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1509B - 双离合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双离合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1509B
CN101871509B CN201010168576.0A CN201010168576A CN101871509B CN 101871509 B CN101871509 B CN 101871509B CN 201010168576 A CN201010168576 A CN 201010168576A CN 101871509 B CN101871509 B CN 1018715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countershaft
transmission input
clutch
input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685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71509A (zh
Inventor
C·S·罗斯
S·H·维特科普
E·W·梅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iled Critical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1871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1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71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15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06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power being selectively transmitted by either one of the parallel flow path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 F16H3/087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 F16H3/093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with two or more countershafts
    • F16H2003/0931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with two or more countershafts each countershaft having an output gear meshing with a single common gear on the output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47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five forward spee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219Interchangeably locked
    • Y10T74/19228Multiple concentric clutch shaf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离合变速器,该变速器能够连接到输入构件并且具有输出构件、第一和第二轴、第一和第二副轴、多个共面齿轮组以及多个扭矩传递装置。所述扭矩传递装置包括多个同步器组件和一个双离合器组件。该变速器能够在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之间提供至少一个倒档速比和多个前进档速比。

Description

双离合变速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2009年4月2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171681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紧凑型双离合变速器,该变速器具有三根轴线以建立六个档位速度,其中一个可以是倒档档位速度。
背景技术
本节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信息,可能构成也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
具有副轴和共面齿轮组的典型的多档变速器使用具有不同的专用齿轮副或齿轮组的副轴齿轮以实现每个前进档速比。因而,这种典型设计中所需的齿轮总数是前进档速度的齿轮数的两倍,加上倒档所需的三个齿轮。这使得需要大量的所需齿轮副,尤其是在具有较大数量的前进档速比的变速器中更是如此。
尽管现有变速器实现了其预期目的,但是对于新的改进型变速器构造的需求是基本不变的,这些改进型变速器构造具有改进的性能-特别是从效率、响应性和平顺性方面来看以及改进的封装-主要是减小的尺寸和重量。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变速器,其在提供所需的传动比和扭矩范围的同时具有改进的封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速器,所述变速器能够连接至输入构件,并且具有输出构件、第一和第二轴构件、第一和第二副轴、多个共面齿轮组以及多个扭矩传递装置。所述扭矩传递装置包括多个同步器组件和一个双离合器组件。该变速器能够在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之间提供至少一个倒档速比和多个前进档速比。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变速器包括六个共面齿轮组。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变速器包括五个共面齿轮组。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所述变速器包括四个同步器组件。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所述四个同步器组件包括两个双向同步器。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所述四个同步器组件包括两个单向同步器。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所述变速器能够提供至少五个前进档速比。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所述变速器具有变速器壳体、五个齿轮组、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第一和第二副轴、双离合器组件以及四个同步器组件。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以及与第二齿轮啮合的倒档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并且所述第五齿轮组也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中。所述第三、第四和第五齿轮组的第一齿轮中的每个都可旋转地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固定起来以便共同旋转。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齿轮组的第一齿轮中的每个都可旋转地与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固定起来以便共同旋转。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同心并且至少部分地环绕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副轴可旋转地支撑在变速器壳体内,并且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平行且分隔开。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齿轮组的第二齿轮每个都能够与所述第一副轴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所述第二副轴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并且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平行且分隔开。所述第三齿轮组的倒档齿轮能够与所述第二副轴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所述双离合器组件具有离合器壳体、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壳体能够连接至发动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离合器被构造成将所述离合器壳体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而所述第二离合器被构造成将所述离合器壳体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所述离合器壳体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二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一齿轮组的第二齿轮中的至少一个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二传动比,并且所述第一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二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二齿轮组的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四传动比。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所述第二同步器被构造成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一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三齿轮组的倒档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副轴以建立倒档传动比。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所述第三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一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三齿轮组的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一传动比。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所述第四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一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四齿轮组的第二齿轮中的至少一个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五传动比,并且所述第四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一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五齿轮组的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三传动比。
方案1.一种变速器,包括:
变速器壳体;
双离合器组件,所述双离合器组件具有能够连接至发动机的离合器壳体,其中所述离合器壳体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齿轮组,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以及与第二齿轮啮合的倒档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而所述第五齿轮组也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
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中,并且其中所述第三、第四和第五齿轮组的第一齿轮中的每个都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可旋转地固定起来以便共同旋转;
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中,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齿轮组的第一齿轮中的每个都与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可旋转地固定起来以便共同旋转,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同心并且至少部分地环绕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
第一副轴,所述第一副轴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并且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平行且分隔开,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齿轮组的第二齿轮每个都能够与所述第一副轴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
第二副轴,所述第二副轴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并且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平行且分隔开,其中所述第三齿轮组的倒档齿轮能够与所述第二副轴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
四个同步器组件,所述四个同步器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齿轮组的第二齿轮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副轴选择性地联接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三齿轮组的倒档齿轮与所述第二副轴选择性地联接;并且
其中,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组合式的选择性接合将所述双离合器壳体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互连,并且所述四个同步器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选择性接合建立五个前进档速比和至少一个倒档速比中的至少一个。
方案2.如方案1所述的变速器,进一步包括第六齿轮组,其中,所述第六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
方案3.如方案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六齿轮组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固定起来以便共同旋转并且所述第二齿轮能够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副轴。
方案4.如方案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六齿轮组设置在所述第五齿轮组与所述变速器壳体的端壁之间。
方案5.如方案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六齿轮组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副轴联接以便共同旋转,并且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二离合器将所述离合器壳体联接至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以建立第一传动比。
方案6.如方案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邻近所述双离合器组件,所述第二齿轮组邻近所述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三齿轮组邻近所述第二齿轮组,所述第四齿轮组邻近所述第三齿轮组,而所述第五齿轮组设置在所述变速器壳体的端壁与所述第四齿轮组之间。
方案7.如方案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四个同步器组件中的第一个将所述第一齿轮组的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组的第二齿轮中的至少一个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
方案8.如方案7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四个同步器组件中的第二个将所述第三齿轮组的倒档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副轴。
方案9.如方案8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四个同步器组件中的第三个将所述第三齿轮组的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
方案10.如方案9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四个同步器组件中的第四个将所述第五齿轮组的第二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组的第二齿轮中的至少一个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
方案11.如方案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双离合器组件包括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其中所述第二离合器被构造成将所述离合器壳体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并且其中所述四个同步器组件包括第一同步器组件,所述第一同步器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齿轮组的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二传动比。
方案12.如方案1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双离合器组件中的第二离合器被构造成将所述离合器壳体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并且其中所述四个同步器组件中的第一同步器被构造成将所述第二齿轮组的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四传动比。
方案13.如方案1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双离合器组件中的第一离合器被构造成将所述离合器壳体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并且其中所述四个同步器组件中的第二同步器被构造成将所述第三齿轮组的倒档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副轴以建立倒档传动比。
方案14.如方案1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双离合器组件中的第一离合器被构造成将所述离合器壳体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并且其中所述四个同步器组件中的第三同步器被构造成将所述第三齿轮组的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一传动比。
方案15.如方案1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双离合器组件中的第一离合器被构造成将所述离合器壳体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并且其中所述四个同步器组件中的第四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将所述第四齿轮组的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五传动比。
方案16.如方案1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双离合器组件中的第一离合器被构造成将所述离合器壳体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并且其中所述四个同步器组件中的第四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将所述第五齿轮组的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三传动比。
方案17.如方案1所述的变速器,进一步包括第一副轴传动齿轮和第二副轴传动齿轮,所述第一副轴传动齿轮固定至所述第一副轴以便与所述第一副轴共同旋转,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副轴传动齿轮将扭矩从所述第一副轴传递至主减速器组件,而所述第二副轴传动齿轮固定至所述第二副轴以便与所述第二副轴共同旋转,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副轴传动齿轮将扭矩从所述第二副轴传递到所述主减速器组件。
方案18.一种变速器,包括:
变速器壳体;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齿轮组,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以及与第二齿轮啮合的倒档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而所述第五齿轮组也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
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中,并且其中所述第三、第四和第五齿轮组的第一齿轮中的每个都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可旋转地固定起来以便共同旋转;
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中,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齿轮组的第一齿轮中的每个都与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可旋转地固定起来以便共同旋转,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同心并且至少部分地环绕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
第一副轴,所述第一副轴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并且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平行且分隔开,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齿轮组的第二齿轮每个都能够与所述第一副轴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
第二副轴,所述第二副轴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并且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平行且分隔开,其中所述第三齿轮组的倒档齿轮能够与所述第二副轴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
双离合器组件,所述双离合器组件具有离合器壳体、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壳体能够连接至发动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离合器被构造成将所述离合器壳体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而所述第二离合器被构造成将所述离合器壳体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并且其中所述离合器壳体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
第一同步器组件,所述第一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二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一齿轮组的第二齿轮中的至少一个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二传动比,并且所述第一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二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二齿轮组的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四传动比;
第二同步器组件,所述第二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一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三齿轮组的倒档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副轴以建立倒档传动比;
第三同步器组件,所述第三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一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三齿轮组的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一传动比;
第四同步器组件,所述第四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一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四齿轮组的第二齿轮中的至少一个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五传动比,并且所述第四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一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五齿轮组的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三传动比。
方案19.一种变速器,包括:
变速器壳体;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齿轮组,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以及与第二齿轮啮合的倒档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五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而所述第六齿轮组也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
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中,并且其中所述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齿轮组的第一齿轮中的每个都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可旋转地固定起来以便共同旋转;
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中,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齿轮组的第一齿轮中的每个都与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可旋转地固定起来以便共同旋转,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同心并且至少部分地环绕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
第一副轴,所述第一副轴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并且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平行且分隔开,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五齿轮组的第二齿轮每个都能够与所述第一副轴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并且其中所述第三齿轮组的第二齿轮被支撑为绕所述第一副轴旋转;
第二副轴,所述第二副轴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并且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平行且分隔开,其中所述第三齿轮组的倒档齿轮和所述第六齿轮组的第二齿轮能够与所述第二副轴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
双离合器组件,所述双离合器组件具有离合器壳体、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壳体能够连接至发动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离合器被构造成将所述离合器壳体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而所述第二离合器被构造成将所述离合器壳体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并且其中所述离合器壳体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
第一同步器组件,所述第一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二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一齿轮组的第二齿轮中的至少一个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二传动比,并且所述第一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二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二齿轮组的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四传动比;
第二同步器组件,所述第二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一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三齿轮组的倒档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副轴以建立倒档传动比;
第三同步器组件,所述第三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一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四齿轮组的第二齿轮中的至少一个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五传动比,以及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一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五齿轮组的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三传动比;
第四同步器组件,所述第四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一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六齿轮组的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副轴以建立第一传动比。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将清楚地显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五档变速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加上一个倒档速度的五档变速器的另一个示出了同步器位置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五档变速器的再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加上一个倒档速度的五档变速器的又一个示出了同步器位置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多档变速器总体上用附图标记10标示。变速器10能够连接至输入构件12并且包括齿轮设备20。齿轮设备20包括各种轴或构件、互相啮合的共面齿轮组、双离合器组件以及能够选择性接合的同步器,如本文中将要描述的。例如,齿轮设备20包括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22、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24、第一副轴28和第二副轴30。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24是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22同心并覆盖在其上的套轴。第一和第二副轴28、30与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2、24平行且分隔开。此外,第一和第二副轴28、30能够通过附加的齿轮和/或轴(未图示)连接至主减速器组件(未图示),主减速器组件构造成驱动一对车轮(未图示)。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轴22、24限定出第一旋转轴线,第一副轴28限定出第二旋转轴线,而第二副轴30限定出第三旋转轴线。
双离合器组件32连接在输入构件12与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2、24之间。双离合器组件32包括能够与输入构件12连接以便与其共同旋转的离合器壳体34。双离合器组件32或者是干式离合器组件或者是湿式离合器组件。进一步,双离合器组件32具有第一和第二离合器元件或毂36和38。离合器元件36和38与离合器壳体34一起被构造以形成摩擦离合器,这在本领域通常称为双离合器。更具体地说,离合器元件36、38和离合器壳体34具有安装在其上或者以其他方式联接到其上的摩擦片,摩擦片相互作用以形成摩擦离合器。离合器元件36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22连接以便共同旋转,而离合器元件38与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24连接以便共同旋转。因而,通过离合器元件36和离合器壳体34的选择性接合将输入构件12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2连接以便使其共同旋转。通过离合器元件38和离合器壳体34的选择性接合将输入构件12与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4连接以便使其共同旋转。
齿轮设备20还包括多个互相啮合的共面齿轮组40、50、60、70、80和90。共面齿轮组40、50、60、70、80和90包括互相啮合的齿轮副:分别是,齿轮42和齿轮44、齿轮52和齿轮54、齿轮62和齿轮64、齿轮72和齿轮74、齿轮82和齿轮84以及齿轮92和齿轮9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齿轮42和52或者是可旋转地与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4固定起来以便共同旋转,或者是能够与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4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齿轮62、72、82、92或者是可旋转地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2固定起来以便共同旋转,或者是能够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2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齿轮64或者是可旋转地与第二副轴30固定起来以便共同旋转,或者是能够与第二副轴30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进一步,齿轮44、54、74、84和94或者是可旋转地与第一副轴28固定起来以便共同旋转,或者是能够与第一副轴28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共面齿轮组40、50、60、70、80和90的单个齿轮能够通过同步器组件独立且选择性地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22、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4、第一副轴28或者第二副轴30连接以便共同旋转,这将在下文中进一步描述。当然,本发明考虑到了能够选择性致动且不同于同步器的其他装置,用以将齿轮连接至轴。
现在参阅图2,多档变速器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总体上用附图标记100标示。变速器100能够连接至输入轴或构件112并且包括输出齿轮或构件114。输入构件112与发动机(未图示)或其他扭矩产生机器持续连接以提供驱动扭矩给输入构件112。输出构件114可旋转地驱动主减速器组件116。更具体地说,主减速器组件116包括联接至差速器壳体117并支撑在差速器壳体117内的差速齿轮组。差速器壳体117联接至输出构件114并且由输出构件114可旋转地驱动。进一步,差速器壳体117将输出构件114输送的扭矩传递到可旋转地联接至第一和第二侧轴118、119的差速齿轮组,并传递到联接至侧轴118、119的车轮(未图示)。
变速器100包括壳体120,壳体120至少部分封闭齿轮设备122。如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变速器100的齿轮设备122包括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124、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126、第一副轴128以及第二副轴130。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126是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124同心且覆盖在其上的套轴。第一和第二副轴128、130每个都与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124、126平行且分隔开。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轴124、126限定出第一旋转轴线,第一副轴128限定出第二旋转轴线,而第二副轴130限定出第三旋转轴线。
双离合器组件132连接在输入构件112与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124、126之间。双离合器组件132包括与输入构件112连接以便与其共同旋转的离合器壳体134。进一步,双离合器组件132具有第一和第二离合器元件或毂136和138。离合器元件136和138与离合器壳体134一起被构造以形成摩擦离合器,这在本领域通常称为双离合器。更具体地说,离合器元件136、138和离合器壳体134具有安装在其上或者以其他方式联接到其上的摩擦片,摩擦片相互作用以形成摩擦离合器。离合器元件136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124连接以便共同旋转,而离合器元件138与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126连接以便共同旋转。因而,通过离合器元件136和离合器壳体134的选择性接合将输入构件112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124连接以便使其共同旋转。通过离合器元件138和离合器壳体134的选择性接合将输入构件112与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126连接以便使其共同旋转。
齿轮设备122还包括多个互相啮合的共面齿轮组140、150、160、170、180和190。共面齿轮组140包括齿轮142和齿轮144。齿轮142可旋转地固定并连接到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126以便共同旋转,并且与齿轮144相互啮合。齿轮144能够与第一副轴128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齿轮组140邻近变速器壳体120的壁148设置,壁148在变速器100的紧邻双离合器组件132的前面或侧面上。
共面齿轮组150包括齿轮152和齿轮154。齿轮152可旋转地固定并连接至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126以便共同旋转,并且与齿轮154相互啮合。齿轮154能够与第一副轴128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齿轮组150邻近齿轮组140设置。
共面齿轮组160包括齿轮162、齿轮164和齿轮166。齿轮162可旋转地固定并连接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124以便共同旋转。齿轮164能够与第二副轴构件130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并且与齿轮166互相啮合。齿轮166由第一副轴128支撑并且自由且独立地绕第一副轴128旋转,并且与齿轮162和齿轮164相互啮合。应当理解的是,齿轮162可以是固定至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124的独立齿轮结构或者可以是形成在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124的外表面上的齿轮齿/花键,这并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齿轮组160邻近齿轮组150设置。
共面齿轮组170包括齿轮172和齿轮174。齿轮172可旋转地固定并连接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124以便共同旋转,并且与齿轮174相互啮合。齿轮174能够与第一副轴构件128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齿轮组170邻近齿轮组160设置。
共面齿轮组180包括齿轮182和齿轮184。齿轮182可旋转地固定并连接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124以便共同旋转,并且与齿轮184相互啮合。齿轮184能够与第一副轴128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齿轮组180邻近齿轮组170设置。
共面齿轮组190包括齿轮192和齿轮194。齿轮192可旋转地固定并连接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124以便共同旋转,并且与齿轮194相互啮合。齿轮194能够与第二副轴130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齿轮组190设置在齿轮组180与变速器100的端壁200之间。
应当指出的是,齿轮组140、150、160、170、180和190的顺序能够重新布置,这并不偏离本发明的目的。
进一步,第一副轴传动齿轮202可旋转地固定并连接至第一副轴构件128以便共同旋转。第二副轴传动齿轮204可旋转地固定并连接至第二副轴构件130以便共同旋转。第一副轴传动齿轮202构造成与输出构件114啮合并且第二副轴传动齿轮204也构造成与输出构件114啮合。然而,第一副轴传动齿轮202与第二副轴传动齿轮204彼此并不啮合。第一副轴传动齿轮202设置在齿轮144与变速器壳体120的端壁148之间。第二副轴传动齿轮204设置在齿轮164与变速器壳体120的端壁148之间。输出构件114与第一和第二副轴传动齿轮202、204共面并且设置在齿轮组140与变速器壳体120的端壁148之间。
变速器100进一步包括能够选择性致动的多个同步器组件210、212、214和216。同步器212和216是单侧同步器,其通常包含拨叉(未图示),拨叉能够通过致动器(未图示)双向地平移到或者是一个接合位置或者是一个空档或脱开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步器212能够选择性地致动以将齿轮164与第二副轴130连接以便使其共同旋转,而同步器216能够选择性地致动以将齿轮194与第二副轴构件130连接以便使其共同旋转。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同步器212、216仅具有一个致动器。
同步器210和214是双侧同步器,并且通常包含拨叉(未图示),拨叉能够通过致动器(未图示)双向地平移到至少两个接合位置和一个空档或脱开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步器210能够选择性地致动以将齿轮144与第一副轴128连接以便使其共同旋转,并且能够选择性地致动以将齿轮154与第一副轴128连接以便使其共同旋转。同步器214能够选择性地接合以将齿轮174与第一副轴128连接以便使其共同旋转,并且能够选择性地接合以将齿轮184与第一副轴128连接以便使其共同旋转。
变速器100能够以至少五个前进档扭矩比和至少一个倒档扭矩比将扭矩从输入轴112传递到输出构件114。前进档扭矩比和倒档扭矩比中的每个都能够通过选择性地接合双离合器组件132与同步器组件210、212、214和216中的一个或多个来获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的是,每个扭矩比与不同的速比相关联。
应当理解的是,每个单独的齿轮组140、150、160、170、180和190都能够通过选择性地接合同步器组件210、212、214和216来提供一个或多个前进档和/或倒档传动比。然而,哪个同步器以及哪个齿轮组与特定的前进档或倒档速比的关联关系是可以改变的,这并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
例如,为了建立倒档扭矩比,离合器元件136被接合以将输入构件112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124联接并且同步器212被接合以将齿轮164连接至第二副轴130。更具体地说,来自输入轴112的输入扭矩通过双离合器组件132传递至第一变速器输入轴124,通过齿轮162传递至齿轮166,通过齿轮166传递至齿轮164,从齿轮164传递至同步器212,从同步器212传递至第二副轴130,从第二副轴130传递至传动齿轮204,从传动齿轮204传递至输出齿轮114,并且从输出齿轮114传递至主减速器组件116的差速器壳体117。
为了建立第一前进档扭矩比(即一档),离合器元件136被接合以将输入构件112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124联接并且同步器216被驱动以将齿轮194联接至第二副轴130。来自输入构件112的输入扭矩通过双离合器组件132传递至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124继而传递至齿轮192。齿轮192传递扭矩至齿轮194,齿轮194通过同步器216传递扭矩至第二副轴130并且从第二副轴130传递至传动齿轮204,并且从传动齿轮204传递至输出齿轮114,并且从输出齿轮114传递至主减速器组件116的差速器壳体117。
为了建立第二前进档扭矩比(即二档),离合器元件138被接合以将输入构件112联接至使齿轮142旋转的第二变速器输入轴126并且同步器210被驱动以将齿轮144联接至第一副轴构件128。从而,来自输入构件112的输入扭矩通过双离合器组件132传递至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126继而传递至齿轮142。齿轮142传递扭矩至齿轮144,齿轮144通过同步器210传递扭矩至第一副轴128并且从第一副轴128传递至传动齿轮202,并且从传动齿轮202传递至输出齿轮114,并且从输出齿轮114传递至主减速器组件116的差速器壳体117。
为了建立第三前进档扭矩比(即三档),离合器元件136被接合以将输入构件112联接至使齿轮182旋转的第一变速器输入轴124并且同步器214被接合以将齿轮184联接至第一副轴128。因而,来自输入构件112的输入扭矩通过双离合器组件132传递至第一变速器输入轴124继而传递至齿轮182。齿轮182传递扭矩至齿轮184,齿轮184通过同步器214传递扭矩至第一副轴128并且从第一副轴128传递至传动齿轮202,并且从传动齿轮202传递至输出齿轮114,并且从输出齿轮114传递至主减速器组件116的差速器壳体117。
为了建立第四前进档扭矩比(即四档),离合器元件138被接合以将输入构件112联接至使齿轮152旋转的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126并且同步器210被驱动以将齿轮154联接至第一副轴128。因而,来自输入构件112的输入扭矩通过双离合器组件132传递至第二变速器输入轴126继而传递至齿轮152。齿轮152传递扭矩至齿轮154,齿轮154通过同步器210传递扭矩至第一副轴128并且从第一副轴128传递至传动齿轮202,并且从传动齿轮202传递至输出齿轮114,并且从输出齿轮114传递至主减速器组件116的差速器壳体117。
为了建立第五前进档扭矩比(即五档),离合器元件136被接合以将输入构件112联接至使齿轮172旋转的第一变速器输入轴124并且同步器214被接合以将齿轮174联接至第一副轴128。因而,来自输入构件112的输入扭矩通过双离合器组件132传递至第一变速器输入轴124继而传递至齿轮172。齿轮172传递扭矩至齿轮174,齿轮174通过同步器214传递扭矩至第一副轴128并且从第一副轴128传递至传动齿轮202,并且从传动齿轮202传递至输出齿轮114,并且从输出齿轮114传递至主减速器组件116的差速器壳体117。
再次,应当理解的是,可以改变齿轮组140、150、160、170、180和190中的任一齿轮组以产生特定的前进档和倒档扭矩比,这并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考虑到了多种扭矩比(即输出构件114与输入构件112的扭矩的比率)能够通过选择变速器100的齿轮的齿数来实现。与其他变速器相比,该设置提供了减小变速器长度的机会。
参考图3,多档变速器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总体上用附图标记300标示。变速器300能够连接至输入构件312并且包括齿轮设备320。齿轮设备320包括各种轴或构件、互相啮合的共面齿轮组、双离合器组件以及能够选择性接合的同步器,如本文中将要描述的。例如,齿轮设备320包括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322、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324、第一副轴328和第二副轴330。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324是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322同心并覆盖在其上的套轴。第一和第二副轴328、330与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322、324平行且分隔开。此外,第一和第二副轴328、330能够通过附加的齿轮和/或轴(未图示)连接至主减速器组件(未图示),主减速器组件被构造成驱动一对车轮(未图示)。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轴322、324限定出第一旋转轴线,第一副轴328限定出第二旋转轴线,而第二副轴330限定出第三旋转轴线。
双离合器组件332连接在输入构件312与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322、324之间。双离合器组件332包括能够与输入构件312连接以便与其共同旋转的离合器壳体334。双离合器组件332或者是干式离合器组件或者是湿式离合器组件。进一步,双离合器组件332具有第一和第二离合器元件或毂336和338。离合器元件336和338与离合器壳体334一起被构造以形成摩擦离合器,这在本领域通常称为双离合器。更具体地说,离合器元件336、338和离合器壳体334具有安装在其上或者以其他方式联接到其上的摩擦片,摩擦片相互作用以形成摩擦离合器。离合器元件336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322连接以便共同旋转,而离合器元件338与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324连接以便共同旋转。因而,通过离合器元件336和离合器壳体334的选择性接合将输入构件312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322连接以便使其共同旋转。通过离合器元件338和离合器壳体334的选择性接合将输入构件312与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324连接以便使其共同旋转。
齿轮设备320还包括多个互相啮合的共面齿轮组340、350、360、370和380。共面齿轮组340、350、360、370和380包括互相啮合的齿轮副:分别是,齿轮342和齿轮344、齿轮352和齿轮354、齿轮362、366和齿轮364、齿轮372和齿轮374、以及齿轮382和齿轮38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齿轮342和352或者是可旋转地与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324固定起来以便共同旋转,或者是能够与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324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齿轮362、372、382或者是可旋转地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322固定起来以便共同旋转,或者是能够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322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齿轮366或者是可旋转地与第二副轴330固定起来以便共同旋转,或者是能够与第二副轴330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进一步,齿轮344、354、364、374和384或者是可旋转地与第一副轴328固定起来以便共同旋转,或者是能够与第一副轴328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共面齿轮组340、350、360、370和380的单个齿轮能够通过同步器组件独立且选择性地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322、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324、第一副轴328或者第二副轴330连接以便共同旋转,这将在下文中进一步描述。当然,本发明考虑到了能够选择性致动且不同于同步器的其他装置,用以将齿轮连接至轴。
现在参阅图4,多档变速器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总体上用附图标记400标示。变速器400能够连接至输入轴或构件412并且包括输出齿轮或构件414。输入构件412与发动机(未图示)或其他扭矩产生机器持续连接以提供驱动扭矩给输入构件412。输出构件414可旋转地驱动主减速器组件416。更具体地说,主减速器组件416包括联接至差速器壳体417并支撑在差速器壳体417内的差速齿轮组。差速器壳体417联接至输出构件414并且由输出构件414可旋转地驱动。进一步,差速器壳体417将输出构件414输送的扭矩传递到可旋转地联接至第一和第二侧轴418、419的差速齿轮组,并传递到联接至侧轴418、419的车轮(未图示)。
变速器400包括壳体420,壳体420至少部分封闭齿轮设备422。如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变速器400的齿轮设备422包括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424、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426、第一副轴428以及第二副轴430。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426是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424同心且覆盖在其上的套轴。第一和第二副轴428、430每个都与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424、426平行且分隔开。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轴424、426限定出第一旋转轴线,第一副轴428限定出第二旋转轴线,而第二副轴430限定出第三旋转轴线。
双离合器组件432连接在输入构件412与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424、426之间。双离合器组件432包括与输入构件412连接以便与其共同旋转的离合器壳体434。进一步,双离合器组件432具有第一和第二离合器元件或毂436和438。离合器元件436和438与离合器壳体434一起被构造以形成摩擦离合器,这在本领域通常称为双离合器。更具体地说,离合器元件436、438和离合器壳体434具有安装在其上或者以其他方式联接到其上的摩擦片,摩擦片相互作用以形成摩擦离合器。离合器元件436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424连接以便共同旋转,而离合器元件438与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426连接以便共同旋转。因而,通过离合器元件436和离合器壳体434的选择性接合将输入构件412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424连接以便使其共同旋转。通过离合器元件438和离合器壳体434的选择性接合将输入构件412与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426连接以便使其共同旋转。
齿轮设备422还包括多个互相啮合的共面齿轮组440、450、460、470和480。共面齿轮组440包括齿轮442和齿轮444。齿轮442可旋转地固定并连接到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426以便共同旋转,并且与齿轮444相互啮合。齿轮444能够与第一副轴428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齿轮组440邻近变速器壳体420的壁448设置,壁448在变速器400的紧邻双离合器组件432的前面或侧面上。
共面齿轮组450包括齿轮452和齿轮454。齿轮452可旋转地固定并连接至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426以便共同旋转,并且与齿轮454相互啮合。齿轮454能够与第一副轴428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齿轮组450邻近齿轮组440设置。
共面齿轮组460包括齿轮462、464和齿轮466。齿轮462可旋转地固定并连接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424以便共同旋转。齿轮464能够与第二副轴构件430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并且与齿轮466相互啮合。齿轮466能够与第一副轴428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并且与齿轮462和齿轮464相互啮合。应当理解的是,齿轮462可以是固定至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424的独立齿轮结构或者可以是形成在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424的外表面上的齿轮齿/花键,这并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齿轮组460邻近齿轮组450设置。
共面齿轮组470包括齿轮472和齿轮474。齿轮472可旋转地固定并连接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424以便共同旋转,并且与齿轮474相互啮合。齿轮474能够与第一副轴构件428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齿轮组470邻近齿轮组460设置。
共面齿轮组480包括齿轮482和齿轮484。齿轮482可旋转地固定并连接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424以便共同旋转,并且与齿轮484相互啮合。齿轮484能够与第一副轴428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齿轮组480设置在齿轮组470与变速器400的端壁500之间。
应当指出的是,齿轮组440、450、460、470和480的顺序能够重新布置,这并不偏离本发明的目的。
进一步,第一副轴传动齿轮502可旋转地固定并连接至第一副轴构件428以便共同旋转。第二副轴传动齿轮504可旋转地固定并连接至第二副轴构件430以便共同旋转。第一副轴传动齿轮502构造成与输出构件414啮合并且第二副轴传动齿轮504也构造成与输出构件414啮合。然而,第一副轴传动齿轮502与第二副轴传动齿轮504彼此并不啮合。第一副轴传动齿轮502设置在齿轮444与变速器壳体420的端壁448之间。第二副轴传动齿轮504设置在齿轮464与变速器壳体420的端壁448之间。输出构件414与第一和第二副轴传动齿轮502、504共面并且设置在齿轮组440与变速器壳体420的端壁448之间。
变速器400进一步包括能够选择性致动的多个同步器组件510、512、514和516。同步器512和514是单侧同步器,其通常包含拨叉(未图示),拨叉能够通过致动器(未图示)双向地平移到或者是一个接合位置或者是一个空档或脱开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步器512能够选择性地致动以将齿轮464与第二副轴430连接以便使其共同旋转,而同步器514能够选择性地致动以将齿轮466与第一副轴构件428连接以便使其共同旋转。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同步器512、514仅具有一个致动器。
同步器510和516是双侧同步器,并且通常包含拨叉(未图示),拨叉能够通过致动器(未图示)双向地平移到至少两个接合位置和一个空档或脱开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步器510能够选择性地致动以将齿轮444与第一副轴428连接以便使其共同旋转,并且能够选择性地致动以将齿轮454与第一副轴428连接以便使其共同旋转。同步器516能够选择性地接合以将齿轮474与第一副轴428连接以便使其共同旋转,并且能够选择性地接合以将齿轮484与第一副轴428连接以便使其共同旋转。
变速器400能够以至少五个前进档扭矩比和至少一个倒档扭矩比将扭矩从输入轴412传递到输出构件414。前进档扭矩比和倒档扭矩比中的每个都能够通过选择性地接合双离合器组件432与同步器组件510、512、514和516中的一个或多个来获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的是,每个扭矩比与不同的速比相关联。
应当理解的是,每个单独的齿轮组440、450、460、470和480都能够通过选择性地接合同步器组件510、512、514和516来提供一个或多个前进档和/或倒档传动比。然而,哪个同步器以及哪个齿轮组与特定的前进档或倒档速比的关联关系是可以改变的,这并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
例如,为了建立倒档扭矩比,离合器元件436被接合以将输入构件412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424联接并且同步器512被接合以将齿轮464连接至第二副轴430。更具体地说,来自输入轴412的输入扭矩通过双离合器组件432传递至第一变速器输入轴424,通过齿轮462传递至齿轮466,通过齿轮466传递至齿轮464,从齿轮464传递至同步器512,从同步器512传递至第二副轴430,从第二副轴430传递至传动齿轮504,从传动齿轮504传递至输出齿轮414,并且从输出齿轮414传递至主减速器组件416的差速器壳体417。
为了建立第一前进档扭矩比(即一档),离合器元件436被接合以将输入构件412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424联接并且同步器514被驱动以将齿轮466联接至第一副轴428。来自输入构件412的输入扭矩通过双离合器组件432传递至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424继而传递至齿轮462。齿轮462传递扭矩至齿轮466,齿轮466通过同步器514传递扭矩至第一副轴428并且从第一副轴428传递至传动齿轮502,并且从传动齿轮502传递至输出齿轮414,并且从输出齿轮414传递至主减速器组件416的差速器壳体417。
为了建立第二前进档扭矩比(即二档),离合器元件438被接合以将输入构件412联接至使齿轮442旋转的第二变速器输入轴426并且同步器510被驱动以将齿轮444联接至第一副轴构件428。从而,来自输入构件412的输入扭矩通过双离合器组件432传递至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426继而传递至齿轮442。齿轮442传递扭矩至齿轮444,齿轮444通过同步器510传递扭矩至第一副轴428并且从第一副轴428传递至传动齿轮502,并且从传动齿轮502传递至输出齿轮414,并且从输出齿轮414传递至主减速器组件416的差速器壳体417。
为了建立第三前进档扭矩比(即三档),离合器元件436被接合以将输入构件412联接至使齿轮482旋转的第一变速器输入轴424并且同步器516被接合以将齿轮484联接至第一副轴428。从而,来自输入构件412的输入扭矩通过双离合器组件432传递至第一变速器输入轴424继而传递至齿轮482。齿轮482传递扭矩至齿轮484,齿轮484通过同步器516传递扭矩至第一副轴428并且从第一副轴428传递至传动齿轮502,并且从传动齿轮502传递至输出齿轮414,并且从输出齿轮414传递至主减速器组件416的差速器壳体417。
为了建立第四前进档扭矩比(即四档),离合器元件438被接合以将输入构件412联接至使齿轮452旋转的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426并且同步器510被驱动以将齿轮454联接至第一副轴428。因而,来自输入构件412的输入扭矩通过双离合器组件432传递至第二变速器输入轴426继而传递至齿轮452。齿轮452传递扭矩至齿轮454,齿轮454通过同步器510传递扭矩至第一副轴428并且从第一副轴428传递至传动齿轮502,并且从传动齿轮502传递至输出齿轮414,并且从输出齿轮414传递至主减速器组件416的差速器壳体417。
为了建立第五前进档扭矩比(即五档),离合器元件436被接合以将输入构件412联接至使齿轮472旋转的第一变速器输入轴424并且同步器516被驱动以将齿轮474联接至第一副轴428。因而,来自输入构件412的输入扭矩通过双离合器组件432传递至第一变速器输入轴424继而传递至齿轮472。齿轮472传递扭矩至齿轮474,齿轮474通过同步器516传递扭矩至第一副轴428并且从第一副轴428传递至传动齿轮502,并且从传动齿轮502传递至输出齿轮414,并且从输出齿轮414传递至主减速器组件416的差速器壳体417。
再次,应当理解的是,可以改变齿轮组440、450、460、470和480中的任一齿轮组以产生特定的前进档和倒档扭矩比,这并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考虑到了多种扭矩比(即输出构件414与输入构件412的扭矩的比率)能够通过选择变速器400的齿轮的齿数来实现。与其他变速器相比,该设置提供了减小变速器长度的机会。
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但是熟悉本发明所涉及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本发明的各种替代性设计和实施方式。

Claims (19)

1.一种变速器,包括:
变速器壳体;
双离合器组件,所述双离合器组件具有能够连接至发动机的离合器壳体,其中所述离合器壳体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齿轮组,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以及与第二齿轮啮合的倒档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而所述第五齿轮组也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
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中,并且其中所述第三、第四和第五齿轮组的第一齿轮中的每个都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可旋转地固定起来以便共同旋转;
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中,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齿轮组的第一齿轮中的每个都与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可旋转地固定起来以便共同旋转,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同心并且至少部分地环绕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
第一副轴,所述第一副轴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并且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平行且分隔开,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齿轮组的第二齿轮每个都能够与所述第一副轴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
第二副轴,所述第二副轴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并且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平行且分隔开,其中所述第三齿轮组的倒档齿轮能够与所述第二副轴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
四个同步器组件,所述四个同步器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齿轮组的第二齿轮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副轴选择性地联接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三齿轮组的倒档齿轮与所述第二副轴选择性地联接;并且
其中,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组合式的选择性接合将所述双离合器壳体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互连,并且所述四个同步器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选择性接合建立五个前进档速比和至少一个倒档速比中的至少一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进一步包括第六齿轮组,其中,所述第六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六齿轮组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固定起来以便共同旋转并且所述第二齿轮能够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副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六齿轮组设置在所述第五齿轮组与所述变速器壳体的端壁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六齿轮组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副轴联接以便共同旋转,并且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二离合器将所述离合器壳体联接至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以建立第一传动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邻近所述双离合器组件,所述第二齿轮组邻近所述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三齿轮组邻近所述第二齿轮组,所述第四齿轮组邻近所述第三齿轮组,而所述第五齿轮组设置在所述变速器壳体的端壁与所述第四齿轮组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四个同步器组件中的第一个将所述第一齿轮组的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组的第二齿轮中的至少一个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四个同步器组件中的第二个将所述第三齿轮组的倒档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副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四个同步器组件中的第三个将所述第三齿轮组的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四个同步器组件中的第四个将所述第五齿轮组的第二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组的第二齿轮中的至少一个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双离合器组件包括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其中所述第二离合器被构造成将所述离合器壳体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并且其中所述四个同步器组件包括第一同步器组件,所述第一同步器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齿轮组的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二传动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双离合器组件中的第二离合器被构造成将所述离合器壳体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并且其中所述四个同步器组件中的第一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将所述第二齿轮组的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四传动比。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双离合器组件中的第一离合器被构造成将所述离合器壳体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并且其中所述四个同步器组件中的第二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将所述第三齿轮组的倒档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副轴以建立倒档传动比。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双离合器组件中的第一离合器被构造成将所述离合器壳体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并且其中所述四个同步器组件中的第三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将所述第三齿轮组的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一传动比。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双离合器组件中的第一离合器被构造成将所述离合器壳体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并且其中所述四个同步器组件中的第四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将所述第四齿轮组的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五传动比。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双离合器组件中的第一离合器被构造成将所述离合器壳体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并且其中所述四个同步器组件中的第四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将所述第五齿轮组的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三传动比。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进一步包括第一副轴传动齿轮和第二副轴传动齿轮,所述第一副轴传动齿轮固定至所述第一副轴以便与所述第一副轴共同旋转,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副轴传动齿轮将扭矩从所述第一副轴传递至主减速器组件,而所述第二副轴传动齿轮固定至所述第二副轴以便与所述第二副轴共同旋转,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副轴传动齿轮将扭矩从所述第二副轴传递到所述主减速器组件。
18.一种变速器,包括:
变速器壳体;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齿轮组,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以及与第二齿轮啮合的倒档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而所述第五齿轮组也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
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中,并且其中所述第三、第四和第五齿轮组的第一齿轮中的每个都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可旋转地固定起来以便共同旋转;
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中,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齿轮组的第一齿轮中的每个都与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可旋转地固定起来以便共同旋转,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同心并且至少部分地环绕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
第一副轴,所述第一副轴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并且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平行且分隔开,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齿轮组的第二齿轮每个都能够与所述第一副轴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
第二副轴,所述第二副轴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并且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平行且分隔开,其中所述第三齿轮组的倒档齿轮能够与所述第二副轴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
双离合器组件,所述双离合器组件具有离合器壳体、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壳体能够连接至发动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离合器被构造成将所述离合器壳体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而所述第二离合器被构造成将所述离合器壳体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并且其中所述离合器壳体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
第一同步器组件,所述第一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二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一齿轮组的第二齿轮中的至少一个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二传动比,并且所述第一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二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二齿轮组的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四传动比;
第二同步器组件,所述第二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一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三齿轮组的倒档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副轴以建立倒档传动比;
第三同步器组件,所述第三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一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三齿轮组的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一传动比;
第四同步器组件,所述第四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一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四齿轮组的第二齿轮中的至少一个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五传动比,并且所述第四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一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五齿轮组的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三传动比。
19.一种变速器,包括:
变速器壳体;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齿轮组,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以及与第二齿轮啮合的倒档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五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而所述第六齿轮组也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
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中,并且其中所述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齿轮组的第一齿轮中的每个都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可旋转地固定起来以便共同旋转;
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中,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齿轮组的第一齿轮中的每个都与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可旋转地固定起来以便共同旋转,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同心并且至少部分地环绕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
第一副轴,所述第一副轴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并且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平行且分隔开,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五齿轮组的第二齿轮每个都能够与所述第一副轴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并且其中所述第三齿轮组的第二齿轮被支撑为绕所述第一副轴旋转;
第二副轴,所述第二副轴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并且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平行且分隔开,其中所述第三齿轮组的倒档齿轮和所述第六齿轮组的第二齿轮能够与所述第二副轴选择性地连接以便共同旋转;
双离合器组件,所述双离合器组件具有离合器壳体、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壳体能够连接至发动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离合器被构造成将所述离合器壳体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而所述第二离合器被构造成将所述离合器壳体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并且其中所述离合器壳体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
第一同步器组件,所述第一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二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一齿轮组的第二齿轮中的至少一个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二传动比,并且所述第一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二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二齿轮组的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四传动比;
第二同步器组件,所述第二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一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三齿轮组的倒档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副轴以建立倒档传动比;
第三同步器组件,所述第三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一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四齿轮组的第二齿轮中的至少一个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五传动比,以及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一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五齿轮组的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副轴以建立第三传动比;
第四同步器组件,所述第四同步器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第一离合器被接合以将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离合器壳体连接至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时,将所述第六齿轮组的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副轴以建立第一传动比。
CN201010168576.0A 2009-04-22 2010-04-22 双离合变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715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168109P 2009-04-22 2009-04-22
US61/171681 2009-04-22
US12/723460 2010-03-12
US12/723,460 US8375817B2 (en) 2009-04-22 2010-03-12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1509A CN101871509A (zh) 2010-10-27
CN101871509B true CN101871509B (zh) 2013-06-19

Family

ID=42992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6857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71509B (zh) 2009-04-22 2010-04-22 双离合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75817B2 (zh)
CN (1) CN101871509B (zh)
DE (1) DE102010015600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88396A1 (de) * 2011-12-13 2013-06-13 Zf Friedrichshafen Ag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RU2566155C1 (ru) * 2014-04-08 2015-10-20 Юрий Леонидович Евтодеев Семиступенчатая коробка передач с двумя сцеплениями и ее модификации
US10018251B2 (en) 2015-11-09 2018-07-1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ulti-speed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16132B1 (en) * 2002-11-25 2004-04-0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Family of multi-speed dual-clutch transmissions having four interconnected planetary gear sets
CN101052825A (zh) * 2004-09-23 2007-10-10 安东诺夫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1096990A (zh) * 2006-06-28 2008-01-02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具有离合器联轴器的减输出双离合器变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77336B1 (de) 1999-07-05 2002-03-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A subsidiary of Ford Motor Company Getriebekonzept für ein 6-Gang-Vorgelege-Wechselgetriebe für Kraftfahrzeuge
RU2002131942A (ru) * 2000-04-28 2004-05-27 Лук Ламеллен Унд Купплюнгсбау Бетайлигунгс Кг (De) Управля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оробки передач с двухдисковым сцеплением
US6490945B2 (en) 2001-01-10 2002-12-10 New Venture Gear, Inc. Twin clutch automated transmission with integrated transfer case
US6499370B2 (en) 2001-01-10 2002-12-31 New Venture Gear, Inc. Twin clutch automated transaxle with motor/generator synchronization
US6427549B1 (en) 2001-01-10 2002-08-06 New Venture Gear, Inc. Dual countershaft twin clutch automated transmission
US6427550B1 (en) 2001-01-12 2002-08-06 New Venture Gear, Inc. Twin clutch automated transaxle
US6427547B1 (en) 2001-02-08 2002-08-06 New Venture Gear, Inc. Dual-countershaft twin-clutch automated transmission with bi-directional clutches
JP3598998B2 (ja) 2001-06-01 2004-12-0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ツィンクラッチ式歯車変速機の歯車打音防止装置
JP2003120763A (ja) 2001-10-17 2003-04-23 Aichi Mach Ind Co Ltd 変速機
JP2003139204A (ja) 2001-10-31 2003-05-14 Aichi Mach Ind Co Ltd 変速機
DE10243278A1 (de) 2002-09-18 2004-03-25 Volkswagen Ag Vorrichtung zur Synchronisierung eines Doppelkupplungsgetriebes
KR100569140B1 (ko) * 2003-12-10 2006-04-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이중 클러치 변속기
KR100634589B1 (ko) * 2003-12-24 2006-10-1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하이브리드 전기자동차용 이중 클러치 변속기 및 그모드별 작동방법
DE102004010806A1 (de) * 2004-03-05 2005-09-22 Daimlerchrysler Ag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DE102004050757A1 (de) 2004-10-16 2006-04-27 Daimlerchrysler Ag Satz von Getrieben und Hybrid-Doppelkupplungsgetriebe
EP1681497A3 (de) 2005-01-15 2010-03-10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s Doppelkupplungsgetriebes
DE502005003092D1 (de) 2005-04-19 2008-04-17 Getrag Ford Transmissions Gmbh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EP1714816B1 (de) 2005-04-19 2008-04-09 Getrag Ford Transmissions GmbH Schaltgetriebe
EP1714817A1 (de) 2005-04-19 2006-10-25 Getrag Ford Transmissions GmbH Hybrid-Doppelkupplungsgetriebe
US7272986B2 (en) 2005-07-15 2007-09-2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ual input automatic transaxle
DE102005057802B4 (de) 2005-12-03 2014-02-13 Daimler Ag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US7743677B2 (en) * 2006-08-23 2010-06-2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Powertrain with torque converter and axially compact seven speed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7870804B2 (en) * 2006-12-08 2011-01-18 GM Global Technologies Operations LLC Multi-speed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8240224B2 (en) * 2009-04-06 2012-08-1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ual clutch five speed transmission
US9249863B2 (en) * 2009-04-22 2016-02-0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8495926B2 (en) * 2009-04-22 2013-07-3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16132B1 (en) * 2002-11-25 2004-04-0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Family of multi-speed dual-clutch transmissions having four interconnected planetary gear sets
CN101052825A (zh) * 2004-09-23 2007-10-10 安东诺夫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1096990A (zh) * 2006-06-28 2008-01-02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具有离合器联轴器的减输出双离合器变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1509A (zh) 2010-10-27
US20100273599A1 (en) 2010-10-28
DE102010015600A1 (de) 2010-12-02
DE102010015600B4 (de) 2016-12-01
US8375817B2 (en) 2013-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8408B (zh) 双离合五档变速器
CN101876364B (zh) 双离合变速器
CN101886697B (zh) 七档双离合变速器
CN101893084B (zh) 具有四根旋转轴线的七档双离合变速器
CN102588523B (zh) 八级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1871510B (zh) 双离合变速器
CN101929529B (zh) 具有四根旋转轴线的七档双离合变速器
CN101881321B (zh) 双离合变速器
CN101788039B (zh) 双离合多级变速器
CN101858409B (zh) 双离合五档变速器
CN101858405B (zh) 双离合多级变速器
CN101858410B (zh) 双离合变速器
CN101871512B (zh) 双离合变速器
CN101858407B (zh) 双离合五档变速器
CN101858420B (zh) 五档双离合变速器
CN101858406B (zh) 双离合多级变速器
CN101871509B (zh) 双离合变速器
US8474341B2 (en)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CN101871508B (zh) 双离合变速器
CN101865262B (zh) 双离合变速器
CN101871511B (zh) 双离合变速器
CN101886687B (zh) 具有四根旋转轴线的七档双离合变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