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1189A -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现设备和记录/再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现设备和记录/再现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11189A CN101911189A CN2008801244843A CN200880124484A CN101911189A CN 101911189 A CN101911189 A CN 101911189A CN 2008801244843 A CN2008801244843 A CN 2008801244843A CN 200880124484 A CN200880124484 A CN 200880124484A CN 101911189 A CN101911189 A CN 1019111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district
- recorded
- information recording
- recording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83—Methods for assignment of alternate areas for defective area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5—Reproducing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20/10898—Overwriting or replacing recorded data
- G11B2020/10907—Overwriting or replacing recorded data using pseudo-overwriting, i.e. virtually or logically overwriting data on WORM media by remapping recorded blocks to alternate area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20/1873—Temporary defect structures for write-once discs, e.g. TDDS, TDMA or TDFL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8—Write-once disc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1—Blu-ray discs; Blue laser DVR dis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信息记录介质、一种记录和/或再现设备以及一种记录和/或再现方法,其中,可在实现逻辑盖写的信息记录介质中减少访问时间和查找操作的频率,从而允许噪声和功耗得以减少。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包括:第一区,用户数据被记录在第一区中,用于通过逻辑盖写来替换所述用户数据中的缺陷数据的替换数据被记录在第一区中;第二区,记录在第一区中的用户数据被复制并记录在第二区中,其中,当记录在第一区中的用户数据被复制并记录在第二区中时,用于替换缺陷数据的替换数据被复制并记录在本将记录所述缺陷数据的位置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各方面涉及一种信息记录介质、一种记录和/或再现设备以及一种记录和/或再现方法,所述方法使得记录在实现逻辑盖写的介质上的信息能够被更加有效地再现。
背景技术
高密度光盘(诸如蓝光盘(BD)和高清晰度数字通用盘(HD DVD))已经被研发出来并开始在市场上流通。对于这种光盘,已经尝试了用于增加光盘的容量的各种方法,例如,通过使用单波光源并在一个盘中堆叠多个记录和/或再现层来减少轨道间隔和凹坑。可以从致密盘(CD)、数字通用盘(DVD)、HD DVD和BD的发展看出所述尝试。除了用于增加光盘的容量的方法之外,在可记录BD(BD-R)盘的情况下,已经建议将逻辑盖写方法作为在相同的逻辑地址重写BD-R盘的数据的方法,以便更加方便地使用BD-R一次写入式盘。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由于更多的逻辑盖写操作被执行,所以数据的碎片增加,指示盖写的区域的数据量以及用于替换盖写的区域的区域也增加。因此,增加了数据访问时间。
图1A是示出典型的单层光盘的逻辑结构的示图。参照图1A,单层光盘包括内部带(inner zone)110、数据带(data zone)120和外部带(outer zone)130的排列。内部带110包括导入区111;数据带120包括内部备用区121、用户数据区122和外部备用区123;外部带130包括导出区131。根据对于单层光盘是否采用缺陷管理来确定内部备用区121和外部备用区123的分配。如果采用缺陷管理,则在上述备用区中记录用于替换缺陷数据的替换数据。
图1B是示出典型的双层光盘的逻辑结构的示图。参照图1B,双层光盘包括记录层0和记录层1。记录层0包括内部带0(140)、数据带0(150)和外部带0(160)的排列。内部带0(140)包括导入区141,数据带0150包括内部备用区0(151)、用户数据区0(152)和外部备用区0(153)。记录层1包括内部带1(170)、数据带1(180)和外部带1(190)的排列。内部带1(170)包括导出区171,数据带1(180)包括内部备用区1(181)、用户数据区1(182)和外部备用区1(183)。
现将描述在一次性写入式盘中的逻辑盖写。由于介质(例如,一次性写入式盘)的特性,无法在一次性写入式盘中对写入的区域进行物理上的盖写。然而,可实现数据看起来像是盖写在已经记录有数据的一部分一次性写入式盘上的技术。上述技术称为逻辑盖写。
图2是示出根据典型的技术分配三个轨道的一次性写入式盘的示图。可在盘划分为多个轨道之后使用所述盘,图2示出用户数据区122被划分为标号为1、2、3的三个轨道,并且数据被记录在轨道1的一部分以及轨道2的一部分中。在图2中,NWA指示下一可写入地址。在轨道1中,下一可写入地址被标记为NWA1。
图3A是示出以下典型技术的示图,其中,通过在轨道的未记录区域中分配替换区来在所述轨道中执行逻辑盖写。参照图3A,如果接收到在地址小于或低于轨道1的地址NWA1的区域(即,在已经记录有数据的区域(A)中)写入数据的请求,则将区域(A)注册为缺陷列表中的缺陷区域,或者,将区域(A)注册为单独的盖写列表中的缺陷区域。然后,区域(A)的数据被记录在从NWA1开始的区域(B)中。
图3B是示出以下典型技术的示图,其中,通过在与轨道分离的内部备用区121中分配替换区来在所述轨道中执行逻辑盖写。参照图3B,如果接收到在地址小于或低于轨道1的地址NWA1的区域(即,在已经记录有数据的区域(A)中)写入数据的请求,则将区域(A)注册为缺陷列表中的缺陷区域,或者,将区域(A)注册为单独的盖写列表中的缺陷区域。然后,区域(A)的数据被记录在内部备用区121的预定区域(B)中。
在按照上述方式执行逻辑盖写操作的盘中,再现设备参考缺陷列表或盖写列表,改为从替换区再现数据,所述数据本应从在列表中注册为缺陷区域的区域再现。缺陷列表或盖写列表被存储在导入区或单独的系统区域中。
图4A是示出缺陷列表的典型示例的示图,图4B是示出盖写列表的典型示例的示图。缺陷列表的第一条目指示用于替换记录在缺陷地址100h的数据的替换数据被记录在替换地址200000h。缺陷列表的第二条目指示用于替换记录在缺陷地址230h的数据的替换数据被记录在替换地址200001h,并且缺陷列表的第三条目指示用于替换记录在缺陷地址440h的数据的替换数据被记录在替换地址200002h。图4B示出的每个条目与图4A所示的相同,只是列表的名称彼此不同。
当按照上述方式实现一次性写入式盘中的逻辑盖写时,如果随着数据被记录而执行更多逻辑盖写操作,则增加了数据碎片,在所述数据碎片中,逻辑上连续的数据在物理上被分片然后被记录。
图5A是示出当通过在盘的轨道的未记录区域中分配替换区来在所述轨道中执行逻辑盖写时典型出现的数据碎片的示图。参照图5A,文件A和文件B被记录在轨道(即,轨道1)中。还示出:文件A的区域510中的数据被区域540中的替换数据替换,文件A的区域520中的数据被区域550中的替换数据替换,文件B的区域530中的数据被区域560中的替换数据替换。
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再现设备将读取文件A,则如下执行其再现顺序。也就是说,再现设备读取由标号1指示的一部分文件A,然后跳转到替换区域510的区域540,并读取由标号2指示的数据。然后,再现设备返回并读取由标号3指示的一部分文件A,然后跳转到替换区域520的区域550并读取由标号4指示的数据,然后,再现设备再次返回并读取由标号5指示的一部分文件A,从而完成文件A的读取。
图5B是示出当通过在与盘的轨道分离的备用区中分配替换区来在所述轨道中执行逻辑盖写时典型出现的数据碎片的示图。参照图5B,文件A和文件B被记录在轨道(即,轨道1)中。还示出:文件A的区域510中的数据被内部备用区121中的区域540中的替换数据替换,文件A的区域520中的数据被外部备用区123中的区域550中的替换数据替换,文件B的区域530中的数据被外部备用区123中的区域560中的替换数据替换。
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再现设备将读取文件A,则如下执行其再现顺序。也就是说,再现设备读取由标号1指示的一部分文件A,然后跳转到替换区域510的区域540,并读取由标号2指示的数据。然后,再现设备返回并读取由标号3指示的一部分文件A,然后跳转到替换区域520的区域550并读取由标号4指示的数据,然后,再现设备再次返回并读取由标号5指示的一部分文件A,从而完成文件A的读取。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如果如上所述,数据碎片由于逻辑盖写操作的增加而增加,则当文件被再现时将频繁发生对替换数据的查找操作,从而增加了访问或查找时间。此外,数据碎片增加了缺陷列表或盖写列表的大小,从而使得列表的管理更加困难。也就是说,缺陷列表或盖写列表的搜索时间增加,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注册新的条目,并且需要更多的管理区域来在导入区中记录缺陷列表或盖写列表。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各方面提供一种信息记录介质、一种记录和/或再现设备以及一种记录和/或再现方法,其中,可在实现逻辑盖写的信息记录介质中减少访问时间和查找操作的频率,从而允许噪声和功耗得以减少。
有益效果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各方面,可改善由逻辑盖写造成的碎片。由此,当数据被再现时,可减少访问时间,并且可减少查找操作的频率,从而减少噪声和功耗。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对本发明各方面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会变得清楚和更加容易理解,其中:
图1A是示出典型的单层光盘的逻辑结构的示图;
图1B是示出典型的双层光盘的逻辑结构的示图;
图2是示出根据典型的技术分配三个轨道的一次性写入式盘的示图;
图3A是示出以下典型技术的示图,其中,通过在轨道的未记录区域中分配替换区来在所述轨道中执行逻辑盖写;
图3B是示出以下典型技术的示图,其中,通过在与轨道分离的内部备用区中分配替换区来在所述轨道中执行逻辑盖写;
图4A是示出缺陷列表的典型示例的示图,图4B是示出盖写列表的典型示例的示图;
图5A是示出当通过在盘的轨道的未记录区域中分配替换区来在所述轨道中执行逻辑盖写时典型出现的数据碎片的示图;
图5B是示出当通过在与盘的轨道分离的备用区中分配替换区来在所述轨道中执行逻辑盖写时典型出现的数据碎片的示图;
图6A和图6B是示出当根据本发明一方面通过在轨道的未记录区域中分配替换区来执行逻辑盖写时在轨道中出现的数据碎片重组的示图;
图7A和图7B是示出当根据本发明一方面通过在与盘的轨道分离的备用区中分配替换区来在所述轨道中执行逻辑盖写时出现的数据碎片重组的示图;
图7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盖写列表的示例的示图;
图8是示出应用本发明一方面的具有多个记录层的盘的示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实现图9所示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的驱动器的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记录方法的操作的流程图;以及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再现方法的操作的流程图。
最佳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信息记录介质包括:第一区,用户数据被记录在第一区中,用于通过逻辑盖写来替换所述用户数据中的缺陷数据的替换数据被记录在第一区中;第二区,记录在第一区中的用户数据被复制并记录在第二区中,其中,当记录在第一区中的用户数据被复制并记录在第二区中时,用于替换缺陷数据的替换数据被复制并记录在本将记录所述缺陷数据的位置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信息记录介质的逻辑开始地址可对应于第二区的物理开始地址。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指示从第一区的开始地址到最后地址的数据被从第二区的开始地址到最后地址的数据所替换的信息可被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的预定区域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信息记录介质可包括多个记录层,其中,第一区包括所述多个记录层中的至少一个记录层,第二区包括所述多个记录层中的至少一个其它的记录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包括在第二区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的记录层可被指定为有效记录层,关于有效记录层的信息可被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的预定区域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用于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的设备包括:拾取器,用于在包括第一区的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其中,用户数据被记录在第一区中,用于通过逻辑盖写来替换所述用户数据中的缺陷数据的替换数据被记录在第一区中;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拾取器将记录在第一区中的用户数据复制并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二区中,并且当记录在第一区中的用户数据被复制并记录在第二区中时,控制拾取器将用于替换缺陷数据的替换数据复制并记录在本将记录所述缺陷数据的位置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控制单元还可控制拾取器将指示从第一区的开始地址到最后地址的数据被从第二区的开始地址到最后地址的数据替换的信息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的预定区域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将数据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方法包括:复制记录在第一区中的用户数据,并将复制的用户数据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第二区中,其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包括第一区,用户数据被记录在第一区中,用于通过逻辑盖写来替换所述用户数据中的缺陷数据的替换数据被记录在第一区中,其中,当记录在第一区中的用户数据被复制并记录在第二区中时,用于替换缺陷数据的替换数据被记录在本将记录所述缺陷数据的位置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从包括第一区的信息记录介质再现数据的设备,其中,用户数据被记录在第一区中,用于通过逻辑盖写来替换所述用户数据中的缺陷数据的替换数据被记录在第一区中,所述设备包括:拾取器,用于从信息存储介质读取数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拾取器从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二区读取用户数据,其中,记录在第一区中的用户数据被复制并记录在第二区中,用于替换所述缺陷数据的替换数据被复制并记录在本将记录所述缺陷数据的位置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从包括第一区的信息记录介质再现数据的方法,其中,用户数据被记录在第一区中,用于通过逻辑盖写来替换所述用户数据中的缺陷数据的替换数据被记录在第一区中,所述方法包括:从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二区再现用户数据,其中,记录在第一区中的用户数据被复制并记录在第二区中,用于替换缺陷数据的替换数据被复制并记录在本将记录所述缺陷数据的位置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信息记录介质包括:一个或多个区域,所述一个或多个区域包含:包括缺陷数据的文件、逻辑上与所述文件连续但物理上与所述文件分离的缺陷数据的替换数据;另一区域,所述另一区域包含所述文件的副本,该副本不包括所述缺陷数据,所述文件的副本与所述替换数据在逻辑上和物理上变得完整无缺。
发明方式
现将详细参照本发明的各方面,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指示相同的部件。以下通过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各方面,以便解释本发明。
本发明的各方面提出:当使用一次性写入式盘或者完成一次性写入式盘时,由于逻辑盖写而分离的数据被收集、排列和复制,从而允许数据被一次性读取,而不需要访问包含分离的数据的许多位置来读取碎片重组的数据。
图6A和图6B是示出当根据本发明一方面通过在轨道的未记录区域中分配替换区来执行逻辑盖写时在轨道中出现的数据碎片重组的示图。图6A示出在根据本发明各方面执行碎片重组之前的盘。
参照图6A,一次性写入式盘包括内部备用区(ISA)610、用户数据区620和外部备用区(OSA)630。在用户数据区620的轨道1中,文件A和文件B被记录。文件A包括标号为1-5的部分数据(以下,称为数据1到数据5),文件B包括标号为6-8的部分数据(以下,称为数据6到数据8)。在图6A中示出文件A的数据2被替换数据9替换,文件A的数据4被替换数据10替换,文件B的数据7被替换数据11替换。在本发明的这一方面,数据2、数据4和数据7是有缺陷的数据(或缺陷数据)。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替换数据9、替换数据10和替换数据11是各个数据2、数据4和数据7的无缺陷数据。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数据2、数据4和数据7可以不是有缺陷的数据,而分别包含数据2、数据4和数据7的一次性写入式盘的区域可以是有缺陷的区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替换数据9是数据2的副本,替换数据10是数据4的副本,替换数据11是数据7的副本。
在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应理解:有缺陷的数据的起因可能是由于在包含数据的区域(即,有缺陷的区域)中的潜在缺陷。例如,所述区域中的潜在缺陷会妨碍对数据或部分数据进行无差错的记录(或写入)和/或再现(或读取)。
以下,将讨论涉及对有缺陷的数据进行替换的本发明的各方面。然而,应理解:本发明的各方面可应用于上述涉及有缺陷的区域而非有缺陷的数据的情况、涉及有缺陷的区域与有缺陷的数据相混合的情况和/或涉及有缺陷的区域的情况,其中,所述有缺陷的区域造成数据的错误记录和/或再现以致产生有缺陷的数据。
图6B示出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执行碎片重组后的图6A的盘。参照图6B,第一区(区域1)的用户数据被复制并记录在第二区(区域2)中。在这种情况下,在缺陷数据(即,有缺陷的数据)将被复制或定位到的地址,改为复制并记录替换所述缺陷数据的替换数据。也就是说,参照复制到第二区(区域2)中的数据的排列,替换数据2的替换数据9被复制并记录在数据1之后。然后,替换数据4的替换数据10被复制并记录在数据3之后。然后,替换数据7的替换数据11被复制并记录在数据6之后。因此,文件A和文件B的全部数据在第二区(区域2)中被完整无缺得记录而不会被分为碎片。在本发明的这一方面,第一区(区域1)是指包含分片的文件或数据的盘的区域,第二区(区域2)是指包含(将包含)从第一区将分片的文件或数据进行碎片重组的副本的盘的区域。在本发明的各个方面中,替换数据是指非缺陷数据或无差错数据。
图7A和图7B是示出当根据本发明一方面通过在与盘的备用区中分配替换区来在盘的轨道中执行逻辑盖写时出现的数据碎片的示图。图7A示出在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执行碎片重组之前的盘。
参照图7A,一次性写入式盘包括:内部备用区(ISA)710、用户数据区720和外部备用区(OSA)730。在用户数据区720的轨道1中,文件A和文件B被记录,在附图中示出文件A的数据2被替换数据9替换,文件A的数据4被替换数据10替换,文件B的数据7被替换数据11替换。如图7A所示,替换数据9、10和11被记录在ISA 710中。
图7B示出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执行碎片重组后的图7A的盘。参照图7B,第一区(区域1)的用户数据被复制并记录在第二区(区域2)中。在这种情况下,在缺陷数据(即,有缺陷的数据)将被复制或定位到的地址,改为复制并记录替换所述缺陷数据的替换数据。也就是说,参照复制到第二区中的数据的排列,替换数据2的替换数据9被复制并记录在数据1之后。然后,替换数据4的替换数据10被复制并记录在数据3之后。然后,替换数据7的替换数据11被复制并记录在数据6之后。因此,文件A和文件B的全部数据在第二区(区域2)中被完整无缺得记录而不会被分为碎片。在本发明的这一方面,第一区(区域1)是指包含具有缺陷数据的文件或数据的盘的区域,第二区(区域2)是指包含(将包含)从第一区和备用区将分片的文件或数据进行碎片重组的副本的盘的区域。
通过这种方式,如果盘的分片由于盘的逻辑盖写和缺陷管理而增加,则主机设备可确定是否执行盘的分片重组。在文件系统中,数据(包括文件系统数据)的整个容量被确认,如果可连续(或完整无缺)地记录数据的区域大于将被记录的数据的大小,则可在物理上连续记录由于盘的逻辑盖写或缺陷管理而被分片的数据。也就是说,来自盘的一个或多个区域的分片数据通过被完整无缺得复制到盘的另一区域而被碎片重组从而处于逻辑和物理上连续的序列中。
关于在数据的碎片重组之后连接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可根据两种方法来执行它们的连接。一种方法为在逻辑块地址(lba)与物理扇区号(psn)之间重新建立关系。也就是说,如果在先前的关系中lba(n)对应于psn(n+k),则重新指定的第二区的开始地址被分配为lba 0。也就是说,可形成新的关系,使得lba(n)可对应于psn(n+k+t)。在这种情况下,t可以是第一区的大小。
用于在数据的碎片重组之后连接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另一方法将使用典型的缺陷列表或盖写列表。如果在多个块中连续出现缺陷,则可按照连续的间隔将缺陷注册在缺陷列表或盖写列表中。例如,如果图7B所示的第一区的开始地址和结束地址分别是a和b,并且图7B所示的第二区的开始地址和结束地址分别是a’和b’,则缺陷列表或盖写列表可具有图7C所示的条目。也就是说,图7C所示的条目指示开始地址为a、结束地址为b的缺陷区域被开始地址为a’、结束地址为b’的替换区域所替换。
图8是示出应用本发明一方面的具有多个记录层的盘的示图。如图8所示,多层盘包括:记录层0(810)、记录层1(820)、记录层2(830)、记录层3(840)和记录层4(850)。
在图8中,分片的数据被包括在记录层0(810)到记录层2(830)中,记录层0(810)到记录层2(820)被指定为第一区。此外,包括在第一区中的用户数据(分片的数据)在记录层3(840)和记录层4(850)形成的第二区中被碎片重组。在执行碎片重组之后,记录层0(810)到记录层2(830)被指定为无效记录层,记录层3(840)和记录层4(850)被指定为有效记录层。关于这些有效记录层的信息被记录在盘的预定区域中。在本发明的各方面中,关于这些无效记录层的信息也可被记录在盘的所述预定区域或者盘的另一预定区域中。
再次参照图8,关于有效记录层的信息可被记录在记录层0(810)的预定区域811、记录层1(820)的预定区域812、记录层2(830)的预定区域813、记录层3(840)的预定区域814以及记录层4(850)的预定区域815中。因此,关于有效记录层的多个标记(或一个标记)860可被记录在上述预定区域中或者被记录在上述预定区域中。可通过8比特来形成关于有效记录层的标记860,从而允许将被指示的有效记录层多达总共8层。然而,在图8所示的示例中,直到记录层4(850)的记录层被指示为有效记录层。在其它方面,可通过8以外的多个比特来形成关于有效记录层的标记860。
在本发明的各方面中,可通过将标记860的相应比特设置为1来指示有效记录层。在图8所示的示例中,有效记录层标记被记录在每一个记录层中。然而,本发明的各方面并不受限于此,有效记录层标记仅需要被记录在至少一个记录层中。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的示意性框图。参照图9,记录和/或再现设备包括:写入/读取单元910和控制单元920。
根据控制单元920的控制,写入/读取单元910将数据记录在作为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信息记录介质的一次性写入式盘600上,并从一次性写入式盘600读取记录的数据。一次性写入式盘600包括记录有用户数据和替换数据的第一区。在本发明的各方面中,替换数据是指用于替换用户数据内的特定缺陷数据以便对所述缺陷数据进行逻辑盖写的数据。所述设备的记录方面以及所述设备的再现方面可被实现为分离的装置,或者可被实现为如图9所示的一个系统。
控制单元920控制写入/读取单元910,从而数据可被记录在一次性写入式盘600上或者数据可被从一次性写入式盘读取。当数据被记录时,控制单元920控制写入/读取单元910的拾取器(未示出),从而记录在第一区中的用户数据可被复制并记录在一次性写入式盘600的第二区中,用于替换缺陷数据的替换数据可被复制并记录在将(或本将)记录所述缺陷数据的位置中。在这种情况下,在复制并记录用户数据和替换数据之后,控制单元920可使得信息记录介质的逻辑开始地址对应于第二区的物理开始地址,或者可通过使用指示从第一区的开始地址到最后地址的数据被从第二区中的开始地址到最后地址的数据所替换的信息来管理第二区的地址。
此外,当一次性写入式盘600包括多个记录层时,第一区可包括所述多个记录层中的一个或多个记录层,第二区可包括所述多个记录层中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的记录层。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920可将包括在第二区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其它的记录层指定为有效记录层,并控制拾取器,使得关于第二区中的有效记录层的信息可被记录在一次性写入式盘600的预定区域中。
当数据被再现时,控制单元920控制拾取器,从而可从一次性写入式盘的第二区读取包括替换数据的用户数据。此外,控制单元920还控制拾取器,从而可从一次性写入式盘600的预定区域读取指示从第一区的开始地址到最后地址的数据被从第二区中的开始地址到最后地址的数据所替换的信息。此外,控制单元920还控制拾取器,从而可从一次性写入式盘600的预定区域读取关于有效记录层(其为包括在第二区中并被指定为有效记录层的记录层)的信息。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实现图9所示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的驱动器的框图。参照图10,所述驱动器包括被构造为写入/读取单元910的拾取器。一次性写入式盘600被置于拾取器中。此外,驱动器包括控制单元920,所述控制单元920包括:主机I/F 921、DSP 922、RF AMP 923、伺服器924和系统控制器925。
当数据被记录时,主机I/F 921从主机设备(未示出)接收将被记录的数据以及记录命令。系统控制器925执行为了记录所需的初始化。DSP 922添加诸如奇偶校验数据的附加数据,用于对所接收的将被记录的数据进行纠错,从而执行ECC编码,然后,DSP 922经由预定的方法来调制ECC编码的数据。RF AMP 923将从DSP 922输出的数据转换为RF信号。拾取器910将从RFAMP 923输出的RF信号记录在一次性写入式盘600上。伺服器924通过从系统控制器925接收伺服控制所需的命令对拾取器910进行伺服控制。另外,当数据被记录时,系统控制器925命令拾取器910读取记录的数据或记录诸如临时管理信息的预定信息,以便执行根据本发明各方面的缺陷管理。
当数据被再现时,主机I/F 921从主机设备(未示出)接收再现命令。系统控制器925执行用于再现所需的初始化。拾取器910将激光束辐射到一次性写入式盘600上,并输出通过接收从一次性写入式盘600反射的激光束而获得的光信号。RF AMP 923将从拾取器910输出的光信号转换为RF信号,并将从RF信号获得的调制数据发送到DSP 922,同时将从RF信号获得的用于控制的伺服信号发送到伺服器924。DSP 922对所述调制数据进行解调,并输出经过ECC纠错获得的数据。同时,伺服器924从RFAMP 923接收伺服信号,并从系统控制器925接收用于伺服控制所需的命令,所述伺服器924对拾取器910执行伺服控制。主机I/F 921将从DSP 922接收的数据发送到主机装置。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记录方法的操作的流程图。在包括第一区(第一区中记录有用户数据和替换数据,其中,替换数据是指替换所记录的用户数据内的特定缺陷数据从而对缺陷数据进行逻辑盖写的数据)的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在第一区中的用户数据被复制并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二区中(操作1110)。当记录在第一区中的用户数据被复制并记录在第二区中时,替换所述缺陷数据的替换数据也被复制并记录在本将记录所述缺陷数据的位置中(操作1120)。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再现方法的操作的流程图。信息记录介质被装载(操作1210),其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用户数据被记录在第一区中,并且,替换所记录的用户数据内的特定缺陷数据从而对缺陷数据进行逻辑盖写的替换数据被记录在第一区中,碎片重组的用户数据被记录在第二区中。然后,从信息存储介质的第二区再现碎片重组的用户数据(操作1220)。在本发明的各方面中,替换数据是指用于替换用户数据中的缺陷数据的数据,所述数据被复制并记录在用户数据内的本将在用户数据未被碎片重组的情况下被所述缺陷数据占据的位置中。
现将解释作为缺陷管理的结果,除了发生碎片效应之外,还由于逻辑盖写而降低了访问性能。为了进行解释,假设介质(诸如盘)的整个容量是C,其中记录的数据量是W,其中的逻辑盖写区域与整个区域的比率是Q,所述介质的平均搜索时间是S。此外,假设盖写的区域以及其中用于盖写操作的替换区域具有同样的概率分布(均匀分布)。盘旋转潜伏时间(rotation latency)被忽略。
用于再现介质中所记录数据而额外延长的访问时间为(W/块大小)×Q×S×2。随着W的增加,很可能Q也增加。盘被使用得越多,访问时间呈指数增加。
如果盘的整个容量是50GB,记录的数据是25GB,逻辑盖写区域的比率是5%,平均搜索时间是50ms,盘的块大小是2048字节,则将增加的访问时间是(25GB/2048)×0.05×50ms×2=122070s=17小时。由此,可以推断如果在盘的整个容量的大约一半被使用时仅发生1%的盖写,则大约3小时的额外需要的时间将被加到访问时间。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各方面,由逻辑盖写造成的碎片可被改善。由此,当数据被再现时,可减少访问时间并减少搜索操作的频率,从而减少噪声和功耗。
本发明的各方面还可被实现为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的计算机可读代码。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是可存储其后可由计算机系统读取的数据的任何数据存储装置。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示例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光数据存储装置和载波(诸如通过互联网的传输)。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还可分布于联网的计算机系统,从而以分布方式来存储和执行计算机可读代码。
如上所述,当部分数据在物理上分到不同的区域时出现数据的碎片。也就是说,如果包含部分数据的盘的区域是有缺陷的,则在盘的有缺陷区域中的部分数据被记录在盘的没有缺陷的其它区域中。在本发明的各方面中,分片的数据按照逻辑和物理顺序被重新写入盘的非缺陷区域中,从而数据不再被分片或不再包含缺陷数据。
尽管针对有缺陷的区域讨论了本发明的各方面,但是应理解:潜在区域不需要是有缺陷的,相反,一部分数据可以是有缺陷的。本发明的各方面可等同地应用于上述情况,原因在于:由于包含有缺陷的数据的区域无法利用一次性写入式盘中的非缺陷(或校正)数据来重写,所以当有缺陷的数据需要被写入一次性写入式盘的另一区域时,出现数据的碎片。当非缺陷(或校正)数据被写入一次性写入式盘的另一区域中时,出现数据的碎片。在本发明的各方面中,可按照逻辑和物理顺序在盘的另一区域中重新写入分片数据(包括非缺陷(或校正)数据),从而所述数据不再分片或不再包含缺陷数据。
尽管针对盘或一次性写入式盘讨论了本发明的各方面,但是本发明的各方面可应用于普通的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可重写盘。
在各个方面中,“至少一个”以及“和/或”实质从可用部件中选择的可选方案,从而包括一个或多个部件。例如,如果可用的部件包括部件X、Y和Z,则“至少一个”以及“和/或”是指X、Y、Z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Claims (30)
1.一种信息记录介质包括:
第一区,用户数据被记录在第一区中,用于通过逻辑盖写来替换所述用户数据中的缺陷数据的替换数据被记录在第一区中;
第二区,记录在第一区中的用户数据被复制并记录在第二区中,
其中,当记录在第一区中的用户数据被复制并记录在第二区中时,用于替换缺陷数据的替换数据被复制并记录在本将记录所述缺陷数据的位置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信息记录介质的逻辑开始地址对应于第二区的物理开始地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指示从第一区的开始地址到最后地址的数据被从第二区的开始地址到最后地址的数据所替换的信息被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的预定区域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包括多个记录层,
其中,第一区包括所述多个记录层中的至少一个记录层,第二区包括所述多个记录层中的至少一个其它的记录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包括在第二区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的记录层被指定为有效记录层,关于有效记录层的信息被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的预定区域中。
6.一种用于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拾取器,用于在包括第一区的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其中,用户数据被记录在第一区中,用于通过逻辑盖写来替换所述用户数据中的缺陷数据的替换数据被记录在第一区中;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拾取器将记录在第一区中的用户数据复制并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二区中,并且当记录在第一区中的用户数据被复制并记录在第二区中时,控制拾取器将用于替换缺陷数据的替换数据复制并记录在本将记录所述缺陷数据的位置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将信息记录介质的逻辑开始地址设置为对应于第二区的物理开始地址。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控制单元还控制拾取器将指示从第一区的开始地址到最后地址的数据被从第二区的开始地址到最后地址的数据替换的信息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的预定区域中。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信息记录介质包括多个记录层,第一区包括所述多个记录层中的至少一个记录层,第二区包括所述多个记录层中的至少一个其它的记录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控制单元还将包括在第二区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的记录层指定为有效记录层,并控制拾取器将关于有效记录层的信息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的预定区域中。
11.一种将数据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复制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一区中的用户数据,并将复制的用户数据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第二区中,第一区是记录有用户数据并记录有用于通过逻辑盖写来替换所述用户数据中的缺陷数据的替换数据的区域,其中,当记录在第一区中的用户数据被复制并记录在第二区中时,用于替换缺陷数据的替换数据被记录在本将记录所述缺陷数据的位置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信息记录介质的逻辑开始地址对应于第二区的物理开始地址。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指示从第一区的开始地址到最后地址的数据被从第二区的开始地址到最后地址的数据所替换的信息被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的预定区域中。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包括多个记录层,第一区包括所述多个记录层中的至少一个记录层,第二区包括所述多个记录层中的至少一个其它的记录层。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包括在第二区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的记录层指定为有效记录层,并且将关于有效记录层的信息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的预定区域中。
16.一种用于从信息记录介质再现数据的设备,其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包括第一区,用户数据被记录在第一区中,用于通过逻辑盖写来替换所述用户数据中的缺陷数据的替换数据被记录在第一区中,所述设备包括:
拾取器,用于从信息存储介质读取数据;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拾取器从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二区读取用户数据,其中,记录在第一区中的用户数据被复制并记录在第二区中,用于替换所述缺陷数据的替换数据被复制并记录在本将记录所述缺陷数据的位置中。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将信息记录介质的逻辑开始地址设置为对应于第二区的物理开始地址。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控制单元还控制拾取器从信息记录介质的预定区域读取指示从第一区的开始地址到最后地址的数据被从第二区的开始地址到最后地址的数据替换的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信息记录介质包括多个记录层,第一区包括所述多个记录层中的至少一个记录层,第二区包括所述多个记录层中的至少一个其它的记录层。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控制单元还控制拾取器从信息记录介质的预定区域读取将包括在第二区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的记录层指定为有效记录层的信息。
21.一种从包括第一区的信息记录介质再现数据的方法,其中,用户数据被记录在第一区中,用于通过逻辑盖写来替换所述用户数据中的缺陷数据的替换数据被记录在第一区中,所述方法包括:
从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二区再现用户数据,其中,记录在第一区中的用户数据被复制并记录在第二区中,用于替换缺陷数据的替换数据被复制并记录在本将记录所述缺陷数据的位置中。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信息记录介质的逻辑开始地址对应于第二区的物理开始地址。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信息记录介质的预定区域再现指示从第一区的开始地址到最后地址的数据被从第二区的开始地址到最后地址的数据替换的信息。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信息记录介质包括多个记录层,第一区包括所述多个记录层中的至少一个记录层,第二区包括所述多个记录层中的至少一个其它的记录层。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信息记录介质的预定区域再现将包括在第二区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的记录层指定为有效记录层的信息。
26.一种信息记录介质,包括:
一个或多个区域,所述一个或多个区域包含:包括缺陷数据的文件、逻辑上与所述文件连续但物理上与所述文件分离的缺陷数据的替换数据;以及
另一区域,所述另一区域包含所述文件的副本,该副本不包括所述缺陷数据,所述文件的副本与所述替换数据在逻辑上和物理上是完整无缺的。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标记被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中,所述标记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区域指定为无效,从而所述一个或多个区域中的数据不可被记录和/或再现设备访问。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标记被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中,所述标记将所述另一区域指定为有效,从而所述另一区域中的数据可被记录和/或再现设备访问。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信息记录介质的逻辑开始地址对应于所述另一区域的物理开始地址。
30.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包括指示从包含包括缺陷数据的文件的区域的开始地址到最后地址的数据被从所述另一区域的开始地址到最后地址的数据替换的信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8-0002928 | 2008-01-10 | ||
KR1020080002928A KR101453296B1 (ko) | 2008-01-10 | 2008-01-10 | 정보 저장 매체, 기록/재생 장치 및 기록/재생 방법 |
PCT/KR2008/003850 WO2009088136A1 (en) | 2008-01-10 | 2008-06-30 |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method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11189A true CN101911189A (zh) | 2010-12-08 |
CN101911189B CN101911189B (zh) | 2012-06-13 |
Family
ID=40851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12448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11189B (zh) | 2008-01-10 | 2008-06-30 |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现设备和记录/再现方法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291296B2 (zh) |
EP (1) | EP2240932B1 (zh) |
JP (1) | JP5161322B2 (zh) |
KR (1) | KR101453296B1 (zh) |
CN (1) | CN101911189B (zh) |
TW (1) | TWI384464B (zh) |
WO (1) | WO200908813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104328A2 (ko) * | 2009-03-10 | 2010-09-16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정보 저장 매체, 기록 재생 장치 및 기록 재생 방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42515A (en) * | 1989-11-13 | 1992-08-25 | North American Philips Corporation | Sector slip with address collision recovery for write once recording media |
JPH09160813A (ja) * | 1995-12-08 | 1997-06-20 | Sony Corp | ファイル管理装置 |
JPH11250592A (ja) * | 1998-03-04 | 1999-09-17 | Sony Corp | 情報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及び方法 |
WO2001048753A1 (fr) * | 1999-12-28 | 2001-07-05 |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 Disque optique reinscriptible a changement de phase dote partiellement d'une region rom et procedes d'enregistrement et d'effacement de donnees pour disques optiques |
HU229920B1 (hu) * | 1999-09-23 | 2015-01-28 |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Eljárás korong alakú adathordozón lévõ fájlok közvetlen írására és olvasására |
US6496913B1 (en) | 2000-02-22 | 2002-12-17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correcting fragmentation on optical storage media |
JP3629216B2 (ja) * | 2001-03-08 | 2005-03-16 | 株式会社東芝 | デフラグメンテーション機能を有するディスク記憶システム、及び同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フラグメンテーション方法 |
JP4012791B2 (ja) | 2002-09-10 | 2007-11-2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情報記録媒体のセクタの再配置方法および情報記憶装置 |
JP4606693B2 (ja) * | 2002-11-22 | 2011-01-0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再生装置、記録方法、再生方法 |
JP4026517B2 (ja) * | 2003-03-12 | 2007-12-26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記録媒体、記録装置、記録方法 |
JP4026519B2 (ja) * | 2003-03-12 | 2007-12-26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記録媒体、記録装置、再生装置、記録方法、再生方法 |
KR100739681B1 (ko) | 2003-03-24 | 2007-07-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한번 기록 정보 저장 매체에 있어서 오버라이트 방법 |
JP4846566B2 (ja) * | 2003-05-09 | 2011-12-28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1回だけ記録可能な光ディスク及び1回だけ記録可能な光ディスクからの管理情報の復元方法並びに装置 |
JP4633346B2 (ja) | 2003-05-12 | 2011-02-16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記録媒体、記録装置、記録方法 |
JP3861856B2 (ja) * | 2003-06-13 | 2006-12-2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記録再生装置、記録再生方法 |
JP2005129099A (ja) * | 2003-10-21 | 2005-05-19 |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情報記録方法、及び情報記録プログラム |
KR101009343B1 (ko) * | 2004-02-24 | 2011-01-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기록 방법, 호스트 장치, 기록/재생 장치, 광 기록 정보저장 매체 및 그 방법을 수행하는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컴퓨터 판독가능한 기록매체 |
KR20050086340A (ko) * | 2004-02-25 | 2005-08-3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1회 기록 가능한 광디스크에서 중첩 기록 방법과 중첩기록 장치, 재생 방법 및 재생 장치 |
JP2005251242A (ja) * | 2004-03-01 | 2005-09-15 |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媒体用の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情報記録媒体用の再生装置及び再生方法、記録又は再生制御用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並びに制御信号を含むデータ構造 |
TWI381374B (zh) * | 2004-03-18 | 2013-01-01 | Lg Electronics Inc | 其上具有重疊區塊資訊之記錄媒體和用以形成、記錄及重製記錄媒體之設備和方法 |
JP2005267239A (ja) * | 2004-03-18 | 2005-09-29 | 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 Netherlands Bv | 記憶装置及び記憶装置間でファイルを転送する方法 |
US7970988B2 (en) * | 2004-03-19 | 2011-06-28 | Lg Electronics Inc. | Recording medium with status information thereon which changes upon reformatting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the recording medium |
AU2005222770B2 (en) * | 2004-03-23 | 2010-03-04 | Lg Electronics Inc. |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data on/from recording medium |
KR100619016B1 (ko) * | 2004-05-06 | 2006-08-3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 기록 정보 저장 매체, 기록/재생 장치 및 호스트 장치 |
JP2007536676A (ja) * | 2004-05-10 | 2007-12-13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追記形ディスクに対するデータ記録/再生 |
US7940613B2 (en) * | 2004-06-15 | 2011-05-10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Drive device |
CN101853685B (zh) * | 2004-06-15 | 2012-06-2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驱动装置 |
CN101707061B (zh) * | 2004-06-15 | 2012-03-28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驱动装置 |
JP4675321B2 (ja) * | 2004-06-15 | 2011-04-20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ドライブ装置 |
EP1758115A4 (en) * | 2004-06-15 | 2013-03-13 | Panasonic Corp | CONTROL DEVICE |
KR20060046401A (ko) * | 2004-06-18 | 2006-05-1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기록매체 및 기록매체에의 데이터 기록방법 및 장치 |
US20070220194A1 (en) * | 2004-06-21 | 2007-09-20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System for covertly storing control information |
KR20060005208A (ko) * | 2004-07-12 | 2006-01-1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기록 장치, 재생 장치, 기록 방법, 재생 방법 및 광 기록정보 저장 매체 |
KR20060007143A (ko) * | 2004-07-19 | 2006-01-2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기록 매체를 포맷하기 위한 방법, 호스트 장치 및기록/재생 장치 |
KR20060010431A (ko) * | 2004-07-28 | 2006-02-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정보 저장 매체, 기록/재생 장치 및 기록/재생 방법 |
KR20060011075A (ko) * | 2004-07-29 | 2006-02-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정보 저장 매체, 기록/재생 장치 및 기록/재생 방법 |
KR100667758B1 (ko) * | 2004-07-30 | 2007-01-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정보 저장 매체, 기록/재생 장치 및 기록/재생 방법 |
KR101306265B1 (ko) * | 2004-08-02 | 2013-09-0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정보 저장 매체, 기록/재생 장치 및 기록/재생 방법 |
JP4379276B2 (ja) * | 2004-08-16 | 2009-12-0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記録方法、記録装置、再生方法、再生装置、記録媒体 |
KR20060019383A (ko) * | 2004-08-27 | 2006-03-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정보 저장 매체, 기록/재생 장치 및 기록/재생 방법 |
JP4561299B2 (ja) * | 2004-10-14 | 2010-10-13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交替処理方法、記録装置、記録システム |
US7447951B2 (en) * | 2004-10-25 | 2008-11-0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method of managing replacement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host apparatus |
KR20060040525A (ko) * | 2004-11-06 | 2006-05-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정보 저장 매체, 기록/재생 장치 및 기록/재생 방법 |
KR100716987B1 (ko) * | 2004-11-12 | 2007-05-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정보 저장 매체, 기록/재생 장치 및 기록/재생 방법 |
KR100667784B1 (ko) * | 2004-12-15 | 2007-01-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Low에 의한 rmw를 수행하는 기록/재생 장치, 그기록/재생 방법 및 그 정보 저장 매체 |
KR20060092543A (ko) * | 2005-02-18 | 2006-08-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정보 저장 매체, 기록/재생 장치 및 기록/재생 방법 |
KR20060099710A (ko) * | 2005-03-14 | 2006-09-2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정보 저장 매체, 기록 장치 및 그 기록방법 |
JP2006260376A (ja) * | 2005-03-18 | 2006-09-28 | Toshiba Corp | ストレージ装置およびメディアエラー回復方法 |
KR20060101700A (ko) * | 2005-03-21 | 2006-09-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정보 저장 매체, 기록/재생 장치 및 그 기록/재생 방법 |
KR20070023445A (ko) * | 2005-08-24 | 2007-02-2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정보저장매체의 재생호환성을 효율적으로 보장하는 방법,그 기록/재생 장치 및 그 정보 저장 매체 |
JP2007179666A (ja) * | 2005-12-28 | 2007-07-12 | Toshiba Corp |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及び情報記録方法 |
JP2007242178A (ja) * | 2006-03-10 | 2007-09-2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ファイルシステム欠陥処理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媒体 |
JP4933532B2 (ja) * | 2006-04-06 | 2012-05-16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追記型記録媒体に対するデータ記録方法及びデータ記録装置 |
US7669091B2 (en) * | 2006-05-30 | 2010-02-23 | Mediatek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fect replacement |
JP5049518B2 (ja) * | 2006-06-14 | 2012-10-17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記録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
JP2008003932A (ja) * | 2006-06-23 | 2008-01-10 | Sony Corp | データ記憶装置、データ記憶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KR20080065506A (ko) * | 2007-01-09 | 2008-07-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기록 재생 장치 및 방법, 그 정보 저장 매체 |
JP4882861B2 (ja) * | 2007-05-11 | 2012-02-22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再生装置、管理情報取得方法 |
JP4872815B2 (ja) * | 2007-06-11 | 2012-02-08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 |
US8009528B2 (en) * | 2007-06-14 | 2011-08-30 | Mediatek Inc. | Method for recover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of a recording mediu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JP4821731B2 (ja) * | 2007-07-27 | 2011-11-24 |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
2008
- 2008-01-10 KR KR1020080002928A patent/KR101453296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8-06-30 JP JP2010542150A patent/JP516132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6-30 WO PCT/KR2008/003850 patent/WO2009088136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6-30 EP EP08778514.3A patent/EP2240932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8-06-30 CN CN2008801244843A patent/CN10191118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7-10 TW TW097126162A patent/TWI384464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8-07-30 US US12/182,216 patent/US829129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90183054A1 (en) | 2009-07-16 |
US8291296B2 (en) | 2012-10-16 |
WO2009088136A1 (en) | 2009-07-16 |
KR101453296B1 (ko) | 2014-10-21 |
EP2240932A1 (en) | 2010-10-20 |
JP2011509495A (ja) | 2011-03-24 |
CN101911189B (zh) | 2012-06-13 |
EP2240932A4 (en) | 2014-05-21 |
JP5161322B2 (ja) | 2013-03-13 |
TWI384464B (zh) | 2013-02-01 |
KR20090077144A (ko) | 2009-07-15 |
TW200931401A (en) | 2009-07-16 |
EP2240932B1 (en) | 2019-01-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372673C2 (ru) | Оптический диск,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ефектной зоной на оптическом диске | |
RU2348989C2 (ru) | Оптический диск,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ефектной зоной на оптическом диске неперезаписываемого типа | |
AU2004237020B2 (en) | Write once optical disc,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vering disc management information from the write once optical disc | |
CN101685642B (zh) | 记录/再现设备以及记录/再现方法 | |
CN101071610A (zh) |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现设备和记录/再现方法 | |
US20060077872A1 (en) |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method | |
KR20050095899A (ko) | 1회 기록가능한 광디스크 및 1회 기록가능한 광디스크에있어서의 스페어영역 할당방법 및 장치 | |
JP2012528420A (ja) | 情報記録媒体、記録再生方法及び記録再生装置 | |
CN101911189B (zh) |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现设备和记录/再现方法 | |
US20060212650A1 (en) |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method | |
CN101536093B (zh) | 记录/再现方法、记录/再现设备及信息存储介质 | |
RU2361289C2 (ru) | Оптический диск однократной записи и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записи/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управляюще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на/с оптического диска | |
KR20100121806A (ko) | 기록매체, 데이터 기록/재생 방법 및 데이터 기록/재생 장치 | |
WO2007080982A1 (ja) |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情報記録媒体 | |
KR20050075125A (ko) | 광 기록 정보 저장 매체, 기록/재생 장치, 기록/재생 방법및 그 방법을 수행하는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컴퓨터판독가능한 기록매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13 Termination date: 20190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