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4902B - 一种用于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4902B
CN101874902B CN 200910250328 CN200910250328A CN101874902B CN 101874902 B CN101874902 B CN 101874902B CN 200910250328 CN200910250328 CN 200910250328 CN 200910250328 A CN200910250328 A CN 200910250328A CN 101874902 B CN101874902 B CN 1018749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tricule
polyurethane
silicon
preparation
molecular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25032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74902A (zh
Inventor
刘堃
张永昌
庹新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091025032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749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74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49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749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490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首先合成含硅聚氨酯囊体材料,然后制备聚氨酯囊体和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最后将上述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植入聚氨酯囊体。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用热塑性含硅(或不含硅)聚氨酯制作髓核的外囊,用室温固化的含硅聚氨酯作为囊内填充材料。聚氨酯外囊在体外成型,室温固化的含硅聚氨酯则以液态方式注入人体后原位聚合。利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外囊及填充材料,除具有力学性能优异,生物相容性好,成型加工及临床操作方便等优点外,二者还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而且硅元素的引入也大大延长了髓核假体在人体内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腰椎人工髓核置换术是近年来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一种新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克服腰椎融合术的缺点,而且可以保留脊柱的运动功能。目前已经临床应用的人工髓核是水凝胶型体外成形假体髓核,即髓核的形态和大小是在体外预先成型,然后再植入体内吸水膨胀成型。最典型的代表是美国Raymedia公司研制的水凝胶型髓核假体(Ray CD.ThePDN prosthetic disc-nucleus device.Eur Spine J 2002,11:137-142)。但是,这种水凝胶型假体植入前需要切除较大的纤维环,使纤维环的完整性受到较大的破坏,因此有术后假体脱出的危险。
最新设计和研究的人工髓核是体内原位聚合型的假体髓核。在原位聚合的人工髓核中,通过一个管道以微创的途径和方法来植入。即将液态的聚合物单体通过管道注入人体内,然后在椎间盘间隙内聚合形成粘弹性较大的假体。该设计可以很好的填充手术切除髓核后所形成的空隙,并能够达到很好的塑型,能够最大程度的和上下终板之间形成“足印”样结合,从而减小终板和假体不匹配而出现的不均衡负荷。此外,手术对纤维环的损伤最小,由于纤维环相对完整,仍然具有一定的抗挤压作用,从而防止术后髓核假体的脱出。在该设计中,寻找合适的能够原位聚合的材料是其中的关键。主要是因为多数能够原位聚合的材料单体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而且多数单体聚合时会产生热量,这有可能导致软骨终板的损伤,而且术后会出现类似椎间盘炎的表现。此外,某些单体聚合凝固时间较长,除了会使手术时间延长以外,也有液态单体在凝固前从椎间隙内漏出的危险。而且作为髓核假体还需要材料有很好的耐疲劳性,理想的人体内使用寿命。目前,美国迪斯科动力学公司设计了一种髓核假体,将合适的塑料或弹性体材料制作成多层的气囊,在气囊植入人体后向囊内注入能够快速固化成型的聚氨酯材料,从而原位形成髓核假体(中国专利CN1192750C);瑞士马斯医药技术股份公司则利用在双层气囊之间光引发聚合的方式制作可原位成型的髓核假体(中国专利公开号CN1561185A)。本申请人此前用吹塑成型的聚氨酯作为人工髓核的外囊材料,用硅凝胶作为原位聚合填充材料,得到力学强度与人体匹配,而且具有很好生物相容性的人工髓核假体(专利公开号:200710175252.8)。但是这种假体具有外囊材料与填充材料粘接性差的缺点,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潜伏着外囊材料容易受压后剥离并破碎的隐患。一旦外囊材料破碎,完全由硅胶组成的内核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也因缺乏长期评价而存在一定得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工椎间盘髓核假体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制备与人体力学性能匹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并且外囊与填充材料紧密粘接的人工髓核材料。
本发明提出的用于椎间盘髓核假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含硅聚氨酯囊体材料:
将第一聚合物二元醇、硅氧烷和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比为∶聚合物二元醇∶硅氧烷∶二异氰酸酯=0.1~0.6∶0.6~0.1∶1,氮气保护下于60~85℃搅拌混合反应1~4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80~120℃,加入扩链交联剂,加入摩尔配比为:扩链交联剂∶二异氰酸酯=0.30∶1~0.80∶1,搅拌反应约2~12分钟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90~100℃下熟化3~12小时;
(2)制备聚氨酯囊体: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上述含硅聚氨酯囊体材料加工成扁平的椭球状;
(3)制备含硅聚氨酯填充物:
使下述各组分按摩尔比混合:第二聚合物二元醇∶硅氧烷∶二异氰酸酯∶扩链交联剂=0.1~0.6∶0.6~0.1∶1∶0.3~0.8,在70℃氮气保护下反应1-4小时,再加入催化剂,催化剂为有机铋聚氨酯催化剂的混合物或有机锡化合物,当催化剂为有机铋聚氨酯催化剂时,加入比例为:Bi占聚合物二元醇和硅氧烷总质量的0.01~0.5%,当催化剂为有机锡化合物催化剂时,催化剂的加入比例为占反应体系总质量的0.01~0.05%;
(4)将上述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植入上述含硅聚氨酯囊体中。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第一聚合物二元醇为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或聚碳酸酯二醇和硅氧烷以任何比例混合,其中聚碳酸酯二醇为聚(碳酸1,4-丁二醇)酯二醇、聚(碳酸1,5-戊二醇)酯二醇、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或聚(碳酸1,6-己二醇-1,5-戊二醇)酯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何比例混合。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二异氰酸酯为芳香族二异氰酸酯或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其中的芳香族二异氰酸酯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2,4-或2,6-甲苯二异氰酸酯(TDI)、1,4-苯撑二异氰酸酯、1,5-蔡二异氰酸酯或四甲基对苯二异氰酸酯中的任何一种,其中的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为1,6-己二异氰酸酯(小时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小时MDI)或1,4-环己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任何一种。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第二聚合物二元醇为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或聚碳酸酯二醇,其中的聚碳酸酯二醇为聚(碳酸1,4-丁二醇)酯二醇、聚(碳酸1,5-戊二醇)酯二醇、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或聚(碳酸1,6-己二醇-1,5-戊二醇)酯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其中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聚碳酸酯二醇和硅氧烷的分子量分别为500~5000。最好为650~3000。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扩链交联剂为低分子二醇或低分子二胺,其中低分子二醇为含碳原子2~10的脂肪族二元醇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的低分子二胺为含碳原子2~10的脂肪族二元胺中的至少一种。合成第二聚合物除可以选择低分子二醇或低分子二胺作为扩链剂外,还可以选择三官能度以上小分子作为交联剂。其分子结构特征为含碳原子2~10的脂肪族化合物,在同一化合物中同时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羟基和氨基。如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低分子量聚醚四醇、氨基丙二醇。其中的低分子二醇可以为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1,6-己二醇、1,8-辛二醇、1,2-丙二醇或1,3-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何比例混合。其中的低分子二胺为乙二胺、1,3-丙二胺、1,4-丁二胺、1,5-戊二胺、1,6-己二胺、1,7-庚二胺、1,8-辛二胺、邻苯二胺、对苯二胺或1,4-环己基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何比例混合。
本发明提出的用于工椎间盘髓核假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在材料选择上,用热塑性含硅(或不含硅)聚氨酯制作髓核的外囊,用室温固化的含硅聚氨酯作为囊内填充材料。聚氨酯外囊在体外成型,室温固化的含硅聚氨酯则以液态方式注入人体后原位聚合。这种材料选择及组合不仅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及与椎体匹配的力学性能,而且材料使用寿命长,外囊与内核材料粘接性好,消除了外囊与内核材料剥离的隐患。利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用于工椎间盘髓核假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合成的外囊及填充材料,具有近似人体的生物力学和生物学特性。除具有力学性能优异、生物相容性好、成型加工及临床操作方便等优点外,二者还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而且硅元素的引入也大大延长了髓核假体在人体内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用于椎间盘髓核假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含硅聚氨酯囊体材料:
将第一聚合物二元醇、硅氧烷和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比为:聚合物二元醇∶硅氧烷∶二异氰酸酯=0.1~0.6∶0.6~0.1∶1,氮气保护下于60~85℃搅拌混合反应1~4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80~120℃,加入扩链交联剂,加入摩尔配比为:扩链交联剂∶二异氰酸酯=0.30∶1~0.80∶1,搅拌反应约2~12分钟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90~100℃下熟化3~12小时;
(2)制备聚氨酯囊体: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扁平的椭球状;
(3)制备含硅聚氨酯填充物:
使下述各组分按摩尔比混合:第二聚合物二元醇∶硅氧烷∶二异氰酸酯∶扩链交联剂=0.1~0.6∶0.6~0.1∶1∶0.3~0.8,在70℃氮气保护下反应1-4小时,再加入催化剂,催化剂为有机铋聚氨酯催化剂的混合物或有机锡化合物,当催化剂为有机铋聚氨酯催化剂时,加入比例为:Bi占聚合物二元醇和硅氧烷总质量的0.01~0.5%,当催化剂为有机锡化合物催化剂时,催化剂的加入比例为占反应体系总质量的0.01~0.05%;
(4)将上述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植入聚氨酯囊体。
本发明提出的用于工椎间盘髓核假体材料的制备方法,髓核假体由两部分组成,即热塑性含硅(或不含硅)聚氨酯材料的囊体和室温固化的含硅聚氨酯材料形成的填充物。聚氨酯囊体利用现有的加工方法,如吹塑、模压法加工成中空囊体,然后用注射器抽出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然后用注射器向囊体内注入含硅聚氨酯使囊体膨胀。含硅聚氨酯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本发明方法中,人工髓核假体的囊体由热塑性含硅(或不含硅)聚氨酯材料加工制成。不含硅聚氨酯包括聚醚型聚氨酯,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含硅聚氨酯材料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的聚氨酯。
本发明方法中,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的聚氨酯材料,包括预聚物和扩链交联剂。预聚物为二异氰酸酯与聚合物二元醇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经化学反应得到的产物。聚氨酯材料由聚合物二元醇和聚二甲基硅氧烷构成的柔性链段,与二异氰酸酯和扩链交联剂构成的刚性链段交替共聚而成。
本发明所述的聚氨酯外囊材料采用本体聚合法,其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聚合物二元醇与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聚合物二元醇与聚二甲基硅氧烷∶二异氰酸酯=0.25∶1~0.70∶1,氮气保护下于60~85℃搅拌混合反应1~4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80~120℃,加入扩链交联剂,加入摩尔配比为:扩链交联剂∶二异氰酸酯=0.30∶1~0.80∶1,搅拌反应约2~12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90~100℃下熟化3~12小时。
上述方法所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是指端羟烷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端羟烷基包括
-(CH2)nOH(n=1~5)
-(CH2)3OC2H4OH
-(CH2)3OCH2CHMeOH
-(CH2)3OCH(OH)CH2OH
-(CH2)3OCH(CH2OH)2
-CH2CHMeC6H4OH
上述方法所述的柔性链段聚合物二元醇可用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和或聚碳酸酯二醇,聚碳酸酯二醇可选用聚(碳酸1,4-丁二醇)酯二醇,聚(碳酸1,5-戊二醇)酯二醇,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聚(碳酸1,6-己二醇-1,5-戊二醇)酯二醇等其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上述方法所述的二异氰酸酯为芳香族二异氰酸酯或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作为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可以举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四甲基对苯二异氰酸酯等。作为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可以举出:1,6-己二异氰酸酯(小时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小时MDI),1,4-环己基二异氰酸酯等。
上述方法所述的扩链交联剂选用低分子二元醇或二元胺类。其中所用的低分子二元醇为含碳原子2~10的脂肪族二元醇中的至少一种,如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1,6-己二醇,1,8-辛二醇,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等。其中所用的低分子二元胺为含碳原子2~10的脂肪族二元胺中的至少一种,如乙二胺,1,3-丙二胺,1,4-丁二胺,1,5-戊二胺,1,6-己二胺,1,7-庚二胺,1,8-辛二胺,邻苯二胺,对苯二胺,1,4-环己基二胺等。
上述方法所述的聚醚二元醇可用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聚碳酸酯二醇和(或)聚二甲基硅氧烷可为分子量在650~3000范围中不同分子量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聚碳酸酯二醇和或聚二甲基硅氧烷其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考查本发明提供的热塑性含硅聚氨酯材料的力学性能时,采用了以下方法对制备的含硅聚氨酯进行了性能测试:将制备的热塑性聚氨酯溶于一定量的四氢呋喃中,搅拌溶解,浇铸于哑铃状标准模具中成膜,室温放置一周进行测试。
上述制备的热塑性含硅聚氨酯材料的拉伸强度为5~40MPa。
上述制备的热塑性含硅聚氨酯材料的拉断伸长率为250~700%。
上述制备的热塑性含硅聚氨酯材料的邵尔A型硬度为60~100。
(2)填充用含硅聚氨酯材料
本发明的含硅聚氨酯填充材料由预聚体、扩链剂、催化剂构成。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取各成分全量,快速搅拌数分钟,使各成分混合均匀,通过管道注入到椎间隙中固化成型。
本发明的填充材料固化完全后的硬度在邵氏A型硬度40~80之间。
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中使用的催化剂型号为BiCAT8和BiCATZ的混合物(美国领先化学品公司生产)或辛酸亚锡(百灵威化学品公司)。上述方法中催化剂中Bi的质量占聚醚多元醇质量的0.1~0.5%。
以下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12∶0.48∶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9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4∶1,搅拌反应约6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2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25∶0.25,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5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5%。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预聚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2: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13∶0.52∶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9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35∶1,搅拌反应约5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2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40∶0.10,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5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5%。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3: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11∶0.44∶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45∶1,搅拌反应约4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2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35∶0.35,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3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5%。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4: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2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14∶0.56∶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30∶1,搅拌反应约4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2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56∶0.14,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3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5%。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预聚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预聚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5: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12∶0.48∶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9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胺,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40∶1,搅拌反应约4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25∶0.25,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5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5%。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6: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14∶0.56∶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90℃,加入预先脱水的乙二醇,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30∶1,搅拌反应约5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40∶0.10,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5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5%。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7: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12∶0.48∶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胺,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40∶1,搅拌反应约3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35∶0.35,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3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5%。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8: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2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13∶0.52∶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乙二醇,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35∶1,搅拌反应约5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56∶0.14,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3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5%。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9: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12∶0.48∶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9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40∶1,搅拌反应约4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6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25∶0.25,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5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2%。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10: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12∶0.48∶1,氮气保护下于60℃搅拌混合反应4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9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40∶1,搅拌反应约5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2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25∶0.25,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5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2%。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11: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2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08∶0.32∶1,氮气保护下于60℃搅拌混合反应4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9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60∶1,搅拌反应约4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40∶0.10,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5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2%。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12: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09∶0.36∶1,氮气保护下于60℃搅拌混合反应4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9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55∶1,搅拌反应约3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25∶0.25,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5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2%。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预聚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13: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20∶0.20∶1,氮气保护下于60℃搅拌混合反应4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9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胺,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60∶1,搅拌反应约3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40∶0.10,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5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2%。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14: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650和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摩尔比为1∶1)、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12∶0.48∶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40∶1,搅拌反应约5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40∶0.10,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5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5%。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15: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和分子量为2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摩尔比为1∶1)、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08∶0.32∶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60∶1,搅拌反应约2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56∶0.14,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3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5%。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16: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和分子量为2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摩尔比为1∶1)、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08∶0.32∶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乙二醇,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60∶1,搅拌反应约4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25∶0.25,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5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5%。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17: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和分子量为2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摩尔比为1∶1)、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08∶0.32∶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60∶1,搅拌反应约4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56∶0.14,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3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5%。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18: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650和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摩尔比为1∶1)、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09∶0.36∶1,氮气保护下于60℃搅拌混合反应4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55∶1,搅拌反应约3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25∶0.25,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5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2%。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19: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和分子量为1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摩尔比为1∶1)、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09∶0.36∶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55∶1,搅拌反应约3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40∶0.10,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5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2%。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20: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和分子量为1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摩尔比为1∶1)、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09∶0.36∶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55∶1,搅拌反应约3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56∶0.14,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3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2%。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21: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2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35∶0.35∶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30∶1,搅拌反应约4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2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40∶0.10,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5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5%。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22: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30∶0.30∶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9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40∶1,搅拌反应约4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6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35∶0.35,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3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5%。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23: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30∶0.30∶1,氮气保护下于60℃搅拌混合反应4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9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40∶1,搅拌反应约5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2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35∶0.35,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3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2%。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24: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650和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摩尔比为1∶1)、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23∶0.23∶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胺,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54∶1,搅拌反应约3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25∶0.25,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5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5%。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25: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和分子量为2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摩尔比为1∶1)、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20∶0.20∶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60∶1,搅拌反应约2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40∶0.10,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5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5%。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26: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和分子量为2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摩尔比为1∶1)、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20∶0.20∶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乙二醇,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60∶1,搅拌反应约4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35∶0.35,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3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5%。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27: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650和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摩尔比为1∶1)、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23∶0.23∶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54∶1,搅拌反应约4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56∶0.14,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3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5%。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28: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650和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摩尔比为1∶1)、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25∶0.25∶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胺,其与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50∶1,搅拌反应约3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25∶0.25,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5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5%。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29: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和分子量为2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摩尔比为1∶1)、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20∶0.20∶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60∶1,搅拌反应约4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40∶0.10,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5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5%。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30: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650和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摩尔比为1∶1)、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23∶0.23∶1,氮气保护下于60℃搅拌混合反应4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54∶1,搅拌反应约3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35∶0.35,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3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5%。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31: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和分子量为1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摩尔比为1∶1)、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23∶0.23∶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54∶1,搅拌反应约3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56∶0.14,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3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5%。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32: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和分子量为1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摩尔比为1∶1)、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28∶0.28∶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胺,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44∶1,搅拌反应约2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25∶0.25,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5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2%。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33: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和分子量为1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摩尔比为1∶1)、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23∶0.23∶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54∶1,搅拌反应约3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40∶0.10,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5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2%。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34: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和分子量为1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摩尔比为1∶1)、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23∶0.23∶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4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54∶1,搅拌反应约3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35∶0.35,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3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2%。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35: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和分子量为1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摩尔比为1∶1)、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23∶0.23∶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4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54∶1,搅拌反应约3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35∶0.35,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和氨基丙二醇摩尔比19∶4的混合物,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30∶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2%。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36: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和分子量为1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摩尔比为1∶1)、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23∶0.23∶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4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54∶1,搅拌反应约3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35∶0.35,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30∶1.00。催化剂为辛酸亚锡。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37: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和分子量为1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摩尔比为1∶1)、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23∶0.23∶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54∶1,搅拌反应约3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含硅聚氨酯填充物的制备:
预聚物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分子量为94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摩尔比为1∶0.40∶0.10,70℃预聚2小时。交联剂采用1,4-丁二醇和氨基丙二醇,与端羟基的质量比为0.38∶0.08∶1.00。催化剂为BiCATZ、BiCAT8,各占多元醇总质量的0.2%。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含硅聚氨酯填充物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Claims (12)

1.一种用于椎间盘髓核假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含硅聚氨酯囊体材料:
将第一聚合物二元醇、硅氧烷和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比为:第一聚合物二元醇∶硅氧烷∶二异氰酸酯=0.1~0.6∶0.6~0.1∶1,氮气保护下于60~85℃搅拌混合反应1~4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80~120℃,加入扩链交联剂,加入摩尔配比为:扩链交联剂∶二异氰酸酯=0.30∶1~0.80∶1,搅拌反应2~12分钟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90~100℃下熟化3~12小时;
(2)制备聚氨酯囊体: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上述含硅聚氨酯囊体材料加工成扁平的椭球状;
(3)制备含硅聚氨酯填充物:
使下述各组分按摩尔比混合:第二聚合物二元醇∶硅氧烷∶二异氰酸酯∶扩链交联剂=0.1~0.6∶0.6~0.1∶1∶0.3~0.8,在70℃氮气保护下反应1-4小时,再加入催化剂,催化剂为有机铋聚氨酯催化剂的混合物或有机锡化合物,当催化剂为有机铋聚氨酯催化剂时,加入比例为:Bi占第二聚合物二元醇和硅氧烷总质量的0.01~0.5%,当催化剂为有机锡化合物催化剂时,催化剂的加入比例为占反应体系总质量的0.01~0.05%;
(4)将上述含硅聚氨酯填充物植入上述聚氨酯囊体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聚合物二元醇为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或聚碳酸酯二醇,其中聚碳酸酯二醇为聚(碳酸1,4-丁二醇)酯二醇、聚(碳酸1,5-戊二醇)酯二醇、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或聚(碳酸1,6-己二醇-1,5-戊二醇)酯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何比例混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二异氰酸酯为芳香族二异氰酸酯或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其中的芳香族二异氰酸酯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4-或2,6-甲苯二异氰酸酯、1,4-苯撑二异氰酸酯、1,5-萘二异氰酸酯或四甲基对苯二异氰酸酯中的任何一种,其中的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为1,6-己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或1,4-环己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任何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聚合物二元醇为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或聚碳酸酯二醇,其中的聚碳酸酯二醇为聚(碳酸1,4-丁二醇)酯二醇、聚(碳酸1,5-戊二醇)酯二醇、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或聚(碳酸1,6-己二醇-1,5-戊二醇)酯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何比例相混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聚碳酸酯二醇和硅氧烷的分子量分别为500~500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聚碳酸酯二醇和硅氧烷的分子量分别为650~300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步骤(1)中的扩链交联剂为低分子二醇或低分子二胺,其中低分子二醇为含碳原子2~10的脂肪族二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何比例相混合,其中的低分子二胺为含碳原子2~10的脂肪族二元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何比例相混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低分子二醇为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1,6-己二醇、1,8-辛二醇、1,2-丙二醇或1,3-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何比例混合。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低分子二胺为乙二胺、1,3-丙二胺、1,4-丁二胺、1,5-戊二胺、1,6-己二胺、1,7-庚二胺、1,8-辛二胺、邻苯二胺、对苯二胺或1,4-环己基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何比例混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步骤(3)中的扩链交联剂为低分子二醇或低分子二胺,其中低分子二醇为含碳原子2~10的脂肪族二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何比例相混合,其中的低分子二胺为含碳原子2~10的脂肪族二元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何比例相混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低分子二醇为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1,6-己二醇、1,8-辛二醇、1,2-丙二醇或1,3-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何比例混合。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低分子二胺为乙二胺、1,3-丙二胺、1,4-丁二胺、1,5-戊二胺、1,6-己二胺、1,7-庚二胺、1,8-辛二胺、邻苯二胺、对苯二胺或1,4-环己基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何比例混合。
CN 200910250328 2009-06-19 2009-12-04 一种用于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749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250328 CN101874902B (zh) 2009-06-19 2009-12-04 一种用于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7172 2009-06-19
CN200910087172.6 2009-06-19
CN 200910250328 CN101874902B (zh) 2009-06-19 2009-12-04 一种用于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4902A CN101874902A (zh) 2010-11-03
CN101874902B true CN101874902B (zh) 2013-04-03

Family

ID=43017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25032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74902B (zh) 2009-06-19 2009-12-04 一种用于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749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557918C1 (ru) * 2014-07-07 2015-07-27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Россий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нейрохирур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имени профессора А.Л. Поленова"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Способ протезирования пульпозного ядра межпозвонкового диска
CN113713178B (zh) * 2021-08-31 2023-03-24 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促再生、防移位的人工髓核假体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42191B1 (de) * 1995-07-17 2001-11-21 C-Chem AG Cyclosporin-derivate mit anti-hiv-wirkung
CN1718173A (zh) * 2005-03-14 2006-01-11 西安交通大学 双层仿生颈椎间盘假体结构及其制造工艺
CN101130106A (zh) * 2007-09-28 2008-02-27 清华大学 一种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42191B1 (de) * 1995-07-17 2001-11-21 C-Chem AG Cyclosporin-derivate mit anti-hiv-wirkung
CN1718173A (zh) * 2005-03-14 2006-01-11 西安交通大学 双层仿生颈椎间盘假体结构及其制造工艺
CN101130106A (zh) * 2007-09-28 2008-02-27 清华大学 一种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4902A (zh) 2010-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0106B (zh) 一种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的制备方法
CN104356345B (zh) 具有荧光性的接枝可降解嵌段聚氨酯、骨修复材料及制备方法
EP1313411B1 (en) Intervertebral disc prosthesis
JP5977324B2 (ja) リスペリドン送達用埋め込み可能型装置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EP1176993B1 (en) Biostable polyurethane products
EP1572339B1 (en) Biodegradable polyurethane/urea compositions
US7763077B2 (en) Repair of spinal annular defects and annulo-nucleoplasty regeneration
US20110028661A1 (en) Hybrid polyurethane block copolymers with thermoplastic processability and thermoset properties
WO2006055261A2 (en) Degradable polyurethane foams
WO2012097381A1 (en) At least partially resorbable reticulated elastomeric matrix element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CN108084394A (zh) 一种形状记忆硬质聚氨酯发泡医用夹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090221784A1 (en) Biodegradable polyurethanes
CN101959543A (zh) 聚脲体系及其作为外科手术后的粘连阻挡物、膜和复合部件的用途
JP2012504144A (ja) オクトレオチド送達用埋め込み可能型装置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CN102504181A (zh) 聚氨酯耐寒软质中低密度鞋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JP2011038005A (ja) 発泡ポリウレタンエラストマーの製造方法
CN101874902B (zh) 一种用于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234170A (zh) 一种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人工半月板材料上的应用
CN105037676B (zh) 一种低压缩永久变形的ppdi基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Mazurek-Budzyńska et al. Hydrolytic stability of aliphatic poly (carbonate-urea-urethane) s: Influence of hydrocarbon chain length in soft segment
CN109654156A (zh) 弹跳限位器及其生产方法
CN113166348B (zh) 聚氨酯赋形剂
CN112220968A (zh) 一种长期替代型组织工程半月板支架的光固化3d打印制备方法
CN104204017A (zh) 座垫用聚氨酯泡沫
JP4647116B2 (ja) 形状記憶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03

Termination date: 2017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