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9803B - 变压器及变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变压器及变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39803B
CN101939803B CN2008801262521A CN200880126252A CN101939803B CN 101939803 B CN101939803 B CN 101939803B CN 2008801262521 A CN2008801262521 A CN 2008801262521A CN 200880126252 A CN200880126252 A CN 200880126252A CN 101939803 B CN101939803 B CN 1019398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input
transformer
detection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62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39803A (zh
Inventor
黑川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39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9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39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98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4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 component, e.g. fuse
    • H01F27/402Association of measuring or protective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34Special mean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unwanted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e.g. no-load losses, reactive currents, harmonics, oscillations, leakage fields
    • H01F27/38Auxiliary core members; Auxiliary coils or win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asurement Of Current Or Voltage (AREA)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及变压装置,能够任意设定基于检测绕组的检测电压的特性,能够精度良好地检测输出电压。变压器具有绕线轴(105)、未图示的磁性体芯、第一输入绕组(101)、输出绕组(103)、第二输入绕组(102)和检测绕组(104)。绕线轴(105)是在外周部设置多个绕组区域的管状结构。磁性体芯插入绕线轴。第一输入绕组(101)卷绕在第一绕组区域。输出绕组(103)卷绕在与第一绕组区域邻接的第二绕组区域。第二输入绕组(102)卷绕在与第二绕组区域邻接的第三绕组区域。检测绕组(104)接近第一输入绕组(101)卷绕。在此,第一输入绕组(101)和第二输入绕组(102)为不同的匝数,在相同的卷绕方向上串联连接。

Description

变压器及变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有用于检测输出电压的检测绕组的变压器、以及在变压器上连接有负载电路的变压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在与变压器的后段连接的负载电路上施加规定电压,监视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而进行输出电压的控制。作为监视方法,在变压器上与输入绕组和输出绕组一起设置检测绕组,监视检测绕组的检测电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1是说明以往的变压器的第一结构例的图示。图1(A)表示局部剖面图,图1(B)表示电路图。
该变压器由卷绕体200和未图示的磁性体芯构成。卷绕体200由管状的绕线轴204和绕组201~203构成,在绕线轴204的管内插入磁性体芯。绕线轴204在其外周面设置多个凸缘部,在凸缘部间的绕组区域(以下称作区段)分别卷绕绕组201~203。具体地,在位于第一端附近的区段上卷绕输入绕组201和检测绕组203,在此外的多个区段上卷绕输出绕组202。检测绕组203为了与输出绕组202绝缘,卷绕在与输出绕组202不同的区段。
在该变压器的电路结构中,输入绕组201连接在输入端子214和接地端子216之间。在输入端子214上连接AC电压源。检测绕组203经由检测端子217连接在电压检测计上。输出绕组202经由输出端子215连接在负载电路上。在该变压器中,与输出电压成正比的检测电压由电压检测计检测。
在该结构的变压器中,为了增大输出绕组与输入绕组之间的耦合,有时利用在输出绕组的两侧配置输入绕组,将输入绕组间并列连接的结构。
图2是说明以往的变压器的第二结构例的图示。图2(A)表示局部剖面图,图2(B)表示电路图。
该变压器由卷绕体300和未图示的磁性体芯构成。卷绕体300由管状的绕线轴310和绕组311~314构成,在绕线轴310的管内插入磁性体芯。绕线轴310在其外周面设置多个凸缘部,在凸缘部间的区段上分别卷绕绕组311~314。在中央的多个区段上卷绕输出绕组313,在两端附近的区段上卷绕第一输入绕组311和第二输入绕组312,在与第一输入绕组311相同的区段上卷绕检测绕组314。
在该变压器的电路结构中,第一输入绕组311和第二输入绕组312并列连接在输入端子321和接地端子322之间。检测绕组314经由检测端子323连接在电压检测计上。输出绕组313经由输出端子324连接在负载电路上。在该变压器中,与对应输出绕组和检测绕组的匝数比的输出电压成正比的电压由电压检测计检测。
在以上的变压器中,例如输出绕组的匝数为1000匝、检测绕组的匝数为10匝、输出电压为1000Vp-p的情况下,对检测绕组输出10Vp-p的检测电压。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6-9463号公报
在上述变压器中为了绝缘,将输出绕组和输入绕组隔着凸缘部配置。因此,两绕组间的漏电感大。因此,当作为负载电路连接灯或感光筒等电容成分为主的电容性负载电路,则AC输入电压的频率接近漏电感和负载电容的共振频率的情况等时,根据驱动条件,漏电感和电容性负载电路有时会串联共振。在产生串联共振的情况下,漏电感引起的漏磁通增大。
漏磁通与串联共振电流成正比关系,串联共振电流与漏电感中发生的串联共振电压成正比关系。并且,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以该串联共振电压的量增加。因此,由串联共振,与漏磁通的增加成正比的共振电压在漏电感中发生,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加。
另外,通过串联共振,检测绕组输出对应于主磁通和漏磁通的合成磁通的检测电压。图3是说明以往的变压器中产生的漏磁通的图示。图3(A)表示第一结构例的变压器,图3(B)表示第二结构例的变压器。
在第一结构例的变压器中,在磁性体芯220内产生主磁通221和漏磁通222。在检测绕组的交链磁通面223上,漏磁通222与主磁通221在反向上交链。因此,主磁通221和漏磁通222相互抵消。由于在串联共振时漏磁通222大幅度增加,所以主磁通221以漏磁通222的增加量被大幅度抵消,检测电压减小。第二结构例的变压器也同样地,在串联共振时主磁通321以交链磁通面323的漏磁通323的增加量被抵消,检测电压减小。
如以上,当由串联共振的影响而导致输出电压以及检测电压变化时,基于检测绕组的输出电压的检测精度劣化。
图4是说明输出电压和检测电压的变化的图示。
在此,表示对以往的绕组比为输入绕组∶输出绕组∶检测绕组=1∶180∶1的以往的变压器施加大小恒定、频率变化的AC输入电压,将电容性负载电路切换100pF、200pF、300pF进行驱动的实验结果。
图4(A)表示关于第一结构例的变压器。该变压器的输出电压有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大的倾向。另一方面,该变压器的检测电压有当频率增加时减少或者几乎不变化的倾向。因此,计算检测电压和输出电压之比,该比相对于频率的变化而非线性变化。
图4(B)表示关于第二结构例的变压器。在该变压器中,与第一结构例的变压器相比,输出电压、检测电压各自的变化程度小。但是,与第一结构例的变压器同样地,检测电压和输出电压之比相对于频率的变化而非线性变化。
如以上在以往的变压器中,若频率变动,则基于检测绕组的输出电压的检测精度显著恶化。这种情况当与输出绕组连接的电容性负载电路的电容值越大时越显著。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精度良好地检测输出电压的变压器以及变压装置。
第一方面的变压器具有绕线轴、磁性体芯、第一输入绕组、输出绕组、第二输入绕组和检测绕组。绕线轴是在外周部设有多个绕组区域的管状结构。磁性体芯插入绕线轴。第一输入绕组卷绕在第一绕组区域。输出绕组卷绕在与第一绕组区域邻接的第二绕组区域。第二输入绕组卷绕在与第二绕组区域邻接的第三绕组区域。检测绕组接近第一输入绕组卷绕。在此,第一输入绕组与第二输入绕组在相同的卷绕方向上串联连接,并且匝数比第二输入绕组少。
在该结构中,产生主磁通、基于第一输入绕组与输出绕组之间的漏电感的第一漏磁通和基于第二输入绕组与输出绕组之间的漏电感的第二漏磁通。
第一输入绕组和第二输入绕组串联连接,所以流经两绕组的电流等量,但是第一输入绕组其匝数比第二输入绕组少,第一输入绕组的AT(安培匝数:匝数×电流)比第二输入绕组AT少,第一漏磁通比第二漏磁通少。
另外,第一漏磁通中与检测绕组交链的磁力线与主磁通反向,另一方面,第二漏磁通中与检测绕组交链的磁力线与主磁通同向,所以与检测绕组交链的磁通中基于第一漏磁通的磁通抵消基于第二漏磁通的磁通,与检测绕组交链的磁通的朝向与主磁通同一方向。因此,对应漏磁通的大小,检测电压增加,即使频率变动,输出电压变化,也能够使检测电压追随与频率成正比变动的漏磁通而变化,也能够使输出电压和检测电压之比稳定。
第二方面的变压器具有绕线轴、磁性体芯、第一检测绕组、输出绕组、第二检测绕组和输入绕组。绕线轴是在外周部设有多个绕组区域的管状结构。磁性体芯插入绕线轴。第一检测绕组卷绕在第一绕组区域。输出绕组卷绕在与第一绕组区域邻接的第二绕组区域。第二检测绕组卷绕在与第二绕组区域邻接的第三绕组区域。输入绕组接近第一检测绕组卷绕。在此,第一检测绕组与第二检测绕组在相同的卷绕方向串联连接,并且匝数比第二检测绕组少。
在该结构中,由输入绕组与输出绕组之间的漏电感产生漏磁通。该漏磁通中与第一检测绕组交链的磁力线与主磁通反向,另一方面,与第二检测绕组交链的磁力线与主磁通同向,所以对应漏磁通的大小,与第一检测绕组交链的磁通小,与第二检测绕组交链的磁通大。
另外,由于第一检测绕组的匝数比第二检测绕组的匝数小,所以与第一检测绕组相比,由第二检测绕组产生较大的绕组电压。因此,作为串联连接的第一以及第二检测绕组各自的绕组电压的合成电压的检测电压受到第二检测绕组的绕组电压较大影响,容易对应漏磁通的大小而增加。因此,即使频率变动,输出电压变化,也能够使检测电压追随与频率成正比变动的漏磁通而变化,也能够使输出电压和检测电压之比稳定。
第三方面以及第四方面的变压器,在第一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变压器的电路结构中,调换输入绕组和输出绕组。由于本发明的变压器的电路结构具有可逆性,所以即使这样调换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本发明的变压装置具有上述变压器、与输出绕组连接的电容性负载电路、与输入绕组连接的AC电压源和与检测绕组连接的检测计,从而得到合适效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变压器以及变压装置,由于能够得到追随漏磁通的变化的检测电压,所以能够使输出电压和检测电压之比稳定化,能够精度良好地检测输出电压。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以往的变压器的第一结构例的图示。
图2是说明以往的变压器的第二结构例的图示。
图3是说明以往的变压器的漏磁通的图示。
图4是说明以往的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和检测电压的关系的图示。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压器的结构的图示。
图6是说明图5的变压器的漏磁通的图示。
图7是说明图5所示的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和检测电压的关系的图示。
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压器的结构的图示。
图9是说明图8所示的变压器的漏磁通的图示。
图10是说明图8所示的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和检测电压的关系的图示。
图11是说明调换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压器的输入绕组和输出绕组而利用的电路结构的图示。
图12是说明调换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压器的输入绕组和输出绕组而利用的电路结构的图示。
附图标记说明
100、150卷绕体
101、102、151输入绕组
103、153输出绕组
104、152、154检测绕组
105、155绕线轴
110、160磁性体芯
111、161主磁通
112、162、163漏磁通
114、164检测端子
115、165输入端子
116、166输出端子
117、167电容性负载电路
118、168接地端子
119、169电压检测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压器进行说明。图5是说明该变压器的图示。该图5(A)表示该变压器的局部剖面图,该图5(B)表示在该变压器上连接有负载电路的变压装置的电路图。
该变压器由卷绕体100和未图示的磁性体芯构成。卷绕体100由管状的绕线轴105和绕组101~104构成,在绕线轴105的管内插入磁性体芯。绕线轴105在其外周面设置多个凸缘部,凸缘部间的各区段隔着凸缘部邻接配置,在各自上卷绕绕组101~104。具体地,在第一端的区段上卷绕输入绕组101和检测绕组104,在第二端的区段上卷绕输入绕组102,在中央的多个区段卷绕输出绕组103。检测绕组104接近配置在与输入绕组101相同的区段上,在输入绕组101的外周侧卷绕检测绕组104。另外,也可以形成检测绕组卷绕在内侧,输入绕组卷绕在外侧的结构。另外,检测绕组104为了与输出绕组103绝缘,卷绕在与输出绕组103不同的区段上。
输入绕组101与输入绕组102的匝数比可以根据必要的检测绕组的频率特性进行设定。在此,以检测绕组104的检测电压和输出绕组103的输出电压不论AC输入电压的频率如何而恒定的方式例如将输入绕组101和输入绕组102的匝数比设定为3比7。
接着,说明在该变压器上连接有负载电路的变压装置的电路结构。输入绕组101其一端连接在输入端子115上,另一端连接在输入绕组102上。输入绕组102其与输入绕组101连接的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经由接地端子118连接在地线上。输入绕组101和输入绕组102以卷绕方向相同的方式连接。在输入端子115上连接未图示的AC电压源。检测绕组104经由检测端子114连接在电压检测计119上。输出绕组103经由输出端子116连接在电容性负载电路117上。
在该电路结构中,通过产生串联共振,来自输入绕组101与输出绕组103之间的第一漏电感的第一漏磁通、来自输入绕组102与输出绕组103之间的第二漏电感的第二漏磁通增大。
输入绕组101与输入绕组102由于是串联连接,所以流经两者的电流为等量,输入绕组101的AT(安培匝数:匝数×电流)与输入绕组102的AT之比与匝数比相同也是3∶7。因此,由输入绕组101-输出绕组103间发生的第一漏磁通与由输入绕组102-输出绕组103间发生的第二漏磁通之比也以大致3∶7被分离。
图6是说明该变压器的漏磁通的图示。该图6(A)表示变压器的模拟画像,该图6(B)表示该模拟画像的磁通的方向。该变压器中在磁性体芯110内产生主磁通111和漏磁通112。在此所示的漏磁通112为第一漏磁通和第二漏磁通的合成磁通,与检测绕组104交链的合成磁通的朝向与主磁通同向。
图7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变压器中输出电压与检测电压的变化的图示。
在此,表示对绕组比为输入绕组∶输出绕组∶检测绕组=1∶180∶1的变压器施加大小恒定、频率变化的AC输入电压,将电容性负载电路切换为100pF、200pF、300pF进行驱动的实验结果。
该变压器的输出电压有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大的倾向。另外,检测电压也有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大的倾向。因此,可知不管频率或电容性负载电路的不同,检测电压和输出电压之比都会稳定,能够维持高检测精度。
另外,在此,例示了以使检测电压的变化量以与输出电压的变化量为相同程度的方式设定第一以及第二输入绕组的匝数比的例子。但是,检测电压相对于频率的变化量,能够根据输入绕组的匝数比任意设定,所以检测电压的变化量也能够设定成比输出电压的变化量或大或小。
接着,关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压器进行说明。图8是说明该变压器的图示。该图8(A)表示该变压器的局部剖面图,该图8(B)表示在该变压器上连接有负载电路的变压装置的电路图。
该变压器由卷绕体150和未图示的磁性体芯构成。卷绕体150由管状的绕线轴155和绕组151~154构成,在绕线轴155的管内插入磁性体芯。绕线轴155在其外周面设置多个凸缘部,凸缘部间的各区段隔着凸缘部邻接配置,在各自上卷绕绕组151~154。具体地,在第一端的区段上卷绕检测绕组152,在第二端的区段上卷绕输入绕组151和检测绕组154,在中央的多个区段卷绕输出绕组153。输入绕组151接近配置在与检测绕组154相同的区段上,在输入绕组151的外周侧卷绕检测绕组154。另外,也可以形成检测绕组卷绕在内侧,输入绕组卷绕在外侧的结构。另外,检测绕组154、152为了与输出绕组153绝缘,卷绕在与输出绕组153不同的区段上。
在此,检测绕组154与检测绕组152的匝数比可以根据必要的检测绕组的频率特性进行设定。在此,以检测绕组152、154的串联电路的检测电压和输出绕组153的输出电压不论AC输入电压的频率如何而恒定的方式例如将检测绕组154和检测绕组152的匝数比设定为3比7。
该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压器其输入绕组与输出绕组之间的漏电感比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压器大,是容易利用与电容性负载电路的串联共振的结构。因此,在液晶用变频器等利用高电压的负载电路中利用是合适的。
接着,说明在该变压器上连接有负载电路的变压装置的电路结构。输入绕组151其一端连接在输入端子165上,另一端经由接地端子168连接在地线上。在输入端子165上连接未图示的AC电压源。检测绕组152、154串联连接,两端经由检测端子164连接在电压检测计169上。检测绕组152、154以卷绕方向相同的方式连接。输出绕组153经由输出端子166连接在电容性负载电路167上。
在该电路结构中,通过产生串联共振,来自输入绕组151与输出绕组153之间的第一漏电感的第一漏磁通增大。
图9是说明该变压器的漏磁通的图示。该图9(A)表示变压器的模拟画像,该图9(B)表示该模拟画像的磁通的方向。该变压器中在磁性体芯160内产生主磁通161和漏磁通162、163。
漏磁通162、163中与检测绕组154交链的成分与主磁通反向,与检测绕组152交链的成分与主磁通同向。由此,通过漏磁通,检测绕组152的检测电压大,相反检测绕组154的检测电压小。若相对于检测绕组154提高检测绕组152的匝数比,则检测绕组154与检测绕组152的串联电路的检测电压变大,相反若减小检测绕组152的匝数比,则检测电压变小。因此,随着受串联共振的影响而漏磁通增大,检测电压也增减。
图10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变压器中输出电压与检测电压的变化的图示。
在此,表示对绕组比为输入绕组∶输出绕组∶检测绕组=1∶180∶1的变压器施加大小恒定、频率变化的AC输入电压,将电容性负载电路切换为100pF、200pF、300pF进行驱动的实验结果。
该变压器的输出电压有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大的倾向。另外,检测电压也有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大的倾向。因此,可知不管频率或电容性负载电路的不同,检测电压和输出电压之比都会稳定,能够维持高检测精度。
另外,在此,例示了以使检测电压的变化量以与输出电压的变化量为相同程度的方式设定第一以及第二输入绕组的匝数比的例子。但是,检测电压相对于频率的变化量,能够根据输入绕组的匝数比任意设定,所以检测电压的变化量也能够设定成比输出电压的变化量或大或小。
如以上,本发明中即使输入AC电压的频率存在变动,输出电压变化,也能够高精度地检测该输出电压的值。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所示的以输入绕组作为输出绕组利用的电路结构和以输出绕组作为输入绕组利用的电路结构中,本发明也能够合适地实施。
接着,说明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调换输入输出连接,将输入绕组作为输出绕组,将输出绕组作为输入绕组利用的电路结构例。
图11是说明调换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压器的输入绕组和输出绕组而利用的电路结构的图示。该图11(A)是表示该变压器的局部剖面图,图11(B)是表示在该变压器上连接有负载电路的变压装置的电路图。
该变压器的卷绕体10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绕体相同。与检测绕组104一起卷绕在第一端的区段的绕组101不作为输入绕组,而作为输出绕组利用。另外,卷绕在第二端的区段的绕组102也不作为输入绕组,而作为输出绕组利用。卷绕在中央的多个区段的绕组103作为输出绕组利用。另外,也可以是将检测绕组104卷绕在绕组101的内侧的结构。
分别作为输出绕组的绕组101和绕组102的匝数比可以根据必要的检测绕组的频率特性进行设定。在此,以检测绕组104的检测电压和来自绕组101、102的输出电压不论AC输入电压的频率如何而恒定的方式例如将绕组101和绕组102的匝数比设定为3比7。
接着,说明在该变压器上连接有负载电路的变压装置的电路结构。绕组103其一端经由端子116连接未图示的AC电压源,另一端连接在地线上。绕组101和绕组102相互串联连接,经由端子115、118连接在电容性负载电路117上。绕组101和绕组102以卷绕方向相同的方式连接。检测绕组104经由检测端子114连接在电压检测计119上。
在该电路结构中,通过产生串联共振,来自绕组101和绕组103之间的第一漏电感的第一漏磁通和来自绕组102和绕组103之间的第二漏电感的第二漏磁通增大。
绕组101和绕组102由于是串联连接,所以流经两者的电流为等量,绕组101的AT(安培匝数:匝数×电流)与绕组102的AT之比与匝数比相同也是3∶7。因此,由绕组101-绕组103间发生的第一漏磁通与由绕组102-绕组103间发生的第二漏磁通之比也以大致3∶7被分离。
在该变压器中,也不管频率或电容性负载电路的不同,检测电压和输出电压之比都会稳定,能够维持高检测精度。
图12是说明调换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压器的输入绕组和输出绕组而利用的电路结构的图示。该图12(A)是表示该变压器的局部剖面图,图12(B)是表示在该变压器上连接有负载电路的变压装置的电路图。
该变压器的卷绕体150,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卷绕体相同。与检测绕组154一起卷绕在第一端的区段的绕组151不作为输入绕组,而作为输出绕组利用。另外,卷绕在中央的多个区段的绕组153不作为输入绕组,而作为输出绕组利用。另外,也可以是将检测绕组104卷绕在绕组151的内侧的结构。
接着,说明在该变压器上连接有负载电路的变压装置的电路结构。绕组153其一端经由端子166连接未图示的AC电压源,另一端连接在地线上。绕组151经由端子165、168连接在电容性负载电路167上。
在该电路结构中,通过产生串联共振,来自绕组151和绕组153之间的第一漏电感的第一漏磁通增大。由此,检测绕组152的检测电压大,相反检测绕组154的检测电压小。若相对于检测绕组154提高检测绕组152的匝数比,则检测绕组154与检测绕组152的串联电路的检测电压变大,相反若减小检测绕组152的匝数比,则检测电压变小。因此,随着受串联共振的影响而漏磁通增大,能够使检测电压也增减,不管频率或电容性负载电路的不同,检测电压和输出电压之比都会稳定,能够维持高检测精度。

Claims (8)

1.一种变压器,其具有:
在外周部设有多个绕组区域的管状的绕线轴;
插入所述绕线轴的管内的磁性体芯;
卷绕在第一绕组区域的第一输入绕组;
卷绕在与所述第一绕组区域邻接的第二绕组区域的输出绕组;
卷绕在与所述第二绕组区域邻接的第三绕组区域的第二输入绕组;
接近所述第一输入绕组而卷绕的检测绕组,
所述第一输入绕组与所述第二输入绕组在相同的卷绕方向上串联连接,并且匝数比所述第二输入绕组少。
2.一种变压器,其具有:
在外周部设有多个绕组区域的管状的绕线轴;
插入所述绕线轴的管内的磁性体芯;
卷绕在第一绕组区域的第一检测绕组;
卷绕在与所述第一绕组区域邻接的第二绕组区域的输出绕组;
卷绕在与所述第二绕组区域邻接的第三绕组区域的第二检测绕组;
接近所述第一检测绕组而卷绕的输入绕组,
所述第一检测绕组与所述第二检测绕组在相同的卷绕方向上串联连接,并且匝数比所述第二检测绕组少。
3.一种变压器,其具有:
在外周部设有多个绕组区域的管状的绕线轴;
插入所述绕线轴的管内的磁性体芯;
卷绕在第一绕组区域的第一输出绕组;
卷绕在与所述第一绕组区域邻接的第二绕组区域的输入绕组;
卷绕在与所述第二绕组区域邻接的第三绕组区域的第二输出绕组;
接近所述第一输出绕组而卷绕的检测绕组,
所述第一输出绕组与所述第二输出绕组在相同的卷绕方向上串联连接,并且匝数比所述第二输出绕组少。
4.一种变压器,其具有:
在外周部设有多个绕组区域的管状的绕线轴;
插入所述绕线轴的磁性体芯;
卷绕在第一绕组区域的第一检测绕组;
卷绕在与所述第一绕组区域邻接的第二绕组区域的输入绕组;
卷绕在与所述第二绕组区域邻接的第三绕组区域的第二检测绕组;
接近所述第一检测绕组而卷绕的输出绕组,
所述第一检测绕组与所述第二检测绕组在相同的卷绕方向上串联连接,并且匝数比所述第二检测绕组少。
5.一种变压装置,其具有:
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
与所述输出绕组连接的电容性负载电路;
AC电压源,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入绕组的一端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输入绕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绕组的一端在相同的卷绕方向上串联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绕组的另一端与所述AC电压源的另一端连接;
与所述检测绕组连接的检测计。
6.一种变压装置,其具有:
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
与所述输出绕组连接的电容性负载电路;
与所述输入绕组连接的AC电压源;
检测计,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检测绕组的一端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检测绕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检测绕组的一端在相同的卷绕方向上串联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绕组的另一端与所述检测计的另一端连接。
7.一种变压装置,其具有:
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
电容性负载电路,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绕组的一端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输出绕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绕组的一端在相同的卷绕方向上串联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绕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性负载电路的另一端连接;
与所述输入绕组连接的AC电压源;
与所述检测绕组连接的检测计。
8.一种变压装置,其具有:
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
与所述输出绕组连接的电容性负载电路;
与所述输入绕组连接的AC电压源;
检测计,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检测绕组的一端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检测绕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检测绕组的一端在相同的卷绕方向上串联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绕组的另一端与所述检测计的另一端连接。
CN2008801262521A 2008-02-06 2008-12-17 变压器及变压装置 Active CN1019398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25839 2008-02-06
JP2008-025839 2008-02-06
PCT/JP2008/072915 WO2009098824A1 (ja) 2008-02-06 2008-12-17 トランスおよびトランス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9803A CN101939803A (zh) 2011-01-05
CN101939803B true CN101939803B (zh) 2012-02-29

Family

ID=40951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62521A Active CN101939803B (zh) 2008-02-06 2008-12-17 变压器及变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948345B2 (zh)
JP (1) JP4978701B2 (zh)
CN (1) CN101939803B (zh)
WO (1) WO20090988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43821U (en) * 2008-06-24 2008-11-0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Transformer and backlight apparatus
US8487544B2 (en) * 2010-09-29 2013-07-16 Osram Sylvania Inc. Power splitter circuit for electrodeless lamp
LU92116B1 (en) * 2012-12-19 2014-06-20 Iee Sarl Capacitive sensor configured for using heating element as antenna electrode
CN104681249B (zh) * 2015-03-09 2017-10-3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具有副边电流相位检测功能的改进型非接触变压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1174A (zh) * 2007-12-27 2009-07-01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变压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37640U (ja) * 1983-03-07 1984-09-13 ティーディーケイ株式会社 高圧パルス発生装置
JPS6078112U (ja) * 1983-11-01 1985-05-3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水平出力トランス
JPH069463Y2 (ja) * 1987-08-03 1994-03-0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変圧器
JPH01248508A (ja) * 1988-03-29 1989-10-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マグネトロン駆動用の高周波トランス
JP2658482B2 (ja) 1990-03-30 1997-09-30 株式会社高岳製作所 インバータ用変圧器
JPH04133411U (ja) 1991-05-31 1992-12-11 株式会社トーキン スイツチング電源用トランス
JPH06314626A (ja) 1993-04-30 1994-11-08 Hirai Denkeiki Kk 巻線形変流器
JP3130200B2 (ja) 1994-04-12 2001-01-3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トランス
JPH0935885A (ja) * 1995-07-14 1997-02-07 Tec Corp 放電灯点灯装置用発振トランス
JP2974967B2 (ja) 1996-04-27 1999-11-10 ティーディーケイ株式会社 コンバータトランス
JPH10163044A (ja) * 1996-12-02 1998-06-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コンバータトランス
JPH10243656A (ja) 1997-02-25 1998-09-1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電源装置
TW594808B (en) * 2003-03-19 2004-06-2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Transform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ulti-tube voltage supply circuit
CN1806304A (zh) 2003-06-09 2006-07-19 美蓓亚株式会社 逆变器变压器
JP2005327977A (ja) * 2004-05-17 2005-11-24 Fuji Xerox Co Ltd ボビン、トランス及びトランス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1174A (zh) * 2007-12-27 2009-07-01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变压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实公平6-9463Y2 1994.03.09
JP特开2005-327977A 2005.11.24
JP特开平9-35885A 1997.02.0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9803A (zh) 2011-01-05
US20100315189A1 (en) 2010-12-16
WO2009098824A1 (ja) 2009-08-13
JPWO2009098824A1 (ja) 2011-05-26
JP4978701B2 (ja) 2012-07-18
US7948345B2 (en) 2011-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10442A (zh) 电流传感器和测定装置
CN101939803B (zh) 变压器及变压装置
US9063178B2 (en) System for measuring current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03592490A (zh) 一种高准确度电子补偿式电流互感器
CN105304303A (zh) 一种精密交直流大电流互感器
CN111157776A (zh) 一种电力设备绝缘泄漏电流的双磁芯传感器
CN104142487B (zh) 一种罐式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带电检测装置
CN105510673A (zh) 一种直流电流测量装置
JP2010256141A (ja) 電流検出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力量計
CN102364639A (zh) 可塑形式罗氏线圈互感器及其测量方法
CN105353193A (zh) 一种直流小电流钳型测量装置
CN101163974A (zh) 具有磁性螺环的电流传感器
CN203606413U (zh) 一种高准确度电子补偿式电流互感器
CN102721428A (zh) 一种速度-位移传感器
CN102539027A (zh) 一种具有自由开合线圈的磁测量应力传感器
CN107607893B (zh) 一种高平坦度中强磁场测量线圈的设计方法
CN101571557B (zh) 一种直流大电流计量装置
KR100724101B1 (ko) 공심코어를 사용한 교류전류 센서
CN114512313B (zh) 一种额定二次电流低于1a的电流互感器
CN103149412B (zh) 可在线安装的电流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5807117A (zh) 用于电流测量探头的电流感测电路及其电流测量探头
CN201464576U (zh) 一种用于检测电容器局部放电故障的装置
CN108226610A (zh) 一种用于交直流小电流的钳型测量装置
CN101876526B (zh) 一种位移传感测量的方法和位移传感装置
CN207571188U (zh) 一种直流电流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