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43963A - 显示设备和触摸面板以及显示图像帧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和触摸面板以及显示图像帧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3963A
CN104243963A CN201410270183.9A CN201410270183A CN104243963A CN 104243963 A CN104243963 A CN 104243963A CN 201410270183 A CN201410270183 A CN 201410270183A CN 104243963 A CN104243963 A CN 1042439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anel
layer
panel
eye image
paralla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701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43963B (zh
Inventor
罗麟鹤
姜奇炯
文琇培
尹正勋
赵显升
黄善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43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39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439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39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1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parallax b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2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using polaris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G02B30/2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involving active lenticular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3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和触摸面板以及一种显示具有感受到的三维效果的图像帧的方法,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被构造为显示包括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的图像帧;以及触摸面板,被构造为感测用户触摸,其中,触摸面板包括:偏振切换面板,被构造为切换从显示面板发射的光的偏振方向;以及视差实现层,形成在偏振切换面板的一侧上,并且通过利用从偏振切换面板发射的光来提供双眼视差图像。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和触摸面板以及显示图像帧的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6月17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3-0069287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被全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设备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和触摸面板,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利用光学设备和触摸面板的显示设备以及该触摸面板。
背景技术
三维(3D)显示设备使得能够观看显示在屏幕上的3D图像。3D显示设备可以是有眼镜的系统或无眼镜的系统。
作为有眼镜的系统的示例,存在有快门眼镜式的显示设备,它意味着交替地输出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与此相关的是,用户的3D眼镜的左右快门眼镜交替地打开和关闭,从而使用户可以感受到3D效果。
无眼镜的系统也被称作自动立体。无眼镜的3D显示设备在显示空间移位的多视点图像的同时,通过利用视差屏障(parallax barrier)技术或柱状透镜(lenticular lens)投射与用户的左眼和右眼的不同图像的图像对应的光,从而使用户可以感受到3D效果。
无眼镜的系统具有用户可以无需使用眼镜来观看3D图像的优点。
具体地讲,自动立体显示方法已经被推广并应用到中型和小型尺寸的装置,并且已经满足了中型和小型尺寸的装置的厚度和功率的要求。
当将视差屏障或柱状透镜应用到包括触摸面板的装置时,厚度增加了与视差屏障或柱状透镜的厚度一样多的厚度,从而增加了装置的整体厚度。
图1是示出液晶显示器(LCD)110、包括柱状透镜的光学层120、以及玻璃-玻璃(GG)型触摸屏面板130(在下文中,称为触摸面板)及其组合的视图。
根据图1,包括柱状透镜的光学层120设置在LCD110和GG型触摸面板130之间。为了在不用眼镜的情况下显示3D图像,需要提供包括柱状透镜或视差屏障的光学层120。然而,如果提供光学层120,则装置的厚度增加了与光学层120的厚度一样多的厚度而使得装置变厚。
发明内容
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显示2D图像或3D图像的显示设备及其触摸面板。
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利用触摸面板而具有薄的厚度的显示设备及其触摸面板,所述被利用的触摸面板包括其厚度和位置被改变的视差实现层。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被构造为显示包括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的图像帧;以及触摸面板,被构造为感测用户触摸,其中,触摸面板包括:偏振切换面板,被构造为切换从显示面板发射的光的偏振方向;以及视差实现层,形成在偏振切换面板的一侧上,并且被构造为通过利用从偏振切换面板发射的光来提供双眼视差图像。
所述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被构造为通过组合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而产生图像帧的视频处理器。
视差实现层的厚度可以通过L2=L3*(RP*OV-P2)/P2来确定,
其中,L2指的是显示面板和视差实现层之间的长度,L3指的是形成3D图像的距离,RP指的是渲染间距,OV指的是对象视图,以及P2指的是屏障或透镜间距。
触摸面板可以是包括顺序地层叠的玻璃层和钢化玻璃层的玻璃-玻璃(GG)型触摸面板,其中,偏振切换面板和视差实现层可以被嵌入玻璃层或钢化玻璃层中。
触摸面板可以是包括顺序地层叠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和钢化玻璃层的玻璃/膜GF2型触摸面板,其中,偏振切换面板和视差实现层可以被嵌入钢化玻璃层中。
触摸面板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玻璃层,其中,偏振切换面板和视差实现层可以被嵌入玻璃层中。
视频处理器还可以被构造为将左眼图像划分为多个左眼图像线,将右眼图像划分为多个右眼图像线,并且通过交替地组合多个左眼图像线和多个右眼图像线以使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混合的区域最小来产生图像帧。
触摸面板可以是GG型触摸面板、G1型触摸面板、G2型触摸面板、GFF型触摸面板、GF1型触摸面板、GF2型触摸面板、ON-CELL型触摸面板和IN-CELL型触摸面板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面,提供一种触摸面板,所述触摸面板包括:偏振切换面板,被构造为切换从显示面板发射的光的偏振方向,显示面板被构造为显示包括组合的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的图像帧;以及视差实现层,形成在偏振切换面板的一侧上并且被构造为利用从偏振切换面板发射的光来提供双眼视差图像。
视差实现层的厚度可以通过L2=L3*(RP*OV-P2)/P2来确定,
其中,L2指的是显示面板和视差实现层之间的长度,L3指的是形成3D图像的距离,RP指的是渲染间距,OV指的是对象视图,以及P2指的是屏障或透镜间距。
触摸面板可以是包括顺序地层叠的玻璃层和钢化玻璃层的玻璃-玻璃(GG)型触摸面板,其中,偏振切换面板和视差实现层可以被嵌入玻璃层或钢化玻璃层中。
触摸面板可以是包括顺序地层叠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和钢化玻璃层的玻璃/膜GF2型触摸面板,其中,偏振切换面板和视差实现层可以被嵌入钢化玻璃层中。
所述触摸面板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玻璃层,其中,偏振切换面板和视差实现层可以被嵌入玻璃层中。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描述特定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上和/或其它方面将更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相关技术的LCD、光学层、触摸面板及其组合的视图;
图2A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构造的框图;
图2B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偏振切换面板和视差实现层的触摸面板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以用来改变视差实现层的厚度的视图;
图4、图5、图6和图7是示出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如何将偏振切换面板和视差实现层嵌入在触摸面板中的方法的视图;
图8A和图8B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对称和非对称的左眼/右眼图像渲染方法的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对称和非对称的左眼/右眼图像渲染方法的光波的视图;以及
图10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应用在用户终端设备内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特定的示例性实施例。
在以下描述中,即使在不同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也用于相同的元件。提供在描述中限定的内容(诸如详细的构造和元件)以有助于示例性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可以在没有那些具体限定的内容的情况下实施示例性实施例。另外,由于公知的功能或构造会因不必要的细节而使得本申请模糊不清,所以不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或构造。
图2A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构造的框图。
根据图2A,显示设备200包括视频处理器210、显示面板220和触摸面板230。在此,显示设备200可以显示二维(2D)图像或3D图像。显示3D图像的显示设备是显示3D内容从而使用户可以感受到3D效果的设备。诸如电视机(TV)、监视器、个人计算机(PC)、移动电话、膝上型电脑、平板电脑、电子相框、电子书、个人数字助理(PDA)的各种设备可以实现为3D显示设备。
这样的3D显示设备利用立体显示方法或自动立体显示方法,其中,立体显示方法是使用眼镜的3D显示方法,而自动立体显示方法是无需使用眼镜的3D显示方法。
具体地讲,自动立体显示方法实现为通过利用视差屏障实现3D图像的方法、作为全息显示实现3D图像的方法、通过基于诸如旋转体(rotation)的物理结构在真实空间中显示体素(voxel)来实现3D图像的方法、以及通过利用空气在激光束会聚的点处变成等离子体的现象来实现3D图像的方法,等等。
在此,实现3D图像的方法包括:视差屏障方法,通过在显示面板的前面安装特殊的狭缝来使接收到的图像不同,从而产生左眼和右眼可不同地观看到的图像;以及利用柱状透镜的方法,通过用圆柱型透镜折射光,使得左眼和右眼可以观看到不同图像。
另外,存在这样一种方法:利用使用液晶透镜的圆柱形状(诸如柱状透镜),使得左眼和右眼可以观看到不同图像。在这种情况下,柱状透镜可以包括液晶聚合物。
视频处理器210可以通过组合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来产生图像帧。在此,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指示在不同角度拍摄的同一对象。即,通过拍摄被分开与用户的左眼和右眼之间的距离一样多的距离的对象,图像具有视差。
此外,视频处理器210可以通过以像素为单元在显示面板220中交替地插入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来组合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而产生一个图像帧,并可以产生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相组合的一个图像帧。
具体地讲,视频处理器210可以通过将构成左眼图像的像素的多个子像素和构成右眼图像的像素的多个子像素组合而产生一个帧。
显示面板220可以显示以上描述的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组合的图像帧。具体地讲,显示面板220可以输出多视点图像。多视点图像是在不同角度拍摄的同一对象构成的图像相组合的图像。例如,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可以交替地并且重复地设置并构成一个图像帧。可选择地,可以组合四个或更多个图像并构成一个图像帧。多视点图像可以从诸如广播站或网络服务器的外部源提供,或者从内部/外部存储器和显示器等提供。
此外,显示面板220显示多个像素,所述多个像素可以包括左眼像素和右眼像素。
显示面板220可以用各种颜色的液晶显示器来实现。例如,显示面板220可以实现为彩色LCD。在此,LCD是通过利用液晶的性质(即,当施加电压时引起颗粒的排列改变)显示图像的设备。在将液晶注入到两个玻璃基底之间的窄槽中之后,液晶颗粒的排列通过透明电极改变。该设备通过利用光学折射的变化来显示字符或图像。将省略进一步的解释。
触摸面板230可以感测用户的触摸。
触摸面板230可以是可接收触摸输入以通过组合触摸面板和LCD来控制设备的透明切换(或开关)面板(transparent switch panel)。触摸面板230可以实现为:光学型,使用红外线;透明电极型,利用在聚酯膜上包覆氧化铟锡(ITO)的透明膜、不锈钢线被插入到透明导电膜中的透明导电膜的电接触件;电容型,用于检测电容量的变化,并且利用围绕面板设置以感测触摸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来检测位置。
触摸面板230可以形成在偏振切换面板(或偏振开关面板,polarizingswitch panel)上或者偏振切换面板的一侧上以切换从显示面板220发射的光的偏振方向,并且触摸面板230可以包括利用从偏振切换面板发射的光提供双眼视差图像的视差实现层。
在此,偏振切换面板是配备有可以使偏振表面改变90°的光切换件(或光开关,light switch)的面板。通过施加使彼此正交连接的两个偏振光之间的光学相位差在利用电光效应的光调制器处改变多达π弧度的电压(半波电压),可以使调制器的偏振表面关于输入的偏振光改变90°。
此外,视差实现层在显示空间移位的多视点图像的同时,通过利用视差屏障技术或柱状透镜来产生与用户的左眼和右眼投射的不同图像的图像对应的光,从而使用户可以感受到三维效果。
具体地讲,视差实现层可以由柱状透镜构成,柱状透镜划分并发射从背光单元投射到左眼视野和右眼视野中的光。
即,显示设备200通过利用视差实现层使在不同的观看点拍摄的多个图像折射为不同角度,并且在相距多达观看距离的位置处提供聚焦的图像。形成这样的图像的位置被称为观看区域。因此,当用户的一只眼睛位于第一观看区域,并且另一只眼睛位于第二观看区域时,用户可以感受到三维效果。这里,所述预定距离可以通过柱状透镜的尺寸、曲率、折射率和光学参数(随后将描述)而改变。
图2B是示出包括偏振切换面板和视差实现层的触摸面板的框图。
参照图2B,触摸面板230包括:偏振切换面板231,用于切换从显示面板发射的偏振光的方向,显示面板显示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组合的图像帧;以及视差实现层232,位于偏振切换面板231的一侧上。可以包括利用从偏振切换面板发射的光来提供双眼视差图像的视差实现层232。
在此,偏振切换面板231是配备有可以使偏振表面改变90°的光切换件的面板。通过施加使彼此正交连接的两个偏振光之间的光学相位差在利用电光效应的光调制器处改变多达π弧度的电压(半波电压),可以使调制器的偏振表面关于输入的偏振光改变90°。
此外,视差实现层232在显示空间移位的多视点图像的同时,通过利用视差屏障技术或柱状透镜产生与用户的左眼和右眼投射的不同图像的图像对应的光,从而使用户可以感受到三维效果。
具体地讲,视差实现层232可以由柱状透镜构成,柱状透镜划分并发射从背光单元投射到左眼视野和右眼视野中的光。
随后将描述关于触摸面板230如何包括偏振切换面板231和视差实现层232的结构和方法。
对于包括偏振切换面板231和视差实现层232的触摸面板230来说,即,对于将要嵌入在触摸面板230中的偏振切换面板231和视差实现层232来说,需要控制视差实现层232的厚度以使其变得更薄。
在下文中,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将考虑附图进一步描述视差实现层232的改变厚度的原理。
图3是示出根据视差实现层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以用来改变视差实现层的厚度的视图。
参照图3,显示面板310的一侧可以包括像素,光学透镜粘合剂(OCA)320的一侧可以附着到显示面板310的另一侧,偏振切换面板330的一侧可以附着到OCA320的另一侧并且偏振切换面板330的另一侧可以附着到基底340的一侧,视差实现层350的一侧可以附着到基底340的另一侧。
在此,可以基于如下示出的公式1来确定组合了显示面板310、OCA320、偏振切换面板330、基底340和视差实现层350中的所有组件的显示器的厚度L2(360)。
【公式1】
L2=L3*(RP*OV-P2)/P2
这里,L2(360)指的是显示面板和视差实现层之间的长度,L3(370)指的是形成3D图像的距离,RP(380)指的是渲染间距,OV指的是对象视图(object view),以及P2(390)指的是屏障或透镜间距。
L2(360)、L3(370)、RP(380)、OV以及P2(390)被称为光学设计参数。
L3(370)指的是形成有3D图像的距离,该距离与前面提到的观看距离相同。即,当视差实现层350使在不同观看点处拍摄的多个图像以不同角度弯曲时,用户的一只眼睛位于第一观看区域,而用户的另一只眼睛位于第二观看区域,因此,用户可以感受到三维效果。
渲染间距RP(380)是用于划分左右(不同的视图)的渲染频率。具体地讲,其表示当绘制左图像和右图像以在LCD像素内划分不同视图时的频率。即,渲染频率越大,将观看到的像素越多。这可以有益于短距离观看。渲染频率越小,可观看到的像素越少,从而可以有益于长距离观看。
此外,当显示设备200显示2D图像时,将与同一图像对应的像素值输入到每个像素,但是如果显示设备200显示3D图像时,在相邻像素中的一个像素中输入与左眼图像对应的像素值,在另一像素中输入与右眼图像对应的像素值。
因此,渲染间距380在2D图像情况下指的是LCD像素之间的距离,在3D图像情况下指的是输入有与左眼图像对应的像素值的像素和输入有与右眼图像对应的像素值的像素之间的距离。
对象视图OV指的是位于以上所述的观看区域中的瞳孔的数量。即,如果是一名观看者,则有两个瞳孔,因此为了观看3D图像,用户的一只眼睛需要位于第一观看区域中,另一只眼睛需要位于第二观看区域中。在这种情况下,OV为2。具体地讲,当OV为2的情况指的是立体视图。
因此,如果是一名观看者,OV可以是2,如果是两名观看者,则OV可以是4。
P2(390)是屏障或透镜间距,其与以上所述的渲染间距,即,LCD像素之间的距离相同。因此,在柱状透镜的情况下,需要设置半球圆柱体的透镜的间距使得该间距变得与构成显示面板的像素之间的距离(即,渲染间距)相同。
当调节L3(370)、RP(380)、OV、P2(390)时,基于公式1,可以决定显示面板至视差实现层之间的距离L2(360)。公式1可以从光学设计参数之间的比例表达式来计算。
即,高度为L3(370)、基线为P2(390)的三角形301和高度为L3(370)加L2(360)所得的长度、基线为RP(380)与OV的数量相乘所得的值的三角形302处于比例关系,因此,可以产生三角比例表达式,如下所示。
【公式2】
L3:(L2+L3)=P2:RP*OV
如果利用三角比例表达式计算出L2,则可以计算以上公式1。
具体地讲,通过改变诸如RP(380)、OV、P2(390)的三个光学设计参数,可以改变L2(360),因此可以调节L2(360)而不改变L3(370),即,形成3D图像的距离或观看距离。
具体地讲,如果L2(360)减小,可以不需要相对地增加L3(370),这意味着观看者和显示设备200之间的距离可以被维持而不改变。
因此,即使显示器的厚度变薄,观看者和显示设备200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被维持而不改变。
L2(360)是可改变的,因此可以改变视差实现层350的厚度。即,当减小视差实现层350的厚度时,可以减小长度L2(360)。
因此,基于以上描述的公式1,可以使用减小了厚度的视差实现层350来整合偏振切换面板330、视差实现层350和基底340。
图4至图7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将偏振切换面板和视差实现层嵌在触摸面板上的方法的视图。
参照图4,可以注意到显示器具有LCD面板410、包括偏振切换面板和视差实现层的光学层420、以及触摸面板430层叠的结构。
这里,触摸面板430指的是包括顺序地层叠的玻璃层432和钢化玻璃层431的GG型触摸面板,并且在玻璃层432的两侧附着有ITO膜,并且玻璃层432利用OCA附着到钢化玻璃层431。
氧化铟(III)(In2O3)具有导电性,但是ITO将二氧化锡(SnO2)添加到In2O3以进一步提高导电性。如果用溅射靶加工ITO并将ITO溅射在玻璃基底上,则可以获得透明导电板。可选择地,通过溶解ITO以将它喷在玻璃基底上或者将玻璃基底浸在液体中,可以获得透明电极膜。在诸如聚乙烯的膜上的包覆ITO被称为透明导电膜。这种膜被用于显示器EL面板的发光面的电极、液晶面板、透明切换件(或开关)、表面型加热元件等。
OCA被用于附着组件的层,同时用于制作LCD或附着蜂窝电话等的触摸屏。由于OCA透射97%或更多的光,所以与玻璃功能相似,但是同时,OCA与以往的双面胶带相比提高了屏幕的锐度(sharpness)并且具有很好的粘合性能。
参照图5,包括减小了厚度的视差实现层和偏振切换面板的层可以被嵌入触摸面板520的玻璃层522的内部中。在图5中,附图标记510表示LCD面板。
具体地讲,基于参照图3解释的公式1,包括减小了厚度的视差实现层和偏振切换面板的层523可以被嵌入触摸面板520的玻璃层522中。
此外,可以改变减小了厚度的视差实现层和偏振切换面板组合的层523的位置并且可以将它嵌入触摸面板520的钢化玻璃层521的内部中。
即,如图4所示,在包括顺序地层叠的玻璃层432和钢化玻璃层431的GG型触摸面板430的情况下,包括减小了厚度的视差实现层和偏振切换面板的层可以被嵌入触摸面板430的玻璃层432或钢化玻璃层431中。
因此,在减小了厚度的视差实现层和偏振切换面板被嵌入触摸面板520的玻璃层522或钢化玻璃层521中的情况下,与顺序地层叠LCD面板410、包括视差实现层和偏振切换(PS)面板的光学层420以及触摸面板430的结构相比,显示器的厚度减小了与包括视差实现层和偏振切换面板的层的光学层420的厚度一样多的厚度。
参照图6,显示器具有层叠了LCD面板610、光学层620和触摸面板630的结构。
这里,触摸面板630是包括顺序地层叠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632和钢化玻璃层631的玻璃/膜GF2型触摸面板,ITO膜附着在PET膜632的两侧上,并且PET膜632利用OCA附着到钢化玻璃层631。
GF2型触摸面板也被称为GF(玻璃/膜)DITO(双面ITO)型触摸面板,其在膜的两侧上形成ITO,因此与利用两片ITO膜的方法相比,可以减少工艺并且减小触摸面板的厚度。
因为ITO和OCA如上所述,所以将省略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7,可以注意到减小了厚度的视差实现层和偏振切换面板组合的层723被嵌入触摸面板720的钢化玻璃层721中。在图7中,附图标记710表示LCD面板,附图标记722表示PET膜。
具体地讲,基于参照图3解释的公式1,包括减小了厚度的视差实现层和偏振切换面板的层723可以被嵌入触摸面板720的钢化玻璃层721中。
因此,在包括减小了厚度的视差实现层和偏振切换面板的层723被嵌入触摸面模板720的钢化玻璃层721中的情况下,与顺序地层叠LCD面板610、包括偏振切换面板和视差实现层的光学层620以及触摸面板630的结构相比,显示器的厚度减少了与包括视差实现层和偏振切换面板的层的光学层620的厚度一样多的厚度。
此外,触摸面板可以包括一个玻璃层或多个玻璃层,偏振切换面板和视差实现层可以嵌入所述玻璃层中。
具体地讲,当触摸面板包括一个玻璃层时,偏振切换面板和视差实现层可以嵌入对应的玻璃层中,并且当触摸面板包括多个玻璃层时,偏振切换面板和视差实现层可以嵌入多个玻璃层中的一个玻璃层中。
在以上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作为示例描述了GG型或GF2型触摸面模板,但是触摸面板的类型不限于以上所述。在此,触摸面板可以是GG、G1、G2、GFF、GF1、GF2、ON-CELL(外挂式)和/或IN-CELL(嵌入式)的类型。
视频处理器210可以将左眼图像划分为多个左眼图像线,将右眼图像划分为多个右眼图像线,并且通过将多个左眼图像线和多个右眼图像线交替地组合以使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混合的区域最小来产生图像帧。
图8A是示出大体的层结构的视图,即,用在层叠有LCD面板410、包括偏振切换面板和视差实现层的光学层420、以及触摸面板430的结构(如图4或图6)中的对称的左眼图像/右眼图像渲染方法。
在此,左眼图像数据段810、左眼图像数据和右眼图像数据混合的段820、右眼图像数据段830、以及右眼图像数据和左眼图像数据混合的段840全部相同。因此可能的是,可能发生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混合的串扰(cross-talk)现象,或者当观看者的位置移动时,右眼图像被投射到用户的左眼,左眼图像被投射到用户的右眼,即,图像颠倒的现象。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8B是示出细长型(slim type)结构的视图,即,用在与图5或图7相似的结构中的非对称的左眼图像/右眼图像渲染方法,其中,在与图5或图7相似的结构中,减小了厚度的视差实现层和偏振切换面板组合的层523按照容纳在触摸面板520的玻璃层522或钢化玻璃层521中的结构被使用。
在此,维持左眼图像数据段850和右眼图像数据段870,使它们与左眼图像数据和右眼图像数据混合或者右眼图像数据和左眼图像数据混合的段860、880相比相对更长。
即,在交替地显示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时,通过在左眼图像改变为右眼图像或者右眼图像改变为左眼图像的段中减小输入到像素中的数据的频率,可以实现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非对称渲染。
此外,通过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非对称渲染,可以使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混合的区域最小化,并且可以减少串扰现象。
图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视图,它示出了基于图8A的对称的左眼/右眼图像渲染类型和图8B的非对称的左眼/右眼图像渲染方法的光波。
波910(虚线)是根据对称的左眼/右眼图像渲染类型输出的光波。
此外,波920(实线)是根据非对称的左眼-右眼图像渲染类型输出的光波。
具体地讲,如在图8B中所示,通过在左眼图像改变为右眼图像或者右眼图像改变为左眼图像的段中减小输入到像素中的数据的频率,波920变得比波910更宽且更密集。
由于波的宽度变得更宽且更密集,所以可以产生近距离观看的观看区域变宽的效果。即,由于3D图像的观看区域的宽度变得更宽,所以当观看者摇动或移动头部时,用户的一只眼睛维持在第一观看区域中,另一只眼睛维持在第二观看区域中。
此外,可以使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混合的区域最小化,也可以减少串扰现象。
图10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应用到用户终端设备的情况的视图。
如上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010的显示器1020可以实现为显示将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组合的图像帧的显示面板和用于感测用户触摸的触摸面板。在此,触摸面板可以包括:偏振切换面板,用于切换从显示面板发射的光的偏振方向;以及视差实现层,通过利用从偏振切换面板发射的光来提供双眼视差图像,如果形成在偏振切换面板的一侧处的话。
由于偏振切换面板和视差实现层被嵌入触摸面板的玻璃层或钢化玻璃层中,所以可以减小用户终端设备1010的显示器1020的厚度,并且进一步地,可以减小用户终端设备1010的整体厚度。
在交替地显示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时,通过在左眼图像改变为右眼图像或者右眼图像改变为左眼图像的段中减小输入到像素中的数据的频率,并且利用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非对称的渲染方法,可以扩大观看距离1040和观看区域1030。
在以上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集中在诸如LCD的受光型显示器上,但是同样的原理可以应用到诸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和场发射二极管(FED)显示器的自发射显示器。
如上所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能够减小配备有例如GG、G1、G2、GFF、GF1、GF2、ON-CELL和IN-CELL的各种类型的触摸面板中的至少一种触摸面板的无眼镜3D显示设备的厚度。
上述实施例和优点仅是示例性的,而不应解释为限制性的。本教导能容易地应用于其它类型的装置。另外,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旨在是说明性的,并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并且许多替代方式、修改和改变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明显的。

Claims (14)

1.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被构造为显示包括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的图像帧;以及
触摸面板,被构造为感测用户触摸,
其中,触摸面板包括:
偏振切换面板,被构造为切换从显示面板发射的光的偏振方向;以及
视差实现层,形成在偏振切换面板的一侧上,并且通过利用从偏振切换面板发射的光来提供双眼视差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
被构造为通过组合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而产生图像帧的视频处理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视差实现层的厚度通过L2=L3*(RP*OV-P2)/P2来确定,
其中,L2指的是显示面板和视差实现层之间的长度,L3指的是形成3D图像的距离,RP指的是渲染间距,OV指的是对象视图,以及P2指的是屏障或透镜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触摸面板是包括顺序地层叠的玻璃层和钢化玻璃层的玻璃-玻璃型触摸面板,
其中,偏振切换面板和视差实现层被嵌入玻璃层或钢化玻璃层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触摸面板是包括顺序地层叠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和钢化玻璃层的玻璃/膜GF2型触摸面板,
其中,偏振切换面板和视差实现层被嵌入钢化玻璃层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触摸面板还包括:
至少一个玻璃层,
其中,偏振切换面板和视差实现层被嵌入玻璃层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视频处理器还被构造为:将左眼图像划分为多个左眼图像线,将右眼图像划分为多个右眼图像线,并且通过交替地组合多个左眼图像线和多个右眼图像线以使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混合的区域最小来产生图像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触摸面板是GG型触摸面板、G1型触摸面板、G2型触摸面板、GFF型触摸面板、GF1型触摸面板、GF2型触摸面板、ON-CELL型触摸面板和IN-CELL型触摸面板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触摸面板,所述触摸面板包括:
偏振切换面板,被构造为切换从显示面板发射的光的偏振方向,显示面板被构造为显示包括组合的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的图像帧;以及
视差实现层,设置在偏振切换面板的一侧上并且被构造为利用从偏振切换面板发射的光来提供双眼视差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摸面板,
其中,视差实现层的厚度通过L2=L3*(RP*OV-P2)/P2来确定,
其中,L2指的是显示面板和视差实现层之间的长度,L3指的是形成3D图像的距离,RP指的是渲染间距,OV指的是对象视图,以及P2指的是屏障或透镜间距。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摸面板,
其中,触摸面板是包括顺序地层叠的玻璃层和钢化玻璃层的玻璃-玻璃型触摸面板,以及
其中,偏振切换面板和视差实现层被嵌入玻璃层或钢化玻璃层中。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触摸面板是包括顺序地层叠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和钢化玻璃层的玻璃/膜GF2型触摸面板,
其中,偏振切换面板和视差实现层被嵌入钢化玻璃层中。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摸面板,所述触摸面板还包括至少一个玻璃层,
其中,偏振切换面板和视差实现层被嵌入玻璃层中。
14.一种显示具有感受到的三维效果的图像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显示面板向触摸面板输出图像帧;
随着图像帧经过触摸面板,在触摸面板处利用偏振切换面板使图像帧偏振;
随着偏振的图像帧经过触摸面板,在触摸面板处利用视差实现层由偏振的图像帧产生双眼视差图像帧;以及输出双眼视差图像帧。
CN201410270183.9A 2013-06-17 2014-06-17 显示设备和触摸面板以及显示图像帧的方法 Active CN1042439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069287A KR102070811B1 (ko) 2013-06-17 2013-06-17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터치 패널
KR10-2013-0069287 2013-06-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3963A true CN104243963A (zh) 2014-12-24
CN104243963B CN104243963B (zh) 2018-11-13

Family

ID=50235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70183.9A Active CN104243963B (zh) 2013-06-17 2014-06-17 显示设备和触摸面板以及显示图像帧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67552B2 (zh)
EP (1) EP2816392B1 (zh)
KR (1) KR102070811B1 (zh)
CN (1) CN10424396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9663A (zh) * 2015-10-09 2016-01-20 广东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立体显示模组
CN105824464A (zh) * 2016-03-11 2016-08-0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gff结构的触摸屏及电子显示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11044B1 (ko) * 2013-12-20 2020-06-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환형 터치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WO2016086286A1 (en) * 2014-12-04 2016-06-09 Arht Media Inc. Simulated 3d projection apparatus
CN105282540A (zh) * 2015-10-19 2016-01-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设备和制作触控显示设备的方法
US9581962B1 (en) 2015-11-20 2017-02-28 Arht Media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generating and using simulated 3D images
DE102019212306A1 (de) * 2019-08-16 2021-02-18 Robert Bosch Gmbh Anzeigevorrichtung für ein 3D-Display für ein Fahrzeug, 3D-Display mit einer Anzeige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Anzeigevorrichtung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5103A (en) * 1997-06-28 2000-04-2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assive polarisation modulating optical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king such an element
CN1539095A (zh) * 2001-08-06 2004-10-20 ¿ 光切换设备
CN101299103A (zh) * 2008-06-30 2008-11-0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式液晶立体显示装置
CN101498841A (zh) * 2002-08-27 2009-08-0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3d图像/2d图像切换显示装置和便携式终端设备
CN101937662A (zh) * 2008-10-30 2011-01-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触摸控制器、具有其的显示驱动电路、显示设备和系统
CN101971237A (zh) * 2008-02-21 2011-02-09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器
CN202183086U (zh) * 2011-07-04 2012-04-04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式三维立体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CN102413340A (zh) * 2010-07-29 2012-04-11 株式会社泛泰 提供立体图像的主动型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US20120182488A1 (en) * 2011-01-19 2012-07-19 Hitachi Displays,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2351566U (zh) * 2011-12-09 2012-07-25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式立体显示装置
CN102692756A (zh) * 2011-03-23 2012-09-26 上海立体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集成视差栅栏和电容触摸屏的装置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CN102782621A (zh) * 2010-03-05 2012-11-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触摸屏模块结构
CN103116233A (zh) * 2013-01-23 2013-05-22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液晶光栅结构及3d触摸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20446B1 (ko) * 2002-11-15 2007-05-22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편광판 일체형 터치 패널
KR20090048183A (ko) * 2007-11-09 2009-05-13 주식회사 이너텍 터치 패널이 일체화된 패럴랙스 배리어 패널
KR101604781B1 (ko) * 2009-10-19 2016-03-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센싱 감도를 향상시킨 터치 콘트롤러, 터치 콘트롤러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구동회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2033643B (zh) * 2009-09-30 2013-03-06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屏及其制造方法
JP5129376B1 (ja) * 2011-08-31 2013-01-30 株式会社東芝 映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映像処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5103A (en) * 1997-06-28 2000-04-2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assive polarisation modulating optical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king such an element
CN1539095A (zh) * 2001-08-06 2004-10-20 ¿ 光切换设备
CN101498841A (zh) * 2002-08-27 2009-08-0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3d图像/2d图像切换显示装置和便携式终端设备
CN101971237A (zh) * 2008-02-21 2011-02-09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器
CN101299103A (zh) * 2008-06-30 2008-11-0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式液晶立体显示装置
CN101937662A (zh) * 2008-10-30 2011-01-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触摸控制器、具有其的显示驱动电路、显示设备和系统
CN102782621A (zh) * 2010-03-05 2012-11-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触摸屏模块结构
CN102413340A (zh) * 2010-07-29 2012-04-11 株式会社泛泰 提供立体图像的主动型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US20120182488A1 (en) * 2011-01-19 2012-07-19 Hitachi Displays,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2692756A (zh) * 2011-03-23 2012-09-26 上海立体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集成视差栅栏和电容触摸屏的装置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CN202183086U (zh) * 2011-07-04 2012-04-04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式三维立体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CN202351566U (zh) * 2011-12-09 2012-07-25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式立体显示装置
CN103116233A (zh) * 2013-01-23 2013-05-22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液晶光栅结构及3d触摸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9663A (zh) * 2015-10-09 2016-01-20 广东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立体显示模组
CN105259663B (zh) * 2015-10-09 2018-07-27 广东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立体显示模组
CN105824464A (zh) * 2016-03-11 2016-08-0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gff结构的触摸屏及电子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967552B2 (en) 2018-05-08
EP2816392A1 (en) 2014-12-24
KR20140146721A (ko) 2014-12-29
US20140368624A1 (en) 2014-12-18
CN104243963B (zh) 2018-11-13
EP2816392B1 (en) 2015-12-23
KR102070811B1 (ko) 2020-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3963A (zh) 显示设备和触摸面板以及显示图像帧的方法
KR101263697B1 (ko) 렌티큘러 어레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영상표시장치
KR101115700B1 (ko) 2차원 및 3차원 영상의 선택적 디스플레이가 가능한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5944616B2 (ja) 光学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含む表示装置
US8319828B2 (en) Highly efficient 2D-3D switchable display device
KR101850718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3d 영상 변환 방법
CN103809228B (zh) 电润湿透镜阵列、3d 图像显示装置和3d 图像拾取装置
CN102436101B (zh) 液晶透镜光栅和立体显示装置
KR101852121B1 (ko) 전자 영상 기기
CN103048842A (zh) 一种液晶透镜及3d显示装置
CN202351566U (zh) 触摸式立体显示装置
JP2016062100A (ja) 接触感知機能を有する光学系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WO2016026338A1 (zh) 立体成像装置、方法、显示器和终端
CN102955322B (zh) 三维显示装置
TW201423236A (zh) 可切換二維顯示模式與三維顯示模式之顯示裝置及其液晶透鏡
TWI467245B (zh) 顯示裝置及液晶透鏡
CA2860677C (en) Lenticular means for an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an electro -optic and an orientation lay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4181720A (zh) 裸眼3d显示器
KR102000144B1 (ko) 스윗처블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
CN104181742A (zh) 裸眼3d显示器
KR102058549B1 (ko) 액정렌즈를 포함하는 영상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106217B1 (ko) 터치 인식 기능을 갖는 패럴렉스 배리어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KR20140003858A (ko) 무안경 3d 구현이 가능한 터치스크린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