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0106A - 一种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0106A
CN101130106A CNA2007101752528A CN200710175252A CN101130106A CN 101130106 A CN101130106 A CN 101130106A CN A2007101752528 A CNA2007101752528 A CN A2007101752528A CN 200710175252 A CN200710175252 A CN 200710175252A CN 101130106 A CN101130106 A CN 101130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tricule
preparation
polyurethane
silicon rubber
diisocyan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752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30106B (zh
Inventor
庹新林
夏维娟
王婧
王晓工
吴继功
邹德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71017525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301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30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0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30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01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首先制备聚氨酯囊体材料,将聚合物二元醇和二异氰酸酯混合,氮气保护下搅拌混合反应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后加入扩链交联剂,搅拌反应,熟化;加工成型聚氨酯囊体;然后制备硅橡胶填充物:使基胶、交联剂、填充剂和催化剂相互混合,搅拌均匀,用注射器将制备的硅橡胶填充物注入到聚氨酯囊体内。本发明方法的优点是:聚氨酯外囊对人体基本上无危害,作为医用材料使用更安全,且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优良;硅橡胶填充材料均可以用各种常规方法来消毒,具有化学惰性,不与体液发生反应、对人体组织不会引起炎症或异物反应、不会致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长期的机械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脊柱外科常见病。患者不仅要忍受疼痛之苦,病情严重者甚至会丧失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目前治疗该病的常用手段是腰椎融合术。但是腰椎融合后会导致相应节段运动功能丢失,导致相邻上下节段的椎间盘加速退变,产生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甚至腰椎滑脱、椎管狭窄等改变。近年来一种新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段已经问世,即腰椎人工髓核置换术。这种术式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克服腰椎融合术的缺点,保留了脊柱的运动功能。
现行的人工髓核置换术有两种设计思路。第一类是体外成形假体髓核,即髓核的形态和大小是在体外预先成型,然后再植入体内。最典型的代表是美国Raymedia公司研制的水凝胶型髓核假体(Ray CD.The PDN prosthetic disc-nucleus device.Eur Spine J 2002,11:137-142)。这种髓核假体已经得到临床应用。但是,此型假体植入前需要切除较大的纤维环,使纤维环的完整性受到较大的破坏,因此有术后假体脱出的危险。
另外一类是体内原位聚合的假体设计。在原位聚合的人工髓核中,通过一个管道以微创的途径和方法来植入。即将液态的聚合物单体通过管道注入人体内,然后在椎间盘间隙内聚合形成粘弹性较大的假体。该设计可以很好的填充手术切除髓核后所形成的空隙,并能够达到很好的塑型,能够最大程度的和上下终板之间形成“足印”样结合,从而减小终板和假体不匹配而出现的不均衡负荷。此外,手术对纤维环的损伤最小,由于纤维环相对完整,仍然具有一定的抗挤压作用,从而防止术后髓核假体的脱出。在该设计中,寻找合适的能够原位聚合的材料是其中的关键。主要是因为多数能够原位聚合的材料单体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而且多数单体聚合时会产生热量,这有可能导致软骨终板的损伤,而且术后会出现类似椎间盘炎的表现。此外,某些单体聚合凝固时间较长,除了会使手术时间延长以外,也有液态单体在凝固前从椎间隙内漏出的危险。而且作为髓核假体还需要材料有很好的耐疲劳性,理想的人体内使用寿命。目前,美国迪斯科动力学公司设计了一种髓核假体,将合适的塑料或弹性体材料制作成多层的气囊,在气囊植入人体后向囊内注入能够快速固化成型的聚氨酯材料,从而原位形成髓核假体(中国专利CN1192750C);瑞士马斯医药技术股份公司则利用在双层气囊之间光引发聚合的方式制作可原位成型的髓核假体(中国专利公开号CN1561185A)。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的制备方法,为原位聚合的人工髓核假体提供一种理想的设计方案及相应的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材料,采用中空囊体内填充聚合物弹性体的方法制备髓核假体。
本发明提出的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聚氨酯囊体材料的合成:
将聚合物二元醇和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聚合物二元醇∶二异氰酸酯=0.25~0.70∶1,氮气保护下于60~85℃搅拌混合反应1~4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80~120℃,加入扩链交联剂,加入摩尔配比为:扩链交联剂∶二异氰酸酯=0.30∶1~0.75∶1,搅拌反应约2~12分钟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90~100℃下熟化3~12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使基胶、交联剂、填充剂和催化剂相互混合,并搅拌均匀,混合重量比为:基胶、交联剂、填充剂和催化剂=100∶1~60∶0~40∶0.1~1。
(4)用注射器将上述制备的硅橡胶填充物注入到聚氨酯囊体内。
本发明提出的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所用二异氰酸酯原料和扩链交联剂均本身无潜在的毒性,制成品使用过程也没有氧化物产生,因而本发明制得的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聚氨酯外囊对人体基本上无危害,作为医用材料使用更安全。
2、本发明制备的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聚氨酯外囊不含催化剂,对人体不会产生危害,且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优良。
3、本发明的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聚氨酯外囊可以用各种常规方法来消毒,如高压蒸汽消毒、干热消毒、环氧乙烷蒸、γ射线照射消毒等。
4、本发明的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聚氨酯外囊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及硬度均较好。
5、本发明的缩合型硅橡胶和加成型硅橡胶填充材料均可以用各种常规方法来消毒,如高压蒸汽消毒、干热消毒、环氧乙烷消毒、γ射线照射消毒等。
6、本发明的缩合型硅橡胶和加成型硅橡胶填充材料具有化学惰性,不与体液发生的应、对人体组织不会引起炎症或异物反应、不会致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长期的机械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的制备方法,以下步骤:
(1)聚氨酯囊体材料的合成:
将聚合物二元醇和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聚合物二元醇∶二异氰酸酯=0.25~0.70∶1,氮气保护下于60~85℃搅拌混合反应1~4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80~120℃,加入扩链交联剂,加入摩尔配比为:扩链交联剂∶二异氰酸酯=0.30∶1~0.75∶1,搅拌反应约2~12分钟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90~100℃下熟化3~12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使基胶、交联剂、填充剂和催化剂相互混合,并搅拌均匀,混合重量比为:基胶、交联剂、填充剂和催化剂=100∶1~60∶0~40∶0.1~1。
(4)用注射器将上述制备的硅橡胶填充物注入到聚氨酯囊体内。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聚合物二元醇为分子量为650~3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或聚碳酸酯二醇中的任何一种或以任何比例相混合。其中,聚碳酸酯二醇可以为聚(碳酸1,4-丁二醇)酯二醇、聚(碳酸1,5-戊二醇)酯二醇、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聚(碳酸1,6-己二醇-1,5-戊二醇)酯二醇中的任何一种。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二异氰酸酯为芳香族二异氰酸酯或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其中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可以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简称MDI)或2,4-或2,6-甲苯二异氰酸酯(简称TDI)。其中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可以为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简称HMDI)或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简称IPDI)。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扩链交联剂为低分子二元醇或低分子二元胺。其中低分子二元醇可以为乙二醇或1,4-丁二醇,低分子二元胺可以为乙二胺或1,4-丁二胺。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基胶为黏度为2000~50000mPa·S的端羟基硅油或黏度为2000~50000mPa·S的乙烯基硅油。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交联剂为正硅酸乙酯或含氢质量为0.3~1.6%的含氢硅油。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填充剂可以为粒径为10nm~10微米的白炭黑或乙烯基质量含量为2~5%的乙烯基树脂。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催化剂可以为辛酸亚锡或浓度为1%的乙烯基铂络合物的水溶液。
本发明方法中的囊体用聚氨酯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及抗凝血性能,对人体组织不会引起炎症,耐生物老化,而且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耐微生物,能用通常的方法灭菌,易于加工,能够满足微创化可注射性原位聚合人工髓核假体材料外包球囊的要求。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二异氰酸酯为芳香族二异氰酸酯或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作为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可以举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2,4-或2,6-甲苯二异氰酸酯(TDI),1,4-苯撑二异氰酸酯,1,5-蔡二异氰酸酯,四甲基对苯二异氰酸酯等。作为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可以举出:1,6-己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1,4-环己基二异氰酸酯等。
上述方法所述的扩链交联剂选用低分子二元醇或二元胺类。其中所用的低分子二元醇为含碳原子2~10的脂肪族二元醇中的至少一种,如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1,6-己二醇,1,8-辛二醇,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等。其中所用的低分子二元胺为含碳原子2~10的脂肪族二元胺中的至少一种,如乙二胺,1,3-丙二胺,1,4-丁二胺,1,5-戊二胺,1,6-己二胺,1,7-庚二胺,1,8-辛二胺,邻苯二胺,对苯二胺,1,4-环己基二胺等。
对本发明提供的热塑性聚氨酯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将制备的热塑性聚氨酯溶于一定量的四氢呋喃中,搅拌溶解,浇铸于哑铃状标准模具中成膜,于90~120℃硫化12h左右,室温放置一周进行测试。其拉伸强度为5~45MPa,其拉断伸长率为250~700%,其邵尔A型硬度为60~100。
上述聚氨酯材料亦可选用已商品化的一些品种。如商标为Carbothane,Chronoflex,Pelethane等相关牌号的聚氨酯材料。
将聚氨酯加工成中空的囊体可选择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其中:
吹塑:吹塑包括挤出吹塑和注塑吹塑。这两种方法都是工业上已广泛使用的方法。只是依据人体髓核的结构及作用特性,加工成型的球囊应该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而且在填充硅橡胶时膨胀主要发生在高度方向上而非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因此,在加工吹塑模具时,一是保证形状一致,同时要保证加工出的髓核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模压:模压法也是工业上广泛使用的方法。首先注射成型出两个开口的半边髓核,然后将二者合模热压成一个完整的髓核。利用模压法得到的髓核边缘有一个较厚的飞边,将其修整即可保证球囊在填充硅橡胶时膨胀主要发生在高度方向上而非长度和宽度方向上。
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缩合型硅橡胶和加成型硅橡胶填充材料固化完全后的邵氏A型硬度40~80之间。
以下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60∶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9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40∶1,搅拌反应约6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2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端羟基硅油,其粘度为20000mPa·S;交联剂采用正硅酸乙酯;催化剂采用辛酸亚锡。三者质量比为100∶60∶0.3。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2: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和2,4-或2,6-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65∶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9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2,4-或2,6-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摩尔配比为0.35∶1,搅拌反应约5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2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端羟基硅油,其粘度为2000mPa·S;交联剂采用正硅酸乙酯;填充剂采用白炭黑,粒径为100nm;催化剂采用辛酸亚锡。四者质量比为100∶15∶25∶0.8。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3: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56∶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44∶1,搅拌反应约4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2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端羟基硅油,其粘度为50000mPa·S;交联剂采用正硅酸乙酯;填充剂采用白炭黑,粒径为10μm;催化剂采用辛酸亚锡。占端羟基硅油和正硅酸乙酯二者总质量的0.1%。四者质量比为100∶25∶5∶0.1。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4: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2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68∶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乙二胺,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30∶1,搅拌反应约4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2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端羟基硅油,其粘度为10000mPa·S;交联剂采用正硅酸乙酯;填充剂采用白炭黑,粒径为1μm;催化剂采用辛酸亚锡。四者质量比为100∶35∶30∶0.2。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5: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60∶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9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胺,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40∶1,搅拌反应约4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端羟基硅油,其粘度为5000mPa·S;交联剂采用正硅酸乙酯;填充剂采用白炭黑,粒径为10nm;催化剂采用辛酸亚锡。四者质量比为100∶50∶40∶0.7。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6: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70∶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90℃,加入预先脱水的乙二醇,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30∶1,搅拌反应约5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端羟基硅油,其粘度为40000mPa·S;交联剂采用正硅酸乙酯;填充剂采用白炭黑,粒径为500nm;催化剂采用辛酸亚锡。四者质量比为100∶40∶20∶0.4。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7: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聚(碳酸1,5-己二醇)酯二醇和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60∶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胺,其与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40∶1,搅拌反应约3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端羟基硅油,其粘度为8000mPa·S;交联剂采用正硅酸乙酯;填充剂采用白炭黑,粒径为5μm;催化剂采用辛酸亚锡。四者质量比为100∶20∶15∶1。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8: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聚(碳酸1,4己二醇)酯二醇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65∶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乙二醇,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35∶1,搅拌反应约5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端羟基硅油,其粘度为25000mPa·S;交联剂采用正硅酸乙酯;填充剂采用白炭黑,粒径为200nm;催化剂为辛酸亚锡。四者质量比为100∶10∶35∶0.5。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9: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和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60∶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9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40∶1,搅拌反应约4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6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端羟基硅油,其粘度为15000mPa·S。交联剂采用正硅酸乙酯;填充剂采用白炭黑,粒径为80nm;催化剂采用辛酸亚锡。四者质量比为100∶30∶10∶0.9。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10: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和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45∶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55∶1,搅拌反应约3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8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端羟基硅油,其粘度为7000mPa·S;交联剂采用正硅酸乙酯;填充剂采用白炭黑,粒径为3μm;催化剂采用辛酸亚锡。四者质量比为100∶5∶25∶0.6。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11: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和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52∶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9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胺,其与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48∶1,搅拌反应约3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6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端羟基硅油,其粘度为30000mPa·S;交联剂采用正硅酸乙酯;填充剂采用白炭黑,粒径为600nm;催化剂采用辛酸亚锡。四者质量比为100∶45∶15∶0.5。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12: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聚(碳酸1,6-己二醇-1,5-戊二醇)酯二醇和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35∶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乙二醇,其与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65∶1,搅拌反应约5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6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端羟基硅油,其粘度为4000mPa·S;交联剂采用正硅酸乙酯;填充剂采用白炭黑,粒径为7μm;催化剂采用辛酸亚锡。四者质量比为100∶50∶40∶0.3。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13: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65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和2,4-或2,6-甲苯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60∶1,氮气保护下于60℃搅拌混合反应4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9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2,4-或2,6-甲苯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40∶1,搅拌反应约5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2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端羟基硅油,其粘度为35000mPa·S;交联剂采用正硅酸乙酯;填充剂采用白炭黑,粒径为50nm;催化剂采用辛酸亚锡,占端羟基硅油和正硅酸乙酯二者总质量的0.8%。四者质量比为100∶15∶10∶0.8。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14: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聚(碳酸1,5-己二醇)酯二醇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38∶1,氮气保护下于60℃搅拌混合反应4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9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62∶1,搅拌反应约4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端羟基硅油,其粘度为3000mPa·S;交联剂采用正硅酸乙酯;填充剂采用白炭黑,粒径为400nm;催化剂采用辛酸亚锡。四者质量比为100∶20∶15∶0.1。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15: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45∶1,氮气保护下于60℃搅拌混合反应4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9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55∶1,搅拌反应约3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端羟基硅油,其粘度为45000mPa·S;交联剂采用正硅酸乙酯;填充剂采用白炭黑,粒径为2μm;催化剂采用辛酸亚锡。四者质量比为100∶40∶20∶0.7。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16: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40∶1,氮气保护下于60℃搅拌混合反应4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9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胺,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60∶1,搅拌反应约3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乙烯基硅油,其粘度为5000mPa·S;交联剂采用含氢硅油,其氢质量含量为0.75%;催化剂为铂乙烯基络合物的水溶液。三者质量比为100∶3.5∶0.2。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17: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56∶1,氮气保护下于60℃搅拌混合反应4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90℃,加入预先脱水的乙二醇,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44∶1,搅拌反应约5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乙烯基硅油,其粘度为20000mPa·S;交联剂采用含氢硅油,其氢质量含量为1.6%;填充剂采用白炭黑,粒径为20nm;催化剂为铂乙烯基络合物的水溶液。四者质量比为100∶1∶5∶1。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18: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650和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摩尔比为1∶1)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60∶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乙二胺,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40∶1,搅拌反应约5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乙烯基硅油,其粘度为40000mPa·S;交联剂采用含氢硅油,其氢质量含量为0.3%;填充剂为乙烯基MQ树脂,乙烯基质量含量为5%;催化剂为铂乙烯基络合物的水溶液。四者质量比为100∶5∶0.5∶0.5。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19: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650和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摩尔比为1∶1)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45∶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胺,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55∶1,搅拌反应约3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乙烯基硅油,其粘度为8000mPa·S;交联剂采用含氢硅油,其氢质量含量为1%;填充剂为白炭黑和乙烯基MQ树脂,其中白炭黑粒径为10μm,乙烯基MQ树脂乙烯基质量含量为2.5%;催化剂为铂乙烯基络合物的水溶液。五者质量比为100∶2.5∶10∶6∶0.1。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20: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和分子量为2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摩尔比为1∶1)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38∶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62∶1,搅拌反应约2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乙烯基硅油,其粘度为50000mPa·S;交联剂采用含氢硅油,其氢质量含量为1.2%;填充剂为白炭黑和乙烯基MQ树脂,其中白炭黑粒径为100nm,乙烯基MQ树脂乙烯基质量含量为3%;催化剂为铂乙烯基络合物的水溶液。五者质量比为100∶2∶1∶5∶0.9。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21: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和分子量为2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摩尔比为1∶1)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40∶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乙二醇,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60∶1,搅拌反应约4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乙烯基硅油,其粘度为10000mPa·S;交联剂采用含氢硅油,其氢质量含量为0.5%;填充剂为白炭黑和乙烯基MQ树脂,其中白炭黑粒径为10nm,乙烯基MQ树脂乙烯基质量含量为1%;催化剂为铂乙烯基络合物的水溶液。五者质量比为100∶4.5∶20∶10∶0.1。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22: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650和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摩尔比为1∶1)和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45∶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55∶1,搅拌反应约4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乙烯基硅油,其粘度为6000mPa·S;交联剂采用含氢硅油,其氢质量含量为0.8%;填充剂为白炭黑和乙烯基MQ树脂,其中白炭黑粒径为400nm,乙烯基MQ树脂乙烯基质量含量为3%;催化剂为铂乙烯基络合物的水溶液。五者质量比为100∶3∶2∶4∶0.8。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23: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650和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摩尔比为1∶1)和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50∶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胺,其与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50∶1,搅拌反应约3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乙烯基硅油,其粘度为2000mPa·S。交联剂采用含氢硅油,其氢质量含量为1.3%;填充剂为白炭黑和乙烯基MQ树脂,其中白炭黑粒径为200nm,乙烯基MQ树脂乙烯基质量含量为1.5%;催化剂为铂乙烯基络合物的水溶液。五者质量比为100∶2∶14∶8∶0.4。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24: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和分子量为2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摩尔比为1∶1)和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40∶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60∶1,搅拌反应约4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乙烯基硅油,其粘度为30000mPa·S。交联剂采用含氢硅油,其氢质量含量为0.4%,质量占乙烯基硅油的4%。填充剂为白炭黑和乙烯基MQ树脂,其中白炭黑粒径为1μm,质量占乙烯基硅油的12%;乙烯基MQ树脂乙烯基质量含量为1%,质量占乙烯基硅油的9%。催化剂为铂乙烯基络合物的水溶液,为基胶、交联剂、乙烯基MQ树脂三者质量和的0.6%。五者质量比为100∶4∶12∶9∶0.6。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25: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650和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摩尔比为1∶1)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45∶1,氮气保护下于60℃搅拌混合反应4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55∶1,搅拌反应约3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乙烯基硅油,其粘度为25000mPa·S;交联剂采用含氢硅油,其氢质量含量为0.9%;填充剂为白炭黑和乙烯基MQ树脂,其中白炭黑粒径为50nm,乙烯基MQ树脂乙烯基质量含量为2%,催化剂为铂乙烯基络合物的水溶液。五者质量比为100∶3∶18∶7.5∶0.7。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26: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和分子量为1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摩尔比为1∶1)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45∶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55∶1,搅拌反应约3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乙烯基硅油,其粘度为7000mPa·S;交联剂采用含氢硅油,其氢质量含量为1.4%;填充剂为白炭黑和乙烯基MQ树脂,其中白炭黑粒径为5μm,乙烯基MQ树脂乙烯基质量含量为4%;催化剂为铂乙烯基络合物的水溶液。五者质量比为100∶1.5∶15∶2.5∶0.1。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27: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和分子量为1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摩尔比为1∶1)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55∶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乙二胺,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45∶1,搅拌反应约2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乙烯基硅油,其粘度为15000mPa·S;交联剂采用含氢硅油,其氢质量含量为0.7%;填充剂为白炭黑和乙烯基MQ树脂,其中白炭黑粒径为600nm;乙烯基MQ树脂乙烯基质量含量为3.5%;催化剂为铂乙烯基络合物的水溶液。五者质量比为100∶3.5∶6∶3∶0.8。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28: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和分子量为1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摩尔比为1∶1)和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45∶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55∶1,搅拌反应约3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乙烯基硅油,其粘度为3000mPa·S;交联剂采用含氢硅油,其氢质量含量为1.5%;填充剂为白炭黑和乙烯基MQ树脂,其中白炭黑粒径为80nm,乙烯基MQ树脂乙烯基质量含量为2%;催化剂为铂乙烯基络合物的水溶液。五者质量比为100∶1.5∶8∶7∶0.5。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29: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和分子量为1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摩尔比为1∶1)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45∶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4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55∶1,搅拌反应约3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乙烯基硅油,其粘度为35000mPa·S。交联剂采用含氢硅油,其氢质量含量为1.1%;填充剂为白炭黑和乙烯基MQ树脂,其中白炭黑粒径为7μm,乙烯基MQ树脂乙烯基质量含量为4.5%;催化剂为铂乙烯基络合物的水溶液。五者质量比为100∶2.5∶17∶1∶0.3。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实施例30:
(1)聚氨酯囊体的制备:
将预先真空脱水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四氢呋喃醚和分子量为2000的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摩尔比为1∶1)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0.50∶1,氮气保护下于80℃搅拌混合反应2h,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100℃,加入预先脱水的1,4-丁二醇,其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配比为0.50∶1,搅拌反应约4min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100℃下熟化10h。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成型后的囊体具有以下特征:形状呈扁平的椭球状,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高度。同时囊体外缘(即植入椎体间隙后与纤维环接触部分)较厚,而与椎板接触的囊壁较薄。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基胶采用乙烯基硅油,其粘度为4000mPa·S;交联剂采用含氢硅油,其氢质量含量为0.6%;填充剂为白炭黑和乙烯基MQ树脂,其中白炭黑粒径为3μm,乙烯基MQ树脂乙烯基质量含量为4%;催化剂为铂乙烯基络合物的水溶液。五者质量比为100∶4∶9∶2∶0.7。
(4)人工髓核假体的植入:
用注射器抽出聚氨酯囊体内的空气使囊体瘪缩,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将囊体植入到椎间盘间隙内。将硅橡胶填充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到囊体内。硅橡胶单体在体温条件下快速固化成型,待成型稳定后将囊体上的浇口切除。
本发明的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提供了近似人体的生物力学和生物学特性。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

Claims (13)

1.一种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聚氨酯囊体材料的合成:
将聚合物二元醇和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聚合物二元醇∶二异氰酸酯=0.25~0.70∶1,氮气保护下于60~85℃搅拌混合反应1~4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80~120℃,加入扩链交联剂,加入摩尔配比为:扩链交联剂∶二异氰酸酯=0.30∶1~0.75∶1,搅拌反应约2~12分钟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90~100℃下熟化3~12小时;
(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
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
(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
使基胶、交联剂、填充剂和催化剂相互混合,并搅拌均匀,混合重量比为:基胶、交联剂、填充剂和催化剂=100∶1~60∶0~40∶0.1~1。
(4)用注射器将上述制备的硅橡胶填充物注入到聚氨酯囊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聚合物二元醇为分子量为650~3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或聚碳酸酯二醇中的任何一种或以任何比例相混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聚碳酸酯二醇为聚(碳酸1,4-丁二醇)酯二醇、聚(碳酸1,5-戊二醇)酯二醇、聚(碳酸1,6-己二醇)酯二醇、聚(碳酸1,6-己二醇-1,5-戊二醇)酯二醇中的任何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二异氰酸酯为芳香族二异氰酸酯或脂肪族二异氰酸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芳香族二异氰酸酯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或2,4-或2,6-甲苯二异氰酸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为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或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扩链交联剂为低分子二元醇或低分子二元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低分子二元醇为乙二醇或1,4-丁二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低分子二元胺为乙二胺或1,4-丁二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基胶为黏度为2000~50000mPa·S的端羟基硅油或黏度为2000~50000mPa·S的乙烯基硅油。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交联剂为正硅酸乙酯或含氢质量为0.3~1.6%的含氢硅油。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填充剂为粒径为10nm~10微米的白炭黑或乙烯基质量含量为2~5%的乙烯基树脂。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催化剂为辛酸亚锡或浓度为1%的乙烯基铂络合物的水溶液。
CN2007101752528A 2007-09-28 2007-09-28 一种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301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752528A CN101130106B (zh) 2007-09-28 2007-09-28 一种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752528A CN101130106B (zh) 2007-09-28 2007-09-28 一种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0106A true CN101130106A (zh) 2008-02-27
CN101130106B CN101130106B (zh) 2010-06-02

Family

ID=39127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7525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30106B (zh) 2007-09-28 2007-09-28 一种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30106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4902B (zh) * 2009-06-19 2013-04-03 清华大学 一种用于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WO2014012491A1 (zh) * 2012-07-17 2014-01-23 上海微创骨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脊柱动态稳定植入单元
CN103917195A (zh) * 2011-10-17 2014-07-09 克莱伦斯公司 改进的硅核植入物
CN104146755A (zh) * 2014-08-28 2014-11-19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自增强薄壁微型球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11891A (zh) * 2013-06-03 2014-12-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橡胶/聚氨酯合成的地震物理模型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4586484A (zh) * 2013-10-31 2015-05-06 苏州海欧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脊柱植入单元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93402A (zh) * 2015-03-05 2015-06-10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低模量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26022A (zh) * 2017-02-22 2017-05-31 无锡宝莱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无界面摩擦的人工椎间盘及其成型方法
CN106901876A (zh) * 2017-02-22 2017-06-30 无锡宝莱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仿生型人工椎间盘及其成型方法
CN113101418A (zh) * 2020-01-09 2021-07-13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乳房假体外壳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878895A (zh) * 2021-09-15 2022-01-04 河北景港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橡胶塑料配件生产制造工艺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4902B (zh) * 2009-06-19 2013-04-03 清华大学 一种用于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917195A (zh) * 2011-10-17 2014-07-09 克莱伦斯公司 改进的硅核植入物
CN103917195B (zh) * 2011-10-17 2016-12-28 克莱伦斯公司 改进的硅核植入物
WO2014012491A1 (zh) * 2012-07-17 2014-01-23 上海微创骨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脊柱动态稳定植入单元
CN104211891B (zh) * 2013-06-03 2016-09-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橡胶/聚氨酯合成的地震物理模型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4211891A (zh) * 2013-06-03 2014-12-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橡胶/聚氨酯合成的地震物理模型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4586484A (zh) * 2013-10-31 2015-05-06 苏州海欧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脊柱植入单元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6755B (zh) * 2014-08-28 2016-06-01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自增强薄壁微型球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6755A (zh) * 2014-08-28 2014-11-19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自增强薄壁微型球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93402A (zh) * 2015-03-05 2015-06-10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低模量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93402B (zh) * 2015-03-05 2017-09-15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低模量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1876A (zh) * 2017-02-22 2017-06-30 无锡宝莱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仿生型人工椎间盘及其成型方法
CN106726022A (zh) * 2017-02-22 2017-05-31 无锡宝莱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无界面摩擦的人工椎间盘及其成型方法
CN106901876B (zh) * 2017-02-22 2019-03-01 无锡宝莱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仿生型人工椎间盘及其成型方法
CN106726022B (zh) * 2017-02-22 2019-06-18 无锡宝莱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无界面摩擦的人工椎间盘及其成型方法
CN113101418A (zh) * 2020-01-09 2021-07-13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乳房假体外壳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101418B (zh) * 2020-01-09 2022-07-19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乳房假体外壳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878895A (zh) * 2021-09-15 2022-01-04 河北景港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橡胶塑料配件生产制造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0106B (zh) 2010-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0106B (zh) 一种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的制备方法
Bachtiar et al. 3D print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soft and biostable elastomer with high flexibility and strength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Hu et al. Injectable silk fibroin/polyurethane composite hydrogel for nucleus pulposus replacement
Abrisham et al. The role of polycaprolactone-triol (PCL-T) in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A state-of-the-art review
US10457803B2 (en) Orthopedic implants having gradient polymer alloys
JP4324478B2 (ja) 間置関節形成システム
EP2297217B1 (en) Hydrophilic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s derived from hydrophobic polymers
EP1771490B1 (en) Biocompatible, biodegradable polyurethane materials with controlled hydrophobic to hydrophilic ratio
EP1957124A2 (en) Methods of bonding or modifying hydrogels using irradiation
US20060200245A1 (en) Material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in-situ formation of composite intervertebral implants
US20110028661A1 (en) Hybrid polyurethane block copolymers with thermoplastic processability and thermoset properties
JP2004521666A (ja) 哺乳動物の関節を増強す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2634041B (zh) 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dhikari et al. Evaluation of in situ curable biodegradable polyurethanes containing zwitterion components
HRP20000242A2 (en) Shaped bodies for use as implants in human medicine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uch shaped bodies
JP7446281B2 (ja) 移植可能な生体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armello et al. Diametral tensile strength and film thickness of an experimental dental luting agent derived from castor oil
CN101874902B (zh) 一种用于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WO2009033102A1 (en) Polyurethane/bone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US20220241078A1 (en) Plug-shaped implant for the replacement and regeneration of biological tissu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implant
Mouzakis et al. Waterborne Polyurethanes for Tissue Engineering
CN115463256B (zh) 一种医用可降解聚氨酯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Hastings Structural considerations of plastics materials
Ciardelli et al. Design of innovative thermo-and photo-sensitive bioinks and printing setup for the fabrication of tissue engineered constructs
Wehmöller et al.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unctionally graded biodegradable implants for skull bone reconstru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1609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