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8870A - 脉宽控制环快速锁定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脉宽控制环快速锁定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8870A
CN101908870A CN 201010242325 CN201010242325A CN101908870A CN 101908870 A CN101908870 A CN 101908870A CN 201010242325 CN201010242325 CN 201010242325 CN 201010242325 A CN201010242325 A CN 201010242325A CN 101908870 A CN101908870 A CN 1019088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se width
width control
control loop
circuit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4232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08870B (zh
Inventor
徐鸣远
李婷
李梁
李儒章
陈光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TC 24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ETC 24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TC 24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ETC 24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0102423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088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08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88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088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88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ls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脉宽控制环快速锁定控制电路,它包括一个带使能端反相器Q1、反相器Q2,带异步清零端D型触发器Q3、PMOS管PM1、NMOS管NM1以及电阻R1、R2。本发明的电路结构简单,应用本发明电路后,能使脉宽控制环系统的锁定时间大幅减少,减小幅度达7倍以上。本发明电路还能使脉宽控制环系统意外停止工作时自动复位,且能使脉宽控制环系统正常工作后进入省电模式,功耗十分微小,可靠性高。本发明电路适用于带电荷泵的脉宽控制环系统。

Description

脉宽控制环快速锁定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时间快速锁定控制电路,特别涉及一种脉宽控制环快速锁定控制电路。它的直接应用领域是高速高精度模数转换器中的时钟脉宽控制环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DDR SDRAM、A/D转换器等系统采用双倍速率技术(DDR)来满足人们对高速处理的要求。在这些系统中,不仅要求时钟占空比精确为50%,而且要求电路具有快速的锁定占空比。
脉宽控制环系统能很好地解决高速工作且精确锁定的要求,为了得到准确的控制电压实现精确锁定、峰峰值抖动小,就要有低的环路增益。但是,低环路增益将带来很长的锁定时间,未锁定的时间周期会对系统其它模块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使时钟脉宽控制环系统上电后到正常工作的时间延长。
常规的脉宽控制环系统是从直流状态开始调整占空比。每个周期电荷泵对控制压控延迟线调整的近似斜率为(ICP/CP)Δφ/2π,则压控延迟线输出可表示为:
V C ( t ) = I CP 2 πC P tΔφu ( t ) - - - ( 1 )
其中,t为系统周期,Δφ为高电平和低电平的相位差。CP为回路滤波电容,ICP为电荷泵电流。对于给定的t,ICP,CP,压控延迟线的输出电压VC正比于Δφ。VC在每个周期累加一部分的步进幅度,从初始零开始,最终达到锁定电压。此脉宽控制环系统的缺点在于系统上电后压控延迟线电压从零电压开始,Δφ从初始的最大值,渐渐减小到零,此脉宽控制环系统的电压控制延迟线在初始时候变化快,在经历数周期的延迟后,压控延迟线的变化缓慢,再经多个系统周期,压控延迟线的延迟控制最终稳定,因此,其稳定状态是靠系统自己本身的收敛来实现的,需要花费系统太多的时钟周期,导致脉宽控制环系统上电到正常工作的时间周期过长。
有一些改进的脉宽环控制环系统,如文献1:“A 500-MHz-1.25-GHz Fast-LockingPulsewidthControl Loop With Presettable Duty Cycle”(《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CIRCUITS》,2004 NO.3,P463-P468)。它是在环路上附加一个低精度的A/D转换器来控制电流镜阵列,加大了初始电荷泵电流ICP,从而加快单周期逼近压控延迟线电压步进,来达到快速锁定的目的;当系统脉宽稳定后,根据A/D转换器的处理,再降低ICP到设计状态。此电路的缺点为:它需要设计额外的低精度A/D转换器和电流镜阵列,占用了大量的版图面积,且系统功耗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发明一种脉宽控制环快速锁定控制电路,其目的是缩短脉宽控制环电路的锁定时间,且其自身的功耗小,电路系统微小,可靠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脉宽控制环快速锁定控制电路,它包括:
第一反相器Q1、第二反相器Q2,第一D型触发器Q3、第一PMOS管PM1、第一NMOS管NM1以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其中,输入端clk接Q3的时钟输入端CP,并与Q1的使能端EN相连,输出时钟端clk_out接Q1的输入端,Q1的输出端接Q2的输入端,Q2的输出端与Q3的异步清零端CLR相连,Q3的输入端D接电源Vcc,Q3的输出端Q接NM1的栅极,Q3的非输出端
Figure BSA00000212792200021
接PM1的栅极,NM1的源极接电阻R1的一端,R1的另一端接地,NM1的衬底接地,NM1的漏极与PM1的漏极相接,其连接点为所述脉宽控制环快速锁定控制电路的输出端Vctr,PM1的源极接电阻R2的一端,R2的另一端接电源Vcc,PM1的衬底接电源Vcc
所述第一反相器Q1为常规的带使能端的反相器。
所述第二反相器Q2为常规的反相器。
所述第一D型触发器Q3为常规的带异步清零端D型触发器。
所述第一电阻R1为4.489kΩ的多晶电阻,第二电阻R2为1.747kΩ的多晶电阻,均在时钟输入100MHz的条件下。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脉宽控制环快速锁定控制电路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系统正常工作时消耗系统资源微小,与常规的脉宽控制环系统相比,其特点如下:
1.本发明电路在系统启动的时候,通过一个预置电压电阻串对电压控制延迟线预置了一个初始电压,从而使环路在低环路增益下能快速锁定。常规脉宽控制环系统的压控延迟线波形图如图3所示,其锁定时间为650ns;而应用本发明控制电路后的脉宽控制环系统的控延迟线波形图如图4所示,其锁定时间为90ns。本发明电路的锁定时间大幅缩短,缩小幅度达7倍以上。
2.本发明电路还具有看门狗的性质,一旦脉宽控制环系统意外停止工作后,电路会自动复位电压控延迟线电压,重启环路系统,即实现自动复位功能,而常规的脉宽控制环系统都不具备此功能。
3.文献1的改进型脉宽控制环系统达到锁定后,其使系统快速锁定的附加电路仍然消耗着系统功耗,但本发明电路系统锁定后,就会自动断开附加快速锁定电路,进入省电模式,只有一个检测电路工作,功耗十分微小,其功耗几乎可以忽略。
4.本发明的电路结构简单,只有3个门电路、2个电阻和2个MOS管,因此电路占用的版图面积很小,电路的可靠性也相应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的脉宽控制环系统的电路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脉宽控制环快速锁定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3为常规脉宽控制环系统的压控延迟线波形图;
图4为应用本发明控制电路后的脉宽控制环系统的压控延迟线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不仅限于下面的描述,现结合附图加以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具体实施的脉宽控制环快速锁定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它由一个带使能端的常规反相器Q1、一个常规反相器Q2、一个带清零端常规D型触发器Q3、常规PMOS管PM1、常规NMOS管NM1以及常规电阻R1、R2组成。
图2中的具体连接与本说明书的发明内容部分相同,此处不再重复。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发明电路的输入端口为输入时钟clk和脉宽控制环路系统输出时钟端clk_out。本发明电路输出端口为Vctr
外部时钟由输入端口clk输入,由于电荷泵的特性和脉宽控制环系统特性,如果电路上电时系统未有时钟信号输入会导致电压控制延迟线电压接近电源电压,从而导致整个环路稳定在直流点,对输入时钟信号没有响应。本电路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可以在电路意外不工作时对电路重置。该发明电路最先进的地方在于输出端Vctr可以对电压控制延迟线预置一个初始值。其电路的工作流程为:
外部时钟从clk端口输入,控制D型触发器Q3的时钟CP端和使能反相器的使能端EN,当clk为低电平时,使能反相器Q1工作,对clk_out取反输出到反相器Q2的输入端,Q2取反输入电平输出到Q3的清零端CLR。如果电路正常工作,clk和clk_out同相位,即clk为低电平时,clk_out就会对Q3异步清零,使Q3的Q端输出低电平,端输出高电平,PM1和NM1断开,使分压电阻串不工作。输出端Vctr呈现高阻。
如果电路没有启动和不正常工作,clk和clk_out会不同相位,如果clk为低电平时,clk_out高电平,经过Q1,Q2后,输出高电平到Q3的CLR端口,高电平不会对Q3清零。Q3利用clk的上升沿,把Q3输入端口D的Vcc高电平传输到输出端,输出端Q输出高电平,开启NM1,非输出端
Figure BSA00000212792200032
输出低电平,开启PM1,导通分压电阻串,使输出分压的电压Vctr,对脉宽控制环路的压控延迟线预置一个Vctr电压,脉宽控制环系统的压控延迟线就在Vctr电压基础上锁定输入时钟脉宽,极大地缩短系统从零电压开始上升到Vctr的时间周期。
反相器Q1,反相器Q2,D型触发器Q3和PM1,NM1管都可以选用工艺的最小尺寸。
R2和R1的取值如下:
V ctr ≈ R 1 R 2 + R 1 · V cc - - - ( 2 )
其中,Vctr为压控延迟线的预置电压值,Vcc为电源电压。因为电压控制最终实现形式是以电流的形式实现延迟,则Vctr变换成电流I:
I = K ′ W 2 L ( V cc - I · R - V ctr - V T ) 2 - - - ( 3 )
其中,K`为跨导参数(饱和区),W为MOS管的宽度,L为MOS管的长度,Vcc为电源电压,R为限流电阻,Vctr为压控延迟线的预置电压值,VT为MOS管开启电压。电流I确定电压控制延迟单元所延迟的时间:
T delay = C · ΔV K · I - - - ( 4 )
其中,C为电压控制延迟单元的充放电电容,I为充放电电流,ΔV为延迟单元输出变化幅度,K为电流镜镜像倍数。当电路稳定时,延迟时间Tdelay为输入时钟半周期。
用输入时钟周期通过(4)式确定电流I,再代入(3)式确定Vctr,利用Vctr确定R2和R1的电阻值,具体算法如下:
时钟输入在100MHz下,得Tdelay为5ns,C取9pF,ΔV取20mV,K取1,通过(4)式,得I=36μA;把I带入(3)式,并且,K`取76μA/V2,W/L取值40μm/0.35μm,Vcc为3.3V,限流电阻取值4KΩ,VT为0.7V,由(3)式计算出:Vctr为2.365V;再由(2)式计算出:R1与R2的比值为2.57,其中Vcc取3.3V,因此,R1取值为4.489kΩ,R2为1.747kΩ。
一般占空比调整电路工作频率范围宽,脉宽控制环系统的电压控制延迟线的电压值变化范围小,折中预置电压值,取电路工作的中心频率来确定。
本发明电路图2,接入图1系统,clk端口和clk_out端口同名连接,图2的Vctr端口连接图1的Vctr端口。整个系统连接完毕,加入外部时钟信号100MHz,占空比为20%。图3为常规脉宽控制环系统的压控延迟线波形图,图4为应用本发明控制电路后的脉宽控制环系统的压控延迟线波形图。当系统锁定后,压控延迟线Vctr曲线电压平稳。对比图3和图4,本发明电路可使脉宽控制环路系统的锁定时间大幅缩短,缩小幅度达7倍以上。
所述第一反相器Q1为常规的带使能端的反相器。
所述第二反相器Q2为常规的反相器。
所述第一D型触发器Q3为常规的带异步清零端D型触发器。
本发明采用标准0.35μm CMOS工艺。其中,Q1,Q2和Q3中的所有PMOS管和NMOS管的宽长比均为:W/L=400nm/350nm;PM1和NM1的宽长比均为:W/L=400nm/350nm。
所述第一电阻R1为4.489kΩ的多晶电阻,第二电阻R2为1.747kΩ的多晶电阻,均在时钟输入100MHz的条件下。

Claims (5)

1.一种脉宽控制环快速锁定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第一反相器Q1、第二反相器Q2,第一D型触发器Q3、第一PMOS管PM1、第一NMOS管NM1以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其中,输入端clk接Q3的时钟输入端CP,并与Q1的使能端EN相连,输出时钟端clk_out接Q1的输入端,Q1的输出端接Q2的输入端,Q2的输出端与Q3的异步清零端CLR相连,Q3的输入端D接电源Vcc,Q3的输出端Q接NM1的栅极,Q3的非输出端Q接PM1的栅极,NM1的源极接电阻R1的一端,R1的另一端接地,NM1的衬底接地,NM1的漏极与PM1的漏极相接,其连接点为所述脉宽控制环快速锁定控制电路的输出端Vctr,PM1的源极接电阻R2的一端,R2的另一端接电源Vcc,PM1的衬底接电源Vc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宽控制环快速锁定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相器Q1为常规的带使能端的反相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宽控制环快速锁定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相器Q2为常规的反相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宽控制环快速锁定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型触发器Q3为常规的带异步清零端D型触发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宽控制环快速锁定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R1为4.489kΩ的多晶电阻,第二电阻R2为1.747kΩ的多晶电阻,均在时钟输入100MHz的条件下。
CN2010102423252A 2010-08-02 2010-08-02 脉宽控制环快速锁定控制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088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423252A CN101908870B (zh) 2010-08-02 2010-08-02 脉宽控制环快速锁定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423252A CN101908870B (zh) 2010-08-02 2010-08-02 脉宽控制环快速锁定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8870A true CN101908870A (zh) 2010-12-08
CN101908870B CN101908870B (zh) 2012-02-22

Family

ID=43264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4232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08870B (zh) 2010-08-02 2010-08-02 脉宽控制环快速锁定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0887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4697A (zh) * 2020-12-25 2021-03-26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锁相环系统及锁相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43395A (ja) * 2003-05-15 2004-12-02 Fuji Electric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パルス幅変調回路
CN1846350A (zh) * 2003-08-11 2006-10-11 爱特梅尔公司 自限制型脉宽调制调节器
CN101372170A (zh) * 2008-09-08 2009-02-25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脉冲宽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1789774A (zh) * 2009-01-22 2010-07-28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全数字脉宽控制电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43395A (ja) * 2003-05-15 2004-12-02 Fuji Electric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パルス幅変調回路
CN1846350A (zh) * 2003-08-11 2006-10-11 爱特梅尔公司 自限制型脉宽调制调节器
CN101372170A (zh) * 2008-09-08 2009-02-25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脉冲宽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1789774A (zh) * 2009-01-22 2010-07-28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全数字脉宽控制电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4697A (zh) * 2020-12-25 2021-03-26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锁相环系统及锁相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8870B (zh) 2012-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5070A (zh) 一种线性调节斜坡补偿电压斜率的系统
CN104113303B (zh) 50%占空比时钟产生电路
CN106208714B (zh) 同步整流开关电源及控制方法
CN104167923B (zh) 一种开关电源的动态快速响应电路及其方法
EP2677647A2 (en) Synchronous rectifier timer for discontinuous mode DC/DC converter
CN102566640B (zh) 带打嗝模式过流保护功能的稳压电路
CN104319996A (zh) 一种具有高精度电流检测的同步整流降压转换器芯片
CN201656778U (zh) 一种线性调节斜坡补偿电压斜率的系统
US9948179B2 (en) Apparatus for charge recovery during low power mode
CN204271914U (zh) 一种具有高精度电流检测的同步整流降压转换器芯片
TW201351084A (zh) 形成電力供應控制器的方法
CN104466912B (zh) 一种具有短路保护的线性稳压器
CN103529890A (zh) 一种软启动装置及方法
CN106130335A (zh) 应用于boost拓扑开关电源的自适应软启动电路
TWI533559B (zh) 電子裝置中的電路、電子裝置及供電方法
CN203537351U (zh) 振荡器电路
TW200838141A (en) Method for stabling voltage, pulse frequency modulating circuit and power supply using the same
CN105991119A (zh) 上电复位电路
CN106160452A (zh) 抑制电磁干扰的电源系统
US20100181967A1 (en) Battery Charger and Associated Method
CN109756215A (zh) 一种多功能开关控制器及可切换方法
CN103529891A (zh) 一种软启动装置及方法
CN101908870B (zh) 脉宽控制环快速锁定控制电路
CN108900069A (zh) 一种基于占空比的自适应二次斜坡补偿电路
CN105119479A (zh) 启动时间可调的高压启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2

Termination date: 2012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