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0097B - 制备亚烷基二醇的方法和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制备亚烷基二醇的方法和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0097B
CN101910097B CN2008801241332A CN200880124133A CN101910097B CN 101910097 B CN101910097 B CN 101910097B CN 2008801241332 A CN2008801241332 A CN 2008801241332A CN 200880124133 A CN200880124133 A CN 200880124133A CN 101910097 B CN101910097 B CN 1019100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xylation
district
reactor
hydrolysis
cataly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41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10097A (zh
Inventor
H·J·梵米里根
P·韦斯特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ll Internationale Research Maatschappij BV
Original Assignee
Shell Internationale Research Maatschappij B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ll Internationale Research Maatschappij BV filed Critical Shell Internationale Research Maatschappij BV
Publication of CN101910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00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100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00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29/09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hydroly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29/09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hydrolysis
    • C07C29/12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hydrolysis of esters of mineral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BGENERAL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APPARATUS THEREFOR
    • C07B41/00Formation or introduction of functional groups containing oxygen
    • C07B41/02Formation or introduction of functional groups containing oxygen of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1/00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 C07C31/18Polyhydroxylic acyclic alcohols
    • C07C31/20Dihydroxylic alcoh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8/00Preparation of esters of carbonic or haloformic acids
    • C07C68/06Preparation of esters of carbonic or haloformic acids from organic carbon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2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catalysts, e.g. selective catalys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2Recycling of unreacted starting or intermediate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由环氧烷制备亚烷基二醇的方法与反应器。将环氧烷、水、均相羧化催化剂和均相水解催化剂供应到含羧化区和水解区的反应器中。在羧化区中,使用一个或多个喷射器混合二氧化碳与液态反应物,以便在羧化区内在水存在下环氧烷与二氧化碳反应形成含碳酸亚烷酯、水、均相羧化催化剂和均相水解催化剂的反应溶液。将反应溶液从羧化区供应到水解区中,在其中碳酸亚烷酯和水反应形成含亚烷基二醇、均相羧化催化剂和均相水解催化剂的产物溶液。将在水解区中碳酸亚烷酯和水反应释放的二氧化碳供应到羧化区中。从水解区中抽出产物溶液。

Description

制备亚烷基二醇的方法和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环氧烷制备亚烷基二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单乙二醇用作制备聚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塑料和树脂的原料。它还被掺入到机动车防冻液内。 
可由环氧乙烷经碳酸亚乙酯以高度选择性方法制备单乙二醇。这通常在两步法中进行,其中第一步是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反应形成碳酸亚乙酯,和第二步是碳酸亚乙酯水解形成乙二醇。 
在US6080897中,在由第一泡罩塔、第二泡罩塔和气液分离器组成的羧化反应装置内,使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反应形成碳酸亚乙酯。来自分离器的液相通到管状反应器内,和来自管状反应器的反应溶液通到由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串联连接组成的水解装置中。在水解反应中释放的二氧化碳被压缩并循环到羧化反应装置内。 
在JP11-269110中,在具有喷射器的环管类反应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使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形成碳酸亚乙酯和单乙二醇。从反应器的下部提取一部分反应溶液,并使用泵循环所提取的部分和经喷射器喷嘴注射到反应器的上部。通过在换热器内冷却所提取的反应混合物,除去来自放热羧化反应的热量。在实施例中,来自反应器的反应混合物含有61.1%单乙二醇和37.1%碳酸亚乙酯。随后的水解和蒸馏提供高质量的单乙二醇。在JP2001 233831中公开了类似的体系。 
本发明的发明人寻求进一步改进由环氧烷制备亚烷基二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由环氧烷制备亚烷基二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将环氧烷、水、均相羧化催化剂和均相水解催化剂作为液态反应物供应到反应器的羧化区中; 
(b)在羧化区中使用一个或多个喷射器混合二氧化碳和液态反应物,以便环氧烷与二氧化碳在水存在下反应形成含碳酸亚烷酯、水、均相羧化催化剂和均相水解催化剂的反应溶液; 
(c)将反应溶液从羧化区供应到反应器的水解区中,其中碳酸亚烷酯和水反应形成含亚烷基二醇、均相羧化催化剂和均相水解催化剂的产物溶液; 
(d)将在水解区中碳酸亚烷酯和水反应释放的二氧化碳供应到羧化区中;和 
(e)从水解区中抽出产物溶液。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由环氧烷制备亚烷基二醇的反应器,该反应器包括: 
(a)羧化区,所述羧化区包括用于含环氧烷、水、均相羧化催化剂和均相水解催化剂的液态反应物的一个或多个入口、用于二氧化碳的一个或多个入口、用于混合二氧化碳与液态反应物的一个或多个喷射器、和用于含碳酸亚烷酯、水、均相羧化催化剂和均相水解催化剂的反应溶液的一个或多个出口; 
(b)水解区,所述水解区包括用于反应溶液的一个或多个入口、用于二氧化碳的一个或多个出口、和用于含亚烷基二醇、均相羧化催化剂和均相水解催化剂的产物溶液的一个或多个出口;和 
(c)通道,利用所述通道可以将二氧化碳从水解区供应到羧化区。 
本发明的方法和反应器可以在相对简单且小的装置内实现环氧烷到亚烷基二醇的高转化率,从而降低投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的示意图给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案的反应器和方法。 
图2的示意图给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案的反应器和方法。 
图3的示意图给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方案的反应器和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方法和反应器在羧化区中使用一个或多个喷射器混合二氧化碳与液态反应物。将二氧化碳从水解区供应到羧化区,二氧化碳在所述水解区中在碳酸亚烷酯和水反应过程中释放。喷射器是运动的流体在其中流经收缩-舒张喷嘴从而产生吸引并夹带抽吸流体的低压的器件。使用一个或多个喷射器将确保二氧化碳(存在于气相内)与环氧乙烷的混合并促进羧化反应。另外,一些环氧乙烷存在于气相内和喷射器将气态环氧乙烷与液态反应物混合。 
本发明提供由环氧烷制备亚烷基二醇的方法,该方法经碳酸亚烷酯中间体进行: 
Figure BPA00001178529100031
R1、R2、R3和R4可独立地选自氢或具有1-6个碳原子、优选1-3个碳原子的任选取代的烷基。作为取代基,可存在例如羟基的部分。优选地,R1、R2和R3表示氢原子,和R4表示氢或未取代的C1-C3烷基,和更优选R1、R2、R3和R4全部表示氢原子。 
合适的环氧烷的实例因此包括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在本发明中,最优选的环氧烷是环氧乙烷。 
术语“羧化区”和“水解区”用于描述在一个或多个反应器容器内的区域,其中分别发生环氧烷的羧化和碳酸亚烷酯的水解。在实践中,其中发生羧化和水解的区域可能重叠(即羧化和水解可在相同的区域内发生)。但术语“羧化区”和“水解区”表示其中主要发生羧化的区域和其中主要发生水解的区域。水解区在羧化区的下游。每一区由其中发生羧化或水解反应的液相和在液相上方的气相组成。在羧化区中,优选至少80wt%供应到羧化区中的环氧烷与二氧化碳反应形成碳酸亚烷酯。在水解区中,优选至少80wt%来自羧化区的反应溶液内的碳酸亚烷酯与水反应形成亚烷基二醇。 
在本发明的方法和反应器中,羧化区和水解区可容纳在一个以上反应器容器内(例如羧化区可以在第一反应容器内和水解区可以在第二反应容器内),但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羧化区和水解区容纳在一个反应器容器内。本发明的反应器可只包括两个隔室(形成羧化区的一个隔室和形成水解区的一个隔室),但反应器优选分成至少四个隔室,和最优选本发明的反应器是分成至少四个隔室的单个反应器容器。术语“隔室”用于描述液体必须流经其中的反应器体积的子部分,例如若反应器具有四个隔室,则反应液体必须行进依次通过四个隔室中的每一个,之后离开反应器。将反应器分成隔室将增加给定反应器体积的转化率或者可采用较小的反应器体积维持转化率水平,因此改进该工艺的经济性。羧化区优选至少包括具有四个隔室的反应器的第一隔室。(术语“第一隔室”用于描述最上游的隔室)。水解区优选至少包括具有四个隔室的反应器的最后的隔室。(术语“最后的隔室”用于描述最下游的隔室)。优选地,反应器具有至少6个隔室,和更优选反应器具有至少8个隔室。优选地,反应器具有小于30个隔室。 
本发明的反应器优选通过内部挡板分成隔室。优选地,羧化区与水解区通过内部挡板相分离。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内部挡板提供反应液体流经反应器的曲折或迂回路线。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反应器内的隔室通过提供反应液体通过反应器的曲折路线的一系列交替的第一内部挡板和第二内部挡板形成。在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反应液体在第一内部挡板下方通过,和反应液体在第二内部挡板上方通过。例如,第一内部挡板可以是向下延伸的挡板,和第二内部挡板可以是向上延伸的挡板。 
将环氧烷、水、均相羧化催化剂和均相水解催化剂作为液态反应物供应到反应器的羧化区中,优选地,本发明的反应器包括至少一个循环环管,利用所述循环环管将液态反应物从羧化区中抽出和随后返回到羧化区中。若该反应器被分成隔室,则优选在羧化区内的每一隔室具有至少一个循环环管,利用所述循环环管将液态反应物从羧化区中抽出和随后返回到羧化区中。一个或多个循环环管连续地重复供应 液态反应物到羧化区中。但由于这些试剂在羧化反应中被消耗和/或作为一部分反应产物离开羧化区,需要从外部来源供应环氧烷、水、均相羧化催化剂和均相水解催化剂到羧化区中。来自外部来源的液态反应物优选被供应到一根或多根循环环管中的至少一根中。若反应器被分成隔室,则优选来自外部来源的液态反应物被供应到羧化区最上游的隔室中,最优选通过重复供应液态反应物到所述隔室的循环环管进行。 
循环环管的优点是它们能控制羧化区的温度,因为在一根或多根循环环管内的液体可进行换热。羧化反应放热,因此优选从与羧化区的最上游的隔室相连的一根或多根循环环管中抽出热量(和优选回收)。可能优选的是供应热量到羧化区更下游的隔室中,因为在此可能发生较少的反应和因此放热较少。 
循环环管的另一优点是它们促进液态反应物的混合。 
供应到羧化区中的环氧烷与水的摩尔比(来自外部来源,即未经循环环管)优选为1∶5-2∶1,更优选1∶2-1.2∶1,最优选约1∶1。 
已知促进羧化的均相催化剂包括碱金属卤化物,例如碘化钾和溴化钾,和卤化有机鏻或铵盐,例如三丁基甲基碘化鏻、四丁基碘化鏻、三苯基甲基碘化鏻、三苯基丙基溴化鏻、三苯基苄基氯化鏻、四乙基溴化铵、四甲基溴化铵、苄基三乙基溴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和三丁基甲基碘化铵。已知促进水解的均相催化剂包括碱性碱金属盐,例如碳酸钾、氢氧化钾和碳酸氢钾,或碱金属的金属酸盐,例如钼酸钾。可能的情况是,可使用一种催化剂同时作为均相羧化催化剂和均相水解催化剂,但优选使用不同的催化剂作为均相羧化催化剂和均相水解催化剂。优选的均相催化剂体系包括碘化钾和碳酸钾的组合物,和碘化钾和钼酸钾的组合物。催化剂优选作为在亚烷基二醇内溶解的催化剂混合物供应。 
从外部来源(即未经循环环管)供应到羧化区中的羧化催化剂与环氧烷的摩尔比优选为1∶1000-1∶20。从外部来源(即未经循环环管)供应到羧化区中的水解催化剂与环氧烷的摩尔比优选为1∶1000-1∶20。 
二氧化碳从水解区供应到羧化区中。在羧化区中混合二氧化碳与液态反应物,以便在水存在下环氧烷与二氧化碳反应形成含碳酸亚烷酯、水、均相羧化催化剂和均相水解催化剂的反应溶液。使用一个或多个喷射器实现在液相内二氧化碳的混合。喷射器是运动的流体在其中流经收缩-舒张喷嘴从而产生吸引并夹带抽吸流体的低压的器件。在本发明中,运动的流体是液态反应物,和抽吸流体是含二氧化碳的气体。可在反应器内部安装喷射器,以便抽吸在反应器内部的气相空间内存在的气体。替代地,可安装喷射器,以便在反应器外部发生抽吸。在反应器外部安装喷射器入口的优点是它们比较容易维护。喷射器的出口在反应器内部且可定位,以便离开喷射器的流体进入反应器内的气相中,或者进入反应器内的液相中。优选地,使用一个以上喷射器实现混合,和最优选在羧化区的所有隔室内使用喷射器。每一隔室可使用相同类型的喷射器,但在不同隔室中可使用不同类型的喷射器(即其中在反应器内部/外部发生抽吸的喷射器,具有通入气相/液相内的出口的喷射器)。 
来自羧化区的反应溶液被供应到反应器的水解区中,优选地,在不改变反应溶液的压力的情况下,从羧化区供应反应溶液到水解区,即不要求从羧化区泵送反应溶液到水解区。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羧化区和水解区均容纳在单个反应器容器内,和反应溶液通过反应器容器内的隔室,从羧化区通到水解区。单个反应器容器是优选的,因为比较简单的体系可能具有较低的投资成本。但本发明的方法也可在其中羧化区在第一反应器容器内和水解区在第二反应器容器内的体系中进行,和通过从第一反应器容器中抽出反应溶液并将该反应溶液供应到第二反应器容器中,从而将反应溶液从羧化区供应到水解区中。 
优选地,附加的水被供应到水解区中,最优选作为蒸汽或热水供应。附加的水促进水解反应,和优选供应热水,因为水解反应吸热。优选地,从外部来源(即未经循环环管)供应到羧化区和水解区二者中的水的总量与从外部来源供应到羧化区中的环氧烷的量的摩尔比为5∶1-1∶1,优选约1.8∶1。较大量的水不是优选的,因为这要求增加的 除水(和相关的成本)。 
羧化催化剂和水解催化剂作为反应溶液的组分被供应到水解区中。但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附加的催化剂被供应到水解区。附加的催化剂优选是羧化催化剂和水解催化剂,且最优选是与供应到羧化区相同的羧化催化剂与水解催化剂的混合物。直接添加催化剂混合物到水解区中的优点是增加水解区内水解催化剂的浓度,和进一步有利于水解反应。 
优选地,从羧化区或水解区中抽出气体以提供惰性物的排放。通过抽出少部分气体,可防止气体例如氧气、甲烷和乙烯累积。优选在其中气相内的环氧烷的含量低和惰性气体浓缩的点处从反应器中抽出惰性物。若羧化区由数个隔室组成,则优选在羧化区的最后的隔室(即最下游的隔室)内设置惰性物的排放。替代地,可在水解区中设置惰性物的排放。由于通过惰性物排放从该体系中除去一些二氧化碳,因此还优选将补充的二氧化碳供应到羧化区或者水解区中以补充被除去的二氧化碳量。 
在水解区中环氧烷与水反应所释放的二氧化碳被供应到羧化区中。优选地,二氧化碳不经过气体压缩机。术语“气体压缩机”用于描述通过减少体积来增加气体压力的器件,和包括离心压缩机、轴压缩机、往复压缩机、旋转螺杆式压缩机和蜗旋式压缩机。喷射器不是气体压缩机。优选地,羧化区和水解区在同一反应器容器内,和羧化区的气相与水解区的气相通过挡板相分离。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挡板内存在开口,优选通过挡板的短管,和二氧化碳经挡板内的开口从水解区供应到羧化区中。在替代的实施方案中,在挡板内不存在开口,和二氧化碳从水解区经连接水解区和羧化区的管道供应到羧化区。在这一实施方案中,二氧化碳可进行换热(优选冷却),之后将其供应到羧化区中。 
优选在反应器上存在温度曲线,以便从入口到出口温度增加,和水解区内的温度大于羧化区内的温度。优选地,在反应器入口处的温度为80-120℃,最优选约100℃。优选地,在反应器出口处的温度为 130-170℃,最优选约150℃。反应器内的压力典型地为0.1-3MPa,优选0.1-2MPa,和最优选0.5-2MP。 
从反应器中抽出产物溶液。优选地,本发明的方法实现大于99%的环氧烷至亚烷基二醇的转化率,最优选大于99.9%。 
产物物流优选被供应到脱水器中除去水。脱水器优选是一个或多个塔,其中包括至少一个优选在小于0.05MPa的压力、更优选小于0.025MPa和最优选约0.0125MPa下操作的真空塔。 
优选地,通过使产物物流在闪蒸容器内进行闪蒸步骤使羧化和水解催化剂与产物物流分离。羧化与水解催化剂在亚烷基二醇内的溶液优选被循环和供应到羧化区中。闪蒸容器优选在0.001-0.2MPa、优选0.005-0.1MPa的压力下。 
在脱水和催化剂除去之后,优选纯化产物物流,以除去杂质并提供纯化的亚烷基二醇产物物流。 
图1给出了含液相(阴影部分)和在液相上方的气相的反应器容器(1)。该反应器容器通过向下延伸的挡板(2)和向上延伸的挡板(3)分成隔室。环氧乙烷和水在(4)处供应,和均相羧化与水解催化剂的混合物在(5)处供应到循环环管(6)中,所述循环环管(6)在反应器的第一隔室中来回循环液体。在下游从产物混合物中分离催化剂(未示出)处循环催化剂的混合物。循环环管(6)由从隔室中抽出液体的出口、在环管周围泵送液体的泵和控制循环到隔室中的液体温度的换热器组成。液体经喷射器(7)重新引入到第一隔室中,所述喷射器(7)从第一隔室内的气相中吸引气体。使用喷射器将确保二氧化碳(存在于气相内)与环氧乙烷的混合。对于反应器容器(1)的第二和第三隔室来说,存在类似的循环环管和喷射器。 
将附加的催化剂(8)和蒸汽(9)供应到反应器容器(1)的第四隔室中。在(8)处供应的催化剂是与在(5)处供应到羧化区中的均相羧化和水解催化剂相同的混合物,且还在下游从产物混合物(未示出)中分离催化剂处循环。从反应器容器(1)的第四隔室中排放(10)惰性物。将二氧化碳供应(11)到反应器容器(1)的最后隔室中。存在穿过向下延伸的 挡板(2)的短管,结果气体可在反应器容器(1)内的不同隔室之间通过。 
在反应器容器(1)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隔室内,在羧化催化剂存在下,使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反应,和这些基本上形成反应器的羧化区。通过循环液体(6)和通过喷射器(7)所实现的二氧化碳与环氧乙烷的混合使进所述反应。通过循环环管(6)内的换热器控制羧化区的温度。由于羧化反应放热,因此通过用于第一和第二隔室的循环环管内的两个换热器除去热量。但在第三隔室内在发生较少的羧化,因此用于第三隔室的循环环管内的换热器将给循环液体增加热量。 
在反应器容器(1)的第四、第五和第六隔室内,添加附加的催化剂(8)和蒸汽(9)到第四隔室中促进碳酸亚乙酯水解成乙二醇,和这些基本上形成反应器的水解区。通过水解反应释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经向下延伸的挡板(2)内的短管通到羧化区中。从第四隔室中排放(10)惰性物,并供应(11)二氧化碳到第六隔室中,以补充因惰性物排放损失的二氧化碳。 
从反应器容器(1)的第六隔室中抽出(12)含乙二醇、水解催化剂和羧化催化剂的产物物流。 
图2所示的反应器和方法具有与图1所示的反应器和方法大部分相同的组件和特征。但在图2中,在反应器容器(1)内的第三和第四隔室之间的向下延伸的挡板,即在羧化区和水解区之间的向下延伸的挡板在液相上方不具有二氧化碳可从中通过的任何开口。因此,在水解区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不能直接从水解区的气相通到羧化区的气相中。相反,来自第四隔室的气体可经连接第一和第四隔室的管道(13)通到第一隔室中。在气体通过管道(13)时,换热器冷却该气体,并可除去任何冷凝的水(并重新供应到第四隔室中),而不是通到第一隔室中。惰性物排放口(10)位于反应器容器(1)的第三隔室内。 
图3所示的反应器和方法具有与图2所示的反应器和方法大部分相同的组件和特征。但在第一、第二和第三隔室中给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喷射器(7)。安装在反应器(1)的第一隔室内的喷射器,以便入口在反应器(1)的外部,和出口在反应器(1)的内部。通过循环环管(6) 供应含液态反应物的运动流体。由管道(13)提供抽吸流体即含二氧化碳的气体。可从反应器的第一隔室和第四隔室二者中提供气体到管道(13)中,且可通过阀门控制供应。第一隔室内的喷射器的出口直接进入到液相内。在反应器(1)的第二隔室内安装喷射器,以便它们完全在反应器内部。喷射器从气相中抽吸气体,和将流体喷射到液相内。在反应器(1)的第三隔室内安装喷射器,以便它们完全在反应器内部。喷射器从气相中抽吸气体和流体被喷射到气相内。每一类型的喷射器实现混合二氧化碳与液态反应物的目标。这一附图给出了在具体隔室内的具体喷射器类型,但可预见,其中在不同的隔室内使用不同的喷射器类型的替代实施方案。 
通过参考实施例描述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不打算限制本发明。通过图2所示的反应器的计算机模拟(使用Aspen模拟软件)获得实施例。该反应器模拟为串联的六个连续搅拌釜反应器(CSTR)。排放来自第三CSTR的气相。组合来自最后三个CSTR的气相与补充二氧化碳,并在不经中间水冷凝的情况下进料到第一CSTR中。在2.0MPa(表压)下操作所有CSTR。反应温度从第一CSTR的100℃逐步升高到最后的CSTR的150℃。选择总的液体停留时间,以便在最后的CSTR中液体流出物内的碳酸亚乙酯的浓度小于1ppm mol。羧化催化剂是碘化钾和水解催化剂是钼酸钾。 
实施例1 
将环氧乙烷、补充二氧化碳、水、羧化催化剂和水解催化剂以1.0∶0.5∶1.8∶0.014∶0.0029的摩尔比进料到第一CSTR中。没有进一步添加水或添加催化剂到任何其它CSTR中。单乙二醇的选择性为99.2%。通过排放损失的环氧乙烷占环氧乙烷原料的1.6%。 
实施例2 
将环氧乙烷、补充二氧化碳、水、羧化催化剂和水解催化剂以1.0∶0.5∶1.5∶0.014∶0.0014的摩尔比进料到第一CSTR中。还将与进料到第一CSTR中的相同量的羧化催化剂和水解催化剂及水量的20%进料到第三CSTR中。单乙二醇的选择性为99.5%。通过排放损失的 环氧乙烷占环氧乙烷原料的1.0%。 
实施例3 
将环氧乙烷、补充二氧化碳、水、羧化催化剂和水解催化剂以1.0∶0.5∶1.0∶0.014∶0.0014的摩尔比进料到第一CSTR中。还将与进料到第一CSTR中相同量的羧化催化剂和水解催化剂进料到第三CSTR中。此外,还将进料到第一CSTR中的水量的80%进料到第三CSTR中。单乙二醇的选择性为99.8%。通过排放损失的环氧乙烷占环氧乙烷原料的0.2%。 

Claims (9)

1.由环氧烷制备亚烷基二醇的反应器,该反应器包括:
(a)羧化区,所述羧化区包括用于含环氧烷、水、均相羧化催化剂和均相水解催化剂的液态反应物的一个或多个入口、用于二氧化碳的一个或多个入口、用于混合二氧化碳与液态反应物的一个或多个喷射器、和用于含碳酸亚烷酯、水、均相羧化催化剂和均相水解催化剂的反应溶液的一个或多个出口;
(b)水解区,所述水解区包括用于反应溶液的一个或多个入口、用于二氧化碳的一个或多个出口、和用于含亚烷基二醇、均相羧化催化剂和均相水解催化剂的产物溶液的一个或多个出口;和
(c)通道,利用所述通道可以将二氧化碳从水解区供应到羧化区,
其中羧化区和水解区容纳在一个反应器容器内,和其中羧化区与水解区通过内部挡板相分离。
2.权利要求1的反应器,其中单个反应器容器被内部挡板分成至少四个隔室。
3.权利要求1的反应器,其中反应器包括至少一根循环环管,利用所述循环环管将液态反应物从羧化区中抽出和随后返回到羧化区中。
4.权利要求1的反应器,其中在不通过气体压缩机的情况下将二氧化碳从水解区供应到羧化区中。
5.权利要求1的反应器,其中水解区包括一个或多个入口,利用所述入口将蒸汽供应到水解区中,和水解区包括一个或多个入口,利用所述入口将除了在反应溶液内供应的催化剂以外的羧化催化剂和水解催化剂供应到水解区中。
6.权利要求1的反应器,其中羧化区或水解区均具有惰性物排放口,气体经所述排放口抽出。
7.权利要求1的反应器,其中通过分隔羧化区的气相与水解区的气相的挡板内的开口,将二氧化碳从水解区供应到羧化区中,或者其中通过连接水解区和羧化区的外部管道,将二氧化碳从水解区供应到羧化区中。
8.权利要求1的反应器,其中通过使产物物流在闪蒸容器内进行闪蒸步骤从产物物流中分离羧化和水解催化剂,和将羧化与水解催化剂的溶液循环并供应到羧化区中。
9.由环氧烷制备亚烷基二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将环氧烷、水、均相羧化催化剂和均相水解催化剂作为液态反应物供应到反应器的羧化区中;
(b)在羧化区中使用一个或多个喷射器混合二氧化碳和液态反应物,以便环氧烷与二氧化碳在水存在下反应形成含碳酸亚烷酯、水、均相羧化催化剂和均相水解催化剂的反应溶液;
(c)将反应溶液从羧化区供应到反应器的水解区中,在其中碳酸亚烷酯和水反应形成含亚烷基二醇、均相羧化催化剂和均相水解催化剂的产物溶液;
(d)将在水解区中碳酸亚烷酯和水反应释放的二氧化碳供应到羧化区中;和
(e)从水解区中抽出产物溶液,
其中该方法在权利要求1-8任一项的反应器中进行。
CN2008801241332A 2007-12-06 2008-12-05 制备亚烷基二醇的方法和反应器 Active CN1019100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7122548 2007-12-06
EP07122548.6 2007-12-06
PCT/EP2008/066855 WO2009071651A1 (en) 2007-12-06 2008-12-05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lkylene glyco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0097A CN101910097A (zh) 2010-12-08
CN101910097B true CN101910097B (zh) 2013-09-18

Family

ID=39345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41332A Active CN101910097B (zh) 2007-12-06 2008-12-05 制备亚烷基二醇的方法和反应器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8329959B2 (zh)
EP (1) EP2222622B1 (zh)
JP (1) JP2011506292A (zh)
KR (1) KR101596974B1 (zh)
CN (1) CN101910097B (zh)
BR (1) BRPI0820091B1 (zh)
CA (1) CA2707455A1 (zh)
RU (1) RU2480446C2 (zh)
WO (1) WO20090716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48481A (ja) * 2013-02-01 2014-08-21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アルキレンカーボネートの製造方法
EP3384473A1 (en) * 2015-12-03 2018-10-10 Innogy Innovation Gmbh Charging system for vehicles
JP6931270B2 (ja) * 2016-05-31 2021-09-01 三菱ケミカル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ナノバブル発生装置を備えた気液反応装置及びこの気液反応装置を用いた気液反応方法
EP3587469A1 (de) 2018-06-22 2020-01-01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ol
EP3683251A1 (de) 2019-01-15 2020-07-22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diol
KR20220111267A (ko) * 2019-12-11 2022-08-09 쉘 인터내셔날 리써취 마트샤피지 비.브이. 에틸렌 글리콜의 제조 방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29343A (en) * 1968-10-11 1971-12-21 Vnii Neftekhim Protsessov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lkylene glycols
CN1309112A (zh) * 2000-02-17 2001-08-22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制备烷撑二醇的方法
CN1745051A (zh) * 2003-02-07 2006-03-08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生产亚烷基衍生物的方法和用于生产亚烷基衍生物的催化剂再生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60116A (en) * 1978-08-28 1979-07-03 Showa Denko K.K.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lkylene glycols
US4508927A (en) * 1983-08-02 1985-04-02 The Halcon Sd Group, Inc. Preparation of glycols from ethylene oxide
US4556748A (en) 1983-10-31 1985-12-03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Process for producing alkylene glycols
TW548271B (en) 1996-12-20 2003-08-21 Astra Pharma Inc Novel piperidine derivatives having an exocyclic double bond with analgesic effects
US6080897A (en) 1998-03-19 2000-06-27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monoethylene glycol
JP3788019B2 (ja) 1998-03-19 2006-06-21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モノエチレングリコールの製造方法
SG77264A1 (en) * 1998-08-10 2000-12-19 Mitsubishi Chem Corp Process for producing an alkylene glycol
JP4019592B2 (ja) 2000-02-21 2007-12-12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エチレンカーボネートの製造方法
TW200422285A (en) 2003-02-07 2004-11-01 Mitsubishi Chem Corp Method for producing alkylene derivative and method for regenerating catalyst for producing alkylene derivative
EP1622857B1 (en) 2003-04-09 2011-10-05 Shell Internationale Research Maatschappij B.V.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lkanediol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29343A (en) * 1968-10-11 1971-12-21 Vnii Neftekhim Protsessov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lkylene glycols
CN1309112A (zh) * 2000-02-17 2001-08-22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制备烷撑二醇的方法
CN1745051A (zh) * 2003-02-07 2006-03-08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生产亚烷基衍生物的方法和用于生产亚烷基衍生物的催化剂再生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596974B1 (ko) 2016-02-23
BRPI0820091A2 (pt) 2015-06-30
US8329959B2 (en) 2012-12-11
EP2222622A1 (en) 2010-09-01
WO2009071651A1 (en) 2009-06-11
KR20100099232A (ko) 2010-09-10
RU2480446C2 (ru) 2013-04-27
CA2707455A1 (en) 2009-06-11
US20130052093A1 (en) 2013-02-28
RU2010127868A (ru) 2012-01-20
US8530706B2 (en) 2013-09-10
EP2222622B1 (en) 2014-04-30
BRPI0820091B1 (pt) 2018-02-06
US20100312022A1 (en) 2010-12-09
CN101910097A (zh) 2010-12-08
JP2011506292A (ja) 2011-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0097B (zh) 制备亚烷基二醇的方法和反应器
US20220410104A1 (en) Gas-liquid bubbling bed reactor, reaction system, and process for synthesizing carbonate ester
CN104151119B (zh) 一种碳四深加工制备异辛烷的方法
CN106714923A (zh) 制备烷二醇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30611B (zh) 新戊二醇缩合加氢生产工艺及其装置
CN109134233B (zh) 一种甲醇低压羰基化合成醋酸的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
CN102775274B (zh) 一种草酸酯加氢制乙二醇的系统及方法
CN111377802B (zh) 一种仲丁醇的制备方法及系统
CN110467595A (zh) 一种无硫酸法三聚甲醛合成装置及其合成工艺路线
CN205188178U (zh) 一种合成气制乙二醇工艺中亚硝酸甲酯的再生装置系统
CN105294604B (zh) 生产环氧丙烷的装置
CN205295183U (zh) 一种生产不同等级蒸汽的节能型超大规模甲醇合成装置
CN218357432U (zh) 丙二醇二次精馏提纯装置
CN103342681B (zh) 一种提高甲硝唑生产原料环氧乙烷利用率的工艺及设备
CN103168017B (zh) 生产亚烷基二醇的方法
CN205740823U (zh) 一种mtp装置
CN213286863U (zh) 一种单醚合成装置
CN113620909B (zh) 一种皂化方法及皂化装置
CN113735695A (zh) 一种采用高碳烯烃制备高碳醛的方法及其生产装置
CN215480653U (zh) 一种正丁醛缩合制辛烯醛的系统
CN106380392A (zh) 一种甲酸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209797814U (zh) 一种提高DMMn产品分离效果的工艺设备
CN213537770U (zh) 新型醚后碳四中甲醇回收装置
CN209797818U (zh) 一种碳酸酯回收系统
CN117654399A (zh) 一种深度硝酸反应及甲醇回收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