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4760A - 锂电池组恒功率充电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锂电池组恒功率充电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44760A
CN101944760A CN201010298412XA CN201010298412A CN101944760A CN 101944760 A CN101944760 A CN 101944760A CN 201010298412X A CN201010298412X A CN 201010298412XA CN 201010298412 A CN201010298412 A CN 201010298412A CN 101944760 A CN101944760 A CN 1019447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charger
controller
lithium battery
master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984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昌杰
王自鑫
陈瑞祥
李佳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A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Sun Yat Sen University
Guoguang Electric Co Ltd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A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Guoguang Electric Co Ltd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A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Guoguang Electric Co Ltd,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A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9841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447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44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47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一种锂电池组恒功率充电系统及方法,主控制器通过CAN总线与分控制器通讯,分控制器接收命令后,控制电压测量模块进行电压测量;电压检测模块将其检测到的小电池组的电压通过光电隔离电路传给分控制器,分控制器把信息传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测量的总电压V,判断该电压值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是则继续,否则退出循环;主控制器利用总电压V加上充电线路中电压耗损ΔV得理论充电电压;主控制器判断Vtrue是否小于充电机最大充电电压,是则继续,否则退出循环;主控制器利用充电机最大功率除以理论充电电压Vtrue,得到理论电流值;主控制器通过CAN总线将Vtrue和发送给充电机,充电机根据接受的电压和电流对大电池组进行充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充电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大容量动力锂电池组的快速充电方法和充 电管理系统的实现。
背景技术
[0002] 锂电池自发明以来,具体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自放电率低、循环寿命长、无污 染等独特优势,无可厚非的成为电动车动力电池的首选。一方面,为保证电动车续航能力, 锂电池电容量被尽量做大;另一方面,如何对大容量的锂电池,尤其是整个电池组进行快速 稳定安全的充电,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市场上针对锂电池的充电,多采用恒压充电、 恒流充电或者两者兼备充电的方式。在给定充电机最大输出功率时,充电机的最大功率出 现时间短,由于绝大多数时间中充电机没有用到最大输出功率,所以充电时间都较长,不适 合大容量电池的快速充电。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锂电池组恒功率充电系统,系统改用 恒定功率充电,最大限度发挥充电机的充电能力,使得充电机始终工作在其最大输出功率 状态下,这样既能提高充电效率,节省充电时间,又能保证充电安全,延长电池和充电机寿 命。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锂电池组恒功率充电方法,改用恒定 功率充电方式,最大限度发挥充电机的充电能力,使得充电机始终工作在其最大输出功率 状态下,这样既能提高充电效率,节省充电时间,又能保证充电安全,延长电池和充电机寿 命。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电池组恒功率充电系统, 包括主控制器、充电机、由一个以上单体锂电池串联构成的大电池组,所述大电池组中分成 若干小电池组,所述每个小电池组对应一个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包括分控制器、电压测 量模块、光电隔离电路、电源模块,所述分控制器通过SPI总线与光电隔离电路连接,光电 隔离电路通过SPI总线与电压测量模块连接,所述电压测量模块与其对应的小电池组正、 负极连接;所述主控制器通过CAN总线分别与充电机、每个分控制器连接通讯;所述充电机 输出端正极与大电池组正极连接,输出端负极与大电池组负极连接。每个充电单元检测其 对应的小电池组的端电压,并将该端电压的数字分析处理后传输到主控制中,主控制根据 接收到的电压信息,计算出大电池组的总电压值,进而计算出需要对大电池组进行充电的 电压和电流数值,通过主控制器与充电机之间的协调,实现了对锂电池组的恒定功率充电。
[0006] 作为改进,所述电压测量模块为集线式电压测量电路。
[0007] 作为改进,主控制器是以高稳定度的飞思卡尔MC9S12XS128MAA为核心的单片机, 通过高速的CAN总线通讯,对充电单元和充电机当前的状态进行快速查询,根据得到的各 电池的电压数据进行运算和处理,最后得到相应的配置电压和电流,同时通过CAN通讯配
4置给充电机。
[0008] 作为改进,所述CAN总线是基于CAN2. OB高速通讯协议的高可靠性通讯总线,采用 250Khz的通讯频率,为总线上各模块之间高速数据交换提供可靠的通道。
[0009] 作为改进,所述光电隔离电路为数字光电隔离电路。
[0010]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电池组恒功率充电方法, 包括主控制器、充电机、由一个以上单体锂电池串联构成的大电池组,所述大电池组中分成 若干小电池组,所述每个小电池组对应一个充电单元;所述的恒功率充电方法如下:
1)主控制器通过CAN总线与每个充电单元中的分控制器通讯,分控制器接收命令后, 控制电压测量模块进行电压测量;
2)电压检测模块将其检测到的小电池组的电压通过光电隔离电路传给分控制器,分 控制器把信息处理后通过CAN总线传给主控制器;
3)主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测量的总电压V,判断该电压值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是则 继续,否则退出循环;
4)主控制器利用总电压V加上充电线路中电线和接线柱等的电压耗损AV计算得理 论充电电压V=us,其中ΔΥ为系统给定的固定参数;
5)主控制器判断¥^】是否小于充电机最大充电电压Vmas,是则继续,否则退出循环;
6)主控制器利用充电机最大功率乙3:.:除以理论充电电压Vcw,得到理论电流值Iffue ; 7 )主控制器通过CAN总线将Vtm和1„36发送给充电机,充电机根据接受的电压¥;,和
电流〗《«对大电池组进行充电。
[0011]作为改进,Y· =V+Δ V, Lrus = Pmax / Vcrue。
[0012] 作为改进,所述电压测量模块为集线式电压测量电路,所述主控制器是以高稳定 度的MC9S12XS128MAA为核心的单片机,所述光电隔离电路为数字光电隔离电路,所述CAN 总线是基于CAN2. OB高速通讯协议的高可靠性通讯总线,采用250Khz的通讯频率。
[0013] 作为改进,充电机是通过负反馈技术使得其输出的电压值和电流值与主控制器配 置的电压VotJP电流‘ e数据相同。
[0014]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2)中,电压测量模块通过SPI总线与光电隔离电路连接,光电 隔离电路通过SPI总线与控制器连接。
[001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运用充电管理系统与充电机共同实现恒定功率充电的技术,此技术摒弃传统的恒流或 者恒压充电思想,改用恒定功率充电,最大限度发挥充电机的充电能力,使得充电机始终工 作在其最大输出功率状态下,这样既能提高充电效率,节省充电时间,又能保证充电安全, 延长电池和充电机寿命。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充电单元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发明恒功率充电方法流程图。
[0019] 图4为传统恒流恒压充电曲线。
[0020] 图5为本发明恒功率充电曲线。
[0021] 图6为恒功率充电与传统恒流恒压充电效果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3] 如图1所示,一种锂电池组恒功率充电系统,包括主控制器1、充电机4、由多个单 体锂电池串联构成的大电池组5,所述大电池组5中分成若干小电池组6,本发明中,每12 节电池为一个小电池组6,所述每个小电池组6对应一个充电单元3。如图2所示,所述充电 单元3包括分控制器32、电压测量模块31、光电隔离电路34、电源模块33,所述电压测量模 块31为集线式电压测量电路,所述主控制器1是以高稳定度的MC9S12XS128MAA为核心的 单片机,所述光电隔离电路34为数字光电隔离电路34,所述CAN总线2是基于CAN2. OB高 速通讯协议的高可靠性通讯总线,采用250Khz的通讯频率。所述分控制器32通过SPI总 线与光电隔离电路34连接,光电隔离电路34通过SPI总线与电压测量模块31连接,所述 电压测量模块31与其对应的小电池组6正、负极连接;所述主控制器1通过CAN总线2分 别与充电机4、每个分控制器32连接通讯;所述充电机4输出端正极与大电池组5正极连 接,输出端负极与大电池组5负极连接。
[0024] 如图3所示,锂电池组恒功率充电的控制方法如下:
1)主控制器1通过CAN总线2与每个充电单元3中的分控制器32通讯,分控制器32 接收命令后,控制电压测量模块31进行电压测量;
2) 电压检测模块将其检测到的小电池组6的电压通过光电隔离电路34传给分控制 器32,分控制器32把信息处理后通过CAN总线2传给主控制器1 ;
3)主控制器1根据接收到的测量的总电压V,判断该电压值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是 则继续,否则退出循环;
4)主控制器1利用总电压V加上充电线路中电线和接线柱等的电压耗损ΔΥ计算得
理论充电电压\。_,其中Δν为系统给定的固定参数, =V+AV;
5)主控制器1判断\„是否小于充电机4最大充电电SVmas,是则继续,否则退出循
环;
6)主控制器1利用充电机4最大功率除以理论充电电压V,„,s ,得到理论电流值7)主控制器1通过CAN总线2将V^e和Iue发送给充电机4,充电机4根据接受的电
"S 'W. -J iSt
压¥^5和电流对大电池组5进行充电;充电机4是通过负反馈技术使得其输出的电压
值和电流值与主控制器1配置的电压1口6和电流‘s数据相同。 [0025] 恒功率充电与恒流恒压充电技术的对比分析如下:
如图4所示,锂电池的恒流恒压充电特性曲线,曲线反映的充电模式为先以恒定的电
流流I1对电池组进行充电,此时电池组的电压为U1,当电池充电到给定的电压后转换为
以电压为的恒压充电,恒压过程直到充电电流小于等于12。锂电池组在恒流恒压充电过
程中恒流过程电池充入的电量占整个电池组总容量的百分比为R,电池组总容量为A,恒流
充入的容量为R*A,那么恒流充电过程需要的时间为:
恒流恒压充电需要的最大功率Pi2iax =I1 ‘ υ,
此种充电模式下充电机输出功率曲线,从曲线中可以得出充电机只在恒流充电的末尾 和恒压充电开始时段中输出功率才是最大的Pima::,其他时间段的充电功率小于等于最大
输出功率Piaias,由此可见充电机的输出能力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充分的利用,所以充电速 度也将更慢,充电时间将延长。
[0026] 此恒流过程中可以利用线性近似原理得出锂电池在此过程中等效的平均电压为 U :
那么恒流阶段充入的电能为Q :
如图5所示,锂电池的恒功率充电特性曲线,曲线中反映出的充电模式是当电池组电 压较低时充电电流较大,当电池组电压较高时充电电流较低,每时每刻使得充电机4输出
功率最大。同时假设充电机4最大输出功率为Plm3x ,锂电池组充电起始电压U1,那么恒功
率充电过程中充电机4以最大功率输出充电的时段为充电开始到电池电压达到给定值U2。
锂电池组在恒功率过程中充入的电量占整个电池组总容量的百分比为R,电池组总容量为 A,恒流充入的容量为R*A,对应充入的电能Q为:Q = U - I1 « I1 由此得到恒功率充电时间为由此可以得到恒功率充电比恒流充电缩短的时间为:
如图6所示,可以得到恒功率充电在电池组容量和充电机4最大输出功率相同的条件 下,能够明显的缩短锂电池组的充电时间。 [0027] 实施例1
大电池组5由96节锂电池串联,单节容量为lOOAh,标称电压为355V的锰酸锂电池组 进行充电,大电池组5起始电压为U1
充电终止电压为
U» = 4,2 >. 96 = 403.2V 根据锰酸铁锂电池的特性,在0. 2C充电速率下,采用常规恒流恒压充电方式,恒流充 电阶段充入的电池容量占电池总容量的比例R为85%左右。
[0028] (1)恒流恒压充电模式下,充电机的输出参数为403V和20A,充电机的最大功率 Plai3:: = I1 « U2 = 8.06KW ,那么恒流阶段需要占用的时间为It1
恒流充电过程需要消耗4. 25小时,根据锰酸锂电池的特性,其曲在恒流充电过程中在
3. 5V-4. IV之间可以采用线性拟合的方法进行近似处理,而且这段时间占整个恒流过程的
时间也较长,可以得到恒流充电过程中电池的平均电压U
U1 - U, 4.1Y- 3.5V . ’
由此可得恒流阶段充入的电能为Q
(2) 在恒功率充电模式下,充电机4参数为P2+ma:; = Pl^aszi = 8.06kw,最大输出电压
为403V,最大输出电流为28A,根据上面的数据可得恒功率阶段需要的时间为t2
tj I1 ^ U 3 Ikw. h ι
由此可得在充入相同的电能下,恒功率充电只需要3. 875小时,比恒流充电快了 0. 375 小时,快了 10%,对于大容量的电池组来说提高10%的时间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充电时 间较长时充电速度将更加明显。 [0029] 实施例2
大电池组5由120节电池串联,单节容量为lOOAh,标称电压为360V的磷酸铁锂电池组进行充电,大电池组5起始电压为U1
充电终止电压为U
根据锰酸铁锂电池的特性,在0. 2C充电速率下,采用常规恒流恒压充电方式,恒流充 电阶段充入的电池容量占电池总容量的比例R为90%左右。
[0030] (1) 恒流恒压充电模式下,充电机的输出参数为444V和20A,充电机的最大功 率Pi,., = I1 ‘ U. = 8.88KW ,那么恒流阶段需要占用的时间为、
—LS»^ JL· JL
恒流充电过程需要消耗4. 5小时,根据磷酸铁酸锂电池的特性,其曲在恒流充电过程 中在30V-3. 5V之间可以采用线性拟合的方法进行近似处理,而且这段时间占整个恒流过 程的时间也较长,可以得到恒流充电过程中电池的平均电压U
由此可得恒流阶段充入的电能为Q
Q = U >. I1 t-j = 390¥ « 4.5h - 2OA = 35.1k\v. h
(2) 在恒功率充电模式下,假如使得在相同时间内充入电池组中的能量相同,那么 恒功率需要的充电机4功率为Ρ1,„
由此可见,在相同的时间内充入相同的能量,恒功率充电对充电机4的功率要求只需 要7. 8kw,比常规的恒流恒压充电的最大功率小了 1. 08kw,功率要求降低了 12. 2%,这样可 以反应出充电机4的成本将降低12%左右,一个8. 88kw的充电机4大概为10000元,一个 7. 8kw的充电机4大概为8500元,降低成本1500元,效果非常明显。 [0031] 实施例3
大电池组5由120节电池串联,单节容量为lOOAh,标称电压为360V的磷酸铁锂电池组 进行充电,电池组起始电压为U1
充电终止电压为U:
U2 =3,7.' 120 = 444V 根据锰酸铁锂电池的特性,在IC充电速率下,采用常规恒流恒压充电方式,恒流充电 阶段充入的电池容量占电池总容量的比例R为70%左右。[0032] (1) 恒流恒压充电模式下,充电机的输出参数为444V和100A,充电机的最大功 率PIms =I1 =444KW,那么恒流阶段需要占用的时间为、
R>. A 0.7 - IOOAh
1 I1 IOOA
恒流充电过程需要消耗42分钟,根据磷酸铁锂电池的特性,其曲在恒流充电过程中在
3 V-3. 7V之间可以采用线性拟合的方法进行近似处理,而且这段时间占整个恒流过程的时
间也较长,可以得到恒流充电过程中电池的平均电压U
U1 — U., 3V— 3.7Y
υ ”
由此可得恒流阶段充入的电能为Q
Q = U >. I1 ^t1 = 402Vr« 0,7h 100A = 28.14kw.h
(2) 在恒功率充电模式下,充电机4参数为Ρ2+_τ = PI— = 44.4kw,最大输出电压
为444V,最大输出电流为148A,根据上面的数据可得恒功率阶段需要的时间为t2
tt -I1-U 28,14kw.h
t: —-=-;-= 0.63 3h
P Χ. 4 -Jr s 4 i^^.v
由此可得在充入相同的电能下,恒功率充电只需要38分钟,比恒流充电快了 4分钟,快 了 10%,对于大容量的电池组来说提高10%的时间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充电时间较长时 充电速度将更加明显。
[0033] 运用充电管理系统与充电机4共同实现恒定功率充电的技术,此技术摒弃传统的 恒流或者恒压充电思想,改用恒定功率充电,最大限度发挥充电机4的充电能力,使得充电 机4始终工作在其最大输出功率状态下,这样既能提高充电效率,节省充电时间,又能保证 充电安全,延长电池和充电机4寿命。

Claims (10)

  1. 一种锂电池组恒功率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器、充电机、由一个以上单体锂电池串联构成的大电池组,所述大电池组中分成若干小电池组,所述每个小电池组对应一个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包括分控制器、电压测量模块、光电隔离电路、电源模块,所述分控制器通过SPI总线与光电隔离电路连接,光电隔离电路通过SPI总线与电压测量模块连接,所述电压测量模块与其对应的小电池组正、负极连接;所述主控制器通过CAN总线分别与充电机、每个分控制器连接通讯;所述充电机输出端正极与大电池组正极连接,输出端负极与大电池组负极连接。
  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组恒功率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测量 模块为集线式电压测量电路。
  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组恒功率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 是以高稳定度的MC9S12XS128MAA为核心的单片机。
  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组恒功率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AN总线 是基于CAN2. OB高速通讯协议的高可靠性通讯总线,采用250Khz的通讯频率。
  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组恒功率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隔离 电路为数字光电隔离电路。
  6. 6. 一种锂电池组恒功率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器、充电机、由一个以上单 体锂电池串联构成的大电池组,所述大电池组中分成若干小电池组,所述每个小电池组对 应一个充电单元;所述的恒功率充电方法如下:1)主控制器通过CAN总线与每个充电单元中的分控制器通讯,分控制器接收命令后, 控制电压测量模块进行电压测量;2)电压检测模块将其检测到的小电池组的电压通过光电隔离电路传给分控制器,分控 制器把信息处理后通过CAN总线传给主控制器;3)主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测量的总电压V,判断该电压值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是则 继续,否则退出循环;4)主控制器利用总电压V加上充电线路中电线和接线柱等的电压耗损AV计算得理论 充电电压Kras,其中ΔV为系统给定的固定参数;5)主控制器判断1_是否小于充电机最大充电电压Vwt,是则继续,否则退出循环;6)主控制器利用充电机最大功率F^aJ余以理论充电电压Vtas,得到理论电流值Ims ;7)主控制器通过CAN总线将和Iots发送给充电机,充电机根据接受的电压Vtrae和电流Ictj5对大电池组进行充电。
  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组恒功率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Vtras.=V+AV,
  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组恒功率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测量模块为集线式电压测量电路,所述主控制器是以高稳定度的MC9S12XS128MAA为核心的单 片机,所述光电隔离电路为数字光电隔离电路,所述CAN总线是基于CAN2. OB高速通讯协议 的高可靠性通讯总线,采用250Khz的通讯频率。
  9.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组恒功率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充电机是通过 负反馈技术使得其输出的电压值和电流值与主控制器配置的电压电流‘e数据相 同。
  1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组恒功率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 中,电压测量模块通过SPI总线与光电隔离电路连接,光电隔离电路通过SPI总线与控制器 连接。
CN201010298412XA 2010-09-30 2010-09-30 锂电池组恒功率充电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019447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98412XA CN101944760A (zh) 2010-09-30 2010-09-30 锂电池组恒功率充电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98412XA CN101944760A (zh) 2010-09-30 2010-09-30 锂电池组恒功率充电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4760A true CN101944760A (zh) 2011-01-12

Family

ID=43436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98412XA Pending CN101944760A (zh) 2010-09-30 2010-09-30 锂电池组恒功率充电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44760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4309A (zh) * 2012-10-19 2013-01-3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实现移动设备恒功率动态充电的方法、系统及移动设备
CN102983373A (zh) * 2012-11-12 2013-03-20 深圳市沛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3051028A (zh) * 2012-12-31 2013-04-17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均衡充电方法
CN103457306A (zh) * 2012-06-05 2013-12-1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充电装置
CN103872709A (zh) * 2012-12-10 2014-06-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753093A (zh) * 2013-12-26 2015-07-01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充电器和充电控制方法
CN106129508A (zh) * 2016-09-08 2016-11-16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和装置
CN107317062A (zh) * 2017-06-30 2017-11-0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80863A (zh) * 2018-04-18 2018-10-19 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最大充电电流的测量方法
CN108886177A (zh) * 2016-03-31 2018-11-23 西门子移动有限公司 用于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和设备
CN109038697A (zh) * 2017-06-09 2018-12-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及充电控制装置、电子设备
CN111190114A (zh) * 2019-12-17 2020-05-22 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用长循环磷酸铁锂电池加速测试方法
IT201900021297A1 (it) * 2019-11-15 2021-05-15 Futura Batterie Srl Metodo di carica di un accumulatore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7306A (zh) * 2012-06-05 2013-12-1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充电装置
CN103457306B (zh) * 2012-06-05 2016-03-3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充电装置
CN102904309B (zh) * 2012-10-19 2015-07-1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实现移动设备恒功率动态充电的方法、系统及移动设备
CN102904309A (zh) * 2012-10-19 2013-01-3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实现移动设备恒功率动态充电的方法、系统及移动设备
CN102983373A (zh) * 2012-11-12 2013-03-20 深圳市沛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2983373B (zh) * 2012-11-12 2015-01-07 深圳市沛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3872709B (zh) * 2012-12-10 2018-08-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872709A (zh) * 2012-12-10 2014-06-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051028A (zh) * 2012-12-31 2013-04-17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均衡充电方法
CN103051028B (zh) * 2012-12-31 2014-11-05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均衡充电方法
CN104753093A (zh) * 2013-12-26 2015-07-01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充电器和充电控制方法
CN108886177A (zh) * 2016-03-31 2018-11-23 西门子移动有限公司 用于对电池充电的方法和设备
CN106129508A (zh) * 2016-09-08 2016-11-16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和装置
CN106129508B (zh) * 2016-09-08 2019-02-22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和装置
CN109038697A (zh) * 2017-06-09 2018-12-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及充电控制装置、电子设备
CN107317062A (zh) * 2017-06-30 2017-11-0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80863A (zh) * 2018-04-18 2018-10-19 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最大充电电流的测量方法
CN108680863B (zh) * 2018-04-18 2020-05-22 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最大充电电流的测量方法
IT201900021297A1 (it) * 2019-11-15 2021-05-15 Futura Batterie Srl Metodo di carica di un accumulatore
EP3826136A1 (en) 2019-11-15 2021-05-26 Futura Batterie S.r.l. Method of charging a storage battery
CN111190114A (zh) * 2019-12-17 2020-05-22 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用长循环磷酸铁锂电池加速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4760A (zh) 锂电池组恒功率充电系统及方法
CN201805258U (zh) 锂电池组恒功率充电系统
CN102709981A (zh) 一种串联锂离子电池组能量无损均衡充电装置
CN102480148A (zh) 电池电力系统
CN201947015U (zh) 锂离子动力电池控制装置
CN102496993A (zh) 快速充电机
CN102231552A (zh) 电池组管理及无损均衡系统
CN201364934Y (zh) 一种对动力电池组进行分容匹配的保养装置
CN202749870U (zh) 离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蓄电池智能均充电控制器
CN201860135U (zh) 一种均衡充电的电池组充电装置
CN103165943B (zh) 一种蓄电池化成实现方法、电路及装置
CN203205956U (zh) 一种蓄电池化成电路及装置
CN103187583B (zh) 具备自调节能力的混合电池电源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13713A (zh) 铅酸蓄电池组智能充电系统及方法
CN202206148U (zh) 电池组管理及无损均衡系统
CN102709614B (zh) 锂二次电池的充电和放电方法
CN204538732U (zh) 全自动智能充电、修复一体机
CN103607002A (zh) 一种电池均衡充电方法
CN201392870Y (zh) 一种新型电动车铅酸蓄电池
CN204304538U (zh) 一种加装在停车棚的太阳能电动车充电装置
CN201733118U (zh) 一种变频式电动车智能修复充电器的修复装置
CN202142889U (zh) 一种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
CN110341548A (zh) 一种基于外接电源的动力电池组主动均衡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1345429A (zh) 光控智能充电器
CN101345430A (zh) 一种智能型蓄电池充电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