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61306B - 4-苯基-5-羟基-3(2h)-哒嗪酮衍生物除草剂 - Google Patents

4-苯基-5-羟基-3(2h)-哒嗪酮衍生物除草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61306B
CN101861306B CN200880116884XA CN200880116884A CN101861306B CN 101861306 B CN101861306 B CN 101861306B CN 200880116884X A CN200880116884X A CN 200880116884XA CN 200880116884 A CN200880116884 A CN 200880116884A CN 101861306 B CN101861306 B CN 1018613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kyl
compound
representative
group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688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61306A (zh
Inventor
符阪隆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61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13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613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13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3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diazine or hydrogenated 1,2-diazine rings
    • C07D23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diazine or hydrogenated 1,2-diaz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37/0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diazine or hydrogenated 1,2-diaz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37/1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diazine or hydrogenated 1,2-diaz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37/14Oxygen atoms
    • C07D237/16Two oxygen ato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式(I)代表的化合物:
Figure DPA00001139301500011
其中R1为C1-6烷基或(C1-6烷氧基)C1-6烷基;R2为氢原子或C1-6烷基;G为氢原子等;Z1为C1-6烷基或C1-6烷氧基;Z2为C3-8环烷基等;Z3为C1-6烷基等;n为0、1、2或3,所述化合物具有优良除草作用。

Description

4-苯基-5-羟基-3(2H)-哒嗪酮衍生物除草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哒嗪酮化合物和含此类化合物的除草剂。
背景技术
可用作除草剂活性成分的化合物的杂草防除开发已取得很大进展,并发现了一些具有杂草防除作用的化合物。
某种类型的哒嗪酮化合物在J.Heretocycl.Chem.,第42卷,第427-435页(2005)中已知。
但是,所述哒嗪酮化合物缺乏足够的杂草防除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优良杂草防除作用的化合物。
经过深入研究后,本发明人发现下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具有优良杂草防除作用。因此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
(1)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下文中称为本发明化合物):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011
其中
R1代表C1-6烷基或(C1-6烷氧基)C1-6烷基;
R2代表氢原子或C1-6烷基;
G代表氢原子或下式中任一种代表的基团: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021
[其中L代表氧或硫原子,
R3代表C1-6烷基、C3-8环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6-10芳基、(C6-10芳基)C1-6烷基、C1-6烷氧基、C3-8环烷氧基、C2-6烯氧基、C3-6炔氧基、C6-10芳氧基、(C6-10芳基)C1-6烷氧基、二(C1-6烷基)氨基、二(C2-6烯基)氨基、(C1-6烷基)(C6-10芳基)氨基或3元-8元含氮杂环基,
R4代表C1-6烷基、C6-10芳基或二(C1-6烷基)氨基,且
R5和R6彼此可相同或不同,且代表C1-6烷基、C3-8环烷基、C2-6烯基、C6-10芳基、C1-6烷氧基、C3-8环烷氧基、C6-10芳氧基、(C6-10芳基)C1-6烷氧基、C1-6烷硫基或二(C1-6烷基)氨基,其中由R3、R4、R5和R6代表的任何基团可被至少一个卤素原子取代,且C3-8环烷基、C6-10芳基、(C6-10芳基)C1-6烷基的芳基部分、C3-8环烷氧基、C6-10芳氧基、(C6-10芳基)C1-6烷氧基的芳基部分、(C1-6烷基)(C6-10芳基)氨基的芳基部分和3元-8元含氮杂环基可被至少一个C1-6烷基取代];
Z1代表C1-6烷基或C1-6烷氧基;
Z2代表C3-8环烷基、C2-6炔基、C1-6烷氧基、C1-6卤代烷基、C1-6卤代烷氧基、卤素原子、C6-10芳基、5元-6元杂芳基、氰基或硝基,和
Z3代表C1-6烷基、C3-8环烷基、C2-6炔基、C1-6烷氧基、C1-6卤代烷基、C1-6卤代烷氧基、卤素原子、C6-10芳基、5元或6元杂芳基、氰基或硝基,
其中由Z2和Z3代表的C3-8环烷基、C6-10芳基和5元或6元杂芳基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6烷基;和
n代表0、1、2或3,当n为2或3时,各Z3彼此可相同或不同;
(2)以上(1)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n为1、2或3;
(3)以上(1)或(2)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Z2与苯环的4位或6位连接;
(4)以上(1)-(3)中任一项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n为1,Z2和Z3分别与苯环的4位和6位或6位和4位连接;
(5)以上(1)-(4)中任一项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Z1代表C1-3烷基,Z2代表C3-6环烷基、C2-3炔基、C1-3烷氧基、卤素原子、氰基、硝基或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的苯基,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3烷基,Z3代表C1-3烷基、C3-6环烷基、C2-3炔基、C1-3烷氧基或卤素原子;
(6)以上(1)-(5)中任一项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G代表氢原子或由下式中任一种代表的基团: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031
(其中R3b代表C1-6烷基、C3-8环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6-10芳基、(C6-10芳基)C1-6烷基、C1-6烷氧基、C3-8环烷氧基、C6-10芳氧基、(C6-10芳基)C1-6烷氧基或二(C1-6烷基)氨基,
R4b代表C1-6烷基或C6-10芳基,且
R5b和R6b彼此可相同或不同,且代表C1-6烷基、C1-6烷氧基、C6-10芳氧基或C1-6烷硫基,其中由R3b、R4b、R5b和R6b代表的任何基团可被至少一个卤素原子取代,且C3-8环烷基、C6-10芳基、(C6-10芳基)C1-6烷基的芳基部分、C3-8环烷氧基、C6-10芳氧基和(C6-10芳基)C1-6烷氧基的芳基部分可被至少一个C1-6烷基取代);
(7)以上(1)-(5)中任一项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G代表氢原子或由下式中任一种代表的基团: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032
(其中R3a代表C1-6烷基、C3-8环烷基、C6-10芳基、C1-6烷氧基或二(C1-6烷基)氨基,且
R4a代表C1-6烷基,其中由R3a和R4a代表的任何基团可被至少一个卤素原子取代,且C3-8环烷基和C6-10芳基可被至少一个C1-6烷基取代);
(8)以上(1)-(7)中任一项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2为氢原子或C1-3烷基;
(9)以上(1)-(7)中任一项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2为氢原子或甲基;
(10)以上(1)-(9)中任一项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
(11)一种除草剂,所述除草剂含以上(1)-(10)中任一项的哒嗪酮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
(12)一种杂草防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有效量的以上(1)-(10)中任一项的哒嗪酮化合物施用到杂草或生长杂草的土壤;
(13)以上(1)-(10)中任一项的哒嗪酮化合物用于杂草防除的用途;
(14)一种由式(II)代表的化合物: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041
其中
R7代表C1-6烷基;
R1代表C1-6烷基或(C1-6烷氧基)C1-6烷基;
R2代表氢原子或C1-6烷基;
Z1代表C1-6烷基或C1-6烷氧基;
Z2代表C3-8环烷基、C2-6炔基、C1-6烷氧基、C1-6卤代烷基、C1-6卤代烷氧基、卤素原子、C6-10芳基、5元或6元杂芳基、氰基或硝基,和
Z3代表C1-6烷基、C3-8环烷基、C2-6炔基、C1-6烷氧基、C1-6卤代烷基、C1-6卤代烷氧基、卤素原子、C6-10芳基、5元或6元杂芳基、氰基或硝基,其中Z2和Z3代表的C3-8环烷基、C6-10芳基和5元或6元杂芳基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6烷基;且
n代表0、1、2或3,且当n为2或3时,各Z3彼此可相同或不同;和
(15)一种由式(VI)代表的化合物: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051
其中
R9代表C1-6烷基;
R1代表C1-6烷基或(C1-6烷氧基)C1-6烷基;
R2代表氢原子或C1-6烷基;
Z1代表C1-6烷基或C1-6烷氧基;
Z2代表C3-8环烷基、C2-6炔基、C1-6烷氧基、C1-6卤代烷基、C1-6卤代烷氧基、卤素原子、C6-10芳基、5元或6元杂芳基、氰基或硝基,且
Z3代表C1-6烷基、C3-8环烷基、C2-6炔基、C1-6烷氧基、C1-6卤代烷基、C1-6卤代烷氧基、卤素原子、C6-10芳基、5元或6元杂芳基、氰基或硝基,
其中Z2和Z3代表的C3-8环烷基、C6-10芳基和5元或6元杂芳基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6烷基;且
n代表0、1、2或3,且当n为2或3时,各Z3可彼此相同或不同。
本发明化合物可为农业上可接受的盐形式,可通过使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与无机碱等混合,制备所述盐。本发明还包括哒嗪酮化合物的此类盐。
本发明化合物具有杂草防除作用。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C1-6烷基”表示1-6个碳原子的烷基,其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仲戊基、异戊基、新戊基、己基和异己基。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C3-8环烷基”表示3-8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其实例包括环丙基、环戊基和环己基。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C2-6烯基”表示2-6个碳原子的烯基,其实例包括烯丙基、1-丁烯-3-基和3-丁烯-1-基。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C2-6炔基”表示2-6个碳原子的炔基,其实例包括炔丙基和2-丁炔基。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C6-10芳基”表示6-10个碳原子的芳基,其实例包括苯基和萘基。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C6-10芳基)C1-6烷基”表示被C6-10芳基取代的C1-6烷基,其实例包括苄基和苯乙基。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C1-6烷氧基”表示1-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其实例包括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和异丙氧基。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C3-8环烷氧基”表示3-8个碳原子的环烷氧基,其实例包括环丙基氧基和环戊基氧基。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C2-6烯氧基”表示2-6个碳原子的烯氧基,其实例包括乙烯氧基和烯丙氧基。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C3-6炔氧基”表示3-6个碳原子的炔氧基,其实例包括炔丙氧基和2-丁炔氧基。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C6-10芳氧基”表示6-1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其实例包括苯氧基和萘氧基。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C6-10芳基)C1-6烷氧基”表示被C6-10芳基取代的C1-6烷氧基,其实例包括苄氧基和苯乙基氧基。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二(C1-6烷基)氨基”表示被两个相同或不同的C1-6烷基取代的氨基,其实例包括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和N-乙基-N-甲基氨基。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二(C2-6烯基)氨基”表示被两个相同或不同的C2-6烯基取代的氨基,其实例包括二烯丙基氨基和二(3-丁烯基)氨基。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C1-6烷基)(C6-10芳基)氨基”表示被C1-6烷基和C6-10芳基取代的氨基,其实例包括甲基苯基氨基和乙基苯基氨基。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C1-6烷硫基”表示1-6个碳原子的烷硫基,其实例包括甲硫基、乙硫基、丙硫基和异丙硫基。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C1-6烷氧基)C1-6烷基”表示被C1-6烷氧基取代的C1-6烷基,其实例包括甲氧基乙基和乙氧基乙基。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3元-8元含氮杂环基”表示含1-3个氮原子和任选含1-3个氧原子和/或硫原子的芳族或脂环3元-8元杂环基,其实例包括1-吡唑基、2-吡啶基、2-嘧啶基、2-噻唑基、吡咯烷-1-基、哌啶子基和吗啉代。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5元或6元杂芳基”表示含选自氮、氧和硫原子的1-3个杂原子的芳族5元或6元杂环基,其实例包括3-吡啶基、3-噻吩基和1-吡唑基。
本文中使用的卤素原子的实例包括氟、氯、溴和碘原子。
由Z2和Z3代表的“C1-6卤代烷基”表示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取代的C1-6烷基,其实例包括三氟甲基和2,2,2-三氯乙基。
Z2和Z3代表的“C1-6卤代烷氧基”表示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取代的C1-6烷氧基,其实例包括三氟甲氧基和2,2,2-三氟乙氧基。
在由R3、R4、R5和R6代表的基团中,C3-8环烷基、C6-10芳基、(C6-10芳基)C1-6烷基的芳基部分、C3-8环烷氧基、C6-10芳氧基、(C6-10芳基)C1-6烷氧基的芳基部分、(C1-6烷基)(C6-10芳基)氨基的芳基部分和3元-8元含氮杂环基可被至少一个C1-6烷基取代。作为这种取代基的C1-6烷基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
在由Z2和Z3代表的基团中,C3-8环烷基、C6-10芳基和5元或6元杂芳基可被至少一个C1-6烷基取代。作为这种取代基的C1-6烷基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
由式(I-a)代表的化合物为其中G为氢原子的本发明化合物,它可存在由式(I-a’)和(I-a”)代表的互变异构体形式。由式(I-a)代表的化合物包括所有此类互变异构体和这些异构体中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081
式(I-a)代表的化合物可以是农业上可接受的盐形式,可通过与无机碱(例如碱金属(锂、钠、钾等)的氢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氢盐、乙酸盐或氢化物;碱土金属(镁、钙、钡等)的氢氧化物或氢化物;氨)、有机碱(例如二甲胺、三乙胺、哌嗪、吡咯烷、哌啶、2-苯基乙胺、苄胺、乙醇胺、二乙醇胺、吡啶或可力丁)或金属醇盐(例如甲醇钠、叔丁醇钾或甲醇镁)混合,制备盐形式。式(I-a)代表的化合物包括哒嗪酮化合物的此类农业上可接受的盐。
当本发明化合物具有一个或多个不对称中心时,本发明化合物具有两种或多种立体异构体(例如对映体和非对映体)。本发明化合物包括所有此类立体异构体和这些异构体中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当本发明化合物具有基于双键等的几何异构体时,本发明化合物具有两种或多种几何异构体(例如E/Z或反式/顺式异构体,和S-反式/S-顺式异构体)。本发明化合物包括所有此类几何异构体和这些异构体中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优选的本发明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以下化合物。
由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n为1、2或3。
由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Z2与苯环上的4位或6位连接。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n为1,Z2和Z3分别与苯环的4位和6位或6位和4位连接。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G为氢原子或由下式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基团:
(其中R3b代表C1-6烷基、C3-8环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6-10芳基、(C6-10芳基)C1-6烷基、C1-6烷氧基、C3-8环烷氧基、C6-10芳氧基、(C6-10芳基)C1-6烷氧基或二(C1-6烷基)氨基;
R4b代表C1-6烷基或C6-10芳基;且
R5b和R6b彼此可相同或不同,且代表C1-6烷基、C1-6烷氧基、C6-10芳氧基或C1-6烷硫基,其中由R3b、R4b、R5b和R6b代表的任何基团可被至少一个卤素原子取代,且C3-8环烷基、C6-10芳基、(C6-10芳基)C1-6烷基的芳基部分、C3-8环烷氧基、C6-10芳氧基和(C6-10芳基)C1-6烷氧基的芳基部分可被至少一个C1-6烷基取代)。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G为氢原子或下式中任一种代表的基团: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092
(其中R3a代表C1-6烷基、C3-8环烷基、C6-10芳基、C1-6烷氧基或二(C1-6烷基)氨基;且
R4a代表C1-6烷基,其中由R3a和R4a代表的任何基团可被至少一个卤素原子取代,且C3-8环烷基和C6-10芳基可被至少一个C1-6烷基取代)。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2为氢原子或C1-3烷基。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2为氢原子或甲基。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Z1为C1-3烷基,Z2为C3-6环烷基、C2-3炔基、C1-3烷氧基、C1-3卤代烷基、C1-3卤代烷氧基、卤素原子、氰基或硝基,或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的苯基,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3烷基,Z3为C1-3烷基、C3-6环烷基、C2-3炔基、C1-3烷氧基或卤素原子。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R2为氢原子或C1-3烷基。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R2为氢原子或甲基。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2为氢原子或C1-3烷基,G为氢原子或由下式中任一种代表的基团: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101
(其中R3b、R4b、R5b和R6b定义同上)。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2为氢原子或C1-3烷基,G为氢原子或由下式中任一种代表的基团: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102
(其中R3a和R4a定义同上)。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2为氢原子或甲基,G为氢原子或由下式中任一种代表的基团: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103
(其中R3b、R4b、R5b和R6b定义同上)。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2为氢原子或甲基,G为氢原子或由下式中任一种代表的基团:
(其中R3a和R4a定义同上)。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R2为氢原子或C1-3烷基,G为氢原子或由下式中任一种代表的基团: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112
(其中R3b、R4b、R5b和R6b定义同上)。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R2为氢原子或C1-3烷基,G为氢原子或由下式中任一种代表的基团: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113
(其中R3a和R4a定义同上)。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R2为氢原子或甲基,G为氢原子或由下式中任一种代表的基团: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114
(其中R3b、R4b、R5b和R6b定义同上)。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R2为氢原子或甲基,G为氢原子或由下式中任一种代表的基团: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115
(其中R3a和R4a定义同上)。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R2为氢原子或C1-3烷基,n为1,Z2和Z3分别与苯环的4位和6位或6位和4位连接,Z1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Z2为C3-8环烷基(更优选C3-6环烷基)、C2-6炔基(更优选C2-3炔基)、C1-6烷氧基(更优选C1-3烷氧基)、C1-6卤代烷基(更优选C1-3卤代烷基)、C1-6卤代烷氧基(更优选C1-3卤代烷氧基)、卤素原子、氰基、硝基或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的C6-10芳基(更优选苯基),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且
Z3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C3-8环烷基(更优选C3-6环烷基)、C2-6炔基(更优选C2-3炔基)、C1-6烷氧基(更优选C1-3烷氧基)或卤素原子。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R2为氢原子或C1-3烷基,G为氢原子或由下式中任一种代表的基团: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121
(其中R3b、R4b、R5b和R6b定义同上),
n为1,Z2和Z3分别与苯环的4位和6位或6位和4位连接,Z1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Z2为C3-8环烷基(更优选C3-6环烷基)、C2-6炔基(更优选C2-3炔基)、C1-6烷氧基(更优选C1-3烷氧基)、C1-6卤代烷基(更优选C1-3卤代烷基)、C1-6卤代烷氧基(更优选C1-3卤代烷氧基)、卤素原子、氰基、硝基或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的C6-10芳基(更优选苯基),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和
Z3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C3-8环烷基(更优选C3-6环烷基)、C2-6炔基(更优选C2-3炔基)、C1-6烷氧基(更优选C1-3烷氧基)或卤素原子。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R2为氢原子或C1-3烷基,G为氢原子或由下式中任一种代表的基团: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131
(其中R3a和R4a定义同上),
n为1,Z2和Z3分别与苯环的4位和6位或6位和4位连接,Z1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Z2为C3-8环烷基(更优选C3-6环烷基)、C2-6炔基(更优选C2-3炔基)、C1-6烷氧基(更优选C1-3烷氧基)、C1-6卤代烷基(更优选C1-3卤代烷基)、C1-6卤代烷氧基(更优选C1-3卤代烷氧基)、卤素原子、氰基、硝基或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的C6-10芳基(更优选苯基),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且
Z3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C3-8环烷基(更优选C3-6环烷基)、C2-6炔基(更优选C2-3炔基)、C1-6烷氧基(更优选C1-3烷氧基)或卤素原子。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R2为氢原子或甲基,n为1,Z2和Z3分别与苯环的4位和6位或6位和4位连接,Z1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Z2为C3-8环烷基(更优选C3-6环烷基)、C2-6炔基(更优选C2-3炔基)、C1-6烷氧基(更优选C1-3烷氧基)、C1-6卤代烷基(更优选C1-3卤代烷基)、C1-6卤代烷氧基(更优选C1-3卤代烷氧基)、卤素原子、氰基、硝基或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的C6-10芳基(更优选苯基),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且
Z3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C3-8环烷基(更优选C3-6环烷基)、C2-6炔基(更优选C2-3炔基)、C1-6烷氧基(更优选C1-3烷氧基)或卤素原子。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R2为氢原子或甲基,G为氢原子或由下式中任一种代表的基团: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132
(其中R3b、R4b、R5b和R6b定义同上),
n为1,Z2和Z3分别与苯环的4位和6位或6位和4位连接,Z1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Z2为C3-8环烷基(更优选C3-6环烷基)、C2-6炔基(更优选C2-3炔基)、C1-6烷氧基(更优选C1-3烷氧基)、C1-6卤代烷基(更优选C1-3卤代烷基)、C1-6卤代烷氧基(更优选C1-3卤代烷氧基)、卤素原子、氰基、硝基或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的C6-10芳基(更优选苯基),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且
Z3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C3-8环烷基(更优选C3-6环烷基)、C2-6炔基(更优选C2-3炔基)、C1-6烷氧基(更优选C1-3烷氧基)或卤素原子。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R2为氢原子或甲基,G为氢原子或由下式中任一种代表的基团: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141
(其中R3a和R4a定义同上),
n为1,Z2和Z3分别与苯环的4位和6位或6位和4位连接,Z1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Z2为C3-8环烷基(更优选C3-6环烷基)、C2-6炔基(更优选C2-3炔基)、C1-6烷氧基(更优选C1-3烷氧基)、C1-6卤代烷基(更优选C1-3卤代烷基)、C1-6卤代烷氧基(更优选C1-3卤代烷氧基)、卤素原子、氰基、硝基或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的C6-10芳基(更优选苯基),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且
Z3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C3-8环烷基(更优选C3-6环烷基)、C2-6炔基(更优选C2-3炔基)、C1-6烷氧基(更优选C1-3烷氧基)或卤素原子。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n为0,Z2与苯环的5位连接。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R2为氢原子或C1-3烷基,n为0,Z2与苯环的5位连接,
Z1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且
Z2为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的C6-10芳基(更优选苯基),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R2为氢原子或C1-3烷基,G为氢原子或由下式中任一种代表的基团:
(其中R3b、R4b、R5b和R6b定义同上),
n为0,Z2与苯环的5位连接,
Z1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且
Z2为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的C6-10芳基(更优选苯基),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R2为氢原子或C1-3烷基,G为氢原子或由下式中任一种代表的基团:
(其中R3a和R4a定义同上),
n为0,Z2与苯环的5位连接,
Z1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且
Z2为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的C6-10芳基(更优选苯基),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R2为氢原子或甲基,
n为0,Z2与苯环的5位连接,
Z1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且
Z2为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的C6-10芳基(更优选苯基),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R2为氢原子或甲基,G为氢原子或由下式中任一种代表的基团: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161
(其中R3b、R4b、R5b和R6b定义同上),
n为0,Z2与苯环的5位连接,
Z1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且
Z2为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的C6-10芳基(更优选苯基),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
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R2为氢原子或甲基,G为氢原子或由下式中任一种代表的基团: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162
(其中R3a和R4a定义同上),
n为0,Z2与苯环的5位连接,
Z1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且
Z2为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的C6-10芳基(更优选苯基),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
优选的本发明化合物的实例还包括由下式(I-1)、(I-2)和(I-3)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
式(I-1):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163
其中R2-1代表氢原子或C1-3烷基,G1代表氢原子、可被至少一个卤素原子取代的C1-3烷基羰基、C1-3烷氧基羰基或C6-10芳基羰基,
Z1-1代表C1-3烷基,
Z2-1代表C3-6环烷基、C2-3炔基、C1-3烷氧基、C1-3卤代烷基、C1-3卤代烷氧基、卤素原子、氰基、硝基或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的苯基,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3烷基,且
Z3-1代表氢原子、C1-3烷基、C3-6环烷基、C2-3炔基、C1-3烷氧基或卤素原子。
在式(I-1)中,R2-1优选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G1优选为氢原子、乙酰基、丙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或苯甲酰基,Z1-1优选为甲基或乙基,Z2-1优选为环丙基、乙炔基、甲氧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氯原子、溴原子、苯基、4-甲基苯基、氰基或硝基,Z3-1优选为氢原子、甲基、乙基、环丙基、乙炔基、甲氧基、氯原子或溴原子。
式(I-2):
其中R2-2代表氢原子或C1-3烷基,G2代表氢原子、可被至少一个卤素原子取代的C1-3烷基羰基、C1-3烷氧基羰基或C6-10芳基羰基,
Z1-2代表C1-3烷基,
Z2-2代表C3-6环烷基、C2-3炔基、C1-3烷氧基、卤素原子、氰基或硝基,且
Z3-2代表氢原子、C1-3烷基、C3-6环烷基、C2-3炔基、C1-3烷氧基或卤素原子。
在式(I-2)中,R2-2优选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G2优选为氢原子、乙酰基、丙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或苯甲酰基,Z1-2优选为甲基或乙基,Z2-2优选为环丙基、乙炔基、甲氧基、氯原子、溴原子、氰基或硝基,Z3-2优选为氢原子、甲基、乙基、环丙基、乙炔基、甲氧基、氯原子或溴原子。
式(I-3):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181
其中R2-3代表氢原子或C1-3烷基,G5代表氢原子、可被至少一个卤素原子取代的C1-3烷基羰基、C1-3烷氧基羰基或C6-10芳基羰基,
Z1-3代表C1-3烷基,
Z2-3代表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的苯基,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3烷基,且
Z3-3代表氢原子、C1-3烷基或卤素原子。
在式(I-3)中,R2-3优选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G5优选为氢原子、乙酰基、丙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或苯甲酰基,Z1-3优选为甲基或乙基,Z2-3优选为苯基、4-氟苯基或4-氯苯基,Z3-3优选为氢原子、甲基或氯原子。
本发明化合物具有优良杂草防除作用,并可用作除草剂的活性成分。某些本发明化合物在农作物植物和杂草之间具有优良选择性。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为除草剂,该除草剂含有本发明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
本发明化合物可防除的杂草的实例包括:
生长在田野中的杂草例如升马唐(Digitaria adscendens)、牛筋草(Eleusine indic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大狗尾草(Setaria faberi)、金色狗尾草(Setaria glauca)、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洋野黍(Panicum dichotomiflorum)、德克萨斯黍(Panicum texanum)、糙叶萱麻(Brachiaria platyphylla)、石茅(Sorghum halepense)、高粱(Sorghumbicolor)、中国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野燕麦(Avena fatua)、浮床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大穗看麦娘(Alopecurus myosuroides)、旱雀麦(Bromus tectorum)、贫育雀麦(Bromus sterilis)、小子虉草(Phalarisminor)、丝曲草(Apera spica-venti)、早熟黍(Poa annua)、偃麦草(Agropyron repens)、碎米莎草(Cyperus iria)、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油莎草(Cyperus esculentus)、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绿穗苋(Amaranthus hybridus)、茴麻(Abutilontheophrasti)、黄花稔(Sida spinosa)、卷茎蓼(Polygonum convolvulus)、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宾洲蓼(Polygonumpennsylvanicum)、春蓼(Polygonum persicaria)、皱叶酸模(Rumexcrispus)、钝叶酸模(Rumex obtusifolius)、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藜(Chenopodium album)、地肤(Kochia scoparia)、假长尾叶蓼(Polygonum longisetum)、龙葵(Solanum nigrum)、曼陀罗(Daturastramonium)、圆叶牵牛(Ipomoea purpurea)、裂叶牵牛(Ipomoeahederacea)、Ipomoea hederacea var.integriuscula、多洼牵牛(Ipomoealacunosa)、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紫野芝麻(Lamiumpurpureum)、宝盖草(Lamium amplexicaule)、瘤突苍耳(Xanthiumstrumarium)、野生向日葵(Helianthus spp.)(野生向日葵)、祝福蓟(Matricaria inodora)、春黄菊(Matricaria chamomilla)、南茼蒿(Chrysanthemum segetum)、同花母菊(Matricaria matricarioides)、美洲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加拿大飞蓬(Erigeron Canadensis)、艾草(Artemisia princeps)、北美一枝黄(Solidago altissima)、大麻田菁(Sesbania exaltata)、决明子(Cassiaobtusifolia)、广西土黄芪(Desmodium tortuosum)、白车轴草(Trifoliumrepens)、野葛(Pueraria lobata)、大巢菜(Vicia sativa)、鸭跖草(Commelinacommunis)、竹叶菜(Commelina benghalensis)、猪秧秧(Galium aparine)、繁缕(Stellaria media)、野萝卜(Raphanus raphanistrum)、野芥(Sinapisarvensis)、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阿拉伯婆婆纳(Veronicapersica)、睫毛婆婆纳(Veronica hederifolia)、耕地堇菜(Viola arvensis)、三色堇(Viola tricolor)、虞美人(Papaver rhoeas)、沼泽勿忘我(Myosotisscorpioides)、叙利亚马利筋(Asclepias syriaca)、泽漆(Euphorbiahelioscopia)、斑地锦(Euphorbia maculata)、野老鹳草(Geraniumcarolinianum)、芹叶狵牛儿苗(Erodium cicutarium)、问荆(Equisetumarvense)等;和
稻田中的杂草例如稻稗(Echinochloa oryzicola)、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异形莎草(Cyperus difformis)、碎米莎草(Cyperus iria)、水虱草(Fimbristylis miliacea)、牛毛毡(Eleocharis acicularis)、萤蔺(Scirpusjuncoides)、猪毛草(Scirpus wallichii)、莎草(Cyperus serotinus)、Eleocharis kuroguwai、三棱草(Scirpus maritimus)、日本蘸草(Scirpusnipponicus)、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陌上菜(Linderniaprocumbens)、Dopatrium junceum、圆叶节节菜(Rotala indica)、多花水苋(Ammannia multiflora)、沟繁缕(Elatine triandra)、丁香蓼(Ludwigiaprostrata)、矮慈姑(Sagittaria pygmaea)、窄叶泽泻(Alismacanaliculatum)、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眠子菜(Potamogetondistinctus)、水芹(Oenanthe javanica)、水马齿(Callitriche verna)、狭叶母草(Vandellia angustifolia)、北美母草(Lindernia dubia)、旱莲草(Ecliptaprostrata)、疣草(Murdannia keisak)、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蓉草(Leersia oryzoides)等。
通常通过将本发明化合物溶于或分散于合适的液体载体,或使本发明化合物与合适的固体载体混合,或将本发明化合物吸附在合适的固体载体上,然后配制成适合预定用途的剂型,制备本发明除草剂。本发明除草剂采用例如可乳化浓缩物、可溶浓缩物、油溶液、气雾剂、可湿性粉剂、粉剂、弱漂浮性粉剂(less drifting dust)、颗粒、微颗粒(micro granule)、微颗粒F、细颗粒F、水分散性颗粒、水溶性粉末、流动剂型(flowable)、干流动剂型、特大片剂(jumbo tablet)、片剂、糊剂等形式。需要时,本发明除草剂还可含助剂例如乳化剂、分散剂、铺展剂、渗透剂、湿润剂、粘合剂、增稠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等。此类本发明除草剂制剂可按照已知方法制备。
液体载体的实例包括水、醇(例如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或乙二醇)、酮(例如丙酮或甲乙酮)、醚(例如二噁烷、四氢呋喃、乙二醇单甲醚、二甘醇单甲醚或丙二醇单甲醚);脂肪烃(例如己烷、辛烷、环己烷、煤油、燃料油或机械油)、芳香烃(例如苯、甲苯、二甲苯、溶剂石油脑或甲基萘)、卤代烃(例如二氯甲烷、氯仿或四氯化碳)、酰胺(例如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酯(例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或甘油脂肪酸酯)、腈(例如乙腈或丙腈)等。可作为混合物,以适当比例使用两种或多种此类液体载体。
固体载体的实例包括植物粉末(例如大豆粉末、烟草粉末、小麦面粉或锯末)、矿物粉末(例如粘土例如高岭土、膨润土、酸性白粘土和粘土;滑石例如滑石粉和叶蜡石粉末;二氧化硅例如硅藻土和云母粉)、氧化铝、硫粉、活性碳、糖类(例如乳糖或葡萄糖)、无机盐(例如碳酸钙或碳酸氢钠)、玻璃空心体(煅烧后将气泡包在其中的自然玻璃材料)等。可作为混合物,以适当比例使用两种或多种此类固体载体。
本发明除草剂通常含1-99%(重量),优选约10-99%(重量)的液体载体或固体载体。
表面活性剂通常用作乳化剂、分散剂、铺展剂、渗透剂或湿润剂。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例如硫酸烷基酯盐、烷基芳基磺酸酯(盐)、磺基琥珀酸二烷基酯、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磷酸盐、木素磺酸盐、缩聚萘磺酸甲醛等;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例如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等。可使用两种或多种此类表面活性剂。本发明除草剂通常含0.1-50%(重量),优选约0.1-25%(重量)的表面活性剂。
粘合剂和增稠剂的实例包括糊精、羧甲基纤维素的钠盐、聚羧酸型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木素磺酸钠、木素磺酸钙、聚丙烯酸钠、阿拉伯胶、藻酸钠、甘露醇、山梨醇、膨润土型矿物质、聚丙烯酸及其衍生物、白碳墨、天然糖衍生物(例如黄原胶、瓜儿胶等)等。
在可乳化浓缩物、可湿性粉剂、水分散性颗粒、可溶性浓缩物、水溶性粉末、流动剂型等形式的本发明除草剂中的本发明化合物的含量通常为1-90%(重量),在油溶液、粉剂、弱漂浮性粉剂等形式中,通常为0.01-10%(重量),在微颗粒、微颗粒F、细颗粒F、颗粒等形式中,通常为0.05-10%(重量)。可根据预定用途,适当改变本发明除草剂中的本发明化合物的含量。通常,可用水等将可乳化浓缩物、可湿性粉剂、水分散性颗粒、可溶性浓缩物、水溶性粉末、流动剂型等适当稀释,然后使用,通常稀释约100-100,000倍后使用它们。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杂草防除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施用到杂草或生长杂草的土壤上。
对于本发明杂草防除方法而言,本发明除草剂可以本发明化合物使用。
可通过类似于已知用于常规农药的施用方法施用本发明除草剂,这些方法包括空气喷涂、土壤播种、叶敷等。
当本发明除草剂用于旱地或稻田时,本发明除草剂的用量(即有效量)可根据所施用的面积、一年中的施用时间、施用方法、目标杂草种类、栽培农作物等而不同,该用量通常在约1-5000g,优选约10-1000g本发明化合物/公顷旱地或稻田的范围内。
当本发明除草剂用于旱地杂草防除时,通常作为出苗前土壤掺入处理剂、出苗前土壤处理剂或出苗后叶处理剂使用。当本发明除草剂用于稻田杂草防除时,通常作为渍水土壤处理剂或叶和土壤处理剂使用。
如果需要,本发明除草剂可与一种或多种其它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真菌剂、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等同时施用。本发明除草剂也可含一种或多种其它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真菌剂、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等的活性成分。本发明除草剂也可与一种或多种其它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真菌剂、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等的活性成分联合使用。
此类其它除草剂的活性成分的实例包括:
(1)苯氧基脂肪酸化合物类除草剂[2,4-PA、MCP、MCPB、酚硫杀、2甲4氯丙酸、氟啶草酮、三氯吡氧乙酸、氯甲酰草胺、萘丙胺等]。
(2)苯甲酸化合物类除草剂[2,3,6-TBA、麦草畏、二氯吡啶酸、氨氯吡啶酸、氨草啶、二氯喹啉酸、氯甲喹啉酸等],
(3)脲化合物类除草剂[敌草隆、利谷隆、绿麦隆、异丙隆(isoproturon)、氟草隆、异噁隆、丁噻隆、甲基苯噻隆、苄草隆、杀草隆、甲基-杀草隆等],
(4)三嗪化合物类除草剂[莠去津、莠灭净(ametoryn)、氰草净、西玛津、扑灭津、西草净、二甲草胺、扑灭通、嗪草酮、三嗪氟草胺等],
(5)联吡啶鎓化合物类除草剂[对氧磷、敌草快等],
(6)羟基苄腈化合物类除草剂[溴苯腈、碘苯腈等],
(7)二硝基苯胺化合物类除草剂[二甲戊灵、氨基丙氟灵、氟乐灵等],
(8)有机磷化合物类除草剂[甲基氨草磷、抑草磷、地散磷、哌草磷、莎稗磷、草甘膦、草铵膦、草铵膦-P、双丙氨膦等],
(9)氨基甲酸酯化合物类除草剂[燕麦敌、野麦畏、EPTC、丁草敌、禾草丹、戊草丹、禾草敌、哌草丹、灭草灵、氯苯胺灵、甜菜宁、棉胺宁、稗草丹、磺草灵等],
(10)酰胺化合物类除草剂[敌稗、炔苯酰草胺、溴丁酰草胺、乙氧苯草胺等],
(11)氯代N-乙酰苯胺化合物类除草剂[乙草胺、甲草胺、丁草胺、二甲吩草胺、毒草胺、吡唑草胺、异丙甲草胺、丙草胺、噻吩草胺、烯草胺等],
(12)二苯醚化合物类除草剂[三氟羧草醚、甲羧除草醚、乙氧氟草醚、乳氟禾草灵、氟磺胺草醚、甲氧除草醚、苯草醚等],
(13)环酰亚胺化合物类除草剂[恶草酮、吲哚酮草酯、唑草酮、磺酰唑草酮、氟烯草酸、丙炔氟草胺、霸草灵、恶霜灵、噁嗪酮、嗪草酸甲酯、氟丙嘧草酮、双苯嘧草酮、bencarbazone、嘧啶肟草醚等],
(14)吡唑化合物类除草剂[吡草酮、吡唑特、苄草唑、topramezone、pyrasulfotole等],
(15)三酮化合物类除草剂[异噁唑草酮、苯并双环、磺草酮、硝草酮、tembotrione、tefuryltrione等],
(16)芳氧基苯氧基丙酸酯化合物类除草剂[炔草酸、氰氟草酯、禾草灵、噁唑禾草灵、精吡氟禾草灵、氟吡甲禾灵、精喹禾灵、甲基对硫磷等],
(17)三酮肟化合物类除草剂[禾草灭、烯禾啶、丁苯草酮、烯草酮、cloproxydim、噻草酮、吡喃草酮、三甲苯草酮、环苯草酮等],
(18)磺酰脲化合物类除草剂[氯磺隆、甲嘧磺隆、甲磺隆、氯嘧磺隆、苯磺隆、醚苯磺隆、苄嘧磺隆、噻吩磺隆、吡唑嘧磺隆、吡嘧磺隆、烟嘧磺隆、酰嘧磺隆、醚黄隆、唑吡嘧磺隆、砜嘧磺隆、氯吡嘧磺隆、氟磺隆、胺苯磺隆、氟胺磺隆、啶嘧磺隆、环丙嘧磺隆、flupyrsulfuron、磺酰磺隆、四唑嘧磺隆、乙氧嘧磺隆、环氧嘧磺隆、甲基磺隆钠、甲酰胺磺隆、甲磺胺磺隆、三氟啶磺隆、三氟甲磺隆、嘧苯胺磺隆、氯吡磺隆、1-(2-氯-6-丙基咪唑并[1,2-a]哒嗪-3-基磺酰基)-3-(4,6-二甲氧基嘧啶-2-基)脲等],
(19)咪唑啉酮化合物类除草剂[咪草酸、咪草烟、甲氧咪草烟、咪唑烟酸、咪唑喹啉酸、咪草烟等],
(20)磺酰胺化合物类除草剂[唑嘧磺草胺、磺草唑胺、双氯磺草胺、双氟磺草胺、氯酯磺草胺、五氟磺草胺、甲氧磺草胺等],
(21)嘧啶基羟苯甲酸酯化合物类除草剂[嘧草硫醚、双草醚、嘧草醚、嘧啶肟草醚、环酯草醚、pyrimisulfan等],
(22)其它种类除草剂化合物[灭草松、除草定、特草定、氯酞酸甲酯、异噁草胺、地乐酚、杀草强、环庚草醚、灭草环、茅草枯、氟硫草定、dithiopyr、噻唑烟酸、flucarbazone-sodium、propoxycarbazone-sodium、苯噻酰草胺、氟噻草胺、四唑酰草胺、苯酮唑、茚草酮、噁嗪草酮、呋草磺(benfuresate)、ACN、哒草特、氯草敏、氟草敏、呋草酮、吡氟酰草胺、氟吡酰草胺、氟丁酰草胺、异噁草松、胺唑草酮、唑啉草酯、双唑草腈、pyroxasulfone、thiencarbazone-metyl、aminocyclopyrachlor、ipfencarbazone等]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活性成分的实例包括恶霉素、多效唑、单克素、抗倒胺、调环酸钙、四烯雌酮、萘乙酰胺、脱落酸、吲哚丁酸、吲熟酯、乙烯利、唑果酸、矮壮素、滴丙酸、赤霉素、茉莉酸丙酯、苄基腺嘌呤、调吡脲、马来酰肼、过氧化钙、甲哌啶、4-氯苯氧基乙酸等。
杀真菌剂活性成分的实例包括:
(1)多卤代烷硫基化合物类杀真菌剂[克菌丹、灭菌丹等],
(2)有机磷化合物类杀真菌剂[IBP、EDDP、甲基立枯磷等],
(3)苯并咪唑化合物类杀真菌剂[苯菌灵、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噻菌灵等],
(4)羧酰胺化合物类杀真菌剂[萎锈灵、灭锈胺、氟酰胺、噻呋灭、福拉比、啶酰菌胺、吡噻菌胺等],
(5)二甲酰亚胺化合物杀真菌剂[腐霉利、异菌脲、乙烯菌核利等],
(6)酰基丙氨酸化合物类杀真菌剂[甲霜灵等],
(7)唑类化合物杀真菌剂[三唑酮、三唑醇、丙环唑、戊唑醇、环丙唑醇、氟环唑、丙硫菌唑、种菌唑、氟菌唑、咪鲜胺、戊菌唑、氟硅唑、烯唑醇、糠菌唑、苯醚甲环唑、叶菌唑、四氟醚唑、腈菌唑、腈苯唑、己唑醇、氟喹唑、灭菌唑、联苯三唑醇、抑菌唑、粉唑醇等],
(8)吗啉化合物类杀真菌剂[十二环吗啉、十三吗啉、丁苯吗啉等],
(9)strobilurin化合物类杀真菌剂[azoxystrobin、醚菌酯、苯氧菌胺、肟菌酯、啶氧菌酯、吡唑醚菌酯、氟嘧菌酯、嘧菌胺等],
(10)抗生素类杀真菌剂[有效霉素、杀稻瘟菌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等],
(11)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化合物类杀真菌剂[代森锰锌、代森锰、秋兰姆等],
(12)其它种类化合物杀真菌剂[四氯苯肽、烯丙苯噻唑、稻瘟灵、三环唑、咯喹酮、嘧菌腙、阿拉酸式苯-S-甲基、环丙酰菌胺、双氯氰菌胺、氰菌胺、噻酰菌胺、哒菌酮、叶枯酞、戊菌隆、喹菌酮、TPN、嗪胺灵、苯锈啶、螺环菌胺、氟啶胺、双胍辛、拌种咯、咯菌腈、喹氧灵、环酰菌胺、硅噻菌胺、丙氧喹啉、环氟胺、波尔多液、苯氟磺胺、嘧菌环胺、嘧霉胺、嘧菌胺、乙霉威、pyribencarb、噁唑酮菌、咪唑菌酮、苯酰菌胺、噻唑菌胺、吲唑磺菌胺、丙森锌、苯噻菌胺、氰唑磺菌胺、双炔酰菌胺、苯菌酮、氟吡菌酰胺、bixafen等]等。
杀虫剂的活性成分的实例包括:
(1)有机磷化合物类杀虫剂[倍硫磷、杀螟硫磷、甲基嘧啶磷、二嗪磷、喹硫磷、噁唑磷、哒嗪硫磷、毒死稗、甲基毒死稗、蚜灭多、马拉硫磷、稻丰散、乐果、乙拌磷、久效磷、杀虫畏、毒虫畏、丙虫磷、乙酰甲胺磷、敌百虫、EPN、吡唑硫磷、特嘧硫磷、氯氧磷、苯腈磷、除线磷、敌敌畏、甲基毒虫畏、乙硫磷、灭线磷、乙嘧硫磷、安硫磷、异柳磷、线虫灵、杀扑磷、二溴磷、异砜硫、对硫磷、伏杀硫磷、亚胺硫磷、丙溴磷、丙硫磷、蔬果磷、硫丙磷、丁基嘧啶磷、双硫磷、特丁硫磷、甲基乙拌磷、甲拌磷等],
(2)氨基甲酸酯化合物类杀虫剂[甲萘威、速灭威、异丙威、BPMC、残杀威、XMC、克百威、丁硫克百威、丙硫克百威、呋线威、灭多威、硫双威、棉铃威、恶虫威、除线威、乙硫苯威、仲丁威、杀线威、抗蚜威、灭杀威、涕灭威等],
(3)合成拟除虫菊酯化合物类杀虫剂[七氟菊酯、联苯菊酯、乙氰菊酯、醚菊酯、氟丙菊酯、烯丙菊酯、benfluthrin、β-氟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溴氰菊酯、S-氰戊菊酯、甲氰菊酯、氰戊菊酯、氟氰戊菊酯、三氟醚聚酯、氟节胺、氟胺氰菊酯、苄螨醚、炔咪聚酯、氯菊酯、右旋炔丙菊酯、除虫菊素、苄呋菊酯、σ-氯氰菊酯、氟硅菊酯、四溴菊酯、四氟菊酯、胺菊酯、苯醚菊酯、苯醚氰菊酯、α-氯氰菊酯、η-氯氰菊酯、λ-氯氰菊酯、γ-氯氟氰菊酯、炔呋菊酯、氟胺氰菊酯、甲氧苄氟聚酯、环丙氟灵、四氟甲醚菊酯、protrifenbute等],
(4)基于杀蚤毒素的化合物类杀虫剂[杀螟丹、杀虫硫、杀虫环等],
(5)新烟碱类(neonicotinoid)化合物类杀虫剂[吡虫啉、烯啶虫胺、啶虫脒、噻虫嗪、噻虫啉、呋虫胺、噻虫胺等],
(6)苯甲酰基苯脲化合物类杀虫剂[氟啶脲、吡草隆、氟虫脲、氟铃脲、虱螨脲、双苄氟脲、双三氟虫脲、除虫脲、氟环脲、多氟脲、氟苯脲、杀铃脲等],
(7)大环内酯化合物类杀虫剂[埃玛菌素、阿维菌素、密灭汀、lepimectin、多杀菌素、spinetoram等],
(8)其它化合物类杀虫剂[噻嗪酮、虫酰肼、环虫酰肼、氯虫酰肼、甲氧虫酰肼、氟虫腈、乙虫清、乙酰虫腈、吡螨胺、pyriprole、pyrafluprole、吡蚜酮、pyrifluquinazone、杀螨隆、茚虫威、氰氟虫腙、唑虫酰胺、嘧虫胺、啶虫丙醚、氟啶虫酰胺、螺甲螨酯、螺虫乙酯、氟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蚊蝇醚、灭蝇胺、恶虫酮、唑蚜威、氯丹、硫酸烟碱、tralopyril、Bt毒素等]等。
杀螨剂的活性成分的实例包括噻螨酮、哒螨灵、唑螨酯、吡螨胺、溴虫腈、乙螨唑、嘧螨醚、灭螨醌、联苯肼酯、螺螨酯、喹螨醚、溴螨酯、伐虫脒、双甲脒、苯螨特、灭螨猛、乙酯杀螨醇、杀螨酯、四螨嗪、丁氟螨酯、三氯杀螨醇、苯丁烯、苯硫威、嘧螨酯、炔螨特、浏阳霉素、三氯杀螨砜、磺胺螨酯、cyenopyrafen等。
杀线虫剂的活性成分的实例包括噻唑磷、硫线磷、benclothiaz、二硫代氨基甲酸铵、威百亩、DCIP、左旋咪唑、异硫氰酸甲酯、酒石酸甲噻吩嘧啶、imicyafos等。
如果需要,本发明除草剂还可含安全剂(例如解草噁唑、二氯丙烯胺、解草嗪、二丙烯草胺、双苯噁唑酸、解草唑、吡唑解草酯、解草酯、解草啶、cyprosulfamide、解草胺腈、解草腈、氟草肟、解草胺、2-二氯甲基-2-甲基-1,3-二氧戊环、1,8-萘二甲酸酐等)、着色剂、肥料(例如脲等)等。
本发明化合物可用作用于农田例如田地、稻田、草坪和果园或非农田的除草剂的活性成分。本发明化合物可防除其中种植“农作物″的农田等中的杂草,但对“农作物”不造成任何损害。
“农作物植物”的实例包括:
农作物:玉米、水稻、小麦、大麦、黑麦、燕麦、高粱、棉花、大豆、花生、荞麦、甜菜、油菜、向日葵、甘蔗、烟草等;
蔬菜:茄属蔬菜(例如茄子、番茄、青椒、辣椒、马铃薯等)、葫芦科蔬菜(例如黄瓜、南瓜、夏南瓜、西瓜、甜瓜等)、芸香科蔬菜(例如日本萝卜、芜箐甘蓝、山葵、大头菜、大白菜、卷心菜、大芥菜、椰菜、花椰菜等)、菊科蔬菜(例如牛蒡、茼蒿、朝鲜蓟、莴苣等)、百合科蔬菜(例如韭、洋葱、大蒜、芦笋等)、伞状花科蔬菜(例如胡萝卜、欧芹、芹菜、野欧洲防风草等)、藜科蔬菜(例如菠菜、唐莴苣等)、唇形科蔬菜(例如紫苏、薄荷、罗勒等)、草莓、甘薯、日本山药、芋头等;
水果:梨果类(例如苹果、梨、日本梨、木瓜、温柏等)、核果(例如桃子、李子、油桃、日本乌梅、马哈利酸樱桃、杏、洋李等)、柑橘类水果(例如橘子、柑、柠檬、酸橙、柚子等)、坚果类(例如栗子、胡桃、榛子、杏仁、阿月浑子果实、腰果、澳大利亚坚果等)、浆果(例如蓝莓、蔓越橘、黑莓、悬钩子等)、葡萄、柿子、橄榄、枇杷、香蕉、咖啡、海枣、椰树、油椰子等;
非水果类树木:茶树、桑树、开花植物、路边绿化树木(例如灰树、桦树、美洲山茱萸、桉树、银杏树、丁香、枫木、桃叶栎、白杨、紫荆、胶皮糖香树、悬铃树、光叶榉树、金钟柏、冷杉、铁杉、杜松、松树、云杉、紫杉)等;和
其它:花类(例如玫瑰、康乃馨、菊花、桔梗、石竹、大丁草、万寿菊、鼠尾草、pethunia、马鞭草、郁金香、紫苑、龙胆、百合、三色紫罗兰、仙客来、兰花、铃兰、熏衣草、紫罗兰、羽衣甘蓝、樱草属植物、猩猩木、剑兰、洋兰、雏菊、兰花、秋海棠等)、观赏植物等。
以上“农作物植物”包括赋予除草剂抗药性的那些,包括HPPD抑制剂例如噁唑草酮;ALS抑制剂例如咪草烟和噻吩磺隆;EPSP合成酶抑制剂例如草甘磷;谷氨酰胺合成酶抑制剂例如草铵磷;乙酰基CoA羧化酶抑制剂例如稀禾啶;通过传统栽培技术、遗传工程技术得到的PPO抑制剂例如丙炔氟草胺;溴苯腈、麦草畏和2,4-D等。
通过传统栽培技术给予除草剂抗性的“农作物植物”实例包括具有咪唑啉酮ALS抑制剂除草剂例如咪草烟抗药性的油菜、小麦、向日葵、稻谷和玉米,它们已在市场上以Clearfield名(注册商标)销售;耐磺酰脲ALS抑制剂除草剂例如噻吩磺隆的大豆,该大豆已在市场上以STS大豆名销售;和耐乙酰基CoA羧化酶抑制剂例如三酮肟除草剂和芳氧基苯氧基丙酸酯除草剂的农作物植物,例如SR玉米。给予乙酰基CoA羧化酶抑制剂抗药性的农作物植物描述见例如Proc.Natl.Acad.Sci.USA,第87卷,第7175-7179页(1990)。
另外,耐乙酰基CoA羧化酶抑制剂的突变体乙酰基CoA羧化酶的描述见例如Weed Science第53卷,第728-746页(2005)。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引入这种突变体乙酰基CoA羧化酶的基因至农作物植物,或可将涉及耐乙酰基CoA羧化酶抑制剂的突变引入农作物植物的乙酰基CoA羧化酶-编码基因,得到耐乙酰基CoA羧化酶抑制剂的农作物植物。
另外,可通过嵌合体移植术(chimeraplasty)将用于引入碱基取代突变的核酸引入农作物植物的细胞(参见Gura T.,″Repairing the Genome′sSpelling Mistakes(修复基因组的拼写错误)″,Science,第285卷,第316-318页(1999)),在农作物植物的基因中诱导位点-引导的氨基酸突变,该基因为除草剂的靶标,从而可得到耐除草剂的农作物植物。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赋予除草剂抗药性的“农作物植物”实例包括耐草甘磷的玉米、大豆、棉花、油菜和甜菜品种,它们已在市场上以Roundup Ready(注册商标)或Agrisure(注册商标)GT的产品名销售;对草铵磷具有抗药性的玉米、大豆、棉花和油菜品种,它们已在市场上以Liberty Link(注册商标)的产品名销售;和对溴苯腈具有抗药性的棉花品种,它已在市场上以BXN的产品名销售。
以上“农作物植物”还包括给予产生杀虫毒素能力的农作物植物,该毒素称为芽胞杆菌细菌产生的选择性毒素,所述能力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给予。
此类杀虫毒素的实例包括由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或波林杆菌芽孢(Bacillus popilliae)产生的杀虫蛋白;由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产生的δ-内毒素例如Cry1Ab、Cry1Ac、Cry1F、Cry1Fa2、Cry2Ab、Cry3A、Cry3Bb1和Cry9C;杀虫蛋白例如VIP1、VIP2、VIP3和VIP3A;由线虫类产生的杀虫蛋白;由动物产生的毒素例如蝎子毒素、蜘蛛毒素、蜜蜂毒素和昆虫特异性神经系统毒素;丝状真菌毒素;植物血凝素;凝集素;蛋白酶抑制剂例如胰蛋白酶抑制剂、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马铃薯块茎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和木瓜蛋白酶抑制剂;核糖体失活蛋白(RIP)例如蓖麻蛋白、玉米-RIP、相思豆毒蛋白、软瓜蛋白、皂草素和异株腹泻毒蛋白;类固醇代谢酶例如3-羟基类固醇氧化酶、蜕皮类固醇-UDP-葡糖基转移酶和胆固醇氧化酶;蜕皮甾酮抑制剂;HMG-CoA还原酶;离子通道抑制剂例如钠通道和钙通道抑制剂;保幼激素酯酶;利尿激素受体;1,2-二苯乙烯合成酶;联苄合成酶;壳多糖酶;葡聚糖酶等。
此类杀虫毒素的其它实例包括以上杀虫蛋白的杂种毒素(例如Cry1Ab、Cry1Ac、Cry1F、Cry1Fa2、Cry2Ab、Cry3A、Cry3Bb1、Cry9C、VIP1、VIP2、VIP3、VIP3A)和其中组成杀虫蛋白的一部分氨基酸被去除或修饰的杀虫蛋白。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使以上杀虫蛋白的不同域结合,创建杂种毒素。其中组成杀虫蛋白的一部分氨基酸被去除的毒素的实例包括其中一部分氨基酸被去除的Cry1Ab。其中组成杀虫蛋白的一部分氨基酸被修饰的毒素的实例通过将天然毒素的一个或多个氨基酸取代制备。
杀虫毒素和具有产生杀虫毒素能力的基因修饰农作物植物的描述见例如EP-A-0374753、WO 93/07278、WO 95/34656、EP-A-0427529、EP-A-451878和WO 03/052073。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被赋予产生杀虫毒素能力的“农作物植物”具有抗鞘翅类害虫(Coleopteran)、双翅类害虫(Dipteran)和/或鳞翅类害虫(Lepidopteran)攻击的抗药性。
已知具有一种或多种耐昆虫基因和表达一种或多种杀虫毒素的基因修饰植物,它们中的一些有市售。此类基因修饰植物的实例包括YieldGard(注册商标)(表达Cry1Ab毒素的玉米品种)、YieldGardRootworm(注册商标)(表达Cry3Bb1毒素的玉米品种)、YieldGard Plus(注册商标)(表达Cry1Ab和Cry3Bb1毒素的玉米品种)、Herculex I(注册商标)(表达Cry1Fa2毒素和赋予抗草铵磷抗药性的膦丝菌素N-乙酰基转移酶(PAT)的玉米品种)、NuCOTN33B(注册商标)(表达Cry1Ac毒素的棉花品种)、Bollgard I(注册商标)(表达Cry1Ac毒素的棉花品种)、Bollgard II(注册商标)(表达Cry1Ac和Cry2Ab毒素的棉花品种)、VIPCOT(注册商标)(表达VIP毒素的棉花品种)、NewLeaf(注册商标)(表达Cry3A毒素的马铃薯品种)、NatureGard(注册商标)、Agrisure(注册商标)GT Advantage(GA21耐草甘磷特性)、Agrisure(注册商标)CB Advantage(Bt11玉米钻孔虫(CB)特性)和Protecta(注册商标)。
以上“农作物植物”还包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被赋予产生抗病原物质能力的那些。
抗病原物质的实例包括PR蛋白(PRPs,有关描述见EP-A-0392225);离子通道抑制剂例如钠通道抑制剂,和钙通道抑制剂(已知由病毒产生的KP1、KP4和KP6毒素等);1,2-二苯乙烯合成酶;联苄合成酶;壳多糖酶;葡聚糖酶;微生物生成物质例如肽抗生素、具有杂环的抗生素,和与抗植物病原体抗药性有关的蛋白因子(见WO03/000,906中描述)等。此类抗病原体物质和可产生它们的基因修饰植物的描述见例如EP-A-0392225、WO 95/33818和EP-A-0353191。
以上“农作物植物”还包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被赋予有益特性例如改性油成分或增加的氨基酸含量的那些。此类农作物植物的实例包括VISTIVE(注册商标)(具有亚麻酸含量减少的低亚麻酸大豆),和高赖氨酸(高油)玉米(具有赖氨酸或油含量增加的玉米)。
另外,以上“农作物植物”包括具有例如以下两种或多种有益特性组合的成叠(stacked)农作物植物品种:上述经典耐除草剂特性、耐除草剂基因、抗害虫杀虫基因、抗病原体物质产生基因、改性油成分和增加的氨基酸含量。
当本发明化合物用于耐除草剂农作物植物时,将植物依次用本发明化合物和在植物中有抗药性的除草剂(例如草甘膦或其盐、草铵膦或其盐、麦草畏或其盐、咪草烟或其盐、噁唑草酮等)处理,或用二者的混合物处理,从而得到综合杂草防除效果。
本发明化合物例如可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制备。
制备方法1
可通过使式(II)代表的化合物与金属氢氧化物反应,制备式(I-a)代表的化合物,其为其中G为氢原子的本发明化合物,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321
其中R7代表C1-6烷基(例如甲基或乙基),R1、R2、Z1、Z2、Z3和n定义同上。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中进行。用于反应的溶剂的实例包括水;醚例如四氢呋喃和二噁烷;及其混合物。
用于反应的金属氢氧化物的实例包括碱金属氢氧化物,例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相对于式(II)代表的化合物,用于反应的金属氢氧化物的量通常为1-120摩尔当量,优选1-40摩尔当量。
反应温度范围通常为室温-溶剂沸点,优选溶剂沸点。反应也可在密闭试管或耐高压封闭容器中通过加热进行。反应时间通常为5分钟-几星期。
反应完全可在从反应混合物的一部分取出样品后,通过分析方法例如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证实。反应完成后,例如可通过加入酸将反应混合物中和,将反应混合物与水混合,然后用有机溶剂萃取,然后干燥,将得到的有机层浓缩,将式(I-a)代表的化合物分离。
制备方法2
可通过使式(I-a)代表的化合物与式(III)代表的化合物反应,制备式(I-b)代表的化合物,其为其中G为非氢原子的基团的本发明化合物,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331
其中G3定义同G,条件是氢原子除外;X代表卤素原子(例如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或由式OG3代表的基团;R1、R2、Z1、Z2、Z3和n定义同上。
反应可在溶剂中进行。反应的溶剂的实例包括芳烃例如苯和甲苯;醚例如乙醚、异丙醚、二噁烷、四氢呋喃和二甲氧基乙烷;卤代烃例如二氯甲烷、氯仿和1,2-二氯乙烷;酰胺例如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乙酰胺;亚砜例如二甲基亚砜;砜例如环丁砜;及其混合物。
式(III)代表的化合物的实例包括酰卤例如乙酰氯、丙酰氯、异丁酰氯、新戊酰氯、苯甲酰氯和环己烷甲酰氯;羧酸酐例如乙酸酐和三氟乙酸酐;卤代碳酸半酯例如氯代甲酸甲酯、氯代甲酸乙酯和氯代甲酸苯酯;氨基甲酰卤例如二甲基氨基甲酰氯;磺酰卤例如甲磺酰氯和对-甲苯磺酰氯;磺酸酐例如甲磺酸酐和三氟甲磺酸酐;和卤代磷酸酯例如氯代磷酸二甲酯。相对于式(I-a)代表的化合物,用于反应的式(III)代表的化合物的量通常为1摩尔当量或更多,优选1-3摩尔当量。
反应通常在碱的存在下进行。用于反应的碱的实例包括有机碱例如三乙胺、三丙胺、吡啶、二甲基氨基吡啶和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和无机碱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酸钙和氢化钠。相对于式(I-a)代表的化合物,用于反应的碱的量通常为0.5-10摩尔当量,优选1-5摩尔当量。
反应温度通常为-30至180℃,优选-10至50℃。反应时间通常为10分钟-30小时。
反应完全可在从反应混合物的一部分取出样品后,通过分析方法例如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证实。反应完成后,例如可通过将反应混合物与水混合,然后用有机溶剂萃取,然后干燥,将得到的有机层浓缩,将式(I-b)代表的化合物分离。
式(III)代表的化合物为已知化合物,或可由已知化合物制备。
制备方法3
也可通过将式(VI)代表的化合物用碱处理,制备式(I-a)代表的化合物,其为其中G为氢原子的本发明化合物,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341
其中R9代表C1-6烷基(例如甲基或乙基),R1、R2、Z1、Z2、Z3和n定义同上。
反应通常在溶剂中进行。用于反应的溶剂的实例包括芳烃例如苯、甲苯和二甲苯;醚例如乙醚、异丙醚、二噁烷、四氢呋喃和二甲氧基乙烷;卤代烃例如二氯甲烷、氯仿和1,2-二氯乙烷;酰胺例如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乙酰胺;砜例如环丁砜;及其混合物。
反应中碱的实例包括金属醇盐例如叔丁醇钾;碱金属氢化物例如氢化钠;和有机碱例如三乙胺、三丁胺和N,N-二异丙基乙胺。相对于式(VI)代表的化合物,用于反应的碱的量通常为1-10摩尔当量,优选2-5摩尔当量。
反应温度通常为-60至180℃,优选-10至100℃。反应时间通常为10分钟-30小时。
反应完全可在从反应混合物的一部分取出样品后,通过分析方法例如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证实。反应完成后,例如可通过加入酸将反应混合物中和,将反应混合物与水混合,然后用有机溶剂萃取,然后干燥,将得到的有机层浓缩,将式(I-a)代表的化合物分离。
制备方法4
在式(I-a)代表的本发明化合物中,也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下式(I-a-x)代表的化合物,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351
其中X4代表卤素原子(例如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R8代表C1-6烷基(例如甲基或丁基);Z4定义同Z3,条件是C2-6炔基、卤素原子、被至少一个卤素原子取代的C6-10芳基和被至少一个卤素原子取代的5元或6元杂芳基除外;k代表1、2、3或4;G4代表C1-6烷基羰基或C1-6烷氧基羰基;和R1、R2、Z1和n定义同上。
在反应中,使式(I-b-x)代表的化合物和式(V-d)代表的有机金属试剂经历偶合反应,然后与碱金属盐反应,将三甲基甲硅烷基除去并将取代基G4转化为氢原子。因此,可制备式(I-a-x)代表的化合物。
使用式(V-d)代表的化合物的反应的第一步在溶剂中进行。溶剂的实例包括芳烃例如苯和甲苯;醚例如乙醚、异丙醚、二噁烷、四氢呋喃和二甲氧基乙烷;卤代烃例如氯仿和1,2-二氯乙烷;酰胺例如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等;及其混合物。
在反应的第一步中,相对于式(I-b-x)代表的化合物,可使用的式(V-d)代表的有机金属试剂的量通常为k摩尔当量或更多,优选1-10摩尔当量。
反应的第一步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催化剂的实例包括钯催化剂例如四(三苯基膦)合钯和二氯二(三苯基膦)合钯。相对于式(I-b-x)代表的化合物,用于反应的催化剂的量通常为0.001-0.5摩尔当量,优选0.01-0.2摩尔当量。
反应的第一步的反应温度通常为-80至180℃,优选-30至150℃。反应的第一步的反应时间通常为30分钟-100小时。
反应完全可在从反应混合物的一部分取出样品后,通过分析方法例如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证实。反应完成后,例如可通过将反应混合物浓缩,层析纯化等,将反应第一步中的产物分离。
式(V-d)代表的有机金属试剂为已知化合物,或可按已知方法由已知化合物制备。
使用碱金属盐的反应的第二步在溶剂中进行。溶剂的实例包括水;醇例如甲醇和乙醇;醚例如二噁烷、四氢呋喃和二甲氧基乙烷;及其混合物。
用于反应的第二步的碱金属盐的实例包括碱金属氢氧化物例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和碱金属碳酸盐例如碳酸钠和碳酸钾。在反应的第二步中,相对于式(I-b-x)代表的化合物,碱金属盐的量通常为(1+k)摩尔当量或更多,优选2-10摩尔当量。
反应的第二步的反应温度通常为-30至180℃,优选-10至50℃。反应的第二步的反应时间通常为30分钟-100小时。
反应完全可在从反应混合物的一部分取出样品后,通过分析方法例如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证实。反应完成后,例如可通过将反应混合物与水混合,通过加入酸将反应混合物中和,然后用有机溶剂萃取,然后干燥,将得到的有机层浓缩,将式(I-a-x)代表的化合物分离。
制备方法5
在式(I-a)代表的本发明化合物中,也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下式(I-a-y)代表的化合物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371
其中X5代表卤素原子(例如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Z3-a定义同Z3,条件是卤素原子、被至少一个卤素原子取代的C6-10芳基和被至少一个卤素原子取代的5元或6元杂芳基除外;Z2-a代表C3-8环烷基、C6-10芳基或5元或6元杂芳基(它们各自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6烷基);R1、R2、Z1和n定义同上。
在反应中,使式(I-a-h)代表的化合物和式(V-e)代表的有机金属试剂经历偶合反应,制备式(I-a-y)代表的化合物。
在反应中,相对于式(I-a-h)代表的化合物,式(V-e)代表的有机金属试剂的用量通常可为1摩尔当量或更多,优选1-3摩尔当量。
反应在溶剂中进行。反应中溶剂的实例包括芳烃例如苯和甲苯;醇例如甲醇、乙醇和丙醇;醚例如乙醚、异丙醚、二噁烷、四氢呋喃和二甲氧基乙烷;酮例如丙酮和甲乙酮;酰胺例如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乙酰胺;亚砜例如二甲基亚砜;砜例如环丁砜;水;及其混合物。
反应在碱的存在下进行。反应中碱的实例包括有机碱例如三乙胺、三丙胺、吡啶、二甲基苯胺、二甲基氨基吡啶和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和无机碱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铯和磷酸钾。相对于式(I-a-h)代表的化合物,碱的用量通常为0.5-10摩尔当量,优选1-5摩尔当量。
另外,反应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反应中催化剂的实例包括钯催化剂例如四(三苯基膦)合钯、二氯二(三苯基膦)合钯和二氯二(三环己基膦)合钯。相对于式(I-a-h)代表的化合物,用于反应的催化剂的量通常为0.001-0.5摩尔当量,优选0.01-0.2摩尔当量。
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20-180℃,优选60-150℃。反应时间通常为30分钟-100小时。
反应完全可在从反应混合物的一部分取出样品后,通过分析方法例如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证实。反应完成后,例如可通过将反应混合物与水混合,通过加入酸将反应混合物中和,然后用有机溶剂萃取,然后干燥,将得到的有机层浓缩,将式(I-a-y)代表的化合物分离。
式(V-e)代表的有机金属试剂为已知化合物,或可按已知方法由已知化合物制备。
也可通过其它已知方法例如浓缩、减压浓缩、萃取、在不同溶剂中溶解、结晶、重结晶、层析等,将通过制备方法1-5制备的各化合物分离和/或纯化。
其次,本发明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如下所示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391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401
1)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4-氯-2,6-二乙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2)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4-溴-2,6-二乙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3)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4-氰基-2,6-二乙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4)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2,6-二乙基-4-甲氧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5)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2,6-二乙基-4-硝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6)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2,6-二乙基-4-苯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7)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2,6-二乙基-4-乙炔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8)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2-氰基-4,6-二甲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9)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2-氰基-6-乙基-4-甲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10)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2,4-二氯-6-甲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11)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2-氯-4,6-二甲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12)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2-氯-6-乙基-4-甲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13)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2,4-二氯-6-乙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14)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2-溴-6-乙基-4-甲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15)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4-氯-2-乙基-6-甲氧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16)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2-氯-6-甲氧基-4-甲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17)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2-乙基-6-甲氧基-4-甲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18)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4-(4-氯苯基)-2,6-二乙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19)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2,6-二乙基-4-(4-甲基苯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20)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2-乙基-6-乙炔基-4-苯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21)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2-乙基-6-甲氧基-4-苯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22)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2-氯-6-乙基-4-苯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23)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2,6-二乙基-4-三氟甲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24)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2,6-二乙基-4-三氟甲氧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25)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2-乙基-6-乙炔基-4-甲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26)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2-氯-6-乙基-4-甲氧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27)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2-环丙基-6-乙基-4-甲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28)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4-环丙基-2,6-二乙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29)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5-(4-氯苯基)-2-甲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30)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5-(4-氟苯基)-2-甲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31)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2-溴-4,6-二甲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32)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2-甲氧基-4,6-二甲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33)由式(I1)-(I30)中任何一种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Ar为2-乙炔基-4,6-二甲基苯基,G为氢原子、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异戊酰基、新戊酰基、环己基羰基、苯甲酰基、苄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苯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
本发明还包括有用中间体化合物,该中间体化合物用于制备式(I-a)代表的化合物、式(II)代表的化合物和式(VI)代表的化合物。
参考制备方法1
可通过例如以下方法制备式(II)代表的化合物。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471
其中X1代表离去基团(例如卤素原子例如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X2代表卤素原子(例如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R1、R2、R7、R8、Z1、Z2、Z3和n定义同上。
在反应中,可使式(IV)代表的化合物与式(V-a)、(V-b)或(V-c)代表的有机金属试剂(相对于式(IV)代表的化合物,通常为1摩尔当量或更多,优选1-3摩尔当量)进行偶合反应,制备式(II)代表的化合物。
使用式(V-a)代表的化合物的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溶剂的实例包括芳烃例如苯和甲苯;醇例如甲醇、乙醇和丙醇;醚例如乙醚、异丙醚、二噁烷、四氢呋喃和二甲氧基乙烷;酮例如丙酮和甲乙酮;酰胺例如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乙酰胺;亚砜例如二甲基亚砜;砜例如环丁砜;水;及其混合物。
使用式(V-a)代表的化合物的反应在碱的存在下进行。碱的实例包括有机碱例如三乙胺、三丙胺、吡啶、二甲基苯胺、二甲氨基吡啶和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和无机碱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铯和磷酸钾。相对于式(IV)代表的化合物,碱的量通常为0.5-10摩尔当量,优选1-5摩尔当量。
另外,使用式(V-a)代表的化合物的反应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催化剂的实例包括钯催化剂例如四(三苯基膦)合钯和二氯二(三苯基膦)合钯。相对于式(IV)代表的化合物,催化剂的量通常为0.001-0.5摩尔当量,优选0.01-0.2摩尔当量。另外,在用式(V-a)代表的化合物的反应中,优选将季铵盐加入反应系统。季铵盐的实例包括溴化四丁铵等。
使用式(V-a)代表的化合物的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20-180℃,优选60-150℃。使用式(V-a)代表的化合物的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30分钟-100小时。
反应完全可在从反应混合物的一部分取出样品后,通过分析方法例如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证实。反应完成后,例如可通过将反应混合物与水混合,然后用有机溶剂萃取,然后干燥,将得到的有机层浓缩,将式(II)代表的化合物分离。
使用式(V-b)代表的化合物的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溶剂的实例包括芳烃例如苯和甲苯;醚例如乙醚、异丙醚、二噁烷、四氢呋喃和二甲氧基乙烷;及其混合物。
使用式(V-b)代表的化合物的反应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催化剂的实例包括镍催化剂例如二氯二(1,3-二苯基膦基)丙烷合镍和二氯二(三苯基膦)合镍;和钯催化剂例如四(三苯基膦)合钯和二氯二(三苯基膦)合钯。相对于式(IV)代表的化合物,催化剂的量通常为0.001-0.5摩尔当量,优选0.01-0.2摩尔当量。
使用式(V-b)代表的化合物的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80至180℃,优选-30至150℃。使用式(V-b)代表的化合物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30分钟-100小时。
反应完全可在从反应混合物的一部分取出样品后,通过分析方法例如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证实。反应完成后,例如可通过将反应混合物与水混合,然后用有机溶剂萃取,然后干燥,将得到的有机层浓缩,将式(II)代表的化合物分离。
使用式(V-c)代表的化合物的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溶剂的实例包括芳烃例如苯和甲苯;醚例如乙醚、异丙醚、二噁烷、四氢呋喃和二甲氧基乙烷;卤代烃例如氯仿、1,2-二氯乙烷等;酰胺例如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乙酰胺;及其混合物。
使用式(V-c)代表的化合物的反应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催化剂的实例包括钯催化剂例如四(三苯基膦)合钯和二氯二(三苯基膦)合钯。相对于式(IV)代表的化合物,催化剂的量通常为0.001-0.5摩尔当量,优选0.01-0.2摩尔当量。
使用式(V-c)代表的化合物的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80至180℃,优选-30至150℃。使用式(V-c)代表的化合物的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30分钟-100小时。
反应完全可在从反应混合物的一部分取出样品后,通过分析方法例如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证实。反应完成后,例如可通过将反应混合物与水混合,然后用有机溶剂萃取,然后干燥,将得到的有机层浓缩,将式(II)代表的化合物分离。
可通过例如类似于Tetrahedron,第57卷,第1323-1330页(2001)中描述的方法制备式(II)代表的化合物。
式(V-a)、(V-b)或(V-c)代表的有机金属试剂为已知化合物,或可按已知方法由已知化合物制备。
式(IV)代表的化合物为已知化合物,或例如可按J.Heterocycl.Chem.,第33卷,第1579-1582页(1996)中所述方法或与其类似的方法由已知化合物制备。
参考制备方法2
例如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式(VI)代表的化合物: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491
其中X3代表卤素原子(例如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R1、R2、R9、Z1、Z2、Z3和n定义同上。
反应通常在溶剂中进行。溶剂的实例包括腈例如乙腈;酮例如丙酮;芳烃例如苯和甲苯;醚例如乙醚、异丙醚、二噁烷、四氢呋喃和二甲氧基乙烷;卤代烃例如二氯甲烷、氯仿和1,2-二氯乙烷;酰胺例如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乙酰胺;砜例如环丁砜;及其混合物。
通常在碱的存在下,通过使式(VII)代表的化合物与式(VIII)代表的化合物反应,进行该反应。反应中碱的实例包括有机碱例如三乙胺、三丙胺、吡啶、二甲基氨基吡啶、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和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和无机碱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酸钙和氢化钠。
在反应中,相对于式(VII)代表的化合物,式(VIII)代表的化合物的用量通常为1摩尔当量或更多,优选1-3摩尔当量。相对于式(VII)代表的化合物,碱的用量通常为0.5-10摩尔当量,优选1-5摩尔当量。
反应温度通常为-30至180℃,优选-10至50℃。反应时间通常为10分钟-30小时。
反应完全可在从反应混合物的一部分取出样品后,通过分析方法例如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证实。反应完成后,例如可通过将反应混合物与水混合,然后用有机溶剂萃取,然后干燥,将得到的有机层浓缩,将式(VI)代表的化合物分离。
可通过使式(IX)代表的化合物与卤化剂(例如亚硫酰氯、亚硫酰溴、磷酰氯或草酰氯)反应,制备式(VII)代表的化合物: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501
其中Z1、Z2、Z3和n定义同上。
式(IX)代表的化合物为已知化合物,或可按例如以下专利中所述方法或与其相似方法由已知化合物制备:WO96/25395、WO96/35664、WO97/02243、WO99/43649、WO2001/017973、WO2004/065366、WO2004/080962、WO2005/016873、WO2005/044796、WO2005/092897或WO2006/056281。
式(IX)代表的化合物的实例包括
1)4-氯-2,6-二乙基苯基乙酸,
2)4-溴-2,6-二乙基苯基乙酸,
3)4-氰基-2,6-二乙基苯基乙酸,
4)2,6-二乙基-4-甲氧基苯基乙酸,
5)2,6-二乙基-4-苯基苯基乙酸,
6)4-(4-氯苯基)-2,6-二乙基苯基乙酸,
7)2,6-二乙基-4-(4-甲基苯基)苯基乙酸,
8)2,6-二乙基-4-乙炔基苯基乙酸,
9)2,6-二乙基-4-硝基苯基乙酸,
10)2-氰基-4,6-二甲基苯基乙酸,
11)2-氰基-6-乙基-4-甲基苯基乙酸,
12)2,4-二氯-6-甲基苯基乙酸,
13)2-氯-4,6-二甲基苯基乙酸,
14)2-氯-6-乙基-4-甲基苯基乙酸,
15)2,4-二氯-6-乙基苯基乙酸,
16)2-溴-6-乙基-4-甲基苯基乙酸,
17)4-氯-2-乙基-6-甲氧基苯基乙酸,
18)2-氯-6-甲氧基-4-甲基苯基乙酸,
19)2-乙基-6-甲氧基-4-甲基苯基乙酸,
20)2-乙基-6-乙炔基-4-苯基苯基乙酸,
21)2-氯-6-乙基-4-苯基苯基乙酸,
22)2-乙基-6-甲氧基-4-苯基苯基乙酸,
23)2,6-二乙基-4-三氟甲基苯基乙酸,
24)2,6-二乙基-4-三氟甲氧基苯基乙酸,
25)2-乙基-6-乙炔基-4-甲基苯基乙酸,
26)2-氯-6-乙基-4-甲氧基苯基乙酸,
27)2-环丙基-6-乙基-4-甲基苯基乙酸,
28)4-环丙基-2,6-二乙基苯基乙酸,
29)5-(4-氯苯基)-2-甲基苯基乙酸,
30)5-(4-氟苯基)-2-甲基苯基乙酸,
31)2-溴-4,6-二甲基苯基乙酸,
32)2-甲氧基-4,6-二甲基苯基乙酸,和
33)2-乙炔基-4,6-二甲基苯基乙酸。
式(VIII)代表的化合物为已知化合物,或可由已知化合物制备。
也可通过其它已知方法例如浓缩、减压浓缩、萃取、在不同溶剂中溶解、结晶、重结晶、层析等,将按参考制备方法1-2制备的各化合物分离和/或纯化。
式(II)代表的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以下化合物。
式(II)代表的化合物,其中n为1、2或3。
式(II)代表的化合物,其中Z2与苯环的4位或6位连接。
式(II)代表的化合物,其中n为1,Z2和Z3分别与苯环的4位和6位或6位和4位连接。
式(II)代表的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
式(II)代表的化合物,其中R2为氢原子或C1-3烷基。
式(II)代表的化合物,其中R2为氢原子或甲基。
式(II)代表的化合物,其中Z1为C1-3烷基,Z2为C3-6环烷基、C2-3炔基、C1-3烷氧基、C1-3卤代烷基、C1-3卤代烷氧基、卤素原子、氰基、硝基或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的苯基,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3烷基,Z3为C1-3烷基、C3-6环烷基、C2-3炔基、C1-3烷氧基或卤素原子。
式(II)代表的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R2为氢原子或甲基。
式(II)代表的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R2为氢原子或C1-3烷基,n为1,Z2和Z3分别与苯环的4位和6位或6位和4位连接,Z1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Z2为C3-8环烷基(更优选C3-6环烷基)、C2-6炔基(更优选C2-3炔基)、C1-6烷氧基(更优选C1-3烷氧基)、C1-6卤代烷基(更优选C1-3卤代烷基)、C1-6卤代烷氧基(更优选C1-3卤代烷氧基)、卤素原子、氰基、硝基或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的C6-10芳基(更优选苯基),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Z3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C3-8环烷基(更优选C3-6环烷基)、C2-6炔基(更优选C2-3炔基)、C1-6烷氧基(更优选C1-3烷氧基)或卤素原子。
式(II)代表的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R2为氢原子或甲基,n为1,Z2和Z3分别与苯环的4位和6位或6位和4位连接,Z1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Z2为C3-8环烷基(更优选C3-6环烷基)、C2-6炔基(更优选C2-3炔基)、C1-6烷氧基(更优选C1-3烷氧基)、C1-6卤代烷基(更优选C1-3卤代烷基)、C1-6卤代烷氧基(更优选C1-3卤代烷氧基)、卤素原子、氰基、硝基或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的C6-10芳基(更优选苯基),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Z3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C3-8环烷基(更优选C3-6环烷基)、C2-6炔基(更优选C2-3炔基)、C1-6烷氧基(更优选C1-3烷氧基)或卤素原子。
式(II)代表的化合物,其中n为0,Z2与苯环的5位连接。
式(II)代表的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R2为氢原子或C1-3烷基,n为0,Z2与苯环的5位连接,Z1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Z2为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的C6-10芳基(更优选苯基),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
式(II)代表的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R2为氢原子或甲基,n为0,Z2与苯环的5位连接,Z1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Z2为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的C6-10芳基(更优选苯基),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
式(VI)代表的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以下化合物。
式(VI)代表的化合物,其中n为1、2或3。
式(VI)代表的化合物,其中Z2与苯环的4位或6位连接。
式(VI)代表的化合物,其中n为1,Z2和Z3分别与苯环的4位和6位或6位和4位连接。
式(VI)代表的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
式(VI)代表的化合物,其中R2为C1-6烷基。
式(VI)代表的化合物,其中R2为氢原子或C1-3烷基。
式(VI)代表的化合物,其中R2为C1-3烷基。
式(VI)代表的化合物,其中R2为氢原子或甲基。
式(VI)代表的化合物,其中R2为甲基。
式(VI)代表的化合物,其中Z1为C1-3烷基,Z2为C3-6环烷基、C2-3炔基、C1-3烷氧基、C1-3卤代烷基、C1-3卤代烷氧基、卤素原子、氰基、硝基或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的苯基,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3烷基,Z3为C1-3烷基、C3-6环烷基、C2-3炔基、C1-3烷氧基或卤素原子。
式(VI)代表的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R2为氢原子或甲基。
式(VI)代表的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R2为氢原子或C1-3烷基,n为1,Z2和Z3分别与苯环的4位和6位或6位和4位连接,Z1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Z2为C3-8环烷基(更优选C3-6环烷基)、C2-6炔基(更优选C2-3炔基)、C1-6烷氧基(更优选C1-3烷氧基)、C1-6卤代烷基(更优选C1-3卤代烷基)、C1-6卤代烷氧基(更优选C1-3卤代烷氧基)、卤素原子、氰基、硝基或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的C6-10芳基(更优选苯基),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Z3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C3-8环烷基(更优选C3-6环烷基)、C2-6炔基(更优选C2-3炔基)、C1-6烷氧基(更优选C1-3烷氧基)或卤素原子。
式(VI)代表的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R2为氢原子或甲基,n为1,Z2和Z3分别与苯环的4位和6位或6位和4位连接,Z1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Z2为C3-8环烷基(更优选C3-6环烷基)、C2-6炔基(更优选C2-3炔基)、C1-6烷氧基(更优选C1-3烷氧基)、C1-6卤代烷基(更优选C1-3卤代烷基)、C1-6卤代烷氧基(更优选C1-3卤代烷氧基)、卤素原子、氰基、硝基或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的C6-10芳基(更优选苯基),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Z3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C3-8环烷基(更优选C3-6环烷基)、C2-6炔基(更优选C2-3炔基)、C1-6烷氧基(更优选C1-3烷氧基)或卤素原子。
式(VI)代表的化合物,其中n为0,Z2与苯环的5位连接。
式(VI)代表的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R2为氢原子或C1-3烷基,n为0,Z2与苯环的5位连接,Z1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Z2为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的C6-10芳基(更优选苯基),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
式(VI)代表的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C1-3烷基,R2为氢原子或甲基,n为0,Z2与苯环的5位连接,Z1为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Z2为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的C6-10芳基(更优选苯基),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6烷基(更优选C1-3烷基)。
实施例
通过以下实施例、参考实施例、制剂实施例和测试实施例进一步具体的举例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在实施例和参考实施例中,室温通常表示10-30℃。1H NMR表示质子核磁共振。四甲基硅烷用作内标,化学位移(δ)以ppm显示。
用于实施例和参考实施例的缩写具有以下含义。
CDCl3:氯仿-d,s:单峰,d:双峰,t:三重峰,q:四重峰,m:多重峰,br.:宽峰,J:偶合常数,Me:甲基,Et:乙基,c-Pr:环丙基,Ph:苯基,4-Me-Ph:4-甲基苯基,4-Cl-Ph:4-氯苯基。
实施例1
4-(4-氯-2,6-二乙基苯基)-5-羟基-2,6-二甲基-3(2H)-哒嗪酮(化合物I-a-2)
在氮气氛下,将0.55g叔丁醇钾的20mL四氢呋喃溶液在36-38℃下搅拌。在约20分钟内,向溶液中滴加0.79g 2-[2-(4-氯-2,6-二乙基苯基乙酰基)-2-甲基亚肼基(hydrazono)]丙酸乙酯(化合物VI-2)的15mL甲苯溶液。再将混合物在相同温度下搅拌10分钟。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减压浓缩。向残渣加入20mL冰水,然后用叔丁基甲基醚(20mL×2)萃取。通过加入0.6g 35%盐酸将水层酸化,然后用乙酸乙酯(20mL×2)萃取。将乙酸乙酯萃取液合并,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20mL×2)洗涤,经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浓缩。残渣经硅胶层析(乙酸乙酯∶己烷=1∶4)纯化,得到0.1g固体。将该固体用乙酸乙酯-己烷混合溶剂(1∶10)洗涤,凉干,得到0.07g标题化合物,为白色粉末。
通过类似于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式(I-a)代表的本发明化合物,该化合物和化合物I-a-2一起显示在表1中。
式(I-a)代表的化合物: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561
[表1]
  No.   R1   R2   Z1   Z2   (Z3)n   熔点/℃
  I-a-1   Me   Me   Et   4-Ph   6-Et   231-232
  I-a-2   Me   Me   Et   4-Cl   6-Et   234-235
  I-a-3   Me   Me   Et   4-OMe   6-Et   205-206
  I-a-4   Me   Me   Et   4-Br   6-Et   251-252
  I-a-5   Me   Me   Et   4-CN   6-Et   243-245
  I-a-6   Me   Me   Et   4-CF3   6-Et   270-271
  I-a-7   Me   Me   Et   4-OCF3   6-Et   230-231
  I-a-8   Me   Me   Et   4-(c-Pr)   6-Et   217-218
  I-a-9   Me   Me   Et   4-(4-Me-Ph)   6-Et   214-215
  I-a-10   Me   Me   Me   5-(4-Cl-Ph)   -   234-236
  I-a-11   Me   Me   Me   6-Br   4-Me   220-221
实施例2
5-乙酰氧基-4-(2,6-二乙基-4-苯基苯基)-2,6-二甲基-3(2H)-哒嗪酮(化合物I-b-1)
向0.04g化合物I-a-1(按类似于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的10mL四氢呋喃溶液中加入0.03g三乙胺、0.02g乙酸酐,然后加入2mg 4-二甲基氨基吡啶。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9.5小时。将反应溶液减压浓缩。向残渣加入10mL冰水,然后用乙酸乙酯(10mL×3)萃取。将萃取液合并,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10mL×2)洗涤,经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浓缩。残渣经硅胶层析(乙酸乙酯∶己烷=1∶6)纯化,得到0.05g固体。将固体用冷己烷洗涤,凉干,得到0.025g标题化合物,为白色粉末。
通过类似于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式(I-b)代表的本发明化合物,该化合物和化合物I-b-1一起显示在表2中。
式(I-b)代表的化合物: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581
[表2]
  No.   R1   R2   Z1   Z2  (Z3)n  G3   熔点/℃
  I-b-1   Me   Me   Et   4-Ph  6-Et  COMe   125-127
  I-b-2   Me   Me   Et   4-Br  6-Et  CO2Me   125-127
  I-b-3   Me   Me   Et   4-(c-Pr)  6-Et  CO2Me   102-103
  I-b-4   Me   Me   Et   4-(4-Me-Ph)  6-Et  COMe   153-155
  I-b-5   Me   Me   Me   5-(4-Cl-Ph)  -  COMe   153-154
  I-b-6   Me   Me   Me   6-Br  4-Me  CO2Me   114-115
实施例3
4-(2,6-二乙基-4-乙炔基苯基)-5-羟基-2,6-二甲基-3(2H)-哒嗪酮(化合物I-a-20)
向0.49g化合物I-b-2(按类似于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和0.56g三丁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基)锡的10mL甲苯溶液中吹扫干燥氮气70分钟。向反应溶液中加入0.08g四(三苯基膦)合钯。在干燥氮气氛下,将混合物在100-110℃搅拌5小时。冷却后,将不溶物质从反应混合物中滤除。将滤液减压浓缩。残渣经硅胶层析(乙酸乙酯∶己烷=1∶8)纯化,得到0.43g 4-(2,6-二乙基-4-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基苯基)-5-甲氧基羰基氧基-2,6-二甲基-3(2H)-哒嗪酮,为黄色树脂。
1H NMR(CDCl3)δppm:0.26(9H,s),1.12(6H,t,J=7.6Hz),2.29(3H,s),2.26-2.43(4H,m),3.68(3H,s),3.81(3H,s),7.27(2H,s).
将产物溶于15mL乙醇,在冰冷却下搅拌,向其中加入0.13g95.0%氢氧化钠的2mL水溶液。将反应溶液在室温下搅拌22.5小时,然后减压浓缩。向残渣中加入20mL冰水,然后用叔丁基甲基醚(20mL)萃取。通过加入1.5mL 3N盐酸将水层酸化,然后用乙酸乙酯(20mL,10mL)萃取。将乙酸乙酯萃取液合并,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20mL×2)洗涤,经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浓缩。残渣经硅胶层析(乙酸乙酯∶己烷=1∶3)纯化,得到0.15g固体。将固体用乙酸乙酯-己烷混合溶剂(1∶10)洗涤,凉干,得到0.13g标题化合物,为白色粉末。m.p.216-217℃。
实施例4
4-(2-乙炔基-4,6-二甲基苯基)-5-羟基-2,6-二甲基-3(2H)-哒嗪酮(化合物I-a-21)
按类似于实施例3的方法,由化合物I-b-6(按类似于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制备4-(4,6-二甲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基苯基)-5-甲氧基羰基氧基-2,6-二甲基-3(2H)-哒嗪酮,为黄棕色固体。
1H NMR(CDCl3)δppm:0.07(9H,s),2.13(3H,s),2.29(6H,s),3.69(3H,s),3.81(3H,s),7.03(1H,s),7.19(1H,s).
另外,按类似于实施例3的方法,由该产物制备标题化合物,为白色粉末。m.p.179-181℃。
式(VI)代表的化合物的典型制备实施例如参考实施例1所示。
参考实施例1
2-[2-(4-氯-2,6-二乙基苯基乙酰基)-2-甲基亚肼基]丙酸乙酯(化合物VI-2)
向1.1g 2-(甲基亚肼基)丙酸乙酯的20mL乙腈溶液中加入0.68g碳酸钾。将混合物在冰冷却下搅拌。在约10分钟内,向混合物中滴加1.26g 4-氯-2,6-二乙基苯基乙酰氯的8mL乙腈溶液。将混合物在室温下再搅拌3小时。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减压浓缩。向残渣加入20mL冰水,然后用乙酸乙酯(20mL,10mL×2)萃取。将萃取液合并,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20mL×2)洗涤,经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浓缩。残渣经碱性氧化铝柱层析(乙酸乙酯∶己烷=1∶6)纯化,得到1.2g浅黄色固体。将固体用冷己烷洗涤,凉干,得到0.79g标题化合物,为白色粉末。
按类似于参考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式(VI)代表的化合物,该化合物与化合物VI-2一起显示在表3。
式(VI)代表的化合物:
Figure GPA00001139301700601
[表3]
  No.   R1   R2   Z1   Z2  (Z3)n   R9   熔点/℃
  VI-1   Me   Me   Et   4-Ph  6-Et   Et   75-78
  VI-2   Me   Me   Et   4-Cl  6-Et   Et   85-89
  VI-3   Me   Me   Et   4-OMe  6-Et   Et   *
  VI-4   Me   Me   Et   4-Br  6-Et   Et   80-84
  VI-5   Me   Me   Et   4-CN  6-Et   Et   *
  VI-6   Me   Me   Et   4-CF3  6-Et   Et   90-91
  VI-7   Me   Me   Et   4-OCF3  6-Et   Et   75-76
  VI-8   Me   Me   Et   4-(c-Pr)  6-Et   Et   *
  VI-9   Me   Me   Et   4-(4-Me-Ph)  6-Et   Et   *
  VI-10   Me   Me   Me   5-(4-Cl-Ph)  -   Et   *
  VI-11   Me   Me   Me   6-Br  4-Me   Et   *
关于在表3熔点栏中带星号(*)标记的化合物,1H NMR数据如下所示。
化合物VI-3:
1H NMR(CDCl3)δppm:1.18(6H,t,J=7.6Hz),1.36(3H,t,J=7.1Hz),2.31(3H,br.s),2.57(4H,q,J=7.4Hz),3.40(3H,br.s),3.79(3H,s),4.01(2H,br.s),4.33(2H,q,J=7.1Hz),6.64(2H,s).
化合物VI-5:
1H NMR(CDCl3)δppm:1.20(6H,t,J=7.6Hz),1.37(3H,t,J=7.1Hz),2.34(3H,s),2.61(4H,q,J=7.5Hz),3.41(3H,s),4.12(2H,s),4.34(2H,q,J=7.1Hz),7.36(2H,s).
化合物VI-8:
1H NMR(CDCl3)δppm:0.62~0.73(2H,m),0.85~0.95(2H,m),1.17(6H,t,J=7.6Hz),1.35(3H,t,J=7.1Hz),1.79~1.90(1H,m),2.31(3H,br.s),2.55(4H,q,J=7.6Hz),3.39(3H,br.s),4.04(2H,br.s),4.32(2H,q,J=7.1Hz),6.78(2H,s).
化合物VI-9:
1H NMR(CDCl3)δppm:1.23(6H,t,J=7.6Hz),1.36(3H,t,J=7.2Hz),2.33(3H,br.s),2.39(3H,s),2.65(4H,q,J=7.6Hz),3.42(3H,br.s),4.12(2H,br.s),4.33(2H,q,J=7.1Hz),7.23(2H,d,J=8.0Hz),7.28(2H,s),7.49(2H,d,J=8.3Hz).
化合物VI-10:
1H NMR(CDCl3)δppm:1.33(3H,t,J=7.2Hz),2.21(3H,s),2.35(3H,s),3.37(3H,s),4.06(2H,br.s),4.28(2H,q,J=7.1Hz),7.22(1H,d,J=7.8Hz),7.30~7.40(3H,m),7.43(1H,br.s),7.47(2H,d,J=8.3Hz).
化合物VI-11:
1H NMR(CDCl3)δppm:1.37(3H,t,J=7.1Hz),2.20~2.39(9H,m),3.40(3H,br.s),4.16(2H,br.s),4.33(2H,q,J=7.2Hz),6.94(1H,br.s),7.25(1H,br.s).
制剂实施例1
可乳化浓缩物
化合物I-a-1                     20%(重量)
聚氧化乙烯烷基醚                5%(重量)
二甲基甲酰胺                    18%(重量)
二甲苯                57%(重量)
将以上列举的成分混合,得到可乳化浓缩物。临用前,将制备的可乳化浓缩物用水适当稀释。
分别用化合物I-a-2至I-a-11、I-a-20、I-a-21和I-b-1至I-b-6代替化合物I-a-1,得到各化合物的可乳化浓缩物。
制剂实施例2
可湿性粉剂
化合物I-b-1             50%(重量)
木素磺酸钠              5%(重量)
聚氧化乙烯烷基醚        5%(重量)
白碳墨                  5%(重量)
粘土                    35%(重量)
将以上列举的成分粉碎并混合,得到可湿性粉剂。临用前,将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用水适当稀释。
分别用化合物I-a-1至I-a-11、I-a-20、I-a-21和I-b-2至I-b-6代替化合物I-b-1,得到各化合物的可湿性粉剂。
制剂实施例3
颗粒剂
  化合物I-a-2   1.5%(重量)
  木素磺酸钠   2%(重量)
  滑石粉   40%(重量)
  膨润土   56.5%(重量)
将以上列举的成分混合,用水捏合,然后制粒,得到颗粒剂。
分别用化合物I-a-1、I-a-3至I-a-11、I-a-20、I-a-21和I-b-1至I-b-6代替化合物I-a-2,得到各化合物的颗粒剂。
测试实施例1
在旱地中进行的出苗后处理试验
向直径8cm、深6.5cm的塑料杯中加入市售土壤。将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的种子种在该杯中,用约0.5cm厚的土壤覆盖,然后使其在温室中生长。当植物在第一至第二叶期生长时,将含处方量的化合物I-a-2的稀释液体制剂均匀地喷洒在整个植物上。通过将处方量的化合物I-a-2溶于2%吐温20(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MP Biomedicals,Inc.)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然后将溶液用去离子水稀释,制备稀释的液体制剂。处理后,让植物在温室中生长。处理后20天,通过目视评价化合物对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的防除效果。将效果按11个水平0-10评级(0代表“无效果”;10代表“完全死亡”;其间的植物状态评级在1-9的水平)。
类似的测试本发明的其它化合物,和在J.Heterocycl.Chem.,第42卷,第427-435页(2005)中作为比较实施例描述的化合物A。
结果:在250g/ha处理量,化合物I-a-1、I-a-2、I-a-3、I-a-4、I-a-6、I-a-7、I-a-8、I-a-9、I-a-20、I-b-1和I-b-4显示水平7或更高的效果。相反,在500g/ha处理量,化合物A显示水平1的效果。
测试实施例2
在旱地中进行的出苗前处理试验
通过蒸汽将加满土壤的塑料容器(32cm×22cm×8cm高)灭菌。将阿披拉草(Apera spica-venti)种子种在该容器中,用约0.5cm厚的土壤覆盖。然后,将含处方量的化合物I-a-1的稀释液体制剂均匀喷洒在土壤表面上。按类似于测试实施例1中的方法制备稀释的液体制剂。处理后,让植物在温室中生长。处理后3周,通过目视评价化合物对阿披拉草(Apera spica-venti)的防除效果。类似于测试实施例1,将效果按11个水平0-10评级。
类似的测试本发明的其它化合物和作为比较实施例的化合物A。
结果:在250g/ha处理量,化合物I-a-1、I-a-4、I-a-6、I-a-7、I-a-8、I-a-9、I-a-10、I-a-20、I-b-3、I-b-4和I-b-5显示水平8或更高的效果。在125g/ha的处理量,化合物I-b-1显示水平8或更高的效果。相反,在500g/ha处理量,化合物A显示水平1的效果。
工业实用性
按照本发明,可通过将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施用到杂草或杂草生长的土壤来防除除草。

Claims (11)

1.一种式(I)代表的哒嗪酮化合物:
Figure FSB00000852553200011
其中
R1代表C1-6烷基;
R2代表C1-6烷基;
G代表氢原子或由下式代表的基团:
其中L代表氧原子,和
R3代表C1-6烷基;
Z1代表C1-6烷基;
Z2代表C3-8环烷基、C2-6炔基、C1-6烷氧基、C1-6卤代烷基、C1-6卤代烷氧基、卤素原子、苯基或氰基,和
Z3代表C1-6烷基,其中由Z2代表的苯基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6烷基;和
n代表0或1。
2.权利要求1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n为1。
3.权利要求1或2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Z2与苯环的4位或6位连接。
4.权利要求1或2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n为1,且Z2和Z3分别与苯环上的4位和6位或6位和4位连接。
5.权利要求1或2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Z1代表C1-3烷基,Z2代表C3-6环烷基、C2-3炔基、C1-3烷氧基、卤素原子、氰基或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的苯基,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3烷基,且Z3代表C1-3烷基。
6.权利要求1或2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2为甲基。
7.权利要求1或2的哒嗪酮化合物,其中R1为C1-3烷基。
8.一种除草剂,所述除草剂包含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哒嗪酮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
9.一种杂草防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哒嗪酮化合物施用到杂草或杂草生长的土壤。
10.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哒嗪酮化合物用于杂草防除的用途。
11.一种式(VI)代表的化合物:
Figure FSB00000852553200021
其中
R9代表C1-6烷基;
R1代表C1-6烷基;
R2代表C1-6烷基;
Z1代表C1-6烷基;
Z2代表C3-8环烷基、C1-6烷氧基、C1-6卤代烷基、C1-6卤代烷氧基、卤素原子、苯基或氰基,且
Z3代表C1-6烷基,其中由Z2代表的苯基可被至少一个基团取代,所述基团选自卤素原子和C1-6烷基;且
n代表0或1。
CN200880116884XA 2007-09-14 2008-09-12 4-苯基-5-羟基-3(2h)-哒嗪酮衍生物除草剂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613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39162 2007-09-14
JP2007-239162 2007-09-14
PCT/JP2008/066918 WO2009035150A2 (en) 2007-09-14 2008-09-12 4-phenyl-5-hydroxy-3(2h)-pyridazinone derivatives as herbicid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1306A CN101861306A (zh) 2010-10-13
CN101861306B true CN101861306B (zh) 2013-02-06

Family

ID=40342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688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61306B (zh) 2007-09-14 2008-09-12 4-苯基-5-羟基-3(2h)-哒嗪酮衍生物除草剂

Country Status (18)

Country Link
US (1) US8470738B2 (zh)
EP (1) EP2188264B1 (zh)
JP (1) JP5266994B2 (zh)
KR (1) KR20100055471A (zh)
CN (1) CN101861306B (zh)
AR (1) AR068422A1 (zh)
AT (1) ATE502926T1 (zh)
AU (1) AU2008297805B2 (zh)
BR (1) BRPI0817103B1 (zh)
CA (1) CA2699442C (zh)
CL (1) CL2008002703A1 (zh)
DE (1) DE602008005761D1 (zh)
DK (1) DK2188264T3 (zh)
ES (1) ES2360169T3 (zh)
PL (1) PL2188264T3 (zh)
RU (1) RU2463296C2 (zh)
WO (1) WO2009035150A2 (zh)
ZA (1) ZA2010018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97712B2 (en) 2007-11-07 2012-01-17 Beelogics Inc. Compositions for conferring tolerance to viral disease in social insects, and the use thereof
US8258134B2 (en) * 2008-04-16 2012-09-04 Hoffmann-La Roche Inc. Pyridazinone glucokinase activators
EP2204366A1 (de) 2008-12-19 2010-07-07 Bayer CropScience AG Herbizid und insektizid wirksame phenylsubstituierte Pyridazinone
JP2010235591A (ja) * 2009-03-13 2010-10-21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除草用組成物
BRPI1013159A2 (pt) * 2009-03-30 2015-09-15 Sumitomo Chemical Co Uso de composto de piridazinona para controle de peste artrópode
WO2011035878A1 (de) 2009-09-25 2011-03-31 Bayer Cropscience Ag Herbizid wirksame phenylsubstituierte pyridazinone
GB201117019D0 (en) * 2011-10-04 2011-11-16 Syngenta Ltd Herbicidal compounds
US8962584B2 (en) 2009-10-14 2015-02-24 Yissum Research Development Company Of 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Ltd. Compositions for controlling Varroa mites in bees
WO2011045271A1 (de) 2009-10-15 2011-04-21 Bayer Cropscience Ag Herbizid wirksame heterocyclylsubstituierte pyridazinone
BR112012022570A2 (pt) 2010-03-08 2015-10-06 Monsato Technology Llc moléculas de polinucleotídeo para regulação de gene em plantas.
WO2011138280A2 (de) 2010-05-04 2011-11-10 Bayer Cropscience Ag Herbizid-safener-kombinationen enthaltend arylpyridazinone und safener
US8884010B2 (en) * 2010-09-08 2014-11-11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Method for producing pyridazinone compounds and intermediate thereof
JP2012087113A (ja) * 2010-09-22 2012-05-10 Daicel Corp フェニル酢酸化合物
JP5842594B2 (ja) 2010-12-27 2016-01-1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ピリダジノン化合物、それを含有する除草剤及び有害節足動物防除剤
AU2012308818B2 (en) 2011-09-13 2018-06-21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weed control
US10760086B2 (en) 2011-09-13 2020-09-01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weed control
US10806146B2 (en) 2011-09-13 2020-10-20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weed control
CN109997852A (zh) 2011-09-13 2019-07-12 孟山都技术公司 用于杂草控制的方法和组合物
AU2012308694B2 (en) 2011-09-13 2018-06-14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weed control
WO2013040117A1 (en) 2011-09-13 2013-03-21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weed control
WO2013040021A1 (en) 2011-09-13 2013-03-21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weed control
US10829828B2 (en) 2011-09-13 2020-11-10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weed control
AU2012308686B2 (en) 2011-09-13 2018-05-10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weed control
EP2756086B1 (en) 2011-09-13 2018-02-21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weed control
MX360866B (es) 2012-05-24 2018-11-09 A B Seeds Ltd Composiciones y métodos para silenciar la expresión genética.
BR112015015975A2 (pt) 2013-01-01 2018-11-06 A. B. Seeds Ltd. moléculas de dsrna isoladas e métodos de uso das mesmas para silenciamento das moléculas alvo de interesse.
US10683505B2 (en) 2013-01-01 2020-06-16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Methods of introducing dsRNA to plant seeds for modulating gene expression
WO2014119770A1 (ja) * 2013-01-30 2014-08-0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ピリダジノン化合物及びそれを含有する除草剤
CA2905104A1 (en) 2013-03-13 2014-10-09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Control of lolium species by topical application of herbicid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dsrna
MX364458B (es) 2013-03-13 2019-04-26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Métodos y composiciones para el control de malezas.
US10568328B2 (en) 2013-03-15 2020-02-25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weed control
US9850496B2 (en) 2013-07-19 2017-12-26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Leptinotarsa
CA2918387C (en) 2013-07-19 2021-11-02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leptinotarsa
UA120426C2 (uk) 2013-11-04 2019-12-10 Монсанто Текнолоджі Елелсі Композиція та спосіб для боротьби з членистоногими паразитами та зараженням шкідниками
UA119253C2 (uk) 2013-12-10 2019-05-27 Біолоджикс, Інк. Спосіб боротьби із вірусом у кліща varroa та у бджіл
AU2015206585A1 (en) 2014-01-15 2016-07-21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weed control using EPSPS polynucleotides
CN106413390B (zh) 2014-04-01 2019-09-27 孟山都技术公司 用于控制虫害的组合物和方法
PE20211761A1 (es) 2014-04-29 2021-09-07 Fmc Corp Herbicidas de piridazinona
CA2953347A1 (en) 2014-06-23 2015-12-30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regulating gene expression via rna interference
US11807857B2 (en) 2014-06-25 2023-11-07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delivering nucleic acids to plant cells and regulating gene expression
GB201412735D0 (en) * 2014-07-17 2014-09-03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Herbicidal compounds
WO2016018887A1 (en) 2014-07-29 2016-02-04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insect pests
US10968449B2 (en) 2015-01-22 2021-04-06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Leptinotarsa
GB201507464D0 (en) * 2015-04-30 2015-06-17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Herbicidal compounds
AU2016270870A1 (en) 2015-06-02 2018-01-04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y of a polynucleotide into a plant
WO2016196782A1 (en) 2015-06-03 2016-12-08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introducing nucleic acids into plants
JP6886458B2 (ja) * 2015-10-06 2021-06-16 バイエル・クロップサイエンス・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新規なアルキニル置換された3−フェニルピロリジン−2,4−ジオン類および除草剤としてのそれらの使用
CA3003419C (en) 2015-10-28 2023-01-24 Thomas Martin Stevenson Novel pyridazinone herbicides
CN108779106B (zh) 2015-10-28 2021-12-07 Fmc公司 用于制备哒嗪酮除草剂的中间体和用于制备它们的方法
GB2546336A (en) * 2016-01-18 2017-07-19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Intermediate compounds
PL3438095T3 (pl) 2016-03-30 2021-11-29 Ishihara Sangyo Kaisha, Ltd. Związek pirydazynonowy lub jego sól, oraz zawierający go środek chwastobójczy
TWI785022B (zh) * 2017-03-28 2022-12-01 美商富曼西公司 新穎噠嗪酮類除草劑
BR112019028016B1 (pt) 2017-06-30 2023-12-05 Fmc Corporation Composto, composições herbicidas, mistura herbicida e método para controlar o crescimento de vegetação indesejada
JP2021008405A (ja) * 2017-09-27 2021-01-28 石原産業株式会社 ピリダジノン系化合物又はその塩、及びそれらを含有する除草剤
BR112023022201A2 (pt) 2021-04-27 2023-12-26 Bayer Ag Piridazinonas substituídas, sais ou n-óxidos dos mesmos e seus usos como substâncias herbicidamente ativa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09761A1 (de) 1989-07-28 1991-01-31 Bayer Ag 2h-pyridazinon-derivate
AT397598B (de) * 1990-04-05 1994-05-25 Agrolinz Agrarchemikalien Herbizides mittel
US6307047B1 (en) 1997-08-22 2001-10-23 Abbott Laboratories Prostaglandin endoperoxide H synthase biosynthesis inhibitors
JPH11152273A (ja) * 1997-11-19 1999-06-08 Otsuka Chem Co Ltd 窒素含有6員環ジオン誘導体
WO2005007632A1 (en) 2003-07-18 2005-01-27 Pharmacia Corporation Substituted pyridazinones as inhibitors of p38
US20050209232A1 (en) 2004-02-10 2005-09-22 Kent Barbay Pyridazinone ureas as antagonists of alpha4 integrins
CA2555594A1 (en) 2004-02-10 2005-08-25 Janssen Pharmaceutica N.V. Pyridazinones as antagonists of a4 integrins
WO2006052962A2 (en) 2004-11-10 2006-05-18 Janssen Pharmaceutica, N.V. Bicyclic triazole a4 integrin inhibitors
CN1676518B (zh) 2005-03-17 2010-05-12 南开大学 4-取代苯基哒嗪类化合物及除草活性
TWI375669B (en) 2006-03-17 2012-11-01 Sumitomo Chemical Co Pyridazinone compound and use thereof
JP5040383B2 (ja) * 2006-03-17 2012-10-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ピリダジノン化合物及びそれを含有する除草剤
BRPI1013159A2 (pt) * 2009-03-30 2015-09-15 Sumitomo Chemical Co Uso de composto de piridazinona para controle de peste artrópod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88264A2 (en) 2010-05-26
CA2699442C (en) 2015-04-21
ZA201001820B (en) 2011-05-25
CN101861306A (zh) 2010-10-13
ATE502926T1 (de) 2011-04-15
DK2188264T3 (da) 2011-04-26
BRPI0817103B1 (pt) 2016-07-19
KR20100055471A (ko) 2010-05-26
CA2699442A1 (en) 2009-03-19
RU2463296C2 (ru) 2012-10-10
AR068422A1 (es) 2009-11-18
RU2010114736A (ru) 2011-10-20
BRPI0817103A2 (pt) 2015-03-24
WO2009035150A2 (en) 2009-03-19
PL2188264T3 (pl) 2011-08-31
JP5266994B2 (ja) 2013-08-21
EP2188264B1 (en) 2011-03-23
JP2009084276A (ja) 2009-04-23
AU2008297805A1 (en) 2009-03-19
CL2008002703A1 (es) 2009-11-20
AU2008297805B2 (en) 2012-12-06
US8470738B2 (en) 2013-06-25
DE602008005761D1 (de) 2011-05-05
WO2009035150A3 (en) 2009-06-04
US20100216642A1 (en) 2010-08-26
ES2360169T3 (es) 201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1306B (zh) 4-苯基-5-羟基-3(2h)-哒嗪酮衍生物除草剂
US9096533B2 (en) Pyridazinone compound and use thereof
JP5842594B2 (ja) ピリダジノン化合物、それを含有する除草剤及び有害節足動物防除剤
US20100298142A1 (en) Herbicidal composition
JP5353120B2 (ja) 除草用組成物
US20100210462A1 (en) Herbicidal composition
CN101443317B (zh) 哒嗪酮化合物及其作为除草剂的用途
CN104854102A (zh) 吡喃酮化合物和包含吡喃酮化合物的除草剂
CN104797567A (zh) 二氢吡喃酮化合物和含有其的除草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06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