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0176A -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办公设备 - Google Patents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办公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0176A
CN101840176A CN201010148157A CN201010148157A CN101840176A CN 101840176 A CN101840176 A CN 101840176A CN 201010148157 A CN201010148157 A CN 201010148157A CN 201010148157 A CN201010148157 A CN 201010148157A CN 101840176 A CN101840176 A CN 1018401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anuscript
switching device
mounting hole
pressur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48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0176B (zh
Inventor
铃木直和
熊泽启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m Hongko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11103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89853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1110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2976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40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01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01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017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5Script supports connected to the typewriter or prin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1/00Additional features or accessories of hinges
    • E05D11/10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 E05D11/1028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for maintaining the hinge in two or more positions, e.g. intermediate or fully open
    • E05D11/105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for maintaining the hinge in two or more positions, e.g. intermediate or fully open the maintaining means acting perpendicularly to the pivot axis
    • E05D11/1064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for maintaining the hinge in two or more positions, e.g. intermediate or fully open the maintaining means acting perpendicularly to the pivot axis with a coil spr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pivot axi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00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E05F1/08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 E05F1/10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for swinging wings, e.g. counterbalance
    • E05F1/12Mechanisms in the shape of hinges or pivots, operated by springs
    • E05F1/1246Mechanisms in the shape of hinges or pivots, operated by springs with a coil spr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pivot axis
    • E05F1/1253Mechanisms in the shape of hinges or pivots, operated by springs with a coil spr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pivot axis with a compression spring
    • E05F1/1261Mechanisms in the shape of hinges or pivots, operated by springs with a coil spr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pivot axis with a compression spring for counterbalan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38Modular devices, i.e. allowing combinations of separate components, removal or replacement of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1Top covers or the like
    • H04N1/00554Latches or hing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olders For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Original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该原稿压板开闭的办公设备,能够进一步防止弹簧盒的破裂等,为达成上述目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具有支撑部件,其支撑原稿压板;安装部件,其经由铰链销而可转动地轴支撑上述支撑部件;和脚部,其从该安装部件向下方垂下,在办公设备的设备主体的后部上端在上下方向上设置有安装孔,通过将该脚部可滑动地插入固定到上述安装孔内,上述支撑部件由合成树脂制的弹簧盒构成,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利用容纳安装在上述弹簧盒内的压缩弹簧的弹力,来控制安装于上述支撑部件上的原稿压板的旋转,并且在上述弹簧盒内,包围上述压缩弹簧地设置有截面为大致U字形状的加强框体,并使该加强框体的至少开放端侧的两个端部连接在上述铰链销上。

Description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办公设备
本发明是申请号为200810091083.4、申请日为2008年4月16日、发明名称为“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以及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应用在复印机、印刷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中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以及具有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办公设备。
背景技术
在复印机、印刷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的设备主体上,在该设备主体的上表面后部,通过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可开闭地安装有原稿压板。原稿压板开闭装置是一种铰链机构,其用于轴支承原稿压板使其可绕铰链轴转动,从而能够使原稿压板压紧在设备主体上表面的原稿台玻璃上,并且能够使该原稿台玻璃露出。为了将原稿设置在原稿台玻璃上,要使原稿压板向上方旋转,以使原稿台玻璃露出(开放),在将原稿放置到该原稿台玻璃上之后,使原稿压板向相反方向旋转而关闭,用原稿压板使原稿压紧在原稿台玻璃上,由此,能够将原稿设置在原稿台玻璃上。
在这样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公知有这样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为了将书等之类厚度大的原稿稳定地压紧在设备主体的上表面,而使原稿压板开闭装置能够在设备主体的上下方向上移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2)。专利文献1和2所记载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具有在设备主体的高度方向上延伸的脚部,该脚部可滑动地插入到设置在设备主体上的安装孔中,从而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可在设备主体的高度方向上移动地安装在设备主体上。
即,专利文献1和2中所记载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在遇到书等厚度较大的原稿的情况下,当在将原稿设置到原稿台玻璃上之后关闭原稿压板时,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会向设备主体的上方移动,原稿压板能够以与原稿台玻璃平行的状态,与原稿面接触地覆盖在原稿台玻璃上,所以能够将书等之类厚度大的原稿稳定地压紧在设备主体的上表面上,而且能够尽量防止外部光进入到设备主体的内部而妨碍曝光的情况。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具有:安装在办公设备的设备主体上的安装部件;通过第一铰链销可转动地设置在该安装部件上、并且安装在原稿压板上的支撑部件;和向打开方向对支撑部件施力的压缩弹簧。凭借该压缩弹簧,通过支撑部件,原稿压板被施力成向打开方向旋转,因此在向打开方向旋转原稿压板时,借助压缩弹簧的作用力,能够感觉不到原本的重量地使原稿压板旋转。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262457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408111号
但是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例如,压缩弹簧容纳在支撑部件内,压缩弹簧的一个端部通过滑动件抵接在安装部件上,且压缩弹簧的另一端部抵接在支撑部件上。支撑部件还作为弹簧盒发挥作用,其通过具有高蠕变特性的合成树脂形成为有底筒体形状,但由于长年使用,有时会在压缩弹簧所直接接触的底部产生裂纹或底部产生破裂。因此提出了在支撑部件的外周以覆盖底部和两个侧部的方式设置大致U字形状的加强框体的方案。由此,虽然能够防止支撑部件的破裂等,但是由于压缩弹簧与支撑部件直接接触,因而该压缩弹簧带来的应力仅特别作用在支撑部件的底部、压缩弹簧的接触部上,所以认为支撑部件会发生变形(凹陷)而破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防止弹簧盒的破裂等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办公设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具有:安装部件,在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的设备主体的后部上端,在上下方向上设置有安装孔,该安装部件通过将脚部可滑动地插入到上述安装孔内而安装在上述设备主体上;支撑部件,其能够以铰链销为轴转动地设置在该安装部件上,并且安装在上述原稿压板上;以及合成树脂制的弹簧盒,其设置在上述安装部件、上述支撑部件以及上述脚部中的任一个部件上,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利用容纳安装在上述弹簧盒内的压缩弹簧的弹力,来控制安装于上述支撑部件上的原稿压板的旋转,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弹簧盒内,包围上述压缩弹簧地设置有截面为大致U字形状的加强框体,并使该加强框体的至少开放端侧的两个端部连接在上述铰链销上。
另外,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具有:支撑部件,其支撑原稿压板;安装部件,其经由铰链销而可转动能够地轴支撑上述支撑部件;和脚部,其从该安装部件向下垂下,在办公设备的设备主体的后部上端在上下方向上设置有安装孔,通过将脚部可滑动地插入到上述安装孔内,其特征在于,上述脚部由合成树脂制的弹簧盒构成,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利用容纳安装在上述弹簧盒内的压缩弹簧的弹力,来控制安装于上述支撑部件上的原稿压板的旋转,并且在上述弹簧盒内,包围上述压缩弹簧地设置有截面为大致U字形状的加强框体,并使该加强框体的至少开放端侧的两个端部连接在上述铰链销上。
根据这些发明,在弹簧盒内包围压缩弹簧地设置截面为大致U字形状的加强框体,并使该加强框体的至少开放端侧的两个端部连接在铰链销上,由此,压缩弹簧的应力作用在加强框体上,而几乎不会作用在支撑部件的底部上,所以能进一步防止弹簧盒的破裂等。
在本发明涉及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优选的是:上述加强框体在其两个侧部上设有第二止挡件贯穿插入孔,该第二止挡件贯穿插入孔与设置在上述弹簧盒上的第一止挡件贯穿插入孔连通。另外,在本发明涉及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优选的是:在上述加强框体的两个侧部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设有滑动片,该滑动片借助于上述两个侧部而将上述滑动件支撑为可以滑动。
另外,通过在弹簧盒内包围压缩弹簧地设置截面为大致U字形状的加强框体,并使该加强框体的至少开放端侧的两个端部连接在铰链销上,压缩弹簧的应力作用在加强框体上,而几乎不会作用在支撑部件的底部上,所以能进一步防止弹簧盒的破裂等。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具有本发明涉及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办公设备的一个例子,其是表示关闭了原稿压板的状态的图,(a)是概要俯视图,(b)是概要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a)是立体图,(b)是俯视图,(c)是侧视图,(d)是正视图,(e)是沿(c)中的A-A线的箭头方向剖视图。
图3是沿图2(d)中的B-B线的箭头方向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打开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浮起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的一个例子的图,(a)和(b)是立体图,(c)是侧视图,(d)是后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安装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图,(a)是立体图,(b)是正视图,(c)是侧视图,(d)是沿(c)中的C-C线的箭头方向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支撑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图,(a)是立体图,(b)是俯视图,(c)是正视图,(d)是侧视图,(e)是沿(c)中的D-D线的箭头方向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加强壳体的一个例子的图,(a)和(b)是立体图,(c)是俯视图,(d)是正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凸轮滑动件的一个例子的图,(a)和(b)是立体图,(c)是侧视图,(d)是沿(c)中的E-E线的箭头方向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具有辊子部件的第一安装孔形成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图,(a)是正视图,(b)是俯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具有辊子部件的第二安装孔形成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图,(a)是正视图,(b)是俯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安装孔形成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图,(a)是正视图,(b)是俯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第二安装孔形成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图,(a)是正视图,(b)是俯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另一例子的概要分解立体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第二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a)是侧视图,(b)是俯视图,(c)是正视图,(d)是沿(a)中的F-F线的箭头方向剖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第二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安装孔形成部件的另一个例子的图,(a)和(b)是立体图,(c)是正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第二安装孔形成部件的另一个例子的图,(a)和(b)是立体图,(c)是正视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第二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21是沿图20中的G-G线的箭头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涉及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以及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
图1至图5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原稿压板12可转动地安装在办公设备10的设备主体11的后端部上。作为办公设备10,并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复印机、印刷机、传真机、扫描仪等,特别列举复印机作为优选示例,但不特别限定地来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具有脚部3,在具有原稿压板12的办公设备10的设备主体11的后部上端,在上下方向上设有安装孔15,脚部3可滑动地插入在该安装孔15中,第一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脚部3的侧面上设有沿着其上下方向延伸的引导槽5,在安装孔15的侧壁15a上设置有由引导槽5引导的辊子部件6,引导槽5具有通过与辊子部件6卡合来防止脚部3脱出的终端部51。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具有:安装部件21,其通过将脚部3可滑动地插入到具有原稿压板12的办公设备10的设备主体11的安装孔15中,而安装在设备主体11上;支撑部件22,其能够以铰链销24为轴转动地设置在该安装部件21上,并且安装在原稿压板12上;以及合成树脂制的弹簧盒28,其设置在安装部件21、支撑部件22以及脚部3中的任一个部件上,例如设置在支撑部件22上,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利用容纳安装在该弹簧盒28内的压缩弹簧23a的弹力,来控制安装在支撑部件22上的原稿压板12的旋转,第一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弹簧盒28内,包围压缩弹簧23a地设置了截面为大致U字形状的加强框体9,并使加强框体9的至少开放端侧的两个端部连接在铰链销24上。
在设备主体11的上表面例如设有原稿台玻璃(未图示),通过原稿压板12使原稿紧贴在该原稿台玻璃上,并且通过原稿压板12覆盖遮蔽原稿台玻璃。在设备主体11上表面的后端部附近的两处,分别设有在上下方向(有时称为高度方向)上延伸的安装孔15。安装孔15形成为横截面是矩形形状的凹状。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2具有:安装部件21;支撑部件22;以及弹性部件23,其设置在安装部件21和支撑部件22之间,对原稿压板12向打开方向旋转施力,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2使原稿压板12旋转,形成用原稿压板12覆盖设备主体11上表面的关闭状态和使其上表面露出的打开状态。
如图1至图7所示,安装部件21例如构成为具有:具有脚部3的底部21a;和两个侧部21b,它们从底部21a的两侧端部分别在相对于底部21a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
底部21a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在底部21a的下表面设有从下表面向下方延伸的脚部3。脚部3例如优选形成为略小于安装孔15的俯视为大致矩形的形状。另外,虽然对于脚部3的长度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形成为比安装孔15的长度方向(深度方向)的长度要短的尺寸。该脚部3可滑动地插入在设备主体11的安装孔15中,在安装部件21的底部21a与设备主体11的上表面接触的状态下,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2安装在设备主体11上。
在侧部21b上设有贯穿插入铰链销24的轴孔21c。在侧部21b的比轴孔21c靠前方处设有受压部21d。受压部21d是弹性部件23隔着凸轮滑动件25而抵接的部位。在该受压部21d上设有限制支撑部件22的旋转的凸轮卡合部21e。
如图1至图6和图8所示,支撑部件22例如通过合成树脂等形成为一端部被封闭的大致矩形筒体形状、即有底筒体形状。该支撑部件22在内部容纳有弹性部件23,该支撑部件22还是弹簧盒28。在该支撑部件22的两个侧部上分别设有通过小螺钉等安装到原稿压板12的后端侧上的安装片22a。在该两个侧部的另一端部(开口部侧端部)上分别设有轴贯穿插入孔22c。通过使这些轴贯穿插入孔22c与安装部件21的轴孔21c孔对齐,且将铰链销24通过垫圈等而贯插入到这些孔22c、21c之中,支撑部件22能以铰链销24为轴转动地连接在安装部件21上。另外,在支撑部件22的两个侧部设有第一止挡件贯穿插入孔22e。该第一止挡件贯穿插入孔22e例如是为了这样的目的设置的:使止挡销等贯穿插入以阻止凸轮滑动件25因压缩弹簧23a的作用力而堵塞贯穿插入孔22c,第一止挡件贯穿插入孔22e尤其在组装时被有效地利用。
压缩弹簧23a是向打开方向对原稿压板12旋转施力的部件,其是弹性部件23的一种。并且,本发明中的打开方向是指,使原稿压板12旋转时原稿压板12离开原稿台玻璃的方向。本发明中的关闭方向是指,与打开方向相反的方向,是使原稿压板12旋转时原稿压板12接近原稿台玻璃的方向。
压缩弹簧23a容纳在支撑部件22内,并弹性地设置在支撑部件22的封闭部22d与受压部21d之间。压缩弹簧23a的个数并不特别限定,1个、2个以上都可以,图示的例子中为2个。压缩弹簧23a的一个端部与封闭部22d抵接,并且压缩弹簧23a的另一个端部例如容纳在凸轮滑动件25中,并通过该凸轮滑动件25抵接在受压部21d上。
如图3至图5和图10所示,凸轮滑动件25例如形成为有底筒体形状,其具有2个圆形形状的容纳部25a,该容纳部25a容纳压缩弹簧23a的另一个端部。在抵接于受压部21d上的凸轮滑动件25的端面上设有凸轮凸部25e,在该凸轮凸部25e与受压部21d滑动接触、与凸轮卡合部21e卡合的范围内,支撑部件22相对于安装部件21转动。另外,在凸轮滑动件25的下表面上设有两个侧部侧分别凹陷而成的滑动部25b,这些滑动部25b是使凸轮滑动件25在支撑部件22内的长度方向上滑动的部件。
在支撑部件22(弹簧盒28)内设有加强框体9。加强框体9例如是具有加强部26a的加强壳体26,该加强部26a位于支撑部件22的封闭部22d(底部)的内表面与弹性部件23的另一端部之间。加强壳体26例如作为通过合成树脂形成的支撑部件22的蠕变(加强)措施使用,其通过将钢板等折弯而形成。如图9所示,加强壳体26例如通过加强部26a和侧部26b形成为大致コ字形状,加强部26a与支撑部件22的封闭部22d的内表面面接触,侧部26b将该加强部26a的两端部折弯成大致直角而成,与支撑部件22的侧部面接触。侧部26b的长度优选以比支撑部件22的侧部的轴贯穿插入孔22c要长的尺寸形成。在该加强壳体26的两个侧部26b上,在与轴贯穿插入孔22c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贯穿插入铰链销24的销孔26c。另外优选在加强壳体26的两个侧部26b上设有第二止挡件贯穿插入孔26d。该第二止挡件贯穿插入孔26d与支撑部件22的第一止挡件贯穿插入孔22e连通,如上所述,当组装装置时,例如使止挡销等贯穿插入,以防止凸轮滑动件25因压缩弹簧23a的作用力而堵塞轴贯穿插入孔22c、使得难以利用铰链销24连接安装部件21与支撑部件22。在加强壳体26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上分别设有滑动片26e、26f。上方的滑动片26e与凸轮滑动件25的上表面接触,并且下方的滑动片26f与凸轮滑动件25的下表面的滑动部25b接触,凸轮滑动件25在该状态下进行滑动。
在脚部3的侧面3a上,沿着其上下方向设置有引导槽5。如图3至图7所示,例如既可以在脚部3的两个侧面3a上分别设置引导槽5,也可以贯穿脚部3的两个侧面3a地设置引导槽5。虽然引导槽5并没有特别限定,但例如将引导槽5设置在脚部3的侧面3a的从上方到下方的区间内。该引导槽5的下方的端部形成为终端部51,该终端部51通过与辊子部件6卡合来防止脚部3的脱出。
辊子部件6可旋转地设在安装孔15的侧壁15a上。辊子部件6例如以为能够以沿彼此对置的方向延伸的轴为中心旋转的方式设置在安装孔15的两个侧壁15a上。作为该辊子部件6,虽然并不特别限定,但例如由从安装孔15的侧壁15a向其宽度方向突出地延伸的轴61、和支撑成可绕该轴61旋转的辊子部62构成。该辊子部62以比引导槽5的两壁部5a之间的尺寸要短、例如略短的直径形成,在使脚部3沿着安装孔15移动时,在辊子部62在引导槽5内旋转的同时,脚部3能够顺畅地移动。
优选在安装孔15的两个侧壁15a上设置有多个例如2个辊子部件6。具体而言,优选辊子部件6设置在安装孔15的两个侧壁15a的上方与大致中央部这2个部位。2个辊子部件6的位置相对于侧壁15a的宽度方向既可以是大致相同的位置,也可以是错开的位置,两者都可以。上方的辊子部件6优选例如配置成:在将脚部3插入到安装孔15内、将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2安装在设备主体11上时,在辊子部件6与引导槽5的上端部之间存在间隙。由此,脚部3(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2)能够在从安装部件21的底部21a与设备主体11的上表面接触的状态、到下方的辊子部件6与引导槽5的下端部接触的区间内,在上下方向上进行移动。
具有辊子部件6的安装孔15优选例如由第一安装孔形成部件16和第二安装孔形成部件17形成,其中,该第一安装孔形成部件16具有一个辊子部件6,并形成有安装孔15的大致一半部分例如左半部分,该第二安装孔形成部件17上具有另一个辊子部件6,并形成有安装孔15剩下的大致一半部分例如右半部分。第一安装孔形成部件16和第二安装孔形成部件17左右对称地形成,当彼此合起来时就形成大致矩形的筒体形状。
在第一安装孔形成部件16和第二安装孔形成部件17的底部侧的端部分别设有凸缘部16a、17a。在该凸缘部16a、17a上设有固定孔16b、17b,固定孔16b、17b用于通过小螺钉等把第一安装孔形成部件16和第二安装孔形成部件17固定在设备主体11上。另外,在第一安装孔形成部件16和第二安装孔形成部件17中的任一安装孔形成部件、例如第一安装孔形成部件16上,设有例如6个安装孔16c,安装孔16c在第一安装孔形成部件16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内表面上具有螺纹槽;在第一安装孔形成部件16和第二安装孔形成部件17中的另一个安装孔形成部件、例如第二安装孔形成部件17上,在与安装孔16c对置的6个部位分别设有在第二安装孔形成部件17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贯穿的安装孔17c,将第一安装孔形成部件16和第二安装孔形成部件17彼此合起来并通过小螺钉和螺丝等彼此固定起来。另外,在第一安装孔形成部件16和第二安装孔形成部件17的彼此对置的面上,分别设置有在它们的高度方向上延伸并且用于形成安装孔15的凹状的安装孔形成凹部18、19。在这些安装孔形成凹部18、19上分别设置有2个固定孔18a、19a,固定孔18a、19a用于通过小螺钉和螺丝63等来固定辊子部件6的轴61。
接着说明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和办公设备10的作用。
如图1所示,在没有使用设备主体11的状态下,原稿压板12紧贴在设备主体11的原稿台玻璃上,将原稿台玻璃覆盖隐藏起来。要在原稿台玻璃上放置原稿,首先,抓住原稿压板12的安装有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2的部位的相反侧的端部或者其附近等,向上方抬起原稿压板12。即,使原稿压板12以铰链销24为轴旋转,使原稿台玻璃面露出到外部。当如此旋转原稿压板12时,原稿压板12依靠压缩弹簧23a的作用力被向打开方向旋转施力,所以能感觉不到重量地向打开方向旋转。原稿压板12能够打开到凸轮凸部25e与凸轮卡合部21e抵接(参见图4)。
在将原稿放置在所露出的原稿台玻璃面上之后,使抬起的原稿压板12下降。即,使原稿压板12向与原稿台玻璃接触的关闭方向以铰链销24为轴旋转,使其向下方移动而成为关闭状态。此时,如果原稿是较薄的物品例如1张薄纸,则原稿压板12仅以铰链销24为轴旋转,利用原稿压板12使原稿紧贴在原稿台玻璃上,而不会从原稿台玻璃上浮起,并且尽可能地防止了外部光进入到设备主体11的内部而妨碍曝光,所以能够良好地对原稿进行复印等。
另外,当原稿如书那样厚度大的情况下,当使打开的原稿压板12向关闭方向旋转时,在原稿压板12成为关闭状态之前、即、在原稿压板12大致平行于设备主体的上表面(原稿台玻璃)之前,原稿压板12与原稿的端部接触,在原稿的与该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和原稿压板12之间形成了空间。即,原稿压板12成为与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2相反一侧的端部浮起的状态。通过将该浮起侧的原稿压板12按压向设备主体11侧,或通过原稿压板12的自重,脚部3向从安装孔15脱出的方向(上方)移动,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2向上方移动,并且原稿压板12以铰链销24为轴旋转。即,以覆盖原稿的上部的方式,自动调节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2的高度使原稿压板12移动(例如参见图5)。例如,在该原稿的上部为平坦面的情况下,原稿压板12与其上部面接触。其结果为,厚度大的原稿稳定地紧贴在原稿台玻璃上。因此,原稿压板12可与原稿的厚度无关地使原稿稳定地紧贴在原稿台玻璃上。
这样,当脚部3在安装孔15内在高度方向上移动时,在安装孔15的两个侧壁15a上各设置有2个的辊子部件6分别由脚部3的引导槽5引导,所以能可靠且顺畅地进行脚部3的移动。另外,即使欲从安装孔15中拔出原稿压板12的脚部3,下方的辊子部件6也与引导槽5的终端部51卡合,脚部3不会从安装孔15中脱出。
因此,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和办公设备10不但能够顺畅地进行脚部3的移动,而且脚部3不会从安装孔15中脱出。
另外,当原稿压板12开闭时,压缩弹簧23a进行伸缩,并且凸轮滑动件25在支撑部件22内滑动。即,在原稿压板12关闭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压缩弹簧23a为收缩的状态,从该状态使原稿压板12以铰链销24为轴向打开方向旋转。于是,凸轮滑动件25的凸轮凸部25e在受压部21d上滑动接触地向凸轮卡合部21e方向移动,原稿压板12成为打开的状态。此时,凸轮凸部25e所接触的受压部21d与支撑部件22的封闭部22d之间的间隔变宽,凸轮滑动件25借助于压缩弹簧23a的作用力在支撑部件22内滑动。然后,当凸轮凸部25e与凸轮卡合部21e抵接时,原稿压板12成为打开最大的状态。如图4所示,该状态为压缩弹簧23a伸长的状态。
通过从该状态使原稿压板12以铰链销24为轴向关闭方向旋转,能够关闭原稿压板12。此时,凸轮凸部25e所接触的受压部21d与支撑部件22的封闭部22d之间的间隔变窄,凸轮滑动件25抵抗压缩弹簧23a的作用力在支撑部件22内滑动,同时,压缩弹簧23a收缩。
这样,原稿压板12关闭的状态通常为没有使用设备主体11的状态,压缩弹簧23a为收缩的状态。该压缩弹簧23a的应力虽然特别作用在支撑部件22的封闭部22d侧,但由于在压缩弹簧23a的另一个端部与支撑部件22的封闭部22d之间设有加强壳体26的加强部26a,所以压缩弹簧23a的应力作用在加强壳体26上,而几乎不会作用在支撑部件22的封闭部22d上。因此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能够进一步防止弹簧盒28的破裂等。
另外,容纳安装有压缩弹簧23a的一个端部的凸轮滑动件25通过原稿压板12的开闭操作,而在设置于支撑部件22内的加强壳体26内滑动,所以支撑部件22(弹簧盒28)能可靠地不会破裂。即,在凸轮滑动件25的上表面设有加强壳体26的上方的滑动片26e,并且在凸轮滑动件25的两个侧面设有加强壳体26的两个侧部26b,而且在凸轮滑动件25的下表面设有下方的滑动片26f,因而当凸轮滑动件25在支撑部件22内滑动时,凸轮滑动件25不与支撑部件22接触地进行滑动,所以能进一步可靠地防止支撑部件22(弹簧盒28)的破裂等。
并且在上述第一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将引导槽5分别设置在脚部3的两个侧面3a上,并且把辊子部件6分别设置在安装孔15的两个侧壁15a上,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例如如图15所示,贯穿脚部3的两个侧面3a地设置引导槽55,并且使辊子部件65贯穿引导槽55并将该两端部安装在安装孔150的两个侧壁150a上。具体而言,在脚部3的侧面3a的从上方到下方的区间内,贯穿两个侧面3a地设置引导槽55。该引导槽55的下方的端部形成为终端部56,该终端部56通过与辊子部件65卡合来防止脚部3的脱出。
作为辊子部件65,例如由轴66和辊子部67构成,其中,上述轴66的两端部安装在安装孔150的两个侧壁150a上,上述辊子部67被支撑为可绕该轴66旋转。该辊子部67以比引导槽55的两个壁部之间的尺寸要短、例如略短的直径形成,在使脚部3沿安装孔150移动时,辊子部67在引导槽55内旋转,同时脚部3能够顺畅地移动。在轴66的两端部附近的外周上,例如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E环68的安装槽66a。
安装孔150例如通过コ字形状的安装孔形成部件160形成。安装孔形成部件160例如将板料弯折成コ字形状而形成。安装孔形成部件160的两端部朝外侧弯折而形成为凸缘部160a。在安装孔形成部件160上设有用于安装辊子部件65的通孔160b。
辊子部件65的组装中,首先使辊子部67位于脚部3的引导槽55内,在此状态下,将该脚部3插入到形成安装孔150的安装孔形成部件160内,使辊子部67与通孔160b轴对齐。向这些通孔160b和辊子部67中插入轴66并使轴66贯穿。分别将E环68安装在轴66的从安装孔形成部件160的两个侧部突出的两端部的安装槽66a中,由此,在辊子部件65与引导槽55卡合的状态下组装好辊子部件65。由此,获得了与上述相同的作用效果,既能够顺畅地进行脚部3的移动,而且脚部3不会从安装孔150脱出。
图16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第二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16所示,本发明涉及的第二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特征在于,将引导槽7设在安装孔15的两个侧壁15a上,并且将辊子部件8设在脚部3的两个侧面3a上。另外,下面对第二原稿压板开闭装置90进行说明,但对于与上述第一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名称并有时省略其说明。
引导槽7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其至少设置在安装孔15的两个侧壁15a的从上方到下方的部位上,在图示的例子中,引导槽7设置在安装孔15的两个侧壁15a的从上方到底部的区间内。该引导槽7的上方的端部形成为通过与辊子部件8卡合来防止脚部3的脱出的终端部151。如图16、图18和图19所示,具有引导槽7的安装孔15例如优选由第一安装孔形成部件71和第二安装孔形成部件72形成,其中,上述第一安装孔形成部件71具有一个引导槽7并形成有安装孔15的大致一半部分例如左半部分,上述第二安装孔形成部件72具有另一个引导槽7并形成有安装孔15的剩下的大致一半部分例如右半部分。第一安装孔形成部件71和第二安装孔形成部件72左右对称地形成,当彼此合起来时形成为大致矩形的筒体形状。
在第一安装孔形成部件71和第二安装孔形成部件72的底部侧的端部上分别设有凸缘部71a、72a。在该凸缘部71a、72a上设有固定孔71b、72b,固定孔71b、72b用于通过小螺钉等将第一安装孔形成部件71和第二安装孔形成部件72固定到设备主体11上。另外,在第一安装孔形成部件71和第二安装孔形成部件72中的任一安装孔形成部件、例如第一安装孔形成部件71上,设有例如6个在第一安装孔形成部件71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内表面上具有螺纹槽的安装孔71c,在第一安装孔形成部件71和第二安装孔形成部件72中的另一个安装孔形成部件、例如第二安装孔形成部件72上,在与安装孔71c对置的6个部位分别设有在第二安装孔形成部件72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贯穿的安装孔72c,将第一安装孔形成部件71和第二安装孔形成部件72彼此合起来并通过小螺钉和螺丝等彼此固定在一起。另外,在第一安装孔形成部件71和第二安装孔形成部件72的彼此对置的面上,分别设置有在它们的高度方向上延伸并且用于形成安装孔15的凹状的安装孔形成凹部73、74。
如图16和图17所示,辊子部件8在脚部3的两个侧面3a上设置成能够以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轴为中心旋转。作为辊子部件8,虽然并不特别限定,但例如由从脚部3的两个侧面3a向其宽度方向突出地延伸的轴81、82、和被支撑成可绕该轴81、82旋转的辊子部83构成。这些轴81、82例如通过螺纹机构等彼此螺合而形成为1根轴。该轴81、82的长度以比贯穿脚部3的两个侧面3a的通孔31要长的尺寸形成。该轴81、82被插入到通孔31中,在轴81、82的从该通孔31(两个侧面3a)突出的两端部的外周上,分别可绕该轴转动地设有辊子部83。在轴81、82的两端部上,例如设有带垫圈的螺纹部件84,使得辊子部83不会从轴81、82的两端部脱出。
辊子部83以比引导槽7的两个壁部7a之间的尺寸要细、例如略细的直径形成,当使脚部3沿着安装孔15移动时,辊子部83在引导槽7内旋转,同时脚部3能够顺畅地移动。即,辊子部件8与引导槽7的两个壁部7a滑动接触、并同时由引导槽7引导。辊子部件8优选在脚部3的两个侧面3a上分别设置有多个、例如2个。具体而言,辊子部件8优选设置在脚部3的两个侧面3a的大致中央部和下方这2个部位。由此,脚部3(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2)能够在从安装部件21的底部21a与设备主体11的上表面接触的状态到上方的辊子部件8与引导槽7的上端部接触的区间内,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即使这样构成也能获得与上述相同的作用效果。即,当脚部3在高度方向上在安装孔15内移动时,由于在脚部3的两个侧面3a上分别设置有2个的辊子部件8分别由安装孔15的引导槽7引导,所以能可靠且顺畅地进行脚部3的移动。另外,即使欲从安装孔15中拔出原稿压板12的脚部3,上方的辊子部件8也会与引导槽7的终端部151卡合,脚部3不会从安装孔15脱出。因此,本发明涉及的第二原稿压板开闭装置90不但能顺畅地进行脚部3的移动,而且脚部3不会从安装孔15脱出。
图20和图2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第三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20和图21所示,本发明涉及的第三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特征在于,脚部103还作为弹簧盒28,在该弹簧盒28内设有加强框体9。另外,下文中说明第三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00,但对于与上述第一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名称并有时省略其说明。
脚部103从安装部件121向下方突出地设置。该脚部103例如由合成树脂等形成为下端部(底部)被封闭的大致矩形的筒体形状、即有底筒体形状。在该脚部103内容纳有作为弹性部件23的压缩弹簧23a,脚部103兼用作弹簧盒28。在该脚部103内可滑动地容纳插入有凸轮滑动件125。在安装部件121上连接有能以铰链销124为轴进行转动的支撑部件122。在支撑部件122上设有凸轮部122a,在该凸轮部122a上压力接触有凸轮滑动件125。并且在图20和图21中,标号127实际上表示与凸轮部122a压力接触的杆销。
在脚部103(弹簧盒28)内设有加强框体9。加强框体9例如是具有加强部126a的加强壳体126,该加强部126a位于脚部103的底部103a的内表面与压缩弹簧23a的端部之间。加强壳体126例如作为由合成树脂形成的支撑部件122的蠕变(加强)措施使用,其将钢板等折弯而形成。加强壳体126例如由与脚部103的底部103a的内表面面接触的加强部126a和侧部126b形成为大致コ字形状,上述侧部126b通过将该加强部126a的两侧端部弯折成大致直角而构成,并且与脚部103的侧部面接触。侧部126b的长度优选以比铰链销124所在的位置要长的尺寸形成。在该加强壳体126的两个侧部126b上设有贯穿插入铰链销124的销孔(未图示)。另外在加强壳体26的两侧端部上分别设有滑动片126e、126f。凸轮滑动件125在这些滑动片126e、126f以及侧部126b内滑动。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涉及的第三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00和办公设备10的作用。在没有使用设备主体11的状态下,原稿压板12紧贴在设备主体11的原稿台玻璃上,将原稿台玻璃覆盖隐藏起来。要在原稿台玻璃上放置原稿,要使原稿压板12以铰链销124为轴旋转,使原稿台玻璃面露出到外部。当这样旋转原稿压板12时,原稿压板12依靠压缩弹簧23a的作用力而被向打开方向旋转施力,所以能感觉不到重量地使原稿压板12向打开方向旋转。
在把原稿放置到所露出的原稿台玻璃的面上之后,使抬起的原稿压板12下降。此时,如果原稿是较薄的物品例如1张薄纸,则原稿压板12仅以铰链销124为轴旋转,利用原稿压板12使原稿紧贴在原稿台玻璃上,而不会从原稿台玻璃上浮起,并且尽可能地防止了外部光进入到设备主体11的内部而妨碍曝光,所以能够良好地对原稿进行复印等。
当原稿如书那样厚度大的情况下,当使打开的原稿压板12向关闭方向旋转时,在原稿压板12成为关闭状态之前、即、在原稿压板12大致平行于设备主体的上表面(原稿台玻璃)之前,原稿压板12与原稿的端部接触,在原稿的与该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和原稿压板12之间形成了空间。即,原稿压板12成为与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2相反一侧的端部浮起的状态。通过将该浮起侧的原稿压板12按压向设备主体11侧,或通过原稿压板12的自重,脚部103向从安装孔115脱出的方向(上方)移动,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2向上方移动,并且原稿压板12以铰链销124为轴旋转。即,以覆盖原稿的上部的方式,自动调节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主体2的高度使原稿压板12移动。例如,在该原稿的上部为平坦面的情况下,原稿压板12与该上部面接触。其结果为,厚度大的原稿稳定地紧贴在原稿台玻璃上。因此,原稿压板12可与原稿的厚度无关地使原稿稳定地紧贴在原稿台玻璃上。
当原稿压板12开闭时,压缩弹簧23a进行伸缩,并且凸轮滑动件125在脚部103内滑动。即,在原稿压板12关闭的状态下,压缩弹簧23a为收缩的状态,从该状态使原稿压板12以铰链销124为轴向打开方向旋转。于是,凸轮滑动件125的杆销127在支撑部件122的凸轮部122a上滑动接触地移动,原稿压板12成为打开的状态。此时,杆销127与脚部103的底部103a之间的间隔变宽,凸轮滑动件125借助于压缩弹簧23a的作用力在脚部103内滑动。
通过从该原稿压板12打开的状态使原稿压板12以铰链销124为轴向关闭方向旋转,能够关闭原稿压板12。此时,杆销127与脚部103的底部103a之间的间隔变窄,凸轮滑动件125抵抗压缩弹簧23a的作用力在脚部103内滑动,同时,压缩弹簧23a收缩。
这样,原稿压板12关闭的状态通常为没有使用设备主体11的状态,压缩弹簧23a为收缩的状态。该压缩弹簧23a的应力特别作用在脚部103的底部103a侧,但由于在压缩弹簧23a的另一个端部与脚部103的底部103a之间设有加强壳体126的加强部126a,所以压缩弹簧23a的应力作用在加强壳体126上,而几乎不会作用在脚部103的底部103a上。因此,本发明涉及的第三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00能够进一步防止弹簧盒28的破裂等。
另外,容纳安装有压缩弹簧23a的一个端部的凸轮滑动件125通过原稿压板12的开闭操作而在设置于脚部103内的加强壳体126内滑动,所以脚部103(弹簧盒28)不会破裂。即,当凸轮滑动件125在脚部103内滑动时,凸轮滑动件125不与脚部103接触地进行滑动,所以能进一步可靠地防止脚部103(弹簧盒28)的破裂等。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通过在弹簧盒内包围压缩弹簧地设置截面为大致U字形状的加强框体,并使该加强框体的至少开放端侧的两个端部连接在铰链销上,压缩弹簧的应力作用在加强框体上,而几乎不会作用在支撑部件的底部上,所以能进一步防止弹簧盒的破裂等,因而本发明能特别适于用作复印机、印刷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

Claims (5)

1.一种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其具有:支撑部件,其支撑原稿压板;安装部件,其经由铰链销而可转动地轴支撑上述支撑部件;和脚部,其从该安装部件向下方垂下,在办公设备的设备主体的后部上端在上下方向上设置有安装孔,通过将该脚部可滑动地插入固定到上述安装孔内,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件由合成树脂制的弹簧盒构成,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利用容纳安装在上述弹簧盒内的压缩弹簧的弹力,来控制安装于上述支撑部件上的原稿压板的旋转,并且在上述弹簧盒内,包围上述压缩弹簧地设置有截面为大致U字形状的加强框体,并使该加强框体的至少开放端侧的两个端部连接在上述铰链销上。
2.一种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其具有:支撑部件,其支撑原稿压板;安装部件,其经由铰链销而可转动地轴支撑上述支撑部件;和脚部,其从该安装部件向下垂下,在办公设备的设备主体的后部上端在上下方向上设置有安装孔,通过将脚部可滑动地插入固定到上述安装孔内其特征在于,
上述脚部由合成树脂制的弹簧盒构成,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利用容纳安装在上述弹簧盒内的压缩弹簧的弹力,来控制安装于上述支撑部件上的原稿压板的旋转,并且在上述弹簧盒内,包围上述压缩弹簧地设置有截面为大致U字形状的加强框体,并使该加强框体的至少开放端侧的两个端部连接在上述铰链销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强框体在其两个侧部上设有第二止挡件贯穿插入孔,该第二止挡件贯穿插入孔与设置在上述弹簧盒上的第一止挡件贯穿插入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加强框体的两个侧部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设有滑动片,该滑动片借助于上述两个侧部而将上述滑动件支撑为可以滑动。
5.一种具有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办公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办公设备具有上述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
CN2010101481570A 2007-04-19 2008-04-16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办公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01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11035 2007-04-19
JP2007111034A JP4898538B2 (ja) 2007-04-19 2007-04-19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原稿圧着板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2007-111034 2007-04-19
JP2007111035A JP5429765B2 (ja) 2007-04-19 2007-04-19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原稿圧着板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10834A Division CN101290487B (zh) 2007-04-19 2008-04-16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办公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0176A true CN101840176A (zh) 2010-09-22
CN101840176B CN101840176B (zh) 2013-02-13

Family

ID=40154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4815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0176B (zh) 2007-04-19 2008-04-16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办公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0957026B1 (zh)
CN (1) CN101840176B (zh)
TW (1) TWI40502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11097A (zh) * 2014-11-14 2016-05-25 下西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铰链
CN108979383A (zh) * 2017-05-30 2018-12-11 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铰链装置及使用铰链装置的办公机器
CN110244537A (zh) * 2018-03-08 2019-09-17 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盖体开合装置及各种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08111B2 (ja) * 1997-05-15 2003-05-19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KR20030065081A (ko) * 2002-01-29 2003-08-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캐너의 원고압착장치
JP4072473B2 (ja) 2002-10-01 2008-04-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20040095620A1 (en) * 2002-11-19 2004-05-20 Fang Lin Flat bed scanner
JP2004233531A (ja) 2003-01-29 2004-08-19 Shimonishi Giken Kogyo Kk 画像読取装置における原稿圧着板の開閉装置
JP2004271781A (ja) 2003-03-07 2004-09-30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116992B2 (ja) * 2004-11-11 2008-07-09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この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4676769B2 (ja) * 2005-01-18 2011-04-27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事務機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11097A (zh) * 2014-11-14 2016-05-25 下西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铰链
CN108979383A (zh) * 2017-05-30 2018-12-11 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铰链装置及使用铰链装置的办公机器
CN110244537A (zh) * 2018-03-08 2019-09-17 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盖体开合装置及各种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0176B (zh) 2013-02-13
TWI405028B (zh) 2013-08-11
KR20080094562A (ko) 2008-10-23
KR100957026B1 (ko) 2010-05-13
TW200914982A (en) 2009-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0487B (zh)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办公设备
CN100559268C (zh)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办公设备
CN100419583C (zh) 原稿压紧板开闭装置
JP5429767B2 (ja)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原稿圧着板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DE60028121T2 (de) Thermodrucker
CN101261460B (zh)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
CN101840176B (zh)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办公设备
KR101020611B1 (ko) 원고압착판 개폐장치 및 원고압착판을 구비한 사무기기
DE10341100B4 (de) Tintenkartusche
CN1931689B (zh) 输纸装置、图像记录设备和图像读取设备
KR100274573B1 (ko) 원고압착판 개폐장치
CN101844458B (zh) 图像写入单元以及使用该图像写入单元的图像记录装置
KR100860922B1 (ko) 원고 압착판 개폐장치 및 사무기기
CN102621844B (zh)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办公机器
CN105954989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6137604A (ja) 可動式ペーパーストッパー構造
DE3601133A1 (de) Andruckmechanismus fuer fixierwalzen in kopiergeraeten
CN1991608A (zh)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和办公设备
CN208035631U (zh) 印刷机增加导辊装置
JP3821444B2 (ja) 回転印
KR20030065081A (ko) 스캐너의 원고압착장치
KR200187191Y1 (ko) 엘레멘트의 자동정렬 방출과 삽입장치
JP2006058353A (ja)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JP2008044210A (ja) 版保持装置および印刷機械
JPH0547941U (ja) ネガキャリ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ATOH ELECIRICAL MACHINERY (HONG KONG)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3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HONG KONG,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314

Address after: Chinese Hongkong Kowloon, Ashley Road No. 33 Kowloon Center 9 Building Room 908

Patentee after: Kem Hongkong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604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