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67346B - 基于无源混频器的信号混频方法和零中频接收机 - Google Patents

基于无源混频器的信号混频方法和零中频接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67346B
CN101867346B CN 201010186656 CN201010186656A CN101867346B CN 101867346 B CN101867346 B CN 101867346B CN 201010186656 CN201010186656 CN 201010186656 CN 201010186656 A CN201010186656 A CN 201010186656A CN 101867346 B CN101867346 B CN 1018673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uty ratio
local oscillating
difference local
orthogonal dif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8665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67346A (zh
Inventor
黄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SING MICR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SING MICR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SING MICR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SING MICR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18665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673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67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7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673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734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无源混频器的信号混频方法,包括: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经滤波及放大处理后,得到放大信号;利用25%占空比正交差分本振信号驱动所述无源混频器,将所述放大信号与所述无源混频器的25%占空比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得到混频后的信号。本发明方法在某一时刻所述无源混频器只有一个支路导通,总电流不会被拆分而全部通过I路或Q路,克服了现有技术由于50%占空比本振信号正交曲线交叠的时刻,混频器的I路和Q路同时导通造成的转换增益降低的技术缺点,从而在同样转换效率情况下能够提高转换增益;同时该信号混频方法使本振波形的差分波形不存在交叠,从而减弱了信号通道的闪烁噪声的影响。

Description

基于无源混频器的信号混频方法和零中频接收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无源混频器的信号混频方法和零中频接收机。
背景技术
混频器是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与本振产生的信号混频的装置,所述混频器中的无源混频器以其低噪声和高线性度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将其安装于零中频接收机中,进行射频信号与混频器本振信号的混频;所述零中频接收机具有很高的集成度和很低的功耗,其用作接收机的应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
现有基于无源混频器的零中频接收机的信号混频方法为:如图1所示,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经过零中频接收机的声表滤波器和低噪声放大器滤波、放大后同时与一对正交差分本振信号相混频,该对正交差分本振信号组成一个只具有正频率成分的复信号,该复信号与所述射频信号混频后,使得射频信号的负频率成分和正频率成分同时向正频率方向移动,经过滤波和模数转化后,可得到I\Q正交基带信号。
然而,现有技术中,所述基于无源混频器的零中频接收机采用占空比为50%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驱动混频器完成混频工作,如图2所示,LOIM、LOQM、LOIP、LOQP分别为所述无源混频器的四个互相相差90°相位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波形曲线,由图可知:
现有技术中的信号混频方法中的0°(LOIM)和180°(LOIP)、90°(LOQM)和270°(LOQP)的相位正交和相位差分的波形都会产生交叠:所述相位正交的波形产生交叠的后果,导致IQ两路同时导通,造成了转换增益损失;所述相位差分的波形产生交叠,会导致闪烁噪声的恶化;其次,现有技术中的无源混频器的源阻抗和输出阻抗较小,存在不能很好的抑制后级放大器噪声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源混频器的信号混频方法和零中频接收机,以提高零中频接收机的基带噪声等性能。
一种基于无源混频器的信号混频方法,包括:
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经滤波及放大处理后,得到放大信号;
利用25%占空比正交差分本振信号驱动所述无源混频器,将所述放大信号与所述无源混频器的25%占空比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得到混频后的信号;
所述25%的占空比正交差分本振信号通过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产生器产生,所述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产生器包括:压控振荡器、正交输出分频器和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电路;
所述正交输出分频器连接于所述压控振荡器与所述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电路之间,用于将所述压控振荡器产生的差分本振信号进行分频,产生占空比为50%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并由所述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电路将所述产生占空比为50%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为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
本发明的基于无源混频器的信号混频方法利用25%占空比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驱动所述无源混频器,在某一时刻所述无源混频器只有一个支路导通,总电流不会被拆分而全部通过I路或Q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50%占空比本振信号正交曲线交叠的时刻,混频器的I路和Q路同时导通造成的转换增益降低的技术缺点,实现了在同样转换效率情况下能够提高转换增益;同时,该信号混频方法改善了差分波形,使其不存在交叠,从而减弱了信号通道的闪烁噪声的影响;另外,利用所述25%占空比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驱动所述无源混频器,由于在某一时刻只有一条支路导通,故其源阻抗为前级的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阻抗,相对于现有技术源阻抗增大,且其输出阻抗也比现有技术中所述无源混频器的输出阻抗有所增大,从而更好地抑制其后级放大器的噪声,进而提高了信号通道的噪声性能;
优选地,所述无源混频器具体为正交无源混频器。
优选地,所述利用25%占空比正交差分本振信号驱动所述无源混频器具体为:利用25%占空比正交差分本振信号驱动所述正交无源混频器,所述正交无源混频器某时刻一条支路导通。
优选地,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经滤波及放大处理具体为: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经声表滤波器滤波及低噪声放大器放大处理。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射频接收天线接收所述射频信号。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混频信号通过滤波和模数转换处理,得到基带信号。
一种零中频接收机,包括:无线信号接收装置、声表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无源混频器、基频滤波器、模数转换器和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产生器,其中:
所述声表滤波器和低噪声放大器将所述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射频信号分别进行滤波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信号;
所述无源混频器由所述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产生器驱动,将所述放大信号与所述无源混频器的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得到混频后的信号;
所述基频滤波器、模数转换器将所述混频信号分别进行滤波、模数转换处理,得到基带信号;所述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产生器包括:压控振荡器、正交输出分频器和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电路,所述正交输出分频器连接于所述压控振荡器与所述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电路之间,用于将所述压控振荡器产生的差分本振信号进行分频,产生占空比为50%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并由所述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电路将所述产生占空比为50%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为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
本发明的零中频接收机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零中频接收机在正交输出分频器与无源混频器之间,加设了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电路,正交输出分频器用于将所述压控振荡器产生的差分本振信号进行分频,产生正交差分本振信号,并由所述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电路将所述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为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从而利用该正交差分本振信号对所述无源混频器进行驱动,本零中频接收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达到了提高零中频接收机的转换增益等性能的技术效果。
优选地,所述基频滤波器具体为基频低通滤波器。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是基于无源混频器的信号混频方法利用25%占空比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驱动所述无源混频器,在某一时刻所述无源混频器只有一个支路导通,总电流不会被拆分而全部通过I路或Q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50%占空比本振信号正交曲线交叠的时刻,混频器的I路和Q路同时导通造成的转换增益降低的技术缺点,实现了在同样转换效率情况下提高转换增益的目的;同时,该信号混频方法使本振波形的差分波形不存在交叠,从而减弱了所述信号通道的闪烁噪声的影响;另外,利用所述25%占空比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驱动所述无源混频器,由于在某一时刻只有一条支路导通,故其源阻抗为前级的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阻抗,相对于现有技术源阻抗增大,且其输出阻抗也比现有技术中所述无源混频器的输出阻抗有所增大,从而更好地抑制其后级放大器的噪声,进而提高了所述信号处理通道的噪声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零中频接收机,相比现有技术中的零中频接收机,本发明的零中频接收机在压控振荡器与无源混频器之间,加设了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达到了提高零中频接收机的转换增益等通道性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基于无源混频器的零中频接收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基于无源混频器的零中频接收机本振波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无源混频器的信号混频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无源混频器的信号混频方法的本振波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无源混频器的信号混频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无源混频器的零中频接收机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无源混频器的零中频接收机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引用和清楚起见,下文中使用的技术名词、简写或缩写总结如下:
I/Q:假定一路信号为I路信号,相位滞后于它90度的一路信号为Q路信号,它们互为正交;
IP3:Third-order Intercept Point,三阶交调截取点,一个在射频或微波多载波通讯系统中衡量线性度或失真的重要指标,与输入相关时,标示为IIP3;
IIP2:二阶交调截取点。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源混频器的信号混频方法和零中频接收机,以提高零中频接收机的基带噪声等通道性能。
图3示出了一种基于无源混频器的信号混频方法,包括:
步骤301: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经滤波器滤波及低噪声放大器放大处理后,得到放大信号;
步骤302:利用25%占空比正交差分本振信号驱动所述无源混频器,将所述放大信号与所述无源混频器的25%占空比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得到混频后的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无源混频器具体为正交无源混频器;
如果采用25%占空比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驱动,在某一时刻只有一个无源混频器导通,流入所述无源混频器的总电流不会被拆分,而是全部通过I路或是Q路。
这种方法在同样转换效率情况下能够提高转换增益:
通过对无源混频器的本振信号波形的傅立叶级数进行定量分析:混频器输出信号可以用射频输入信号VRF(t)=sinωRFt和本振信号波形的傅立叶展开的卷积来表示: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脉冲串为1,-1,1,-1的50%占空比本振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可表示为:
F 50 % ( T ) = 4 π [ cos ω LO t - 1 3 cos 3 ω LO t + 1 5 cos 5 ω LO t + . . . ]
本发明的脉冲串为1,0,-1,0的25%占空比本振信号的傅立叶级数表示为:
F 25 % ( T ) = 2 2 π [ cos ω LO t + 1 3 cos 3 ω LO t - 1 5 cos 5 ω LO t + . . . ]
以上两个本振波形傅立叶级数乘以射频输入信号iRF(t)=GMvRFsin(ωRFt),则不同占空比d的输出电流iIF(t)(fRF-fLO)表示为:
i IF ( t ) = ( 2 π sin πd ) 1 2 d G M v RF sin ω IF t
则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较50%占空比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驱动的混频器提高的转换增益为:
ΔG = 20 log ( 2 2 π G M R F ) - 20 log ( 2 π G M R F ) = 3 . 0 dB
由以上推导可以看到,在本实施例中,在同样转换效率情况下本信号混频方法能够提高转换增益;换言之,在同样的增益情况下,就整个零中频接收机而言,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的驱动的接收机能消耗更小的功耗,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低功耗接收机的要求。
另外,对于25%占空比的本振信号驱动的无源混频器而言,其某一瞬间只有一条支路导通,混频器的源阻抗等于前级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阻抗Zout;而对于50%占空比的本振信号驱动的无源混频器而言,其源阻抗是所述无源混频器的阻抗Ron和所述Zout的并联。一般来说,无源混频器的阻抗Ron很小,与Zout并联将极大降低无源混频器的源阻抗,因此无源混频器对于50%占空比的本振信号驱动的无源混频器而言,增大了源阻抗,从而抑制了基带噪声的不良影响。
进一步地,由于在所述无源混频器开关对输入节点处寄生电容Cpar的存在,所述无源混频器的输出阻抗Rout较大,其中Rout=(1/2fLO*Cpar)(fLO为本振信号的频率),Rout的效果等同于在位于所述无源混频器的后级放大器的输入端串联了一个等大小的电阻。通过这个电阻,后级放大器的噪声将以:(1+2Rf/Rout)的比例被放大(Rf为后级跨阻放大器的反馈电阻),由此可见,增加Rout可以减小后级噪声的放大效应。
对于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Cpar仅为开关对中(即一条通路上)一个晶体管的寄生电容,其等效产生的Rout较大;而对于占空比为50%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在交叠时间,交叠时间内Cpar为开关对两个晶体管的寄生电容的并联效果,Cpar数值增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其等效产生的Rout较小,因此,采用25%占空比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驱动所述无源混频器能获得更好的抑制后级放大器的噪声,整个信号处理的通道能获得更好的噪声性能。
图4示出了基于无源混频器的信号混频方法的本振波形:
需要首先说明的是:由于所述无源混频器的非0时变漏极电流和直流偏移的存在,闪烁噪声(闪烁噪声是指:在恒压情况下测定的在电流-时间曲线上有一个正的脉冲尖蜂)存在于无源混频器的输出端。
图4示出了差分本振波形交叠处401(LOIM和LOIP的交叠)和正交本振交叠处402(LOQM和LOQP的交叠),可以看出,采用占空比为25%的正交本振信号,0°(即LOIM)和180°(即LOIP)、90°(即LOQM)和270°(即LOQP)的差分本振波形即使负载很大,波形的上升和下降时间很长的情况下,所述差分本振波形交叠处几乎不存在交叠,从而避免了差分本振波形的交叠导致的闪烁噪声的恶化;而且,减少了现有技术中无源混频器的各开关对在本振波形交叠时刻都部分导通而出现的短暂短路情况,从而进一步优化了接收机的信噪比;
进一步地,由于消除了差分本振交叠时间,采用占空比为25%的正交本振信号驱动所述无源混频器的信号混频方法,能获得更好的二阶交调点(IIP2)和三阶交调点(IIP3);
从正交本振交叠处402可以看到:25%占空比的情况下,正交波形的交叠时间较50%的要小很多(参照图2可知),以致总电流不会被拆分。
在正交波形交叠的情况下,某一时刻所述无源混频器只有一个支路导通,总电流不会被拆分而全部通过I路或Q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50%占空比本振信号正交曲线交叠的时刻,混频器的I路和Q路同时导通造成的转换增益降低的技术缺点,实现了在同样转换效率情况下能够提高转换增益。
图5示出了又一种基于无源混频器的信号混频方法,包括:
步骤501:利用射频接收天线接收所述射频信号;
步骤502:将所述射频信号经声表滤波器滤波及低噪声放大器放大处理后,得到放大信号;
步骤503:利用25%占空比正交差分本振信号驱动所述无源混频器,将所述放大信号与所述无源混频器的25%占空比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得到混频后的信号;
步骤504:将所述混频信号通过滤波和模数转换处理,得到基带信号。
图6示出了一种基于无源混频器的零中频接收机结构,包括:
无线信号接收装置601、所述无线信号接收装置601具体为射频接收天线,用于接收所述射频信号;
声表滤波器602,低噪声放大器603:
所述声表滤波器602和低噪声放大器603将所述射频信号分别进行滤波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信号;
无源混频器604、基频滤波器605、模数转换器606和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产生器607,其中:
所述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产生器607包括:压控振荡器6071、正交输出分频器6072和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电路6073,所述正交输出分频器6072连接于所述压控振荡器6071与所述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电路6073之间,用于将所述压控振荡器产生的差分本振信号进行分频,产生占空比为50%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并由所述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电路6073将所述占空比为50%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为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
所述无源混频器604由所述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产生器驱动,将所述放大信号与所述无源混频器604的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得到混频后的信号;
所述基频滤波器605、模数转换器606将所述混频信号分别进行滤波、模数转换处理,得到基带信号。
需要说明是,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无源混频器604具体为正交无源混频器;所述基频滤波器605具体为基频低通滤波器。
本发明的零中频接收机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零中频接收机在正交输出分频器与无源混频器之间,加设了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电路,所述正交输出分频器用于将所述压控振荡器产生的差分本振信号进行分频,产生正交差分本振信号,并由所述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电路将所述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为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从而利用该正交差分本振信号对所述无源混频器进行驱动,本零中频接收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达到了提高零中频接收机的转换增益等通道性能的技术效果。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无源混频器的零中频接收机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电路结构:
如图所示:本电路为由四个二输入或非门(NOR1-4)组成:
所述正交输出分频器输出端输出的四路占空比为50%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IM,QM,IP,QP,它们的相位依次为0°,90°,180°,270°,其中信号IM和QM作为或非门NOR1的输入,信号IM和QP作为或非门NOR2的输入,信号IP和QM作为或非门NOR3的输入,信号IP和QP作为或非门NOR4的输入;
或非门NOR1-NOR4的输出端LOIM、LOQM、LOIP、LOQP分别产生四路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输入至所述无源混频器。其中或非门的输出端LOIM、LOIP接至I路无源混频器的本振差分输入端口;输出端LOQP、LOQM接至Q路无源混频器的本振差分输入端口。
需要说明的是:该电路中的或非门需要工作在本振频率,应采用高速或非门来实现,该占空比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电路也可用现有技术中其它相同功能的电路代替,并不限于本实施例列举图示的形式。
综上所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利用25%占空比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驱动所述无源混频器,在某一时刻所述无源混频器只有一个支路导通,总电流不会被拆分而全部通过I路或Q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50%占空比本振信号正交曲线交叠的时刻,混频器的I路和Q路同时导通造成的转换增益降低的技术缺点,实现了在同样转换效率情况下能够提高转换增益;同时,该信号混频方法使本振波形的差分波形不存在交叠,从而减弱了所述信号通道的闪烁噪声的影响;另外,利用所述25%占空比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驱动所述无源混频器,由于在某一时刻只有一条支路导通,故其源阻抗为前级的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阻抗,相对于现有技术源阻抗增大,且其输出阻抗也比现有技术中所述无源混频器的输出阻抗有所增大,从而更好地抑制其后级放大器的噪声,进而提高了所述信号处理通道的噪声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零中频接收机,相比现有技术中的零中频接收机,本发明的零中频接收机在压控振荡器与无源混频器之间,加设了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达到了提高零中频接收机的转换增益等通道性能的技术效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无源混频器的信号混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经滤波及放大处理后,得到放大信号;
利用25%占空比正交差分本振信号驱动所述无源混频器,将所述放大信号与所述无源混频器的25%占空比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得到混频后的信号,所述25%的占空比正交差分本振信号通过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产生器产生,所述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产生器包括:压控振荡器、正交输出分频器和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电路;
所述正交输出分频器连接于所述压控振荡器与所述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电路之间,用于将所述压控振荡器产生的差分本振信号进行分频,产生占空比为50%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并由所述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电路将所述产生占空比为50%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为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
其中:
所述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电路包括:四个二输入或非门,分别为NOR1、NOR2、NOR3和NOR4:
所述正交输出分频器输出端输出的四路占空比为50%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IM,QM,IP,QP,相位依次为0°,90°,180°,270°,其中信号IM和QM作为或非门NOR1的输入,信号IM和QP作为或非门NOR2的输入,信号IP和QM作为或非门NOR3的输入,信号IP和QP作为或非门NOR4的输入;
或非门NOR1-NOR4的输出端LOIM、LOQM、LOIP、LOQP分别产生四路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输入至所述无源混频器,其中或非门的输出端LOIM、LOIP接至I路无源混频器的本振差分输入端口;输出端LOQP、LOQM接至Q路无源混频器的本振差分输入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混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混频器具体为正交无源混频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混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25%占空比正交差分本振信号驱动所述无源混频器具体为:利用25%占空比正交差分本振信号驱动所述正交无源混频器,所述正交无源混频器某时刻一条支路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混频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经滤波及放大处理具体为: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经声表滤波器滤波及低噪声放大器放大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混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利用射频接收天线接收所述射频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混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混频信号通过滤波和模数转换处理,得到基带信号。
7.一种零中频接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信号接收装置、声表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无源混频器、基频滤波器、模数转换器和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产生器,其中:
所述声表滤波器和低噪声放大器将所述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射频信号分别进行滤波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信号;
所述无源混频器由所述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产生器驱动,将所述放大信号与所述无源混频器的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得到混频后的信号;
所述基频滤波器、模数转换器对所述混频信号分别进行滤波、模数转换处理,得到基带信号;
所述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产生器包括:压控振荡器、正交输出分频器和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电路;
所述正交输出分频器连接于所述压控振荡器与所述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电路之间,用于将所述压控振荡器产生的差分本振信号进行分频,产生占空比为50%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并由所述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电路将所述产生占空比为50%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为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
其中:
所述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转换电路包括:四个二输入或非门,分别为NOR1、NOR2、NOR3和NOR 4:
所述正交输出分频器输出端输出的四路占空比为50%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IM,QM,IP,QP,相位依次为0°,90°,180°,270°,其中信号IM和QM作为或非门NOR1的输入,信号IM和QP作为或非门NOR2的输入,信号IP 和QM作为或非门NOR3的输入,信号IP和QP作为或非门NOR4的输入;
或非门NOR1-NOR4的输出端LOIM、LOQM、LOIP、LOQP分别产生四路占空比为25%的正交差分本振信号,输入至所述无源混频器,其中或非门的输出端LOIM、LOIP接至I路无源混频器的本振差分输入端口;输出端LOQP、LOQM接至Q路无源混频器的本振差分输入端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零中频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频滤波器具体为基频低通滤波器。 
CN 201010186656 2010-05-31 2010-05-31 基于无源混频器的信号混频方法和零中频接收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673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86656 CN101867346B (zh) 2010-05-31 2010-05-31 基于无源混频器的信号混频方法和零中频接收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86656 CN101867346B (zh) 2010-05-31 2010-05-31 基于无源混频器的信号混频方法和零中频接收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7346A CN101867346A (zh) 2010-10-20
CN101867346B true CN101867346B (zh) 2013-07-03

Family

ID=42958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8665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67346B (zh) 2010-05-31 2010-05-31 基于无源混频器的信号混频方法和零中频接收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673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03984A1 (en) * 2012-10-17 2014-04-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adrature symmetric clock signal generation
US9590676B2 (en) * 2014-11-18 2017-03-07 Mediatek Inc. Signal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CN106603014B (zh) * 2016-12-28 2023-07-25 杭州迦美信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压模式无源混频器
CN106888028A (zh) * 2017-04-12 2017-06-23 复旦大学 一种带阻抗映射功能的高灵敏度接收机前端电路
CN107863938B (zh) * 2017-11-30 2018-09-2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无源下的变频混频器
CN108923797B (zh) * 2018-06-25 2019-10-15 东南大学 一种应用于lte mtc电力物联网的新型发射机
CN111487476B (zh) * 2020-05-06 2022-07-08 深圳市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准峰值检波方法和准峰值检波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76130A2 (en) * 1987-01-23 1988-07-27 THE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l.c. Electrical signal mixer circuits
US6711397B1 (en) * 2000-11-20 2004-03-23 Ami Semiconductor, Inc. Structures and methods for direct conversion from radio frequency modulated signals to baseband signals
CN101281245A (zh) * 2008-05-27 2008-10-08 北京大学 一种军民两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多模射频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1689833A (zh) * 2007-06-29 2010-03-31 硅实验室公司 旋转谐波抑制混频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60441A (ja) * 2001-08-10 2003-02-28 Toshiba Corp ダブルバランスミキサー回路とそれを用いた直交復調回路
US8045943B2 (en) * 2008-01-29 2011-10-25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High performance CMOS radio frequency receiv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76130A2 (en) * 1987-01-23 1988-07-27 THE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l.c. Electrical signal mixer circuits
US6711397B1 (en) * 2000-11-20 2004-03-23 Ami Semiconductor, Inc. Structures and methods for direct conversion from radio frequency modulated signals to baseband signals
CN101689833A (zh) * 2007-06-29 2010-03-31 硅实验室公司 旋转谐波抑制混频器
CN101281245A (zh) * 2008-05-27 2008-10-08 北京大学 一种军民两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多模射频接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7346A (zh) 2010-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7346B (zh) 基于无源混频器的信号混频方法和零中频接收机
US9356561B2 (en) Logarithmic amplifier with universal demodulation capabilities
US6847808B2 (en) Ultra-high linearity RF passive mixer
JP5395634B2 (ja) 直交変調器およびそれを内蔵する半導体集積回路
CN101232296B (zh) 射频前端电路、混频装置及将射频装置降频的转换方法
Ying et al. A HBT-based 300 MHz-12 GHz blocker-tolerant mixer-first receiver
CN101083481B (zh) 双重本地振荡混合器及无线系统
CN110350931A (zh) 一种超宽带射频前端接收电路
CN102457231B (zh) 单平衡混频器
US11128333B2 (en) Signal receiving circuit, signal processing chip,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CN110764061B (zh) 一种正交变频接收机
CN112534727B (zh) 用于混频器的可编程驱动器
US8482335B2 (en) High linearity up-conversion mixer
CN114884522A (zh) 差分式毫米波通讯架构及电子设备
CN205610591U (zh) 一种连续ef类高效率宽带功率放大器
CN104796089A (zh) 一种使用电压结合的Doherty差分功放
CN205232158U (zh) 高线性度全平衡混频器
CN101079592A (zh) 一种能抑制本振开关管噪声的cmos下混频器
CN204559552U (zh) 一种接收机
CN103516313A (zh) 应用于射频接收器的低噪声放大器
CN112526459A (zh) 基于mesfet的超宽带雷达采样接收机
CN217116076U (zh) 差分式毫米波通讯架构及电子设备
CN202565254U (zh) 低功耗、高相位噪声指标超短波接收机第二本振电路
US11750230B1 (en) Differential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3715450U (zh) 基于mesfet的超宽带雷达采样接收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