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0720B -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0720B
CN101910720B CN2008801247786A CN200880124778A CN101910720B CN 101910720 B CN101910720 B CN 101910720B CN 2008801247786 A CN2008801247786 A CN 2008801247786A CN 200880124778 A CN200880124778 A CN 200880124778A CN 101910720 B CN101910720 B CN 1019107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ing device
distribution
distribution component
socket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477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10720A (zh
Inventor
吉川贵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10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07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107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07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4Direct backlight with lamp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12Electrical detai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4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warping-twis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在具备多个热阴极荧光管(放电管)(20a~20f)的照明装置(3)中,设置有:与多个热阴极荧光管的各热阴极荧光管(20a~20f)的电极部(20A)电连接的插座(21a~21f);和与多个插座(21a~21f)电连接,用于使多个热阴极荧光管(20a~20f)的配线(22b1~22b12)一体化的配线部件(22)。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特别涉及使用热阴极荧光管等放电管的照明装置、使用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例如在家庭用的电视接收装置中,如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代表的那样,具备作为与以往的布劳恩管相比具有薄型、轻量等优点的平板显示部的液晶面板的显示装置正在成为主流。在这样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设置有进行发光的照明装置和通过对来自设置于照明装置的光源的光起到光闸(shutter)作用来显示期望的图像的液晶面板。而且,在电视接收装置中,包含于电视广播的视频信号中的文字、图像等信息显示在液晶面板的显示面上。
此外,在上述照明装置中,根据光源相对于液晶面板的配置的方法不同大致分为正下方型和边缘光型,但是在具备20英寸以上的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一般使用比边缘光型更容易实现高亮度、大型化的正下方型的照明装置。即,正下方型的照明装置构成为将多个光源配置在液晶面板背后(非显示面),由于能够在液晶面板的最背面侧配置光源,因此能够使用多个光源,适合易于得到高亮度的高亮度化、大型化。此外,正下方型的照明装置的装置内部为中空构造,因此即使大型化,也能够保持轻量,因此适于高亮度化、大型化。而且,光源使用冷阴极管、热阴极荧光管等放电管。
此外,在如上所述的现有的照明装置中,例如如日本特开2000-149648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提案有以下方式:设置有作为光源的多个热阴极荧光管,并且在各热阴极荧光管的两端部设置插座,通过与该插座连接的电缆将各热阴极荧光管与点亮驱动电路连接。此外,在该现有的照明装置中,通过点亮驱动电路进行的高频点亮来驱动各热阴极荧光管。
发明内容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现有的照明装置中,根据液晶面板的大画面化、高亮度化等,要求增加热阴极荧光管等放电管的设置数量。
然而,在现有的照明装置中,当放电管的设置数量增加时,需要按每个放电管设置电缆等配线,不能够防止部件个数的增加。此外,在现有的照明装置中,由于按每个放电管均设置有配线,因此当放电管的设置数量增加时,会存在以下问题,即,配线的引绕处理等配线处理需要的时间和人工显著增加,此外组装操作性也显著降低。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增加放电管的设置数量也能够削减部件个数并且能够改善组装操作性的照明装置、使用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其具备多个放电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上述多个放电管的各放电管的电极部电连接的插座;和
与多个上述插座电连接,用于使上述多个放电管的配线一体化的配线部件。
在上述那样构成的照明装置中,设置有与多个上述插座电连接,用于使上述多个放电管的配线一体化的配线部件。由此,与上述现有例不同,即使在增加放电管的设置数量时,也能够省略按每个放电管设置配线这一情况。其结果是,能够构成为即使增加放电管的设置数量也能够削减部件个数并且能够改善组装操作性的照明装置。
此外,在上述照明装置中,也可以上述配线部件与上述多个插座的各插座以相互能够移动的状态电连接。
在该情况下,即使在配线部件与多个插座的各插座在热膨胀存在差异时,也能够确保在该配线部件与各插座中的电连接,且能够防止产生由于热膨胀的差异而导致的不良影响。
此外,在上述照明装置中,优选具备收纳上述多个放电管的框体,并且上述多个插座设置于上述框体的内部,分别电连接上述多个放电管,
上述配线部件设置有插座连接部和配线端子部,上述插座连接部在上述框体的内部与上述多个插座的各插座电连接,上述配线端子部用于将上述多个放电管的各配线引出至上述框体外部。
在该情况下,与在框体的外部设置插座等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构成组装操作性优异并且部件个数较少的照明装置。
此外,在上述照明装置中,优选上述配线部件以能够相对于上述框体移动的状态设置。
在该情况下,即使在配线部件与框体在热膨胀存在差异时,也能够防止在该配线部件与框体中产生由于热膨胀的差异而导致的不良影响。
此外,在上述照明装置中,也可以上述多个插座的各插座被固定于上述框体。
在该情况下,能够以使上述放电管稳定于框体内的状态将其收纳。
此外,在上述照明装置中,上述配线部件设置有用于对上述放电管进行反馈控制的反馈信号线也可以。
在该情况下,能够适当地使放电管被点亮驱动。
此外,在上述照明装置中,上述配线部件设置有接地的接地配线也可以。
在该情况下,能够防止噪声从外部射入配线部件。
此外,在上述照明装置中,优选在上述配线部件中,与上述多个放电管的各电极部连接的配线部以相互绝缘的状态设置。
在该情况下,能够对多个放电管进行相互不同的电力供给,从而能够更适当地使各放电管被点亮驱动。
此外,在上述照明装置中,优选在上述配线部件中,多个上述插座连接部呈直线状设置。
在该情况下,能够容易地构成紧凑的配线部件。
此外,在上述照明装置中,上述配线部件使用印刷配线基板也可以。
在该情况下,能够构成处理性优异的配线部件,能够容易地实现照明装置的组装作业的简单化。
此外,在上述照明装置中,上述放电管为热阴极荧光管也可以。
在该情况下,使用光转换效率优异的放电管,能够容易地构成具有优异发光效率的照明装置。
此外,在上述照明装置中,具备对上述多个放电管进行点亮驱动的点亮驱动电路,并且上述配线部件与上述点亮驱动电路使用一根多芯电缆进行电连接,上述一根多芯电缆具有按上述多个放电管的每个配线设置的多个芯线。
在该情况下,能够容易地构成能够简单地进行配线部件与点亮驱动电路的连接作业的部件个数较少的照明装置。
此外,在上述照明装置中,上述插座通过保持具进行固定也可以。
在该情况下,能够以使插座稳定的状态进行固定。
此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任一种照明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电视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显示装置。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中,使用即使增加放电管的设置数量也能够削减部件个数并且能够改善组装操作性的照明装置,因此能够容易地构成能够容易地实现大画面化、高亮度化的制造简单的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增加放电管的设置数量也能够削减部件个数并且能够改善组装操作性的照明装置、使用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对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视接收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对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说明的概略截面图。
图3为对上述照明装置的主要部件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4为表示图3所示的配线部件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5(a)为表示上述配线部件和图3所示的多芯电缆的侧面图;(b)为表示配线部件的配线端子部的结构的平面图;(c)为表示多芯电缆的端子部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6为对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组装工序进行说明的图。
图7为对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组装工序进行说明的图。
图8为对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组装工序进行说明的图。
图9为对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组装工序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照明装置、使用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将本发明适用于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进行例示并说明。此外,各图中的结构部件的尺寸并非对实际的结构部件的尺寸和各结构部件的尺寸比率等忠实表示。
图1为对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视接收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在图中,本实施方式的电视接收装置Tv包括作为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1,其构成为能够利用天线、电缆(未图示)等来接收电视广播。液晶显示装置1以收纳于正面机壳Ca和背面机壳Cb中的状态由基座D支承地竖立设置。此外,在电视接收装置Tv中,液晶显示装置1的显示面1a构成为隔着正面机壳Ca能够被视认。该显示面1a设置为利用基座D使其与重力的作用方向(铅垂方向)平行。
此外,在电视接收装置Tv中,将与由被省略图示的TV调谐器部接收的电视广播的视频信号对应的图像在显示面1a上进行显示,并且从设置于正面机壳Ca的扬声器Ca1再现输出声音。另外,在背面机壳Cb形成有多个通气孔,能够适当地将由照明装置、电源等产生的热散热。
接着,参考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1进行具体的说明。
图2为对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说明的概略截面图。在图2中,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设置有:作为以图2的上侧为视认侧(显示面侧)进行设置的显示部的液晶面板2;和配置于液晶面板2的非显示面侧(图2的下侧)、发出对该液晶面板2进行照明的照明光的本发明的照明装置3。
液晶面板2包括液晶层4、夹持液晶层4的一对透明基板5、6、分别设置于透明基板5、6的各外侧表面上的偏光板7、8。此外,在液晶面板2中设置有用于驱动该液晶面板2的驱动器9、和经由挠性印刷基板11与驱动器9连接的驱动电路10,在液晶面板2中,构成为能够以像素单位对液晶层4进行驱动。而且,在液晶面板2中,利用液晶层4对经由偏光板7射入的上述照明光的偏光状态进行调制,并且通过控制通过偏光板8的光量,显示期望的图像。
照明装置3包括在图2的上侧(液晶面板2一侧)开口的有底状的底座12、和设置于底座12的液晶面板2一侧的框状的框架13。底座12构成收纳后述的热阴极荧光管(放电管)的框体。此外,底座12和框架13由金属或合成树脂构成,以在框架13的上方设置有液晶面板2的状态由截面为L字形的边框(bezel)14夹持。由此,将照明装置3组装于液晶面板2中,一体化作为向液晶面板2射入来自该照明装置3的照明光的透过型的液晶显示装置1。
此外,照明装置3包括:以覆盖底座12的开口部的方式设置的扩散板15;在扩散板15的上方设置于液晶面板2一侧的光学片17;和设置于底座12的内表面的反射片19。此外,在照明装置3中,在反射片19的上方,多个例如6个作为放电管的热阴极荧光管20a、20b、20c、20d、20e、20f(以下,总称为20)以相互平行的方式排列。此外,该各热阴极荧光管20,在与其长度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图2的左右方向)以一定间隔(间距)尺寸等间隔地排列,来自各热阴极荧光管20的光从与液晶面板2相对配置的照明装置3的发光面作为上述照明光射出。
扩散板15例如使用厚度为2mm左右的长方形的合成树脂或玻璃材料构成,将来自热阴极荧光管20的光(包括由反射片19反射的光)扩散,向光学片17一侧射出。此外,扩散板15以其四边侧载置在设置于底座12的上侧的框状的表面上,以隔着能够弹性变形的按压部件16被夹持在底座12的该表面与框架13的内表面的状态被组装于照明装置3的内部。进一步,对于扩散板15,其大致中央部通过设置于反射片19上的透明的支承部件(未图示)支承,防止向底座12的内侧弯曲。
此外,扩散板15被保持为在底座12与按压部件16之间能够移动,即使在由于热阴极荧光管20的放热、底座12的内部的温度上升等热影响而导致该扩散板15产生伸缩(塑性)变形时,通过按压部件16产生弹性变形来将该塑性变形吸收,也不会导致来自热阴极荧光管20的光的扩散性极端降低。此外,在使用与合成树脂相比耐热性强的玻璃材料的扩散板15的情况下,由于具有难以产生由上述的热影响引起的翘曲、黄变、热变形等优点,因而优选。
在光学片17中例如包括由厚度为0.5mm左右的合成树脂膜构成的扩散片,对射向液晶面板2的上述照明光适当地进行扩散,使得在该液晶面板2的显示面的显示品质得以提高。此外,在光学片17中根据需要适当叠层有用于提高在液晶面板2的显示面的显示品质等的棱镜片、偏光片等公知的光学片材。而且,光学片17将从扩散板15射出的光变换为规定的亮度(例如,10000cd/m2)以上、且具有大致均匀的亮度的面状光作为照明光射入液晶面板2一侧。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以外,例如也可以在液晶面板2的上方(显示面一侧)适当叠层用于调整该液晶面板2的视野角的扩散片等光学部件。
此外,在光学片17,例如在液晶显示装置1的实际使用时作为上侧的图2的左端边侧的中央部形成有向该图的左侧突出的突出部。而且,在光学片17,仅上述突出部隔着弹性件18被框架13的内表面与按压部件16夹持,该光学片17以相对于照明装置3的内部能够伸缩的状态组装。由此,在该光学片17,即使在由于热阴极荧光管20的发热等上述的热影响而导致产生伸缩(塑性)变形时,也能够产生以上述突出部为基准的自由的伸缩变形,从而能够尽可能地防止在该光学片17产生褶皱、挠曲等。其结果是,在液晶显示装置1中,能够尽可能地防止在液晶面板2的显示面产生由该光学片17的挠曲等造成的亮度不均匀等显示品质的降低。
反射片19例如由厚度为0.2~0.5mm左右的铝、银等光反射率较高的金属薄膜构成,作为将热阴极荧光管20的光向扩散板15进行反射的反射板发挥作用。由此,在照明装置3中,能够将从热阴极荧光管20发出的光向扩散板15一侧高效地反射,从而提高该光的利用效率以及在扩散板15的亮度。另外,在该说明以外,也能够使用合成树脂制的反射片材来替代上述金属薄膜,或者例如通过将光反射率较高的白色等涂料涂覆于底座12的内表面而将该内表面作为反射板发挥作用。
各热阴极荧光管20使用直径为10~40mm左右的直管状的荧光灯类型的荧光管。此外,各热阴极荧光管20以利用未图示的光源保持具将与扩散板15和反射片19的各自之间的距离保持为规定的距离的状态被保持于底座12的内部。进一步,各热阴极荧光管20以其长度方向平行于与重力的作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方式配置。由此,能够防止在各热阴极荧光管20中被封入其内部的水银(蒸汽)在重力的作用下向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侧集中,从而大幅低提高灯的寿命。
此外,在热阴极荧光管20a~20f中,设置于其两端部的电极部分别与插座21a、21b、21c、21d、21e、21f(以下,总称为21)电连接,各热阴极荧光管20的配线如后面详述的那样,通过配线部件22聚成一体地被引出至底座12的外部。而且,在照明装置3中,各热阴极荧光管20与后述的点亮驱动电路(逆变电路)连接,例如通过PWM调光来进行点亮驱动。
这里,还参照图3~图5,对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3中的配线构造进行具体的说明。
图3为对上述照明装置的主要部件结构进行说明的图。图4为表示图3所示的配线部件的结构的平面图。图5(a)为表示上述配线部件和图3所示的多芯电缆的侧面图;图5(b)为表示配线部件的配线端子部的结构的平面图;图5(c)为表示多芯电缆的端子部的结构的平面图。另外,在图3~图5中,对热阴极荧光管20的一个端部侧的配线构造进行例示说明,而同样构成的热阴极荧光管20的另一个端部侧的配线构造的说明则被省略。
如图3所示的那样,插座21与热阴极荧光管20的电极部20A电连接。具体而言,在插座21设置有将设置于电极部20A的电极端子20A1、20A2分别插入的插入孔21a、21b。而且,通过将电极端子20A1、20A2分别与设置于该插入孔21a、21b的内部的电极(未图示)电连接,使热阴极荧光管20与插座21相互电连接。
此外,在插座21的下部侧设置有安装部21c、21d,通过将安装部21c、21d分别插入形成于底座12的安装孔12a、12b,使插座21被固定于底座12。这样,由于插座21固定于作为收纳热阴极荧光管(放电管)20的框体的底座12,因此插座21能够以使热阴极荧光管20稳定于底座12内的状态进行收纳。此外,在插座21固定于底座12时,其上述电极与配线部件22电连接,从而构成为热阴极荧光管20的电极端子20A1、20A2相互独立地与配线部件22的配线电连接(详细情况后述)。
此外,配线部件22以相对于底座12能够移动的状态设置于底座12内。具体而言,配线部件22相对于底座12不固定,后述的配线端子部插通形成于底座12的外部引出用引出孔12c,该配线端子部以向底座12的外部一侧突出的状态与多芯电缆23电连接。
此外,插座21和配线部件22在底座12的内部设置于照明装置3的非有效发光区域中,使得尽可能不对射入液晶面板2一侧的照明光产生亮度不均匀等不良影响。进一步,在插座21和配线部件22上以抵接的方式设置有安装于插座21的保持具H(图2),形成为6个插座21和配线部件22由保持具H一体地固定于底座12的内部。通过使用这样的保持具H,能够以使插座21稳定的状态将其固定于底座12。
此外,上述电极端子20A1、20A2包含于热阴极荧光管(放电管)20的配线中,利用配线部件22将6个配线一体化之后,在底座12的外部与多芯电缆23的一端侧连接,进而在多芯电缆23的另一端侧与点亮驱动电路24电连接。
具体而言,也参照图4和图5,配线部件22例如使用印刷配线基板。即,配线部件22包括基板本体22a、设置于基板本体22a上的12个配线22b1、22b2、…22b11、22b12、在插座21一侧以覆盖配线22b1~22b12的方式形成的绝缘层22c。此外,在配线部件22,设置于插座21单位的一对插座连接部22d1、22d2设置在绝缘层22c上。该插座连接部22d1、22d2在底座12的内部与插座21的上述电极电连接,进一步,经由该电极,热阴极荧光管20的电极端子20A1、20A2分别电连接。此外,插座连接部22d1、22d2如图4所例示的那样构成为:分别通过形成于绝缘层22c的通孔内的导通部22e1、22e2与配线22b1、22b2电连接。
此外,配线部件22以与多个插座21的各个插座相互能够移动的状态进行电连接。即,在配线部件22,例如在上述插座连接部22d1、22d2中以与对应的插座21的上述电极相互能够移动的状态进行电连接。由此,即使在配线部件22和多个插座21的各个插座在热膨胀存在差异时,也能够确保在该配线部件22与各插座21中的电连接,能够防止产生由于热膨胀的差异而产生的不良影响。
此外,在配线部件22,如图4所例示的那样,多个插座连接部22d1、22d2呈直线状地设置,与呈直线状地设置的多个插座21(图2)电连接。这样,在配线部件22中,多个插座连接部22d1、22d2呈直线状地设置,因此能够容易地构成小型的配线部件22。
此外,在配线部件22中,如图5(a)所例示的那样,在该图的右侧的端部侧,用于将多个热阴极荧光管20的各配线引出至底座12的外部的配线端子部22设置于基板本体22a的下侧(与插座连接部22d1、22d2相反的一侧)的表面侧。在该配线端子部22f形成有设置于每个配线22b1~22b12的12个矩形形状的端子部22f1、22f2、…22f11、22f12。这些端子部22f1~22f12分别通过形成于基板本体22a的通孔内的导通部22g1、22g2、…22g11、22g12与对应的配线22b1~22b12电连接。由此,在配线部件22,能够将6个热阴极荧光管20的共计12个配线聚成一体地引出至底座12的外部。
此外,在配线部件22中,配线22b1~22b12、导通部22g1~22g12、和端子部22f1~22f12包含在与多个热阴极荧光管(放电管)20的各电极部20A连接的配线部中,在配线22b1~22b12、导通部22g1~22g12、和端子部22f1~22f12各自以相互绝缘的状态设置。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3中,能够对多个热阴极荧光管20供给相互不同的电力,能够更适当地对各热阴极荧光管20进行点亮驱动。
此外,在配线部件22,如图4所示的那样,在配线22b1的上侧设置有用于对热阴极荧光管20进行反馈控制的反馈信号线Fb。参照图5,该反馈信号线Fb与配线22b1~22b12同样地经由设置于基板本体22a的导通部Fbg与设置于配线端子部22f内的端子部Fb’连接,被引出至底座12的外部。通过设置这样的反馈信号线Fb,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3中,能够对多个热阴极荧光管20的各热阴极荧光管进行反馈控制,适当地对各热阴极荧光管20进行点亮驱动。
另外,除了上述的说明以外,例如也可以对6个热阴极荧光管20的每个设置反馈信号线来对各热阴极荧光管20进行反馈控制。
进一步,在配线部件22,如图4所示的那样,将接地的接地配线G1、G2以包围配线22b1~22b12和反馈信号线Fb的方式设置于反馈信号线Fb的上侧和配线22b12的下侧。参照图5,该接地配线G1、G2与配线22b1~22b12同样地经由设置于基板本体22a的导通部G1g、G2g,与设置于配线端子部22f内的端子部G1’、G2’连接,被引出至底座12的外部。通过设置这样的接地配线G1、G2,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3中,能够防止噪声从外部射入配线部件22。
另外,除了上述的说明以外,例如也能够以相邻的2个配线22b1~22b12为单位设置接地配线,或者在基板本体22a的上侧的表面、下侧的表面设置具有规定图案的接地配线图案。
此外,在多芯电缆23中,在图5(a)的左侧的端部侧设置有与配线部件22的配线端子部22f连接的端子部23a。在该端子部23a设置有按6个热阴极荧光管20的每个配线设置的芯线23a1、23a2…23a11、23a12。而且,当端子部23a与配线端子部22f连接(嵌合)时,芯线23a1~23a12分别与端子部23f1~23f12电连接。由此,在照明装置3中,来自点亮驱动电路24的电力经由多芯电缆23、配线部件22和插座12被供给到各热阴极荧光管20。
此外,在多芯电缆23,在端子部23a中设置有分别与上述端子部Fb’、G1’和G2’连接的芯线Fb”、G1”和G2”,当该端子部23a与配线端子部22f连接时,端子部Fb’、G1’和G2’,与芯线Fb”、G1”和G2”电连接。
这里,参照图6~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的组装方法进行具体的说明。
图6至图9为对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组装工序进行说明的图。另外,在图7~图8中,为了简化附图,驱动器9、驱动电路10和光学片17等的图示均省略。
首先,如图6所示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照明装置3的组装作业在省略了图示的作业台上、并且以使底座12的开口部向上的状态进行。即,如图6(a)所示的那样,在将反射片19载置于底座12的内表面之后,在该底座12的内部,将配线部件22设置于作为热阴极荧光管2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图的左侧和右侧的端部。
接着,如图6(b)所示的那样,在两端部的各配线部件22中,插座21以与对应的配线部件22电连接的状态固定于底座12的内部。此外,支承扩散板15的支承部件S安装于底座12。
接着,如图6(c)所示的那样,热阴极荧光管20安装于插座21。即,通过将热阴极荧光管20的上述电极端子20A1、20A2(图3)插入插座21的插入孔21a、21b(图3),该热阴极荧光管20与插座21和配线部件22电连接。
接着,如图7(a)所示的那样,将保持具H安装于两端部的各个插座21。另外,左侧和右侧的各个保持具H以一体地覆盖6个插座21和配线部件22的方式安装于这些插座21。
接着,如图7(b)所示的那样,扩散板15设置为连接在保持具H上,进一步,将省略了图示的光学片17配置在扩散板15上,从而完成照明装置3的组装作业。然后,将液晶面板2和边框14组装于照明装置3,如图7(c)所示的那样,在上述作业台上的液晶显示装置1的主要部分模块的组装作业完成。
接着,如图8所示的那样,将图7(c)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的主要部分模块搭载于能够移动地构成的台座G。然后,如9所示的那样,将设置于多芯电缆23的一端侧的端子部23a与被引出至底座12的外部侧(背面侧)的配线部件22的配线端子部22f连接。进一步,将设置于多芯电缆23的另一端侧的端子部23b与安装有点亮驱动电路24的印刷基板P连接。由此,各热阴极荧光管20与点亮驱动电路24电连接,在液晶显示装置1的主要部分模块中,各热阴极荧光管20的配线处理完成。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无需以底座12的开口部为下侧的方式将该底座12倒过来即能够在底座12的背面侧简单地实施上述处理。
如以上所述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3具备与多个上述插座21电连接并且用于将多个热阴极荧光管(放电管)20的配线一体化的配线部件22。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3中,与上述的现有例不同,即使增加放电管的设置数量,也能够无需按每个放电管设置配线。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构成即使增加放电管的设置数量也能够削减部件个数并且能够改善组装操作性的照明装置3。
具体而言,在现有例中,例如在具有24个热阴极荧光管的照明装置的情况下,需要进行以下配线处理:分别在左侧和右侧,设置48个配线(电缆),并且将这些各电缆连接于点亮驱动电路。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不论热阴极荧光管20的个数,在左侧和右侧各设置1个配线部件22,能够利用多芯电缆23进行热阴极荧光管20与点亮驱动电路24连接的配线处理。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3中,配线部件22以相对于底座(框体)12能够移动的状态设置,因此配线部件22与底座12在热膨胀存在差异时,也能够防止在该配线部件22与底座12中产生由于热膨胀的差异而导致的不良影响。即,与将配线部件22相对于底座12进行固定的情况不同,即使由来自热阴极荧光管20的热等造成配线部件22与底座12在热膨胀存在差异时,由于配线部件22也能够相对于底座12相对移动,因此能够吸收在该配线部件22和底座12产生的热膨胀的差。其结果是,能够防止产生配线部件22、底座12的损伤等不良影响。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3中,配线部件22使用印刷配线基板,因此能够构成处理性优异的配线部件22,能够容易地实现照明装置3的组装作业的简单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3中,热阴极荧光管20作为放电管来使用,因此能够使用光转换效率优异的放电管(光源),能够容易地构成具有优异的发光效率的照明装置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3中,使用上述的一根多芯电缆23将配线部件22与点亮驱动电路24进行电连接,因此能够容易地构成能够简单地进行配线部件22与点亮驱动电路24的连接作业的部件个数较少的照明装置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使用即使增加放电管的设置数量也能够削减部件个数并且能够改善组装操作性的照明装置3,因此能够容易地构成制造简单且容易实现大画面化、高亮度化的液晶显示装置1和电视接收装置Tv。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全部为例示,而并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进行限定,与记载于权利要求中的结构等同的范围内的全部变更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
例如,在上述的说明中,对将本发明应用于透过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并非限定于此,其能够适用于具备利用光源的光将图像、文字等信息进行显示的非发光型的显示部的各种显示装置。具体而言,能够将本发明的照明装置适用于半透过型的液晶显示装置或将液晶面板用作光阀的投射型显示装置。
此外,除了上述的说明以外,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作为对伦琴照片照射光的观片灯(シヤウカステン)或对照片底片等照射光而使其容易视认的灯箱、或对设置于看板或车站内的壁面等的广告等进行照亮的发光装置的照明装置。
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对将插座和配线部件配置于底座(框体)的内部、由配线部件来将热阴极荧光管(放电管)的配线汇集并引出至底座的外部的结构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只要是包括与多个放电管的各放电管的电极部电连接的插座、和与多个插座电连接并用于使多个放电管的配线一体化的配线部件即可,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限定。
然而,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那样,通过在框体的内部将插座与配线部件电连接、并由配线部件将多个放电管的配线一体化地引出至框体的外部的情况,与将插座等设置于框体的外部的情况相比,能够省略用于将该插座等安装于框体的外部的安装部件等的设置及其安装作业,能够容易地构成组装操作性优异并且部件个数较少的照明装置,根据这一点而优选。
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对使用热阴极荧光管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放电管并非限定于此,也能够使用冷阴极荧光管、氙气荧光管等其他放电荧光管、或U字管、模拟U字管等的非直管状的放电荧光管。
另外,在使用上述氙气荧光管等无水银的放电荧光管的情况下,能够构成具有与重力的作用方向平行地排列的放电管的长寿命的照明装置。
此外,在冷阴极荧光管、模拟U字管等中,在从该放电管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侧进行电力供给、即实施所谓的单侧驱动的情况下,通过使用1个上述的配线部件,能够进行该放电管与点亮驱动电路的连接(配线)处理。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对于即使增加放电管的设置数量也能够削减部件个数并且能够改善组装操作性的照明装置、使用该照明装置的制造简单的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而言是有用的。

Claims (14)

1.一种照明装置,其具备多个放电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所述多个放电管的各放电管的电极部电连接的插座;和
与多个所述插座电连接,用于使所述多个放电管的配线一体化的配线部件,
所述照明装置具备收纳所述多个放电管的框体,并且
所述多个插座设置于所述框体的内部,分别电连接所述多个放电管,
所述配线部件设置有插座连接部和配线端子部,所述插座连接部在所述框体的内部与所述多个插座的各插座电连接,所述配线端子部用于将所述多个放电管的各配线引出至所述框体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线部件与所述多个插座的各插座以相互能够移动的状态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线部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框体移动的状态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插座的各插座被固定于所述框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线部件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放电管进行反馈控制的反馈信号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线部件设置有接地的接地配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配线部件中,与所述多个放电管的各电极部连接的配线部以相互绝缘的状态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配线部件中,多个所述插座连接部呈直线状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线部件使用印刷配线基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电管为热阴极荧光管。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具备对所述多个放电管进行点亮驱动的点亮驱动电路,并且
所述配线部件与所述点亮驱动电路使用一根多芯电缆进行电连接,所述一根多芯电缆具有按所述多个放电管的每个配线设置的多个芯线。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座通过保持具进行固定。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使用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14.一种电视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08801247786A 2008-02-22 2008-10-01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107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41905 2008-02-22
JP2008041905 2008-02-22
PCT/JP2008/067834 WO2009104297A1 (ja) 2008-02-22 2008-10-01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0720A CN101910720A (zh) 2010-12-08
CN101910720B true CN101910720B (zh) 2012-03-28

Family

ID=40985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477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10720B (zh) 2008-02-22 2008-10-01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309393A1 (zh)
CN (1) CN101910720B (zh)
WO (1) WO20091042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73065A1 (ja) * 2011-06-17 2012-12-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DE102013109454B4 (de) * 2013-08-30 2018-03-22 Schott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sowie Verwendung eines Rohrs mit einem abschnittsweise von einer Kreisform abweichenden Profil und kreisförmigen Endabschnitten und Verwendung einer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Rohr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47798A (ja) * 2004-08-06 2006-02-16 Sanyo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CN1945786A (zh) * 2005-06-09 2007-04-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灯、灯座、供电模块、具有供电模块的背光组件和显示设备
CN101078504A (zh) * 2006-05-23 2007-11-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灯固定单元、具有其的背光组件以及显示装置
CN101114082A (zh) * 2006-07-20 2008-01-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背光单元以及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49959A (en) * 1971-10-04 1973-07-31 Owens Illinois Inc Gas discharge panel containing flexible electrical connections
US4894760A (en) * 1982-11-19 1990-01-16 Michael Callahan Additive color-mixing light fixture employing a single moveable multi-filter array
JP2006344602A (ja) * 2005-06-09 2006-12-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ランプ、ランプホルダー、電源供給モジュール、それを有するバックライトアセンブリ及び表示装置
US7637625B2 (en) * 2006-05-23 2009-12-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amp fixing unit, backlight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47798A (ja) * 2004-08-06 2006-02-16 Sanyo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CN1945786A (zh) * 2005-06-09 2007-04-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灯、灯座、供电模块、具有供电模块的背光组件和显示设备
CN101078504A (zh) * 2006-05-23 2007-11-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灯固定单元、具有其的背光组件以及显示装置
CN101114082A (zh) * 2006-07-20 2008-01-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背光单元以及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104297A1 (ja) 2009-08-27
US20100309393A1 (en) 2010-12-09
CN101910720A (zh) 201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69154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텔레비전 장치
US7303322B2 (en) Multiple lightguide backlight
CN101416101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3149720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193245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1852945A (zh) 包括led光源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02798044B (zh) 侧入式背光模组
CN102287768A (zh) 发光二极管封装以及具有其的发光装置
CN102042534A (zh) 背光模组和大尺寸超薄液晶电视
CN202158424U (zh) 一种背光模块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US8636374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1852375A (zh) 背光模块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KR102296788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244982B1 (ko) 광학부재 홀더를 갖는 램프 가이드와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유닛 및 액정표시소자
CN102121637B (zh) 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
CN102472452A (zh)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6461993A (zh) 光源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1529151B (zh) 背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CN101910720B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CN100529911C (zh) 背光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US9405149B2 (en) Direct backlight module
CN201401698Y (zh) 背光模组
CN201434273Y (zh) 在非平面产生视觉上发光效果的装置
WO2013078728A1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led灯条及背光模组
CN104272177A (zh) 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8

Termination date: 2014100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