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61102A - 腋下用吸汗衬垫 - Google Patents

腋下用吸汗衬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61102A
CN101861102A CN200880116345A CN200880116345A CN101861102A CN 101861102 A CN101861102 A CN 101861102A CN 200880116345 A CN200880116345 A CN 200880116345A CN 200880116345 A CN200880116345 A CN 200880116345A CN 101861102 A CN101861102 A CN 1018611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flexing
arc
sweat pad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6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浜崎友理
三代宣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bayashi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bayashi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bayashi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bayashi Pharmaceut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61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110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41D27/12Shields or protectors
    • A41D27/13Under-arm shie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Undergarments, Swaddling Clothes, Handkerchiefs Or Underwea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衣服的贴合状态的保持性优异的腋下用吸汗衬垫。一种腋下用吸汗衬垫(1),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吸收汗的片材主体和用于与衣服贴合的粘合层,用于使弯曲变得容易的屈曲用线(13A,13B)作为第1屈曲用线(13A)和第2屈曲用线(13B)而形成,该第1屈曲用线(13A)和第2屈曲用线(13B)分别在位于作为通过该片材主体的中央部的直线的基准线(G)两侧的第1区域(Ca)和第2区域(Cb)内并向离开基准线(G)的一侧呈凸状。

Description

腋下用吸汗衬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吸收腋下的汗液而贴附在衣服内侧使用的腋下用吸汗衬垫。
背景技术
腋下用吸汗衬垫将用于吸收汗的片材主体作为表面侧叠层在衬背片材上,在衬背片材的背面侧设置有粘合层。该腋下用吸汗衬垫以粘合层沿着衣服的袖孔线弯曲,以跨越衣身一侧和衣袖一侧的方式以粘合层贴合使用,吸收来自腋下的汗液。这样的腋下用吸汗衬垫例如被记载在专利文献1和2中。
但是,在文献1中记载的腋下用吸汗衬垫是出于改善触感的目的而改良的衬垫,没有考虑保持与衣服的贴合状态。腋下用吸汗衬垫需要长时间保持与衣服的贴合状态,但由于伴随手臂的动作而在衣服的贴合处产生各种变形,所以不能充分保持贴合状态,有时产生偏移、扭歪、脱落等。在文献2中记载的腋下用吸汗衬垫通过将粘合层隔开间隔而配置来防止偏移和扭歪,但是与衣服的贴合状态的保持性尚不充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260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637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这些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与衣服的贴合状态的保持性优异的腋下用吸汗衬垫。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能够通过一种腋下用吸汗衬垫而实现,该腋下用吸汗衬垫的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吸收汗的片材主体和用于与衣服贴合的粘合层,用于使弯曲变得容易的屈曲用线形成为弧形,该弧形向离开作为通过该片材主体的中央部的直线的基准线的一侧呈凸状。
本发明涉及的腋下用吸汗衬垫具备片材主体和粘合层,用于使弯曲变得容易的屈曲用线形成为弧形,该弧形向离开作为通过该片材主体的中央部的直线的基准线的一侧呈凸状,因此,该腋下用吸汗衬垫能够采用使片材主体位于外侧、将中央部(通常是基准线附近)弯曲置于沿着衣服袖孔线的位置、跨越衣身一侧和衣袖一侧的方式贴合。穿着该衣服时,伴随手臂等身体动作的衣服变形集中在袖孔线附近,但该变形被引导到屈曲用线上,通过该屈曲用线的弯曲容易性而被吸收。结果使腋下用吸汗衬垫与衣服的贴合变得稳定,可以得到贴合状态的优异保持性。
上述屈曲用线可以设置在以在上述基准线的中央与该基准线正交的正交线上的点为中心的大小2个圆弧包围的弧形区域内,设置在以使从上述基准线的最大背离距离成为18mm的方式以上述正交线上的点为中心、以半径115mm划成的外圆弧、和以使从上述基准线的最大背离距离成为4mm的方式以上述正交线上的点为中心划成的半径280mm的内圆弧包围的弧形区域内。通过在该弧形区域内设置各屈曲用线,能够更确实地使屈曲用线符合袖孔线附近的衣服变形集中区域,从而使其与衣服的贴合变得更稳定,可以得到贴合状态更优异的保持性。
上述屈曲用线可以在位于上述基准线两侧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内作为第1屈曲用线和第2屈曲用线而形成。此时,在采用使片材主体位于外侧而弯曲、跨越衣身一侧和衣袖一侧的方式贴合时,可以使袖孔线位于2条屈曲用线之间。穿着该衣服时,伴随手臂等身体的动作的衣服变形被引导到袖孔线两侧的屈曲用线上,被该屈曲用线的弯曲容易性更好地吸收,从而使其与衣服的贴合更加稳定。另外,在穿着贴合有腋下用吸汗衬垫的衣服的状态下活动手臂时,作用在衬垫上的力被分散到2条屈曲用线上,而且,因为2条屈曲用线是分开的,所以屈曲用线之间能够相对移动而吸收变形。由此,可以得到与衣服的贴合状态的更优异的保持性。
对于上述腋下用吸汗衬垫而言,上述第1屈曲用线和第2屈曲用线分别设置在以在上述基准线的中央与该基准线正交的正交线上的点为中心的大小2个圆弧包围的弧形区域内,上述第1屈曲用线设置在以使从上述基准线的最大背离距离成为18mm的方式以上述第2区域内的上述正交线上的点为中心、以半径115mm划成的第1外圆弧、和以使从上述基准线的最大背离距离成为4mm的方式以上述第2区域内的上述正交线上的点为中心划成的半径280mm的第1内圆弧包围的第1弧形区域内;上述第2屈曲用线设置在以使从上述基准线的最大背离距离成为14mm的方式以上述第1区域内的上述正交线上的点为中心的半径115mm的第2外圆弧、和以使从上述基准线的最大背离距离成为4mm的方式以上述第1区域内的上述正交线上的点为中心的半径280mm的第2内圆弧包围的第2弧形区域内。通过在这些弧形区域内设置各屈曲用线,可以容易地使袖孔线更确实地位于在2条屈曲用线之间。另外,能够更确实地使屈曲用线符合袖孔线附近的衣服变形集中区域,与袖孔线的顺应性更良好。而且,在安装状态下运动手臂时可以充分进行对力的分散,并且可以利用屈曲用线之间的相对移动充分对变形进行吸收,从而可以得到与衣服的贴合状态更优异的保持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对于图面中的同一或同种部分,附注相同的序号而省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腋下用吸汗衬垫1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平面图,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截面图(为了进行说明而在厚度方向放大表示)。该吸汗衬垫1在衬背片材20的表面侧叠层用于吸收体液的片材主体10,在背面侧设置用于与衣服贴合的粘合层30,该粘合层被剥离片材40覆盖。片材主体10由表面层101及其内侧的吸收层102构成。在片材主体10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压纹凹部11
吸汗衬垫1在图的中央稍微上方的左右侧设置有缢缩部111,连接两侧缢缩部的直线为基准线G,在基准线G的两侧形成屈曲用线13A、13B。基准线G是作为在以下说明的屈曲用线13A、13B的配置基准所假想的线。屈曲用线13A、13B是为了使弯曲变得容易而设置的,在该例中,形成为图2中所示截面的由压纹加工产生的凹入部。此外,屈曲用线也可以通过切断片材主体10在厚度方向的一部分而形成,可以制成连续线或虚线。当形成虚线时,也可以贯通片材主体10的整个厚度形成为针眼状。
以下,说明屈曲用线13A、13B的设定位置。将片材主体10中的基准线两侧划分为第1区域RA和第2区域RB。在穿着时,第1区域RA是位于衣身一侧的部分,第2区域RB是位于衣袖一侧的部分,并使第1区域RA比第2区域RB大,以很好地对应出汗位置。
屈曲用线13A、13B形成为弧形,该弧形分别向离开基准线G的一侧呈凸状,并使第1屈曲用线13A与基准线G的背离距离大于第2屈曲用线13B与基准线G的背离距离。具体而言,第1屈曲用线13A和第2屈曲用线13B分别设定在以在基准线G的中央与该基准线G正交的正交线T上的点为中心的大小2个圆弧包围的弧形区域内。即,第1屈曲用线13A设置在以使从基准线G的最大背离距离DOa成为18mm的方式以在第2区域RB内的正交线T上的点为中心、以半径115mm划成的第1外圆弧Oa、和以使从基准线G的最大背离距离DIa成为4mm的方式以第2区域RB内的正交线T上的点为中心划成的半径280mm的第1内圆弧Ia包围的第1弧形区域Ca内。第2屈曲用线13B设置在以使从基准线G的最大背离距离DOb成为14mm的方式以在第1区域RA内的正交线T上的点为中心的半径115mm的第2外圆弧Ob、和以使从基准线G的最大距离DIb成为4mm的方式以第1区域RA内的正交线T上的点为中心的半径280mm的第2内圆弧Ib包围的第2弧形区域Cb内。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屈曲用线13A、13B通过由以下尺寸形成而位于第1弧形区域Ca和第2弧形区域Cb内。
第1屈曲用线13A
·从基准线G的最大背离距离Da:15mm
·圆弧半径:109mm
第2屈曲用线13B
·从基准线G的最大背离距离Db:8mm
·圆弧半径:166mm
其结果,对于各自的第1屈曲用线13A和第2屈曲用线13B而言,在基准线G的中央与该基准线G正交的正交线T上,第1屈曲用线13A与基准线G的背离距离比第2屈曲用线13B与基准线G的背离距离大7mm。
只要能够安装在衣服的腋下部,则吸汗衬垫的面积就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40~270cm2,更优选为55~190cm2,进一步优选为70~170cm2。第2区域RB的面积优选为10cm2~120cm2,更优选为15cm2~90cm2,进一步优选为20cm2~100cm2。第1区域RA的面积优选为30cm2~150cm2,更优选为40cm2~100cm2,进一步优选为50cm2~90cm2
腋下用吸汗衬垫可以制成为各种层结构,除图示的以外,也可以制成不设置衬背片材而在片材主体的背面直接设置粘合层的结构、在图示的层之间加入其它层的结构等,例如,在吸收层与表面层之间、以及在吸收层与衬背片材之间的一方或双方,也可以夹置包含除臭剂或香料的层。另外,片材主体除了由表面层和吸收层构成以外,也可以只由吸收层构成。对于在片材主体中使用的吸收层而言,只要是具有吸水性的层,则没有特别限制,一般可以使用在卫生巾、尿布、吸汗衬垫和卫生护垫等中使用的、例如由吸水性纸浆、吸水性聚合物等公知的吸收材料、和纺织物、编织物、无纺布或纸浆制品等构成的纤维结构物。其中,从手感(触感)好、吸水性优异且从吸收层脱落的材料少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由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构成的集积体(例如无纺布)。作为天然纤维,可以列举棉、丝、纸浆、羊毛、麻等。在这样的天然纤维中,从不易引起过敏症等接触性皮炎、不易起斑疹且吸收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不是蛋白质类成分的)棉和纸浆等纤维素类纤维。另外,作为合成纤维,可以列举尼龙纤维、聚乙烯纤维、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丙烯酸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乙烯乙酸乙烯酯纤维、聚氨酯纤维、丙烯酸纤维等。另外,也可以使用人造丝纤维、醋酸纤维、铜铵纤维等半合成纤维以及各种纤维的混纺品、混纤品。其中,从干燥感、手感和热封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乙烯乙酸乙烯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聚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等合成纤维或它们的复合纤维。作为复合纤维,可以列举聚乙烯/聚酯(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纤维、聚乙烯/聚丙烯复合纤维、乙烯乙酸乙烯酯/聚丙烯复合纤维等。这些纤维既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作为组合2种以上的例子,可以列举纤维素类纤维和复合纤维的组合等,其配合比例例如可以设为4∶6~8∶2。
构成吸收层的上述集积体的克重,从保水量和对皮肤带来的不适感的平衡的观点出发,优选设定为20~150g/m2,更优选为40~120g/m2,进一步优选为50~100g/m2。作为吸收层的厚度,优选设为0.5~40mm,以发挥上述功能。
另外,表面层柔软地与皮肤接触,并且发挥保护柔软的吸收层的作用。作为这样的表面层,可以列举由纺织物、编织物、无纺布或纸浆制品等构成的片状或膜状的纤维结构物。其中,从手感(触感)和对皮肤的刺激性、吸收性的观点出发,优选无纺布。作为构成这样的纤维结构物的纤维,可以列举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可以将它们单独或组合使用,作为具有所希望的性质的纤维结构物。作为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可以列举与作为上述吸收层的原料使用的同样的纤维。
无纺布可以由湿式抄纸法、干式抄纸法、纺粘法、熔喷法、胶乳树脂粘合法、溶剂粘合法、针脚式接合法、针刺法、水刺法、热轧法、热风法、气流成网法等方法制造。其中,优选水刺法、热轧法、热风法、气流成网法、针刺法、纺粘法等方法,采用这些方法可获得良好的手感,而且由于不使用粘合剂和溶剂,所以可以提高对皮肤的安全性。
另外,在表面层中所使用的上述纤维结构物的克重,从体液透过性和减轻对皮肤带来的不适感的平衡的观点出发,优选设定为10~60g/m2,更优选为10~50g/m2,进一步优选为10~30g/m2。作为表面层的厚度,优选设为0.1~20mm,以发挥上述功能。
贴合表面层和吸收层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由水溶性粘合剂(例如丙烯酸类水溶性粘合剂)和非水溶性粘合剂(例如橡胶类热熔胶、烯烃类热熔胶)等粘合剂粘合。
另外,衬背片材是防止在吸收层中吸收的汗向外部流出的片材。衬背片材的材质优选使用聚乙烯,但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适当的材质,例如,也可以使用聚酯、聚乙烯醇、聚丙烯、尼龙、赛璐玢、维尼纶、氯乙烯等。另外,如果在这些材质中混炼碳酸钙粉末等无机物后进行双轴拉伸,则可以使水蒸汽(空气)透过而不使汗等体液(汗)透过地,因此能够减轻由闷热气体等导致的不适感,另外,如果在不使用碳酸钙等无机物的情况下进行进行单轴拉伸,则即使在大量出汗时也可以确实地防正汗水向衣服渗透,所以,优选根据使用状况分别区分使用。
另外,从防止吸收层所吸收的汗向外部流出和不损害腋下用吸汗衬垫整体柔软性的平衡的观点出发,衬背片材的克重优选设定为2~10g/m2,更优选为4~10g/m2,进一步优选为5~10g/m2
此外,作为衬背片材的厚度,从不使吸收的体液透过、并且在穿着时不易感觉不适的观点出发,优选设定为10~70μm。
粘合层的材质只要可以贴合在衣服等上,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水溶性粘合剂(例如丙烯酸类水溶性粘合剂)和非水溶性粘合剂(例如橡胶类热熔胶、烯烃类热熔胶)等粘合剂。其中,从对衣服的粘附力比其它粘合剂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非水溶性粘合剂,更优选橡胶类热熔胶。如果使用橡胶类热熔胶,则容易顺应于粘合部位,因此不约束衣服的伸展(能够减轻生硬感)。
剥离片材是以可剥离的方式附着于粘合层的片材,在塑料膜、纤维制片材、纸等上涂布剥离剂而成,将剥离剂一侧贴合在粘合层上。
图1和图2中所示的吸汗衬垫1主要贴合在带袖衣服上使用。在使用时,从吸汗衬垫1上将剥离片材40剥离,在中央部(通常在基准线附近)弯曲,如图3所示那样使屈曲用线13A、13B沿着衣服里面侧的袖孔线T1,由粘合层30贴合在衣服的腋下部。此时,使第1区域RA位于衣身T2一侧,使第2区域RB位于衣袖T3一侧。由于第1区域RA的尺寸大于第2区域RB,因此,通过采用这样的位置,能够使之适当地接近出汗位置。穿着该衣服时,伴随手臂等身体动作的衣服变形集中在袖孔线T1附近,但该变形被引导到屈曲用线13A、13B上,通过该屈曲用线的弯曲容易性而被吸收,与衣服的贴合状态稳定。另外,在穿着贴合有腋下用吸汗衬垫的衣服的状态下活动手臂时,作用在衬垫上的力被分散到2条屈曲用线13A、13B上,并且由于2条屈曲用线是分开的,所以,屈曲用线之间可以相对移动而吸收变形。因此,可以得到与衣服的贴合状态的优异保持性。
屈曲用线13A、13B可以制成能够得到上述效果的各种形态。图4是例示屈曲用线13A、13B的形态的图,(a)是在1条屈曲用线的位置上曲率不同的线(曲率半径随着逐渐靠近端部而变小),(b)是由弯折的直线形成的线。另外,如(c)、(d)所示,如果作为整体是向离开基准线G的一侧呈凸状的弧形,则也可以是包含小的凹凸和弯弯曲曲的线。还可以如(e)那样为断续延伸的线,也可以如(f)那样通过排列点而形成。
另外,除了屈曲用线13A、13B以外,也可以加入其它屈曲用线,例如,在图1的例子中,在基准线G的位置也可以设置屈曲用线。
图5和图6表示在与图1所示的同样的片材主体10中,仅在一侧区域设置屈曲用线的实施方式,在图5的例子中,在第1区域RA中设置有屈曲用线13A,在图6的例子中,在第2区域RB中设置有屈曲用线13B。如图示的例子所示,当将安装在衣身一侧的第1区域10A、安装在衣袖一侧的第2区域10B制成相互区别的形状时,优选在图1的例子中所述的第1弧形区域Ca和第2弧形区域Cb的范围内分别形成屈曲用线13A、13B。
另一方面,吸汗衬垫也制成为使第1区域RA和第2区域RB的形状相同等使衣身一侧和衣袖一侧没有区别的形状。此时,优选将屈曲用线设置在作为第1弧形区域所表示的范围内。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和图示例的限定,可以有各种变形。压纹凹部11可以制成各种形状,也可以省略。腋下用吸汗衬垫的层结构除了图示的以外,也可以制成在上述的层之间加入其它层的结构、在片材主体的背面直接设置粘合层的结构等。对各图示例的说明和变更方式也可以适用于其它的图示例。
[性能试验]
试验设置在腋下用吸汗衬垫中的屈曲用线与和衣服的贴合状态的保持性的关系。
(1)在试验中使用的腋下用吸汗衬垫的规格如下。
(i)外形:是图1所示的形状,基准线T方向的尺寸是120mm,垂直于基准线T方向的尺寸是115mm。
(ii)层构成
·片材主体的表面层:聚烯烃、聚酯类纤维无纺布,厚度0.5mm
·片材主体的吸收层:纸浆、聚烯烃、聚酯类纤维无纺布,厚度0.8mm
·衬背片材:聚乙烯制片材,厚度0.05mm
·在片材主体上,采用图1所示的形状和配置利用热压设置压纹凹部。其中,上述各层的厚度使用株式会社尾崎制作所生产的PEACOCK千分表“DG-205”,在7g/cm2负荷下测定。
(iii)屈曲用线
·带有屈曲用线的腋下用吸汗衬垫(实施例)
采用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屈曲用线13A、13B同样的位置和形状,通过利用热压的压纹加工形成屈曲用线。
·没有屈曲用线的腋下用吸汗衬垫(比较例)
不形成屈曲用线,其它规格与带有上述屈曲用线的腋下用吸汗衬垫相同。
(2)试验方法
在早晨(上午9时)穿着带袖的罩衫时,在左右腋下部分别贴合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腋下用吸汗衬垫,进行日常活动后,在傍晚(下午5时)评价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腋下用吸汗衬垫与罩衫的贴合状态以及衬垫的弯曲或折绉情况。评价是在对无纺布的手感评价熟练的4名被实验者中进行的。
(3)试验结果
上述试验的结果确认了比较例的腋下用吸汗衬垫不能与罩衫保持贴合状态,从一部分罩衫中脱落。另外,可以确认比较例的腋下用吸汗衬垫在第1区域和第2区域中有弯曲和折绉。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腋下用吸汗衬垫在全部被实验者中保持与罩衫的贴合状态,确认没有从罩衫中脱落。另外,在实施例的腋下用吸汗衬垫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中,确认没有显著的弯曲和折绉。
该试验结果明确,实施例的腋下用吸汗衬垫将伴随手臂等身体动作的衣服变形吸收到屈曲用线上,结果使实施例的腋下用吸汗衬垫在与衣服的贴合状态的保持性中处于优越地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腋下用吸汗衬垫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截面图,为了进行说明而在厚度方向放大。
图3是图1所示的腋下用吸汗衬垫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4是例示屈曲用线的各种形态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腋下用吸汗衬垫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腋下用吸汗衬垫的又一个其它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符号说明
1...腋下用吸汗衬垫、10...片材主体、30...粘合层、13A...第1屈曲用线、13B...第2屈曲用线、RA...第1区域、RB...第2区域、G...基准线、T...正交线、Ca...第1弧形区域、Cb...第2弧形区域。

Claims (4)

1.一种腋下用吸汗衬垫,其特征在于:
具备用于吸收汗的片材主体和用于与衣服贴合的粘合层,用于使弯曲变得容易的屈曲用线形成为弧形,该弧形向离开作为通过该片材主体的中央部的直线的基准线的一侧呈凸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腋下用吸汗衬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屈曲用线设置在以在所述基准线的中央与该基准线正交的正交线上的点为中心的大小2个圆弧包围的弧形区域内,设置在以使从所述基准线的最大背离距离成为18mm的方式以所述正交线上的点为中心、以半径115mm划成的外圆弧、和以使从所述基准线的最大背离距离成为4mm的方式以所述正交线上的点为中心划成的半径280mm的内圆弧包围的弧形区域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腋下用吸汗衬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屈曲用线作为第1屈曲用线和第2屈曲用线而形成,该第1屈曲用线和第2屈曲用线分别在位于所述基准线两侧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内并向离开所述基准线的一侧呈凸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腋下用吸汗衬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屈曲用线和第2屈曲用线分别设置在以在所述基准线的中央与该基准线正交的正交线上的点为中心的大小2个圆弧包围的弧形区域内,
所述第1屈曲用线设置在以使从所述基准线的最大背离距离成为18mm的方式以所述第2区域内的所述正交线上的点为中心、以半径115mm划成的第1外圆弧、和以使从所述基准线的最大背离距离成为4mm的方式以所述第2区域内的所述正交线上的点为中心划成的半径280mm的第1内圆弧包围的第1弧形区域内;
所述第2屈曲用线设置在以使从所述基准线的最大背离距离成为14mm的方式以所述第1区域内的所述正交线上的点为中心的半径115mm的第2外圆弧、和以使从所述基准线的最大背离距离成为4mm的方式以所述第1区域内的所述正交线上的点为中心的半径280mm的第2内圆弧包围的第2弧形区域内。
CN200880116345A 2007-11-16 2008-11-11 腋下用吸汗衬垫 Withdrawn CN1018611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98717 2007-11-16
JP2007298717A JP5791220B2 (ja) 2007-11-16 2007-11-16 脇用汗取りパッド
PCT/JP2008/070526 WO2009063879A1 (ja) 2007-11-16 2008-11-11 脇用汗取りパッ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1102A true CN101861102A (zh) 2010-10-13

Family

ID=40638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6345A Withdrawn CN101861102A (zh) 2007-11-16 2008-11-11 腋下用吸汗衬垫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791220B2 (zh)
CN (1) CN101861102A (zh)
MY (1) MY153525A (zh)
WO (1) WO20090638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24694B2 (ja) * 2013-09-30 2018-05-16 小林製薬株式会社 脇用汗取りシート
JP6479446B2 (ja) * 2014-12-05 2019-03-06 小林製薬株式会社 脇用汗取りシ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54816U (zh) * 1984-09-17 1986-04-12
JPH01260001A (ja) * 1988-04-08 1989-10-17 Jiekusu Kk 腋下用汗取りパッド
JPH0311017U (zh) * 1989-06-16 1991-02-0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53525A (en) 2015-02-27
WO2009063879A1 (ja) 2009-05-22
JP5791220B2 (ja) 2015-10-07
JP2009121000A (ja) 2009-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1103A (zh) 腋下用吸汗衬垫和体液吸收用具
CN201752454U (zh) 一次性尿布
US10413456B2 (en) Absorbent body and absorbent article containing said absorbent body
CN101495076B (zh) 吸收性物品
JP5075615B2 (ja) 吸収性物品
JP5199953B2 (ja) 化粧料含浸用皮膚被覆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フェイスマスク
JP4939026B2 (ja) 吸収性物品
KR20060033032A (ko) 일회용 기저귀
CN109475453A (zh) 吸收性物品
JPWO2002094153A1 (ja) 陰唇間パッド
KR20150117113A (ko) 다층 구조의 부직포 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부직포 마스크
JP4712533B2 (ja) 吸収性物品
TWI458471B (zh) Armpit sweat pad
WO2020045484A1 (ja) 脇用汗取りパッド
CN103124814A (zh) 积层不织布及其制品
WO2018193987A1 (ja) 被覆用品
CN101861102A (zh) 腋下用吸汗衬垫
CN101453974B (zh) 吸收性物品
CN108348373A (zh) 吸收性物品
JP6479446B2 (ja) 脇用汗取りシート
JP5916784B2 (ja) 脇用汗取りパッド
JP2021020009A (ja) 吸収性物品
JP7301568B2 (ja) 脇用汗取りパッド
JP3657052B2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BR112019007411B1 (pt) Sistema de artigo absorvente autoportan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4865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04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1013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4865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