可操作控制装置的三维图像以便由显示装置显示;以及
输入装置,用于检测用户操作,
其中图像发生器被设置为响应于输入装置检测到用户操作,改变控制装置图像的感知深度位置。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显示装置是自动立体显示装置。
40.根据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控制装置是控制按钮。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显示器,其中,图像发生器被配置为响应于输入装置的检测,改变控制按钮图像的上表面的感知深度平面。
42.根据权利要求38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输入装置包括鼠标、触摸屏、姿态识别装置和接近度检测器之一。
CN2009801054307A 2008-02-21 2009-02-20 显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712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0803170.0 2008-02-21
GB0803170A GB2457691A (en) 2008-02-21 2008-02-21 Display with regions simultaneously operable in different viewing modes
PCT/JP2009/053621 WO2009104818A1 (en) 2008-02-21 2009-02-20 Displa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1237A true CN101971237A (zh) 2011-02-09
CN101971237B CN101971237B (zh) 2013-06-26

Family

ID=39284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543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71237B (zh) 2008-02-21 2009-02-20 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85018B2 (zh)
JP (1) JP5242695B2 (zh)
CN (1) CN101971237B (zh)
GB (1) GB2457691A (zh)
WO (1) WO2009104818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1626A (zh) * 2011-09-23 2012-01-25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立体显示装置
CN102682688A (zh) * 2011-03-11 2012-09-19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2843567A (zh) * 2011-06-23 2012-12-26 Lg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三维图像的装置和方法
CN103268033A (zh) * 2013-05-16 2013-08-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视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WO2013170498A1 (zh) * 2012-05-14 2013-11-2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系统及其影像显示方法
CN103562777A (zh) * 2011-05-30 2014-02-05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自动立体显示设备
CN104243963A (zh) * 2013-06-17 2014-12-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和触摸面板以及显示图像帧的方法
CN105580362A (zh) * 2013-09-30 2016-05-11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自动立体显示设备
CN107247350A (zh) * 2012-03-21 2017-10-13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显示设备和电子设备
CN107765438A (zh) * 2016-08-18 2018-03-06 群睿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显示装置及影像显示方法
CN108138048A (zh) * 2015-10-23 2018-06-08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光调制元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00463A2 (en) * 2007-01-03 2009-09-1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 display device
US20100293502A1 (en) * 2009-05-15 2010-11-18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equipped with multi-view display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mobile terminal
GB2473636A (en) 2009-09-18 2011-03-23 Sharp Kk Multiple view display comprising lenticular lens having regions corresponding to two different centres of curvature
US20110102413A1 (en) * 2009-10-29 2011-05-05 Hamer John W Active matrix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with segmented electrode
US8368727B2 (en) * 2010-01-18 2013-02-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Angular dependent pixels for trick view
DE102010018083B4 (de) * 2010-04-23 2013-05-08 Tridelity Ag Gleichzeitige Wiedergabe einer Mehrzahl von Bildern mittels einer zweidimensionalen Bilddarstellungs-Matrix
JP5573379B2 (ja) * 2010-06-07 2014-08-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画像制御方法
EP2461238B1 (en) 2010-12-02 2017-06-28 LG Electronics Inc.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an input device
CN102096200B (zh) * 2010-12-23 2012-04-18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及其透镜阵列
JP5594208B2 (ja) * 2011-03-28 2014-09-2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補助装置、および、表示システム
KR101890622B1 (ko) * 2011-11-22 2018-08-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입체영상 처리 장치 및 입체영상 처리 장치의 칼리브레이션 방법
EP2611152A3 (en) * 2011-12-28 2014-10-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display method and imaging processing thereof
KR20130076677A (ko) * 2011-12-28 2013-07-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영상 처리 시스템, 디스플레이 방법 및 영상 처리 방법
CN104365093B (zh) * 2012-06-01 2017-09-22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自动立体显示设备和驱动方法
US8890812B2 (en) 2012-10-25 2014-11-18 Jds Uniphase Corporati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adjusting to a change of user's disposition
KR101925459B1 (ko) * 2012-11-20 2018-12-0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경계부 오류광을 제거한 렌티큘라 렌즈 필름을 구비한 평판형 입체 표시장치
CN105247602A (zh) * 2013-03-15 2016-01-13 托马斯·布林迪西 具有均匀间隔的元件的体积三维显示器
US20150102999A1 (en) * 2013-10-14 2015-04-16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Display apparatus
CN105093541A (zh) * 2014-05-22 2015-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KR101565482B1 (ko) * 2014-07-21 2015-11-05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반투과 광학소자를 이용한 영상표시장치
CN108370439B (zh) * 2015-11-10 2020-09-29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和显示控制方法
KR20180038793A (ko) * 2016-10-07 2018-04-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06371221B (zh) * 2016-11-22 2019-05-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透镜膜及显示方法
CN108122941A (zh) * 2016-11-28 2018-06-05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CA3053815C (en) * 2017-03-25 2021-10-19 Leia Inc. Mode-switchable backlight, privacy display, and method
US20180284496A1 (en) * 2017-03-30 2018-10-04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Display apparatus
CN110476012B (zh) 2017-04-02 2022-01-28 镭亚股份有限公司 双视区背光体、双模式显示器和方法
AU2017100907B4 (en) * 2017-07-03 2018-02-08 Ccl Secure Pty Ltd Micro-optic device projecting multi channel projected imagery
KR102462008B1 (ko) * 2017-09-22 2022-11-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10999573B2 (en) * 2018-04-25 2021-05-04 Raxium, Inc. Partial light field display architecture
KR102618977B1 (ko) * 2018-07-31 2023-12-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616609B1 (ko) * 2018-07-31 2023-12-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EP3867673A1 (en) 2018-10-18 2021-08-25 Corning Incorporated Electrowetting optical device
US20210341770A1 (en) * 2018-11-16 2021-11-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isplays with multiple privacy modes
CN115497386A (zh) * 2021-06-17 2022-12-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26352A (en) * 1943-07-15 1947-08-26 Jeffrey Company Device for guiding flow of material in magnetic separators
US2405542A (en) * 1943-09-13 1946-08-06 Gen Electric Fusion welding
US2445982A (en) * 1944-05-20 1948-07-27 Vitarama Corp Gunnery training apparatus
US2427033A (en) * 1944-10-11 1947-09-09 Eversharp Inc Mechanical ink pencil
US2428152A (en) * 1944-10-28 1947-09-30 Evalyne W Goettel Finger shield
US2413394A (en) * 1945-07-02 1946-12-31 Robert H Volgenau Tool for removing wax from beehive frames
US2439961A (en) * 1946-03-29 1948-04-20 Bauders Ray Wagon chute
US2428101A (en) * 1946-09-23 1947-09-30 Virgil B Splawn Tight-grip temple roll
US3607272A (en) * 1967-02-16 1971-09-21 Hughes Aircraft Co Photographic polymerization process and product
GB1266683A (zh) * 1968-07-03 1972-03-15
JPH0973049A (ja) * 1995-06-29 1997-03-18 Canon Inc 画像表示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US5877829A (en) 1995-11-14 1999-03-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adjustable viewing angle characteristics
JP3228401B2 (ja) 1996-02-26 2001-11-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GB9608175D0 (en) 1996-04-19 1996-06-26 Ncr Int Inc Method of controlling veiwability of a display screen and a device therefor
US6137456A (en) * 1996-07-01 2000-10-24 Corning Incorporated Electronic display device for simultaneously displaying 2D and 3D images
US6023277A (en) * 1996-07-03 2000-02-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JPH10232665A (ja) * 1997-02-20 1998-09-02 Canon Inc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US5831698A (en) 1996-08-20 1998-11-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ectrically variable diffuser
JPH1130783A (ja) 1997-07-14 1999-02-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液晶表示素子
US6071009A (en) * 1997-10-03 2000-06-06 Micron Technology, Inc. Semiconductor wirebond machine leadframe thermal map system
GB9724781D0 (en) 1997-11-24 1998-01-21 Ncr Int Inc Visual displays
JPH11205822A (ja) * 1998-01-13 1999-07-30 Ricoh Co Ltd 画像表示装置
JP3503925B2 (ja) * 1998-05-11 2004-03-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マルチ画像表示装置
JP3464155B2 (ja) 1998-09-30 2003-11-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421033B1 (en) 1999-09-30 2002-07-16 Innovative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urrent-driven emissive display addressing and fabrication scheme
KR20020065893A (ko) 1999-10-29 2002-08-14 트러스티스 오브 프린스턴 유니버시티 구형 패턴을 가지는 유기발광 다이오드
JP3607286B2 (ja) 2000-01-11 2005-01-05 株式会社東芝 端末装置及び携帯端末装置
JP3607272B2 (ja) 2000-01-11 2005-01-05 株式会社東芝 液晶表示装置
JP3405972B2 (ja) 2000-01-11 2003-05-12 株式会社東芝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482468B1 (ko) 2000-10-10 2005-04-14 비오이 하이디스 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프린지 필드 구동 액정 표시 장치
US6727924B1 (en) * 2000-10-17 2004-04-27 Novint Technologies, Inc. Human-computer interface including efficient three-dimensional controls
US6809470B2 (en) 2000-12-29 2004-10-26 Intel Corporation Flat panel color display with enhanced brightness and preferential viewing angles
JP2002299039A (ja) 2001-03-28 2002-10-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有機電界発光型ディスプレイ
US7540011B2 (en) * 2001-06-11 2009-05-26 Arrowsight, Inc. Caching graphical interface for displaying video and ancillary data from a saved video
US6984934B2 (en) 2001-07-10 2006-01-10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Micro-lens arrays for display intensity enhancement
US8002962B2 (en) * 2002-03-05 2011-08-23 Enthone Inc. Copper electrodeposition in microelectronics
US6664851B1 (en) * 2002-10-09 2003-12-16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Selectable single mode or differential mode operation in a single amplifier
CN100501501C (zh) 2002-10-30 2009-06-17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AU2002953287A0 (en) * 2002-12-12 2003-01-02 Valir Pty Ltd Protective apparatus for vehicles
EP1590699B1 (en) 2003-02-05 2006-11-29 Ocuity Limited Switchable display apparatus
WO2004075526A2 (en) * 2003-02-21 2004-09-0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US7847786B2 (en) * 2003-03-10 2010-12-0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ulti-view display
ATE334060T1 (de) * 2003-03-28 2006-08-15 Tetra Laval Holdings & Finance Einheit zum auftragen von öffnungsvorrichtungen auf packungen für fliessfähige nahrungsmittel
US7683875B2 (en) 2003-03-31 2010-03-2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GB2405519A (en) * 2003-08-30 2005-03-02 Sharp Kk A multiple-view directional display
GB2405542A (en) 2003-08-30 2005-03-02 Sharp Kk Multiple view directional display having display layer and parallax optic sandwiched between substrates.
GB0326005D0 (en) * 2003-11-07 2003-12-10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Waveguide for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GB2413394A (en) 2004-04-20 2005-10-26 Sharp Kk Display
JP3939709B2 (ja) * 2004-04-30 2007-07-0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情報入力方法および情報入出力装置
US6992310B1 (en) * 2004-08-13 2006-01-31 Axcelis Technologies, Inc. Scann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ions from an ion beam to a workpiece
JP2007318184A (ja) 2004-08-18 2007-12-06 Sharp Corp 立体画像生成装置及びその立体画像生成方法
WO2006033046A1 (en) * 2004-09-22 2006-03-3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2d / 3d switchabl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US20070291172A1 (en) * 2004-11-02 2007-12-20 Fujitsu Ten Limited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and Display Apparatus
TWI297482B (en) 2004-11-22 2008-06-01 Au Optronics Corp Viewing-angle adjustab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isplaying method thereof
KR100886844B1 (ko) 2004-11-30 2009-03-04 후지쓰 텐 가부시키가이샤 표시제어장치, 표시장치, 및 표시방법
JP2006184859A (ja) 2004-11-30 2006-07-13 Fujitsu Ten Ltd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US8111265B2 (en) 2004-12-02 2012-02-07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rightness preservation using a smoothed gain image
KR100580216B1 (ko) 2004-12-29 2006-05-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3차원 영상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060139448A1 (en) * 2004-12-29 2006-06-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3D displays with flexible switching capability of 2D/3D viewing modes
JP2006201319A (ja) 2005-01-19 2006-08-03 Hitachi Displays Ltd 表示装置
GB2422923B (en) * 2005-02-03 2008-10-29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Diagnosis of a data read system
JP2006236655A (ja) 2005-02-23 2006-09-07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有機電界発光装置
US20070007285A1 (en) * 2005-03-31 2007-01-11 Mingui Sun Energy delivery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volume conduction for medical applications
JP4076090B2 (ja) 2005-04-14 2008-04-16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GB2426352A (en) 2005-05-21 2006-11-22 Sharp Kk A switchable multi-view display
JP4639968B2 (ja) 2005-05-31 2011-02-2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8297978B2 (en) * 2005-06-03 2012-10-30 Sanet Morton J Method for learning chinese character script and chinese character-based scripts of other languages
GB2427033A (en) 2005-06-07 2006-12-13 Sharp Kk A display switchable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modes
GB2428101A (en) 2005-07-08 2007-01-17 Sharp Kk Display device switchable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viewing modes
GB2428303A (en) * 2005-07-08 2007-01-24 Sharp Kk An illumination system for switching a display between a public and private viewing mode
GB2428152A (en) 2005-07-08 2007-01-17 Sharp Kk Processing image data for direction dependent viewing on a display device
GB2428345A (en) * 2005-07-13 2007-01-24 Sharp Kk A display having multiple view and single view modes
TW200718173A (en) * 2005-07-14 2007-05-0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apparatus
CN100416358C (zh) 2005-08-19 2008-09-0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视角控制方法
JP5168767B2 (ja) 2005-08-29 2013-03-2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244547B1 (ko) 2005-09-16 2013-03-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횡전계방식 액정표시장치, 그 제조 방법 및 액정패널의구동방법
KR100753517B1 (ko) 2005-10-12 2007-08-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디스플레이 기능을 갖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이를 이용한 입체 영상 디스플레이 방법
US7359105B2 (en) 2006-02-07 2008-04-1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and a display device
JP2007228390A (ja) 2006-02-24 2007-09-06 Optrex Corp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GB2439961A (en) 2006-07-07 2008-01-16 Sharp Kk Liquid crystal cell switchable between two viewing angles
GB2443648A (en) * 2006-11-07 2008-05-14 Sharp Kk LC display having public and private viewing modes arranged to display a first image in the public mode and second and third spatially interlaced images in th
GB2445982A (en) 2007-01-24 2008-07-30 Sharp Kk Image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multiview display device
GB2455061A (en) 2007-10-30 2009-06-03 Sharp Kk Liquid Crystal Device with three sets of electrodes for controlling tilt and azimuth angles
GB2457693A (en) * 2008-02-21 2009-08-26 Sharp Kk Display comprising a parallax optic for providing private and public viewing modes
US9307224B2 (en) * 2009-11-23 2016-04-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GUI providing method, and display apparatus and 3D image provid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2688A (zh) * 2011-03-11 2012-09-19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US10218967B2 (en) 2011-03-11 2019-02-2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US9558687B2 (en) 2011-03-11 2017-01-3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CN102682688B (zh) * 2011-03-11 2016-05-11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3562777A (zh) * 2011-05-30 2014-02-05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自动立体显示设备
US9363504B2 (en) 2011-06-23 2016-06-07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3-dimensional image
CN102843567A (zh) * 2011-06-23 2012-12-26 Lg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三维图像的装置和方法
US9420268B2 (en) 2011-06-23 2016-08-16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3-dimensional image
CN102331626A (zh) * 2011-09-23 2012-01-25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立体显示装置
CN107247350B (zh) * 2012-03-21 2022-12-13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显示设备和电子设备
CN107247350A (zh) * 2012-03-21 2017-10-13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显示设备和电子设备
WO2013170498A1 (zh) * 2012-05-14 2013-11-2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系统及其影像显示方法
CN103268033B (zh) * 2013-05-16 2016-03-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视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WO2014183440A1 (zh) * 2013-05-16 2014-11-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视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68033A (zh) * 2013-05-16 2013-08-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视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43963A (zh) * 2013-06-17 2014-12-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和触摸面板以及显示图像帧的方法
CN104243963B (zh) * 2013-06-17 2018-11-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和触摸面板以及显示图像帧的方法
US9967552B2 (en) 2013-06-17 2018-05-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touch panel
CN105580362A (zh) * 2013-09-30 2016-05-11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自动立体显示设备
CN105580362B (zh) * 2013-09-30 2017-12-15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自动立体显示设备
CN108138048A (zh) * 2015-10-23 2018-06-08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光调制元件
CN107765438A (zh) * 2016-08-18 2018-03-06 群睿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显示装置及影像显示方法
CN107765438B (zh) * 2016-08-18 2020-09-15 群睿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显示装置及影像显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309204A1 (en) 2010-12-09
WO2009104818A1 (en) 2009-08-27
JP2011514539A (ja) 2011-05-06
GB0803170D0 (en) 2008-04-02
CN101971237B (zh) 2013-06-26
JP5242695B2 (ja) 2013-07-24
GB2457691A (en) 2009-08-26
US8885018B2 (en) 2014-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1237B (zh) 显示器
CN101946272B (zh) 显示器
US20170103718A1 (en) Compositing display
US9207459B2 (en) 2D/3D switchable image display device
KR101115700B1 (ko) 2차원 및 3차원 영상의 선택적 디스플레이가 가능한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170798B1 (ko) 다층 유기발광소자를 이용한 체적형 3차원 디스플레이시스템
JP5439390B2 (ja) トリックビュー向けの視野角依存性画素を有するディスプレイ及び方法
CN104350417B (zh) 显示系统
US20160011429A1 (en) Transparent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CN103163695B (zh) 液晶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和光学装置
US7359013B2 (en) Display capable of selectively displaying two-dimens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JP2003215497A (ja) 空間像型表示装置
US10015476B2 (en) Display module,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CN102279469A (zh) 视差系统、面板、装置、显示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EP3375186B1 (en)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CN104251421B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112397552A (zh) 显示装置
KR20170011048A (ko) 투명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디스플레이 방법
KR100611992B1 (ko) 3차원 영상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9171509B2 (en) Single backlight source where the backlight emits pure colored light in a sequential manner where the sequence is red, blue and green
CN108469684B (zh) 一种透明显示器及一种显示系统
JP2011209436A (ja) 立体表示装置
KR101974381B1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