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52271A - 双离合圆柱体自动变速箱 - Google Patents

双离合圆柱体自动变速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52271A
CN101852271A CN200910162671A CN200910162671A CN101852271A CN 101852271 A CN101852271 A CN 101852271A CN 200910162671 A CN200910162671 A CN 200910162671A CN 200910162671 A CN200910162671 A CN 200910162671A CN 101852271 A CN101852271 A CN 1018522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peed change
retaining
change gear
clu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2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铭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1626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5227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852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22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双离合圆柱体自动变速箱有盖盘、H字盘、固定盘、旋转盘及外壳,有内输入轴与外输入轴管,外输入轴管套在内输入轴一部分的外缘上,内输入轴、外输入轴管外端分别穿入干式双离合器或湿式双离合器中心,内输入轴、外输入轴管里端分别穿入双离合圆柱体自动变速箱内,在内输入轴与外输入轴管上分别设置着奇数挡主动齿轮与偶数挡主动齿轮,这些齿轮分别与奇数挡变速齿轮,与偶数挡变速齿轮啮合;电子传感器由电线连接电脑中央控制器,电脑中央控制器由电液分配器分别控制干式或湿式双离合器,控制液压换挡分泵,当一个奇数挡变速齿轮在工作中需换挡时,控制偶数挡的离合器分离,另一个偶数挡变速齿轮被预选,缩短了换挡时间,减少动力损失及顿挫感,提高了速度。

Description

双离合圆柱体自动变速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变速箱,特别涉及一种双离合圆柱体自动变速箱。
背景技术
本发明人有发明专利申请号:“200810211732X”“圆柱体变速箱及控制装置”;发明专利申请号:“200910136183.9”“圆柱体变速箱及换挡输出装置”对圆柱体变速箱有一些叙述,但对多种应用的车辆及赛车等仍有缺陷,不能更平稳更迅速换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该变速箱有两个输入部分,即有内输入轴、外输入轴管,外输入轴管套在内输入轴一部分的外缘上,内输入轴、外输入轴管外端分别穿入干式双离合器的干式外离合器片与干式内离合器片中心,或者分别穿入湿式双离合器的湿式外离合器与湿式内离合器中心,内输入轴、外输入轴管里端分别穿入双离合圆柱体变速箱内;在内输入轴及外输入轴管上分别设置奇数挡主动齿轮与偶数挡主动齿轮,这些齿轮分别与奇数挡变速齿轮,与偶数挡变速齿轮啮合;电子传感器电线连接电脑中央控制器,电脑中央控制器控制电液分配器,控制干式双离合器或湿式双离合器,控制液压换挡分泵,使双向同步器滑套或单向同步器滑套与变速齿轮上轮上的待啮合齿分合,一个挡位在工作中需换挡时下一挡位被提前预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离合圆柱体自动变速箱,该变速箱有盖盘、H字盘、固定盘、旋转盘及外壳,盖盘连接H字盘一侧,H字盘另一侧连接固定盘及外壳;其特征是:该变速箱有变速机构及自动换挡装置;在变速机构中,H字盘外缘周面上方有加油阀,底侧有油底壳与放油阀,固定盘卧入旋转盘内,固定盘外圈壁上有数个固定盘侧开口,旋转盘上有旋转盘内齿,该变速箱有两个输入部分,即在变速箱中心有内输入轴和外输入轴管,输出部分有输出轴;外输入轴管套在内输入轴一部分的外缘上,外输入轴管、内输入轴外端穿过盖盘中心的轴承、油封,外端头分别穿入干式双离合器中的干式外离合器片和干式内离合器片中心,或者分别穿入湿式双离合器中的湿式外离合器与湿式内离合器中心;外输入轴管、内输入轴里端穿过H字盘中心,内输入轴里端穿出外输入轴管,穿入固定盘中心的轴承内;输出轴里端穿入固定盘中心的另一个轴承,外端穿出外壳中心的轴承,旋转盘中心固定在固定盘与外壳间的输出轴上;在H字盘内平面中心与固定盘内平面中心的内输入轴外缘上固定着数个奇数挡主动齿轮,在外输入轴管外缘上固定着数个偶数挡主动齿轮;在H字盘内平面与固定盘内平面上镶嵌着数个相互对应的轴承,这些相互对应的轴承中插入着数颗变速齿轮轴,一颗倒档中间齿轮轴、一颗倒挡齿轮轴;或者有数颗中间齿轮轴、数颗变速齿轮轴、一颗倒挡中间齿轮轴、一颗倒挡齿轮轴;在H字盘内平面与固定盘内平面间的每颗变速齿轮轴外缘从下向上依次有一个变速齿轮底轮、数个变速齿轮上轮,变速齿轮上轮包括:数个奇数挡变速齿轮、数个偶数挡变数齿轮;相邻变速齿轮上轮间有双向同步器,相对变速齿轮上轮上有一体的待啮合齿,或者变速齿轮上轮上方有一体的待啮合齿,上方有单向同步器;变速齿轮底轮中心有键固定在变速齿轮轴下部与旋转盘内齿啮合旋转,奇数挡变速齿轮中心、偶数挡变速齿轮中心与变速齿轮轴间有滚针轴承,奇数挡变速齿轮分别与奇数挡主动齿轮啮合旋转,偶数挡变速齿轮分别与偶数挡主动齿轮啮合旋转;倒挡中间齿轮上轮、倒挡中间齿轮底轮、倒挡齿轮上轮、倒挡齿轮底轮均只有一个,倒挡中间齿轮上轮、倒挡中间齿轮底轮固定在倒挡中间齿轮轴上,分别与奇数挡主动齿轮、与倒挡齿轮上轮啮合,倒挡齿轮上轮与倒挡齿轮轴间有滚针轴承,倒挡齿轮底轮与倒挡齿轮轴间有键固定,倒挡齿轮底轮与旋转盘内齿啮合;
该变速箱或者有数个奇数挡主动齿轮、数个偶数挡主动齿轮,数个中间齿轮,数个变速齿轮上轮,一个变速齿轮底轮,中间齿轮包括:奇数挡中间齿轮与偶数挡中间齿轮,数个奇数挡中间齿轮与数个偶数挡中间齿轮分别固定在各自中间齿轮轴上,奇数挡主动齿轮分别与每颗中间齿轮轴上的一个奇数挡中间齿轮啮合,数个奇数挡中间齿轮分别与奇数挡变速齿轮啮合;偶数挡主动齿轮分别与每颗中间齿轮轴上的一个偶数挡中间齿轮啮合,数个偶数挡中间齿轮分别与偶数挡变速齿轮啮合;数个奇数挡变速齿轮中心、数个偶数变速齿轮中心与变速齿轮轴间有滚针轴承,每个变速齿轮底轮固定在变速齿轮轴下部与旋转盘内齿啮合;倒挡中间齿轮上轮、倒挡中间齿轮底轮分别与奇数挡中间齿轮,与倒挡齿轮上轮啮合,倒挡齿轮底轮与旋转盘内齿啮合;上述这些齿轮齿数多少不等;
双离合圆柱体自动变速箱的自动换挡装置中有电脑中央控制器、电液分配器、干式双离合器或者湿式双离合器、电子传感器、液压换挡分泵、挡位显示器、拨挡叉、双向同步器、单向同步器;电脑中央控制器有电瓶线连接电瓶,电线连接电子传感器,电线连接电液分配器,电液分配器由液压油管连接液压换挡分泵,数个液压换挡分泵固定在H字盘内平面上面,液压换挡分泵内的液压塞连接拨挡叉杆、连接拨挡叉,拨挡叉控制双向同步器滑套分别与变速齿轮上轮上的待啮合齿结合或分离;有液压油管连接液压离合分泵或连接湿式双离合器,控制干式双离合器或湿式双离合器分合;
该变速箱或者有液压油管连接液力拨挡盘,由液压油推动液力转板,带动外侧拨挡轮,带动中间拨挡轮,带动拨挡套轮及挡位压板转动拨挡。
本发明的效果是:
内输入轴、外输入轴管的设置使圆柱体自动变速箱有了两个动力输入部分,换挡时使奇数挡变速齿轮或偶数当变速齿轮被提前预选,减少了换挡间歇及顿挫感,缩短了换挡时间,减少动力损失,提高了速度。
附图说明
图1、干式双离合圆柱体自动变速箱结构切面图
图2、双离合圆柱体自动变速箱结构示意图
图3、挡位压板压动单向同步器滑套与变速齿轮上轮分合的示意图
图4、液力拨挡盘拨动挡位压板转动拨挡的示意图
图5、湿式双离合圆柱体自动变速箱的结构切面图
图6、主动齿轮周边有数组变速齿轮的双离合圆柱体自动变速箱圆切面图
图7、主动齿轮周边有数组中间齿轮,外侧有数组变速齿轮的双离合圆柱体自动变速箱的圆切面图
图中名称:
1.电脑中央控制器 2.电液分配器 3.挡位显示器 4.电瓶线 5.电线6.液压油管 7.干式双离合器 8.离合拨叉 9.液压离合分泵 10.分离轴承及推动器 11.压缩弹簧 12.膜片弹簧 13.干式外离合器片 14.干式内离合器片 15.内离合推管 16.花键槽 17.发动机轴或电机轴 18.内输入轴19.外输入轴管 20.电子传感器 21.轴承 22.油封 23.盖盘 24.H字盘25.H字盘内平面 26.固定盘 27.固定盘侧开口 28.固定盘内平面 29.旋转盘 30.旋转盘内齿 31.外壳 32.加油阀 33.放油阀 34.液压换挡分泵35.液压塞 36.滚针轴承 37.键 38.输出轴 39.变速齿轮轴 40.奇数挡主动齿轮 41.偶数挡主动齿轮 42.奇数挡变速齿轮 43.偶数挡变速齿轮44.变速齿轮底轮 45.双向同步器 46.拨挡叉 47.拨挡叉杆 48.待啮合齿49.输出齿轮 50.输出介轮 51.差速器从动齿轮 52.双向同步器滑套 53.单向同步器 54.单向同步器滑套 55.顶端有钢珠凹槽的钢珠桶 56.分离钢珠 57.挡位压板 58.斜面 59.梯形碰块 60.拨挡套轮 61.中间拨挡轮62.外侧拨挡轮 63.拨挡轴 64.液力拨挡盘 65.液力转板 66.湿式双离合器 67.过油塞 68.内离合推盘 69.外离合推盘 70.湿式外离合器 71.湿式内离合器 72.中间齿轮轴 73.奇数挡中间齿轮 74.偶数挡中间齿轮75.液压油 76.倒挡中间齿轮轴 77.倒挡中间齿轮上轮 78.倒挡中间齿轮底轮 79.倒挡齿轮轴 80.倒挡齿轮上轮 81.倒挡齿轮底轮 82.外卡簧83.离合器压盘 84.油底壳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图6所示的是:一种双离合圆柱体自动变速箱,该变速箱有盖盘23、H字盘24、固定盘26、旋转盘29及外壳31,盖盘23连接H字盘24一侧,H字盘另一侧连接固定盘26及外壳31.该变速箱有变速机构及自动换挡装置;在变速机构中,H字盘24外缘周面上有加油阀32,底侧有放油阀33,固定盘26卧入旋转盘29内,固定盘外圈壁上有数个固定盘侧开口27,旋转盘29上有旋转盘内齿30,该变速箱有两个输入部分:即在变速箱中心有内输入轴18和外输入轴管19,输出部分有一颗输出轴38;外输入轴管19套在内输入轴18一部分的外缘上,外输入轴管19、内输入轴18外端穿过盖盘23中心的轴承21、油封22,外端头分别穿入干式双离合器7中的干式外离合器片13和干式内离合器片14中心;外输入轴管19、内输入轴18里端穿过H字盘24中心,内输入轴18里端穿出外输入轴管19,穿入固定盘26中心的轴承21的中心;输出轴38里端穿入固定盘26中心的另一个轴承21,外端穿出外壳31中心的轴承21,旋转盘29中心固定在固定盘26与外壳31间的输出轴38上;输出齿轮49中心固定在旋转盘29与外壳31间的输出轴38上,输出齿轮49与输出介轮50与差速器从动齿轮51依次啮合;在H字盘内平面25中心与固定盘内平面28中心的内输入轴18外缘有键37固定着数个奇数挡主动齿轮40,在外输入轴管19外缘固定着数个偶数挡主动齿轮41;在H字盘内平面25与固定盘内平面28上镶嵌着数个相互对应的轴承21,这些相互对应的轴承21中心插入着数颗变速齿轮轴39,一颗倒挡中间齿轮轴76、一颗倒挡齿轮轴79;在H字盘内平面25与固定盘内平面28间的每颗变速齿轮轴39外缘从下向上依次有一个变速齿轮底轮44、数个变速齿轮上轮,变速齿轮上轮包括:数个奇数挡变速齿轮42、数个偶数挡变速齿轮43;相邻变速齿轮上轮间有双向同步器45,相对变速齿轮上轮上有一体的待啮合齿48,或者变速齿轮上轮上方有一体的待啮合齿48,上方的变速齿轮轴39外缘有单向同步器53;变速齿轮底轮44中心有键37固定在变速齿轮轴39下部与旋转盘内齿30啮合旋转,奇数挡变速齿轮42中心、偶数挡变速齿轮43中心与变速齿轮轴39间有滚针轴承36,奇数挡变速齿轮42分别与奇数挡主动齿轮40啮合旋转,偶数挡变速齿轮43分别与偶数挡主动齿轮41啮合旋转;奇数挡是指1、3、5、7...挡,偶数挡是指2、4、6、8...挡,一般在内输入轴上设计奇数挡,在外输入轴管上设置偶数挡,也可根据需要在外输入轴管上设计奇数挡,在内输入轴上设置偶数挡。倒挡中间齿轮上轮77、倒挡中间齿轮底轮78、倒挡齿轮上轮80、倒挡齿轮底轮81均各有一个,倒挡中间齿轮上轮77、倒挡中间齿轮底轮78中心固定在倒挡齿轮轴76上,分别与奇数挡主动齿轮40、与倒挡齿轮上轮80啮合,倒挡齿轮上轮80与倒挡齿轮轴79间有滚针轴承,倒挡齿轮底轮固定在倒挡齿轮轴下部,倒挡齿轮底轮81与旋转盘内齿30啮合。倒挡齿轮上轮上方可设置单向同步器滑套与待啮合齿分合,具体方式参阅图3。
双离合圆柱体自动变速箱的自动换挡装置中有电脑中央控制器1、电液分配器2、干式双离合器7、电子传感器20、液压换挡分泵34、挡位显示器3、拨挡叉46、双向同步器45;电脑中央控制器1有电瓶线4连接电瓶,有电线5连接挡位显示器3,有电线5连接电子传感器20,有电线连接电液分配器2,电液分配器2有液压油管6连接液压换挡分泵34,数个液压换挡分泵34固定在H字盘内平面25上面,液压换挡分泵34内的液压塞35连接拨挡叉杆47、连接拨挡叉46,拨挡叉46控制双向同步器滑套52分别与变速齿轮上轮上的待啮合齿48结合或分离;干式双离合器7有两个液压离合分泵9,两个离合拨叉8和两个分离轴承及推动器10,有干式外离合器片13与干式内离合器片14,干式双离合器7内的内外离合部分的离合器压盘83内各有膜片弹簧12与压缩弹簧11,控制干式内离合器片14分合的有内离合推管15,内离合推管内外各有花键槽16,外输入轴管外端头外缘有花键槽16,内离合推管套在外输入轴管19一端外缘,它既能推动干式离合器压盘83上的膜片弹簧12使离合器压盘83与干式内离合器片14分离,又能传递发动机轴或电机轴17与外输入轴管19动力。当一个奇数挡变速齿轮42在工作中,电脑中央控制器根据电子传感器20测定的转数需换挡时,电脑中央控制器1控制电液分配器2的液压推动机构,使液压离合分泵9推动离合拨叉8,推动分离轴承及推动器10控制离合器压盘83与干式外离合器片13分离,偶数挡变速齿轮43提前结合预选,奇数挡变速齿轮42的双向同步器滑套52与待啮合齿48分离后,离合器压盘83与干式外离合器片13结合,偶数挡变速齿轮工作;到预定速度需换挡时奇数挡变速齿轮被提前预选。
图3、图4所示的是在盖盘23、H字盘内平面25间,外侧拨挡轮62、中间拨挡轮61,拨挡套轮60依次啮合,外侧拨挡轮62中心固定在拨挡轴63上,拨挡轴63一端穿出盖盘23,液力拨挡盘64固定在盖盘23一侧的外面上,液力拨挡盘内液力转板65固定在拨挡轴一端;两颗液压油管6连接液力拨挡盘64,由液压油75(见图5)推动液力转板65,带动外侧拨挡轮62、带动中间拨挡轮61,带动拨挡套轮60及挡位压板57转动拨挡;在H字盘内平面25与固定盘内平面28上镶嵌着相互对应的轴承21,并插入着数颗变速齿轮轴39,变速齿轮底轮44中心有键37固定在变速齿轮轴39下部与旋转盘内齿30啮合,数个变速齿轮上轮上方有一体的待啮合齿48,变速齿轮上轮包括:奇数挡变速齿轮42、偶数挡变速齿轮43,变速齿轮上轮与变速齿轮轴39间有滚针轴承36,各变速齿轮上轮上方的变速齿轮轴39外缘分别套有单向同步器53,单向同步器上有单向同步器滑套54,拨挡叉46插入单向同步器滑套54外缘,拨挡叉连接拨挡叉杆47,拨挡叉杆47向上穿过H字盘内平面25,穿过压缩弹簧11,穿入顶端有钢珠凹槽的钢珠桶55底部,分离钢珠56卧入钢珠凹槽内,或者在拨挡叉杆47顶端设有压缩弹簧11与梯形碰块59,梯形碰块59与挡位压板57上接触面一侧有相互平行的斜面58,拨挡叉杆47上部与H字盘内平面25上设有防止拨挡叉46与碰块转动的装置,挡位压板57一端固定在拨挡套轮60上,挡位压板有斜面58;拨挡套轮60套在外输入轴管19外缘,转动挡位压板57,压动分离钢珠56或者压动梯形碰块59、压动拨挡叉46、压动单向同步器滑套54与变速齿轮上轮上的待啮合齿48结合或分离。
图5、图7所示的是:该变速箱有盖盘23、H字盘24、固定盘26、旋转盘29及外壳31,固定盘26外圈壁上有数个固定盘侧开口27,旋转盘有旋转盘内齿30,H字盘24外圆周面上有加油阀32、有油底壳84、底部有放油阀33,变速箱中心有内输入轴18和外输入轴管19,输出部分有一颗输出轴38,外输入轴管19套在内输入轴18部分外缘,外输入轴管19、内输入轴18外端穿过盖盘23中心的轴承21、油封22,顶端分别穿入湿式外离合器70与湿式内离合器71中心;外输入轴管19、内输入轴18里端穿过H字盘24中心,内输入轴18里端穿出外输入轴管19,穿入固定盘26中心的轴承21内;输出轴38里端穿入固定盘26中心的另一个轴承22,外端穿过旋转盘29中心,穿出外壳31中心的轴承21、油封22,旋转盘29中心固定在输出轴38上。在H字盘内平面25中心与固定盘内平面28中心的内输入轴18外缘有键37固定着数个奇数挡主动齿轮40,在外输入轴管19外缘固定着数个偶数挡主动齿轮41;在H字盘内平面25与固定盘内平面28上镶嵌着数个相互对应的轴承21,这些相互对应的轴承中心插入着数颗中间齿轮轴72,数颗变速齿轮轴39,一颗倒挡中间齿轮轴76,一颗倒挡齿轮轴79。
该变速箱有数个奇数挡主动齿轮40、数个偶数挡主动齿轮41,有数个中间齿轮,有数个变速齿轮上轮和一个变速齿轮底轮44,中间齿轮包括:奇数挡中间齿轮73与偶数挡中间齿轮74,数个奇数挡中间齿轮73与数个偶数挡中间齿轮74分别固定在各自中间齿轮轴72上,奇数挡主动齿轮40分别与每颗中间齿轮轴72上的一个奇数挡中间齿轮73啮合,数个奇数挡中间齿轮73分别与奇数挡变速齿轮42啮合;偶数挡主动齿轮41分别与每颗中间齿轮轴72上的一个偶数挡中间齿轮74啮合,数个偶数挡中间齿轮74分别与偶数挡变速齿轮43啮合;数个奇数挡变速齿轮42中心,数个偶数挡变速齿轮43中心与变速齿轮轴39间有滚针轴承36,每个变速齿轮底轮44固定在变速齿轮轴39下部与旋转盘内齿30啮合。图7所示:当数个中间齿轮中一个中间齿轮与奇数挡主动齿轮40啮合(注:只允许一个中间齿轮与奇数挡主动齿轮或偶数挡主动齿轮啮合)那么这颗中间齿轮轴72上的中间齿轮皆成为奇数挡中间齿轮73;与数个奇数中间齿轮73啮合的变速齿轮上轮皆成为奇数挡变速齿轮42;当数个中间齿轮中一个中间齿轮与一个偶数挡主动齿轮41啮合时,那么这颗中间齿轮轴72上的中间齿轮皆成为偶数挡中间齿轮74,与数个偶数挡中间齿轮轴74啮合的变速齿轮上轮皆成为偶数挡变速齿轮43。倒挡中间齿轮上轮77、倒挡中间齿轮底轮78分别与奇数挡中间齿轮73、与倒挡齿轮上轮80啮合,倒挡齿轮底轮81与旋转盘内齿30啮合。
有中间齿轮的自动变速箱的换挡装置中有中央控制器1(参阅附图1)电液分配器2、电子传感器、液压换挡分泵34、拨挡叉46、双向同步器45,湿式双离合器66(见图5),湿式双离合器内有湿式外离合器70与湿式内离合器71,离合器压盘83上有膜片弹簧12与压缩弹簧11,外输入轴管19一端套有内离合推管15;有液压油管6、过油塞67连接湿式双离合器66,液压油75推动外离合推盘69或内离合推盘68控制湿式内离合器71或湿式外离合器70分合。电脑中央控制器1控制电液分配器,控制液压换挡分泵34,控制拨挡叉46,控制双向同步器滑套52与奇数挡变速齿轮42或偶数挡变速齿轮43上的待啮合齿结合或分离。
齿轮轴为中间齿轮轴72、变速齿轮轴39、倒挡中间齿轮轴76、倒挡齿轮轴79统称;齿轮为奇数挡主动齿轮40、偶数挡主动齿轮41、奇数挡中间齿轮73、偶数挡中间齿轮74、奇数挡变速齿轮42、偶数挡变速齿轮43、变速齿轮底轮44统称,各齿轮齿数不等;或者有得相等。各变速齿轮轴39上所设挡位数不等或相等,即同一双离合圆柱体自动变速箱内每颗变速齿轮轴39上的变速齿轮上轮数量不等或相等,如图4有一个奇数挡变速齿轮42、一个偶数挡变速齿轮43,即同一轴上有二个挡位;如图2有两个奇数挡变速齿轮42、两个偶数挡变速齿轮43,即同一轴上有四个挡位;为各齿轮限位的齿轮轴上有外卡簧82;齿轮轴两端的H子盘内平面25、固定盘内平面28上镶嵌着两个相互对应的轴承21。

Claims (3)

1.一种双离合圆柱体自动变速箱,该变速箱有盖盘、H字盘、固定盘、旋转盘及外壳,盖盘连接H字盘一侧,H字盘另一侧连接固定盘及外壳;其特征是:该变速箱有变速机构及自动换挡装置;在变速机构中,H字盘外缘周面上方有加油阀,底侧有油底壳与放油阀,固定盘卧入旋转盘内,固定盘外圈壁上有数个固定盘侧开口,旋转盘上有旋转盘内齿,该变速箱有两个输入部分,即在变速箱中心有内输入轴和外输入轴管,输出部分有输出轴;外输入轴管套在内输入轴一部分的外缘上,外输入轴管、内输入轴外端穿过盖盘中心的轴承、油封,外端头分别穿入干式双离合器中的干式外离合器片和干式内离合器片中心,或者分别穿入湿式双离合器中的湿式外离合器与湿式内离合器中心;外输入轴管、内输入轴里端穿过H字盘中心,内输入轴里端穿出外输入轴管,穿入固定盘中心的轴承内;输出轴里端穿入固定盘中心的另一个轴承,外端穿出外壳中心的轴承,旋转盘中心固定在固定盘与外壳间的输出轴上;在H字盘内平面中心与固定盘内平面中心的内输入轴外缘上固定着数个奇数挡主动齿轮,在外输入轴管外缘上固定着数个偶数挡主动齿轮;在H字盘内平面与固定盘内平面上镶嵌着数个相互对应的轴承,这些相互对应的轴承中插入着数颗变速齿轮轴,一颗倒档中间齿轮轴、一颗倒挡齿轮轴;或者有数颗中间齿轮轴、数颗变速齿轮轴、一颗倒挡中间齿轮轴、一颗倒挡齿轮轴;在H字盘内平面与固定盘内平面间的每颗变速齿轮轴外缘从下向上依次有一个变速齿轮底轮、数个变速齿轮上轮,变速齿轮上轮包括:数个奇数挡变速齿轮、数个偶数挡变数齿轮;相邻变速齿轮上轮间有双向同步器,相对变速齿轮上轮上有一体的待啮合齿,或者变速齿轮上轮上方有一体的待啮合齿,上方有单向同步器;变速齿轮底轮中心有键固定在变速齿轮轴下部与旋转盘内齿啮合旋转,奇数挡变速齿轮中心、偶数挡变速齿轮中心与变速齿轮轴间有滚针轴承,奇数挡变速齿轮分别与奇数挡主动齿轮啮合旋转,偶数挡变速齿轮分别与偶数挡主动齿轮啮合旋转;倒挡中间齿轮上轮、倒挡中间齿轮底轮、倒挡齿轮上轮、倒挡齿轮底轮均只有一个,倒挡中间齿轮上轮、倒挡中间齿轮底轮固定在倒挡中间齿轮轴上,分别与奇数挡主动齿轮、与倒挡齿轮上轮啮合,倒挡齿轮上轮与倒挡齿轮轴间有滚针轴承,倒挡齿轮底轮与倒挡齿轮轴间有键固定,倒挡齿轮底轮与旋转盘内齿啮合;
该变速箱或者有数个奇数挡主动齿轮、数个偶数挡主动齿轮,数个中间齿轮,数个变速齿轮上轮,一个变速齿轮底轮,中间齿轮包括:奇数挡中间齿轮与偶数挡中间齿轮,数个奇数挡中间齿轮与数个偶数挡中间齿轮分别固定在各自中间齿轮轴上,奇数挡主动齿轮分别与每颗中间齿轮轴上的一个奇数挡中间齿轮啮合,数个奇数挡中间齿轮分别与奇数挡变速齿轮啮合;偶数挡主动齿轮分别与每颗中间齿轮轴上的一个偶数挡中间齿轮啮合,数个偶数挡中间齿轮分别与偶数挡变速齿轮啮合;数个奇数挡变速齿轮中心、数个偶数变速齿轮中心与变速齿轮轴间有滚针轴承,每个变速齿轮底轮固定在变速齿轮轴下部与旋转盘内齿啮合;倒挡中间齿轮上轮、倒挡中间齿轮底轮分别与奇数挡中间齿轮,与倒挡齿轮上轮啮合,倒挡齿轮底轮与旋转盘内齿啮合;上述这些齿轮齿数多少不等;
双离合圆柱体自动变速箱的自动换挡装置中有电脑中央控制器、电液分配器、干式双离合器或者湿式双离合器、电子传感器、液压换挡分泵、挡位显示器、拨挡叉、双向同步器、单向同步器;电脑中央控制器有电瓶线连接电瓶,电线连接电子传感器,电线连接电液分配器,电液分配器由液压油管连接液压换挡分泵,数个液压换挡分泵固定在H字盘内平面上面,液压换挡分泵内的液压塞连接拨挡叉杆、连接拨挡叉,拨挡叉控制双向同步器滑套分别与变速齿轮上轮上的待啮合齿结合或分离;有液压油管连接液压离合分泵或连接湿式双离合器,控制干式双离合器或湿式双离合器分合;
该变速箱或者有液压油管连接液力拨挡盘,由液压油推动液力转板,带动外侧拨挡轮,带动中间拨挡轮,带动拨挡套轮及挡位压板转动拨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圆柱体自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一个变速齿轮底轮中心固定在变速齿轮轴下部与旋转盘内齿啮合,数个变速齿轮上轮上方有一体的待啮合齿,变速齿轮上轮与变速齿轮轴间有滚针轴承,各变速齿轮上轮上方的变速齿轮轴外缘分别套有单向同步器,拨挡叉插入单向同步器滑套外缘,拨挡叉连接拨挡叉杆,拨挡叉杆向上穿过H字盘内平面,穿过压缩弹簧,穿入顶端有钢珠凹槽的钢珠桶底部,分离钢珠卧入钢珠凹槽内,或者在拨挡叉杆顶端设有压缩弹簧与梯形碰块,挡位压板固定在拨挡套轮上,拨挡套轮套在外输入轴管外缘,挡位压板上与梯形碰块上有相互平行的斜面,转动挡位压板压动分离钢珠或者压动梯形碰块、压动拨挡叉,压动单向同步器滑套与变速齿轮上轮上的待啮合齿结合或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圆柱体自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奇数挡主动齿轮、偶数挡主动齿轮、奇数挡中间齿轮、偶数挡中间齿轮,奇数挡变速齿轮、偶数挡变速齿轮、变速齿轮底轮,各齿轮齿数不等或有得相等,为各齿轮限位的齿轮轴上有外卡簧;各变速齿轮轴上所设的挡位数不等或有得相等;齿轮轴两端的H字盘内平面、固定盘内平面上镶嵌着两个相互对应的轴承。
CN200910162671A 2009-03-30 2009-08-18 双离合圆柱体自动变速箱 Pending CN1018522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2671A CN101852271A (zh) 2009-03-30 2009-08-18 双离合圆柱体自动变速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68295.5 2009-03-30
CN200910162671A CN101852271A (zh) 2009-03-30 2009-08-18 双离合圆柱体自动变速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2271A true CN101852271A (zh) 2010-10-06

Family

ID=42803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2671A Pending CN101852271A (zh) 2009-03-30 2009-08-18 双离合圆柱体自动变速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5227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2500A (zh) * 2011-10-10 2012-01-18 石铭正 圆柱体减速机
CN102806842A (zh) * 2011-06-03 2012-12-05 欧瑞康格拉齐亚诺股份公司 用于车辆的电力推进系统
CN107687508A (zh) * 2016-08-04 2018-02-13 张雨 一种自动变速箱
CN108223780A (zh) * 2018-01-31 2018-06-29 杭州贵腾汽车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Dct双离合自动变速箱的换挡执行机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6842A (zh) * 2011-06-03 2012-12-05 欧瑞康格拉齐亚诺股份公司 用于车辆的电力推进系统
CN102806842B (zh) * 2011-06-03 2016-10-05 欧瑞康格拉齐亚诺股份公司 用于车辆的电力推进系统
CN102322500A (zh) * 2011-10-10 2012-01-18 石铭正 圆柱体减速机
CN102322500B (zh) * 2011-10-10 2016-04-27 北京华擎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院 圆柱体减速机
CN107687508A (zh) * 2016-08-04 2018-02-13 张雨 一种自动变速箱
CN108223780A (zh) * 2018-01-31 2018-06-29 杭州贵腾汽车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Dct双离合自动变速箱的换挡执行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5115A (zh) 变速器
CN101315107B (zh) 双离合器装置
CN102966706A (zh) 三轴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1852271A (zh) 双离合圆柱体自动变速箱
CN103557277A (zh) 一种采用特定连齿倒档结构的短轴距双离合器变速箱
CN101564993A (zh) 圆柱体变速箱及换挡输出装置
CN106763549B (zh) 一种新型的十挡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CN204114031U (zh) 一种新型的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布置结构
EP3006243B1 (en)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hybrid vehic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hybrid vehicle
CN203477208U (zh) 一种采用特定连齿倒挡结构的双离合器变速箱
CN202023889U (zh) 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2606688B (zh) 一种车用七速变速器
CN203548726U (zh) 采用特定倒挡结构且具有双联齿轮的双离合器变速箱
CN201046665Y (zh) 混合动力汽车分动器
CN205190651U (zh) 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CN202484236U (zh) 一种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CN203548731U (zh) 一种采用特定倒挡结构的短轴距双离合器变速箱
CN203477211U (zh) 一种具有短惰轮轴的双离合器变速箱
CN203516614U (zh) 一种采用短惰轮轴的短轴距双离合器变速箱
CN2723773Y (zh) 汽车变速箱装置
CN204372067U (zh)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
CN202140306U (zh) 用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油泵
CN102252089A (zh) 用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油泵
CN203477215U (zh) 一种采用特定倒档结构的双离合器变速箱
CN104534034B (zh)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