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67719B - 操作控制装置、操作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操作控制装置、操作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67719B
CN101867719B CN2010101511256A CN201010151125A CN101867719B CN 101867719 B CN101867719 B CN 101867719B CN 2010101511256 A CN2010101511256 A CN 2010101511256A CN 201010151125 A CN201010151125 A CN 201010151125A CN 101867719 B CN101867719 B CN 1018677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umbnail
mentioned
image
row
control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511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67719A (zh
Inventor
横川恒
和尔由纪
冈本宗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Imag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Imaging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Imaging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67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7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67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771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控制装置、操作控制方法,该操作控制装置具有显示部、操作部、GUI(图形用户界面)控制部。显示部显示基于摄影图像的缩略图像。操作部被输入包含相对于该显示部画面的轨迹输入在内的、有关在上述显示部上显示上述缩略图像的指示。GUI控制部按照对应于上述显示部的画面位置而从上述操作部输入的轨迹,生成按顺序排列着上述缩略图像的缩略图列,并显示所生成的上述缩略图列。

Description

操作控制装置、操作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数字相机、图像浏览器等图像装置上的操作控制装置、操作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数字相机等摄影的图像通常作为一系列图像数据的集合存储于记录介质。而且,当从存储于记录介质的多个图像中搜索特定图像时,会频繁使用缩略图显示。
其中,作为一般的缩略图显示方式,在纵横方向上(例如4×4或5×5)排列显示缩略图像。纵横的行列数虽然取决于画面尺寸,然而例如也可以通过周期性的切换操作按照3×3→4×4→5×5的顺序进行切换。另外,作为特殊的缩略图像显示方式之一,还提出了三维重合显示缩略图像的方法(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00-105722号公报)。这是为了以不减小显示于画面上的图像尺寸的方式来显示多个图像。
然而,在现有的缩略图显示中,其显示方式通常采取纵横的行列配置或螺旋状配置,但是,由于都限于固定的排列方式,因此用户无法以任意的缩略图数量进行显示。如上,以往的缩略图画面的显示方式都是固定的,因而缩略图像的画面欠缺趣味性。如果可以在这种缩略图像的画面上以对应于用户指示的自由方式显示缩略图像,则缩略图像的使用用途能得到各种扩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个方式涉及的操作控制装置控制缩略图像的显示,其特征在于,具有:显示部,其显示基于摄影图像的缩略图像;操作部,其被有关在上述显示部显示上述缩略图像的指示,其中该指示包括对于上述显示部的画面的轨迹输入;以及GUI(图形用户界面)控制部,其按照从上述操作部对应于上述显示部的画面位置而输入的轨迹,生成按顺序排列着上述缩略图像的缩略图列,并显示所生成的上述缩略图列。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涉及的操作控制方法是操作控制装置的操作控制方法,该操作控制装置具有:显示部,其显示基于摄影图像的缩略图像;以及操作部,其被输入有关在上述显示部上显示上述缩略图像的指示,其中该指示包括对于该显示部的画面的轨迹输入,该操作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GUI(图形用户界面)控制步骤,按照从上述操作部对应于上述显示部的画面位置而输入的轨迹,生成按顺序排列着上述缩略图像的缩略图列,并显示所生成的上述缩略图列。
上述内容以及本发明其他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并产业意义可通过将如下的本发明详细说明与附图对照阅读来进一步加深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安装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操作控制装置的数字相机的系统构成例的框图。
图2A是示意性示出缩略图模式下的GUI画面的基本操作例的说明图。
图2B是示意性示出缩略图模式下的GUI画面的基本操作例的说明图。
图2C是示意性示出缩略图模式下的GUI画面的基本操作例的说明图。
图2D是示意性示出缩略图模式下的GUI画面的基本操作例的说明图。
图2E是示意性示出缩略图模式下的GUI画面的基本操作例的说明图。
图3是示意性示出超过画面尺寸连续生成一个缩略图列的情况下的操作例的说明图。
图4A是示出与拖曳轨迹的速度对应的显示间隔下的显示控制的具体例的说明图。
图4B是示出与拖曳轨迹的速度对应的显示间隔下的显示控制的具体例的说明图。
图4C是示出与拖曳轨迹的速度对应的显示间隔下的显示控制的具体例的说明图。
图5是示意性示出与拖曳轨迹的速度对应的显示间隔下的显示控制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6是示意性示出操作引导的显示例的说明图。
图7是示意性示出对应于以第二堆叠的位置为起点的拖曳操作的轨迹而生成并显示的缩略图列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8是示意性示出保存所生成的缩略图列时的操作例的说明图。
图9是示意性示出所生成的缩略图列整体由于不需要而将其消除时的操作例的说明图。
图10是示意性示出所生成的缩略图列中一部分图像不需要而将其消除时的操作例的说明图。
图11A是示意性示出复制所生成的缩略图列时的操作例的说明图。
图11B是示意性示出复制所生成的缩略图列时的操作例的说明图。
图12A是示意性示出将所生成的缩略图列分离为多个时的操作例的说明图。
图12B是示意性示出将生成的缩略图列分离为多个时的操作例的说明图。
图13是示意性示出将生成的多个缩略图列彼此结合起来时的操作例的说明图。
图14是关于生成并保存的多个缩略图列的组的概念的说明图。
图15是示意性示出从生成并保存的缩略图列中打印期望图像时的操作例的说明图。
图16A是示意性示出从生成的缩略图列中移动期望图像时的操作例的说明图。
图16B是示意性示出从生成的缩略图列中移动期望图像时的操作例的说明图。
图17A是示意性示出将生成的缩略图列变更为行列显示的缩略图列进行显示时的操作例的说明图。
图17B是示意性示出将生成的缩略图列变更为行列显示的缩略图列进行显示时的操作例的说明图。
图18是示出行列显示的应用例的说明图。
图19A是示意性示出对生成的缩略图列的方式进行变更时的操作例的说明图。
图19B是示意性示出对生成的缩略图列的方式进行变更时的操作例的说明图。
图20A是示意性示出在轨迹长度较短的情况下,在拖曳操作结束后自动进行放大的操作/处理例的说明图。
图20B是示意性示出在轨迹长度较短的情况下,在拖曳操作结束后自动进行放大的操作/处理例的说明图。
图20C是示意性示出在轨迹长度较短的情况下,在拖曳操作结束后自动进行放大的操作/处理例的说明图。
图21A是示意性示出放大显示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21B是示意性示出放大显示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22是示意性示出在包含以连拍模式拍摄的连拍图像在内的情况下的缩略图列的显示例的说明图。
图23A是示意性示出在构成所生成的缩略图列的图像组中存在元数据变化的部分的情况下,表示该元数据变化的信息的显示例的说明图。
图23B是示意性示出在构成所生成的缩略图列的图像组中存在元数据变化的部分的情况下,表示该元数据变化的信息的显示例的说明图。
图23C是示意性示出在构成所生成的缩略图列的图像组中存在元数据变化的部分的情况下,表示该元数据变化的信息的显示例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操作控制处理例的概要流程图。
图25是表示堆叠图标间移动处理的子程序。
图26是表示缩略图显示处理的子程序。
图27是表示缩略图描绘处理的子程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图1是表示安装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操作控制装置的数字相机的系统构成例的框图。本实施方式的数字相机1具有控制部11,该控制部11对构成数字相机1的各部分进行指示和数据传送等,由用于统一控制数字相机1的动作的CPU构成。另外,数字相机1具有程序数据存储部12、按钮操作部13、构成操作部的触摸面板14、摄像部15、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16、显示图像控制部17、图像处理部19、压缩解压缩部20、记录/再现部21的各部分。这些各个部分通过总线25与控制部11连接。
程序数据存储部12例如是闪速存储器等可进行电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该程序数据存储部12预先存储有CPU用的程序和在执行该程序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数据。CPU用的程序是使数字相机1移动,实现该数字相机1所具备的各种功能的程序,例如包含操作控制用的程序。另外,作为在执行该程序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数据,例如是包含显示于后述的GUI(图形用户界面)画面上的图标等在内的GUI用图像数据。
按钮操作部13配设于相机主体的上表面,由用于指示摄影时机的释放按钮、电源开关、T/W(telescopic/wide:望远/广角)按钮等构成。
摄像部15由相机部和摄像处理部构成。相机部是用于由数字相机1拍摄被摄体像的结构,通过摄影镜头、摄像元件、光圈、快门、AF机构、AF驱动电路、变焦机构、变焦驱动机构等构成。其中,摄像元件例如通过CCD和CMOS传感器等二维固体摄像元件构成,对经由包含摄影镜头在内的摄影光学系统而射入的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作为模拟电信号而输出。摄像处理部包括摄像元件驱动电路,而且对从摄像元件输出的模拟电信号实施AGC(automatic gain control:自动增益控制)、CDS(Correlated Double Sampling:相关双采样)等模拟信号处理,然后通过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电信号输出。
SDRAM 16是暂存存储器或用作工作区域的存储器,暂时存储从摄像部15的摄像处理部输出的数字电信号和由图像处理部19进行处理中的图像数据等。另外,SDRAM 16在生成显示图像时也用于暂时存储处理中的图像数据等。
显示图像控制部17具有编码器和D/A转换器等,是用于使显示部18显示各种信息的驱动器。这里,如图2A~图2E等所示,显示部18占据相机主体后表面的大半区域,可通过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和OEL(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薄型显示装置实现。该显示部18除了摄影图像和实时取景图像之外,还用于显示包括GUI画面在内的各种设定信息等。本实施方式中,该显示部18显示基于摄影图像的缩略图像。另外,显示图像控制部17生成显示于显示部18上的实时取景图像和再现图像,并且在显示部18上以单独或重叠于实时取景图像等的方式显示GUI画面用的GUI图像。
图像处理部19对从摄像部15输出的数字电信号实施像素插值处理、颜色校正处理、伽马处理等各种图像处理,并且进行转换为适于记录用、显示用等的图像数据的处理。即,图像处理部19在记录时(摄影时)对记录图像实施记录用图像处理,对显示用的实时取景图像实施显示用的简易图像处理。
压缩解压缩部20在将摄影图像的图像数据记录于图像存储部22时、或在显示记录于图像存储部22中的图像数据时等,基于公知的JPEG方式等进行图像数据的压缩处理和解压缩处理。
记录/再现部21用于向图像存储部22写入图像数据或从图像存储部22读出图像数据,可使用与图像存储部22的种类对应的结构。此处,图像存储部22例如为xD图像卡(xD Picture Card、注册商标)或CF(CompactFlash、注册商标)卡等相对于相机主体可自由拆装的记录介质或HDD(硬盘驱动器)。
这里,将由控制部11通过操作控制用程序执行的功能以控制部11的功能部来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1具有GUI控制部11a和图像管理部11b以及操作检测部11c这三个功能部。操作检测部11c是为了进行数字相机1的动作条件的设定等,而检测用户对显示于显示部18上的GUI画面的指示、和用户对按钮操作部13的操作的功能部。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数字相机1作为操作部而具有触摸面板14,该触摸面板14重叠配设于显示着GUI画面的显示部18。该触摸面板14被输入有包含在显示部18的画面上的轨迹输入在内的、有关将缩略图像显示到显示部18上的指示。而且,操作检测部11c通过检测用户对该触摸面板14的操作,从而执行针对GUI画面的用户指示的检测动作。并且,触摸面板14应用了能进行基于用户手指操作的多点触控或手势输入的类型,也可以为笔输入方式等。
另外,GUI控制部11a是用于按照用户对显示部18的GUI画面的操作指示而进行画面控制、例如缩略图像的显示控制,并且执行有关该GUI画面的后述各种控制处理的功能部。即,GUI控制部11a按照伴随于用户操作的轨迹,生成按顺序排列着缩略图像的缩略图列,进行显示所生成的缩略图列的显示控制,其中用户操作是从触摸面板14对应于显示部18的画面位置而输入的。
图像管理部11b是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指示,管理有关缩略图像的组,或者进行被选入到选择区域的图像的管理等的功能部。图像管理部11b在组管理方面,对构成所生成的多个缩略图列的各缩略图像,以缩略图列作为组单位进行分组管理。另外,图像管理部11b以预定的编号、例如摄影日期时间的顺序来管理记录于图像存储部22中的一系列图像。
接下来,作为数字相机1的动作的一个例子,说明再现模式的缩略图模式中GUI控制部11a等对GUI画面等的操作/控制的概要。缩略图模式是再现模式中的一个模式,是按照图像编号顺序或者组类别在画面上显示缩略图像的模式。图2A~图2E是示意性表示缩略图模式中的GUI画面的基本操作例的说明图。首先,GUI控制部11a在选择了缩略图模式后,使显示部18显示作为缩略图模式的GUI画面的检索画面30的初始画面。图2A表示缩略图模式的检索画面30的初始画面例子。该初始画面包括堆叠区域(stack area)31和选择区域32以及缩略图区域33。
堆叠区域31是占据显示部18的例如左侧端部附近的区域。该堆叠区域31在从记录于图像存储部22中的一系列图像的中途开始显示缩略图像的情况下,显示用于设定成为该显示开头的开头缩略图像的开头信息。根据该意义,堆叠区域31发挥的是开头信息设定区域的功能。GUI控制部11a在该堆叠区域31上显示第一堆叠31a的图标、第二堆叠(参见图2B以后)31b的图标、送出图标31c和返回图标31d。
第一堆叠31a的图标和第二堆叠31b的图标是将记录于图像存储部22的一系列图像以缩略图像的大小形成为扑克牌状集合而分两处堆叠起来的状态下,且仅能确认最上位图像的状态来显示的。其中,本实施方式中,图像管理部11b例如以图像编号按照摄影日期时间从远至近的时间序列而变大的顺序来管理记录于图像存储部22的一系列图像。GUI控制部11a与之对应地在第一堆叠31a上重叠地显示由开头缩略图像及其编号以及该编号之前(小于该编号)的编号构成的图像列。另外,GUI控制部11a在第二堆叠31b上重叠地显示由开头缩略图像的编号之后(大于开头缩略图像的编号)的编号构成的图像列。在图2A所示的初始画面中,在堆叠区域31上仅显示出第一堆叠31a,作为开头信息即开始缩略图像编号而显示最新(摄影日期时间最新)的图像编号、例如“206”的缩略图像。送出图标31c是用于逐张向第二堆叠31b侧送出第一堆叠31a侧的图像的操作图标。返回图标31d是用于逐张向第一堆叠31a侧返还第二堆叠31b侧的图像的操作图标。
另外,缩略图区域33是与堆叠区域31右侧相邻并占据显示部18大半部分的区域。在以第一堆叠31a的位置为起点对该缩略图区域33进行了拖曳操作的情况下,以与该拖曳操作的轨迹对应地显示于第一堆叠31a最上位的开头缩略图像作为开头,在该缩略图区域33上显示出通过GUI控制部11a生成的缩略图列。即,与缩略图区域33对应的触摸面板14部分作为用于由用户通过拖曳操作来指示所期望的缩略图列的排列形状、长度的轨迹输入操作区域而发挥作用。另外,与缩略图区域33对应的显示部18部分作为用于显示通过输入操作所指示的排列形状、长度的缩略图列的显示区域而发挥作用。另外,GUI控制部11a在缩略图区域33右端显示出滚动条33a,该滚动条33a表示整个缩略图列之中当前显示于画面上的缩略图列的位置概要。
进而,选择区域32是设置成占据堆叠区域31中第一堆叠31a与第二堆叠31b中间的区域,例如作为选择处理的一个例子而显示出打印用图标32a。该选择区域32通过从显示于缩略图区域33中的缩略图列中选择期望的缩略图像,利用拖曳操作将其移动到该选择区域32中,由此用于选择应打印的图像。
接下来,在图2A所示的初始画面中,用户用手指触摸操作送出图标31c,从而按顺序逐张将缩略图像从第一堆叠31a移动到第二堆叠31b。伴随该操作,显示于第一堆叠31a最上位的开头信息依次发生变更。此时如图2B所示,按照箭头所示的缩略图的进行方向,使多张缩略图像以动画方式依次在第一堆叠31a、第二堆叠31b之间移动显示。并且,在用户通过手指对返回图标31d进行了触摸操作时,按顺序逐张将缩略图像从第二堆叠31b归还到第一堆叠31a。
用户使手指离开送出图标31c(或返回图标31d),则结束缩略图像在堆叠间移动的处理。图2C表示堆叠间移动处理结束时刻的情形。在图示的例子中,例如将从编号“206”开始到最尾处编号“152”为止的缩略图像发送到第二堆叠31b的情况下,编号“151”的缩略图像作为开头缩略图像显示于第一堆叠31a。即,第一、第二堆叠31a、31b用于将分别由记录于图像存储部22的一系列图像的一部分构成的两个部分图像组的集合显示为图标。因而,可认为第一堆叠31a例如作为编号“151”~“1”的未显示部分图像组发挥作用,第二堆叠31b作为编号“206”~“152”的已确认的部分图像组发挥作用。由此,用户不限于从记录于图像存储部22的一系列图像的开头处(例如编号“206”的图像)开始,还可以从任意编号的图像位置处(例如编号“151”的图像)开始进行缩略图列的生成、显示。
图2D表示用户以第一堆叠31a的开头缩略图像的位置为起点用手指在缩略图区域33上进行拖曳(drag)操作,从而开始了缩略图列34的生成、显示的情形。即,GUI控制部11a按照从触摸面板14对应于显示部18的缩略图区域33的位置而输入的用户操作所伴随的手指轨迹35,生成例如以编号“151”所表示的开头缩略图像为开头将预定张数(例如可为10张、20张或者所有图像)的缩略图像排列起来的缩略图列34,在缩略图区域33显示所生成的缩略图列34。
然后,如图2E所示,用户让手指离开缩略图区域33而结束拖曳操作,从而确定出与伴随用户操作的手指的轨迹35对应地生成、显示的缩略图列34。即,确定出缩略图列34的排列形状以及构成缩略图列34的缩略图像的张数。比如在图2E所示的例子中,缩略图列34显示为基于自由轨迹(free line)的曲线排列状态,该自由轨迹与指示了从例如编号“151”所示的开头缩略图像开始到例如编号“141”所示的最后缩略图像为止的11张缩略图像的轨迹35的形状、长度对应起来。另外,在第一堆叠31a的最上位,显示于缩略图区域33上的缩略图列34中最后图像的下一个接续的编号、例如编号“140”的图像变更为下一个以后的缩略图列生成用的开头缩略图像。与此对应地,第一堆叠31a例如将用于由编号“140”~“1”构成的新的未显示的部分图像组。如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生成、显示自由轨迹(free line)方式的缩略图列34,且自由轨迹与通过用户的手指操作所生成的任意形状和长度的轨迹35对应。并且,由于显示于画面上的缩略图列是全部缩略图列,因而为了表现该情况,滚动条33a在条的上下整体上都显示标记。
并且,所生成、显示的缩略图列34既可以是相邻的缩略图像彼此按照例如预先设定的排列间距重叠起来,或者也可以对应于显示为缩略图列34的缩略图像数量,调整该重叠量。另外,缩略图列34还可以形成为消除图像彼此间重叠的排列。
另外,图3是示意性表示超出画面尺寸连续生成一个缩略图列的情况下的操作例的说明图。由于缩略图区域33的大小存在制约,因而能在缩略图区域33内形成的缩略图列的长度也自然受到制约。此时,本实施方式也能对应于超出缩略图区域33的画面尺寸连续生成一个缩略图列的情况。
即,如图3所示,在基于用于生成缩略图列34的拖曳操作的手指位置到达缩略图区域33的画面最下部时,使用户在该最下部位置触摸画面的状态下进行左右移动手指的操作(操作的继续进行)。通过该操作,GUI控制部11a将其视作进一步继续进行一个缩略图列的生成的意思显示,使背景画面自动向上滚动,从而进一步连续生成构成一个组的缩略图列34。图3中,虚线所示的矩形区域示意性表示缩略图区域33的背景画面以动画方式滚动的情形。
此时,通过在画面最下部进行左右操作的手指的位置,以图3中用箭头表示对应关系的方式确定缩略图列34中的开头缩略图像的左右位置。也就是说,对应于画面最下部的左右操作的振动幅度,缩略图列34的开头图像侧的振动幅度也会发生大小变化。并且,由于缩略图列34伴随着画面最下部的左右操作而自动向上滚动,因此缩略图列34的开头图像会消失在下方。另外,在缩略图区域33上,在与已生成的图2E所示的轨迹35对应的排列的状态下,GUI控制部11a从第一堆叠31a依次排出后续的缩略图像,继续进行缩略图列34的动画显示。然后,通过用户在画面最下部位置将手指从缩略图区域33挪开,从而确定构成一个组的缩略图列34。
另外,GUI控制部11a还可以对应于通过用户的手指操作对缩略图区域33输入的拖曳轨迹的速度,变宽或变窄缩略图列34中缩略图像彼此的显示间隔来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对应于从第一堆叠31a的位置向缩略图区域33送出缩略图像之后紧接着的拖曳轨迹的速度(即手指的移动速度),设定所生成、显示的缩略图列34中的缩略图像彼此的显示间隔。也就是说,拖曳开始后紧接着的缩略图像彼此的显示间隔是根据操作开始后紧接着的拖曳轨迹的速度来确定的,此后则是根据拖曳轨迹的速度变化为预定值以上的时刻的速度来确定的。
图4A~图4C是表示基于与拖曳轨迹速度对应的显示间隔的显示控制的具体例子的说明图。图4A表示拖曳轨迹35的一个例子。图中,通过a→b→...→f所示的拖曳轨迹35上各点的拖曳轨迹速度来设定缩略图像彼此的显示间隔。此时,设开头缩略图像编号例如为“50”,大致构成为a→b之间送出编号“50”~“46”的图像,b→e之间送出编号“46”~“40”的图像,e→f之间送出编号“40”~“35”的图像。而且,在a→b之间以较慢的速度、在b→e之间以较快的速度、在e→f之间以较慢的速度进行拖曳操作。
于是,GUI控制部11a如图4B所示,以编号“50”~“46”的缩略图像彼此的显示间隔为较宽间隔、b→e之间编号“46”~“40”的缩略图像彼此的显示间隔为较窄间隔、e→f之间编号“40”~“35”的缩略图像彼此的显示间隔为较宽间隔的方式,使显示间隔不同地表示。图4B表示与图4A说明的拖曳轨迹35和速度对应地显示的缩略图列34的一个例子。
图4C表示了拖曳轨迹35的各点a~f处的速度,示出了与该速度对应的缩略图像的显示间隔,从而将图4A和图4B的处理内容以图表的方式表示出来。GUI控制部11a使用预先设定的预定阈值标准来判定拖曳轨迹的速度是快还是慢。而且,GUI控制部11a对显示间隔赋予变化,使得在拖曳轨迹速度较快的部分中缩略图像的显示间隔变窄,在拖曳轨迹速度较慢的部分中缩略图像的显示间隔变宽。
如上,缩略图列34中的缩略图像彼此的显示间隔可按照拖曳轨迹的速度而发生变化,因此相比等间隔的情况能生成、显示被赋予抑扬而趣味性提升的缩略图列34。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拖曳轨迹速度较快时使显示间隔变窄,在拖曳轨迹速度较慢时使显示间隔变宽,也可以如图5所示使其相反。图5是示意性表示与拖曳轨迹的速度对应的显示间隔下的显示控制的变形例的说明图。即,在拖曳轨迹速度较快时使显示间隔变宽,在拖曳轨迹速度较慢时使显示间隔变窄。
还可以在用于生成、显示缩略图列34的拖曳操作之前,在画面上显示操作引导。图6是示意性表示操作引导的显示例的说明图。即,GUI控制部11a将拖曳操作开始前(例如图2C的堆叠移动结束的时刻)对应于拖曳操作的轨迹而生成、显示了缩略图列的影像例如作为虚线所表现的操作引导36而显示于缩略图区域33。由此,可使用户获悉应操作的方式。图6中的符号36a表示起点,表示应该以第一堆叠31a的位置为起点36a进行操作。另外,如果GUI控制部11a以动画显示操作引导36,则可更易于理解。该操作引导36为了不妨碍操作,在实际开始用户拖曳操作时消失。
另外,用于生成缩略图列34的拖曳操作不限于以第一堆叠31a的位置为起点的操作,也可以是以第二堆叠31b的位置为起点的拖曳操作。图7是示意性示出对应于以第二堆叠31b的位置为起点的拖曳操作的轨迹35所生成、显示的缩略图列34的例子的说明图。此时,显示于第二堆叠31b最上位的已确认的部分图像组中最末尾编号的图像成为缩略图列34的开头缩略图像。
接着,说明对应于用户操作的缩略图列34的生成、显示结束后的操作、显示例等。首先,说明一下保存所生成的缩略图列34的情况。图8是示意性表示保存所生成的缩略图列34时的操作例的说明图。例如在图2E所示的缩略图列34的生成、显示结束后,如图8所示,用户进行特定操作、例如通过两根手指的操作使缩略图区域33的余白部分滚动的多点触控操作。于是,GUI控制部11a将生成结束的缩略图列34按照原本的排列方式直接存储保存于图像存储部22或者SDRAM 16,并且从画面上消除缩略图列34,使缩略图区域33恢复到空白栏显示,使其能够生成、显示新的缩略图列34。
接下来说明消除所生成的缩略图列34整体的情况。图9是示意性表示所生成的缩略图列34整体由于不需要而将其消除时的操作例的说明图。例如图2E所示,缩略图列34的生成、显示结束后,如图9所示,用户进行特定操作、例如用手指触摸画面而向第二堆叠31b排出缩略图列34整体的操作。于是,GUI控制部11a将生成已制作完的缩略图列34的各缩略图像按编号顺序吸收进第二堆叠31b,使缩略图区域33恢复到空白栏显示,用于新的缩略图列34的生成、显示。通过这种缩略图列34整体的消除处理,第二堆叠31b最上位的图像(最末尾图像)例如由编号“152”的图像变更为编号“141”的图像。在第二堆叠31b显示出编号141及其图像。
另外,说明消除所生成的缩略图列34中一部分图像的情况。图10是示意性示出所生成的缩略图列34中一部分图像由于不需要而将其消除时的操作例的说明图。例如图2E所示,缩略图列34的生成、显示结束后,如图10所示,用户进行特定的操作、例如用手指触摸缩略图列34中特定的图像、例如编号“145”的图像,进行使其向第二堆叠31b移动的拖曳操作。于是,GUI控制部11a仅将指定拖曳的特定图像、例如编号“145”的图像归还给第二堆叠31b。由此,缩略图列34被修正为除去了特定图像、例如编号“145”的图像后的图像列。
另外,说明复制所生成的缩略图列34的排列形状的情况。图11A和图11B是示意性表示复制所生成的缩略图列34时的操作例的说明图。例如图11A所示,缩略图列34的生成、显示结束后,用户进行特定操作、例如用手指双击缩略图区域33的操作。于是,GUI控制部11a如图11B所示,在将生成结束的缩略图列34作为第一组G1时,将第一组G1的缩略图列34以原本的排列方式直接存储保存于图像存储部22或SDRAM16,并从画面中将其消除。同时,GUI控制部11a使用第一堆叠31a的后续图像,通过复制,将与第一组G1相同形状的缩略图列34作为第二组G2而生成,在缩略图区域33显示。图示的例子中,例如生成以编号“140”的图像作为开头缩略图像、以编号“130”的图像为最后图像的第二组G2的缩略图列34。由此,用户可简便地重复生成相同排列方式的缩略图列34。
另外,说明将生成的缩略图列34分离为多个的情况。图12A和图12B是示意性表示将生成的缩略图列34分离为多个时的操作例的说明图。例如图12A所示,缩略图列34的生成、显示结束后,用户进行特定操作,例如以切断缩略图列34中期望部位的方式进行直线横切的拖曳操作。于是,GUI控制部11a判断出用于切开所生成的缩略图列34的一部分的切开指示,如图12A所示在进行了拖曳操作的部位切开缩略图列34而分离,从而使其分离为多个缩略图列34a、34b。图像管理部11b将根据切开指示而切开分离的各缩略图列34a、34b作为不同的组进行管理。图12B表示了在编号“148”、“147”的图像的分界部位分离为缩略图列34a、34b的例子。由此,用户即便在暂时生成了缩略图列34的情况下,也能将其修改为在期望位置分离成多个缩略图列34a、34b。
另外,说明将生成的多个缩略图列34彼此结合起来的情况。图13是示意性表示将生成的多个缩略图列34彼此结合起来时的操作例的说明图。例如图13示出GUI控制部11a对生成的多个缩略图列34,在画面上以能进行比较的方式显示构成多个组G1、G2、G3、...的这些多个缩略图列34的情形。于是,用户通过进行画面滚动操作等,将组之间的期望的分界部分显示于缩略图区域33上。然后,用户进行特定操作、例如将下一个组G2的开头缩略图像拖曳到之前的组G1的最后的缩略图像的操作。在图示的例子中,将编号“139”的开头缩略图像拖曳到编号“140”的最后缩略图像上。
于是,GUI控制部11a判断出用于将不同的缩略图列34之间的端部结合起来生成一系列缩略图列的结合指示,将编号“139”的开头缩略图像与编号“140”的最后缩略图像连接起来,从而将组G1、G2的缩略图列34结合为新的一系列缩略图列34。图像管理部11b对根据结合指示而结合起来的一系列缩略图列34作为新的组进行管理。由此,用户即便在暂时生成缩略图列34之后,也能修改为将多个缩略图列彼此结合而集中起来。
进而对生成并保存的多个缩略图列34所构成的组的概念进行说明。图14是关于生成并保存的多个缩略图列34所构成的组的概念的说明图。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从记录于图像存储部22的一系列图像中,以各缩略图列34间不连续的方式依次生成并显示以任意图像为开头的多个缩略图列34并进行保存。然后,图像管理部11b对构成这些多个缩略图列34的各缩略图像,以组单位对缩略图列分组来进行管理。
作为一个例子,图14是保存于图像存储部22或SDRAM 16中进行管理的缩略图列。该缩略图列是从记录于图像存储部22的一系列图像中,例如按照从2008年到2005年的每年的运动会(体育竞技大会),通过上述自由轨迹操作而生成为缩略图列34,并保存于图像存储部22或SDRAM 16。此处,这些缩略图列34在图像管理部11b的管理之下,被划分为在滚动方向上连续的第一组G1~第四组G4进行保存。此时,GUI控制部11a对每个组G1~G4附加构成组内的缩略图列34的缩略图像的起始日期37a和最后日期37b的信息来作为元数据(meta data)。并且,图示的例子为运动会的例子,每个组G1~G4的起始日期37a和最后日期37b都为同一天。另外,针对每个组G1~G4,在画面上附加用于表示缩略图列34的前后端的断开的分隔符37c。
然后在期望的时刻,通过适当进行用于缩略图像显示的操作,从而能够在缩略图区域33上显示任意组的缩略图列34。图14表示第二组G2的缩略图列34的显示状态。于是,当用户在缩略图区域33上如图14中所示那样进行使画面向上或向下滚动的操作时,则组G1~G4会在连续的状态下向上或向下滚动移动。由此,对其他组的缩略图列34也能通过滚动操作进行阅览。图示的例子中,能够依次滚动每个年度的运动会的缩略图列34进行阅览。如上以缩略图列为单位来管理组,因此用户可通过观察缩略图列的形状来容易地进行组的识别。另外,此时由于对每个组附加作为元数据的起始日期37a和最后日期37b的信息来进行显示,因此易于确认日期。另外,由于分隔符37c被附加给每个组,因而还易于确认组的划分。
另外,说明从生成并保存的缩略图列34中打印期望图像的情况。图15是示意性示出从生成并保存的缩略图列34中打印期望图像时的操作例的说明图。用户在缩略图区域33上显示通过预定操作而生成并保存的缩略图列34。然后,用户如图15所示,在缩略图列34中触摸欲打印的期望图像,进行将其移动到选择区域32的拖曳操作。在图示的例子中,表示出编号“149”、“143”的图像已经移动到选择区域32,且正在使编号“147”的图像向选择区域32移动的情形。图中的虚线表示移动图像的移动痕迹。此时,GUI控制部11a在显示期望图像被选择到选择区域32后的缩略图列34时,例如对所选择的图像部分进行虚线显示,从而将其与没有选择的图像区别开来显示。通过如上操作,图像管理部11b对被选择到选择区域32的图像进行打印处理。
另外,说明从生成的缩略图列34移动期望图像的情况。图16A和图16B是示意性表示从生成的缩略图列34移动期望图像时的操作例的说明图。例如图2E所示,在缩略图列34的生成、显示结束后,如图16A所示,用户进行特定操作,例如进行用手指触摸缩略图列34中特定的图像、例如编号“143”的图像,使其从缩略图列34中挪开的拖曳操作。于是,GUI控制部11a如图16B所示,将进行了拖曳指示的特定图像、例如编号“143”的图像移动到挪到缩略图列34之外的期望位置上进行显示。由此,被指示移动的特定缩略图像处于易于观察的状态。此时,GUI控制部11a如图16B所示,如果使移动到缩略图列34之外的缩略图像放大显示,则变得更易于观察。
另外,说明将生成的缩略图列34变更为行列显示的缩略图列显示的情况。图17A和图17B是示意性示出将生成的缩略图列34变更为行列显示的缩略图列来显示时的操作例的说明图。在缩略图列34的生成、显示结束后,如图17A所示,用户进行特定操作,例如对余白部分进行单击(one click)操作。于是,GUI控制部11a如图17B所示,针对在自由轨迹状态下生成的缩略图列34,在纵横上分割缩略图像,变更为呈格子状排列缩略图像的行列显示的缩略图列38来进行显示。此时的行列数量可按照构成缩略图列34的缩略图像数量来设定。由此,用户还可以简便进行将自由轨迹状态下生成的缩略图列34切换为常见的通常行列显示。并且,在数字相机1内置振动传感器的情况下,上述特定操作为振动数字相机1主体的操作,则成为分解在自由轨迹状态下生成的缩略图列34的操作,因此作为对自由轨迹状态下的缩略图列34进行行列显示的操作而言,是易于理解的操作。
另外,还可以通过特定的行列显示的操作,将图14所示的由多个缩略图列34所构成的组整体变更为图18所示的行列显示的缩略图列38。此时的行列数量可按照构成各组G1~G4内的各个缩略图列34的缩略图像数量分别设定。另外,还可在组间附加分隔符39。
另外,说明变更所生成的缩略图列34的方式的情况。图19A和图19B是示意性表示变更所生成的缩略图列34的方式时的操作例的说明图。在缩略图列34的生成、显示结束后,如图19A所示,用户进行特定操作、例如用手指长按余白部分的操作(预定时间、例如1秒以上)。于是,GUI控制部11a识别出变更所生成的缩略图列34的方式的模式,允许轨迹的改写。此后,用户在缩略图区域33上进行期望轨迹35的描绘时,则GUI控制部11a对构成缩略图列34的缩略图像按照该轨迹35依次重新排列,从而变更为新的缩略图列40。
图19B表示用户通过轨迹的改写来进行例如形成字母“A”的轨迹35的描绘的例子。其中,轨迹35中细线构成的栏外虚线部分35a示意性表示生成字母“A”的过程中轨迹35在空中连续的情形。也就是说,示出在从“143”移动到“142”时,手指一时离开触摸面板的情况。然后按照改写后的轨迹35的生成顺序,对构成缩略图列34的缩略图像依次重新排列。
接下来说明生成、显示缩略图列34的情况下其他的操作/处理例等。根据用户操作而生成、显示的缩略图列34中各个缩略图像基本上仍为堆叠区域31中缩略图像的尺寸。然而不限于该方式,也可以由GUI控制部11a按照通过用户操作而输入的轨迹长度,可变地控制缩略图列34中缩略图像的显示尺寸。
图20A~图20C是示意性表示轨迹长度较短的情况下,在拖曳操作结束后自动进行放大的操作/处理例的说明图。图20A表示用于由用户在缩略图区域33的左上方的局部生成缩略图列34的拖曳操作的轨迹35已结束的情况。而且,GUI控制部11a以与图20C所示的轨迹35的长度(拖曳操作的终点位置)对应的尺寸来显示由预定张数的(例如三张)缩略图像构成的缩略图列34。GUI控制部11a按照根据图20C所示的规则而预先设定的放大倍率,自动地使缩略图列34放大来进行显示。图20B表示放大了例如预定倍数(例如200%或300%等)的例子。100%是与显示在第一、第二堆叠上的尺寸等同的尺寸。由此,易于观察构成缩略图列34的缩略图像。
此时,在拖曳操作之前,可以显示图20C所示那样的在缩略图区域33上用线表现自动放大率标准的摄影引导41。当轨迹长度较短时,可以在拖曳操作结束后事先通知用户自动进行放大变焦的情况。也就是说,如果拖曳操作的终点在200%线以内,则表示图像放大显示为200%,如果拖曳操作的终点在200%~150%范围以内,则表示图像放大显示为150%,如果拖曳操作的终点在150%~100%范围以内,则表示仍为等倍显示。
并且,在图20A~图20C中,根据拖曳操作结束后的轨迹长度自动放大变焦,也可以在拖曳操作中使缩略图像的显示尺寸可变。例如图21A所示,GUI控制部11a在拖曳操作刚开始后的轨迹35长度较短的期间内,自动使构成缩略图列34的缩略图像放大变焦来显示。然后,GUI控制部11a如图21B所示,随着继续进行拖曳操作而使轨迹35的长度变长,渐渐减小缩略图像的显示尺寸。
图22是示意性表示缩略图列34中包含以连拍模式摄影的连拍图像的情况下的缩略图列34的显示例的说明图。GUI控制部11a当在缩略图列34中包含多张连拍图像的情况下,将该连拍图像的部分34a集中为大致重合的状态显示。这是由于,连拍图像的部分34a是同样图像的情况较多,仅确认其中一张的内容即可。
图23A~图23C是在构成所生成的缩略图列34的图像组中存在元数据发生变化的部分的情况下,示意性示出表示该元数据变化的信息的显示例的说明图。作为元数据,具有摄影日期、摄影位置等信息,而在下面的例子中,说明以摄影日期作为特定元数据的情况。另外,对于特定的元数据的变化,可通过由GUI控制部11a识别对构成缩略图列34的各缩略图像附加的元数据(摄影日期)来进行判断。
图23A示出作为表示由摄影日期构成的元数据的变化的信息,以在相应部位插入了书签图标42的形式进行显示的例子。图23B示出作为表示由摄影日期构成的元数据的变化的信息,使相应部位的缩略图像倾斜显示的例子。图23C示出作为表示由摄影日期构成的元数据的变化的信息,在相应部位使背景颜色不同来进行显示的例子(附图中,通过不同的背景显示来示出背景颜色不同)。根据这些情况,用户可以在缩略图列34中简便识别出摄影日期等断开处。
接下来,检测对使用上述GUI画面的检索画面30的用户操作,控制部11进行与操作对应的显示控制。说明由控制部11进行的该动作控制。图24是表示由控制部11的GUI控制部11a等执行的操作控制处理例子的概要流程图。本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利用未图示的设定用按钮等的操作来指定再现模式,而执行作为对象的操作控制处理。
首先,控制部11判定在再现模式中是否设定为缩略图模式(步骤S11)。控制部11在没有设定为缩略图模式时(步骤S11:否),执行其他的再现模式的处理(步骤S12)。然后,控制部11在其他的再现模式的处理中,判定是否存在向缩略图模式的切换(步骤S13)。如果没有切换(步骤S13:否),再判定是否存在电源开关的关闭操作(步骤S14)。控制部11在存在关闭操作时(步骤S14:是),结束再现处理;如果没有关闭操作(步骤S14:否),则返回步骤S12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设定为缩略图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11:是)或存在向缩略图模式的切换的情况下(步骤S13:是),控制部11通过GUI控制部11a在显示部18上显示检索画面30的初始画面(步骤S20)。这相当于图2A所示的检索画面30的初始画面的显示例。
接下来,GUI控制部11a在初始画面显示中判定是否存在用户的对堆叠图标(送出图标31c或返回图标31d)的操作(步骤S21)。当存在堆叠图标的操作时(步骤S21:是),GUI控制部11a对应该操作执行堆叠图标间(第一堆叠31a/第二堆叠31b间)的移动处理(步骤S22)。
另外,GUI控制部11a在不存在堆叠图标的操作时(步骤S21:否),判定是否存在用于生成、显示缩略图列的用户的缩略图拖曳操作(步骤S23)。在存在缩略图拖曳操作时(步骤S23:是),GUI控制部11a对应该操作,执行缩略图显示处理(步骤S24)。
进而,在不存在缩略图拖曳操作时(步骤S23:否),判定是否存在用户进行的画面滚动操作(步骤S25)。在存在画面滚动操作时(步骤S25:是),GUI控制部11a执行按照画面滚动操作使画面滚动移动的处理(步骤S26)。这相当于图8所示的显示例。
进而,GUI控制部11a在不存在画面滚动操作时(步骤S25:否),判定是否存在用户进行的缩略图模式的解除操作(步骤S27)。在存在缩略图模式的解除操作时(步骤S27:是),GUI控制部11a转移到步骤S12;在不存在缩略图模式的解除操作时(步骤S27:否),GUI控制部11a返回步骤S21之后的处理。
接下来说明步骤S22的堆叠图标间的移动处理。图25是表示堆叠图标间的移动处理的子程序。首先,GUI控制部11a判定用户是否正在进行送出图标31c的送出操作(步骤S41)。在正在进行送出操作时(步骤S41:是),GUI控制部11a将第一堆叠31a的开头图像编号设定为图像编号N(步骤S42)。然后,GUI控制部11a从图像存储部22读出通过-1的缩减处理而减小一个的编号N的图像,并显示于第一堆叠31a的位置(步骤S43)。GUI控制部11a同时执行将第一堆叠31a 中缩减处理前的开头图像从该第一堆叠31a以动画方式移动至第二堆叠31b的动画处理(步骤S44)。这相当于图2B所示的显示例。进而,GUI控制部11a判定是否结束了送出操作(步骤S45)。如果没有结束送出操作(步骤S45:否),GUI控制部11a重复执行步骤S43、S44的处理。另外,如果结束了送出操作(步骤S45:是),GUI控制部11a结束该堆叠图标间的移动处理。这相当于图2C所示的显示例。
另一方面,在没有进行送出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41:否),GUI控制部11a进行返回图标31d的返回操作,将第二堆叠31b的开头图像编号设定为图像编号N(步骤S46)。然后,GUI控制部11a从图像存储部22读出通过+1的增量(increment)处理而增大一个的编号N的图像,在第二堆叠31b的位置进行显示(步骤S47)。同时,GUI控制部11a执行将第二堆叠31b中增量处理前的开头图像从该第二堆叠31b通过动画方式移动至第一堆叠31a的动画处理(步骤S48)。进而,GUI控制部11a判定是否结束了返回操作(步骤S49)。如果没有结束返回操作(步骤S49:否),GUI控制部11a重复执行步骤S47、S48的处理。而如果结束了返回操作(步骤S49:是),GUI控制部11a结束该堆叠图标间的移动处理。
接下来,说明步骤S24的缩略图显示处理。图26是表示缩略图显示处理的子程序。首先,GUI控制部11a判定是否已存在生成、显示了缩略图列34的缩略图画面(步骤S61)。如果没有缩略图画面(步骤S61:否),则GUI控制部11a识别为处于用于生成新的缩略图列34的待机状态,判定缩略图拖曳操作的起点是否处于第一堆叠31a的图标位置(步骤S62)。例如图2D所示,如果是以第一堆叠31a为起点的缩略图拖曳操作(步骤S62:是),则GUI控制部11a执行缩略图描绘处理(步骤S63)。
而且,GUI控制部11a随时判定在缩略图描绘处理中用户手指是否离开了画面(步骤S64),如果没有离开(步骤S64:否),继续进行步骤S63的缩略图描绘处理。在缩略图描绘处理中用户手指离开了画面时(步骤S64:是),则GUI控制部11a确定缩略图列34(步骤S65)。这相当于图2E所示的显示例。并且,如果不是以第一堆叠31a为起点的缩略图拖曳操作(步骤S62:否),则GUI控制部11a跳出步骤S63~S62的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存在缩略图画面(步骤S61:是),则GUI控制部11a对生成、显示完毕的缩略图列34执行与特定操作对应的各种处理。首先,GUI控制部11a判定特定的操作是否为用于画面切换的操作(步骤S70)。在是用于画面切换的操作时(步骤S70:是),GUI控制部11a执行缩略图画面切换处理(步骤S71),保存所生成、显示的缩略图列34(步骤S72)。这相当于图8所示的例子。
另外,在不是用于画面切换的操作时(步骤S70:否),GUI控制部11a判定特定的操作是否为消除指示的操作(步骤S73)。属于消除指示的操作时(步骤S73:是),GUI控制部11a执行缩略图消除的处理(步骤S74)。这种情况下,具有对应于消除指示的操作如图9所示消除缩略图列34整体的情况和如图10所示消除缩略图列34中一部分图像的情况。
另外,在不是消除指示的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73:否),GUI控制部11a判定特定的操作是否为用于复制的操作(步骤S75)。在属于用于复制的操作时(步骤S75:是),GUI控制部11a执行缩略图列34的复制处理(步骤S76)。这相当于图11A、B所示的显示。
另外,在不是用于复制的操作时(步骤S75:否),GUI控制部11a判定特定操作是否为分离操作(步骤S77)。在属于分离操作时(步骤S77:是),GUI控制部11a执行缩略图列34的分离处理(步骤S78)。这相当于图12A、B所示的显示。
进而,在不是分离操作时(步骤S77:否),GUI控制部11a判定特定操作是否为结合操作(步骤S79)。当是结合操作时(步骤S79:是),GUI控制部11a执行缩略图列34的结合处理(步骤S80)。这相当于图13所示的显示。
另外,在不是结合操作时(步骤S79:否),GUI控制部11a判定特定操作是否为移动操作(步骤S81)。在是移动操作时(步骤S81:是),GUI控制部11a执行缩略图列34中缩略图像的移动处理(步骤S82)。这相当于图16A、B所示的显示。
进而,在不是移动操作时(步骤S81:否),GUI控制部11a判定特定操作是否为向选择区域32移动的移动操作(步骤S83)。在是向选择区域32移动的移动操作时(步骤S83:是),GUI控制部11a执行将从缩略图列34中选择的相应缩略图像移动到选择区域32的处理(步骤S84)。这相当于图15所示的显示。
接下来说明步骤S63的缩略图描绘处理。图27是表示缩略图描绘处理的子程序。首先,GUI控制部11a监视用户的拖曳速度,判定该拖曳速度是否比预定的阈值标准(threshold level)要快(步骤S101)。GUI控制部11a在拖曳速度较快的部分(步骤S101:是)将构成缩略图列34的缩略图像的显示间隔设定得较窄(步骤S102)。另外,GUI控制部11a在拖曳速度较慢的部分(步骤S101:否)将构成缩略图列34的缩略图像的显示间隔设定得较宽(步骤S103)。然后,GUI控制部11a从第一堆叠31a依次读出构成缩略图列34所必需的张数的缩略图像(步骤S104)。
接着,GUI控制部11a判定进行了拖曳操作的用户手指是否位于画面最下部(步骤S105)。如果用户手指没有位于画面最下部(步骤S105:否),则GUI控制部11a对应于用户的拖曳位置,将读出的缩略图像显示为基于所设定的显示间隔的缩略图列34(步骤S106)。这相当于图2D等所示的显示。
另一方面,在用户手指位于画面最下部时(步骤S105:是),则GUI控制部11a对应于画面最下部位置处的用户的拖曳左右位置,继续进行缩略图列34的生成,依次读出后续的缩略图像并连续地显示于缩略图区域33(步骤S107)。这相当于图3所示的显示。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处于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就可以实现各种变形。例如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以图像编号按照摄影日期时间从早到晚的时间序列而变大的顺序对记录于图像存储部22的一系列图像进行了管理,然而也可以按照与时序相反的顺序的序号进行管理。另外,不限于基于摄影日期时间的编号,例如在安装了GPS功能的数字相机1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与利用GPS功能附加给各图像的经纬度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编号。另外,作为缩略图列显示在画面上的图像数量的最大值既可以预先设定好,或者也可以根据所显示的画面尺寸自动设定最大数值。
另外,例如关于本实施方式中图24~图27所示的各处理功能,在图1所示的框图中说明了通过控制部11的软件进行处理的情况,然而结构的具体例子不限于此。通过硬件处理和软件处理中的任一方或适当组合来进行这些处理是属于设计事项的。再者,作为输入部,既可以使用触摸垫取代触摸面板14,也可以使用鼠标。
而且,在通过软件处理来对实施方式的全部或一部分执行处理的情况下,控制部11会读出存储于闪速存储器等程序数据存储部12中的操作控制用程序来执行,从而实现该软件处理,因此与这种软件处理有关的操作控制用程序也属于本发明。而且,记录有这种操作控制用程序的记录介质也属于本发明。并且,作为存储程序的记录介质,不限于闪速存储器,可以是CD-ROM、DVD-ROM等光学记录介质、MD等磁记录介质、磁带介质、IC卡等半导体存储器。进而,作为检索用程序,当然包含经由网络从外部记录介质获取的、例如从主页下载的程序。这种情况下,用于用户下载的WWW服务器和ftp服务器等也包含于本发明范围内。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该操作控制装置安装于数字相机1的例子,当然不限于此。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控制装置也可应用于图像浏览器等图像显示装置、计算机装置或者移动电话。

Claims (11)

1.一种操作控制装置,其控制缩略图像的显示,其特征在于,该操作控制装置具有:
显示部,其显示基于摄影图像的缩略图像;
操作部,其被输入有关在上述显示部上显示上述缩略图像的指示,其中该指示包括对于上述显示部的画面的轨迹输入;以及
图形用户界面控制部,其按照从上述操作部对应于上述显示部的画面位置而输入的轨迹,生成按顺序排列着上述缩略图像的缩略图列,并显示所生成的上述缩略图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部是设置成与上述显示部重叠的触摸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形用户界面控制部存储上述生成的缩略图列,在存在预定操作的情况下,生成在上述画面上的排列形状与上述存储的缩略图列相同的新缩略图列并进行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形用户界面控制部将上述画面的特定位置设定为上述输入的操作的起点,在该起点的位置上显示在上述缩略图列中显示的开头缩略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形用户界面控制部按照上述输入的拖曳轨迹的速度,控制上述缩略图列中的缩略图像之间的显示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形用户界面控制部按照上述输入的轨迹的长度,控制上述缩略图列中的缩略图像的显示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存在预定指示的情况下,上述图形用户界面控制部将以对应于所输入的轨迹的形状生成的上述缩略图列变更为呈格子状排列着缩略图像的行列显示的缩略图列进行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形用户界面控制部使上述缩略图列中被指示了的缩略图像移动,以使其离开该缩略图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形用户界面控制部显示上述缩略图列的图像的元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形用户界面控制部使上述画面在上述缩略图列的图像中显示表示特定的元数据的变化的信息。
11.一种操作控制装置的操作控制方法,该操作控制装置具有:显示部,其显示基于摄影图像的缩略图像;以及操作部,其被输入有关在上述显示部上显示上述缩略图像的指示,其中该指示包括对于该显示部的画面的轨迹输入,该操作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控制步骤,在该步骤中,按照从上述操作部对应于上述显示部的画面位置而输入的轨迹,生成按顺序排列着上述缩略图像的缩略图列,并显示所生成的上述缩略图列。
CN2010101511256A 2009-04-20 2010-04-20 操作控制装置、操作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677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02292A JP2010250766A (ja) 2009-04-20 2009-04-20 操作制御装置、操作制御方法および操作制御用プログラム
JP2009-102292 2009-04-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7719A CN101867719A (zh) 2010-10-20
CN101867719B true CN101867719B (zh) 2012-06-20

Family

ID=42959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5112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67719B (zh) 2009-04-20 2010-04-20 操作控制装置、操作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0250766A (zh)
CN (1) CN1018677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74735B2 (ja) * 2009-04-23 2013-04-03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操作制御装置、操作制御方法および操作制御用プログラム
JP2011082688A (ja) * 2009-10-05 2011-04-21 Canon Inc 静止画抽出装置及び静止画抽出方法
KR101916742B1 (ko) * 2011-11-10 2018-11-0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의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JP5704762B2 (ja) * 2012-04-09 2015-04-2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入力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623460B2 (ja) * 2012-04-25 2014-11-1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入力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TW201409339A (zh) * 2012-08-22 2014-03-01 Wistron Corp 觸控面板與應用於其上的顯示方法
KR102126292B1 (ko) * 2012-11-19 2020-06-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에서 화면 표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이동 단말
JP6222951B2 (ja) * 2013-03-15 2017-11-0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及び撮像方法
JP6149224B2 (ja) * 2013-08-21 2017-06-21 ピーアンドダブリュ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714717B (zh) * 2013-12-13 2018-06-05 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页面对象排列方法及系统
CN104239606B (zh) * 2014-08-06 2018-04-27 北京大学 Web环境下支持触屏的UML建模方法与装置
JP5712327B2 (ja) * 2014-09-24 2015-05-0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入力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881870B2 (ja) * 2015-02-10 2016-03-0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入力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866466B2 (ja) * 2015-02-10 2016-02-1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入力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7305448B (zh) * 2016-04-19 2023-07-25 宝宸(厦门)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
DE102016114669A1 (de) * 2016-08-08 2018-02-08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Bedienvorrichtung zum Bedienen einer Einrichtung
US10947075B2 (en) 2017-05-22 2021-03-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JP6887876B2 (ja) 2017-05-22 2021-06-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処理端末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EP3413135B1 (en) 2017-05-22 2024-04-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n image form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2018192774A (ja) 2017-05-22 2018-12-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処理端末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8089788B (zh) * 2017-12-19 2019-12-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缩略图显示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475071B (zh) * 2020-04-08 2021-11-19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图标整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6431038B (zh) * 2023-06-13 2023-10-03 Tcl通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外置存储设备的连接通断提示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6428A (en) * 1993-10-21 1998-08-18 Hitachi, Ltd. Electronic photography system
CN1783981A (zh) * 2004-11-29 2006-06-07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64486U (ja) * 1999-06-02 2000-01-21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映像プリント遊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6428A (en) * 1993-10-21 1998-08-18 Hitachi, Ltd. Electronic photography system
CN1783981A (zh) * 2004-11-29 2006-06-07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7719A (zh) 2010-10-20
JP2010250766A (ja) 2010-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7719B (zh) 操作控制装置、操作控制方法
US9971485B2 (en) Interactive image thumbnails
US9959293B2 (en) Interactive image thumbnails
US7716604B2 (en) Apparatus with thumbnail display
JP4935356B2 (ja) 再生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画面表示方法
JP4795193B2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014250B (zh) 图像控制装置以及图像控制方法
US20080229248A1 (en) Associating geographic location information to digital objects for editing
US8558920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for displaying thumbnails in variable sizes according to importance degrees of keywords
CN106561050B (zh) 图像处理设备、电子设备、显示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KR101335325B1 (ko) 표시제어장치 및 표시제어 방법
TW201610816A (zh) 內容觀看之藝廊應用程式
JP2010522474A (ja) 複数ディスプレイをもつカメラ
CN101990066A (zh)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
JP2010522473A (ja) 複数ディスプレイをもつカメラ
US8862974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JP4573716B2 (ja) 表示制御装置、カメラ、表示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10258712A (ja) 操作制御装置、操作制御方法および操作制御用プログラム
CN101873430B (zh) 操作控制装置和操作控制方法
KR20120026836A (ko) 데이터 객체 디스플레이 방법 및 장치와 컴퓨터로 읽을 수 있는 저장 매체
JP2013200898A (ja) 操作制御装置、操作制御方法および操作制御用プログラム
JP2004213429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4899538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0250768A (ja) 操作制御装置、操作制御方法および操作制御用プログラム
JP5025765B2 (ja) 表示制御装置、カメ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1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Imaging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0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