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4056A - 治疗及预防肿瘤的中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及预防肿瘤的中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34056A CN101934056A CN2010102984100A CN201010298410A CN101934056A CN 101934056 A CN101934056 A CN 101934056A CN 2010102984100 A CN2010102984100 A CN 2010102984100A CN 201010298410 A CN201010298410 A CN 201010298410A CN 101934056 A CN101934056 A CN 1019340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x
- crude drug
- fructus
- chinese medicine
- chinese cru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及预防肿瘤的中药物及其生产方法,其中药物采用以下原料制取,取银花、甘草、茯苓、连翘、白术、藿香、白花蛇舌草、太子参、香附、莪术、紫苏、板蓝根、枸杞、黄芪、白芷、大枣、芜菁、柴胡、沙枣、巴旦仁、鹰嘴豆、伊贝、三七、山慈菇、鳖甲、元胡、法半夏、防风和佛手进行水提,取牛黄、麝香、藏红花、天山雪莲和山甲珠粉碎后与上述提取物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的中药物。本发明的药物对肿瘤具有很好的疗效,特别是对肺、乳腺、宫颈、卵巢、胃、膀胱、直肠一类部位的肿瘤疾病治疗有较好疗效,而且可制成不同的剂型如丸剂、散剂、片剂或胶囊等多种剂型,不仅易于吸收,而且能大大方便患者服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及预防肿瘤的中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肿瘤目前已成为城乡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根据卫生部卫生信息统计工作中心资料,1997年以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已超过心脑血管病并成为城乡居民死亡顺位的首位,而且一些肿瘤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肿瘤不仅危害患者生命,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影响,防治肿瘤已成为全世界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和迫切任务。
运用中医药学理论进行肿瘤病学的研究已具有悠久历史,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祖国医学对恶性、良性肿瘤一直未进行明确区分,未能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随着西医系统理论的引入,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才真正逐步展开,开始系统的研究各类肿瘤,形成了我国独有的以中西医结合为特点的肿瘤学研究。
在进行肿瘤的防治工作中,中草药的应用已日趋广泛;多年来,我国对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已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认为其中可能存在着各种对于肿瘤有效的中草药,分布的亲缘系统广泛,地域、生态也多种多样,因而可以设想,它们对于肿瘤细胞的作用机理也有各种不同形式,这就给研究中草药抗肿瘤药物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对于中医药在肿瘤防治的研究已渗透到肿瘤系统生物学中。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对肿瘤的认识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癌基因、抑癌基因、信号传导、细胞凋亡等机制的阐述使人们认识到肿瘤的产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基因作用的复杂过程。
研究中医药治疗作用比较重视发现与发展抗病基因问题的研究,强调整体联系与基因表达的关系。其中包括:平衡整体观念与系统生物学;天人相应与环境基因组学;辨证论治与药物基因组学;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与药物基因学;病因学说与易感基因;扶正祛邪与基因组学治疗;证候与基因组学、蛋白质学的相关性。同时加强以基因表达为指标,以基因调控改变和功能修饰为研究方向,进行中药复方多组分的多环节、多靶点调整作用的研究,寻找病证结合的相关基因,建立“证候-基因表达谱”,有利于揭示中医“证”的结构和功能的实质。
目前治疗肿瘤的中药物种类主要有:
a.中医“扶正化瘤整体疗法”及系列中药方剂:随着研究随着的深入,人们发现人体正常的细胞在种种致癌因素长期作用下,体内DNA发生突变或遭受破坏,令正常细胞变异或变形成癌细胞,而癌细胞本身的刺激作用和浸润周围组织的应激作用,产生异常性的血管生成因子,促进肿瘤的微血管形成,保证肿瘤的血氧和营养供应,诱导加速癌细胞不断分裂和繁殖,促进癌细胞不断转移和扩散,产生大量的癌性毒性因子、癌性疼痛因子、癌性消瘦因子,造成巨大的病理损害。
特别是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和脏器生理功能受损或完全丧失引起人体代谢紊乱最终出现全身衰竭直到生命终止。
在明确病理病机后,专家们总结传统中医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软坚散结、以毒攻毒”等治法的利弊,结合现代医学,取长补短、大胆创新,充分发挥中医特长,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终于成功研创出中医“扶正化瘤整体疗法”及系列中药方剂,使中医中药治疗癌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b. “抑扶平衡疗法” :此疗法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基础上,为充分发挥两者优势,提出的一种综合治疗肿瘤的学术思路和方法,其核心思想即“抑制肿瘤,扶助正气,平衡阴阳”。
c. 扶正培本法:此疗法是肿瘤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安排,配合其他治疗手段(如手术,放、化疗、基因治疗等),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具体说来,应当根据病人病情进展、机体邪正消长状态,采取不同的阶段性的治疗策略:当患者初诊邪盛时,应尽可能的采用手术,放、化疗治疗以打击和消灭肿瘤(攻邪为主),同时要注意保护正气(辅之以扶正培本治疗);待肿瘤负荷大大降低后,即将治疗重点转以扶正培本为主,最大限度的促进造血机能和免疫功能的恢复(重建正气);经过免疫功能和骨髓功能的重建,必要时还可转入以打击肿瘤为主的第三阶段,巩固疗效,尽可能的清除潜在体内的残存癌细胞;以后再进入长期扶正培本为主的治疗,预防肿瘤复发转移或在保持瘤体稳定的前提下使患者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和较长的生存时间。
但是癌症的原因和病理是非常复杂的,治疗应该考虑更多的问题。正常细胞癌变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有遗传突变问题,有免疫监视失灵和免疫清除失效问题,还有内分泌因素等等。既然癌变是多因素造成的,那么治疗癌症的疗效指标就不能仅仅考虑杀伤癌细胞这一方面指标,应该拓宽思路,寻求多方面的治疗药物。
因此,一种新的治疗及预防肿瘤的中药物及其生产方法就被提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及预防肿瘤的中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中药物采用以下原料制取:
水提:取中药材
银花、甘草、茯苓、连翘、白术、藿香、白花蛇舌草、太子参、香附、莪术、紫苏、板蓝根、枸杞、黄芪、白芷、大枣、芜菁(恰麻古儿)、柴胡、沙枣、巴旦仁和鹰嘴豆各1.0~60重量份,优选为各15~30重量份;伊贝、三七、山慈菇、鳖甲、元胡、法半夏、防风和佛手各0.5~15重量份,优选为各5~15重量份,进行水提1~3次:将上述中药材粉碎后按中药材重量的3~20倍加水,加温至90~105℃,每次水提0.5~3小时,过2mm以下筛取透过液,优选为150~500μm筛,将水提所得透过液浓缩干燥至含水量≤20%,得提取物;
上述的水提第2次之后的加水量为中药材重量的3~8倍为宜。
取中药材牛黄、麝香、藏红花、天山雪莲和山甲珠各0.1~5.0重量份,优选为各1~3重量份,粉碎至颗粒度≤250μm,与上述提取物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的中药物。
上述中药材水提之前最好先进行醇提:按中药材重量的3~10倍量浓度为60~90%的乙醇在60~90℃温度下提取1~3次,每次1.5~3小时,得提取液,浓缩至干物质含量≥80%得提取物,并且将所述提取物与水提所得提取物或最终的中药物混合。
上述水提或醇提时的中药材中最好加入半枝莲和牛蒡子各1.0~60重量份,优选为各15~30重量份。
本发明的药物有效结合“火毒论”的理论指导,积极挖掘本组方各药物的共性与个性,以提高该组方对肿瘤疾病治疗的针对性,结合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在临床治疗中的具体化,达到共同作用发挥药物最高疗效,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使患者身体达到最佳状态,通过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改善机体内部的防御机制,抑制病情,防止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对于肿瘤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在肿瘤患者手术以及放化疗的过程中能够尽快修复创伤,对于在巩固期和康复期的病人可防范转移、复发,具有高效、低毒、无抗药性和适用范围广的优点,特别是对肺、乳腺、宫颈、卵巢、胃、膀胱、直肠一类部位的肿瘤疾病治疗有较好疗效。
同时,本发明中药物可以制成颗粒剂(散剂、冲剂)、丸剂(水丸、蜜丸、浓缩丸)、微丸剂、片剂等多种剂型,克服了以往的中药煎煮和服用不便以及某些名贵药材造成浪费的不足,将组方内的原料分别加工取舍,还可再制成不同的剂型如丸剂、散剂、片剂或胶囊等多种剂型,不仅易于吸收,而且能大大方便患者服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取中药材:银花、甘草、茯苓、连翘、白术、藿香、白花蛇舌草、太子参、香附、莪术、紫苏、板蓝根、枸杞、黄芪、白芷、大枣、芜菁、柴胡、沙枣、巴旦仁、鹰嘴豆各50重量份,伊贝、三七、山慈菇、鳖甲、元胡、法半夏、防风、佛手各10重量份,按中药材重量的10倍加水,加温至98℃水提1小时,过500μm筛取透过液,将药渣中再加入5倍量水在98℃水提1小时,过500μm筛取透过液,将上述水提所得透过液在0.07Mpa负压下加温至沸腾浓缩干燥至含水量≤20%,得提取物;取中药材:牛黄、麝香、藏红花、天山雪莲、山甲珠各2重量份,粉碎至颗粒度≤250μm,与上述提取物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的中药物。
实施例2:取中药材:银花、甘草、茯苓、连翘、白术、藿香、白花蛇舌草、太子参、香附、莪术、紫苏、板蓝根、枸杞、黄芪、白芷、大枣、芜菁、柴胡、沙枣、巴旦仁、鹰嘴豆、半枝莲和牛蒡子各30重量份,伊贝、三七、山慈菇、鳖甲、元胡、法半夏、防风和佛手各15重量份,粉碎成2mm以下的颗粒状,按上述中药材总重量的10倍量取浓度为70%的乙醇在60℃温度下提取3小时,过250μm筛,得透过液,再按上述中药材总重量的5倍量取浓度为70%的乙醇在60℃温度下提取2小时,过250μm筛,将两次所得透过液混合并浓缩干燥至干物质含量≥85%得醇提取物,将上述醇提后的中药渣按中药材重量的10倍加水,加温至98℃,水提两次,每次1小时,过150μm取透过液,将水提所得透过液浓缩干燥至含水量≤15%,得水提取物;取中药材牛黄、麝香、藏红花、天山雪莲、山甲珠,各3重量份,粉碎至颗粒度≤250μm,与上述醇提和水提所得提取物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的中药物。
实施例3:按重量取中药材:银花、甘草、茯苓、连翘、白术、藿香、白花蛇舌草和太子参各10份,香附、莪术、紫苏、板蓝根、枸杞、黄芪、白芷、大枣、芜菁、柴胡、沙枣、巴旦仁、鹰嘴豆各30份,半枝莲、牛蒡子各20重量份,伊贝、三七、山慈菇、鳖甲、元胡、法半夏、防风、佛手各15重量份,将上述中药材粉碎成≤1mm的颗粒状,分别先后按中药材重量的8倍量和5倍量浓度为90%的乙醇在85℃温度下各提取1次,过250μm筛,将所得透过液浓缩干燥至干物质含量≥90%得提取物,将上述醇提后的中药渣分别按中药材重量的8倍和5倍加水在98℃下各水提一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每次水提后过150μm筛,将水提所得透过液浓缩干燥至含水量≤10%,得提取物,取中药材牛黄、麝香、藏红花、天山雪莲、山甲珠各1重量份粉碎至颗粒度≤75μm,与上述水提和醇提所得提取物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的中药物。
实施例4:按重量取中药材:银花、甘草、茯苓、连翘、白术、藿香各45份,白花蛇舌草、太子参、香附、莪术、紫苏、板蓝根、枸杞各25份,黄芪、白芷、大枣、芜菁、柴胡、沙枣、巴旦仁、鹰嘴豆各55份,半枝莲、牛蒡子各10份按重量取:伊贝、三七、山慈菇、鳖甲各15份,元胡、法半夏、防风、佛手各10份,将上述中药材粉碎成≤2mm的颗粒状,按中药材重量的10倍量浓度为80%的乙醇在90℃温度下提取3小时,过500μm筛,将所得透过液浓缩至干物质含量≥87%得提取物;将上述醇提后的中药渣分别按中药材重量的10倍、5倍、5倍加水在98℃下水提,第一次3小时,第二和三次各1小时,过75μm筛得透过液并浓缩干燥至含水量≤13%,得提取物;按重量取中药材牛黄、麝香各1份,藏红花、天山雪莲、山甲珠各3份,粉碎至颗粒度≤100μm,与上述水提和醇提所得提取物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的中药物。
实施例5:按重量取中药材:银花、甘草、茯苓、连翘、白术30份,藿香、白花蛇舌草、太子参、香附、莪术、紫苏各项15份,板蓝根、枸杞各30份,黄芪、白芷、大枣、芜菁各20份,柴胡、沙枣、巴旦仁、鹰嘴豆各25份,半枝莲、牛蒡子各10份,按重量取:伊贝、三七各15份,山慈菇、鳖甲各5份,元胡、法半夏、防风、佛手各10份,将上述中药材粉碎成≤3mm的颗粒状,分别按中药材重量的7倍量、4倍量、4倍量取浓度为68%的乙醇在90℃温度下各提取1次,各次的时间分别为3小时、1.5小时1.5小时,过250μm筛,将所得透过液浓缩至干物质含量≥92%得提取物,将上述醇提后的中药渣按中药材重量的8倍加水在98℃下水提3小时,过150μm筛,将所得透过液浓缩干燥至含水量≤8%,得提取物,按重量取中药材牛黄、麝香各2份,藏红花3份,天山雪莲2.5份,山甲珠0.5份,粉碎至颗粒度≤120μm,与上述水提和醇提所得提取物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的中药物。
实施例6:按重量取中药材:银花、甘草、茯苓、连翘各45份,白术、藿香、白花蛇舌草各15份,太子参、香附、莪术、紫苏、板蓝根、枸杞各20份,黄芪、白芷、大枣各25份,芜菁、柴胡、沙枣、巴旦仁、鹰嘴豆各30份,半枝莲、牛蒡子各5份,按重量取:伊贝、三七、山慈菇、鳖甲各15份,元胡、法半夏、防风、佛手各10份,将上述中药材粉碎成≤2mm的颗粒状,分别按中药材重量的10倍量、7倍量和5倍量加水在95℃下各提取1次,各次的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1.5小时,过180μm筛,将所得透过液浓缩至含水量≤8%,得提取物,按重量取中药材牛黄、麝香各3份,藏红花1份,天山雪莲、山甲珠各2份,粉碎至颗粒度≤75μm,与上述水提所得提取物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的中药物。
实施例7:按重量取中药材:银花、甘草、茯苓、连翘、白术、藿香、白花蛇舌草各30份,太子参、香附、莪术、紫苏、板蓝根、枸杞各15份,黄芪、白芷、大枣、芜菁、柴胡各25份,沙枣、巴旦仁、鹰嘴豆、半枝莲、牛蒡子各20份,伊贝、三七、山慈菇、鳖甲各5份、元胡、法半夏、防风、佛手各10份,将上述中药材粉碎成≤1mm的颗粒状,分别按中药材重量的8倍量和4倍量浓度为70%的乙醇在85℃温度下各提取1次,每次2.5小时,过120μm筛,将所得透过液浓缩至干物质含量≥95%得提取物,将上述醇提后的中药渣按中药材重量的5倍加水在98℃,水提两次,每次2小时,过75μm筛,将水提所得透过液浓缩干燥至含水量≤5%,得提取物;取中药材:牛黄、麝香、藏红花、天山雪莲、山甲珠各3重量份,粉碎至颗粒度≤75μm,与上述提取物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的中药物。
实施例8:按重量取中药材:银花、甘草、茯苓、连翘各20份,白术、藿香、白花蛇舌草各15份,太子参、香附、莪术、紫苏各25份,板蓝根、枸杞、黄芪、白芷、大枣各15份,芜菁、柴胡、沙枣、巴旦仁、鹰嘴豆各30份,半枝莲、牛蒡子各3份,伊贝、三七、山慈菇各15份,鳖甲3份,元胡4份,法半夏、防风、佛手各10份,将上述中药材粉碎成≤3mm的颗粒状,分别按中药材重量的8倍量和5倍量取浓度为75%的乙醇在75℃温度下各提取1次,每次2.5小时,过500μm筛,将所得透过液浓缩至干物质含量≥85%得提取物,将上述醇提后的中药渣按中药材重量的6倍加水在95℃下水提两次,每次3小时,过250筛,将所得透过液浓缩干燥至含水量≤15%,得提取物;取中药材牛黄、麝香、藏红花、天山雪莲、山甲珠各3重量份,粉碎至颗粒度≤150μm,与上述提取物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的中药物。
实施例9:按重量取中药材:银花、甘草、茯苓、连翘、白术、藿香、白花蛇舌草、太子参、香附、莪术、紫苏、板蓝根、枸杞、黄芪、白芷、大枣、芜菁、柴胡、沙枣、巴旦仁、鹰嘴豆、半枝莲、牛蒡子各20份,伊贝、三七、山慈菇、鳖甲、元胡、法半夏、防风、佛手各10份,将上述中药材粉碎成≤2mm的颗粒状,按中药材重量的10倍量取浓度为70%的乙醇在90℃温度下提取3小时,过150μm筛,将所得透过液浓缩至干物质含量≥90%得提取物,将上述醇提后的中药渣按中药材重量的10倍加水在103℃下水提3小时,水提时封闭加压以防止沸腾,过120μm筛,将水所得透过液浓缩干燥至含水量≤10%,得提取物;取中药材牛黄、麝香、藏红花、天山雪莲、山甲珠各2.5重量份,粉碎至颗粒度≤100μm,与上述提取物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的中药物。
实施例10:按重量取中药材:银花、甘草、茯苓、连翘、白术、藿香、白花蛇舌草、太子参各30份,香附、莪术、紫苏、板蓝根、枸杞、黄芪、白芷、大枣各15份,芜菁、柴胡、沙枣、巴旦仁、鹰嘴豆、半枝莲、牛蒡子各15份,伊贝、三七、山慈菇、鳖甲各12份,元胡、法半夏、防风、佛手各10份,将上述中药材粉碎成≤1mm的颗粒状,分别按中药材重量的10倍量和5倍量取浓度为80%的乙醇在80℃和90℃温度下各提取1次,每次3小时,过150μm筛,将所得透过液浓缩至干物质含量≥90%得提取物,将上述醇提后的中药渣按中药材重量的10倍加水在105℃下水提3小时,水提时封闭加压以防止沸腾,过75μm筛,将水所得透过液浓缩干燥至含水量≤10%,得提取物;取中药材牛黄、麝香、藏红花、天山雪莲、山甲珠各2.5重量份,粉碎至颗粒度≤75μm,与上述提取物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的中药物。
实施例11~20:实施例11~20是将实施例1~10所得中药物加入蔗糖和糊精适量,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21~30:实施例21~30是将实施例1~10所得中药物加入适量炼蜜和水,制成丸剂。
实施例31~40:实施例31~40是将实施例1~10所得中药物加入蔗糖、淀粉、糊精混合均匀,制成片剂。
实施例41~50:实施例41~50是将实施例1~10所得中药物加入蔗糖、淀粉、糊精混合均匀后制成颗粒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51~60:实施例51~60是将实施例1~10所得中药物加入蔗糖和糊精适量,制成散剂。
以下是患者服用本发明药物的诊断病例。
1、单某,女,27岁。病史:1998年4月30日初诊。自诉月经量少,左侧小腹拘痛,舌炎脉弦。B超提示左侧卵巢囊肿。症属瘀毒蕴结。一个疗程后痛减,继续服用六十余剂,月经调畅,小腹拘痛消失,B超复查,囊肿已消。
2、宋某,女,38岁。病史:1999年8月17日初诊。诊断:直肠癌术后转移。患者于1996年3月份因便血,在医学院纤维肠镜及活检为直肠癌,即住宅区上海某医院行直肠癌根除术。两月又因咳嗽在本市某医院拍X光片,提示右下肺4*4CM块影,经查为直肠癌术后肺转移。服药1月后,9月25日复查胸片,右肺病灶较前缩小,继服药3月,病灶影块消失。
3、陈某,女,52岁。病史:2006年6月21日初诊。诊断:患者于半年前自觉乳房胀痛,偶有泌乳,乳腺红外线检查后提示肿瘤,病理查诊为乳癌,即行手术治疗并化疗,并体质较差不能坚持,近觉腋下淋巴结肿痛,形体瘦弱,乏力语怅,纳差夜寐不安,舌淡苔增白,脉细湿。诊断为乳癌。每日一剂服半年,形体渐丰,乳痛消失,随访二年,体健较前判若两人,体检未见肿块。
4、顾某,女,46岁,2005年经医院检查确诊为乳腺癌晚期。来诊时,左乳正常,右乳有约8厘米肿块,并有脓性和血性分泌物流出,且觉胀痛,形体消瘦,面色无华,食欲不振,服用后,症状缓解,半年后乳头形态恢复原状,病情未见复发。
5、冯某,女,37岁,患“湿疹样乳头癌”,来诊时精神萎靡,身困乏力,乳腺肿块质硬不坚,不光滑,尚可活动,乳房肤色颇似橘皮,乳头内有紫黑色血性分泌物,服用后,乳头血性分泌物减少,服药1月后刺痒灼痛症状消失。三月后乳腺肿块消失,乳房基本复原,未见新生病灶,挤压乳头不见紫黑色分泌物溢出。
6、张某,女,53岁,2005年发现左乳有一肿块,不痛不痒,质硬,经期微胀。经外科诊断为乳腺纤维瘤,施手术切除。术后40余天伤口未愈,遂转院,经病理切片后诊断为乳腺鳞状细胞癌。来诊时,精神萎靡,身困乏力,食欲不振,睡眠欠佳,服用后,症状有所缓解,1月后伤口完全愈合,体质恢复,精神愉快,坚持服用半年未见复发。
7、沈某,女,53岁,患左乳导管浸润癌,来诊时午后发热,左胸壁阵发性疼痛,左手臂内侧肿胀,左上肢活动受限。口干咽痛,睡眠欠佳,小便赤黄,大便干燥。服用后,症状缓解,疼痛减轻,睡眠改善,二便正常,3月后疼痛消失,服药半年后未见扩散。
8、李某,女,61岁,2006年3月行右侧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放疗治疗,局部皮肤出现糜烂,溃疡。右侧胸部可见肉芽组织水肿,呈暗红色,有分泌物溢出。疮疼痛不能入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伴有低烧,全身乏力。服用后两周,精神好转,食欲增加,疮面缩小,疼痛减轻,分泌物减少,3月后疮面痊愈诸症好转,一年后随访未曾复发。
9、徐某,女,61岁,乳腺癌术后,口苦咽干,胸痛腕闷,食欲不振。服用“鹤天蠲毒散”一周后,胁痛口苦咽干诸症减轻,一月后精神明显好转,饮食正常。坚持服药3月后病情稳定,未曾转移,两年后随访仍健在。
10、杨某,男,64岁,1997年6月确诊为右下肺鳞状上皮癌,肺部感染。患者气短乏力,咳吐白痰,,纳呆口干,大便燥结,多汗恶风。服用“鹤天蠲毒散”半年后诸症好转,食欲增加,胸片显示肺部阴影较前无扩大,未发现新转移病灶,一年后随访病情依然稳定,至今存活期超过十年。
11、李某,男,59岁,1999年确诊为右肺鳞癌。患者面色晄白,畏寒肢冷,时有低热,心悸胸闷,气短无力。服药2周后,胸闷心悸有所缓解,两月后精神好转,半年后多次复查胸片,胸部病灶均稳定,未曾转移,至今存活超过十年。
12、万某,男,68岁,病理报告为左上肺鳞状细胞癌,患者曾患阻塞性肺炎。来诊室症见胸痛咳嗽,吐黄稠痰,痰中带血,咯血,时有微热,口苦口干,纳差头昏,神疲乏力,小便黄,大便少不爽。服药一周后,咳嗽减轻,咯血止,血痰减少,纳谷转香,大便已调,坚持服药3月后,除胸痛,咳嗽偶有痰中带血外,余症悉除。半年后咳嗽胸痛明显减轻,血痰消失。坚持服药1年后,自觉症状消失,体重逐渐恢复。胸片复查肺部阴影已不明显,心肺功能正常。
13、张某,女,49岁,胸片示左上叶周围性肺癌,验痰找到腺癌细胞。主诉咳嗽,胸痛,低热。服用2月后,复查病灶有所缩小,稳定3年后,病情基本稳定,除偶有咳嗽发热气急外,其余情况尚可。
14、李某,男,71岁,素有肺结核、肺气肿病史。1998年4月因下肢浮肿,动则气喘,前往医院就诊,胸片诊为右肺癌,痰液涂片找到鳞癌细胞。来诊时已卧床不起,疲惫不食。服用一周后,精神略有好转,2月后症状基本缓解,精神振作,病灶相对稳定,以后多年继续服用中药治疗,2008年复查胸片显示已愈,现仍健在。
15、郑某,女,69岁,2008年11月,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中央型肺癌,经西医治疗无明显好转。刻诊:形体消瘦,精神萎靡,少气无力,面色晦暗。咳嗽以清晨明显,痰稠色白,右侧胸背疼痛,大便稀溏。服用 两周后咳嗽减轻,纳增,1月后精神好转,能下地行走,胸背部疼痛明显减轻 ,服药4月后,症状逐渐消失,胸背部疼痛基本消失,精神食欲基本恢复正常。半年后复查右肺块状影较前缩小,病情稳定。
16、黄某,男,54岁,2003年5月胃钡餐造影诊断为胃溃疡恶变,同月行胃大部切除术,病理报告为胃腺癌,未予化疗。术后服用后精神好转,食欲正常,体力恢复。1年后随访病情稳定。
17、周某,男,52岁,2003年医院确诊为胃癌。来诊时中脘隐痛,纳差,两目无神,形瘦如柴,少气无力。服用两月后,食欲增强,精力恢复,体重增加,身体无不适症状。5年后随访仍健在。
18、江某,男,67岁,腹痛腹胀20余年,1995年3月因疼痛加剧,纳食骤减,去医院治疗。经医院活检,诊断为溃疡性腺癌,医院认为只能维持3月到半年。服用5个月后,一切不适症状消失,至今已超过十五年仍健在。
19、常某,女,55岁,2000年9月病理切片诊断为胃低分化腺癌,未作手术。患者形瘦如柴,倦怠乏力,胃脘胀痛,灼热嘈杂,纳钝乏味,口燥渴饮。服用6个月后,自觉症状消除,两年后随访仍健在。
20、张某,女,62岁,确诊为胃窦部癌,服用一月后,疼痛明显减轻,食欲增加,服药3月后拍片检查,溃疡面缩小,半年后溃疡面基本消失,体重增加,一年后随访仍健在。
21、李某,男,49岁,经钡餐检查为胃癌早期。患者胸闷胁痛,腹胀嗳气,食后胃脘不舒,口燥便干。服用一周后,症状明显改善,一月后自觉症状消除。半年后随访检查,腹部肿块已消失,并已正常上班工作。
22、童某,女,43岁,1996年经膀胱镜检查诊断为膀胱癌。来诊时,血尿不止,并伴有血块,臀部作胀,神疲乏力,睡眠欠佳。服用两周后血尿已止,睡眠改善,精神好转。3月后自觉症状完全消除,一年后随访病情稳定,至今超过十四年仍健在。
23、牛某,女,53岁。2003年因腰痛,尿痛尿频,尿中带血且淋漓不止去医院就医,后确诊为膀胱癌。曾先后做过3次肿瘤切除手术,术后经常复发。服用一月后血尿消失,尿频尿痛症状有所缓解,尿量倍增,3月后症状基本消失,服药一年后经膀胱镜复查,无炎症,无溃疡,已正常工作。
24、张某,男,46岁,2004年确诊为膀胱乳头状移形细胞癌。服用一月后,食欲改善,体质增强,膀胱刺激症状消失。坚持服用3月后,膀胱镜检查,病灶基本消失,膀胱粘膜恢复正常。随访一年多无复发。
25、黄某,男。58岁,2003年经膀胱镜检查为膀胱肿瘤,术后病理切片为膀胱移行上皮乳头状癌。服用3月后,作膀胱检查未见肿瘤复发,一年后随访病情稳定。
26、于某,女,49岁,2001年经膀胱镜活检及膀胱造影诊断为膀胱乳头状癌。来诊时尿频尿急尿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双下肢浮肿。服用两周后,症状有所缓解,三月后膀胱镜复查,提示膀胱内新生物伴钙化,浮肿消除,纳转正常。一年后随访病情未曾复发。
27、秦某,男,56岁,有泌尿系结石史6年,因尿频尿急尿血于2003年7月前往医院就诊。医院经膀胱镜检查疑有结石,但新生物不能排除。又经活检为移行性细胞癌。服用一周后,症状缓解,一月后无任何不适症状,后多次尿检一切正常,随访两年病情稳定。
28、葛某,女,55岁,1994年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症见少腹部有肿块,阴道出血,淋漓不尽,且有异味,白带量多,质稀色白,心悸怔仲,气短无力,纳呆少量,失眠多梦。服用三月后,出血停止,肿块日渐消失,经1年持续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两年后随访,病情稳定,未曾复发,至今已超过十六年未见异常。
29、陈某,女,63岁,2002年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来诊时少腹部有一肿块,出血量多,或淋漓不断,腰痛无力,睡眠欠佳,心烦气躁,。服用三月后,诸症好转,持续服药一年后,肿块消失。
30、田某,女,59岁,2003年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未作手术。来诊时少腹部有一肿块,出血量多,色泽鲜红或暗红,夹有紫红色大小血块,质粘稠,面色暗黄,口干欲饮,心烦少寐,神疲乏力。服用1月后,症状有所缓解,出血停止。后又反复治疗一年有余,症状消除,病情稳定,未曾复发。
31、金某,女,63岁,2004年诊断为宫颈癌。刻下:头晕心悸呕恶,不能进食,腰酸乏力,白细胞下降。服用3月后,体力恢复,饮食正常,白细胞升至正常水平,身体无不适症状。1年后随访病情稳定。
32、李某,女,35岁,2003年诊断为卵巢囊肿。症见小腹胀痛,尿急尿频,腰痛膝软,月经延后,经量减少。服用1月后,肿块缩小,继续服药3月后检查囊肿消失。后随访5年,安然无恙。
33、张某,女,70岁,2001年11月因左上、下腹肿块待查入院,并行右侧卵巢切除术及左上腹肿物取活检。病理诊断为双侧卵巢生殖细胞癌。术后患者面黄消瘦,不能行走,腹部膨隆,纳呆不寐,口干喜饮,服药3月后腹部肿物已触不清,9月后妇检肿块消失。随访3年未见复发。
34、吴某,男,32岁,2002年确诊为鼻咽低分化癌,右颈部淋巴结转移,并已接受放射治疗。刻下:咽痛口干,胃纳欠佳,午后低热,大便干结。服用1月后,症状明显好转,右颈部淋巴结已明显缩小。半年后复查发现右颈部淋巴结已消散。持续治疗5个月后经复查发现鼻咽顶部肿物已消失,仅见黏膜粗糙,有少许白色分泌物,无其他明显症状。两年后随访一切良好。
35、田某,男,50岁,2004年确诊为直肠癌,齿状线上部有局部溃疡,腹胀腹泻,大便有血,纳呆,形体消瘦,气短少力。服药一月后腹胀腹痛症状消失,便血已止,精神好转。持续治疗半年后复查病情稳定。
36、李某,男,46岁,2000年诊断为右侧结肠癌,症见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少腹肿积1年余,神疲乏力,睡眠欠佳。服药一月后消化改善,食欲增进,精神好转,三月后复查肿积略有缩小,至今存活期超过十年。
37、朱某,女,41岁,2003年患回盲部升结肠粘液性未分化腺癌,弥漫性浸润,肠系膜淋巴结转移。来诊时腹胀腹痛,精神萎靡,胸胁逆满,自觉有气从少腹直冲胸腔,呕不得卧,烦躁多怒。服药一月后诸症有所缓解,半年后自觉症状明显减轻,随访病情稳定,后移居内地。
38、黄某,女,53岁,2007年患直肠癌,症见腹痛便血,皮肤干燥,唇甲灰白,精神欠佳。服药两周后精神饮食恢复正常,脓血缓解,腹痛减轻,半年后复查病情稳定,后改为间歇服药,至今健在。
39、杨某,男,47岁,2003年,因头晕目眩,神倦少力,纳少便溏入院治疗,骨髓穿刺提示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化疗5个疗程后转中医治疗。诊见头发脱落稀疏,面色唇甲苍白,全身散在性瘀点,语言低微。服药一月后,头晕目眩减轻,纳食增,精神转佳,全身瘀点不太明显。守方加减服用3月后,面色唇甲红润,全身瘀点完全消失。半年后复查诸症告愈,随访两年未见复发。
40、贺某,女,28岁,2002年医院确诊为右侧肾盂乳头状瘤。尿沉淀物图片镜检多次找到癌细胞。症见右肾隐痛,胸闷不舒,胃纳不佳,尿色暗紫夹有黄豆大小血块。服药3月后腰痛减轻,血尿基本消失,饮食正常,体重增加。间歇服药一年后复查病情稳定,未曾复发。
41、侯某,男,38岁,1993年7月因视力锐减,头痛嗜睡,呕恶便秘入院治疗,并诊断为脑垂体良性肿瘤。术后3个月病情复发,放疗2个月后诸症日渐加重,遂转中医治疗。来诊时面色晦暗无华,头面四肢浮肿,咳嗽浓痰甚多。服药一月后大便顺畅,诸症均有改善。半年后复查CT扫描示病灶缩小,自觉症状基本消失。间歇服药一年后复查CT扫描示属正常范围,至今超过十七年未见异常。
42、李某,男,56岁,曾患乙肝,2003年因肝区疼痛,神疲乏力,食欲减退,怕冷消瘦入院治疗,经检查发现肝脾肿大,肝右叶占位性病变,诊断为肝癌。化疗2个疗程后,体质虚弱。服用1月后自觉症状开始改善,胃纳增加,疼痛消失,精神好转,坚持服药一年后病情稳定,随访两年未曾复发,至今超过七年未见异常。
43、吴某,男,64岁,2001年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癌。来诊时面色灰白,神倦微喘,语声低微,腹胀平脐,四肢消瘦,双足浮肿,小便短赤。服药2周后症情平稳,足肿见消,一月后腹胀大减,纳食增进,二便自调,但腹水尚存。三月后患者腹水见消。间歇服药一年后复查病情稳定。
44、杨某,男,27岁,2006年4月,医院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未作手术和化疗 。症见左侧甲状腺肿大,边缘不清,质硬而坚固,不随吞咽上下移动其上方可触及坚硬固定之淋巴结,胃纳尚好。来诊时胸闷咳嗽,咽喉有压迫感,胸闷气憋,服药1月后肿物略见缩小,咽部轻松,三月后肿块基本消失。间歇服药一年后复查见愈,至今存活。
45、马某,男,56岁,2003年确诊为食道癌。症见吞咽困难,形体消瘦,胸背疼痛,固定不移,有锥痛感,恶心发呕,胸脘痞闷。服药一月后自觉胸中较前舒适,进食改善,精神好转。三月后吞咽好转,疼痛减轻,半年后吞咽顺利,饮食正常。随访一年,病情稳定。
46、方某,男,2001年确诊为淋巴癌,未作手术,化疗5个疗程。来诊时,症见淋巴结肿大,周围粘连,有压痛,放射锁骨后疼痛,形体消瘦,疲乏无力,纳少食呆。服药3周后肿块处似有略软,疼痛有所缓解,精神略有好转。服药两月后肿块明显缩小,已少疼痛,精神大有好转。坚持服药5个月后淋巴结核与肿物均消失,身体无不适感。一年后随访未曾复发。
47、李某。女,43岁,2004年确诊为脑垂体腺瘤。患者就诊时头眩目胀,额定作痛,行走不稳,视力减退。服药半年后诸症缓解,行走自如,视力恢复,精神好转,经检查瘤体缩小。间歇服药两年后检查瘤体消失,诸症俱除。
48、张某,男,57岁,2003年确诊为左上肺周围性肺癌,肺门有肿块阴影。刻下:咳嗽血痰伴胸痛,左胸腔积液,精神萎靡,纳少食呆,睡眠欠佳,服药1月后咳嗽胸痛气急等症状消失,服药4个月后检查左上肺肿物未见增大,胸腔积液及肺门肿块消失,食欲好转,睡眠改善,体重增加。一年后随访病情稳定。
49、顾某,男,2002年确诊为十二指肠腺癌。来诊时上腹及背部疼痛,嗳气泛酸,形体消瘦。服药一个月后精神好转,症状略有改善。坚持服药半年后经B超检查胰腺未增大,腹部扪诊未发现肿块。停药半年后随访病情稳定,未曾复发。
50、胡某,男,2005年因感冒胸痛吐痰血入院检查确诊为左上纵膈肿瘤,胸蓄血,合并左肺感染。症见:咳逆倚息不得卧,咳吐痰血有异味,胸闷呼吸不利,左胸憋痛,牵引背部,只能左侧卧,不能翻身,心悸不欲食,口干不欲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服药一周后,睡眠改善,胸中较前舒适,服药一月后咳嗽全止,肋部仍疼痛。服药3个月后,症状均有所改善,精神好转,饮食增进,二便正常。半年后复查胸片显示左上,纵膈肿瘤完全消失,唯左膈角粘连。间歇服药1年后随访病情稳定,未曾复发。
51、张某,女,34岁,2003年确诊为乳腺鳞状细胞癌。术后接受放疗和化疗。症见:口苦咽干,胁痛脘闷,食欲不振,形瘦身乏,面色萎黄。服药一周后胁痛咽干口苦明显减轻,服药一月后精神恢复,饮食正常,体重增加,继续服药5个月后复查病情稳定。停药一年后随访未曾复发。
52、李某,女,40岁,2001年突然音哑,伴咳嗽,吞咽不适,去医院检查,诊断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来诊时,音哑咳嗽痰黄,语言受限,咽喉干燥,吞咽不适。服药一月后音哑基本好转,服药3月后检查新生物未见明显缩小,音哑已明显好转。又服用5个月后复查,咽及声带表皮光滑,运动尚好,结论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基本痊愈。
53、金某,女,67岁,2000年确诊为滤泡型恶性淋巴瘤。症见:右颈部有肿块,按之则痛,伴低烧,纳差乏力消瘦。服药一周后,低热及疼痛止。间断化疗3个疗程及服中药半年后,全身淋巴结缩小,又坚持服用中药半年后复查全身肿大之淋巴结全部消失。随访十年至今未曾复发。
Claims (10)
1.一种治疗及预防肿瘤的中药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含有以下工艺过程:
水提:取中药材:银花、甘草、茯苓、连翘、白术、藿香、白花蛇舌草、太子参、香附、莪术、紫苏、板蓝根、枸杞、黄芪、白芷、大枣、芜菁、柴胡、沙枣、巴旦仁和鹰嘴豆各1.0~60重量份,伊贝、三七、山慈菇、鳖甲、元胡、法半夏、防风和佛手各0.5~15重量份,进行水提1~3次:将上述中药材粉碎后按中药材重量的3~20倍加水,加温至90~105℃,每次水提0.5~3小时,过2mm以下筛取透过液,将水提所得透过液浓缩干燥至含水量≤20%,得提取物;
取中药材牛黄、麝香、藏红花、天山雪莲和山甲珠各0.1~5.0重量份,粉碎至颗粒度≤250μm,与上述提取物混合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及预防肿瘤的中药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提时的中药材中:银花、甘草、茯苓、连翘、白术、藿香、白花蛇舌草、太子参、香附、莪术、紫苏、板蓝根、枸杞、黄芪、白芷、大枣、芜菁、柴胡、沙枣、巴旦仁和鹰嘴豆为各15~3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及预防肿瘤的中药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提时的中药材中:伊贝、三七、山慈菇、鳖甲、元胡、法半夏、防风和佛手为各5~15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及预防肿瘤的中药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材中:牛黄、麝香、藏红花、天山雪莲和山甲珠为各1~3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治疗及预防肿瘤的中药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提时的中药材水提前先进行醇提:按中药材重量3~10倍取浓度为60~90%的乙醇在60~90℃下提取1~3次,每次1.5~3小时,得提取液,浓缩至干物质含量≥80%得提取物。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治疗及预防肿瘤的中药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提时的中药材中加入半枝莲和牛蒡子各1.0~60重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治疗及预防肿瘤的中药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提时的中药材中加入半枝莲和牛蒡子各15~30重量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治疗及预防肿瘤的中药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提时的中药材中加入半枝莲和牛蒡子各1.0~60重量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治疗及预防肿瘤的中药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提时的中药材中加入半枝莲和牛蒡子各15~30重量份。
10.一种治疗及预防肿瘤的中药物,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制取。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984100A CN101934056A (zh) | 2010-09-30 | 2010-09-30 | 治疗及预防肿瘤的中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
CN2010106025080A CN102008651B (zh) | 2010-09-30 | 2010-12-23 | 治疗及预防肿瘤的中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984100A CN101934056A (zh) | 2010-09-30 | 2010-09-30 | 治疗及预防肿瘤的中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34056A true CN101934056A (zh) | 2011-01-05 |
Family
ID=4338777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984100A Withdrawn CN101934056A (zh) | 2010-09-30 | 2010-09-30 | 治疗及预防肿瘤的中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
CN20101060250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08651B (zh) | 2010-09-30 | 2010-12-23 | 治疗及预防肿瘤的中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60250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08651B (zh) | 2010-09-30 | 2010-12-23 | 治疗及预防肿瘤的中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01934056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16080A (zh) * | 2013-07-10 | 2013-09-25 | 吴中区胥口精益生物医药研究所 | 一种喉部良性肿瘤防治专用的中药精华素及其提取工艺 |
CN103948885A (zh) * | 2014-04-01 | 2014-07-30 | 孙志芳 | 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757198A (zh) * | 2015-03-18 | 2015-07-08 | 渠志荣 | 一种植物袋泡药茶及其制备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99512B (zh) * | 2012-03-26 | 2013-12-11 |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一种沙棘营养粉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580053B (zh) * | 2012-03-29 | 2014-02-19 | 翟西菊 | 一种预防及治疗癌症的中药 |
CN105079526A (zh) * | 2014-05-23 | 2015-11-25 | 邬红霞 | 一种治疗直肠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444854B (zh) * | 2018-03-14 | 2023-05-12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 | 骆驼刺提取物中单体化合物tortosideA在制备防治癌症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95022A (zh) * | 2007-12-03 | 2008-06-11 | 门连社 |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配方 |
CN101327307B (zh) * | 2008-07-29 | 2011-09-28 | 李天德 | 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CN101703726B (zh) * | 2009-11-19 | 2010-09-08 | 何玉伟 | 一种治疗肺癌的药物 |
-
2010
- 2010-09-30 CN CN2010102984100A patent/CN101934056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0-12-23 CN CN2010106025080A patent/CN10200865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16080A (zh) * | 2013-07-10 | 2013-09-25 | 吴中区胥口精益生物医药研究所 | 一种喉部良性肿瘤防治专用的中药精华素及其提取工艺 |
CN103948885A (zh) * | 2014-04-01 | 2014-07-30 | 孙志芳 | 一种治疗胃癌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757198A (zh) * | 2015-03-18 | 2015-07-08 | 渠志荣 | 一种植物袋泡药茶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08651B (zh) | 2012-11-14 |
CN102008651A (zh) | 2011-04-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08651B (zh) | 治疗及预防肿瘤的中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1366919B (zh) | 一种治疗风湿类疾病的中药药膏 | |
CN101181571B (zh) | 治疗癌症的中药 | |
CN103550517A (zh) | 一种治疗肝癌的药物 | |
CN104225441A (zh) |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颗粒剂和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4491291A (zh) | 一种治疗肝阳上亢型甲状腺腺瘤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491447A (zh) | 一种治疗胃肠道肿瘤的复方药物 | |
CN104027447B (zh) | 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 | |
CN104306929A (zh) | 一种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25455A (zh) | 人体癌细胞逆转激活剂中药组合物 | |
CN102335280B (zh) | 良性甲状腺肿瘤术后巩固治疗的中药含片 | |
CN103736008B (zh) | 治疗乳腺癌并发健侧良性包块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893603A (zh) | 一种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4740291A (zh) | 一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 | |
CN103432539A (zh) | 一种袪湿热湿毒的中药制剂 | |
CN104189435B (zh) | 一种治疗痰热互结型梅核气的中药 | |
CN102335399B (zh) | 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406770A (zh) | 治疗慢性肾病的肾康定胶囊 | |
CN104189315B (zh) | 一种治疗痰凝血瘀型梅核气的中药 | |
CN104107391A (zh) | 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经前乳胀的中药配方 | |
CN103933358A (zh) | 一种治疗前列腺癌的药物 | |
CN105395871A (zh) | 抗化疗副反应的口服液 | |
CN102357210A (zh) | 一种治疗面部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5833018A (zh) | 一种治疗大肠癌的药物制剂及其用途 | |
CN104689234A (zh) | 治疗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4 |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110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