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3862B -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及应用该隔膜的锂离子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及应用该隔膜的锂离子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3862B
CN101913862B CN2010102420396A CN201010242039A CN101913862B CN 101913862 B CN101913862 B CN 101913862B CN 2010102420396 A CN2010102420396 A CN 2010102420396A CN 201010242039 A CN201010242039 A CN 201010242039A CN 101913862 B CN101913862 B CN 1019138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ceramic
electrolyte
lithium ion
ion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420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13862A (zh
Inventor
孙俊才
文钟晟
李嵩
季世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anghai)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1024203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138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13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38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138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38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ell Separator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及应用该隔膜的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包括隔膜基体和聚电解质复合层,隔膜为陶瓷复合隔膜;陶瓷复合隔膜由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和聚电解质组成,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中,氧化钇的比例为8-13wt%,氧化锆的比例为87-92wt%;陶瓷复合隔膜聚电解质的比例占隔膜总重量的0.1-2.0wt%。用该复合隔膜的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极组和非水电解液,电极组和非水电解液密封在电池壳体内;复合隔膜为陶瓷复合隔膜。本发明通过陶瓷与聚电解质的复合,可以有效提高有机电解液对陶瓷隔膜的润湿性,增强陶瓷孔隙的保液能力,并提高电池的工作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及应用该隔膜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二次电池技术领域,涉及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具体涉及具有高熔点、高温稳定性的陶瓷复合隔膜以及用该陶瓷复合隔膜作为电池隔膜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
技术背景
近年来,随着地球资源的衰竭以及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清洁能源已成为储能与能量转化领域的重要方向。化学电源作为基本的能量储备与转化装置已成为生产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便携式电子设备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可充电化学电源的需求更是极具迫切性。较传统的镍镉、铅酸等二次电池来说,锂离子电池具有其高能量密度、长寿命以及对环境无污染等特性,目前已被广泛用作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动力电源。近年来,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产能已跃居全球第三。随着低碳经济的到来,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而动力电池面临的最大障碍即为安全问题。
锂离子在大电流条件下,由于电极材料本身性能的限制,易导致金属锂在负极表面沉积,形成大量枝晶。这些枝晶的存在易刺透隔膜,造成电池内部微短路从而引发安全隐患,因而,可以说,电池隔膜对电池安全性有着直接影响,是构建安全性动力电池的关键组件之一。对于目前作为研发热点的高容量电池来说,由于负极采用容量更高但离子导电率更低的非碳或贫碳体系,更易产生金属锂的表面富集,因而对于这类电池来说,隔膜的性能尤为重要。此外,由于高容量的电极材料还存在着体积效应,体积的不断膨胀与收缩本身就易对隔膜的表面及二者之间的界面产生不良影响。可以说,隔膜不仅影响着电池的耐热能力,也影响着电池的容量、循环性能等电化学综合特性。
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隔膜主要有聚乙烯(PE)、聚丙烯单层隔膜(PP),和PP/PE/PP三层膜。聚合物隔膜质轻,具有良好的电子绝缘性能,其不足是由于聚合物一般熔点较低,在电池发生热滥用的时候,由于电池内部的热积聚易发生变形而使正负极直接接触从而引发短路。因而,研发具有更高的结构稳定性、更高热稳定性与热安全性的新型隔膜,设计更加耐热的电池是锂离子动力电池发展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高的结构稳定性、更高热稳定性与热安全性的新型隔膜,以及用该隔膜制备的具有热安全性能的锂离子电池。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包括薄膜和聚电解质复合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膜为陶瓷复合隔膜;所述的陶瓷复合隔膜由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和聚电解质组成,所述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中,氧化钇的比例为8-13wt%。,氧化锆的比例为87-92wt%;所述陶瓷复合隔膜聚电解质的比例占隔膜总重量的0.1-2.0wt%。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复合隔膜聚电解质为聚酸类电解质和聚碱类电解质,聚酸类电解质和聚碱类电解质的质量比为1∶1;聚酸类电解质由聚苯乙烯磺酸钠和聚甲基丙烯酸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组成;聚碱类电解质由聚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和聚乙酰亚胺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组成。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酸类电解质的聚苯乙烯磺酸钠和聚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质量比在1∶1-1∶9之间,聚碱类电解质的聚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和聚乙酰亚胺混合物质量比在1∶1-1∶9之间。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由在多孔陶瓷薄膜上沉积聚电解质层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聚酸类电解质材料分散于溶液中溶液为浓度为0.2-2.0M的氯化钠溶液,聚酸类电解质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1.5wt%;
(2)将聚碱类电解质材料分散于溶液中,溶液为浓度为0.2-2.0M的氯化钠溶液,聚碱类电解质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1.8wt%;
(3)将商售的多孔陶瓷薄膜浸渍于步骤(1)制得到的溶液中浸泡20-60分钟后,取出晾干;所述多孔陶瓷薄膜的孔隙率在30~90%之间;
(4)将经过步骤(3)浸泡晾干的多孔陶瓷薄膜浸渍于步骤(2)制得的溶液中浸泡20-60分钟后,取出晾干;
(5)重复步骤(3)与步骤(4)的浸渍过程3~5次,制得陶瓷复合隔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由在聚合物隔膜基质上浸渍聚电解质和陶瓷纳米颗粒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聚碱类电解质分散于溶液中,溶液为浓度为0.2-2.0M的氯化钠溶液,聚碱类电解质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1.8wt%;
(2)将聚酸类电解质材料分散于溶液中,溶液为浓度为0.2-2.0M的氯化钠溶液,聚酸类电解质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1.5wt%;
(3)将商售的聚合物隔膜基质浸渍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浸泡10-40分钟后,取出热风吹干;
(4)将经过步骤(3)处理的隔膜基质浸渍于步骤(2)制得到的溶液中,浸泡20-60分钟后取出晾干;
(5)将经过步骤(4)处理的隔膜基质浸渍于步骤(1)制得的溶液中,浸泡20-60分钟后取出晾干;
(6)重复3~5次步骤(4)与步骤(5);
(7)将商售的陶瓷纳米粉分散在步骤(1)制得的溶液中,静置20-60分钟后,用离心方法将陶瓷纳米粉与步骤(1)制得的溶液分离,用蒸馏水洗涤3~5次分离出的陶瓷纳米粉;
(8)将经过步骤(7)处理的陶瓷纳米粉分散于步骤(2)制得的溶液中,静置20-60分钟后,用离心方法将陶瓷纳米粉与步骤(2)制得的溶液分离,用蒸馏水洗涤3~5次分离出的陶瓷纳米粉;
(9)将经过步骤(8)处理的陶瓷纳米粉重复步骤(7)和步骤(8)3~5次;
(10)将经过步骤(9)处理的陶瓷纳米粉分散到分散剂中,制成陶瓷颗粒悬浮液;
(11)将经过步骤(6)处理的隔膜基质浸渍于步骤(10)的陶瓷颗粒悬浮液中20-60分钟,取出后于40-100℃烘干即得到陶瓷复合隔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为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质量比浓度为0.5%-3%。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颗粒悬浮液的分散剂为为含有聚电解质的NaCl溶液,聚电解质为聚酸类电解质或聚碱类电解质中的一种,聚电解质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1-0.08wt%,NaCl水溶液为浓度为0.2-2.0M的氯化钠溶液,陶瓷颗粒悬浮液中陶瓷纳米粉的质量百分比为1.0-10wt%。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酸类电解质为聚苯乙烯磺酸钠和聚甲基丙烯酸的一种,聚碱类电解质为聚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和聚乙酰亚胺中的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纳米粉的粒径为10-100纳米。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隔膜基质为聚丙烯PP膜或聚乙烯PE膜或聚丙烯/聚乙烯PP/PE复合膜。
本发明所述一种复合隔膜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极组和非水电解液,所述电极组和非水电解液密封在电池壳体内;所述电极组包括正极、负极及隔膜;所述正极包括正极导电基体及涂覆和/或填充在正极导电基体上的正极活性材料;所述负极包括负极导电基体及涂覆和/或填充在负极导电基体上的负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膜为陶瓷复合隔膜;所述的陶瓷复合隔膜由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和聚电解质组成,所述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中,氧化钇的比例为8-13wt%。,氧化锆的比例为87-92wt%;所述陶瓷复合隔膜聚电解质的比例占隔膜总重量的0.1-2.0wt%。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复合隔膜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复合隔膜聚电解质为聚酸类电解质和聚碱类电解质,聚酸类电解质和聚碱类电解质的质量比为1∶1;聚酸类电解质由聚苯乙烯磺酸钠和聚甲基丙烯酸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组成;聚碱类电解质由聚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和聚乙酰亚胺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组成。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复合隔膜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酸类电解质的聚苯乙烯磺酸钠和聚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质量比在1∶1-1∶9之间,聚碱类电解质的聚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和聚乙酰亚胺混合物质量比在1∶1-1∶9之间。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复合隔膜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正极制备、负极制备、复合隔膜制备和将正极、负极及复合隔膜组装成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聚酸类电解质材料分散于溶液中,溶液为浓度为0.2-2.0M的氯化钠溶液,聚酸类电解质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1.5wt%;
(2)将聚碱类电解质材料分散于溶液中,溶液为浓度为0.2-2.0M的氯化钠溶液,聚碱类电解质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1.8wt%;
(3)将商售的多孔陶瓷薄膜浸渍于步骤(1)制得到的溶液中浸泡20-60分钟后,取出晾干;
(4)将经过步骤(3)浸泡晾干的多孔陶瓷薄膜浸渍于步骤(2)制得的溶液中浸泡20-60分钟后,取出晾干;
(5)重复步骤(3)与步骤(4)的浸渍过程3~5次,制得陶瓷复合隔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复合隔膜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正极制备、负极制备、复合隔膜制备和将正极、负极及复合隔膜组装成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聚碱类电解质分散于溶液中,溶液为浓度为0.2-2.0M的氯化钠溶液,聚碱类电解质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1.8wt%;
(2)将聚酸类电解质材料分散于溶液中,溶液为浓度为0.2-2.0M的氯化钠溶液,聚酸类电解质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1.5wt%;
(3)将商售的聚合物隔膜基质浸渍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浸泡10-40分钟后,取出热风吹干;
(4)将经过步骤(3)处理的隔膜基质浸渍于步骤(2)制得到的溶液中,浸泡20-60分钟后取出晾干;
(5)将经过步骤(4)处理的隔膜基质浸渍于步骤(1)制得的溶液中,浸泡20-60分钟后取出晾干;
(6)重复3~5次步骤(4)与步骤(5);
(7)将商售的陶瓷纳米粉分散在步骤(1)制得的溶液中,静置20-60分钟后,用离心方法将陶瓷纳米粉与步骤(1)制得的溶液分离,用蒸馏水洗涤3~5次分离出的陶瓷纳米粉;
(8)将经过步骤(7)处理的陶瓷纳米粉分散于步骤(2)制得的溶液中,静置20-60分钟后,用离心方法将陶瓷纳米粉与步骤(2)制得的溶液分离,用蒸馏水洗涤3~5次分离出的陶瓷纳米粉;
(9)将经过步骤(8)处理的陶瓷纳米粉重复步骤(7)和步骤(8);
(10)将经过步骤(9)处理的陶瓷纳米粉分散到分散剂中,制成陶瓷颗粒悬浮液;
(11)将步骤(6)经过处理的隔膜基质浸渍于步骤(10)的陶瓷颗粒悬浮液中20-60分钟,取出后于40-100℃烘干即得到陶瓷复合隔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复合隔膜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符合隔膜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为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浓度为0.5wt%-3wt%。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复合隔膜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复合隔膜的陶瓷颗粒悬浮液的分散剂为含有聚电解质的NaCl溶液,聚电解质为聚酸类电解质或聚碱类电解质中的一种,聚电解质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1-0.08wt%,NaCl水溶液为浓度为0.2-2.0M的氯化钠溶液,陶瓷颗粒悬浮液中陶瓷纳米粉的质量百分比为1.0-10wt%。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酸类电解质为聚苯乙烯磺酸钠和聚甲基丙烯酸的一种,聚碱类电解质为聚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和聚乙酰亚胺中的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复合隔膜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复合隔膜的陶瓷纳米粉的粒径为10-100纳米。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复合隔膜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复合隔膜的聚合物隔膜基质为聚丙烯PP膜或聚乙烯PE膜或聚丙烯/聚乙烯PP/PE复合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陶瓷复合隔膜具有较高的熔点,由于表面存在密度较高的聚电解质层,可以通过静电吸引的作用提高有机电解液对陶瓷隔膜的润湿性,并增强陶瓷孔隙的保液能力,因而,能够有效改善电池在较高温度下因电解质流失而带来的电池失效问题。
用本发明的复合陶瓷隔膜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隔膜所组装的电池,由于隔膜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因而,能够承受大电流充放电所产生的积热问题,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由于采用聚电解质交替组装于隔膜表面,使隔膜带上一定浓度的电荷,进一步提高了电解质与隔膜的润湿性,从而提高了隔膜的保液,特别是高温下的保液能力,改善了电池由于电解液的流失带来的失效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陶瓷复合隔膜由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和聚电解质组成,氧化钇的比例为8-13wt%。,氧化锆的比例为87-92wt%;聚电解质的比例占隔膜总重量的0.1-2.0wt%。聚电解质为聚酸类电解质和聚碱类电解质,聚酸类电解质和聚碱类电解质的质量比为1∶1;聚酸类电解质由聚苯乙烯磺酸钠和聚甲基丙烯酸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组成;聚碱类电解质由聚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和聚乙酰亚胺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组成。当聚酸类电解质是聚苯乙烯磺酸钠和聚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时,苯乙烯磺酸钠和聚甲基丙烯酸质量比在1∶1-1∶9之间,当聚碱类电解质是聚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和聚乙酰亚胺混合物时,聚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和聚乙酰亚胺质量比在1∶1-1∶9之间。
陶瓷复合隔膜有两种制备方法,方法一是在多孔陶瓷薄膜上沉积聚电解质层形成,方法
二是在聚合物隔膜基质上浸渍聚电解质和陶瓷纳米颗粒制成,在多孔陶瓷薄膜上沉积聚电解质层制备陶瓷复合隔膜的方法如下:
(1)将聚酸类电解质材料分散于溶液中,溶液为浓度为0.2-2.0M的氯化钠溶液,聚酸类电解质的浓度为0.1-1.5wt%;
(2)将聚碱类电解质分散于溶液中,溶液为浓度为0.2-2.0M的氯化钠溶液,聚碱类电解质的浓度为0.1-1.8wt%;
(3)将商售的多孔陶瓷薄膜浸渍于步骤(1)制得到的溶液中浸泡20-60分钟后,取出晾干;所述多孔陶瓷薄膜的孔隙率在30~90%之间;
(4)将经过步骤(3)浸泡晾干的多孔陶瓷薄膜浸渍于步骤(2)制得的溶液中浸泡20-60分钟后,取出晾干;
(5)重复步骤(3)与步骤(4)的浸渍过程3~5次,制得陶瓷复合隔膜。
在聚合物隔膜基质上浸渍聚电解质和陶瓷纳米颗粒制备陶瓷复合隔膜的方法如下:
(1)将聚碱类电解质分散于溶液中,聚酸类电解质的浓度为0.1-1.8wt%,溶液为浓度为0.2-2.0M的氯化钠溶液;
(2)将聚酸类电解质材料分散于溶液中,聚碱类电解质的浓度为0.1-1.5wt%,溶液为浓度为0.2-2.0M的氯化钠溶液;
(3)将商售的聚合物隔膜基质浸渍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浸泡10-40分钟后,取出热风吹干,表面活性剂溶液为浓度为0.5wt%-3wt%的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聚合物隔膜基质为聚丙烯PP膜或聚乙烯PE膜或聚丙烯/聚乙烯PP/PE复合膜;
(4)将经过步骤(3)处理的隔膜基质浸渍于步骤(2)制得到的溶液中,浸泡20-60
分钟后取出晾干;
(5)将经过步骤(4)处理的隔膜基质浸渍于步骤(1)制得的溶液中,浸泡20-60分钟后取出晾干;
(6)重复3~5次步骤(4)与步骤(5);
(7)将商售的粒径为10-100纳米的陶瓷纳米粉分散在步骤(1)制得的溶液中,静置20-60分钟后,用离心方法将陶瓷纳米粉与步骤(1)制得的溶液分离,用蒸馏水洗涤3~5次分离出的陶瓷纳米粉;
(8)将经过步骤(7)处理的陶瓷纳米粉分散于步骤(2)制得的溶液中,静置20-60分钟后,用离心方法将陶瓷纳米粉与步骤(2)制得的溶液分离,用蒸馏水洗涤3~5次分离出的陶瓷纳米粉;
(9)将经过步骤(8)处理的陶瓷纳米粉重复步骤(7)和步骤(8)3~5次;
(10)将经过步骤(9)处理的陶瓷纳米粉分散到分散剂中,制成陶瓷颗粒悬浮液;分散剂为为含有聚电解质的NaCl溶液,聚电解质为聚酸类电解质或聚碱类电解质中的一种,聚电解质的浓度为0.01-0.08wt%,NaCl水溶液为浓度为0.2-2.0M的氯化钠溶液,陶瓷颗粒悬浮液中陶瓷纳米粉的浓度为1.0-10wt%。聚酸类电解质为聚苯乙烯磺酸钠和聚甲基丙烯酸的一种,聚碱类电解质为聚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和聚乙酰亚胺中的一种。
(11)将经过步骤(6)处理的隔膜基质浸渍于步骤(10)的陶瓷颗粒悬浮液中20-60分钟,取出后于40-100℃烘干即得到陶瓷复合隔膜。
用上述陶瓷复合隔膜制成的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极组和非水电解液,电极组和非水电解液密封在电池壳体内;电极组包括正极、负极及隔膜;正极包括正极导电基体及涂覆和/或填充在正极导电基体上的正极活性材料;负极包括负极导电基体及涂覆和/或填充在负极导电基体上的负极活性材料;隔膜为陶瓷复合隔膜。
实施例1
陶瓷复合隔膜制备:(1)将1ml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0%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分散于40毫升0.5M的NaCl溶液中;(2)将0.05g聚苯乙烯磺酸钠分散于40毫升0.5M的NaCl溶液中;(3)将60%孔隙度的商售的多孔氧化锆膜浸渍于步骤(1)制得的溶液中30分钟后,取出晾干;(4)将经过步骤(3)处理的氧化锆膜浸渍于步骤(2)制得的溶液中,30分钟后取出晾干;(5)重复3次步骤(3)与步骤(4)的浸渍过程,即得到陶瓷复合隔膜。
正极制备:将钴酸锂正极材料、乙炔黑、聚偏氟乙烯以85∶7∶8的质量比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中,混合均匀;涂布于厚度为20微米的铝箔上,在60℃下烘30min后,置于真空烘箱中120℃烘干,即得正极极片;
负极制备:将100纳米左右的硅粉、乙炔黑、聚偏氟乙烯以80∶10∶10的质量比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中,混合均匀;涂布于厚度为20微米的铜箔上,在60℃下烘30min后,置于真空烘箱中120℃烘干,即得负极极片;
将经干燥后的正极、隔膜、负极依次叠放后,加入电解液,电解液为LiPF6/EC∶DEC=1∶1(Vol),于电池壳中密封即得到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2
陶瓷复合隔膜制备:(1)将3ml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0%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分散于50毫升0.5M的NaCl溶液中;(2)将0.15g聚苯乙烯磺酸钠分散于50毫升0.5M的NaCl溶液中;(3)将50%孔隙度的商售的多孔氧化锆膜浸渍于步骤(1)制得的溶液中30分钟后,取出晾干;(4)将经过步骤(3)处理的氧化锆膜浸渍于步骤(2)制得的溶液中,30分钟后取出晾干;(5)重复3次步骤(3)与步骤(4)的浸渍过程,即得到陶瓷复合隔膜。
正极制备:将钴酸锂正极材料、乙炔黑、聚偏氟乙烯以85∶7∶8的质量比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中,混合均匀;涂布于厚度为20微米的铝箔上,在60℃下烘30min后,置于真空烘箱中120℃烘干,即得正极极片;
负极制备:将100纳米左右的硅粉、乙炔黑、聚偏氟乙烯以80∶10∶10的质量比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中,混合均匀;涂布于厚度为20微米的铜箔上,在60℃下烘30min后,置于真空烘箱中120℃烘干,即得负极极片;
将经干燥后的正极、隔膜、负极依次叠放后,加入电解液,电解液为LiPF6/EC∶DEC=1∶1(Vol),于电池壳中密封即得到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3
陶瓷复合隔膜制备:(1)将1ml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0%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分散于10毫升0.5M的NaCl溶液中;(2)将0.05g聚苯乙烯磺酸钠分散于10毫升0.5M的NaCl溶液中;(3)将商售的PP膜于质量比浓度为1%的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中浸泡30分钟后,取出热风吹干;(4)将经过步骤(3)处理后得到的隔膜浸渍于步骤(2)制得的溶液中30分钟后,取出晾干;(5)将经过步骤(3)处理后的氧化锆膜浸渍于步骤(1)制得的溶液中,浸泡30分钟后,取出晾干;(6)重复3次步骤(4)与步骤(5)的浸渍过程;(7)将粒度为20纳米的商售氧化锆纳米粉分散于步骤(1)制得的溶液中,静置30分钟后,离心分离并用蒸馏水将分离出的氧化锆纳米粉洗涤3次;(8)将经过步骤(7)处理的氧化锆纳米粉分散于步骤(2)制得的溶液中,静置30分钟后,离心分离并用蒸馏水将分离出的氧化锆纳米粉洗涤3次;(9)将经过步骤(8)处理的氧化锆纳米粉重复步骤(7)和步骤(8)的浸渍过程3次;(10)将经过步骤(9)处理的陶瓷纳米粉分散到分散剂中,制成陶瓷颗粒悬浮液;分散剂为聚苯乙烯磺酸钠的NaCl溶液,聚苯乙烯磺酸钠的浓度为0.04wt%,NaCl水溶液为浓度为0.2-2.0M的氯化钠溶液,陶瓷颗粒悬浮液中陶瓷纳米粉的浓度为5wt%;(11)将经过步骤(6)处理的隔膜浸渍于步骤(10)制得的氧化锆颗粒悬浮液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于60℃烘干即得陶瓷复合隔膜。
正极制备:将钴酸锂正极材料、乙炔黑、聚偏氟乙烯以85∶7∶8的质量比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中,混合均匀;涂布于厚度为20微米的铝箔上,在60℃下烘30min后,置于真空烘箱中120℃烘干,即得正极极片。
负极制备:将20微米左右的中间相碳微球、乙炔黑、聚偏氟乙烯以92∶3∶5的质量比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中,混合均匀;涂布于厚度为20微米的铜箔上,在60℃下烘30min后,置于真空烘箱中120℃烘干,即得负极极片。
将经干燥后的正极、隔膜、负极依次叠放后,加入电解液,电解液为LiPF6/EC∶DEC=1∶1(Vol),于电池壳中密封即得到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4
以实施例3为基础,在陶瓷复合隔膜制备的陶瓷颗粒悬浮液制备步骤中,分散剂为聚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的NaCl溶液,聚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的浓度为0.04wt%,NaCl水溶液为浓度为0.2-2.0M的氯化钠溶液,陶瓷颗粒悬浮液中陶瓷纳米粉的质量比浓度为8wt%。其余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

Claims (21)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隔膜为陶瓷复合隔膜;所述的陶瓷复合隔膜由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和聚电解质组成,所述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中,氧化钇的比例为8-13wt%。,氧化锆的比例为87-92wt%;所述陶瓷复合隔膜聚电解质的比例占隔膜总重量的0.1-2.0wt%,陶瓷复合隔膜中聚电解质为聚酸类电解质和聚碱类电解质,聚酸类电解质和聚碱类电解质的质量比为1∶1;聚酸类电解质和聚碱类电解质交替组装于陶瓷隔膜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酸类电解质由聚苯乙烯磺酸钠和聚甲基丙烯酸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组成;聚碱类电解质由聚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和聚乙酰亚胺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酸类电解质的聚苯乙烯磺酸钠和聚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质量比在1∶1-1∶9之间,聚碱类电解质的聚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和聚乙酰亚胺混合物质量比在1∶1-1∶9之间。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由在多孔陶瓷薄膜上沉积聚电解质层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聚酸类电解质材料分散于溶液中,溶液为浓度为0.2-2.0M的氯化钠溶液,聚酸类电解质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1.5wt%;
(2)将聚碱类电解质分散于溶液中,溶液为浓度为0.2-2.0M的氯化钠溶液,聚碱类电解质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1.8wt%;
(3)将商售的多孔陶瓷薄膜浸渍于步骤(1)制得到的溶液中浸泡20-60分钟后,取出晾干;
(4)将经过步骤(3)浸泡晾干的多孔陶瓷薄膜浸渍于步骤(2)制得的溶液中浸泡20-60分钟后,取出晾干;
(5)重复步骤(3)与步骤(4)的浸渍过程3~5次,制得陶瓷复合隔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陶瓷薄膜的孔隙率在30~90%之间。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由在聚合物隔膜基质上浸渍聚电解质和陶瓷纳米颗粒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聚碱类电解质分散于溶液中,溶液为浓度为0.2-2.0M的氯化钠溶液,聚碱类电解质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1.8wt%;
(2)将聚酸类电解质分散于溶液中,溶液为浓度为0.2-2.0M的氯化钠溶液,聚酸类电解质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1.5wt%;
(3)将商售的聚合物隔膜基质浸渍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浸泡10-40分钟后,取出热风吹干;
(4)将经过步骤(3)处理的隔膜基质浸渍于步骤(2)制得到的溶液中,浸泡20-60分钟后取出晾干;
(5)将经过步骤(4)处理的隔膜基质浸渍于步骤(1)制得的溶液中,浸泡20-60分钟后取出晾干;
(6)重复3~5次步骤(4)与步骤(5);
(7)将商售的陶瓷纳米粉分散在步骤(1)制得的溶液中,静置20-60分钟后,用离心方法将陶瓷纳米粉与步骤(1)制得的溶液分离,用蒸馏水洗涤3~5次分离出的陶瓷纳米粉;
(8)将经过步骤(7)处理的陶瓷纳米粉分散于步骤(2)制得的溶液中,静置20-60分钟后,用离心方法将陶瓷纳米粉与步骤(2)制得的溶液分离,用蒸馏水洗涤3~5次分离出的陶瓷纳米粉;
(9)将经过步骤(8)处理的陶瓷纳米粉重复步骤(7)和步骤(8)3~5次;
(10)将经过步骤(9)处理的陶瓷纳米粉分散到分散剂中,制成陶瓷颗粒悬浮液;
(11)将经过步骤(6)处理的隔膜基质浸渍于步骤(10)的陶瓷颗粒悬浮液中20-60分钟,取出后于40-100℃烘干即得到陶瓷复合隔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为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wt%-3wt%。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颗粒悬浮液的分散剂为含有聚电解质的NaCl水溶液,聚电解质为聚酸类电解质或聚碱类电解质中的一种,聚电解质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1-0.08wt%,NaCl水溶液为浓度为0.2-2.0M的氯化钠溶液,陶瓷颗粒悬浮液中陶瓷纳米粉的质量百分比为1.0-10wt%。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酸类电解质为聚苯乙烯磺酸钠和聚甲基丙烯酸的一种,聚碱类电解质为聚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和聚乙酰亚胺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纳米粉的粒径为10-100纳米。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隔膜基质为聚丙烯PP膜或聚乙烯PE膜或聚丙烯/聚乙烯PP/PE复合膜。
12.一种复合隔膜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极组和非水电解液,所述电极组和非水电解液密封在电池壳体内;所述电极组包括正极、负极及复合隔膜;所述正极包括正极导电基体及涂覆和/或填充在正极导电基体上的正极活性材料;所述负极包括负极导电基体及涂覆和/或填充在负极导电基体上的负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隔膜为陶瓷复合隔膜;所述的陶瓷复合隔膜由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和聚电解质组成,所述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中,氧化钇的质量比例为8-13wt%。,氧化锆的质量比例为87-92wt%;所述陶瓷复合隔膜聚电解质的质量比例占隔膜总重量的0.1-2.0wt%,陶瓷复合隔膜中聚电解质为聚酸类电解质和聚碱类电解质,聚酸类电解质和聚碱类电解质的质量比为1∶1;聚酸类电解质和聚碱类电解质交替组装于陶瓷隔膜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复合隔膜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酸类电解质由聚苯乙烯磺酸钠和聚甲基丙烯酸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组成;聚碱类电解质由聚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和聚乙酰亚胺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复合隔膜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酸类电解质的聚苯乙烯磺酸钠和聚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质量比在1∶1-1∶9之间,聚碱类电解质的聚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和聚乙酰亚胺混合物质量比在1∶1-1∶9之间。
15.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复合隔膜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正极制备、负极制备、复合隔膜制备和将正极、负极及复合隔膜组装成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聚酸类电解质材料分散于溶液中,溶液为浓度为0.2-2.0M的氯化钠溶液,聚酸类电解质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1.5wt%;
(2)将聚碱类电解质材料分散于溶液中,溶液为浓度为0.2-2.0M的氯化钠溶液,聚碱类电解质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1.8wt%;
(3)将商售的多孔陶瓷薄膜浸渍于步骤(1)制得到的溶液中浸泡20-60分钟后,取出晾干;
(4)将经过步骤(3)浸泡晾干的多孔陶瓷薄膜浸渍于步骤(2)制得的溶液中浸泡20-60分钟后,取出晾干;
(5)重复步骤(3)与步骤(4)的浸渍过程3~5次,制得陶瓷复合隔膜。
16.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复合隔膜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正极制备、负极制备、复合隔膜制备和将正极、负极及复合隔膜组装成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聚碱类电解质分散于溶液中,溶液为浓度为0.2-2.0M的氯化钠溶液,聚碱类电解质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1.8wt%;
(2)将聚酸类电解质材料分散于溶液中,溶液为浓度为0.2-2.0M的氯化钠溶液,聚酸类电解质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1.5wt%;
(3)将商售的聚合物隔膜基质浸渍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浸泡10-40分钟后,取出热风吹干;
(4)将经过步骤(3)处理的隔膜基质浸渍于步骤(2)制得到的溶液中,浸泡20-60分钟后取出晾干;
(5)将经过步骤(4)处理的隔膜基质浸渍于步骤(1)制得的溶液中,浸泡20-60分钟后取出晾干;
(6)重复3~5次步骤(4)与步骤(5);
(7)将商售的陶瓷纳米粉分散在步骤(1)制得的溶液中,静置20-60分钟后,用离心方法将陶瓷纳米粉与步骤(1)制得的溶液分离,用蒸馏水洗涤3~5次分离出的陶瓷纳米粉;
(8)将经过步骤(7)处理的陶瓷纳米粉分散于步骤(2)制得的溶液中,静置20-60分钟后,用离心方法将陶瓷纳米粉与步骤(2)制得的溶液分离,用蒸馏水洗涤3~5次分离出的陶瓷纳米粉;
(9)将经过步骤(8)处理的陶瓷纳米粉重复步骤(7)和步骤(8)3~5次;
(10)将经过步骤(9)处理的陶瓷纳米粉分散到分散剂中,制成陶瓷颗粒悬浮液;
(11)将经过步骤(6)处理的隔膜基质浸渍于步骤(10)的陶瓷颗粒悬浮液中20-60分钟,取出后于40-100℃烘干即得到陶瓷复合隔膜。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复合隔膜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符合隔膜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为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质量比浓度为0.5wt%-3wt%。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复合隔膜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复合隔膜的陶瓷颗粒悬浮液的分散剂为含有聚电解质的NaCl水溶液,聚电解质为聚酸类电解质或聚碱类电解质中的一种,聚电解质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1-0.08wt%,NaCl水溶液为浓度为0.2-2.0M的氯化钠溶液,陶瓷颗粒悬浮液中陶瓷纳米粉的质量百分比为1.0-10wt%。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复合隔膜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酸类电解质为聚苯乙烯磺酸钠和聚甲基丙烯酸的一种,聚碱类电解质为聚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和聚乙酰亚胺中的一种。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复合隔膜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复合隔膜的陶瓷纳米粉的粒径为10-100纳米。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复合隔膜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复合隔膜的聚合物隔膜基质为聚丙烯PP膜或聚乙烯PE膜或聚丙烯/聚乙烯PP/PE复合膜。
CN2010102420396A 2010-07-27 2010-07-27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及应用该隔膜的锂离子电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138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420396A CN101913862B (zh) 2010-07-27 2010-07-27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及应用该隔膜的锂离子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420396A CN101913862B (zh) 2010-07-27 2010-07-27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及应用该隔膜的锂离子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3862A CN101913862A (zh) 2010-12-15
CN101913862B true CN101913862B (zh) 2012-07-25

Family

ID=43321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4203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13862B (zh) 2010-07-27 2010-07-27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及应用该隔膜的锂离子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138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87540B2 (en) * 2011-05-31 2016-03-1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eparators for a lithium ion battery
CN103137929A (zh) * 2011-11-24 2013-06-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含有该隔膜的锂离子电池
US10128481B2 (en) * 2014-02-18 2018-11-1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Lithium-based battery separator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3956451B (zh) * 2014-05-16 2017-01-04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陶瓷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92505B (zh) * 2014-05-26 2016-11-23 常州大学 一种提高聚丙烯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亲水性及热稳定性的方法
KR20160057118A (ko) * 2014-11-13 2016-05-2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배터리 셀에 장착되는 복합분리막 및 그 제작 방법
CN105932209B (zh) * 2016-05-10 2019-03-12 宁波莲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作为锂离子电池用的陶瓷涂覆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48722B (zh) * 2019-12-13 2021-03-23 河南大学 有机无机复合锂离子传导隔膜、其制备方法及利用其得到的锂氧电池
CN111370624B (zh) * 2020-03-20 2022-05-03 江苏师范大学 一种商用锂离子电池改性隔膜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8881A (zh) * 2004-03-29 2007-03-28 株式会社Lg化学 具有两种隔膜的电化学电池
CN1988241A (zh) * 2005-12-23 2007-06-2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02347A (zh) * 2004-09-02 2007-07-18 株式会社Lg化学 有机/无机复合多孔薄膜和由其制备的电化学装置
CN101326658A (zh) * 2005-12-06 2008-12-17 Lg化学株式会社 具有形态梯度的有机/无机复合隔膜、其制造方法和含该隔膜的电化学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106881A (ko) * 2008-10-22 2008-12-0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분리막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기 화학 소자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8881A (zh) * 2004-03-29 2007-03-28 株式会社Lg化学 具有两种隔膜的电化学电池
CN101002347A (zh) * 2004-09-02 2007-07-18 株式会社Lg化学 有机/无机复合多孔薄膜和由其制备的电化学装置
CN101326658A (zh) * 2005-12-06 2008-12-17 Lg化学株式会社 具有形态梯度的有机/无机复合隔膜、其制造方法和含该隔膜的电化学装置
CN1988241A (zh) * 2005-12-23 2007-06-2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3862A (zh) 2010-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3862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及应用该隔膜的锂离子电池
CN109004271B (zh) 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064707B (zh) 无机/有机复合隔膜、其制备方法及含该隔膜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7293811B (zh) 电池
CN105958008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正极片、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3187551B (zh) 一种锂离子液流电池
CN107978732B (zh) 极片及电池
CN111952663A (zh) 一种界面修饰的固态石榴石型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66822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多层包覆钛酸锂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37304B (zh) 一种隔膜及利用该隔膜制备复合电极对的方法
CN107808944A (zh) 用于金属锂负极保护的多孔MOF/CNFs复合材料
CN107732293A (zh) 类三明治结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05470564A (zh) 一种固体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06450116A (zh) 新型锂离子电池用疏水性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隔膜
CN106356488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或锂硫电池用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538573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Dai et al. A solid state energy storage device with supercapacitor–battery hybrid design
CN105428614A (zh) 一种氮元素掺杂多孔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69543A (zh) 一种石墨烯包覆硫/微孔碳球复合正极材料
CN104966814A (zh) 一种高安全性的金属锂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51693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多金属氧酸锂盐陶瓷隔膜
CN108155324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双功能涂覆型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Li et al. Thermostable and nonflammable polyimide/zirconia compound separator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with superior electrochemical and safe properties
CN106450106A (zh) 汽车用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47035A (zh) 高孔隙率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高功率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504

Address after: Ganjingzi District of Dalia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116000 Yi Xin Street No. 16 unit 1 3 floor No. 2

Patentee after: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alian) Co., Ltd.

Address before: 116026 No. 1, Ling Hai Road, Ganjingzi District, Liaoning, Dalian

Patentee before: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906

Address after: 200000 Shanghai free trade zone GuoShouJing Road No. 351 Building No. 2 room A676-09

Patentee after: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anghai)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Ganjingzi District of Dalia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116000 Yi Xin Street No. 16 unit 1 3 floor No. 2

Patentee before: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alian)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