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5306A - 用于多档换档变速器的具有锁止装置的换档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多档换档变速器的具有锁止装置的换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5306A
CN101915306A CN200910258403.5A CN200910258403A CN101915306A CN 101915306 A CN101915306 A CN 101915306A CN 200910258403 A CN200910258403 A CN 200910258403A CN 101915306 A CN101915306 A CN 1019153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ft fork
reverse shift
stopping element
gearshift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584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15306B (zh
Inventor
M·德林
A·黑格拉特
P·泽恩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trag Ford Transmission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Getrag Ford Transmission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trag Ford Transmissions GmbH filed Critical Getrag Ford Transmission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1915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53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153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53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4Locking or disabling mechanisms
    • F16H63/36Interlocking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012Multiple controlled elements
    • Y10T74/20018Transmission control
    • Y10T74/20085Restriction of shift, gear selection, or gear engagement
    • Y10T74/20104Shift element interloc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012Multiple controlled elements
    • Y10T74/20018Transmission control
    • Y10T74/20085Restriction of shift, gear selection, or gear engagement
    • Y10T74/20104Shift element interlock
    • Y10T74/2011Shift element interlock with detent, recess, notch, or groov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012Multiple controlled elements
    • Y10T74/20018Transmission control
    • Y10T74/20085Restriction of shift, gear selection, or gear engagement
    • Y10T74/20104Shift element interlock
    • Y10T74/20116Resiliently biased interloc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012Multiple controlled elements
    • Y10T74/20018Transmission control
    • Y10T74/20085Restriction of shift, gear selection, or gear engagement
    • Y10T74/20128Resiliently biased restri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多档换档变速器的换档装置,包括:一第一换档拨叉和至少一个第二换档拨叉,它们用来挂入换档变速器的档并且可以分别占据一中性位置以及一换档位置,在换档位置中,一对应于相应的换档拨叉的档被挂入;一锁止装置,该锁止装置用于使换档拨叉不会意外同时各取得换档位置,锁止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可运动的第一止动元件,当通过第二换档拨叉挂入一个档时,第一止动元件处在一通过第二换档拨叉固定的止动位置中,在止动位置中,止动元件的一接触面与第一换档拨叉的一锁止面配合作用并且由此第一换档拨叉保持在中性位置中,其中,止动元件的接触面与第一换档拨叉的锁止面的构造,使得在止动位置中,一用来使第一换档拨叉从中性位置运动出的力不具有使止动元件被压向第二换档拨叉的分力。

Description

用于多档换档变速器的具有锁止装置的换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多档换档变速器的换档装置,所述换档装置包括用于挂入换档变速器档的一个可运动的第一换档拨叉和至少一个可运动的第二换档拨叉以及一个锁止装置,所述锁止装置使得这些换档拨叉不会同时各占据一个换档位置而引起同时无意地挂入两个档。
背景技术
EP0331278A2公开了一种用于多档换档变速器的换档装置,包括一个第一换档拨叉和一个第二换档拨叉。每一个换档拨叉均包括相互平行排列的换档拨叉轴。可以在换档拨叉轴的纵向移动这些换档拨叉。当某一个换档拨叉处在中性位置时,则没有挂入可利用该换档拨叉进行转换的档。而当某一个换档拨叉处在某一个换档位置时,则已挂入了对应于该换档拨叉的档。
为了防止在多档换档变速器中同时挂入两个档,提供一个具有可运动的第一止动元件的锁止装置。所述止动元件旋转对称地构成,并且具有一个圆柱形中间部和两个锥形的端部区域。止动元件可移动地设在一个止动通道内,所述止动通道垂直于平行的换档拨叉轴延伸。
换档拨叉的换档拨叉轴穿过止动通道,其中,它们在止动通道的高度上具有一个空槽。当换档拨叉各自处在其中性位置时,由于换档拨叉轴上的这些空槽,因此止动元件可以沿着止动通道运动。当现在将例如第二换档拨叉从其中性位置移动到一个换档位置之中,以便挂入对应于第二换档拨叉的一个档时,第二换档拨叉的换档拨叉轴的空槽就会离开止动通道。移动后的换档拨叉的换档拨叉轴内的空槽的内壁则与止动元件的其中一个锥形端部区域配合作用,其中,所述空槽的内壁通过锥形端部区域沿着止动通道从侧面推开止动元件。在此,止动元件以另一个端部区域配合到未受到挤压而继续处在中性位置的第一换档拨叉的空槽中。在此,通过移动后的第二换档拨叉的换档拨叉轴的侧壁将止动元件固定在止动通道中。由于无法沿着止动通道移动止动元件,止动元件将第一换档拨叉保持 在中性位置中。止动元件的、相当于锥形的端部区域的外表面的接触面这时通过换档拨叉轴的空槽的内壁锁定第一换档拨叉。锁定后的换档拨叉的空槽的内壁因此也被称作锁止面。因此按照EP0331278A2所述的方式,保证每次仅仅挂入多档换档变速器的一个档,从而避免意外同时挂入两个档而造成变速器受损。
在自动的多档换档变速器中,可能会出现的故障为:尽管已经挂入一个档,错误控制的执行器仍朝向某一换档位置推另一个换档拨叉。在由EP0331278A2所公开的换档装置中,这将会导致从侧面通过锥形端部区域使得止动元件在止动通道内移动,所述止动通道可阻止尚在中性位置中的第一换档拨叉朝向换档位置运动。由于止动元件在止动通道的纵向支撑在已经处在换档位置的第二换档拨叉上,因此作用于第一换档拨叉的力将从侧面压已经处在换档位置的第二换档拨叉。由于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因此同样也会有侧面压力作用于第一换档拨叉。必须适当安装换档拨叉,使其能够毫无问题地吸收止动元件所传递的侧向力。但是这将会导致换档装置结构复杂,这会产生很高的费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多档换档变速器的换档装置,其结构简单,而且可靠避免同时意外挂入该换档变速器的两个档。
本发明的这一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组合来实现。优选实施例可由从属权利要求得知。
本发明的按权利要求1所述换档装置的特征在于:第一止动元件的接触面以及第一换档拨叉轴的锁止面这样设计,使得在止动位置中用来使第一换档拨叉轴从其中性位置移动出来的力不产生使止动元件压在已经移动的、位于换档位置中的第二换档拨叉的分力。这时优选地,锁止装置的一支撑件接受在施加使第一换档拨叉轴从其中性位置移动出来的力时而作用于第一止动元件上的力。通过由支撑件优选完全吸收所述力,使得第一止动元件不将任何力传递给第二换档拨叉,从而第二换档拨叉的支撑装置不必设计来吸收所述力。这简化换档装置的构造,并且能够实现成本更低廉的结构。
锁止装置用来使得第一换档拨叉和第二换档拨叉不会意外地同时分别占据其换档位置而由此挂入多档换档变速器的两个档。本发明所述的换档装置也可应用于具有两个子变速器的双离合器变速器。为了不中断牵引力地加速,在双离合器 变速器中,在每一个子变速器中同时挂入一个档。在这种情况下,双离合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负责这些档的同时挂入。而在子变速器方面负责每次仅挂入一个档。因此,将本发明所述的换档装置应用于双离合器变速器中时,锁止装置的止动作用仅涉及一子变速器。当然这并不排除给双离合器变速器的每一个子变速器分别配置一个本发明所述的换档装置。
第一换档拨叉的运动方向与第一止动元件的运动方向可以相互垂直,其中,第一止动元件的接触面与第一换档拨叉的锁止面分别垂直于第一换档拨叉的运动方向地构成。现在当一个力意外作用于第一换档拨叉使其沿着运动方向运动时,由于垂直于第一换档拨叉的运动方向的配合作用的面(接触面和锁止面),因此该力不会转变为沿着第一止动元件运动方向的力。这使得不会有任何必须予以捕获的力在运动方向上作用于止动元件上。
可以将止动元件设计成止动销,该止动销以一个端部伸入第一换档拨叉的一凹槽中,其中,限定该凹槽的内壁构成锁止面。例如该凹槽可以是具有两个侧壁和一个槽底的横断面基本上呈矩形的槽。该槽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则分别构成锁止面。当止动销伸入该槽中时,就会在两个方向上锁止换档拨叉。这样能可靠防止在两个方向上意外将换档拨叉从其中性位置移出。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果除了第一换档拨叉处在中性位置之外还有第二换档拨叉也处在中性位置中,则第一止动元件未被固定。因为按照本发明提出:移动第一换档拨叉从其中性位置中的移出不应产生使第一止动元件沿其运动方向移动的力,所以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在通过第二换档拨叉退出相应的档后,第一止动元件停在其止动位置中,在该止动位置中止动元件锁止了第一换档拨叉。之后就无法通过第一换档拨叉挂入任何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锁止装置符合目的地具有将止动元件从止动位置压入静止位置中的机构。当止动元件处在该静止位置时,可以使第一换档拨叉从其中性位置运动出。
第二换档拨叉优选具有一控制面,当第二换档拨叉由其中性位置中运动出时,止动元件在静止位置中触靠在该控制面上,其中,所述控制面将第二换档拨叉的运动转变成止动元件从静止位置进入止动位置的运动。因此控制面用来通过第二换档拨叉的运动使得止动元件运动。因此第二换档拨叉的控制面所起的作用正是第一换档拨叉的锁止面不应起的作用。
在此应注意的是:当第二换档拨叉处在中性位置时,在第二换档拨叉的控制 面与止动元件之间完全可存在小的间隙。但当第二换档拨叉略微离开中性位置时,该间隙就闭合,且第一止动元件靠触在第二换档拨叉的控制面上。类似情况也适于止动元件的接触面和第一换档拨叉的锁止面:这里也可存在小的间隙,但是当相应的力作用于第一换档拨叉上时,该间隙就立即闭合。
第二换档拨叉可以具有一个锁定面,当第一止动元件处在止动位置时,第一止动元件触靠在该锁定面上。这样第二换档拨叉通过该锁定面预给定第一止动元件的一确定的位置,然后由此第一换档拨叉锁定在其中性位置中。
按照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当止动元件从静止位置朝向止动位置运动时,它将首先与控制面、然后与第二换档拨叉的锁定面配合作用。在此,可以适当设计控制面、锁定面和止动元件,使得在止动元件运动中,当止动元件正好到达止动位置时,也就是当止动元件的接触面与第一换档拨叉的锁止面达到相配合时,锁定面达到配合。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当通过第一换档拨叉挂入了另一个档,并且此时第二换档拨叉处在其中性位置时,可运动的第一止动元件处在通过第一换档拨叉所固定的止动位置中,在该止动位置中,第一止动元件的另一个接触面与第二换档拨叉的锁止面配合作用,其中,第一止动元件的该另一个接触面与第二换档拨叉的这些锁止面这样设计,使得在止动位置中,用来使第二换档拨叉从其中性位置移出的力没有使第一止动元件压向第一换档拨叉的分力。因此第一止动元件负责第一和第二换档拨叉的互锁。当通过第一换档拨叉挂入了一个档,则第二换档拨叉就被锁止在其中性位置中。反之,通过第二换档拨叉挂入一个档则导致第一换档拨叉固定在其中性位置中。在这两种情况下,由于第一止动元件的接触面的构造,意外移动处在中性位置的换档拨叉不会导致对处在换档位置中的换档拨叉的力加载。因此,该止动元件在第一换档拨叉和第二换档拨叉方面优选对称地构造。这也适用于带有锁止面和控制面的换档拨叉,这些锁止面和控制面对于这些换档拨叉优选分别相同地设计。因此对两个换档拨叉实现相同的止动作用。
作为变换方案,锁止装置也可以具有一个第二止动元件,当通过第一换档拨叉挂入了一个档后,第二止动元件处在通过第一换档拨叉所固定的止动位置中,在该止动位置中,第二止动元件的接触面与第二换档拨叉的锁止面配合作用并由此将第二换档拨叉固定在中性位置中,其中,第二止动元件的接触面与第二换档拨叉的锁止面这样设计,使得在止动位置中,用于使第二换档拨叉从其中性位置 中运动出的力没有使第二止动元件压向第一换档拨叉的分力。在该实施例中,分别有一个止动元件负责将换档拨叉锁定在其中性位置中。第一止动元件负责锁定第一换档拨叉,而第二止动元件则用来将第二换档拨叉锁定在其中性位置中。尽管因此需要两个相互独立的止动元件,但由于它们仅针对一个换档拨叉的功能,因此它们都能更简单地被设计及被支承。由于使用两个止动元件,因此控制面和锁止面也能以简单的方式在空间上相互分开,并且由此相互独立地被设计(例如在公差设计方面)。
将第一止动元件和/或第二止动元件从相应的止动位置压入静止位置中的机构可以包括一弹簧,该弹簧优选支撑于锁止装置的支撑件上。所述弹簧例如可以是具有两个相隔一定距离的臂的蝶形弹簧。所述臂可以各具有一个可以将止动元件置入其中的敞口的接收部。止动元件则能克服蝶形弹簧的弹力从静止位置移动到所述一个或多个止动位置中。
变换地,也可以将弹簧设计成螺旋弹簧,通过该螺旋弹簧将第一止动元件和/或第二止动元件压入静止位置中。
附图说明
以下将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解释。图中示出:
附图1为按照现有技术的换档装置的零部件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在各种位置中的零部件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蝶形弹簧;
附图4为附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止动元件;
附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零部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所示为按照现有技术的换档装置的零部件示意图。图中仅局部绘出的第一换档拨叉10可以从中性位置N起沿着箭头11、12方向运动。
除了第一换档拨叉10之外,还设有一个可以沿着箭头21、22平行于第一换档拨叉10移动的第二换档拨叉20(图中仅绘出了局部)。在需要安装该换档装置的多档换档变速器中,这些换档拨叉10、20可各对应两个档。所述多档换档变速器涉及尤其是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在其中实现奇数前进档G1、G3、G5和倒车档G_ 倒档的子变速器。第二换档拨叉20处在已挂入了前进档G1的换档位置中。附图1中所示的其它档这时并未挂入。第一换档拨叉10以及第二换档拨叉20包括一个这里并未绘出的叉形件,所述叉形件分别可以沿轴向移动换档变速器中的一接合套。通过轴向移动接合套,可在换档变速器的一个空套齿轮和一个轴之间形成无相对转动的连接,在该轴上设有所述接合套和所述空套齿轮。当空套齿轮与接合套之间无相对转动地连接时,就挂入了换档变速器的一个对应于该空套齿轮的档。
在第一换档拨叉10和第二换档拨叉20之间设有包括第一止动元件31的锁止装置30。此外锁止装置30还包括一个如附图1中非常示意性示出的支撑件32。支撑件32用于止动元件31的沿轴线33可移动的支承。轴线33垂直于换档拨叉10、20的运动方向11、12、21、22。
止动元件31在端部具有大致呈半球形的接触面34、35。止动元件31的接触面34与第一换档拨叉10的锁止面13、14配合作用。第二换档拨叉20与第一换档拨叉10类似具有锁止面23、24。例如当尝试将第一换档拨叉10从中性位置N朝方向11移动来挂入前进档G3时,锁止面14压在第一止动元件31的接触面34上。由于第一止动元件31的接触面35支撑于第二换档拨叉20上的锁定面25上,且换档拨叉20在轴线33方向并不退让,因此第一止动元件31不能运动,使得第一换档拨叉10被锁定在中性位置N之中,或者被锁定在中性位置紧附近。但由于锁止面13、14倾斜于轴线33,用来移动第一换档拨叉10离开中性位置N的换档力会导致涉及第一换档拨叉10和第二换档拨叉20的侧面横向力。因此第一止动元件31的接触面35将在侧面压在第二换档拨叉20上。这也涉及必须承受相应反作用力的第一换档拨叉10。
附图1示出按照现有技术的换档装置1的零部件,附图2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零部件。附图2所示与附图1一样,均有一个第一换档拨叉10、一个第二换档拨叉20以及一个锁止装置30。对于第二换档拨叉20,附图2示出不同的位置,即附图2a中是中性位置N,在附图2d中是在其中应挂入多档换档变速器的前进档G1的换档位置。附图2b和2c示出经过从中性位置N到一换档位置的路径的第二换档拨叉20,在该换档位置中挂入前进档G1。
附图1和附图2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名称及特征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标识。同理也适用于以下还将详细探讨的附图3至5。
附图2d中所示的第二换档拨叉20的换档位置与附图1中所示的第二换档拨 叉20的换档位置一致。与附图1中的换档装置一样,通过附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同样也可以挂入三个前进档G1、G3、G5和一个倒车档G_倒档(参见附图2a)。例如该多档换档变速器是具有六个前进档和一个倒车档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一个子变速器,其中的偶数前进档均被布置在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另一个子变速器中。关于换档拨叉10、20的可移动性以及可以通过移动换档拨叉10、20挂入的各个档,可参阅针对附图1所作的说明。
止动元件31能沿着轴线33移动地设置,该轴线垂直于运动方向11、12、21、22,换档拨叉10、20可以沿着这些方向移动。止动元件31在一个U形支撑件32之中可移动地被支承。在U形支撑件32中设有一个同样U形的蝶形弹簧36,该蝶形弹簧可单独由附图3的透视视图得知。U形蝶形弹簧36具有两个相隔一定距离的臂37、38,这些臂在端部分别构成用于止动元件31的敞口叉形接收部39。可以从上方将止动元件31插入蝶形弹簧36的这些接收部39中。
止动元件31的附图2a中所示的位置是止动元件31的静止位置。当止动元件31离开该静止位置时,蝶形弹簧36发生弹性变形。当第二换档拨叉20从中性位置向着在其中挂入前进档G1的换档位置中移动时,臂38朝向另一个臂37弯曲。
由尤其是以透视视图示出止动元件31的附图4可知,止动元件31为旋转对称的构造,并且具有直径小于端部区域41、42的中间区域40。因此在中间区域40至端部区域41、42过渡时分别形成一个环形肩台43,该肩台在安装位置中触靠在蝶形弹簧36的臂37、38上。当移动止动元件31时,就会通过肩台43带动蝶形弹簧36的其中一个臂37、38(参见附图2c、2d)。
与附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换档拨叉10的锁止面13、14这样设计,使得当已挂入前进档G1时(参见附图2d),用来使第一换档拨叉(10)朝向11或12移出中性位置N的力不会形成作用于止动元件31的、向着第二换档拨叉20压止动元件31的分力。锁止面13、14以及附图2d中所示的止动元件31的接触面34均垂直于运动方向11、12。因此不会有力沿轴线33方向传递给止动元件31。
当第二换档拨叉20现在从中性位置N起向着附图2d所示的换档位置运动时,止动元件31的接触面35接触到第二换档拨叉20的控制面26。由于控制面44倾斜于第二换档拨叉20的运动方向21、22,或者倾斜于第一止动元件31的运动轴线33构成,因此第二换档拨叉20朝向换档位置继续移动则导致止动元件31移动。 这样移动止动元件31由附图2a所示的静止位置移入附图2d所示的止动位置之中。如上所述地,蝶形弹簧36在该止动位置中弹性变形,使得蝶形弹簧36重新朝向静止位置对止动元件31加压。但止动元件31以接触面35支撑在第二换档拨叉20的锁定面25上。
如附图2所示,换档拨叉10、20在凹槽17、27方面均相同地构成,这些凹槽构成相应的锁止面13、14、23、24以及控制面16、26。由于止动元件31在其端部区域41、42方面也相同地构成,在按照附图2a所示的起始位置中,当第一换档拨叉10从中性位置N移动出来时,则出现如同以上所述移动第二换档拨叉20时相同意义的情况。相应地,止动元件31从附图2a所示的静止位置移入一个止动位置中。如果第一换档拨叉10已过渡到一个换档位置中,则止动元件31嵌入第二换档拨叉20的槽27之中并且将该第二换档拨叉锁定在其中性位置N。
附图5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零部件。局部地示出了一个第一换档拨叉10和一个第二换档拨叉20,通过使用本发明所述的换档装置,这些换档拨叉能朝运动方向11、12或者21、22移动,以便挂入多档换档变速器的一个档。附图5a所示为分别处在其中性位置N中的换档拨叉10、20。在换档拨叉10、20之间安装有一个锁止装置30,该锁止装置具有一个第一止动元件31和一个第二止动元件44。这些止动元件31、44的构造相同,因此以下仅以第一止动元件31为参照。止动元件31具有一个基本上呈半球形的、触靠在第二换档拨叉20的控制面26上的接触面35。这些接触面26倾斜于第二换档拨叉20的运动方向21、22以及轴线33构成,第一止动元件31能够沿着该轴线移动地被支撑件32保持。因此,当第二换档拨叉20从其中性位置N移出来时,通过控制面26使第一止动元件31沿着轴线33朝向第一换档拨叉10运动,这时,第一止动元件31伸入到第一换档拨叉10的凹槽或槽17之中(参见附图5b)。槽17具有两个相对的、表现为锁止面的侧壁13、14,通过这些锁止面阻止处在中性位置N中的第一换档拨叉10被从该中性位置N中移出。锁止面13、14以及有效的接触面34在这里也垂直于换档拨叉10、20的运动方向11、12、21、22。当止动元件31从静止位置(参见附图5a)移动到止动位置(参见附图5b)中时,螺旋弹簧45弹性变形,该螺旋弹簧一端支撑于支撑件32上,另一端支撑于一个碟46上,该碟固定在止动元件31上。
第二换档拨叉20也具有一个槽27,该槽也有相对的内壁23、24,当第二换档拨叉处在中性位置N,并且第一换档拨叉10处于在其中已挂入了对应于第一换 档拨叉10的一个档的换档位置中时,这些内壁负责锁定第二换档拨叉。
按照附图5所示的第二实施例,对于两个换档拨叉10、20,控制面16和锁止面13、14或者控制面26和锁止面23、24空间上相互分开。但按照附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控制面和锁止面并不像现有技术那样相互重合。这里,控制面也与锁止面分开。仅当止动元件31处在其静止位置或者处在其静止位置附近时,控制面才接触止动元件31,而只有当止动元件31处在其止动位置之一时,锁止面13、14或者23、24才与止动元件31相配合。
附图标记清单
1换档装置           34接触面
10第一换档拨叉      35接触面
11运动方向          36蝶形弹簧
12运动方向          37臂
13锁止面            38臂
14锁止面            39接收部
15锁定面            40中间区域
16控制面            41端部区域
17槽                42端部区域
20第二换档拨叉      43肩台
21运动方向          44第二止动元件
22运动方向          45螺旋弹簧
23锁止面            46碟
24锁止面
25锁定面
26控制面
27槽
30锁止装置
31止动元件
32支撑件
33轴线 。

Claims (14)

1.用于多档换档变速器的换档装置(1),包括:
一可运动的第一换档拨叉(10)和至少一个可运动的第二换档拨叉(20),这些换档拨叉用来挂入该换档变速器的档(G1,G3,G5,G_倒档)并且可以分别占据一中性位置(N)以及一换档位置,在该换档位置中,一对应于相应的换档拨叉(10,20)的档被挂入,
一锁止装置(30),该锁止装置用于使这些换档拨叉(10,20)不会被无意地同时各取得所述换档位置,该锁止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可运动的第一止动元件(31),当通过所述第二换档拨叉(20)已挂入了一个档时,所述第一止动元件处在一通过所述第二换档拨叉(20)固定的止动位置中,在该止动位置中,所述止动元件(31)的一接触面(34)与所述第一换档拨叉(10)的一锁止面(13,14)配合作用并且由此所述第一换档拨叉(10)被保持在中性位置(N)中,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动元件(31)的接触面(34)与所述第一换档拨叉(10)的锁止面(13,14)的构造,使得在止动位置中,一用来使所述第一换档拨叉(10)从所述中性位置(N)运动出的力不具有所引起的、使所述止动元件(31)被压向所述第二换档拨叉(20)的分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档装置(1),其特征在于,一支撑件(32)接收在施加所述使所述第一换档拨叉(10)从所述中性位置(N)运动出的力时而作用在所述第一止动元件(31)上的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档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档拨叉(10)的一运动方向(11,12)与所述第一止动元件(31)的一运动方向相互垂直地延伸,所述第一止动元件(31)的接触面(34)和所述锁止面(13,14)各垂直于所述第一换档拨叉(10)的运动方向地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档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元件(31)构造成止动销,所述止动销以一端部配合入所述第一换档拨叉(10)的一凹槽(17)中,其中,一构成该凹槽(17)边界的内壁构成所述锁止面(13,14)。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档装置(1),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换档拨叉(20)处在所述中性位置(N)中时,所述第一止动元件(31)不是被固定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档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30)具有将所述止动元件(31)从所述止动位置压入一静止位置中的机构(36,4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档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档拨叉(20)具有一控制面(26),当所述第二换档拨叉(20)由所述中性位置(N)运动出时,所述止动元件(31)在所述静止位置中触靠在所述控制面上,其中,该控制面(26)将所述第二换档拨叉(20)的运动转变成所述止动元件(31)从所述静止位置到所述止动位置中的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档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档拨叉(20)具有一锁定面(25),当所述止动元件(31)处在所述止动位置中时,所述止动元件(31)触靠在所述锁定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档装置(1),其特征在于,当通过所述第一换档拨叉(10)挂入了另外一个档时,所述可运动的第一止动元件(31)处在一通过所述第一换档拨叉(10)固定的止动位置中,在该止动位置中,所述止动元件(31)的另外一个接触面(35)与所述第二换档拨叉(20)的一锁止面(23,24)配合作用,其中,所述止动元件(31)的该另外一个接触面(35)和所述第二换档拨叉(20)的锁止面(23,24)的构造,使得在止动位置中,一用来使所述第二换档拨叉(20)从所述中性位置(N)运动出的力不具有所引起的、使所述止动元件(31)被压向所述第一换档拨叉(10)的分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档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30)具有一个第二止动元件(44),当通过所述第一换档拨叉(10)挂入了一个档时,所述第二止动元件处在一通过所述第一换档拨叉(10)固定的止动位置中,在该止动位置中,所述第二止动元件(44)的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换档拨叉(20)的一锁止面(23,24)配合作用,由此所述第二换档拨叉(20)保持在中性位置(N)中,其中,所述第二止动元件(44)的所述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换档拨叉(20)的所述锁止面(23,24)的构造,使得在止动位置中,一用来使所述第二换档拨叉(20)从所述中性位置(N)运动出的力不具有所引起的、使所述第二止动元件(44)被压向所述第一换档拨叉(10)的分力。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档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弹簧(36,45)。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档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是一具有两个彼此隔开距离的臂(37,38)的蝶形弹簧(36)。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档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臂(37,38)具有一敞开的接收部(39),所述止动元件可置入该接收部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档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是一螺旋弹簧(45)。
CN200910258403.5A 2008-10-08 2009-10-09 用于多档换档变速器的具有锁止装置的换档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153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8050810.1 2008-10-08
DE102008050810A DE102008050810B4 (de) 2008-10-08 2008-10-08 Schalteinrichtung für ein Mehrgang-Schaltgetriebe mit einer 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5306A true CN101915306A (zh) 2010-12-15
CN101915306B CN101915306B (zh) 2014-07-23

Family

ID=41404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5840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15306B (zh) 2008-10-08 2009-10-09 用于多档换档变速器的具有锁止装置的换档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22246B2 (zh)
EP (1) EP2175176B1 (zh)
CN (1) CN101915306B (zh)
AT (1) ATE545810T1 (zh)
DE (1) DE102008050810B4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6707A (zh) * 2012-10-19 2013-01-23 无锡市百顺机械厂 轴间互锁机构
CN103343812A (zh) * 2013-07-25 2013-10-09 郑州机械研究所 适用于在车载石油钻机上应用的具有互锁性的变速箱换挡机构
CN105020392A (zh) * 2014-04-24 2015-11-04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倒挡锁止机构、变速器及车辆
CN105333138A (zh) * 2014-07-24 2016-02-17 约翰迪尔(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拨叉机构以及具有该拨叉机构的变速箱和拖拉机
CN110145597A (zh) * 2019-06-05 2019-08-20 苏州东风精冲工程有限公司 适于拨叉空挡定位块与拨叉连接的结构及拔叉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50810B4 (de) 2008-10-08 2010-11-04 Getrag Ford Transmissions Gmbh Schalteinrichtung für ein Mehrgang-Schaltgetriebe mit einer 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US9261189B2 (en) * 2009-01-29 2016-02-16 Borgwarner Inc. Gear shift interlock
US8539851B2 (en) * 2010-09-14 2013-09-24 Lawrence Andrew Hoffman Modula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hift device
DE102013002684A1 (de) * 2012-03-14 2013-09-1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etzen des Staates Delaware) Innere Schaltbetätigung für ein Schaltgetriebe und Schaltgetrieb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2014024536A (ja) * 2012-06-20 2014-02-06 Jtekt Corp 中立位置ロック装置、およびこの装置を備える後輪転舵装置
DE102012213523A1 (de) * 2012-08-01 2014-02-0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Schalteinheit
US9482509B2 (en) 2014-12-12 2016-11-01 Mitutoyo Corporation Ergonomic micrometer including two modes of adjustment
US10106150B2 (en) * 2017-03-13 2018-10-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s and system for operating a hybrid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491283A (en) * 1920-12-11 1924-04-22 James S Alspaugh Gear-shift mechanism
US2953035A (en) * 1958-12-10 1960-09-20 Allis Chalmers Mfg Co Gear shift interlock and detent mechanism
US3529487A (en) 1968-12-18 1970-09-22 Chrysler Corp Transmission control device
US3675958A (en) * 1970-06-17 1972-07-11 Trw Inc Sheet metal panel fastener
US4120212A (en) * 1977-10-25 1978-10-17 Caterpillar Tractor Co. Forward-reverse interlock for a transmission
DE3138445A1 (de) * 1981-09-24 1983-03-31 Arenhold, Knut, 2000 Hamburg Federklemme, insbesondere zur befestigung von schmutzfaengern an kraftfahrzeugen
US4550628A (en) 1984-03-02 1985-11-05 Dana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interlock system
US4633730A (en) * 1985-09-24 1987-01-06 Chrysler Motors Corporation Shift rail Z-shaped interlocking lug arrangement
US4726250A (en) * 1987-05-04 1988-02-23 Chrysler Motors Corporation Shift rail lock-out mechanism
US4856362A (en) 1988-03-04 1989-08-15 Dana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shift rail interlock
JP2874080B2 (ja) * 1993-07-16 1999-03-24 三菱自動車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変速機のシフト装置
EP2059406B1 (en) * 2006-09-01 2010-11-24 Mack Trucks, Inc. Manual transmission with a gearshift locking arrangement
DE102008050810B4 (de) 2008-10-08 2010-11-04 Getrag Ford Transmissions Gmbh Schalteinrichtung für ein Mehrgang-Schaltgetriebe mit einer 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6707A (zh) * 2012-10-19 2013-01-23 无锡市百顺机械厂 轴间互锁机构
CN103343812A (zh) * 2013-07-25 2013-10-09 郑州机械研究所 适用于在车载石油钻机上应用的具有互锁性的变速箱换挡机构
CN103343812B (zh) * 2013-07-25 2015-06-03 郑州机械研究所 适用于在车载石油钻机上应用的具有互锁性的变速箱换挡机构
CN105020392A (zh) * 2014-04-24 2015-11-04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倒挡锁止机构、变速器及车辆
CN105020392B (zh) * 2014-04-24 2017-04-1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倒挡锁止机构、变速器及车辆
CN105333138A (zh) * 2014-07-24 2016-02-17 约翰迪尔(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拨叉机构以及具有该拨叉机构的变速箱和拖拉机
CN105333138B (zh) * 2014-07-24 2018-05-25 约翰迪尔(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拨叉机构以及具有该拨叉机构的变速箱和拖拉机
CN110145597A (zh) * 2019-06-05 2019-08-20 苏州东风精冲工程有限公司 适于拨叉空挡定位块与拨叉连接的结构及拔叉
CN110145597B (zh) * 2019-06-05 2020-11-10 苏州东风精冲工程有限公司 适于拨叉空挡定位块与拨叉连接的结构及拔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8050810B4 (de) 2010-11-04
US8322246B2 (en) 2012-12-04
EP2175176A1 (de) 2010-04-14
CN101915306B (zh) 2014-07-23
US20100083785A1 (en) 2010-04-08
ATE545810T1 (de) 2012-03-15
DE102008050810A1 (de) 2010-04-15
EP2175176B1 (de) 2012-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5306B (zh) 用于多档换档变速器的具有锁止装置的换档装置
CN101646883B (zh) 具有变速杆回导机构的操纵装置
KR20110011250A (ko) 더블클러치변속기의 변속장치
US8205521B2 (en)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with a device for preventing double engagement
CN101563557B (zh) 用于车辆变速器的换挡装置
CN103775631A (zh) 操作装置
EP2203665A1 (en)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a speed-change cable of a manual transmission
CA2720504C (en) A lock pin-type automobile synchronizer
CN102322519B (zh)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换挡执行机构
CN103562601A (zh) 车辆用手动变速器的操作机构
US20100107798A1 (en) Shifting device for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EP2430332B1 (en) An interlocking device in a vehicle transmission
US5476021A (en) Motor vehicle toothed change transmission shift device
CN202431949U (zh) 用于乘用车手动变速器的换挡拨叉机构
EP2740973B1 (en) Multistage transmission gear shift method, multistage transmission gear shift operation device, and vehicle mounted with same
CN202100700U (zh) 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换挡执行机构
EP3249265B1 (en) Shift fork module
CN113217618B (zh) 用于传动机构的换档装置
CN105526341A (zh) 带有倒档制动的变速器
CN101451606A (zh) 顺序式齿轮箱
JPS6336419Y2 (zh)
KR20020052282A (ko) 자동차의 자동변속레버 시프트 록 및 키 인터록 캠역전방지장치
KR20060058487A (ko) 수동변속기의 변속조작기구
BR102015019717A2 (pt) unidade de embreagem para uma transmissão de veículo automática com uma pluralidade de transmissões parciais com dispositivo de travamento
KR101232392B1 (ko) 차량용 변속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