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5193A - 数据处理装置及数据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装置及数据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45193A
CN101945193A CN2010102124547A CN201010212454A CN101945193A CN 101945193 A CN101945193 A CN 101945193A CN 2010102124547 A CN2010102124547 A CN 2010102124547A CN 201010212454 A CN201010212454 A CN 201010212454A CN 101945193 A CN101945193 A CN 1019451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session
data processing
processing equipment
image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124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45193B (zh
Inventor
七海嘉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945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51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45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51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13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involving the use of passwords, ID codes or the like, e.g. P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1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1/32106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separate from the image data, e.g. in a different computer file
    • H04N1/32117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separate from the image data, e.g. in a different computer file in a separate transmission or protocol signal prior to or subsequent to the image data transmission, e.g. in digital identification signal [DIS], in non standard setup [NSS] or in non standard field [NS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2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involving separate means, e.g. a server, a magnetic car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33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to an apparatus, part of an apparatus or an apparatus fun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2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2201/3225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n image, a page or a document
    • H04N2201/3233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n image, a page or a document of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e.g. digital signature, watermark
    • H04N2201/3235Checking or certification of the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e.g. by comparison with data stored independently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经由网络连接到外部装置的数据处理装置以及数据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保持在所述外部装置中的用户界面并进行显示;经由所显示的用户界面,接收来自用户的指令;将所接收到的指令发送到所述外部装置;在对操作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的用户进行认证的处理已经成功的情况下,保留用于与所述外部装置通信的会话;以及进行控制,以使用所保留的会话,从所述外部装置接收与发送到所述外部装置的所述指令对应的处理请求。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装置及数据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装置及数据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具有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器等的功能的数据处理装置广为人知。MFP(多功能外围设备)是这种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示例。在这种数据处理装置中,根据来自用户的指令执行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器等的功能。
某些上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浏览器并且能够访问网络上的Web服务器。
另外,提出了这样一种方法,该方法在例如Web服务器的外部装置中安装用于操作数据处理装置的用户界面,并使得用户能够从数据处理装置中的浏览器利用Web服务器中的用户界面。
根据这种方法,数据处理装置接收经由外部装置中的用户界面从数据处理装置中的浏览器输入的指令,作为来自外部的处理请求(例如打印请求)。在某些上述数据处理装置中,通过在数据处理装置与外部装置之间传送例如识别外部装置的ID信息(例如主机名),仅能够执行来自合适外部装置的处理请求(参见日本特开2008-003834号公报)。
包含上述数据处理装置和外部装置的系统采用HTTP(超文本标记语言)协议。在HTTP协议中,每当数据处理装置发出处理请求,外部装置就建立与数据处理装置的连接。外部装置对从数据处理装置发出的处理请求进行响应。当接收到该响应时,数据处理装置将用户登录信息和用户信息作为会话信息存储在会话区域中,并在一系列的处理结束后切断连接。
然而,在某些上述数据处理装置中,可用来管理会话信息的存储器资源比例如通用Web服务器的外部装置中的存储器资源少。该数据处理装置在能够保留会话的数量上存在限制。
这种类型的数据处理装置通常经由网络与多个PC连接,并且在接收到来自所述多个PC的处理请求时,需要保留多个会话,以便响应所述处理请求。
由此,当用户在登录到数据处理装置后、经由外部装置中的用户界面从数据处理装置的操作部向数据处理装置发送处理请求时,数据处理装置可管理的会话的数量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会话的不足,数据处理装置不能正常接收处理请求,因此发生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不能识别存储会话信息的资源的不足,直到用户在登录到数据处理装置后、访问外部装置并且经由外部装置中的用户界面向数据处理装置发送处理请求为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经由网络连接到外部装置的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显示单元、接收单元、指令发送单元、保留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能够获得保持在所述外部装置中的用户界面并进行显示。所述接收单元能够经由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的所述用户界面,从操作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的用户接收指令。所述指令发送单元能够将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指令发送到所述外部装置。所述保留单元能够在对操作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的用户的认证已经成功的情况下,保留用于与所述外部装置通信的会话。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执行控制以接收处理请求。所接收的处理请求与由所述指令发送单元发送到所述外部装置的所述指令相对应,并且通过使用由所述保留单元保留的所述会话来从所述外部装置接收所述处理请求。
从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图像处理系统的一个示例的框图。
图2是例示图像处理装置的软件结构的框图。
图3是例示图像处理装置的详细结构的框图。
图4是图像处理装置的外观图。
图5是操作部的外观布置图。
图6是例示操作部的详细结构的框图。
图7是例示依照HTTP协议的请求和响应的处理流的图。
图8例示了LCD显示部上显示的UI的一个示例。
图9例示了图像处理系统中的认证上下文(context)的数据结构。
图10是例示针对WAS的处理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1是例示服务器的详细结构的框图。
图12例示了图像处理系统中的会话的数据结构。
图13例示了操作部上显示的登录画面的一个示例。
图14是例示图像处理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5A和图15B各自为例示了图像处理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6例示了操作部上显示的UI的一个示例。
图17是例示图像处理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8是例示图像处理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9是例示图像处理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在实施例中,将图像处理系统作为数据处理系统的一个示例来进行描述,并且将图像处理装置作为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示例来进行描述。另外,虽然就图像处理装置是所谓的MFP(多功能外围设备)的情况来描述实施例,但是图像处理装置可以是所谓的SFP(单功能外围设备)。
参照图1,LAN(局域网)100连接到WAN(广域网)或互联网。主计算机120连接到LAN 100。主计算机120包括Web浏览器并且能够经由将图像处理装置110和服务器130连接的HTTP来接收服务。
服务器130包括用于实现Web应用服务器的软件处理组。服务器130包括稍后描述的软件模块。网络上的多个装置能够访问服务器130并能够利用服务器130的功能。例如,各自连接到网络的主计算机120、图像处理装置110或者其他一些装置(未示出)均能够访问服务器130,并能够利用服务器130的功能。
Web服务器部131是用于响应于从客户端发出的依照HTTP协议的请求、传送诸如HTML文档的内容的模块。应用服务器部132是以例如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公共网关接口)程序或小服务程序(Servlet)的形式安装的模块,其在接收到HTTP请求时执行预定处理并进行HTTP响应。数据管理部133是用于存储从应用服务器部132调用的脚本数据并且用于存储所接收的数据的模块。
认证服务器140执行针对图像处理装置110的用户认证和用户信息管理。更具体地说,认证服务器140通过利用包括从图像处理装置110和服务器130获得的包括用户名、域名和密码的凭证(Credential)来执行用户认证。如果用户认证已经成功,则认证服务器140通过向认证请求源发送安全令牌(Security Token,下文简称为“ST”)来进行答复。换句话说,ST是当凭证的有效性已经被确认并且用户认证已经成功时答复的信息,即指示认证已经完成的信息。在认证服务器140对其执行用户认证的设备之间,通过在所述设备之间传送ST,不再需要由认证服务器140再次执行用户认证。通过使用上述的认证服务器140,能够以统一的方式在连接到LAN 100的设备之间执行用户认证,并且能够在所述设备之间唯一地识别用户。
图像处理装置110是用于执行图像的输入/输出和发送/接收、以及各种图像处理的MFP(多功能外围设备)。图像处理装置110包括扫描器113(即图像输入设备)、打印机114(即图像输出设备)、控制器单元111以及操作部112。
扫描器113、打印机114以及操作部112连接到控制器单元111,并且根据来自控制器单元111的命令而被控制。控制器单元111连接到LAN100。
【图像处理装置110的软件结构】
以下将参照图2描述图像处理装置110的软件结构。图2是例示图1所示的图像处理装置110的软件结构的框图。
参照图2,用户界面(下文简称为“UI”)模块201是用于当用户(操作者)对图像处理装置110执行各种操作和设置时在设备与用户操作之间充当媒介的模块。根据用户操作,UI模块201通过向下述的各种模块传送输入信息来执行例如处理请求的发出或数据的设置。
Web服务器模块203从Web客户端(例如主计算机120)接收HTTP请求。在下文中,Web服务器模块203简称为“Web服务器203”。在对来自客户端的HTTP请求进行答复时,Web服务器203经由HTTP模块214、TCP/IP通信模块217以及网络驱动器221,对Web客户端进行HTTP响应。来自Web服务器203的响应包括例如图像处理装置110的管理信息。
Web浏览器模块209读取互联网或内部网上的各种网页并进行显示。Web浏览器模块209在下文中简称为“Web浏览器209”,并且稍后将描述其详细结构。
当图像处理装置110执行HTTP通信时使用HTTP模块214。通过使用TCP/IP通信模块217(稍后描述),HTTP模块214向Web服务器203、Web浏览器209和Web服务提供器模块207(稍后描述)提供通信功能。
此外,HTTP模块214提供适合于在网络上使用的诸如HTTP的各种协议、尤其是按照可靠安全性标准设计的协议的通信功能。通过使用网络驱动器221,TCP/IP通信模块217向各种模块提供网络通信功能。网络驱动器221物理地连接到网络并且控制数据的输入和输出。认证服务模块205管理并控制用户为利用图像处理装置110的功能而需的用户认证处理。
本地认证服务(LAS)模块210管理并控制从UI模块201开始执行的用于用户认证的认证处理。在下文中,将本地认证服务(LAS)模块缩写为“LAS”。当LAS 210接收到从UI模块201输入的凭证时,借助于认证服务器140,LAS 210开始认证处理。
如果认证服务器140中的认证方法不同,则用户认证所需的数据通信协议和凭证二者也不同。因此,LAS 210是可替换的,并且LAS 210的替换使得图像处理装置110适合于可以在认证服务器140中使用的各种认证方法。认证方法包括例如NTLM认证和Kerberos认证。利用LAS210的替换,还可以通过图像处理装置110中的简单认证服务模块213而非认证服务器140来执行认证。在下文中,将简单认证服务(SAS)模块缩写为“SAS”。
另外,利用LAS 210的替换,能够以各种方式接收输入,包括通过使用触摸屏或软(软件)键盘进行的认证信息输入,以及通过使用USB键盘或USB卡读取器进行的凭证输入。
远程认证服务(RAS)模块211管理并控制经由Web服务器203从Web客户端开始执行的用于用户认证的认证处理。在下文中,将远程认证服务(RAS)模块缩写为“RAS”。
当RAS 211接收到来自Web服务器203的凭证时,借助于认证服务器140,RAS 211执行认证处理。与LAS 210类似,RAS 211是可替换的,并且RAS 211的替换使得图像处理装置110适合于可以在认证服务器140中使用的各种认证方法。
Web认证服务(WAS)模块212管理并控制经由稍后描述的Web服务提供器模块207利用图像处理装置110的功能的认证处理。在下文中,将Web认证服务(WAS)模块缩写为“WAS”。
注意,用于WAS 212执行认证处理的界面,作为Web服务对网络公开。
认证上下文管理(ACM)模块206不仅管理用户认证成功后从认证服务器140答复的ST,而且管理能够从认证服务器140获得的用户信息。在下文中,将认证上下文管理(ACM)模块缩写为“ACM”。稍后将描述ACM 206的详情。
作为Web服务,Web服务提供器模块207提供设备功能。Web服务提供器模块207解释并执行经由LAN 100接收的命令。该命令可以是基于例如SOAP的命令。在下文中,将Web服务提供器模块缩写为“WSP”。
用户配置文件管理(UPM)模块208管理每个用户的用户设置和管理信息。在下文中,将用户配置文件管理(UPM)模块缩写为“UPM”。UPM 208需要ST以便获得设置信息,并且通过使用ST作为访问密钥来获得各用户的设置信息。SAS 213是图像处理装置110中用于执行用户认证和用户信息管理的模块。
因此,认证服务模块205提供认证服务,使得通过以可替换的方式选择LAS 210、RAS 211和WAS 212中的任意一个、借助于认证服务器140来执行认证。认证服务模块205还能够通过选择除LAS 210、RAS 211和WAS 212以外的SAS 213来执行认证服务。
从Web服务器模块203、认证服务模块205或Web服务提供器模块207调用会话管理器模块204,以执行会话的管理和控制。稍后,将详细描述会话管理器模块204。在下文中,将会话管理器模块204缩写为“SM204”。SM 204将稍后描述的会话与用户认证已经成功的认证信息以相关联的方式进行管理。
控制API 218为诸如Web服务器203、Web浏览器209和WSP 207的上游模块提供到诸如作业管理器219的下游模块的接口。结果,能够减弱上游模块与下游模块之间的依存关系,并且能够增加它们之间的流动性。在下文中,将作业管理器模块简称为“作业管理器”。
作业管理器219解释经由控制API 218从上述各种模块指示的各种处理,并且向后述的模块220、224和226提供指令。此外,作业管理器219以统一的方式管理在图像处理装置110中执行的那些硬件处理。
编解码器管理器模块220管理并控制在从作业管理器219指示的各种处理中以各种方式压缩和解压缩数据的处理。在下文中,将编解码器管理器模块简称为“编解码器管理器”。
FEB编码器模块(FEB编解码器)229通过使用FEB格式压缩通过扫描处理读取的数据。实际上,FEB编解码器229通过使用FEB格式对通过由作业管理器219或后述的扫描器管理器224执行的扫描处理读取的数据进行压缩。
JPEG编解码器222执行对读取数据进行JPEG压缩以及对打印数据进行JPEG展开的处理。
这里,术语“读取数据”指利用由作业管理器219或扫描器管理器224执行的扫描处理获得的数据。此外,术语“打印数据”指由打印管理器226执行的打印数据。
MMR编解码器模块223执行对读取数据进行MMR压缩以及对打印数据进行MMR解压缩的处理。读取数据包括利用由作业管理器219或扫描器管理器224执行的扫描处理获得的数据。此外,打印数据包括利用由打印管理器226执行的打印处理获得的数据。
扫描器管理器224管理并控制从作业管理器219指示的扫描处理。通过SCSI驱动器225进行扫描器管理器224与内部连接到图像处理装置110的扫描器113之间的通信。
打印管理器226管理并控制从作业管理器219指示的打印处理。引擎I/F 227提供打印管理器226与打印机114之间的接口。
安装并行端口驱动器(PARALLEL)228,以提供用于经由PARALLEL228向输出设备(未示出)输出数据的接口(I/F)。
【图像处理装置110的详细结构】
图3是例示图1所示的图像处理装置110的详细结构的框图。
参照图3,控制器单元111对装置整体进行控制。控制器单元111连接到扫描器113(即图像输入设备)以及打印机114(即图像输出设备),以对它们进行控制。另外,控制器单元111连接到LAN 100和公共线路,以通过LAN 100和公共线路从外部设备接收图像信息和设备信息,以及向外部设备输出图像信息和设备信息。连接到公共线路的外部设备的示例包括传真机和具有传真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
控制器单元111经由系统总线307连接到以下设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包括CPU 301、RAM 302、ROM 303、HDD(硬盘驱动器)304、图像总线I/F 305、操作部I/F 306、网络I/F 308以及调制解调器(MODEM)309。
RAM 302是为CPU 301提供工作区域的存储器。RAM 302还用作用于临时存储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器。ROM 303是引导ROM并且存储系统的引导程序。HDD 304存储系统软件、图像数据等。
操作部I/F 306是用于执行对操作部112的输入和输出的接口。经由操作部I/F 306将要在操作部112上显示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操作部112。此外,操作部I/F 306用来向CPU 301传送用户通过操作部112输入的信息。
网络I/F 308连接到LAN 100以对LAN 100输入和输出信息。调制解调器309连接到公共线路以对公共线路输入和输出信息。图像总线I/F305用作用于将系统总线307和以高速率传送图像数据的图像总线310相互连接以进行数据结构的转换的总线桥。
图像总线310连接到RIP(光栅图像处理器)311、设备I/F 312、扫描器图像处理部313、打印机图像处理部314、图像旋转部315以及图像压缩部316。
RIP 311将已经通过LAN接收到的PDL代码展开为位图图像。设备I/F 312将扫描器113和打印机114与控制器单元111连接,以在同步系统与非同步系统之间进行图像数据的转换。
扫描器图像处理部313对输入图像数据执行校正、处理、编辑等。打印机图像处理部314对打印输出的图像数据执行打印机校正、分辨率转换等。图像旋转部315旋转图像数据。
图像压缩部316根据JPEG对多值图像数据执行压缩/解压缩处理。此外,图像压缩部316根据例如JBIG、MMR或MH对二值图像数据执行压缩/解压缩处理。
【图像处理装置110的外观结构】
以下将参照图4描述图像处理装置110的外观结构。
图4是图1所示的图像处理装置110的外观图。
参照图4,在图像处理装置110中,扫描器113通过照射原稿的各页上的图像并扫描CCD行传感器(未示出)来生成光栅图像数据。当用户在原稿给送器405的托盘406中放置原稿片材并在操作部112上指示开始读取时,控制器单元111的CPU 301向扫描器113发出指令。原稿给送器405逐一给送原稿片材,并且扫描器113执行读取从原稿给送器405给送的各原稿上的图像的操作。
打印机114在从片材盒401、402和403中之一供给的片材上打印光栅图像数据,并且将打印后的片材输出到出纸托盘404上。在打印机114中使用的打印方法可以是使用感光鼓或感光带的电子照相法。
【图像处理装置110的操作部112的外观布置】
以下将参照图5描述操作部112的外观布置。
图5是图1所示的操作部112的外观布置图。
参照图5,操作部112包括通过在LCD上粘结触摸屏502而构成的LCD显示部501。
在LCD显示部501中,显示有系统操作画面以及各个软(软件)键。当所显示的键中的一个被按下时,将指示按下位置的位置信息发送到CPU 301。另外,操作部112包括诸如开始键505、停止键503、ID键507和重置键504的各种硬(硬件)键。
开始键505是用于指示开始读取原稿上的图像的操作的键。能够显示红色和绿色两种颜色的LED显示部506设置在开始键505的中心。该两色LED显示部506根据这两种颜色中的各个来表示开始键505是否处于可用状态。停止键503是用来在执行期间停止操作的键。ID键507是当用户输入用户ID时使用的键。重置键504是当从操作部112输入的设置被初始化时使用的键。
【图像处理装置110的操作部112的结构】
以下将参照图6描述操作部112的结构。
图6是例示图1中的操作部112的详细结构的框图。
参照图6,操作部112经由操作部I/F 306连接到系统总线307。如上所述,CPU 301、RAM 302、ROM 303、HDD 304等连接到系统总线307。操作部I/F 306包括用于控制用户的输入的输入端口601以及用于控制画面输出设备的输出端口602。输入端口601将来自触摸屏502以及包括各种键503、504、505和507的键组的用户输入传送到CPU 301。根据各用户输入的内容以及控制程序,CPU 301生成显示画面数据,并经由输出端口602将该显示画面数据输出到LCD显示部501。另外,按照需要,CPU 301经由输出端口602控制LED显示部506。
【图像处理装置110中的Web浏览器209的结构】
图2所示的Web浏览器209经由HTTP模块214建立与另一网络节点的连接,并执行通信。在通信中,向用URL描述的资源发出HTTP请求,并且获得对该HTTP请求的响应。在该处理中,还依照各种编码模式来执行通信数据的编码/解码。
事件处理部(未示出)接收表示用户对操作部112中的触摸屏502、各种键等进行的操作的事件,并且执行与所接收的各事件对应的处理。此外,事件处理部从控制API 218接收装置、作业等中的状态转变事件,并执行与所接收的各事件对应的处理。脚本解释器(未示出)是用于解释并执行诸如Java(注册商标)Script(ECMA Script)等的脚本的解释器。脚本嵌入在文档中,或者在与文档链接的另一文件中来描述。通过使用脚本,内容提供者能够对要提供的文档的动态行为进行编程。
【依照HTTP协议的请求和响应的流】
图7是例示由图2所示的HTTP模块214执行的、依照HTTP协议的请求和响应的处理流的图。
参照图7,客户端701代表安装有用于发送HTTP请求并接收HTTP响应(如图7所示)的软件的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客户端701对应于安装有Web浏览器209的图像处理装置110,或者安装有Web浏览器的主计算机120。
服务器702代表用于接收HTTP请求、执行与所接收的HTTP请求对应的处理并答复该HTTP响应的软件。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702对应于图1所示的服务器130。
客户端701能够根据GET方法和POST方法中的一种来发送HTTP请求。当客户端701根据GET方法向服务器702发送对期望资源的HTTP请求703时,通常以URI(特别是URL)格式指定资源。服务器702获得或生成与由HTTP请求703指定的资源对应的数据,并且答复该数据作为HTTP响应704。
现在描述根据POST方法发送HTTP请求的情况。
当HTML文档包括“表单(form)”并且该表单中设置的发送方法指定POST方法时,执行以下处理。
将用户输入的信息编码为由客户端701中的Web浏览器显示的表单。另外,客户端701将编码后的信息(即表单的输入详情)作为HTTP请求705的附件发送到服务器702。
在服务器702中,指定的资源接收并处理从客户端701发送的数据,生成HTTP响应706,并将HTTP响应706答复给客户端701。
【图像处理装置110中的浏览器画面布置】
以下将参照图8描述由UI模块201显示的Web浏览器的浏览器画面布置。通过使用从服务器130获得的Web浏览器画面来描述接收来自用户的处理请求的处理。
图8例示了图6所示的LCD显示部501上显示的用户界面(UI)的一个示例。该示例对应于由UI模块201显示的Web浏览器画面。
参照图8,浏览器画面800在其上显示URL输入字段808、内容显示区域802以及状态区域807。浏览器画面800还在其上显示各种按钮,诸如标签801、确定按钮809、进度条、返回按钮803、前进按钮804、重载按钮806以及停止按钮805。注意,按钮的显示形式和显示位置不限于本示例所示的显示画面上指示的那些。
标签801用作用于在Web浏览器功能与其他功能(即,复印、箱、发送以及扩展)中的一种之间改变画面的按钮。URL输入字段808是用户输入期望资源的URL的字段。当用户按下URL输入字段808时,显示用于输入字符的虚拟全键盘(virtual full keyboard)(未示出)。用户可以通过触摸虚拟全键盘上布置的模仿硬键顶部的软键来输入期望的字符串。
确定按钮809是当用户明确确认已经输入的URL的字符串时使用的软键。当通过按下确定按钮809明确确认URL时,Web浏览器209发出用于获得相关资源的HTTP请求。
进度条指示基于HTTP请求和响应的内容获得处理的进度状态。内容显示区域802是显示所获得的资源的区域。返回按钮803是用于在回顾内容显示的历史的情况下、对当前显示的内容之前所显示的内容进行再次显示的软键。
前进按钮804是用于在回顾内容显示的历史的情况下显示内容时、前进到当前显示的内容之后显示的内容的软键。
重载按钮806是用于重新获得并重新显示当前显示的内容的软键。停止按钮805是用于在执行期间停止内容获得处理的软键。
状态区域810是用于显示基于图像处理装置的各种功能发出的消息的区域。即使正在显示浏览器画面800时,状态区域810也可以基于扫描器、打印机或其他功能中的各个功能显示用来引起用户关注的消息。
此外,可以基于Web浏览器功能类似地显示消息。Web浏览器功能显示所链接的网页的URL的字符串、内容标题的字符串、由脚本指示的消息等。
【认证上下文管理(ACM)模块】
图2所示的ACM 206管理从下述的各认证服务模块接收的认证上下文。各认证服务包括LAS 210、RAS 211以及WAS 212。如果认证成功,则LAS 210、RAS 211以及WAS 212中的各个向ACM 206传送作为认证上下文的必要信息。ACM 206准备认证上下文并在其中写入用户信息。在认证已经成功并且已经在认证上下文中写入用户信息之后,后续的用户操作均凭借名称被写入认证上下文中的用户的权限启动
另外,ACM 206管理认证上下文。如上所述,ACM 206管理认证上下文的期间是从用户认证成功后已经准备好认证上下文时到用户进行退出处理时的期间。
退出条件通过以下方式来提供,例如通过用户进行的退出处理、通过在设置的超时时间内不进行操作、通过设备设置信息的各种项目中的任意一项的改变、通过到低电力模式的转变、设备的重启等等。
以下将参照图9描述认证上下文的数据结构。图9例示了由图2所示的ACM 206准备并管理的认证上下文的数据结构。
参照图9,属性(“Attribute”)列901代表认证上下文的属性。数据类型(“DataType”)列902代表与各属性对应的数据类型。
认证服务类型属性(AuthSvcType)904存储用于区分由哪种认证服务(即LAS 210、RAS 211以及WAS 212)准备了认证上下文的信息。
认证服务器地址属性(AuthSerIP)905存储认证服务器140的IP地址。ST属性(SecurityToken)906存储从认证服务器140获得的ST。
用户名属性(UserName)907存储从认证服务器140获得的用户名。用户ID属性(UserID)908存储从认证服务器140获得的用户ID。
组名属性(GroupName)909存储从认证服务器140获得的用户所属的组名。组ID属性(GroupID)910存储从认证服务器140获得的组的组ID。
域名属性(DomainName)911存储从认证服务器140获得的用户所属的域名。邮件地址属性(Email)912存储从认证服务器140获得的用户的邮件地址。
权限属性(AccessRight)913存储表示从认证服务器140获得的用户是否具有操作(例如复印操作和扫描操作)的权限的信息。会话ID参照属性(RefSessionID)914存储对通过使用认证上下文作为密钥所准备的会话资源的参照信息。
【针对WAS 212的处理流】
图10是例示针对图2所示的WAS 212的处理的一个示例的图。在图10中,S1002到S1009代表后续的步骤。
参照图10,客户端1001是其中安装有用于作为Web服务向WAS 212发送HTTP请求并且用于接收HTTP响应的软件的终端。在本实施例中,客户端1001与服务器130对应。
首先,在步骤S1002中,客户端1001向图像处理装置110中的WAS212发送询问关于认证方法的HTTP请求。然后,在步骤S1003中,WAS212响应于在步骤S1002中从客户端1001发送的请求,向客户端1001答复认证方法。
另外,WAS 212对从客户端1001接收的凭证执行用户认证。当从客户端1001向WAS 212传送ST时执行用户认证时,WAS 212在步骤S 1004中向认证服务器140进行相关ST是否有效的确认。如果ST有效,则从认证服务器140答复“OK”。
如果用户认证已经成功,则WAS 212请求ACM 206准备认证上下文。ACM 206基于ST和用户信息二者准备并存储认证上下文。在以此方式准备了认证上下文之后,用户可以凭借基于认证上下文的权限、经由Web服务利用图像处理装置110的服务。
在步骤S 1005中,WAS 212向客户端1001答复ST。然后,在步骤S1006中,客户端1001将ST以附加形式插入到Web服务描述的标题部分,并且向图像处理装置110发送HTTP请求。
WAS 212读取从客户端1001接收的HTTP请求的标题部分中的ST,并确定读取的ST是否有效。如果WAS 212确定接收的ST无效,则在步骤S1007中向客户端1001答复错误通知。如果WAS 212确定接收的ST有效,则WAS 212确认经由本地认证服务准备的认证上下文和经由Web服务准备的认证上下文是否相互一致。
如果WAS 212确定上述两个认证上下文相互一致,则WAS 212从WSP 207调用Web服务。另一方面,如果WAS 212确定上述两个认证上下文相互不一致,则在步骤S1007中WAS 212向客户端1001答复错误通知。
在步骤S1008中,客户端1001向WAS 212发送用于退出的HTTP请求。当接收到退出请求时,WAS 212请求ACM 206丢弃相对应的认证上下文。作为响应,ACM 206丢弃认证上下文。
在步骤S1009中,如果认证上下文的丢弃成功,则WAS 212向客户端1001答复“OK”,并且如果认证上下文的丢弃失败,则答复“否”。
【服务器130的详细结构】
图11是例示图1所示的服务器130的详细结构的框图。
参照图11,应用服务器部132中的事务逻辑部1103由Web服务器部131响应于HTTP请求来调用,并且执行处理。事务逻辑部1103将动态产生的HTML文档作为处理结果答复给Web服务器部131。
应用服务器部132中的脚本引擎部1102由事务逻辑部1103来调用,并且在从程序管理区域1105(稍后描述)读取脚本后,将该脚本答复给事务逻辑部1103。在此,术语“脚本”代表程序执行描述。
事务逻辑部1103依次执行由脚本引擎部1102读取的脚本。Web服务请求器部1101由事务逻辑部1103调用以执行针对外部Web服务提供器(例如WSP 207)的Web服务的调用。
认证部1104由事务逻辑部1103调用,以执行用户认证处理的管理和控制、用户信息的管理以及用户设置的管理。程序管理区域1105管理各种脚本以及由脚本调用的程序。可以通过使用未示出的插件机构(plug-in)来添加或改变程序管理区域1105中的数据。插件机构使得能够对服务器130的功能进行定制。数据存储区域1106是用于存储诸如文档的数据的区域。优选数据存储区域1107是用于存储每个用户的设置信息的区域。
事务逻辑部1103通过使用从认证部1104获得的ST作为访问密钥,来获得存储在优选数据区域1107中的每个用户的设置信息。另外,事务逻辑部1103通过使用所获得的每个用户的设置信息,提供按照每个用户定制的画面和功能。
利用上述的系统结构,操作图像处理装置110的用户获得安装在服务器130中的用户界面,并使所获得的用户界面显示在图像处理装置110的操作部112上。然后,用户通过使用显示在操作部112上的用户界面,输入使图像处理装置110执行期望处理的指令。用户输入的指令从图像处理装置110被发送到服务器130。服务器130确定用户指示的处理内容,并将与指令的内容对应的处理请求发送到图像处理装置110。图像处理装置110接收从服务器130发送的处理请求,并根据接收到的处理请求进行操作。以这种方式,用户可以通过使用安装在服务器130中的界面,使图像处理装置110执行期望的操作。该处理请求可以在服务器130发送用户界面时开始的会话中被发送,或者可以在与上述会话独立地开始的不同会话中开始。
该处理请求包括用于指定图像处理装置110以使得图像处理装置110可以执行期望处理的信息。
作为另一种选择,用户可以使图像处理装置110按照以下进行操作。例如,用户可以指示按照这样一种方式来执行控制,即使得通过使用安装在服务器130中的用户界面来向除服务器130以外的外部装置发送处理请求,并且使得该外部装置将处理请求的结果发送给图像处理装置110。被发送到该外部装置的处理请求例如是用于下载数据的请求。在这种情况下,在该外部装置已经从用户指定的位置下载了数据并且该下载已经完成后,将所下载的数据发送到图像处理装置110。
【会话管理器模块(MS)204的详情】
图12例示了由图2所示的会话管理器模块(MS)204管理的会话1200的数据结构。参照图12,属性(“Attribute”)列1201代表针对各会话固定设置的属性。数据类型(“DataType”)列1202代表与各属性对应的数据类型。
会话ID属性(SessionID)1203是用于唯一识别各会话的标识号。会话类型属性(SessionType)1204存储用于区分经由认证服务(即LAS210、RAS 211以及WAS 212)中的哪一个准备了会话的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当经由LAS 210准备了会话时,在第一位设置标记。此外,当经由RAS 211准备了会话时,在第二位设置标记。
另外,当经由WAS 212准备了会话时,在第三位设置标记。例如,当经由LAS 210保留(reserve)了会话资源并且经由Web认证服务(WAS)参照了会话时,在第一位和第三位各自设置标记。该标记用作资源被释放时利用的信息。当该标记值被重置为零(0)时,资源被释放。
操作种类信息(OperateKind)1205存储用于区分保留了会话资源的操作的种类(即,保留的会话资源期望何种操作)的信息。操作的种类包括例如打印操作、扫描操作、传真操作、上传设备设置信息的操作、下载设备设置信息的操作、获得设备状态的操作等等。
会话状态属性(SessionState)1206存储用于区分会话状态的信息。会话可以采用“资源保留状态”、“处理等待状态”或者“处理执行中状态”。“资源保留状态”代表当通过使用认证上下文作为密钥来保留未被占用的会话资源时呈现的状态。“处理执行中状态”代表紧接在外部应用的处理请求被执行前的状态。“处理等待状态”代表处理已经结束后的状态。
最后访问时间属性(LastAccessTime)1207存储最后对会话进行参照、写入或读取的时间。
程序按照需要自由利用会话信息属性(SessionInfo)1208。换句话说,程序生成会话信息属性(SessionInfo)1208作为动态属性。可以通过使用会话ID属性1203和用户设置的动态属性密钥二者、依照程序自由调用动态属性值。
SM 204通过使用会话1200执行会话优先级管理。关于会话状态属性1206中存储的会话状态,按照(1)“处理执行中状态”>(2)“资源保留状态”>(3)“处理等待状态”的降序来设置优先级。
另外,对于各会话状态,针对操作种类属性1205中存储的操作的种类来确定优先级。更具体地说,按照(1)打印操作、扫描操作以及传真操作>(2)上传设备设置信息的操作和下载设备设置信息的操作>(3)获得设备状态的操作>(4)等等的降序来设置优先级。另外,按照每个操作种类,存储在最后访问时间属性1207中的最后访问时间更接近于当前时间的操作具有更高的优先级。经由LAS 210或RAS 212调用会话管理器模块204,以在保留或释放会话资源时执行管理和控制。
另外,会话管理器模块204在读取或写入会话信息时执行管理和控制。此外,会话管理器模块204在其中保持用于管理会话数量的会话计数器,并且其管理和控制图像处理装置110中能够保留的会话的数量的上限。当对外部装置进行通信时,会话管理器模块204保留会话以开始通信。会话管理器模块204通过将会话信息存储在诸如RAM 302的存储器中来管理各个会话。此外,为对会话管理器模块204中能够保留的会话的数量设置上限。一个原因在于,如果无限地保留会话,则需要具有大容量的存储器来保留会话信息。另一个原因在于,如果无限地保留会话,则由于需要通过使用所保留的会话同时与许多外部装置通信,因此过度增加了处理负荷。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流程】
图13例示了在图1所示的图像处理装置110的操作部12上显示的登录画面的一个示例。在所例示的示例中,用户通过输入由用户名、域名和密码组成的凭证登录到图像处理装置110。在已经登录到图像处理装置110之后,用户被许可使用图像处理装置110。虽然结合认证服务器140由独立作为图像处理系统的信息处理装置构成的情况来描述本实施例,但是图像处理装置110或服务器130可以具有与认证服务器140类似的功能。
图14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中的数据处理过程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所例示的示例代表当通过使用认证服务器140执行用户认证处理时在图像处理装置110与认证服务器140之间执行的数据处理。在图14中,利用图像处理装置110的CPU 301、通过将相关模块加载到RAM 302中并执行这些模块来实现步骤S1501、S1502和S1506到S1510。此外,利用认证服务器140的CPU、通过将相关模块加载到RAM中并执行这些模块来实现步骤S1503到S1505。
在步骤S1501中,用户通过采用操作部112上显示的用户界面(图13所示)来输入用户名、域名和密码。
在图13中,文本框1301为输入用户名的文本框区域。如果用户选择文本框1301,则由CPU 301执行的UI模块201在操作部112上显示软键盘。用户可以通过采用软键盘来输入用户名的字符。
文本框1302是输入域名的文本框区域。文本框1302可以通过下拉菜单的形式进行选择。下拉菜单中显示的域的数量对应于适用于图像处理装置110的认证服务器(包括认证服务器140)的数量。
总之,图像处理装置110可以对多个认证服务器传送数据。文本框1303是输入密码的文本框区域。当用户在输入上述信息项后按下确定按钮1304时,包括用户名、域名和密码的凭证从UI模块201被传送到LAS210。然后,在步骤S1502中,LAS 210将凭证经由LAN 100发送到认证服务器140。
在步骤S1503中,认证服务器140通过使用从LAS 210接收的凭证来执行用户认证。如果认证服务器140确定用户认证已经成功,则处理转移到步骤S1504。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501。在后者的情况下,因为从LAS 210接收的凭证不正确,所以认证服务器140将表示认证失败的通知答复给LAS 210,并且在操作部112上再次显示认证画面。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501。
在步骤S1504中,认证服务器140发出与凭证相对应的ST。在步骤S1505中,认证服务器140将发出的ST答复给LAS 210。在图像处理装置110侧,在步骤S1506中,LAS 210通过使用从认证服务器140接收的ST作为密钥来再次向认证服务器140进行询问,并且获得用户信息。
在步骤S1507中,ACM 206准备认证上下文并将其存储在RAM 302中。在步骤S1508中,SM 204确定管理会话资源的数量的会话计数器是否达到上限值(即,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定值,或者是否超出上限值)。如果SM 204确定会话计数器未达到上限值,则处理转到步骤S1509。如果SM204确定会话计数器达到上限值,则使处理结束。如果在步骤S1508中SM 204确定会话计数器达到上限值,则可以将会话计数器达到上限值的事实通知给用户。
在步骤S1509中,SM 204保留会话资源。在步骤S1510中,SM 204将保留的会话1200的会话ID属性1203的值作为会话ID参照属性914的值存储在已经在步骤S1507中准备的认证上下文中。这使得能够使用认证上下文作为访问会话1200的密钥。另外,SM 204将“资源保留状态”存储在会话1200的会话状态属性1206中。此外,SM 204在会话1200的会话类型属性1204的第一位设置标记。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流程】
以下将参照图15所示的流程图描述第一流程之后的第二流程。以上描述的第一流程代表当用户登录到图像处理装置110时执行的处理,而以下描述的第二流程代表当用户启动图像处理装置110中的浏览器画面800以执行与服务器130通信的处理时执行的处理。
图15A和图15B为各自例示了根据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中的数据处理过程的一个示例的一部分的流程图。所例示的示例代表在使用认证服务器140执行用户认证处理的情况下在图像处理装置110、认证服务器140以及服务器130之间执行的数据处理。在图15A和图15B中,利用图像处理装置110、认证服务器140以及服务器130的CPU执行它们的ROM中存储的程序来实现各步骤。
在该处理中,当用户通过操作部112进行用户认证并且选择浏览器画面800时,Web浏览器模块209基于UPM 208管理的初始显示的URL信息、向服务器130的URL发送利用PUT方法的HTTP请求。服务器130基于用户认证的前提进行操作。因此,如果ST不包括在HTTP请求中,则服务器130确定对已经发出HTTP请求的客户端还未执行用户认证,之后转到登录画面。
因此,从服务器130向图像处理装置110中的Web浏览器模块209答复与登录画面对应的HTTP响应,并且在浏览器画面800上显示用于登录到服务器130的登录画面。
同时,当服务器130适合于SSO(Single Sign-On,单点登录)时,图像处理装置110的认证上下文管理(ACM)模块206经保持认证服务器140的ST。因此,能够通过向服务器130发送包括ST的HTTP请求来省略以下步骤S1601到S1608。当省略步骤S1601到S1608时,处理从步骤S1601跳到S1609。以下将描述在步骤S1601之后的处理。
首先,在步骤S1601中,在显示在图像处理装置110的操作部112上的浏览器登录画面(未示出)上接受通过用户对操作部112进行操作而输入的包括用户名、域名和密码的凭证。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1602。
在步骤S1602中,图像处理装置110中的Web浏览器模块209将凭证作为利用PUT方法的HTTP请求经由HTTP模块214发送到服务器130。
在步骤S1603中,服务器130中的Web服务器部131从图像处理装置110接收作为HTTP请求的凭证。在步骤S1604中,服务器130中的认证部1104经由事务逻辑部1103从Web服务器部131接收凭证,并且将该凭证发送到认证服务器140。
在步骤S1605中,认证服务器140通过使用按照每个用户预先登记的凭证和从服务器130中的认证部1104接收的凭证二者来执行用户认证。如果认证服务器140确定用户认证已经成功,则处理转到步骤S1607。如果认证服务器140确定从服务器130中的认证部1104接收的凭证不正确,则处理转到步骤S1606。在后者的情况下,即如果认证服务器140答复从服务器130中的认证部1104接收的凭证不正确的事实,则在步骤S1606中服务器130中的Web服务器部131按照以下执行控制。Web服务器部131准备HTML文档(其中表示认证失败的消息和认证画面相互组合),并且将该HTML文档作为HTTP响应答复给图像处理装置110。
另一方面,如果确定用户认证已经成功,则在步骤S1607中认证服务器140发出与相关凭证对应的ST(安全令牌)。在步骤S1608中,认证服务器140将ST答复给服务器130中的认证部1104。
此外,服务器130中的认证部1104通过使用接收到的ST再次向认证服务器140进行询问,并获得用户信息。服务器130中的认证部1104将从认证服务器140获得的ST和用户信息二者存储在优选数据区域1107中。
如果用户认证已经成功,则服务器130中的事务逻辑部1103通过使用针对用户的ST作为访问密钥,从数据管理区域133中的优选数据区域1107取出准备用户画面所需的用户信息。然后,在步骤S1609中,事务逻辑部1103确定是否剩余有之前已经失败的任何处理任务。如果在步骤S1609中确定未剩余有之前已经失败的任何处理任务,则处理转到步骤S1610。如果在步骤S1609中确定剩余有之前已经失败的任何处理任务,则处理转到步骤S1611。术语“剩余处理任务”指在不论用户按下图16所示的按钮1401到1404中的任意按钮、功能执行已经失败的情况下,在步骤S1643(稍后描述)中存储的留在服务器130中的处理任务。在步骤S1643中存储的数据包括代表按下了相关按钮的用户的用户信息,以及“与按钮对应的脚本”。结果,当相关用户下一次登录时,能够由认证信息指定用户并且仅向相关用户显示剩余处理任务。
换句话说,通过将用户信息和“与按钮对应的脚本”存储在服务器130中并进行管理,当相关用户再次登录时,能够执行与按钮对应的功能。例如,当要执行与图16所示的按钮1403对应的功能(即与“扫描至文件夹A”对应的功能)时,在用户按下了按钮1403后,执行该功能的处理可能在认证处理期间被中断。稍后将描述图16所示的按钮。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关于例如被设置来执行相关功能的存储路径的信息。因此,当用户下一次进行登录时,不再需要路径设置处理等,并且能够减轻对用户施加的操作负荷。
在步骤S1610中,事务逻辑部1103基于用户信息构建与用户对应的画面,由此准备执行画面信息(即,Web页)。
另一方面,在步骤S1611中,事务逻辑部1103构建组合有两个画面(即,显示剩余处理任务的画面和基于用户信息的与用户对应的画面)的画面,由此准备执行画面信息(即Web页)。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1612。
在步骤S1612中,服务器130中的Web服务器部131向图像处理装置110答复已经由事务逻辑部1103准备的画面,作为对在步骤S1602中从图像处理装置110发送的HTTP请求的HTTP响应。
图16例示了在图1所示的图像处理装置110的操作部112上显示的用户界面(UI)的一个示例。所例示的示例代表已经由图像处理装置110从服务器130接收并且显示在浏览器画面800上的HTTP响应。注意,与图8中相同的要素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此外,下述的按钮是在用户认证后由服务器130提供的服务所显示的按钮。
参照图16,按钮1401用来扫描图像处理装置110中的纸张原稿并在图像处理装置110中执行彩色打印。
按钮1402用来扫描图像处理装置110中的纸张原稿,并在图像处理装置110中执行单色打印。按钮1403用来扫描图像处理装置110中的纸张原稿,并在图像处理装置110中将扫描后的图像数据转换成PDF格式的数据。通过按下按钮1403,从图像处理装置110进一步将转换成PDF格式的图像数据存储在服务器130的数据存储区域1106中的文件夹A(逻辑区域)中。
按钮1404用来在图像处理装置110中打印存储在服务器130的数据存储区域1106中的“文档XXX.PDF”。操作图像处理装置110的操作部112的用户可以按下上述按钮。当向服务器130通知与在图像处理装置110的操作部112上按下的按钮对应的信息时,服务器130中的事务逻辑部1103开始操作与所按下按钮对应的逻辑。
当事务逻辑部1103开始操作与所按下按钮对应的逻辑时,经由Web服务请求器部1101调用与图像处理装置110的功能对应的Web服务以执行处理。因为与各按钮对应的事务逻辑以脚本的形式表现,所以能够根据脚本的表现以各种模式来提供功能按钮。换句话说,还能够显示包括相互链接的多个功能的功能按钮。例如,能够显示由按钮1401到1404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组合的按钮。图16所示的画面还能够显示在主计算机120中包括的显示部上。在这种情况下,更具体地说,当主计算机120访问服务器130时,主计算机120将包括已由用户经由Web浏览器输入的用户ID、密码等的信息发送到服务器130。服务器130使认证服务器140基于所发送的包括用户ID、密码等的信息来执行认证。如果认证已经成功,则服务器130将图16所示的画面发送到主计算机120中的Web浏览器,以在其中进行显示。用户可以通过使用显示画面上的按钮1401到1404来指示图像处理装置110。以这种方式,主计算机120也能够向图像处理装置110提供指令。
当用户在图像处理装置110的操作部112上按下上述按钮中的任意一个时,服务器130中的事务逻辑部1103开始操作与所按下按钮对应的逻辑。
此外,图11所示的服务器130中的Web服务请求器部1101调用与图像处理装置110的功能对应的Web服务,以执行处理。因为与各按钮对应的事务逻辑以脚本的形式表现,所以能够根据脚本的表现来以各种模式提供功能按钮。
在步骤S1613中,基于在步骤S1612中从服务器130发送的执行画面来执行显示控制,以在操作部112上显示用户界面。当用户按下在图像处理装置110的操作部112上显示的用户界面中显示的任一按钮时,处理进行到图16中的步骤S1614。
在步骤S1614中,从图2所示的UI模块201向Web浏览器模块209通知在操作部112上按下按钮的事件。然后,经由HTTP模块214从Web浏览器模块209向服务器130发送利用PUT方法的HTTP请求(暗示按下按钮)。总之,与用户在操作部112上按下的按钮对应的指令的内容被指示并作为按下按钮的事件被发送到服务器130。
在步骤S1615中,服务器130中的Web服务器部131从图像处理装置110接收暗示按钮1401已经被按下的HTTP请求,并且请求事务逻辑部1103执行与按钮1401对应的逻辑处理。
在步骤S1616中,事务逻辑部1103从程序管理区域1105中取出与所接收的HTTP请求中的按钮对应的脚本,并且请求脚本引擎部1102执行脚本的处理。在步骤S1617中,脚本引擎部1102从脚本的详情中读取针对图像处理装置110的处理详情、设置信息等,并将它们返回给事务逻辑部1103。
在步骤S1618中,服务器130中的事务逻辑部1103通过使用Web服务从Web服务请求器部1101对图像处理装置110执行认证处理,以便利用图像处理装置110的功能。当发送保持在服务器130中的ST时,以下的步骤S1619至S1623可以被省略。
在步骤S1619中,图像处理装置110中的WAS 212向认证服务器140发送已经从服务器130接收的凭证。认证服务器140基于从WAS 212接收的凭证执行用户认证。在步骤S1620中,认证服务器140确定用户认证是否已经成功。如果认证服务器140确定用户认证已经成功,则处理转到步骤S1622。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620中认证服务器140确定从WAS 212接收的凭证不正确,则认证服务器140向WAS 212答复表示认证失败的通知。然后处理转到步骤S1621。
在步骤S1621中,图像处理装置110中的WAS 212还向服务器130答复表示认证失败的通知。当处理转到步骤S1622时,认证服务器140发出与凭证对应的ST,并且在步骤S1623中将ST答复给图像处理装置110中的WAS 212。
在步骤S1624中,图像处理装置110中的WAS 212通过使用从认证服务器140接收的ST作为密钥来再次向认证服务器140进行询问,并获得用户信息。在步骤S1625中,ACM 206准备并存储认证上下文。
如果认证已经成功,则服务器130中的事务逻辑部1103按顺序进行执行从脚本引擎部1102答复的脚本的处理。
在步骤S1626中,事务逻辑部1103确定是否存在针对图像处理装置110的执行处理请求。如果事务逻辑部1103确定存在执行处理请求,则处理转到步骤S1627。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626中事务逻辑部1103确定不存在执行处理请求,则使处理结束。
在步骤S1627中,服务器130向图像处理装置110发送针对Web服务的HTTP请求(包括ST和执行处理请求二者)。
在步骤S1628中,图像处理装置110中的WAS 212从服务器130接收ST和执行处理请求二者。然后WAS 212确定所接收的ST是否有效。如果WAS 212确定所接收的ST无效,则图像处理装置110向服务器130答复错误通知。
在步骤S1629中,图像处理装置110中的WAS 212确定经由本地认证服务在未示出的步骤中准备的认证上下文和经由Web服务在步骤S1625中准备的认证上下文是否彼此一致。可以通过进行比较的方法来进行关于所述两个认证上下文是否彼此一致的确定。所进行的比较可以基于ST属性905、用户名属性906、用户ID属性907、组名属性908、组ID属性909、域名属性910以及邮件地址属性911中的任意一种。还可以使用基于这些属性的组合来进行比较的方法来进行步骤S1629的确定。
作为比较认证上下文的结果,如果WAS 212确定所述两个认证上下文相互不一致,则处理转到步骤S1637。如果WAS 212确定所述两个认证上下文彼此一致,则处理转到步骤S1630。此外,如果WAS 212确定不存在经由本地认证服务准备的认证上下文,则处理转到步骤S1637。
然后,WAS 212向SM 204询问是否保留了与经由LAS 210准备的认证上下文对应的会话。在步骤S1630中,WAS 212确定SM 204是否已经保留了对应的会话。如果WAS 212确定SM 204已经保留了对应的会话,则处理转到步骤S1631。如果WAS 212确定SM 204尚未保留对应的会话,则处理转到步骤S1633。
在步骤S1631中,SM 204在会话1200的会话类型属性1204的第三位设置标记,以指示WAS 212已经进行了参照。另外,SM 204将指示何种执行处理请求的信息存储在会话1200的操作种类属性1205中。另外,SM 204将“处理执行中状态”存储在会话1200的状态属性1206中。
在步骤S1632中,图像处理装置110执行例如扫描(读取处理)或打印(打印处理)的处理请求。该处理请求可以是例如用于打印存储在HDD 304中的数据的请求,或者除上述示例以外的其他处理请求。就服务器130发送用户界面、并且图像处理装置110向服务器130发送用户通过所发送的用户界面输入的指令的情况描述了实施例。另外,在该情况下,服务器130直接接收所发送的指令。然而,除服务器130以外的其他装置也可以传送通过指令发送所发送的指令,以使其到达服务器130。
如果在步骤S1630中WAS 212确定不存在已经保留的会话,则在步骤S1633中SM 204确定管理会话资源的数量的会话计数器是否达到上限值。如果在步骤S1633中SM 204确定会话计数器未达到上限值,则处理转到步骤S1635。如果SM 204确定会话计数器达到上限值,则处理转到步骤S1634。
在步骤S1634中,SM 204释放具有最低优先级的会话资源。在步骤S1635中,SM 204保留会话资源。在步骤S1636中,SM 204将保留的会话1200的会话ID属性1203的值作为会话ID参照属性914的值存储在LAS 210准备的认证上下文中。
此外,SM 204将所保留的会话1200的会话ID属性1203的值作为会话ID参照属性914的值存储在已经由WAS 212准备的认证上下文中。另外,SM 204将“资源保留状态”存储在会话1200的会话状态属性1206中。
此外,SM 204在会话1200的会话类型属性1204的第一位和第三位各自设置标记。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629中WAS 212确定所述两个认证上下文彼此不一致,则在步骤S1637中SM 204确定管理会话资源的数量的会话计数器是否达到上限值。如果SM 204确定会话计数器未达到上限值,则处理转到步骤S1638。如果SM 204确定会话计数器达到上限值,则处理转到步骤S1642。
在步骤S1638中,SM 204保留会话资源。在步骤S1639中,SM 204将所保留的会话1200的会话ID属性1203的值作为会话ID参照属性914的值存储在由WAS 212准备的认证上下文中。
另外,SM 204将“资源保留状态”存储在会话1200的会话状态属性1206中。此外,SM 204在会话1200的会话类型属性1204的第三位设置标记。
在步骤S1640中,SM 204将“处理等待状态”存储在会话1200的会话状态属性1206中。在步骤S1641中,SM 204确定与步骤S1632对应的处理是否已经正常完成。如果SM 204确定相关处理已经正常完成,则处理转到步骤S1626。如果SM 204确定相关处理尚未正常完成,则处理转到步骤S1642。
在步骤S1642中,图像处理装置110向服务器130答复错误通知。在步骤S1643中,服务器130中的事务逻辑部1103将失败的处理存储在优选数据区域1107中。由此使处理结束。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通过在诸如服务器130的外部装置中安装用户界面而具有能够比在图像处理装置110中安装用户界面的情况更容易地安装软件的优点。理由如下。在图像处理装置110中安装用户界面的情况下,需要用户完全熟练对图像处理装置110特定的编程方法。与之不同,当在服务器130中安装用户界面时,仅仅需要用户能够安装用于Web应用的软件即可。
此外,如上所述,通过图像处理装置110的操作部112在执行用户认证时使用用户认证信息作为密钥来预先保留会话资源。结果,能够可靠地执行由位于图像处理装置110前面的用户指示的外部处理请求。实际上,例如能够避免这样的麻烦:在用户已经登录到图像处理装置110之后,在从外部服务器130接收与已经通过图像处理装置110的操作部112输入的指令对应的处理请求的阶段不能保留会话。
【第二实施例】
以下将参照图17的流程图描述第二实施例。
图17是例示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中的数据处理过程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所例示的示例代表当使用认证服务器140执行用户认证处理时在图像处理装置110与认证服务器140之间执行的数据处理。在图17中,利用图像处理装置110的CPU 301通过在RAM 302中载入相关模块并执行这些模块来实现步骤S1701、S1702以及步骤S1706到S1711。
此外,利用认证服务器140的CPU通过在RAM中载入相关模块并执行这些模块来实现步骤S1703到S1705。为了方便说明,各个步骤被例示为以与图像处理装置110中的操作相链接的方式描述在认证服务器140中执行的处理的一系列步骤。
图17中的步骤S1701至S1707分别对应于图14中的步骤S1501到S1507。仅就与第一实施例比较的差别来进行以下描述。
如果用户认证已经成功,则图像处理装置110的操作部112显示应用选择画面(未示出)作为默认画面。用户能够通过对其选择来利用诸如复印、传真和浏览器的期望应用。在步骤S1708中,用户选择浏览器应用。步骤S1709到S1711分别对应于步骤S1508到S1510。
由此,通过图像处理装置110的操作部112在应用被选择时使用用户认证信息作为密钥来预先保留会话资源。结果,能够可靠地执行由位于图像处理装置110前面的用户指示的外部处理请求。
【第三实施例】
以下将参照图18的流程图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图18是例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中的数据处理过程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所例示的示例代表在通过使用认证服务器140执行用户认证处理时在图像处理装置110与认证服务器140之间执行的数据处理。在图18中,利用图像处理装置110的CPU 301通过在RAM 302中载入相关模块并执行这些模块来实现步骤S1801、S1802以及步骤S1806至S1811。
此外,利用认证服务器140的CPU通过在RAM中载入相关模块并执行这些模块来实现步骤S1803到S1805。为了方便说明,各个步骤被例示为以与图像处理装置110中的操作相链接的方式描述在认证服务器140中执行的处理的一系列步骤。仅就与第一实施例比较的差别来进行以下描述。
在步骤S1808中,SM 204确定管理会话资源的数量的会话计数器是否达到上限值。如果SM 204确定会话计数器未达到上限值,则处理转到步骤S1810。如果SM 204确定会话计数器达到上限值,则处理转到步骤S1809。在步骤S1809中SM 204等待预定时间之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808。
因此,在已经通过图像处理装置110的操作部112完成用户认证之后,监视保留的会话资源的数量的上限,并且如果存在空闲的会话资源,则通过使用用户认证信息作为密钥来预先保留会话资源。结果,能够可靠地执行由位于图像处理装置110前面的用户指示的外部处理请求。
【第四实施例】
以下将参照图19的流程图描述第四实施例。
图19是例示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中的数据处理过程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所例示的示例代表当通过使用认证服务器140执行用户认证处理时在图像处理装置110与认证服务器140之间执行的数据处理。在图19中,利用图像处理装置110的CPU 301通过在RAM 302中载入相关模块并执行这些模块来实现步骤S1901、S1902以及S1906到S1912。仅就与第一实施例的比较的差别来进行以下描述。
在步骤S1909中,SM 204为多个会话1200保留资源。在步骤S1910中,SM 204将针对所述多个保留的会话1200的各个的会话ID属性1203的值作为会话ID参照属性914的值存储到步骤S1907中已经准备的认证上下文中。
结果,能够通过使用认证上下文作为密钥来访问所述多个会话1200中的各个。另外,SM 204将“资源保留状态”存储在会话1200的会话状态属性1206中。此外,SM 204在会话1200的会话类型属性1204的第一位设置标记。
如果用户认证已经成功,则图像处理装置110的操作部112显示应用选择画面(未示出)作为默认画面。用户能够通过对其选择来利用诸如复印、传真和浏览器的期望应用。
在步骤S1911中,用户选择浏览器应用。在步骤S1912中,由于一旦选择了浏览器应用则系统和/或处理不再有这类会话资源的需求,因此SM 204释放无用的会话资源。这里,在保留单元已经保留了会话之后,释放单元可以根据通过用户界面选择的处理来释放无用资源。然后使处理结束。
因此,当通过图像处理装置110的操作部112执行用户认证时,通过使用用户认证信息作为密钥来预先保留多个会话资源。当确定必要的会话资源时(即当选择了应用时),释放除了必要会话资源以外的其他会话资源。结果,能够可靠地执行由位于图像处理装置110前面的用户指示的外部处理请求。
其他实施例
还可以由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设备上的程序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诸如CPU或MPU等的设备),来实现本发明的各方面;并且可以利用由通过例如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设备上的程序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执行各步骤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各方面。为此,例如经由网络或从用作存储设备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将程序提供给计算机。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的这类变型例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8)

1.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被构造为经由网络连接到外部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其被构造为获得保持在所述外部装置中的用户界面并进行显示;
接收单元,其被构造为经由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的所述用户界面,从操作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的用户接收指令;
指令发送单元,其被构造为将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指令发送到所述外部装置;
保留单元,其被构造为在对操作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的用户进行认证的处理已经成功的情况下,保留用于与所述外部装置通信的会话;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进行控制,以使用由所述保留单元保留的所述会话,从所述外部装置接收与由所述指令发送单元发送到所述外部装置的所述指令对应的处理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中,执行所述对用户进行认证的处理,以允许用户使用所述数据处理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中,通过经由所述网络连接到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的外部认证服务器来执行所述对用户进行认证的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该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读取单元,该读取单元被构造为读取原稿上的图像,
其中,所述处理请求包括用以使所述读取单元进行读取处理的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中,当执行对用户的认证和对应用的选择中的一者时,所述保留单元保留用于所述会话的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该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
释放单元,其被构造为在所述保留单元已经保留所述会话之后,根据通过所述用户界面选择的处理来释放无用的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中,当由所述保留单元保留的会话的数量等于或大于预定值时,所述释放单元释放具有较低优先级的会话。
8.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数据处理装置被构造为经由网络连接到外部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得保持在所述外部装置中的用户界面并进行显示;
经由所显示的用户界面,从操作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的用户接收指令;
将所接收到的指令发送到所述外部装置;
在对操作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的用户进行认证的处理已经成功的情况下,保留用于与所述外部装置通信的会话;以及
进行控制,以使用所保留的会话从所述外部装置接收与发送到所述外部装置的所述指令对应的处理请求。
CN201010212454.7A 2009-07-01 2010-06-28 数据处理装置及数据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451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56890A JP5460145B2 (ja) 2009-07-01 2009-07-01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156890 2009-07-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5193A true CN101945193A (zh) 2011-01-12
CN101945193B CN101945193B (zh) 2014-05-07

Family

ID=43412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1245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45193B (zh) 2009-07-01 2010-06-28 数据处理装置及数据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01999A1 (zh)
JP (1) JP5460145B2 (zh)
KR (1) KR20110002417A (zh)
CN (1) CN10194519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1222A (zh) * 2011-06-08 2012-12-12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369024A (zh) * 2012-03-28 2013-10-23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认证系统、电子设备以及认证方法
CN104049741A (zh) * 2013-03-15 2014-09-1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服务器、系统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12364B2 (ja) * 2009-07-16 2014-02-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5730082B2 (ja) * 2011-03-08 2015-06-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サーバ、印刷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30061298A1 (en) * 2011-09-01 2013-03-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henticating session passwords
JP6011167B2 (ja) 2012-09-03 2016-10-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中継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中継装置
JP6167502B2 (ja) * 2012-10-31 2017-07-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中継プログラム、通信中継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5974942B2 (ja) 2013-03-15 2016-08-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サーバ、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WO2015012867A1 (en) * 2013-07-26 2015-01-29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ata view based on context
US9001370B1 (en) * 2013-11-15 2015-04-07 Ricoh Company, Ltd. Card authentication for OAuth supported cloud services on a multi-function device
JP2015213244A (ja) * 2014-05-02 2015-11-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WO2018216999A1 (ko) 2017-05-24 2018-11-2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Miso 동작을 위한 게이트웨이 시그널링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6751266B2 (ja) * 2017-06-30 2020-09-0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リモート通信制御システム、セッション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セッション管理プログラム
CN108287917B (zh) * 2018-02-13 2020-03-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文件打开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JP7317561B2 (ja) * 2019-04-19 2023-07-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を用いた文字入力のための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3076287A (ja) * 2021-11-22 2023-06-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55491A1 (en) * 2003-03-07 2004-09-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ctivating and terminating an application program on a mobile terminal when the terminal enters, respectively exits, the zone of a local network
CN1669001A (zh) * 2002-05-31 2005-09-14 维里塔斯管理公司 用于服务器整合环境的业务连续性策略
CN1841303A (zh) * 2005-03-31 2006-10-04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存储介质以及程序
CN1863072A (zh) * 2005-08-12 2006-1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客户端向服务器申请服务的方法及其系统
US20070204016A1 (en) * 2006-02-27 2007-08-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Persistent Public Machine Setting
US20070297666A1 (en) * 2006-06-22 2007-12-27 Sachiko Takeuchi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service providing method, and service providing program product
CN101185061A (zh) * 2005-03-30 2008-05-21 株式会社理光 利用多个网络应用管理文档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21558A (en) * 1987-07-15 1989-01-24 Fujitsu Ltd Session opening system based upon reservation system
JP3730563B2 (ja) * 2001-11-02 2006-01-05 キヤノンソフトウェア株式会社 セッション管理装置およびセッション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20030217135A1 (en) * 2002-05-17 2003-11-20 Masayuki Chatani Dynamic player management
JP2004187094A (ja) * 2002-12-04 2004-07-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通信確立装置
JP4128443B2 (ja) * 2002-12-27 2008-07-30 株式会社野村総合研究所 ウェブブラウザ利用処理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領域管理方法
JP4297034B2 (ja) * 2004-11-05 2009-07-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およびサーバ
JP2006146292A (ja) * 2004-11-16 2006-06-08 Shimadzu System Solutions Co Ltd 分散型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同システム用端末プログラム
KR100700690B1 (ko) * 2005-05-31 2007-03-27 엔에이치엔(주) 중복 로그인 검출 방법 및 시스템
JP4626464B2 (ja) * 2005-09-22 2011-02-09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処理装置
JP2009530921A (ja) * 2006-03-17 2009-08-27 キャミアント,インク. 移動及び遊動ネットワークで利用する配信ポリシーサービス
JP2007249851A (ja) * 2006-03-17 2007-09-27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848939B2 (ja) * 2006-11-27 2011-12-28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端末切替システム、端末切替方法及び端末切替プログラム
JP4978262B2 (ja) * 2007-03-23 2012-07-1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JP5278792B2 (ja) * 2008-04-18 2013-09-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装置、接続設定方法、及び接続設定用プログラム
US8331337B2 (en) * 2008-04-18 2012-12-11 Nec Corporation Sess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ession clear-out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9001A (zh) * 2002-05-31 2005-09-14 维里塔斯管理公司 用于服务器整合环境的业务连续性策略
EP1455491A1 (en) * 2003-03-07 2004-09-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ctivating and terminating an application program on a mobile terminal when the terminal enters, respectively exits, the zone of a local network
CN101185061A (zh) * 2005-03-30 2008-05-21 株式会社理光 利用多个网络应用管理文档的系统和方法
CN1841303A (zh) * 2005-03-31 2006-10-04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存储介质以及程序
CN1863072A (zh) * 2005-08-12 2006-1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客户端向服务器申请服务的方法及其系统
US20070204016A1 (en) * 2006-02-27 2007-08-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Persistent Public Machine Setting
US20070297666A1 (en) * 2006-06-22 2007-12-27 Sachiko Takeuchi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service providing method, and service providing program product
JP2008003834A (ja) * 2006-06-22 2008-01-10 Ricoh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サービス提供方法、サービス提供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1222A (zh) * 2011-06-08 2012-12-12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821222B (zh) * 2011-06-08 2016-03-30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369024A (zh) * 2012-03-28 2013-10-23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认证系统、电子设备以及认证方法
US9633194B2 (en) 2012-03-28 2017-04-25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Authentication system,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authentication method
CN103369024B (zh) * 2012-03-28 2017-12-12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认证系统、电子设备以及认证方法
CN104049741A (zh) * 2013-03-15 2014-09-1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服务器、系统和方法
CN104049741B (zh) * 2013-03-15 2017-09-1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服务器、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01999A1 (en) 2011-01-06
KR20110002417A (ko) 2011-01-07
JP5460145B2 (ja) 2014-04-02
CN101945193B (zh) 2014-05-07
JP2011013892A (ja) 2011-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5193B (zh) 数据处理装置及数据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3312922B (zh)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和数据转换方法
CN101166156B (zh) 文档管理系统和文档管理方法
CN102035978B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14012960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JP2013191008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003943A (ja)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ジョブデータ配信サーバー、印刷ジョブ再実行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JP2014081779A (ja) 機器管理システム、周辺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0198364A (ja) 画像形成装置、配信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694254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26316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WO201003888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managing system,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managing method, and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managing program
JP7328067B2 (ja) 印刷装置、印刷システム
US9710676B2 (e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JP2014115907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2404308A (zh) 内容打印系统、打印中继系统及控制方法
JP495811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と、その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3116478A (zh)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设备及按钮处理方法
JP2012088859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65085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認証情報管理システム、認証情報管理方法、認証情報管理プログラム
JP676282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423212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14139814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463116B2 (ja)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JP7362260B2 (ja) 印刷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