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2092B - 液晶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2092B
CN101872092B CN 200910050055 CN200910050055A CN101872092B CN 101872092 B CN101872092 B CN 101872092B CN 200910050055 CN200910050055 CN 200910050055 CN 200910050055 A CN200910050055 A CN 200910050055A CN 101872092 B CN101872092 B CN 1018720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race layer
trace
wire
display pane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05005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72092A (zh
Inventor
蒋顺
荆常营
曹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yun Communication Co ltd
Beihai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91005005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720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72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20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720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20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显示区域外围的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内具有公共电极引线,该公共电极引线至少包括第一引线层和第二引线层,其中,所述第一引线层上具有介质层,所述第二引线层位于所述介质层上,所述第一引线层与第二引线层电性连接。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能够确保将Com信号经过公共电极引线后进入到显示区域的信号延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避免该信号延迟较大而导致液晶显示面板产生闪烁、串扰等不良的现象。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信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提高了对各种类型的显示设备的需求。目前常见的显示设备有: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离子体显示器,电致发光显示器和真空荧光显示器等。其中LCD以其高清晰度、真彩视频显示、外观轻薄、耗电量少、无辐射等优点而逐渐成为显示设备发展的主流。
LCD通常包括用于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和用于向液晶显示面板提供信号的电路部份。该液晶显示面板通常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它们通过框胶彼此粘接并由间隙隔开,而液晶材料注入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间隙中。
所述第一基板例如为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阵列基板,其上面形成有多条栅极线和多条数据线,其中多条栅极线相互平行且以固定的间隔彼此分开,并沿着第一方向延伸,而多条数据线也相互平行且以固定的间隔彼此分开,并沿着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TFT阵列基板上还包括通过所述栅极线和数据线的相互交叉限定出的多个像素单元,设置在每个像素单元中的多个像素电极,以及与像素电极连接的薄膜晶体管(TFT);所述TFT能够响应提供给相应的每条栅极线的信号而将来自相应的数据线的信号发送给对应的每个像素电极,进而控制液晶分子的转向。
所述第二基板例如为滤色片基板,其上形成有:黑色矩阵层(Black Matrix),用于防止在像素区域以外的面板区域中的光泄漏;滤色片层(R,G,B),用于有选择地传输具有预定波长的光;和公共电极层,用于和像素电极一起对液晶分子施加电压。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A(Active area)和显示区域外围的非显示区域P(Peripheral area),其中,液晶显示面板边缘11和显示区域A边界13之间的部分为非显示区域P。非显示区域P通常设置驱动IC、与所述驱动IC连接的扫描线引线1、2、3...n和数据线引线,另外,公共电极引线(common引线或com引线)15也位于非显示区域P内,它与显示区域A内的公共电极线(图中未示出)相连,用于为显示区域A内的公共电极线提供公共信号(Com信号)。
随着对显示设备小型化的需求日益增加,液晶显示面板向着窄边框的发展,即显示区域A周边的非显示区域P尺寸越来越小,其中各种引线在数量和材料不变的前提下,为了在更窄的区域内布局,则宽度会越来越小,引线电阻则会越来越大,信号的延迟就会相应的增加。在LCD设计过程中,需要对传输信号的各条引线进行详细的考虑,确保信号延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然而,对于图1中所示公共电极引线15而言,若Com信号经过该公共电极引线15后进入到显示区域A的信号延迟较大,则该信号延迟会导致液晶显示面板产生闪烁、串扰等不良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解决Com信号经过公共电极引线后进入到显示区域的信号延迟较大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显示区域外围的非显示区域,
所述非显示区域内具有公共电极引线,该公共电极引线至少包括第一引线层和第二引线层,其中,
所述第一引线层上具有介质层,所述第二引线层位于所述介质层上,所述第一引线层与第二引线层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引线层和第二引线层交叠。
第二引线层的通路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引线层。
所述第一引线层与第二引线层电性连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所述介质层中形成有第一过孔,暴露出所述第一引线层;所述第二引线层上形成有钝化层,所述钝化层中形成有第二过孔,暴露出所述第二引线层;一电性连接层覆盖于所述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
非显示区域内还具有驱动IC,所述第一引线层的一端与FPC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引线层材料包括扫描线金属。
所述第二引线层材料包括数据线金属。
所述电性连接层材料为透明导电氧化物。
在平行于与液晶显示面板的面内,所述第二引线层为直角三角形,其两条直角边基本上分别与显示区域的两边界平行,其斜边与非显示区域中扫描线引线的拐点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中,非显示区域内的公共电极引线由两层相互电性连接的第一引线层与第二引线层组成,这样以来,相对于传统的一层公共电极引线的结构,相当于增加了公共电极引线的电流通路面积,从而使得公共电极引线整体上电阻降低。可见,通过第一引线层与第二引线层的结构设计,进而使得公共电极引线的电阻降低,能够确保将Com信号经过公共电极引线后进入到显示区域的信号延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避免该信号延迟较大而导致液晶显示面板产生闪烁、串扰等不良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液晶显示面板左上角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中沿A-A方向的截面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液晶显示面板左上角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三中液晶显示面板左上角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发明而仍然实现本发明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的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教导,而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发明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根据下列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提供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
实施例一
图2为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液晶显示面板左上角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00、第二基板和夹在两个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基板100例如为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该基板包括多条栅极线和数据线(图中未示出),其中多条栅极线相互平行且以固定的间隔彼此分开,并沿着第一方向延伸,而多条数据线也相互平行且以固定的间隔彼此分开,并沿着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TFT阵列基板还包括通过所述栅极线和数据线的相互交叉限定出的多个像素单元(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基板例如为滤色片基板,液晶层填充于所述TFT阵列基板、滤色片基板和框胶(图中未示出)所围成的间隙内。
液晶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域A和显示区域外围的非显示区域P,其中显示区域A具有像素单元阵列(图中未示出),用于提供显示图像,非显示区域P具有各种引线和驱动IC117,用来给像素单元阵列提供驱动信号使显示区域A显示图像。
如图2  和图3所示,所述非显示区域P内具有:多条扫描线引线116(1、2、3...n)、多条数据线引线(图中未示出)和至少一条公共电极引线115,以及驱动IC117和柔性印刷线路板(Flexible PrintedCircuit,FPC);其中,扫描线引线116(或数据线引线)的一端与驱动IC的输出端连接,该扫描线引线116(或数据线引线)延伸到显示区域A的边界13,其另一端与扫描线(或数据线)的输入端(图中未示出)连接,驱动IC通过所述扫描线引线116(或数据线引线)向显示区域A提供扫描驱动信号(或显示信号)。
而公共电极引线115的一端连接FPC(见图2),并从非显示区域P延伸到显示区域A的边界13,则其另一端与显示区域A内的公共电极线(图中未示出)相连,用于为显示区域A内的公共电极线提供公共信号(Com信号)。所述公共电极引线115包括第一引线层115a和第二引线层115b,下面结合截面图详细说明。
图4为图3中沿A-A方向的截面图,为突出发明特点,图中仅示出了非显示区域P。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100自下而上依次包括:玻璃基板101、第一引线层115a、介质层102、第二引线层115b、钝化层103和电性连接层104。其中所述第一引线层115a与第二引线层115b电性连接。第一引线层115a的一端与FPC118(见图2)连接,另一端与显示区域A内的公共电极线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引线层115a与第二引线层115b电性连接例如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所述介质层102中形成有第一过孔105,该第一过孔105贯穿介质层102以暴露出第一引线层115a;所述第二引线层115b上形成有钝化层103,所述钝化层103中形成有第二过孔106,该第二过孔106贯穿钝化层106以暴露出第二引线层115b;电性连接层104覆盖于所述第一过孔105和第二过孔106。于是,电性连接层104与第一引线层115a和第二引线层115b均互相接触,从而将两者电性连接。
所述电性连接层104材料例如透明导电氧化物,优选为氧化铟锡(ITO),可以由常见的薄膜沉积工艺覆盖于第一过孔105和第二过孔106内及其两过孔外的暴露表面。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非显示区域P内的公共电极引线115由两层相互电性连接的第一引线层115a与第二引线层115b组成,这样以来,相对于传统的一层公共电极引线的结构,相当于增加了公共电极引线的电流通路面积,从而使得公共电极引线整体上电阻降低。可见,通过第一引线层与第二引线层的结构设计,进而使得公共电极引线的电阻降低,能够确保将Com信号经过公共电极引线后进入到显示区域的信号延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避免该信号延迟较大而导致液晶显示面板产生闪烁、串扰等不良的现象。
此外,一般说来TFT阵列基板上显示区域内的各种电线通过至少两层金属层制作,第一金属层用于制作扫描线和TFT的栅极,因此也称为扫描线金属,而第二金属层用于制作数据线和TFT的源/漏极,因此也称为数据线金属。另外,非显示区域内的各种引线、短路杆等也可以由上述第一金属层或第二金属层制作,与扫描线或数据线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完成。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线层115a的材料例如为扫描线金属,所述第二引线层115b的材料例如为数据线金属。换言之,第一引线层115a由所述第一金属层制作,与扫描线和TFT的栅极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形成,无需另外增加工艺;第二引线层115b由所述第二金属层制作,与数据线和TFT的源/漏极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形成,也无需另外增加工艺,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4所示,第一引线层115a与第二引线层115b部分交叠,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完全重叠,也可以不交叠。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引线层的通路面积大于第一引线层,具体在以下实施例中说明。
实施例二
图5为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左上角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如图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在平行于液晶显示面板200的面内,所述第二引线层215b为直角三角形,其两条直角边基本上分别与显示区域A的两边界平行,即,第一直角边215b1基本平行于显示区域A的边界131,第二直角边215b2基本平行于显示区域A的边界132;
另外,第二引线层215b的斜边215b3与非显示区域P中扫描线引线216的拐角顶点重合。在扫描线引线216布线完成后,其中每一条扫描线引线由非显示区域P延伸至显示区域A时,都会有一个拐角,此拐角可以是直角,也可以是钝角;所有扫描线引线216(从第1条到第n条)的拐角顶点都处于同一条直线上,第二引线层215b的斜边215b3即与所述直线重合。
显然,本实施例中,公共电极引线215的第二引线层215b的通路面积(即垂直于液晶显示面板200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一引线层215a,因而第二引线层215b的电阻小于第一引线层215a,于是,可以更进一步的减小公共电极引线215的电阻,降低公共电极引线中的信号延迟。
而且,所述第二引线层并不限于以上实施中描述的直角三角形,还可以为其他各种形状,通过设计所述第二引线层的形状,可以调整其垂直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截面面积(即电流通路面积),从而控制第二引线层的电阻值,实现降低公共电极引线中的信号延迟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引线层包括两部分,具体在以下实施例中说明。
实施例三
图6为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左上角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如图所示,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
第一引线层315a包括两部分,即第一引线层315a1和第一引线层315a2,其中,第一引线层315a2的一端与FPC连接,第一引线层315a1的一端与驱动IC连接,它们的另一端汇合于一处后与显示区域A内的公共电极线连接。
其次,第二引线层315b在平行于与液晶显示面板300的面内为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基本上分别与显示区域A的两边界平行,而且第一直角边315b1基本重合于第一引线层315a1,第二直角边315b2基本重合于第一引线层315a2平行于边界132的部分。
每一条扫描线316引线由非显示区域P延伸至显示区域A时,拐角为钝角,第二引线层315b的斜边315b3基本与各个拐角的顶点重合。
此外,所述第二引线层315b也可以包括两部分,即两个直角三角形,如图6所示,其他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类似,不再赘述。
另外,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基板上覆盖第一金属层,并由所述第一金属层刻蚀形成第一引线层;在所述第一引线层上覆盖介质层;在所述钝化层上覆盖第二金属层,并由所述第二金属层刻蚀形成第二引线层;将所述第一引线层与第二引线层电性连接构成公共电极引线。
其中,所述将第一引线层与第二引线层电性连接包括:在所述第二引线层上覆盖钝化层,并在所述钝化层中形成第二过孔,暴露出所述第二引线层;在所述介质层中形成第一过孔,暴露出所述第一引线层;形成覆盖所述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的电性连接层。
上述制作方法采用常见的薄膜制造工艺,其中,介质层或钝化层的材料例如为氮化硅。
另外,还可以包括第一引线层、第二引线层以及第三引线层,所述第一引线层、第二引线层和第三引线层电性连接。依次类推,所述公共电极引线还可以包括第四、第五引线层,换言之,公共电极引线包括n层引线层,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
需强调的是,未加说明的步骤均可采用传统的方法获得,且具体的工艺参数根据产品要求及工艺条件确定。
尽管通过在此的实施例描述说明了本发明,和尽管已经足够详细地描述了实施例,申请人不希望以任何方式将权利要求书的范围限制在这种细节上。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另外的优势和改进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较宽范围的本发明不限于表示和描述的特定细节、表达的设备和方法和说明性例子。因此,可以偏离这些细节而不脱离申请人总的发明概念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显示区域外围的非显示区域,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显示区域内具有公共电极引线和多条扫描线引线,该公共电极引线至少包括第一引线层和第二引线层,其中,
所述第一引线层上具有介质层,所述第二引线层位于所述介质层上,所述第一引线层与第二引线层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引线层包括一个或两个直角三角形,且至少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基本上分别与显示区域的两边界平行,第二引线层的通路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引线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层与第二引线层电性连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所述介质层中形成有第一过孔,暴露出所述第一引线层;所述第二引线层上形成有钝化层,所述钝化层中形成有第二过孔,暴露出所述第二引线层;一电性连接层覆盖于所述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非显示区域内还具有驱动IC,所述第一引线层的一端与FPC的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层材料包括扫描线金属。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线层材料包括数据线金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连接层材料为透明导电氧化物。
CN 200910050055 2009-04-24 2009-04-24 液晶显示面板 Active CN1018720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50055 CN101872092B (zh) 2009-04-24 2009-04-24 液晶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50055 CN101872092B (zh) 2009-04-24 2009-04-24 液晶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2092A CN101872092A (zh) 2010-10-27
CN101872092B true CN101872092B (zh) 2013-02-13

Family

ID=42997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050055 Active CN101872092B (zh) 2009-04-24 2009-04-24 液晶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720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8865B (zh) * 2012-11-16 2015-0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4377167B (zh) * 2014-11-13 2017-04-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865756B (zh) * 2015-04-01 2017-08-2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732835A (zh) * 2018-05-29 2018-11-0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光配向方法
CN109411411A (zh) * 2018-12-07 2019-03-0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Goa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及液晶显示器
CN110007498A (zh) * 2019-05-07 2019-07-12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275650B (zh) 2019-06-27 2022-03-2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摸感应装置、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母板
CN111367109B (zh) * 2020-04-09 2021-07-27 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WO2024011597A1 (zh) * 2022-07-15 2024-01-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22563A (ja) * 2006-05-31 2007-12-13 Hitachi Displays Ltd 表示装置
CN101089686A (zh) * 2006-06-16 2007-12-19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44695A (zh) * 2007-07-10 2009-01-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22563A (ja) * 2006-05-31 2007-12-13 Hitachi Displays Ltd 表示装置
CN101089686A (zh) * 2006-06-16 2007-12-19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44695A (zh) * 2007-07-10 2009-01-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2092A (zh) 2010-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2092B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01126874B (zh) 具有浮动电极的液晶显示面板
US9798203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73284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2033360B (zh) 液晶显示面板
US8994886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US9116407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8599348B2 (en) High light transmittance in-plane switch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3488015B (zh) 像素结构及具有此像素结构的显示面板
CN209373316U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KR101408252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135675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WO2018054098A1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CN103534643B (zh) 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其制造方法
CN105319784A (zh) 显示面板
CN102998862B (zh) 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US20150116605A1 (en) Display panel
CN102360145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1381404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8490705B (zh)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CN100444405C (zh) 双栅级薄膜电晶体与像素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79483A (zh) 显示设备
CN202306075U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CN201489270U (zh) 制造液晶显示面板用掩模板
CN110176464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与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7

Address after: Room A-430, 4th Floor, Block A, Phase II, Guangxi Hui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336 East Extension Line of Beihai Avenue, Beihai Industrial Park,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BEIHAI HKC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6 / F, building D, huilongda Industrial Park, Shuitian Private Industrial Park,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aiyun Communication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7

Address after: 5-6 / F, building D, huilongda Industrial Park, Shuitian Private Industrial Park,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iyun Communic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01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Hui Qing Road, No. 889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