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2452A -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2452A
CN102472452A CN2010800327808A CN201080032780A CN102472452A CN 102472452 A CN102472452 A CN 102472452A CN 2010800327808 A CN2010800327808 A CN 2010800327808A CN 201080032780 A CN201080032780 A CN 201080032780A CN 102472452 A CN102472452 A CN 1024724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or plate
lighting device
led
substrate
substr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27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味地悠作
增田岳志
富吉暎
井上尚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72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24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10)包括:在一个面形成有光源(5)的多个基板(3);多个第一反射片(7),其避开上述光源(5)地将多个上述基板(3)所具有的各形成面分别覆盖;支承上述多个基板(3)的支承板(1);和第二反射片(8),其在上述多个基板(3)中的相邻的基板(3)之间形成的间隙覆盖上述支承板(1)的上表面。由此,能够提供能照射出没有亮度不均的均匀的光的照明装置。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个光源的照明装置和具备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代替阴极射线管(CRT)而快速普及的液晶显示装置,在发挥节能型、薄型和轻量型的特长的液晶电视、监视器和便携式电话等中被广泛地利用。作为进一步发挥这些特长的方法,能够列举配置在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后的照明装置(所谓的背光源)的改良。
作为照明装置的背光源主要大致分为边光型(也称为边缘型)和直下型。边光型具有如下结构,在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后设置有导光板,且在导光板的端部设置有光源。从光源射出的光被导光板反射,间接地被均匀照射到液晶显示面板。根据该结构,亮度虽然低,但是能够实现薄型化的照明装置。因此,边光型的照明装置主要在便携式电话和笔记本电脑等的中小型液晶显示器中被采用。
另一方面,直下型的照明装置通过在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后排列多个光源,直接对液晶显示面板照射光。因此,即使大画面也容易得到高亮度,主要在20英寸以上的大型液晶显示器中被采用。作为直下型的照明装置的光源,能够列举冷阴极荧光灯(CCFL)和发光二极管(LED)。使用CCFL作为光源的直下型的照明装置通过在内部的整个背面侧(与光的照射方向相反一侧)配置反射片来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另一方面,与CCFL相比,LED因为能够实现低电力消耗、长寿命、高亮度和优异的色再现性等,所以作为直下型的照明装置的光源而采用的好处大。使用LED作为光源的直下型的照明装置一般具有安装有LED的基板配置在装置内部的最背面的结构。因此,用于提高光的利用效率的反射片相对于基板的LED的形成面而配置。此时,在反射片形成有多个开口部,在该开口部插入LED,使得从LED照射的光不被妨碍。
使用图4(a)和图4(b)说明对安装有LED的基板安装反射片的方法的一个例子。图4(a)是表示安装有LED的基板和反射片的例子的附图,图4(b)是表示对基板固定反射片的固定方法的一个例子的附图。
如图4(a)所示,在基板30上,隔开一定的间隔设置有多个LED50。在反射片70的与各个LED50相对的位置,形成有比从上表面观察LED50时的面积大的开口部。即,如果在基板30安装反射片70,则成为LED50从反射片70突出的状态。由此,从LED50射出的光几乎不会被基板30吸收,而是被反射片70高效率地照射至照明装置的前面侧。
此外,如图4(b)所示,反射片70多使用固定销41这样的专用部件从前面侧被固定。此外,还进一步使用对配置在反射片70的前面侧的扩散板进行支承的支承销40作为固定反射片70的部件,固定反射片70。反射片70的、其面内的固定位置虽然也依赖于照明装置的大小,但是一般为5~10处左右。此外,固定反射片70的部件一般在相邻的固定销41或支承销40之间隔开约50~100mm的距离配置。
在直下型的照明装置中,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进一步提高从LED照射的光的利用效率的技术。以下使用图5对专利文献1的背光源单元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专利文献1的背光源单元110包括在中央具有用于配置LED光源160的第一窗部140a、按多个LED光源160中的每个LED光源160设置的绝缘性反射片140和具有用于配置LED光源160的多个第二窗部150a的反射片150,反射片150设置在绝缘性反射片140上,第一窗部140a具有比第二窗部150a小的径长,绝缘性反射片140在第二窗部150a内露出。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专利文献1的背光源单元,即使从LED光源160向水平方向射出的光被反射片150的端部反射,光也会被位于比反射片150低的位置的绝缘性反射片140反射,因此能够抑制向前面侧射出的光被基板300吸收。即,根据专利文献1的背光源单元,能够实现光的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电力消耗的下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9-37946号公报(2009年2月19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图4(a)和图4(b)所示的反射片70的结构和安装例、以及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背光源单元,由于使用一整片的反射片,所以具有容易在反射片的端部发生大的翘曲或弯曲的问题。以下,对该问题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4(a)和图4(b)所示的反射片70的结构和安装例的情况下,由于发光时从LED50产生的热,反射片70膨胀,按每个LED50形成的开口部的端部翘起。以下使用图6对该问题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现有的照明装置中的受到光的照射而发生变化的反射片的配置状态的截面图,图6(a)表示由于热而膨胀之前的反射片70,图6(b)表示由于热而膨胀、发生翘起(弯曲)后的反射片70。
如图6(a)所示,在LED50的光照射前,反射片70紧贴在基板30。但是,通过使用照明装置,如图6(b)所示,受到从LED50放射的热,反射片70膨胀,因此,各开口部的端部翘起,从基板30离开。在从前面侧观察时,LED50部分地被该翘起的背面遮掩,因此遮挡从LED50照射的光中的、向斜方向照射的光的一部分。因此,向前面侧照射的光的强度变得不均匀。结果在从照明装置照射向对象物的光的亮度产生不均。
此处,一整片的反射片70将基板50的前面侧全部覆盖,因此不得不与基板50的面积一致地变大。反射片70所具有的面积越变大,热膨胀引起的片材的延伸量就越增大,因此,当使用一整片的反射片70时,上述那样的端部的翘起的程度变大。
接着,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背光源单元,在非固定地配置绝缘性反射片140和反射片150的情况下,因为来自LED的光的照射产生的热,未被固定的绝缘性反射片140和反射片150与各自的热膨胀系数相应地膨胀,朝向前面侧产生翘起(弯曲)。特别是由于反射片150是一个整片,因此,如上述那样,反射片150的翘起变大。该翘起使反射光产生不均、或妨碍从LED光源160对前面方向射出的光的照射。
另一方面,在将绝缘性反射片140和反射片150利用固定销41或支承销40等固定地配置的情况下,在绝缘性反射片140和反射片150,上述那样的翘起变得更显著。这是因为,绝缘性反射片140和反射片150彼此材料不同,在热膨胀系数上产生差。即,在固定绝缘性反射片140和反射片150的位置,上述那样的翘起(或弯曲)被抑制,但是在绝缘性反射片140与反射片150接触的位置,绝缘性反射片140和反射片150相互施力。由此,在绝缘性反射片140与反射片150接触的位置(例如,反射片150的开口部附近),更大地产生朝向前面侧的翘起。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照射没有亮度不均的、均匀的光的照明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包括:
在一个面形成有光源的多个基板;
多个第一反射片,其避开上述光源覆盖多个上述基板所具有的形成面中的各个形成面;
支承上述多个基板的支承板;和
第二反射片,其在上述多个基板中的相邻的基板之间形成的间隙,覆盖上述支承板的上表面。
在上述结构中,存在多个形成有光源的基板,因此作为覆盖各个基板的形成面的第一反射片,与覆盖形成有多个光源的一个基板的情况相比,能够采用面积小的反射片。反射片的面积越小,反射片由于在光的照射时由光源产生的热而膨胀的程度变得越小。只要反射片膨胀的程度变小,就能够容易地抑制反射片的翘起(弯曲)的程度。由此,在使用照明装置时翘起的反射片不会遮挡来自光源的出射光的一部分。
此处,在这样使用多个基板和按每个基板分离的第一反射片构成照明装置的情况下,在相邻的基板彼此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间隙,该间隙成为新的亮度不均的原因。
因此,本发明利用支承多个基板的支承板,在相邻的基板之间形成的间隙设置有覆盖上述支承板的上表面的第二反射片。由此,能够抑制起因于间隙的亮度不均。
即,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第一反射片和第二反射片的二级结构,能够获得能对照射对象照射没有亮度不均的光的效果。
另外,第二反射片只要至少覆盖支承板的支承面中的与上述间隙对应的位置即可,因此,可以是一个片或多个片。作为一个片形成的第二反射片,可以是覆盖支承板的整个支承面的片或与基板的形成位置相应地设置有多个开口部的片。此外,作为多个片形成的第二反射片,可以是以适当地覆盖与上述间隙对应的位置的方式形成的多个片。
此处,多个反射片各自可以具有相同的形状,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具有开口部的一个第二反射片和多个第二反射片也可以被基板和支承板部分地夹着。第二反射片被基板和支承板所夹的程度不影响本发明的本质,因此能够进行适当的变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照明装置;和显示面板。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获得与上述照明装置同样的效果。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包括:
在一个面形成有光源的多个基板;多个第一反射片,其避开上述光源覆盖多个上述基板所具有的上述形成面中的各个形成面;支承上述多个基板的支承板;和第二反射片,其在上述多个基板中的相邻的基板之间形成的间隙,覆盖上述支承板的上表面。由此,能够获得能照射没有亮度不均的光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与图1不同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3是与图1和图2不同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4a是表示现有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b是表示对现有的照明装置的基板安装反射片的安装例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现有的其它照明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现有的照明装置的受到光的照射而发生变化的反射片的配置状态的截面图,(a)表示光照射前的状态,(b)表示光照射前或照射中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该实施方式和附图所示的构成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及其相对配置等只不过是对本发明进行举例说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该由此而限定地解释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的结构的截面图。
(照明装置10)
如图1所示,照明装置10包括背光源底座(支承板)1、多个LED基板(基板)3、在LED基板3的一个面形成的LED(光源)5、覆盖多个LED基板3的LED5的形成面的多个第一反射片7、在LED基板3与背光源底座1之间形成的多个绝缘片9、在背光源底座1中的不被多个LED基板3覆盖的部分形成的第二反射片8、与LED基板3相对的扩散板11和在扩散板11的上部形成的光学片13。即,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是将从LED5射出的光通过扩散板11和光学片13照射向液晶显示面板的、直下型的背光源单元。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的各结构的详细情况及其作用进行说明。
(LED基板3和LED5)
LED基板3是在其主面(LED5的形成面)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LED5的基板。如图1所示,在照明装置10的背面(背光源底座1)一侧具备多个LED基板3。因此,与将照明装置10中使用的所有LED5形成在一个LED基板3的情况相比,一个LED基板3的主面的面积大幅地变小。即,如果将照明装置10中使用的所有的LED5分为相同数量而形成在多个LED基板3,则多个LED基板3的各自的主面的面积与LED基板3的数量大致成反比例地减少。
LED基板3是包含玻璃环氧材料等的、在主面形成有配线图案的现有技术中公知的印刷基板等。
LED5是现有公知的发出白色光的LED。作为发出白色光的LED,例如能够列举在蓝色LED芯片的上部载置混合有黄色的荧光体的树脂而被密封的LED。此外,作为发出白色光的LED,能够列举:将蓝色LED芯片与红色(R)和绿色(G)的荧光体组合而得到的LED;将紫外色LED芯片与红色(R)、绿色(G)和蓝色(B)的荧光体组合而得到的LED;红色(R)、绿色(G)和蓝色(B)的LED芯片的组合。
(第一反射片7)
第一反射片7是使从LED5照射的光向照明装置10的前面(扩散板11和光学片13的上部)扩散反射的片材。如图1所示,覆盖LED基板3的主面的第一反射片7具有等间隔地排列设置的多个开口部。上述开口部在LED基板3的与LED5的形成位置相对的位置形成。此外,上述开口部与从前面侧观察LED5时的形状大致一致,且比从前面侧观察LED5时的面积大。因此,如果将覆盖LED基板3的主面的第一反射片7配置在LED基板3,则成为LED5从上述开口部突出的状态。由此,来自LED5的出射光不会被第一反射片7妨碍。
此外,如图1所示,第一反射片7与多个LED基板3各自所具有的面积一致地被分为多个配置。因此,和LED基板3的面积与LED基板3的个数成反比例变小一样,能够与第一反射片7的个数成反比例地使一个第一反射片7的面积变小。
第一反射片7一般为白色的片材,作为其材料,能够列举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C(聚碳酸酯)和PS(聚苯乙烯)等树脂材料。第一反射片7被现有公知的耐热性双面胶带等固定在LED基板3。
(第二反射片8)
如图1所示,反射片7形成在安装有多个LED基板3的背光源底座1的面中的、与相邻的多个LED基板3的间隙对应的部分。
即,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包括:在主面(一个面)形成有LED5的多个LED基板3;避开LED5覆盖多个LED基板3所具有的主面(形成面)中的各个形成面的多个反射片7;支承多个LED基板3的背光源底座1;和第二反射片8,其在多个LED基板3中的相邻的LED基板3之间形成的间隙,覆盖背光源底座1的上表面。
此处,如图1所示,覆盖多个LED基板3的主面的多个第一反射片7分别比对应的LED基板3的主面所具有的面积稍大。如上所述,LED基板3的主面的面积远远小于仅使用一个LED基板3的情况。即,作为覆盖多个LED基板3的主面的多个第一反射片7,能够使用面积小得多的反射片。因此,虽然覆盖LED基板3的反射片7由于LED5发光时产生的热而膨胀,但是因为第一反射片7的面积小,所以第一反射片7膨胀的程度非常小。由此,在LED5发光时,第一反射片7几乎不发生相对于照明装置10的前面侧的翘曲。
进而,在背光源底座1的上表面中的相邻的多个LED基板3之间形成的间隙,配置有第二反射片8。由此,能够使入射至夹在相邻的多个LED基板3中的部分的光的一部分向前面侧反射。
根据上述说明,来自LED5的出射光不会在LED5发光时被反射片7妨碍。由此,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能够照射对前面侧均匀地扩散的、没有亮度不均的光。
如上所述,覆盖LED基板3的主面的反射片7比LED基板3的主面所具有的面积大。换言之,在本发明的照明装置10,覆盖多个LED基板3的多个反射片7的端部7a(参照图1)从LED基板3的主面突出至外侧。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对LED基板3安装反射片7时稍微发生偏移,LED基板3的主面也被反射片7可靠地覆盖。此外,因为反射片7的端部7a突出至LED基板3的主面的外侧(被夹在相邻的多个LED基板3的间隙中的区域)的一部分,所以能够使入射至LED基板3的侧面而被吸收的光的一部分向前面侧反射。即,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进行照明装置10的组装,且来自照明装置10的光能够更均匀地对照射对象照射。
第二反射片8能够形成为一个反射片或多个反射片。能够形成为一个反射片的第二反射片8例如是在LED基板3的形成位置具有开口部的反射片。在该开口部配置后述的绝缘片9。形成为多个反射片的第二反射片8例如是避开LED基板3的形成位置而配置的多个反射片。该多个反射片各自具有相同的形状或者具有不同的形状。
第二反射片8一般为白色的片材,是包含与上述第一反射片7相同的材料的片材。此外,第二反射片8利用与第一反射片7同样的方法被固定在LED基板3和背光源底座1。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后所述,照明装置10使背光源底座1与多个LED基板3绝缘。但是,在利用绝缘性材料形成背光源底座1的情况下,不需要背光源底座1与多个LED基板3的绝缘。此时,一个第二反射片8的上述开口部也可以比LED基板3的形成位置小。此外,多个第二反射片8也可以部分地夹在背光源底座1与LED基板3之间。此外,即使在第二反射片8包含具有绝缘性的材料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第二反射片8也可以部分地夹在背光源底座1与LED基板3之间。
(绝缘片9)
如图1所示,绝缘片9形成在多个LED基板3与背光源底座1之间。由此,能够确保多个LED基板3与背光源底座1之间的绝缘性。例如,能够避免金属制的背光源底座1与LED基板3的背面(与背光源底座1相对的面)的通孔和导电性的部件接触而使照明装置10短路的情况。由此,能够不担心照明装置10的短路而自由地选择背光源底座1的材料和LED基板3的结构。
绝缘片9只要是能够使背光源底座1与LED基板3绝缘的绝缘片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列举包含现有公知的绝缘材料的片材、和包含各种材料的片材的表面被绝缘材料覆盖而得到的绝缘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第二反射片8和多个绝缘片9分别被安装的结构。但是,形成于背光源底座1的第二反射片8和多个绝缘片9,优选形成为在被多个LED基板3夹着的部分被赋予了反射性的、具有部分反射性的一个绝缘片8、9。
根据该结构,仅通过对背光源底座1安装一个片材,就能够在LED基板3的安装位置配置绝缘片9,且能够在被多个LED基板3夹着的位置配置反射片7。此外,能够减少组装照明装置10的部件个数。即,能够容易地完成照明装置10的组装。
作为这样的具有部分反射性的一个绝缘片8、9,能够列举对一个绝缘片9的期望的位置涂敷构成第二反射片8的白色的材料和粘贴第二反射片8而得到的片材。
(扩散板11和光学片13)
扩散板11和光学片13是用于通过对射入的光进行扩散且混色而使面内的光强度均匀的结构。即,通过使从LED5射出的光透过扩散板11和光学片13来提高亮度和色度的均匀性。如图1所示,扩散板11和光学片13均与LED5相隔一定的距离配置。
扩散板11只要是包含丙烯酸树脂或聚碳酸酯树脂等的板状的结构即可,没有特别限定。此外,光学片13是使二氧化硅粒子等分散在丙烯酸树脂或聚碳酸酯树脂等树脂而得到的片状的结构。
另外,此处,光学片13作为仅用于对射入的光进行扩散且混色的结构进行说明。但是,如图1所示,光学片13能够由多个片构成。由此,除了具有此处说明的性能的片材以外,还能够通过将具有能提高向前面侧射出的光的亮度和均匀性的性质的片材适当组合来构成光学片13。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能够获得上述这样的效果。由此,与各种液晶显示面板组合,将照明装置10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使用,能够提供能实现没有亮度不均的均匀的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方式2]
以下,参照图2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的结构的截面图。
如图2所示,照明装置10’包括背光源底座1、多个LED基板3、在LED基板3的一个面形成的LED5、覆盖多个LED基板3的LED5的形成面的多个反射片7、在LED基板3与背光源底座1之间形成的绝缘性反射片8’、与LED基板3相对的扩散板11和在扩散板11的上部形成的光学片13。即,照明装置10’在背光源底座1上具备绝缘性反射片8’,在这方面与在背光源底座上具备多个绝缘片9和反射片7的照明装置10不同。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对绝缘性反射片8’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绝缘性反射片8’为在背光源底座1与多个LED基板3之间形成的一个片状的结构。绝缘性反射片8’由于为具有绝缘性的一个片状的结构,因此不需要进行多个LED基板3的形成位置的校准。此外,绝缘性反射片8’还是一个反射片,因此不需要对被夹在多个LED基板的区域进行反射片的位置校准。此外,因为仅需要一个片状的结构,所以能够以少的部件个数实现。由此,照明装置10’的组装非常容易。
绝缘性反射片8’是具有绝缘性且使光在其表面扩散反射的片状的结构即可。因此,绝缘性反射片8’是包含在实施方式1的(第一反射片7)的项中说明的材料等的一般的白色片材。作为绝缘性反射片8’例如能够列举包括PET等材料的东丽(東レ)制的E6SV等。
如上所述,照明装置10’能够照射没有亮度不均的均匀的光,能够获得其组装容易的效果。
[实施方式3]
以下,参照图3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的结构的截面图。
如图3所示,照明装置10”包括背光源底座1、多个LED基板3、在LED基板3的一个面形成的LED5、覆盖多个LED基板3的LED5的形成面的多个第一反射片7’、在LED基板3与背光源底座1之间形成的绝缘性反射片8’、与LED基板相对的扩散板11和在扩散板11的上部形成的光学片13。即,照明装置10”在具备覆盖多个LED基板3的多个第一反射片7’方面,与具备覆盖多个LED基板3的多个反射片7的照明装置10和照明装置10’不同。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对多个第一反射片7’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第一反射片7’)
如图3所示,多个第一反射片7’中的各个第一反射片7’覆盖多个LED基板3的主面。此外,以LED5从在第一反射片7’形成的开口部突出的方式配置第一反射片7’。第一反射片7’与实施方式1和2的反射片7相比具有较大的面积。此时,在从前面侧观察照明装置10”的情况下,成为LED5以外的部分被第一反射片7’覆盖的状态。因此,利用相邻的第一反射片7’的端部7a’彼此来覆盖大致整个的被多个LED基板3夹着的区域。因此,几乎所有的光被向前面侧反射,因此,在被多个LED基板3夹着的区域几乎不射入光。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能够对前面侧照射更加均匀地扩散的、没有亮度不均的光。
此外,如图3所示,第一反射片7’的端部7a’向与LED基板3的主面相反一侧(背光源底座1一侧)稍稍倾斜。因此,能够利用第一反射片7’更可靠地覆盖LED基板3的侧面。
此处,在相邻的第一反射片7’的端部7a’彼此之间存在一些空间。但是,例如第一反射片7’的端部7a’能够为相互接触或者上下重合的结构。此时,光不射入LED基板3的侧面和被多个LED基板3夹着的区域。因此,能够将在LED基板3与背光源底座1之间形成的绝缘性反射片8’与一个绝缘片9交换。此外,能够将绝缘性反射片8’与在多个LED基板3之下形成的多个绝缘片9交换。
[优选结构及其效果]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优选还包括在多个上述基板与上述支承板之间形成的多个绝缘片。
根据上述结构,在上述支承板包含需要相对于上述基板绝缘的材料的情况下,能够获得能确保基板与支承部之间的绝缘性的效果。
此外,优选如下方式:在本发明的照明装置,上述第二反射片形成为进一步覆盖多个上述基板与上述支承板之间的、一个绝缘性反射片。
根据上述结构,在上述支承板包含需要相对于上述基板绝缘的材料的情况下,不需要对支承部分别安装反射片和多个绝缘片,能够减少部件个数。此外,第二反射片被夹在上述多个基板与支承板之间,被充分地固定,因此,不易发生由热引起的翘曲、弯曲。由此,能够获得能提供组装容易、不易引起均匀的照射特性随经过的年数而发生变化的照明装置。
此外,优选如下方式:在本发明的照明装置,上述第二反射片进一步形成为覆盖多个上述基板与上述支承板之间、且在上述支承板中的与上述间隙对应的部分被赋予反射性的一个绝缘片。
根据上述结构,不需要对支承部分别安装第二反射片和多个绝缘片,能够减少部件个数。此外,第二反射片被夹在上述多个基板与支承板之间,被充分地固定,因此,不易发生由热引起的翘曲、弯曲。由此,能够获得能提供组装容易、不易引起均匀的照射特性随经过的年数而发生变化的照明装置。
此外,优选如下方式:在本发明的照明装置,上述第一反射片的端部从上述基板的上述形成面突出至外侧。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用具有比基板的形成面大的面积的反射片覆盖基板的形成面。由此,即使在安装时稍微发生偏移,基板的形成面也被反射片可靠地覆盖。此外,反射片的端部突出至基板彼此之间存在的上述间隙的一部分,因此,例如能够抑制射入基板的侧面而被吸收的光。即,能够获得能容易进行照明装置的组装、且能够对照射对象更均匀地照射来自照明装置的光的效果。
此外,优选如下方式:在本发明的照明装置,上述第一反射片的端部从上述形成面向上述支承板倾斜。
根据上述结构,利用从基板的形成面突出的反射片的端部,进一步覆盖基板的侧面。由此,能够获得能对照射对象更均匀地照射来自照明装置的光的效果。
在用于实施发明的方式的项中进行了说明的具体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仅仅是用于使用具体例使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清楚的内容,不应该仅限于这样的具体例而狭义地进行解释,能够在本发明的主旨和所记载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而实施。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作为显示装置的背光源等利用的照明装置和具备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背光源底座
3    LED基板
5    LED
7    第一反射片
7’  第一反射片
7a   端部
7a’ 端部
8    第二反射片
8’  绝缘性反射片
9    绝缘片
10   照明装置
10’ 照明装置
10” 照明装置
11   扩散板
13   光学片

Claims (7)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一个面形成有光源的多个基板;
多个第一反射片,其避开所述光源覆盖多个所述基板所具有的形成面中的各个形成面;
支承所述多个基板的支承板;和
第二反射片,其在所述多个基板中的相邻的基板之间形成的间隙,覆盖所述支承板的上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在多个所述基板与所述支承板之间形成的多个绝缘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反射片形成为进一步被夹在多个所述基板与所述支承板之间的一个绝缘性反射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反射片形成为进一步被夹在多个所述基板与所述支承板之间、且在所述支承板中的与所述间隙对应的部分被赋予反射性的一个绝缘片。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反射片的端部从所述基板的所述形成面突出至外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反射片的端部从所述形成面向所述支承板倾斜。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和显示面板。
CN2010800327808A 2009-10-19 2010-05-12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24724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40658 2009-10-19
JP2009-240658 2009-10-19
PCT/JP2010/058039 WO2011048835A1 (ja) 2009-10-19 2010-05-12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2452A true CN102472452A (zh) 2012-05-23

Family

ID=43900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27808A Pending CN102472452A (zh) 2009-10-19 2010-05-12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20656A1 (zh)
CN (1) CN102472452A (zh)
WO (1) WO2011048835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1735A (zh) * 2017-09-28 2019-04-05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具备其的显示装置
CN111752041A (zh) * 2020-07-08 2020-10-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mini-LED灯板制备方法及反射结构
WO2021031379A1 (zh) * 2019-08-22 2021-02-2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CN112540481A (zh) * 2019-09-20 2021-03-23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12558351A (zh) * 2019-09-26 2021-03-26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69583A1 (ja) * 2011-11-11 2013-05-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CN204100138U (zh) * 2014-09-30 2015-01-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射片、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TWI787084B (zh) 2022-02-16 2022-12-11 群光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81050A1 (en) * 2004-06-18 2005-12-22 Au Optronics Corp. Support member and light emitting diode module using the same
CN1740873A (zh) * 2004-08-27 2006-03-01 孙庆成 直下式背光模块
US20070153515A1 (en) * 2005-12-29 2007-07-05 Lg. Philips Lcd Co., Ltd.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using the same
CN101661192A (zh) * 2008-08-28 2010-03-03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及采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13592A (ko) * 2006-08-09 2008-02-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1688647A (zh) * 2007-08-08 2010-03-31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KR101322313B1 (ko) * 2008-06-17 2013-10-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81050A1 (en) * 2004-06-18 2005-12-22 Au Optronics Corp. Support member and light emitting diode module using the same
CN1740873A (zh) * 2004-08-27 2006-03-01 孙庆成 直下式背光模块
US20070153515A1 (en) * 2005-12-29 2007-07-05 Lg. Philips Lcd Co., Ltd.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using the same
CN101661192A (zh) * 2008-08-28 2010-03-03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及采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1735A (zh) * 2017-09-28 2019-04-05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具备其的显示装置
WO2021031379A1 (zh) * 2019-08-22 2021-02-2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CN112540481A (zh) * 2019-09-20 2021-03-23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12540481B (zh) * 2019-09-20 2023-09-26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12558351A (zh) * 2019-09-26 2021-03-26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12558351B (zh) * 2019-09-26 2024-02-06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11752041A (zh) * 2020-07-08 2020-10-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mini-LED灯板制备方法及反射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20656A1 (en) 2012-05-17
WO2011048835A1 (ja) 2011-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2452A (zh)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1514781B (zh) 背光单元
KR101167301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 유닛
CN100385312C (zh) 液晶显示器件的背光单元及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件
US843695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good heat radiating function
TWI362533B (en) Edge-type backlight unit
CN104235683B (zh) 发光二极管组件和包括它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1770095A (zh) 液晶显示器件
KR100790497B1 (ko)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장치
TWI285719B (en) Backlight module
CN201246632Y (zh) 大面积均匀亮度led背光装置
CN102086995B (zh) 背光单元及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
WO2012126199A1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6932854B (zh) 视角可切换的背光单元
CN102052607A (zh) 背光单元
CN100365485C (zh) 直下式背光模块
KR20140013940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2265211A (zh) 光源装置用的框架、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1668988B (zh) 照明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KR20190054398A (ko) 이형 액정표시장치
CN207895198U (zh) 背光模组和应用于背光模组的反射片
CN101187758B (zh) 液晶显示设备
WO2013181865A1 (zh) 侧入式背光模组
KR101244982B1 (ko) 광학부재 홀더를 갖는 램프 가이드와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유닛 및 액정표시소자
CN201191340Y (zh) 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