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4530A - 一种用于集成电路的具有控制电路的esd保护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集成电路的具有控制电路的esd保护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44530A CN101944530A CN 201010264747 CN201010264747A CN101944530A CN 101944530 A CN101944530 A CN 101944530A CN 201010264747 CN201010264747 CN 201010264747 CN 201010264747 A CN201010264747 A CN 201010264747A CN 101944530 A CN101944530 A CN 1019445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inverter
- esd
- control circuit
- integrated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集成电路的具有控制电路的ESD保护电路,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本发明用单个控制电路来控制多个ESD保护电路,节省控制电路所占的硅片面积。同时在主ESD泄放通道之外提供一些辅助的ESD泄放通道。用控制电路减小ESD保护电路的触发电压,防止与ESD保护器件相并联的内部电路器件先崩溃导通从而导致芯片的抗ESD能力下降,并使多指结构的MOS器件更加均匀开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的静电释放(ElectroStatic Discharge,简称为ESD)保护电路设计技术,尤指一种用单个控制电路来控制多个保护器件,使保护器件能够及时有效地泄放ESD电流,同时还能节约控制电路所占的硅片面积。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中器件尺寸的减小,器件的结深越来越浅,栅氧化层越来越薄,并且具有轻掺杂漏(LDD)结构,这些改变使得集成电路更容易被静电放电损毁。因此,芯片中必须加入保护电路以防止IC的电路或器件被ESD损坏。
目前在CMOS工艺中最常用的是保护方法是用一对互补的GGNMOS(Gate-Grounded NMOS)和GDPMOS(Gate-VDD PMOS)做I/O PAD与电源线之间的ESD保护,用一个GGNMOS做电源线VDD与VSS之间的ESD钳位电路,如图1所示。I/O PAD的保护原理与电源线之间的保护原理是一样的,但是由于位置不同,它们设计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
在亚微米以及深亚微米工艺下,器件的抗ESD能力下降,为了提高CMOS IC对ESD的防护能力,保护器件的尺寸会被做的很大(一般是指器件的宽度做的很大),利用大尺寸来提高电流泄放能力。大尺寸的器件在布局上常常画成多指状(multi-finger),这样有利于电路的布局,例如一个NMOS器件的宽长比W/L为1000μm/0.5μm,如果画成10个finger,则每个finger的W/L为100μm/0.5μm即可,然后并联在一起。NMOS在ESD发生时的I-V曲线示意图如图2所示,Vt1为NMOS的触发电压,Vh为维持电压,Vt2和It2分别为二次击穿电压和二次击穿电流。在漏端电压高于Vt1时,NMOS即进入负阻区,并导致漏端电压下降。由于实际的集成电路制作工艺的偏差,这10根finger的NMOS不可能做得完全一致,并且,ESD放电是一种高电压、大电流、瞬态的情况,会导致所有并联的NMOS中只有几个finger先导通并进入负阻区从而使漏端电压下降,这会导致其他并联的NMOS由于漏端电压不够而无法开启。只有当漏端电压再次大于Vt1时,未开启的NMOS才会开启。但如果Vt1>Vt2(如图2中所示),则在所有NMOS开启前已开启的NMOS就因发生二次击穿而损坏,因此,此时器件的总的ESD电流防护能力只相当于只有这几个导通的finger的防护能力,而不是所有并联NMOS的防护能力的总和。而如果使Vt1降低至Vt1<Vt2,则上述问题可以避免,多指结构可以均匀的开启。
降低Vt1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对用于ESD钳位的MOS,由于其与被保护器件是并联关系,因此除了要求它在ESD现象发生时自己不被ESD电流损坏,同时还要求它能够保护IC内部电路能够正常工作而不被ESD损坏。为了提高该ESD MOS的抗ESD能力,通常该器件在布局上不能采用最小间距。而由于IC内部电路的器件通常采用最小间距,这就导致由于与ESD MOS相并联的内部电路器件因为具有最小间距会先崩溃导通,使得ESD MOS器件不能有效的保护内部电路。因此,降低ESD MOS的Vt1将使得对内部电路的保护效果更好。
我们可以通过栅极耦合(gate couple)技术来实现Vt1的降低,从而达到器件均匀开启和提高器件抗ESD能力的目的。图3是一互补式栅极耦合ESD防护电路的示意图。图中的Cn、Cp,Cpc可以用集成电路工艺中的相关工艺实现,也可以直接用MOS的漏-栅寄生电容实现。其保护原理如下:在I/O PAD上相对于VSS出现一正的ESD电位时,由于电容的耦合作用,器件NMOS1的栅端将耦合一个正电位,使NMOS1开启并泄放ESD电流;在I/O PAD上相对于VSS出现一负的ESD电位时,ESD电流可通过NMOS1的寄生二极管正向导通泄放;在I/O PAD上相对于VDD出现一负的ESD电位时,由于电容的耦合作用,器件PMOS1的栅端将耦合一个负电位,使PMOS1开启并泄放ESD电流;在I/O PAD上相对于VDD出现一正的ESD电位时,ESD电流可通过PMOS1的寄生二极管正向导通泄放。
由于在CMOS工艺中,制造电容需要的面积远大于晶体管,因此对于图3中所示电路,触发电路将会占用很大的面积,且由于电容耦合作用,在I/O PAD上出现噪声或频率较高的信号时可能会使ESD MOS导通,即误触发,从而影响内部电路正常工作。因此,该电路的芯片面积利用率不高,且不能用作高频电路的ESD保护。
为了在小的电容面积的条件下实现较好的触发效果,可加入一些反相器来辅助实现。而且一般芯片都有很多引脚,如果每个用于ESD保护的MOS都使用一个触发控制电路,这势必会占据大量的硅片面积。因此,为了减小用于ESD保护的硅片面积,我们考虑用一个触发控制电路来同时触发多个保护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集成电路的具有控制电路的ESD保护电路,采用单个控制电路来控制多个保护器件的ESD保护电路,以提高ESD保护器件的开启均匀性,并减小I/O PAD处ESD保护电路的触发电压;同时,本发明提供的ESD保护电路在主ESD泄放通道之外,还具有一些辅助的ESD泄放通道,其ESD泄放能力较现有技术更高。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集成电路的具有控制电路的ESD保护电路,如图4所示,包括控制电路3、保护电路4和ESD电源钳位电路6。所述控制电路3由RC触发电路1和反相器组2组成;集成电路的电源双轨中的VDD轨通过电阻R和电容C串联而成的RC触发电路1接集成电路电源双轨中的VSS轨;所述反相器组2由第一级反相器7和第二级反相器8串联而成;所述RC触发电路1的输出端(即电阻R和电容C的连接点)与第一级反相器7的输入端相连,第一级反相器7的输出端与第二级反相器8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保护电路4由互补的NMOS管和PMOS管实现,其中在集成电路每一个I/O PAD与VDD轨之间连接一个PMOS管,在集成电路每一个I/O PAD与VSS轨之间连接一个与PMOS管对应互补的NMOS管。控制电路3中第一级反相器7的输出端连接保护电路4中每一个NMOS管的栅极;控制电路3中第二级反相器8的输出端连接保护电路4中每一个PMOS管的栅极。所述电源钳位电路6为一个NMOS管,其漏极接集成电路的VDD轨,其源极接集成电路的VSS轨,其栅极接控制电路3中第一级反相器7的输出端。
所述反相器组2中的第一级反相器7和第二级反相器8由互补的NMOS管和PMOS管组成;第一级反相器7和第二级反相器8中,PMOS管的源极接集成电路的VDD轨,NMOS管的源极接集成电路的VSS轨。
本发明中,将触发电路中的RC电路置于芯片工作时电压相对稳定的VDD和VSS之间,以减小误触发现象。用2个反相器实现正确的电平逻辑,使用于ESD保护的器件NMOS和PMOS在芯片正常工作时关闭;而当发生ESD时,能够分别给NMOS、PMOS的栅极提供高电平和低电平,降低保护器件的触发电压。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单个控制电路来控制多个ESD保护电路,能够节省控制电路所占的硅片面积。同时在主ESD泄放通道之外提供一些辅助的ESD泄放通道。用控制电路减小ESD保护电路的触发电压,使多指结构更加均匀开启,防止与ESD保护器件相并联的内部电路器件因为具有最小间距会先崩溃导通。
附图说明
图1为集成电路芯片中常用的ESD保护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ESD条件下GGNMOS管的I-V特性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一种互补式栅极耦合ESD防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ESD保护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至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ESD保护电路在不同测试模式下的电流泄放路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ESD保护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ESD保护电路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RC触发电路,2为反相器组,3为控制电路,4为I/O PAD保护电路,5为内部电路,6为ESD电源钳位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积极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一种用于集成电路的具有控制电路的ESD保护电路,如图4所示,包括控制电路3、保护电路4和ESD电源钳位电路6。所述控制电路3由RC触发电路1和反相器组2组成;集成电路的电源双轨中的VDD轨通过电阻R和电容C串联而成的RC触发电路1接集成电路电源双轨中的VSS轨;所述反相器组2由第一级反相器7和第二级反相器8串联而成;所述RC触发电路1的输出端(即电阻R和电容C的连接点)与第一级反相器7的输入端相连,第一级反相器7的输出端与第二级反相器8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保护电路4由互补的NMOS管和PMOS管实现,其中在集成电路每一个I/O PAD与VDD轨之间连接一个PMOS管,在集成电路每一个I/O PAD与VSS轨之间连接一个与PMOS管对应互补的NMOS管。控制电路3中第一级反相器7的输出端连接保护电路4中每一个NMOS管的栅极;控制电路3中第二级反相器8的输出端连接保护电路4中每一个PMOS管的栅极。所述电源钳位电路6为一个NMOS管,其漏极接集成电路的VDD轨,其源极接集成电路的VSS轨,其栅极接控制电路3中第一级反相器7的输出端。
所述反相器组2中的第一级反相器7和第二级反相器8由互补的NMOS管和PMOS管组成;第一级反相器7和第二级反相器8中,PMOS管的源极接集成电路的VDD轨,NMOS管的源极接集成电路的VSS轨。
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电路3由RC触发电路1和反相器7、8组成,RC电路1用来区分芯片的工作状态(正常工作状态或发生ESD的状态),用2反相器实现正确的电平逻辑。当内部电路正常工作时,VDD对RC电路1中的电容充电完成,RC电路1的输出A点(也即第一级反相器7的输入端)为高电平,则第一级反相器7输出B点为低电平,第二级反相器8的输出C点为高电平,即保护器件NMOS、PMOS的栅极分别为低电平和高电平,保护器件不导通,不影响内部电路的正常工作。当VDD和VSS之间发生正向ESD时,即VDD为高电位,VSS为低电位,或在某个I/O PAD处发生ESD并使得VDD的电位高于VSS时,由于ESD脉冲的上升沿时间远小于芯片正常工作时VDD轨的上电上升时间,因此由于RC电路1的耦合作用,RC电路1的输出A点为低电平,第一级反相器7的输出B点为高电平,第二级反相器8的输出C点为低电平,即NMOS、PMOS的栅极电压则分别变为高电平和低电平,栅极偏压使保护器件的触发电压降低并使NMOS和PMOS导通。从而解决了在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两个难点,可以使保护电路4中的多指结构保护器件更加均匀开启,并先于内部电路崩溃击穿。另外,所有非ESD所发生的引脚的ESD NMOS和PMOS器件在发生ESD时均能开启,即使这些保护器件未能进入崩溃击穿导通模式,也能以MOS沟道电流的形式辅助泄放从VDD到VSS之间的ESD电流,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个芯片的抗ESD能力。对于芯片正常上电和发生ESD脉冲两种情况的分辨,可以通过RC电路的时间常数的合理选择来实现。
图5至图8为四种常用ESD测试模式下的电流泄放路径,图中与发生ESD现象的I/O PAD相连的NMOS和PMOS分别称为NMOS1和PMOS1,未发生ESD现象的I/O PAD旁的NMOS和PMOS分别称为NMOS2和PMOS2,用于电源钳位的NMOS称为NMOS0。下面将分别阐述本保护电路在这四种测试模型下的工作方式。
PS模式下,即在该模式下,VSS是接地的,ESD正电压脉冲出现在某一个I/O PAD上,芯片其余各I/O PAD包括VDD均为浮空。此正的ESD电压脉冲会经由保护电路的PMOS1管的漏/衬底寄生二极管传导到VDD。在这种情况下A点由于RC电路中的电容耦合作用维持在低电压,反相器开始工作,使B点为高电压,C点为低电压。这样就给保护电路的NMOS1与PMOS1器件的栅极分别提供了高电压与低电压,使器件开启,达到了降低触发电压的目的。而其它引脚的NMOS2和PMOS2,由于其栅极也受到反相器的驱动,因此将能通过沟道电流的方式形成ESD电流的辅助泄放通道。若将用于芯片电源钳位的NMOS0也纳入到该触发电路的控制范围内,则也将形成一个ESD辅助泄放通道,如图5所示。
PD模式下,即在该模式下,VDD是接地的,ESD正电压脉冲出现在某一个I/O PAD上,芯片其余各I/O PAD包括VSS均为浮空。ESD电流将通过PMOS1管的寄生二极管正向导通泄放,如图6所示。
NS模式下,即在该模式下,VSS是接地的,ESD负电压脉冲出现在某一个I/O PAD上,芯片其余各I/O PAD包括VDD均为浮空。ESD电流将通过NMOS1管的寄生二极管正向导通泄放,如图7所示。
ND模式下,即在该模式下,VDD是接地的,ESD负电压脉冲出现在某一个I/O PAD上,芯片其余各I/O PAD包括VSS均为浮空。此负的ESD电压脉冲会经由保护电路的NMOS1管的漏/衬底寄生二极管传导到VSS。在这种情况下A点由于RC电路中的电容耦合作用维持在负电位,反相器开始工作,使B点为零电位,C点为负电位。这样就给保护电路的NMOS1与PMOS1器件的栅极分别提供了零电位与负电位,由于此时I/O PAD和VSS均为负电位,因此NMOS1和PMOS1器件开启,达到了降低触发电压的目的。而其它引脚的NMOS2和PMOS2,由于其栅极也受到反相器的驱动,因此将能通过沟道电流的方式形成ESD电流的辅助泄放通道。若将用于芯片电源钳位的NMOS0也纳入到该触发电路的控制范围内,则也将形成一个ESD辅助泄放通道,如图8所示。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一种用于集成电路的具有控制电路的ESD保护电路,如图9所示,包括控制电路3、保护电路4和ESD电源钳位电路6。所述控制电路3由RC触发电路1和反相器组2组成;集成电路的电源双轨中的VDD轨通过电容C和电阻R串联而成的RC触发电路1接集成电路电源双轨中的VSS轨;所述反相器组2由第一级反相器7和第二级反相器8串联而成;所述RC触发电路1的输出端(即电容C和电阻R的连接点)与第一级反相器7的输入端相连,第一级反相器7的输出端与第二级反相器8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保护电路4由互补的NMOS管和PMOS管实现,其中在集成电路每一个I/O PAD与VDD轨之间连接一个PMOS管,在集成电路每一个I/O PAD与VSS轨之间连接一个与PMOS管对应互补的NMOS管。控制电路3中第一级反相器7的输出端连接保护电路4中每一个PMOS管的栅极;控制电路3中第二级反相器8的输出端连接保护电路4中每一个NMOS管的栅极。所述电源钳位电路6为一个NMOS管,其漏极接集成电路的VDD轨,其源极接集成电路的VSS轨,其栅极接控制电路3中第二级反相器8的输出端。
所述反相器组2中的第一级反相器7和第二级反相器8由互补的NMOS管和PMOS管组成;第一级反相器7和第二级反相器8中,PMOS管的源极接集成电路的VDD轨,NMOS管的源极接集成电路的VSS轨。
在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RC电路1中的电阻R与VSS轨相连,电容C与VDD轨相连。在电路正常工作时,RC电路的输出A点为低电平,则第一级反相器输出B点为高电平,第二级反相器的输出C点为低电平,与图4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相反。当VDD和VSS之间发生正向ESD时,即VDD为高电位,VSS为低电位,或在某个I/O PAD处发生ESD并使得VDD的电位高于VSS时,A点由于电容耦合作用维持在高电压,反相器开始工作,B点为低电压,C点为高电压,即PMOS、NMOS的栅极电压则分别变为低电平和高电平,栅极偏压使保护器件的触发电压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三
前述两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可将反相器组的级数由两级增加为多级,其余电路结构不变,即可得到如图10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该具体实施方式由于增加了反相器组2中的反相器级数,这样可以使得在ESD发生时触发电路的动作更快,但考虑到面积因素,较好的选择是3级或4级,同时应合理的选择最后两级反相器的输出,或对换R和C的位置,以保证正确的电平逻辑。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用单个控制电路来控制多个ESD保护电路结构,节省控制电路所占的硅片面积。同时在主ESD泄放通道之外提供一些辅助的ESD泄放通道。用控制电路减小ESD保护电路的触发电压,使多指结构更加均匀开启,防止与ESD保护器件相并联的内部电路器件因为具有最小间距会先崩溃导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是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用于集成电路的具有控制电路的ESD保护电路,包括控制电路(3)、保护电路(4)和ESD电源钳位电路(6);所述控制电路(3)由RC触发电路(1)和反相器组(2)组成;集成电路的电源双轨中的VDD轨通过电阻R和电容C串联而成的RC触发电路(1)接集成电路电源双轨中的VSS轨;所述反相器组(2)由第一级反相器(7)和第二级反相器(8)串联而成;所述RC触发电路(1)的输出端,即电阻R和电容C的连接点与第一级反相器(7)的输入端相连,第一级反相器(7)的输出端与第二级反相器(8)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保护电路(4)由互补的NMOS管和PMOS管实现,其中在集成电路每一个I/O PAD与VDD轨之间连接一个PMOS管,在集成电路每一个I/O PAD与VSS轨之间连接一个与PMOS管对应互补的NMOS管;控制电路(3)中第一级反相器(7)的输出端连接保护电路(4)中每一个NMOS管的栅极;控制电路(3)中第二级反相器(8)的输出端连接保护电路(4)中每一个PMOS管的栅极;所述电源钳位电路(6)为一个NMOS管,其漏极接集成电路的VDD轨,其源极接集成电路的VSS轨,其栅极接控制电路(3)中第一级反相器(7)的输出端。
2.一种用于集成电路的具有控制电路的ESD保护电路,包括控制电路(3)、保护电路(4)和ESD电源钳位电路(6);所述控制电路(3)由RC触发电路(1)和反相器组(2)组成;集成电路的电源双轨中的VDD轨通过电容C和电阻R串联而成的RC触发电路(1)接集成电路电源双轨中的VSS轨;所述反相器组(2)由第一级反相器(7)和第二级反相器(8)串联而成;所述RC触发电路(1)的输出端,即电容C和电阻R的连接点与第一级反相器(7)的输入端相连,第一级反相器(7)的输出端与第二级反相器(8)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保护电路(4)由互补的NMOS管和PMOS管实现,其中在集成电路每一个I/O PAD与VDD轨之间连接一个PMOS管,在集成电路每一个I/O PAD与VSS轨之间连接一个与PMOS管对应互补的NMOS管;控制电路(3)中第一级反相器(7)的输出端连接保护电路(4)中每一个PMOS管的栅极;控制电路(3)中第二级反相器(8)的输出端连接保护电路(4)中每一个NMOS管的栅极;所述电源钳位电路(6)为一个NMOS管,其漏极接集成电路的VDD轨,其源极接集成电路的VSS轨,其栅极接控制电路(3)中第二级反相器(8)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集成电路的具有控制电路的ESD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相器组(2)中的第一级反相器(7)和第二级反相器(8)由互补的NMOS管和PMOS管组成;第一级反相器(7)和第二级反相器(8)中,PMOS管的源极接集成电路的VDD轨,NMOS管的源极接集成电路的VSS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64747XA CN101944530B (zh) | 2010-08-27 | 2010-08-27 | 一种用于集成电路的具有控制电路的esd保护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64747XA CN101944530B (zh) | 2010-08-27 | 2010-08-27 | 一种用于集成电路的具有控制电路的esd保护电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44530A true CN101944530A (zh) | 2011-01-12 |
CN101944530B CN101944530B (zh) | 2011-09-21 |
Family
ID=43436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6474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44530B (zh) | 2010-08-27 | 2010-08-27 | 一种用于集成电路的具有控制电路的esd保护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44530B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79819A (zh) * | 2012-08-17 | 2012-11-14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 | 一种基于部分耗尽型soi工艺的esd保护结构 |
CN103236431A (zh) * | 2013-04-19 | 2013-08-07 | 陶野 | 用忆阻器构成特征尺寸低于130nm芯片的二级静电保护电路 |
CN103325784A (zh) * | 2013-06-09 | 2013-09-25 | 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忆阻器的芯片静电保护电路 |
CN104425481A (zh) * | 2013-08-26 | 2015-03-18 | 澜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全芯片esd保护电路及保护方法 |
CN106033756A (zh) * | 2015-03-10 | 2016-10-19 | 中航(重庆)微电子有限公司 | 高压esd保护电路 |
CN106410773A (zh) * | 2016-09-23 | 2017-02-15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增强型堆叠式esd电路及混合电压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
CN109148439A (zh) * | 2018-08-14 | 2019-01-04 |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全芯片静电释放网络 |
CN112701669A (zh) * | 2020-12-22 | 2021-04-23 | 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 | 利用公共放电通路提高抗静电网络电荷泄放能力的电路 |
US20220320856A1 (en) * | 2021-03-30 | 2022-10-06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Protective circuit |
US11575254B2 (en) | 2019-11-19 | 2023-02-07 | Stmicro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N.V. | Overvoltage protection circuit for a PMOS based switc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26601A (zh) * | 2000-04-10 | 2003-06-25 | 摩托罗拉公司 | 静电放电(esd)保护电路 |
CN1628385A (zh) * | 2002-08-09 | 2005-06-15 | 自由度半导体公司 | 静电放电保护电路及工作方法 |
US20060044716A1 (en) * | 2004-08-31 | 2006-03-02 |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 ESD protection circuit with improved trigger-on voltage |
US20070053120A1 (en) * | 2005-08-31 | 2007-03-08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triggering and leakage current control of esd clamping devices |
CN101099278A (zh) * | 2004-11-12 | 2008-01-02 | 德州仪器公司 | 带反馈增强的触发及调节电路的静电放电保护电源轨条箝位电路 |
CN101288215A (zh) * | 2005-02-11 | 2008-10-15 | 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 | I/o单元esd系统 |
CN101510541A (zh) * | 2008-02-13 | 2009-08-19 | 爱特梅尔公司 | 用于esd保护的方法和设备 |
US20090268359A1 (en) * | 2008-04-25 | 2009-10-29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ower clamp with improved electrical overstress robustness |
-
2010
- 2010-08-27 CN CN201010264747XA patent/CN10194453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26601A (zh) * | 2000-04-10 | 2003-06-25 | 摩托罗拉公司 | 静电放电(esd)保护电路 |
CN1628385A (zh) * | 2002-08-09 | 2005-06-15 | 自由度半导体公司 | 静电放电保护电路及工作方法 |
US20060044716A1 (en) * | 2004-08-31 | 2006-03-02 |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 ESD protection circuit with improved trigger-on voltage |
CN101099278A (zh) * | 2004-11-12 | 2008-01-02 | 德州仪器公司 | 带反馈增强的触发及调节电路的静电放电保护电源轨条箝位电路 |
CN101288215A (zh) * | 2005-02-11 | 2008-10-15 | 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 | I/o单元esd系统 |
US20070053120A1 (en) * | 2005-08-31 | 2007-03-08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triggering and leakage current control of esd clamping devices |
CN101510541A (zh) * | 2008-02-13 | 2009-08-19 | 爱特梅尔公司 | 用于esd保护的方法和设备 |
US20090268359A1 (en) * | 2008-04-25 | 2009-10-29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ower clamp with improved electrical overstress robustness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Circuits and Systems(ICCCAS),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20100730 Hang Fan 等 《A Simple and Effective ESD Protection Structure for High-Voltage-Tolerant I/O Pad》 605-608 1-3 , 2 * |
《IEE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C,2009》 20091023 Juan Liu 等 《The Gate-Bias Influence for ESD Characteristic of NMOS》 1047-1050 1-3 , 2 * |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79819A (zh) * | 2012-08-17 | 2012-11-14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 | 一种基于部分耗尽型soi工艺的esd保护结构 |
CN102779819B (zh) * | 2012-08-17 | 2014-12-03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 | 一种基于部分耗尽型soi工艺的esd保护结构 |
CN103236431A (zh) * | 2013-04-19 | 2013-08-07 | 陶野 | 用忆阻器构成特征尺寸低于130nm芯片的二级静电保护电路 |
CN103325784A (zh) * | 2013-06-09 | 2013-09-25 | 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忆阻器的芯片静电保护电路 |
CN103325784B (zh) * | 2013-06-09 | 2015-11-25 | 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忆阻器的芯片静电保护电路 |
CN104425481A (zh) * | 2013-08-26 | 2015-03-18 | 澜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全芯片esd保护电路及保护方法 |
CN106033756A (zh) * | 2015-03-10 | 2016-10-19 | 中航(重庆)微电子有限公司 | 高压esd保护电路 |
CN106033756B (zh) * | 2015-03-10 | 2019-03-19 | 华润微电子(重庆)有限公司 | 高压esd保护电路 |
CN106410773B (zh) * | 2016-09-23 | 2018-09-25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增强型堆叠式esd电路及混合电压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
CN106410773A (zh) * | 2016-09-23 | 2017-02-15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增强型堆叠式esd电路及混合电压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
CN109148439A (zh) * | 2018-08-14 | 2019-01-04 |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全芯片静电释放网络 |
US11575254B2 (en) | 2019-11-19 | 2023-02-07 | Stmicro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N.V. | Overvoltage protection circuit for a PMOS based switch |
US12088085B2 (en) | 2019-11-19 | 2024-09-10 | Stmicroelectronics (Rousset) Sas | Overvoltage protection circuit for a PMOS based switch |
CN112701669A (zh) * | 2020-12-22 | 2021-04-23 | 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 | 利用公共放电通路提高抗静电网络电荷泄放能力的电路 |
US20220320856A1 (en) * | 2021-03-30 | 2022-10-06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Protective circuit |
US11621556B2 (en) * | 2021-03-30 | 2023-04-04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Protective circuit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44530B (zh) | 2011-09-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44530B (zh) | 一种用于集成电路的具有控制电路的esd保护电路 | |
US7804671B2 (en) |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circuit | |
US6815775B2 (en) | ESD protection design with turn-on restraining method and structures | |
US7098511B2 (en) | ESD protection circuit | |
US20020130390A1 (en) | ESD protection circuit with very low input capacitance for high-frequency I/O ports | |
US7110228B2 (en) | Separated power ESD protection circuit and integrated circuit thereof | |
US7982523B2 (en) | Electro static discharge clamping device | |
CN102034811B (zh) | 一种用于集成电路芯片esd保护的低压scr结构 | |
CN102544001B (zh) | 一种为集成电路i/o端口提供全模式esd保护的scr结构 | |
CN104753055A (zh) | 静电释放保护电路 | |
US9048101B2 (en) | ESD protection circuit | |
US7532446B2 (en) | Protection circuit for electro static discharge | |
CN104269399A (zh) | 一种防静电保护电路 | |
US7880195B2 (en) |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device and related circuit | |
US5892262A (en) | Capacitor-triggere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circuit | |
CN102208412B (zh) | 一种用于集成电路输出级esd保护的scr结构 | |
KR20170132371A (ko) | 정전기 방전 보호 회로를 구비한 반도체 집적 회로 장치 | |
CN113838847B (zh) | 一种用于低压esd防护的双向dcscr器件 | |
Ker et al. | Complementary-LVTSCR ESD protection scheme for submicron CMOS IC's | |
Huang et al. | Design optimization of ESD protection and latchup prevention for a serial I/O IC | |
Chatty et al. | Process and design optimization of a protection scheme based on NMOSFETs with ESD implant in 65nm and 45nm CMOS technologies | |
Liu | Research on Optimal Design of Chip ESD Protection Circuit Based on CMOS Technology | |
CN220358093U (zh) | 一种mcu及其esd防护结构 | |
CN219181190U (zh) | 一种芯片esd保护电路及对应的cmos集成电路、芯片 | |
Dong et al. | Compact and Compound SCR structure for full chip ESD protec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 Termination date: 20140827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