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5755B - 一种发动机冷却液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冷却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55755B
CN101955755B CN 200910161324 CN200910161324A CN101955755B CN 101955755 B CN101955755 B CN 101955755B CN 200910161324 CN200910161324 CN 200910161324 CN 200910161324 A CN200910161324 A CN 200910161324A CN 101955755 B CN101955755 B CN 1019557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art
acid
consumption
cooling fluid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16132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55755A (zh
Inventor
朱志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aoyurong Tra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91016132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557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55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5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557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57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venting Corrosion Or Incrustation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发动机冷却液,其中,该发动机冷却液通过将含有水、乙二醇、有机硅酸盐、钼酸盐、脂肪酸和消泡剂的原料混合得到,相对于100重量份水,所述乙二醇的用量为90-110重量份,所述有机硅酸盐的用量为0.1-5重量份,所述钼酸盐的用量为0.1-1.5重量份,所述脂肪酸的用量为0.2-2重量份,所述消泡剂的用量为0.01-0.1重量份。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冷却液的贮存稳定性优异。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冷却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液。
背景技术
市面上使用的发动机冷却液大多为乙二醇的水溶液,为了保证发动机冷却系统各金属部件在使用过程中不被冷却液腐蚀,通常在冷却液中加入磷酸盐、亚硝酸盐等缓蚀剂,以保证冷却系统中的铜、钢、焊锡、铸铁等材料不被腐蚀而能够长久使用。但是,随着铸铝合金在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广泛应用,需要在冷却液中添加新的缓蚀剂,以抑制铝合金材料的腐蚀。
通常,生产冷却液的厂商在发动机冷却液中加入无机硅酸盐,以达到抑制铸铝合金腐蚀的目的。
US4324675公开了一种不含有亚硝酸盐、胺和磷酸盐的防腐蚀添加剂,该添加剂用于水溶液中,以抑制内燃发动机水冷系统中金属的腐蚀,该添加剂基本由一种混合物组成:
(a)有效抑制腐蚀量的至少一种常规的用于金属的腐蚀抑制剂;
(b)有效抑制腐蚀量的至少一种核取代的具有强吸电子基团且pKa小于3的苯甲酸,所述苯甲酸选自卤素-环-取代的苯甲酸。其中,添加有0.05重量%的硅酸钠。
但是,硅酸盐配方一个重大的欠缺是稳定性差,很容易在贮存期间就生成凝胶沉淀。为了使含有硅酸盐的冷却液配方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又有许多人作了不少的工作。
例如,EP0156485公开了一种用于硅酸盐抑制剂中的稳定剂,所述硅酸盐抑制剂用于含有有机硅氧烷的聚二醇组合物中,所述稳定剂中含有以聚乙二醇封端的长链。
另外,在US4676919中提到的配方中使用聚醚官能团硅烷作为无机硅酸盐的稳定剂,使冷却液的贮存稳定性有所改善。
但是这种硅酸盐稳定剂不但昂贵,而且仍然会在放置一定的时间之后,使冷却液产生凝胶沉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冷却液贮存稳定性较差的缺陷,提供一种贮存稳定性良好的发动机冷却液。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冷却液,其中,该发动机冷却液通过将含有水、乙二醇、有机硅酸盐、钼酸盐、脂肪酸和消泡剂的原料混合得到,相对于100重量份水,所述乙二醇的用量为90-110重量份,所述有机硅酸盐的用量为0.1-5重量份,所述钼酸盐的用量为0.1-1.5重量份,所述脂肪酸的用量为0.2-2重量份,所述消泡剂的用量为0.01-0.1重量份。
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冷却液在贮存及使用过程中不会生成硅胶沉淀,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发动机冷却液的贮存稳定性,此外,有机硅酸盐与钼酸盐及脂肪酸的组合,还有助于提高对铝及铝合金腐蚀性的抑制效果。例如,由本发明实施例1-11制备得到的防冻冷却液S1-S11,在88℃下放置12周后均没有沉淀出现;而由对比例1-4制备得到的参比防冻冷却液CS1-CS4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放置2周、0.5周、4周和3周后就出现凝胶沉淀,这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冷却液的贮存稳定性尤其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不同的金属,其表面在与不同酸碱度的水溶液接触时,会形成众多微小腐蚀电池,活泼部位成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不活泼部位成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吸氧反应或析氢反应),金属缓蚀剂的缓蚀机理有三种:
一是阳极钝化机理,能形成阳极钝化保护膜的缓蚀剂称为阳极型缓蚀剂,其机理认为阳极型缓蚀剂主要在阳极形成钝化保护膜,增大阳极极化而使腐蚀电位正移,从而抑制阳极反应,使金属腐蚀得到抑制;
二是阴极钝化机理:能阻止阴极过程的缓蚀剂称为阴极型缓蚀剂,其机理认为阴极型缓蚀剂在阴极区形成阴极保护膜,增大阴极极化而使腐蚀电位负移,使阴极过程变慢,从而抑制阴极反应;
三是混合抑制机理:能够同时抑制阳极反应与阴极反应的缓蚀剂称为混合型缓蚀剂,混合型缓蚀剂同时对阳极阴极过程有抑制作用,虽然腐蚀电位变化不大,但腐蚀电流大幅减小。
无机硅酸盐为典型的阴极型缓蚀剂,其缓蚀机理是在金属表面形成沉积膜。而本发明的冷却液中采用的有机硅酸盐是典型的阳极型缓蚀剂,其缓蚀机理是在金属表面形成钝化膜。两者的缓蚀机理有本质的不同。
无机硅酸盐在合适的酸碱度条件下,在水中水解成原硅酸,硅原子上的羟基能够脱水缩合,生成网格状的二氧化硅晶体,因而形成凝胶沉淀;而有机硅酸盐的硅原子上连接有有机基团,例如烷基,因此,存在不会水解的硅碳键,在碱性条件下,硅原子上的羟基数量较无机硅酸盐少,且有机基团的空间位阻作用会阻止羟基之间的缩合,因此,不会产生凝胶沉淀。
按照本发明,所述发动机冷却液通过将含有水、乙二醇、有机硅酸盐、钼酸盐、脂肪酸和消泡剂的原料混合得到,相对于100重量份水,所述乙二醇的用量为90-110重量份,优选为90-100重量份;所述有机硅酸盐的用量为0.1-5重量份,优选为0.5-3重量份;所述钼酸盐的用量为0.1-1.5重量份,优选为0.3-1重量份;所述脂肪酸的用量为0.2-2重量份,优选为0.5-1.5重量份;所述消泡剂的用量为0.01-0.1重量份,优选为0.01-0.05重量份。
按照本发明,所述有机硅酸盐可以为各种有机硅酸盐,优选情况下,本发明所用有机硅酸盐为由下述通式(1)所示:
Figure G2009101613242D00041
其中,M为碱金属,如,锂、钾、钠、铷、铯、钫;R选自碳原子数为1-15的烷基、烯丙基、氨丙基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中的一种。
具体来说,本发明所述有机硅酸盐可以为由式1中M可选择的金属与R可选择的基团排列组合得到的任意一种有机硅酸盐,例如,当M为钾时,R可以选自碳原子数为1-15的烷基、烯丙基、氨丙基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中的任意一种基团,并可排列组合得到若干种有机硅酸盐,当M为碱金属中的其它金属时与R排列组合得到有机硅酸盐的情况以此类推。
优选情况下,本发明所述有机硅酸盐可以选自甲基硅酸钠、甲基硅酸钾、乙基硅酸钠、乙基硅酸钾、乙基硅酸锂、丙基硅酸钠、丙基硅酸钾、烯丙基硅酸钠、烯丙基硅酸钾、氨丙基硅酸钠、氨丙基硅酸钾、辛基硅酸钠、辛基硅酸钾、十二烷基硅酸钠、十二烷基硅酸钾、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硅酸钠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硅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有机硅酸盐可以商购得到也可以按照公知的技术合成得到,例如,可用一定比例的烷氧基硅烷、强碱及去离子水为原料,加热回流合成得到。
按照本发明,所述原料中还可以并优选含有助剂,所述助剂可以选自硼砂、硝酸钠、苯甲酸钠、苯并三氮唑、甲基苯并三氮唑和巯基苯并噻唑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助剂的用量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改变,优选情况下,相对于100重量份水,所述助剂的用量可以为1.5-12重量份。
进一步说,优选情况下,所述助剂为硼砂、硝酸钠、苯甲酸钠以及选自苯并三氮唑、甲基苯并三氮唑和巯基苯并噻唑中的一种或几种唑类化合物的混合物,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所述硼砂的用量可以并优选为1-5重量份,所述硝酸钠的用量可以并优选为0.3-2.5重量份,所述苯甲酸钠的用量可以并优选为0.3-2.5重量份,所述唑类化合物的用量可以并优选为0.1-0.8重量份。当所述防冻冷却液同时含有硼砂、硝酸钠、苯甲酸钠和唑类化合物时,可以对紫铜、黄铜、钢、铸铁和焊锡的腐蚀起到进一步的抑制作用。
按照本发明,所述钼酸盐可以选自本领域公知的各种钼酸盐,如,可以选自钼酸钠、钼酸钾和钼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脂肪酸可以选自本领域公知的各种脂肪酸,例如,可以选自丁酸、丁二酸、苯甲酸、二硝基苯甲酸、己酸、庚酸、辛酸、异辛酸、癸酸、十一烷酸、十二烷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和癸二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消泡剂的种类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例如,可以选自磷酸烷基酯消泡剂、聚醚消泡剂和有机硅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符合上述条件的消泡剂可以通过商购得到,例如,广州化学试剂厂等厂家提供的磷酸三丁酯以及楚鹰化工公司生产的CY-XP1有机硅消泡剂等。
按照本发明,优选使所述冷却液的pH值为7.5-11,可以进一步避免冷却液对铜、铁、铝等金属的腐蚀。调节所述冷却液pH值的方法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常规方法,例如,可以通过加入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来调节冷却液的pH值。
所述发动机冷却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水、乙二醇、有机硅酸盐、钼酸盐、脂肪酸和消泡剂混合,相对于100重量份水,所述乙二醇的用量为90-110重量份,优选为90-100重量份;所述有机硅酸盐的用量为0.1-5重量份,优选为0.5-3重量份;所述钼酸盐的用量为0.1-1.5重量份,优选为0.3-1重量份;所述脂肪酸的用量为0.2-2重量份,优选为0.5-1.5重量份;所述消泡剂的用量为0.01-0.1重量份,优选为0.01-0.05重量份。
按照本发明,原料水、乙二醇、有机硅酸盐、钼酸盐、脂肪酸和消泡剂的混合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分步进行,混合的顺序对得到的冷却液的性能没有影响,优选情况下,为了得到更均一的混合液,可以先将水与乙二醇混合,然后再与有机硅酸盐、钼酸盐和脂肪酸混合,最后与消泡剂混合。按照本发明,该方法还包括将水、乙二醇、有机硅酸盐、钼酸盐、脂肪酸和消泡剂混合时与助剂混合,优选情况下,所述混合方法为在将水和乙二醇与有机硅酸盐、钼酸盐和脂肪酸混合后,与消泡剂混合之前与助剂混合,所述助剂的种类和用量在这里不再赘述。
混合的条件可以为常规的条件,例如,混合的温度可以为20-50℃;混合的时间没有限定,只要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即可。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的制备。
在20℃下,将100重量份水与90重量份的乙二醇混合均匀,然后依次加入1重量份甲基硅酸钠(湖北新蓝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4重量份钼酸钠、0.5重量份癸酸、3重量份硼砂、0.9重量份硝酸钠、0.7重量份苯甲酸钠和0.1重量份苯并三氮唑,并混合均匀,加入氢氧化钠调节混合液的pH值为8.5,然后加入0.02重量份消泡剂磷酸三丁酯,得到汽车发动机冷却液S1。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用于说明参比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的制备。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发动机冷却液,不同的是,不加入甲基硅酸钠而是加入相同重量份的无机硅酸钠(广州化学试剂厂生产),且不加入钼酸钠与癸酸,得到参比汽车发动机冷却液CS1。
对比例2
本对比例用于说明参比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的制备。
将93重量份乙二醇、0.7重量份有机三元聚羧酸(三嗪环的1,3,5位上各有一个有机聚羧酸基的聚合三元羧酸,聚合度n为3-8)、3.0重量份癸二酸钾、0.5重量份己二酸钾、1.0重量份苯甲酸钠、0.02重量份苯并三氮唑、0.29重量份甲基苯并三氮唑、1.0重量份十水合四硼酸钠和0.4重量份钼酸钠混合,得到参比汽车发动机冷却液CS2。
对比例3
本对比例用于说明参比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的制备。
将96重量份乙二醇、0.366重量份硅酸钠、0.5重量份40重量%的硝酸钠溶液、0.9重量份50重量%的氢氧化钠溶液、1.96重量份十水合四硼酸钠及0.1重量份分子式为CH3(CH2CH2O)7.8C3H6Si(OCH3)3的硅酸盐稳定剂混合,得到发动机冷却液浓缩液,再与105份去离子水混合,得到参比汽车发动机冷却液CS3。
对比例4
本对比例用于说明参比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的制备。
将100重量份乙二醇、10重量份5.332重量%的potassium trisolicate、10重量份苯甲酸钠、0.5重量份氢氧化钠、5.3重量份十水合四硼酸钠及0.3重量份甲基苯三唑均匀混合。
取100份上述混合物,加入0.00144摩尔、分子式为HO(CH2CH2O)8.7CH2CHCHCH2O(CH2)3Si1.5的硅酸盐稳定剂,并混合均匀,得到发动机冷却液浓缩液,再与100份去离子水混合,得到参比汽车发动机冷却液CS4。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的制备。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7.5重量份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重量份氢氧化钠和60重量份去离子水,保持温度40℃,回流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0.05摩尔乙基硅酸钠的溶液70重量份。
在室温下(25℃),将100重量份水与100重量份乙二醇混合均匀,然后依次加入7重量份合成的乙基硅酸钠溶液、0.5重量份钼酸钠、0.7重量份癸酸、3重量份硼砂、0.3重量份硝酸钠、0.5重量份苯甲酸钠和0.2重量份苯并三氮唑,并混合均匀,加入氢氧化钠调节混合液的pH值为9。然后加入0.02重量份有机硅消泡剂CY-XP1(楚鹰化工生产),得到汽车发动机冷却液S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的制备。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2.4重量份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重量份氢氧化钠和60重量份去离子水,保持温度45℃,回流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0.05摩尔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硅酸钠溶液75重量份。
在室温下(25℃),将100重量份水与95重量份乙二醇混合均匀,然后依次加入有9重量份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硅酸钠溶液、0.8重量份钼酸钾、1.4重量份辛酸、4重量份硼砂、1.2重量份硝酸钠、0.8重量份苯甲酸钠和0.7重量份苯并三氮唑,并混合均匀,加入氢氧化钠调节混合液的pH值为9,然后加入0.04重量份有机硅消泡剂CY-XP1(楚鹰化工生产),得到汽车发动机冷却液S3。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的制备。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0.3重量份丙基三乙氧基硅烷,4.2重量份氢氧化钾和62重量份去离子水,保持温度50℃,回流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0.05摩尔丙基硅酸钠溶液76重量份。
在室温下(30℃),将100重量份水与100重量份乙二醇混合均匀,然后依次加入25重量份合成的丙基硅酸钠溶液、0.6重量份钼酸钠、0.9重量份十二烷酸、2重量份硼砂、0.8重量份硝酸钠、1.5重量份苯甲酸钠和0.4重量份苯并三氮唑,并混合均匀,加入氢氧化钠调节混合液的pH值为10然后加入0.03重量份消泡剂磷酸三丁酯,得到汽车发动机冷却液S4。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发动机冷却液,不同的是,所述发动机冷却液中不含有助剂。得到汽车发动机冷却液S5。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发动机冷却液,不同的是,所述助剂为3重量份硼砂、0.9重量份硝酸钠和0.4重量份苯并噻唑,脂肪酸为二硝基苯甲酸,且混合的方法为将各种组分同时混合。得到汽车发动机冷却液S6。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发动机冷却液,不同的是,有机硅酸盐为乙基硅酸钠、丙基硅酸钠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硅酸钠的混合物(乙基硅酸钠、丙基硅酸钠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硅酸钠的重量比为1∶1∶1)。得到汽车发动机冷却液S7。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发动机冷却液,不同的是,钼酸盐为钼酸铵、脂肪酸为己二酸、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CY-XP1。得到汽车发动机冷却液S8。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的制备。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1.7重量份辛基三甲氧基硅烷、4.2重量份氢氧化钾和60重量份去离子水,保持温度40℃,回流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0.05摩尔辛基硅酸钾溶液70重量份。
在室温下(25℃),将100重量份水与100重量份乙二醇混合均匀,然后依次加入10重量份合成的辛基硅酸钾溶液、0.5重量份钼酸钠、0.7重量份癸酸、3重量份硼砂、0.3重量份硝酸钠、0.5重量份苯甲酸钠和0.2重量份苯并三氮唑,并混合均匀,加入氢氧化钠调节混合液的pH值为9。然后加入0.02重量份有机硅消泡剂CY-XP1(楚鹰化工生产),得到汽车发动机冷却液S9。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的制备。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1重量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重量份氢氧化钠和60重量份去离子水,保持温度40℃,回流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0.05摩尔氨丙基硅酸钠的溶液70重量份。
在室温下(25℃),将100重量份水与100重量份乙二醇混合均匀,然后依次加入10重量份合成的氨丙基硅酸钠溶液、0.5重量份钼酸钠、0.7重量份癸酸、3重量份硼砂、0.3重量份硝酸钠、0.5重量份苯甲酸钠和0.2重量份苯并三氮唑,并混合均匀,加入氢氧化钠调节混合液的pH值为9。然后加入0.02重量份有机硅消泡剂CY-XP1(楚鹰化工生产),得到汽车发动机冷却液S10。
实施例11-20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冷却液的性能测试。
(1)稳定性
将实施例1-10制备的发动机冷却液S1-S10在88℃下放置,分别观察发动机冷却液S1-S10在放置1-12周后的沉淀情况,结果如下表1所示。
(2)抗腐蚀性能
根据SH/T 0085-1999标准,对实施例1-10制备的发动机冷却液进行腐蚀性能测试,具体步骤为:将尺寸50毫米×25毫米×2.5毫米的紫铜片(GB5231 T2铜)、焊料片(锡含量为29-30重量%,余量为铅)、黄铜片(GB 5232H70铜)、钢片(GB 699 20#钢)、铸铁片(碳含量为3-3.2重量%,硅含量为1.8-2.2重量%,锰含量为0.6-0.9重量%,磷含量<0.3重量%,硫含量<0.12重量%,余量为铁)和铸铝片(硅含量为5.5-6.5重量%,铜含量为3.0-4.0重量%,铁含量<1.2重量%,锰含量<0.8重量%,镁含量为0.1-0.5重量%,镍含量<0.5重量%,锌含量<1.0重量%,钛含量<0.25重量%,余量为铝)分别浸泡在发动机冷却液中,在88℃下不断通入空气,空气的流量为100毫升/分钟,实验时间为336小时,实验结束后,分别检测6种金属片的重量变化,结果如下表2所示。
对比例5-8
该对比例用于说明参比发动机冷却液的性能测试。
根据实施例12-22的测试发动机冷却液的稳定性和抗腐蚀性能,不同的是,被测试的发动机冷却液为由对比例1-4制备的发动机冷却液CS1-CS4,结果分别如下表1和下表2所示。
表1
  实施例编号   发动机冷却液编号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第8周 第12周
  实施例11   S1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对比例5   CS1   无凝胶   凝胶   凝胶   凝胶   凝胶   凝胶
  对比例6   CS2   凝胶   凝胶   凝胶   凝胶   凝胶   凝胶
  对比例7   CS3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凝胶   凝胶   凝胶
  对比例8   CS4   无凝胶   无凝胶   凝胶   凝胶   凝胶   凝胶
  实施例12   S2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实施例13   S3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实施例14   S4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实施例15   S5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实施例16   S6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实施例17   S7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实施例18   S8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实施例19   S9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实施例20   S10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无凝胶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由本发明实施例1-11制备的发动机冷却液S1-S11,在88℃下放置12周后均没有凝胶沉淀出现。而由对比例1-4制备的发动机冷却液CS1-CS4,在同样条件下分别放置到第2周、第0.5周、第4周和第3周即出现凝胶沉淀,这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冷却液与对比例制备的对比发动机冷却液相比,贮存稳定性要优异的多。
表2
Figure G2009101613242D00131
(注释:“-”表示重量减少,“+”表示重量增加,“标准范围”表示在增重或减重10毫克或30毫克的范围内都表示合格。)
从上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按SH/T 0085-1999进行腐蚀性能测试后,由本发明实施例1-10制备的发动机冷却液S1-S10对铝腐蚀的抑制效果优良。并且实施例1-4、实施例6-10得到的发动机冷却液S1-S4、S6-S10对其它5种金属片:紫铜、焊料、黄铜、钢和铸铁的腐蚀也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Claims (9)

1.一种发动机冷却液,其特征在于,该发动机冷却液通过将含有水、乙二醇、有机硅酸盐、钼酸盐、脂肪酸和消泡剂的原料混合得到,所述有机硅酸盐由下述通式(1)表示:
Figure FDA00002909744200011
其中,M为碱金属,R选自碳原子数为1-15的烷基、烯丙基、氨丙基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中的一种;相对于100重量份水,所述乙二醇的用量为90-110重量份,所述有机硅酸盐的用量为0.1-5重量份,所述钼酸盐的用量为0.1-1.5重量份,所述脂肪酸的用量为0.2-2重量份,所述消泡剂的用量为0.01-0.1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液,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水,所述乙二醇的用量为90-100重量份,所述有机硅酸盐的用量为0.5-3重量份,所述钼酸盐的用量为0.3-1重量份,所述脂肪酸的用量为0.5-1.5重量份,所述消泡剂的用量为0.01-0.05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液,其中,所述有机硅酸盐选自甲基硅酸钠、甲基硅酸钾、乙基硅酸钠、乙基硅酸钾、乙基硅酸锂、丙基硅酸钠、丙基硅酸钾、烯丙基硅酸钠、烯丙基硅酸钾、氨丙基硅酸钠、氨丙基硅酸钾、辛基硅酸钠、辛基硅酸钾、十二烷基硅酸钠、十二烷基硅酸钾、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硅酸钠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硅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液,其中,所述钼酸盐选自钼酸钠、钼酸钾和钼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液,其中,所述脂肪酸选自丁酸、丁二酸、己酸、庚酸、辛酸、异辛酸、癸酸、十一烷酸、十二烷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和癸二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液,其中,所述消泡剂选自磷酸烷基酯消泡剂、聚醚消泡剂和有机硅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液,其中,所述原料还含有助剂,所述助剂选自硼砂、硝酸钠、苯甲酸钠、苯并三氮唑、甲基苯并三氮唑和巯基苯并噻唑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液,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水,所述助剂的用量为1.5-12重量份。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液,其中,所述冷却液的pH值为7.5-11。
CN 200910161324 2009-07-20 2009-07-20 一种发动机冷却液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557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61324 CN101955755B (zh) 2009-07-20 2009-07-20 一种发动机冷却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61324 CN101955755B (zh) 2009-07-20 2009-07-20 一种发动机冷却液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5755A CN101955755A (zh) 2011-01-26
CN101955755B true CN101955755B (zh) 2013-07-24

Family

ID=43483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6132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55755B (zh) 2009-07-20 2009-07-20 一种发动机冷却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557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3127A (zh) * 2013-06-05 2014-12-17 南京理工大学连云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机车类车辆水箱用缓蚀剂
CN105419741A (zh) * 2015-11-30 2016-03-23 蚌埠市华科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寿命多保护型冷却液
CN105602533A (zh) * 2015-12-17 2016-05-25 长春德联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缓蚀性能好的发动机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67125A (zh) * 2017-08-21 2017-10-20 成都德联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防腐蚀发动机冷却液
JP2020125384A (ja) * 2019-02-01 2020-08-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輸送媒体および車両用熱マネジメントシステム
CN109810677B (zh) * 2019-02-15 2021-04-06 畅诺冷热控制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60293A (zh) * 2019-11-15 2020-02-07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纯有机型发动机冷却液
CN112724940A (zh) * 2021-01-22 2021-04-30 东风嘉实多油品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防冻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74924A (zh) * 2022-05-27 2022-07-22 上海皇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含氨氮的黑色金属水溶性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7447973A (zh) * 2023-12-22 2024-01-26 纯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用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4490A (zh) * 2004-06-17 2005-03-16 长城润滑油应用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冷却液
CN1872944A (zh) * 2006-06-12 2006-12-06 北京蓝星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发动机冷却液
CN101215460A (zh) * 2008-01-03 2008-07-09 吉化集团吉林市星云工贸有限公司 环保型长效汽车冷却液配方及生产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95432B1 (fr) * 1999-06-28 2001-08-24 Atofina Compositions inhibitrices de la corrosion pour fluides de transfert de chaleu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4490A (zh) * 2004-06-17 2005-03-16 长城润滑油应用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冷却液
CN1872944A (zh) * 2006-06-12 2006-12-06 北京蓝星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发动机冷却液
CN101215460A (zh) * 2008-01-03 2008-07-09 吉化集团吉林市星云工贸有限公司 环保型长效汽车冷却液配方及生产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5755A (zh) 201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5755B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液
CN100441657C (zh) 发动机冷却液
CN103695927A (zh) 一种缓蚀剂
CN108913106B (zh) 一种全有机型发动机冷却液
CN101376802B (zh) 一种防冻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00988A (zh) 一种快速成膜的复合无铬钝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1643898B (zh) 无磷成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6318A (zh) 一种新型咪唑啉复配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522289A (zh) 单羧酸基的防冻组合物
CN102453469B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35553A (zh) 一种锆基金属表面处理剂及应用
CN113698917B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车用冷却液组合物
CN103666403A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液
CN102286270B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291C (zh) 一元羧酸基的防冻剂组合物
CN107435144A (zh) 硅烷陶化剂、陶化工作液和制备硅烷陶化剂的方法
CN112745992B (zh) 一种水性清洗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6520080A (zh) 全有机型长效防冻冷却液、防冻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346396A (zh) 用于柴油发动机的单羧酸基防冻剂组合物
CN107418369A (zh) 一种双组分水性环氧富锌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27097A (zh) 插层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极地水性防腐涂料中的应用
WO2011162493A2 (ko) 연료전지 냉각액 조성물
CN112574721A (zh) 一种多效环保乙二醇型汽车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
RU2362792C1 (ru) Концентрат ингибиторов коррозии
CN104312547B (zh) 一种防穴蚀防冻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26

Address after: 215500 No.13, Caotang Road, Changshu,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shu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enter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a12, building A1, 1983 creative Town, No.29 Nanxin street, Nanling village community, Nanw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Chengz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26

Address after: Room 3a12, building A1, 1983 creative Town, No.29 Nanxin street, Nanling village community, Nanw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hengz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8, Ping Ping Road, Pingshan Town,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3001

Patentee before: BYD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500 5th floor, building 4, 68 Lianfeng Road, Changfu street,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shu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enter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3 caodang Road,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shu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enter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1

Address after: Room 101 (room 365), building 1, No. 10, Nanhuan East Road, Suzhou, Jiangsu 215500

Patentee after: Suzhou haoyurong Tra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500 5th floor, building 4, 68 Lianfeng Road, Changfu street,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shu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enter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