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2920A - 非球面体测量方法以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非球面体测量方法以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22920A
CN101922920A CN201010189156.0A CN201010189156A CN101922920A CN 101922920 A CN101922920 A CN 101922920A CN 201010189156 A CN201010189156 A CN 201010189156A CN 101922920 A CN101922920 A CN 1019229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mphalion
data
curvature
tested surface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891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宗涛
孙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n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n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non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n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22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29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0Testing of optical apparatus; Testing structures by optical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2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 G01M11/0242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by measuring geometrical properties or aberratio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球面体测量方法及装置,即使在成为测量对象的非球面体不具有锷状的平面部的情况下,也能够高精度测量面偏差以及面偏斜。通过使用第1干涉仪(1A)和第2干涉仪(1B)的光干涉仪测量,求出非球面透镜(9)的第1透镜面(91)以及第2透镜面(92)的各中心部的形状数据,根据各自的形状数据,在第1测量坐标系中求出第1透镜面(91)的第1脐点(P1)、第1曲率中心以及第1轴线的各位置数据,并且在第2测量坐标系中求出第2透镜面(92)的第2脐点(P2)、第2曲率中心以及第2轴线的各位置数据。基于这些各位置数据、第1测量坐标系以及第2测量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关系,求出非球面透镜(9)的面偏差以及面偏斜。

Description

非球面体测量方法以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数码摄像机或光学传感器等的各种光学设备所使用的非球面透镜等非球面体的表背2个被测面的相对偏差(面偏差及面偏斜)进行测量的非球面体测量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过模成型制造非球面透镜的情况下,由于成型用模具彼此的相对位置偏差,而使在所成型的非球面透镜发生面偏差(构成非球面透镜的2个透镜面各自的旋转轴彼此的相对位置偏差)或面偏斜(2个透镜面各自的旋转轴彼此的相对倾斜偏差)的情形存在。这样的面偏差或面偏斜在模具的机构上要完全消除是困难的,就成为使所成型的非球面透镜的像差(尤其是慧形像差(也称慧差)等的旋转非对称像差)增大的主要原因,所以优选以使之减少的方向谋求模具的修正,对由此所发生的面偏差以及面偏斜的掌握就变得重要。
以往,提出有以下方案,即,在具有相对于透镜的光轴垂直设置的锷状的平面部的非球面透镜中,2个透镜面各自对测量光轴的位置偏差和构成平面部的2个平面的相对倾斜通过使用自动准直仪得以测量(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127003号公报
近几年,数值孔径(NA)大的非球面透镜的需要日益高涨。在这样的高NA的非球面透镜中,曾经不成问题的几μm数量级的面偏差或几十秒数量级的面偏斜的发生就会视为问题。
所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方法能够应用于面偏差或面偏斜的测量,但在进行能够对应于近几年所要求的水平的高精度的测量上是困难的。并且,该现有方法在不具有锷状的平面部的非球面透镜的测量上不能应用的问题也存在。
这样的问题在具有由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构成的2个镜面的非球面镜那样的其他非球面体的面偏差或面偏斜的测量时也同样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成为测量对象的非球面体不具有锷状的平面部的情况下,也能够高精度地测量面偏差以及面偏斜的非球面测量方法以及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非球面体测量方法以及装置如下构成。
即,本发明所涉及的非球面体测量方法,对非球面体的面偏差及面偏斜进行测量,该非球面体通过具有由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构成的第1被测面及第2被测面而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球面体测量方法通过包括以下步骤作为测量工序而成:
第1干涉条纹取得步骤,使用第1干涉仪对上述第1被测面的中心部照射第1测量光,且取得由该第1测量光的来自该第1被测面的返回光和第1参照光之光干涉所形成的第1干涉条纹的图像数据;
第2干涉条纹取得步骤,使用第2干涉仪对上述第2被测面的中心部照射第2测量光,且取得由该第2测量光的来自该第2被测面的返回光和第2参照光之光干涉所形成的第2干涉条纹的图像数据;
第1形状数据取得步骤,基于上述第1干涉条纹的图像数据,在上述第1干涉仪所设定的第1测量坐标系中,求出上述第1被测面的中心部的形状数据即第1形状数据;
第2形状数据取得步骤,基于上述第2干涉条纹的图像数据,在上述第2干涉仪所设定的第2测量坐标系中,求出上述第2被测面的中心部的形状数据即第2形状数据;
第1轴线数据取得步骤,基于上述第1形状数据,在上述第1测量坐标系中,求出上述第1被测面的脐点即第1脐点的位置数据、该第1脐点中的该第1被测面的曲率中心即第1曲率中心的位置数据、通过该第1脐点及该第1曲率中心的第1轴线的位置数据;
第2轴线数据取得步骤,基于上述第2形状数据,在上述第2测量坐标系中,求出上述第2被测面的脐点即第2脐点的位置数据、该第2脐点中的该第2被测面的曲率中心即第2曲率中心的位置数据、通过该第2脐点以及该第2曲率中心的第2轴线的位置数据;
面偏差、面偏斜分析步骤,基于在上述第1轴线数据取得步骤及上述第2轴线数据取得步骤中所求出的各位置数据、和预先所特定的上述第1测量坐标系与上述第2测量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关系,求出上述面偏差及上述面偏斜。
在本发明的非球面透镜测量方法中,上述第1轴线数据取得步骤可以设成:关于将上述第1被测面切断的第1切断平面进行假设设定、且将该第1切断平面和该第1被测面之交线作为第1剖面曲线求出的处理,第1次是在任意位置设定最初的第1切断平面而进行,第2次以后是在将之前所求出的第1剖面曲线中曲率取极值的点作为拟第1脐点求出之后,将其次的第1切断平面按照在该拟第1脐点与之前的第1切断平面垂直地相交的方式设定,由此至少进行2次,并且将最终所求出的第1剖面曲线的拟第1脐点设为上述第1脐点。
并且,上述第2轴线数据取得步骤可以设成:关于将上述第2被测面切断的第2切断平面进行假设设定、且将该第2切断平面和该第2被测面的交线作为第2剖面曲线求出的处理,第1次是在任意位置设定最初的第2切断平面而进行,第2次以后是在将之前所求出的第2剖面曲线中曲率取极值的点作为拟第2脐点求出之后,将其次的第2切断平面按照在该拟第2脐点与之前的第2切断平面垂直地相交的方式设定,由此至少进行2次,并且将最终所求出的第2剖面曲线的拟第2脐点设成上述第2脐点。
另外,本发明适于上述非球面体为非球面透镜的情况。
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非球面体测量装置,对非球面体的面偏差及面偏斜进行测量,该非球面体通过具有由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构成的第1被测面以及第2被测面而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球面体测量装置通过具备以下部件而成:
第1干涉仪,对上述第1被测面的中心部照射第1测量光,得到由该第1测量光的来自该第1被测面的返回光和第1参照光之光干涉所形成的第1干涉条纹的图像数据;
第2干涉仪,对上述第2被测面的中心部照射第2测量光,得到由该第2测量光的来自该第2被测面的返回光和第2参照光之光干涉所形成的第2干涉条纹的图像数据;
第1形状数据取得机构,基于上述第1干涉条纹的图像数据,在上述第1干涉仪所设定的第1测量坐标系中,求出上述第1被测面的中心部的形状数据即第1形状数据;
第2形状数据取得机构,基于上述第2干涉条纹的图像数据,在上述第2干涉仪所设定的第2测量坐标系中,求出上述第2被测面的中心部的形状数据即第2形状数据;
第1轴线数据取得机构,基于上述第1形状数据,在上述第1测量坐标系中,求出上述第1被测面的脐点即第1脐点的位置数据、该第1脐点中的该第1被测面的曲率中心即第1曲率中心的位置数据、通过该第1脐点及该第1曲率中心的第1轴线的位置数据;
第2轴线数据取得机构,基于上述第2形状数据,在上述第2测量坐标系中,求出上述第2被测面的脐点即第2脐点的位置数据、该第2脐点中的该第2被测面的曲率中心即第2曲率中心的位置数据、通过该第2脐点以及该第2曲率中心的第2轴线的位置数据;
面偏差、面偏斜分析机构,基于由上述第1轴线数据取得机构以及上述第2轴线数据取得机构所求出的各位置数据和预先所特定的上述第1测量坐标系与上述第2测量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关系,求出上述面偏差以及上述面偏斜。
另外,就上述“脐点”而言,在数学上是曲面(第1透镜面或第2透镜面)上的点,是指该点的法曲率(在包括该点中的该曲面的法线和任意方向的切线的平面与该曲面的交线(平面曲线)的、该点的曲率)在该点中与该曲面接触的所有切线的方向上成为相同的点。
并且,就上述“第1曲率中心”而言,在数学上意味着在包括上述第1脐点中的上述第1透镜面的法线和任意方向的切线的预定平面与该第1透镜面的交线(平面曲线)的、该第1脐点的曲率中心。
同样地,就上述“第2曲率中心”而言,在数学上意味着在包括上述第2脐点中的上述第2透镜面的法线和任意方向的切线的预定平面与该第2透镜面的交线(平面曲线)的、该第2脐点的曲率中心。
本发明所涉及的非球面体测量方法及装置通过具备上述特征可发挥如下的作用效果。
即,在本说明的非球面体测量方法以及装置中,基于通过可进行在光波长数量级下的形状分析的光干涉仪测量所求出的形状数据(第1形状数据以及第2形状数据),解析性地求出第1脐点、第1曲率中心、第1轴线、第2脐点、第2曲率中心以及第2轴线的各位置数据,根据这些位置数据求出非球面体的面偏斜及面偏差,所以能够高精度测量面偏斜以及面偏差。
并且,若能够得到第1被侧面和第2被测面的各中心部的形状数据,则可以求出面偏斜以及面偏差,所以即使在成为测量对象的非球面体不具有锷状的平面部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球面体测量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非球面体测量装置的光学系统的简要结构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分析控制部的结构的方块图。
图4是表示成为测量对象的非球面透镜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由第1形状数据构筑的第1透镜面的图。
图6是表示第1轴线数据取得步骤的顺序(第1阶段)的图。
图7是表示第1轴线数据取得步骤的顺序(第2阶段)的图。
图8是表示第1轴线数据取得步骤的顺序(第3阶段)的图。
图9是表示第1轴线数据取得步骤的顺序(第4阶段)的图。
图10是表示由第2形状数据构筑的第2透镜面的图。
图11是表示第2轴线数据取得步骤的顺序(第1阶段)的图。
图12是表示第2轴线数据取得步骤的顺序(第2阶段)的图。
图13是表示第2轴线数据取得步骤的顺序(第3阶段)的图。
图14是表示第2轴线数据取得步骤的顺序(第4阶段)的图。
图15是表示第1测量坐标系和第2测量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图。
图16是表示面偏差、面偏斜分析步骤的顺序的图。
图17是表示第1轴线数据取得步骤的其他方式的顺序的图。
图18是表示第2轴线数据取得步骤的其他方式的顺序的图。
图中:
1A-第1干涉仪,1B-第2干涉仪,2-光学平台,3-被测体对准部,4A-第1干涉仪位置调整部,4B-第2干涉仪位置调整部,5-控制分析部,9-非球面透镜(非球面体),1OA-第1干涉光学系统,1OB-第2干涉光学系统,11A、11B-光源部,12A、12B-束径放大透镜,13A,21A,13B,21B-光束分支光学元件,14A、14B-准直透镜,15A、15B-平面基准板,15Aa、15Ba-参照基准平面,16A、16B-压电元件,17A、17B-条纹扫描适配器,18A、18B-物镜,20A-第1干涉条纹摄像系统,20B-第2干涉条纹摄像系统,22A、26A、22B、26B-成像透镜,23A、27A、23B、27B-摄像摄像机,24A、24B、28A、28B-二维图像传感器,25A、25B-对准摄像系统,31-保持台,32-透镜倾斜调整台,33-透镜位置调整台,41A-第1Z架台,41B-第2Z架台,42A-第1XY架台,42B-第2XY架台,43A-第1干涉仪倾斜调整台,43B-第2干涉仪倾斜调整台,51A-第1形状数据取得机构,51B-第2形状数据取得机构,53-面偏差、面偏斜分析机构,91-第1透镜面(第1被测面),91D-(数据上的)第1透镜面,92-第2透镜面,92D-(数据上的)第2透镜面,93-第2透镜面(第2被测面),L1、L2-测量光轴,P1-第1脐点,P2-第2脐点,A1-第1旋转轴,A2-第2旋转轴,B1、B′1-第1轴线,B2、B′2-第2轴线,O1、O′1-第1曲率中心,O2、O′2-第2曲率中心,S1A、S1B、S1C、S′1B-第1切断平面,S2A、S2B、S2C、S′2B-第2切断平面,C1A、C1B、C1C、C′1B-第1剖面曲线,C2A、C2B、C2C、C′2B-第2剖面曲线,Q1A、Q1B、Q1C、Q′1B-拟第1脐点,Q2A、Q2B、Q2C、Q′2B-拟第2脐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上述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实施方式的说明所使用的各图是简要的说明图,不是表示详细的形状或结构,而将各部件的大小或部件间的距离等适当变更后进行表示。
首先,基于图4对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测量对象的非球面体的非球面透镜9的结构以及成为测量对象的项目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的非球面透镜9,在设计上具有以下部件而成:由以第1旋转轴A1为中心的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构成的第1透镜面91(构成第1被测面);由以第2旋转轴A2为中心的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构成的第2透镜面92(构成第2被测面);按圆柱面状所形成的侧面93。
并且,在设计上,在第1透镜面91的中心部设定有第1脐点P1,在第2透镜面92的中心部设定有第2脐点P2。第1脐点P1是第1透镜面91和第1旋转轴A1的交点,该第1脐点P1的法曲率(法曲率)在该第1脐点P1对与第1透镜面91接触的所有切线的方向成为相同。同样地,第2脐点P2是第2透镜面92和第2旋转轴A2的交点,该第2脐点P2的法曲率在该第2脐点P2对与第2透镜面92接触的所有切线的方向成为相同。
并且,上述的第1旋转轴A1以及第2旋转轴A2在设计上按照相互一致的方式构成,但由于制造误差,有时产生处于这些旋转轴不一致的状态的面偏差以及面偏斜。在图中为了易于理解,第1旋转轴A1和第2旋转轴A2的偏差量加大地表现,但通常成为光波长数量级的微小误差量。
其次,基于图1~3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球面体测量装置的结构。图1所示的非球面体测量装置测量是对上述的非球面透镜9的面偏差以及面偏斜进行测量分析的装置,具备以下部件而成:在非球面透镜9的第1透镜面91侧所配置的第1干涉仪1A、在第2透镜面92侧所配置的第2干涉仪1B、在光学平台2上所载置的被测体对准部3、进行第1干涉仪1A的位置调整的第1干涉仪位置调整部4A、进行第2干涉仪1B的位置调整的第2干涉仪位置调整部4B、进行非球面透镜9的面偏差以及面偏斜的分析等的控制分析部5。
就上述第1干涉仪1A而言,如图2所示,具有第1干涉光学系统10A、第1干涉条纹摄像系统20A以及第1对准摄像系统25A而构成。第1干涉光学系统10A构成菲索型的光学系统配置,并具备以下部件而成:输出高可干涉性的光束的光源部11A;对来自该光源部11A的输出光的束直径进行放大的束径放大透镜12A;将自该束径放大透镜12A的光束朝向图中右方反射的光束分支光学元件13A;对来自该光束分支光学元件13A的光束进行准直的准直透镜14A;将自该准直透镜14A的平面波的一部分在参照基准平面15Aa进行逆向反射而形成第1参照光、使其余的沿测量光轴L1透射的平面基准板15A;将自该平面基准板15A的光束转换成由球面波构成的第1测量光,并向第1透镜面91的中心部(包括上述的第1脐点P1的区域)进行照射的物镜18A,并且,按照通过将自第1透镜面91的反射光与第1参照光进行合波而得到第1干涉光的方式构成。
另外,上述平面基准板15A由具备压电元件16A的条纹扫描适配器17A保持,按照在实施条纹扫描测量等时向测量光轴L1方向微动的方式构成。并且,上述物镜18A构成为能够从测量光轴L1上退避。
上述第1干涉条纹摄像系统20A是在测量非球面透镜9(第1透镜面91)时进行摄像的系统,并具备以下部件而成:对透射光束分支光学元件13A、21A而向图中左方行进的第1干涉光进行聚光的成像透镜22A;具有由CCD或CMOS等构成的二维图像传感器24A而成的摄像摄像机23A,并且按照取得由成像透镜22A在二维图像传感器24A上形成的干涉条纹(第1干涉条纹)的图像数据的方式构成。
上述对准摄像系统25A是在进行第1干涉仪1A和第2干涉仪1B的相对对准调整等时进行摄像的系统,并具备以下部件而成:对由光束分支光学元件21A向图中下方反射的光束进行聚光的成像透镜26A;具有由CCD或CMOS等构成的二维图像传感器28A而成的摄像摄像机27A。
上述第2干涉仪1B具有与上述第1干涉仪1A相同的结构,并具有第2干涉光学系统10B、第2干涉条纹摄像系统20B以及第2对准摄像系统25B而成。第2干涉光学系统10B构成菲索型的光学系统配置,并具备以下部件而成:输出高可干涉性光束的光源部11B;对来自该光源部11B的输出光的束直径进行放大的束径放大透镜12B;将自该束径放大透镜12B的光束朝向图中左方反射的光束分支光学元件13B;对来自该光束分支光学元件13B的光束进行准直的准直透镜14B;将自该准直透镜14B的平面波的一部分在参照基准平面15Ba进行逆向反射而形成第2参照光、使其余的沿测量光轴L2透射的平面基准板15B;将自该平面基准板15B的光束转换成由球面波构成的第2测量光,并向第2透镜面92的中心部(包括上述的第2脐点P2的区域)照射的物镜18B,并且,按照通过将自第2透镜面92的反射光与第2参照光进行合波而得到第2干涉光的方式构成。
另外,上述平面基准板15B由具备压电元件16B的条纹扫描适配器17B保持,按照在实施条纹扫描测量等时向测量光轴L2方向微动的方式构成。并且,上述物镜18B构成为能够从测量光轴L2上退避。
上述第2干涉条纹摄像系统20B是在测量非球面透镜9(第2透镜面92)时进行摄像的系统,并具备以下部件而成:对透射光束分支光学元件13B、21B而向图中右方行进的第2干涉光进行聚光的成像透镜22B;具有由CCD或CMOS等构成的二维图像传感器24B而成的摄像摄像机23B,并且按照取得由成像透镜22B在二维图像传感器24B上形成的干涉条纹(第2干涉条纹)的图像数据的方式构成。
上述对准摄像系统25B是在进行第1干涉仪1A和第2干涉仪1B的相对对准调整等时进行摄像的系统,并具备以下部件而成;对由光束分支光学元件21B向图中下方反射的光束进行聚光的成像透镜26B;具有由CCD或CMOS等构成的二维图像传感器28B而成的摄像摄像机27B。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上述被测体对准部3具备:保持非球面透镜9的保持台31(本实施方式的被测面旋转机构);进行由该保持台31保持的非球面透镜9(第1透镜面91、第2透镜面92)对测量光轴L1、L2的倾斜调整的透镜倾斜调整台32;进行相对于测量光轴L1、L2的非球面透镜9向图中左右方向及向垂直于纸面的方向的位置调整的透镜位置调整台33。
并且,如图1所示,上述第1干涉仪位置调整部4A具备以下部件而成:将第1干涉仪1A按照沿图中上下方向可移动的方式保持的第1Z架台41A;经由该第1Z架台41A使第1干涉仪1A沿图中左右方向及垂直于纸面的方向移动的第1XY架台42A;经由该第1XY架台42A及该第1Z架台41A进行第1干涉仪1A的倾斜调整的第1干涉仪倾斜调整台43A。
同样地,上述第2干涉仪位置调整部4B具备以下部件而成:将第2干涉仪1B按照沿图中上下方向可移动的方式保持的第2Z架台41B;经由该第2Z架台41B使第2干涉仪1B沿图中左右方向及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移动的第2XY架台42B;经由该第2XY架台42B以及该第2Z架台41B进行第2干涉仪1B的倾斜调整的第2干涉仪倾斜调整台43B。
并且,就上述控制分析部5而言,其由计算机装置等构成,该计算机装置求出第1透镜面91及第2透镜面92的各中心部的形状数据(第1形状数据以及第2形状数据)、或者控制上述被测体对准部3、第1干涉仪位置调整部4A以及第2干涉仪位置调整部4B的各台的驱动;如图3所示,其具备由搭载于该计算机装置内的CPU或硬盘等的存储部以及存储于该存储部的程序等构成的第1形状数据取得机构51A、第2形状数据取得机构51B、第1轴线数据取得机构52A、第2轴线数据取得机构52B以及面偏差、面偏斜分析机构53而构成。
上述第1形状数据取得机构51A基于上述第1干涉条纹的图像数据,在第1干涉仪1A设定的第1测量坐标系中,求出作为第1透镜面91的中心部的形状数据的第1形状数据。
上述第2形状数据取得机构51B基于上述第2干涉条纹的图像数据,在第2干涉仪1B设定的第2测量坐标系中,求出作为第2透镜面92的中心部的形状数据的第2形状数据。
上述第1轴数据取得机构52A基于上述第1形状数据,在上述第1测量坐标系中,求出上述第1脐点P1的位置数据、该第1脐点P1中的第1透镜面91的曲率中心即第1曲率中心的位置数据、通过第1脐点P1及第1曲率中心的第1轴线的位置数据。
上述第2轴数据取得机构52B基于上述第2形状数据,在上述第2测量坐标系中,求出上述第2脐点P2的位置数据、该第2脐点P2中的第2透镜面92的曲率中心即第2曲率中心的位置数据、通过第2脐点P2以及第2曲率中心的第2轴线的位置数据。
上述面偏差、面偏斜分析机构53基于由上述第1轴线数据取得机构52A以及上述第2轴线数据取得机构52B求出的各位置数据、预先特定的上述第1测量坐标系和上述第2测量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关系,求出非球面透镜9的面偏差以及面偏斜。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球面透镜测量方法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非球面透镜测量方法使用上述非球面透镜测量装置来进行。
(1)首先,进行第1干涉仪1A以及第2干涉仪1B的相对对准调整。该对准调整是使第1干涉仪1A的测量光轴L1和第2干涉仪1B的测量光轴L2相互一致的调整,由操作员使用第1干涉仪位置调整部4A以及第2干涉仪位置调整部4B进行手动操作。其顺序(手顺:工序)简要如以下。
<a>使第1干涉仪1A的物镜18A以及第2干涉仪1B的物镜18B分别从测量光轴L1上以及测量光轴L2上退避,将具有相互平行的2个光学平面(光学板)的平行平板夹具(省略图示)配置在第1干涉仪1A和第2干涉仪1B之间(也可以使保持台31保持平行平板夹具)。另外,在该配置阶段,进行粗调整,以使平行平板夹具的2个光学平面相对于测量光轴L1、L2尽量垂直。
<b>从第1干涉仪1A向平行平板夹具的一方的光学平面照射平行光束,从该一方的光学平面反射的反射光所形成的点像和来自参照基准平面15Aa的反射光所形成的点像由对准摄像系统25A的摄像摄像机27A进行摄像,按照使这2个点像相互重叠的方式使用第1干涉仪倾斜调整台43A调整第1干涉仪1A的倾斜。通过该倾斜调整,第1干涉仪1A的测量光轴L1相对于平行平板夹具的一方的光学平面成为垂直。另外,也可以代替这种方法,从一方的光学平面反射的反射光与来自参照基准平面15Aa的反射光所形成的干涉条纹由摄像摄像机23A进行摄像,按照使该干涉条纹成为零条纹状态的方式进行第1干涉仪1A的倾斜调整。
<c>同样地,从第2干涉仪1B向平行平板夹具的另一方的光学平面照射平行光束,从该另一方的光学平面反射的反射光所形成的点像和来自参照基准平面15Ba的反射光所形成的点像由对准摄像系统25B的摄像摄像机27B进行摄像,按照使这2个点像相互重叠的方式使用第2干涉仪倾斜调整台43B调整第2干涉仪1B的倾斜。通过该倾斜调整,第2干涉仪1B的测量光轴L2相对于平行平板夹具的另一方的光学平面成为垂直,由此测量光轴L1、L2相互成为平行。另外,也可以代替这种方法,从另一方的光学平面反射的反射光和来自参照基准平面15Ba的反射光所形成的干涉条纹由摄像摄像机23B进行摄像,按照使该干涉条纹成为零条纹状态的方式进行第2干涉仪1B的倾斜调整。
<d>代替上述平行平板夹具,在第1干涉仪1A和第2干涉仪1B之间配置光学上可视作正圆球的正圆球夹具(省略图示)。
<e>从第1干涉仪1A向正圆球夹具照射平面波,从该正圆球夹具反射的反射光和来自参照基准平面15Aa的反射光所形成的干涉条纹(成为同心的环形状)由第1干涉条纹摄像系统20A的摄像摄像机23A进行摄像,按照使测量光轴L1位于该干涉条纹的中心的方式适用第1Z架台41A以及第1XY架台42A调整第1干涉仪1A的位置。
<f>同样地,从第2干涉仪1B向正圆球夹具照射平面波,从该正圆球夹具反射的反射光和来自参照基准平面15Ba的参照光所形成的干涉条纹(成为同心的环形)由第2干涉条纹摄像系统20B的摄像摄像机23B进行摄像,按照使测量光轴L2位于该干涉条纹的中心的方式,使用第2Z架台41B以及第2XY架台42B调整第2干涉仪1B的位置。通过该位置调整,测量光轴L1、L2相互一致。
另外,即使进行这样的对准调整,各台的机械性精度等作为原因,不能使第1干涉仪1A的测量光轴L1和第2干涉仪1B的测量光轴L2完全一致的情况存在。这样的情况下,求出测量光轴L1和测量光轴L2的相对位置偏差以及倾斜偏差,并存储这些数据。
(2)其次,将第1干涉仪1A的物镜18A以及第2干涉仪1B的物镜18B分别设置在测量光轴L1上以及测量光轴L2上,并且将非球面透镜9保持于保持台31,并进行相对于第1干涉仪1A以及第2干涉仪1B的非球面透镜9的对准调整。该对准调整是用于使上述第1脐点P1以及第2脐点P2分别位于第1干涉仪1A的测量光轴L1的附近以及第2干涉仪1B的测量光轴L2的附近而进行的调整,由操作员通过使用透镜倾斜调整台32以及透镜倾斜调整台33来进行手动操作。
(3)接着,从第1干涉仪1A向第1透镜面91的中心部照射第1测量光,该第1测量光的来自第1透镜面91的返回光与第1参照光的光干涉所形成的第1干涉条纹的图像数据由摄像摄像机23A获得(第1干涉条纹取得步骤)。
(4)同样地,从第2干涉仪1B向第2透镜面92的中心部照射第2测量光,该第2测量光的来自第2透镜面92的返回光与第2参照光的光干涉所形成的第2干涉条纹的图像数据由摄像摄像机23B获得(第2干涉条纹取得步骤)。
(5)其次,基于上述第1干涉条纹的图像数据,在第1干涉仪1A所设定的第1测量坐标系中,求出第1透镜面91的中心部的形状数据即第1形状数据(参照图5)(第1形状数据取得步骤)。该处理由图3所示的第1形状数据取得机构51A进行。另外,图5~9所示的第1透镜面91D示意性表示由第1形状数据构筑的被视觉化的第1透镜面91的中心部的形状。
(6)同样地,基于上述第2干涉条纹的图像数据,在第2干涉仪1B设定的第2测量坐标系中,求出第2透镜面92的中心部的形状数据即第2形状数据(参照图10)(第2形状数据取得步骤)。该处理由图3所示的第2形状数据取得机构51B进行。另外,图10~14所示的第2透镜面92D示意性表示由第2形状数据构筑的被视觉化的第2透镜面92的中心部的形状。
在此,对上述第1测量坐标系以及第2测量坐标系进行说明。如图5~9所示,第1测量坐标系是具有相互正交的X轴、Y轴、Z轴的3维正交坐标系,按照Z轴与第1干涉仪1A的测量光轴L1成为平行的方式设定。另一方面,如图10~14所示,第2测量坐标系是具有相互正交的U轴、V轴、W轴的3维正交坐标系,按照W轴与第2干涉仪1B的测量光轴L2成为平行的方式设定。并且,如图15所示,第1测量坐标系和第2测量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关系,在对准调整成测量光轴L1和测量光轴L2完全一致的情况下,按照X轴和U轴以及Y轴和V轴分别成为相互平行(X轴以及U轴的各方向相互相同,Y轴以及V轴的各方向相互相反)、以使Z轴和W轴位于同一直线上(方向相互相反)的方式设定。另外,在测量光轴L1以及测量光轴L2相互不一致,并在它们间产生相对位置偏差以及倾斜偏差的情况下,与此相应也产生第1测量坐标系和第2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偏差。即,在测量光轴L1和测量光轴L2的相对位置偏差以及倾斜偏差存在的情况下,这些偏差由上述(1)的顺序求出,并基于此,将第1测量坐标系和第2测量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特定(特定:确定)并存储。
(7)接着,基于上述第1形状数据,在上述第1测量坐标系中求出第1透镜面91的第1脐点P1的位置数据、该第1脐点P1中的第1曲率中心的位置数据、通过该第1脐点P1以及第1曲率中心的第1轴线的位置数据(第1轴线数据取得步骤)。该处理由图3所示的第1轴线数据取得机构52A以以下的顺序进行。
<a>首先,如图6所示,将切断第1透镜面91D的第1个第1切断平面S1A在数据上进行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个第1切断平面S1A按照在X=X1的位置相对于X轴垂直的方式设定。
<b>其次,将第1个第1切断平面S1A和第1透镜面91D的交线求出作为第1个第1剖面曲线C1A(参照图6)。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1个第1切断平面S1A和第1透镜面91D的交线以高次多项式进行曲线拟合来求出第1个第1剖面曲线C1A。另外,若将第1透镜面91D由下式(A1)表示,则第1个第1剖面曲线C1A由下式(A2)表示。
【数1】
Z1=f1(X,Y)    ……(A1)
Z 1 | X = X 1 = f 1 ( X 1 , Y ) . . . . . . ( A 2 )
<c>接着,将在第1个第1剖面曲线C1A中曲率取极值的点(曲率的微分值成为O的点)作为第1个拟第1脐点Q1A求出。另外,第1个第1剖面曲线C1A的曲率由下式(A3)表示。
【数2】
&kappa; 1 | X = X 1 = f 1 &prime; ( X 1 , Y ) ( 1 + ( f 1 &prime; ( X 1 , Y ) 2 ) 3 / 2 . . . . ( A 3 )
<d>之后,如图7所示,将切断第1透镜面91D的第2个第1切断平面S1B按照垂直于第1个第1切断平面S1A的方式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2个第1切断平面S1B设定成:包括第1个拟第1脐点Q1A的坐标值(X1、Y1)、且相对于Y轴成为垂直。
<e>接着,将第2个第1切断平面S1B和第1透镜面91D的交线作为第2个第1剖面曲线C1D求出(参照图7)。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2个第1切断平面S1B和第1透镜面91D的交线以高次多项式进行曲线拟合来求出第2个第1剖面曲线C1B。另外,第2个第1剖面曲线C1B由下式(A4)表示。
【数3】
Z 1 | Y = Y 1 = f 1 ( X , Y 1 ) . . . . . . ( A 4 )
<f>其次,将在第2个第1剖面曲线C1B中曲率取极值的点作为第2个拟第1脐点Q1B(坐标值(X2、Y1))求出。另外,第2个第1剖面曲线C1B的曲率由下式(A5)表示。
【数4】
&kappa; 1 | Y = Y 1 = f 1 &prime; ( X , Y 1 ) ( 1 + ( f 1 &prime; ( X , Y 1 ) 2 ) 3 / 2 . . . . . . . ( A 5 )
<g>之后,如图8所示,将切断第1透镜面91D的第3个第1切断平面S1C按照垂直于第2个第1切断平面S1B的方式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个第1切断平面S1C设定成:包括第2个拟第1脐点Q1B的坐标值(X2、Y1)、且相对于X轴成为垂直。
<h>其次,将第3个第1切断平面S1C和第1透镜面91D的交线作为第3个(最终的)第1剖面曲线C1C求出(参照图8)。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3个第1切断平面S1C和第1透镜面91D的交线以高次多项式进行曲线拟合来求出第3个第1剖面曲线C1C。另外,第3个第1剖面曲线C1C由下式(A6)表示。
【数5】
Z 1 | X = X 2 = f 1 ( X 2 , Y ) . . . . . . ( A 6 )
<i>接着,将在第3个第1剖面曲线C1C中曲率取极值的点作为第3个(最终的)拟第1脐点Q1C(设为坐标值(X2、Y2))求出,将这个视为上述第1脐点P1而取得其位置数据。另外,第3个第1剖面曲线C1C的曲率由下式(A7)表示。
【数6】
&kappa; 1 | X = X 2 = f 1 &prime; ( X 2 , Y ) ( 1 + ( f 1 &prime; ( X 2 , Y ) 2 ) 3 / 2 . . . . . . ( A 7 )
<j>而且,如图9所示,将第3个拟第1脐点Q1C的曲率中心O1作为上述的第1脐点P1中的第1透镜面91的第1曲率中心(以下,称为“第1曲率中心O1”)求出,并且将通过第3个拟第1脐点Q1C及第1曲率中心O1的直线作为第1轴线B1(相当于上述第1旋转轴A1)求出,并取得这些位置数据。另外,第3个拟第1脐点Q1C的曲率半径由下式(A8)表示。
【数7】
R 1 | X = X 2 = ( 1 + ( f 1 &prime; ( X 2 , Y ) 2 ) 3 / 2 f 1 &prime; ( X 2 , Y ) . . . . . . ( A 8 )
(8)同样地,基于上述第2形状数据,在上述第2测量坐标系中求出第2透镜面92的第2脐点P2的位置数据、该第2脐点P2中的第2曲率中心的位置数据、通过该第2脐点P2以及第2曲率中心的第2轴线的位置数据(第2轴线数据取得步骤)。该处理由图3所示的第2轴线数据取得机构52B以以下的顺序进行。
<a>首先,如图11所示,将切断第2透镜面92D的第1个第2切断平面S2A在数据上进行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个第2切断平面S2A按照在U=U1的位置相对于U轴垂直的方式设定。
<b>其次,将第1个第2切断平面S2A和第2透镜面92D的交线作为第1个第2剖面曲线C2A求出(参照图11)。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1个第2切断平面S2A和第2透镜面92D的交线以高次多项式进行曲线拟合来求出第1个第2剖面曲线C2A。另外,若将第2透镜面92D由下式(B1)表示,则第1个第2剖面曲线C2A由下式(B2)表示。
【数8】
Z2=f2(U,V)    ……(B1)
Z 2 | U = U 1 = f 2 ( U 1 , V ) . . . . . . ( B 2 )
<c>接着,将在第1个第2剖面曲线C2A中曲率取极值的点(曲率的微分值成为O的点)作为第1个拟第2脐点Q2A求出。另外,第1个第2剖面曲线C2A的曲率由下式(B3)表示。
【数9】
&kappa; 2 | U = U 1 = f 2 &prime; ( U 1 , V ) ( 1 + ( f 2 &prime; ( U 1 , V ) 2 ) 3 / 2 . . . . . . ( B 3 )
<d>之后,如图12所示,将切断第2透镜面92D的第2个第2切断平面S2B按照垂直于第1个第2切断平面S2A的方式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个第2切断平面S2B设定成:包括第1个拟第2脐点Q2A的坐标值(U1、V1)、且相对于V轴成为垂直。
<e>接着,将第2个第2切断平面S2B和第2透镜面92D的交线作为第2个第2剖面曲线C2B求出(参照图12)。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2个第2切断平面S2B和第2透镜面92D的交线以高次多项式进行曲线拟合来求出第2个第2剖面曲线C2B。另外,第2个第2剖面曲线C2B由下式(B4)表示。
【数10】
Z 2 | V = V 1 = f 2 ( U , V 1 ) . . . . . . ( B 4 )
<f>其次,将在第2个第2剖面曲线C2B中曲率取极值的点作为第2个拟第2脐点Q2B(设为坐标值(U2、V1))求出。另外,第2个第2剖面曲线C2B的曲率由下式(B5)表示。
【数11】
&kappa; 2 | V = V 1 = f 2 &prime; ( U , V 1 ) ( 1 + ( f 2 &prime; ( U , V 1 ) 2 ) 3 / 2 . . . . . . ( B 5 )
<g>之后,如图13所示,将切断第2透镜面92D的第3个第2切断平面S2C按照垂直于第2个第2切断平面S2B的方式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个第2切断平面S2C设定成:包括第2个拟第2脐点Q2B的坐标值(U2、V1)、且相对于U轴成为垂直。
<h>其次,将第3个第2切断平面S2C和第2透镜面92D的交线作为第3个(最终的)第2剖面曲线C2C求出(参照图13)。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3个第2切断平面S2C和第2透镜面92D的交线以高次多项式进行曲线拟合来求出第3个第2剖面曲线C2C。另外,第3个第2剖面曲线C2C由下式(B6)表示。
【数12】
Z 2 | U = U 2 = f 2 ( U 2 , V ) . . . . . . ( B 6 )
<i>接着,将在第3个第2剖面曲线C2C中曲率取极值的点作为第3个(最终的)拟第2脐点Q2C(设为坐标值U2、V2)求出,将这个视为上述第2脐点P2而取得其位置数据。另外,第3个第2剖面曲线C2C的曲率由下式(B7)表示。
【数13】
&kappa; 2 | U = U 2 = f 2 &prime; ( U 2 , V ) ( 1 + ( f 2 &prime; ( U 2 , V ) 2 ) 3 / 2 . . . . . . ( B 7 )
<j>而且,如图14所示,将第3个拟第2脐点Q2C的曲率中心O2作为上述的第2脐点P2中的第2透镜面92的第2曲率中心(以下,称为“第2曲率中心O2”)求出,并且将通过第3个拟第2脐点Q2C以及第2曲率中心O2的直线作为第2轴线B2(相当于上述第2旋转轴A2)求出,并取得这些位置数据。另外,第3个拟第2脐点Q2C的曲率半径由下式(B8)表示。
【数14】
R 2 | U = U 2 = 1 + ( f 2 &prime; ( U 2 , V ) 2 ) 3 / 2 f 2 &prime; ( U 2 , V ) . . . . . . ( B 8 )
(9)其次,基于由上述(7)的顺序求出的第3个拟第1脐点Q1C(第1脐点P1)、第1曲率中心O1以及第1轴线B1的各位置数据、由上述(8)的顺序求出的第3个拟第2脐点Q2C(第2脐点P2)、第2曲率中心O2以及第2轴线B2的各位置数据、由上述(6)的顺序预先特定的第1测量坐标系和第2测量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关系,求出非球面球透镜9的面偏差以及面偏斜(面偏差、面偏斜分析步骤)。该处理由如图3所示的面偏差、面偏斜分析机构53以以下的顺序进行。
<a>首先,基于第1测量坐标系和第2测量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关系,将在第2测量坐标系求出的第3个拟第2脐点Q2C(第2脐点P2)、第2曲线中心O2以及第2轴线B2的各位置数据转换成共同的坐标系(例如,第1测量坐标系)的各位置数据(参照图16)。另外,在图16中,为了简略化,二维表示各位置的相对关系。
<b>其次,将第1曲率中心O1和第2曲率中心O2的在垂直于Z轴的方向上的位置偏差作为非球面透镜9的面偏差(将位置偏差的方向作为面偏差方向、将位置偏差的量作为面偏差量)计算。
<c>并且,将第1轴线B1和第2轴线B2的相对倾斜作为非球面透镜9的面偏斜(将相对于第2轴线B2的第1轴线B1的倾斜方向作为面偏斜方向、将倾斜角度作为面偏斜量)计算。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进行各种方式变更。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切断第1透镜面91D的第1切断平面(S1A~S1C)在数据上进行假设设定、并将该第1切断平面(S1A~S1C)和该第1透镜面91D的交线作为第1剖面曲线(C1A~C1C)求出之处理,和将切断第2透镜面92D的第2切断平面(S2A~S2C)在数据上进行假设设定、并将该第2切断平面(S2A~S2C)和该第2透镜面92D的交线作为第2剖面曲线(C2A~C2C)求出之处理,各按3次进行实施,但也可以以2次就结束或实施4次以上。
并且,也可以将上述的第1轴线数据取得步骤的顺序变更为图17所示的顺序。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第2个第1切断平面S1B按照相对于Y轴垂直的方式设定,但也可以如图17所示,按照包括第1个拟第1脐点Q1A的第1个第1剖面曲线C1A的法线矢量n1的方式,对第2个第1切断平面S′1B进行设定。此时,将该第2个第1切断平面S′1B和第1透镜面91D的交线作为第2个第1剖面曲线C′1B,将在该第2个第1剖面曲线C′1B中曲率取极值的点作为第2个拟第1脐点Q′1B求出,并将该第2个拟第1脐点Q′1B的曲率中心作为第1曲率中心O′1求出,且将通过第2个拟第1脐点Q′1B及第1曲率中心O′1的直线作为第1轴线B′1求出也可。
同样地,也可以将上述的第2轴线数据取得步骤的顺序变更为图18所示的顺序。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第2个第2切断平面S2B按照相对于V轴垂直的方式设定,但也可以如图18所示,按照包括第1个拟第2脐点Q2A中的第1个第2剖面曲线C2A的法线矢量n2的方式,对第2个第2切断平面S′2B进行设定,此时,将该第2个第2切断平面S′2B和第2透镜面92D的交线作为第2个第2剖面曲线C′2B,将在该第2个第2剖面曲线C′2B中曲率取极值的点作为第2个拟第2脐点Q′2B求出,且将该第2个拟第2脐点Q′2B的曲率中心作为第2曲率中心O 2求出,并将通过第2个拟第2脐点Q′2B及第2曲率中心O′2的直线作为第2轴线B′2求出也可。
并且,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第1干涉仪1A向第1透镜面91照射的第1测量光和从第2干涉仪1B向第2透镜面92照射的第2测量光设成球面波,但也可以将物镜18A、18B取出后将平行光束(平面波)作为第1测量光以及第2测量光进行使用。
另外,也可以将具备参镜式或迈克尔逊式对物光学系统的显微干涉仪作为第1干涉仪以及第2干涉仪使用。该方式在测量对象的非球面透镜较小之际是有效的。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成为测量对象的非球面透镜9不具有锷状平面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具有锷状平面部的非球面透镜的面偏差以及面偏斜的测量。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作为测量对象的非球面体设成非球面透镜,但本发明可以将具有由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构成的2个镜面的非球面镜设成测量对象。此时,能够预测出各镜面的反射率变高,所以据此要求调整参照基准平面15Aa、15Ba的反射、透射率。例如,各镜面的反射率为100%时,将参照基准平面15Aa、15Ba设定成反射率50%(透射率50%)左右。
另外,本发明使用2个干涉仪进行测量,但若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则也可以容易想到代替干涉仪而使用其他的测量装置(例如,使用接触式或者非接触式探头的形状测量装置或干扰条纹形状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或装置。

Claims (5)

1.一种非球面体测量方法,对非球面体的面偏差及面偏斜进行测量,该非球面体通过具有由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构成的第1被测面及第2被测面而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球面体测量方法通过包括以下步骤作为测量工序而成:
第1干涉条纹取得步骤,使用第1干涉仪对所述第1被测面的中心部照射第1测量光,且取得由该第1测量光的来自该第1被测面的返回光和第1参照光之光干涉所形成的第1干涉条纹的图像数据;
第2干涉条纹取得步骤,使用第2干涉仪对所述第2被测面的中心部照射第2测量光,且取得由该第2测量光的来自该第2被测面的返回光和第2参照光之光干涉所形成的第2干涉条纹的图像数据;
第1形状数据取得步骤,基于所述第1干涉条纹的图像数据,在所述第1干涉仪所设定的第1测量坐标系中,求出所述第1被测面的中心部的形状数据即第1形状数据;
第2形状数据取得步骤,基于所述第2干涉条纹的图像数据,在所述第2干涉仪所设定的第2测量坐标系中,求出所述第2被测面的中心部的形状数据即第2形状数据;
第1轴线数据取得步骤,基于所述第1形状数据,在所述第1测量坐标系中,求出所述第1被测面的脐点即第1脐点的位置数据、该第1脐点中的该第1被测面的曲率中心即第1曲率中心的位置数据、通过该第1脐点及该第1曲率中心的第1轴线的位置数据;
第2轴线数据取得步骤,基于所述第2形状数据,在所述第2测量坐标系中,求出所述第2被测面的脐点即第2脐点的位置数据、该第2脐点中的该第2被测面的曲率中心即第2曲率中心的位置数据、通过该第2脐点及该第2曲率中心的第2轴线的位置数据;
面偏差、面偏斜分析步骤,基于在所述第1轴线数据取得步骤及所述第2轴线数据取得步骤中所求出的各位置数据、和预先所确定的所述第1测量坐标系与所述第2测量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关系,求出所述面偏差及所述面偏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球面体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轴线数据取得步骤中,关于将所述第1被测面切断的第1切断平面进行假设设定、且将该第1切断平面和该第1被测面之交线作为第1剖面曲线求出的处理,第1次是在任意位置设定最初的第1切断平面而进行,第2次以后是在将之前所求出的第1剖面曲线中曲率取极值的点作为拟第1脐点求出之后,将其次的第1切断平面按照在该拟第1脐点与之前的第1切断平面垂直地相交的方式设定,由此至少进行2次,并且将最终所求出的第1剖面曲线的拟第1脐点设为所述第1脐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球面体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轴线数据取得步骤中,关于将所述第2被测面切断的第2切断平面进行假设设定、且将该第2切断平面和该第2被测面的交线作为第2剖面曲线求出的处理,第1次是在任意位置设定最初的第2切断平面而进行,第2次以后是在将之前所求出的第2剖面曲线中曲率取极值的点作为拟第2脐点求出之后,将其次的第2切断平面按照在该拟第2脐点与之前的第2切断平面垂直地相交的方式设定,由此至少进行2次,并且将最终所求出的第2剖面曲线的拟第2脐点设为所述第2脐点。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非球面体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球面体是非球面透镜。
5.一种非球面体测量装置,对非球面体的面偏差及面偏斜进行测量,该非球面体通过具有由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构成的第1被测面及第2被测面而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球面体测量装置通过具备以下部件而成:
第1干涉仪,对所述第1被测面的中心部照射第1测量光,得到由该第1测量光的来自该第1被测面的返回光和第1参照光之光干涉所形成的第1干涉条纹的图像数据;
第2干涉仪,对所述第2被测面的中心部照射第2测量光,得到由该第2测量光的来自该第2被测面的返回光和第2参照光之光干涉所形成的第2干涉条纹的图像数据;
第1形状数据取得机构,基于所述第1干涉条纹的图像数据,在所述第1干涉仪所设定的第1测量坐标系中,求出所述第1被测面的中心部的形状数据即第1形状数据;
第2形状数据取得机构,基于所述第2干涉条纹的图像数据,在所述第2干涉仪所设定的第2测量坐标系中,求出所述第2被测面的中心部的形状数据即第2形状数据;
第1轴线数据取得机构,基于所述第1形状数据,在所述第1测量坐标系中,求出所述第1被测面的脐点即第1脐点的位置数据、该第1脐点中的该第1被测面的曲率中心即第1曲率中心的位置数据、通过该第1脐点及该第1曲率中心的第1轴线的位置数据;
第2轴线数据取得机构,基于所述第2形状数据,在所述第2测量坐标系中,求出所述第2被测面的脐点即第2脐点的位置数据、该第2脐点中的该第2被测面的曲率中心即第2曲率中心的位置数据、通过该第2脐点及该第2曲率中心的第2轴线的位置数据;
面偏差、面偏斜分析机构,基于由所述第1轴线数据取得机构及所述第2轴线数据取得机构所求出的各位置数据、和预先所确定的所述第1测量坐标系与所述第2测量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关系,求出所述面偏差以及所述面偏斜。
CN201010189156.0A 2009-06-08 2010-05-24 非球面体测量方法以及装置 Pending CN10192292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37347 2009-06-08
JP2009137347A JP2010281792A (ja) 2009-06-08 2009-06-08 非球面体測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22920A true CN101922920A (zh) 2010-12-22

Family

ID=42712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89156.0A Pending CN101922920A (zh) 2009-06-08 2010-05-24 非球面体测量方法以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309458A1 (zh)
EP (1) EP2261629A2 (zh)
JP (1) JP2010281792A (zh)
CN (1) CN10192292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5926A (zh) * 2011-03-09 2011-08-17 浙江大学 一种非球面顶点球曲率半径的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02288132A (zh) * 2011-05-18 2011-12-21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采用激光跟踪仪测量非球面顶点曲率半径偏差的方法
CN105164507A (zh) * 2013-05-02 2015-12-16 卡尔蔡司光学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对象的空间结构的方法和系统
CN113251922A (zh) * 2021-05-14 2021-08-13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测量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09763B (en) * 2013-01-14 2018-09-05 Kaleido Tech Aps A method for aligning optical wafers
DE102013219838B4 (de) * 2013-09-30 2015-11-26 Carl Zeiss Ag Verfahren und System für das Ermitteln der räumlichen Struktur eines Gegenstands
CN103926058B (zh) * 2014-03-27 2016-08-17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非球面检测中采用自准平面镜测量光轴的方法
DE102014222628A1 (de) * 2014-11-05 2016-05-12 Carl Zeiss Vision International Gmbh Vermessen der Topografie und/oder des Gradienten und/oder der Krümmung einer das Licht reflektierenden Fläche eines Brillenglases
DE102018201481A1 (de) 2018-01-31 2019-08-01 Carl Zeiss Vision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der dreidimensionalen Oberflächengeometrie von Objekten
US11460713B2 (en) * 2020-05-13 2022-10-04 Asm Technology Singapore Pte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igning multiple lens element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28672A (ja) * 2002-06-24 2004-01-29 Olympus Corp 非球面偏心測定装置及び非球面偏心測定方法
JP2007033343A (ja) * 2005-07-28 2007-02-08 Hoya Corp 偏心測定方法、偏心測定装置、非球面単レンズの製造方法、非球面単レンズ及び光学機器
US7286212B2 (en) * 2003-11-07 2007-10-23 Olympu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eccentricity of aspherical surface
CN101086445A (zh) * 2006-06-06 2007-12-12 富士能株式会社 偏心量测定方法
CN101233386A (zh) * 2005-08-05 2008-07-30 三鹰光器株式会社 透镜表背面的光轴偏心量的测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27003B2 (ja) 1991-06-14 2001-01-22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非球面レンズ偏心測定方法
US7218403B2 (en) * 2002-06-26 2007-05-15 Zygo Corporation Scanning interferometer for aspheric surfaces and wavefront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28672A (ja) * 2002-06-24 2004-01-29 Olympus Corp 非球面偏心測定装置及び非球面偏心測定方法
US7286212B2 (en) * 2003-11-07 2007-10-23 Olympu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eccentricity of aspherical surface
JP2007033343A (ja) * 2005-07-28 2007-02-08 Hoya Corp 偏心測定方法、偏心測定装置、非球面単レンズの製造方法、非球面単レンズ及び光学機器
CN101233386A (zh) * 2005-08-05 2008-07-30 三鹰光器株式会社 透镜表背面的光轴偏心量的测定方法
CN101086445A (zh) * 2006-06-06 2007-12-12 富士能株式会社 偏心量测定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5926A (zh) * 2011-03-09 2011-08-17 浙江大学 一种非球面顶点球曲率半径的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02288132A (zh) * 2011-05-18 2011-12-21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采用激光跟踪仪测量非球面顶点曲率半径偏差的方法
CN102288132B (zh) * 2011-05-18 2013-04-17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采用激光跟踪仪测量非球面顶点曲率半径偏差的方法
CN105164507A (zh) * 2013-05-02 2015-12-16 卡尔蔡司光学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对象的空间结构的方法和系统
CN105164507B (zh) * 2013-05-02 2019-07-26 卡尔蔡司光学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对象的空间结构的方法和系统
CN113251922A (zh) * 2021-05-14 2021-08-13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测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281792A (ja) 2010-12-16
US20100309458A1 (en) 2010-12-09
EP2261629A2 (en) 2010-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2920A (zh) 非球面体测量方法以及装置
CN107796329B (zh) 一种凸非球面反射镜面形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hen et al. Measurement of freeform optical surfaces: trade‐off between accuracy and dynamic range
CN101865670B (zh) 光纤点衍射移相干涉仪的平面面形测量方法
CN102147240B (zh) 差动共焦干涉元件多参数测量方法与装置
CN105423948B (zh) 采用变形镜的拼接干涉检测非球面面形的装置
EP2369319A2 (en) Aspheric object meas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949691A (zh) 非零位补偿浅度光学非球面面形检测方法
JP2008528955A (ja) ホログラム、及びホログラムを用いた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2591031A (zh) 非球面非零位干涉检测中部分补偿透镜对准装置与方法
US20050225774A1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and manufacturing an optical element and optical apparatus
Scheiding et al. Freeform mirror fabrication and metrology using a high performance test CGH and advanced alignment features
CN110455226B (zh) 一种激光准直收发一体式直线度测量的标定系统及方法
CN104034281A (zh) 用于自由曲面形貌测量的光学自聚焦探头
CN106871819B (zh) 基于最佳补偿位置的非球面顶点曲率半径误差测量方法
Chen et al. Flexible and high-resolution surface metrology based on stitching interference microscopy
CN105352451B (zh) 一种基于可变形镜的准万能补偿镜及设计方法
US6327038B1 (en) Linear and angular retroreflecting interferometric alignment target
CN102128596A (zh) 透镜面形偏差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106598084A (zh) 基于零位补偿系统的被检非球面镜的装配方法及装置
CN104976965A (zh) 一种会聚光路偏振干涉面型偏差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Dong et al. Developing on-machine 3D profile measurement for deterministic fabrication of aspheric mirrors
Burge et al. Development of surface metrology for the Giant Magellan Telescope primary mirror
Nadim et al. Comparison of tactile and chromatic confocal measurements of aspherical lenses for form metrology
Abdulkadyrov et al. Production of М1, М2 and М3 for DAG project (Belgium, Russia): current st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01222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