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59094A - 模拟式电子时钟 - Google Patents

模拟式电子时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59094A
CN101859094A CN201010155856A CN201010155856A CN101859094A CN 101859094 A CN101859094 A CN 101859094A CN 201010155856 A CN201010155856 A CN 201010155856A CN 201010155856 A CN201010155856 A CN 201010155856A CN 101859094 A CN101859094 A CN 1018590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iming
pulse
time code
cod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55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59094B (zh
Inventor
梶谷治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59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90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590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90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RRADIO-CONTROLLED TIME-PIECES
    • G04R20/00Setting the time according to the time information carried or implied by the radio signal
    • G04R20/08Setting the time according to the time information carried or implied by the radio signal the radio signal being broadcast from a long-wave call sign, e.g. DCF77, JJY40, JJY60, MSF60 or WWVB
    • G04R20/10Tuning or receiving; Circuits therefor

Abstract

一种模拟式电子时钟,具备显示时刻的多个指针;电驱动所述指针的驱动部;接收并解调包含时间代码信号的电波的接收部;以及从所述接收部解调后的时间代码信号中,判断通过所述驱动部的驱动在所述时间代码信号中混入的走针噪音,检测该时间代码信号的秒同步点的秒同步点决定部。

Description

模拟式电子时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指针来显示时刻,并且具有标准电波的接收功能的模拟式电子时钟。
背景技术
在具有模拟显示部的电波时钟中,在驱动使指针转动的电动机时,有时在标准电波的接收信号中混入了噪音。特别是在标准电波的电波强度较弱时,出现大的走针(hand driving)噪音。
因此,在现有的具有模拟显示部的电波时钟中进行了如下的控制:在接收标准电波时使指针的驱动停止,或者把指针的驱动定时位移到在开始接收标准电波时不会对电波接收造成不良影响的定时。此外,在日本专利第3576079号中,公开了在检测电波信号中的秒信号时,使电动机的驱动定时分散在非1秒的周期中的技术。
一般地,为了接收标准电波取得时间代码,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因此,如上述的电波时钟那样,在接收电波的过程中停止走针,在该期间里用户无法确认时刻的分位或秒位的值。
此外,虽然以不对电波接收造成不良影响的方式进行位移指针的驱动定时的控制,但在开始接收电波时走针定时频繁地位移使用户感到不协调,或者在标准电波的电波强度较弱时无法进行正确的时间代码的判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需停止走针处理以及无需使走针定时频繁地变化,可以接收正确的时间代码的模拟式电子时钟。
该发明的优选的方式之一是一种模拟式电子时钟,其特征为:具有显示时刻的多个指针;电驱动所述指针的驱动部;接收并解调包含时间代码信号的电波的接收部;从所述接收部解调后的时间代码信号中,判断通过所述驱动部的驱动在所述时间代码信号中混入的走针噪音,检测该时钟代码信号的秒同步点的秒同步决定部。
此外,该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是一种模拟式电子时钟,其特征为:具有显示时刻的多个指针;电驱动所述指针的驱动部;接收并解调包含时间代码信号的电波的接收部;输入解调后的所述时间代码信号,并且具有基于该时间代码信号的上升输入的中断功能以及基于下降输入的中断功能的控制部;如果转移到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脉冲检测处理,则使所述控制部的所述上升输入的中断功能有效的第一中断控制部;通过所述上升输入的中断功能,检测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上升定时的第一定时检测部;根据该第一定时检测部检测出的上升的脉冲宽度,判断该上升是否为瞬间的噪音的噪音判断部;通过所述第一定时检测部进行定时检测,如果由所述噪音判断部判断为不是瞬间的噪音,则使所述控制部的所述下降输入的中断功能有效的第二中断控制部;通过所述第一定时检测部进行定时检测,如果通过所述噪音判断部判断为不是瞬间的噪音,则开始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上升脉冲宽度的时间计数的计时部;通过所述下降输入的中断功能,检测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下降定时的第二定时检测部;在所述第二定时检测部的检测时,比较所述计时部的计数值是否超过了预定的第一时间宽度的比较部;如果由该比较部判断为超过了所述第一时间宽度,则把所述第二定时检测部的检测定时作为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秒同步点的候补,开始测量从该秒同步点的候补的定时到下一个取得的所述秒同步点的候补的定时的时间的秒同步计时部;根据该秒同步计时部的测量值判定所述秒同步点的候补的真伪的秒同步判定部;把通过该秒同步判定部判定为真的候补决定为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秒同步点的秒同步决定部,把通过所述比较部进行比较的所述第一时间宽度设定为比通过所述驱动部的驱动在所述时间代码信号中混入的走针噪音的时间宽度长,并且比没有噪音的理想的所述时间代码信号中包含的最小的上升脉冲的时间宽度短的值。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模拟式电子时钟的全部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标准电波的脉冲信号以及从接收电路中输出的TCO信号的波形图。
图3是表示由控制电路执行的标准电波的接收处理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图4是用于说明秒同步点检测处理的处理内容的时序图,(a)表示理想的TCO信号,(b)表示SEC信号,(c)表示走针脉冲,(d)表示实际的TCO信号。
图5是说明在秒同步点之前混入了走针噪音时的处理内容的时序图。
图6是说明在秒同步点里走针噪音重叠时的秒同步点检测处理的处理内容的时序图。
图7是说明在秒同步点里走针噪音重叠时的秒同步点检测处理的处理内容的变形例的时序图。
图8是表示在图3的步骤S1中执行的秒同步点检测处理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图9是通过SEC信号的输入而执行的SEC中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在SEC信号结束时执行的SEC中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说明在分同步点检测处理中,SEC信号位于从秒同步点开始360ms以上时间之后时的P信号的判断方法的时序图,其中(a)表示本来的TCO信号,(b)表示SEC信号,(c)表示秒同步点,(d)表示TCO信号。
图12是说明在分同步点检测处理中,SEC信号位于从秒同步点开始360ms时刻之前时的P信号的判断方法的时序图,(a)表示本来的TCO信号,(b)表示SEC信号,(c)表示秒同步点,(d)表示TCO信号。
图13是表示在图3的步骤S2中执行的分同步点检测处理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图14A~图14E表示可以应用本实施方式的秒同步点检测处理的世界的标准电波的脉冲波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模拟式电子时钟的全体结构的方框图。
该实施方式的模拟式电子时钟1在文字表盘上使多个指针2~4转动来显示时刻,具有秒针2、分针3、时针4、由多个齿轮构成,传递电动机的运动使指针2~4转动的齿轮组机构11、作为使时针4以及分针3转动的驱动部的步进电动机41、作为每秒使指针2转动一步的驱动部的步进电动机42、作为进行时钟全体控制的控制部的控制电路45、存储控制电路45执行的控制程序或控制数据的ROM(Random Only Memory)46、对控制电路45提供作业用存储器空间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47、作为经由天线AN1接收包含时间代码信号的标准电波,再生TCO(时间代码输出)信号的接收部的接收电路52;为了计时生成恒定频率的信号的振荡电路48以及分频电路49;对恒定的频率的信号进行计数,来对时刻进行计数的计时电路50;以及从外部输入操作指令的操作部53等。
在图2中表示波形图,该波形图表示由接收电路52接收的标准电波的脉冲信号(a)和从接收电路52输出的TCO信号(b)。
由接收电路52接收的标准电波是通过按照规定的格式排列的时间代码对载波例如进行了振幅调制而形成的电波信号。时间代码是在1帧中配置了多个脉冲宽度或脉冲图形不同的多个种类的脉冲信号的时间代码,如图2(a)所示,例如按照规定的格式排列了由500ms的高电平脉冲构成的1信号、由800ms的高电平脉冲构成的0信号、以及由200ms的高电平脉冲构成的P信号。0信号表示数据值“0”,1信号表示数据值“1”,P信号是表示时间代码的帧位置的位置标志(position maker)。在该实施方式中,把表示帧开始点的M信号(标志脉冲(maker pulse))也称为P信号。对1秒钟配置1个脉冲信号,通过连续的60个脉冲信号构成1帧的时间代码。在日本的标准电波中,通过各个脉冲信号的上升定时表示秒同步点(每秒的0.0秒点),通过1帧的开始点表示分同步点(每分的零秒点)。P信号被配置在时间代码的1帧的起始端,并且,分别配置在将1帧划分为6份的各个子帧的终端。因此,如果连续两个P信号,则后续的P信号的起始点成为分同步点。
接收电路52检测上述的标准电波,对把图2(a)脉冲信号的振幅电平高时设为低电平的主动低(active low)的TCO(时间代码输出)信号,和把图2(a)脉冲信号的振甫电平低时设为高电平的主动低(active low)的TCO(时间代码输出)信号进行再生输出。
计时电路50对来自分频电路49的周期信号进行计数,来进行日期时间的计数。从计时电路50以1秒为周期向控制电路45输出SEC信号。此外,可以通过控制电路45读出计时电路50的计时数据,或者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改写计时电路50的计时数据。
控制电路45通常与来自计时电路50的SEC信号同步地使秒针2用步进电动机42进行步进驱动,来使秒针2转动。此外,对于每次输入多次的SEC信号,使时分用步进电动机41进行步进驱动,使分针3以及时针4转动。通过这样的指针2~4的驱动控制,显示时刻。
此外,控制电路45在具有来自操作部53的规定的操作输入时,或者在计时电路50的计时数据成为表示规定时刻的值时,执行ROM46中的接收处理程序,执行标准电波的接收处理以及计时电路50的时刻的修正处理。
此外,控制电路45分别具有基于来自计时电路50的SEC信号的输入的中断功能;基于TCO信号的上升输入的中断功能;基于TCO信号的下降输入的中断功能、以及基于由内部计时器进行的秒同步点的计时计数的中断功能。
(接收处理)
然后,说明由控制电路45执行的标准电波的接收处理。
图3是表示由控制电路执行的标准电波的接收处理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当开始接收处理时,首先,控制电路45进行从接收电路52的TCO信号中检测秒同步点(每秒的0.0秒点)的处理(步骤S1),然后,进行从TCO信号检测分同步点(每分的零秒点)的处理(步骤S2)。当在秒同步点检测处理中没有正确地检测出秒同步点而错误结束时,从步骤S 1的秒同步点的检测处理重新开始。通过执行上述的秒同步点检测处理以及执行分同步点检测处理的控制电路,构成秒同步决定部和分同步决定部。
在该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进行在上述的秒同步点检测处理和分同步点检测处理之间,不停止秒针2的每秒的步进驱动,此外,也不进行频繁地变更秒针2的步进驱动的控制。关于秒同步点检测处理和分同步点检测处理,将在后面进行详细叙述。
如果检测到秒同步点和分同步点,则接着控制电路45从TCO信号进行时间代码的1帧的符号的读入以及奇偶检查(步骤S3)。因为在时间代码中附加了奇偶比特,所以可以检查读入的符号是否没有错误。
如果读入1帧的时间代码进行了奇偶检查,则接着判读该时间代码得到时刻信息。然后,与在计时电路50中计时的时刻(基本时间时刻)(步骤S4)。然后,如果该比较结果一致,则跳到步骤S9的时刻更新处理,如果不一致则转移到步骤S5。
在转移到步骤S5时,再次从TCO信号进行时间代码的1帧的符号的读入以及奇偶检查(步骤S5),与上次读入的时间代码进行帧比较判断是否成为加上1分后的时刻信息(步骤S6)。然后,重复进行两次这样的处理(步骤S7、S8)。然后,如果全部正常则转移到步骤S9的时刻更新处理。
在通过上述步骤S3、S5、S7的奇偶检查在时间代码中检查到错误时,或者在通过步骤S6、S8的帧比较检测到异常时,返回步骤S1从最初开始重新进行处理。
如果正常地进行了时间代码的符号的读入然后转移到步骤S9,则根据时间代码的时刻信息修正计时电路50的计时数据。例如,修正日期或时分的值,并且进行使SEC信号的发生定时与在步骤S1中检测出的秒同步点一致的修正。然后,结束该接收处理。
(秒同步点检测处理)
然后,说明在接收处理(图3)的步骤S1中执行的秒同步点检测处理。
图4表示说明秒同步点检测处理的处理内容的时序图。图4(a)表示理想的TCO信号,(b)表示SEC信号,(c)表示走针脉冲,(d)表示TCO信号。
在秒同步点检测处理中,控制电路45检测本来的TCO信号的下降定时,来作为秒同步点t0。但是,如图4(d)所示,在实际的TCO信号中由于外来噪音混入了瞬间的噪音n1,或者由于每1秒的走针处理混入了比较大的走针噪音n2。在根据从计时电路50输出的SEC信号,控制电路45对步进电动机41、42输出走针脉冲,步进电动机41、42转动,在稳定地停止之前的走针处理期间产生该走针噪音n2。
并且,不仅在TCO信号的低电平期间混入了该该走针噪音n2,还可能在标准电波的电场强度比较弱时在TCO信号的高电平区间中混入该走针噪音n2。在低电平区间中混入的该走针噪音n2对应步进电动机41、42的功率,或者对应步进电动机41、42与天线AN1的距离,或者对应标准电波的电场强度等,大小发生变化,最大例如成为80ms左右。
因此,在该实施方式的秒同步点检测处理中,通过控制电路45的控制处理,根据脉冲长度区别瞬间的噪音n1、走针噪音n2、本来的TCO信号的高电平脉冲、以及它们的脉冲,由此排除噪音n1、n2的影响,来进行秒同步点t0的检测。
首先,如图4的第二区间SEG2和第三区间SEG3所示,说明在TCO信号的低电平区间中混入走针噪音n2时的处理动作。此时,控制电路45测量TCO信号的高电平脉冲的脉冲宽度,识别该脉冲是瞬间的噪音n1,还是走针噪音n2,或者是本来的TCO信号的脉冲。具体地说,控制电路45在开始检测脉冲时,设置TCO信号的上升输入的中断,成为中断等待的状态。然后,如果具有上升输入的中断,则继续确认该高电平脉冲是否超过了瞬间脉冲n1的脉冲宽度(例如10ms)。由此,判断瞬间噪音n1。
然后,如果超过了瞬间的噪音n1的脉冲宽度,则通过内部计数器开始时间B(参照图4(d))的测定,并且设置TCO信号的下降输入的中断,成为中断等待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如果具有TCO信号的下降输入的中断,则停止内部计数器来测定时间B。通过在此测定到的时间B,表示TCO信号的高电平脉冲的脉冲宽度。时间B的测定开始比TCO信号的上升输入晚10ms,但该10ms是可以忽视的级别,此外,因为始终产生该10ms的延迟,所以可以对时间B加上晚的10ms,作脉冲宽度来进行处理。
如果根据时间B测定出TCO信号的脉冲宽度,则控制电路45将该时间B的值与作为判断假设的走针噪音n2的最大脉冲宽度(例如80ms)、和本来的TCO信号的最小的高电平脉冲宽度(例如0信号的200ms)的第一时间宽度的脉冲宽度阈值(例如125ms)进行比较。然后,如果为该脉冲宽度阈值以下则判断为走针噪音n2,如果是脉冲宽度阈值以上则判断为本来的TCO信号的高电平脉冲。
然后,如果判断为本来的TCO信号的高电平脉冲,则将其下降的定时作为秒同步点t0的候补,例如,三次同样地取得秒同步点t0的候补,如果它们的间隔几乎为1秒间隔(例如1秒±50ms),则将其决定为秒同步点t0。
然后,如图4的第一区间SEG1所示,说明在TCO信号的高电平区间中混入了走针噪音n2时的处理动作的。在控制电路45中,根据SEC信号的输入进行走针处理,所以可以某种程度地预测走针噪音的混入定时。因此,在控制电路45中,为了忽视在高电平区间混入的走针噪音n2,在走针处理期间禁止TCO信号的至少下降输入的中断。在该实施方式中,因为SEC信号的脉冲宽度与走针处理期间几乎相同,所以在SEC信号为高电平的期间禁止TCO信号的下降输入的中断。
此外,因为在高电平区间中混入的走针噪音n2,其低电平脉冲宽度比较小,所以在基于SEC信号的中断禁止的期间H里收容走针噪音n2。
通过进行这样的中断禁止的处理,在控制电路45对TCO信号的下降输入的中断进行待机的状态下,即使在中断禁止的期间H存在TCO信号的下降,如果在超出中断禁止的期间H时TCO信号成为高电平,则不会产生TCO信号的下降输入的中断。另一方面,如果在超出中断禁止的区间H时TCO信号成为低电平,则在该超出的定时,产生TCO信号下降输入的中断。
通过这样的中断禁止的处理,如图4的第一区间SEG1所示,当在TCO信号的高电平区间中混入了走针噪音n2时,该走针噪音n2不会对时间B的测定造成影响,通过时间B可以测定本来的TCO信号的高电平脉冲的脉冲宽度。然后,通过该时间B的测定值,判断本来的TCO信号的高电平脉冲,作为秒同步点t0的候补取得其下降的定时。
在图5和图6中表示时序图,该时序图说明在秒同步点检测处理中,在秒同步点的附近混入了走针噪音n2时的处理内容。图5和图6(a)表示SEC信号,(b)表示走针脉冲,(c)表示TCO信号,(d)表示确定的秒同步点,(e)表示理想的TCO信号。
在上述的TCO信号的高电平区间中混入走针噪音n2时的处理,如图5所示,即使在紧靠TCO信号(图5(e))的高电平脉冲末端前混入了走针噪音n2时,也同样地作用。即,控制电路45在产生TCO信号的上升输入的中断,开始了时间B的测定后,成为TCO信号的下降输入的中断等待的状态,但在混入了走针噪音n2时,通过基于SEC信号的中断禁止的处理,不会由于走针噪音n2的下降而产生中断。并且,在超出了中断禁止期间H时TCO信号成为高电平,,所以在超出期间H的定时里部也不产生中断。
因此,不会对走针噪音n2的下降造成影响,在本来的TCO信号的下降输入的中断产生之前,持续进行通过TCO信号的上升中断而开始的时间B的测定,时间B的测定值超过脉冲宽度阈值(125ms)。由此,作为秒同步点t0的候补,可以取得该下降的定时。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在基于SEC信号的走针处理期间与本来的秒同步点t00重叠时,如下进行作用。此时,由于走针噪音,本来的TCO信号的终端波形塌陷,下降沿偏移到前方。但是,因为通过SEC信号设定了中断禁止的期间H,所以TCO信号的下降输入的中断成为超出禁止期间H的定时。因此,在超出中断禁止期间H之前,持续进行通过TCO信号的上升输入的中断而开始的时间B的测定。由此,时间B的测定值超过了脉冲宽度阈值(125ms),识别本来的TCO信号的高电平脉冲。
但是,因为由于上述的中断禁止,中断的发生定时延迟,所以通过控制电路45检测到的秒同步点t0成为与本来的秒同步点t00相比稍微延迟的定时。但是,成为中断禁止的走针处理的期间H为数10ms等并非那么长,所以该秒同步点t0的大小成为可以忽视的级别。日本的标准电波最小脉冲也为200ms等,脉冲宽度长,所以上述的秒同步点t0的延迟可以为允许误差。
在图7中表示时序图,该时序图说明在秒同步点检测处理中,在秒同步点里重叠走针噪音时的处理内容的变形例。该图(a)表示SEC信号,(b)表示走针脉冲,(c)表示TCO信号,(d)表示确定的秒同步点,(e)表示理想的TCO信号。
如图7所示,在超出中断禁止的期间H的定时里产生TCO信号的下降输入的中断,在时间B的测定值超过了脉冲阈值(125ms)时,作为秒同步点的候补,可以应用修正成与该下降输入的中断定时相比在规定时间之前的时刻t01。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当在本来的秒同步点t00里重叠走针处理期间时,可以减小进行检测的秒同步点t01的误差。
此外,可以在图3的标准电波的接收处理或步骤S1的秒同步点检测处理中产生了多次错误的情况下,执行产生包含图7的修正处理的秒同步点的检测方法。或者,因为如此在本来的秒同步点t0,走针处理期间重叠的事态发生的概率低,所以可以在产生多次错误时,例如使走针定时位移0.5秒,再次进行秒同步点检测处理。
然后,说明上述的秒同步点检测处理的控制顺序。
图8表示由控制电路45执行的秒同步点检测处理的流程图。当转移到秒同步点检测处理时,控制电路45首先在初始化处理(步骤S11)后,使接收电路52工作来开始电波接收(步骤S12)。然后,置为TCO信号的上升输入的中断等待的状态(步骤S13:第一中断控制部、第一定时检测部)。在该状态下,如果有TCO信号的上升输入而产生了中断,则转移到下一步骤,对中断次数进行计数(步骤S14)。该中断次数的计数用于判断噪音数变得过大的情况。
然后,控制电路45开始时间A的测定,并且监视TCO信号,来判断高电平脉冲的期间是否成为识别瞬间的噪音的噪音阈值(10ms)以上(步骤S15:噪音判断部)。然后,如果为否,则可以判断该上升中断是由瞬间的噪音引起的,向NO一侧分支,暂时判断中断次数的计数值是否成为最大值(步骤S16),如果没有成为最大值,返回步骤S13。另一方面,如果成为最大值,判断为噪音过大,例如在经过一定期间后从最初的步骤S11重新开始。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5的判断处理中时间A的测定值超过了噪音阈值(10ms)时,可以判断为不是瞬间的噪音,首先,为了测定脉冲宽度,开始时间B的测定(步骤S17:计时部)。并且,为了检测脉冲的下降,置为TCO信号的下降输入的中断等待的状态。(步骤S18:第二中断控制部、第二定时检测部)。然后,如果有TCO信号的下降输入而发生了中断,则首先对中断次数进行计数(步骤S19),然后确认在步骤S17中开始测定的时间B,判断该时间B的值是否超过了识别走针噪音n2和TCO信号的最小脉冲的脉冲宽度阈值(125ms)(步骤S20:比较部)。
即,在该步骤S20中测定TCO信号的高电平脉冲的脉冲宽度,判断是走针噪音n2还是TCO信号的本来的脉冲。
结果,如果没有超过脉冲宽度阈值(125ms),因为可以判断是走针噪音n2,所以转移到S16。另一方面,如果超过脉冲宽度阈值(125ms),则可以判断为是TCO信号的本来的脉冲,当前时刻为秒同步点t0的候补,所以转移到下一步骤S21。
从步骤S21开始的处理是三次取得秒同步点t0的候补,用于确认是否没有错误的处理。即,如果转移到步骤S21,首先判断时间C的测定是否已经开始(步骤S21)。该时间C的测定处理是测定秒同步点t0的各候补之间的时间的处理。然后,如果为第一次取得秒同步点t0的候补,则因为时间C的测定还未开始,所以分支到NO一侧,开始时间C的测定(步骤S22)。然后,进行中断次数计数的初始化(步骤S23),再次返回到步骤S13。
另一方面,在步骤S21的判断处理中,如果是第二次或者第三次取得秒同步点t0的候补,因为时间C的测定已经开始,所以转移到YES一侧,首先,取得时间C的值(时间C的测定)(步骤S24:秒同步计时部),如果是第一次或者第二次测定该时间C(步骤S25),则判断该时间C是否为秒同步点的正常的间隔(例如1秒±50ms)(步骤S26:秒同步判定部)。结果,如果是秒同步点的正常的间隔,因为可以判断为在取得的秒同步点的候补在当前时刻没有异常,所以再次返回到步骤S22。另一方面,如果不是秒同步点的正常的间隔,则可以判断为进行了错误的秒同步点的检测,所以返回步骤S11从最初重新开始进行处理。
然后,如果随后在步骤S26的1秒判定中为正常结果,并且成为第三次取得秒同步点t0的候补时,在步骤S25的判断处理中转移到NO一侧。然后,进行第三次的1秒判定(步骤S27),如果为正常结果,则将当前时刻(步骤S 18的下降中断的发生时刻)确定为秒同步点t0(步骤S28)。即,例如,使控制电路45的进行1秒周期的计时处理的内部计数器(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复位,使其计时周期的起始点与t0一致。
在图9和图10中表示在秒同步点检测处理中,根据SEC信号的输入执行的SEC终端处理和SEC终端结束处理的流程图。
在上述的秒同步点检测处理时,如图9、图10所示,控制电路45至少在SEC信号的上升过程中禁止发生TCO信号的下降输入的中断(步骤S31:中断禁止部)。此外,如果SEC信号成为低电平,解除该禁止(步骤S32:中断禁止部)。此外,该中断禁止的解除,可以通过软件处理进行,还可以通过控制电路45的硬件处理来进行。
通过这样的中断禁止的控制,如图4的第一区间SEG1和图5以及图6所示,在TCO信号的高电平区间中混入了走针噪音n2时,也可以区别本来的TCO信号的脉冲和走针噪音n2,来检测秒同步点t0。
(分同步点检测处理)
然后,说明在接收处理(同3)的步骤S2中执行的分同步点检测处理。
在图11和图12中表示时序图,该时序图说明分同步点检测处理中的P信号的判断方法。图11表示SEC信号位于从秒同步点开始靠后360ms的时刻时的图,图12表示SEC信号位于从秒同步点开始靠前360ms的时刻时的图。
通过多次检查时间代码信号中的P信号,来进行分同步点检测处理。如图11、图12所示,测定从秒同步点开始到TCO信号的上升时刻的时间D1、D2、D3…,使用该时间D1、D2、D3…的测定值进行P信号的检测。
如果是没有噪音的理想的TCO信号,则假设该测定时间D1、D2、D3…是P信号则成为200ms±误差假设该测定时间D1、D2、D3…是1信号则成为500ms±误差,假设该测定时间D1、D2、D3…是0信号则成为800±误差。如果是理想的TCO信号,为了识别这些信号,使用P信号识别值(例如360ms)和0信号识别值(例如590ms)可以进行如下的判定。如果上述的测定时间D1、D2、D3…比P信号识别值短,则判定为P信号;如果是从P信号识别值到0信号识别值的长度,则判定为1信号;如果比0信号识别值长,则判定为0信号。
在此,P信号识别值不限于上述的值,考虑允许误差,还可以设定为P信号的时间值(200ms)和1信号的时间值(500ms)之间的值。此外,0信号识别值也不限于上述的值,考虑允许误差,可以设定为1信号的时间值(500ms)和0信号的时间值(800ms)之间的值。
在该实施方式中,因为还在分同步点检测处理中进行走针处理,所以有时在TCO信号中混入走针噪音n2。在此,在该实施方式的分同步点检测处理中,对应于产生走针噪音n2的走针处理期间的开始定时(例如SEC信号的输入定时)和此时的TCO信号的电平,使P信号的判定条件为不同的判定条件。通过该判定条件的变更控制,即使在TCO信号中混入了走针噪音n2,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排除走针噪音n2的影响,进行分同步点的检测。然后,进行详细的说明。
根据成为走针处理的触发的SEC信号的定时在以秒同步点t0为起算点的时间里是否超过了定时阈值(例如360ms)、以及在SEC信号的输入定时时TCO信号是否为高电平,将P信号的判定条件决定为3种判定条件中的某一种。
在此,上述的定时阈值(360ms)是指可以识别P信号以及脉冲宽度最接近P信号的1信号的定时阈值,设定为本来的P信号的上升定时(200ms)和1信号的上升定时(500ms)中间的值(360ms),在该实施方式中,成为与上述P信号识别值相同的值。此外,如果考虑100ms的允许误差,则作为定时阈值可以设定300ms~400ms的值,此外,可以使该定时阈值和P信号识别值为不同的值。
如图11的第一区间SEG1和第二区间SEG2所示,SEC信号比定时阈值(360ms)迟,并且,在SEC信号的输入定时,TCO信号为高电平时的P信号的判定方法如下所述。即,首先,以秒同步点t0为起始点测定TCO信号的上升之前的时间D1、D2、D5…。如果在TCO信号中检测到多次的上升,则对于多次上升中的各个上升,测定从秒同步点t0开始的时间D2、D4、D6…。然后,如果在SEC信号的输入定时tA确定的测定时间D1、D3比作为第一脉冲宽度阈值的P信号识别值短(但是,测定时间未确定除外),则判定为P信号,除此之外,判定为不是P信号。
例如,在图11的第一区间SEG1中,在SEC信号的输入定时tA里,以TCO信号的上升之前的测定时间来确定的时间为时间D1。并且,该时间D1比P信号识别值(360ms)短。因此,将该TCO信号判断为P信号。
另一方面,如图11的第三区间SEG3所示,在SEC信号的输入定时,TCO信号为低电平时的P信号的判定方法如下那样。此时,并不限于SEC信号的定时。此时,首先,以秒同步点t0为起始点,同样地测定TCO信号的上升之前的时间D5、D6。然后,将下一秒同步点t0作为判定定时tB,如果在该判定定时tB里最后确定的测定时间D6比P信号识别值短,则判定为P信号,除此之外,判定为不是P信号。
在图11的第三区间SEG3中,因为在判定定时tB里最后确定的测定时间D6是比P信号识别值(360ms)长的值,所以判定为不是P信号。
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SEC信号的输入定时比定时阈值(360ms)早,并且,在SEC信号的输入定时里TCO信号为高电平时的P信号的判定方法如下所述。即,首先,以秒同步点t0为起始点测定TCO信号的上升之前的时间D1、D3、D5…。如果在TCO信号中检测到多次的上升,则对于多次上升中的各个上升,测定从秒同步点t0开始的时间D2、D4、D6、D7…。然后,将下一秒同步点t0作为判定定时tB,如果在该判定定时tB里最后确定的测定时间D2、D4、D7比作为第二脉冲宽度阈值的0信号识别值(590ms)短,则判定为P信号,除此之外,判定为不是P信号,其中上述的第二脉冲宽度阈值与P信号相比脉冲宽度相差很大。
例如,在图12的第一区间SEG1中,因为SEC信号比定时阈值(360ms)早,SEC信号的输入定时的TCO信号为高电平,所以将下一秒同步点t0设为P信号的判定定时tB。并且,在该判定定时tB,在TCO信号的上升之前的测定时间中最后确定的时间为时间D2,因为该时间D2比0信号识别值(590ms)短,所以判定该TCO信号为P信号。
此外,在图12的第二区间SEG2中,因为SEC信号比定时阈值(360ms)早,SEC信号的输入定时的TCO信号为高电平,所以将下一秒同步点t0设为P信号的判定定时tB。并且,在该判定定时tB,在TCO信号的上升之前的测定时间中最后确定的时间为时间D4,因为该时间D4比0信号识别值(590ms)短,所以判定该TCO信号为P信号。
该第二区间SEG2的TCO信号果然是1信号而不是P信号。该例子是在紧靠走针噪音n2前混入了大的噪音n1,在SEC信号的输入定时TCO信号成为高电平,因此产生了误检测。如果没有该噪音n1,则通过时间D4与P信号识别值(360ms)的比较来进行P信号的判定,所以判定为不是P信号。仅在TCO信号为1信号、且SEC信号定时阈值(360ms)早、并且紧靠走针噪音n2混入了噪音n1时,产生这样的误判定。因为该误检测的发生概率非常低,所以在产生时,在后面的处理中错误结束,所以并不会成为问题。
此外,在图12的第三区间SEG2中,因为SEC信号比定时阈值(360ms)早,SEC信号的输入定时的TCO信号为高电平,所以将下一秒同步点t0设为P信号的判定定时tB。然后,在该判定定时tB中,在TCO信号的上升之前的测定时间中最后确定的时间为时间D7,因为该时间D7比0信号识别值(590ms)长,所以判定为该TCO信号不是P信号。如此,如果TCO信号是0信号,则即使紧靠走针噪音n2混入了噪音n1,也不会误检测为P信号。
然后,说明上述的分同步点检测处理的控制顺序。
图13表示由控制电路45执行的分同步点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当转移到分同步点检测处理时,控制电路45首先在产生通过内部计时对秒同步点t0进行计数的内部中断、基于SEC信号的中断、以及基于TCO信号的上升输入的中断这些中断之前,转移到中断等待的状态(步骤S41)。
结果,如果产生了秒同步点的内部中断,则首先控制电路45开始测定时间D(步骤S42),并转移到下一步骤S52。将在后面叙述步骤S52以后的处理的说明,但此后再次返回步骤S41。
当在步骤S41的中断等待的状态下发生了TCO信号的上升输入的中断时,转移到步骤S43,首先,监视该TCO信号来判断高电平脉冲的期间是否成为识别瞬间噪音的噪音阈值(10ms)以上(步骤S43)。如果该结果为噪音阈值以上,则为了判断噪音过多而检查1秒中的下降次数(步骤S44),如果不是噪音过多,则确认在步骤S42中开始测定的时间D,存储该时刻的测定时间D(步骤S45:脉冲宽度计时部)。另外,在已经存储了之前的测定时间D时,通过在该时刻新得到的测定时间D的值进行更新。通过该步骤S45的处理,取得并存储图11和图12所示的从秒同步点t0到TCO信号的上升为止的时间D1、D2…。
当在步骤S43中判断为瞬间的噪音时,或者在步骤S44中判断为噪音过多时,或者在步骤S45中进行了时间D的测定,再次返回步骤S41成为中断等待的状态。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41的中断等待的状态下产生了SEC信号的输入中断时,首先转移到步骤S46,执行与分同步点检测无关系的1秒计时处理(步骤S46)。然后,判断在该时刻的TCO信号是否为高电平(步骤S47),如果是高电平,则判断该时刻是否超过了以秒同步点为起算点的定时阈值(360ms)的时刻(步骤S48)。
结果,如果在步骤S47中判断为TCO信号为低电平,则为了进行通常的P信号判定,原样地返回到步骤S41。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47中判断为TCO信号为高电平、且在步骤S48中判断为该时刻超过了定时阈值(360ms)的时刻,则转移到步骤S49,判断当前存储的时间D的测定值是否在P信号识别值的范围内(360ms以内)(步骤S49:第一脉冲判定部)。然后,如果在范围内,则确定该TCO信号为P信号(步骤S50)。然后,返回步骤S41。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47中判断为TCO信号为高电平、且在步骤S48中判断为该时刻在定时阈值(360ms)的时刻之前,则转移到步骤S51,把P信号的判定条件变更为“如果测定时间D比0信号识别符值短,则为P信号”的条件(步骤S51),返回步骤S41。
然后,如果达到下一秒同步点产生了秒同步点的内部中断,在重新开始时间D的测定后(步骤S42:脉冲宽度计时部),确实是否在步骤S50中将该区间的TCO信号确定为P信号,如果没有确定,则根据在当前时刻存储的时间D的测定值,进行是否为P信号的判定处理(步骤S52:第二脉冲判定部)。在此,关于P信号的判定条件,在从上次的秒同步点的内部中断开始到本次的中断为止的期间,如果在步骤S51中变更判定条件,则根据该变更后的判定条件“最后确定的测定时间D如果比0信号识别值(590ms)短,则为P信号”,判定是否为P信号,如果在步骤S51中没有变更判定条件,则根据通常的判定条件“如果确定的测定时间D比P信号识别值(360ms)短,则为P信号”,判定是否为P信号。
结果,如果没有判定为P信号,再次返回步骤S41。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52中判定为P信号,则判定是否为第一次的P信号(步骤S53),如果不是第一次则判定P信号是否连续了两次,或者与前次是否间隔了10秒(步骤S54)。结果,如果既不是连续两次也不是10秒间隔,则可以判断为误检测,所以错误结束。另一方面,如果为10秒间隔,则把走针定时从秒同步点位移到800ms左右的时刻(步骤S56),返回步骤S41。在此位移走针定时是指为了将走针噪音n2位移到不产生脉冲的误判定的位置。该走针定时的移动,只是在一次接收处理中瞬间仅进行一次移动,所以不会使用户感到不协调。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54中判断为P信号连续了两次,则确认是已进行了走针的位移(步骤55),如果还未进行走针的位移,则进行走针的位移(步骤S56:走针定时变更部),然后,返回步骤S41,但是如果已进行走针的位移,则可以判断为在进行了走针的位移难以产生误检测的状态下,检测到两次连续的P信号,所以将该第二次的P信号的起始端定时确定为分同步点(步骤S57)。然后,如果确定了分同步点,则结束该分同步点检测处理,转移到接收处理之后的步骤S3(图3)。
如果转移到接收处理的步骤S3,因为适当地位移了走针定时,所以通过通常的TCO信号的判定方法,可以取得时间代码的帧的各符号。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模拟式电子时钟1,一边识别走针噪音n2一边进行TCO信号的秒同步点t0的检测,所以可以排除走针噪音n2的影响,取得正确的秒同步点t0。
此外,通过TCO信号的上升的检测以及下降的检测,测定在TCO信号中出现的脉冲的时间宽度,通过将该测定值与设定在走针噪音n2和TCO信号的最小脉冲中间的脉冲宽度阈值(125Ms)进行比较,来进行脉冲判断,所以可以正确地判定走针噪音n2和TCO信号的本来的脉冲。
此外,在秒同步点检测处理中,因为使用控制电路45的中断功能进行TCO信号的上升或下降的检测,所以可以以小的处理负荷正确地进行TCO信号的脉冲宽度的测定。
并且,在检测TCO信号的上升时,原样地进行微小时间的计数,来判断是否不是瞬间的噪音,所以在秒同步点的检测处理中,可以确实地排除细微噪音的影响。
此外,因为通过判断TCO信号的脉冲取得秒同步点的候补,然后测定取得下一秒同步点的候补之前的时间C,确认在允许误差的范围内是否成为1秒间隔,由此确定秒同步点t0,所以可以进行更加正确的秒同步点的检测。
并且,在走针处理期间(在本实施方式下SEC信号的高电平期间)中,因为禁止发生TCO信号的下降输入的中断,所以即使在TCO信号的高电平区间中混入了走针噪音n2的状况下,也可以排除该影响,检测正确的秒同步点t0。
此外,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模拟电子时钟1,在其分同步点检测处理中,在对应于走针处理的定时,例如位移P信号的判定定时,或者变更P信号判定用阈值等,而不同的条件下进行P信号判定,所以可以使用与TCO信号和走针的发生定时的关系相适应的不同的判定条件,正确地判定P信号。
此外,在分同步点检测处理中,在对应于在SEC信号的输入定时的TCO信号的电平,而不同的条件下进行P信号判定,所以可以判断在TCO信号的高电平区域中混入了走针噪音的情形,使用适合于该情形的判定条件正确地判定P信号。
具体地说,如果SEC信号的输入定时比定时阈值(360ms)迟,并且该定时TCO信号为高电平,则根据在该定时之前检测到的TCO信号的上升定时(时间D的测定值)进行P信号的判定,在其他的情况下,根据在下一秒同步点的定时之前检测到的TCO信号的上升定时(时间D的测定值)进行P信号的判定,所以判断为存在走针噪音的发生定时覆盖(overlap)TCO信号的高电平脉冲的可能性的情形和不存在这样的可能性的情形,可以用适应于各个场合的判定条件进行P信号的正确的判定。
并且,因为在P信号的上升定时和具有与P信号最接近的脉冲宽度的1信号的上升定时的中间设定了有助于决定P信号的判定条件的上述的定时阈值(360ms),所以可以判断在该时刻的前后产生走针噪音n2的情形,有助于判定正确的P信号。
并且,具体地说,如果SEC信号的输入定时比定时阈值(360ms)迟,并且,该定时的TCO信号为高电平,则在SEC信号的输入定时里使用P信号识别值进行P信号的判定。此外,如果SEC信号的输入定时比定时阈值(360ms以上)早,并且该定时的TCO信号为高电平,则在下一个秒同步点的定时里使用0信号识别值进行P信号的判定。此外,在其他情况下,在下一个秒同步点的定时里使用P信号识别值进行P信号的判定,所以可以适当排除走针噪音n2,进行正确的P信号的判定。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的分同步点检测处理中,如果检测到P信号,则将走针定时位移到难以对P信号的判定造成影响的定时,再次检测P信号,根据P信号的连续检测决定分同步点,所以可以进行更加正确的分同步点的检测。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模拟式电子时钟1,无需停止秒针2的每秒的走针,或者不会使用户感到不协调地频繁产生不规则的运动,得到可以接收标准电波,取得正确的时刻信息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秒同步点检测处理中,用于比较走针噪音n2和TCO信号的最小脉冲的脉冲宽度阈值(125ms)的值例如可以存储在EEPROM等可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并且,在出厂前或者在开发时,对于电子时钟的每个种类测定走针噪音n2的最大宽度,决定适合于电子时钟的每个种类的定时阈值,将其写入EEPROM中。通过如此地构成,控制电路45或ROM46内的控制程序可以通用,应用于电动机或安装结构不同的多个种类的电子时钟,执行最佳的秒同步点检测处理。
此外,在标准电波的强度非常低,接收处理多次错误时,停止秒针2的走针,另一方面,仅执行时针4或分针3的走针,可以进行同样的接收处理。通过这样的处理,因为每秒的走针噪音n2消失或者降低,所以存在正常结束接收处理的可能性。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应用以下结构的例子,该结构为:在电波信号的振幅电平大时输出由接收电路52设为低电平的主动低的TCO信号,在振幅电平小时输出由接收电路52设为高电平的主动低的TCO信号,对于输出与其相反的主动高的TCO信号的结构,可以同样地应用本发明。此时,可以将上升检测替换为下降的检测,通过将下降的检测切换为上升的检测,可以同样地应对。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对应于日本的标准电波的例子,但对于世界各国的不同格式的标准电波,也可以同样地使用本发明。在图14中表示了可以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秒同步点检测处理的世界的标准电波的脉冲波形。对于由图14所述的脉冲信号构成的各国的标准电波,如果走针噪音的脉冲宽度不大于其最小的脉冲,则可以识别走针噪音和TCO信号的脉冲,来检测秒同步点。此外,通过对应于产生走针噪音的定时或者TCO信号的电平,使TCO信号的脉冲判定的条件不同,可以正确地判定P信号或M信号。
此外,代替为了检测TCO信号的上升或者下降而使用中断功能,可以采用按照规定的周期对TCO信号进行采样然后进行二值化的方式,或者可以将秒同步点检测处理中的中断禁止的期间H设为SEC信号的高电平期间如果短则稍微长的期间等,在不超出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变更在实施方式中表示的细节。

Claims (20)

1.一种模拟式电子时钟,其特征在于,具有:
显示时刻的多个指针;
电驱动所述指针的驱动部;
接收并解调包含时间代码信号的电波的接收部;以及
从通过所述接收部解调后的时间代码信号中,判断通过所述驱动部的驱动混入在所述时间代码信号中的走针噪音,检测该时间代码信号的秒同步点的秒同步决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式电子时钟,其特征在于,
具备:检测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上升定时的第一定时检测部;
在该第一定时检测部的检测后,检测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下降定时的第二定时检测部;以及
把从所述第一定时检测部的检测定时到所述第二定时检测部的检测定时的时间宽度与预定的第一时间宽度进行比较的比较部;
所述秒同步决定部把通过所述比较部判断为所述时间宽度超过了所述第一时间宽度时的所述第二定时检测部的检测定时作为秒同步点的候补,根据该候补决定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秒同步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式电子时钟,其特征在于,
把所述预定的第一时间宽度设定为比所述走针噪音的时间宽度长,并且比在没有噪音的理想的所述时间代码信号中包含的最小的上升脉冲的时间宽度短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式电子时钟,其特征在于,
具备从所述接收部输入所述时间代码信号,并且具有基于该时间代码信号的上升输入的中断功能以及基于下降输入的中断功能的控制部,
所述第一定时检测部通过所述控制部的所述上升输入的中断功能,进行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上升定时的检测,
所述第二定时检测部通过所述控制部的所述下降输入的中断功能,进行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下降定时的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式电子时钟,其特征在于,
具备判断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上升脉冲是否为由瞬间的噪音引起的脉冲的噪音判断部,
所述第二定时检测部在所述第一定时检测部的检测后,在所述噪音判断部没有判断为瞬间的噪音的情况下,检测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下降定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式电子时钟,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从所述秒同步点的候补的定时开始到下一个取得的所述秒同步点的候补的定时的时间宽度进行计时的秒同步计时部;以及
根据该秒同步计时部的计数值,判定所述秒同步点的候补的真伪的秒同步判定部,
所述秒同步决定部把所述秒同步判定部判定为真的候补决定为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秒同步点。
7.一种模拟式电子时钟,其特征在于,具有:
显示时刻的多个指针;
电驱动所述指针的驱动部;
接收并解调包含时间代码信号的电波的接收部;
输入解调后的所述时间代码信号,并且具有基于该时间代码信号的上升输入的中断功能以及基于下降输入的中断功能的控制部;
如果转移到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脉冲检测处理,则使所述控制部的所述上升输入的中断功能有效的第一中断控制部;
通过所述上升输入的中断功能,检测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上升定时的第一定时检测部;
根据该第一定时检测部检测出的上升的脉冲宽度,判断该上升是否为瞬间的噪音的噪音判断部;
通过所述第一定时检测部进行定时检测,如果由所述噪音判断部判断为不是瞬间的噪音,则使所述控制部的所述下降输入的中断功能有效的第二中断控制部;
通过所述第一定时检测部进行定时检测,如果通过所述噪音判断部判断为不是瞬间的噪音,则开始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上升脉冲宽度的时间计数的计时部;
通过所述下降输入的中断功能,检测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下降定时的第二定时检测部;
在所述第二定时检测部的检测时,比较所述计时部的计数值是否超过了预定的第一时间间隔的比较部;
如果由该比较部判断为超过了所述第一时间宽度,则把所述第二定时检测部的检测定时作为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秒同步点的候补,开始测量从该秒同步点的候补的定时到下一个取得的所述秒同步点的候补的定时的时间的秒同步计时部;
根据该秒同步计时部的测量值判定所述秒同步点的候补的真伪的秒同步判定部;以及
把通过该秒同步判定部判定为真的候补决定为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秒同步点的秒同步决定部,
把通过所述比较部进行比较的所述第一时间宽度设定为比通过所述驱动部的驱动在所述时间代码信号中混入的走针噪音的时间宽度长,并且比没有噪音的理想的所述时间代码信号中包含的最小的上升脉冲的时间宽度短的值。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拟式电子时钟,其特征在于,
具备中断禁止部,其在所述驱动部的走针处理期间里,禁止产生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下降输入的中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拟式电子时钟,其特征在于,
具备中断禁止部,其在所述驱动部的走针处理期间里,禁止产生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下降输入的中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式电子时钟,其特征在于,
具备分同步决定部,其进行表示所述时间代码信号中包含的该时间代码信号的帧位置的位置脉冲信号的脉冲判定,来决定分同步点,
所述分同步决定部,在对应于以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秒同步点为起算点的所述驱动部的走针处理定时而不同的条件下,进行所述位置脉冲信号的脉冲判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拟式电子时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同步决定部,还在对应于所述驱动部的走针处理定时中的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电平而不同的条件下,进行所述位置脉冲信号的脉冲判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模拟式电子时钟,其特征在于,
具备:脉冲宽度计时部,测量从所述秒同步点到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最新的上升定时的时间;
第一脉冲判定部,在所述走针处理定时比预定的定时阈值迟,并且,走针处理定时中的所述时间代码信号为高电平时,根据在该走针处理定时之前得到的所述脉冲宽度计时部的测量值,进行所述位置脉冲信号的脉冲判定;以及
第二脉冲判定部,在所述走针处理定时比所述定时阈值早,或者在走针处理定时的起始点时间代码信号为低电平时,根据在下一秒同步点之前得到的所述脉冲宽度计时部的测量值,进行所述位置脉冲信号的脉冲判定,
所述分同步决定部根据所述第一脉冲判定部和所述第二脉冲判定部判定的所述位置脉冲信号,决定分同步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模拟式电子时钟,其特征在于,
把所述预定的定时阈值设定为以没有噪音的理想的时间代码信号中的秒同步点为起算点的所述位置脉冲信号的上升定时和表示数据值的数据脉冲信号的上升定时中的最早的定时之间的定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模拟式电子时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脉冲判定部使用识别所述位置脉冲信号和表示数据值的数据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的第一脉冲宽度阈值,当在所述走针处理定时之前得到的所述脉冲宽度计时部的测量值小于所述第一脉冲宽度阈值时,判定是所述位置脉冲信号,
所述第二脉冲判定部在时间代码信号于所述走针处理定时的起始点为低电平的情况下,当在所述秒同步点之前得到的所述脉冲宽度计时部的测量值小于所述第一脉冲宽度阈值时,判定是所述位置脉冲信号,
另一方面,当时间代码信号在所述走针处理定时的起始点为高电平的情况下,使用识别所述数据脉冲信号中的脉冲宽度不接近所述位置脉冲信号的第0数据信号以及脉冲宽度接近所述位置脉冲信号的第1数据信号的第二脉冲宽度阈值,在所述秒同步点的所述脉冲宽度计时部的测量值小于所述第二脉冲宽度阈值时,判断是所述位置脉冲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拟式电子时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同步决定部具备在所述位置脉冲信号的判定后,把所述走针处理定时位移到难以对所述位置脉冲信号的判定造成影响的定时的走针定时变更部,
在向后位移了所述走针处理期间后,进一步进行所述位置脉冲信号的判断,来决定分同步点。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式电子时钟,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一定时检测部,检测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下降定时;
第二定时检测部,在该第一定时检测部的检测后,检测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上升定时;以及
比较部,把从所述第一定时检测部的检测定时到所述第二定时检测部的检测定时的时间宽度与预定的第一时间宽度进行比较,
所述秒同步决定部把通过所述比较部判断为所述时间宽度超过了所述第一时间宽度时的所述第二定时检测部的检测定时作为秒同步点的候补,根据该候补决定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秒同步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模拟式电子时钟,其特征在于,
把所述预定的第一时间宽度设定为比所述走针噪音的时间宽度长,并且比没有噪音的理想的所述时间代码信号中包含的最小的下降脉冲的时间宽度短的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模拟式电子时钟,其特征在于,
具备从所述接收部输入所述时间代码信号,并且具有基于该时间代码信号的下降输入的中断功能以及基于上升输入的中断功能的控制部,
所述第一定时检测部通过所述控制部的所述下降输入的中断功能,进行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下降定时的检测,
所述第二定时检测部通过所述控制部的所述上升输入的中断功能,进行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上升定时的检测。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模拟式电子时钟,其特征在于,
具备判断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下降脉冲是否为由瞬间的噪音引起的脉冲的噪音判断部,
所述第二定时检测部在所述第一定时检测部的检测后,在所述噪音判断部没有判断为瞬间的噪音的情况下,检测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上升定时。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模拟式电子时钟,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从所述秒同步点的候补的定时开始到下一个取得的所述秒同步点的候补的定时的时间宽度进行计时的秒同步计时部;以及
根据该秒同步计时部的计数值,判定所述秒同步点的候补的真伪的秒同步判定部,
所述秒同步决定部把所述秒同步判定部判定为真的候补决定为所述时间代码信号的秒同步点。
CN2010101558568A 2009-04-06 2010-04-02 模拟式电子时钟 Active CN1018590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91831A JP4873040B2 (ja) 2009-04-06 2009-04-06 アナログ式電子時計
JP2009-091831 2009-04-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9094A true CN101859094A (zh) 2010-10-13
CN101859094B CN101859094B (zh) 2012-07-25

Family

ID=42826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558568A Active CN101859094B (zh) 2009-04-06 2010-04-02 模拟式电子时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243554B2 (zh)
JP (1) JP4873040B2 (zh)
CN (1) CN1018590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21944B2 (ja) * 2011-03-08 2014-02-19 セイコークロ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時計
JP2014077695A (ja) * 2012-10-10 2014-05-01 Seiko Epson Corp 電波修正時計および電波修正時計の時刻修正方法
JP5664636B2 (ja) * 2012-12-06 2015-02-0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時刻情報取得装置、及び、電波時計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8108A (zh) * 2001-03-28 2002-11-06 精工时钟株式会社 具有闹铃功能的用无线电波校准的钟表和闹钟
CN1648799A (zh) * 2004-01-30 2005-08-03 利士文时计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波校正钟表
WO2008102752A1 (ja) * 2007-02-22 2008-08-28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電波修正時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33126A1 (de) * 1992-10-02 1994-04-07 Telefunken Microelectron Verfahren für den Betrieb einer Funkuhr und Funkuhr für den Einsatz in einem störfeldbehafteten Umfeld
EP0635771B1 (en) * 1993-01-08 1997-07-30 Citizen Watch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reception system of electronic timepiece
JP3576079B2 (ja) * 2000-07-26 2004-10-13 リズム時計工業株式会社 電波修正時計及びその運針方法
US20050116856A1 (en) * 2003-11-28 2005-06-02 Atmel Germany Gmbh Radio-controlled clock and method for acquiring time information from a time signal with reduced evaluation overhead
DE10357201A1 (de) * 2003-12-08 2005-07-07 Atmel Germany Gmbh Funkuhr
DE10361593A1 (de) * 2003-12-30 2005-07-28 Atmel Germany Gmbh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des Sekundenbeginns aus einem gesendeten Zeitzeichensignal
DE102004004375B4 (de) * 2004-01-29 2019-08-08 Atmel Corp. Verfahren zur Gewinnung von Zeitinformationen und Funkuhr
DE102004004416A1 (de) * 2004-01-29 2005-08-18 Atmel Germany Gmbh Verfahren zur Ermittlung der Signalgüte eines gesendeten Zeitzeichensignals
DE102004005340A1 (de) * 2004-02-04 2005-09-01 Atmel Germany Gmbh Verfahren zur Gewinnung von Zeitinformationen, Empfängerschaltung und Funkuhr
JP4535837B2 (ja) * 2004-10-22 2010-09-01 シチズ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電波修正時計、電子機器および時刻修正方法
JP2008051705A (ja) * 2006-08-25 2008-03-06 Seiko Epson Corp 電波修正時計、及びその波形判別基準の変更方法
US7903501B2 (en) * 2007-07-10 2011-03-0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adio-controlled timepie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a radio-controlled timepie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8108A (zh) * 2001-03-28 2002-11-06 精工时钟株式会社 具有闹铃功能的用无线电波校准的钟表和闹钟
CN1648799A (zh) * 2004-01-30 2005-08-03 利士文时计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波校正钟表
WO2008102752A1 (ja) * 2007-02-22 2008-08-28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電波修正時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243315A (ja) 2010-10-28
CN101859094B (zh) 2012-07-25
JP4873040B2 (ja) 2012-02-08
US20100254224A1 (en) 2010-10-07
US8243554B2 (en) 2012-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23140B2 (ja) 針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針位置検出制御方法
JP4730397B2 (ja) 針位置検出装置
JP4596002B2 (ja) 針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針位置検出方法
US5933392A (en) Electronic watch
CN101859094B (zh) 模拟式电子时钟
EP2413204B1 (en) Time information acquiring apparatus and radio-controlled timepiece
EP2405315A2 (en) Time information acquiring apparatus and radio controlled timepiece
JP4550203B2 (ja) 電子時計
CN102331706B (zh) 电波钟表
JP2009156787A (ja) 貫通状態判別装置および電子時計
CN103869693A (zh) 时刻信息取得装置及电波时钟
JP4032069B2 (ja) 電波修正機能付き時計
JP2005308396A (ja) 電子時計、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4649839B2 (ja) 電波修正時計、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02339015B (zh) 标记检测装置以及电波钟表
JP6558289B2 (ja) 電子時計および電子時計の制御方法
JP5481874B2 (ja) アナログ電子時計
JP5751280B2 (ja) 電波時計
JP2005233825A (ja) 電波修正時計、その制御方法、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4535837B2 (ja) 電波修正時計、電子機器および時刻修正方法
JP5182348B2 (ja) 針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針位置検出制御方法
JP2004279033A (ja) 電波修正時計および電波修正時計の制御方法
JPH0915356A (ja) 多重指示システム
JP6191653B2 (ja) 電波時計
JP5194871B2 (ja) 部材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電子時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