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6167A - 码头系泊系统的系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码头系泊系统的系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6167A
CN101876167A CN2009102353435A CN200910235343A CN101876167A CN 101876167 A CN101876167 A CN 101876167A CN 2009102353435 A CN2009102353435 A CN 2009102353435A CN 200910235343 A CN200910235343 A CN 200910235343A CN 101876167 A CN101876167 A CN 1018761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oring
rope
hawser
ship
arran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353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76167B (zh
Inventor
张志明
杨国平
商剑平
周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mmunic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for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Co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mmunic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for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mmunic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for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Co filed Critical China Communic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for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Co
Priority to CN2009102353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761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76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61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761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61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码头系泊系统的系缆方法,包括:步骤a,将系船缆绳的第一端固定在系泊船舶上;步骤b,将所述系船缆绳的第二端送到码头;步骤c,将所述系船缆绳的第二端绕过第一系船装置;步骤d,将所述系船缆绳的第二端固定在第二系船装置上;所述的第二系船装置与第一系船装置间隔一段距离;步骤e,将所述系船缆绳拉紧。通过加大缆绳的有效长度,增加了缆绳的弹性性能,从而也增大了码头系泊系统的弹性性能,能够有效缓解波浪对船舶的冲击作用;通过提高码头系泊系统的弹性性能,能够有效的均衡各缆绳的承担的外力,减小最大承力缆绳的数值。

Description

码头系泊系统的系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码头操作运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善码头系泊系统弹性性能的系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码头100通常为一字型平面布置形式,如图1所示,多个系船柱平行于码头100的前沿线,固定在码头100的前沿上。缆绳一端连接在系船柱上。另外一端连接系泊船舶。缆绳从布置位置可分为:艏缆1、艏横缆2、艏倒缆3、艉倒缆4、艉横缆5、艉缆6,依次从船首布置到船尾,起到防止船体漂移,减小船体运动幅度等作用。
由于码头平面布置型式的限制,各缆绳的长度差异较大,特别是艏横缆2和艉横缆5非常短,抵御横向力的条件较差。但由于传统的码头都建在有掩护的水域中,码头系泊系统需要抵御的外力不大,还能够满足船舶系泊要求。
目前,船舶的大型化发展推动着码头向离岸化、深水化发展,特别是许多20至30万吨级的大型散货码头都建在了自然条件复杂的开敞水域。在离岸的开敞水域里,风、浪、流、潮等建港自然条件相对有掩护的近岸码头更加恶劣,船舶承受的风力、流力和波浪力比以往更大更复杂,传统的系泊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离岸深水码头的系泊要求。特别是,传统系泊模式中横缆短的缺点越发明显,很多船舶断缆事故都是从横缆破断开始的。
为克服传统系泊模式中横缆长度不足,抵御横向力差的缺点,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码头平面布置型式——蝶形码头平面布置型式,如图2所示,码头由工作平台199、靠船墩和系缆墩组成,横缆墩191和横缆墩194向码头后方移动,加长横缆的长度,另外艏缆墩190、艉缆墩195也向码头后方移动,这样加大了艏艉缆的长度,从而增加了码头系泊系统的性能,均衡了各缆绳承担的系缆力,改善了缆绳的受力条件,所以,这种布置型式对船舶运动有比较强的适应性,非常适用于对当地主波向不很明显或波浪周期较长、水流条件复杂海区的开敞式泊位,大型液体散货泊位已经普遍采用这种平面布置型式。
但是,对于煤炭、矿石等干散货码头,码头面上需要架设皮带机,使装、卸船机能够沿着码头面在整艘船舶的装卸范围内移动,传统的蝶形码头的短工作平台无法满足干散货码头装卸工艺的要求,所以,在整艘船舶的装卸范围内干散货码头必须连续布置,从而只能采用传统的系泊模式。
传统系泊模式中横缆长度不足,抵御横向力差的缺点,在浪、流十分复杂的开敞式水域中体现的尤为突出,加大了船舶断缆的危险性。发生船舶断缆的大型码头中干散货码头居多,而且很多船舶断缆事故都是从横缆破断开始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干散货码头系泊船舶横缆容易出现断缆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码头系泊系统的系缆方方法,包括:
步骤a,将系船缆绳的第一端固定在系泊船舶上;
步骤b,将所述系船缆绳的第二端送到码头;
步骤c,将所述系船缆绳的第二端绕过第一系船装置;
步骤d,将所述系船缆绳的第二端固定在第二系船装置上;所述的第二系船装置与第一系船装置间隔一段距离;
步骤e,将所述系船缆绳拉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加大缆绳的有效长度,增加了缆绳的弹性性能,从而也增大了码头系泊系统的弹性性能,能够有效缓解波浪对船舶的冲击作用;通过提高码头系泊系统的弹性性能,能够有效的均衡各缆绳的承担的外力,减小最大承力缆绳的数值。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码头系泊系统系缆方式示意图;
图2为现有蝶形码头系泊系统系缆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码头系泊系统系缆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艏横缆2的系缆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码头;101、102、103、104、105、106、107、108-系船装置;111、112、113、114、115、116、117、118-系船装置;190-艏缆墩;191-横缆墩;192-倒缆墩;193-倒缆墩;194-横缆墩;195-艉缆墩;199-工作平台;200-船舶;1-艏缆;2-艏横缆;3-艏倒缆;4-艉倒缆;5-艉横缆;6-艉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发明中的码头系泊系统由码头100,船舶200,多个系船装置和多根缆绳组成。其中,多个系船装置(如图3中所示的系船装置101、系船装置102、系船装置116、系船装置117等)固定在码头100前沿上,多个系船装置的排列方向平行于码头100前沿线。每根缆绳的一端连接在系船装置上,另外一端连接系泊船舶200。缆绳从布置位置可分为:艏缆1、艏横缆2、艏倒缆3、艉倒缆4、艉横缆5和艉缆6,依次从船艏布置到船尾,起到防止船体漂移,减小船体运动幅度等作用。
艏缆1的一端连接船艏部,另外一端固定在系船装置101上,艏缆1的主要作用为抵御从船头正向过来的流,防止船头纵向漂移。
艏横缆2的一端连接船艏部,绕过系船装置105,另外一端固定在系船装置107上,艏横缆2的主要作用为抑制船体的横向荡动;
艏倒缆3的一端连接船艏部,另外一端固定在系船装置108上,艏倒缆3既可以减小船体的横向运动又可以减小船体的纵向运动;
艉倒缆4的一端连接船艉部,另外一端固定在系船装置111上,艉倒缆4配合艏缆1,防止船头正向流过大造成危害;
艉横缆5的一端连接船艉部,绕过系船装置114,另外一端固定在系船装置112上,艉横缆5的主要作用为抑制船体的横向荡动;
艉缆6的一端连接船艉部,另外一端固定在系船装置118上,尾缆6的主要作用是平衡来自船尾方向的水流力。
在本实施例中,艏横缆2绕过系船装置105,固定在系船装置107上,使艏横缆2的有效长度增加;艉横缆5绕过系船装置114,固定在系船装置112上,使艉横缆5的有效长度增加。通过加长缆索长度,不仅可缓解波浪对船舶的冲击作用,减少船舶的运动能量,同时缆索起到增加弹性和吸收部分船舶运动能量的功能。
在其他实施例中,艏横缆2也可绕过系船装置105,固定在系船装置106上;或者艏横缆2绕过系船装置105,固定在系船装置108上;或者艏横缆2绕过系船装置105,固定在系船装置104上。
艉横缆5也可绕过系船装置114,固定在系船装置113上;或者艉横缆5绕过系船装置114,固定在系船装置111上;或者艉横缆5绕过系船装置114,固定在系船装置115上。
在使用中,多个系船装置可以为系船柱。或者为了解缆便捷,可将系船装置105设置为系船柱,系船装置106、107、108和104设置为快速脱缆钩;可将系船装置114设置为系船柱,系船装置111、112、113和115设置为快速脱缆钩;将系船装置101、118设置为快速脱缆钩。
较佳地,为了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完成系泊,可将用于固定缆绳的系船装置设置为绞缆机,例如,将系船装置106、107、108和104,以及系船装置111、112、113和115设置为绞缆机,或者将系船装置101、118设置为绞缆机。
当由于空间限制导致船舶倒缆和艏艉缆长度不足时,艏缆1、艏倒缆3、艉倒缆4和艉缆6也可以先绕过一个系船装置,再固定在另一个系船装置上。
下面参考图3和图4对本发明艏横缆2的系缆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401,将艏横缆2的第一端固定在系泊船舶200的船艏部;优选的,可可将艏横缆2的第一端固定在系泊船舶200船艏部的绞缆机上;
步骤402,将艏横缆2的第二端送到码头;优选的,系泊船舶200的船员可将所述艏横缆2的辅助缆绳扔给码头上的带缆人员,或者带缆艇将艏横缆2的辅助缆绳送给码头上的带缆人员;
步骤403,将艏横缆2的第二端绕过系船装置105;
步骤404,将艏横缆2的第二端固定在系船装置107上;
步骤405,将艏横缆2拉紧;优选的,由系泊船舶200船艏部的绞缆机将艏横缆2拉紧。
图4中所示的系缆方法,同样可用于艏缆1、艏倒缆3、艉倒缆4、艉横缆5和艉缆6。
本发明通过加大缆绳的有效长度,增加了缆绳的弹性性能,从而也增大了码头系泊系统的弹性性能,能够有效缓解波浪对船舶的冲击作用;通过提高码头系泊系统的弹性性能,能够有效的均衡各缆绳的承担的外力,减小最大承力缆绳的数值。
在开敞式水域中系泊时,船舶不仅直接受到风流力的作用,其受波浪作用的运动能量也很大,通过加长缆索长度,不仅可缓解波浪对船舶的冲击作用,减少船舶的运动能量,同时缆索起到增加弹性和吸收部分船舶运动能量的功能。典型地,本发明应用于煤炭、矿石等干散货码头,能够提供较长的工作平台,并同时均衡了各缆绳承担的系缆力,改善了缆绳的受力条件,增强系泊系统的弹性性能,缓解波浪对船舶的冲击作用。
以上对本发明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之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码头系泊系统的系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a,将系船缆绳的第一端固定在系泊船舶上;
步骤b,将所述系船缆绳的第二端送到码头;
步骤c,将所述系船缆绳的第二端绕过第一系船装置;
步骤d,将所述系船缆绳的第二端固定在第二系船装置上;所述的第二系船装置与第一系船装置间隔一段距离;
步骤e,将所述系船缆绳拉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为将所述系船缆绳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系泊船舶的绞缆机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为带缆艇将所述系船缆绳的辅助缆绳送给码头上的带缆人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为所述系泊船舶的船员将所述系船缆绳的辅助缆绳扔给码头上的带缆人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第一系船装置为系船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第二系船装置为系船柱、快速脱缆钩或绞缆机。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为所述系泊船舶的绞缆机将所述系船缆绳拉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船缆绳为艏缆、艏横缆、艏倒缆、艉倒缆、艉横缆或艉缆其中之一。
CN200910235343A 2009-09-30 2009-09-30 码头系泊系统的系缆方法 Active CN1018761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35343A CN101876167B (zh) 2009-09-30 2009-09-30 码头系泊系统的系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35343A CN101876167B (zh) 2009-09-30 2009-09-30 码头系泊系统的系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6167A true CN101876167A (zh) 2010-11-03
CN101876167B CN101876167B (zh) 2012-08-29

Family

ID=43018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35343A Active CN101876167B (zh) 2009-09-30 2009-09-30 码头系泊系统的系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7616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1241A (zh) * 2011-01-28 2011-07-13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停船码头及停船方法
CN103382714A (zh) * 2013-06-28 2013-11-06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后置系缆设备
CN109113026A (zh) * 2018-08-30 2019-01-01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船舶系缆力减小方法
CN114096460A (zh) * 2019-07-15 2022-02-25 斯维特泽尔公司 一种用于操作系泊缆绳的方法和装置
CN114162266A (zh) * 2021-12-08 2022-03-11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现场实时反馈的岸基智能系泊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1241A (zh) * 2011-01-28 2011-07-13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停船码头及停船方法
CN102121241B (zh) * 2011-01-28 2012-09-05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停船码头及停船方法
CN103382714A (zh) * 2013-06-28 2013-11-06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后置系缆设备
CN109113026A (zh) * 2018-08-30 2019-01-01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船舶系缆力减小方法
CN114096460A (zh) * 2019-07-15 2022-02-25 斯维特泽尔公司 一种用于操作系泊缆绳的方法和装置
CN114162266A (zh) * 2021-12-08 2022-03-11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现场实时反馈的岸基智能系泊系统及方法
CN114162266B (zh) * 2021-12-08 2022-11-15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现场实时反馈的岸基智能系泊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6167B (zh) 2012-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14762B (zh) 浅水浮式平台系泊装置及方法
CN201520956U (zh) 码头系泊系统
CN102079363B (zh) 基于小型船只的锚泊式海洋观测研究浮标布放系统及方法
CN101876167B (zh) 码头系泊系统的系缆方法
CN106143799B (zh) 一种可代替缆绳兼具护舷功能的智能化轻型系靠泊系统
CN101793017B (zh) 自适应船舶拦截方法
CN110217346B (zh) 基于多点锚泊定位系统来拖移海上风电安装船的方法
CN203358816U (zh) 一种渔船码头泊位系统
CN108216502A (zh) 一种开放海岸的浮桥滚装运输系统
CN201834178U (zh) 基于小型船只的锚泊式浮标布放装置
CN107558435A (zh) 全天候码头及该结构下的船舶靠离泊作业方式
CN203601528U (zh) 三船并靠系泊系统
CN205686574U (zh) 一种装卸油单点靠泊装置
CN104002931A (zh) U型海洋工程安装船及导管架上部模块安装方法
CN203567913U (zh) 一种恒阻力防撞锚链
CN203440794U (zh) 后置系缆设备
CN103603319A (zh) 一种恒阻力防撞锚链
CN207228045U (zh) 全天候码头结构
CN110904920B (zh) 一种自升式施工平台靠泊施工方法
CN208377003U (zh) 一种单点系泊船体偏荡运动控制装置
CN205891166U (zh) 一种可代替缆绳兼具护舷功能的智能化轻型系靠泊系统
CN111776159A (zh) 一种船舶用防撞轮胎固定结构
CN205737992U (zh) 一种flng船舶的逃生梯
CN105129043A (zh) 一种用于船闸通航的推船
Elzinga et al. Movements of moored ships in harbou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