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17062A - 电池充电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池充电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317062A CN107317062A CN201710529970.4A CN201710529970A CN107317062A CN 107317062 A CN107317062 A CN 107317062A CN 201710529970 A CN201710529970 A CN 201710529970A CN 107317062 A CN107317062 A CN 1073170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ging
- battery
- power
- discharging
- volt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7600 charg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38000010280 constant potential 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277 constant-current 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4
- 238000010281 constant-current constant-voltage 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4
- GELKBWJHTRAYNV-UHFFFAOYSA-K lithium iron 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Li+].[Fe+2].[O-]P([O-])([O-])=O GELKBWJHTRAYNV-UHFFFAOYSA-K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56 performance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2 add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51 cyc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8—End of discharge regulating measu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电池领域。该一种电池充电方法,包括:对电池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充电终止电压高于电池按照恒流恒压充电的终止电压,低于电池的最高安全可充电压上限。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池充电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延长进行恒功率充电的电池的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充电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现阶段能源紧缺的情况下,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作为新能源,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随着新能源的广泛使用,电池作为储能装置和动力源也应用在各个领域中。
由于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转化的电流往往是不稳定的,因此需要通过储能系统稳定电流和电压后再将电能输入至电网中。目前,可将风能和太阳能转化为的电能存储在电池中,再由电池输出稳定的电流到电网中。为了增加电池的使用寿命,电池一般可循环充放电,从而能够循环使用。由于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转化为电能产生的为电池充电的电流一般是不稳定的。因此,无法保证采用恒流恒压充电方式对电池进行充电。现阶段,采用恒功率充电方式对电池充电。但是,恒功率充电方式会产生较严重的极化累积,降低了电池的容量。从而减少了电池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延长进行恒功率充电的电池的寿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方法,包括:对电池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充电终止电压高于电池按照恒流恒压充电的终止电压,低于电池的最高安全可充电压上限。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方法,包括:对电池以n倍p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充电终止电压高于电池按照n倍p小时率额定充电电流恒流恒压充电的终止电压,低于电池的最高安全可充电压上限,n和p均为正数;将电池静置第一预设时长;对电池以m倍q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m和q均为正数;将电池静置第二预设时长。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充电模块,被配置为对电池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充电终止电压高于电池按照恒流恒压充电的终止电压,低于电池的最高安全可充电压上限。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装置,包括:第二充电模块,被配置为对电池以n倍p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充电终止电压高于电池按照n倍p小时率额定充电电流恒流恒压充电的终止电压,低于电池的最高安全可充电压上限,n和p均为正数;第三静置模块,被配置为将电池静置第一预设时长;第二放电模块,被配置为对电池以m倍q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m和q均为正数;第四静置模块,被配置为将电池静置第二预设时长。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中的电池充电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中的电池充电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对电池进行恒功率充电,直至电池的电压高于该电池按照恒流恒压充电的中止电压,低于该电池的最高安全可充电压上限。与对电池进行恒功率充电至恒流恒压充电的终止电压的现有技术相比,将恒功率充电的充电终止电压提高至高于按照恒流恒压充电的终止电压,增加高于恒流恒压充电的终止电压的充电段,消除部分极化累积,从而降低因为极化带来的容量的衰减的速度,延长了以恒功率充电的电池的寿命。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电池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池充电的电池电压与充电时间的曲线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一种电池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一种电池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一种电池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另一种电池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示例中另一种电池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一示例中现有技术与本发明实施例电池充电方法的充电电流与时间的曲线图;
图9为现有技术方案1、以及本发明实施例示例1至本发明实施例示例3的容量保持率与循环次数的曲线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一种电池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一种电池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一种电池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一种电池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另一种电池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示例中另一种电池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决不限于下面所提出的任何具体配置和算法,而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元素、部件和算法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没有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对电池进行充电。其中,电池可以为电芯单体、电池模组或电池包,在此并不限定。电池种类可以为锂离子电池或其他类型的电池,比如磷酸铁锂系的锂离子电池。但电池的种类在此不做限定。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电池充电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电池充电方法可包括步骤101。
在步骤101中,对电池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
其中,对电池进行的是恒功率充电。恒功率充电的充电终止电压高于该电池按照恒流恒压充电的终止电压,低于电池的最高安全可充电压上限。第一预设功率可以根据电池的工作场景或经验设定。
若电池所在的工作场景允许电池进行恒流恒压充电,则该电池进行恒流恒压充电至一终止电压时停止充电。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恒功率充电的充电终止电压高于恒流恒压充电停止充电时的终止电压,且每个电池恒流恒压充电的终止电压对于每个电池来说是一定的。在一个示例中,若采用2P1即2倍的1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对电池进行恒功率充电,则该电池恒流恒压充电的终止电压可以为采用2C1即2倍的1小时率额定充电电流进行恒流恒压充电的终止电压。
电池的最高安全可充电压上限即为在保证电池安全的前提下,电池可达到的最高电压。在一个示例中,可通过电池的过电势检测确认电池可安全充电允许的阳极过电位,与该电池可安全充电允许的阳极过电位对应的电压即为该电池的最高安全可充电压上限。
在一个示例中,电池为电芯单体。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池充电的电池电压与充电时间的曲线示意图。图2以磷酸铁锂系的锂离子电池为例,横坐标为充电时间,单位为分钟。纵坐标为电池电压,单位为伏特(即V)。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充电终止电压高于按照恒流恒压充电的终止电压。该电池按照恒流恒压充电的终止电压为3.65V,则恒功率充电的充电终止电压可设为3.75V。经过实验验证,对于该电池,利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池充电方法,循环恒功率充电至3.75V和放电1000次的容量保持率在89%左右。而利用现有技术循环恒功率充电至3.65V和放电1000次的容量保持率在85%左右。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利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池充电方法,可提高电池循环充放电后的容量保持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池进行恒功率充电的充电终止电压高于该电池按照恒流恒压充电的中止电压,低于该电池的最高安全可充电压上限。提高恒功率充电的充电终止电压,可以提高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因循环充放电发生衰减的起始容量以及起始能量密度。从而在恒功率循环充放电的过程中,消除部分极化累积,降低因为极化带来的容量的衰减的速度以及能量密度的衰减的速度,延长了电池的寿命。
在一个示意性示例中,上述对电池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可以实现为对该电池以第一预设功率,进行一次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也就是说,一次性对该电池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
在另一个示意性示例中,上述对电池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可以实现为对该电池以第一预设功率,进行连续的N次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比如,N=2,那么对该电池以第一预设功率,进行连续2次恒功率充电。可以第1次对该电池以第一预设功率进行恒功率充电,使电池电压达到按照恒流恒压充电的终止电压。在第1次恒功率充电结束后,进行第2次恒功率充电。第2次对该电池以第一预设功率进行恒功率充电,使电池电压达到充电终止电压。
当然,也可以对电池以第一预设功率进行连续3次以上的恒功率充电至电池的电池电压达到充电终止电压。需要说明的是,在对电池以第一预设功率,进行连续的N次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的过程中,要确保第N次恒功率充电后电池的电池电压达到充电终止电压。前N-1次恒功率充电后电池的电池电压可不限定。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一种电池充电方法的流程图。图3与图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101之后还可增添步骤102,可实现对电池的放电。
在步骤102中,对电池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
恒功率充电过程结束后,当电池对外提供电量时,对电池放电,直至电池的电压达到放电终止电压。
需要说明的是,对电池放电的形式可以为对电池以第二预设功率,恒功率放电。也可以为采用恒流放电。在此并不限定对电池放电的方式。
若采用对电池以第二预设功率恒功率放电,第二预设功率可以根据电池的工作场景或经验设定。在一个示例中,第一预设功率可与第二预设功率相等。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一预设功率可与第二预设功率不等。
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一种电池充电方法的流程图。图4与图2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101之后还可增添步骤103,在步骤102之后还可增添步骤104。
在步骤103中,静置电池第一预设时长。
在步骤104中,静置电池第二预设时长。
其中,第一预设时长与第二预设时长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在步骤103和步骤104中,对电池做静置处理,使电池静置一段时间。也就是说,在对电池的恒功率充电和放电之间将电池静置一段时间,比如,在对电池进行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后,将电池静置30分钟。在对电池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后,将电池静置30分钟。以使得电池的电池电压稳定。
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包括能量型电池或功率型电池。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池充电方法对电池寿命的延长效果在功率型电池上体现的更加明显。
图5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一种电池充电方法的流程图。图5与图4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104之后,可反复重复步骤101至步骤104,实现对电池循环进行的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静置第一预设时长、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以及静置第二预设时长,直至满足步骤105的条件为止,执行步骤107。或者,在步骤104之后,可反复重复步骤101至步骤104,实现对电池循环进行的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静置第一预设时长、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以及静置第二预设时长,直至满足步骤106的条件为止,执行步骤107。
在步骤105中,直至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为止。
其中,预设次数阈值可根据电池的工作场景以及对电池性能测试的要求设定。
在步骤106中,直至电池的容量低于预设容量阈值为止。
其中,预设容量阈值可根据电池的工作场景以及对电池性能测试的要求设定。
在步骤107中,根据第一实验数据和第二实验实验数据,得到电池的性能数据。
其中,第一实验数据为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的实验数据。第二实验数据为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的实验数据。第一实验数据可包括电池的充电能量、电池电压和电池电流等数据。第二实验数据可包括电池的放电能量、电池电压和电池电流等数据。
在一个示例中,性能数据包括充电能量、放电能量、充放电能量保持率、充放电能量效率中的一项以上。
可以根据实验数据,得到充放电能量保持率随恒功率充、放电循环次数变化的曲线示意图和充放电能量效率随恒功率充电和放电循环次数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比如,可记录对电池首次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的充电能量和首次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的放电能量,在对电池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和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每循环50次时,获取对电池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的充电能量和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的放电能量。从而计算得到对电池首次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和首次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的充放电能量保持率和充放电能量效率,以及对电池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和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每循环50次时,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和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的充放电能量保持率和充放电能量效率。
又比如,可记录对电池首次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的充电能量和首次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的放电能量,在对电池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和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每循环100次时,获取对电池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的充电能量和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的放电能量。从而计算得到对电池首次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和首次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的充放电能量保持率和充放电能量效率,以及对电池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和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每循环100次时,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和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的充放电能量保持率和充放电能量效率。
通过电池的性能数据,可监控电池的健康状态,从而对电池作出相应操作,确定该电池是否需要更换或修复。
在一个示例中,充电终止电压与恒流恒压充电的终止电压之差大于或等于0.01V,最高安全可充电压上限与充电终止电压之差小于或等于0.01V。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充电终止电压为V1,按照恒流恒压充电的终止电压为V2,最高安全可充电压上限为V3。则可以得到V1-V2≥0.01V,V3-V1≤0.01V。
在一个示例中,电池进行恒功率充电的充电终止电压的范围为3.7V至4.1V。若充电终止电压低于3.7V,由于电池的电压提升较少,不足以补偿因极化造成的电池的容量的损失,对电池恒功率循环充放电的性能的改善效果较不明显。若充电终止电压高于4.1V,由于电池的电压逼近电池的过电势,电池出现析锂等不良现象的风险显著增加,不利于电池的长期安全使用。
将电池进行恒功率充电的充电终止电压的范围保持在3.7V至4.1V,可以最大限度的在安全的条件下延长电池的寿命,提高电池的性能。
在一个示例中,综合考虑电池充电方法应用的电池系统中其他部件的性能,可将电池进行恒功率充电的充电终止电压设为3.75V。
需要注意的是,充电终止电压随着第一预设功率的增长而增长。比如,若以2P1,即2倍的1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对电池进行恒功率充电的充电终止电压为3.75V。以4P1,即4倍的1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对电池进行恒功率充电的充电终止电压为3.8V,要大于以2P1对电池进行恒功率充电的充电终止电压。
恒功率充电的第一预设功率的改变也会影响电池的过电势,使得电池的最高安全可充电压上限也会发生变化。恒功率充电的充电功率对电池的极化有直接影响,使充电终止电压随着恒功率充电的第一预设功率的增长而增长,持续对充电产生的极化进行改善,并改善恒功率充电的电池的性能。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另一种电池充电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电池充电方法包括步骤201至步骤204。
在步骤201中,对电池以n倍p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
其中,充电终止电压高于电池按照n倍p小时率额定充电电流恒流恒压充电的终止电压,低于电池的最高安全可充电压上限,n和p均为正数。也就是说,对电池以nPp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充电终止电压高于电池按照nCp恒流恒压充电的终止电压。
在步骤202中,将电池静置第一预设时长。
在步骤203中,对电池以m倍q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
其中,m和q均为正数。也就是说,对电池以mPq恒功率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
在一个示例中,n与m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p与q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在步骤204中,将电池静置第二预设时长。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示例中另一种电池充电方法的流程图。图7与图6的不同之处在于,可循环执行步骤201至步骤204,直至满足步骤205的条件,执行步骤207。或者,可循环执行步骤201至步骤204,直至满足步骤206的条件,执行步骤207。
在步骤205中,直至对电池以m倍q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为止。
在步骤206中,直至电池的容量低于预设容量阈值为止。
在步骤207中,根据以n倍p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的实验数据和以m倍q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的实验数据,得到电池的性能数据。
在一个示例中,图8为本发明一示例中现有技术与本发明实施例电池充电方法的充电电流与时间的曲线图。其中,图8以磷酸铁锂系的锂离子电池为例,横坐标为时间,单位为分钟。纵坐标为充电电流,单位为安培。如图8所示,0至35分钟左右的阶段可视为充电阶段。35分钟左右至60分钟左右的阶段可视为静置阶段。60分钟左右至90分钟左右的阶段可视为放电阶段。90分钟左右至100分钟后的阶段可视为静置阶段。也就是说,一个充放电循环可包括充电、静置、放电和静置四个阶段。若采用恒功率充放电,则一个充放电循环可包括恒功率充电、静置、恒功率放电和静置四个阶段。或者,采用恒功率充电,其他形式放电,则另一个充放电循环可包括恒功率充电、静置、放电和静置四个阶段。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四个示例,即本发明实施例示例1至本发明实施例示例4,以及四个现有技术方案,即现有技术方案1至现有技术方案4进行实验对比。
现有技术方案1:电池以nP1即n倍的1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电池的终止电压,该终止电压为电池允许的以nC1即n倍的1小时率额定充电电流恒流恒压方式充电得到的终止电压;静置30min;电池以mP1即m倍的1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恒流放电允许终止电压;静置30min;循环上述恒功率充电、静置、恒功率放电、静置的过程。
现有技术方案2:电池以nP1即n倍的1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小于终止电压的某个电压,该终止电压为以电池允许的nC1即n倍的1小时率额定充电电流恒流恒压方式充电的终止电压;静置30min;电池以mP1即m倍的1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恒流放电允许终止电压;静置30min;循环上述恒功率充电、静置、恒功率放电、静置的过程。
现有技术方案3:电池以nP1即n倍的1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电池允许的终止电压,该终止电压为以电池允许的nC1即n倍的1小时率额定充电电流恒流恒压方式充电的终止电压;静置30min;电池以mP1即m倍的1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高于恒流放电允许终止电压的某个电压;静置30min;循环上述恒功率充电、静置、恒功率放电、静置的过程。
现有技术方案4:电池以nP1即n倍的1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小于终止电压的某个电压,该终止电压为以电池允许nC1即n倍的1小时率额定充电电流恒流恒压方式充电的终止电压;静置30min;电池以mP1即m倍的1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高于恒流放电允许终止电压的某个电压;静置30min;循环上述恒功率充电、静置、恒功率放电、静置的过程。
现有技术方案5:电池以nP1即n倍的1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终止电压,该总之电压为以电池允许的nC1即n倍的1小时率额定充电电流恒流恒压方式充电的终止电压;在恒功率充电过程中,间歇地增加短时间放电或脉冲放电;静置30min;电池以mP1即m倍的1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高于恒流放电允许终止电压的某个电压;静置30min;循环上述恒功率充电、静置、恒功率放电、静置的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示例1:电池以2P1即2倍的1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终止电压3.65V,该终止电压为以电池允许的nC1即n倍的1小时率额定充电电流恒流恒压方式充电的终止电压;电池以2P1即2倍的1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3.75V,3.75V高于电池允许的nC1恒流恒压方式充电的终止电压,但低于最高安全可充电压上限;静置30min;电池以mP1即m倍的1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循环上述恒功率充电、静置、恒功率放电、静置的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示例2:电池以2P1即2倍的1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终止电压3.65V,该终止电压为以电池允许的nC1即n倍的1小时率额定充电电流恒流恒压方式充电的终止电压;电池以2P1即2倍的1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3.8V,3.8V高于电池允许的nC1恒流恒压方式充电的终止电压,但低于最高安全可充电压上限;静置30min;电池以2P1瓦特,即2倍的1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循环上述恒功率充电、静置、恒功率放电、静置的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示例3:电池以2P1即2倍的1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终止电压3.65V,该终止电压为以电池允许的nC1即n倍的1小时率额定充电电流恒流恒压方式充电的终止电压;电池以2P1即2倍的1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3.85V,3.85V高于电池允许的nC1恒流恒压方式充电的终止电压,但低于最高安全可充电压上限;静置30min;电池以2P1即2倍的1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循环上述恒功率充电、静置、恒功率放电、静置的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示例4:电池以4P1即4倍的1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终止电压3.65V,该终止电压为以电池允许的nC1即n倍的1小时率额定充电电流恒流恒压方式充电的终止电压;电池以4P1即4倍的1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3.85V,3.85V高于电池允许的nC1恒流恒压方式充电的终止电压,但低于最高安全可充电压上限;静置30min;电池以4P1即4倍的1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静置30min;循环上述恒功率充电、静置、恒功率放电、静置的过程。
图9为现有技术方案1、以及本发明实施例示例1至本发明实施例示例3的容量保持率与循环次数的曲线示意图。其中,图9以磷酸铁锂系的锂离子电池为例,横坐标为循环次数,纵坐标为容量保持率。如图9所示,在同一循环次数下,本发明实施例示例1至本发明实施例示例3的容量保持率要优于现有技术方案1的容量保持率。可以看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充电方法的电池的循环性能优于利用现有技术的电池的循环性能。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一种电池充电装置3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电池充电装置300可包括第一充电模块301。
第一充电模块301,被配置为对电池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
其中,充电终止电压高于电池按照恒流恒压充电的终止电压,低于电池的最高安全可充电压上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充电模块301对电池进行恒功率充电的充电终止电压高于该电池按照恒流恒压充电的中止电压,低于该电池的最高安全可充电压上限。在恒流恒压充电中,恒压充电阶段能够消除极化累积。但恒功率充电中无恒压充电阶段。因此,提高恒功率充电的充电终止电压,可以提高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因循环充放电发生衰减的起始容量以及起始能量密度。从而在恒功率循环充放电的过程中,消除部分极化累积,降低因为极化带来的容量的衰减的速度以及能量密度的衰减的速度,延长了电池的寿命。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充电模块301可包括第一充电单元和/或第二充电单元。也就是说,第一充电模块301可只包括第一充电单元,也可只包括第二充电单元,还可以包括第一充电单元和第二充电单元。
第一充电单元,被配置为对电池以第一预设功率,进行一次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
第二充电单元,被配置为对电池以第一预设功率,进行连续的N次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上述实施例中的最高安全可充电压上限为与电池允许安全充电的阳极过电位对应。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一种电池充电装置300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与图10的不同之处在于,电池充电装置300还可包括
第一放电模块302,被配置为对电池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放电模块302可包括第一放电单元。
第一放电单元,被配置为对电池以第二预设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
图12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一种电池充电装置300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与图11的不同之处在于,电池充电装置300还可包括第一静置模块303和第二静置模块304。
第一静置模块303,被配置为静置电池第一预设时长。
第二静置模块304,被配置为静置电池第二预设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静置模块303可以在第一充电模块301对电池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后,静置该电池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静置模块304也可在第一放电模块302对电池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之后,静置该电池预设时长。
图13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一种电池充电装置300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与图12的不同之处在于,电池充电装置300还包括第一循环控制模块305、第一分析模块306、第二循环控制模块307和第二分析模块308。
其中,第一循环控制模块305,被配置为控制第一充电模块301和第一放电模块302对电池循环进行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和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直至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为止。
第一分析模块306,被配置为根据第一实验数据和第二实验数据,得到电池的性能数据。
第一实验数据为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的实验数据。第二实验数据为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的实验数据。
第二循环控制模块307,被配置为控制第一充电模块301和第一放电模块302对电池循环进行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和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直至电池的容量低于预设容量阈值为止。
第二分析模块308,被配置为根据第一实验数据和第二实验数据,得到电池的性能数据。
第一实验数据为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的实验数据。第二实验数据为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的实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充电装置300中也可只设置第一循环控制模块305和第一分析模块306,还可以只设置第二循环控制模块307和第二分析模块308。
若电池充电装置300中包括第一循环控制模块305、第一分析模块306、第二循环控制模块307和第二分析模块308。则可以根据用户发出的操作指令,选择启动第一循环控制模块305和第一分析模块306,得到电池的性能数据。或者,选择启动第二循环控制模块307和第二分析模块308,得到电池的性能数据。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分析模块306和第二分析模块308可以集成为一个模块。
在一个示例中,性能数据包括充电能量、放电能量、充放电能量保持率、充放电能量效率中的一项以上。
图1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另一种电池充电装置4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电池充电装置400可包括第二充电模块401、第三静置模块402、第二放电模块403和第四静置模块404。
第二充电模块401,被配置为对电池以n倍p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
其中,充电终止电压高于电池按照n倍p小时率额定充电电流恒流恒压充电的终止电压,低于电池的最高安全可充电压上限,n和p均为正数。
第三静置模块402,被配置为将电池静置第一预设时长。
第二放电模块403,被配置为对电池以m倍q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m和q均为正数。
第四静置模块404,被配置为将电池静置第二预设时长。
图1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示例中另一种电池充电装置400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与图14的不同之处在于,电池充电装置400还可以包括第三循环控制模块405、第三分析模块406、第四循环控制模块407和第四分析模块408。
第三循环控制模块405,被配置为控制第二充电模块401、第三静置模块402、第二放电模块403和第四静置模块404对电池循环进行以n倍p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静置第一预设时长、以m倍q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和静置第二预设时长,直至对电池以m倍q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为止。
第三分析模块406,被配置为根据以n倍p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的实验数据和以m倍q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的实验数据,得到电池的性能数据。
第四循环控制模块407,被配置为控制第二充电模块401、第三静置模块402、第二放电模块403和第四静置模块404对电池循环进行以n倍p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静置第一预设时长、以m倍q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和静置第二预设时长,直至电池的容量低于预设容量阈值为止。
第四分析模块408,被配置为根据恒功率充电的实验数据和恒功率放电的实验数据,得到电池的性能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充电装置400中也可只设置第三循环控制模块405和第三分析模块406,还可以只设置第四循环控制模块407和第四分析模块408。
若电池充电装置400中包括第三循环控制模块405、第三分析模块406、第四循环控制模块407和第四分析模块408。则可以根据用户发出的操作指令,选择启动第三循环控制模块405和第三分析模块406,得到电池的性能数据。或者,选择启动第四循环控制模块407和第四分析模块408,得到电池的性能数据。在一个示例中,第三分析模块406和第四分析模块408可以集成为一个模块。
本发明一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充电方法。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等等,在此并不限定。
需要明确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对于装置实施例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而言,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实施例的说明部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步骤和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发明的精神之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并且,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对已知方法技术的详细描述。
以上所述的结构框图中所示的功能模块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发明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
Claims (34)
1.一种电池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电池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所述充电终止电压高于所述电池按照恒流恒压充电的终止电压,低于所述电池的最高安全可充电压上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电池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电池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包括:
对所述电池以所述第一预设功率,进行一次恒功率充电至所述充电终止电压;
或者,
对所述电池以所述第一预设功率,进行连续的N次恒功率充电至所述充电终止电压,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电池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包括:
对所述电池以第二预设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所述放电终止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高安全可充电压上限为所述电池安全充电允许的阳极过电位对应的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电池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之后,还包括:
静置所述电池第一预设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所述电池放电至所述放电终止电压之后,还包括:
静置所述电池第二预设时长。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能量型电池或功率型电池。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所述电池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电池循环进行以所述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所述充电终止电压,和放电至所述放电终止电压,直至放电至所述放电终止电压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为止;
根据第一实验数据和第二实验数据,得到所述电池的性能数据,所述第一实验数据为以所述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所述充电终止电压的实验数据,所述第二实验数据为放电至所述放电终止电压的实验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所述电池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电池循环进行以所述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所述充电终止电压,和放电至所述放电终止电压,直至所述电池的容量低于预设容量阈值为止;
根据第一实验数据和第二实验数据,得到所述电池的性能数据,所述第一实验数据为以所述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所述充电终止电压的实验数据,所述第二实验数据为放电至所述放电终止电压的实验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池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数据包括充电能量、放电能量、充放电能量保持率、充放电能量效率中的一项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终止电压与恒流恒压充电的终止电压之差大于或等于0.01V;
所述最高安全可充电压上限与所述充电终止电压之差小于或等于0.01V。
13.根据权利要求1、3、9、10或12所述的电池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终止电压的范围为3.7V至4.1V。
14.根据权利要求1、3、9、10或12所述的电池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终止电压为3.75V。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池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终止电压随着所述第一预设功率的增长而增长。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设功率与所述第二预设功率相等;
或者,
所述第一预设功率与所述第二预设功率不等。
17.一种电池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电池以n倍p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所述充电终止电压高于所述电池按照n倍p小时率额定充电电流恒流恒压充电的终止电压,低于所述电池的最高安全可充电压上限,n和p均为正数;
将所述电池静置第一预设时长;
对所述电池以m倍q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m和q均为正数;
将所述电池静置第二预设时长。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电池静置第二预设时长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电池循环进行以n倍p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所述充电终止电压、静置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以m倍q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所述放电终止电压和静置所述第二预设时长,直至对所述电池以m倍q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所述放电终止电压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为止;
根据以n倍p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所述充电终止电压的实验数据和以m倍q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所述放电终止电压的实验数据,得到所述电池的性能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电池静置预设时长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电池循环进行以n倍p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所述充电终止电压、静置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以m倍q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所述放电终止电压和静置所述第二预设时长,直至所述电池的容量低于预设容量阈值为止;
根据以n倍p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所述充电终止电压的实验数据和以m倍q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所述放电终止电压的实验数据,得到所述电池的性能数据。
20.一种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充电模块,被配置为对电池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所述充电终止电压高于所述电池按照恒流恒压充电的终止电压,低于所述电池的最高安全可充电压上限。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装置还包括:
第一放电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电池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模块包括:
第一充电单元,被配置为对所述电池以所述第一预设功率,进行一次恒功率充电至所述充电终止电压;
和/或
第二充电单元,被配置为对所述电池以所述第一预设功率,进行连续的N次恒功率充电至所述充电终止电压,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模块包括:
第一放电单元,被配置为对所述电池以所述第二预设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所述放电终止电压。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最高安全可充电压上限为与所述电池允许安全充电的阳极过电位对应。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装置还包括:
第一静置模块,被配置为静置所述电池第一预设时长。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装置还包括:
第二静置模块,被配置为静置所述电池第二预设时长。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装置还包括:
第一循环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充电模块和所述第一放电模块对所述电池循环进行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所述充电终止电压,和放电至所述放电终止电压,直至放电至所述放电终止电压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为止;
第一分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第一实验数据和第二实验数据,得到所述电池的性能数据,所述第一实验数据为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所述充电终止电压的实验数据,所述第二实验数据为放电至所述放电终止电压的实验数据。
28.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装置还包括:
第二循环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充电模块和所述第一放电模块对所述电池循环进行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所述充电终止电压,和放电至所述放电终止电压,直至所述电池的容量低于预设容量阈值为止;
第二分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第一实验数据和第二实验数据,得到所述电池的性能数据,所述第一实验数据为以第一预设功率,恒功率充电至所述充电终止电压的实验数据,所述第二实验数据为放电至所述放电终止电压的实验数据。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数据包括充电能量、放电能量、充放电能量保持率、充放电能量效率中的一项以上。
30.一种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充电模块,被配置为对电池以n倍p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充电终止电压,所述充电终止电压高于所述电池按照n倍p小时率额定充电电流恒流恒压充电的终止电压,低于所述电池的最高安全可充电压上限,n和p均为正数;
第三静置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电池静置第一预设时长;
第二放电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电池以m倍q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放电终止电压,m和q均为正数;
第四静置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电池静置第二预设时长。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装置还包括:
第三循环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二充电模块、所述第三静置模块、所述第二放电模块和所述第四静置模块对所述电池循环进行以n倍p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所述充电终止电压、静置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以m倍q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所述放电终止电压和静置所述第二预设时长,直至对所述电池以m倍q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所述放电终止电压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为止;
第三分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以n倍p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所述充电终止电压的实验数据和以m倍q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所述放电终止电压的实验数据,得到所述电池的性能数据。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装置还包括:
第四循环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二充电模块、所述第三静置模块、所述第二放电模块和所述第四静置模块对所述电池循环进行以n倍p小时率额定充电功率恒功率充电至所述充电终止电压、静置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以m倍q小时率额定放电功率恒功率放电至所述放电终止电压和静置所述第二预设时长,直至所述电池的容量低于预设容量阈值为止;
第四分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恒功率充电的实验数据和所述恒功率放电的实验数据,得到所述电池的性能数据。
3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充电方法。
3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充电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29970.4A CN107317062A (zh) | 2017-06-30 | 2017-06-30 | 电池充电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29970.4A CN107317062A (zh) | 2017-06-30 | 2017-06-30 | 电池充电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317062A true CN107317062A (zh) | 2017-11-03 |
Family
ID=60179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529970.4A Pending CN107317062A (zh) | 2017-06-30 | 2017-06-30 | 电池充电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317062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10349A (zh) * | 2017-12-15 | 2018-06-0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充电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742461A (zh) * | 2018-12-29 | 2019-05-10 | 惠州市纬世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对多串组合电池配组的方法 |
CN110492555A (zh) * | 2019-07-25 | 2019-11-22 | 宿州市艾尔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大容量电池的均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1106405A (zh) * | 2019-12-17 | 2020-05-05 | 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用方形铝壳磷酸铁锂电池的化成方法 |
CN111190114A (zh) * | 2019-12-17 | 2020-05-22 | 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用长循环磷酸铁锂电池加速测试方法 |
CN111261962A (zh) * | 2018-12-03 | 2020-06-09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功率型磷酸铁锂电池的运维方法 |
CN111261963A (zh) * | 2018-12-03 | 2020-06-09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能量型磷酸铁锂电池测试方法 |
CN112823459A (zh) * | 2018-12-21 | 2021-05-1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充电控制方法、待充电设备、无线充电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88562A (zh) * | 2008-07-10 | 2009-03-18 | 广州丰江电池新技术有限公司 | 快速充电方法 |
CN101944760A (zh) * | 2010-09-30 | 2011-01-12 | 广东国光电子有限公司 | 锂电池组恒功率充电系统及方法 |
-
2017
- 2017-06-30 CN CN201710529970.4A patent/CN10731706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88562A (zh) * | 2008-07-10 | 2009-03-18 | 广州丰江电池新技术有限公司 | 快速充电方法 |
CN101944760A (zh) * | 2010-09-30 | 2011-01-12 | 广东国光电子有限公司 | 锂电池组恒功率充电系统及方法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10349A (zh) * | 2017-12-15 | 2018-06-0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充电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261962A (zh) * | 2018-12-03 | 2020-06-09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功率型磷酸铁锂电池的运维方法 |
CN111261963A (zh) * | 2018-12-03 | 2020-06-09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能量型磷酸铁锂电池测试方法 |
CN112823459A (zh) * | 2018-12-21 | 2021-05-1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充电控制方法、待充电设备、无线充电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823459B (zh) * | 2018-12-21 | 2023-11-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充电控制方法、待充电设备、无线充电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09742461A (zh) * | 2018-12-29 | 2019-05-10 | 惠州市纬世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对多串组合电池配组的方法 |
CN110492555A (zh) * | 2019-07-25 | 2019-11-22 | 宿州市艾尔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大容量电池的均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1106405A (zh) * | 2019-12-17 | 2020-05-05 | 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用方形铝壳磷酸铁锂电池的化成方法 |
CN111190114A (zh) * | 2019-12-17 | 2020-05-22 | 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用长循环磷酸铁锂电池加速测试方法 |
CN111106405B (zh) * | 2019-12-17 | 2021-06-22 | 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用方形铝壳磷酸铁锂电池的化成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317062A (zh) | 电池充电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359378B (zh) | 电池充电方法、装置和设备 | |
US10910860B2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charging of battery module | |
US8427105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qualizing a battery pack during a battery pack charging process | |
US20130187465A1 (en) |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 |
CN107359376B (zh) | 电池充电方法、装置和设备 | |
CN106785134A (zh) | 终端设备的电池充电方法及装置 | |
Wang et al. | Minimizing state-of-health degradation in hybrid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s with arbitrary source and load profiles | |
CN106026151B (zh) | 一种电动车储换电站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 |
CN110620406A (zh) | 电池的快速充电方法、充电装置、待充电设备和充电系统 | |
CN114074571B (zh) | 车辆充电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 |
US20200220363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re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of batteries of a set of batteries with partial recharging of a battery | |
CN107733000B (zh) | 充电方法和充电器 | |
CN104934648B (zh) | 一种电网直流屏系统中电池充电均衡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 |
CN111130154A (zh) | 终端的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JP6965770B2 (ja) | 鉛蓄電池の制御装置、鉛蓄電池装置、無停電電源装置、電源システム、及び充電制御方法 | |
WO2019089824A1 (en) | Battery charging method | |
Mulla et al. | Design & Simulation of DC Fast Charging Algorithms for Battery Charging | |
RU2704116C1 (ru) | Способ зарядки литий-ионных аккумуляторных батарей из n последовательно соединенных аккумуляторов с подключенными к ним через коммутаторы балансировочными резисторами | |
CN106058899B (zh) | 储能系统的监控系统 | |
JP5275889B2 (ja) | 充電装置および充電方法 | |
CN107123836A (zh) | 电池充电方法和装置 | |
De Beer et al. | Influences of energy throughput on the life of various battery technologies | |
Cheung et al. | Maintenance techniques for rechargeable battery using pulse charging | |
Kumar et al. | Effect of Various Charging Methods on Off-Board and On-Board Chargers of Electric Vehicl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