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6366B - 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6366B
CN101846366B CN 200910127074 CN200910127074A CN101846366B CN 101846366 B CN101846366 B CN 101846366B CN 200910127074 CN200910127074 CN 200910127074 CN 200910127074 A CN200910127074 A CN 200910127074A CN 101846366 B CN101846366 B CN 1018463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air
working medium
conditioning system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12707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6366A (zh
Inventor
刘中哲
赵令裕
江旭政
刘家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to CN 20091012707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463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46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63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63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63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一第一循环模块以及与一第二循环模块。第二循环模块包括一第一热交换器与多个第二热交换器。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一循环模块结合,以使第一热交换器内的工质与第一循环模块进行热交换。每一第二热交换器均包括一热交换装置以及一气体推动装置。热交换装置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气体推动装置连通于第一端与第一热交换器之间并且第二端与第一热交换器连接,以在每一第二热交换器与第一热交换器之间形成一工质回路。气体推动装置推动处于饱和气体状态的工质在热交换装置与第一热交换器之间流动。本发明解决了先前技术所存在的润滑油被挟带出压缩机并且留滞在管路中无法回流的问题。

Description

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特别是一种利用第二次循环来进行温度调节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空调的技术领域中,空调负载的大小往往与空调技术的复杂程度成正比。在诸如大型办公室大楼、大型展览场地、交通转运站等空调负载庞大的场所中,由于这些被冷冻的对象在不同的时间点时通常具有不同的冷冻需求,因此这些场所通常需要更为复杂的空调技术与空调设备。为了满足这样的空调需求,现有技术提出一种可变冷媒流量空调系统。 
现有的可变冷媒流量空调系统包含一室外机与多个室内机。室外机包括有一压缩机以及一冷凝装置。每一个室内机均包括一膨胀装置与一蒸发装置。压缩机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与每一台室内机的膨胀装置连接。膨胀装置与同一台室内机内的蒸发装置连接。每一台室内机的蒸发装置又与室外机的压缩机连接,以构成一冷媒的循环回路。 
基于上述的设计,现有的可变冷媒流量空调系统可以经由调整压缩机的输出功率以及是否让冷媒进入个别的室内机内来调整整个系统输出的冷冻吨数。因此,现有的可变冷媒流量空调系统可以依据被冷冻对象在不同时间点的冷冻需求,相对应地调整其输出的冷冻吨数。因而现有的可变冷媒流量空调系统在使用上具有可以弹性地调整其冷冻能力以及具有相当好的部分负载效率等优点。 
然而,由于现有的可变冷媒流量空调系统的室内机以及这些室外机均属于同一次的循环,即室内机与室外机均位于同一个冷媒的循环回路中,因此现有的可变冷媒流量空调系统在运作上具有以下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般而言,为了让压缩机可以正常地运作,现有技术通常会利用润滑油来对压缩机进行润滑。当压缩机在运作时,部分的润滑油往往会被压缩机抛出,并且被冷媒挟带出压缩机外。由于现有的可变冷媒流量空调系统的室内机以及室外机均属于同一次的循环,因此这些被挟带出压缩机的液态的润滑油便会随着冷媒而在循环管路中流动。 
然而,由于上述的冷冻循环往往是应用于大型的建筑物内,因此压缩机往往位于蒸发装置的上方30公尺或是更高的位置。由于压缩机的润滑油均以液体状态存在于压缩机油槽或是存在于冷媒循环系统中,并且由于经过蒸发器回到压缩机的冷媒通常是气体状态,因此如果此时的液态的润滑油与压缩机之间的位差太大时或是压缩机因为被冷冻对象的冷冻需求减小而处于卸载的状态时,气态的冷媒往往会因为动能不足而无法继续挟带液态的润滑油,因此液态的润滑油就容易留滞在管路中,无法回流到压缩机内,这就是现有技术在管路设计上的垂直限制。同样地,当管路的水平长度过长时,气态的冷媒往往会因为动能不足而无法继续挟带液态的润滑油,因此液态的润滑油就容易留滞在管路中,无法回流到压缩机内,这就是现有技术在管路设计上的水平限制。如此一来,当越来越多的润滑油累积在压缩机以外的循环管路中时,压缩机就容易因为润滑油量不足而发生故障。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现有技术在输送冷媒的管路中增加额外的装置(例如在压缩机吐出冷媒的出口处加装高效率的油分离器,以拦截润滑油并且避免润滑油被冷媒挟带出压缩机外)或是采用更为复杂的控制方法(例如在低负载的状况下,并且在特定的时间点,增加压缩机的输出功率,以加速冷媒的流动,进而使冷媒产生足够的推力来将液态的润滑油推回压缩机内),以促使液态的润滑油回流至压缩机。但是这样的设计会进一步地增加系统的复杂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第二次循环来进行温度调节的空调系统,以解决先前技术所存在的润滑油被挟带出压缩机并且留滞在管路中无法回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一第一循环模块以及一第二循环模块。一第一工质以及一第二工质分别循环于第一循环模块以及第二循环模块内。第一循环模块包括一压缩机、一第一热交换器、一膨胀装置以及一第二热交换器。压缩机将第一工质自低压气体状态压缩成高压气体状 态。第一热交换器连接于压缩机。膨胀装置连接于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连接于膨胀装置与压缩机之间。第二循环模块包括一第三热交换器以及多个第四热交换器。第三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交换器结合。第二工质经由第三热交换器与位于第二热交换器内的第一工质进行热交换。每一第四热交换器均包括一热交换装置以及一气体推动装置。热交换装置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气体推动装置连通于第一端与第三热交换器之间,并且第二端与第三热交换器连接,以在每一第四热交换器与第三热交换器之间形成一工质回路。气体推动装置推动处于饱和气体状态的第二工质在热交换装置与第三热交换器之间流动。 
上述的空调系统还包括一主储液筒,其连接于第三热交换器与第二端之间。较佳的是,主储液筒所处的高度高于这些第四热交换器所处的高度。 
上述的空调系统还包括一泵以及一分流装置。泵所处的高度低于热交换装置的第二端,并且与主储液筒连通。分流装置连通于主储液筒、第二端以及泵之间。分流装置具有一第一状态以及一第二状态。当分流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分流装置将第二工质导引入第二端。当分流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分流装置将第二工质导引入泵。上述的分流装置为一阀件,其中此阀件所处的高度介于第二端所处的高度与泵所处的高度之间。 
上述的空调系统还包括一第五热交换器以及一分流模块。第五热交换器位于主储液筒内。分流模块连通于膨胀装置、第二热交换器以及第五热交换器之间。分流模块具有一第一状态以及一第二状态。当分流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分流装置将第二工质导引入第二热交换器。当分流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分流装置将第二工质导引入第五热交换器。其中,此分流模块包括一第一阀件以及一第二阀件。第一阀件位于一第一流动路径上,其中第一流动路径自膨胀装置经由第二热交换器延而伸至主储液筒。第二阀件位于一另一流动路径上,其中此另一流动路径自膨胀装置延伸至主储液筒,并且另一流动路径不经过第二热交换器。 
上述的空调系统,其中,每一第四热交换器还可以包括一液气分离槽。液气分离槽的上侧与气体推动装置以及主储液筒连通,液气分离槽的下侧与分流装置连通。上述的空调系统,还包括一连通于该阀件与泵之间的次储液筒。较佳的是,上述的空调系统还包括一位于液汽分离槽内的液位传感器。此液位传感器用以量测在液汽分离槽内的第二工质的液位高度。 
上述的每一第四热交换器还包括一阀件,其连通于主储液筒与热交换装置之间。 
上述的空调系统,其中,所述的第一热交换器为一第一蒸发器、第二热交换器为一第一冷凝器、第三热交换器为一第二蒸发器并且第四热交换器为一第二冷凝器。 
上述的空调系统中,所述的第一热交换器为一第一冷凝器、第二热交换器为一第一蒸发器、第三热交换器为一第二冷凝器并且第四热交换器为一第二蒸发器。 
上述的气体推动装置是一风扇或是一鼓风机。 
上述的这些第四热交换器位于第一循环模块的下方。 
上述的空调系统还包括一泵,其位于主储液筒与这些第四热交换器之间。 
上述的空调系统的第二循环模块不具有压缩机。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本发明是采用两个彼此独立的第一循环模以及第二循环模块,并且由于第二循环内不具有用以将工质由液体状态压缩成气体状态的压缩机,因此在第二循环内不会有润滑油留滞在循环管路的问题,解决了先前技术所存在的润滑油被挟带出压缩机并且留滞在管路中无法回流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图2图1的第四热交换器的放大示意图; 
图3图1的空调系统处于冷气模式的示意图; 
图4图1的空调系统处于暖气模式的示意图; 
图5图1的空调系统处于预冷模式的示意图; 
图6图1的空调系统处于部分负载模式的示意图; 
图7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空调系统 
100’空调系统 
200第一循环模块 
210压缩机 
220第一热交换器 
230膨胀装置 
240第二热交换器 
250风扇 
300第二循环模块 
310第三热交换器 
320第四热交换器 
322热交换装置 
322a第一端 
322b第二端 
324气体推动装置 
326阀件 
328液气分离槽 
330主储液筒 
332开口 
334开口 
340泵 
350分流装置 
360第五热交换器 
370分流模块 
371阀件 
372阀件 
380主工质管路 
382次工质管路 
390次储液筒 
395泵 
R1第一工质 
R2第二工质 
B建筑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图1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第四热交换器320的放大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2,空调系统100包括一第一循环模块200以及一第二循环模块300。第一循环模块200包括一压缩机210、一第一热交换器220、一膨胀装置230以及一第二热交换器240。第一热交换器220连接于压缩机210。膨胀装置230连接于第一热交换器220。第二热交换器240连接于膨胀装置230与压缩机210之间。一第一工质R1(未绘示)循环于压缩机210、第一热交换器220、膨胀装置230以及第二热交换器240之间,其中第一工质R1的材质可以是R-134a、R-12、R-22或是其它种类的冷媒。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第一循环模块200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空调系统100还可以如图1所示包括一个以上彼此并联的多个第一循环模块200以提高空调系统100的冷却能力。 
第二循环模块300包括一第三热交换器310以及多个第四热交换器320。第三热交换器310与第二热交换器240结合,并且能够与第二热交换器240进行热交换。每一第四热交换器320均位于第一循环模块200的下方,并且每一第四热交换器320均包括一热交换装置322以及一气体推动装置324。热交换装置322具有一第一端322a以及一第二端322b。气体推动装置324位于第一端322a的出口处,并连通于第一端322a与第三热交换器310之间,且第三热交换器310与第二端322b连接,以在每一第四热交换器320与第三热交换器310之间形成一第二工质R2的回路。一第二工质R2经由此回路循环于第三热交换器310、热交换装置322以及一气体推动装置324之间,其中第二工质R2的材质可以是R-134a、R-12、R-22或是其它种类的冷媒。 
基于上述的结构,本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可以对一空间进行冷冻空调,以降低此空间的温度,即空调系统100处于一冷气模式。请参照图3,其为空调系统100处于冷气模式的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例是对一建筑物B内的空间进行温度调节作为举例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循环模块200以及 第三热交换器310是位于建筑物B的屋顶,而上述的多个第四热交换器320则位于建筑物B的内部。当空调系统100处于冷气模式时,第一热交换器220的功能是作为一冷凝器,而第二热交换器240的功能是作为一蒸发器。 
基于上述的第一循环模块200的结构,处于饱和液体状态的第一工质R1受到压缩机210的压缩,而成为处于高压气体状态的第一工质R1。之后处于高压气体状态的第一工质R1进入第一热交换器220内部以释放其热量至外界环境中,进而转变为处于高压液体状态的第一工质R1。在本实施例中,处于高压液体状态的第一工质R1的热量经由一风扇250而被排除至外界环境中。接着处于高压液体状态的第一工质R1进入膨胀装置230并且膨胀为处于饱和低压状态的第一工质R1。通过膨胀装置230后的处于高压液体状态的第一工质R1进入第二热交换器240以接收第二工质R2的热量(将在后续的段落中进行说明),以形成处低压气体状态的第一工质R1,并且再次回到压缩机210内以完成一第一工质R1的循环。 
需注意的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上述的第一循环模块200中,由于第一循环模块200的压缩机210、一第一热交换器220、一膨胀装置230以及一第二热交换器240实质上都位于同一高度,因此压缩机210可以提供第一工质R1足够的动能,以将被第一工质R1带出压缩机210的润滑油再度带回压缩机210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热交换器310的功能是作为一冷凝器,第四热交换器320的功能是作为一蒸发器。基于这样的配置,处于饱和气体状态的第二工质R2在第三热交换器310内与第一工质R1进行热交换,以将其热量传递给第一工质R1,并且形成处于饱和液体状态的第二工质R2。之后由于第三热交换器310所处的高度高于第四热交换器320所处的高度,因此处于饱和液体状态的第二工质R2受到重力的驱动进入第四热交换器320的热交换装置322并且吸收建筑物B内部空间的热量,以再度成为处于饱和气体状态的第二工质R2。处于饱和气体状态的第二工质R2经由气体推动装置324的推动而再度回到第三热交换器310内,以完成一第二工质R2的循环。 
需注意的是,在第二循环模块300中,由于气体推动装置324是用来将处于饱和气体状态的第二工质R2自第四热交换器320推送至第三热交换器310,因此气体推动装置324是采用风扇或是鼓风机等装置。由于第二循环模块300 中不具有压缩机,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二循环模块300没有润滑油被挟带于第二工质R2内的问题。 
另外,请同时参照图1、图2以及图3,为了使第二工质R2的流动更为顺畅,在本实施例中,空调系统100还可以包括一主储液筒330。主储液筒330连通于第三热交换器310与每一热交换装置322的第二端322b之间,其中主储液筒330的一开口332与第二端322b连通。因此,本实施例可以经由主储液筒330来容纳部分的第二工质R2。较佳的是,主储液筒330所处的高度高于上述那些第四热交换器320所处的高度,以使位于主储液筒330内的第二工质R2可以经由重力的驱动而被分配到各个第四热交换器320。 
请再次参照图1以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空调系统100还可以包括一泵340以及一分流装置350。泵340所处的高度低于热交换装置322的第二端322b,并且经由主储液筒330的开口334与主储液筒330连通。分流装置350连通于主储液筒330、第二端322b以及泵34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分流装置350是一阀件,并且其所处的高度介于第二端322b所处的高度与泵340所处的高度之间。分流装置350具有一第一状态(即关闭状态)以及一第二状态(及开启状态)。当分流装置350处于第一状态时,分流装置350将第二工质R2导引入第二端322b。当分流装置350处于第二状态时,分流装置350将第二工质导引入泵340。基于上述的设计,空调系统100除了可以在一冷气模式下运作外,空调系统100还可以在一暖气模式下运作,以提升建筑物B内部的温度。 
请同时参照图1、图2以及图4,其中图4为空调系统100处于暖气模式下的示意图。当空调系统100处于暖气模式时,第一热交换器220的功能是作为一蒸发器、第二热交换器240的功能是作为一冷凝器。也就是说,处于饱和液体状态的第一工质R1受到压缩机210的压缩,而成为处于高压气体状态的第一工质R1。之后处于高压气体状态的第一工质R1进入第二热交换器240内部以释放其热量至外界环境中,进而转变为处于高压液体状态的第一工质R1。接着处于高压液体状态的第一工质R1进入膨胀装置230并且在膨胀为处于饱和低压状态的第一工质R1。通过膨胀装置230后的处于高压液体状态的第一工质R1进入第一热交换器220以接收第二工质R2的热量(将在后续的段落中进行说明),以形成处低压气体状态的第一工质R1,并且再次回到压缩机 210内以完成一第一工质R1的循环。 
此外,当空调系统100处于暖气模式时,分流装置350处于第二状态,并且主储液筒330的开口332与第四热交换器320的端部之间的流通路径被阀件326关闭。第三热交换器310的功能是作为一蒸发器并且第四热交换器320的功能是作为一冷凝器。更详细地说,处于饱和液体状态的第二工质R2于第三热交换器310内与第一工质R1进行热交换,以吸收第一工质R1的热量,并且形成处于饱和气体状态的第二工质R2。之后,处于饱和气体状态的第二工质R2受到气体推动装置324的驱动而经由第一端322a进入第四热交换器320的热交换装置322,并且将热量释放给建筑物B内部空间以再度成为处于饱和液体状态的第二工质R2。之后,处于饱和液体状态的第二工质R2经由泵浦340的推动而再度回到第三热交换器310内,以完成一第二工质R2的循环。 
此外,请再次参照图1以及图2,上述的空调系统100还可以具有一第五热交换器360以及一分流模块370。第五热交换器360是位于主储液筒330内。分流模块370是连通于膨胀装置230、第二热交换器240以及第五热交换器360之间。更详细地说,在本实施例中,分流模块370包括一阀件371以及一阀件372。阀件371位于自膨胀装置230经由第二热交换器240流至主储液筒330的流动路径上。阀件372位于另一流动路径上,其中该另一流动路径是自膨胀装置230不经过第二热交换器240延伸至主储液筒330。 
分流模块370具有一第一状态以及一第二状态。当分流模块370处于第一状态时,阀件371处于开启的状态并且阀件372处于关闭的状态,因此分流模块370将第二工质R2导引入第二热交换器240。当分流模块370处于第二状态时,阀件371处于关闭的状态并且阀件372处于开启的状态,因此分流模块370将第二工质R2导引入第五热交换器360内。 
请同时参照图1、图2以及图5,其中图5为空调系统100处于预冷模式下的示意图。基于上述的设计,空调系统100除了可以在冷气模式或是暖气模式下运作外,空调系统100还可以在执行冷气模式之前进行一预冷模式。当空调系统100在预冷模式下运作时,第五热交换器360的功能是作为一蒸发器、第一热交换器220的功能是作为一冷凝器、分流模块370处于第二状态,并且分流装置350也处于第二状态。如此一来,第一循环模块200便能够利用第五热交换器360来降低位于主储液筒330内的第二工质R2的温度。另外,在第 五热交换器360降低主储液筒330内的第二工质R2的温度的同时,由于分流模块350处于第二状态,自主储液筒330的开口332流出的第二工质R2直接是经由泵340而再次被送回主储液筒330内,以完成一第二工质的循环。须注意的是,在此循环中,第二工质R2不经由热交换装置322的第二端322b流入热交换装置322内。在预冷模式下,由于第二工质R2不进入热交换装置322内,因此第二循环模块300内的第二工质R2大多被泵340抽送至主储液筒330内,因此空调系统100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大部分的第二工质R2的温度降温至一预定的温度。当第二工质R2达到此预定的温度后,分流模块370以及分流装置350均自第二状态而被切换至第一状态,因此空调系统100自预冷模式被切换为冷气模式,以降低建筑物B的内部温度。 
另外,为了使第二工质R2的流动更为顺利,上述的空调系统100还可以包括次储液筒390,其连通于分流装置350与泵340之间,以储存部分的第二工质R2。 
再者,请再次参照图1以及图2,上述的空调系统100的每一第四热交换器320还可以具一阀件326,以使空调系统100可以进行一部分负载模式。阀件326位于主储液筒330与热交换装置322的第二端322b之间。更详细地说,在空调系统100中,主储液筒330与多个第四热交换器320之间包括一主工质管路380以及多条次工质管路382。主工质管路380的一端与主储液筒330连通。这些次工质管路382的一端与主工质管路380连通,另一端分别与一第四热交换器320的气体推动装置324连通。阀件326是位于次工质管路382上。当空调系统100处于部分负载模式时,部分的第四热交换器320处于运作状态,剩余的第四热交换器320处于关闭的状态。 
同时参照图1、图2以及图6,其中图6为空调系统100处于部分负载模式下的示意图。当空调系统100处于部分负载模式时,空调系统100的运作方式与空调系统100处于冷气模式相当类似。与冷气模式不同的是,当空调系统100处于部分负载模式时,自主储液筒330连通至处于关闭状态的第四热交换器320的连通路径被切断,即处于关闭状态的第四热交换器320的阀件326处于关闭状态,以使得第二工质R2无法自主储液筒330进入处于关闭状态的第四热交换器320(如图6中为虚线所围绕的两个第四热交换器320所示)。并且,自主储液筒330连通至处于开启状态的第四热交换器320(如图6中未被虚 线所围绕的多个第四热交换器320所示)的连通路径被开放,即处于开启状态的第四热交换器320的阀件326处于开放状态,以使得第二工质R2自主储液筒330进入处于开启状态的第四热交换器320。另外,残留在处于关闭状态的第四热交换器320内部的第二工质R2被泵340抽送至主储液筒330。 
基于上述的结构,本实施例可以依据空调上的需求来开启或是关闭位于特定位置上的第四热交换器320或者是调整处于开启状态的第四热交换器320的数量,以使空调系统100可以在较少的第二工质R2的填充量之下,达到较大的第二工质R2的使用效率。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第四热交换器320还可以包括一液气分离槽328。液气分离槽328的上侧与气体推动装置324以及主储液筒330连通,液气分离槽328的下侧与分流装置350连通。经由液气分离槽328的设计,部分的第二工质R2可以被容纳液气分离槽328内,并且空调系统100例如可经由一液位传感器(未绘示)来侦测液气分离槽328内的第二工质R2的液位的高低。当空调系统100处于冷却模式时,空调系统100可以经由量测各个第四热交换器320的液气分离槽328内的第二工质R2的液位来决定阀件326的开启程度,以调整进入各个第四热交换器320的第二工质R2量。 
上述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第一循环模块200所处的高度必须高于这些第四热交换器所处的高度。图7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示意图,其中与图1相同的标号代表着相同的组件。请参照图7,本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与图1所示的空调系统100的差异主要在于第一循环模块200所处的高度不高于所有的第四热交换器320所处的高度。为了使主储液筒330内的第二工质R2可以被均匀地分配到各个第四热交换器320,空调系统100’还包括一泵395。泵395配置于主储液筒330与这些第四热交换器320之间,以使空调系统100’处于冷气模式、预冷模式或是部分负载模式时,第二工质R2可以经由泵395而被均匀地分配到各个第四热交换器320。 
由于本发明是采用两个彼此独立的第一循环模以及第二循环模块,并且由于第二循环内不具有用以将工质由液体状态压缩成气体状的压缩机,因此在第二循环内不会有润滑油留滞在循环管路的问题。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第二循环的管路在设计上没有垂直高度或是水平长度上的限制。 
另外,由于本发明的第四热交换器是位于第一循环模块的下方,因此处于 液态的第二工质可以经由重力的驱动而被均匀地分配至各个第四热交换器中。 
综上所述,本发明解决了先前技术所存在的润滑油被挟带出压缩机并且留滞在管路中无法回流的问题。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循环模块,一第一工质循环于其内,该第一循环模块包括:
一压缩机,将该第一工质自低压气体状态压缩成高压气体状态;
一第一热交换器,连接于该压缩机;
一膨胀装置,连接于该第一热交换器;以及
一第二热交换器,连接于该膨胀装置与该压缩机之间;以及
一第二循环模块,一第二工质循环于其内,该第二循环模块包括:
一第三热交换器,与该第二热交换器结合,该第二工质经由该第三热交换器与位于该第二热交换器内的该第一工质进行热交换;以及
多个第四热交换器,每一该第四热交换器均包括一热交换装置以及一气体推动装置,该热交换装置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该气体推动装置连通于该第一端与该第三热交换器之间,并且该第二端与该第三热交换器连接,以在每一该第四热交换器与该第三热交换器之间形成一工质回路,该气体推动装置推动处于饱和气体状态的该第二工质于该热交换装置与该第三热交换器之间流动;
还包括一主储液筒连接于该第三热交换器与该第二端之间;
还包括:
一泵,该泵所处的高度低于该第二端,并且该泵与该主储液筒连通;以及
一分流装置,连通于该主储液筒、该第二端以及该泵之间,该分流装置具有一第一状态以及一第二状态,当该分流装置处于该第一状态时,该分流装置将该第二工质导引入该第二端,当该分流装置处于该第二状态时,该分流装置将该第二工质导引入该泵;
所述的第一循环模块还包括:
一第五热交换器,位于该主储液筒内;以及
一分流模块,连通于该膨胀装置、该第二热交换器以及该第五热交换器之间,该分流模块具有一第一状态以及一第二状态,当该分流模块处于该第一状态时,该分流模块将该第二工质导引入该第二热交换器,当该分流模块处于该第二状态时,该分流模块将该第二工质导引入该第五热交换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主储液筒所处的高度高于这些第四热交换器所处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模块包括一第一阀件以及一第二阀件,该第一阀件位于一第一流动路径上,该第一流动路径自该膨胀装置经由该第二热交换器延伸至该主储液筒,该第二阀件位于一另一流动路径上,该另一流动路径自该膨胀装置延伸至该主储液筒,并且该另一流动路径不经过该第二热交换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该第四热交换器还包括一液气分离槽,该液气分离槽的上侧与该气体推动装置以及该主储液筒连通,液气分离槽的下侧与该分流装置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液位传感器,位于该液气分离槽内,以测量该第二工质在该液气分离槽内的液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装置为一阀件,该阀件所处的高度介于该第二端所处的高度与该泵所处的高度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次储液筒,连通于该阀件与该泵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该第四热交换器还包括一阀件,其连通于该主储液筒与该热交换装置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热交换器为一第一蒸发器、该第二热交换器为一第一冷凝器、该第三热交换器为一第二蒸发器并且该第四热交换器为一第二冷凝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热交换器为一第一冷凝器、该第二热交换器为一第一蒸发器、该第三热交换器为一第二冷凝器并且该第四热交换器为一第二蒸发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推动装置是一风扇。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推动装置是一鼓风机。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这些第四热交换器位于该第一循环模块的下方。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还包括一泵,其位于该主储液筒与这些第四热交换器之间。
CN 200910127074 2009-03-23 2009-03-23 空调系统 Active CN1018463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27074 CN101846366B (zh) 2009-03-23 2009-03-23 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27074 CN101846366B (zh) 2009-03-23 2009-03-23 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6366A CN101846366A (zh) 2010-09-29
CN101846366B true CN101846366B (zh) 2013-05-29

Family

ID=42771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27074 Active CN101846366B (zh) 2009-03-23 2009-03-23 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463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4297B (zh) * 2011-03-04 2017-03-01 中国计量大学 无水介质输能的超高层楼房冷暖空调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CN110608575A (zh) * 2019-10-23 2019-12-24 江苏精英冷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综合冷凝压力调节系统
CN115900117B (zh) * 2023-01-10 2023-04-28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结冰风洞热流场用换热器、均匀性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7781496A (zh) * 2024-02-28 2024-03-29 江苏盖德冷冻机有限公司 一种净水用高温冷却机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79898A (ja) * 1998-12-09 2000-06-27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調装置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JP2002106995A (ja) * 2000-09-29 2002-04-10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CN1403747A (zh) * 2001-09-06 2003-03-19 徐生恒 家用中央空调系统
CN101067505A (zh) * 2007-06-14 2007-11-07 上海交通大学 混合动力车用空调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79898A (ja) * 1998-12-09 2000-06-27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調装置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JP2002106995A (ja) * 2000-09-29 2002-04-10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CN1403747A (zh) * 2001-09-06 2003-03-19 徐生恒 家用中央空调系统
CN101067505A (zh) * 2007-06-14 2007-11-07 上海交通大学 混合动力车用空调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6366A (zh) 201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47644B2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3759455A (zh) 热回收变频多联式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949653B (zh) 应用于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
CN101749885B (zh) 制冷装置
US7721559B2 (en) Multi-type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EP2489965A1 (en) Air-conditioning hot-water supply system
US11009266B2 (en) Integrated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1846366B (zh) 空调系统
CN111457509B (zh) 一种节能型空调
CN102016455B (zh) 在制冷回路中使用微型通道换热器装置的方法和系统
CN102753910A (zh) 冷冻循环装置
CN203478506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电控模块降温装置
CN201989796U (zh) 微通道换热冷凝式轨道交通空调机组
CN102589184A (zh) 一种低温环境使用的空调系统
US20100257880A1 (en) Retrofit HVAC attached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process
CN213873292U (zh) 一种适用于双冷源机组的新型节流转换装置
CN214307713U (zh) 制冷与蓄冷空调集成系统
CN103836837A (zh) 一种双模式复合的热泵机组以及控制方法
CN210832348U (zh) 多联制冷系统
CN103175277A (zh) 一种双模态制冷系统系统及方法
CN109104842B (zh) 散热循环系统
CN214172502U (zh) 双冷源热管背板多联机空调系统
CN218645800U (zh) 一种双管式氨制冷系统
CN116885332B (zh) 一种变频多联储能制冷系统
CN219756709U (zh) 制冷系统及空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