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9534B - 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与检测装置以及土壤中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方法及种群密度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与检测装置以及土壤中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方法及种群密度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9534B
CN101849534B CN2010102052178A CN201010205217A CN101849534B CN 101849534 B CN101849534 B CN 101849534B CN 2010102052178 A CN2010102052178 A CN 2010102052178A CN 201010205217 A CN201010205217 A CN 201010205217A CN 101849534 B CN101849534 B CN 1018495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on tube
tube wall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
nematode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052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9534A (zh
Inventor
王�义
许艳丽
战丽莉
刘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oec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oec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oec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oec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01020521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495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49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9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9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953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与检测装置以及土壤中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方法及种群密度测量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时较长和破坏作物等问题。该装置由采集管和捕捉管组成,采集管由采集管上盖、采集管壁和网罩组成,捕捉管由捕捉管壁和无纺布条组成。分离方法:将大蜡螟装入采集管的网罩内然后将采集管放入土壤,两天后取回培养1天,再利用WhiteTrap法培养七到十天可分离线虫。种群密度测量方法:将盛有清水的捕捉管与装有大蜡螟的采集管安装后放入土壤,48小时后取回,观察记录水里线虫个数,计算得土壤线虫种群密度。本发明可用于昆虫病原线虫的野外采集及应用该线虫作生物防治因子对田间土壤线虫种群密度的跟踪和测定。

Description

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与检测装置以及土壤中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方法及种群密度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虫的分离与检测装置、分离方法以及种群密度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昆虫病原线虫是一类专门寄生于土壤害虫的微小动物,它隶属于动物界,线虫门(Nematoda),侧尾腺口纲(Secernentea),圆线虫目(Rhabditida),斯氏线虫科(Steinernematidae)和异小杆线虫科(Heterhabditidae)。这类线虫的侵染期阶段可以在土壤中存活较长时间并能主动搜寻对人类有害的昆虫寄主,找到寄主后,它通过昆虫的口道、气门或体壁钻入昆虫血液循环系统,然后通过释放共生菌,使寄主昆虫在24到48小时内死亡。国内外科学工作者研究认为,这类线虫对人畜以及其它有益生物包括害虫天敌等均无任何不良影响,而且全世界各地区均有分布。利用昆虫病原线虫进行以虫治虫可以使农民在无公害生产中减少农药用量,起到保护水质和环境的作用。目前国内外一些发达地区越来越多地生产和使用这类生物进行地下害虫和钻蛀性害虫的防治。
在应用昆虫病原线虫进行防治的过程中,有效地从当地土壤中分离适合于地方生态条件的线虫品种和品系是成功防治害虫的关键。此类工作目前是通过田间取回土样后,将土样分装在培养皿或塑料袋内,然后放入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等幼虫进行诱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且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花费大量时间来检查实验结果,以上种种因素限制了对该线虫的野外搜寻范围从而减少了分离机会。
另外,在科技人员或植物保护工作者将该线虫释放到田间进行防治某种害虫后需要跟踪监测线虫在土壤中的存活情况以便决定下一次应用的必要性、应用时间及用量。这一过程在以往和现在采用的方法如上述,所不同的是田间取样势必会破坏田间的作物。另外在定量时采用大蜡螟诱集直至土样中没有线虫为止要花费很多时间,同时还要对被侵染的大蜡螟逐头解剖数虫,此过程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方法及定量测量方法中,存在需要采集土样、解剖死虫体、需时较长、破坏作物以及解剖大蜡螟导致的费时费力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与检测装置以及土壤中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方法及种群密度测量方法。
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与检测装置,它由采集管和捕捉管组成;所述采集管由采集管上盖、采集管壁和网罩组成,采集管壁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采集管上盖密封安装在采集管壁的上端,网罩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网罩的上端开口处与采集管壁的下端封闭连接,网罩的下端暴露在采集管壁外;所述捕捉管由捕捉管壁和无纺布条组成,捕捉管壁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管状结构,捕捉管壁的侧壁上设有一个横向长孔,无纺布条封闭安装在此长孔处;采集管壁的下端与捕捉管壁的上端插接在一起,且网罩置于捕捉管壁内。
土壤中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方法,它的过程如下:
步骤A1、将安装在一起的采集管和捕捉管拆离,然后将大蜡螟装入采集管,然后在采集管内塞入棉球,使大蜡螟一直停留在网罩内;
步骤A2、在待采集的土壤上打一个洞,在洞内放入装有大蜡螟的采集管;
步骤A3、48小时后,从洞中取回采集管,并在25℃下培养一天后,观察是否有大蜡螟已死亡;
步骤A4、利用White Trap法对死亡的大蜡螟再进一步培养七到十天,即可分离出昆虫病原线虫。
土壤中昆虫病原线虫的种群密度测量方法,它的过程如下:
步骤B1、将安装在一起的采集管和捕捉管拆离,然后将大蜡螟装入采集管,然后在采集管内塞入棉球,使大蜡螟一直停留在网罩内;在捕捉管内装清水至长孔处,然后将盛有清水的捕捉管与装有大蜡螟的采集管安装在一起;
步骤B2、在土壤上打一个洞,然后将步骤B2中安装好的捕捉管和采集管作为整体放入洞中,其中采集管在上、捕捉管在下;
步骤B3、48小时后,从洞中取回安装在一起的采集管和捕捉管,然后卸掉捕捉管,并将捕捉管中的水吸出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水里的昆虫病原线虫的个数;
步骤B4、根据步骤B3中观察到的昆虫病原线虫的个数,计算获得土壤中昆虫病原线虫的种群密度。
本发明既不破坏作物的正常生长,又无需将土样带回实验室,且无需进行大蜡螟的解剖,可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与检测装置中的采集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与检测装置中的捕捉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与检测装置的采集管和捕捉管安装在一起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方式三中制定的标准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与检测装置,它由采集管和捕捉管组成;所述采集管由采集管上盖11、采集管壁12和网罩13组成,采集管壁12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采集管上盖11密封安装在采集管壁12的上端,网罩13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网罩13的上端开口处与采集管壁12的下端封闭连接,网罩13的下端暴露在采集管壁12外;所述捕捉管由捕捉管壁21和无纺布条22组成,捕捉管壁21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管状结构,捕捉管壁21的侧壁上设有一个横向长孔,无纺布条22封闭安装在此长孔处;采集管壁12的下端与捕捉管壁21的上端插接在一起,且网罩13置于捕捉管壁21内。
网罩13下端底部距采集管壁12的下端开口处的距离可为20毫米。
捕捉管壁21的上端开口处与下端底部间的距离可为45毫米。
捕捉管壁21的侧壁上的长孔可为长16毫米、宽4毫米的长方形孔。
所述长方形孔的上端边缘与采集管壁12的下端边缘之间的距离可为20毫米,长方形孔的下端边缘与捕捉管壁21的下端底部之间的距离可为21毫米。
捕捉管壁21的下部可呈倒圆锥形。
本实施方式的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与检测装置,可由15毫升塑料离心管改造而成,也可由厂家直接批量生产。
将15毫升离心管由底部上量45毫米处切断,然后在上部分的内端嵌入一个由铁丝网做成的上面开口、下端带底的网罩,网罩下端暴露于离心管外的部分为20毫米,此部分作为采集管。
切下的下部分先在由底部上量25毫米处向下开长方形口(4毫米x 16毫米)。然后将此开口用普通无纺布封上即成捕捉管。将采集管和捕捉管安装在一起就可以用于线虫的定量测定,野外采集时将捕捉管部分去掉就可用于定性测定和线虫新品种的诱集分离。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的土壤中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方法,它基于实施方式一中的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与检测装置实现,它的过程如下:
步骤A1、将安装在一起的采集管和捕捉管拆离,然后将大蜡螟装入采集管,然后在采集管内塞入棉球,使大蜡螟一直停留在网罩13内;
步骤A2、在待采集的土壤上打一个洞,在洞内放入装有大蜡螟的采集管;
步骤A3、48小时后,从洞中取回采集管,并在25℃下培养一天后,观察是否有大蜡螟已死亡;
步骤A4、利用White Trap法对死亡的大蜡螟再进一步培养七到十天,即可分离出昆虫病原线虫。
在步骤A1中,放入采集管内的大蜡螟可为多个。
下面提供一个具体实施例:
首先将安装在一起的采集管和捕捉管拆离,然后打开采集管上盖11,将2头大蜡螟装入采集管的网罩13内,然后将棉球塞进采集管内,使2头大蜡螟一直停留在网罩13内。其中,所述网罩13由普通铁丝网构成。
根据待采集地点的面积,准备足够数量的采集管(其中每只采集管内各装有2头大蜡螟)带到待采集地点,在每一个采集点,用直径约20毫米的方楞锥在土壤中打一个50毫米深的洞,然后埋入3到5只采集管,且相互距离不小于50毫米。
48小时后,取回所有采集管,在25℃下培养一天后,观察是否有大蜡螟已被昆虫病原线虫侵染后死亡。
将死亡的大蜡螟利用White Trap中进一步培养,七到十天后即可分离出昆虫病原线虫。
White Trap法是一种实验室利用活体昆虫培养和收集昆虫病原线虫的方法。具体方法和步骤如下:
将被侵染的昆虫(常用大蜡螟幼虫)放置在倒置的并事先铺好潮湿滤纸的小培养皿(直径 = 60mm)皿盖内;将上述皿盖放置于大培养皿(直径 = 100mm)内,放好后在大培养皿内加水,水量以刚好覆盖皿底为宜。盖好大皿盖;放25度恒温箱内培养7天左右待发现水中出现线虫后将线虫水收集并更换新水,每天采收一次知道水中停止出现线虫为止。
本实施方式可实现野外分离线虫,或对田间某一位置是否有线虫进行定性检测。由于检测过程是在野外直接进行,而无需将土样带回实验室,而且不需要解剖死虫体,本实施方式在一定时间内可提高检测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的土壤中昆虫病原线虫的种群密度测量方法,它基于实施方式一中的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与检测装置实现,它的过程如下:
步骤B1、将安装在一起的采集管和捕捉管拆离,然后将大蜡螟装入采集管,然后在采集管内塞入棉球,使大蜡螟一直停留在网罩13内;在捕捉管内装清水至长孔处,然后将盛有清水的捕捉管与装有大蜡螟的采集管安装在一起;
步骤B2、在土壤上打一个洞,然后将步骤B2中安装好的捕捉管和采集管作为整体放入洞中,其中采集管在上、捕捉管在下;
步骤B3、48小时后,从洞中取回安装在一起的采集管和捕捉管,然后卸掉捕捉管,并将捕捉管中的水吸出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水里的昆虫病原线虫的个数;
步骤B4、根据步骤B3中观察到的昆虫病原线虫的个数,计算获得土壤中昆虫病原线虫的种群密度。
其中,步骤B4中所述的计算获得土壤中昆虫病原线虫的种群密度的过程中,是利用事先做好的标准曲线进行的计算。
土壤中昆虫病原线虫通过对寄主昆虫释放的二氧化碳的趋性来寻找寄主,根据这一特性,首先人为定量的将不同浓度梯度的昆虫病原线虫均匀混入同一地块的土壤中,然后利用本发明装置检测昆虫病原线虫进入装置的数量。实践已经证明土壤混入的每平方厘米的线虫数和进入本装置的线虫数成正比。利用这一相关关系即可建立标准曲线。
建立所述标准曲线的具体过程为:
一、试验条件的优化:特定昆虫病原线虫施入量下,检测时间、装置间距离对昆虫病原线虫进入的影响,找到最佳检测时间及最佳应用距离;
二、在已优化条件下,选择7个不同的施用密度,其中包括实际应用密度以及最大和最小田间应用密度,检测线虫进入装置的数量,利用这两组数据则可建立标准曲线。为使建立的标准曲线准确可靠,试验在不同时间重复三次,最后取平均数建立最终的标准曲线。
利用以下浓度梯度(1头/cm2、10头/cm2、20头/cm2、40头/cm2、60头/cm2、80头/cm2)的线虫混入土壤后利用本发明装置进行回收,然后根据实际浓度梯度和回收线虫数量通过线性回归制定出标准曲线,如图4所示,图4所示曲线对应的线性方程为y = 0.0002x – 2.4478,其中x为横坐标,它为土壤中混入的每平方米的线虫数,y为纵坐标,它为进入本装置的线虫数。
假设在被测土壤里回收的线虫数量是70头,将y = 70代入方程式y = 0.0002x – 2.4478后得出x = 362239头/ m2。换算成3.6头/ cm2。被测土壤中每平方厘米大约含有3.6头线虫。
本实施方式可对土壤中释放的线虫进行定量测定,测定的主要过程是在田间进行,既不破坏作物的正常生长,又无需将土样带回实验室,且无需进行大蜡螟的解剖。本发明在一定时间内可提高检测效率。

Claims (8)

1.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采集管和捕捉管组成;所述采集管由采集管上盖(11)、采集管壁(12)和网罩(13)组成,采集管壁(12)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采集管上盖(11)密封安装在采集管壁(12)的上端,网罩(13)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网罩(13)的上端开口处与采集管壁(12)的下端封闭连接,网罩(13)的下端暴露在采集管壁(12)外;所述捕捉管由捕捉管壁(21)和无纺布条(22)组成,捕捉管壁(21)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管状结构,捕捉管壁(21)的侧壁上设有一个横向长孔,无纺布条(22)封闭安装在此长孔处;采集管壁(12)的下端与捕捉管壁(21)的上端插接在一起,且网罩(13)置于捕捉管壁(2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网罩(13)下端底部距采集管壁(12)的下端开口处的距离为2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捕捉管壁(21)的上端开口处与下端底部间的距离为4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捕捉管壁(21)的侧壁上的长孔为长16毫米、宽4毫米的长方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形孔的上端边缘与采集管壁(12)的下端边缘之间的距离为20毫米,长方形孔的下端边缘与捕捉管壁(21)的下端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1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捕捉管壁(21)的下部呈倒圆锥形。
7.利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与检测装置进行土壤中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过程如下:
步骤A1、将安装在一起的采集管和捕捉管拆离,然后将大蜡螟装入采集管,然后在采集管内塞入棉球,使大蜡螟一直停留在网罩(13)内;
步骤A2、在待采集的土壤上打一个洞,在洞内放入装有大蜡螟的采集管;
步骤A3、48小时后,从洞中取回采集管,并在25℃下培养一天后,观察是否有大蜡螟已死亡;
步骤A4、利用White Trap法对死亡的大蜡螟再进一步培养七到十天,即可分离出昆虫病原线虫。
8.利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与检测装置进行土壤中昆虫病原线虫的种群密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过程如下:
步骤B1、将安装在一起的采集管和捕捉管拆离,然后将大蜡螟装入采集管,然后在采集管内塞入棉球,使大蜡螟一直停留在网罩(13)内;在捕捉管内装清水至长孔处,然后将盛有清水的捕捉管与装有大蜡螟的采集管安装在一起;
步骤B2、在土壤上打一个洞,然后将步骤B2中安装好的捕捉管和采集管作为整体放入洞中,其中采集管在上、捕捉管在下;
步骤B3、48小时后,从洞中取回安装在一起的采集管和捕捉管,然后卸掉捕捉管,并将捕捉管中的水吸出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水里的昆虫病原线虫的个数;
步骤B4、根据步骤B3中观察到的昆虫病原线虫的个数,计算获得土壤中昆虫病原线虫的种群密度。
CN2010102052178A 2010-06-22 2010-06-22 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与检测装置以及土壤中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方法及种群密度测量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95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52178A CN101849534B (zh) 2010-06-22 2010-06-22 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与检测装置以及土壤中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方法及种群密度测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52178A CN101849534B (zh) 2010-06-22 2010-06-22 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与检测装置以及土壤中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方法及种群密度测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9534A CN101849534A (zh) 2010-10-06
CN101849534B true CN101849534B (zh) 2011-09-14

Family

ID=42801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0521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9534B (zh) 2010-06-22 2010-06-22 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与检测装置以及土壤中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方法及种群密度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495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7423B (zh) * 2011-09-09 2013-04-10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植物或土壤线虫的氯化钾浮选方法
CN103004726B (zh) * 2012-12-28 2015-11-18 甘肃农业大学 一种简单有效的昆虫病原线虫的诱集方法
CN103202268B (zh) * 2013-03-25 2015-04-22 南京林业大学 影响线虫趋向行为的微生物挥发性化合物的生测方法
CN203222247U (zh) * 2013-04-17 2013-10-02 滨州学院 云斑白条天牛成虫采集盒
CN104285889A (zh) * 2013-07-15 2015-01-21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一种反刍动物线虫寄生阶段幼虫的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
CN103355258B (zh) * 2013-07-26 2014-09-24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测定线虫对化学物质趋向性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3688907B (zh) * 2013-12-10 2016-04-13 甘肃农业大学 一种昆虫病原线虫复壮的方法
CN104886154A (zh) * 2015-05-21 2015-09-09 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 使用昆虫病原线虫虫尸剂来防治烟草根结线虫的方法
CN104886153A (zh) * 2015-05-21 2015-09-09 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 使用昆虫病原线虫悬浮液来防治烟草根结线虫的方法
CN106665527A (zh) * 2016-12-19 2017-05-17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一种昆虫病原线虫种群密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49218B2 (ja) * 1997-02-04 1999-09-13 佐賀大学長 菌食性線虫アフェレンクス・アベネの大量生産法
US7011837B2 (en) * 2001-08-29 2006-03-14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Isolated species of steinernematid nematode and methods of white grub control therewith
CN1320107C (zh) * 2005-06-16 2007-06-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 一种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的分离方法
CN100487435C (zh) * 2005-12-22 2009-05-13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松树萎蔫病病原线虫的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9534A (zh) 2010-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9534B (zh) 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与检测装置以及土壤中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方法及种群密度测量方法
Salmane et al. Species list and habitat preference of Mesostigmata mites (Acari, Parasitiformes) in Latvia
Hutchins Techniques for sampling arthropods in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Moncaz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breeding sites of Phlebotomus orientalis–The vector of visceral leishmaniasis in northwestern Ethiopia
CN108522435A (zh) 一种检测寄生蜂寄生能力的装置及寄生能力评价方法
CN108901982B (zh) 一种基于农业机械的渔业养殖系统
CN101138333B (zh) 一种捕食性天敌对稻飞虱控制能力的田间检测方法
Poinar Jr et al. Survival and horizontal movement of infective stage Neoaplectana carpocapsae in the field
CN105265393A (zh) 一种收集和饲养田间二化螟幼虫寄生蜂的方法
Gray Ecology of nematophagous fungi: Methods of collection, isol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predatory and endoparasitic fungi
Thöming et al.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spring emergence of pea moth (Cydia nigricana)
Iannuzzi et al. Sampling methods for beetles (Coleoptera)
CN100413409C (zh) 一种评价稻飞虱天敌捕食能力的诱捕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103931563B (zh) 转基因抗虫水稻对捕食性天敌草间钻头蛛安全性评价方法
Nicholas The bionomics of Culicoides austeni, vector of Acanthocheilonema perstans in the rain-forest of the British Cameroons, together with notes on C. grahamii and other species which may be vectors in the same area
Ravichandra Methods and techniques in plant nematology
CN105724348A (zh) 一种稻飞虱田间捕捉采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Whitcomb Sampling spiders in soybean fields
CN105393986A (zh) 一种释放二化螟幼虫的寄生蜂的方法
CN105123301A (zh) 一种土壤烟草黑胫病发病潜力的预测方法
CN205284674U (zh) 一种能观察林木种实害虫生活史的绿枝养虫装置
CN209314667U (zh) 一种空中昆虫诱集网室
CN105379681A (zh) 一种监测寄生蜂寄生二化螟幼虫寄生效果的方法
CN113740511B (zh) 农田土壤健康诊断的土壤动物活性生物传感器的获得方法
Staab et al. Dear neighbor: Trees with extrafloral nectaries facilitate defense and growth of adjacent undefended tre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14

Termination date: 2013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