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4251A - 一种利用超支化聚合物对平板膜进行亲水改性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超支化聚合物对平板膜进行亲水改性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54251A
CN101954251A CN 201010299489 CN201010299489A CN101954251A CN 101954251 A CN101954251 A CN 101954251A CN 201010299489 CN201010299489 CN 201010299489 CN 201010299489 A CN201010299489 A CN 201010299489A CN 101954251 A CN101954251 A CN 1019542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membrane
flat sheet
sheet membrane
foll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9948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54251B (zh
Inventor
魏秀珍
张国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to CN20101029948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542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54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42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542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42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Treatments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支化聚合物对平板膜的亲水化改性方法。该方法先通过紫外辐照的方式把马来酸酐键合到平板膜表面,然后通过酯化反应将末端带有羟基或胺基的超支化聚合物通过共价键固载到平板膜表面。由于亲水性超支化聚合物是通过共价键固载到膜表面,其亲水性可以长久保持。超支化聚合物因具有近球状的三维结构,即使在较高的接枝密度下也不会造成堵孔现象;同时因其带有大量的末端基团,即使在较低的接枝密度下也可以有效改善平板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超支化聚合物对平板膜进行亲水改性的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超支化聚合物对平板膜进行亲水改性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日益严重的水污染蚕食了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水资源的短缺和水污染的加重,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是对水自然循环过程的人工模拟与强化,城镇供水的80%转化为污水,经收集处理后,其中70%可以再次循环使用,这意味着通过污水回用,可以在现有供水量不变的情况下,使城镇的可用水量增加50%以上。
传统污水再生处理技术存在着出水质量不高、占地大、稳定性差等缺点。膜分离技术具有能耗低、过程简单、分离效率高、无环境污染等优点,是解决当代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高新技术,其应用已涉足化工、食品、医药、生化、环保等领域,对节约能源、提高效率、净化环境等做出了重要贡献。膜分离技术的核心是“膜”,现在市场上通用的膜材料有:聚乙烯、聚丙烯、聚偏氟乙烯、聚砜、聚醚砜、聚氯乙烯等,这些聚合物材料的本质特征都是疏水性的,表面能比较低,这种疏水性不仅使其在用于处理水基流体时需要较高的驱动力,也容易导致水里面的有机大分子、胶体、生物质等物质在膜表面沉积造成膜污染。膜污染的存在不仅使系统无法正常的运行,而且减短了膜的使用寿命,频繁清洗与更换膜组件造成成本大大增加。膜污染是现在膜法水处理中面临的最重要难题之一,因此,如何从膜材料本身下手,采用有效的方法提高膜材料的亲水性,提高抗污染性能,进一步降低膜法处理医药化工、食品加工、市政生活污水等的成本是开发商与科研人员关切与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聚合物分离膜进行表面接枝,利用引入功能基团来改善膜表面性能上的不足,同时又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增加新的性能,是扩大聚合物分离膜用途的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已有的聚合物分离膜亲水化改性方法主要是从制备好的疏水性聚合物分离膜出发,通过表面处理(表面改性)实现膜亲水化,所采用的技术有三大类:(1)表面涂覆法:即原有的聚合物分离膜表面涂覆亲水物质。该技术的特点是工艺简单,但是由于亲水剂仅仅通过物理作用吸附在膜表面,结合作用弱,使用过程中亲水剂容易流失、亲水性不能长久稳定。(2)表面交联聚合:即在聚合物分离膜表面涂覆可进行交联反应的亲水性单体或预聚物(也可以同时采用引发剂),然后采用紫外光、热或高能射线引发聚合,在膜表面形成超薄亲水交联层。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但容易产生表面交联聚合导致膜孔堵赛的问题。(3)表面接枝法:首先在聚合物链上形成活性中心,然后用适当的手段把亲水性单体、基团、聚合物等用共价键固定到膜表面实现膜的亲水。与前两种方法相比,表面接枝法因为具有以下优点而被广泛应用:接枝链与膜表面以化学键键合,从而不会在物质透过膜时被溶解,不会引起接枝链的流失。膜表面接枝改性常用的实施方法包括:紫外光辐照、等离子处理、高能辐射引发接枝聚合等。到目前为止,已有许多研究者对不同聚合物分离膜的表面改性进行了研究,比如:印度的Abrol等将PP中空纤维膜经过60Co辐照后在其表面接枝了缩水甘油基丙烯酸酯。韩国的Yoon等将PP中空纤维膜表面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后接枝了丙烯酸等亲水性单体,使其静态接触角下降到70°左右。刘等将PVDF平板复合膜经过高能电子辐射后在其表面接枝了丙烯酸等亲水单体,有效改善了其亲水性。美国的Davis等将PP中空纤维膜表面经过UV辐照后接枝了聚乙二醇、丙烯酸等亲水性单体,使亲水化改性后的PP膜渗透通量增加为原来的2.6倍,并提高了PP膜的抗污染能力。徐志康等将亲水性单体丙烯酸、丙烯酰胺、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不同分子量的聚乙烯醇等接枝到聚丙烯、聚丙烯腈马来酸干共聚物等分离膜表面,增强了聚合物分离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将其应用到MBR处理废水,通量恢复率大约为60%。
表面接枝改性中,要提高改性效果只能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增加接枝链长度;二是提高接枝密度。两种方式都会在接枝率达到一定程度后造成堵孔引起渗透通量的下降,从文献中可以看出,目前采用的亲水改性单体都只有一个最多两个亲水性基团,表面接枝后形成线性聚合物,比较容易形成堵孔现象而导致通量损失。而超支化聚合物(HBP)是一种具有独特拓扑结构的新型聚合物,具有结构高度支化、表面官能团密度高、化学稳定性好、溶解性好、表面功能化简单易行、易于成膜等特点。HBP具有近球状结构和众多支臂,分子内部存在很多“纳米孔洞”,分子结构相对疏松。若将HBP接枝到聚合物分离膜表面,即使在较高的接枝密度下也不会造成堵孔现象,从而保持较高的渗透通量。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支化聚合物对平板膜亲水改性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超支化聚合物对平板膜进行亲水改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取疏水性聚合物平板膜,浸入10~20wt%的乙醇水溶液中,置于30~35℃恒温振荡器中恒温振荡12~20h,然后用丙酮清洗2~3次,室温下真空干燥,干燥后的平板膜放入10~100mmol/L的光敏剂溶液中浸泡1~2h后取出晾干;所述光敏剂为下列之一:二苯甲酮、安息香双甲醚、安息香乙醚;所述光敏剂溶液的溶剂可为丙酮、正己烷、正庚烷等;
(2)晾干的平板膜浸入20~100g/L的马来酸酐溶液中,置于紫外灯下进行辐照处理,辐照功率为100~500W,处理时间5~30min;
所述马来酸酐溶液的溶剂可为丙酮、无水乙醇、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等;
(3)辐照处理后的膜用无水乙醇清洗2~3次,然后浸入无水乙醇中于室温下振荡过夜,取出后在35~45℃下真空干燥,得到表面接枝马来酸酐的平板膜;
(4)将表面接枝马来酸酐的平板膜浸入10~80g/L的超支化聚合物溶液中,加热到60~90℃反应6~10h,反应结束后用去离子水清洗三次,再浸入去离子水中于振荡器中60~65℃下振荡过夜,取出后在35~45℃下真空干燥12~20h,即得改性后的平板膜。所述超支化聚合物溶液的溶剂可为丁酮、四氢呋喃、无水乙醇、石油醚、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平板膜的膜材料为下列之一:聚丙烯、聚乙烯、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腈、聚砜、聚醚砜、聚醚酰亚胺、聚醚醚酮、纤维素,所述平板膜为微滤膜、超滤膜或纳滤膜。
所述超支化聚合物为末端为羟基或胺基的超支化聚酯、超支化聚(胺-酯)或超支化聚乙烯胺。
超支化聚合物末端可以带有羟基、酯基、羧基、胺基等功能基团,但这些功能基团难以直接与膜材料发生反应而将超支化聚合物键合到膜表面。现在利用超支化聚合物对聚合物膜进行亲水改性主要采用共混改性方法,超支化聚合物和聚合物膜材料单纯靠缠绕的物理作用力混合在一起,共混改性最大的缺点就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亲水改性剂会逐渐流失;要通过共价键将超支化聚合物固定到膜表面,必须使膜表面带有某种可反应功能基团,如酸酐。传统的烯类单体如丙烯酸或丙烯酰胺等,在紫外辐照下也可以接枝到膜的表面,但是这些烯类单体容易均聚,接枝到膜表面后容易形成比较厚的均聚层而造成堵孔现象。
而本发明采用的马来酸酐单体难以均聚,紫外辐照后只在膜表面接枝一层马来酸酐,即使接枝密度较高也不容易出现堵孔现象。因为HBP末端带有众多亲水化基团,只要一个基团与酸酐反应,即可将HBP固定在膜表面,同时产生一个羧基,这种辐射效应是巨大的,将会显著改善多孔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因为HBP分子具有近三维球状立体结构,在干燥状态下,HBP分子以团聚形态负载于分离膜表面;在水溶液中,HBP分子疏水的核充分靠近膜表面,在HBP亲水性末端基团与水分子充分作用下,HBP分子的支臂充分伸展(如图2所示),使废水中蛋白质、细菌等污染物不容易靠近膜表面,不易沉积到膜的表面,从而有效减轻了膜表面的污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HBP具有近球状结构和众多支臂,分子内部存在很多“纳米孔洞”,分子结构相对疏松。若将HBP接枝到平板膜表面,即使在较高的接枝密度下也不会造成堵孔现象,从而保持较高的渗透通量。
(2)HBP末端众多的亲水性基团将有效改善微孔膜的亲水性,即使在较低的接枝密度下也可以达到很好的亲水化改性效果。
(3)因为HBP末端带有众多亲水化基团,只要一个基团与酸酐反应,即可将HBP固定在膜表面,同时产生一个羧基,这种辐射效应是巨大的,将会显著改善多孔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
(4)随着超支化聚合物代数或分子量的增大,超支化聚合物分子的结构由开放结构逐渐向紧密的球状结构过渡,分子内部的纳米孔隙也随之发生变化,通过调节超支化聚合物的代数或分子量可方便的调节改性膜内部的纳米孔隙,这些纳米孔隙可以包埋功能粒子、螯合离子、吸附小分子,或者作为小分子的催化活性点,提高膜的透过选择性和通量,也能实现膜的催化功能。
(四)附图说明
图1为平板膜紫外辐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表面接枝HBP在不同状态下的分子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1)将69.4cm2聚丙烯腈(PAN,上海蓝景膜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平板膜置于15wt%的乙醇水溶液中,置于30℃恒温振荡器中恒温振荡12h,再用丙酮清洗2次除去吸附在聚合物膜表面的杂质,然后在室温下真空干燥备用;
2)将PAN膜浸泡在20mmol/L二苯甲酮的丙酮溶液中2h,然后取出晾干30min;
3)将晾干的PAN膜浸于20g/L马来酸酐丙酮溶液中,置于150W紫外灯下辐照5min;
4)接枝马来酸酐的PAN膜用无水乙醇清洗3次,再浸入无水乙醇中于振荡器中室温下振荡过夜,然后将膜从无水乙醇中取出,在45℃下真空干燥。
5)将表面接枝了马来酸酐的PAN膜置于广口烧瓶中,加入末端为羟基的超支化聚酯(瑞士Perstop公司)的丁酮溶液(10g/l),加热到90℃,回流反应6h,将膜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三次,浸入去离子水中于振荡器中60℃下振荡过夜,然后将膜从去离子水中取出,再在45℃下真空干燥12h恒重,得超支化聚酯改性的PAN超滤膜。
经100μg/cm2的超支化聚酯接枝后,PAN膜的接触角由70°下降到45°,对于未改性的PAN膜,其纯水通量在0.1MPa的测试压力下为80L/m2h;相同条件下超支化聚酯改性后的PAN膜的水通量为160L/m2h。对于未改性的PAN膜,当过滤浓度为1g/L的牛血清蛋白溶液1h后,其通量下降为原来纯水通量的35%,清洗后,通量恢复到原来的50%。对于经超支化聚酯改性后的PAN膜来说,过滤浓度为1g/L的牛血清蛋白溶液1h后引起的通量减少比未改性的PAN膜低20%左右,并且在清洗后,通量恢复到原来的80%以上。
实施例2:
1)将69.4cm2聚偏氟乙烯(PVDF)平板膜置于10wt%的乙醇水溶液中,置于30℃恒温振荡器中恒温振荡12h,再用丙酮清洗3次除去吸附在聚合物膜表面的杂质,然后在室温下真空干燥备用;
2)将PVDF膜浸泡在60mmol/L二苯甲酮的丙酮溶液中2h,然后取出晾干30min;
3)将晾干的PVDF膜浸于60g/L马来酸酐丙酮溶液中,置于200W紫外灯下辐照15min;
4)接枝马来酸酐的PVDF膜用无水乙醇清洗3次,再浸入无水乙醇中于振荡器中室温下振荡过夜,然后将膜从无水乙醇中取出,在45℃下真空干燥。
5)将表面接枝了马来酸酐的PVDF膜置于广口烧瓶中,加入末端为羟基的超支化聚酯(瑞士Perstop公司)(30g/L)的四氢呋喃和丁酮(体积比3∶4)混合溶液中,加热到85℃,反应6h,将膜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三次,再浸入去离子水中于振荡器中60℃下振荡过夜,然后将膜从去离子水中取出,再在35℃下真空干燥12h,得超支化聚酯改性的PVDF中空纤维膜。
经150μg/cm2的超支化聚酯接枝后,PVDF膜的接触角由92°下降到50°,其纯水通量在0.1MPa的测试压力下由未改性PVDF膜的120L/m2h升高到200L/m2h。对于未改性的PVDF膜,当过滤浓度为1g/L的牛血清蛋白溶液1h后,其通量下降为原来纯水通量的25%,当用纯水清洗后,通量恢复到原来的45%。对于经超支化聚酯改性后的PVDF膜来说,过滤浓度为1g/L的牛血清蛋白溶液1h后引起的通量减少比未改性的PVDF膜低40%左右,并且在清洗后,通量恢复到原来的85%以上。
实施例3:
1)将103.8cm2聚砜(PS,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中心)平板膜置于10wt%的乙醇水溶液中,置于35℃恒温振荡器中恒温振荡20h,然后在室温下真空干燥备用;
2)将PS膜浸泡在10mmol/L二苯甲酮的正己烷溶液中2h,然后取出晾干30min;
3)将晾干的PS膜浸于100g/L马来酸酐无水乙醇溶液中,置于100W紫外灯下辐照25min;
4)接枝马来酸酐的PS膜用无水乙醇清洗3次,再浸入无水乙醇中于振荡器中室温下振荡过夜,然后将膜取出,在45℃下真空干燥。
5)将表面接枝了马来酸酐的PS膜置于广口烧瓶中,加入末端为羟基的超支化聚酯(瑞士Perstop公司)(80g/L)的无水乙醇与石油醚(体积比1∶9)混合溶液,加热到85℃,反应6h,将膜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三次,浸入去离子水中于振荡器中60℃下振荡过夜,然后将膜从去离子水中取出,再在45℃下真空干燥12h,得超支化聚乙烯胺改性的PS平板膜。
经60μg/cm2的超支化聚酯接枝后,PS膜的接触角由80°下降到40°,其纯水通量在0.1MPa的测试压力下由未改性时的80L/m2h升高到180L/m2h。对于未改性的PS膜,当过滤浓度为1g/L的牛血清蛋白溶液1h后,其通量下降为原来纯水通量的35%,当用纯水清洗后,通量恢复到原来的40%。对于超支化聚酯改性后的PS膜来说,过滤浓度为1g/L的牛血清蛋白溶液1h后引起的通量减少比未改性的PS膜低30%左右,并且在清洗后,通量恢复到原来的90%以上。
实施例4:
1)将16cm2聚丙烯(PP,德国membrana公司)平板膜置于20wt%的乙醇水溶液中,置于30℃恒温振荡器中恒温振荡12h,再用丙酮清洗2次除去吸附在聚合物膜表面的杂质,然后在室温下真空干燥备用;
2)将PP膜浸泡在80mmol/L二苯甲酮的正己烷溶液中2h,然后取出晾干30min;
3)将晾干的PP膜置于80g/L马来酸酐丙酮溶液中,置于500W紫外灯下辐照10min;
4)得到的接枝马来酸酐的PP膜用无水乙醇清洗3次,再浸入无水乙醇中于振荡器中室温下振荡过夜,然后将膜从无水乙醇中取出,在45℃下真空干燥。
5)接枝马来酸酐的PP膜置于广口烧瓶中,加入末端为羟基的超支化聚(胺-酯)的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70g/L),加热到85℃,回流反应6h,将膜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三次,再浸入去离子水中于振荡器中60℃下振荡过夜,然后将膜从去离子水中取出,再在45℃下真空干燥12h,得超支化聚(胺-酯)改性的PP平板膜。
经150μg/cm2的超支化聚(胺-酯)接枝后,PP膜的接触角由120°下降到45°,其纯水通量在0.1MPa的测试压力下由未改性时的200L/m2h升高到440L/m2h。对于未改性的PP膜,当过滤浓度为1g/L的牛血清蛋白溶液1h后,其通量下降为原来纯水通量的30%,清洗后,通量恢复到原来的50%。对于超支化聚(胺-酯)改性后的PP膜来说,过滤浓度为1g/L的牛血清蛋白溶液1h后引起的通量减少比未改性的PP膜低25%左右,并且在清洗后,通量恢复到原来的82%以上。
实施例5:
1)将16cm2聚乙烯(PE,德国membrana公司)平板膜置于10wt%的乙醇水溶液中,置于30℃恒温振荡器中恒温振荡18h,再用丙酮清洗2次除去吸附在聚合物膜表面的杂质,然后在室温下真空干燥备用;
2)将PE膜浸泡在100mmol/L二苯甲酮的正己烷溶液中2h,然后取出晾干30min;
3)将晾干的PE膜置于60g/L马来酸酐丙酮溶液中,置于250W紫外灯下辐照20min;
4)接枝马来酸酐的PE膜用无水乙醇清洗3次,再浸入无水乙醇中于振荡器中室温下振荡过夜,然后将膜从无水乙醇中取出,在40℃下真空干燥。
5)将接枝了马来酸酐的PE膜置于广口烧瓶中,加入末端为胺基的超支化聚乙烯胺(Sigma公司)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80g/l),加热到85℃,回流反应6h,将膜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三次,再浸入去离子水中于振荡器中60℃下振荡过夜,然后将膜从去离子水中取出,再在45℃下真空干燥12h,得超支化聚乙烯胺改性的PE膜。经100μg/cm2的超支化聚酯接枝后,PE膜的接触角由105°下降到47°,其纯水通量在0.1MPa的测试压力下由未改性时的320L/m2h升高到510L/m2h。

Claims (6)

1.一种利用超支化聚合物对平板膜进行亲水改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取疏水性聚合物平板膜,浸入10~20wt%的乙醇水溶液中,置于30~35℃恒温振荡器中恒温振荡12~20h,然后用丙酮清洗2~3次,室温下真空干燥,干燥后的平板膜放入10~100mmol/L的光敏剂溶液中浸泡1~2h后取出晾干;所述光敏剂为下列之一:二苯甲酮、安息香双甲醚、安息香乙醚;
(2)晾干的平板膜浸入20~100g/L的马来酸酐溶液中,置于紫外灯下进行辐照处理,辐照功率为100~500W,处理时间5~30min;
(3)辐照处理后的膜用无水乙醇清洗2~3次,然后浸入无水乙醇中于室温下振荡过夜,取出后在35~45℃下真空干燥,得到表面接枝马来酸酐的平板膜;
(4)将表面接枝马来酸酐的平板膜浸入10~80g/L的超支化聚合物溶液中,加热到60~90℃反应6~10h,反应结束后用去离子水清洗三次,再浸入去离子水中于振荡器中60~65℃下振荡过夜,取出后在35~45℃下真空干燥12~20h,即得改性后的平板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膜的膜材料为下列之一:聚丙烯、聚乙烯、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腈、聚砜、聚醚砜、聚醚酰亚胺、聚醚醚酮、纤维素,所述平板膜为微滤膜、超滤膜或纳滤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支化聚合物为末端为羟基或胺基的超支化聚酯、超支化聚(胺-酯)或超支化聚乙烯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二苯甲酮溶液的溶剂为下列之一:丙酮、正己烷、正庚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马来酸酐溶液的溶剂为下列之一:丙酮、无水乙醇、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超支化聚合物溶液的溶剂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丁酮、四氢呋喃、无水乙醇、石油醚、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
CN2010102994899A 2010-09-30 2010-09-30 一种利用超支化聚合物对平板膜进行亲水改性的方法 Active CN1019542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994899A CN101954251B (zh) 2010-09-30 2010-09-30 一种利用超支化聚合物对平板膜进行亲水改性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994899A CN101954251B (zh) 2010-09-30 2010-09-30 一种利用超支化聚合物对平板膜进行亲水改性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4251A true CN101954251A (zh) 2011-01-26
CN101954251B CN101954251B (zh) 2012-08-22

Family

ID=43481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994899A Active CN101954251B (zh) 2010-09-30 2010-09-30 一种利用超支化聚合物对平板膜进行亲水改性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54251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8621A (zh) * 2012-06-11 2012-10-03 江南大学 大通量超支化聚硅氧烷渗透汽化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27769A (zh) * 2016-03-18 2016-07-06 青岛大学 一种紫外辐照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的亲水化改性方法
CN107413320A (zh) * 2017-04-12 2017-12-01 苏州纳微分离纯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蛋白a亲和层析介质的应用
CN108579474A (zh) * 2017-03-08 2018-09-28 海南立昇净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层间共价作用增强的荷负电型含氟聚合物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79448A (zh) * 2018-04-28 2018-09-28 广州康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紫外光接枝改性中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16981A (zh) * 2018-12-10 2019-02-12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破乳功能的超亲水聚合物膜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4417A (zh) * 2007-12-14 2008-09-03 浙江大学 交联超支化聚合物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4417A (zh) * 2007-12-14 2008-09-03 浙江大学 交联超支化聚合物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 Polymer Chemistry》 20041231 BO PAN etal Photoinitiated Grafting of Maleic Anhydride onto Polypropylene 1953-1962 1-6 第42卷, 2 *
《Macromolecules》 20010811 Bong Jun Cha et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endrimer Layers on Poly(dimethylsiloxane) Films 6631-6636 1-6 第34卷, 第19期 2 *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20081017 Jianping Deng etal Developments and new applications of UV-induced surface graft polymerizations 156-193 1-6 第34卷, 2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8621A (zh) * 2012-06-11 2012-10-03 江南大学 大通量超支化聚硅氧烷渗透汽化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98621B (zh) * 2012-06-11 2013-10-30 江南大学 大通量超支化聚硅氧烷渗透汽化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27769A (zh) * 2016-03-18 2016-07-06 青岛大学 一种紫外辐照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的亲水化改性方法
CN108579474A (zh) * 2017-03-08 2018-09-28 海南立昇净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层间共价作用增强的荷负电型含氟聚合物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79474B (zh) * 2017-03-08 2020-12-01 海南立昇净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层间共价作用增强的荷负电型含氟聚合物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3320A (zh) * 2017-04-12 2017-12-01 苏州纳微分离纯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蛋白a亲和层析介质的应用
CN108579448A (zh) * 2018-04-28 2018-09-28 广州康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紫外光接枝改性中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79448B (zh) * 2018-04-28 2019-03-22 广州康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紫外光接枝改性中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16981A (zh) * 2018-12-10 2019-02-12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破乳功能的超亲水聚合物膜的制备方法
CN109316981B (zh) * 2018-12-10 2021-03-09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破乳功能的超亲水聚合物膜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4251B (zh) 2012-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4251B (zh) 一种利用超支化聚合物对平板膜进行亲水改性的方法
CN101961612B (zh) 一种利用超支化聚合物对中空纤维膜进行亲水改性的方法
CN105289316A (zh) 一种互穿网络水凝胶填充复合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CN104492286A (zh) 一种支撑层功能化的吸附增强型复合超滤膜的制备及应用
CN103031298B (zh) 一种降解水中石油的固定化微生物颗粒
Zhao et al. Impregnated membranes for water purification using forward osmosis
CN103551129B (zh) 一种具有宽pH使用范围的重金属离子吸附纤维的制备及应用
CN101601991A (zh) 去除废水中铅离子的生物质吸附剂及其制备、应用和再生方法
CN104944570A (zh) 污泥基活性炭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5797596B (zh) 一种用于水净化的过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06492591B (zh) 浓缩转轮的开发及其在VOCs治理中的应用
CN110538578B (zh) 一种除污效率高的污水处理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33192B (zh) 一种复合纤维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özbir et al. Renewable terpene-based highly porous polymer monoliths for the effective removal of persistent pharmaceuticals of tetracycline and ibuprofen
CN106110899A (zh) 一种制备二氧化碳响应性膜的方法
CN102580587A (zh) 亲水型含辣素官能团的抗生物污染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41990A (zh) 一种简单、低成本超疏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115876B (zh) 一种自净化的超疏水-极亲油型复合滤珠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25908A (zh) 一种光交联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339822B (zh) 亲油疏水的磁性聚苯乙烯-聚氨酯复合海绵的制备方法
CN109395593A (zh) 一种亲水的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CN202666708U (zh) 一种超滤膜
CN105110406A (zh) 离子液体功能化硅胶在去除废水中酚类污染物中的应用
CN103071399A (zh) 一种具有再生能力的复合平板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63754A (zh) 一种水处理环糊精吸附剂再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