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63439A - 古代悬葬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古代悬葬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63439A
CN101863439A CN 201010199895 CN201010199895A CN101863439A CN 101863439 A CN101863439 A CN 101863439A CN 201010199895 CN201010199895 CN 201010199895 CN 201010199895 A CN201010199895 A CN 201010199895A CN 101863439 A CN101863439 A CN 1018634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ge
rope
cliff
coffin
wi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9989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正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01019989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6343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63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34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古代用于悬葬的设备。以固定绳固定在崖顶,引出两绳头拴住悬杆将其悬吊在高于工作面的水平位置,悬杆两端有可绕水平轴旋转且中间带有环形槽的滚轮,将起降绳挂或绕在滚轮的环形槽中,以限绳杆防止起降绳出槽,将每根起降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吊笼和辘轳上,将条板、轨道、小车放在吊笼中,棺木放在小车上,升起吊笼至目标位置以止动杆防止吊笼坠落,将条板及轨道搭在洞中或用于支撑轨道的部件上,通过小车将棺木运到目的地。以竹筒套在起降绳上避免起降绳与崖壁接触,可防止起降绳被磨断,以滚动装置或弧形前柱与崖壁接触,可避免吊笼被卡住、减小摩擦。该设备简单、适用性强、可重复使用,悬葬过程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古代悬葬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机构及悬空工作平台,特别是一种古代用于悬葬的设备。
背景技术
悬葬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在悬崖上凿孔钉以木桩,将棺木置其上;或将棺木一头置于崖穴中,另一头架于绝壁所钉木桩上;或将棺木置于天然洞穴或人工所凿洞穴中,有些洞口用木板封闭。尽管这些悬棺放置的形式不太一样,但是相同的是,它们都高高地悬在距离地面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悬崖峭壁之上,一直以来,人们将悬棺称之为千古之谜。
目前,尚无人提出令人信服的悬棺解决方案。江西龙虎山旅游局和中央电视台《我爱科学》栏目共同筹办了实地挑战悬棺之谜的活动,从来自全国各地的所有报名者中选取了6名选手参加,并制作了三集专题片于2010年3、4月份在cctv-10的《我爱发明》栏目播出,通过搜索“破解千年悬棺”可在网上看到相关视频,另外,在中国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数据库中可查到8个有关“悬棺”的专利。这些方案虽有一定可行性和科学性,但都不尽完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安全性不高,如棺木磕碰,操作人员立于危险之处,绳索在崖壁上磨损严重可能发生意外;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在狭小的洞穴工作量很大;适应范围不大等。特别的,这些方案都不涉及在悬崖上打桩、凿洞、封洞门、将棺木放置在木桩上等方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依据战国时期的生产技术水平,提供一种用于悬葬的简单且安全可靠的设备,具体地说,是能用于在悬崖上打桩、凿洞、将棺木放置在崖洞中或木桩上、将棺木放到洞中后封闭洞口的设备。
为方便起见,规定面对悬崖确定方位,即朝向悬崖一侧为前方。本发明的装置包括一根悬杆、一个吊笼、一个辘轳、一块条板、一个小车、两条轨道、若干根适当长度及粗细的绳子,以下称构成吊笼上层支撑的木头为梁,吊笼前梁是活动的,轨道用于小车行走,每条轨道各有一个带前挡块的凸头凸出在条板前端,辘轳安装在吊笼左右梁的中间位置,在悬杆两端各设置一个在悬杆水平放置的情况下可绕水平轴旋转的滚轮,滚轮中间有一环形槽,在每个滚轮的环形槽各挂一根起降绳,或将起降绳在环形槽中加绕一圈甚至多圈,以限绳杆防止起降绳出槽,用固定绳绑住悬杆两端附近从崖顶放下,当悬杆位于目标工作面之上的某个位置且呈水平状态时,将固定绳固定在崖顶,起降绳的绳头坠至崖底后,将每根起降绳的一端绑在吊笼上,另一端绑在辘轳上,有止动杆使悬在半空的吊笼不会坠落。
在起降绳可能与崖壁接触的部位各套上一串短竹筒,相邻竹筒之间用细绳连接,并留有较小缝隙,用细绳两头分别拴住最上一节竹筒与悬杆。这样可以避免起降绳与崖壁直接接触,极大的减小吊笼起升阻力,可避免起降绳被崖壁磨断的危险。
选用上端带有一定弧度的圆木做吊笼前柱;或在吊笼前侧设置固定在吊笼上可相对于崖壁上下滚动的装置。这样可减小吊笼与崖壁之间的摩擦阻力,可避免吊笼被崖壁上凸起的岩石卡住。
每条轨道上都有两个凹槽及与之相匹配的嵌块,前后凹槽与小车前后车轮的间距相等,前端凹槽靠近轨道端部,有一个支撑架挂在木桩根部支撑轨道,用于当吊笼升至目标位置时距崖壁较远的情况下,将棺木放在木桩上。
在洞穴中,用一个绞架配合轨道及小车,将棺木运至目标位置。可在地面崎岖不平的洞穴中轻松的将重逾千斤的棺木放到目标位置。
该悬葬设备可完成有关悬葬的所有任务,不必事先通过悬索进入洞中,对相关人员的技能要求不高,在空间狭小的洞穴中工作量和工作强度都不大,绳子基本无磨损,棺木不会被磕碰损坏。主要设备适合所有洞穴、崖壁且可重复使用,利于形成相关行业,通过雇佣专业人员,租赁专用设备,可保证悬葬安全,降低悬葬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设备及利用该设备完成不同情况下的悬葬过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古代崖葬设备示意图。
图2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悬杆及滚轮示意图。
图3是吊笼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装在吊笼前端的一种滚动装置示意图。
图5是将棺木放在离吊笼较远的两根木桩上的设备示意图。
图6是适合在洞中吊起棺木的简易起重装置。
图7是另一种简易起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圆柱形悬杆4两端装有中间带环形槽、可绕悬杆4灵活转动但不能脱开悬杆4的滚轮5,将悬杆4等从悬崖背面运至崖顶,用固定绳3绑在悬杆4端部比滚轮5稍靠内的位置,在每根起降绳7上套上若干节以细绳串接起来、长约30厘米且不含竹节的竹筒8,相邻竹筒8之间留有较小缝隙,以起降绳7的中间部位在滚轮5的环形槽中环绕一圈,以滚轮5为界,将竹筒8分为两串,以适当长度的细绳分别绑住悬杆4及竹筒8的最上一节,将其悬挂于起降绳7可能与崖壁接触的部位,将限绳杆6固定在悬杆4上,在竹筒8的下端拴细绳,其绳头与起降绳7的两个绳头对齐并绑上重物,将悬杆4及起降绳7等从崖顶放下,此时限绳杆6起到防止起降绳7脱出滚轮5环形槽的作用,但不妨碍起降绳7在滚轮5的环形槽中及滚轮5自身的活动,当悬杆4位于目标工作面之上数米的位置且呈水平状态时,将固定绳3拴在山顶上牢固的巨石、大树或人为设置的临时固定点上,起降绳7的绳头通过绑在其上的重物作用坠至崖底,将每根起降绳7的一端绑在吊笼2上,另一端绑在辘轳10上,吊笼2的前梁9是可拆卸的,将立车18用绳子固定在吊笼2的前侧,吊笼2上有卡槽19限制立车18相对于吊笼2朝左右及向下方向移动,轨道14与条板16固定在一起放在吊笼2中,轨道14有带前挡块的凸头15凸出条板16前端,在凸头15上拴上悬吊绳17待用,需要将条板16伸出吊笼2时,将悬吊绳17搭在前梁9上慢慢松动,可防止条板16坠落崖底,将条板16伸出后,将悬吊绳3拴在前梁9上可起临时固定作用,将棺木1横跨轨道14放在小车13上,固定条板16及小车13,使其不能与吊笼2产生相对运动,止动杆12用于吊笼2升起后卡住辘轳10的摇把11,使吊笼2悬在半空中不会坠落。需要将吊笼2从半空中降落至崖底时,可以通过慢放摇把11落至崖底,更为高效的降落方式是:将环绕在辘轳10中间部位的降落控制绳20的一端固定在吊笼2的后梁上,环绕圈数视具体情况而定,另一端挂在前梁9上,当时使用的绳子一般为麻绳,麻绳与辘轳10的摩擦系数较大,适度放松降落控制绳20可使吊笼2平稳下落,如果吊笼2下降太快,通过拽紧降落控制绳20可大幅减缓下降速度,或通过止动杆12停止下降以防不测。
采取这种结构,滚轮5、竹筒8、立车18从三个方面大幅减小了吊笼2在提升过程中的摩擦阻力,还可避免起降绳7被崖壁磨断、前梁9被凸起的岩石卡住。
下面分别介绍利用上述设备完成不同悬葬任务的操作流程。
在崖壁上打桩、凿洞、封洞门:没有图1中棺木1、小车13,如果吊笼2在起升过程中不与崖壁磕碰或磕碰不严重,可取消立车18。操作辘轳10将吊笼2升至合适位置,用止动杆12卡住摇把11,拆除立车18,如果竹筒8妨碍吊笼2升起,则剖开竹筒8,将条板16尽量向前伸出,之后将其固定在吊笼2上,悬吊绳17绑在前梁9上,如果吊笼2与崖壁相距很近甚至紧贴崖壁,则不动条板16直接站在吊笼2中,在崖壁上凿出两个比凸头15稍大的小孔,再提升吊笼2并向前伸出条板16,将凸头15插入刚凿出的小孔中,将条板16固定在吊笼2上,由于小孔的支撑及限位作用,条板16在前后左右方向都不会产生较大晃动,于是架起了一个非常牢固平稳的悬空工作平台,如有必要,在条板16的前端铺设并绑牢带有加强筋的横向木板,加宽工作面。
将棺木1放在两根木桩28上:木桩28可参见图5,如果当吊笼2接近木桩28时离崖壁较远,垫起棺木1,伸出轨道14至木桩28根部,以悬吊绳17绑在前梁9上临时固定条板16,用绳子结成一个环套在两根木桩28根部,将凸头15搭在绳环中,将轨道14后端垫起足够高度使轨道14向前倾斜一定角度,之后将其固定在吊笼2上,解开悬吊绳17,用绳子拴住棺木1或小车13,将棺木1落在小车13上,拽住绳子控制小车13向前滚动的速度,当棺木1完全或部分搭在木桩28上小车13不再起作用时,将棺木1推至木桩28根部,在此情况下,吊笼2在提升过程中一般不会与崖壁发生严重磕碰,可取消立车18。如果当吊笼2接近木桩28时离崖壁较近甚至紧贴崖壁,拆除前梁9,继续升起吊笼2,若棺木1碍事,则解除对小车13的限制向后推动棺木1,当木桩28与吊笼2底快要接触时,棺木1底面略高于木桩28上表面,将棺木1推到木桩28上,下降吊笼2即可。将棺木1的一端放在木桩28上,另一端放在洞穴中,其方法与将棺木1放在两根木桩28上的方法基本相同,对于悬葬从业人员来说,两者之间并无技术障碍。
将棺木1放到洞穴中:将吊笼2升至条板16的底面略高于洞穴底面时,用止动杆12卡住摇把11,拆除立车18,将条板16前端直接搭在洞中,将悬吊绳17绑在前梁9上,进入洞中对条板16的前端固定点进行处理,例如使条板16左右基本水平、防止条板16前后滑动、左右移动等,微调吊笼2的高度或将条板16后端用木头稍垫起,使条板16略向前倾斜,将条板16后端固定在吊笼2上并解开悬吊绳17,解除对小车13的限制,用绳子拴在小车13或棺木1上并拽住,如果小车13能自动向前滚动,则慢慢松动绳子,使小车13缓慢而平稳地向前滚动,否则,轻推棺木1使小车13滚动,同时稍拽住绳子以防小车13突然快速滚动出现不测,棺木1进入洞中后,将其抬放到目标位置。
图2示出了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滚轮5结构及设置方式。当悬杆4处于水平状态时,滚轮5的旋转轴为水平轴,滚轮5的旋转轴中心线可与悬杆4的中心线构成任意角度,图1所示滚轮5的旋转中心线与悬杆4的中心线重合,图2所示滚轮5的旋转轴中心线与悬杆4的中心线垂直,图1、2示出了两种较佳实施方式,该两种实施方式的其它部分相同。
图3示出了吊笼2前柱21的一种结构,可以选用具有天然弧形的木头做前柱21,也可用被剖开的多半边竹子弯成弧形附着在方形前柱上,被晒或烤干的竹子其硬度、抗磨性都不错,摩擦系数也很小。采取这种结构可防止吊笼2被岩石卡住,前柱21与崖壁线接触,摩擦力也不大。
图4示出了装在吊笼2前端的一种滚动装置,其作用与图1中立车18完全相同,在吊笼2前端有四个方孔23用于安装独轮22,用插销24防止独轮22掉落。采取该结构除具有图3所示结构的优点外,以独轮22与崖壁的滚动摩擦取代前柱21与崖壁的滑动摩擦,其摩擦力更小。
如图5所示,当吊笼2接近木桩28时离崖壁较远的情况下,要将棺木1放在两根木桩28上,以支撑架25取代挂在两根木桩28根部的绳环,在每条轨道14上有两个凹槽26及与之相匹配的嵌块27,前后凹槽26的间距与小车13的前后车轮间距相等,前侧凹槽26靠近轨道14的端部,与前述操作流程的区别在于:先用嵌块27嵌入后侧凹槽26中,向前推动棺木1,当小车13前轮经过后侧嵌块27后,撒去后侧嵌块27,小车13继续前进,当前轮陷入前侧凹槽26时,后轮刚好陷入后侧凹槽26中,由于小车13下陷,棺木1落在木桩28上,小车13不被压住,撒出轨道14及支撑架25。由于轨道14的倾斜角度不宜过大,否则可能发生危险,通过在轨道14上设置凹槽26,可将轨道14向前只倾斜一个很小的角度,也可将轨道14水平放置,且可将棺木1直接运至靠近木桩28根部的位置。
图6示出了一种简易起重装置。将起吊杆30置于两个支墩29上,两者不能相对转动,带有环形槽的转动轮31套在起吊杆30的中间部位,将捆棺绳33环绕在转动轮31的环形槽中,转动绑在捆棺绳33的绞杆32,使转动轮31绕起吊杆30转动,绞起棺木1。
图7所示设备与图6中设备的功能类似,将辘轳34置于支墩29的半圆槽中,将拴上捆棺绳33的木棍36挂在摇把35上,转动摇把35可绞起棺木1。在吊笼2中可用同样方法绞起棺木1。
图6、7所示简易起重装置可轻松、平稳地绞起目前所发现的最重悬棺,在崎岖不平的洞穴中,只须移动并垫平轨道14,通过小车13很容易将棺木1放在目标位置。
对本发明的悬葬设备进行简单的无创造性改变,用作其它用途,例如:在吊笼周围及条板两侧加上护栏用于观光旅游,或以旅游纪念品出售的本发明产品模型等,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套古代悬葬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吊笼(2)、固定绳(3)、悬杆(4)、滚轮(5)、限绳杆(6)、起降绳(7)、辘轳(10)、止动杆(12)、小车(13)、轨道(14)、条板(16)、悬吊绳(17),其中固定绳(3)固定于崖顶用于水平悬挂悬杆(4),滚轮(5)中间有环形槽,装配在悬杆(4)端部附近且可绕水平轴旋转,将起降绳(7)挂或绕在滚轮(5)的环形槽中,以限绳杆(6)固定在悬杆(4)上防止起降绳(7)出槽,辘轳(10)安装在吊笼(2)上,起降绳(7)的绳头分别固定在吊笼(2)和辘轳(10)上,止动杆(12)用于卡住辘轳(10)的摇把(11),轨道(14)有带前挡块的凸头(15)凸出条板(16)前端,悬吊绳(17)用于协助将条板(16)伸出吊笼(2)并起临时固定作用,小车(13)放在轨道(14)上用于水平运输棺木(1)。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代悬葬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笼(2)的前柱(21)是上端带有一定弧度的圆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代悬葬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吊笼(2)前侧设置固定在吊笼(2)上可相对于崖壁上下滚动的装置。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古代悬葬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起降绳(7)可能与崖壁接触的部位各套一串以细绳连接且邻节之间留有较小缝隙的短节竹筒(8),将其悬挂在悬杆(4)上。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古代悬葬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条轨道(14)上都有两个凹槽(26)及与之相匹配的嵌块(27),前后凹槽(26)与小车(13)前后车轮的间距相等,前端凹槽(26)靠近轨道(14)端部。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古代悬葬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包括两个支墩(29)、起吊杆(30)、转动轮(31)、绞杆(32)、捆棺绳(33),带有环形槽的转动轮(31)套在起吊杆(30)的中间部位,起吊杆(30)放在支墩(29)上且不可相对转动,捆棺绳(33)环绕在转动轮(31)的环形槽中,其绳头绑上绞杆(32)。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古代悬葬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包括两个支墩(29)、捆棺绳(33)、辘轳(34)、木棍(36),其中辘轳(34)放在支墩(29)的半圆形凹槽中,拴上捆棺绳(33)的木棍(36)挂在辘轳(34)的摇把(35)上。
8.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古代悬葬设备,其特征在于:以降落控制绳(20)环绕在辘轳(10)上,其一端绑在吊笼(2)的后梁上,另一端挂在前梁(9)上用于控制吊笼(2)的下降速度。
CN 201010199895 2010-06-13 2010-06-13 古代悬葬设备 Pending CN1018634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99895 CN101863439A (zh) 2010-06-13 2010-06-13 古代悬葬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99895 CN101863439A (zh) 2010-06-13 2010-06-13 古代悬葬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3439A true CN101863439A (zh) 2010-10-20

Family

ID=42955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99895 Pending CN101863439A (zh) 2010-06-13 2010-06-13 古代悬葬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6343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2270A (zh) * 2014-08-15 2014-12-10 陈宜中 利用水面杠杆船表演龙虎山崖葬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14517Y (zh) * 2001-12-28 2005-08-03 张金生 悬棺进入崖洞的运输工具
CN1699138A (zh) * 2005-06-16 2005-11-23 徐慧文 古代崖墓悬棺吊装装置及吊装方法
CN2769243Y (zh) * 2005-02-28 2006-04-05 李寅龙 仿古洞穴悬棺安放装置
CN2851236Y (zh) * 2005-07-11 2006-12-27 钱德胜 仿古悬棺吊装装置
CN101224158A (zh) * 2008-02-01 2008-07-23 苏迪 一种仿古悬棺吊装安放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14517Y (zh) * 2001-12-28 2005-08-03 张金生 悬棺进入崖洞的运输工具
CN2769243Y (zh) * 2005-02-28 2006-04-05 李寅龙 仿古洞穴悬棺安放装置
CN1699138A (zh) * 2005-06-16 2005-11-23 徐慧文 古代崖墓悬棺吊装装置及吊装方法
CN2851236Y (zh) * 2005-07-11 2006-12-27 钱德胜 仿古悬棺吊装装置
CN101224158A (zh) * 2008-02-01 2008-07-23 苏迪 一种仿古悬棺吊装安放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2270A (zh) * 2014-08-15 2014-12-10 陈宜中 利用水面杠杆船表演龙虎山崖葬
CN104192270B (zh) * 2014-08-15 2017-08-25 陈宜中 利用水面杠杆船表演龙虎山崖葬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97222B (zh) 一种能避让桥侧障碍的吊架铰接式桥梁检修车
CN107709694A (zh) 钻井装置、搬运系统、用于独立作业的方法
CN211998699U (zh) 一种高楼救援车
CN106103266B (zh) 海上钻探船
CN106948750A (zh) 一种桥梁建筑施工便携式电动攀爬梯
CN202064840U (zh) 四钻杆柱钻机井架
CN204822001U (zh) 货物吊装导向装置及具有该货物吊装导向装置的船体
CN204432946U (zh) 基础桩的运输及吊装工具
CN105829203B (zh) 桩翻转系统、船舶和用于翻转桩的方法
CN101863439A (zh) 古代悬葬设备
CN202265369U (zh) 立柱式360度旋转油罐维护平台
CN204022307U (zh) 煤矿立井井筒套壁模板运输装置和吊盘组
ES2219933T3 (es) Unidad de manipulacion para tubulares y el metodo asociado.
CN106082049A (zh) 一种32t钢板龙门吊长距离转运工艺
CN106139430A (zh) 高楼逃生、救灾系统
CN206172853U (zh) 具有作业提醒功能的吊车
CN202744232U (zh) 塔机长吊臂起升钢绳托绳装置
CN205531271U (zh) 吊篮移动平台结构装置
CN103882809A (zh) 组合吊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8371342U (zh) 一种起重机定位装置
CN204728770U (zh) 环行拉线往复旋转升降式无避让车库
CN109457560B (zh) 一种盾构法施工隧道的轨道运载装置
CN205100216U (zh) 一种可拆装组合桩架起重式打桩船
CN213476647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廊桥的施工吊篮悬挂装置
CN108625800A (zh) 一种用于竖井施工的多功能井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